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啊,请你教我如何修佛。” 禅师回答他说:“佛没有坏,不用修,要修的是你自己。” 因此,真正的禅修是时时刻刻照亮自己内心的盲点,就能够突破凡夫的身和心对我们的束缚。当然,实际上是从思惟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这三个方面来提升。 从大脑思惟模式能够提升到灵性生命思惟方式,这个是我们学习《金刚经》的时候所一再强调的。实际上,一个最简单的入手方法就是要将我们一直问“为什么”转过来问“是什么”。如果你一直问“为什么”,实际上你就会一直进入到大脑思惟的识性运作,而整个人变得非常紧张,而身和心处在一个分裂状态,我们和世界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状态之中。所以,我们转过来一直问“是什么”,就能够切入,就能够渐渐地活在当下。 各种文化、各种文明之中都会强调开启灵性智慧,不要陷入到大脑思惟这个识性的知识之中来。我们用大脑思惟的时候总会处在二元之中,我们大脑思惟的特性就是“记忆”和“解读”,而灵性生命思惟的特质就是“觉照”和“欣赏”。我们总会学习很多知识,把它记忆下来,遇到新的事物的时候就来比较,给它帖个标签就解读了,我们的心和物之间是处在一个对立的状态之中。所以,我们一直向外去追寻“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永远也不能够真正地契入禅机。只是觉照和欣赏,我们就能够超越二元对立。
视频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目录
目 录 禅文化大学堂课程大纲 一、引 言 (一)禅文化大学 (二)禅堂 二、灵性生命的觉醒——见地提升课程简介 (一)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 (二)出世间正见:超越二元对立的空性智慧 三、灵性能量的开启——禅修课程 (一)七重身心的秘密 (二)通过禅修实践,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工程 (三)五种禅
文本
亲 见 本 来 面 目 ——禅文化大学堂课程大纲略述 编者的话 高山流水无牵挂,白云游动无阻挡。 断离一切妄想烦恼,生清净之心,自然显现佛陀。 虽然现代科学文明非常发达,给人们带来种种的便利,却无法给人们的内心带来真正的安详与和谐,人们为寻找真理以及解决自身的烦恼和痛苦,不断地寻找上师和探索各种修行的方法,而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看到原本的心,亲见本来面目,人人都具备如来的本来面目,任何一个人都能实践它。 善知识是一颗闪亮的星星,他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分享这份光辉。2012年7月27日广东四会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在本寺为禅文化大讲堂的禅修学员开示: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来阐述活在当下的实修法门,让学者在此寻找一个有系统的禅修引导,禅修者不需去在意法尘,不论心何时被法尘所影响,不论心里有什么感觉或者情感就放下它们。只有启发心,才能超越科学文明的局限。 用心之道是虔诚而恳切的心无所不达,心才是真正的能量,这个能量促进进化,改善世界。灵性生命的觉醒,灵性能量的开启,通过禅修实践,从而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工程。 读者将会品味到以肉眼无法捕捉的灵性问题或心的问题,在此书中得到圆满的启示,而进入觉悟,心法乃妙法中的妙法。我们的修行,是与佛,与历代祖师相遇,是亲见我们的本来面目! 目 录 禅文化大学堂课程大纲 一、引 言 (一)禅文化大学 (二)禅堂 二、灵性生命的觉醒——见地提升课程简介 (一)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 (二)出世间正见:超越二元对立的空性智慧 三、灵性能量的开启——禅修课程 (一)七重身心的秘密 (二)通过禅修实践,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工程 (三)五种禅 禅文化大学堂课程大纲 学修时间:两年(2012年7月—2014年8月) 面授8—10次 如 来 禅 实修课程 正念动中禅 行禅 内观禅(初级) 天台止观 见地提升课程 《正法念住经》 《清净道论》选讲 《六妙法门·童蒙止观》 《定道资粮》 祖 师 禅 《镜宗录》 《达摩二入四行》 《信心铭》 《金刚经》 《六祖坛经》 《大慧宗杲语录》 《灵峰宗论》 《宝镜三昧》 禅智慧运用课程 《四书禅解》选讲 《周易解禅》 《阳明心学》 秘 密 禅 《大乘广五蕴论》 《健康禅》 《生与死的禅法》 禅宗祖庭参访或禅宗文化交流;禅修闭关 亲 见 本 来 面 目 ——禅文化大学堂课程大纲略述 一、引 言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非常欢喜,我们首届禅文化大学堂今天能够举行开学典礼,愿我们禅文化大学堂的学修能够成为我们超凡入圣的最重要的时刻。 按照我们安排,就是希望我今天晚上,在开学典礼上,能够把我们整个禅文化大学堂的课程设置给大家作一个说明。 我想这还是一个不太完整的,而且我们两年时间总共就九次,每次时间都不是很长,当然这个课程设置方面相对的还比较简陋一些。 刚才,我们史老师也非常精辟、非常透彻地跟大家简要地讲了禅与易的关系。确实,我们祖师禅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能够开出奇葩,跟我们东土的大乘气象、圣贤气象,跟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播和滋润有极深的关系。 我们首先解说名字 “禅文化大学堂”。其实,我们可以分为“禅文化大学”和“禅堂”两个方面来说。 (一)禅文化大学 先讲第一个方面禅文化大学。“大学”在蕅益大师《四书禅解》有一个很精辟的解释:“大者,心也;学者,觉也。”学习心的觉悟,这个是真正的“大学”。如果只是识文断字,只是传授知识,恐怕还要列入到“小学”的层面。所以她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知识教育,而是生命觉醒的教育。尤其是在目前这样一个时节因缘之中,是更加需要,也更加当机。 我们都知道,人类文明其实已经经过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再是农耕文明。我们中国社会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我们中国的田园诗人,像陶渊明所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实际上都是体现的一种农耕文明;还有,就是以第一次文艺复兴为标志,开启了工业文明;现在,当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文明的时代,也已经进入到灵性文明的前夜。以前,由于地域性和沟通不方便,而固化的各个地域所发展起来的那种带着文化烙印的各个民族的文明,眼下因为网络的发达都已经受到冲击;我们对于谋生所需要的滋身物品也很容易得到。其实,我们已经走到灵性文明的前夜。 所以,我们大家都非常向往能够参禅,能够透过参禅来开启内在的灵性智慧。因此,时下各种禅修的方法,都非常流行。我看书店之中,一个是健康养生的书,再一个就是讲各种禅修、各种灵性修持的书,都非常流行。 从禅修来说,有南传的、北传的和藏传的。 南传之中,比如说我们这次最浅修学的,就是隆波田尊者的“正念动中禅”,由教育办从明天开始给大家做一些辅导。通过一些动作能够切断妄念之流,这是一个非常浅但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还有比如说,像缅甸的马哈希尊者的禅法,以及帕奥禅林的帕奥禅师的禅法,还有泰国的阿姜查尊者的禅法等等,都在中国比较流行。还有一个就是像乌巴庆和葛印卡那个系统的内观,也在各地都有举行。 马哈希的内观禅法的特色是,以观察腹部的升降作为基础,不断地对身心的动作能够保持正念正知,而达成苦的止息。尊者在一年之内就能够证得七清净和十六观智。 因此,我们“禅文化大学堂”在以正念动中禅奠定基础以后,实修实际上就会融合南传这么一些禅法的特色,来修习四念处。 像阿姜查的内观禅法,是强调将觉知能够放到行、住、坐、卧的所有的姿势里面去。隆波田尊者的禅法特色当然我们都知道了,是透过觉知自己肢体的动作来培养相续不断的觉性。 还有我们汉传佛教天台宗的止观法,像《六妙法门·童蒙止观》等等。 这些都是属于如来禅的范畴。 禅宗里面五家七派的禅法是属于祖师禅的范畴。 其实东西方都非常关注灵性的修持。比如说,有一位生于科威特的阿玛斯,他在美国创立了一个禅学院,就是将禅与西方心理学整合起来,他所发展的禅修体系称之为“钻石途径”,也非常契合我们当代人的修持。 还有,将心理学和禅融合起来的,这些都非常多;比如说还有一个布兰能疗愈大学,他设立一个学制是四年,得到美国政府的承认。还有一位美国人叫做杰克·康菲尔德,也有一些他的开示,像《狂喜之后》、《踏上心灵幽径》等等翻译到了中国;还有比如说《存在禅》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西方的文化、西方心理学与禅融合起来。 可见,灵性的解脱、灵性的修持是东西方都非常关注的。 (二)禅堂 接着是第二个方面禅堂。“大学”是属于解门,从见地的提升入手。“禅堂”是属于修门,从实际的修持下手。一个是见地,一个是行持。实际上信、解、行、证也就全部包含在其中了。 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于实修,尤其是我们在座的,应该基本上都是超过了而立之年,或者到达了不惑之年,我们才真正开始禅修的话,我们一定要用最务实的、最直接的方式来实修。 