视频:
文本
经营管理中的佛法 编者按 佛陀的教育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法对人心的渗透和拯救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尤其是佛法对现实意义的价值更加值得现代人去探索。事实证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佛法对人类的智慧的开启,但是,于红尘的滚滚迷雾中举步维艰的人们依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仍会把种种的遭际归结到外在的事物和环境当中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010年9月25日,在广州的湖滨宾馆,面向500位欧博成员和欧博客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举行的题为《经营管理中的佛法》的演讲在热烈而隆重的气氛中拉开帷幕。讲演者四会六祖寺方丈上大下愿大和尚在坚定沉稳地登上讲演台的一刹那,聚焦了全场所有人员的目光,娓娓道来的以佛法的智慧来铺就的经营管理之道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不仅如此,还针对生活中方方面面困扰人们的棘手敏感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解决,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由大脑思维模式提升到灵性生命思维模式才是最彻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修心上要善用其心,在行为模式上要善待一切,在实践上要做一个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才是此次演讲的初衷,也是法师对在座每一位经营管理人才的殷殷咐嘱,更是佛陀教导我们做人的本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都是讲要有道的体悟和心的自觉,由道至心就是一个不断消除种种执著的觉悟的过程,这个不变常新的理念适用于所有需要它的人们,本次演讲的编辑成册将会影响更多的人群,让他们在智慧和慈悲的光辉照耀下从自己无法觉知的误区中勇敢地走出来,而最终走向无尽的快乐和光明。 目 录 一、如何由大脑思惟模式提升到灵性生命思惟模式 大脑思惟和灵性生命思惟之间的差异 灵性生命思惟的特色 怎样欣赏灵性生命思惟 二、行为模式的提升是修正思惟模式的方法 人生开心快乐的五个原则 世间大部分的人是盲、忙、茫 行为模式背后的精髓 经营管理中的佛法 尊敬的各位善知识: 非常欢喜应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曾伟所长的邀请,能够在这样一个吉祥、美好的晚上与诸位见面。相逢是缘,相知是福,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善缘、法缘和佛缘,来共同探讨《经营管理中的佛法》。这是曾教授给我出的题目,我想我先用大概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略略讲一点点体会,再留一点我们可以有一个互动的时间。 非常有幸,在去年之前就拜读过曾教授的大作《领导管人,流程管事》,非常地赞叹!觉得确实是中国管理科学的一个创新,一个标志。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管理和西方的制度化管理,把管人和管事分开来剖析。 管人方面提出了四个要点:认同、习性、信仰和关系,非常透彻。管事方面是主张流程管事,也有六大方法。并且更值得赞叹的是,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这个团队在曾伟教授带领之下,实践、帮助了数百家的企业提升,并且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我想这是更难得更珍贵的。 事实上经营管理能够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繁荣;佛法能够让我们安身立命、安顿心灵,这两者都是需要开发我们内心本具的智慧。那么,我对于经营管理应该是需要向各位学习的,大家都有很多实战的经验,尤其是需要向曾伟教授学习。我尝试着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我们一起共同来探讨。 我们知道,中国禅宗是由印度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祖师航海来到广州,然后禅法肇兴。 那么达摩祖师为什么会来中国呢?经典上记载的是达摩祖师观察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气象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有这种大乘的根器,菩萨的根器。因为印度和中国都是两大文明古国,并且是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早熟现象。在两千多年以前,世界各个民族很多都还处在一个蒙昧状态的时候,这两大民族文化的发展、心灵的提升就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中国有圣人出现,那就是孔子和老子;印度有圣人出现,那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所思考的不是简单的我们如何去创造物质文明和生活享受,而是已经开始思考生死问题,思考人生存在的根本的价值,或者生命发展的最究竟最圆满的方向。 实际上在达摩祖师来之前,中国人已经接受了孔子和老子的教化相当的时间,根器已经非常好了,心灵的提升已经到达相当的高度了,所以东土有大乘气象。气象是指内心的开发到达相当的高度,人力资源的开发到达了圆满的境界。就好像我们经营企业一样,也是指我们的企业如果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有共通的大家都认同的一个价值观,这样的话,会形成一种气象,企业才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那么我想曾伟教授和他的团队帮助很多的企业能够改善经营,不单单是创造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并且有了好的企业文化,有了一个屹立坚固、基业常青的这样一种推动力。所以能够帮助很多的企业形成一种好的企业文化,有一种好的企业的气象,或者说核心价值。我想这是非常珍贵也非常值得赞叹的。 佛教就说:“见行更互为助伴,智者不狂戒不痴。”事实上一切都无非是见解和行为。