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佛学菁英班”系列报导(二)——主题演讲

名师荟萃,英才集聚,推动汉传佛教国际化弘扬之主题演讲系列。

本次主题演讲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由三位学者主讲,每个主讲者围绕统一主题展开,共七讲,每讲两小时。内容不拘,但均是各位讲者多年研究的集粹,足以突出表现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对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课堂上师生互动积极,氛围非常热烈。

第一阶段系列演讲一 贝剑铭(麦克马斯特大学):佛教晚期疑伪经研究: 以《楞严经》为重点

7月28日至8月2日,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教授贝剑铭(James Benn)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佛教晚期疑伪经研究: 以《楞严经》为重点”的精彩讲演。整个课程分为七个部分,教授首先对《楞严经》的研究做了一个整体的介绍,涵盖经题译名、经文内容、经注材料、楞严经咒以及经文流传过程等诸个方面。在接下来的六讲中,教授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带领大家直观感受《楞严经》,并以专题的形式引导大家思考经文内容所反映的重要问题,如第二讲中教授除了分析《楞严经》的经文结构外,还强调了开篇阿难与摩登伽女的故事在整部《楞严经》中的启示性作用;第三讲则侧重于佛陀与阿难的争辩过程所反映的论述逻辑,突出了佛陀的哲学家形象;第四讲重点讲授了《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法门的要点;第五讲则详细介绍了楞严咒的来源、仪轨和功用;第六讲讨论了《楞严经》中所涉及的修行方法及戒律清规;最后一讲重点分析了《楞严经》中的一个特殊概念“十种仙”。

第一阶段系列演讲二 陈金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佛教的国际性格与商业精神

7月28日至8月7日,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以“佛教的国际性格与商业精神”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七次重要的讲演。整个课程从马克卢汉(McLuhan)的媒介理论框架为起点,讨论了佛教对商业文明的介入与规范、技术灾变与宗教、场域理论在佛教研究中的具体实践等诸多问题。首先,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马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了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功能,尤其是它作为“人的延伸”而对人类文化产生的宰制作用。以媒介理论为线索,第二讲与第三讲教授引导大家思考政治、商业和宗教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重点阐释了佛教在历史进程中与另外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帝国之癌”的产生。第四讲与第五讲教授以“安史之乱”为例,讨论了场域理论的另一个核心,即灾变与宗教的关系,除了传统灾变,当今世界所面对的最大灾变可能是技术突变所带来的致命威胁。最后两讲中,教授提出了自己对场域理论的构建,基于身份认同和网络营建的场域理论,不仅可以用作一种宗教历史研究方法论,教授还启示在座学子应以普世信仰为纽带,积极参与场域规则的制定,锻炼自己经营场域的能力。

第一阶段系列演讲三  田海(牛津大学):关公信仰资料的新解读

7月30日至8月3日,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田海(Barend ter Haar)以“关公信仰资料的新解读”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有关民间宗教研究的系列讲演。教授综合运用包括佛教文献、道教文献、庙碑、志怪、轶闻、地方志、善书、玉皇文献在内的多种资料,来丰富对这一民间宗教形象的讨论。在讲座伊始,教授特别提示学员们思考运用上述文献时需注意的问题,诸如材料出处、文献作者、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叙述方式、被遗漏的信息以及文本传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等诸方面。第一讲中,教授介绍了四种佛教文献资料,分别为《玉泉寺智者禅师碑文》、《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摩诃阿弥陀经衷论》及收录于《山右石刻丛编》中的张商英碑文,它们反映了关羽研究的一个方面。在第二讲中,教授选取了《地衹馘魔关元帅秘法》的部分章节,带领学员们感受道教文献中的关羽形象。第三讲教授介绍了三种寺院碑文资料,分别为收录于郝经《陵川集》中的“汉义勇武安王庙碑”、收录于张岱《西湖寻梦》中的“关王庙”以及收录于《湖州府志》的“汉寿亭侯间公庙碑”,教授特别提示大家关注庙碑作为一种纪念碑存在的特殊意义。第四讲中教授选取了《现果随录》、《玉尘新谭》、《里乘》等笔记小说中载录的与关元帅有关的轶闻,以考察关羽信仰在民间的真实反映。最后三讲,教授分别选取了《乌程县志》、《永清县志》、《七塔寺志》作为地方志的代表,《圣帝君觉世真经》作为善书的典型,《天赐救劫真经》、《指路宝筏》作为玉皇文献的代表,来讨论关羽形象在不同类型文献中的多面性与复杂性,田海教授还介绍了当地的地名录并强调,这些资料来源使我们能够做一些我们经常忽略的事情:确立宗教文化的地理分布。教授与学生们分享了他是如何学会阅读中国古典文本的,以及在做研究时使用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并推荐了大量的工具书、文献查阅渠道和参考资料。他强调,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现象,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的研究往往是静态来看社会,研究会有偏颇,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资料,一部分一部分的写下研究想法,反复从不同角度吃透,更为宏观来做研究;另外,关于材料是否真实的问题,如志怪小说,田海教授认为只要认定材料中当时人们是相信的,对人们的信仰与生活带来了实际的影响,就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材料。我们是研究社会现象,不是研究社会史实。另一方面,材料中很多内容也是可以去查实的,从记录本身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可信度,有的是描述自己的经验材料,可信度就更比较高。同时,从相貌、看、闻、听、触等方面来立体展示一个形象是人类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中国的志怪小说在这方面描述比较多。

