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处经》导读:佛法实修层面共通的法则。 在讲《大念处经》之前,我们还是要整体地对于佛法,尤其是在实修层面还是要说一些共通的法则。修学任何法门都不能够入主出奴,不要陷在里面,应当以楔拔楔,像渡河的筏一样,借助法门来开启内在的自性智慧。 东方的古老文明,最神秘最神奇的部分,就是我们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开悟。所以我们开始之前就讲开悟的口诀、窍决,最通俗的就是一、二、三。 一、一个基本的信念: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二、指两个下手之处,修行如果不把握这两个下手之处,修任何法门都会变成盲修瞎炼。 三、指我们修学任何法门,都需要具足三条共通的修持原则。
视频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第十二集
第十三集
第十四集
第十五集
第十六集
第十七集
目录
今生解脱 《大念处经》导读:佛法实修层面共通的法则 一、一个基本信念 二、两个下手之处 (一)肉体转化为能量体有四个步骤 1.恢复健康 2.气化的阶段 3.光化阶段 4.化为空的阶段 (二)四念处是最直截了当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智慧法门 1.由四念处证无我,由无我慧证涅槃 2.大手印口诀 3.超越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才能够真正地打破能量壁垒 三、三条共通的修持原则 第一讲 一、《大念处经》的殊胜 二、四念处成就的七种功德利益 第二讲 三.总说四念处 四.正说四念处 (一)身念处(随观身念处,共14处解脱方法) 1、安般念 ①.了知入出息
②.了知长短息 ③.觉知全身息 ④.寂静身心微息 ⑤.出入息来成就禅定、禅那 ⑥.观内外、观生灭是四念处观禅的核心 第三讲 ⑦.修习安般念的成果 2、四威仪(行住坐卧——了知身体姿势) 3、正念正知(利益正知、适宜正知、境界正知、不痴正知) 4、观身不净 第四讲 5、四界差别观 6、墓园九观 ①.墓园九观一,膨胀清淤腐烂相 ②.墓园九观二,啄咬饲食相 ③.墓园九观三,附着血肉筋腱的骸骨相 ④.墓园九观四,无肉血迹漫涂筋腱相连的骸骨相 ⑤.墓园九观五,骨血无肉筋腱连接的骸骨相 ⑥.墓园九观六,骸骨散掷各处相 ⑦.墓园九观七,骸骨成螺色之白骨相 ⑧.墓园九观八,骸骨堆积相 ⑨.墓园九观九,骸骨粉碎成骨粉相 (二)受念处(受随观念处——观察受的九种要素) 第五讲 (三)心念处(观心识,观察心的十九种要素) (四)法念处(法随观念处,共5种解脱方法) 1、观五盖 ①.贪欲盖 ②.瞋恚盖 第六讲 ③.昏眠盖 ④.掉悔盖 ⑤.疑惑盖 2、观五蕴 3、观十二处(六内与六外入处) 第七讲 4、观七觉支 ①.念觉支 ②.择法觉支 ③.精进觉支 ④.喜觉支 ⑤.轻安觉支 ⑥.定觉支 ⑦.舍觉支 5、观四圣谛 ①.苦谛 ②.集谛 ③.灭谛 ④.道谛 五、成就保证
文本
《大念处经》学记 开篇 各位善知识: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念处经》。大概这一次和下一次,我们会学习圆满。《大念处经》是如来禅非常重要的根本经典,犹如醍醐。我们禅文化大学堂,对于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都会学修。如来禅主要是《大念处经》和《清净道论》,应该是南传佛教根本的指导实修典籍。祖师禅主要是《金刚经》和《楞伽经》。秘密禅主要是《三摩地王经》和《大日经》。 非常欢喜看到大家能够如此清净,如此精进地来学修,来参加禅文化大学堂的学修。尤其是在当今全世界,绝大部分的人都在为了追逐财富,为了财富的增长而疯狂的时候,我们还有这么一批人能够放下世间的名与利,放下世间的享乐来这里探索生命的真谛,是非常值得赞叹的。我们在当今这么一个时代,还有许多人在各个圣地苦行,精进修行的大德们,如果没有这一批人,人类将会显得非常逊色、非常浅薄。所以我想课程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应该用掌声鼓励一下自己,也随喜赞叹那些实修的大德。 《大念处经》导读:佛法实修层面共通的法则。 在讲《大念处经》之前,我们还是要整体地对于佛法,尤其是在实修层面还是要说一些共通的法则。修学任何法门都不能够入主出奴,不要陷在里面,应当以楔拔楔,像渡河的筏一样,借助法门来开启内在的自性智慧。 东方的古老文明,最神秘最神奇的部分,就是我们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开悟。所以我们开始之前就讲开悟的口诀、窍决,最通俗的就是一、二、三。 一、一个基本的信念: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二、指两个下手之处,修行如果不把握这两个下手之处,修任何法门都会变成盲修瞎炼。 三、指我们修学任何法门,都需要具足三条共通的修持原则。 一、一个基本的信念: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释迦如来成佛的时候,就在菩提树下赞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而且释迦如来也为我们做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按照南传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613年,在公元前544年示现入涅槃。以佛灭度这一年作为佛历的元年,我们现在就是佛历2556年。在2600多年以前,古印度的王子悉达多太子,他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通过修行所证的佛境界,是我们人人都能够达到的真实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觉悟者的境界。 佛法里面的《华严经》讲佛境界,《法华经》讲佛知见,《大般若经》讲佛的行持。觉悟者的生活是在一种超然的觉知状态之中,这样对他的修行方法的解说,就是佛法。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们,对他所证得的这种超然的、觉知状态的、潇洒解脱境界的一种解说,以及达到的修持方法的描述。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科学成就一切,佛法肯定一切。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信念,尤其是祖师禅,如果没有这样大的气魄、大的格局,是很难相应的。 像我们百丈怀海禅师七岁的时候,第一次跟母亲去寺院里拜佛。他看到佛像后马上就说:“形容与人无异,我后亦当作佛”。释迦牟尼佛的形像跟人、跟我也没有什么差异,我后亦当作佛。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惊天动地的狮子吼。 二、指两个下手之处 两个下手之处,就是从当下的身心下手,体认主观和客观的源头。事实上修行一定离不开当下身和心的转化。我们知道世间的学问,凡夫的认知都认为什么是我?凡夫执著这个肉体它是我。有一些人更深入一点,像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把自己的精神体,这个能够思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这个看做是我。但是这只是一个相,肉体只是个相,它的源头是能量体。精神体也只是一个相,它的源头就是俱生心。我们在修持上面,如果不能够由肉体转化为能量体,修行要成就还是一句空谈。 《大念处经》前行引入 (一)肉体转化为能量体有四个步骤 1.恢复健康 第一个就是能够恢复健康,把我们的身体由亚健康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这是属于筑基的阶段。 凡夫众生如果没有身的转化,或者说是在当下的身心之外,另外去建立种种的修行方法,做种种的观修,实际上他往往不过是意识的游戏罢了。所以很多人修行多年回头反思,烦恼并没有减少,福报并没有增加,身体健康也并没有改善,内在的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也并没有开启。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学到了修行的相,但是没有懂得真正的修行;懂得了很多的佛法的知识,但是并不懂得真正的佛法。所以他并不能够在当下的身心里面,真正成就活的三宝的品质。所以我们从当下的身心转化来起修,是最直截断烦恼,证无我的方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地把《大念处经》抽出来讲的缘故。 身、受、心、法,众生的根器无非是两种。一种人是感情比较丰富的人,感性思惟占上风的人,相对地他会比较注重情感,比较会执著于肉体,执著于身体。这种人应该修什么?这种人又分为钝根和利根,比较迟钝的根器,应该从身念处开始起修,比较利根器就可以直接修受念处。还有一种是理性思惟占上风的人,这种人如果是比较迟钝的根器,他应该修身念处,利根就可以修法念处。法念处是非常广博的了,事实上无非都是从当下的身心起修。修行上面,大德祖师们开示:“障碍无非就是情与见”。执著于情,执著于自己的见解,放不下的时候就会成为障碍。 《大念处经》就从当下的身心来起修,直截了当地转化情与见来起修。所以从身体上面的转化开始,第一个就是要让它恢复健康。 凡夫的身体都是沉重又僵硬的,就像一块充满了垃圾和重金属的海绵一样。我们知道身边有很多人,如果身体不好的话,他的手脚冰冷、身体僵硬,而且随着年龄渐渐地增长,身体也会不断地衰老,气血不断地下降。如果在一个非常低的能量水平上面,肉体一定会障碍,障碍内在智慧的开启,障碍修行。当然我们大家都闻思了很多,但是一味说空,你连肉体都转不过来,你不过是口头禅罢了,不过是戏论罢了。所以我们很欢喜看到大家,能够在当今这么一个时代真学实修,这才是关键。如果停留在口头上,事实上不过是影子佛法罢了。 《大念处经》大家看起来文字很浅显,觉得这个我也看得懂,而且重复又重复,但是你要知道真实的修行方法就在这里。如果一味地谈玄说妙,不能够改变自己的身心,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阎罗王来的时候这些都不抵用,所以我们要从当下开始。 比如说,西方的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胰腺的分泌出了问题,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糖尿病的根源是什么?是思惟太多!你观察一下糖尿病的人,他总是一天到晚想很多事情,大脑思惟不停。我们掌管理性思惟的左脑就会过度透支,支撑我们左脑理性思惟的能量从脐轮来。如果从药师法门来说,它来自于脐轮。你一直透支的时候,这个脐轮的能量就会失去平衡,因此就会导致糖尿病。所以我们要由这种亚健康状态,提升到健康状态。 2.气化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气化的阶段。我们如果第一个阶段,真正地相应的话,基本上我们的疾病能够去掉六七成。这时候的肉体就开始变得柔软了,能量渐渐地就饱满了,然后内在的真气就充盈。通过气的自然的运行就可以进一步来通畅全身的气脉,然后把剩下的那些病灶和宿疾那个根都能够去除。事实上这里面就牵涉到地、水、火、风四大的转化。 南传佛教里面就会讲四界差别观,这个四念处里面就有。我们学习佛法不是说信就好了,你一定要懂得背后的解脱的原理,事实上解脱的原理就是气化阶段,一定会牵涉到地、水、火、风的四大转化。我们组成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转化,首先是从风大的转化开始的,所以说安般念是非常殊胜的法门。 《清净道论》里讲四十个业处,其中只有两个业处是最殊胜的。一个就是安那般那念,出息入息念;再一个就是四界差别观。为什么它殊胜?因为它既能修止又能修观,其他的三十八个业处都是用来修止的,唯有这两个是最相应的。所以其实四念处的修行,一定要同时具足包含止和观。止和观的成就是前行,然后果就是四念处;四念处是前行,果就是八正道。这些名相我们都听多了,事实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可以含摄一切的佛法。但是大家只是记住名相,不懂得它内在真实的方法。 四念处是世间的智慧,严格地说;凡夫众生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开悟之前,没有证得初果之前,都是没有智慧的,没有真正的智慧,他所有的不过是聪明罢了。不管你闻思多少佛法,不管你把整个三藏十二部都读完都好,不是真正的智慧,不过是聪明。为什么?因为你不能够摆脱左脑和右脑的控制,不能够摆脱理性思惟和感性思惟的控制,你一直受局限,你并不能够打破能量壁垒。所以记诵之学,不可以为人师。如果没有开启内在鲜活的智慧,没有真正明心见性,是没有真正智慧的。那怎么办?事实上唯一的方法就是什么?四念处。四念处是一切法门的基石,如果没有四念处的话,修一切法门,尽管你见地上面似乎是达到了,但是要真正地透脱还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因为没有基石。四念处是世间的智慧,四念处的修行,能够让我们一直保持正念,一直能够相应生灭、苦、无我,无我就能够证涅槃。 所以四念处是世间的智慧,八正道是出世间的智慧,出世间的智慧就让我们直接证圣果。所以我们从四念处这里面开始起修,是真正有智慧的,把握住了佛法的根本。 法流传久远了,流传了2000多年,所以这个中间慢慢地会掺杂很多杂质。后来的人就会目迷五色,往往就变成买椟还珠,看不到真正的根本之法。所以我们回到原始佛教时期的根本经典《大念处经》,这个是非常善巧的。如来也赞叹说:体证涅槃唯一的道路,就是四念处。 我们这样来懂得怎么在修四念处的过程之中,你不需要刻意去关注,肉体他自然会转化,身的转化地、水、火、风四大的转化。四大怎么转化呢?风大的转化,转化以后,我们从安般念开始。 在大乘天台宗里面就会有童蒙止观、六妙法门、摩诃止观等等。六妙法门同样是从风大开始起修。在《金刚经》当然就更多了。圆满成就次第里面的所谓四大根本的修气,或者说修息的法,就是宝瓶气、中住气、金刚诵等等。 这是从风大转化起修,风大转化了,整个人就会显得很安详,能够真正沉静下来。然后就是转水大,水大转了以后,整个人就会显得很有光泽,心非常细致。接下来就是火大的转化了,火大转了以后,就可以消除内在的顽固的执着。我们火大没用转之前,我们的能量百分之九十五都提供给无名的马达,一直起妄念;妄念累积多了就变成欲望,而你满足欲望能量就流失掉了。所以修行要真正成就,如果你没有转化是很困难的,你勉强去压抑的话,也会造成种种的变态,造成种种的身心的不正常。 所以有妄念就没有光明,有光明就没有妄念。怎么样才能达到有光明没有妄念呢?火大要转过来,当然这中间还是有很多具体的方法。然后进一步就是转地大,地大其实是最难转的。地大转了的人自然有一种磁力,自然有一种亲和力,使所有的人都乐于亲近他;而且依报也会转,他所在的地方花草树木都会特别的茂盛。这样都是指风大、水大、火大、地大的转化,在这样的转化过程之中,达到一种气化的阶段。尤其是火大转化过来之后,才能够真正地不被大脑思惟的妄念所控制,真正地不再以机械的大脑思惟来看这个世界。 3.光化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光化阶段。也就是能量等级由气态提升到了波和光的层次,向这个层次转化了。 我们知道人体有七万二千条脉,从出生一直长到二十岁,这七万二千条脉就全部都长成了。然后二十岁生日过了以后,每一天都会坏死两条脉,一年就会坏死七百二十条脉,一百年就会坏死七万二千条脉,这时候人的寿命才是真正的尽了。所以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为什么做不到?我们一发脾气嘣…嘣…嘣,可能十条脉就断掉了,你起码要少活四天。修行在光化阶段,你才真正有能量,能够把每一天坏死的那些脉及时修复好,把过往的坏死的也能够修复过来,把断掉的脉重新接上,把那些失去了生机活力的脉让他充满生机。其实修复脉轮的窍诀,是金刚乘里面圆满成就次第的核心修法。 《三摩地王经》里面讲:气不入中脉而言开悟者,一无是处。《三摩地王经》里面有一个授记,就是冈波巴尊者;也说到一个因缘:月光童子。释迦摩尼佛有一次说,在末法时期,在没有什么佛法的雪山之地,谁愿意发心去度化那些众生?有位月光童子就用水晶来供养佛(代表菩提心),然后说:我愿意。那么,后来转生就是冈波巴尊者。当然,他对于《三摩地王经》有很透彻的解说,里面就牵涉到我们刚刚提到的怎样去修复脉轮的窍诀。真正的这一门功课你做到一百分的时候,就是成就佛身的时候。这时候达到健康长寿不过是一个衍生产品罢了,不过是副产品罢了,不用刻意去求。那么在光化的阶段就能够成就虹光身,证得不死虹身。能够显现大神通来利益众生。 比如说我们去楚布寺的时候,有看到石头上留有大法王噶玛巴的手印。为什么?他身体处在一个光化的阶段的时候,他把肉身气化到光化的阶段,他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凡夫看起来很坚硬的石头等等。还有比如说历史上成就虹光身的大德,现证的大德非常多,仅仅是两座寺院就有十六万人,大家很多人接触过的应该知道。比如说像宁玛派里面的两座寺院就有十六万人达到了成就虹光身的超越光化的一个阶段。一座就是建于公元十二世纪的噶陀寺,它有超过十万人成就虹光身。旁边附近不远的建于公元十七世纪的佐钦大圆满寺,也有超过六万人成就虹光身。 我的上师色拉寺的总法台,坚参释迦佛爷也就曾经授记说,我在修法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授记了。就说六祖寺的这个法流,一百年之内会有一万位成就者;二十五世的大乘法王也类似的这么一个授记。我们在座的应该说人人都有希望,所以要精进的修行,而且去实修。不是听很多理论,听很多知识,你不能用功,不能实修,当下的身心不能转,你学这个东西,学这个,学那个,有什么用呢?和世间的物理、化学有什么差异吗?佛法绝对不是在知识层面,而在智慧层面。说出来的是知识,做得到的才是智慧。所以希望大家真正的去现量地证得智慧。而四念处是最根本之道,是基石,如果你没有这个,不管你学什么法,不管的你求什么灌顶,要相应都是很困难的。 4.化为空的阶段 第四个就是化为空的阶段。光明态的能量体通过修舍,不断不断地来化掉,化掉对身的执着。哪怕是一个光明身,你还是有微细的执著在,所以一直修舍。那么一直化掉自身微细执著的时候,一直到他能与整个法界、与整个宇宙化为一体,不再有密度的差别的感觉,这样是化为空了。这时才是真正的尽虚空遍法界,才是真正地成就佛身。 我们用比方来讲,佛法不是说一定要记住很多名相,你有什么体悟,只要是符合三法印与实相印,都可以用现代的话来说。所以我们之前也说,要推动佛法的现代化工程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只是一千年以前法师这样说,现在我们还这样说,讲很多很多的名词,有什么用?大家不晓得怎么用功。所以我们用这个比方,大家可能会很明白。 人体像无量的一个一个的球,一个套一个、一直往外,无量无量,一直套一直套。那么从内到外,人体的密度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接近于无限小,那就是零,接近于零。事实上我们的肉体是密度最大的,能量等级最低的,震动频率也是最低的这么一种肉体;越往外他的震动频率越高,当然密度就越小,能量等级就越高。这样的修行,你一定要开启内在的能量,如果不能够打破能量壁垒的话,你的修行是靠不住的。 我们看佛像都画一个圆光,很多人想这个圆光是平面的一个圆圈,是吗?不是的。它是一个立体的球,就像我们刚刚这个比方,越往外的它能够渗透到里面,而里面的球不知道外面的这个空间。事实上它是储存了无量的信息,不同的空间储存不同的信息,所以我们在修行的阶段一定要打破能量壁垒。你修行的话,相应的身体转化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你要能够打破能量壁垒,你的能量等级越来越高,这样才会真正地相应,你才能够真正地不受大脑思惟的局限。这是我们说光化的阶段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明白。 事实上人体就是仿佛由无数个球一直套叠在一起。我们如果像打破蛋壳一样打破能量壁垒的时候,你就能够知晓能量空间里面它所含藏的所有信息。当所有的能量壁垒都打破的时候,尽虚空遍法界的信息你都知道了,这时候的你就是全知者,所以我们说如来是全知者。但是佛不是全能者,修行还是靠我们自己,佛陀是指引我们道路。 如果你说佛是全能者,像基督教说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上帝是万能的,这样就有问题了,就会形成悖论了。你说上帝是万能的,他能够把你变成上帝吗?如果能,那你也是上帝,他也是上帝,凭什么他是至高无上的呢?如果不能,起码他也有一样不能,就不是万能了。所以如来是全知者,全知者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就是因为他重重地打破能量壁垒,这样地来修持。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明白,如来有十种尊号,其中一种叫“明行足”或者叫“明行圆满”。你知道这个明行圆满怎么转的吗?如果你的肉体一直向能量体这样来转化来提升的时候,就是在自身成就三宝的品质。所以我们开始要学习《随念三宝经》,忆念三宝的功德,忆念三宝的殊胜品质,然后在自身成就三宝的品质,将佛的品质克隆在我们的身心上,这样你才能成佛啊!那么从相上的转化来说,它就是一个能量体的提升。你去到圆满的时候,这就是行圆满。所以肉体提升到最圆满的能量体就是佛身,这种状态的时候就是行圆满了,这是身的转化。 (二)心的转化就是明圆满 心的转化就是明圆满,到成佛的时候就是明圆满。心的转化它的根本就是观照三法印,在当下的身心之中现量地看到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你不要作为一种知识来记住了然后去说,有什么用?说食数宝,自无分毫。而是你要真正的有觉受,有证量,而且你懂得这里面修行的次第,证量的标准,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学佛法。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时代,到处都是影子佛法泛滥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内在解脱的原理更加的弥足珍贵。所以在当下的身心来现证三法印,怎么现证?从生灭开始。 所以我们修四念处每一念处都要讲:随观内、随观外、随观内外;随观生、随观灭、随观生灭。为什么要这样子?你只有真正地现观生灭法,你才能够真正地现量证得无常,不然只是口说罢了。所以南传《法句经》里有一个偈子,叫做: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得见生灭法是四念处修行的开始。 我们上一次讲过了十六随观智和七清净,十六观智如何现证是关键。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一直去现观三法印,到成佛的时候就是明圆满。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原来佛的十种尊号的明行圆满是这样修证的。这个原理都是从当下的身心转化下手。如果你离开当下的身心,你去另外修一个法,如果你没有四念处的基础的话,一定是不可以。所以如果你没有四念处的基础,一味好高骛远。说:我又接受了吉祥怖畏的灌顶,我又接受了胜乐金刚的灌顶,我又接受了密集金刚的灌顶,有用吗?没用。我又接受了大圆满的灌顶,我又学了大手印,相应吗?不会的。那个殊胜的善巧方便,他是建立在你能够现观当下身心实相的基础之上的。这个是我们在讲之前必须要跟大家先点出来的,法的背后的解脱原理,共通的原理。 我们基本上讲了身的转化,然后还有心的转化。心的转化我们也从几个层面来说,也就是精神体是个相。我们的第六意识,我们的大脑思惟它的特质是什么?就是记忆和解读。所以你活在大脑思惟的状态的时候,你永远是二元对立的;你能够超越二元相对就能够开悟,祖师禅当然是最直接痛快的了,但是大家不能够直接进入,除非是特别的根器。 我们总用大脑思惟记住很多东西,看到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调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它,把它贴个标签。所以你永远有一个过去的东西,过去的知识,还有一个现在的事物两者才相对。这个是凡夫的大脑思惟,凡夫的意识生灭心。 我们的精神体不过是一个相罢了,他的根源是什么?他的源头是什么?俱生心。你想依靠大脑思惟来学佛法是很难解脱的。我们中国有一句成语:背道而驰,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懂得这是在说什么吗?如果你一直用大脑思惟来学佛法,不管你学什么法门,当然除了特别殊胜的,像净土法门,你死尽偷心一直念下去,具足信愿行,那当然是特别的法了。其他的那些呢,你要想用大脑思惟来成就的话,恐怕是有困难的。 现在的脑科学大家都知道的,左脑是主管理性思惟,右脑是主管艺术和感性思惟。理性思惟占上风的人,他总会相信一句古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他总喜欢用左脑的理性思惟去为未来,这个未来其实是没有来,是虚幻的,为这个虚幻的未来去做种种的假设,做种种的计划,唯恐不周详。 大学课程里面有一个讲座,流行过一段时间,叫做“生涯规划”,有用吗?根本都没有什么用。如果是感性思惟占上风的人,右脑思惟比较发达的人,他就会比较感情细腻,他总是喜欢对已经消失的过去做种种的回味。像李商隐的《无题》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么,凡夫众生总会这样的一直要么就偏在理性思惟,要么就偏在感性思惟。其实,只有活在当下才能够与道相应,活在过去和未来都是背道而驰。也就是说,你用大脑思惟,用左脑的理性思惟,用右脑的感性思惟,你用理性思惟去攀援未来,用感性思惟去追忆过去,这些统统都是背道而驰。道的运动方式事实上就是宇宙运行的真相,大脑思惟是难以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应的。 真正有效率,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不是来自于左脑和右脑,而是来自于打破能量壁垒以后的与宇宙规律相应的状态,这样你才能够明白什么是真正地活在当下。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一个明心见性的人,并不是废弃大脑思惟。有些东西是要依靠大脑思惟的,你比如说门牌号码,你要记住,你废弃了大脑思惟,你出去以后你连家都找不到了。真正悟道的人并不是废弃大脑思惟,他是能够站在一个法界的高度,宇宙的高度,他足以俯瞰大脑思惟的种种游戏,足以俯瞰意识生灭心的种种小把戏,不会再受左脑和右脑的局限。他事实上是需要依靠能量做支撑的,所以要开发更高的能量状态,你与宇宙、与法界交流的层级就已经不同了。不是你口说就可以了,不是说你念哪一部经就可以了,你就可以超越,就可以摆脱左脑右脑思惟的控制,你直接地能够开启灵性生命思惟,可能吗?不可能的。这是我们从一个最浅的层面说。 (三)四念处是最直截了当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智慧法门 1.由四念处证无我,由无我慧证涅槃 四念处的修习能够使我们持续的保持正念,能够使我们的心洞察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刹那都是生灭的现象,一切都只是刹那生灭和因缘生灭。我们观生灭的时候:观生、观灭、观生灭,都需要观因缘生灭和刹那生灭,这都是有具体方法的。 我们上一次也提过一下,就是缘起第二法。在十二因缘里面观五支,重点观五支,就能够让我们了知三世因果,懂得过去的因是什么。由今生的因也能知道未来的果是什么。那么你观三世因果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具体的方法的。这样就能够真正地透过四念处知道,一切都不过是心之流和物之流,都不过是刹那生灭的、因缘生灭的心之流和物之流,没有“我”。因为一切都是平等的心之流、物之流,刹那生灭,因缘生灭,所以哪里有男相、女相的存在?哪里有我、人、众生、寿者相的存在呢?无我、没有我,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只有一个相宛然显现出来。 像我们禅宗里面六祖大师也说: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打却,菩提性宛然。相通啊!我的师公能海上师,他晚年在五台的时候专门去研究《阿含经》。为什么?因为他发现这个金刚乘的无上方便,原来在《阿含经》里面其实就隐藏着,这是非常有智慧的见地。事实上你把握住实修的根本,你就都能够有这些见性的智慧。 由四念处证无我,由无我慧证涅槃。你看四念处是不是最直截了当的证涅槃的方法。因为四念处,所以你能够迅速的证得当下身心的实相,开启无我智慧,由无我慧能够成就涅槃,所以这是特胜之处。你看前面说能量体,在每一个能量的打破体壁垒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正念,那就是三法印的智慧——不可以缺失,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缺失,如果你缺失了,你跟其它的那些修行方法有什么差异?能量的开启很多的修行方法都会讲,都会提倡。比方说印度的瑜伽,胜军瑜伽等等他们都会讲到。像道家里面的实修方法也会讲到这个类似类证。 但是佛法的特质在哪里?佛法的究竟处在哪里?就是不共的智慧。三法印是根本,这样才是佛法的超胜之处。事实上不论是道家的修行方法也好,印度的这些瑜伽的修行方法也好,它不过都是还处在一种大我的状态、神我的状态而已,所以他不能够究竟解脱。但是我希望大家有平等心,出去不要跟人家辩论,吵来吵去,那个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不过我们实修的时候内部还是要点明白。 2、大手印口诀 大手印有所谓的三类大手印。但是我们讲秘密禅的时候才来说,讲《三摩地王经》的时候,学修《三摩地王经》的时候才来学习。 《三摩地王经》在实修的层面点出了很多的甚深的窍诀,如果有传承的话,修行可以说是能够一日千里。所以我们这次大家还是因缘非常殊胜,有个别人甚至是可以说是不可思议,他甚至于皈依都没有,他就跑进来听这个甚深的法了,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因缘。有些人甚至是皈依了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都难以真正的闻思到。 佛法里面,显宗当然最殊胜的就是比较最难懂的是《楞伽经》,金刚乘里面最难懂的就是《文殊真实名经》。有一位大德就说:如果有人请法,问你能够讲什么经,如果他全部能够通达的时候,他就会说,我能够讲《楞伽经》和《文殊真实名经》。事实上就是很谦虚的表达,他对于三藏十二部都能够通达。 大手印的口诀直指三句口诀:直指俱生心即法身;直指俱生念即法身的显现;直指俱生显现即法身的明光。 俱生心是什么?我们的心无始以来它的本质就是法身。心与法身一直都是双融合一的,并没有一个有别于法身的心存在,并没有一个法身之外的心存在,这个就是俱生心。所以直指俱生心即法身,这是心的本质,心的体。 怎样能够把我们的心安住在俱生心的本质上?有三个方法。相信大家都懂得,但是不知道怎么用,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所以金刚般若它甚深,如果从深观来看,当然它是透彻的大中观见,了义的大中观见。如果从瑜伽行派实修的显现来看的话,它里面含甚深的实修的密意。不追忆上一个念头,“过去心不可得”;不迎向未来的念头,“未来心不可得”;赤裸裸地安住在当下,不断涌现的鲜活的觉醒的智慧之中,“现在心不可得”。 你能够不受内外环境的干扰,不受外在环境、内在心境的诱惑,能够无住而住、住在当下的这个刹那体验之中;而且对刹那体验的觉受、你也不会生起一丝一毫的执著,当下一刹那的体验这种鲜活智慧。你一旦一起执著,你想把它归纳、想把它整理、想把它说出来,它就变成知识了,就已经不是了。知识不过是智慧的碎片,你一起执着它就变成障碍了。所以你一直不住而住、安住在这当下刹那的体验之中,当下的这种觉醒智慧之中,这是“现在心不可得”。 事实上这三句巧诀都是讲我们心的体、相、用。心的体性是空,就是俱生心即法身;心的相是明,就是报身,就是法身的显现;心的用就是觉,就是法身的明光——觉醒。 所以,我们修行就是开启我们心的体相用。《华严经》里面讲佛境界,大方广,广说无穷,事实上都是说心的体相用。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就具足三藏十二部,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事实上也不用记住那么多名相,你只要懂得它,怎么去实修就好了。 事实上自心它的体性是空,就是法身佛;自心它的明光就是报身佛;自心它于外显现是觉,就是化身佛。跟我们六祖大师说的话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更加的佩服惠能大师。没有文化,他能够从自性大智慧之中涌现出来。“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无非就是说心的体相用,也就是法、报、化三身。 我们要由精神体这么一个凡夫意识生灭的,这么一个相,一直向内去追溯它的源头就是俱生心。所以修行跟科学研究是相反的,我们一直强调为什么不可以停留在知识层面。为什么?科学它一直向外去追寻,研究万事万物追问“为什么”,你一直追问“为什么”,然后就产生了种种知识体系。你一直向内走不是向外,反过来一直向内去照亮问“是什么”。肉体只是一个相,它的源头是能量体。精神体它也只是一个相,我们能思考、能记忆、能做逻辑推理的这是一个相。你向内一直去照亮它,一直向内走,它的源头是俱生心。所以向外问“为什么”,成就了科学;向内照亮“是什么”,开启了修证。 修行,我们一开始要把握这些根本。如果你在实修上面把握不住根本,你读了很多,各种法门都学,最后怎么样呢?当然你可以去考一个博士学位,搞搞研究,那是没问题的。但是有什么用呢?跟了脱生死一点都不相干。尤其是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各种真假信息不断的轰炸,更加的让人迷失,迷失在知见的稠林里面,迷失在知见的森林里面找不到方向,更加需要回到原始佛教的源头。 我们来看如来住世的时候,他是怎么教弟子。这个法是如此的简洁,如此的有力。如此地让我们在当下的身心之中,在凡夫的身心之中成就智慧,成就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是因,出世间的智慧八正道就是果呀;八正道是因,涅槃就是果。修行的道路是如此的明了,如此的简洁和巧诀式的直指。所以,这是我们需要明了的,需要懂得的。 3.超越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才能够真正地打破能量壁垒 《密续王经》里面有两句经文:心为身之本,身为菩提本。 我们能够一直向内去照亮内心的盲点,一直超越我们思维的局限性,超越左脑思维,右脑思维,超越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才能够真正地打破能量壁垒,所以说“心为身之本”。如果你的见地没有提升,你说打破能量壁垒不过是一句空话。内心智慧的开启是成就佛身的根本,“心为身之本”。 我们可以把心性想象成是一面镜子(当然这个镜子的比喻是有局限性,因为我们总把它会当成一个实体),那么它就具有五种智慧。 心性有潜能,能够让一切事物成就圆满随意呈现,这是成所作智。 我们以前也讲过万事万物的生机勃勃,这个源头是我们的心、心性,所以修行一定要让你生机勃勃。如果你越学越僵硬,越学越机械,那你修行错掉了。你一直逃避现实的人间,你不愿意做你的工作了,你天天去打坐,然后事业越来越差,跟生活越来越脱节。大家把你看成怪物,那么你这样你就会变成“剩人”(不过是剩下来的剩)。有用吗?不是这样的,这叫乌龟式的佛教徒,老是把自己缩进去。 还有一种是赌徒式的佛教徒。你看赌徒怎么样他没有生机,他的心一直钻到钱眼里去了,所以他一直吃东西也食不知味,他回去睡觉也睡不安寝。为什么?因为他身和心都不在状态,没有生机,生机都抽离出来了。如果佛教徒学成这样,那是赌徒式的佛教徒,没有生机的佛教徒。世间的生活失去了一种活泼泼的气氛,日子不能过好,事业也不能成就,身体也没有健康,人际关系也不和谐。当然除非是一种特别的阶段,你去密集式的闭关当然是要止语的,其他时间的话一定要生机勃勃。这是我们讲成所作智。 心性它有能力,能够清晰的明辨各种现象的真相,这是妙观察智。 心性对任何现象的显现都没有偏见,这是平等性智。 心性能够巨细无遗的反映一切,这种能力是大圆镜智。 心性的开放性、它的广阔性、它尽虚空遍法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法界体性智,也称为虚空藏智,这是慈悲的起源。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五智菩提。 再看下一句就是:“身为菩提本”。如果你七万二千条脉都充满了生机,都生机勃勃,你懂得窍诀都把它修复过来了,这个时候就成就佛身了。