大家不要轻视南传的修法,比如像正念动中禅,觉得就那么几个动作,是不是没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像隆波田、隆波通尊者他们就依靠这样,就可以达成苦的止息。但是当然,正如史老师前面所说的,要真正地达到彻悟,那个还是有困难的。但是,我想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要好高骛远,应从这里开始,用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最务实的方法来起修。 有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觉得很困惑很烦恼,他到寺院之中去求禅师,他说: “师父啊,请你教我如何修佛。” 禅师回答他说:“佛没有坏,不用修,要修的是你自己。” 因此,真正的禅修是时时刻刻照亮自己内心的盲点,就能够突破凡夫的身和心对我们的束缚。当然,实际上是从思惟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这三个方面来提升。 从大脑思惟模式能够提升到灵性生命思惟方式,这个是我们学习《金刚经》的时候所一再强调的。实际上,一个最简单的入手方法就是要将我们一直问“为什么”转过来问“是什么”。如果你一直问“为什么”,实际上你就会一直进入到大脑思惟的识性运作,而整个人变得非常紧张,而身和心处在一个分裂状态,我们和世界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状态之中。所以,我们转过来一直问“是什么”,就能够切入,就能够渐渐地活在当下。 各种文化、各种文明之中都会强调开启灵性智慧,不要陷入到大脑思惟这个识性的知识之中来。我们用大脑思惟的时候总会处在二元之中,我们大脑思惟的特性就是“记忆”和“解读”,而灵性生命思惟的特质就是“觉照”和“欣赏”。我们总会学习很多知识,把它记忆下来,遇到新的事物的时候就来比较,给它帖个标签就解读了,我们的心和物之间是处在一个对立的状态之中。所以,我们一直向外去追寻“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永远也不能够真正地契入禅机。只是觉照和欣赏,我们就能够超越二元对立。 中亚苏菲派有个谚语说:“头脑是一个好仆人,但是是一个烂主人”。当头脑做主人的时候就会使我们成为习性和成见的奴隶,但是当头脑只是作为仆人,而灵性生命做主人的时候,头脑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助缘。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知识,也并不是不需要大脑。 我们真正觉醒以后,我们的身和心的运作模式都会起变化,这个时候,我们看一切都只是看万物呈现的样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是从我想它成为什么样子。 从行为方式的提升来说,就能够从以自利为中心的行为方式提升到以利他为中心的行为方式,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教导我们说,要恒顺众生,以众生为中心。 从语言方式来说,就是从以前造种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等语业,转过来提升到能够以清静的语轮来度众生、来加持众生,这样的语言方式。像《妙法莲华经》上所说的,如来“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这个时候他就由语业转化为语轮。 禅堂主要是能够让我们通过实修来开启灵性的能量。 这是我们略说“禅文化大学堂”。 二、灵性生命的觉醒——见地提升课程简介 第二部分是灵性生命的觉醒,就是我们见地提升课程的简介。我们说佛法的正见有两个方面:世俗正见,也就是业果如理取舍;出世间的正见,就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空性智慧。 (一) 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 我们仍然还是从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开始。 我们想用两个镜子的故事来阐述:心生则种种法生。其实小乘的所有法可以归结到业力,大乘的所有法可以归结到般若。所以,业力与般若,我们能够真正地通达的话,对大小乘佛法都能够通达。 两个镜子的故事有一些善知识应该也都听过。 第一面是流浪狗的镜子。 有一条狗流浪了很久、很疲惫,想找个地方休息,刚好看到一间小房子,小房子有个洞它就钻进去了,钻进去以后本来打算休息,结果一看,周围都是狗围着它——原来,那间房子四面都是玻璃,都是镜子。因此它就内心很恐惧,马上没有安全感,起了一个抵御、防御的心。所以它就想做一个很愤怒的样子,能够吓退其他的狗。当它再一次抬头张望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狗都很愤怒地对着它,所以它就非常惊慌想逃跑,赶紧就夹起自己的尾巴到处钻想逃跑。但是因为太慌张的缘故,它找不到钻进来的那个洞,所以一直跑一直跑,越跑越慌张,最后累死了倒在地上。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其实它给我们的启示很深刻。 启示之一就是:世界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心态来看这个世界,那么世界就给会你什么结果。所以,世界其实是我们自己心态的投射。有些人觉得,我怎么总是那么倒霉啊?我怎么遇到的人都总是想利用我啊?但是,另外一个人就会感觉到我遇到的人都是好人,都能够启发我、帮助我。为什么?其实在于自己的心态。 启示之二就是:你所抗拒的会持续存在。只要你心里面一直抗拒什么,那么其实这种抗拒的能量就一定会招感你所恐惧的、你所抗拒的。你害怕失败,往往就会招感失败。 因此,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外在的人事物,而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反应方式和态度,照亮我们内心的盲点。就像我们身上有一块磁铁,我们要走过铺着很多铁钉的道路的时候,道路上的铁钉会向我们刺过来,会刺伤我们。于是,我们从外面找原因,认为是铁钉伤了我,我去包扎医好了,医好以后怎么样?你下一次再走过,你还是会被刺伤,你永远摆不脱这个被刺伤的梦魇,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向内去发现你身上的磁铁。同样的,我们招感所有的种种的不幸和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不好的心态。 所以,禅修的第一步,应该是在我们内心建立一个工作室。工作室的第一步工作就应该是把我们招感不幸的、招感痛苦的、招感灾难的种种的负面情绪和凡夫的分别执著心的负面心态都转化过来。正如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上面所说的: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我们现在大家能够来到这所禅文化大学堂,我们就是做一个能够开启内心实相的物理学家。我们能够开启我们心的实相,真正地开启了我们的真如自性,那么,我们就是真正地能够懂得心的奥秘,诸法的实相。 也讲一个小故事好了。 有一位补鞋的老鞋匠,他在进入城市的一条必经之路上面帮人家修补鞋子,补了四十年了。 有一天,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向他请教,说:“老先生,您是住在这个城市里面的吗?” 这位老人说:“是啊,我在这个城市里面住了五、六十年了。” 这个年轻人就说:“哦,那么您一定很懂得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了。” 老先生并没有去回答他,而是反问他:“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那里的风土人情怎么样呢?” 这个年轻人就说:“我原来住的那个地方真是很糟糕,所有的人几乎很多人都是口蜜腹剑的,都是尔虞我诈,在你背后搞阴谋诡计的,所以我实在是活得太累了,我想搬到你们这个城市来,你们城市会比我们那个地方好一点吗?” 老人就跟他说:“我们这里的人恐怕比你原来住的那个地方更坏”。这个年轻人很失望地离开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位年轻人走过来了,又问了前面同样一个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他,年轻人就说:“我原来住的那个城市地方非常好,大家都非常关心,而且相互之间能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相帮助,而且相互之间也非常友善,也都非常注重学习,所以我实在是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不得不搬到这里来。” 老人就对这位年轻人绽放非常温暖的微笑,说:“你放心,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也都会像你原来住的那个地方的人那样子好。” 如果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诸事不顺,总是会说:为什么我老是会遭遇失败呀?为什么各种障碍、贫困、疾病都会如影随行?为什么我总是祸不单行?其实这个时候不要到外面去寻找解决之道,而应该是向内心看看我有什么样的招感不幸的心态呢? 所以,我们真正的禅修的第一步是在我们内心来建立一个心灵工作室,建立一个心灵家园。