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佛学菁英班”系列报导(三)——青年学者论坛

名师荟萃,英才集聚,推动汉传佛教国际化弘扬之青年学者论坛


从8月4日到8月5日,在两个阶段的密集型国际菁英班间歇期,穿插了一个为期两天的青年学者论坛,分为五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为硕博士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论文和分享经验的平台,有20名学员们分享了他们的论文。

8月4日上午举行的第一场专题讨论会,主题为“经典与文献”,有三位学员发表了论文。来自复旦大学和UBC的傅及斯报告了“敦煌本《辩意长者子经》整理与研究”,根特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潘丽妃发表的论文题目为“《妙法莲华经》英译比较研究—身份与翻译”,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和UBC的唐嘉报告了“《大品经玄义》‘有方待’等四句之‘方’解——兼论训诂方法在佛学研究中的运用”。台湾政治大学林镇国教授对每篇论文作了评论,并对每一位演讲者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8月4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场专题讨论会,主题为“佛教与社会”,共有五位发表者。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UBC的乐晶作了“唐代佛教与商人之间的关系——以僧人传记为中心的探讨”的演讲;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刘雅诗的演讲主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自我疗愈的需求与方法 — 以在家人对四念处观的修习为例”;来自法鼓文理学院的克里斯多夫·罗(Christopher Rowe)的演讲主题为“火中莲花:印光法师对佛教居士修行的观点”;来自西来大学的释贤动的演讲主题为“鹿苑寺的传统性、现代性和贡献”;来自香港大学的陈浩作了“中国佛教的教会权力:以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僧侣—官僚为例”的演讲。田海教授为每位演讲者写下了书面评论意见并发送了邮件,他向所有的学生指出,所有的学者和学生都应该以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来代替一般性的描述,他还强调了阅读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

第三组青年学者论坛于8月5日上午如期举行,主题为“跨界研究”,共有五位发表者。来自湖南大学的王菲菲汇报了论文“制度、群体与网络: 元代佛教管理政策变迁下的江南汉僧——以笑隐大䜣为中心的讨论”;普林斯顿大学的金溪(KIM Sinae)发表了“中国宋代和日本江户时期的寺庙灵签:天竺灵签和元三大师御签”;来自耶鲁神学院的释贤贯发表了“争论、比喻和起源:《弊宿经》及其耆那教同源比较研究”;耶鲁神学院的释贤构发表的论文题目为“神会大师的世俗关系及早期禅宗不同流派之间的互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的释德光汇报了“东西方文化思潮中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汲喆教授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他回答了优秀的研究作品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处理大量的资料以及如何将田野理论运用于研究特定的历史事件等问题。

8月5日下午,第四组青年学者论坛以“教义研究”为主题展开,共有四位青年学者发表了他们的论文。西北大学的白冰发表了“真谛译《摄大乘论》——加行、见道与修习”;来自四川大学的戴莹莹的论文题目为“浅论宋代巴蜀佛教”;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Kai SHMUSHKO以“世俗还是超越?纵欲还是禁欲?文人还是僧人?——对《不真空论》的辩证解读”为题进行了发言;本组最后一位来自哈佛大学的释贤枫发表的论文主题为“从五蕴的角度理解毗奈耶”。邓伟仁教授在给予所有论文发表者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勉励他们进一步深化研究。

8月5日晚上,最后一组青年学者论坛的主题是“佛教艺术和文学”,有三位发言者。来自清华大学的朴范根发表了“佛教业观念的图像叙述——以‘业镜’为中心”;忻州师范学院的陈龙汇报的论文题目为“文殊信仰的初传——以《古清凉传》为中心的考察”;来自六祖寺的释明诠以“小说、佛教与王学——梁启超‘以言论造成一种人物’的陶铸心力/情感策略(以1890-1907年为主)”为题发表了论文。安东平(Christoph Anderl)教授分别向每位学者提问,比如选题理由,以及为什么以特定材料进行研究。发表者们就教授的提问进行了回答并与在座的青年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稿件来源:天柱国际佛教文化研究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国际佛学菁英班”系列报导(三)——青年学者论坛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