我们要提升的话无非是提升见解和行为,也就是指思惟模式的提升和行为模式的提升。 一、如何由大脑思惟模式提升到灵性生命思惟模式 思惟模式的提升应该是我们如何由凡夫的大脑思惟模式提升到修行人的灵性生命思惟模式。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是知识和教育累积起来的。我们学很多很多的理论,学很多很多的知识,当然它能够帮助我们开发智慧,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让我们在一个成熟的一种知识体系之中来更好地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但事实上它也有障碍,有什么障碍呢?开始我们会认为知识很重要,但是我们见过很多高分低能或者眼高手低的书呆子。也有人说:“哦,那么能力很重要。”是的,能力很重要,但是能力它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 又有人说:“那么素质很重要。” 那么素质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悟性。悟性是悟什么?是觉悟我们的心。我们看“觉悟”两个字,觉悟这个词汇是从佛教来的,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这两个字就是觉悟。 我们能够看见自己内心深处,看清楚后,破掉执著、突破局限性,之后我们的心全然地盛开,全然地开放,我们能知的内涵和所知的外延完全重叠,那我们是无所不知的,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佛陀耶——觉悟者。 然而我们有很多局限性,我们如何去突破局限性,这就是一个不断地走向觉悟的过程。灵性生命思惟是要依靠悟的,它不是知识和教育的积累,而是悟,悟我们自身本有的智慧。 1、大脑思惟和灵性生命思惟之间的差异 那么,大脑思惟和灵性生命思惟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为什么我们做经营管理或者我们做一切要做得圆满的话,都需要由凡夫的大脑思惟提升到灵性生命思惟呢?因为正是这个大脑思惟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的烦恼、种种的痛苦。擒贼先擒王,我们要真正地断烦恼,要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要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好像一棵树一样,你砍掉它的枝和叶是没有用的,唯有斩断它的根才能够彻底斩除。 其实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大脑思惟的局限性。我们大脑思惟的特性就是四个字,就是记忆和解读。 我们怎么去认识万事万物,怎么去判断这个世界?我们就依靠记忆和解读。我们学了很多知识,把它记忆下来,在面对新的事和物的时候,我运用我的记忆来解读它,这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事实上你解决现在当下这个问题,它会成为下一个问题的起源,你这一辈子永远都解决不了的,所以你永远无法从烦恼和痛苦之中超脱出来,那么人的心永远是不会满足的,这才是佛教所说的苦。 有些人认为说佛教很消极,老是说苦,但是我觉得挺好的,我大部分时间是不苦的,觉得很快乐。但其实佛教所说的苦是指人心的不满足,一直不断不断地向外追求,乃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了,他还要派宫中之人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药。人心永远是不会满足的,这种迷昧的状态我们称之为苦,这是真正的苦。 还有问题是怎么产生?比方说人跟人相处,先生看太太或者太太看先生,这个矛盾怎么会产生呢?怎么会吵架、怎么会离婚呢?我们人际关系为什么不和谐呢?也是这个大脑思惟所惹的祸。 就说先生看太太,他对她以前有一个印象,她原来的言行举止会在先生的脑海里面记忆下来。现在面对她的行为的时候,他会用过去的记忆来解读她现在的行为,那么矛盾产生了。太太现在的行为是由现在的心决定的,而先生是用过去的心来解读她现在的行为,当然这个隔阂就产生了,矛盾也就产生了。因此,你永远无法进入她的心,也永远无法真正地理解她。 所以佛陀说,真正地进入自己的心,这是智慧。《大日经》说:“如实知自心。”真正地进入别人的心,这是慈悲。但是如果我们运用记忆和解读,我们将永远无法进入别人的心, 这个隔阂和距离就是因为我用过去的心来解读他现在的行为,我无法活在当下,我无法真正地去知道他现在的心,所以这其实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智慧应该是要学习佛陀的思惟模式。你只是表面地学佛,我念经、我烧香,很多人学佛法只是学到佛法的相,他没有学到真正的活的佛法。活的佛法是我们真正能够学习佛陀的思惟方式,来觉照这个世间。 2、灵性生命思惟的特色 那么,灵性生命思惟的特色又是什么呢?就是觉照和欣赏。 觉照——照即觉;觉即照。我们一直要用一个完整的心活在当下。我们看“恶”字怎么写?上面是个亚,下面是个心,亚心为恶。不完整的心、分别心、分散的心就是恶,我们常会处在这样一种不饱满、不完整的状态之下。比如说我一边在走路(我的身体只能活在当下),我的心可能在想昨天,在想去年,或者在想明年,在想后年。总而言之,我的身和心总是处在一种分离的状态之下,有分离就有对立,学习佛法首先就应该是身心统一的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以我们要觉照,要练习活在当下,运用完整的心活在当下。 这是灵性生命思惟的第一个特色。这样就能够照空妄念成真念,转得凡心即佛心。我们一直保持照的时候,我们的妄念就消除了。事实上,不是这个世界让我们痛苦,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让我们痛苦。我们并不了解所发生的真相,而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真相,我以为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我怎么以为呢?我运用记忆来解读,而事实上你所解读的并不是这个事物的真实相,所以就会觉得有烦恼、有压力。 大乘佛法里面有一部《圆觉经》是非常究竟的经典,上面说:“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知幻即离。我们如果是能够运用觉照的话,我就能够知道,世界是有的,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或者执著是错的。佛教里所说的空不是空掉这个世界,而是空掉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所以,知幻即离,不假方便。