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的生命如花般绽放——专访大愿法师

  让每个人的生命如花般绽放——专访大愿法师

  让每个人的生命如花般绽放,更加的快乐,更加的欢喜,达到最饱满的一个正能量的状态,这样才是华严的境界。这样的人生境界、生命境界就是佛的境界。

  ——大愿法师

  笔者:是什么样的因缘在崇仁寺举办“2013浙江国际华严文化节”呢?

  大愿法师:在浙江丽水龙泉市的崇仁寺举办“华严文化节”有这么几个因素吧。第一个是处于一种“兴灭续绝”的心态吧,华严宗五代祖师之后应该说它以一个宗派存在的方式基本上就没有了。中国汉传佛教史上两个颇有中国固有文化特色的宗派是天台和华严,天台它一直都存在,华严宗几乎没有了,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把它复兴起来。

  第二,华严是讲佛的境界,这个是颇有盛世气象的文化,也非常切合于当下中国的这么一种盛世气象。正如达摩祖师他的师父般若尊者劝他到中国来弘法,说:“吾观东土有大乘气象。”中国在达摩祖师来之前,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样一种文化的熏陶中大家的心量已经很广大了,这样才说东土有大乘气象。

  我们当代有盛世气象,有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在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提升。在中国走向一个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背后其实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华严文化能够大放异彩,能够发挥它的作用。这个应该是我们推动举办华严文化节最早的初衷,希望华严的教法不是变成一种像象牙塔里面小众学者做研究的一个文物,一个化石,而是让它鲜活的智慧涌现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样智慧的一种传承,其实本质上是希望它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利益到每一个人,尤其是利益到当下的每一个中国人,我想这是它的现实意义。

  至于在龙泉崇仁寺举办是因为龙泉历史很悠久,文化底蕴很深,另一个是因为华严塔,建于五代时期公元907年,华严塔是一个很浩瀚的宝藏,很可惜就是被拆掉了,很多文物流失了,当时如果能够保护的话是可以与敦煌的发现相媲美的。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天台德韶国师就是龙泉人,他的弟子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永明延寿,他对华严的研究是很透彻的,他是一代文化巨匠,对整个的汉传佛教都很融通,基于这么些因缘我们在浙江龙泉举办了“2013浙江国际华严文化节”。

  笔者:这次的华严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想问您一下,就普陀山观音文化节,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之后,您觉得应该如何打造浙江第三张佛教文化特色名片?

  大愿法师:打造浙江省佛教界第三张佛教文化名片,大约有这么一些举措,一个是持续的举办“华严文化节”,以文化节这么一个平台来推动整个华严文化的复兴。第二个就是我们已经与浙江省社科院合作,办了一个浙江华严文化书院,把华严文化书院发挥出它学术研究的功能,此次的学术研讨会应该说把海内外的研究华严的专家学者基本上都请到了,同时华严文化书院还会注重它的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功能。第三个就是可以来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建立整个华严文化研究的资料库。第四个就是推动华严所彰显的佛的智慧和我们华严的修学体系在信众之间的一个实践。这样的话它的社会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笔者:本届华严文化节的主题是“推动华严文化复兴,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宗旨是“慈行、慈爱传递正能量”,请大和尚给我们开示一下怎样去理解这个主题呢?

  大愿法师:首先说“慈行慈爱,传递正能量”这个其实还不仅仅是我们本届华严文化节在用,这个主题是年初浙江省民宗委就确定在2013年浙江省宗教界所有的文化盛事,都会用到“慈行慈爱,传递正能量”。当然我们立足于本届的华严文化节来解说的话,慈行就应该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慈行就是菩萨的行为,比如说我们关爱他人其实受益的是自己,比如说我们帮助他人越多,事实上是我们自己越有福报。当然慈爱就是菩萨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凡夫的思维。凡夫的思维他往往会关注自己,往往会有一个自私的出发点,那菩萨的思维是反过来他知道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慈爱就是指一个菩萨的心,或者是美丽的心灵。从这么一个角度来理解慈爱,这样子应该会比较好。传递正能量呢,是在他人心很烦恼的时候,能够帮助人家,点醒人家。这种其实越给予别人,自己内在就会越丰富,越帮助他人我们内在的灵性智慧的宝藏能够开启得更深入。以这个来传递正能量。再一个意思其实是指现在的人大多数会想得多,也接触了各种资讯,但是真正去行动的很少。所以它所强调的是行动。只有行动我们才能更真实地跟世界连接。而不是活在一个大脑所虚构出来的一个世界里面,所以说去做就对了。当然后续的关于推动华严文化的复兴,助力文化强省建设,一来浙江人文历史历来就非常丰盛。二来华严文化确实在当代也非常当机。