你就证得五智菩提,你就能够示现成佛,所以说:身为菩提本。如果你七万二千条脉轮没有通,还有断裂的,还有死亡的。那么你一定有能量壁垒没有打破,你一定是难以真正的圆满地示现成佛。所以,身为菩提本它里面有很多实修的窍诀。这里面应该就不是这种讲大课的方式,修到什么点上,比如说需要契入中脉,它有所谓的上段和下段,你要让它通过一定要有窍诀,这个广泛的讲没有用了,反而可能会有害。那么,你一定要这样真正地七万二千条脉都充满生机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地示现成佛,所以说:身为菩提本。 你看这就是非常高了,把整个身心灵的整体健康,提升到我们能否快速成佛这么一个高度,提升到我们能否帮助众生快速解脱这么一种高度。所以为什么说药师法门是现在很当机的法门。我们不单单是要弘扬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我们也要平等的弘扬地藏法门,事实上现在非常对机;我们不单单是要弘扬西方净土阿弥陀佛的法门,事实上非常当机的是需要弘扬药师佛的法门。 如果你懂得这部《密续王经》上面所讲的:心为身之本,身为菩提本。你才能够真正知道是站在一个什么高度。这个事实上就关系到我们能否快速成佛,能否快速地帮助一切众生绕过那些弯弯绕,穿透那些弯弯绕直奔主题。就是直取无上涅槃佛果,这才是关键。因为佛法流传久远了,所以里面有很多弯弯绕。这样讲、那样讲讲了很多很多,你刚刚进来就搞不懂了,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哪是根本,你就陷在里面去了,陷在知见的沼泽里面去了。 宗喀巴大师,大家看过他的传就会知道,他临涅槃的时候显现的是十六岁的文殊童子像。此前他是一个老比丘相,他为什么临入涅槃要示现这位十六岁文殊童子相呢,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这个七万二千条脉都充满生机,所以他临要离开这个世间之前他会显现。那些证得虹光身的大德,都是因为他七万二千条脉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所以我们归纳起来就是共同的法,它内在的标准,衡量我们修行到底有没有提升,到底有没有相应。它的标准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两条: 第一条就是灵性的能量有没有开发出来。灵性能量没有开发的信仰是脆弱的,随时可能退转;那么能量没有增长的修行是靠不住的,只是修行的相,不是真正的修行。 第二个标准就是智慧有没有开启。世间的智慧四念处,出世间的智慧八正道,有没有开启呢?在我们没有见性之前,当然是不能够成就四念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了,严格的来说,如果你没有修四念处,你没有见性开悟是没有真智慧的,有的不过是聪明罢了。因为你总会妄执有我,你摆脱不出左脑右脑思维,你超不过去。你的能量等级在那么一个底下状态的时候总被它控制,这个不是你蛮干就能够越得过去的。所以你因为停留在大脑思维里面,你肯定会妄执有我,你就算是好像抱一种相似的空,那也不过是意识制造出来的空而已,“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那个没有用的,只会让你更加离解脱更远,不是正确的方法。 所以六祖大师批评卧轮禅师那个偈子,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这个其实就已经偏掉了,错掉了。所以一定要懂得你没有四念处的话,你修其它的恐怕难以摆脱我执的控制。我们如果不能摆脱我执的控制,你一直妄执有我的时候,那么你不由自主的,你所看到的全部都是扭曲的假象。因为你一直在无明系统之中,没有转入到明觉系统之中,所以这样就更显得珍贵。 没有开悟的凡夫,他最直接断烦恼成就世间智慧的修行方法就是——四念处。 所以我们才能够明白,为什么佛陀——释迦摩尼佛在《大念处经》中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四念处是体证涅盘的唯一道路。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是真实不虚的。这就把两个下手之处就基本上讲圆满了。 三、三条共通的修持原则 第一条原则就是:具三心、舍、贪、忧。就是你修任何法门都要有四个条件,也就是具有热诚心、正知心、正念心,还要去除对世间的贪欲、烦恼,这就是讲出离心。我们在后面讲大念处经还会详细讲这个具三心、舍、贪、忧。 第二条是共通的修持原则就是:观内外、观生灭。事实上它是:观内、观外、观内外。观内是观自己的五蕴身心,然后你能够一直见生灭法,见苦、见无我、现证无我;然后你还会执著于外面其他人的身体,所以还要观外,还要交替的观内外;然后观生、观灭、观生灭。 第三条就是七种随观。 三个共通的修持原则就是: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这个我们当然已经知道了,是修任何一个念处都需要的。先要观生灭,能够真正的见生灭;就能够成就无常随观。然后苦随观,无我随观。 第四种就是厌离随观。 第五种就是离欲随观。 第六种就是寂灭随观。 第八种就是舍遣随观。 这个我们根据《大念处经》的经文讲到的时候再深入的讲解。 好了,前面基本上我们就玄谈了根本的背后共通的窍诀,就讲到此地。 第一讲 《大念处经》正文阐述 一、《大念处经》的殊胜 皈依彼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俱卢国剑磨瑟昙城,与俱卢人住。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比丘们回答:『世尊!』 这一段说了几个方面,我们按照北传佛法要讲经首六种成就等等。这是南传的法,我们也不必要那么拘泥。 《大念处经》其实有两种。在巴利经藏里面,第一种是《中阿含》里面,第二种是《长阿含》里面。《长阿含》里面内容更详细,所以说这里出自长部第二十二经。我们选印的就是《长阿含》的第二十二经,因为它更细致。修行道路上的实修窍诀讲的越细,你才能够真正用功,才能够真正进去。 南传的《大念处经》是最受重视的,类似于我们北传佛教的《心经》和《金刚经》一样,家喻户晓。那么南传佛教大家都相信修学《大念处经》,它的功德大于其他的一切经。为什么?因为所有佛法的精髓,实修的窍诀都包含在四念处里面了。 我们懂得了四念处的修行,就是懂得了真正的佛法。所以本经《大念处经》它的特色,就是佛陀直接地来阐述解脱之道,没有什么枝节,直奔主题。其它那些经典都是随缘教化,佛陀先说说法的因缘,制戒的因缘;然后说布施,说种种等等;后面才来说到无我。但是,本经是纯粹的醍醐,这就弥足珍贵了。法传久远了就会有很多杂质,我们要像鹅王一样,从水里面把“乳”抉择出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就说到了我们讲这个法的珍贵。 首先是说法的地点殊胜。俱卢国剑磨瑟昙城是哪里呢?按照考证就是现在印度的新德里,印度首都新德里。佛陀住世的时候那个地方叫做俱卢国,是一个很殊胜很有福报的地方,气候很适宜,物产也非常丰富。而且人民平时已经闻到佛法了,同时也都在实修佛法,所以佛陀就直接说解脱之道,不说入门的准备。 事实上物产丰饶、丰衣足食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谈心性的提升。像中国管子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法句经》上面佛陀也有一个公案。佛陀看到一个穷人经常饿肚子,他宿世没有种福田,但是智慧还是比较利的,过去是种了慧根的。因此他法缘成熟,已经具备开悟的条件了。不过他很贫困,正处在一个饥饿状态,根本没有心去求法,看到佛陀他都不愿意求法。为什么?因为肚子都没有填饱,所以佛陀就善巧方便,人们先给他食物,吃饱以后他很欢喜。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就向佛来请法,佛陀就给他开示,他一听这个偈子就马上证初果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根器很利的人直接修法念处,他一听就能够证道。 你看善来比丘,佛陀给他说什么偈子,很浅的偈子,也是针对他肚子饿来说的。 饥饿最大病,诸行最大苦。 如是食之已,涅槃无上乐。 饥饿是最大的病,我们吃食物是疗饥疮。诸行无常最大苦,能够真实地现观涅槃无上乐。 俱卢国这个地方的人,他们不但是自己修法,而且广泛的去度人。大家相互之间见面,包括甚至于洗衣服的妇女在河边遇到了,都会相互问一句,就像我们见面问吃饭了没有。他们不问这个,都是心在道上,都问你修哪个念处,你是修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还是法念处?对方回答他说我修那个念处,然后就赞叹!哎呀,这个好啊!能够修念处,那么你的人生没有白过,很赞叹。如果没有,回答说我还没有修念处,就马上鼓励他去求四念处的修法。所以很普遍的修四念处而成就、而解脱。 所以释迦如来住世的时候,你看那些成就者如粟如麻。为什么?法很重要,法没有走样、法没有变质、法是原汁原味的,没有被稀释的、最直接最痛快的、直下在当下的身心里面证无我,证涅槃的法。法传久了被稀释了,大家就变得不知所措了。所以大家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根基扎好,《大念处经》要学好。 而且这个很奇特,俱卢国不单单是度人道,而且连畜生道那些动物都能够教导它们去修四念处。也有一个真实的公案: 当时俱卢国有一位居士养了一只八哥鸟。八哥我们知道,剪一点舌头会说人话,所以这位居士就当做宝贝一样。有一次他要出远门要远行了,舍不得,也怕家里人照料不好,就想想还是请师父帮我照看几天。就跑到附近一个比丘尼的庵堂,然后就托付一位比丘尼法师来照料。 这位比丘尼法师就是修四念处的,她就每天教这只八哥鸟念有……有……而且给它讲:“你只是如实地看到你当下的身心,不要加入我见就可以了”。就是你这只八哥鸟的身体是有肉有骨头,有这么一个身体的相,但是没有我。它不过是这样因缘和合,而且是刹那生灭,因缘生灭这样一个显现而已。那么就教它一直念有……有……。那么突然有一天,一只老鹰在空中看到了,马上扑下来要搞破这个笼子,要抓这只八哥鸟。这八哥鸟当然就很害怕,就大叫:“一堆骨头!一堆骨头……”一直这么叫! 比丘尼很奇怪,听到八哥鸟突然大叫,马上就赶出来了把老鹰赶跑掉了。然后她就问:“刚才老鹰来的时候你为什么叫一堆骨头、一堆骨头,你心里面在想什么?” 八哥鸟就说:“我没有想什么,我不过就是想我这个身体也不过是一堆骨头罢了,所以没有我,所以我不用害怕。” 我们为什么会恐惧,因为执著,执著这个显现的相,认为它是我。你没有我的时候,你哪里会有恐惧呢,所以就没有害怕。 比丘尼很赞叹,就祝福它说:“这只八哥鸟很有灵性,四念处能够使你在未来证涅槃”。法的流通,法的广泛传播让众生、让动物都能够受益。 我们也讲个笑话。也是有一个主人,他也养了一只八哥鸟。人家来敲门的时候主人总是要先问,你是谁?外面回答是谁。然后他才开门。久了以后八哥鸟也学会了。 有一天主人一早就出去了,有人敲门,这只八哥鸟就学主人的话声调,学得惟妙惟肖就问:“你是谁?”门外就回答:“我是来收电费的。”就停下来了,收电费这个人就想,这个主人明明问了我,怎么不来开门呢?他就耐心等待,隔了一会又敲门。你们又问:“你是谁?”他说:“我是收电费的。”这样一直搞了好久。 然后主人回来了,一看有人昏倒在自己门口,就把他摇醒,问他:“你是谁?”然后这只八哥鸟在里面就回答:“我是来收电费的。”(众笑) 这个笑话是说什么你知道吗?笑话是说我们凡夫,他总会有一个身份认同。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活在这个世间,但是不属于这个世间。你不要有任何的身份认同,你有任何的身份认同,你就有我执。活在这个世间,但是不属于这个世间。你看他有个身份认同我是收电费的,你也有个认同我是老师,他有个认同我是做生意的,这样就有一个身份认同。对不对?身份认同表示的是什么?是你的执著,你的执著心。 心理学上有两个原理就是认同、投射。你永远不要陷入任何的身份认同,然后也不要有投射。为什么会有投射?我觉得我过去不太好,过去也没有什么智慧,过去也没有什么福报。所以我希望通过佛法的修行,未来我很有福报,很有智慧,这个就是一种投射。因为不圆满的过去,你投射到未来,希望有一个圆满的未来。 但是,只要你有投射,你都没有真实的活在当下,你都活在大脑思维里面,所以这个不是解脱之道。像一个钟摆一样,你从左边荡到右边,然后一定会荡回来左边,你一直摆来摆去,在六道里面升沉升沉,永远不能解脱。所以超越投射、超越认同,这是我们讲到四念处这个地点殊胜。 佛是直接说法的,直接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没有其他的枝节,直接开始就直截了当讲解脱之道。诸比丘回答,世尊。马上应。 二、四念处成就的七种功德利益 世尊乃如是言:诸比丘!这是使净众生,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圣道,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处。 佛陀一开始就先赞叹利益,赞叹修四念处能够成就七种功德利益。 第一种利益就是使众生清净。众生因为心迷,所以就有人我执、有法我执、执著于肉体、执著于自己的想法,执著于自己的感受,执著于外境,为我所有。我,我所都死死的执著,内心当然就不断的生起贪嗔痴来。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这个能量体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所以他认为只有那个少分的四大才是我,以一个渺小的我去面对一个浩瀚的世界,他心里有恐惧。所以他总希望心里多占有一点,为未来做储备,贪就起了。他总担心人家伤害他,所以他就有嗔恨心。根源是什么?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贪嗔痴背后的问题是恐惧,恐惧背后的问题是心迷。所以直接修四念处就能够马上转迷成悟。 当我们能够修四念处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清净。怎么才能够清净?心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就能清净。修四念处,观一切法、观当下的身心实相都是生灭,是苦、是无我。所以这就是保持正念,就能够清净。 怎样才能够持续的保持清净?只有在涅槃境界,心才能够不断不断的清净,持续地保持清净。那么四念处在当下的身心之中,觉知生灭无常、觉知苦、觉知无我、现证无我,就能够使众生清净。所以佛陀赞为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 再看,超越愁悲,这里面就有第二种利益。超越忧愁,第三种利益超越悲伤。 用四念处活在当下就能够超越左脑思惟,理性思惟一直去攀缘未来。你觉得未来不确定,你就有恐惧。所以你能够超越左脑思惟,你就能够超越恐惧,就能够不恐惧。你超越右脑思惟,你不去感性的追忆过去,你就没有后悔。那么你对现在也不执著,就不忧愁。所以修四念处超越忧愁。 第三种利益就是超越悲伤。修四念处你有再痛苦、再悲伤的事情都能够让你出离,都能够让你从悲伤的状态之中解脱出来。 在南传的《法句经》注释里面,也说了一个月行的公案。月行是个女子,她是王舍城一个富商的女儿,她与家里面的男仆人恋爱了。父母亲当然不能接受,父母亲认为我,肯定要嫁一户门当户对的富贵人家,怎么可以让我家里面的男仆人,来娶我这个尊贵的女儿,死活都不同意。 但这女子就迷失了,就跟她的男朋友私奔,私奔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因为很穷一文不名,所以就在森林边上搭一个茅棚,她丈夫就每天去砍柴来维持家计。很快就怀孕了,有了第一个小孩子将要临产的时候。月行就想实在太穷了,没有人照料我,我要临产了怎么办?我还是回娘家去吧,她就跟丈夫说,丈夫就死活都不同意。为什么?因为丈夫担心,你回娘家后父母肯定不会放你出来,所以他怎么都不同意。 那么,月行就趁丈夫上山砍柴的时候,就不辞而别回娘家了。丈夫回来发现老婆不在,就追,很快就追上。当丈夫追来了,只好顺丈夫的意就回家了。在走到半途的一片树林里面,就把第一个儿子生下来了,就带回家。 过了两年又临产了,月行又跟丈夫说,想回娘家去生,丈夫还是不同意。实在看生活条件太苦了,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也是趁丈夫出去的时候,就抱着两岁的大儿子,然后肚子大大的准备回娘家。 丈夫回来又发现了,又来追。在追赶上的时候不巧遇到暴风雨,很大的暴雨,丈夫就想,哎呀,怎么办呢?老婆又要临盆了。马上拿把斧头就想砍一些树枝,来搭一个棚子来遮风挡雨。也是不幸,他走出没多远,正在砍树枝的时候,因为暴风雨蛇就爬到树上来了,把他咬死掉了。老婆左等右等都不见来,自己在树下面就把儿子生出来了。 生出来以后,雨也停了,天也亮了。然后就哭哭啼啼,用布随便把刚出生的儿子捆一下,包一下。抱着刚出生的儿子,牵着大儿子去找丈夫,走出没多远就看见她丈夫已经死掉了,已经僵硬掉了。当然就很悲伤,当时也是事实没有办法,也没有其他的依靠,只有继续回娘家了。 然后走了不远就遇到一条小溪,因为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暴雨,这条河水暴涨,一下子加宽了很多,变成一条大河了。然后看看怎么办呢,就一个大人两个小孩怎么办呢?她就跟大儿子说:“你不动,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先把你弟弟送过去。”然后就抱着小儿子过河,到对岸后把小儿子放在一个大石头上,回头来接大儿子。正走到河中央发现头顶上一只老鹰飞过去了,而且直奔她的小儿子。因为小儿子刚出生来,像一块娇嫩的肉一样,所以她就很害怕,马上就挥手赶这只老鹰走。 挥手赶这只老鹰走的时候,她大儿子看到了,以为母亲向他招手。两岁小孩子就步履蹒跚往河里面走,一跑到河里面,河水很湍急一冲过来,就冲大儿子走了,那么抓不住。再回头一看老鹰已经把小儿子叼走了,在这一瞬间马上就家破人亡了,就更悲伤。也没有其他办法,只有继续回娘家,去投奔娘家人。 在走到半路上,差不多到王舍城的时候碰到一些亲戚朋友,然后就告诉她一个更不幸的消息。昨天晚上的暴风雨把她娘家的房子吹垮了,房屋倒塌砸在睡梦之中父母,她娘家的父母那些亲人都死掉了,其他的朋友正在处理她父母的后事。 在这么短的时间经过这么多打击,月行就疯掉了,衣服也撕烂了,披头散发到处狂跑。那么跑……跑……偶然经过了竹林精舍。我们从那个灵鹫山下来,大家知道竹林精舍就在王舍城里面。刚好路过这个竹林精舍,然后看到佛陀正坐在那里跟弟子说法,她内心马上就安静下来,平静下来了。看到佛陀慈悲的容颜,马上内心就很感动,她就想去礼拜佛陀。 当然侍者、其他的比丘,就想阻拦这个疯狂的女人披头散发,挡住她不让她靠近佛陀。佛陀就说你们都不要挡住她,不要阻止她,让她到我面前来。当她来到佛陀面前,就顶礼佛陀,佛陀就给她说了一首偈子。你看佛陀都是当下的生活情景,当下说法,当下让人开悟啊!佛陀说了一个偈子是: 遭受死亡逼迫者,父子亲朋非凭籍。 其他亲近者亦然,无一真正皈依处。 明智持戒诸佛子,即应勤修涅槃道。 你遇到死亡逼迫的时候,你再富贵又能怎么样?你父亲再有能力又能怎么样?你儿子再有威势又怎么样?一点都帮不上,没有一个堪成为皈依处。 就这么六句话,因为月行女,她过去生是在过去佛面前种了善根的,闻过法的,加上苦受的这么一个打击,马上她过去的善根成熟了。听到这首偈子以后,等于就是法念处,就学了法念处。因为经过苦受的打击,她马上把过去的善根唤醒了,马上就证得初果须陀洹果了。她就跟随佛陀出家作比丘尼,佛陀就教她修四念处,教她观照五蕴,五蕴身心都是生灭无常的,都是苦,是无我的本质。很快她就证得阿罗汉果,而且成为比丘尼里面神通第一的罗汉尼,阿罗汉尼。所以,这就能够说明依四念处,依此修行能够成就的利益是远离悲伤。 好了,我们把超越愁悲就讲圆满了。 再看,第四种灭除苦忧,就是灭除痛苦。第五种就是灭除忧恼,就是身苦心恼,苦乐忧喜舍。苦乐是偏重于身的感受,忧喜偏重于心的感受。第四种利益就是灭除痛苦。 我们也讲一个公案: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比丘依佛教诲,在树林里面禅修修四念处。但是很不幸人烟稀少,老虎过来就把他咬住了,这只老虎正在撕咬他的身体。因为他一直修四念处修的很成熟了,虽然还没有证圣道,但是他已经修的很成熟了。虽然在这么万分危急的状态之下,他马上都能够保持定力,保持正念,当下清楚的来现观生灭。 我们的身念处是特别适合于成就生灭智的,它与生灭智的成就是息息相关的,你能够现观生灭,就容易成就生灭智。不像凡夫他执著于这是我的身体,然后就会产生苦。因为有我执,所以他能够现观生灭没有我。无我,所以就没有苦,心里面没有苦,能够思惟一切名法、色法。色法是物质法,名法是精神法。我们说十六观智,名色分别智是基础,他就渐次的又名色分别智一直往上成就。那么就在虎口里面,他就成就阿罗汉道,完整地成就了十六观智。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他能够精进的修行四念处,迅速的成就了阿罗汉道,阿罗汉道当然就是灰身灭智不受后有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所以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在死亡还没有来临之前,我们要下决心,要精进的修行四念处,真正地彻底的灭除痛苦。 第五种利益就是灭除忧恼,四念处有助于灭除忧恼,心里上的忧恼。南传里面也有一个公案: 就是说帝释天看到自己五衰相现,然后他用神通来观察自己帝释天王这个福报享尽以后,将要堕落做一头猪。就很害怕,害怕死亡,害怕做畜生道。因此心里面生大忧恼,就临时抱佛脚跑来礼佛。然后向佛提了很多法义的问题,十四个问题,佛就回答他关于舍受的问题。 天人因为他根器比较利,对身体执著比较淡,很快就能够证得初果。初果还要七番生死,所以死了他没有堕畜生,还是转生为帝释天,然后精进的修受念处,能够超越内心的忧恼。 第六就是成就圣道,就是第六种利益。圣道是什么?八圣道分就是八正道,有四念处才有八正道,有八正道才有涅槃。这是一条直接解脱的道路。我们前面讲过了四念处是世间智慧,八正道是出世间的智慧。八正道是有为无漏,涅槃是无为无漏。 第七种利益就是体证涅盘。就是这一段最后一句,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处。我们修四念处才能够现观生灭、现观苦,然后成就无我,无我就能够证得涅槃了。 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我们这次学习有三堂课,希望能够把身念处讲圆满。我们也正在播放的音像是内观禅,事实上是内观禅四念处的身念处的浅层部分,刚好跟我们讲的内容是相应的。所以就算原来参加过也希望能够真正地闻思,然后真实地实践。大家能够更深入的懂得背后的解脱的原理,下一次元旦前后讲课的时候就把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讲圆满,然后再讲更深一层的身念处的内观禅。 那么愿大家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真正的在解脱道上直了成佛!愿大家能够如意吉祥,阿弥陀佛! 第二讲 诸位善知识,仗承三宝慈光的加被,以及我们在座诸位的加被,今天我们进入到《大念处经》的第二讲。 先让我们共同发起无上的殊胜的菩提心,虽然是南传的法教,但是是佛法的根本典籍。我们作为修学大乘的三宝弟子,还是要能够以菩提心来摄持,在闻法之前要发起慈悲心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的解脱而来闻法,一切语默动静都会成为将来成佛的资粮。我们《大念处经》的提纲名字也就是今生解脱,因为确实正如经里面所说的,四念处如来赞叹说:是我们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 昨天已经讲到了,释迦如来赞叹说学修这部《大念处经》能够得到七种利益。也就是:使净众生,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圣道,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 三、总说四念处 身、受、心、法四念处。为什么如来只说四个呢?没有说五个、六个、七个、八个念处呢?事实上是对治众生的病。众生有四种颠倒,以不净为净,因此如来说“观身不净”,身念处来对治这种颠倒,对治对于肉体的贪执;众生有以苦为乐的颠倒,所以释迦如来说受念处,“观受是苦”来对治众生的颠倒;众生有以无常为常的迷执,因此释迦如来说“观心无常”。 南传法教就说:名法它变化的速度非常快,是色法生灭的十六倍,非常快。所以我们的心念是非常快的,无常变化;众生就以无我为我这样的颠倒,因此如来就说观法无我来对治这种迷执。修四念处事实上也能破除我们对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执著。 比如说,身念处是破除对于色蕴的执著,受念处是破除对于受蕴的执著,受想行识都是精神活动,都是精神法。如来对于迷心的众生重点展开说五蕴法,说法念处能够破除对于想蕴和行蕴的执著,说心念处能破除对于识蕴的执著。一切的众生都适合于修四念处,四念处这个法特别殊胜,就是适合于一切根性的众生来修持。 在《俱舍论》和《大毗婆沙论》里面都把众生分为两类,把修行人的根器分为两类,也就是贪行人和见行人。理性思惟占上风的人称为见行人,感性思惟占上风情感比较丰富的称为贪行人。对于贪行人强调身念处和受念处的修行。我们去除贪欲、去除对于肉体的执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身体的生灭,刹那刹那生灭;生灭当然是无常,因为生灭无常的逼迫,所以就是苦;因为生灭无常,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所谓的我存在,当然就是无我了;这样就能够直趋涅槃。对贪行人又可以分为迟钝的根器和利的根器,迟钝根器的人适合于先修身念处,利的根器可以直接修受念处。 当然在眼下这么一个时代,大家的节奏都非常快,事实上能量耗散很厉害。所以一切人除了极个别的利根,应该说都普遍地适合从身念处开始修,而且四念处是不可分割的,你修身念处法的时候同时也包含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见行人就是执著于见解的人,要重点地修心念处与法念处。这一类人里面比较迟钝的根器,要先修心念处再来修法念处,利根的人就直接修法念处。我们昨天讲的那些公案,有些佛陀的弟子,他听佛一说法,说一个偈子他就能够证得初果乃至于四果,为什么?因为他直接地修法念处,他过去在诸佛面前种下的善根现在成熟了。 四念处每一种念处其实都包含另外的三种念处,都是以当下的身心为所缘来现观生灭无常、苦、无我,这样的殊胜修行方法。 我们用一个比方来说:涅槃像一座古城,这个城有东南西北四道门。东门就比喻身念处,南门就比喻受念处。东门身念处就是最粗显的了,我们的肉身是最粗显的、密度最大、能量等级最低,振动频率也最低,从肉体开始起修,这是从最粗显的部分来起修。到了南门的受念处,它比身念处就要微细一些了,我们的情绪体比肉体当然要微细一些,能量等级高一些。西门是心念处,心念处当然比受念处就更微细了,从药师法门来说的话,它是属于理智体的一个层面。北门是法念处了,法当然是包括涅槃在内的一切世出世法,它是范围最广的、最微细的,所以法念处事实上它的修持是最微细最广。 修行人如果要能够体证涅槃,要成就解脱,除了由这个四门进入涅槃城,别无他法,所以如来就赞叹说是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 我们来看如来总说四念处,看经文: 何谓四念处?于此,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体,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这是身、受、心、法四念处里面先讲第一种身念处。四念处总共有二十一种解脱法,其中身念处就有十四种解脱的方法,具体的解脱修行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四念处的法都修完,然后才能够解脱。事实上你由这二十一种解脱法,任何一个法,你都可以直接趋向涅槃,直接成就十六阶智,直接成就阿罗汉道。在二十一种法里面身念处最多,它就有十四种。受念处算一种,心念处算一种,再加上法念处的五种,五种解脱的方法,这样就成为了二十一种解脱法。你由任何一种都可以由止禅到观禅,直接地证涅槃。 先说身念处的十四种解脱的方法。第一是:安般念。第二是:四威仪,就是身体的姿势行住坐卧。第三是:正念正知。第四是:观身不净。第五是:四界差别观。第六到第十四种是:墓园九观。 经文里面佛陀开示说: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安住于身是修止禅,随观身体是修观禅。从五根来说安住于身是定根,随念随观身体是念根,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大家都朗朗上口,但是它里面具体细致的修行方法,恐怕大部分人还是不知道。从信、净、念、定、慧这五根来说,安住于身就是定根,随观身体就是念根。念根一定要与定根相结合才算是修习念处。如来的一切解脱法要,都是在定中修,在定中证,不是在凡夫大脑思惟这么一个散乱心里面,然后突然一天就开悟了,那有这样的。用定根作意在身体之中,再用念根来观察身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它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达到四正勤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开发了五根的力量,标准是什么? 我们先说四正勤。四正勤大家都知道: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很多人把四正勤解释成为一种修养,这已经不是真正的佛法了。说:啊,一个人修养很好,他曾经造的恶业、做的种种坏事、坏习惯把它断掉,这样解说的话只是修养,不是修行。修行绝对不是在修养那个层面的,修养那个层面儒家也可以呀。佛法的特质,佛法的修行,是超越修养这么一个层面的究竟解脱之道。 四正勤成就的标准就是断身见,我们真正能够断萨迦耶见,能够断身见了,能够破掉对于身的执著了,这时候是真正地达到了成就四正勤。事实上可以讲说得很微细,我们这里面不是重点,只是提一下。 “已生恶令断”,已生恶业是指我们无量的过去生和今生所造过的一切恶业,这些已生的恶业的根源是身见。我们学《八识规矩颂》的时候,也讲到了我们身体里面过去的业行,业力种子。无论是过去还是今生,它都会以某一种方式、某一种载体储存着,储存在我们的七重身体里面。你要真正地断身见、断萨迦耶见,才能够真正地把已生恶业彻底断尽,因为把它的根拔掉了。只要身见存在,已生恶业没有受报,那些种子都在,那些种子就不会消失。我们能够修行四念处现观无我就可以破除身见,一切的已生恶业才是真正地彻底断除了。 未生恶业是指从今生的下一刹那开始到今生以及未来生,乃至于没有解脱,这个无量生将要造的恶业,这些恶业的根源也是身见。我们有身见所以就有恐惧,因为有恐惧,所以就会有造贪瞋痴的恶业。身见破除了,一切将造的未生恶业就能够真正不生。所以当我们身见真正断了的时候,已生恶业和未生恶业都已经灭绝了,恶业灭绝了当然就可以达到永不历三恶道苦,这是《地藏经》里所讲的能够永不历三恶道苦。 永不历三恶道苦是什么证量?初果了,须陀洹果才真正有把握永不历三恶道苦,所以可见我们破了身见以后进一步断尽见惑,就能够证得须陀洹果了,预入圣人之流。而如果没有破身见的人,不管他是大梵天王,还是帝释天,还是人间的帝王总统,他都不能够真正做到“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他都只是暂时地有这么一些刹那的富贵荣华。为什么?因为他处在两座地狱猛火之间——未生恶是后面的猛火,已生恶业是前面的猛火——在两座猛火热地狱之中,夹在这个中间,必定受苦,难以超出轮回呀。 五根就是五种控制心的力量,五种善法的力量能够使我们的心不偏离正道。我们从心中开发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标准是什么呢? 在巴利文的经藏里面就有说:一位修行人应该去何处寻找信根?应该在预流果的四种构成因素中寻找。 我们的信仰生根,真正的标准就是在成就预流果的四种构成因素里面。四种因素前三种就是对于佛法僧三宝的神圣品质,具有不可动摇的信仰。对于依四念处来修行能够解脱,能够现观生灭无常、苦、无我,也有一个确定的信心。第四种就是成就出世间禅定的最近因。 比如说七清净里面的戒清净,七清净第一种清净就是戒清净,之后就是心清净,心清净就是定了禅定。 然后经文又说:一位修行人应该在何处寻找精进根?应该在正勤的四种构成因素中寻找,精进生根标准就是四正勤。 一位修行人应该在何处找寻念根?应该在四念处的四种构成因素中找寻。 一位修行人应该在何处寻找定根?应该在四禅定中找寻。 一位修行人应该在何处寻找慧根?应该在四圣谛中找寻。 精进要生根要破除身见,要达到四正勤。正念生根的时候修四念处,就上路了。定生根要在四禅里面,离生喜乐地定、定生喜乐地定、离喜妙乐地定和舍念清净地定在四禅定里面找寻。慧根在四圣谛里面找寻。 所以我们看经文,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体。安住于身就是以定根来安住于身,随观身体就是以慧根来随观。 再看经文就是,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这是修学四念处共通的三条修学原则的第一条,具三心 舍贪忧。这个三心,第一心就是热忱心,也就是精进,对修行很热切,对于解脱很渴望,这样称为热忱心,事实上也就是四正勤。只有有热忱心才会勇猛精进去求法去修法。 第二心就是正知心,就是以四种正知来审视对修行最有益、最适宜的方便法门。四种正勤是能够证得无我的大智慧,让我们趋向最直截了当地捷径去体证无我的智慧。也就是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和不迷惑正知。在南传的三藏里面有很细致的实修的导引,能够以正知来选最好的方便法来证得无我,这就是正知心。 第三心就是正念心,也就是不断地能够持续地保持正念。那么热忱与正知是成就正念的最重要的缘。 修四念处同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舍贪忧,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事实上也就是除掉贪瞋这个重烦恼。要能够舍离对世间的贪欲执著,舍离对世间的忧恼厌恶,如果不舍离这两种烦恼就不能够获得高的定力和智慧。 再看经文: 安住于受,随观感受,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这是讲受念处,如来先简单地把四念处描述一下,后面再一类一类来详细说修行方法。以定根安住于感受,以慧根来随观感受。这样我们就可见四念处每一个修行方法,都是先修止禅再修观禅,定根是修止禅,慧根是修观禅。具体来讲就是底下会讲到要观察,修观察的时候要观察受的九种要素。 安住于心,随观心识,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这是讲第三种念处,观心无常,要能够以定根安住于心,以慧根来观察心的十九种要素。观心无常,《增一阿含经》就说心的变化是最快的,心的变化比色法的变化要快十六倍。 安住于法,随观诸法,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这是讲观法无我。法念处范围最广,包括所有的乃至于最微细的所缘,广义来说一切都是法念处。而在四念处里面无论你修任何一法,哪怕你就修安般念,你要真正成就无我的智慧,体证无我,一定要有法的悟入,所以法念处是究竟的。具体在法念处来说,他讲了五种解脱的方法也就是观五盖,这是破除障碍。然后观五蕴,观十二处,观七觉支,观四圣谛,这样五种解脱的方法。这个都是共通的条件,共通的修行原则:热诚、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对于根器特别好的人,可以直接通过修法念处来证圣果。当然修法念处的要件也是需要有具三心、舍贪忧,这样我们总说四念处就圆满了。 四、正说四念处 (一)、身念处(随观身念处,共14处解脱方法) 下面就是身随观念处。身随观念处我们前面也讲过了,它有十四种解脱的方法,这里面先说第一种入出息念。 入出息念是从呼吸上来学,然后第二是身体姿势,事实上就是四威仪,行、住、坐、卧。当然要成就禅定或者初学者下手方便是坐禅最好,但事实上还有行禅、站禅、卧禅,所以行住坐卧不离禅。“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然后就是对于身体要保持正念正知,是第三种解脱方法。第四是观身不净。第五是四界差别观。对于组成身体的地水火风四界以定根慧根来安住随观。从第六到第十四就是墓园九相。 1. 安般念 ①.了知入出息 我们先看第一种就是入出息念,这也是我们这次禅修重点在实修的。看经文: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身,随观身体?于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旷处,结跏趺坐,端正身体,于念保持警觉。 这就是如来直接开示说:比丘们!怎么样以定根来安住于身,以慧根来随观身体呢?首先要具备前行,要有修法的前行准备,也就是三种出离,或者说五种出离。三种出离就是身出离、心出离、烦恼出离,或者说是三种远离。当然金刚乘把它说得更细,就说五种远离等等。 我们先看南传这个三种远离。