不需要学习什么什么……,好像规定动作或者很多的方法,而是你只要觉悟,觉悟就能够保持照,保持用智慧来观照,而观照当下就觉悟,所以“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这是禅宗顿悟的法,这是《圆觉经》上佛陀教化普贤菩萨修行的法门,并且佛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更进一步从究竟意义上乃至于说生死轮回也是不存在的,不是我要修才去超越生死轮回,是本来就没有生死轮回。同样的,好像我们做经营和管理之中,不是说我要想很多很多的办法,才来解决我面对的烦恼和问题;事实上只要你保持觉照,这个内在生命的智慧一显发出来,你对它的执著一破除,当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是我讲第一点,我们在经营管理之中要能够提升、要能够运用佛法的话,首先是思惟模式的提升。由凡夫的大脑思惟,由凡夫的这种片断式的有局限性的运用记忆和解读的大脑思惟提升到修行人的运用觉照和欣赏的灵性生命思惟,保持觉照。 3、怎样欣赏灵性生命思惟 怎样欣赏呢?事实上欣赏就是指一种非常好的态度。这个世界当然是相对的,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美好有丑陋等等,但是我们怎样去不分别、不执著呢?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状态,不管现象界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只要用一种非常好的态度来面对它,这样就是不分别不执著,所以佛说不分别、不执著就是大智慧,不起心、不动念就是禅定。 但是有很多人会误解,他认为不分别、不执著,那不分别是不是没有判断力了呢?不是这样的。那不执著是不是没有进取精神了呢?也不是这样的。而是指解读就是分别。事实上我们凡夫,不管你是哪一种知识体系,它都是建立在解读和分别的基础之上的。当然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一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它会成为下一个问题的根源,或者引发更多的问题,所以要运用知识体系来开悟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也不可以离开这个知识体系,正如佛陀说我们要因指而见月。那其实是指什么,是指我们好的文化、好的知识,或者好的制度就好像黄金一样,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背后的思惟方式,这是点金术。 所以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思惟方式,要学习活的佛法不是学死的佛法。不是说你抄很多经论,觉得我读了佛经,我这颗心就宁静下来,我以前很烦恼很烦躁,现在读了佛经,我念佛就觉得很安静,这是浅层的。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个背后的佛陀的那种灵性生命思惟的方式。 如果我们运用解读就会有分别,就会有价值判断,就会有功利,就还会有执著,有执著就有局限性。你执著于某一个人,那其他人你就看不见了;你执著于某一件事,那其他事你就不能关注了。而佛陀是全然地开放,他没有执著,所以一切都能够觉照到,这是差别之所在。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欣赏的态度,这个世间没有人不可以用,没有物不可以为你所用,全世界都能够为你所用。所以佛教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喜无量心是指什么?是指我们面对这个相对的世界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任何时候我都很欢喜,“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保持欢喜心。 也正如曾伟教授著作里面所讲的,管人的方法,做好的领导,其实是要能够让人人都觉得他被你重视,被你关注,他就能够为你所用——不单单他的力气能够为你所用,而且他的能力也能够为你所用,更重要的他的智慧都能够为你所用。所以说“下士用力,中士用能,上士用智。”能够把他的智慧和潜能都调动出来,其实只是因为什么?因为你让他成为主角,让他觉得被重视、被关注。那么我觉得曾伟教授这种观点非常好,是能够懂得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够激发人的潜能的三昧。 所以不分别不是没有判断力,而是不执著于自己的想法。不是这个世界使我们痛苦,也不是某种现象必然使我痛苦,而是我对所发生的现象,我对它的这种看法有局限性,所以才使我痛苦。总之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错误的看法、错误的认识使我们痛苦。造成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所遭遇的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局限性,所以才使我们痛苦。 所以其实经营管理的第一步,或者说提高思惟模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审视我们的想法。佛陀有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我们都知道,但事实上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首先要审视我们的想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解决困难就是要审视我们的想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是遇到任何事我们都要问:“那是真的吗?” 比如说你觉得某一个下属,他不配合你的工作,或者是对抗等等,你要先问一下你那个想法,你那个观念是真的吗?即觉照,自己向内觉照;第二步更进一步你能够肯定那百分之百是真的吗?第三步就应该是,你现在有了这个想法,你会怎么反应?第四步是如果你没有这个想法的话,你以前对他是怎么样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少用记忆力,多用觉照和欣赏,很多的障碍就能排除,很多的误解也能消除。也正如《圆觉经》上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什么是诸幻灭尽?灭尽不是空掉这个世界,而是空掉我们错误的想法。我们一直去审视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执著心就能够消除,而这个想法的局限性就能够消除。