  笔者:在华严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提到了“华严禅”的概念,请您解读一下。

  大愿法师:“华严禅”还不能完整的概括华严,从中国佛教来说。华严的弘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华严经学,围绕这个原点围绕华严经,来开展研究和弘传。其实这个时间是非常漫长的,中国佛教在早期有一个派叫做地论宗,专门研究十地经论。而我们知道的《十地经》是华严里面讲菩萨十地的。《华严经》的每个段落都能够形成一个宗派,可见它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很受中国历代高僧重视,到后来的像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正如你所知道的六十华严是最早翻译的,后面是八十华严,最后才是唐德宗那时候的四十华严。我们现在的流通本其实是把八十华严加上四十华严最后的那个一品就成八十一品,应该说是八十一卷三十九品。围绕《华严经》开展研究这个只是第一个阶段,任何文化它一定会先立足于原点,深入的挖掘和诠释它。之后第二个阶段就是华严宗学,从初祖杜顺和尚开始,到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五祖宗密,它形成了一个宗派,形成了一个有自己的法脉传承,有自己的修学体系,有自己完整理论架构的佛教宗派。这个时候祖师的思想就非常丰富了,华严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弘扬,以后它展开来就变成了华严宗学。第三个阶段它事实上就变成了华严广泛地深入到各个宗派之中,应该说有华严禅也有华严净土。所以说我们如果单独说华严禅,其实只是挑出一个重点,华严禅是在禅的修正体系里面的华严学,事实上它非常有好处,华严和禅的融汇它有现实的需要。一个是华严它传了五代以后,就传承不明晰了,渐渐有一个衰弱的趋势,它需要借助非常兴盛的宗派才能够复兴起来。另一个就是禅本身它需要有一些能够启发众生开悟的一些善巧方便,前面开悟的一些祖师大德都已经用尽了,所以越往后,你要表明你真正开悟的境界越难得,因为其他的方法人家都用过了,用过了你再来用那就是知识而不是见性的智慧。祖师历来就有这么一句话,“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如果你的见地没有超过前贤,你是不堪成为法器的,所以它也需要像华严这么浩瀚的法海来接引学人能够明心见性,这是华严禅。可见华严的弘扬分为四个阶段,即:华严经学时期、华严宗学时期、华严广弘时期(华严禅与华严净土)和华严全球化时期(华严文化)。

  笔者:弘扬华严文化现实意义是什么?

  大愿法师:弘扬华严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广博,我们立足于当下的与我们中国的国情与现实状况来说有以下这些:一个就是它可以让我们国人更有担当精神,更加有利于文化强国建设,你看,华严就讲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事实上,就跟儒家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关系了,这样,我们就更有担当。第二个,有利于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华藏世界它是遍满整个法界,娑婆世界也是华藏世界,像华严教法里面讲的华藏世界海,有二十层,那么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层,其他是融在整个法界,只要我们能够把心转过来,当下我们就在华藏世界之中,所以它就能够表达现实即理想,理想入现实,将彼岸的净土,融归到我们当下的此地,事实上就是我们现在中国佛教倡导的人间佛教,其实他的理论渊源在华严这里,所以说,华严是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同时,也是我们现实人间来创造净土的一个典范。第三个,有利于提升我们每个人的素质,本质上,整个文明的进步从生产力的发展来说是促进人的解放,人不用束缚在土地上,心能够进一步的解放,从这么一个角度的来说,华严是地上菩萨所修的,它所教导我们的就是凡夫的思维提升到菩萨的思维,由凡夫的行为提升到菩萨广博的行为,西方心理学,有一门《认知行为学》,就有利于认知提升和行为改善,那么人的素质可以提升。更进一步的话,讲圆融无碍,事事无碍法界,事实上它这种圆融无碍的思想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不然我们因为种族的不同,因为文化氛围的不同,大家容易产生一种偏见和执着,产生一种局限性,事实上要实现世界和平,真正的根源要人心和平,而人心和平需要一种广博的包容心,那么从这么一个层面上来看的话,促进人心的和平,能够运用华严的文化,华严的智慧,这个是非常当机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让每个人的生命如花般绽放——专访大愿法师

赞 (4)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