而不是去妄想着:啊,某一天醒来,就会置身于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的。如果你的心没有转过来的话,你眼前仍然还是糟糕的生活,仍然还是各种头痛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想富裕,就先要从心上面来告别贫穷的心态,也就是贪婪。贪婪会像龙卷风一样,龙卷风经过的地方一定会把所有东西都卷走,大地剩下一片贫脊;要想和平,就不要老是去担心战争。像特蕾莎修女就说得非常到位,她说:“我不参加反战游行,但是如果你们要召开和平的游行,请你们通知我。” 如果你用抗拒的心、排斥的心,你那个所排斥的仍然还是如影随行。为什么?凡夫的心总是这样,总是觉得过去我不够好,我不够完美,我不够有智慧,我不够有福报,我身体不够健康……所以,将这个不完美的过去投射到未来,希望未来有一个健康的我,充满了福报充满了智慧的我。实际上,过去和未来都是虚幻的,过去不过是现在的心识流注对过往的追忆,它是虚妄的;未来也只不过是现在的心识流注,对以后的一种假想而已。所以,一定要活在当下,并且深信自己当下本自完美。 我们禅修的第一步一定不要以为是:我通过禅修,我就变得更完美,我会变得更好。你这个样子,你将来会变为什么样子,这个就是大脑思惟了,不需要想“我会变成什么样子?”而只是说,我如实地、我最诚实地来面对自己,来照亮自己的心,完整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因为从本性上面来说,都是灵性生命的展现,都是我们灵性智慧的流露,都是我们灵性智慧的游戏而已,所以一定不要去向外攀缘。 启示之三就是:你所释放出去的一切都会回归。因为在轮回界来说,轮回界的众生都是遵循业力的法则,在自己所造的业力的罗网里面不断地生死轮回。当我们心迷,而使得我们的灵性智慧陷入到一个休眠状态的时候,我们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所起的种种身、语、意的反应,都会记录在阿赖耶识里,都会让我们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形成僵化的思惟模式、行为模式和情绪模式、语言模式。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照亮内心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成见之中。我们不断地陷入到僵化的大脑思惟的成见之中,就是不断地陷入轮回之中。任何的出发都会得到同样的回归,如果你看不到那个同样的回归,那只是因为那个回归还在路上而已。 你释放出去善念,你得到的会是善果,你释放出去恶念,也同样的会得到恶的回归,这个我们都非常清楚了。 中国人在因果观念方面都非常深入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我们要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做一个好人的基础,也是我们禅修的基石。我们在生死轮回的大梦之中,在无明系统里,还没有转入到明觉系统的时候,还没有醒过来的时候,我们先要转恶梦为好梦,在好梦之中觉醒过来。 这是第一面镜子的故事。 第二面是讲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在十六岁那一年,由于整天都贪玩,跟一群贪玩的小孩子总是在一起玩耍,而荒废了功课,导致功课一落千丈,好几门都不及格。有一个周末的时候,他又打算出门去跟小伙伴去玩,他的父亲就拦住他了,说:“你功课好几门都不及格,你那么贪玩,我和你的母亲都为你的前途觉得很忧虑很担心。” 爱因斯坦就顶回去,顶撞父亲说:“有什么好担忧的,你看我的同学像杰克、罗伯特,他们也不都好几门都没及格吗?他们不也是照样都出去玩吗?” 爱因斯坦的父亲就跟他说:“孩子啊,话不能够这么说,我们的故乡(爱因斯坦是犹太人)有一则古老的寓言(寓言出自于犹太人的第二圣典《塔木德》)说有两只小猫在屋顶上面玩耍,它们玩耍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不小心,一只小猫就抱着另一只小猫掉到烟囱里面去了。当两只小猫好不容易爬出来的时候,一只猫脸上就沾满了烟灰,另一只猫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到那个沾满烟灰的猫以后,就以为自己的脸也一定很多烟灰,一定是又脏又丑的,所以马上跑到河边去把自己洗干净。那个沾满烟灰的猫,因为看到另一只猫是干干净净的,它以为自己的脸上也是干干净净的,所以就大摇大摆到处走,出尽洋相。” 他父亲跟爱因斯坦说了这个故事后,就启发他说:“爱因斯坦啊,你看看,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你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的话,天才也许都会照成傻瓜。这一句话就点醒梦中人,从此以后,爱因斯坦都是以自己做自己的镜子,不断地跟自己比较,看自己有没有成长,有没有提升。当然,终于成为我们都知道的、举世皆知的大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镜子”这则寓言,这个故事,其实也是很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个启示就是:活着不是为了跟其他人比较,所以不要被外境所迷,这是定力。像诸葛亮的《诫子书》上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当然就是定力,“宁静致远”当然就是智慧,世出世间都一定需要“戒定慧”。 第二个启示就是:我们能够不断地去超越自己,挖掘潜能,这是开发智慧的方法。更进一步,从我们禅修来说,我们不断地照亮自己内心的盲点,照亮自己思惟方式的局限性,不断地去向内走,向内走一小步就是向外前进一大步。能够不断地来照亮自己的心,直到有一天能够超越二元对立,开启灵性智慧。 第三个启示就是指成长的境界。其实每个组织都有一个金字塔,在这么一个大金字塔之中,人可以分为五层: 最低的基层就是人手。我们总会说我们企业人手紧缺,我们要招聘等等,那都是靠自己的力气和手艺吃饭的人。 第二层就是人才。你看,龚自珍所说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能够有一些特长的,人中之才。像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就说过“如果你们拿走我所有的财产,但是把我的人才团队留给我的话,几年之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 第三层就是人物。像大家都所熟知的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面所说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像毛泽东所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些能够对促进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人物。 第四层当然就是领袖。 第五层就是圣人,圣贤。 我们向内走,其实要不断地自己作为自己的镜子,由“人手”提升到“人才”,由“人才”提升到“人物”,再到“领袖”,乃至于成圣成贤,也就是不断地提升。如果在人才这个层面,叫做“兵本领”,有特别的技能;在“人物”这个层面是“将本领”;在“领袖”这个层面是“帅本领”;到“圣贤”当然就是觉悟了。 (二)出世间正见:超越二元对立的空性智慧 从出世间的正见来说,主要的是能够超越二元对立的空性智慧。 内在觉醒以后,我们还是活在这个世界之中,“心改身如故”,不过不会再受到特定的这个身体的局限,已经破了萨迦耶见。在小乘来说,初果先破萨迦耶见,破身见了,这个是解脱的捷径。为什么我们课程的实修里面会安排南传的禅法呢?因为实在她是有很多非常直截了当的、直接断萨迦耶见的方法。比如说,像帕奥禅师所特别倡导的“四界差别观”,这是一个非常善巧的方法。小乘的“七清净”和“十六观智”的觉证是非常明晰简捷的,让我们能够破掉对身体的执著。然后,也能够打破我们思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局限,了解到自己不是一个寻找灵体的肉身,不是一个寻找灵性生命的肉身,而是一个存在于肉身之中的灵性生命。所以,觉醒的不是我,而是觉醒从“我”之中觉醒过来了;也没有一个“我”开悟,开悟只是开悟本身。当然这个修持的方法有“如来禅”、“祖师禅”和“秘密禅”。 1.渐修法——如来禅 我们先且说渐修法的“如来禅”,最根本的是两部经典,也就是《转法轮经》和《大念住经》。《转法轮经》是释迦如来在鹿野苑为五比丘所说的,是练习觉悟的准则和基础,但是侧重于从理上来建立,而《大念住经》是侧重于从实修上面来建立。 我们都知道,修学大乘佛法往往有一点点问题容易忽略的,就是很多小乘的理论都琅琅上口,但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对实修的方法不注重了,所以在修行的实修的传承上面就有一些断层。包括我们现在,你看学习天台宗,天台宗当然她的教理的传承仍然在,但是她实修的止观的传承实际上是有断层的。为什么?因为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法非常兴盛,各宗各派都非常兴盛,所以那个几乎成为大众的常识,成为常识以后,讲说的大德就没有去重复地说,那么记录者就忠实于讲者的原话,因此也就没有把它补充进去。但是到了现在,当时的常识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了,所以我们很多的大乘法门都会被人讥笑为空谈。历来都有一句话叫做“密以显为空谈,显以密为欲法”,都是存在这样的误解。 所以,实际上来说,四念住是最直接地来断除烦恼的方法,来证得四圣谛的捷径。