所以其实修心或者提升的方法只是练习不被自己的念头困住,不是要压抑自己的念头,不是要消除自己的念头,那都是不可能的,而只是练习不被自己的念头所局限。 第二个方面要层层观照。 东汉时期的安世高是安息国(大概是现在的伊朗这个地方)的王子,他来到中国翻译佛经,就曾讲过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会幻术的人,就是一个会变魔术、变戏法的人。他经过一个村庄,中午的时候他很累了,就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休息的时候,从箩筐里面就跳出一个女子来,这个女子一个人在那里轻歌曼舞,但觉得一个人很无聊,她又从自己耳朵里面幻变出一个男子来,两个人就玩得很开心。那个主人突然之间打鼾的声音停止了,马上要醒了,所以那个男子就消失进入到这个女子的耳朵中去,这个女子又消失进入到这个箩筐里,就是变魔术的那个道具里面去。 其实这个寓言所指的是我们只要层层观照,消除我们对于世界的种种错误的执著或者想法,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有想法,而是指我们对我们的想法不可以执著,我们要审视它。正如我们每一天都要洗脸,要清净我们的身体一样,同样的,我们每一天也要觉照自己的心,消除我们心灵上的那些所知障,以及自己想法的那种执著,消除我们记忆里面种种的喋喋不休,这样就能够“诸幻灭尽,觉心不动。” 但是我们总是活在一个以幻生幻的世界里面,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很正确的,总是执著于自己的想法,甚至于说,为了证明自己对,而失去了心灵的自由。我一直认为我的想法很对,并找很多理由来支持它,当然你会越来越认为自己很对,你的心就越来越被绑得很紧了,于是你就很烦恼、很痛苦了。事实上你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有大格局、有大成就了,为什么?因为你把自己绑死了。 所以《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指我们不要执著于一切念头。如果我们的心执著于过去,我们就会有后悔。老是追忆,觉得以前我某某事情做错了,睡到凌晨两点钟醒来不断地打自己的脑袋,觉得我当时实在是太笨了,当时没有想清楚,如果这个事情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那么做,很后悔,那我的心在过去;如果你执著于未来,你就会有恐惧;如果你执著于现在,你就会有担忧,患得患失。所以要消除一切执著,能够少用记忆力,多用欣赏和鼓励。 第三个方面就应该是改变态度。正如我刚刚所说的这个喜无量心,任何时候都用一种欢喜的心来面对它。我们的思想观念要提升,比方说我们学习儒家的文化,学习道家的文化,学习佛家的文化,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你不要执著它。因为好的思想观念是金子,但是这个金子如果进入到我们的眼睛怎么样,也会让我们眼睛瞎掉。同样的,你对它执著,你也就被它绑住了,被它捆住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活的智慧,也就是它背后的思惟方式。 我也讲一个小故事。是一位法师讲到他的两次经历,因为我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会有局限性,我就从我所熟悉的情况来说。 那位法师说他遇到两位不同的出租司机。他先前遇上一位出租司机,总是不停地抱怨,觉得经济又不景气,物价又飞,小孩子学费又很高,老婆又生病,反正是很多抱怨,很多怨气,然后又塞车,堵在那个地方喋喋不休地一直抱怨。这位法师安慰他,说:“你这个人还是很勤快的,你看你把这个车擦得又很干净,车也宽敞,坐起来很舒服。”这个司机马上就一句话顶回去,说:“舒服?你试一下,你一天坐上十四个小时,就坐在这个车上,你看舒不舒服啊?” 还有一次他也坐另外一个出租车到暨南大学去,那个司机工作的态度就不同了,也是遇上塞车,但是他很乐观,很开心,他就一直说:“其实虽然塞车,但是我只要调整好我的态度也会觉得很开心。为什么呢?其实我很热爱我的工作,我做出租车司机就好像是每一天有不同的人都出钱请我去玩一样,好像你现在请我去暨南大学,你看我能够顺道进暨南大学去玩,也去看一看,你还能够付费,所以我觉得很开心。”法师觉得这个司机很不错,想留下他的电话号码,说将来有事情要用车的话再找他。正在说的时候,他的电话就响了,也就是一个很熟的客户要求这个司机去载他。 就是说,如果我们改变态度,我们当下就能得到快乐;并且不单单是得到快乐,而且我们也能够增加很多的机会,为什么?因为我们得到人的认同,我们能够把这种快乐传递给人,所以无形之中其实我们已经增加了很多的机会。 这是指我们要有思惟模式的提升。 二、行为模式的提升是修正思惟模式的方法 接下来应该更重要的是要实践,行为模式的提升。我们看“修行”两个字,修,其实就是提升或者说修正自己的思惟模式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如果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看待,无论你学得多么高妙,只要你执著它,它都是死的,它都只能够说是一种知识;而智慧是活的。 我们看看,五祖弘忍禅师为什么没有把祖师的衣钵传给神秀禅师呢?神秀禅师已经跟随师父几十年了,而且学了那么多知识,出家以前就是饱学之士,对儒家文化非常熟悉,出家学佛法也学了很多经论,为什么?因为他只是运用记忆和解读,他学到的只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慧能大师虽然不识字,但是他已经开发了内在的生命的智慧,活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在思惟模式上来提升。 1、人生开心快乐的五个原则 有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儿女都过世了,先生也早已过世了,所以大家就决定把她送到敬老院去。她眼睛也看不清了,去的时候还没有进去房子,护士就跟她介绍说,你的房子是怎么布置的等等。 随后就问她说:“你喜欢吗?你快乐吗?” 老太太说:“我很喜欢,我很快乐。” 有人就问她:“你都还没有去房子,你都还没有看过,你怎么会觉得快乐呢?” 老太太就说:“其实快乐或者不快乐是看你怎么设定,而不是取决于我这个床怎么摆,我这个房子怎么布置;我只要设定我快乐,事实上在一切环境之中我都会快乐。” 她还说:“其实人生开心快乐的五个原则,第一个是心中不存憎恨;第二个是脑中不存忧虑;第三个就是生活简单;第四个是多点给予;第五个是少点期盼。” 我们现在很多的烦恼和痛苦是来自于我们的贪求心,来自于我们的贪欲心。我们因为没有自信,因为没有开发内在的生命的智慧,没有开发活的智慧,所以我们自己没有自信,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建立在外在的成就上。 打个比方,大家都是中大毕业的,十年以后同学聚会的时候谈什么呢?