身是远离喧闹能够安住于寂静处,这是讲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旷处。但是大家不要死执,不要死死地执著,不是一定要跑到森林里面去,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像我们现在这样大众一起集体共修,这也是无比殊胜的。然后心就是远离五盖,能够专注于业处,就是心远离。业处是什么?就是工作场所,也就是我们修行的法门。所以我们看很多禅林里面有业处阿阇梨,就是指导大家来修行的,按照每一种业处,《清净道论》四十种业处,这些修行方法他都能够作指导的,那些指导老师就叫做业处阿阇梨。然后就是烦恼远离,就是正断烦恼了。 结跏趺坐,端正身体。这是讲身体的姿势是什么?坐,四种姿势里面的坐姿,因为坐姿就容易修禅定。 于念保持警觉,就是不断地警觉,就能够让我们离开五盖的障碍。底下的经文就是讲正修入出息念的四个阶段。 我们观呼吸、觉知呼吸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正念出入息,第二个阶段是了知长短息,第三个阶段是全息,第四个阶段是微息。 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这是正修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正念出入息。这个时候只是觉知呼吸本身,你不要去分辨呼吸的自相或者共相。法的共相是什么?就是三法印。我们在《大念处经》里面特别强调的法的共相就是生灭无常、苦、无我。这是法的共相。自相就是每一类法的特质,比如说风大有移动,地大有坚硬等等。在四界差别观里面会讲十二种,由这个十二种特质来分别地观组成肉体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都是实修让我们能够解脱的法。 其实安般念或者说入出息念是最简洁明了的,最简单的。也就是一开始就只是选一点,选一点的话就比较容易入定了,不然这个心力不足,你没办法广泛地去觉知。只要觉知一点,就是在鼻子下面,上嘴唇上面中间一点,当然常规都是人中。这样你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这一点上,吸气的时候觉知吸气,呼气的时候觉知呼气,所以安般念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法门。 为什么佛陀要选择呼吸来作为禅修的对象呢?为什么佛陀要赞叹安般念是二甘露门之一呢?禅修入出息念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从八个方面来说修入出息念的好处。 第一个就是可以利用呼吸来培育正念和觉知当下的身心真实相。 泰国的阿姜查禅师就说过:如果你记得起呼吸的话,你便记得起禅修,如果你有时间去呼吸的话,你便有时间去禅修。 所以大家在座上这样来觉知呼吸,是不是下座就不用了?不是啦,行住坐卧其他都可以不管,你就只是觉知呼吸,如果你修安般念的话。这是最容易的最简单的,不要用凡夫的大脑思惟把它搞得很复杂,然后修行反而错掉了。下手就很简单,只是你吸气的时候觉知你在吸气,呼气的时候觉知你在呼气,很简单。但是你能够一直坚持吗?当然,你心跑掉也不要紧,重新把它再提起来就好。 第二种利益就是用呼吸作为禅修对象,可以学习体验活在当下的滋味。有些人说,哎呀,到底什么是活在当下呀?想破脑袋,左想右想,没有用的,与道越来越远。怎样去体验活在当下的滋味呢?就在安般念,你就觉知呼吸就可以了。当我们迷失在对过去的追忆或者对未来的计划之中,而变得迷惑,变得头脑混乱的时候,你只要觉知呼吸,马上你就回到了当下,非常简单。觉知呼吸,我们的心安住于呼吸之中,就能够不被自己的想法念头所控制,就能够放下过去或者未来的那些想法,放下那些有关于过去的想法,放下那些有关于未来的想法,而且也能够让我们从情绪里面解脱出来。 追忆过去会有强烈的后悔,攀缘未来会有强烈的恐惧情绪。你觉知呼吸,就能够把我们从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的笼罩之中回复过来,也能够让我们很平静和很安祥地活在当下。 第三个好处就是我们用呼吸作为禅修的对象,就可以真实地显现我们内心的状态。通过呼吸可以真实地呈现你内心的状态。你内心很愤怒很激动,虽然你看起来修养很好,你脸很平静,但是你的呼吸就会露馅了,因为你的呼吸会很粗重,所以它会真实地反应内心的状态。当内心很平静很放松的时候,呼吸也会平静。 第四种好处就是觉知呼吸的状态,也能够显示出身体的状态。身体很紧张的时候呼吸会粗重而又浅。 第五种好处就是呼吸既可以用来修止禅,又可以用来修观禅。用来修止禅能够让我们体验心的平静和安稳、安祥。用来修观禅就能够现观生灭无常、苦、证得无我。能够现观无常生灭,就能够接受发生在身心当下的各种事物的无常转变,这个时候智慧就会生起,执著就会放下。我们理论上都会明白,人生之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受控制的,也没有一个能控制的我,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只有法宛然显现。因此当我们内心抗拒转变的时候,苦就会生起。 觉呼吸就能够让我们挣脱摆脱大脑思惟的束缚,摆脱左右脑理性感性思惟的束缚和局限,能够让我们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接受无常。所以安般念就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迅速超越苦恼的方法。 第六种好处就是从呼吸之中能够孕育出重要的洞察力,也就是体会无我,体验无我。没有自我的感觉,只有呼吸这个法在进行,在显现,在变化。 第七种好处就是从呼吸之中能够明白一切众生都是一体的,都是同体的。众生大家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你不能够去分开空气说:啊,这是我呼吸的空气,这空气是我的,没有谁会对空气去起贪瞋痴。所以众生是一体的是互相关联的。现在的科学也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生物场是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 曾经有一个中年的女子突然之间心脏病突发,她原来也没有心脏病史,去医院检查心脏也没有器质型病变,很奇怪,就查不出原因来。正在这个时候接到一个越洋电话,她留学在法国巴黎的女儿,在她心脏病突发的同一时间就遭遇车祸,也是伤到心脏。这么遥远的距离为什么会能够这样的互相影响呢?如果我们懂得昨天所说的能量体,就一定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个居士,他说在文革的时候给造反派把腰打伤了,经常天气一变就隐隐痛。因他学佛就没有对对方起任何的瞋恨心,但是很奇怪,打他的那个造反派,后来年纪轻轻就死于脑萎缩。事实上也很简单,因为肾跟脑是连通的,你伤害其他人的时候,这个行为反作用力回到自身的话,就一定会相应的部分就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能够明白这一些,我们就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要乐于奉献。像印度的泰尔戈,他有一首诗歌就非常有哲理: 我睡时梦见生命是喜悦, 我醒时明白生命是奉献, 我做时发现奉献是喜悦。 通过睡、醒、做这三个状态,就非常有哲理地启发我们要乐于奉献。 第八个好处就是运用呼吸去体验当下,就能够帮助我们平静地生活、平静地睡眠、平静地修行、平静地离开这个世间,体证涅槃或者往生极乐。 这是我们讲这两句经文: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是修安般念的第一个阶段。 ②.了知长短息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第二个阶段就是了知长短息。这是讲安般念的第二步,了知长短息。第一步我们正念出入息,只需要觉知呼吸本身,只是觉知当下它所发生的事情,就是呼吸这个法在发生,它在刹那变化,这样你就只是觉知。吸气,觉知我在吸气。呼气,觉知我在呼气。这样修半个小时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的修法了,也就是了知长短息。 吸气长我就觉知吸气长,吸气短就觉知短。呼气也是一样。这样这个心就细一步了,你不单单是觉知呼吸的法,而且觉知它长、短,跟着心也变细,法也更细了。但是要注意,你不要随吸气进入体内,也不要随呼气出到体外。你就只是一直在这个接触点上,你只是觉知经过这个接触点吸气和呼气的长和短,这个长短当然是指时间的长短了。为什么这样修?能让我们马上在当下的身心真实相里去体证无我。 禅修的目的都是息苦,让我们从苦恼里面解脱出来。我们修“了知长短息”的时候,就是你不要去控制它,不要去操控它,不要故意去使呼吸变长或者缩短。为什么?只要你故意去做的时候,将来你就不能够入定了,因为你的心自己在干扰自己。 你只是去觉知所生起的事情,只是去觉知自然呈现出来的法,当下就能够体验到没有苦恼的境界,当下就能够体验到摆脱了我执,哪怕只是在这么一刹那,这样没有贪瞋痴染污,你只是觉知呼吸的长或者短,等它自然呈现。修法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圆满成就次第那些气脉明点法不能够广讲呢?因为如果他能量等级没有到那一步,他用大脑思惟、用意识心去引导,那只会变坏,只会走火入魔,不会变好。所以自然的原则,你只是看它如何呈现,你觉知它就好了。 要知道在觉知出入息长和短的时候,你不要绷得紧紧的,不要很紧张地去,啊,我要清晰地觉知我每一次吸气、每一次呼气的长或者短。你心里面起了这个念头,你就是一个控制的心,有为的心,有为法是生灭法,生灭法不是佛法。很多人会这样的,所以外面有一点动静他马上就一惊。为什么?因为你法的开始就错掉了,不是这样的。 你的心是全然开放的,它自然地呈现,你能够觉知到呼吸的长或者短,而其他你能不能够觉知到?其它都能觉知到,不过你的作意。你的注意力只是在这个接触点的地方,其它的显现让它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自由地来去,但是它并不会障碍,犹如浮云不会障碍天空一样,它并不会障碍你的修行。 当你有念头、有想法冒出来的时候,你不会苦恼,只是觉知内心有想法;当听到声音,你不会苦恼,只是知道听到声音;当身体有痛楚,你不会苦恼,只是知道身体某一处有痛楚;当发觉心不是和呼吸在一起,而是跑到其它地方去了,也不苦恼,只是知道刚才没有正念,只需要重新提起正念,心与呼吸在一起。 所以我们修“了知长短息”,在刚刚起修的时候你做一个旁观者,不要操控它。对于久学者,当然还是有一些善巧方便的。如果初学者故意地让呼吸变长或者变短,就很难培养出定力来。但是对于已经有定力基础的久学者,他可以依据《清净道论》上面所讲的九种方法来练习,练习做长呼吸让呼吸变长。因为呼吸是心生的色法,心生色聚。由于风大的推动作用使我们的身体产生了膨胀收缩这样的动感,呼吸越细长心就越平静,身体也会越平静,能量体的开发就可以开启了。这九种方法我们到学修《清净道论》再说。大家现在也没有基础,讲最后的第九种“舍”。修习长呼吸的第九种就是舍,有舍才有正定,有正定才能开启智慧,所以它是善巧。 然后我们修了知长短息一个小时,如果根器好的人,他不用修满四个阶段,他修到第二个阶段了知长短息。他就会出现禅相,先是取相,以后是能够成就似相,也可以直接从这里面去修禅相。如果你修了一个小时,禅相还没有出现,就应该进入第三个阶段,觉知全身息。 ③.觉知全身息 『我当觉知入息的全身而入息。』他如是训练自己。『我当觉知出息的全身而出息。』他如是训练自己。 这是第三个阶段全息、全身息。就是你通过觉知呼吸,心就更静了、更细了,你就能够觉知到呼吸完整的过程。你吸气、吸气的最初进入、中间和最后,从头到尾你都能够觉知。呼气也是一样,你同样的还是要把注意力安住在这个接触点上,不随呼吸进入体内或者出到体外,只是专注在触点上,专注在触点上,因为你的心更细了,所以你能够更清晰地觉知到每一呼一吸的全过程,初、中、后都能够觉知到。对于每一呼一吸的全过程都看得越来越清楚,这个时候当然定力也就会越来越强。大部分的人是在第三个阶段出现禅相,刚刚出现禅相、出现光明的时候你不要理它,你仍然还是觉知呼吸,因为你一理它,这个定就会失去。如果这样又修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禅相出现的时候,你就应该进入到第四个阶段了,第四个阶段的安般念的正修了。 ④.寂静身心微息 『我当安定粗的入息而入息。』他如是训练自已。 『我当安定粗的出息而出息。』他如是训练自己。 这是讲第四个阶段微息,寂静身心微息。在禅堂参加过内观禅两三次的同修,大多数的人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你在觉知呼吸、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在第一个阶段觉知呼吸,你用功了以后,你后面忽然发现好像没有呼吸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我们也讲过,没有呼吸你也不要着急,你仍然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这个接触点上,耐心地等待。当你的正念足够的时候,当你的心够细的时候,你又能够觉知到呼吸了。这是讲经过禅修以后我们的呼吸变得微细了,同样的,我们需要更微细的心才能够觉知呼吸。这个时候你只要把注意力放在接触点耐心地等待,呼吸一定能够再被重新觉知。 有一些人不是这样的,一旦他觉知不到,他就改变呼吸,他故意地用自己的心来做粗的呼吸,这个有什么害处呢?你永远成就不了禅定。你如果故意去改变呼吸,让你的呼吸变得明显,让你能够觉知到,你如果这样做的话就错掉了,你将无法培育定力。所以你只需要等待,当然也可以如理思惟,思维什么?思惟自己并非是没有呼吸的人,只是因为正念不够强不足以觉知而已。 只有七种人不呼吸:第一种是死人;第二种是子宫内的胎儿;第三种人是溺水者,假死;第四种是昏迷,闷绝者;第五种是入第四禅定者,舍念清净地禅是没有呼吸的,外息内息都没有了;第六种就是入灭尽定者;第七种就是梵天的天人。这七类人没有呼吸,而你不是其中任何一类,所以你只需要在接触点上等待就对了。 如果你用大脑思惟,你来听这部《大念处经》,根本上没有打算实修,你就会听得索然寡味。老是翻来覆去都是那些现话,不晓得说什么,释迦牟尼佛怎么会说这么无聊的话呢?很多人会这样想。 同样是修学佛法,有些人会得到鲜花,有些人会得到干花,有些人会得到塑料花。你精进地修行有证量、有觉受,就像鲜花一样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你得到了真正的佛法。你内心有信仰,也在修行道路上,但是还不相应,这个时候你得到的是干花。有一些人也没有什么信仰,他只是拿来做研究,然后到处用考据来发表文章,没有用的,他得到的只是塑料花。所以如果大家自己有修行的基础,当然看如来这么说就会能够厘清很多修行上的问题。 经文上面说: 我当安定粗的入息而入息。我当安定粗的出息而出息。 就是在修安般念的时候,这个出入息更微细。事实上从究竟上来说这个微息最终要达到是第四禅,就是做到没有呼吸,不呼吸,第四禅,微息到究竟就是四禅。释迦牟尼佛很赞叹四禅,如来很多的神通智慧、很多的观修都是在四禅这么一个境界里面来起修的。 经文上面又写到“我当安定粗的入息”,这个“入息”字面原意为“身行”。《杂阿含经》第五百六十八经上面就说到“出入息是身法,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入息名为身行。”这里面还是把它翻译为入息和出息。 ⑤.出入息来成就禅定、禅那 如熟练的辘轳匠或他的学徒,在做一个长的转动时,了知:『我做一个长的转动。』 做一个短的转动时,了知:『我做一个短的转动。』 比丘如是,在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我当觉知入息的全身而入息。』他如是训练自己。 『我当觉知出息的全身而出息。』他如是训练自己。 『我当安定粗的入息而入息。』他如是训练自已。 『我当安定粗的出息而出息。』他如是训练自己。 很多人一看,哎呀,这个前面不是讲过了吗?怎么重复又讲一次呀?不是这样的。这一段如来就告诉我们怎样由出入息来成就禅定、来成就禅那。下一段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由禅定做基础来修观慧。我们前面讲过了,如来的一切法都是定中修、定中证。下一段就是讲观慧、观禅的。这一段就讲止禅。 辘轳匠,这个“辘轳”很多人应该知道,就是一个工具架在井边上,然后把绳子一圈一圈放下去,把桶放到井里面把水抽上来,然后再摇上来,绳子缩短然后把井水提上来。这样子辘轳,通过卷放绳索来提水的工具,用放绳子的长和短来比喻呼吸的长和短。这段经文就是讲通过修安般念进一步来成就禅定。所以表面看起来好像文字重复,事实上是讲更深一层的修法。再下一段就是讲通过修安般念来开启智慧,无所依而住,证得无我。 我们在修正念安般念的四个阶段,正念出入息,了知长短息,然后全息、微息,根器最好的。在第一个阶段就出现禅相了,根器次一等在第二个阶段就是了知长短息,他能够出现禅相。根器再差就是在全息,更差就是在微息,肯定能够出现禅相。 所以我们内观禅十天,大家不要跑得太快,很多人马上跑到觉知,两寸两寸去觉知身身体感受了,第一次就去觉知,肯定没用,哪有那么快。其实你可以在很长时间之内,几个月,你就只是修第一步,尝试一下只是修第一步。我们正念出入息修半个小时,了知长短息修一个小时,根器比较好一点这个时候就出现禅相了。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是全息又修一个小时,再不行就是微息。所以这样大家就明白原来内观禅的理论依据是在这部《大念处经》里面,而且如来讲得非常透彻。 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禅相,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禅相都是从想而产生的。不同的禅修者有不同的想,因此就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禅相。有一些人会产生的禅相是像莲花一样白白的,有一点光,不是很明亮,这个时候他就要取相。有一些人会出现像红宝石等等,但是也不通透也没有很多的光亮。有一些人会出现一些不太悦意的禅相,各各不同。跟自己过往的心念有关系。 当禅相出现的时候,不要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禅相上去,如果你那样做的话,禅相就会消失掉。你出现了一个禅相在你面前,不用管它,你还是在接触点上觉知呼吸。然后渐渐地你的心越来越细,正念越来越强,禅相自己会贴过来,会贴到你这个接触点上,你的心也会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取相那个上面去。也不要去玩弄你这个禅相,不要刻意把它拉长、缩短、变圆、搓扁,你这么搞的话,也会让这个禅相消失掉,那你就白折腾了,就是这样。 事实上我们讲自然的原则,定是工具,根本我们还是要修观慧,修观禅。如果我们还是保持把注意力放在觉知呼吸上,过一段时间禅相会越来越稳定。并且我们的心也会自动地会与禅相连接,那个时候禅相就会自动地移到我们的接触点上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专注于禅相了,由专注于呼吸转过来专注于禅相。如果你仍然还是强迫注意力离开禅相,那么也会失去定力,也会失去禅相。禅相各各不同,有一些人出现的禅相像太阳,有一些像月亮,有一些像那种闪烁的种种宝石等等。当你把注意力放在禅相上,贴在接触点上你这个禅相上来,这个时候叫取相,它没有什么光明,没有什么光亮,也不通透。如果你一直持续地保持专注于这个取相,持续两个小时或者更长,你就会发现,这个取相变得越来越光亮通透发光,这个时候就是似相。要继续地练习保持注意力,专注于似相上面,专注于似相上面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或者更长,一直到成就近行定或者安止定。近行定就是很靠近禅那,但是还没有那么强,还不是初禅。 有一些人定力好,他能够直接就进入到安止定,更进一步他就可以辨识初禅五支,能够修初禅的五种自在,再来修二禅的三支。然后还要修二禅的五种自在,再来修三禅的二支。然后也要修五种自在,更进一步到四禅。到四禅的时候你这个安般念的止禅就修圆满了。 所以近行定就是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禅那。为了能够继续地提升定力,这个时候修定要借助于五根,要平衡五根。信根与慧根要平衡。定根与精进根要平衡。如果信根强慧根弱,那么就容易流入迷信。如果信根弱慧根强,往往自己不会去实际修行,而是空腹高心,整天都在用大脑思惟去批判人家,去评论人家,说食数宝。然后当信根和慧根平衡的时候,就能够深信三宝的功德,能够深信业果,能够确切地相信依照佛的教法修行能够体验到似相,达到禅定,证得无我。并且又能够用慧根的智慧来透视似相,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信根和慧根平衡。 定根与精进根也要平衡。如果定强、精进根弱,就会懈怠下来。如果是定根很弱,而精进根很强,就会掉举不安。当然这个念根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四念处任何一法都需要的。当五根能够充分地培育出来,很有力量,它就能够培育定力,就能够让我们超越近行定,达到安止定。心就能够持续地不间断地觉知似相,觉知似相一整晚、一整天或者更长。 进一步就是平衡七觉支。念觉支就是一直记得似相并且持续地去辨识似相。第二是择法觉支,就是透彻地理解似相。第三就是精进觉知。第四就是喜觉支,体验似相的时候心里面生欢喜。第五就是轻安觉支。第六就是定觉知。第七就是舍觉知。 这里面的七觉知跟我们北传佛教是有差异的。南传是从念觉支开始,念、择法、精进、喜,然后轻安、定、舍。我们是择法开始,择法、精进、喜、轻安,然后念、定、舍。但是实际上如果从实修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按照南传的次第,它不单单有理论而且有实证的方法。 然后更进一步就是去辨识初禅的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寻就是将心导向以及安置于似相(那个禅相里面的似相),所以禅相由取相到达似相是很重要的。在这个似相里面来修七觉支。 然后寻之后第二支功德就是伺,寻伺就是保持心能够持续地注意似相,注意于禅相里面的似相。然后喜、乐、心一境性,一境性就是对似相能够一心专注。 然后要练习初禅的五自在。释迦牟尼佛在南传的《三有经》上面就对目犍连说,你成就初禅以后不要心急,不要马上想到二禅,你要先修初禅的五种自在,否则的话会退转。 到了二禅。二禅的时候觉得这个寻、伺太粗了,所以那个就舍了,只是有喜、乐、一境性这个三支,然后也是修二禅五种自在。 到三禅的时候,就连喜也觉得太粗了,所以只有乐和一境性两支,然后再来修五自在,进入四禅。 四禅就具有舍及一境性这两支功德,然后再修五种自在。 这样修下来呼吸就真正地完成了、停止了、不呼吸了,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地完成了安般念的第四个阶段。我当安定粗的入息。怎么叫安定粗的入息?他没有入息。 “我当安定粗的入息而入息。”他如是训练自已。“我当安定粗的出息而出息。”他如是训练自己。 这是究竟圆满地把安般念的第四个阶段修好了。也有一些把它翻译为: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这样之后就可以修观禅了。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你可以转入修观禅,也可以继续修止禅。如果你继续选择修止禅,按照《清净道论》就可以修行十遍处,成就大神通。在这里面就开始,《大念处经》里面如来教诲就是转入观禅。但是当然以我们现在众生的根器,不要说四禅了,连初禅都很困难。那怎么办呢?在近行定里面就可以直接契入观禅,近行定是比较容易达到的。 ⑥.观内外、观生灭是四念处观禅的核心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息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息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息身,随观生、灭法。 这一段经文就是讲四念处里面共通的三条修行原则的第二条。我们知道第一条是具三心、舍贪忧。第二条就是讲观内外、观生灭。观内就是观自己的五蕴身心是生灭、是苦、是无我;然后观外就是观其他众生的身心,也是生灭、是苦、是无我;然后观内外就是交替、自他交替地来观察。 观生灭是四念处,观禅的重心。我们能够修观内外,再修观生灭,这是四念处里面每一个念处你都要修的。如果你只有前面的修止禅,你只能够成就定;如果没有这个观禅的话,你还是难以超出轮回的,所以要通过观禅开启无我智慧。所以观生灭是四念处观禅最重要的核心。 五蕴不断生灭变化是无常的;五蕴不断地受生灭变化的逼迫、压迫,所以是苦的;五蕴身心生灭无常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存在,所以是无我的。我们在刹那刹那之中、在定中,起码在近行定中,这样现量地来修观禅,就能够真正地生起智慧,而不是增加知识。当然这个生灭法我们讲它是核心,它可以由粗浅的层次一直观到深细的层次。你这样一层一层向里面深入地观,修观禅,你就能够逐渐地打开束缚身心的一切烦恼,打破层层的能量壁垒。然后乃至于完全成就解脱,就能够达到经文上面所说的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就能达到这样真正究竟解脱,完全解脱的这样的状态,完全不执著于身心世界而达到解脱。所以见生灭法是很重要的,是四念处观禅的核心。 我们也讲个公案好了。 阿难尊者,我们知道他是释迦如来的侍者,经藏的经是他诵出来的,他也是禅宗的二祖。他到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在森林里面经行,修行禅。修行禅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年轻的比丘在念一个偈子: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阿难一听不对,然后叫住他就问说:“你叫什么名字呀?” 年轻比丘就恭恭敬敬跑过来说:顶礼师公,然后说我叫什么名字。 阿难就告诉他:“你念错了,谁教你这么念的呀?正确应该这样念,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这个才是正确的。” 好了,这个比丘就说:顶礼师公。 隔了几天,阿难又去经行,经行的时候就发现那个比丘还是那样念,他就很奇怪,叫住他说:“不对呀,我不是前面教了你吗?你怎么又来念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怎么又来这么念呢?” 年轻比丘就说:“师公呀,我问过师父了,跟师父说师公教我第二句念错了,要把这句‘不见水老鹤’改为‘不见生灭法’”。 这师父还是个凡夫,还没有明心见性,那么就讹传,而且他很要面子,马上就跟这个弟子说:“你师公年老昏聩了,他记错了,你照师父的念没错,好好念。” 阿难听了以后,就觉得,哎呀,度众生的机缘尽了,自己的徒孙都教不过来,所以他就决定示现入涅槃,在恒河的上空现十八般神变。然后两个国家的国王听说阿难尊者要入涅槃,都赶过来,然后舍利自然就分作两份,落在恒河的两岸。我们去印度朝拜的时候,在吠舍离阿育王石柱那个地方就是其种的一份,是阿难尊者的舍利在那个里面了。 可见这个法,你看阿难尊者那个时候释迦如来才涅槃多久呀?这个法就讹传了,何况现在呢,可见其实有很多都是变成影子佛法了。所以我们要能够真正地去真修实证,如果是没有真正的法流的话,恐怕还是会有困难的。可见这句“见生灭法”这四个字很重要。“见”就是现观,现量地见到,不是比量的思惟推理而知道,我们所认识的不过是比量推知而已,所以见生灭法是观禅的核心。我们前面讲的不过是刹那生灭罢了,其实更深一层的是因缘生灭,是更深细的。见生灭法能够见三世因果,这样是懂得因缘生灭,这是真正地深细地见生灭法。 舍利弗尊者是阿罗汉弟子中智慧第一的,他就有教导一个能够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以及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过去生的五蕴身心,今生的五蕴身心,未来生的五蕴身心。你今生这个五蕴身心是个果,是由过去的哪一些因来成就这个果的呢?你要能够现见现观。你今生所造的种种因,未来生能够成就怎样的五蕴身心呢?所以你看释迦如来和那些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他们的神通都是从这个法里面修证出来的。舍利弗尊者教导的这个方法称之为缘起第五法,记载在《无碍解道》这本南传的典籍里面。(详见大愿法师《如来禅修证次第》十六观智之缘摄受智,书第163页) 缘起法很深妙,可能大家都能够背都能够知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家都能够背,但是有用吗?只是知识。这个十二因缘,我们理论上也都听过很多了,顺观生死,逆观还灭。怎样还灭呢?怎么修呢?他修行的证量标准是什么呢?修证到的方法是什么呢?这个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所以这个叫做缘起第一法。我们刚刚所说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这都是叫缘起第一法。过去的两支因,无明、行;现在的就是五支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然后现在的三支因,爱、取、有;造成未来的两支果就是生、老死忧悲苦恼。 事实上怎样去修缘起第五法?舍利弗尊者这个教导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个十二因缘,要把它分为三类,也就是烦恼轮、业轮和果轮,事实上就是惑、业、苦。烦恼是惑,因为惑造业,因为业感苦果,所以业轮是指行和有;烦恼轮是指无明、爱、取;果轮就是指识、名、色、六入、触、受。事实上所谓的缘起第五法就是重点地观察这个五支,也就是烦恼轮的三支,无明、爱、取以及业轮的两支,行和有。这样就能够真正地成就,真正地懂得,真正地现量地有神通,有天眼通,有宿命通,能够证得,知道过去生从哪里来,未来生到哪里去。当然就是首先要在烦恼轮里寻找出无明和爱、取,并且观察这个烦恼轮如何来引发引生业轮,以及业轮中的业力如何产生投胎时候的果报——五蕴。这样你就能够辨识过去、能够辨识未来。 按照舍利弗尊者的教导,首先是要准备一些供品,花、香、灯等等,去佛塔前面或者佛像前面去作供养。然后发愿求解脱,再回来修禅定。比方说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安般念,这样渐次地修好前行准备,再来修好正修的四个阶段。然后平衡五根,平衡七觉支,起码成就近行定,更好是成就安止定,然后就能够在定中来辨识。辨识什么呢?先是辨识内在的名法和色法。我们组成五蕴身心的色法(物质法)、名法(精神法)来辨识,然后再来辨识外在的。外在的怎么辨识呢?就是把我前面的,我没有修禅定之前在佛塔前面献供养,把我前面在佛塔前面献供养的五蕴身心,当做是外在地来修观禅。你这样一修,你面前就会呈现一个影像,呈现一个你在佛塔前面献供养的五蕴身心的影像。如果你能够辨识外在的名法和色法,就能够辨识过去生的名法和色法,因为这个两者相似。如果你外在的名色法不能辨识的话,过去生根本上不能辨识。所以一定要把你前面在佛塔前献供的那个名法、色法来辨识。辨识的时候按照什么来辨识?按照四界差别观来辨识,辨识影像里面的四界。然后能够把四界差别观辨识清楚了,你就真正有能力,能够去辨识过去生的烦恼轮和业轮,就能够成就名色分别智和缘摄受智。很多人应该没有到这个田地。 所以讲一个故事,讲一个公案会比较容易明白。比如说,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我们知道,他是释迦牟尼佛最重要的两位国王护法之一。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和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是如来最得力的两位护法,然后如来相应地在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住的时间最长。 波斯匿王他有个女儿就名叫善意,善意公主。佛陀就教弟子们,你怎么去辨识善意公主,为什么今生能够做公主呢?她前生是由什么样的因,感得她今生生到帝王之家做公主的福报呢?又是什么业因让她今生还是一个女身,现一个女人相呢?等等。然后就用这个缘起第五法来辨识。 弟子们就能够现见、能够辨识到,原来这个善意公主是自己的愿力,她过去生曾经是一个善女人。在过去的一尊佛叫做光慧佛,那个时候她发起善心来,对佛生信心。然后就去到佛的精舍,给光慧佛和佛的弟子们的僧团布施了一种花,一种很香的花叫做善意花,然后用牛奶和乳糜煮了一些食物去供养,就是牛奶饭。并且至诚恳切地供养以后,又跪在佛前合掌发愿说,无论投生至何处,愿我生活无忧;无论投生至何处,愿我是一个像善意花一般人见人爱的女人,愿我的名字将来叫做善意。你看就在前面的善女人供佛这个善业和她的发愿之中,烦恼轮和业轮这个缘起五支都具足了,都包含在内了,所以就能感生今生做善意公主这么一个果报。 先是看烦恼轮的三支就是无明、爱、取。无明是什么?她一直误执有一个女人,有一个我。误执有一个生活无忧、人见人爱的、名之为善意的女人,事实上不能够体证无我,这个我执是迷执,是无明,这在她的愿里面就有无明支;然后爱支,就是她很渴爱那个女人的生活无忧的那样的生活,也在佛前那样发愿,这就是爱支;第三个是取支,就是执取那个女人那样富贵的生活,业轮就是行和有,业有了;行,就是她修了善行,她在佛前和僧团前面布施了鲜花,供上了牛奶饭,以这种善的因就必定会感得果,这是业轮里面的行支;然后就会有后续的有了,后续的轮转,业有了。 所以我们就可以真正懂得了,要成就五眼六通。你看原始佛教里面释迦如来讲的这个原理,舍利弗尊者得之于佛陀亲传的这个原理就是非常透彻、非常直接的修行方法。当然以这样的法,不单单是能够知过去生,也能够知未来生。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愿大家都能够与法相应,福慧增上。 第三讲 各位善知识,首先请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今天我们就进入到《大念处经》的第三讲。 昨天我们已经讲了身念处里面的第一种解脱的方法,就是安般念。安般念也已经讲到了观内、观外、观内外,然后观生、观灭、观生灭。观生灭又可以分为观因缘生灭和观刹那生灭。观因缘生灭,说远的因缘就讲到了缘起第五法。我们现在的果报、五支,他的因是来自于过去生的烦恼轮和业轮,因为烦恼轮引生业轮,因此招感了今生。如果我们不能够观生、观灭、观生灭,就无法体验无常、苦、无我三相;见不到无常、苦、无我三相,就不能够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在南传就称为一切行法。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的三相都一定是无常、苦、无我。而这个就需要能够观缘起,观缘起五种法之中,缘起第一法是不容易成就的,不容易现证的。所以我们从缘起第五法来先修,再来现观现证缘起第一法就会比较容易。 接下来的经文就讲到了修习安般念的成果,我们这样修有什么成果呢? ⑦.修习安般念的成果 或他建立起『唯有息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讲修安般念的成果。这段经文我们会发现四念处二十一种解脱法里面,每一法的最后都会差不多的内容,都是这一段话。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四念处二十一种解脱法修习以后都能够得到的共通的成果。我们分四个方面,就是依据这段经文把它分作四个方面的成果来说。 第一就是建立起“唯有息身”的正念。这个就是讲了修四念处二十一种解脱法的任何一个法门,也包括安般念法门。经过系统的禅修以后,修行者能够达到的成果就是破除我相。他真正能够没有我相,一切都不过是色法和名法的集聚。我们这个肉体是色法的集聚,而这个肉体成就的因从哪里来呢?从过去生。我们观缘起第五法就可以知道,然后这个名法就是受想行识这个四蕴,这个精神法,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一切都不过是名法和色法的集聚和生灭。这样当然就更不存在所谓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没有这样的一个分别念了。 我们修了这样的禅修以后,在实际生活中怎么用呢?任何时候我们都会冒出想法来,种种的想法,对不对?你不要把你的想法看做是洪水猛兽,你要生存、生活在这个世间,你无法不起想法。想法并不会障碍你,障碍你的是什么?这个想法里面掺杂了我执。你有一个坚固的我执,因为你没有现观无常,没有见生灭法,不能够真正地现观无常、苦、无我,所以我执它很坚固。我执掺到你的想法里面去,就变成我见,有了我见你就死死地执著,然后就造成了人我的对立,矛盾纷争就产生了。所以事实上禅修用的话,只需要在你的想法之中把我执剥离出来,它只是一种想法,不论是与非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去面对,所以只要没有我执的时候,想法并不会障碍我们。 