第二阶段系列演讲一 安东平(比利时根特大学):中国佛教图像学

8月7日至8月11日,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的教授安东平(Christoph Anderl)以 “中国佛教图像学”为题,运用丰富的资料为学员们带来了有关早期佛教图像艺术的精彩讲演。第一讲,教授提出了有关佛教艺术研究的数个方法论问题,如中国佛教图像的创新和变化、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图像的语境化解读等;通过展示分布在亚洲各地的早期佛教艺术品,教授为学员们描绘了早期佛教艺术的流变与传播图景。第二讲与第三讲,教授介绍了四则佛经故事的图像叙事从印度经中亚到达中国后的演变,分别为摩诃萨埵本生故事、尸毗王本生故事、难陀譬喻经和降魔故事。第四讲,教授讨论了佛教的供养传统,以及其在具体佛教艺术中的体现,如大量菩萨造像的涌现。第五讲,教授介绍了“瑞像”在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产生和发展,如莫高窟和榆林窟中的瑞像,课堂上教授还带领学员们一起阅读了敦煌文献《诸佛瑞像记》。在第六讲中,教授以牛头山和榆林33窟为对比,讨论经变画在中国的发展。最后一讲教授以更为复杂的四川大足经变画为例,考察其中所包涵的文本与图像关系,如佛教的宇宙观和救世观是怎么在岩刻画中体现的。

第二阶段系列演讲二 汲喆(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大陆汉传佛教的制度变迁

8月7日至8月11日,来自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的教授汲喆为学员们带来了主题为“当代中国大陆汉传佛教的制度变迁”的系列讲演。在第一讲中,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法国佛教研究的学术传统,包括自18世纪以来的重要学者及重点学术机构。第二讲教授讨论了当代中国佛教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八十年代的佛教复兴运动。在下一讲中,教授通过他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一手材料,以中国佛学院为考察对象,讨论了当代中国僧伽教育问题。第四讲教授分享了他在居士研究中的心得,提出佛教居士作为存在于政治和宗教两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社会组织,是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推动力量,而未来中国居士能给佛教带来怎样的影响,也在课堂上激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第五讲教授强调了佛教协会在中国佛教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分析了1953年成立的中国佛教协会在中国当代佛教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六讲教授和学员们讨论了与“人间佛教”有关的一系列课题,重点介绍了赵朴初对“人间佛教”所作的定义,以及八十年代中国当代佛教在“人间佛教”三大优良传统影响下所获得的长足发展。最后一讲教授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寺院经济问题,着重考察了寺院经济在1949年以后的重建以及它们对佛教社会带来的影响。

第二阶段系列演讲三  罗柏松(哈佛大学):佛道交涉关系论

8月9日至8月12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罗柏松(James Robson)为学员们带来了以“佛道交涉关系论”为题的系列讲演。在正式课程开始前,教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方法论问题,并就当代我们该如何开展学术研究这一话题与学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第一讲和第二讲,教授首先介绍了多部重要的佛教词典与学术著作,以及佛教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书及检索网站。紧接着教授以佛教文献《佛说四十二章经》为例,指出这部曾被认作中国最早的译经作品,其实是一部佛经相关内容的摘抄汇编。第三讲与第四讲,教授向学员们介绍道教研究的相关参考书和数据库,以及道家的诸个重要流派。同样教授以一部道教文献《真诰》为例,提示大家关注其中与《佛说四十二章经》相似的章节。第五讲,教授将佛教与道教的研究置于同一历史背景中,考察二者在汉地共生发展时所产生的交互影响,讨论的材料来自襄楷上书、《太子瑞应本起经》、《玄妙内篇》、《老子化胡经》、《笑道论》、寺志及道观志等。最后两讲,教授将佛教文献《佛说四十二章经》、禅宗文献《宝林传》以及道教文献《真诰》三部作品并置,比较了其中极为相似的几则材料,并引导学员们思考佛教与道教文献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的历史现状。

稿件来源:天柱国际佛教文化研究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国际佛学菁英班”系列报导(二)——主题演讲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