无非就是谈,某某又是处长了,谁谁谁是副厅级了,谁有多少亿身家了,谁又怎么样了,都是比这些,比外在的东西,很少去谈论心性上的东西。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这样就能够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然后就互相攀比,互相攀比的结果其实就给自己增加压力。 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享受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差;知识越来越丰富,慧根越来越浅;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安逸,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脆弱。 我们都知道富士康(代工企业),不停地有员工跳楼,原因是什么?其实是他们心理承受的能力很差。所以虽然看起来,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但是其实很多人心理状态越来越差,甚至于说越来越疯狂。最近的新闻说,有一团香港人到菲律宾去旅游,给一个前警察打死掉了。人好像疯狂掉了一样,修养其实是越来越差的,越来越脆弱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生活的重压,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所以承受能力已经趋到一个极限,很可怜。 佛陀曾经说过一个小故事,叫做《蛇的尾巴》,它所表示的是现代人的弹性生命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自由。它是指什么呢?是指一条蛇因为很贪,想多吃一点东西,眼前东西都吃完了,它吃什么呢?吃自己的尾巴,把尾巴放到蛇的口里面去,会形成一个圆圈对不对?形成这个圆圈以后它因为贪心,一直吞一直吞,这个圆圈就越来越小,对吗?最后就形成一个点,消失掉了,死掉了。 那其实是指什么?是指我们如果是把生命价值建立在外在的东西上,又跟人去比,那么你一定不开心,一定不快乐。为什么?因为任何时候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一直要看上面的,那你当然是怎么样?一直是不满足,不满足你就一直给自己加负担,好像柳宗元的寓言《蝜蝂传》一样,你一直不停地加压力,不停地加负担,加责任给自己。 所以就像蛇吞尾巴,它越吞这个圈就越小了,同样的我们人呢?越来越加负担,加负担以后就占用了你的时间、占用了你的空间、占用了你的精神;你的生命越来越没有弹性,你越来越没有自由了。可以给你支配的时间、空间、精力都越来越少了,人生当然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痛苦了。 2、世间大部分的人是盲、忙、茫 有位佛教的大德说:“这个世间大部分的人,其实一辈子,死了以后如果要给他做一个墓志铭的话就三个字——盲、忙、茫。” 第一个盲是盲目的盲,少年时候,教育还没有接受,所以是盲目,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年时候是忙忙碌碌的忙;晚年时候退休了,不晓得死了会到哪里去,退了休也没什么事情做,又没有信仰,茫茫然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一辈子无非就是这三个字。就好像吞尾巴的蛇一样,越来越失去了弹性的生命,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是不是,这个蛇把自己尾巴吐出来就好了,尾巴一吐出来,它马上就自由了,它想游到哪里就可以游到哪里去。 同样的,我们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生活简单是快乐的第三条法则,我们只要放下对这个世间的贪瞋痴,当下我的烦恼就消除了,当下我的心灵就自由了。 其实修行佛法主要是超越局限性,获得自由。心灵的自由就是佛教所说的空。我们都知道《心经》上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其实简单说就是物质法,空是精神法。空就是指心灵的自由,不是什么都没有那种空,而是指心灵的自由。 这个色法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组成的,我对这四大种都不执著,这就是所谓的四大皆空。有些人误解,佛法流传久远了,有些人自以为是,也不理解,就说:“佛教说四大皆空就是酒色财气四大皆空。”哪里是这样?而是指我们对这个身体不执著,我们的烦恼痛苦从哪里来?从对这个身体的执著来,我执著这个身体就是我,有了我必然就有你、有他,有众生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起了,所以分别就起了,对立就产生了,矛盾就产生了,烦恼就起了。其实地水火风四大种组成的这个躯壳并不是我,我不执著于它,当然我的心就得到自由了。 苏轼有一句诗我们都耳熟能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的,我们是因为不认识这五蕴身心的真面目,所以心灵不能自由。 五蕴是什么?即色、受、想、行、识。 色法我刚刚讲到就是这个躯壳,这个躯壳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组成的,我不执著于它,不执著于它我的心就自由了。 受、想、行、识,这都是精神法。我对我的想法不执著(我前面一直讲到不要执著于自己的想法,要审视自己的想法),我的心也就得到自由了,以此来成就心灵的自由就是证悟空性,所以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心灵自由以后又怎么样?就能够超越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是什么?生老病死。你看那些禅师开悟以后,“生死不能拘,六尘不能染。”这就是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生死自在。 所以我们这样来学习提升思惟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实践,修是修正、提升我们的思惟模式;行就是指实践。你有再好的理论都好,如果你不去马上实践,也是空头理论。所以要马上来实践,佛教就称之为精进度,精进力,以马上行动和实践来消除内心的恐惧。 3、行为模式背后的精髓 行为模式的提升在佛教主要是指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名相并不重要,但是我们要知道它背后的精髓。 正见、正思惟就是指我们要有好的思惟方式,要有智慧力,要不执著。作为经营管理来说,我们就会要达到一种求利和求善的平衡。