第二句就是,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更高的正念就是修四念处成就了,更高的智慧就是证得苦集灭道四圣谛。四圣谛的智慧要证得的话,需要依靠四念处的持续保持正念。我们从十六观智里面来说,我们上一次应该发了一个十六观智的提纲,如果有带的话就可以把那个提纲拿出来就会比较明白。从十六观智来说建立起“唯有息身”的正念是属于第一种观智,就是名色差别智。 你要通过具体的四念处里面的修法,现观身心无非是色法集聚、名法集聚,然后一直向内去照亮它、去辨识它。这样你就真正地现证无我,真正地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过是五蕴的集聚而已,不过是名色法的集聚而已。这样就成就了名色差别智,这样真正到达了见清净,见解没有错误了,真正地有正见了。我们现在说大家有正见,不过是善巧方便说,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正见?达到名色差别智才是真正有正见。那么再接下来的经文,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更高的正念就是指四念处的观禅。 观禅,大家一直也听到了我们在说要禅修,一定要有止禅和观禅。但是你知道什么时候才真正有观禅吗?在十六观智里面,我们要达到了第三思惟智、第四生灭随观智,这时候才是真正有观禅的时候。平时我们所谓的修观禅不过是相似的,并不是真正的观禅。也就是说到了第五道的非道智见清净阶段才是真正的观禅。这个观禅就需要前面的四种清净作为基础,戒清净、心清净、度疑清净才能够真正地到观禅。然后更高的智慧是什么?更高的智慧就是指灭谛的智慧,它属于第七清净的自见清净,第十四种道智、第十五种果智。到了这样的智慧层次才是真正的更高的智慧。 第三句就是“他无所依而住”,就是不再依赖任何。修安般念成就的成果就是他不再依赖任何。我们修行人先要做四依道人,然后做无依道人。四依大家都知道: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一定还要有依所,有一个借助的工具,那就是四依道人。然后就可以做无依道人,佛是无依道人。 第四句就是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通过安般念的修行,通过四念处的修行,能够辨识一切有为法都不过是色法和名法。而且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辨识色法,如何去辨识名法,这在四界差别观里面会详细地来讲实修的方法。 事实上四界差别观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能够让我们迅速地破除我相的方法。世间除了名法和色法的集聚,没有任何的真实存在。我们能够照见名法和色法的生灭无常,就可以真正证得无我,就不会继续轮回了。这样的修行人示现在世间,就像经典上面所赞叹的:如莲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心清净超于彼。不执著于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这就是来做归纳了,总结依靠安般念以上的那些教导来修止禅安住于身,来修观禅随观身体。事实上我们真正要修观禅,必须要到了第五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才真正地能够修观禅。所以修观禅要有四种清净的基础。再来学身念处的第二种解脱法,就是身体姿势。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来证得无我,在行禅、站禅、坐禅、卧禅的行住坐卧四种禅之中来得解脱。 2、四威仪(行住坐卧——了知身体姿势) 我们在生活之中都离不开这四种基本姿势,行、住、坐、卧,在这里面就可以成就阿罗汉道,就可以成就解脱。但是对于初学者要减少修站禅和卧禅,因为站禅一直站在那里面,站立的姿势会让你很快地身体僵硬、沉重,然后就产生极大的苦受,你要修是修不下去的,会干扰修行,所以要少修。卧禅也要少修,大家要知道南传的卧禅跟药师法的睡光明法是不同的。睡光明法修的话当然很善巧,因为他就在睡眠里面修。但是这个卧禅你是要一直保持清醒觉知的,如果初学者你就学卧禅的话,你还没开始修你就睡着了。吃完早饭睡,睡了醒了吃午饭,吃了午饭又睡,一天到晚都是睡了,这个是不可以的,这样修的话你会越来越懈怠和懒惰。所以它容易引发睡意,这个卧姿的话,难以保持觉知,要少修。 怎样通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来修,然后达到解脱呢?比如说我们修行禅,行禅怎么修呢?我们看底下经文: 复次,诸比丘!比丘行走时,了知:『我正在行走。』站立时,了知:『我正在站立。』坐着时,了知:『我正在坐着。』躺卧时,了知:『我正在躺卧。』无论何种姿势,皆如实了知。 这样来修行禅。有些人就慢慢地慢吞吞地,然后一直心里面念,我抬起左腿然后放下,然后又抬起右腿,这样是行禅吗?不是啦。行禅不是这样的,你这样修的话,当然能够让你心静下来,但是这个不是行禅,不是真正的行禅,只能说是行禅的前行准备。事实上你要真正修行禅,你要先稍微在你经常要经行的道路,要站在那个起点先培育一下定力。 比如说你先修安般念,或者你修四界差别观,到能够见到色聚,见到色聚就见到辨识色法了。你能够辨识色法了,然后就分析它们,分析它们最后的究竟色法不过是地水火风,见到地水火风四界的十二种特相;然后才起步,慢慢走,这样是开始修行禅;然后观照,在行走的时候这个心会产生很多的心生色法。比如说,你迈步之前,你一定心里起个念头,我要行走,要抬左腿。你这念头一起,就会生起很多色法,这个叫心生色法,然后才会指挥你抬腿迈腿。所以要观照,因为“要行走”这一个念头,就产生了很多心生色法;同时也要观照,因为“要行走”这一念,这个起心动念就生起了很多的心路过程。心路过程里面包含了一个意门转向心和七个速行心,这个意门转向心有十二个名法,每一个速行心法里面有三十多个名法,这样地来修才是真正地修行禅了。不是说:啊,我正在行走,了知我正在行走,心里面念一下,就是想行禅了。不是这样的。 眼下大家可能听不很懂,不奇怪。如果你没有系统学过四界差别观,你都不晓得在说什么,也不会懂得它到底怎么修。但是你学下来就好了,学下来你就知道怎样去修,怎样去修四界差别观。我们特别强调,安般念和四界差别观对初学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把这一个意门转向心里面的十二个名法,把七个速行心,每个速行心里面的三十多个名法,全部都能够辨识清楚了,你这个时候就真正地没有我相了,真正地没有我执了,不是口说,而是现证。知道这些名法不过是四种名蕴的集聚,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集聚而已。一切带动和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那些所有的名法是识蕴,在行禅之中能够观照五蕴,就是真正地能够在行禅。如果我们真正地能够在行禅之中来观照五蕴,就证得了名色分别智,再来观照五蕴的生灭因缘。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 前面我们讲了行禅,站禅、坐禅、卧禅都是那样地修。然后还要进一步要观照,观内外、观生灭。观内是观自己五蕴身心、观外是观他人的五蕴身心;然后交替地来观内外,这样就把一切微细执都断掉了。把对于其他人的那种肉体的贪执,微细的也都破除了,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然后还要观生、观灭、观生灭。 观照五蕴的因缘,生起这个五蕴的因缘也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就能够去除我想,就能够断我执,达到解脱。 在行禅之中,要观照五蕴证得名色分别智以后,还要观照五蕴生起的因缘,它灭的因缘。首先是用缘起第五法来观照五蕴身心的远的因缘。我们由于前世的烦恼轮和业轮;烦恼轮有三支也就是无明、爱、取这三支烦恼轮。业轮有两支就是行和业有这个两支。因为烦恼轮引生业轮,因为业轮,所以我们就招感到了今生的果报五蕴的生起。这样就是经文里面所讲的“他安住于身,随观身法”的具体的实修的方法。 然后观照,由于无明、爱、取、行、业有,这五种因完全地坏灭,所以涅槃的时候五蕴完全坏灭,这是观照因缘灭,也就是经文上所讲的“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的具体的实修的方法。 然后再来“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就是观照因缘生灭之后,还要观照刹那生灭。烦恼轮、业轮的五种因一生起即坏灭,即生即灭;当下的果报五蕴也是一生起立即坏灭,即生即灭;因此是无常、苦、无我的,这样地来修观禅。 底下就是讲修四威仪的成果: 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通过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于身体姿势四威仪的禅修,能够体验到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都只是五蕴,只是因缘的相续生灭,那么对它们就没有爱、见、无明——没有贪爱执,没有对自己见解的执著,断无明。没有任何的执著就能够解脱自在。这样对于身体四威仪的禅修就是变成观禅,观禅就能够成就解脱法门,让我们成圣道。 我们为什么要来禅修呢?为什么要来参加禅文化大学堂呢?因为禅修能够帮助我们成就自在快乐的心。 有一些人拥有用之不尽的财富,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物品,但是买不到幸福。 有一些人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他人,但是他对自己的烦恼却束手无策。 那么禅修者拥有自由自在的心。怎么拥有?用前面我们讲的方法,你观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通过辨识色法、辨识名法,就真正地证到一切都不过是五蕴的集聚。而这个五蕴怎么生呢?怎么灭呢?都能知道。这样我们的心就没有任何的执著,没有任何的挂碍,真正的成就自由自在的心。 那么面对任何境界的时候,都能够随遇而安,都能够快乐无忧,法喜禅悦无限。所以这样的生活你选择哪一种呢?你是追逐能够用之不尽的财富吗?还是追逐炙手可热的权力呢?或者还是希望成就自由自在的心呢? 尤其是对于那些修行功夫很纯熟的禅修者,他不是一定要在座上,在坐姿这个时候,才能够成就,才能够修禅,才能够修观禅。他在一切姿势之中都能够成就观禅的智慧,都能够证圣道,都能够进入禅那。 比如说舍利弗尊者和须菩提尊者就是很好的例子了。舍利弗尊者是灭尽定的精通者。我们去那烂陀寺的时候我们就看到舍利弗的大舍利塔,是非常有加持力的,那个也是舍利弗尊者出生的地方,尊者就在那个地方附近的村庄里面出生。舍利弗尊者是灭尽定的精通者。南传佛教寺院是不生火做饭的,比丘们每天都要托钵。舍利弗尊者每天出去托钵的时候,他在每一家门口都是先迅速地入灭尽定,然后从定中出来再接受供养。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他是精通于慈心禅、慈心观。他在每一家门口来接受供养之前,总是先入慈心禅,然后从慈心禅出来,再来接受供养。大家要知道,这个止和观,你不可以混在一起修,混在一起修是很难成就的,你要修观禅,你要先从定出来,再来修观禅。 你看两位尊者就给我们示现了一种榜样。因为两位尊者都希望布施供养者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最殊胜的利益。所以他们都是从定中出再来受供,先修定然后从定出来,再来受供。那样的话,超胜的善业、无量的善业都会在施主的心路过程之中产生。所以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都能够成就禅那,都能够修观禅、开智慧、证无我。 3、正念正知(利益正知、适宜正知、境界正知、不痴正知) 再来看就是身念处的第三种解脱法,正念正知。 复次,诸比丘!比丘行往与归来时,以正知而行;于前瞻与旁观时,以正知而行;于屈伸肢体时,以正知而行;于着三衣与持钵时,以正知而行;于吃、喝、嚼、尝时,以正知而行;于大小便利时,以正知而行;于行、住、坐、卧、醒、语、默时,亦以正知而行。 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在身念处对于身体的任何姿势、任何语默动静都能够来修正知的禅修法。 我们看,比丘行往与归来时,以正知而行。具体怎么做呢?一定要具足四种正知。你任何一种动作,做之前你要先观察,先以智慧观察,这个动作我值得去做吗?对解脱有利吗?这样地来修正知。也就是:利益正知、适宜正知、境界正知和不痴正知,不愚痴的正知,这四种正知。 比如说你要行走,当你生起“向前走”这个念头的时候,你这个行往与归来。你生起这个“向前走”的念头的时候,不是马上就拔腿往前冲,不是立刻向前走,而是要先思惟,是否有利呢?我开始走,这个对我的解脱有利吗?然后我是走向正法,我这样的行走是对于解脱道有帮助,这样我再行动,这就是以利益正知而行。如果你迈步走是去造恶业,只要你一提起利益正知来,你马上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所以往往善与恶、圣与凡就在一念之间。如果你能够有一个利益正知来提醒你,你没有开始造恶业,刚刚开始准备迈步向前走,还没有抬腿,这一刹那把利益正知一提起,你就不会去造恶业了。所以利益正知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适宜正知。你在做的过程之中,要看看有没有变味,有没有走样,是适宜的吗?比如说,你想去印度朝圣,当然这个很好了,能够让你增长信心,感受加持,开发智慧,这个很好。你通过利益正知你决定去,但是你去了以后,你把你的兴趣转移到去看印度的风俗,看印度的舞蹈等等,这样这些都是不适宜的。如果你能够提起适宜正知来,就能够把行为转过来,转为以修行为主,转为来修止禅、修观禅。 第三是境界正知。就是在一切境界之中都能够专注于业处,比如说你选择的业处是安般念,你就在一切行住坐卧,一切姿势之中,其他一切不管,都只是专注于呼吸,觉知呼吸。这样就是境界正知,在一切境界之中都能够保持正知正念。 第四是不痴、不愚痴的正知。就是比如说你在行走的时候,你能够修观禅,修四界差别观,你能够辨识色法、辨识名法,能够了知它们的生灭因缘,这就是不痴正知。这样地来修才是真正懂得“比丘行往与归来时,以正知而行”,这才是真正地以正知而行。了知到在行往与归来,来回行走没有我,只是有法的显现,名法和色法的集聚,行走这个动作的显现、呈现,只是五蕴的相续生灭,这样就是以正知而行。 然后于前瞻与旁观时,以正知而行。当眼睛向前看或者向旁边看的时候,也是要以四种正知而行。于屈伸肢体时,以正知而行。当你想弯曲或者伸直你的身体,有这个动作的时候,也是以四种正知而行。 斯里兰卡就有流传这样的公案。说有个大长老,他把手伸出去了,准备去拿这个茶杯。奇怪他到了茶杯边上不拿这个茶杯,他把手又缩回来,然后又把手又慢慢伸出去再去拿这个茶杯。侍者很奇怪说:“师父您干嘛呀?” 长老回答说:“因为我在前面那一次动作的时候,我不能够保持四种正知而行,所以我要再做一遍。” 你看修行人就是这样解脱的,在一切语默动静之中都能够保持四种正知。 于着三衣与持钵时,以正知而行。出家人在穿着五衣、七衣、二十五条衣、持钵这些时候都能够以四种正知而行。 于吃、喝、嚼、尝时,以正知而行。在吃饭、喝水、咀嚼、尝味道这个时候,也都要能够以四种正知而行。 第一个是有益正知。不分别食物好吃或者不好吃,只是去辨识它对身体有利益,对解脱有利益,有助于禅修,这个食物对禅修有利,让我们这个肉体色身能够维持。 第二是适宜正知。无论食物的滋味如何,会造成身体不舒服的食物,就是不适宜的。我们要由正命而得来的食物,而且食用以后会让善法增盛,这样的食物是适宜的。像五辛就是不适宜的了,因为它会让恶法增盛。 第三就是境界正知。就是在吃饭喝水的时候都能够不舍离自己的禅修业处。比如说修安般念,在喝水、吃饭、咀嚼这些时候,都能够尽量地专注于觉知呼吸。 第四就是不痴正知。就是你在一切的行为之中,都能够觉知一切都只是色法和名法相续之流,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在取用食物。而且由于风界的推动作用,所以食物会前进会被粉碎;然后依靠火界的热能来消化食物等等,这样就是在辨识四界差别观。那么就知道这一切都不过是色蕴集聚,心生色法,食物生的色法等等。每一个阶段的心同时又包含四种名蕴,受、想、行、识蕴。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照见五蕴,并且能够照见它们是无常、是苦、是无我。因为真正地现见、见生灭法,见生灭法就真正地证得无常了;因为是生灭的,不由我们控制的,所以就被这个生灭所逼迫,这个就是苦;因为是生灭的,所以他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因此无我。能够这样来修观禅、来如理思惟,能够在定中修、定中证,这个是真正地不痴正知,就到达了顶峰。 同样的,我们于大小便利时,以正知而行。以四种正知而行。于行、住、坐、卧、醒、语、默时,亦以正知而行。行走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坐的时候、睡的时候、醒着的时候、说话的时候、沉默的时候,都能够以四种正知而行,这样是身念处的第三种解脱法。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 这是我们讲的四念处的三条共同修持原则的第二条,观内外、观生灭。能够以四种正知来观照自己,观自己的相续,五蕴身心相续;然后观别人的五蕴身心相续,交替地来观自他的身心相续;然后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这样地来修正知的观禅。 正知的修行是很重要的修行。在《中阿含经》的注释书里有记载一个公案。是说有一位名叫吉达的比丘,他出家以后与法不相应,很快他的心就退失了,他就跑来向佛请求说:“佛陀呀,弟子没有办法持守那么多的戒条戒律呀,没有办法依照持守那么多戒律去修梵行,怎么办呢?佛陀您老人家有没有特别的方法,有没有哪些简单又有效的方法,能够让我去修呢?” 佛陀就问他:“那么你可以持守一条修行规则吗?” 吉达比丘就很欢喜说:“一条而已啦,弟子一定做到。”然后佛陀就教他正知的修行,在一切威仪之中都能够觉照五蕴,用四种正知去修。他依佛的教诲,在行住坐卧之中观照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只有相续的五蕴在变化、在生灭,照见五蕴,并且照见它们的因缘生灭、刹那生灭。通过缘起第五法辨识过去五支因感得现在的果报的五蕴,由现在的烦恼轮和业轮的因感得未来生的果报五蕴。所以就观察它们都不过是生灭生灭,刹那刹那生灭,即生即灭的,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无我的。不久以后,他就用正知的修行而证得阿罗汉果。 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这是讲修正知的成果。正知很重要,虽然正知的修行只能够达到近行定,不能够达到安止定,但是就在近行定成就以后就能够转成观禅,而由观禅得解脱、证圣道。观智成熟的时候,十六阶智里面的第十四道智和第十五果智就生起来,就证得灭谛了。证悟阿罗汉果位以后就能够超越一切执著,就能够无所依而住,不执取任何事物,这是真正地在生活之中修行的方法。 很多人开口闭口都讲我在生活中修行,但是你要知道,你真正地懂得以身念处的正知来修是真正地在生活中修生活禅,真正地在生活中修。如果你不懂得,你不可能真正地在生活中修行,你的生活不过是一场无穷无尽的忙碌罢了,碌碌无为,一直到离开这个世间。所以不要变成口头禅,你要真正懂得在生活中修。怎么修呢?以正知而修。这是真正地在生活之中修禅的方法,能够使我们正视苦的现实,因为不能作主、不能自主,他被生灭所逼迫。所以正视苦的现实,了解苦的根源,实践究竟平息痛苦的方法,体验到生命内在的宁静与喜悦,这都是在生活中修正知而得到的、而证得的苦集灭道四圣谛。 我们人生很短暂,所以要让它最有价值,生命价值最大化怎么做呢?禅修。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从无明中觉醒,因此能够以正知而生活,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所有人的人生都有两大问题,现实问题、信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只是满足暂时的需要,解决信仰问题才能够满足永恒的需要,永久的需要。有一些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命价值不断增值,有些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命价值不断地贬值,一文不值。怎么说呢?如果每一天都只是疲于奔命解决现实问题的人,他的生命不断贬值;如果能够用正知生活的人,他内在生命的价值不断地增值,所以我们懂得正知,以正知来生活是很重要的。你看这部《大念处经》是如此的平实,告诉我们简单而又直截的解脱之道。底下是作总结: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4、观身不净 复次,诸比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头发而下,皮所包覆,充满种种不净,思惟:『于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膜、胃中物、屎、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鼻涕、关节液、尿。』 这是讲身体的三十一个部分,要观身不净,先要把组成身体的每个部分要观清楚。佛陀时代有两个最基本很重要的修行法,佛陀称之为二甘露门:第一是安般念,第二是不净观。你看我们多有福报,安般念、不净观,佛陀最关注的最重要的这两个法门我们一次就都学到了,而且懂得它真实的修行方法。这个两法合称为二甘露门,就是两种进入不死境界的灵药、甘露。因为本来就没有我,你通过这个生起无我的智慧了,当然就能够契入这种不死的境界。 不净观可以作为修其他的禅那的基础,可以让我们破除贪执。我们觉得无聊的时候可以修不净观;我们觉得起贪欲的时候,可以修不净观。不净观也可以转出来修观禅,由观禅而证得圣道智、圣果智,证得道果。 不净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是有识不净观,观自己、观他人身体的不净。身体的三十一或者三十二身分,或者三十六个组成部分。第二是无识不净观,就是观死尸的不净相,我们后面要修墓园九相。 这里面讲的是有识不净观,依正念来观照身体各个部分的不净。我们四大种所造的身体,它内外充满了种种不净,这个经文里面列举了三十一种身体的组成部分。像头发、体毛、牙齿、皮肤、肌肉、筋、骨头、骨髓、肾等等,这样列举了三十一种身体的组成部分,这个不重要了,也有一些经里面把它列为三十二种组成部分。我们北传佛教里面的经典里面就把它分为三十六种,三十六物不净。不管怎么分这个都不重要,关键是你怎样能够修到相应。底下佛陀以比喻来说明。 诸比丘!犹如双开口的粮袋,充满种种谷物,如稻、米、绿豆、豌豆、芝麻、精米,视力佳者,解开粮袋,应如是观察分辨:『此是稻,此是米,此是绿豆,此是豌豆,此是芝麻,此是精米。』 诸比丘!比丘如是思惟彼身,自足底而上,由头发而下,皮所包覆,充满种种不净,思惟:『于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膜、胃中物、屎、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鼻涕、关节液、尿。』 这是佛陀以譬喻来说明。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上面开口,下面也开口的一个粮食袋子,这个粮食袋子里装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粮食。比如说:有大米、水稻、绿豆、豌豆、芝麻等等,这样装了种种的谷物,就是两头都开口的粮袋来比喻我们由四大种所构成的身体。装在袋子里面的各种谷物粮食,是比喻头发等等三十一个部分。视力佳的人就是讲禅修者、修行者。解开粮食来辨识各种谷物,比喻修行者能够通过禅修,来清楚地观察组成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了知我们的身体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充满了种种的不净。能够这样地辨识的时候,你哪里还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呀?哪里还会起贪欲?一切的五蕴、一切的身心相续,它都只剩下了头发相、毛相、指甲相、牙齿相、皮肤相等等。这个时候你就把我相、人相、众生相初步的粗浅部分就灭掉了;再进一步地来观头发相、牙齿相、骨头相这些也会灭掉,只剩下地水火风这些究竟色法;然后再来修四界差别观,再来辨识色法、辨识名法,就能够证无我,就能够实现解脱。 修不净观,有些人就问,平时没有修观的时候,你就肉眼这么看能够看到人家的骨头吗?也是可以的。但是初学者不可以,初学者一定是在禅观之中来辨识来观。 在巴利文的圣典里面就有记载说,有位长老就在行走时这样看的人,他就只是看到骨头架子。长老在经行的时候有一个女子迎面而来,看到长老莫名其妙哈哈大笑,然后走过去了。再往前走就碰到一个男的,就非常忧虑地急匆匆地跑过来说:“长老呀,刚刚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女子呀?她是什么特征、什么相貌、什么衣服。” 长老说:“我看到一具骨头的架子过去了。”就这样子。因为他正在修不净观,如果他的禅定力够强、禅那够强的时候,他就可以直接用肉眼这样看到,这是修不净观。 具体怎么修呢?经典上面讲的很简略,详细的修行方法在《清净道论》里面,这也是我们大学堂要学的课程。 《清净道论》里面就讲了用七种遍取身体三十二部分的善巧。比如说反复地念诵三十二身分,这是第一种。第二种就是反复地记忆三十二身分。第三就是来依颜色来辨识,头发黑色,骨头白色,牙齿白色等等,这样一一地来辨识三十二身分。 还有七种遍取身体三十二身分的善巧,然后成熟以后,再来练习十种作意善巧。比如说第一种作意,就是先依次地来观,不颠倒。就像我们爬楼梯有三十二级楼梯,你一级台阶一级台阶这样登上去,这样依次地来观三十二身分等等。这样还有十种作意善巧,尤其是八、九、十这后面的三种善巧是特别重要。但是因为眼下我们大家也修不了,然后要花很长时间,我们就不展开来说。大家也可以提前请到《清净道论》这本书,我们下一次要到元旦前后了。所以能够有时间的话,把《清净道论》请在家里面,每一天都去学修,那是非常好的,在讲的时候就很容易与法相应。 在巴利的三藏圣典里面,有很多种经典都重点地强调了、教导了不净观的修法,观身不净。这些所有的经典教导不净观,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组成部分,这个修法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用于修止禅的,一类是用于修观禅的。修止禅,成就禅那;修观禅,成就解脱。这两类可以分为厌恶作意和界差别,厌恶作意就是用于修止业处、修止禅,因为你厌离了,所以不起贪著了,就能够成就定。 本经《大念处经》佛陀讲解的意趣是教导我们修止业处、修止禅。还有比如说像《大象迹喻经》、《大教诫罗睺罗经》、《界别经》,这些都是说界差别的,就是用于来修观禅,是观的业处。这都是很重要的三种小的经典,但是我们不可能展开来讲,大家如果有时间、有智慧、有愿力可以自己去修学,是非常简洁明了的。下载出来自己天天去观修,《大象迹喻经》、《大教诫罗睺罗经》和《界别经》,这些用于修观禅都是非常好的。 有些人听了以后,哎呀,我们这么短的时间,说了这么多具体的实修的方法,这么多重要的实修的禅法。那么到底怎么选择适合自己修的法门呢?听了以后我都迷糊了,我不晓得到底是修不净观好,还是修安般念好,还是修正知禅好,还是修四威仪禅好,我到底修哪一种?讲了这么多,这么短的时间全部都智慧的浓缩完,到底怎么修呢?选择多了反而就无所适从,不晓得怎么选了。 事实上你要把握住根本。我们前面就讲了,四念处有二十一条修行道路,每一条道路都可以让你达到解脱。那你是不是每一种都要尝试一下呢?那很困难,像挖井一样的,这里挖一下那里挖一下,你这一辈子过去了,没有一口井冒水。所以你只要选重要的就对了,佛陀教导所有的修行方法,可以把它归纳为两类修行方法,这样你就好选了。第一类也就是应用业处和一切处业处,应用业处是基础,但是你不要把应用业处都修完。你只要选一种就好,应用业处就是它特别适合于各种个人的根器的,能够善巧方便地帮助我们成就止禅的修行方法。有些人适合于由安般念来成就止禅,有些人适合于修十遍处禅来成就止禅,有些人就比较适合于去修《清净道论》四十种业处里面的其他的种种的业处。他在里面选一种适合于他的根器,你适合哪一种,那一种对你最善巧方便,你一修就上手,一修就相应,你选一种就对了。这个叫应用业处,选一种,这个是基础。 你成就了止禅,禅无非就是三种,从止禅这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刹那定、近行定、安止定。刹那定是最浅的了,近行定、安止定,安止定就已经是禅那了,近行定是靠近禅那了,这样你来成就止禅,你选一种。 那么一切处业处是所有的禅修者都必须修行的业处,这个你就都要修,不管你修哪个法门,这个一切处业处你都要修。又称为四卫护禅,四种能够守护修行人的禅,能够让修行人不走偏,能够让修行人没有障碍地、顺利地到达解脱彼岸的禅。这四种禅是所有人都要修的,不管你从哪一种应用业处来入,这个一切处业处的四种禅都要修,也就是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不净观。哦,这样大家明白了,原来我们现在学的这个观身不净是如此的重要,它是任何禅修者任何修行人都要修的,它是一切处业处。可见这个不净观的重要性了,比如说我们大家,我可以先选安般念作为应用业处。我先从安般念入手,我来成就止禅,这是基础,但是后续必须要修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和不净观。 我们学了《掌中解脱》,中级班里面有这个课程,那里面我们讲思惟念死无常,其实就是死随念的修法。为什么我们修了不相应?因为我们没有基础,我们没有止禅的基础,所以把它变成了一种知识而已。 如果能够先成就十遍处禅里面的白遍,再来修慈心观就很容易修。十遍处禅里面有观四种颜色,最容易最好修的就是白遍处禅。白遍也可以由我们这个三十二身分,你来观你的骨头牙齿那个白,渐渐地把它扩大这样地来修。如果你能够成就白遍处禅,再来修慈心观,那么你一次打坐一次禅修一次静坐,在一坐之中就能够成就慈心禅。具体怎么修呢?你要先进入到白遍处禅的第四禅,然后出定以后,再来实修慈心观,一坐就能成就。 我们内观禅十天的教授,最后也会讲到慈心观,但是大家只是听听而已,为什么?不会相应的。因为你前面的基础没有,但是种下一个种子。如果能够先进入白遍的第四禅,在一坐禅修之中就能够成就慈心观;成就慈心禅的人,他再来修佛随念,也能够就在一次静坐一次禅修之中就能够达到近行定。所以这是一条非常清晰简单而又有力的解脱道路。 这部《大念处经》你真正地明白,实修这个道路是如此地清晰。第一步怎么走,第二步怎么走。有那么多条路,你要选哪一条路走,哪一条路适合你,哪一条路是公共大道你都要走的,哪一些是支道。你可以从哪一条支分的道路选择最适合最适合你的那条捷径,走到这个公共大道上来,然后直取涅槃。所以《大念处经》是非常清晰简单又有力的解脱大道。 有些人问题又来了,想:哎呀,看来我们一开始还是要先修安般念,作为我们的应用业处。但是师父前面又讲了,要修安般念又一定要成就禅相,好像我都参加了三次内观,一点禅相的皮毛影子都没有,怎么办呢?是不是修行一定要有禅相才能成就?没有禅相的话是不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希望了?是不是这样呢?一定要广学多闻,然后选定适合于自己的道路,不然你老是会卡住的,总是会卡壳的。事实上是不是所有的业处都要成就禅相呢?不一定。有一些是需要的,有一些必须要有禅相,不然你修不出来,有一些是不需要的。 这个禅相又从哪里来呢?我们说出现了禅相,禅相有遍作相、有取相、有似相。我们讲到了在这个似相的时候,你用它来修七觉支是很有作用的。怎样由禅相的三相遍作相、取相,然后取相以后它自动地吸附到这个接触点上来,一直持续地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禅相上成就似相。这个禅相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它怎样能够显现这个禅相来呀?有些人大脑思惟想很多问题,当然事实上心里有疑惑,如果不先解决,也是会干扰自己,会修不上去的。 我们修某一些业处的时候,是一定要成就禅相的。比如说我们修安般念,一定要能够成就禅相。然后比如说十遍处禅、不净观,这些都是必须要成就禅相。如果你想修行,通过修这些业处然后来到达禅那,你必须要成就禅相。但是当然了,如果你没有想依靠这个成就禅那,你只是有一些止禅的基础再进入观禅,那也是可以的,所以也不要有畏难的心理。那么像修慈心禅,它破除了人际之间的这种界限,那个也就可以称为禅相。还有比如说修佛随念,修佛随念是不需要成就禅相的。 禅相的根源是什么?禅相从何而来?禅相的根源就是两个字——呼吸。因为呼吸,你能够成就禅相。但是这个呼吸不是我们一般的这种呼吸,它是很深入的很细的呼吸。 我们要知道,呼吸是心生色法,我们学下去或者大家闻思《清净道论》,就能够知道这里面的讲说很透彻很多。我们依靠这个心生的色法,呼吸就是心生色法,而生起的呼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那些心生色法生起的心识都能产生呼吸。真正的安般念禅相从呼吸而来,但是它不是那些所有的心识生的呼吸都能够生禅相,唯有深度专注的心识才能够产生禅相。 因此安般念禅相的生起,它要依靠深度专注的心所产生的呼吸。所以我们有些人禅修坐坐觉得很好,然后突然之间他就觉得怎么好像我感觉不到,我不能觉知呼吸了,我感觉不到呼吸了,这个时候就很重要了。你耐心地等待,把你的注意力放在接触点上耐心等待,不要去改变你的呼吸,不要让呼吸变粗。然后让你能够觉知到,这个就坏了,你自己干扰自己,自己的心干扰自己,让自己不能够成就定呀。你只要耐心等待,它肯定让你能够再觉知到,而这个时候你的心就更深度专注了。 然后再坚持一段时间,它就会成就禅相,遍作相、取相,取相刚刚出现的时候也不要理它,还是觉知呼吸,然后它自动吸附过来,再来把注意力放在禅相上,然后成就似相。 到了似相就很好了,到了似相你的心就能够由你自己控制了,它不会到处乱跑了,它不像以前一样是脱缰的野马了,祖师禅也需要这样的前行功夫。你看这个十牛图,是吧?用牧牛的功夫来告诉我们如何成就一颗可以驾驭的心,这样你才能修行解脱。这样实修我们就能够真正地进入解脱之门。 佛陀说,凡夫是迷惑中的人,菩萨是走向觉醒的人,佛陀是完全觉醒的人。我们现在都正在走向觉醒,所以要持续地保持信心、保持正念。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 这个又是四念处三条共通的修行大原则的第二条,观内外、观生灭。这个观禅能够现见无常、苦、无我,才是观禅,才能解脱。大家一定要真正地去实践,真正地听明白这句话,这就点出了观禅的本质。修行你不要迷迷糊糊修,你要懂得它背后的原理,要把握住它的核心本质。 观禅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能够现见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这是观禅的本质。有了这个观禅的本质你真正成就了,现见无常、苦、无我了,你才能够解脱。所以你要达到这样的观禅,怎样才可以成就呢?它的前行基础是什么呢?你这样一类一类推出来你就知道,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修行方法、去芜存菁的修行方法是什么?那就是你在修观禅之前,你要能够透视名法、透视色法,然后又能够修缘起法。所以这样就明白了,原来辨识名法、辨识色法、修缘起法,这三个法是核心法。只有通过这三个法你才能成就观禅,只有成就观禅你才能解脱,所以透视名法、透视色法,然后修缘起法。透视名法和色法就能够破我相,五蕴不过是名法、色法的集聚,以及名法色法的因缘。 那么修缘起法是第三类核心法,怎样修呢?佛陀根据听法众生的根性,他教导了四种修缘起的法,透视缘起的法,四类透视缘起的法。 第一类就是缘起第一法,大家都很熟悉。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是缘起第一法。但是,一般的人要这样子修不可能,非常困难。所以舍利弗尊者就另外讲了一种在《无碍解脱道》之中,他讲了一种非常简洁的善巧的捷径,透视缘起的捷径,就是缘起第五法。通过修证缘起第五法成就了,你能够辨识过去、能够辨识未来,能够通过烦恼轮、业轮的辨识,能够明白现在的果报五蕴的生起,它的因是什么。这样你再回头来修缘起第一法,那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就很容易了。所以修行也不能蛮干,你一定要懂得善巧。 你之所以修法不能成就,要么是你的法流有问题,根本上你自己拿一本书,自己这么看看,这么修修,盲修瞎炼。或者你的导师没有把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口、每一个关卡给你讲清楚,告诉你怎样过去。所以一定要有清晰完整的实修的法,而不是知识。你知识学那么多、背那么多有什么用呢?然后再来看修行成果: 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讲我们修观身不净,修行以后得到的成果,能够现观五蕴。