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四念住法,我们对于初级的毗婆舍那法,初级的内观,十日的内观,大家也修过多次了。我们此次的禅文化大学堂,在两年之内会完整地把内观的如何证得“七清净”和“十六观智”的法门能够完整地来导引和实修。 那么,为什么佛只是说四个念住,而不说五个念住、六个念住、八个念住、十个念住呢? 实际上来说,是为了消除众生的四种颠倒。众生总是以不净为净,不想出离,所以如来就告诉我们说:这个身体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厕所而已,所以要能够修身念住;总是会以苦为乐,所以就传授受念住;总是以无常为常,所以会传授心念住;以无我为我,有这种颠倒,所以如来要传授法念住。实际上来说,四念住不可以截然地分开,你修身念住的时候,其他的三种念住都会要修习。我们的课程里面,还会有安排觉音尊者的《清净道论》以及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和童蒙止观。 2.顿悟法——祖师禅 其次就是顿悟法,就是“祖师禅”。 在经教上面来说,课程上有编排《金刚经》、《首楞严经》、《楞伽经》和《六祖坛经》;论上面来说,会有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血脉论》。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里面是理入、行入。行入里面包括了四种行,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以及三祖的《信心铭》,我们今年也讲授过。但是,在大众的这种侧重于学的跟实修的导引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也会有讲到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当然只能够作为选讲,因为什么?因为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实际上就等同于整个佛法的修证次第。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像印度的整个的类似于“成佛地图”,类似于“佛法概论”的著作有哪些呢?比如说《现观庄严论》,这是弥勒菩萨从瑜伽行法的角度来隐说般若的修证次第,把完整的修行次第都呈现出来了。比如说我们要攀登喜马拉雅山,我们一定要找一个曾经登过山的向导,我们才会放心,对吗?同样的,我们要学习成佛的道次第,谁所说的最可信?除了释迦如来之外,当然就是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菩萨后补成佛,所以他的《现观庄严论》是非常重要的成佛地图。从藏传佛教来说当然有很多了,比如说最著名的格鲁派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汉传佛教有没有呢?汉传佛教当然有。我们有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一百卷,就是完整的成佛的修证次第——菩提道次第。所以,我们当然只是能够做一些选讲,总会在另外的时空因缘之中完整地、详细地透过《宗镜录》的学修,来建立完整的汉传佛教的菩提道修证次第。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如果深入地说的话,就是大圆满“三自解脱法”里面的“心性自解脱、法性自解脱和平等性自解脱”。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鬘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三、灵性能量的开启——禅修课程 更进一步,第三部分就是灵性能量的开启,就是我们的禅修课程。前面是从见地上面来树立。从禅修上面来说,很多的法门往往都会偏移到注重于修心,尤其是在我们汉传佛教之中,所以这也是导致到汉传佛教衰落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 比如说净土法门,你看像东林慧远法师那个时候,他结白莲社123人,都能往生,而且品位很高。慧远法师有三次亲见西方圣境,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一万人念佛还没有两、三个能往生呢?其实根源是,我们只注重片面地强调以持名念佛净化我们的心。那你只是注重于修心的时候,你的身没有同步转化,你的身还一直不停地在像一个农村里面筛米的那个筛子,这个能量一直在漏掉的时候,当然你的身不能够转化的时候,你的心的清净,它的转化会受到制约,你只能净化心的表层,所以要成就会越来越困难。 我们看慧远法师的记录,我们看《净土圣贤录》上面描述,他会注重于什么?注重于《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净土十六观”,而这十六观实际上就是在转化你的身,身也在同步转化。我们的地、水、火、风、空五大种都在转化。因此,身心同时转化的时候,当然就能够成就,成就就比较有把握,真的是犹如一个苹果抓在手里一样,自己也充满信心。所以我们禅修的时候,也是一定要注重在身心同时转化,在身心的结合处来修。一味地折磨身,那是印度的九十五种外道;一味地只是强调修心,实际上也难以真正地彻底净化,所以在结合处来修。 (一)七重身心的秘密 我们第一是要讲七重身心的秘密。这个我们唐密里面的药师法门大家也都听过了,应该也都知道。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七重身心,我们且从七重身心开始转化,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肉体,我们都知道,其实还有情绪体,还有理智体,还有意志体,还有直觉体,还有光明体,还有空性体。为什么是药师七佛呢?七佛其实每一尊佛都侧重于讲述一重身心的转化方法,对药师定的修习,色、息、心法的修习,实际上她能够完整地包括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 如来禅从安般起修,从呼吸来起修。祖师禅从心法起修,从睡眠起修,是一个窍诀。睡眠是小死亡,死亡是大睡眠,所以我们在睡中修的时候,一定是一个非常善巧的方法,因为睡着的时候,我们对萨迦耶见的执著相对地就比较松。再就是从饮食上来修秘密禅——色法的修行。实际上肉体离不开物质能量的滋养;而情绪体、理智体和意志体离不开精神能量的滋养;而直觉体、光明体、空性体离不开灵性能量的滋养。 1.七层身心 我们先且说肉体。 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常识,在我们肉体的皮肤之外1到5厘米的地方会有一层气体,用现在的一种特定的照相机也可以照出来。它是由蓝色的线条所组成的,具有肉体的各个器官和各个部位的形态,它实际上就是我们肉体的蓝图,我们的肉体就是根据外在所包裹的这层气体所打造的。 第二层就是情绪体,会在肉体更外面的地方,它呈现的是你对自己的感觉,如果你对自己感觉良好,那么你的情绪体就会显得比较强壮,能量多,并且充满活力,色泽光明也会很明艳,就像七彩的云一样。情绪体所形成的能量,来自哪里?就来自于我们平时的起心动念,来自于我们的情绪。我们有种种的情绪,都能够在这个情绪体之中一览无余。我们在禅修秘密禅的时候,会要讲到具体的禅观,观七重身心,观这个情绪体是什么颜色,存在什么不平衡,这个方法具体的有一个导引。 当你有非常强烈而清晰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的时候,那么你的情绪体就会非常明亮,比如说你非常快乐,比如说你非常愤怒,都会使情绪体显得很明亮;而你情绪很低落的时候,它的颜色会偏暗。而当你非常讨厌自己、并且非常自责的时候,总是责备自己的时候,你的情绪体就会呈现很多深颜色的污点、斑点,还有很多块状的乌云。 并且这个情绪体还会影响到第一层的肉体和第三层的理智体,会使第一层肉体的那个气体无法把气体的生命力顺畅地流向肉体,所以情绪低落的人身体会越来越差。而同时这个情绪体一直自责的时候,它有很多乌云的时候,它会渗透到第三层的理智体,就会使我们的理智体(因为理智体是念头的能量形成的)转化为自我批判的念头,而自我批判又更加会导致到我们的情绪低落,因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层当然就是理智体。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实际上如果你不先从这里面开始,你不从身心的净化开始,你要禅修是很困难的。所以不要认为这个好像很浅,实际上是很实在的,你必须要修的。 第三层就是理智体,它会更进一步地大过前面的两层,就会在距离我们肉体的周围,大约离开我们的肉体有8厘米到20厘米。其实你如果修药师定,你会看到在你整个身体的周围1米的距离,会有一个整个的一层一层的各种能量包裹着自己。那个颜色呢?理智体的颜色是黄色的,当然它的振动频率就更高了。实际上肉体的振动频率是最低的,它的密度是最大的,越往上振动频率就越来越高,而密度就越来越小,因此从有形成为无形。这样,如同我们前面的各种情绪的能量、感受的能量都会记录在第二层的情绪体里一样,我们的种种起心动念,我们大脑思惟的种种念头的能量,我们种种想法,我们种种观念,它所形成的能量,也都会储存在第三层的理智体里面。所以我们的想法,或者我们的种种心念就会像磁铁一样,它会把各种相同的各种能量都吸引过来。所以我们每一个念头,不管它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不管它是自觉还是不自觉起的,实际上它都会启动能量。 因此六祖大师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如果我们从能量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前念迷的时候,它呈现的是什么?