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不会只是去追求利润,当然这是基础。他为了自己发展壮大的同时能够承担引领全社会发展的责任,能够成为和谐发展、经济繁荣的推动力,所以说是和谐的。而且在这个求利和求善的背后是价值取向,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说,它是统一的。 因此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如果你只是盯着眼前,执著于眼前,那你的格局永远不会大。如果你能够着眼于全局,能够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活的智慧才能够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求名当求万世名,谋利当谋天下利。”这是行为模式里面的我说正见、正思惟,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就不会执著于赢取利益或者利润,而能够有更高的、更超越的方式来看待。 当然我们知道,求利是富,求善是贵。企业的发展一定会经过三个阶段,就是富、贵、雅。 当然首先企业要发展壮大。有人曾经用四大名著来做比方,说企业的发展阶段,一开始是《水浒传》,起于草莽之间,不停地奋斗,要不断地来打拼。到达一定阶段,在那个行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相当的份量以后,第二个阶段就进入《三国演义》,大家都有份额,所以如何来比拼。 更进一步,如果它的策略、战略、管理模式都很好,团队非常好的话,他能够占很大的份额,这个时候他应该转向于什么?转向于如何让这个企业做得久,一个企业能够有利润,能够做强、做大,但这都是福报,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做长,如何做得成为一个百年甚至于更长远的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这个背后需要什么?需要智慧。那这个其实他主要是向内发展,向内来提升来管理,这个时候就变成什么了?就变成《红楼梦》了,管理一个大的企业,如何让它基业常青,长盛不衰。 再进一步,如果到了更高的境界那就变成《西游记》了,它已经能够保证基业常青,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跨国公司,如何把他的经验,把他的智慧来传播。 这是用比方的方式来说明。所以说,发展的三个阶段应该就是富、贵、雅。其实人的生命,人的一生成长也有三个阶段:即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灵性生命的解脱。 第一个阶段是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财富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他就能够知道,其实小富由勤,大富由命。小小的是自己很勤奋,或者可以,但是大的它一定是因缘和合才会有。 无论是积累到什么程度,自己都只是暂时保管。如何让它有更高的价值,这就提升到一个精神生活的丰富。如何能够在他所在的领域,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或者哲学家,在任何领域都能够有造诣有建树,这是精神生活的丰富。 但是虽然他很有成就,他还是会有烦恼。世间再有学问的哲学家或者科学家或者政治家、企业家他还是会有烦恼,所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何做一个本事很大而没有烦恼的人,这样我们就称他为圣贤,这就是第三个层次,灵性生活的解脱。 我看近期的《北大商业评论》上面就有一篇文章讨论说,为什么珠三角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总的GDP在全国都是前列,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知名的企业?乃至于说中国总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全世界都受人尊敬的企业? 当然它会有个阶段,我刚刚说富、贵、雅;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正见、正思惟,要通过求利而有益于社会,而不是单纯地求利。例如说,我们主要是通过创新能力来获得利润,而不是靠降低成本或者是降低人力成本等等来获利,这就更加有益于社会。如果只是满足于做代工企业的话,当然他难以超越,难以跳出去。他的生产之中、经营之中兼顾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兼顾了员工方方面面的利益,就更加能够凝聚人心,这样才是达到一种求利和求善的平衡,其次才是说在获得的利润之中拿出一部分来做公益事业。 接下来就是正语、正业、正命,这应该是指我们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四摄法来凝聚人心。其实正语、正业、正命都是指我们的道德规范;正念、正定是指精神上的修炼和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是讲要有道的体悟和心的自觉,所以我们的经营和管理,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升和创新的过程,应该就是人的心不断地解放的过程,我们把我们种种执著的束缚不断地消除,这也就是一个心的觉悟的过程。 西方的经营管理是量化的管理,是在物的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是人情的管理,是在人的层面;佛家所说的管理是禅悟的管理。企业家带领团队不断地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应该创造精神财富,更应该让整个团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灵,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不是单纯地获得利益。正如曾伟教授所说,这样的企业主就不单单是领导,而是领袖,精神领袖。这样就是一个不断地转迷成悟,转染成净,在工作之中开发佛性,在工作之中不断地觉悟成佛的过程。 所以愿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能够善用其心,善用其心其实就是思惟模式的提升,善待一切其实就是行为模式的提升,所以一切归纳起来,善用其心和善待一切就是我们思惟模式的提升和行为模式的提升。