然后能够成就更高的四念处的成就,更高的智慧的成就,就是四圣谛的智慧。然后能够成就解脱,无所依而住。 有些人听了以后觉得这个好难呀,要成就禅定,要有禅相,成就禅定,这修行的路这么难。是不是有其他捷径呢?当然有了,任何时候都是办法一定比问题多了。所以任何人只要他有善巧的导师,一定都可以解脱了。我们不能够成就禅定是不是不能够证阿罗汉呢?不能够证圣果呢?当然不是了。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很多阿罗汉是没有神通的,没有禅定的,他照样成阿罗汉了。他依靠什么?依靠观行。纯观行也能够成圣果。 我们讲个公案好了。经典里面讲了一个外道的梵志叫须师摩,须师摩是学婆罗门教的,但这个人很聪明。世间的人没有开悟是没有智慧的,只能够说聪明。他很聪明,他就想:哎呀,我跑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假装出家,然后学到他的法,回头来我说是我自己悟出来我证得的,是大梵天教我的,抱着这样一个不纯的动机,跑到佛陀这里来了。佛陀当然是任何时候都在定中,马上就知道这个人的心念。但是佛陀也知道这个人的根器,因为他过去生的波罗蜜成熟了,过去生的善根成熟了。所以佛陀就观察他几天之内就可以证阿罗汉果、证圣道,现在虽然他心还很迷,但是他几天之内就可以证圣果。所以就同意了,接受他出家了,安排弟子给他剃度了。 然后他就很用心地来跟所有的佛弟子来交往,看能够学到什么。因为那时候佛陀的教法已经很广泛了,全印度五天竺都有了,很多远道而来的阿罗汉来请佛印证,来向佛汇报。佛陀呀,弟子是这样修佛教导的这个法、这个法,然后这样成阿罗汉的,佛陀你看这样是的吗?请佛印证。这个很重要,佛陀不印证,你可能是假的,你不是阿罗汉,你自己以为你是阿罗汉了,那这个就是大妄语,不可以啊。 所以很多各地的那些弟子们跑过来跟佛汇报,他是怎么成就阿罗汉的,怎么证得阿罗汉的。这个须师摩以前也听闻过一点,但是他很片面,他就以为说一定是要有禅定功夫,要入四禅八定,要有神通,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阿罗汉道。所以他就很好奇,就拉住那些各地奔过来的弟子们就问:“你们有四禅八定吗?你们有神通吗?” 然后那些人就说:“没有。也没有四禅八定,也有没有神通。”他就很奇怪,不对呀,不是说要有四禅八定、要有神通才能证阿罗汉道吗?你们向佛汇报证阿罗汉果了,讲你们证阿罗汉果的历程,但是你们没有四禅八定,又没有神通,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然后那些人告诉他说:“朋友呀,须师摩呀,我们是依靠纯观行而成就的阿罗汉。” 大家知道阿罗汉有什么?有慧解脱阿罗汉、有心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还有什么?细分的话有九种阿罗汉,对不对?心解脱阿罗汉是通过定来证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经过禅定,他依靠观行,然后由观智而证道。观智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十六观智,因为你要解脱你依靠什么?依靠你的禅定你能解脱吗?依靠你的神通你能解脱吗?也是不能。依靠什么解脱?依靠观智。由观智得道智、证果智、得解脱。一条非常清晰的道路,对不对?所以为什么要闻思呢?是不是说我不用跟大家讲什么话,大家一起打坐,我陪大家打坐就好了,有一天就证阿罗汉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说法,必须要深入地闻法,思惟法,闻思修,因为在这个中间观智会生起来。然后这些人告诉他,我们都是依靠观行而成就的阿罗汉。当然那个俱解脱阿罗汉,那是既有定又有慧。如果是心解脱阿罗汉,他自己成就了,他成阿罗汉道以后他可能不太会说法,因为他原来的闻思就不够。所以这个俱解脱阿罗汉是非常善巧的。那些人就告诉他,我们是依靠观行,纯观行成就阿罗汉。 这个须师摩还是不理解,他就跑去问佛陀。等到那些弟子们汇报完了,证阿罗汉的经历都汇报完了,佛陀给他们印可了或者指出来,你还不是,等等,那些都走了。然后须师摩就悄悄地一个人跑过来顶礼佛陀,向佛陀请法了,说:“佛陀呀,奇怪呀,我看到那么多弟子,他也没有四禅八定,他也没有神通,佛陀你给他印可了,说他是阿罗汉了,证阿罗汉果了,是吗?弟子不理解,请求佛陀能够给弟子开示。” 佛陀就告诉他说,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槃为对象的道智。首先是法住智,法住智很重要,一切观智都属于法住智。有很多人就是依靠法住智,他就能够再进一步成就道智,成就果智。圣道智、圣果智都属于灭谛里面的法,都属于第七清净法。 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明白了,道智并不是四禅八定而成就的,道智也不是依靠神通来成就的,道智是依靠观智而成就的,在观智之后能够生起道智,所以说道智是观智的结果,所有的那些观智都可以把它归纳为法住智。这样我们就有信心了,原来我只要真实地去修,哪怕我因为过去的障碍我难以成就真正的四禅八定,难以开显出神通来,但是我成就了观智,我都能够证圣道。 观智怎么修呢?这样大家很有兴趣了,那什么是观智呢?怎样是成就了观智呢?很简单。我们前面就讲了,观禅的核心本质是透视一切行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的有为法、一切的行法的本质是三相,它的本质就是三相——无常、苦、无我。你什么时候能够透视,真正地现见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能够现见法的本质,你就是成就了观智,你成就了观智就能够证圣果。 我们再来反推,观智要成就这个无常、苦、无我,它是如此的重要。怎样才能达到观智呢?最核心的法是什么呢?最核心的法就是透视名法、透视色法、透视缘起法。这个你就能够成就观智。所以这个一切的透视色法、透视名法、透视缘起法的最直接的法都在《大念处经》里面,所以我们就知道这部经是如此的殊胜。但是当然,希望大家一定要有一些基本的基础。 第一个是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不要被世间束缚得太紧,你一直解决现实的问题,你根本上就不会想到这个信仰的问题,那么你的生命在不断贬值,这样你要想修法不可能的。所以这么几天的禅修,我当然不是指望大家能够成就禅定,只是希望通过系统地闻思清晰的解脱的道路,而能够真正地生起一些相似的观智来。 第二个是要持守戒律,持守戒律是基础,很重要。前面的是正见,第二就是戒律。戒律很多人说,哎呀,我过去我没有闻法之前我造了很多恶业呀,怎么办呢?是不是我造过那些恶业,我就这一生没希望了?不是。要看怎么说,打个比方。同样是偷盗,如果你是出家人的身份,或者你在寺院里面住,然后你私自拿常住的常住物,哎呀,这个花很漂亮,这是常住物,摘下来送给你,这个什么什么送给你,这样子。如果是常住物,然后你没有经过羯磨,你就随便送给人的话,事实上你就已经犯了,犯了的话,它在你修止禅修观禅的道路上一定会产生障碍。所以你要特别谨慎,我们任何修学一开始都要讲戒律,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如果你在闻法之前,你没有受戒之前,你不懂得,你犯了恶业,那个它会障碍你吗?那个它不会障碍你成就观智,它不会障碍你成就圣道。 我们也讲一个例子好了。比如说,优填王始造像。释迦牟尼佛跑到天上忉利天去讲《地藏本愿经》去了,人间的弟子们想佛陀,怎么办呢?造一个佛的像,优填王用旃檀木雕一尊佛像。优填王的王后有一个侍女,侍奉她的宫女。每一天王后拿八个钱让宫女去外面买鲜花,买回来给王后用。但是这个宫女没有闻过佛法,每天拿了八个钱她就四个放在自己口袋里面,另外四个去买花给王后,好多年都是这样的,王后也不过问也不知道。 然后有一天优填王请佛来了,请佛进宫说法了,这个宫女很好奇去听。她过去生,她宿世的波罗蜜成熟了,虽然她现在这么迷,一直天天犯盗,虽然她现在这么迷,但是她那时还没有受戒、没有闻法,只是有一个偷盗的行为。然后她也很好奇去闻法,因缘和合,一坐法闻下来她就能够直接修法念处,她马上在佛陀说法的中间她就证得初果须陀洹了,所以她当然法喜无量了。 然后闻完法以后还早,刚刚吃中午饭,所以这个王后想起要用花,又给八个钱给这个宫女去买花。这个宫女已经是初果了,当然她不敢偷盗了,所以她就用八个钱全部买了花,买回来给王后。王后很惊讶,奇怪了,你怎么今天这束花同样的钱多了一倍呀?然后宫女就忏悔说,我原来不懂得佛法,我有偷盗的行为,怎样怎样。然后这个优填王和王后都很感动,都很高兴,都很赞叹,然后更加勇猛精进地跟随佛去修行,然后也能够成就。 所以你不要轻视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从来没有闻过佛法,可能他一坐法听下来,他就是法念处相应,他就证初果了,那是真是不一定的事情。 所以这是我们讲戒律很重要,尤其是受戒以后一定要尽量地持清净戒。这样对我们的解脱一定会非常给力,非常让我们快速地解脱。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明白了,杀死九百九十九个人,把他们的中指砍下来那个是谁?鸯掘摩罗,对吗?鸯掘摩罗他为什么能够成阿罗汉?很多人有怀疑,说:哎呀,这个人且不管他过去造的业了,他今生都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为什么他跟随佛陀他都能够证阿罗汉?这个实在是奇怪,不是有因果规律吗?很奇怪,他就没有想明白。但是你要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杀的人呀?他是受了佛戒以后杀的吗?当然不是了,对不对?他是没有见到佛陀之前被外道所诱惑引偏掉了,所以他有这个杀生的恶业。有这个杀生的行为,但是他没有犯过这个不杀生戒,对吗?所以那个是不同的,他虽然造了那么极重的恶业,他跟随佛以后都能够解脱,都能够在他解脱的道路上面,那些不会成为修行障碍,他能够证阿罗汉道。但是当然了,虽然他破戒的罪业没有,因为他没有受戒,但是他杀生的罪业有没有呢?当然有了。杀生的罪业还是有的,但是他证阿罗汉果了,灰身灭智。当然,以这样的智慧,真正地生起般若空慧来,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样地来修行。 然后当然要励力精勤地来修安般念,哪怕是成就遍作定、近行定都可以。你看这样子,正见是慧无漏学,戒律是戒无漏学,安般念成就止禅是定无漏学,戒定慧三根本都在其中了。 然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发大乘菩提心。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是入主出奴,前面听了大乘法,哎呀,很欢喜,现在又听了这个南传佛教法,哎呀,很欢喜,我要证阿罗汉。不要这样的。 我不建议大家发愿证阿罗汉,我建议大家发愿做菩萨成佛。这个很重要,你要发菩提心很重要,以大乘的心修南传的法,这是直接的非常便捷的解脱之道。我们这个传承,我们这个教导,我们这个禅文化大学堂的修学体系,它是完整地包含了南传佛教、北传的汉传佛教和金刚乘的教法的所有的法要精粹都在其中,所以它是非常清晰而又直接有力的解脱大道。 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说我不建议大家证阿罗汉,但是要实修南传佛教的法?因为你没有这个基础的话,你说什么大乘法都是戏论,都是空架子,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那样很难解脱,所以以大乘心修上座部的法是非常好的。 我们也讲个公案好了,讲释迦牟尼佛的公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根本导师。释迦佛就是这样示现给我们做榜样的,他也不求证阿罗汉果,虽然南传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也是大阿罗汉。南传佛教里面那个《清净道论》,佛随念,九种随念佛功德,第一种就是讲佛陀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有五种功德怎样怎样,然后这样来修佛随念,当然非常好。 佛陀过去无量劫以前,他就遇到了燃灯佛,大家都知道,对不对?遇到燃灯佛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就已经成就了禅定,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成就了修十六观智,他就已经修到了第十一观智。什么智?行舍智。你看十六观智他已经修到了行舍智,行舍智就很重要了。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十六观智里面行舍智,你修到第十一种行舍智以后,你就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你是快速求解脱,那么马上你用行舍智往上走,你就迅速地可以证阿罗汉;还有一条路就是你到了行舍智,你就不求证阿罗汉,你求成佛,这个很重要。他遇到燃灯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成就了十六观智的第十一了,走到行舍智了。这个时候只要他愿意听燃灯佛给他说一首偈子,在听法的过程之中他就能够依法念处而证阿罗汉。但是因地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去听闻这首偈子,而是在燃灯佛面前发菩提心,发愿誓愿成佛。燃灯佛就给他授记,你将来成佛叫释迦牟尼佛等等。 你看,从燃灯佛之后一直到迦叶佛,这个中间菩萨有无量无量生的转生,都在修六度万行。而其中有九生也是示现作比丘的,他每一生作比丘的时候,他都能够通达三藏十二部,他都能够把自己的证量证到行舍智,他都能够成就禅定和神通。但是因为他过去的愿力,他都不取证阿罗汉的圣果,一直到迦叶佛之后他来示现成佛。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个十六观智很重要,行舍智之后还有两条道路。但是在眼下这么一个时代我们能够到行舍智吗?不能。这么说吧,更进一步降低标准,我们能够成就两种智慧就可以了,后面都好修了。也就是名色差别智和缘摄受智。事实上你修名色差别智,你只需要通达,你只要懂得真正的那些辨识色法、辨识名法的那些窍诀、那些细节,在实修上面你要把每一个环节都弄清楚,然后修行道路上你就没有障碍。再进一步你还要修缘起第五法,再回头修缘起第一法,这样你就能够成就什么?缘摄受智。对于大家修如来禅,我想对大家成就观智的要求就是这个两条,名色差别智和缘摄受智能够成就就可以了。那么后续我们还有更好的善巧方便能够让大家快速地成就。 好了,那么我们今天就到此地了,底下是一个总结。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总结观身不净,不净观的修法。 那么四界差别观第五种解脱之道,因为它里面牵涉到的实修的窍诀非常多,我们到第三次的集训的时候再来详细地讲。 好,大家应该非常清晰地明白了这个解脱的道路,愿我们大家要精进,愿大家与法相应,不断地走向觉醒。 好了,阿弥陀佛! 第四讲 请大家跟我念: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 为利有情愿成佛。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首先让我们共同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虽然是南传的实修的法要,但是我们还是要能够以大乘的菩提心来摄持,这样子的话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成佛的资粮。 很高兴能够见到我们首届禅文化大学堂的同学,这是我们第三次的学修营。去年国庆节长假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大念处经》,上一次有三讲。首先就讲开悟的窍诀,一个基本信念,二个下手之处,三条共通的修持原则。然后讲了修习四念处的七种利益,正如佛所说:四念处是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我们讲到了身念处里面的安般念禅、四威仪禅,正念正知禅和观身不净禅。今天开始,我们这次的学修就分四讲,总共七讲把《大念处经》学修圆满。 请大家看我们这部经本的第六页,今天我们就讲第五种禅法——界差别观和身念处的第六种禅法——墓圆九观。 学修非常重要,像世间所说的“男人不学习会被社会淘汰,女人不学习会被别人替代”。何况我们不单单是这种意义上的学习,而且是超出生死轮回的学习。因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从无明中觉醒,我们参加禅文化大学堂就是来学习从无明中觉醒的方法,不是我们有一个愿望我要从无明中觉醒,我就会觉醒了。你一定要有一个实现的路线图,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你一定要有证量标准。 禅的本质就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很多人其实学佛也好久了,但是他总是把握不住根本,心里没有底,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够见性解脱。佛陀用他自己成佛的经历,就在一部经里面祥细地讲到了。在一部叫做《萨遮迦大经》上面佛陀说了三个譬喻:第一个譬喻是“水中湿木”,一个木头它里边是湿的,然后又泡在水里;第二个譬喻就是“地上湿木”,在地上,但木头还是湿的;第三个就是“地上干木”。然后我们分别用好的钻子来钻木取火,来钻这三种木头,哪一种钻探才能够生火呢?当然只有第三种,就是“地上干木”才能够冒出火花来。同样的,这个道理是佛陀在禅修的时候悟到的。因为我们知道佛陀出家以后,他先去跟着很多很多的外道去学习,包括我们中国人翻译的《郁头蓝弗》等等。他已经达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还是不能够超出轮回。当然了,在南传的翻译是把他翻译为随塔尊者。 佛陀后来他就悟到了这三个比方,所以就说:为了生起我们内在的智慧之火,首先要让湿木离水,木头它本来是湿的,你首先要把它从水的环境之中拿出来。那就比喻什么?我们首先禅修的时候对于初级学者,你首先要能够减少外境对感官的刺激。你在一个五欲声色非常炽盛的环境之中,初学者是很难真正的生起定慧来的,还要使这个湿木变干。木头里面本来就是湿的,要使它变干,那就是要减少内在的贪欲内心的贪欲。再来用钻子来钻这个木头,就比喻什么?用钻子钻木头就是比喻培养出正定,然后就能够生发出智慧火了。由此佛陀他就悟到一个道理,就是极端苦行是不利于修行的,是无益苦行。 我们知道佛陀曾经在六年之中在雪山修苦行,每一天吃一麻一麦;并且佛陀还用很多的苦行方法,比方说,屏住气等等很多很多的方法。后来佛陀悟到这三个比喻以后,他就知道这个不究竟,修无益的苦行是没有什么用。极端的苦行就象把一个木头弄成了一块腐朽的木一样,腐朽的木你怎么钻它也不会生火。同样的,在你身体状况非常差极端差,由于修无益苦行,所以它象腐烂的木头一样,象一个朽木一样,那样子你怎么钻都不会出火。当你没有能量的时候,你怎么修也很难真正的明心见性。悟到了这个道理以后,佛陀就放弃了一麻一麦的苦行,而来改修中道之行。 那么我们讲第五界差别观,这是四念处里面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修法。 大家要真正修行解脱的话,有几本是不可以不读的。比如说《大念处经》这是根本;比如说北传佛教的《瑜伽师地论》,yoga相应。瑜伽师地论上面也讲到这个界差别观,不过他讲六界,地、水、火、风、空、时。我们南传的觉因尊者这部《清净道论》,以及我们本经《大念处经》就讲四界,地、水、火、风四界,并且来说南传里面他一直到现在,这个实修的法流道统一直都在。尤其特别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是帕奥禅师,缅甸的帕奥禅的帕奥禅师,他特别善巧于教大家来修四界差别观。还有就是马哈希禅师,他的禅法也非常有特色,著有《清净之论》。这都是我们实修必须要的。 我们汉传佛教的三宝弟子,往往就是理论上面非常高妙,但是在行持上面不够扎实,这也是法比较衰落的一个根本原因。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个界差别观的修法。 禅修分为止禅和观禅。止禅就是先修定再开启智慧,常规在四十个业处里面。我们一直强调,在四十个业处里面最殊胜的就是两个,一个是安般念,第二个就是四界差别观。为什么?因为其它的业处都只能够让我们证得禅定,而这两种法要,它既能够让我们证禅定,又能够让我们开启超出轮回的智慧。 所以依据止禅和观禅的不同,也可以把修行人分为止观行者和纯观行者。止观行者就是先修禅定再来修智慧,比如说先修安般念止禅再来修观禅,纯观行者就是他不修禅定,他直接来修观。比如说,我们修四界差别观,这种就可以称之为纯观行者。那么修纯观行者而证得阿罗汉的一开始他不会有神通,但是当他证得阿罗汉果位,后续还是可以开显出神通来的,而止观行者他成阿罗汉的时候是有大神通的。所以对于《大念处经》、《瑜伽师地论》和《清净道论》,我们要非常重视。 5、四界差别观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任何姿势中,以各种界思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 这段就是佛陀开示说:“比丘们啊!比丘在任何的姿势之中,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之中,都要能够观察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它其实不过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种组合而成的,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无我的。也就是说观这个身体里面的四界十二种特相,这是它实修的方法。四界,当然传统的我们把它称之为地水火风四大种,或者说四大。那么四大,地大有六种特相,也就是硬、粗、重、软、滑、清。我们身体里面的骨头啊,等等这个很硬的;地大的还有一个特效是粗、沉重;同时也有软、滑、清这六个特相。水大的特性就是流动和粘结,火大的特性就是热和冷,风大的特性就是支持和推动。 这段经文佛陀说得很简略,但事实上无量的法就在其中,四界差别观的修法就在其中。所以这段经文它有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在禅修的四十业处之中,唯有安般念和四界差别观是最殊胜的。那么我们来修止禅是为了培养定力、培养专注力,常规我们大家经过好多次的内观禅修的实修。刚刚开始的时候,禅修的前几天会觉得很幸苦很困难,心难以安定下来,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定力。就譬如我们爬山一样,爬山也必须要有好的体力,如果你不够强壮的话,你爬山爬一小会就会觉得很疲倦。但是如果你持续的锻炼,每一天都坚持去爬山,随着你体力的增强,你就可以一气呵成,一气呵成爬上山顶觉得很容易。同样的我们来修止禅也是如此。修止禅,它不是目的,它是工具,随着我们定力的增长,我们就能够轻松的安住于当下,随着我们定力的增长,我们再来观的时候,就容易、就有力量、就能够观下去。 比如说我们要观名法、色法,观色法,观二十八种色法。比方说我们观眼、耳、鼻、舌、身、意,那么眼门心路历程、意门心路历程、七处寻心等等。你如果没有止、没有定力的话,你是很难观下去的。所以修止禅是为了培养专注力,而修观禅是为了培养洞察力,能够开启自性本具的智慧。 四念处禅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建立觉知的四个途径。为什么叫做四念处?因为每一个里面它都离不开正念,都离不开正念正知。我们修念处就能够让我们时时刻刻在当下,直接地洞察自己的身心五蕴,体验到五蕴身心不过是一连串不断不断瞬间在生灭变化的过程,没有实质、没有实体。所以它不断不断地刹那生灭,生灭无常,无常故无我,无常故苦,所以无常苦无我。这样法的共相就呈现出来了,就证得了,这时候就不会再产生贪婪和愤怒的习性反应,就能够让身心净化,就能够止息苦。苦的止息,烦恼痛苦的止息就能够证得涅槃。 可见最大的喜悦是观禅的喜悦。由于有观禅,所以我们每一个当下都能够焕然一新,都能够直接地体验无为法,不会再胡思乱想了。而且它是在智慧层面的,不是在知识层面的。知识来自于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累积,而智慧来自于自性之中本具的光明的开显。所以我们修观禅的时候,自性光明和鲜活的智慧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来了。 第二个要点就是四界差别观具体如何来修?实践的路线图是什么呢?就是辨识十二刻相。四界差别观里面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辨识,你要能够很清晰地能够辨清楚在身体里面,在当下的身心里面要能够辨识清楚四界的十二种特相。 巴利文的佛教圣典里面记载了两种修习四界差别观的实修方法。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讲的是适合于利根行者的修行简略法。佛陀在《界分别经》、《大象迹喻经》里面,就有教导详细的修四界差别观的方法。缅甸帕奥禅师,他就很擅巧、很擅长于教导,如何去一步一步地去实修四界十二种特相。 有兴趣的同修,我建议大家不妨关注一部经《罗怙罗经》。南传里面,我们北传翻译为“罗睺罗”或者翻译为“罗云”。你可以明显地看到这部经,是佛陀针对于罗怙罗尊者来教导他怎么样子由凡夫证得阿罗汉果位的。经文分为六段,不长,但是非常精粹。我们想佛陀的儿子很小跟随出家以后,他怎么样子在佛陀善巧地教导之下,先来闻思,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先学五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渐次地修安般念,修四界差别观,然后迅速地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可以把经文分为六段,当然我们后面再讲五取蕴的时候也会提一下这部《罗怙罗经》,那么他就是依靠这个四念处来证得阿罗汉的果位的。 我们首先要能够辨识,先修辨识十二特相的时候,是先从风大的推动这个特相来修的。当然十二特相就是辨识地界的硬、粗、重、软、滑、清这六种特相;然后辨识水界的流动和粘结这两种特相、两种性质;再来辨识火大的热和冷这两种特相、两种性质;再来辨识风大的支持和推动这两种特相。 修四界差别观的时候,就是要能够逐一逐一地在全身来辨识这十二种特相。一般来说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我们先要能够辨识风界的推动;再来辨识地大的硬、粗、重;再来辨识风大的支持这种特相;再来辨识地大的软、滑、清;再来辨识火大的热和冷,最后辨识水大的流动和粘结。因为这个流动和粘结,你只能够比量地推知,而其它的就很好辨识。比如说,你要先辨识我们这个风大的特相,就是移动。你看你吸气的时候,你吸气你就感觉到这个气就有一个推动作用,你吸气进来之后这个肚子鼓起来了,这个是风大的推动的特相了,腹部胀起来了,胸部扩张了。你吸气的时候从鼻子,然后在脑腔里面,它也有一个推动的作用。所以这个是最明显的一种辨识的特相。你先从吸气;然后辨识这个在脑腔里面的推动,在胸部的扩张腹部的胀起;然后当你能够辨识以后,你进一步辨识全身,整个全身的风大的这个推动作用都能辨识。当然大家在实修的时候,我们大学堂最后去闭关修的时候,是要做小参的,你在实际的辨识过程之中,有什么问题要提得出来,才能够真正地指导你进步。不然你听一听不过是做为一种知识积累,这个没有用。 然后就惭惭地能够全身的所用部位的推动,都能够这种关于风大的这种推动,这种特相能够辨识得很清楚了,你就再来换一种。就是比如说你辨识地大的硬这种特相,硬很容易了。比如说我们牙齿咬一下,这个硬就能够体会到,然后惭惭地体会全身的所有的硬这种特相;依次依次再到粗,我们手跟手摩擦能够体会到粗糙的感觉等等;重,然后再到支持,我们之所以能够站立、能够坐着,都是依靠风界的支持,这种特相;然后再到地大的软滑清等等。依次依次地来辨识推动硬、粗、重;支持软、滑、清;再来辨识火大的热和冷。那么这十种特相,都可以直接地由我们的触觉来得知,最后的水大的特相流动和粘结,这两种特相只能够根据其它的十种特相推理而得知,所以它就留在最后来辨识。 当我们把所有的一一辨识十二种特相都能够辨识清楚以后,我们就要能够在整个身心同时来辨识十二种特相。但是你以为这样子就是四界差别观了吗?不是,你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当你能够同时辨识十二种特相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迈向近行定了,所以第三要点就是平衡诸界迈向近行定。 修行的时候有些时候,修行者在修持过程之中,这个四界它会失去平衡,所以身体容易生起病苦等等。比如说,如果你修行时侯,身体出现僵硬,那怎么办?你就要能够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对立的特相上面去,僵硬它的对立的特相就是软,所以当身体僵硬的时候,就要辨识地界的软这种特相。当我们能够熟练的十二种特相以后,要能够反复反复的辨识,一直到我们能够同时来遍观全身的十二特相。 当你能够同时遍观的时候,你就好像从背后、从双肩后面同时的来遍照全身。然后我们这时候你就可以迈向近行定了,这个时候你就看不到这个身体了,你看到的只是一团灰色物,灰蒙蒙的一团东西在那个地方,这是一种灰色的。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你就看到各种各样的光,不同的光,一开始是好像灰色的烟雾一样的光。然后你要继续能够辨识这个灰色光里面的四界,地、水、火、风四界。你持续持续的修四界差别观的时候,它将会变得白若棉花;你再继续持续的专注辨识这个白色体里面的四界,它就会转变成为透明体;透明体放射出明亮的光亮,光犹如水晶一样。这个明亮的、明净的色法就是净色根。 五净色是存在于我们五种粗的感官里面的敏感色法,它们能够作为前五识生起的依靠之处,这个称为净色根。我们很多凡夫,凡夫他很难分清楚净色根和浮尘根,他以为怎么样?以为我们眼睛这个粗重的眼根,然后来对色尘,事实上这个是浮尘根。它应该是精微的净色根,才能够作为前五识生起的依靠之处。当然这个净色根它又要依靠浮尘根而存在,如果你这个浮尘根坏掉了,你这个净色根也发挥不了作用。也就是说这些敏感的色法,它要依靠各自的粗的感官而存在。当然,其中这个眼净色它只是分布于眼根,而唯有身净色它是遍布于全身的。 那么到这个阶段的时候,身净色、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这些看起来,你在这个禅观之中的时候,它看起来都会像透明的微粒,小块,极小块这样子的团块状的。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你还是在止禅阶段,还没有破除对色法的三种密集的执着。 色法有三种密集,名法有四种密集。也就是说它会有假象,它会有一个概念,不是真实的相是概念相。那么色法它会有三种密集,也就是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和作用密集。一个色法一个色法它连接起来,它很快,你没有定力的时候你根本上看不清楚,所以你看起来它是一个持续的存在,其实它都是一个一个的,都是分开的。但是你会形成一个凡夫的一个观念,一个概念,在你概念上面你认为这个是相续密集。然后还有组合密集、作用密集。不展开说,在实修的时候有问题了再来破除。 对于色法的执著,如果你不能够破除这三种密集,你决定不能够见到究竟色,你决定不可能开悟。对于名法就是精神法,如果你不能够破除四种密集,你也不可能真正的破除我执。 我们学过唯识的,我们中级班有唯识课了,就有《八识规矩颂》。大家一定都会很清楚,玄奘法师造的这部《八识规矩颂》。前五识颂: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所以把南传的法跟北传的法对应起来看的时候,你能够很清晰的看到这个中间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呼应。而且南传的法它很朴实,它没有那么很高深、很玄妙、很复杂的理论,它就直接告诉你怎么在当下身心里面来起修。我们现在大家都不缺知识,可能大家听闻的佛法多了去了,什么都可以说一大堆出来,但是有用吗?你累积很多知识不会导致开悟,反而可能会障碍你。需要的是实修的导引,是很清晰的你在禅观之中,你的身心会起什么变化,起了变化以后你应该怎么办。怎么样能够最快捷的,最简洁明了的破除色法的三种密集,名法的四种密集,而证得名色分别智。事实上当我们能够证得名色分别智的时候,后面的道路就很顺了,为什么?因为你见清净了。 五识同依净色根。我们就可以知道,前五识它不是依靠浮尘根的,不是依靠这个粗的感官的,而是依靠净色、五净色。然后愚者难分识与根,凡夫,甚至于愚法的声闻,他都难以分清楚。然后你再来持续的专注的辨识这个透明体里面的,也就是净色里面的四界:地、水、火、风,然后你就会发现它放射出,在禅观之中放射出明亮的光;然后你一直持续持续来专注于这个明亮的光,至少能够保持半个小时以上的时候你就到达了近行定。所以这个纯观行者,他虽然说不需要先专门去修止禅,他仍然还是需要依靠定力的支持的。那么到了近行定以后,这个近行定很重要,近行定就是纯观行者的休息之处。 因为你修行观禅的时候呢,它是要很清晰的去辨识的。比方说你辨识眼们色四十五法,这个四十五法,你就要很清晰的一法一法的要辨识清楚,这个没有定力、没有定力的支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纯观行者他的定力,他的禅定功夫是比较弱的,他就需要有一个休息之处,就以这个近行定,作为纯观行者的修行之处。我们修行观禅的时候如果感到疲劳,就可以退回到近行定之中休息。正如我们一直跟大家强调说,我们修内观你不要跑得太快,你觉知呼吸、觉知感觉保持平等心。然后你觉知感觉,你觉得心散掉了,你又退回到觉知呼吸上来,而且觉知呼吸你还只是修止禅,这个就是你的休息处。 同样的,我们修观禅可以在近行定之中来休息。就好像止观行者,他成就了四禅八定,然后他要出定,出定以后再来修观禅。修禅观他感到疲劳了,怎么办?他又退回到止禅,退回到四禅八定里面去休息一样。同样的,我们的纯观行者,就在近行定里面休息。当我们能够恢复清晰跟活力以后,又在从近行定之中出来,又来修观禅。 譬如说打仗的时候,原来冷兵器时代,打仗的时候要有碉堡。士兵在战场上面打仗的时候,觉得很疲劳了,但是敌人还是很强盛,还是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怎么办?这个时候士兵就可以退回到碉堡里面去休息,休息好以后再投入战场。同样的,修观禅的时候,我们要能够辨识许许多多,许许多多的法,你一定要能够辨识心路过程。你每一个起心动念,你不单单是比方说你心里面生起了贪心,你要觉知你生起了贪心,这个不够,这个只是刚刚开始,不要以为这个就是修四念处了。也就是说这个才刚刚做到不忘失正念,你已经能够保持正念。我起贪婪,我就觉知我起贪婪,我不投进去,我只是看着它,这个是刚刚开始而已。接下来你要怎么样?接下来你要能够以观禅来知道每一个念头,它生起的因是什么,每一个念头它的这个心路过程是什么。比方说眼根对色尘然后你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你要能够很清晰的把这个心路过程都能够辨识清楚,这个样子你才能够真正的破除我执。 我们的大乘佛法,大家理论讲多了,都是滑口而过。但是都不知道真正的去彻底断除我执的最直接明了的,最朴素的方法,其实四念处就是最简洁的方法了。所以我们要能够去辨识许许多多的名法和色法的时候,疲劳就会产生,这个时候就可以在近行定中休息。 第四个要点就是观禅,就是如何辨识色法,如何辨识名法。禅修者有两条路径:一条是止观行者,一条是纯观行者。止观行者先修止禅再修观禅。比如说先修安般念,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它有十六个阶段,我们现在学内观的,事实上才是一点点。安般念是一个很殊胜的法,乃至于说你从开始修一直到证阿罗汉,如果你按照这十六个阶段,一梯一梯往上走的话都是可以的。所以这是一个很殊胜的法,常规的就只是以安般念来修到安止定,然后再来修观禅。 纯观行者就直接以四界差别观来达到近行定,不需要去修安止定,因为要成就安止定真不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这么一个时代。所以你只要有近行定就好了,有了近行定,就直接来修观禅。当我们修到近行定的时候,能够持续的专注于透明体它里面的空间的时候,你一直一直去保持,也就是那个净色根的净色;你一直能够去专注于净色的时候,净色里面的空间,这个透明体里面的空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透明体,它粉碎为,突然爆炸了,粉碎为无量无量的很多的色聚。这个色聚其实就是极微粒子,这个时候你的定力已经比较深了,你能够直接的现观,不是理论上知道,不是像物理学家,他研究,他通过实验、通过工具,所以他能够知道,这是禅观行者他直接的现量的见到。见到极微粒子,见到色聚,这个时候也就达到了七清净里面的心清净。 我们知道七清净,先要戒清净,第二就是心清净,第三就是见清净,见清净就是名色分别智,之后就是度疑清净,那也就是缘摄受智等等。 因为它这个净色爆炸以后,粉碎为无量的许多的色聚,然后你要能够再进一步更细的去观察,单一色聚里面的四界。