是肉体层次的经验,它构成的是物质,所以“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后念悟的时候,他就开启了灵性世界,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顶天立地的。 从修持上面来说,“顶天”是指见地要高远,“立地”是指行持要绵密。“顶天”是指我们要成就无我律的明白心,从法性上面来讲就是无我律;“立地”从法相上来讲,就是因果律。 如果从能量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也可以描述顶天立地,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顶天立地的。“顶天”是指我们有灵体,我们能接收到整个尽虚空遍法界的灵性的能量;“立地”是指我们的肉体,实际上我们要成为一个“大心的人”和“大写的人”。大心的人,就是发菩提心,有具足大悲;大写的人,是能够有人生的大格局和生命的大境界,不断开启灵性智慧,无我利他的人,这样是顶天立地。 第四层当然就是意志体了,离开我们的肉体大约会有15到30厘米,会是那种柔和的粉红色的光彩。实际上意志体里面,它会呈现五种能量,一个当然就是指我们对其他人的感受,我们对其他的生物、动物、植物,对宇宙的种种感受。我们前面的情绪体是对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绪,这里面的话,它是对其他的一切众生。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好的时候,它自己会有一个能量的交流,这个光带就会显得非常明亮,并且有弹性。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业力之带,我们前世,我们宿世种种的业力、种种的因果,都会在这里面有呈现。第三种当然就是基因带。第四种就是父母带,跟父母的关系。第五种就是我们跟我们的存在的本源连接的能量。 第五层就是直觉体。实际上它离开肉体会有45到60厘米这么一个距离,如果灵性的直觉非常强,就会呈现一个明亮的蓝色。 其实,每一重身心都会有一个开关的枢纽,在药师法门里面修持都会强调两句窍诀:身心不分离,能量不流失。灵性能量怎样才能够开启出来?要懂得我们相对应的开关——肉体对应的开关的枢纽是海底轮,情绪体对应的开关的枢纽是生殖轮,理智体对应的枢纽是脐轮,意志体对应的是心轮,直觉体对应的是喉轮,所以我们的音声疗法、观音波疗法在这一层的效果是最大的。 第六层就是光明体。光明体是离开我们肉体有60到80厘米,对应的是眉间轮,开启的时候,看到一切的东西都有光,并且开启的时候,经常会有灵性智慧的体验。 第七层就是空性体。当我们的心识已经达到了开启第七层的时候,我们就进入无限了,就能够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我。 这是我们说七层身心。 2.肉体的振动频率最低、密度最大 第二点,修持从能量上面来说,就是我们要把振动频率很低的,而密度最大的,渐渐地往上提升,提升到振动频率高的能量。 我们肉体的振动频率是最低的、密度是最大的。比如说,一个人生了病,肉体上面呈现的症状是最晚才出现的,其实在这个之前很多年,应该其他的那些能量体都已经有问题了。比如说,一个人现在检查出来有肝癌,大家现在对这个肉体的癌症都非常恐惧,尤其是那个做西医的都知道,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要么就是割掉,要么就是毒死——放化疗,没有真正能够治的方法。但是,如果从我们这个秘密禅来开始的话,大家经过实践,是可以探索出方法,并且把它量化。比如刚刚诊断出的一个肝癌患者,实际他有可能在20年以前,在30年以前,他的其他的能量体就已经产生问题了,就已经能量失衡了。比如说,他的意志体,一层一层地由意志体失衡就会影响到理智体,理智体会影响到情绪体,更进一步会影响到我们肉体外面的气体,所以从(肉体)外面的气体是能够更准确地去判断的,到了后面,就是在肉体上产生了病变。 如果一个人的起心动念跟天地运行的规律,跟宇宙的法则不和谐的时候,就会一层一层地往下造成能量失衡。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能够调整的话,就会进一步地产生肉体上的病痛。 其实我们学修秘密禅,或者说我们修习药师法门,实际上是可以去构建一个汉传佛教的医方明体系。在眼下这么一个时空之中,能够把眼下的很多的像各种慢性病、肿瘤这一类,能够真正地治未病。而是就在没有形成一个物质的实体,还在能量的阶段的时候,就能够及早地发现,而且把它转化过来。因此,我们不单单是要关注肉体上的种种的病痛、癌症,更重要的,我们是要关注到有没有心灵上的癌症。 生活节奏很快以后,大家跟灵性生命切断联系以后,每个人都觉得活得越来越累。这时候很容易产生心灵上的癌症,而且会更严重。比如说,给不良的情绪戴上一个放大镜的人;比如说,给别人的所谓弱点加上一个扩音器的人;比如说,给自己内心的声音加上一个消音器的人;比如说,那些违背因果法则,毫无敬畏之心、肆无忌惮的人,那么患上心灵癌症的可能性就会加倍。 所以说,我们的肉体负责耸立在这个世间,而我们的心和灵就承担活着。如何更好、更有尊严、更有智慧、更有慈悲地活着,我们就需要禅修。正如我们给肉体去装修一个漂亮的房子一样,我们更需要装修我们心灵的家园,而禅修其实就是在给我们装修内在的心和灵的家园。禅修未必能够使我们大富大贵,但是能够使我们身心平衡、和谐、喜悦,使我们的身心灵都充满了喜悦;禅修未必能够使我们处处成为第一,但是能够使我们展现最好的自己;禅修未必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都一帆风顺,但是能够使我们时时刻刻都绽放欢喜、宁静和快乐。禅修使我们能够明白每一次的经历,其实都是一张邀请我们向内照亮自己的心的神圣的邀请函,是我们的灵性生命发给我们的邀请函。 每一次经历都用平等心去看待,不要抱怨,不要洋洋得意,而只是照亮它。有什么事情,圣人、开悟的人、佛陀是不是不会生气呢?不是。你看看佛经,佛陀也会呵斥弟子。但是跟我们的这个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这个是业力的运作法则,佛陀那是大悲心,教化众生,而且他不会留下轮回的业因种子。打个比方,如果你生气了,你怎么处理呢?你说:心里面提醒说我不要生气。那么你还是凡夫,还是种一个轮回的因,你说你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是和要生气相对应的,所以这个根还在,你永远摆不脱。应该怎么样?不是从知识层面去说服自己,那只是一种修养,不是修行。所以禅修一定要明白,不是说好像我们懂得很多理论,我修养很好,那个有用吗?生死关头,一点用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时候一点用都没有,那只是修养而已,不是修行。 禅修其实就是能够实实在在地使我们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都发生彻底的转变。我们不再向外追寻,我们真正地满足。我们不一定活得很完美,但是我们一定活得很完整,做一个完整的人。这样,我们是真正地学会了禅修。让一切事情都成为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想要的样子。 (二)通过禅修实践,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工程 第二就是通过禅修实践,来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工程。 我们注重于实修,实际上在导引上面,不是像以前的法师讲经说:那些一千年以前祖师大德总是这么讲,我们也照着这么讲。照本宣科,那个没有用,那只是一种知识,对不对?说出来的是知识,做得到的才是智慧。所以知识是可以学到的,而智慧不是可以学到的,内在的智慧,如果你不去实践,不去修证,不去用工夫,不去开启内在的灵性智慧,也是学不到的。你学到的只是智慧的碎片,那就是知识。所以,我们要通过禅修的实践,来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工程。 1.禅修透过共振,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 第一点,禅修不单单是有要有见地上的提升,同时一定伴随有能量等级的提升,把低频能量提升为高频能量。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也知道,比方说帕瓦罗蒂,男高音歌唱家。他唱歌的时候,你把玻璃杯子放在面前,放在旁边,他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你忽然发现这个玻璃杯子碎掉了,为什么?因为有一个共振,歌声越来越高,频率越来越高,因为玻璃杯就在他旁边,他能提高玻璃杯的振动频率。当这个振动频率高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这个玻璃杯就无法维持,因而它就会碎掉了,它就会破碎了,它不再能够维持这个玻璃的形状了。这就是能量共振,使低频能量能够变为高频的能量。 实际上这种体验大家都有。当你和一个人谈话谈到很投机的时候,内心产生共鸣时候,这个时候是能量共振,所以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课堂上面老师讲的话很吸引你,而你不停地点头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能量共振;当你跟最相知的人一起相处,彼此虽然没有什么言语,但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时候,这也是一种能量共振的现象。 为什么许多人会愿意花钱去买机票,千里迢迢地跑去参加法师主持的水陆法会、我们的这个禅修等等。因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的能量振动频率范围之内,自己的能量也都能够随之而提高,这种也就是所谓的加持。