在修心上善用其心,不断地突破局限性,就能够不断不断地扩大和开放,当然我们心灵就成就自由了;在行为模式上我们能够善待一切,所有的资源都能够为我所用,我们也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心,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修心上做一个大心的人,在行动上、实践上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祝福大家企业屹立坚固,基业常青,成就身心灵的健康。 六时吉祥,阿弥陀佛! 现场问答 学员问:大愿法师,晚上好。请问,如何超越我们人生生死局限的问题? 法师答:我们在座的诸位确实素质很高,一开口就问这么高的问题,就问了生脱死、如何解脱的问题。我想我们确实应该给他一些掌声。 那么如何超越生死的局限呢?其实我们要懂得六个字:无我律、 因果律,这是佛法的精髓。本体界的是无我律;现象界的是因果律。 无我律是指什么呢?从本体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就是说如果是从本体上、从我们觉悟的心来说,我们觉悟的心能够包天容地,能够觉照一切,就没有对立和差别,是无我的。既然无我,哪里来的生死呢?因此,生死轮回犹如大梦。其实是没有生死的,不是说你要修才能超出生死,而是本来就没有生死,因为无我,哪来的生死,对吗?所以这是从本体界来说。 那知道无我律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还是归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来说。你知道无我,所以你不会单单从我执、我见出发,然后在判断市场的时候,你就能够很客观。也是因为无我,你就能够超越黄金法则而运用白金法则。黄金法则,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对不对?我认为好的,所以我给对方,我判断对方也会觉得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对方认为怎么方便的,我去满足他,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运用这一点。他开发产品,不是说功能越多越好,还很贵,他其实没有什么市场份额。他会觉得大家用得怎么方便,是大部分人觉得。他定位就很准确,我的定位是满足某些顾客群体,他们需要什么(不一定功能很复杂),但是他们觉得很方便,我推出。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因为无我律而来。 而企业内部更是因为无我律,因为你没有我执我见,所以你才能够兼听则明,你就能够很准确地判断,这是简单说无我律。 而从修行上来说,你如何去证得无我呢?你要能够离相修善。《金刚经》的主旨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我相、人相是指什么? 打个比方,在座的女众可能觉得,我看到另外一个女子走来的时候,我下意识地马上就想:她长得比我漂亮吗?如果比我漂亮,我离她远一点,不要让她把我比下去了。这个我相、人相就出来了,对不对? 众生相、寿者相。寿者相是什么呢?寿者相就是指目的性。目的性为什么会产生?因为有对立,因为我执著于这个躯壳就是我,所以我就失去了这个广阔的世界。其实整个的世界都是一个我,因为我执著于我这个想法,就是精神上的我,所以我失去了更广大的智慧,我就很愚痴。你说谁绑住我们?你说谁障碍我们呢?我们的执著绑住我们、障碍我们,所以要无我,你才能解脱;要无我,你才能够超出生死轮回。其实佛法很简单,你只要做到无我就好了。 怎么去做到无我?六祖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是在能观照这个世间的主观上来修, 先是以善念代恶念,然后对善念也不执著。“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这也就是六祖大师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六祖大师当下的一悟,这个生命的活的智慧就是这么开发出来的,从对无我的觉悟而产生的,从对于物质躯壳的我和精神的想法的我都不执著而成就的。 因为这样你就实现了一个统一,你就没有活在二元对立里面了。如果我们是一直向外有目的性去求,那就表示什么?你要去求某一个事情,你起这个心,这就是一个生,那个事情达到了,那就是个灭,对不对?满足你的心愿了,之后你又有下一个目标。你又有生又有灭,所以生死轮回就由此产生了, 因为你一直在生灭里面。从现象界来说,当然就是因果律。 我们要懂得今天所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无我律和因果律。思惟模式的提升就是无我律;行为模式的提升就是因果律。 因果律是指现象界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人会误解,说佛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跟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思想一样,都是主观唯心主义,你信则有,不信则无等等。其实这都是不了解佛的智慧。佛教不是唯心论,当然也不是唯物论。 那么,我们在行动上来说要怎么样?要修一切善,离一切相。为什么? 打个比方,我们晚上做梦,梦里面被老虎追赶,要吃我们,我们很恐惧,对不对?事实上这个梦是有的,那这头老虎是没有的。同样的,就是说这个现象界的世界是有的,但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是虚幻的,你只要破掉这个错误的认识就好。 怎么去破掉呢?就是你的心一直去觉照,你的执著、你的分别、你的妄想、你的贪瞋痴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当然你就解脱了。所以,现象界是遵从于因果律,因果律上面来说,你一直去净化自心,净化你的身心,当然有一天你就能够圆满成佛,就能够超出生死轮回。 所以从现象界来说,生死轮回的相是有的;从本质上来说,生死轮回其实是虚幻的,是因为我们的执著而幻变出来的。这是依据无我律和因果律我们来讨论如何超出生死的方法。 学员问:大愿法师,您好。我觉得非常有幸能聆听您讲法。其实我向佛之心已久,但是我觉得今天才是我第一次真正地闻法,感悟很深。很多东西确实是我们日常思惟局限性所致,自己为自己找了很多烦恼和压力。那么,像在座的各位也一样,以后还是摆脱不开那么多工作事务,经常在很多的这种烦恼之中。那么我们日常怎样才能去做这种修行?怎样修炼才能更接近佛?就是真正地开启我们生命内在的灵知? 法师答:确实这是我们每一位都要面对的很现实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忙碌,也有很多责任,那应该怎么做呢?佛陀在一本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面就有一个完整的答案,就说:“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世间无论我有多少责任,无论我多么繁忙,我都应该怎么样?