就是说极微粒子它里面的色,这个地水火风四界。 色聚又可以分为明净色聚和非明净色聚。明净色聚是透明的,是五净色的色聚。然后你会发现你在禅观里面,在辨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色聚,它在非常迅速的生灭,非常迅速的生灭。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见生灭法是指在这个里面的见生灭法,不是说凡夫看到这个世间生生灭灭,不是这个。它应该是在禅观之中,你修到了心清净以上,你见到的这些色聚,它非常迅速的生灭,这种生灭。但是这个时候,你还是没有能力去分析这些色聚的,没有能力去辨识这些色聚的。因此你还会看到这些色聚它是极微极微的,但是有体积的微小的粒子。为什么?因为你还不能够破除色法的三种密集,你还不能够破除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功用密集这三种密集。如果你以为说你来观这些色聚,你在那个定里面、禅观里面,你观那些色聚它快速快速的在生灭,以为这样子就是修观禅,那你就错了,这个还不是真正的观禅。那要怎么办,它有无量无量的色聚在生灭,你不要管它,你不要去管这些色聚迅速的生灭,你要忽视它,你只是辨识单一色聚里面的四界。 打个比方,好像一个你不想见的人,但是你在路上跟他不期而遇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你会装作没看见,眼睛目不斜视直接往前走。同样的,你要修禅观也是如此,它有无量无量的极微色聚在迅速的生灭,你不管它视而不见,你就只是看单一色聚,不去理会那些生灭,只是去辨识单一色聚里面的四界。到了这个时候就已经是修止禅的最后阶段了,也就是观禅的最初开始了。 我们是禅文化大学堂,所以不用讲那么多的虚头理论,就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讲每一步每一步禅观的方法。当然根器不够的人,可能一下子也只是听听而已,如果你种性够的话,就能够破除很多过往禅修之中的一些障碍和一些迷执。 那么这个时候就已经是观禅的最初开始了,接着要能够进一步的来观察单一色聚里面的所造色。这个单一色聚它还会所造色,也就是颜色、香、味、食素。颜色就是视觉的对象。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视觉?因为在每一个单一色聚里面它都有这种元素,所以这个是很容易辨识的了。然后香,香就是指气味了,每一粒色聚里面它都有这种色法,都有香,这种色法。首先你要能够辨识,你要真正来能够辨识这个颜色,香、味、食素。 这个已经去到很微细很微细,要有定力,要有很深的定力才可以了。 首先你要能够辨识鼻净色和有分心。鼻净色就是我们知道的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这个五净色里面的其中鼻净色,就是依止于浮尘根而作为我们五识、作为鼻识它能现起的一个依靠之处,这个是鼻净色。鼻净色它可以在四十多法里面的这个鼻十法聚里面可以看到,你在禅观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然后是有分心。很多人学南传,因为我们大乘佛法里面没有有分心这个说法,很多人觉得很迷惑。这个有分心是什么?有些人修,说我们来修行禅,要能够怎么样子去觉知有分心。而且还有很多人,他如果因为不懂得有分心那,他掉到那个有分心里面,他以为他证涅槃了,这就大错特错了。有分心是什么?其实“有”就是指生存,我们有这个生命之流呀。“分”就是成分,所以有分心就是生存它的成分,也就是说生命相续之流,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我们有了有分心,所以个体才能够不间断地存在,在这一期生命之中,它一刹那一刹那都不会间断的,这个样子的一个存在。 每当我们这个认知对象的心路过程它不生起的时候,有分心它就会显现出来,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是有分心在相续的生灭。也就是说,我们眼根对色尘,然后马上就会生起眼门心路过程,会生起意门心路过程。然后你没有再去辨识下一个的时候,它这个中间它就是这个有分心,在一刹那一刹那不会间断地一直生灭相续。 这样子我们就把修观的基础准备好了。就是说你首先能够辨识清楚鼻净色和有分心,然后你再来专注的来辨识这个单一色聚里面的香这个元素,这个色法,你来辨识它。辨识它以后,你马上就会发现这个香,这个元素,它在同时撞击鼻净色和有分心,这样子你就能够把这个香辨识清楚。然后味,味道也是如此的来辨识。然后就是食素,食素有四种,也就是业生食素、心生食素、时节生食素、和食物生食素。业生食素就是指业力它产生的能量。 如果我们来学修《大念处经》,你会很明显的知道,它跟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说,要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工程会很相应。为什么?因为它所讲的这些事实上都很清晰,很具体很实在,就在当下的身心里面,所以这个是法的根本。 业力所产生的能量是业生食素。然后心生食素,就是起心动念产生的能量,你一起心一动念,它就会产生很多的能量。然后是时节生食素,时节生食素就是大自然变迁产生的能量。大自然天地在运行,这个时候能量就产生出来。比方说惊蛰的时候万物生发的能量,比方说秋分的时候万物收摄的能量等等,这些它都是根据这个时节的变迁而所生的食素。然后是食物生食素,我们一天所吃的食物,它就会能够制造很多的食物生食素,能够长达七天之久,能够足以维持我们的生命七天;而欲界天天人,他一天的食物,可以制造的事物生食素,会长大一到两个月这么长久。所以每一个单一色聚,至少都包含有八种色,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道、食素。 在特定的情况之下,色聚里面的火界和食素能够制造好几代的新色聚,它会一直一直的制造好几代的新色聚色法出来,能够清晰的来见到这些过程就能够破除色法的相续密集。你就知道了,原来这些色法它是这样子生起来的。有业生食素、心生食素、时节生食素和食物生食素,然后对于这种相继密集的假象就能破除了。详细的说,当然还要能够辨识命根色法,性根色法,男众他有男众的性根色法,女众有女众的性根色法等等。事实上它跟我们现在的生理学发展以后的话我们来比照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相通。这些实修的时候就根据大家的小参情况再来说。 然后有利于禅修进步的食物是很重要的助缘。我们在后面讲那些五盖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昏沉?昏沉是障碍我们修止观的一个很大的一个麻烦。昏眠,打坐没多久,哎呀,头就低下去了,就是这样子。很多人都是孙悟空的师弟,一打坐就做孙悟空师弟去了。所以什么叫昏眠?五盖中为什么叫昏眠?昏沉是小睡眠,睡眠是大昏沉,所以合起来叫做昏眠,昏眠盖。什么原因?很多是因为食物的原因,东西好吃,哎呀,多吃一点。但是你就会发现你上座,你就会打瞌睡了,就睡着了。还有一种是不护根门、不受戒,你犯了戒以后,你一定会容易出现昏沉的。为什么?你戒律清净你的阳气就会上升,你就不会昏沉,你戒律不清净,你一定一上座就昏沉,就是这样子的。这部非常实在的《大念处经》里面佛陀教的法,它是非常朴实的实修法等等。所以恰当的食物其实是很重要的,而且饮食要知量,不能太饿,不能太饱也是很重要的。 南传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说有六十位比丘,他们精进地在森林里面禅修。然后有一位女居士叫做玛蒂卡玛塔,每一天她很发心去护持这六十位比丘,每一天都烹煮了很多的食物去供养森林里面禅修的六十位比丘,护持他们。然后有一天,她看到比丘们这样子精进修行,她也很好奇,她就请教法师们说:“比丘们、师父们、请求你们能够教导我禅修好吗?” 然后比丘就很欢喜的教导她,她就很欢喜的回去修炼,并且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她就证得三果阿那含果了,她就具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了。 因此玛蒂卡玛塔就满怀感激和喜悦,她就想,我所证得的,我所体证的佛法真是无比殊胜。虽然我每一天忙忙碌碌的料理家务,并且还要给比丘们准备六十人份的食物,但是我仍然能够迅速的证得三果阿那含果。所以我满怀感激、满怀喜悦,并且我也相信那些比丘一定都是大阿罗汉以上了,一定有更大成就了。所以她就满心欢喜,用她刚刚证得的天眼通,去观察森林里面禅修的六十位比丘。但是令她很吃惊、很震惊的是什么?当他用天眼通来观察的时候,发现六十位的比丘竟然没有一个人证得圣果;不要说证得圣果了,甚至于十六观智里面的证得名色分别智的人都很少。她就觉得很奇怪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然后她用刚刚证得的神通来观察,就发现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食物上。不是没有好的法流,当然有,没有的话弟子怎么会证得三果呢,对不对?有好的法流但是师父没有证得,弟子证得了,为什么?因为比丘们不会说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你给他什么他就吃什么,不管合适不合适他都照吃。不是比丘不精进,也不是法不好,而是因为食物不恰当,问题就出在食物上。有些比丘他的习性是喜欢吃咸的,但是你天天给甜的给他吃,当然他不会挑就照吃不误;有些喜欢甜的,你偏偏给他送的是咸的等等;有些人喜欢蔬菜有些人喜欢糕点。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得到恰当的自己适合的食物。 她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出于报恩的心,出于感恩的心。所以她每一天都不再混在一起来做食物了,根据每一位比丘的习性来准备好很多份,根据每一个人的喜好来为每一个比丘准备食物。因为她已经证得三果了,所以她能够很迅速的能够把这些全部都做好。果然不久以后,所有的森林里面禅修的这些比丘都能够证得二果、三果、四果,很多都能够证得阿罗汉果位。 所以能够辨识色法和辨识色法的因缘,这个色法他怎么样子生起来的,不是我们简单、这么粗的看这些色法。它是极微色聚,你要由灰色的光到白色的光;然后透明体,透明体以后;然后它爆炸分裂为无量无量的色聚。在单一色聚里面的话,你还要去辨识它的四界,然后这样子才真正的知道,才能够真正的破除对色法的迷执,破除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和功用密集。这样你才能真正知道色法,它现起的因缘,它灭去的因缘。这样你才能真正地破除对物质实有的这种错误执著,然后还要能够破除对名法的执著,就是对精神法的执著,这种就称为名业处。 名业处对于精神法的辨识,它包含了四部分:第一就是辨识内在生起的各种心。 第二就是辨识存在于每一种心刹那中的所有的名法,一开始你要能够辨识,要能够如实知自心。你心里面生起了贪婪,你就觉知你生起了贪婪;你心里面处在无贪状态,你就觉知你无贪心,这是最初的一步。第二步是每一种心一刹那之中的所有的名法,所有的精神法,你都要能够辨识清楚,比如说七种速行心等等。这些我们后续都会展开来说。 第三种还要进一步能够辨识发生于六根门头的心路历程、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眼根对色尘。然后这个中间它出现的心路过程,它出现心路过程的话,你要分为七个阶段来辨识。你想在电光石火这个眼根接触,这么一刹那之中你要把它分为七段,七个步骤来观,而且现见,不是比量的思维。修行一定要知道不是用思考,而是用现观,而是用现见、现证。我们说《现观庄严论》,现观,你要能够当下体验。为什么?因为思考是在大脑这个范围、这个层面,而不生不灭法不是大脑能够真正的认识的,所以你要能够辨识发生于六根门头的心路过程。 第四要进一步能够不单单是内在的名法要能辨识,还要能够辨识外在的名法,就能够破除四种名密集。四种名密集前三种是跟色法的三种密集是相同的,也就是破除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和功用密集,或者说称为作用密集,第四种名密集就是所缘密集。 然后观禅的下一个阶段就是缘起的辨识。你到了这里了,你能够破除对于名法和色法这个密集的这种假象的执著,能够破除了,然后还不够,还要近一步要能够辨识缘起。有缘起第一法,缘起第二法,缘起第三法,缘起第四法,这个四种法都是佛陀在经典里面亲口宣扬过的。还有缘起第五法,是舍利佛尊者的一个特法,我们上一次最后一讲的第三讲的时候也提过了。怎么样子通过缘起第五法来知道过去生、知道未来生。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见缘起是无比重要的。如果不能够见缘起,那么事实上要真正的证圣智、证道智、证果智是很困难的。 第五个要点就是修四界差别观,这个禅修的成果。那么我们以戒清净为基础来修四界差别观,通过辨识四界十二特相,然后就能够在禅观之中破除我相、人相。那么我相人相众生相这些都消失了,见不到身体了,只见到一堆灰色物,灰色的光;然后再变成白色体,再转成透明体;然后再专注的辨识这个透明体,粉碎为很多的色聚,也就是极微离子,这个时候就达到了心清净,再来修观禅。然后来辨识色业处、名业处就能够证得名色差别智,这个时候就达到了见清净,见清净很重要。 事实上我们这个大学堂是希望说大家能够实修,不是让你一直往上修。你修这个《大念处经》,你修到见清净就好了,转过来再来修大乘法,这样子就会很快速。为什么?因为你一直去往上修,你成为定性声闻那也是不太好的。但是如果你直接从大乘法入,你根器不够的时候,你基础不牢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然后学佛很多年,已经修养很好了,但是不客气的说,你一点修行都没有,只能够说你修养很好了,那个不够的。你懂得很多理论 你有很多知识,你净化了你心的表层,那个都只是修养。所以,事实上我们大家的希望就只是说你证到名色分别智就好了,然后转过来,这种就会非常快捷。这也是我们这个构建当代佛法修证体系。事实上它的殊胜之处,特胜之处就会在于此地。 只有你真正的见清净了,你才是真正的对于人我执真正的破除了,你才是真正的你的见解。没有见清净之前,不客气的说应该都是相似的修行,甚至是盲修瞎练;见清净以后你才由以前轮回中的那种无明系统转入了明觉系统了。那么进一步再来辨识缘起,你能够辨识清缘起,你就证得了缘摄受智就达到了度疑清净。你看牛顿那样子的大科学家,他到后面他都想不明白,专门去研究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宇宙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如果他能够闻到《大念处经》的话,以他的那种智慧,那么通过证得度疑清净,当然他就不会去做那种无畏的浪费精力的事情。 这个世界是由三颗苹果创造的:第一颗苹果夏娃把它摘下来,然后人就能够分别善恶,就被驱逐出伊甸园;第二颗苹果砸在牛顿的脑袋上,然后万有引力就被发现了;第三颗我们都发现了烂苹果,乔布斯的烂苹果。 事实上我们由度疑清净再往上修,就是第五,了道非道智见清净。然后就是第六,行道智见清净,第七,智见清净。整个的修证次第按照《清净道论》,这是个归纳性的。所有的上座部的法要都在清净道论里面,实修方法主要就囊括在“七清净、十六观智”里面那。怎样来实证七清净十六观智,那么由界差别观来修是一个很快捷的法。 好再看第二段。 如善巧的屠夫或其学徒,屠宰牛只,并将其肢解成块后,坐在四街道口。诸比丘!比丘如是于任何姿势中,以各种界思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 这一段是佛陀用比喻来说明了,禅修者要能够在四威仪之中不断的辨识四界十二特相。你看这个四街道口,两条街道交叉路口就变成了有四个道路。事实上这是比喻我们行、住、坐、卧四威仪,我们要能够在四威仪之中都能够保持觉知,都能够以觉性来辨识四界十二特相。 “屠牛者”是比喻禅修者。屠牛者把牛肢解成为一块一块的,同样的禅观行者也要能够辨识身体,他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界的假合而成的,没有身体,只有地、水、火、风四界。那么这个时候修行者就杀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把禅修者比喻为屠夫;他把无量轮回的生命都斩断了,能够契入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坐在四街道口”是比喻身体行住坐卧的四种姿势。佛陀说:比丘!要能够熟悉这个四界差别观,能够辨识十二特相以后,要能够在行走、站立、坐着、躺卧,一切威仪之中都能够不间断的来辨识四界十二特相;能够在四威仪之中熟练的辨识单一色聚的四界以后,进一步要能够观察色聚里面它的所造色,也就是颜色、香气、味道、食素等等;把这个色法生起的因也能够辨识清楚,破除对色法的执著,破除对色法的相续密集;然后组合密集、功用密集的这种假象的执著,要能够破除执著;然后就能够见到究竟色法,再来修名业处,见到究竟名法,这样就能够达到苦的止息,就能够证得圣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下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一段是四念处共通的修法,每一个念处他都会讲这么一段,也就是我们要能够观内、观外、观内外,观生、观灭、观生灭。事实上这一段它主要就是侧重于讲观禅。 四界分别观里面要能够对于肉体和精神体,都要能够观照内外、生灭。观内是观自己的五蕴身心是四大假合,观外是观他人的五蕴身心是四大假合;观内外是自他交替观察。之后是观生灭,五蕴身心它不断的生灭变化是无常的;五蕴它不断的受生灭的压迫,所以是苦的,没有自由;五蕴生灭无常,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所以是无我的。 然后由粗浅的层次到深细的层次,我们由粗浅的观,一直到观名色法;到色蕴里面;这个色法里面的所造色等等。由粗浅一直到深细,逐步逐步的、渐渐的就能够解开系缚身心的烦恼和执著,乃至于完全解脱。如果观智成熟以后,就能够清楚的照见色法和名法的生灭;这个时候应当不在注意身体,只是专注于坏灭,渐渐的就只见到坏灭了;这个时候应该要观照色法、名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有时候也观照这个修观的心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个时候就证得十六观智里面的“坏灭随观智”,就是第“五坏灭随观智”。 当观智成熟以后,就能够以道智和果智来了知涅槃。道智能够灭除我们心路过程之中的一切烦恼,能够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于五取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蕴,不执著这个五蕴世间的任何一切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这是总结。佛陀说:比丘!要这样的以四界差别观辨识十二特相来安住于身,修止禅,达到近行定。达到近行定以后再随观身体,再修观禅来随观身体,观色业处、名业处来证得七清净十六观智。 对于四界差别观,就简要的说到此地。接下来是墓园九观。 6、墓园九观 ①.墓园九观一,膨胀清淤腐烂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已死亡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胀、青瘀与腐烂。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②.墓园九观二,啄咬饲食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被乌鸦、老鹰、秃鹰、苍鹭、狗、豹、老虎、豺狼或各种虫类所啖食。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里面的墓园九相。我们前面讲过了不净观,那个是有时不净观,就是在活的生命体去修不净观。这个是在死的生命体,在死尸上面看着死尸它腐烂的过程,分为九个阶段来修不净观,来破除迷执。 前面我们讲过了两段:第一就是膨胀清淤腐烂相;第二相就是被鸟兽虫所啄咬,所啄咬饲食相。 ③.墓园九观三,附着血肉筋腱的骸骨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已变成只剩下一些血肉附着的一具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第三,附着血肉筋腱的骸骨相。 ④.墓园九观四,无肉血迹漫涂筋腱相连的骸骨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已变成一具无肉而只有血迹漫涂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第四相:无肉血迹漫涂筋腱相连的骸骨相。 ⑤.墓园九观五,骨血无肉筋腱连接的骸骨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已变成无有血肉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第五相:骨血无肉筋腱连接的骸骨相。 ⑥.墓园九观六,骸骨散掷各处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已变成四处散落的骸骨,这里是手骨,那里是足骨、胫骨、大腿骨、髋骨、脊柱与头盖骨。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第六:骸骨散掷各处相。 ⑦.墓园九观七,骸骨成螺色之白骨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已变成贝壳色的白骨。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第七相:骸骨成螺色之白骨相。 ⑧.墓园九观八,骸骨堆积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已变成堆积年余的骸骨,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第八相,骸骨堆积相。 ⑨.墓园九观九,骸骨粉碎成骨粉相 复次,诸比丘!比丘看见被丢弃于冢间的死尸,骸骨已粉碎成骨粉。然后他以之反观自身,思惟:『确实地,我的身体具有相同的本质,也将会变成如此,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这是第九相,骸骨粉碎成骨粉相。 那么这段经文就很长,但是事实上所讲的内容,我们可以合起来领悟,这段经文就完整地讲了身念处“墓园九相”的修法,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不净观和安般念是佛陀特别赞叹的二甘露门,就像甘露一样能够让众生迅速地证入圣道。 不净观有两种:有识不净观和无识不净观。有识不净观是四念处的第四种禅修法,观身不净禅,以活的生命体取相来禅修三十二身份。如果专注于修止禅,就可以修十遍禅,十遍处禅。用到十遍处禅就用到了四种颜色:青、黄、赤、白。常规容易修的是白遍处,白遍处禅——就是先观察外在众生的骨骼,然后是白色的,由白契入到看整个世界都是白遍,达到四禅,舍念清净地定;再出定以强大地定力来做支撑,来修观禅,就能够证得涅槃。 第二种是无识不净观,就是以墓园九相为禅修对象,以一具死尸腐烂过程为禅修对象。现在很少人来修这个了,在斯里兰卡还是有一些很大的禅院,还有专门特别的房间提供给比丘来修墓园九相,但是真正在修的已经不多了。 第二个要点就是无识不净观的九种变异相,在《大念处经》中佛陀说,九种尸体他腐烂的过程,九种变异相,第一是膨胀青淤腐烂相。那么其实这个就是有一个相识,如果到了后续的大乘佛法里面,他就有运用这个方法。其实每个人不单单是死了以后才出现这个青淤相。你看我们那里撞一下就会青淤,对吧。青淤因为当你向生的惯性很大,他渐渐就会好过来;但是当你向死的惯性大的时候,他就会形成一个一个色斑,然后越来越深,越来越深,一直到你走了。那么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什么?我们怎样去把这个向生的惯性加大,如果在这个法药里面,如果你能够懂得这个法的时候,一片枯树叶,然后你通过修禅观,就给它重新变得青绿等等,这个样子当然是另外一种禅法了。 第二就是被鸟、兽、虫所啄咬噬食相。 第三就是附着血肉筋腱的骸骨相 第四就是无肉,但是还有血迹漫涂,筋骨相连的骸骨相。 第五就是无血无肉筋骨连接的骸骨相。 第六就是骸骨散之各处相。 第七就是骸骨成为螺色的白骨相。 第八就是骸骨堆积相。 第九就是骸骨粉碎成为骨粉相。 比丘!要能够时时反观自身,思维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会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子的结果。 修墓园九相观有很殊胜的功德,因此佛陀把这个说的很详细。你看我们那个四界差别观,就说了那么一小段,我们就讲了那么久。但是墓园九相佛陀特别讲的很详细,为什么?因为它对于凡夫修行,它有特别的一些功用,所以有殊胜的功德。起码有五种功用,所以佛陀说的很细致。 第一种功用是能够帮助行者去除贪欲,升起厌离心来。《清净道论》上面说,里面有一品叫做《说不净业处品》就说了十种不净,来对治贪行者的十种妄念。 什么是十种不净?有识不净观是一种不净,墓园九相是九种不净,合起来就是十种不净。 这个十种不净它能够对治贪行者的十种妄念。那比如说,由于膨胀相显示尸体的坏形,所以适合于贪行的人。青淤相显示坏色的皮肤,就适合贪着于声色的人,有些人特别的贪着于外在的皮肤的颜色。 第二种功用就是能够帮助行者痛念无常,修行有紧迫感,能够精进用功,所以生死禅要有紧迫感是很重要的。那么四卫护禅里面能够保护禅修者,使他免离于种种危险,所以就称之四卫护禅。四卫护禅是一切禅修者都需要的,不管你修那个业处,都必须要修四卫护禅。 四卫护禅就是指慈心观、不净观、佛随念,死随念。如果禅修行者他心里面升起了贪欲,他就应该修习不净观;如果禅修行者他心里面升起了嗔恨,他就应该修习慈心观;如果禅修者他的信心退落了,内心暗钝了,他就应该来修习佛随念;如果禅修行者他缺乏紧迫感,修行久了,他感觉很厌烦,感到很无聊,这个时候他就应该修行死随念,然后他的精进心就能够提起来。 第三种功用就是消除魔障,戒行清净。 修死随念很重要,因为修行道路上很多魔障。我们前面讲了,你戒行清净,你的阳气会升起来,你禅修的时候,你不容易昏沉。但是另一个问题是什么?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没有智慧力,你的欲望也会增长,因此如果你没有死随念的时候呢,魔障一起你就退掉了,你就退堕了。 中国人有个传统文化有个词叫什么?把那些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叫鬼混。确实是有鬼混在那个中间来吸食精气的,如果证得天眼通就能够看得很清楚。学佛网上面有一个居士他就讲到了,网络上说他有宿世的修行的缘故,他就有一种能够跟天人交流的能力。天人就告诉他,说那些夜总会、酒巴那些场所,很多的男男女女都在一起喝酒聊天。我们那天也说过了,男人赚钱是为了喝酒,女人喝酒是为了赚钱。看起来他们都很开心,但是天人就能够以天眼通看到每个人身上面,脖子上面都会有一个小鬼骑在他脖子上面,这个鬼混,鬼混在其中。 有一部经叫做《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经》,这部经的第二卷上面就有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咒”。大家可以搜索这部经典,可以查到这个咒,当然,需要的话也可以传承这个咒。并且的话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说,每个人人体有三把火来保护人体,也就是左肩、右肩、头顶,这三把火保护着我们的身体。有些人会喜欢到澳门去葡京去赌博,进了赌场的时候,这个鬼神就守在门口,所以它会把你这个三把火灭掉,你一进门它先把你三把火灭掉。当然你看不见了,你进去以后迷迷糊,就这样子。实事上右肩、右手、右脚它牵连的是全身的磁场,那么这边不便捷,这边很痛啊等等,往往跟前生的磁场,跟前生的业有关系;左肩、左手、左脚这边它牵连的是今生的磁场;头顶是我们这个聚生神,本命元神它的磁场。那么我们能够修这个死随念的时候,就能够保持正念。 第四种功用就是修墓园九相的时候,能够帮助禅修者不起妄念,提升能量,容易证入禅定。因为贪嗔痴三毒消耗能量是非常大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向生的惯性和向死的惯性。如果能量不断不断地消耗,向死的惯性就会加大,那么坏死相就会向青淤相转化。通过禅修,通过持咒,灌顶加持能够加强向生的惯性,坏死相就能够有健康相,就能够向健康相这个方向转化。所以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呢,向生的惯性这个时候是力量最大的,所以不要忙于起床,可以很细致地一直去按自己的腹部,以能够忍受为准——分别分别的去按,这个叫做什么?深入腹地啊,这个原来刘力红在湖北讲过一次,大家可以看看相关的视频,这样子的时候就能够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五种功用就是破除对色身三种密集执著,容易证得涅槃。修墓园九相再进一步用观禅来辨识缘起,没有对缘起的辨识就无法提升身念处禅修作为解脱法门。你仅仅只是知道,就是觉知,你正念觉知这个身还是不够的,一定要能够辨识缘起,就是说一切都需要有法念处它才会成为解脱的法门。事实上四念处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每一念处都具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不过是身念处占的比重比较大,就称它位身念处法。能够辨识缘起就能够破除对色身的三种密集执著,就能够破除对精神身的四种密集执著而证得涅槃。 第三个要点就是观内、观外、观内外,观生、观灭、观生灭。正如《杂阿含经》里面所说的:凡夫要厌离身体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要摆脱精神体的局限和束缚就不容易了。所以破除对肉体的三种密集执著,破除对精神体的四种密集执著,才能够思维缘起;思维缘起能够令观字渐渐地趋于成熟,才能够断烦恼,得解脱。不执着于世间,超越爱、见和无明,无所依而住,然后墓园九相的禅修就成了解脱的法门。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到此地,我们已经学修身念处的十四种修行方法。第一种是安般念禅;第二种是四威仪禅;第三种是正念正知禅;第四种是观身不净禅;第五种是四界差别观;第六种到第十四种就是观墓园九相。每一种方法都需要配合法念处的修行,才能够成为解脱的法门。观五蕴以及五蕴现起的因缘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无我的,都可以成为解脱的法门。 那么身念处注重于观照色法,但是只是去观照色法并不足以让我们证入涅槃,所以还必须要同时也能够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身念处到此地就讲圆满了。 (二)受念处(受随观念处——观察受的九种要素)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受随观感受? 于此,诸比丘!比丘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 佛陀开示说:“诸位比丘!比丘在禅修和时候,要如何在种种感受里面来修止禅,安住于受?如何在种种感受之中来修观禅,随观感受呢?如果只是乐受时,知道乐受;苦受时知道苦受,不苦不乐受时,知道不苦不乐受。”这个还不算修习受念处,只是一般人都有的感觉而已,了知受的生灭无常、无我才算是受念处的修行。当各种感受升起来的时候,能够当下觉知,能够保持正念,明觉。觉知快乐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痛苦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不同的感受不断地在转换,在变化,才能够越来越清楚地受的无常。 受,可以分为三种受或者说五种受。三种受就是:苦受,乐受,舍受。五种受就把身和心分开来:苦、乐、忧、喜、舍。五受,身体的快乐称为乐受,心里的快乐称为喜受,身体的痛苦称为苦受,心里的痛苦称为忧受,然后还有不苦不乐的舍受。 比方说,我们看中国人用词是很精确的,我们说“喜欢”和“欢喜”有什么不同知道吗?你说:“我喜欢禅修,喜欢打坐”,或者说“欢喜禅修”有什么不同吗?有。喜欢你还没有相应,那是一种习气,甚至于可能是偷懒,什么都不用干,我就盘起来打坐就好,管它是不是睡觉和昏沉都可以,这是喜欢,喜欢禅修、喜欢打坐。欢喜打坐是什么?你打坐,上坐就相应,内在的这种喜悦升腾起来了,欢啊,升腾起来了,欢喜;然后修法相应,对于色业处,名业处都能够修的很相应;然后能够修止禅,修观禅,这个是欢喜禅修,欢喜打坐。 前面刚刚这个是我们说受念处,它的修行可以分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佛弟子,佛陀教导弟子们一般是先修身念处,再修受念处。我们看四念处,越往后就越精微越细致。身是最粗显的,受感受就要细一些,心就更细了,法是微细的,所以它越来越精细。那么在修行的时候,一般就先修身念处,再来修受念处;先来修色业处,再来修名业处。因为肉身是身心五蕴之中,身心五蕴结构里面最明显的,最清楚的层面,也是最适合进行自我观察的一个起点。但也有例外,比如天人,天人他可以直接修受念处,《长阿含经》里面佛陀为天人说法,因为天人他的受很明显,所以佛陀就不说身念处,直接教导受念处。 第二个要点就是感受包括了身和心两个层面。感受是由身生起,由心感知的,它是在身和心里面的一个结合处。六根对六尘互相接触的时候,先产生感受,然后才有贪嗔的习性反应,贪爱、嗔恨、习性反应跟着来了。也就是受、想、行、识,先有受蕴,然后有想蕴,对它有判断,有价值判断,给它贴个标签,习性反应起来了。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发展专注力和洞察力,能够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能够在觉知感受的时候保持平等心,能够不起贪嗔的习性反应。 刚开始练习修受念处的时候,你会经验到那种、体验到那种粗糙,粗糙的感受。一开始有感受,开始有强烈的感受,那个地方觉得很燥热或者很痛等等。但是你修到一段时间以后,你觉知不到感受了,事实上你回到觉知呼吸上,感受还会再生起,它会越来越细腻。这个时候表示你的觉性越来越敏锐了,反复反复持续地练习,觉知感受就能够变得很细微。那么终将觉知到你对这个感受觉知以后,更进一步你来知道一切都不过是名法和色法。然后对于名法生起的因缘,灭的因缘,对于色法生起的因缘,灭的因缘都能够辨识清楚,然后你就能够证得名色差别智。 感受是很真实的体验,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强调一点,不要只是沉迷于思考,而是要体验,当下体验。思考只是在知识层面,不管你怎么想,不管你怎么思维,你总在想蕴里面。你应该要直接去修,去体验。感受它是很真实的体验,六根接触外境,时时都会有种种的感受生灭。并且来说,因为感受它会引申种种热烈的情绪,会促使我们迷妄执取。你看,因为你有了某种受,强烈的感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啊,轮回轮转,就在其中。 所以这个感受是个枢纽,在你感受起来以后,你不去随顺习性、随着习气反应,而是能够保持平等心,能够去以觉性觉照它,那么感受它也可以成为你走向涅槃的一个很巧妙的修行的方法。觉知感受,与当下能够保持正念,不去发动贪爱嗔恨,就是切断生死轮回地契机。 在十二因缘的锁链之中,心里过程在触、缘、受这个阶段就结束了,就不会再发展到受缘爱、爱缘取,也能够在触缘受这个阶段切断了。所以说上根断无明,中根断爱,下根断取。那么保持正觉,保持正念正知,来观察刹那刹那生起的种种感受。认清受它的无常、苦、无我,能够切断爱,能够在这个受缘爱这个中间链条切断,把这个受与贪嗔的习性反应的连接切断,这个就是超出生死轮回有效的方法。 第三个要点就是修受念处使我们能够活在当下。我们这个北传佛教里面的祖师禅,其实也会借助这个“受”。禅师会借助这个“受”让弟子活在当下,把他的心识由妄念纷飞拉回到当下。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这个马祖道一,他引导百丈怀海禅师顿悟的野鸭子公案。 有一天,马祖道一禅师在山路上面经行,百丈怀海禅师就随侍在一起了,做侍者陪师父了,看到一群野鸭子在空中飞过,马祖就问“这是什么?” 百丈怀海回答说:“野鸭子”。 马祖问他说:“到哪去了?” 怀丈就回答说:“飞过去了”。 马祖马上就扭住百丈怀海的鼻子,怀海就负痛失声。马祖说:“又道非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啊!” 这个公案其实可以分为四个回合:第一个回合就是马祖启发百丈怀海问他,“是什么”,当下直指心性!但是凡夫位的百丈怀海没有觉醒没有觉知,攀缘外境,心是黑的是迷的,所以他只是回答说野鸭子。 第二个回合又进一步问他去哪里了,然后百丈回答说,飞过去了。