实际上这个可以量化。现在科学的发展已经使这一切都可以量化。因为可以量化,所以我们在禅修的阶段之中,尤其是在初期的阶段,其实可以把很多事情都量化。 现在有个法国物理学家叫做宝维斯,他根据钟锤原理发展出一个“宝维斯尺度”,就是用一个数据来测定和记录物质的能量。对一个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是有害的,8000单位以上才是对健康有益的。从地理上面来说的话,如果那个地方它是低于6500单位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就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它一定是地球的辐射线比较强的地方。如果用来测量人体的话,有病的人,他是低于6500单位的;容易感觉身体疲倦、亚健康的人,他是6500单位;健康的人是7500单位;精力充沛的人是8500单位;修行的人、禅修的人、能够契入的人,都是在10000多单位以上。所以实际上,禅修就可以把低频能量能够提升到高频能量。 如果我们从细胞的层面来看的话,就能够把人体内堆积过多的自由基就转化为阴离子;从肉体上面来说,就能够把肿瘤转化为密度比较小的健康的肌肉;从情绪体来说,就能够从比重比较大的痛苦,升华为比重比较轻的快乐。实际上大家有没有看到?如果真正禅修的话,它的实际的利益在当下,就可以看到,对不对?能够把我们的自由基转化为阴离子,甚至于能够把我们体内的垃圾、肿瘤转化为密度比较小的健康的肌肉,能够把负面情绪转化为快乐。 从理智体来说,能够把负面的批判转化为正面的欣赏。从灵性的层面来说,可以把人的心智提升。从原来我们只是认同有情的肉体和有局限的精神——我们的大脑思惟方式、我们的情绪感知模式、我们的行为方式。色、受、想、行、识,色法,当然是物质法;“受”,受蕴,感受,实际上就是指我们的感受方式;“想”实际上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大脑思惟方式;“行”当然不是指行动,而是行动以前大脑里面思考的计划。 不去用那个很艰涩的、那个种种的佛教的名词去照本宣科,要用我们当下的,我们人人都能够听得懂的,没有任何佛法基础都能够明了的,这样来说自己对佛法的领悟,这样就真正能够让我们照亮自心,而都能够不被这些所束缚。 我们为什么是凡夫?因为我们对这个肉体产生了认同,我们对我们的感受方式、思惟方式、行为方式等等,都产生了认同,那个形成了我们的人格结构,所以你就被绑住了。谁绑住你呢?自己的妄念啊!被自己的那个大脑思惟绑住了,所以我们要能够把它转化过来。 如果从理智体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能够超越只是对有情的肉体和有局限的精神产生的认同,而进一步提升到我们能够有灵性的体验,我们能够知道真正的我,尽虚空遍法界是我,这种灵性的能量,融注进来,就真空生妙有了。那么,更进一步,能够突破二元对立的束缚。 2. 禅修体验用科学话语体系来描述 第二点,我们禅修的体验,如果用科学的话语体系来描述的话,就能够使我们修行解脱的过程,每一步都有当代人可以理解的、明晰的证量标准,人人都能够依此去修行,都可以得成就,都能够被验证。 实际上古大德都有这方面的开示,比如说,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上面就讲到开悟的十大标准。但是,封建社会的那个话语体系,跟我们近百年以来大家都接受了教育——高等教育、科学教育形成的科学话语体系是格格不入的,你还需要去切换它。如果要依靠每个人自己去摸索、去切换,当然,修行能否成就,就变成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情;而如果我们能够把修行过程之中出现的种种的现象,把它量化,我一定可以抱本修行,知道我现在修到哪一步了,这样是真正地懂得修行。所以这样也就可见,我们天柱文化慈善基金为什么要推动佛教现代化工程,不是去赶时髦,什么东西都很现代化,而是确实大众需要。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语言方式的切换,这样就是实实在在地在推动佛教现代化工程。因为修行是人类最精密、最庞大的生命改造工程,我们每个人在禅修,在向内照亮自己的心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个诸法实相的量子物理学家。 禅修使我们身心灵的变化过程,可以归纳为四大现象的变化,也就是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物理现象、社会现象的变化。你看,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首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上面讲了五十种阴魔,如果你只是按照古老的讲经的传统那么去讲,讲的人不知所云,听的人更是莫名其妙,那样有什么用呢?一定要从修证——立足于实修的角度来说,我们就不需要去按照原来的那个方法讲。我们就从这四大现象的转化,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物理现象、社会现象,你要知道它是怎么转,怎样才能够把色、受、想、行、识五蕴,每一蕴的十种阴魔如何去转化,在这个中间它会出现什么幻相,你怎么转化它,这样才是真正地推动佛教现代化工程。而这正是我们此次禅修班实修大家所需要验证的,所需要实践的。不是闭上眼睛,就打呼噜,这样就是“馋”修,口水流得很馋,是那个馋嘴的馋,不是这个“禅”。 所以说修行,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禅修静坐以后,一定会出现什么?八触十功德,在修行道路上都会要产生的。实际上八触是什么?八触就是生理的变化:即动、痒、轻、重、冷、暖、涩、滑,这个种种的感受,都是生理现象的变化。比如说十功德,十功德实际上就是心理的变化,心理的现象的变化: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等等十种心理现象的变化。这些我们都可以用当代人更容易理解的科学话语体系来解说。不要一说修行,马上就高推圣境,马上把它说得越玄妙越好,越让人听不懂越好,这样的话,佛法一定会衰落的,一定会被边缘化的,一定是要实实在在的。 从外家来说,从文化现象来说,就是一个佛教文化的现代化工程;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生命现象的觉悟工程。对不对?我们每个人,通过这样的量化的、有依据的修行次第,一定可以不断地走向觉悟,这样你就能够明白你在哪个部位,你走到哪里了,或者你退了没有,都不会退转,更加具足信心,更加有动力。所以,这个话语体系很重要,一定要用我们现在的,大家所接受的是科学教育,一定要切换过来,要用科学话语体系来解说,就按这样的话,才能够使我们禅修者真正地少走弯路。 大家是有福气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习惯,任何法门我都只带一次,带完这一期了,以后就应该是其他的法师做辅导员来带,我更进一步带后面的课程。这样的话,大家能够作为我们第一届、第一期的禅修的同学,能够在这样一个共同的能量场之中来实修,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个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话语体系的转换,但是很重要,不转换的话我们就很难明白,很难沟通。我们也放松一点,讲一个笑话好了。 有一个县长,某一天想去基层视察,在乡长陪同之下,他就决定晚饭安排在一个牧民家里面。到了傍晚的时候,乡长陪着县长来了,牧民当然恭恭敬敬在帐篷前面等,就互相谦让。 县长说:“你是主人啊,你先进。” 那个牧民就说:“领导先进,领导先进,我是个放羊的,平时我总是走在畜生的后面。” 你看,这个话语体系不同就很难沟通。进去以后,当然这个乡长就很尴尬了,对不对?进去以后他就要找一个事情,马上就跟那个牧民说:“赶快上菜!” 这个牧民就手忙脚乱,一下子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就把他家里面那个酱肉骨头,叫他老婆端出来,端上桌了。这个县长吃得津津有味:“这个肉骨头不错,不过,你们以后不要这么破费了。” 那个牧民就站在旁边,一边搓手一边就说:“其实也没有破费什么了,这个平时我是拿来喂狗的。” 这个乡长就更惊慌了,更加地惊慌失措了,他就要想叫这个牧民不要说话了,马上就拉他:“你赶快坐下来吃饭,吃饭。”拉这个牧民坐下来。 这个牧民就更加地惊慌了,手和脚都不知道摆在哪里好了。他就一边手忙脚乱,一边搓手一边就说:“平时这个钟点,是我喂猪的时间,我一般都是先喂猪,再吃饭,几十年来都形成了一个习惯了。” 有没有看到什么?这个话语体系不同,很容易闹笑话。这个县长是一套话语体系,这个牧民很淳朴,他平时就老老实实,就是这个话语体系,他也没有心要去冒犯这个县长,但是大家话语体系不同,就闹笑话了。 同样的,我们现在,这个佛法要真正地,要让她能够利益到更多的大众,我们大家来禅修,一定要能够得到实际利益。不是大家听法师讲解一个公案,或者得到一些知识,有用吗?没有什么用。公案讲了就破了,实际上你就不能够再去参了,实际上,你如果听了很多很多以后,它反而会形成一种障碍。 你看大慧宗杲怎么开悟的,知道吗?大慧宗杲那个时候是北宋时期,《大慧宗杲语录》三十卷非常重要,大家如果真的想在祖师禅上面下功夫,我是非常推荐大家从这里面下功夫的。他因为看到很多公案,而且他是很聪慧,所以你平时用什么机锋,他马上能够答。而且跟那个开悟的人看起来都一样,但实际上他内心知道并没有开悟。也有那些没有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也可能印证他开悟了,他内心就对祖师禅生起了疑惑,认为这个祖师禅是“骗人的冬瓜印子”,到处乱印,因为他内心知道自己的困惑没有解决,还没有开悟。 