都可以去做,这个事情并不会障碍我。但是“不可得为世间意”,我不要对它起执著心,这样就好了。这中间主要要训练的是什么?是专注力和洞察力。 我做这个事情无论多么忙碌都好,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疲劳?因为我们分心,所以才觉得疲劳。我做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完全地投入进去,这个事情和我是融为一体的,这样没有对立我就不觉得疲劳了。 但我们不是,我们一边做那个事情一边分心,分心什么?不是你在思考另外的事情,而是事是事,我是我,这就有对立。所以要训练一种专注力,我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动念,我完全融入到这个事情中间去,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三昧。因为我在这个中间我没有价值判断,没有分析,我完全融入,所以我就没有疲劳,这是专注力。专注力有了以后,洞察力,也即内慧就会开启出来。 所以,其实事情很多,或者责任很重,生活节奏很快,我们不用害怕,为什么?因为每一件事情来的时候,我很专注地去做好它,我就能够消除对这一件事情的无知,当然我的智慧就能够开。因此,其实越忙碌的人,只要他运用佛陀的方法,运用佛陀的智慧,他开发内在的智慧越快。 如弥勒菩萨说:“菩萨当学五明之学。”世间一切事情你都可以学,都应该去做。内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等等都应该去做。不用害怕我们要面对的事情,我只管运用觉照和欣赏,用一个非常好的态度去做它,我内在的智慧开显就会越来越大,我对于我内心无知的无明,无知的愚痴消除就会越来越快,当然就能够快速成佛。 学员问:大愿法师,我现在比较迷惘和困惑,我26岁就成为一个跨国企业的CEO,到现在算是事业有小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的生活都比较富足,如果不断追求下去的话,就觉得会很累,而不走下去的话,人生就到此为止了。感觉自己三十来岁就好像已经为自己准备了一副棺材,很困惑,我的问题是:人生究竟是什么?谢谢! 法师问:您的问题是人生究竟是什么,或者能够更具体细化一些吗?或者你认为人生究竟是什么?你是指生活、生命还是指生死? 学员答:应该是在生活跟生命之间,不是生存的问题,是生活和生命,就这一块。 法师答:好,我想生命是本体,生死是相,生活是用。这位先生刚所提到的,自己应该是人生道路都很顺利,年轻有成,这当然非常难得,这是宿世的福报和今生的智慧加上努力。但是我想我们其实应该可以往更高的层面去开发。当然生活很富足,不要说你自己做一个跨国企业的中国区的CEO,乃至于说,你就自己创立一个跨国企业,那又怎么样呢?对吗? 你不需要说考虑我是不是需要去赚更多的钱,假设有一个机会能够让你自己去创一个跨国企业,你这个企业你越做越大,如果你只是局限于物质财富丰富的这个层面是不够的,你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对不对? 所以人生的目的或者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生命价值最大化。那生命价值有什么价值呢?一般的人会把它物化为外在的成就,这个不够,对吗?我相信您自己都深有体会了。更进一步是什么呢?我们能够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我能够有精神生活的丰富。哪怕我物质不怎么的,可是我精神很富足,我也很安乐。正如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当然是精神的提升,这其实也是我们判断人才的标准。 你看儒家所说,平时就视其所关注的,富则视其所不为,达则视其所举,贫则视其所不取。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可以在精神生活上来提升自己。比如说,如果我立足于本职的话,我就可以探究,我能否在管理模式上有提升呢?我能否在带领团队上面有更好的方法来探索呢? 你看我们现在的管理界,东方人好像很少,全世界公认的就日本出了一个大前研一。当然,我相信曾伟教授能够很快脱颖而出,除了帮助中国的企业有提升有成就之外,能够更广泛地利益世界。那么我们能否在这个上面去提升呢?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在灵性生命的解脱上去提升呢?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 丰子恺说他的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怎么会选择出家的道路。他就讲到人生的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的丰富,第二层楼是精神生活的丰富,第三层楼就是灵性生活的解脱。他就说,我的老师李叔同一生下来就是天津一个最富有的盐商的儿子,因为他的父亲做过前清的户部主事,后来又下海经商,经营这个盐,赚了很多钱,所以衣食无忧,物质财富是不用追求了。他十八九岁在中国传统文化——诗辞歌赋、琴棋书画都很精通。又东渡日本,是把西洋的美术和音乐带进中国的先行者。在浙江的大学里面任教,在学术上的成就也已经是炉火纯青,已经是很有影响力了,所以他必然会走向灵性生活的解脱。 所以,其实要看我们怎么界定。如果你去向外求,当然它会有很多的限制,对吗?因缘条件。你要去创立一个公司,然后做得很大,因缘条件怎么样呢?未必的,所以你要能够善观因缘。 如果我们向内呢?无论是第二个层面还是第三个层面,其实它都是内在的心的提升,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此。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可以一直一直地去开发它,这是一个很长远的过程,一直到我们圆满成佛才算是彻底究竟地开发了我们的潜能,对吗?当然不是说我们此生此世就好像无事可做。所以,我想应该是我们往这么一个层面上来体悟,也祝愿大家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开发佛性。 好了,谢谢!阿弥陀佛!
推荐书目: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曾伟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德鲁克 《创造高效益》——稻盛和夫 《从0 到1》—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 《科学管理原理》——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