还是在追逐迷心逐色,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百丈怀海他全部都是落入在想蕴的作用里面,他并没有突破想蕴的控制。这个里面其实给我们一个警醒,很多人学佛法他甚至于学一辈子,他都是停留在知识这个层面,停留在想蕴这个层面。他一直在思考,这个经书在说什么,法师在说什么,然后他听了很多,也看了很多,也在打坐。但是都没有用,打坐的时候还在想不停地想,但是这个都没有用的。为什么?因为都只是停留在想蕴的作用里面,并没有突破想蕴的控制,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不要沉于思考,而要直接体验,直接体验。 第三个回合就是马祖用一个强烈的手段,来扭怀海的鼻子,抓住怀海的鼻子猛力一拉,当然就很痛。这个强烈的痛受就切断了,马上就切断了百丈怀海的妄想分别心,迷心逐色的这个心马上就把它拉回来了。但是够不够?当然不够啦。为什么?拉回来是拉回来当下来了,你有强烈的痛受,但是还是在受蕴里面,对不对?这个还是在受蕴里面,并没有空掉五蕴的制约。 第四个回合,马道又进一步启发他“又道飞去也”,又道飞去也其实是什么?自性它是非去来今。我们看《信心铭》:“非去来今,无在不在,十方物前,超越时空,言语道断,信心不二,不二信心。”所以这个时候百丈言下有省。现在的人习惯于以思考来代替亲身感受,以头脑来代替心灵,所以更加需要禅修的智慧。尤其是佛法流传,在中国流传这么两千多年,表面繁荣但事实上越来越衰落,为什么?没有真正的证悟,缺乏真正的证悟者。 大家都是停留在思考的那个层面,记住了、自己也能思考、也能说,但是这些都没有用。所以不可以以思考代替亲身感受,不可以用头脑代替心灵。不要活在头脑里面,应该活在当下的心的觉性里面。其实很多都是如此说,你看伊斯兰教苏非派,它是伊斯兰教的神密派,它有一位哲人也说过,活在这个世间,但是不属于他,所以不要有一个认同,不要陷进去。 再看经文: 感到有染着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有染着的乐受。』感到无染着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无染着的乐受。』 感到有染着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到有染着的苦受。』感到无染着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到无染着的苦受。』 感到有染着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有染着的不苦不乐受。』感到无染着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无染着的不苦不乐受。』 这段经文有两个要点,其实这里面就讲到了六种受。 第一个要点,佛陀把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细分为六种,也就是有爱染的三种受和无爱染的三种受。六根接触六尘就会产生感受、受蕴,想蕴又会对感受做出好或者坏的一个评价一个判断,给它贴一个标签。凡夫因为对诸法实相的无知而又我执,有执著的有爱染的三种受,就是禅修者对于三种受生起了贪爱或者抗拒的反应;无爱染的三种受就是觉知到感受,但是切断了习性反应,不生贪爱和抗拒的反应,称为无爱染的三种受。 人的一生之中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不苦不乐的感受,为什么?因为这就是愚痴。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这是一种对我执的迷惑,是不知道因缘法则的愚痴。其实贪里面有愚痴嗔、里面有愚痴,这个不苦不乐受就是愚痴。 第二个要点就是为什么要觉知感受呢?因为导致到我们轮回的是我们不断不断地生起了贪爱和嗔恨的情绪,然后造种种业,或者内在不断地起贪嗔反应还茫然无知、茫无所知。这些贪嗔习性反应的诱因就是感受——对于乐受起贪,对苦受起嗔。所以要断贪嗔,就要学习以客观的态度,能够保持不间断地一直去觉知,能够觉知所有的不同的感受。然后接受任何自然生起来的感受,保持平等心,不去加以判断,不加以判断想蕴就不会生起来。对所有的感受都是不迎不拒,只是不中断不间断地用觉性去面对和照亮一切的感受,而不卷入其中。以觉性和平等心来超越一切感受,活在当下,就能够亲见感受的生灭现象。 一般的人大家都是凡夫,都会喜欢乐受,其实乐受里面就隐藏着贪爱。不能觉知进一步就会被这种乐受引发出欲望,就会造业,苦受潜藏着嗔恨。当我们能够以正念觉醒来保持觉知,不再随乐受苦受起舞的时候,那么每一对感受的觉知,都是我们能够用来断除习性反应的工具。所以觉知、观察愉快的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就能够根除贪欲;正念、觉知不愉快的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就能够根除嗔恨;观察不苦不乐的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就能够根除愚痴、无明。 但是,对于不苦不乐的感受,因为它不强烈,所以要真正的去觉知它,这不是容易的事情。通过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至少在当下这一刻就不再制造贪嗔习性反应,不再制造轮回的种子,这就是莫造新秧。能够真正做到不造新秧以后,那么心之流它就在你没有新的养分提供给它,它就被迫把过去生的业行种子,一个一个的以感受的方式,以各种感受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你一直一直去继续保持觉知和平等心,就可以根除过去的业行种子,根除旧的习性反应,这个就是消旧业。所以随缘消旧业,更未造新秧。当所有的习性反应能够一一根除以后,我们的心也就能够解脱了,就解脱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讲观禅的修法。 如是,他安住于受,随观内受;或安住于受,随观外受;或安住于受,随观内、外受。他安住于受,随观生法;或安住于受,随观灭法;或安住于受,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受』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受,随观身受。 这段经文前面其实是觉知六种受,是偏重于止禅的修法,这里面就是讲观禅的修法。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这段经文更深入地教导我们,要以智慧来观察感受是如何生起的。你能够觉知感受了,能够心不放逸了,能够恒在正念正知之中了,但是这个不够,这个还只是属于止禅。更进一步你要知道,这些感受你要用智慧来辨识来观察,这些感受它是如何生起来的,这个就是观禅了,这就是受念处的观禅实修法。 首先是要修四界差别观来观照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门。门是身心跟外界沟通的管道,有六根门,也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那么要通过四界差别观的修行一直到能够看到色聚,看到色聚以后再辨识净色,净色根。譬如说我们辨识眼根,眼根接触色尘而生起感受,这个首先要修四界差别观。先要能够辨识眼根门中的眼净色和有分,有分意界就是有分心。详细来说眼触门有四十五色,其中眼识法聚对光这种色尘的撞击特别敏感。 眼根对色尘为什么会生起判断的能力?因为光这种色尘它在同时撞击眼净色和有分心。那么身十法聚对于触尘也就是地界、火界、风界的撞击非常敏感,所以你在这个眼触门四十五色之中,你要把它一一辨识清楚。尤其是眼十法聚和身十法聚,这个中间辨识清楚。然后你就对于光这种色尘的撞击,就能够透过对于眼十法聚的辨识,就能够了知就能够现见、现观;然后身十法聚它对触尘也就是地界、火界、风界它的撞击非常敏感。所以可以先辨识眼净色,再来看意门,同时来辨识眼净色和意门,这样子反复地辨识你就会很熟练。 然后再来注意外在的,前面都是在内在用功夫,然后你再来可以注意外在的。比如花的颜色,我们看花它的颜色,花的色泽的光它会同时来撞击眼净色和意门。你就能辨识到眼门心路历程,以及接着就生起来的意门心路过程。如果你能够保持觉知,那么生起善速行的心路过程,也就是你能够保持平等心,这样子称为善速行的心路过程。如果不能保持觉知,那么它就生起不善速行的心路过程。具体实修的时候,那么辨识眼门心路过程由不同功能的七种心组成,就是说你来修这个眼门心路过程的时候,你要辨识七种心。 第一种是五门转向心,也就是把心识之流转向外在的花,转向被观察的对象。这个时候你要能够辨识其中的十一个名法,这个心识之流它流向花的时候,这个叫五门转向心,这个中间就有十一个名法。当然这个实修才展开来说,不然听那么多也就只是一个知识而已。 第二种就是眼识,就是观看对象以后,你形成一个视觉的印象。并且来说它会将这个视觉印象传递给下一个心念,下一个念头,下一个心识,要能够辨识八个名法。所以它其实是很细的了,你看这一刹那之中你要能够辨识这么多的名法,没有甚深的禅定力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种就是领受心,就是接受了视觉印象。然后传给下一个心念,这个阶段要能够辨识十一个名法。 第四种就是推度心,就是审察被观察的对象花,还有视觉印象。对于视觉印象和被观察的对象都要省察,这个就称为推度心。要能够辨识十一个或者十二个名法。 第五种就是确定心。这个时候你就概略地认识了被观察的对象认识了花,那么就决定对象的好或者坏,要能够辨识十二个名法。 第六种就是七个速行心。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完全地认识认知被观察的对象,就享受对象的好或者坏,觉得喜欢这个花或者讨厌这个花等等。这个时候要能够辨识三十四个或者三十三个或者三十二个名法。 第七种就是两个彼所缘心,也就是记录心,也就是眼根对色尘这个认知阶段即将结束了,所以记录下来就分开了。这时候眼根和色尘分离,眼门心路过程就结束。 你看看,在眼根接触色尘的这一刹那之中,要能够辨识这么多的名法,那没有禅定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听起来说好象四界差别观,好象不用修止禅直接修观禅,直接由近行定,然后能够进一步由灰色到白色,到透明体到色聚。事实上到色聚的时候就已经是心清净了,就已经是安止定了。如果你不能入的时候,后面这些观是无法修的,不是说我们眼睛一闭上,然后想一尊佛像就直接是观,其实这个是相似的修行,不是真正的修行。像六十达赖仓央嘉措那个就有说过:“观中诸圣何曾现,不请情人却自来。”你特别想念的人反而冒出来了,你观的佛菩萨一点也没有显现。这个都是贪欲心,那里是什么观,吹牛拿来吹牛而已。所以没有禅定力,这些观都是不可能的。 你要能够辨识这么多的名法,这么多的精神法,这个还不够。你不要以为这样子就修好了,这个还是眼门心路过程,眼根门眼根对色尘的心路过程。更进一步你要能够辨识,接着发生的意门心路过程。首先是意门转向心,意门心路过程其实它是三个阶段。首先是意门转向心就有十二个名法。然后是七个速行心,也是有三十四个或者三十三个或者三十二个名法;接着就是两个彼所缘心,分开了。 将这些都辨识清楚以后,要能够辨识眼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之中的每一种心法,以及跟这种心法相应的心所法。当我们能够辨识内在生起的各种心,辨识存在的每一刹那心念之中的所有名法,辨识发生于六根门的心路过程的时候,就恍然大悟。哦,原来依佛开示的受念处证得圣果的道路,它是如此的清晰明白。不是迷迷糊糊说:“哦,这就是修受念处”,它是有具体的标准,它会告诉你要怎么样一步一步的。你看,眼门心路过程它有七种心,意门心路过程它也有三个步骤,这个中间它都有很多的名法,都要能够辨识清楚。然后这样子的来修受念处。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解脱不止是观察自己的受,而且还要观察他人的受。所以佛说:“如是他安住于受,随观内受”。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怎么样在眼根对色尘生起受的时候,这个眼门心路过程怎么观?怎么辨识?意门心路过程怎么观?怎么辨识?这个都是观内受。 “或安住于受,随观外受”。也要观察他人的感受,他人的受。 “或安住于受,随观内外受”。要随观内外受,交替观察辨识自己的受,观察辨识他人的受;接着还要观生灭,还要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 所以说他安住于受随观生法,这个受是怎么生起来的呢?或安住于受随观灭法。这个灭,生灭其实它包含了当下的刹那生灭和背面的因果业力的法则。背后的困果关系,就是因缘生灭。这个其实都是说什么?因缘生灭,就是观缘起,辨识观缘起。如果能够如此地用智慧来观察思惟受,那么也就是受念处与法念处相结合的修行。 刚刚这些其实都是法念处,受念处跟法念处结合起来的修行,就能超越爱、见和无明;超越凡夫的情与见,超越无明;舍离凡夫执我的概念,就能够真正地不执著五取蕴世间的任何事物。观智成熟的时候就能够证悟圣道,由受念处而证得解脱。 第三个要点就是受是遍一切心所。所有的心路过程,所有的起心动念生起来的时候,受一定在其中。所有的起心动念生起来一定会有种种的感受,因此感受它是缘起。它生起以后,它是在不断地生灭变异的,不是常住不变的。那么佛陀的阿罗汉弟子里面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也是由于修受念处而证悟阿罗汉的果位。 你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他就是靠这个来证得阿罗汉果位的。舍利弗尊者是罗睺罗的师父,阿罗汉弟子里面智慧第一。所以佛陀把自己的儿子出家以后,交给舍利弗尊者来教导。 那么舍利弗尊者他智慧很广大,他在他母亲肚子里面的时候,就能够使母亲智慧大开。因为他的母亲是婆罗门家庭,所以家境也很好。每一天都有很多时间去学习,所以他母亲就跟他的舅舅两个辩论。以前每次都是他母亲和他舅舅辩论的时候,母亲总是输掉了。但是自从他的母亲怀上他以后就智慧大开了,每次辩论的时候总是他的母亲赢,他的舅父输掉了。他舅父很聪明,一想很奇怪,我姐姐从来总是输的,这次怎么会赢呢?一定是她肚子里的小孩子太有智慧了。所以我这个外甥,他在娘胎里面就如此的有智慧,如此的聪明,以后如果生下来以后,小小年纪就把我辩论败了的话,那我岂不是无地自容。因此他的舅父就生起一种紧迫感,不行,我要马上出去学习,免得跟我这个小外甥辩论败掉了。 因此他就马上外出参学了,学习各种各样的,遍到整个印度去学习各种各样的学问。由于他很精进,所以连剪手指甲的时间都没有,手指甲很长,长得有点点卷起来了,所以当时的人就叫称他长爪梵志。 长爪梵志游历五印度都学得很丰富以后,他就想要回来教育我这个外甥,我这个外甥也长大了,我应该可以教他了。一回来的时候就听说舍利弗已经跟随佛陀出家去了,他就很不服气,他就找佛陀辩论,一开始辩论长爪梵志就败下阵来了。佛陀跟他说:“你要辩论的话,你先立论。” 他就说:“我以不立一法为宗。” 佛陀就问他:“你这个不立一法,是不是一个宗呢?”马上哑口无言,因此他就心悦诚服向佛求法。佛陀就给他说了一部经叫作《受摄受经》,其实就是受念处的修法。《受摄受经》,佛陀以他为主来为他开示:佛说受是无常的,所以是有为法;因他是有为法,所以是缘起法;因他是缘起法,所以是坏灭法;因他有灭有坏,所以要离欲它不执著它。如果能这样观,修行者能够厌离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如果能厌离受便能远离欲染,如果能远离欲染便能得到解脱。 那时候的人根器很利,佛陀这样开示以后,长爪梵志当场就证得初果须陀洹果。当时舍利弗尊者就在一旁给佛陀扇扇子,也听了佛说法,听了佛说法以后,他马上当场也就证的阿罗汉果位。所以说,虽然佛不是专门为舍利佛说的,是为他的舅父长爪梵志说的,但是他得到大受用,就好像说这个食物不是为他准备的,但是他也吃到了,吃到以后饱尝法味,证得阿罗汉果。 佛说比丘如是“安住于受,随观身受”。比丘要修受随观念处,修受念处呢?要如此的安住于受就是修止禅,随观身受就是修观禅。 好了,我们对于受念处就学习到此地,明天再继续学习心念处。大家精进修行,福慧增上。 阿弥陀佛! 第五讲 请大家合掌跟我说: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 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 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诸位大德,我们先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来学习原始佛教时期,释迦如来在世的时候,引到弟子在短的时间之内,迅速地征得圣果的实修的方法《大念处经》。昨天我们已经把身念处,受念处都已经学修圆满了。接下看来我们讲第三种:就是心念处。 心念处,大家是需要配合《清静道论》来一起看的,所以大概晚上的时候,大学堂会给大家发觉音尊者的《清静道论》。你看《大念处经》不明白的地方,再来对照看《清静道论》的话,就容易豁然通达。 (三)心念处(观心识,观察心的十九种要素)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心,随观心识? 于此,诸比丘!于此,比丘心贪欲时,了知:『心贪欲』;心无贪欲时,了知:『心无贪欲』。心瞋恨时,了知:『心瞋恨』;心无瞋恨时,了知:『心无瞋恨』。心愚痴时,了知:『心愚痴』;心无愚痴时,了知:『心无愚痴』。 心收缩时,了知:『心收缩』;心散乱时,了知:『心散乱』。心广大时,了知:『心广大』;心不广大时,了知:『心不广大』。 心有上时,了知:『心有上』;心无上时,了知:『心无上』。心专一时,了知:『心专一』;心不专一时,了知:『心不专一』。心解脱时,了知:『心解脱』;心未解脱时,了知:『心未解脱』。 这段经文,是详细地讲心念处的修法,身、受、心、法,心念处观心无常。名法的生灭是色法生灭的十六倍那么快,主要就是讲心念处的具体修法了。这段经文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四念处的修法,它是越往后越精微。肉身,这个色身当然是最粗显的了,色身是最容易能够起观,观它的实相的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修安若般若念,修安般禅。修安般禅完整的修法,又分为十六个阶段,这个是非常殊胜的修法。 尤其是现在的人,心也很散乱,平时又很忙碌,因为很忙碌很散乱,所以这个很暗钝,修其他法难以相应,修安般念禅是好的方法。然后就有四威仪禅,在行住坐卧之中来修禅,行禅,坐禅,卧禅。行禅里面又发展出多种,像山水禅等等。然后就是正念正知禅,不净观、四界差别观、墓园九观,这些都是观察这个色身,它是缘起的幻相。 深入观的时候,这个有两条路,一条是止观行者,先修止。比方说我们通过安般念,一直到能够入安止定,能够成就四禅八定。常规是到四禅的时候,这个舍念清静地定的时候,定力非常强了再出定。当然这里面就牵涉到五种自在,入定出定的五种自在,然后出定再来修观,就会很有力量,但是这种很难。像帕奥禅师这样修的话,就用了六十年的时间,而且是在缅甸,那么一个佛教氛围非常浓厚的佛教是国教的这么一个国家。现在的人要那样子去修行的话,会有相当的困难,所以可以一开始修安般念,然后出现禅相。由遍作相、到取相、到似相,事实上从安般念入手的话,要成就禅相不是很难的事情;然后再来转入到四界差别观,渐次地就开始修观禅了。这是一个非常快捷的道路,而且又非常省力。 当然每个人的根器不同,还是会要有小的调整的,一定要因应自己的根器来,不是说每一个人都一样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修上去的。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他的习气不同,他在禅修之中,习气种子翻腾的时候,如果没有小参,只是普遍地讲,那个是很难修上去的。所以法师要住持,住持就是要能够给大家作小参的时候做指导的。 然后就是有一种是可以直接修观,那就是直接用四界差别观来达到近行定,不用进入安止定,近行定以后再来直接修观禅。这样一直能够观到宇宙万法,观到这个色身都只是名法和色法。只是名法和色法以后,进一步观察这个名法,这个肉身是怎么来的,就知道它生起的因缘。这个精神是怎么来的,然后也可以观到它的原因;进一步观整个万物都是名法、色法,然后还要观今生今世的名法和色法。 这个肉身和精神身都知道了,更进一步是我有没有过去生?我过去生是什么?我过去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有没有未来生,未来生是什么?它的原因是什么?它是怎么成就的等等。这样就能够对于三界因果都能通达,当然就彻底地破除了执著。这种执著不是理念上面思惟能够破除的,一定是要现见现证才可以。 所以我们现在虽然懂了很多佛法,但是那个都不是我们的,因为不是我们亲见的,不是我们亲自体证的。我们是从书上看的,我们是听佛说的,这样是没有力量的,是不能够超出生死轮回的,是不能够断我执的。所以一定一直强调说,不要陷入思考而是体验。然后你就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一切万法都是名法、色法,都是名法、色法快速的生灭。而这个名法、色法怎么来的?它背后的因缘都能够明白,那么缘起也就通达,就知道了一切万法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的。 再来修,我们就讲到了修受念处,受念处——观受是苦。一切感受无非都是苦——乐受会坏,有坏苦;苦受本身就是苦,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 然后就是修心念处,观心无常。在所有的名法、色法之中,心的变化时最快的,它的执我的概念是最强的。所以要以智慧力,要起观智,以智慧力来觉照心的无常。透过止禅和观禅的修炼,了知的缘起性,心的无常性,放下对我的执著。 再来修法念处,观法无我。事实上一切念处,它里面都必须要修法念处。没有法念处,就难以成为解脱的法门。当然我们这个法念处一定要有……法念处事实上就是慧无漏学的修持。智慧也有大地,智慧的大地就是比如我们说五蕴,一切万法都可以归到五蕴,而五蕴又可以归结到名法和色法,就是物质法和精神法。这样的话,我们任何念处里面有了法念处,它就会成为解脱的法门,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就是观察世间的十六种心。佛说:“诸比丘!要如何安住于心,随观心识呢?”安住于心,是在心念处修止禅。随观心识,是在心念处修止禅。凡夫的心可以归纳为八对,十六种心。这个十六种心,一定要知道它都是世间心。你看到那些什么心无上,心有上,一定要知道这个心无上,它是在世间无上,暖、顶、忍世第一法,它是在世间,没有到出世间。这个无上的心,就是世间无上的心,世第一法。因为对于无常,对于苦,对于无我这个本质的观照,它只是针对世间法而已,并不涉及到出世间法。 第一对就是贪欲心、无贪欲心。贪欲心,每一个法我们一定要知道用四个反方面去看它的自相:也就是它的特相,它的作用,它的现起,它的近因。比如说智慧,智慧现起的近因是什么?当然就是定了。任何一法都用这四个方面去观察它就对了。观察法的这个特相、作用、现起、近因。 贪欲心的特相就是把持所缘,它的作用就是粘著,让心粘着在所缘上,这一点古今圣人都是这样说的。你看老子也说,凡夫是出生入死,圣人是一直都在生生不已这样的觉照之中。凡夫为什么是出生入死?我们这个灵觉的生命,六根对六尘,它跑出去了。比方说我喜欢这朵花,然后我的心就粘著在这朵花上面了,我看不到其他东西了。这样你会沉在其中,就由智慧就降格为知识;它就由活的一直刹那刹那不断涌现的鲜活的智慧就降格为僵化的智慧的碎片,也就是知识。所以凡夫的心,他都是出生入死的。所以心中有种种的概念,有种种的执著,有种种的局限,有种种的约束。当然在经里面有八种心,以贪为根本而生起,称为八种欲界贪根心,这个是贪欲心。 然后无贪欲心,是指贪欲暂时不生起的心理状态,没有什么贪欲,对世间没有什么留恋。但是,这当然还是在世间心里面,这个无贪欲心还是在世间心里面。 我们的心像一个口袋,你装一点点事情就叫心眼;如果你多装一点就叫心计;你再装多一点就叫心机,很有心机;装得太多就叫做心事,心事重重。很多人现在都是这样的,整天都是心事重重,因为他心里面有太多的牵挂,有太多的贪欲。所以最好是什么都不装,那叫做心灵。放下,不要有那么多挂牵。 心念处,其实它的修法是就心来观察心,用心的觉性来观察当下的起心动念,观察当下的心理现象。事实上整个《大念处经》,它就是观察,如实地观察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那么不是思考,不是观想,而是体验当下的起心动念,持续不断地用觉性来观察,来觉知种种心理状态的生起和灭去。平时我们总是关注外在的事情,我们没有给自己的心留时间,所以我们要回过来向内。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只关心——心,他没有关心外在的,他只是观察觉知种种心理状态的生起和灭去。这种观察,觉知、觉知心,是比那个前面的受念处,观受是苦要更为精细的。 所以禅修者修习观心无常的时候,不但是要能够以觉性来敏锐地将每个一个起心动念都观照透彻,更进一步要观照每一个心念,每一个起心动念背后的缘起。这样知道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无常,都是苦,都是无我的本质,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精神体的我,没有一个这样的凡夫执著的精神生命。 我们看五蕴,色、受、想、行、识,色蕴是指肉体,受想行识都是指精神体,而其中识蕴就是心王。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只承认六识,在我们北传大乘佛法里就讲八识心王,或者还会讲第九识庵摩罗识等等。虽然理论上面越来越精微,越来越深入,但是如果你修证没有到的话,你往往就只是变成一种知识而已,所以要很平实地在实修上面下功夫。那么这样你能够觉照到,能够现证到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精神生命的我,就能够放下对身心生命的执著,并且观照放下执著的过程。 所以佛说:“比丘心贪欲时,了知心贪欲,心无贪欲时,了知,心无贪欲。”面对不断现起的不同的心态,要能够以觉性和平等心客观地观察,觉照它们。你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你就只是觉照就好。心起了贪欲就觉知我起了贪欲,不要马上进一步想,啊,这个不好,要怎样,这样你的想蕴就跟着来了,不需要这样,修行不是这样的。你只需要觉知它,用平等心觉知它;就好像站在河边,观察河水不停地流逝一样;就像医生观察病人的痛疼一样,只是客观地观察,并不需要涉入进去,一旦涉入想蕴就跟着来了。事实上识蕴是心王,受蕴、想蕴、行蕴都是心所法。 或者就像伊斯兰教苏菲派,他们的圣人所说的,活在这个世间,但是不属于它。心里面生起贪欲的时候觉知心贪欲,比如说贪爱财、色、名、食、睡、五欲。或者有些人他不贪爱那些,但是他执著于禅修时候的快乐的体验等等,这些都是心贪欲。心无贪欲,比方说,慷慨、不自私、舍得等等,这些世间好的品质。 第二对是瞋心、无瞋心。瞋心的特相就是激怒,它的作用就是怒涨全身。无瞋心的特相是不反对,没有瞋恨心,很随顺,很柔和,不反对。作用就是调伏瞋害,所有的善心都没有瞋恨。所以世间的三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出世间的善根就是精进。瞋心,比如说他的度量很狭小,怒气腾腾等等。无瞋心就比如说同情心,助人为乐的心等等。 第三对就是痴心、无痴心。愚痴心是由外了解,是指不正当的行为,那么它的背后一定是愚痴心;由内了解就是黑暗的心,内心没有光明。所有的不良的心,所有的不善的心都有愚痴,事实上贪婪里面,瞋恨里面都有愚痴。 烦恼其实有三类:第一类是最粗显的烦恼,很粗暴很粗显的烦恼。比方说十恶业,引起我们造十恶业,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个是很粗暴、很粗心显的烦恼。 第二类就是障碍的烦恼,就是它没有那么粗显,但是它障碍我们禅修,障碍我们修行,那就是五盖了——贪欲、瞋恨、昏眠、掉悔、疑惑这个是五盖,它会像一个盖子一样我们盖住,把我们心性的光明盖覆住了。 还有微细的烦恼,那就是愚痴。所以粗显的烦恼用戒无漏学来对治;障碍的烦恼,盖覆的烦恼用定无漏学来对治;微细的烦恼,就是愚痴,用慧无漏学来对治。愚痴心有两种,也就是与疑相应的愚痴和与掉举相应的愚痴心。有一些是与疑惑、怀疑相对应的愚痴心,还有一些是很散乱,与这个掉举相对应的愚痴心;与疑惑相对应的愚痴心,在凡夫众生谈感情的时候是最明显的,老是怀疑有第三者,老是怀疑有种种其他的外遇等等,因为心有执著的时候是很愚痴的时候。比如说有个男人,他的女朋友,野蛮女友就跟他约法四章,“不准对我耍酷,不准让我吃醋,吵架你要让步,挨揍你要挺住”,这个是与疑惑相应的愚痴心。愚痴是一切不善心的根本,贪里面也有愚痴,瞋恨里面也有愚痴。无痴心是明亮的心,是有智慧的心。在修止禅和观禅的过程之中,你的心越来越调柔,越来越细,而越微细的心越明亮。无痴心是明白事相,了解事理的心。但是当然这里面所讲的无痴心,还是在世间的,没有证得出世间的智慧。 第四对是收缩心、涣散心。收缩心就是昏沉的心,收缩起来的心,是有昏沉不敏感的心。打坐的时候有昏沉了,因为昏沉,所以他的心就收缩得越来越小。我们的心本来是能够觉知外境的,但是昏沉的时候我一点点都不能觉知,外在有什么我都不知道了。我一直收缩,越缩越小,越来越对外境不能够明察,心越来越不明亮,不明显。就好像乌龟把头缩进去,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清楚,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收缩心。昏沉就是心缺乏精取,不努力,现起的心就是软弱无力的心、消沉,不适合做任何善法的心,这种心称为收缩心。涣散心就是掉举的心,很散乱的心,所有的不善事心都是散乱,都有掉举。所以昏沉心、掉举心,这是我们禅修时候容易出现的两大病,代表了我们的无明,无明干扰就是在这个地方体现。在昏沉的时候心就收缩起来,在掉举的时候心就散乱没有定,就不能够达到修禅时候的心一境性。五禅支里面最后一禅支就是一境性。佛开示说,我们禅修行者,比丘,心收缩的时候要了知心收缩,心散乱的时候了知心散乱。所以禅修者要就心来修心,心昏沉的时候当下知道心昏沉。事实上昏沉心、掉举心,这些也都是缘起法,是一个不断在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据可以把它对治、转化。 第五对就是广大心、不广大心。出世间的心当然是最广大的心,但是它不包括在这里。在心念处里面广大心是指色界,无色界的心。那么经由修行四禅八定,就能够开发出来的宽广的心。他知道的范围非常广大,他不单单是局限在欲界。那么色界心、无色界心离开五盖,具有定力,为什么?因为色界心一定要在初禅离生喜乐地定,离生喜乐地定,定生喜乐地定,离喜妙乐地定,舍念清静地定,这个四禅都是色界心、色界定。 离生喜乐地定就是初禅的时候,就已经把五盖都已经破掉了,因此才能够证得初禅。所以他们离开了五盖,具有定力,能够开发出深广的智慧,叫做广大心;能够降伏烦恼产生大果报,并具有广大的认知范围,所以称之为广大心。 不广大心是指欲界心,总是被欲界所牵系,不能修深禅定。有五盖的覆障,不能发展深度的智慧,这个是欲界心。 第六对是有上心、无上心。有上心是指欲界心,不要说出世间,还没有达到世间最高境界的心,还有比这个更高尚的心,所以叫做有上心。无上心表示已经达到了很高禅修的境界了,在世间没有境界可以超越它了,这样是称之为世间的无上心。 第七对是专注心、不专注心。专注心是指有近行定或者安止定的心。不专注心是指心没有进入定的状态,心识漂浮的、浮躁不安的,叫不专注心。 第八对是解脱心、未解脱心。解脱心是指透过如理作意,如理地思维,闻法以后他知道哪些是不如理的思维,所以他能够保持如理思维,透过如理作意暂时解脱烦恼的心。依观禅暂时解脱烦恼的心,或者是在修止禅,在安止定中降伏烦恼,烦恼不能起而暂时解脱的心。未解脱心是指没有上述两种,暂时解脱的其他的心。在世间道之中其实是不能够断烦恼,得到解脱的,这种解脱心也只是暂时的解脱,只有出世间道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解脱。 从七清静,十六观智来说,大家如果要真正明了七清静和十六观智,就一定要把《清静道论》好好地闻思。《清静道论》二十三品、二十三章,踏实地我们讲到哪里你就看到哪里,提前看到哪里再来听的时候就容易通达。他按照戒定慧三无漏圣学,把南传的所有的实修法,所有理论的要义都容括在其中了。从十六阶智来说,从最初的名色别智,一直到第十一行舍智,都必须要一直是以身心为修行的所缘。然后一直到第十二随智以后才舍弃掉,转过来就以涅槃为所缘,以趋向涅槃作为道心和果心的所缘,就进入了出世间道了。所以怎样来进入出世间道,所以他修行一定要有个所缘。 《大念处经》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她,在大学堂里面首先奠定基础,就选定《大念处经》,没有叫大家来修怎么来观你面前有一尊佛像,怎样来教大家观金刚萨埵,或者怎样来参祖师禅,因为那些其实你都进不去。你要怎么修?真正要想今生解脱的话,这个是绕不过去的。她的好处就是就在当下的身心来起修,不需要到外面找一个东西怎么来观想。你就在当下的身心,我们前面讲了是不是?你从最初开始,你就是要观察当下的身心,它的真实相,一直从最粗的真实相,就是这个色身的真实相。然后渐渐地往细感受的真实相,心的真实相,法的真实相。那么一切都是可以归结为名法和色法,没有一个我,有造业但是没有造业者,有受果报但是没有一个受果报者。 一切都不过是名法和色法的聚集和消散,而名法和色法的聚集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有一个天神在主宰的,它是缘起的力量,这个中间有因有果的关系。这样的时候当然你就了无疑惑了,这样就能够证入圣道。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们从最初的名色分别智一直修,十六阶智里面一直修到第十一行舍智,这个中间都必须要依止,就是以我们当下的身和心来作为所缘。那么到第十二随顺智以上,才转入到要以涅槃、以趋向涅槃作为所缘,那个就是成为了道心和果心的所缘,就进入出世道了,这样的修行道路你就会很清晰,你就会非常明了。这是我们讲如来教导我们修观心无常,要修观察我们的心,凡夫的心当然非常复杂。所以观心无常是比前面的法要难修的,但是你可以把它总括起来,如来把它总括归纳为八对,十六种心。 第三个要点,就是一切唯心造。寂天菩萨有说过,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如果你不知道,不能够透彻地了解心的本质,你哪怕做很多善行,你还是在人天善道之中漂泊,无义终漂泊,所以一定要知道这个心的奥秘。在原始佛教时期,最直截明了的,就是以心的觉性来觉照当下的心理状态,对当下的种种的心境,清楚地了知,念念分明。真实、勇敢、客观地来觉照,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就像在镜子里面来观察自己的面孔一样。不必要去批评,不必要去分别是非善恶,只是单纯地、客观地观察、觉知心态的每一个起心动念。 首先你要跟得上,你的觉性要跟得上,你的起心动念很快,那你能跟得上你的起心动念吗?很多时候一刹那的那个起心动念,你根本上跟不上的。你的觉性,你的心的觉性跟不上你起心动念的步伐,所以你需要训练你的禅定力。当你的定力很深的时候,那么哪怕微细的起心动念,你都能够即时觉察,而不是把眼睛一闭,然后进入到一种恍恍惚惚的境界,就以为我入定了,这个吹牛。所以修行是有证量标准,你要一步一步地这样去实修,然后由止禅入观禅,一直要能够现观缘起法。这样的时候当然你就能够,每一个起心动念你都能够知道,这个起心动念中间的心路过程。比方说意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在这个中间它所生起的种种法。眼门心路过程,你要观察眼根对色尘这一刹那,它就会有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很多的名法。那么你要一一都能够辨识清楚,能够辨识清楚,你才是真正地在觉照你的心,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面。很多人没有闻思过《大念处经》,你以为,哦,我要观心,这个不是很简单嘛,我起了贪欲心,我知道我起了贪欲心,这样说起来是很简单。但是这个背后的功夫是很细的,你眼根对色尘,这七个阶段的心路过程,所有的名法你要一一辩识清楚,这个没有深定力是做不到的。 所以不要心外求法,要在当下的身心里面去觉知,去辨识。当你对当下的身心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够辨识清楚它的心路过程以后,这个还不够,你要知道背后的原因,背后的缘起,它的因果关系。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破掉执着,真正地证得圣道,真正地生起观智——修观的智慧。这样子的时候你就真正地不是口头上,而是从内心深处真正地体悟了,体验了生灭无常、苦无我,体悟到心是一连串的心识,在不断瞬间生灭变化的过程而已,没有实体的存在。 凡夫就是因为不能觉知自己心理状态的运作过程,才会不断地烦恼痛苦。因为愚痴,所以整天都在胡思乱想之中。意是胡思乱想,语是胡言乱语,身是胡作非为,那么都姓“胡”。这样子的时候我们需要修四念处,不要让自己整天都陷入到那种妄念纷飞,迷迷糊糊,看不清自己的念头的状态,看不清自己生命的意义。而要想从烦恼痛苦之中解脱,就要看清自己的心,“如实知自心”,不被各种妄念拉着跑,只有你不被各种妄念拉着跑,你才是真正地活在当下。什么人能够活在当下?能够见名法、见色法、见究竟名法、究竟色法的人,才是真正活在当下。