后来他的师父很慈悲,过来跟他一则公案一则公案来讲,全部1700则公案,前面很多基本上绝大部分他都能够马上对答如流,但是后面有一个,他卡住了,这个地方就是他用功的地方。所以,如果你只是听了很多知识的话,听了很多公案的解说的话,那个没有用,而且帮你解说的那个人,他是不是真正的彻悟,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与其那样,还不如脚踏实地,我们从当下的身心的转化开始,从如来禅开始修。所以前面史老师那个讲法我也很认同,如果我们直接修祖师禅,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从传统文化这边开始,奠定基础也是好的;我们为佛弟子从如来禅开始是更好。 我们先从小乘,从以南传佛教的如来禅修七清净,从名色分别智开始起修,渐渐地往上,能够断萨迦耶见,这是最实在的,这也是我们需要实践的佛教现代化工程。我们不是单凭口说,而是一定需要通过实证,大家都体验过,都实证到。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走得快一点,有些人会走得慢一点,但是只要你走在路上,而且你方向正确,就没问题了,方向正确,慢一点没关系。所以,这是我们在开始开学的时候就需要强调的。 四摄法里面我们都知道: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这个爱语摄就是言为心声,我们的愿力经由表达成为一种能量场,语言就是一种呼召,呼召法界之中的能量,法界之中的元素,来重新组合。所以语言其实是我们心想事成的得力推手。 孩子是父母亲语言塑造的成果,父母亲如果懂得用爱语来塑造孩子,来鼓励孩子的话,孩子一定能够成才,而我们也是自己语言重复的成果。我们看释迦如来因地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后来他就说:如果我内心没有起一丝一毫的瞋恨的话,让我的身体平复如故,果然平复如故。大家都会把它当做神话来看,但是你相信那是真实的吗?语言是有巨大的能量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当然他的修证功德让他的语言会有巨大的能量,所以深信他,确实就是平复如故。 我们看语言对一个家庭的和谐来说也很重要。如果家里面,父亲心态很平和,语言很善巧,总是鼓励儿女,让家庭里充满了祥和,那是“天清”;母亲也是如此,就是“地宁”,天清地宁出神童。反过来的话,如果父亲在单位上受了气,回来发泄,把整个家庭搞得像个火药桶一样,那就“天翻”;如果母亲也心胸狭窄的话,那就“地覆”,天翻地覆出神经。 3. 灵性觉醒会带来能量层面的改变 第三点,就是灵性的觉醒会带来能量层面的改变。觉醒,会有大量的能量在身心系统里面涌入、涌现出来。能量层面的改变,是指我们身心系统的运作方式会因为这个能量突然变得非常巨大,身心运作方式要作一个深层次的调整。所以说如果是没有前行,你直接去修拙火定,去修猛烈火,弄得不好的话,这个人会瘫痪掉。为什么?突然一下子涌现非常大的能量,这个身心运作系统适应不了。 我们觉醒以后,七重身心的能量流动,它第一个就是会彻底地畅通无阻,没有丝毫的抗拒,一切的事情似乎全都是自动地发生的。生命在美好地流动,事物都在他们需要显现的时候就显现出来,身心的种种的障碍打开了,因为我们对肉体的执著照破了,我们对思惟方式、感觉方式、行为方式的执著也打开了。我们每个人都像什么?都像电脑,看你安装了什么软件。如果你安装的是负面情绪的软件,你就一直在三恶道里面流转,除非你有机缘闻到佛法,闻到正法,你觉醒过来,把那个软件编程改过来。这都是指凡夫位,在六道之中你总会受你自己的那套软件所局限、所束缚、所限制;而当你真正觉醒的时候,身和心的各种障碍都打开了,就好像内在的一个堤坝崩开来一样,巨大的水流出来了。 真正觉醒的时候,就犹如我们内在的堤坝被打开了一样,我们小我的结构被瓦解了,因此我们的身心就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从哪里来?实际上还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能量,但是以前,我们将我们的能量90%去维持一个自我感,维持一个自我认同,那我就变成了一个孤立的个体了。我维持我那种分裂的那种状态,所以90%以上的能量都浪费在那个地方了,二元对立的分裂感耗费了我们90%以上的能量。当我们开悟的时候,内在的这个障碍不复存在了,因此身心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巨大的能量冲击过来的时候,当然我们的思惟方式、我们的感知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就由无始流转以来的无明系统转入了圣者的明觉系统之中。实际上当这股能量复苏的时候,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失眠,我们的身心在短时间之内还无法去适应这个流过来的巨大的能量之流,因此会有一段时间的失眠。 而大脑从原来的紧张的识性运作之中释放出来了,彻底地放松了。我们的大脑平时在凡夫阶段,它是不可能真正放松的。我们知道生物学上讲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要平衡,这样禅修才可以相应。副交感神经是放松的,交感神经是紧张的、让我们起应急反应的,但是并不是副交感神经占上风就好,为什么?那你会昏沉,你会陷入到那种微细的昏沉之中。所以实际上它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这是我们从生物学这个角度来说禅修。所以我们内观禅里面有一个口诀叫做“警觉而不紧张”,为什么要“警觉”?它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能够平衡。这是修行的起步。 还有一个,就是觉醒以后,大脑变得放松了,彻底放松了,而且敞开了。原来那个“识性运作模式”现在转变为了“智性运作模式”。智慧,灵性智慧自然运作,毫无阻碍、毫无滞碍地在自然运作,法尔如是地运作。所以原来那个死死地抓住的那个识性运作模式被释放了以后,这个时候,它甚至也会影响记忆力。所以你看太虚法师他描述他开悟的经历的时候就说,他经过悟境以后,他的领悟能力大大增强了,但是他的记忆力明显地减退了。当然各种禅修的人都有这个体验,这个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在开始真正地契入、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就会呈现。 像《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按照他的经验,他讲他在觉醒以后整整的两年里面,他一直无法很好地去使用自己的大脑。所以说,你看我们禅宗的丛林里面就有一句话:不破初参不闭关,不破重关不住山。为什么破初参就要闭关?就是让我们这个身心真正觉醒以后,身心转化时期有一个适应期,不然的话,你会觉得你好像突然没有记忆力了,原来记得的什么都不知道了。甚至于你走在大街上你都找不到路了,因为那个需要依靠记忆力,需要依靠你的大脑。所以你在那一个阶段你会出现那样一种状况,在破初参以后闭关是非常需要的。这就是对在这种境界、在这种状态之中的行者的一种保护。 真正觉醒以后,思惟方式不再想成为什么样子了,心里面任何时候都不会有我想成为什么样子了,而只是如其本然,事物是什么样子就呈现什么样子,我不会抗拒它,也不会留恋它,我也不会排斥它。感观也会变得异常地敏锐,对其他的人,对环境与能量场都变得异常地敏锐,也容易感知到周围每一个人心里面所发生的一切。所以觉醒的人,实际上从能量的角度来说,就是振动频率非常高的人,能量非常高的人。 为什么我们说正念能够转化邪念呢?为什么正念能够清除障碍呢?因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但是实际上从能量层面来说的话,就是那些跟我们自性本体相违背的那些妄念邪念,其实都是属于振动频率比较低的密度比较高的能量,而正念是振动频率比较高的能量,所以它以共振的方式就带起了低频率的负能量,因此说正念能够清除障碍。 我们六祖大师说要“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第一步就是要以正念来转妄念。为什么能够转呢?实际上就是高频率、振频很高的能量带动了这个低频的能量;更进一步的话,就是当妄念连根拔起的时候,正妄是相对的,正念也就消融了,这时候就是“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这个从念头上面来修;从相上来修,就是“无相为体”;从主观、客观的结合处来修,就是“无住为本”。 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要修忏悔法?就是因为能够确保能量不变质。 为什么要作回向呢?因为能够让能量无限地增值。 为什么有一些法脉传着传着就会断传承呢?其实因为真正的法脉传承,是在师徒之间当下的身心上面来成就三宝的品质,是灵性能量层面的心心相印,是活的传承,是活的智慧传承,而不是死的知识传承。所以知识学得到,智慧学不到。 如果不能证到的话,弟子不能够亲见本来面目的话,法流传承就断了。我们看到好多宗派不是师父不用心教,也不是弟子不用心学,但是为什么会传承断了呢?因为灵性智慧传承的心心相印达不到。但是当然,我们现在因为科学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把很多原来很难讲清楚的东西,可以把它量化起来。所以有些人就说:哎,现在末法时期,一切人的业障很重。其实未必。只要你真正有求道的心,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助缘,比如说现在我们可以把很多东西可以把它量化。所以实际上来说,我们都要有一个转末法为正法这样的大愿力、大愿心。像宗喀巴大师当年为大昭寺的释迦如来十二岁等身像来戴上一个报身佛的五佛冠,发愿说要转末法为正法五百年,事实上就做到了,有六百多年了。我们也应该如是地发菩提誓愿,这样的话,一定能够与诸佛如来,与禅宗历代祖师尽虚空遍法界的灵性能量相融。 而且实际上开悟也有小开悟和彻悟,有短暂的觉醒和持久的觉醒,并不是说一悟之后就一了百了。还有很多一些公案就说明悟后再迷的事情都有。比如说我们像发射火箭一样,它需要一个巨大的推力,需要巨大的能量,像我们这个神九,有巨大的推力和巨大的能量才能够从地面上起飞,然后穿越天空进入太空,最终能够摆脱地心引力。同样地,我们的觉醒也需要菩提心、菩萨行的推力和灵性智慧的能量。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同样的,我们禅修系统里面也有解脱相对论。我们深见派和瑜伽行派,深见派乘以瑜伽行派就等于果位,就是如来藏法的果位,开启自性如来藏的果位。 (三)五种禅 第三就是讲五种禅。实际上我们要实践的,也可以从五个角度来分,就是生命禅、生死禅、生活禅、生产禅(当然就是指工作了、事业了,也就是工作禅)、生态禅。生命是体,生死是相,生活是妙用,生产是眷属般若,生态是境界般若。我们从五般若也可以说得通。 1.生死禅 生与死的禅法,我们看那张表格上面,我们2014年会有两次秘密禅的修法,生与死的禅法是属于秘密禅,我们主要的其实是在六中有里面修禅。六中有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对,也就是“处生中有”和“临终中有”是一对,处生中有是预备,临终中有是圆成,如果在处生中有的时候,在你活着的时候你有修这个处生中有的法,同时也有修临终中有的法,临终一刻就可以凭此证量而得解脱,能够子母光明会合。再是“梦幻中有”和“法性中有”一对,“禅定中有”和“受生中有”一对。 梦幻中有的禅修又可以分为三部分: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 夜修梦幻实际上也可以分为三步:持梦、幻变和除障。这个我们在药师法门里面已经强调了——睡光明法,如何在睡眠之中能够起遍行,由遍行而起光明,实际上也就是持梦,持梦当然就是梦中知梦;幻变就是梦中转梦;再就是除障。能够梦中知梦,醒来也能够知道一切都了无真实;能够梦中转梦,就能够巧妙地清净我们的习气,把它转化过来。 在禅定中有的时候,主要就是修三虚空禅定和四大解脱。三虚空禅定当然就是 指外空、内空和密空禅定;四大解脱就是指本初解脱、自解脱、刹那解圆满解脱。我们前面也提到了大圆满三自解脱。 临终中有的禅法当然可以分为浅法和深法,浅法当然就是指往生净土的法;深法就是指临终的时候能够现证法性光明和本来清净光明,子母光明会合的时候,我们能够在中阴身阶段成佛。 我们修行、禅修,如果没有念死无常的心,是很难精进的。所以要能够精进修法的话,一定要能够念死无常。我们《禅文化周刊》周主编前面也跟我提过他的感悟,看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所产生的感悟:修道的迫切的心。有一位大德也开示说,修行的四个要诀就是: 不忘上师时时祈请,不忘无常精进修法, 不随妄想善观自心,不忘众生慈心回向。 我们睡眠是小死亡,死亡是大睡眠。在入睡的时候就可以修大种光明,四大种光明,模拟人在临死的时候四大种消融:地大融入水大,所以身体就会僵硬起来;水大融入火大,所以就会口干舌燥;而火大融入风大,所以身体就渐渐冷下来了;风大融入空大,因此就会停止呼吸。这个是指生死禅。 2.生产禅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禅,在这个五种禅法中,工作禅实际上主要就是讲禅智慧在工作之中,在事业之中的运用。 我们史老师对于传统文化、对于禅都是有非常精湛的见地和修为的,此次他会为我们讲《禅与易》,大家一定能够受到很多的启发。还有我们陈老师会给大家讲《阳明心学》。还有《灵峰中论》,祖师说,如果读了《灵峰中论》不痛哭流涕,那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没有真正生起道心来。也还会讲到《禅与心理学》;有可能时间够的话,会选讲蕅益大师的《四书禅解》,以及将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灵数学”跟“周易禅解”的一个对应;以及神经语言层次学与禅修的一个对照。通过这样一个对应的话,我们能够汲取西方的一些成果,能够更好地让我们的修行方式更细致入微,来不断不断地向内深入地照破我们的无明,能够破译成就卓越的密码。如果有时间的话,还会从生产禅、工作禅这个角度,还会把六顶思考帽,还有绘制那个直觉罗盘,西方很多的心理学流派,还有企业都会透过绘制直觉罗盘来融入到工作禅之中,运用直觉的智慧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 我们一直都说,如果一个真正禅修的人,一定不是一个生命力越来越萎缩的人,一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如果你禅修以后你工作越来越一落千丈,你的事业越来越差,你的家庭关系越来越不和谐,那么你一定偏掉了。为什么偏掉了?因为你走到了一个赌徒式的佛教徒,那样是不对的,我们一直强调这一点!很多人会不知不觉地会滑到这样一边。 什么是赌徒式的佛教徒?你看赌徒是没有生机的,他在赌场里面,眼里面就只有钱,所以吃饭食不知味,睡觉睡不安寝,这就是生命力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如果你修行修到你的生命力没有了,越来越萎缩了,那只是说明你逃避,不是真正的禅修者,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所以我们应该要能够通过禅修,在工作禅上面我们要有更高的创造力,不断地能够创新商业模式。这样实际上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六顶思考帽,这个很简单,但是它很有效。比如说绘制直觉罗盘,这个也很简单,但是也是能够让我们打破大脑识性运作的束缚,起码部分地打破,让我们创造力的灵性智慧能够透露出来。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两年之内只是举办九期的集训,其中还有一次是朝拜禅宗祖庭,我们去年做了一次了,明年再做一次,走另外一条路线。当然不是说浮光掠影地跑一圈像旅游一样,而是每到一个祖庭都修习祖师的禅法,都感悟祖庭的加持力。 还有一次就是最后的闭关,我们有好几个闭关中心,闭关七天,考功以后再结业了。所以,实际上我们真正学修的课程上面只有七次。虽然只有七次,但是我们希望浓缩禅法里面的精华中的精华,让我们每一位都能够像圣者那样地修炼。我把每一位都看做像小活佛一样,我们像培养小活佛那样地来培养,但是不是这几天你装作很用功的样子,回家就忘记了,那是不靠谱的。希望我们大家真正地去实修,尤其是眼下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通过实修,而不是去只是做学问。所以任何道场如果去做文化节的时候,我一般是不太支持去让那些高等学府的教授老师去夸夸其谈讲禅、讲这个、讲那个,讲来讲去都是一些知识。那样我们没有真正的有修证,法师和居士没有真正的证量的话,那样越讲只会越暗,越讲就会越迷失掉,越失去本质。 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非常精进。有一位校长在一届的学生毕业的典礼上,就提醒即将走向社会的同学,他强调了五个方面,也就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健康比成绩更重要;生活比文凭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当然这还是从世间的角度来说的,但是我们作为禅修者从出世间的灵性智慧的角度,更加要能够把握住什么是最重要的,灵性智慧的开启,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此生还是他世都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精进修行。 我们的肉体和我们的思惟方式就像一个鸟笼子,而我们的灵性就像这个笼子里面的鸟。这个鸟怎么能够飞出来呢?要么就是这个灵性之鸟非常的强壮,我们通过修心来唤醒灵性智慧;要么就是这个肉体之笼能够融化成为灵性之鸟的养分、消融,这个就是指我们修身,我们从七重身心,刚刚所说的七重身心,由低频能量提升到高频能量,从清净业力开始,正如药师法的窍诀上所说的“以色身融法界,以法界透色身”,这样来修持。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看每个人来投胎的时候是什么?是表面的物质吗?当然不是,实际上就是因为业力的牵引,当精子穿透卵子的那一刻,因为业力的牵引,灵体就开始了它肉体化的过程。我们这个灵性之体,肉体化的过程就开始了,灵体不断不断地降低自己的震动频率和加大密度,就能够顺利地进入并且适应那个粗重的、振动频率很低的肉体。小孩子的时候,实际上他还是比较有灵性的,所以说零岁到六岁是性灵教育,六岁以后才是知识教育,不要过早地扭曲小孩子。因为小孩子那个时候,他天真无邪,父母亲的那个能量场,无论是好的还是还是不好的,无论是说出来的还是不说出来的,他都能够完整地接收到,所以实际上这个家庭氛围对小孩子是影响非常大的了。渐渐地越来越迷,越来越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越来越分别念重,更加地迷失了自己灵性生命的本质。 愿我们通过此次的禅修能够真正地明白我们到底要修什么?到底要学什么?让我们的灵性之鸟,能够突破肉体的障碍和我们的精神、思惟方式、感受、感知方式的那种局限,突破这个鸟笼,真正地、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灵性世界的天空。更进一步能够明白,实际上并没有灵性之鸟和肉体之笼。 愿我们大家能够:释迦如来拈花,我们会心微笑。
书目
《狂喜之后》——美国杰克·康菲尔德 《踏上心灵幽径》——美国杰克·康菲尔德 《大慧宗杲语录》 《西藏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