有我相、我执的人,只是口头禅说活在当下,但是他并不知道到底是应该怎么做。所以要从当下的身心作为修行的所缘,要运用觉性看清心中的念头,不被各种妄念拉着跑,运用觉性来时时刻刻跟上起心动念的步伐,而且能够把每一个起心动念背后的缘起都看清楚。当觉性强大的时候,心的洞察力就增长了,心中就拥有了智慧的光明。这种简洁明了的方法,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习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原来原始佛教时期那么多人跟随佛陀,根器好的人一座法听下来,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根器低劣的人两三个月、两三年也都能够证得圣果。我们为什么学佛可能八年、十年,更长时间,还是在流转,为什么?因为我们好高骛远,没有在佛陀住世时候的那种很亲切的,很简洁明了的法流中用功,看不起,认为说,啊,那个是小乘法。其实我们根本上连这个都做不到啊!所以我们要能够通过《大念处经》,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佛法,体验到当年佛陀就是如此地来引导弟子,就在当生证圣果,这样的法流,我们当然应该觉得非常地法喜充满,然后精进地来实修。 如是,他安住于心,随观内心;或安住于心,随观外心;或安住于心,随观内、外心。他安住于心,随观生法;或安住于心,随观灭法;或安住于心,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心』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心,随观心识。 这段经文也是进一步讲观禅的修法了,也可以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讲心念处,进一步观禅的修法,观心无常。 佛开示说:“他安住于心 随观内心。”禅修者要安住持续地,就自己内在的心理状态来思维观察,不要让心的野牛、野马跑掉了。只是在当下的身心里面用功夫,随观内心,持续地来观察自己内心的心理状态。不管它是起贪欲、起瞋恨、起愚痴、心收缩、心散乱等等,都不去给它贴标签,只是如实地观察。 或安住于心,随观外心。不断持续地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互相接触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做观察。那就是我们所讲的眼根心路过程,耳根心路过程,鼻根心路过程,这六根心路过程都要能够辨识清楚。然后意门心路过程,这就是观外心。那么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产生的心理状态,要能够对一一名法都要辨识清楚。 或安住于心,随观内外心,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心路过程做观察。那么禅修者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地生起灭去,不断地生灭变化,就能够真正地辨识名法、色法,证得名色分别智。实际上这里面有色、色受智、名色受智、名色摄受智和名色分别智,在修的时候要这样把它分开来,一个一个修,然后这样观智就现起来,证得名色分别智以后就达到了见清静了。 更进一步要以十二因缘观,来观三世的前因后果,就证得缘摄受智,就达到了度疑清静了。有了见清静,度疑清静,才能够以智慧来观察三世因果关系,其中名法、色法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本质。然后就证得思惟智、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然后就到了第三思惟智,就证得了第四弱的生灭随观智。生灭随观智,有了第三思惟智和弱的生灭随观智以后,就达到了道非道智见清静,这样更进一步往上修,一直证得阿罗汉的圣果。 心念处是特别强调观心无常,以破除执著心为我的妄见。有些人说,智慧低劣的人执著于这个肉身是我,有些人智慧高一点点他知道肉身不是我,然后他会执著于这个什么,能够思考的,能够思惟是这个精神体是我。你看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很多人把这个看做是真理,但是其实还不是。我思故我在,这个“我思”还是精神体,那么认为这个是我,是把精神体,把这个能思考的当做是我。这样其实还是属于外道见,还没有真正的智慧。那么,我们以观心无常,来破除执著于心为我的妄见。 接下来佛说:“或他建立起唯有心的正念。”禅修者当下纯粹直接地体悟到,唯有各种心念的生灭变化并且现观缘起,现观每一个心念的三世因果,这是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于是禅修者不再贪著身心世间的一切事物,心无染著,心得解脱。佛开示说:“比丘如是安住于心,随观心识。”比丘要这样来依心念处修行,依心念处安住于心修止禅;依心念处随观心识修观禅。 第二个要点,就是怎样才能成就清净心?我们一直强调说,我们修行要能够成就明白心和清净心。修行无非是两个根本规律,一个就是法性上的无我律;第二就是法相的因果律。法性上面证得体证无我律,就是一定要能够成就明白心,就是开悟的心,明心见性的心;法相上面要能够成就因果律,就是要成就清净心。怎么样才能够清净心?《瑜伽师地论》上面弥勒菩萨就说过,要做到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清净心,像《金刚经》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心清净的时候诸法实相就现前,就是明心见性了。一定要具足三个条件。 其实一个真心要求解脱的人,一定要能够懂得《大念处经》和《六祖坛经》,从经上来说一定要学通透。那么你懂得了《大念处经》,南传的所有法要你都掌握了;你真正学会了《六祖坛经》,所有的祖师禅的修法你都通达了。 从论典来说有四部重要的论著也是要学修的,其中两部是印度的,也就是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一百卷。《大智度论》一百卷,她是鸠摩罗什法师根据秦人好简,中国人喜欢简略,他大概只翻译过来三分之二,但是我们看到就有一百卷这么浩瀚了,这是解释《大般若经》。然后就是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这两部都是实修的要点。还有两部就是中国的祖师的,一部就是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还一部就是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一百卷。这四部论才是真正实修窍诀的汇集、总集,是真正的佛法概论,成佛地图。 现在的人写的那些佛法概论,根本上都是渣滓,就是甘蔗嚼过以后的渣滓把它凑起来。真正要学、要想真正求解脱的话,这两部经、四部论是要能够通达的。我们当然也会在后续的课程之中,不一定是在这两年多的班里面,后续的会一步一步地把这些完整透切地能够一起来用传实修窍诀的方式来做引导。不然的话我们理路上面都不通达,你以为腿一盘,眼一闭,迷迷糊糊就成佛了?春秋大梦。 这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就说过,“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如果你有古文基础,这就很好懂。但是很多人缺乏古文基础,他看也只是看了。“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知道说什么吗?一切种就是起心动念,一切起心动念。怎样能够行于世间一切起心动念,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清净心,都是清净念呢?“当知略有三种”。必须要有三个条件,怎样让我们在世间,行走于世间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念头,都能够在清净之中呢?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得定。定慧等持的三摩地,没有得定以前你说你成就了清净心,要么就是愚痴,要么就是狂妄、吹牛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三摩地圆满。要能够定慧等持,由止禅再修观禅,观禅是以止禅为基础的;而止禅是以安般念或者说四界差别观作为下手之处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三摩地自在。你要能够自在地进入出世间定,就能够进入出世间定;要能够入世间四禅八定,就能够入四禅八定、入世间定。任何境界之中都能够三摩地自在。一般来说会有五种自在。 (四)、法念处(法随观念处,共5种解脱方法)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随观诸法? 从这段经文开始,佛陀就教导四念处的最后一种就是法念处。我们要先有一个整体的了知,所以我们先说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法念处是什么?什么是法? 法念处如果分别地来说,可以把一切法都归纳为五蕴,色、受、想、行、识蕴。那么法念处就会特指五蕴中间除了色蕴、受蕴、识蕴之外的,也就是想蕴和行蕴。想蕴和行蕴就是法念处的“法”。为什么?因为色蕴我们在身念处里面已经讲了;而受蕴已经在受念处里面讲了;识蕴我们在心念处里面也讲了,心王法、心所法,这些都讲了;剩下来的也就是想蕴和行蕴了。所以如果从狭义的范围来说,法念处的法就是只是指想蕴和行蕴。法念处如果不分别说,广义地说就是指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是法念处的法。所以对一切法的了知,其实都包含在法念处的修行之中。 其实法念处的修行,一定离不开心、离不开心念处。为什么?因为心和法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就好像身体和感受不可以截然分开一样;你没有身体怎么会有感受?所以身体和感受是不可以截然分开,同样的,离开了法也就不能观察心,心和法也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事实上有法念处才能够使四念处的修行成为解脱的法门。如果法念处修行成就了,也就是解脱成就了。 第二个要点就是法念处的内容从广义上来说,是浩瀚无边的。人的心有多复杂,法念处的修行就有多复杂。法念处是四念处里面比较难以通达的部分,也是最接近佛法教理的核心的部分。法念处的内容我们在《大念处经》里面,可以把它归纳为五组,也就是五盖、五取蕴、内外六处、七觉支、四圣谛。如来说法的时候很巧妙地把所有法念处的法归在这个五组里面。 前面的三组是“四识住”的观察,也就是观察我们的心识,住于色蕴、住于受蕴、住于想蕴、住于行蕴,这四个对象上的执取现象。后面的两组是七觉支和四圣谛,是与圣道相应的法,是能够明心见性解脱的法。所以称为七觉支,或者说称为七菩提分,然后证得四圣谛,它是菩提的增长。因此法念处的内容正好就反映禅修者从染污到清净的过程。 先开始你要觉知名色,你的身心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如实地觉知。然后也知道它,我们正是因为对这个名色法迷执,对于身心、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没有真正地了知,迷执,因为迷了所以执著了,因为执著了所以造种种业,惑业苦,招感苦果。所以要让他从这种染污状态之中出来的话,你首先要能够去修止禅,觉照它,然后修观禅,从染污到清净。经由对五盖、五取蕴、内外六处的观察来体会无常、苦,乃至于无我、无我所,进而来修七觉支、四圣谛,成就解脱。这是一开始我们需要知道的两个要点。然后再来看这五组法里面的第一组就是五盖。 1.观五盖 于此,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五盖随观诸法,又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五盖随观诸法? ①.贪欲盖 于此,诸比丘!比丘内心有贪欲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有贪欲』;或内心无贪欲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无贪欲』,他亦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贪欲断除之因:他亦了知已灭的贪欲未来不生起之因。 这一段经文主要的就是讲五盖里面的贪欲盖,要能够觉知、要能够知道对治法。这段经文有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深入止观,首先要消除障碍我们修止观的五个障碍。我们面临的修行道路上的五个障碍物,就称之为五盖。盖就是烦恼的别名,盖覆人的心性,使我们看不清身心的实相。五盖就是贪欲盖、瞋恚盖、昏眠盖、掉悔盖、疑惑盖。这五盖使我们智慧力很羸弱、很虚弱、很软弱无力、没有智慧力,当然就无法达到涅槃了。 五盖使止禅和观禅都不能成就,止禅就用五禅支来对治五盖、镇伏五盖,使五盖暂时不起作用,才能够证得禅那。一定要知道禅定是把五盖镇伏住了,但是并没有彻底地断掉它。所以如果单单有禅定力是不够的、是不能解脱的,必须要有智慧力。当我们证得初禅离生喜乐地定的时候,离生喜乐地定。离生什么?离开欲界的生命,离开欲界的生命能够感得色界天,离生喜乐地定的时候就降伏了五盖。因为初禅有五禅支,这五禅支就能够对治五盖。 初禅五支就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寻、伺。一定要知道寻、伺这两个词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玄奘法师之前把它翻译为觉、观,有觉有观。后来玄奘法师是一个很精密很谨慎的人,他就觉得这个觉、观翻译得不准确,然后他就选择了寻、伺这两个字,就非常精准了。寻就是将心导向和安置于似相,所以你一定要有禅相你才能修。禅相,先要有遍作相,然后有取相,然后有似相,似相就有光明了。你看我们哪怕修安般念,都会很容易生起这种禅相。要能够把心导向和安置于似相,这个叫做寻、寻禅支。伺禅支就是保持这个心,持续地注意似相,一直它能够有力量持续地来注意禅相里面的似相。 喜禅支就是喜欢似相了,乐就是体验似相的乐受,体验似相的快乐。一境性就是对似相的一心专注。其实能够成就五禅支就能够对治五盖。我们大家精进用功,如果能够成就五禅支,就一定要能够懂得辨识禅支。但是要等到比较熟练以后,没有很熟练你只是忙于辨识禅支,定力会容易退转。成就了五禅支就能够对治五盖。 寻禅支就是对治昏眠盖,能够将心导向、安置于似相的时候就不会有昏眠。伺禅支就是对治疑惑盖。喜禅支就是对治瞋恚盖。乐禅支就是对治掉悔盖。一境性禅支就是对治贪欲盖。所以虽然不能够断五盖,但是它能够降伏,能够让烦恼不现起,不能障碍、不作障碍。这是讲止禅行者。 观禅行者对治五盖的方法,就是随观五盖。如实地来观察五盖生起的时候了知其生起,坏灭时了知其坏灭。并且了知未生起的五盖生起的因、原因,已生的五盖能够断除,能够被断除的因,就是对治五盖的方法了。并且了知到已灭的五盖,它不是暂时灭了,不是暂时断除了,能够彻底断除,未来永远都不会再生起的方法,未来不再生起之因。 第二个要点就是这段经文主要就讲观,我们要能够观贪欲盖及其生起之因。就讲到了灭除贪欲盖的六种方法,以及我们证得圣果的时候彻底断除贪欲盖。我们可以把这段经文分作四个层面来读、来看。 第一个层面佛说:于此,诸比丘!比丘内心有贪欲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有贪欲”。或内心无贪欲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无贪欲。”这一个层面就是如实知自心,能够以禅定力持续不断地以觉性来观察内心的心理状态,有贪欲就觉知有贪欲,无贪欲就觉知无贪欲。 第二个层面佛说:他亦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之因。就是贪欲生起的原因是什么,原来没有贪欲,现在怎么生起贪欲来了。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原因是有可意的所缘和不如理的作意。 有一个很好的一个对境现起来了,然后你不能够如理作意的时候,你就会生起贪欲来。比如说我们昨天提到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就写过一首诗:入定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这个就是贪欲盖现起来了,妄念现起来了。你如果懂得的话,就不是把它作情歌来看,你看他的密传你就知道他所表达的密意是什么,当然这个我们不扯远了。 第三个层面就是佛说:他亦了知已生的贪欲断除之因。断除五盖可以分为暂时断除和彻底断除,暂时断除可以分为三种方法。所以禅修者要能够知道已生起的贪欲,怎样断除它。当然在我们这个层面是暂时断除,暂时断除也就是对治贪欲盖的方法是什么,都能够了知。 暂时断除可以分为三种方法,也就是以正念等善法取代了烦恼,就是说有可意的对境的时候,你能够如理作意,就能够暂时对治贪欲。然后第二种方法,就是以禅定的力量镇伏烦恼。比如说你修不净观就能够入禅那证得禅那,以禅定力量就镇伏烦恼了。 第三种就是以世间的智慧力随分地断烦恼,还没有达到出世间,以世间智慧力能够随分断烦恼。彻底断除就是指证得圣道的时候,每一圣道断除应断的烦恼证得圣果智,这时彻底断除的烦恼在未来就永远不再生起了。有六种对治贪欲的方法,我们在第二个要点里面来详说。 第四个层面佛说我们要对照经文,佛的开示每一句经文里面都是有具体的修法在其中的。 佛说:他亦了知已灭的贪欲未来不生起之因。就是说当我们证得阿罗汉果的时候,贪欲盖就被灭除,永远不会再生起了。其实贪欲盖要彻底断除不是容易的事,为什么?《圆觉经》说,一切众生流转生死,爱欲为本。所以要想彻底地超出轮回,那么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时候就彻底地断贪欲盖了。 第三个要点,我们展开来说六种对治贪欲盖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不净相一种,然后无识不净相九种,也就是墓园九观,就可以灭除贪欲。 第二种就是修习不净观。有识不净观是观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无识不净观就是观尸体不净,透过禅那灭除贪欲,灭除对有情众生这个身体的贪爱。 第三种就是守护诸根门。就是以正念修持自己的禅修业处,来守护六根门。当眼睛看东西的时候,马上就要能够懂得,按照你所学的马上去修眼门心路过程,你这么一辨识马上就不会起贪欲盖了。哪怕是你不能够完整地去辨识那些眼门心路过程里面一一的名法、名色法,你不能够辨识清楚,但是起码你的心不会被它绑住了,不会被外境绑住,不会起贪欲盖了,所以守护诸根门是很好的方法。你这样来修的时候,就能够不执取它的整体形象,也不会执取它的细部特征。你能够心依于法,所以修行一定要心依于法,心与法相应。像原来噶当的那些祖师们都是说,心依于法、法依于穷、穷依于死、死为沟壑。有这样的出离心,当然修行上面就能够消除障碍,能够精进得解脱。这样我们正确的方法就是守护根门,就是觉知修观禅。觉知眼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就是真正地守护六根门。 第四种就是饮食知量。在《中部阿含·一切漏经》里面,佛陀说“他如何适量地饮食?于此比丘在如理地思惟之后才饮食,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麻醉,不是为了魅力,不是为了装饰身体。而只是为了维持和延续这色身,为了去除身体的苦难,为了帮助修习清净的梵行,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饥饿的旧苦,并且不引发过饱的新苦。” 这是南传阿含里面很简洁明了的饮食知量,这样的实修方法。佛陀开示得非常简朴、非常朴实。 第五种就是亲近结交善知识。重要的就是要与有修持的善知识在一起。不要喜欢跟那些没有修行的人混在一起,尤其是初学者,如果与多贪欲的人经常在一起的话,就容易受其影响,生起贪欲来。应该与少欲知足有修行的善知识在一起。所以老师很重要,善知识很重要。 清朝雍正皇帝那个时期,镇守西北的大将军年羹尧,他给自己的儿子请家庭教师就很严格,但是请来以后,他对于老师十分恭敬。据说在他家的书房门口就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说得很厉害很严重了;下联是:“误人子弟,男盗女娼”,这个咒骂也很厉害了。如果这个老师不称职的话,对于这个子子孙孙都说他们是男盗女娼,这个就骂得很重了。所以说教育是不可以随便的,为人师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要亲近善知识。 第六种就是适当的言谈。就是要说与解脱道相应的话,不要去说那些容易引起贪欲的话。如果散心杂话就容易生起贪欲来,要常说能够去除贪欲的,有关于解脱的话,有助于解脱的话,能够导向离欲寂静和涅槃的语言。 比如说在《中部·大空经》上面佛陀也有比丘要适当言谈的教诫。在运用这六种能灭贪欲的方法的时候,心中就能够没有贪欲。修止禅、修不净观等等达到安止定的时候,定力也能够暂时地降伏贪欲。修观禅能够如理作意,观照颜色声音等等一切的外境,一切的其他众生,你看到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等等,都要能够去马上回头来修眼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当然你就能够真正地体悟到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就能够生起观的智慧而灭除贪欲。有时候也要观照: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观智成熟的时候,就取涅槃为目标的四道智和四果智就次第生起来了,那样你就已经走在出世间道上了。 第四个要点就是法念处中对于贪欲盖、瞋恚盖的观察。有些人的心很细,他马上就想到,这里面法念处要讲观贪欲盖、观瞋恚盖。但是我们心念处里面也讲到了,要观察我们有贪心、有瞋心。那么法念处的贪欲盖、瞋恚盖,跟心念处的观察起心动念的有贪心、有瞋心,是不是相同呢?其实相同之处,就是不论法念处、心念处,都是对心理现象做观察,了知它们生灭的真实相;但是不同之处就是修法念处更精微、更细。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任何念处都要有法念处,才是解脱的法门。修法念处的时候就强调自相和共相的观察,就是每一个法的自相要从四个方面来观察,也就是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 对于一切名法、色法的特性、作用、它的现起、它的近因都能够明明了了,真正能够做到的时候,你就达到了名色分别智,你就证得了见清净。 共相当然就是指一切法,它的共相是什么?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行、一切法都是苦。所以对于无常、苦、无我这个本质的观察,这样是诸法的共相。我们透过自相和共相的观察,就会对身心状况更清楚。你就真正的是如实地知道、了知,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那么观智就能够渐趋成熟。这样是我们讲贪欲盖和它的对治方法。怎样来观贪欲盖,怎样来对治贪欲盖都很清晰了。 ②.观瞋恚盖 比丘内心有瞋恚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有瞋恚』;或内心无瞋恚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无瞋恚』,他亦了知未生的瞋恚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瞋恚断除之因;他亦了知己灭的瞋恚未来不生起之因。 这段经文就是观瞋恚盖,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还是观察瞋恚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如实知自心。当心理状态是有瞋恚时,或者无瞋恚时,都能够如实地觉知。这样修止禅,先把心的真实相,把心拉回来能够知道心的真实状况。 第二个层面:就是佛说他亦了知未生的瞋恚生起之因。其实瞋和恚,两个字是有不同的意思的。瞋是外显的、外表的是粗的,恚是内在的是细的。对于可恨相的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瞋恚生起之因。对于讨厌的境界,如果你能够如理作意,你就不会起瞋恚了;如果你不如理作意,你的瞋恚盖就会生起来,也是使已生的瞋恚盖增长强大之因。 第三个层面:佛说他亦了知已生的瞋恚断除之因。已生的瞋恚怎么断除,修慈心观。佛说透过慈悲能够达到心的解脱。修慈心观就是使已生的瞋恚灭除之因,也是使未生的瞋恚不生之因。 第四个层面:就是精进修行证得第三果,阿那含果的时候,就能够根除瞋恚,瞋恚盖永远不会再生起来了。 所以“他亦了知已灭的瞋恚未来不生起之因。” 第二个要点就是有六种方法能够帮助灭除瞋恚盖。第一个是学习慈心观。为什么慈心观有这个作用?我们说有四卫护禅,有应用业处、有通用的业处。应用业处就是适合于你根器的,你选定修行禅修的这个法门;而通用的业处就是所有的,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都需要修的,就是我们说四卫护禅:佛随念、死随念、慈心观、不净观。这个能够保护禅修的人不遭遇危险,能够顺利地修上去。 慈心观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同一个刹那我们只能够有一个心念生起来,当慈心生起来的时候,瞋恚心刚好是相反的,所以瞋恚心是不能生起的。当我们能够时时地培育慈爱心,久而久之它就成为性格的一部分,就不容易生气了。 第二个对治的方法就是投入于修行慈心禅那,培育入安止定的慈心禅那。以禅定的智慧之光散发出慈悲,就能够对治瞋恚盖。比如说须菩提尊者,我们读了《金刚经》都知道他是解空第一的大阿罗汉,同时他也是慈心禅第一。他在托钵乞食的时候,他在每一家门口首先进入慈心禅,出定以后才来接受施主的供养。 第三就是思惟自己是自所造业的主人和继承人。你自己造的业自己受果报,因果丝毫不爽,所以瞋恚盖会使我们遭受苦报。所以我们要思惟,我生气有什么用,我生闷气他还不知道,对他没有损害,但是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就好像我们空着手,赤手拿着一个烧红的铁条,想要去打别人的时候,你先烫伤自己。所以这样思惟的时候当然就能够对治瞋恚盖了。在寂天菩萨《入菩萨行》里面,也有很多的对治瞋恚盖的窍诀。 第四就是要多择法,多了解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比如说我们提到的寂天菩萨《入菩萨行》,他有很多透彻的断除瞋恚盖的教言。还有《清净道论·第九品说梵住品》,大家晚上拿到书以后详细地看看《第九品梵住品》,就很详细地解说了如何断除瞋恚盖的方法。这个生起瞋恚心的时候,往往人就没有理智了,就会造很重的恶业。 我们也引一个《清净道论》里面的一个故事来说好了。《清净道论·第九品说梵住品》,里面就说了一个故事,他是引用《六色牙象王本生经》而说的,这是关于释迦牟尼佛的因地修行的一个本生故事。说释迦佛因地做菩萨的时候,他曾经有一生是示现在畜生道里面,做一头象王、大象之王。这头象王很庄严,它的象牙是有六色的光,六种颜色的光。它带领着一大群象在森林里面游走,在森林里面悠游自在地生活,然后示现在这里面教化那些畜生道的众生。但是国王的王后就想得到这头美丽的象牙,因此就怂恿国王派来猎人队伍去射杀这头象王,它被毒箭射穿肚脐,但是它对猎人一点都没有瞋恨心。这是佛因地的本生故事。 这个故事怎么引起来的呢?这部本生故事是佛陀有一次说法的时候,很多无量大众都在会闻法。然后正在说法的过程之中,有一位在座的比丘尼很奇怪,她听法听法先是突然哈哈大笑,然后接着又放声痛哭。大众都莫名其妙,这个人怎么了,很莫名其妙。然后就请问佛陀是什么因缘,佛陀就讲说了这个过去生的因缘。佛陀说,这个比丘尼笑是因为佛陀因地做菩萨的时候,他曾经是做一头象王,六色牙的象王。而这个比丘尼在那一生之中,她是做象王的象后,跟象王一起生活,这是她以神通力观察到以后她哈哈大笑的原因。 然后这个比丘尼接下来又放声痛哭,是因为她又以神通力能够看到,我们说过了缘起法,缘起第五法可以追溯,追溯过去生、未来生。她是因为也追溯到知道过去自己那一生做象后的时候,因为一些小事情对于象王心里面生起了瞋恨的心、瞋恚。生起瞋恚以后她的力量不够,所以这个象后想了一个办法来报复。她就用象鼻子卷了很多的新鲜的森林里面的水果,把那些鲜果全部用鼻子卷起来,去送给一位在森林里面禅修的一位辟支佛,供养在森林之中精进修行的辟支佛。并且就在这位辟支佛面前发愿说,愿我在第二生能够生到人间去,并且成为人间国王的王后,然后我要杀死这头六色牙象王作为报复。 因为她的对境是很有力量的,她是供养辟支佛,所以不久以后这头象后就绝食而死了。果真她在第二生,她就能够成为当时的人间国王迦尸王的王后。当时整个国家都知道大森林里面有一头著名的六色牙大象王,所以王后就怂恿国王,派猎人队伍来杀死这头象王,得到六色的象牙。当然国王开始不同意,因为大象王在国内知名度很高,而且也犯不着去伤害它。但是王后一直装病,说如果我得不到这头六色的象牙作为装饰品,我这个病就不会好等等。国王当然就马上安排队伍去围捕这头象王。射中这头象王的时候,象王就问猎人说你为什么要来射杀,猎人就说是因为迦尸国王的王后希望得到你的象牙,所以象王就把自己的象牙折断。心里面没有瞋恨给了这个猎人,当猎人向王后报告象王的死讯的时候,并且呈上六色象牙的时候,王后才想起来前生象王对于身为象后的当时的她这种种种的好,所以也觉得非常伤心,然后就死掉了。佛陀刚刚所讲的本生故事、所有的开示,记录下来就是一部经——《六色牙象王本生经》。后来那个比丘尼就精进地修禅而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这就是说我们如果瞋恨心起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如理作意才能降伏瞋恚盖。否则的话他会一直不如理作意,会一直越想越生气,越来越造恶业了。 第五个对治的方法就是亲近结交善知识,不要跟那些容易发脾气的人在一起。 第六个就是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话,说能够长养慈悲心的话。 好了,我们今天就学习到此地,明天继续学习怎样来观五盖,大家福慧增上阿弥陀佛。 第六讲 请大家合掌跟我说: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 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 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 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首先让我们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能够当生现证菩提,所以我们继续来学修《大念处经》。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大念处经》里面的心念处,讲到了法念处如何观五盖、观贪欲盖、观瞋恚盖,而且讲了对治贪欲盖,瞋恚盖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如何观昏眠盖。 ③.观昏眠盖 比丘内心有昏眠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有昏眠』;或内心无昏眠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无昏眠』,他亦了知未生的昏眠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昏眠断除之因;他亦了知己灭的昏眠未来不生起之因。 这段经文就讲观昏眠盖,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如何观察昏眠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要如实知自心,禅修者心里面有昏眠出现,或者无昏眠出现,都要能够如实了知。昏沉,睡眠是我们禅修中,最常遇到的一个大的障碍。很想修行,但是一坐上去就昏沉了,昏沉是小睡眠,睡眠是大昏沉,所以把这两者合并起来称为昏眠盖。 第二个层面,佛说:“他亦了知未生的昏眠生起之因。”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面就更详细地说了,昏沉为什么会生起来?昏眠生起之因“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减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惛昧,无堪任性。” 这样就完整地把昏眠生起之因都说了。第一个就是犯戒了,毁犯净尸罗,犯戒了的人容易昏眠,容易昏昧。善的心理行为,其实跟生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如果我们一直持戒修善的时候,一定就不容易昏沉。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一切文明都会要赞叹善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善是法界的宇宙的正能量。善,你努力去修的时候,努力去持戒的时候,自身的阳气就会旺盛起来了;阳气旺盛起来了,人就会很快乐,所以说为善最乐。否则的话,就是阴气旺起来了,如果犯戒,做恶事等等,阴气就会盛起来,所以就容易落入昏沉里面,头脑昏昧,阴也就是五阴,五盖。 第二是不守根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门护持不住,一直向外攀缘。比如说喜欢看电视、喜欢上网、看电脑,这个看多了,久了,打起坐来就容易昏沉,因为你的精神一直向外流失,不守眼根门。 第三是食不知量,吃东西贪好味道,吃多了就容易昏沉。 第四是不勤精进,心里懒惰。 第五是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不能够以正知正念来安住身心。如果真正能够做功夫的话,天天精进用功,能够保持正知的话,那么四大假合的身体把它转化过来了,业力、习气把它转化过来以后,做功夫的话就会有三句话:夜眠无梦,身轻如叶,昼夜常明。不会有什么梦,身体觉得很轻安,很轻盈,像一片树叶一样,昼夜常明。 第六是于所修断不勤加行,对于所应修的法,所应断的习气烦恼,不会去勤奋地去修加行,这样也容易导致到昏眠。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身心昏昧,无堪任性,身体沉重,不舒服,脑子昏昏沉沉的,头发胀,眼睛干涩睁不开,睁不开眼,呼吸也很沉重。这样我们都知道这就是昏沉了,重昏沉了,无堪任性,就什么都做不了,不能看书,看不进去,也不能打坐。其实人如果没有保持正念,正知的话,很多时候都是陷在昏沉状态里面。 举个例子。《千家诗》上面有一首中唐诗人李涉的诗,诗题就叫做《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尤其是最后一句“又得浮生半日闲。”很多人经常会引用来,觉得人生很忙碌,哎呀,偶然有半天可以让我喘口气。大家基本上应该都读过。 “终日昏昏醉梦间。”我心里面很郁闷,每一天都昏昏沉沉的。像我们今天刚好是立夏,春尽了。听说春天将尽,所以我的朋友拉起我来,勉强我一起去爬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他觉得很幸运,我爬山过程之中我偶然遇到一个竹院,是一个很简陋的寺院。能够遇到一个老法师,给我开示人生的哲理,我觉得郁闷解了不少,心情轻松了不少,所以多年以来都没有这么心情舒畅过,“又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这个人,在当时中唐那个时代还是有点名气,他这个诗名远播。春天登山抒怀的一首诗,也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人生的感悟。有一次他在长江坐船旅行,被一群盗贼包围了,然后就要劫夺他的财物等等。但是突然之间有人就认出他来说,这是李涉。强盗的首领听了以后就大喜过望,就跟他说了:“自闻诗名日久,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很早就听说你的诗名,很希望你能够写一首诗送给我,其他的金银、丝绸这些都无所谓,就不会抢你的了。李涉马上就在现场写了一首诗,送给强盗的首领,强盗首领就送了很多的重金、金玉等等送给李涉,然后走了。那么这首诗“终日昏昏醉梦间”,其实描写世间很多人都是这种状态,每一天都忙忙碌碌的、迷迷糊糊的、昏昏沉沉的,很少有清醒的日子。 然后到了元朝时候有另外一位读书人,他有一次也是到山上去玩,但是山上一个寺院里的一位出家人很攀缘。一直就拉着他讲话,絮絮叨叨的,他心里面就很烦、很讨厌。但是这位僧人一直还是不放过他,一直在跟他攀缘、搞了很久了。然后就看到一幅白墙,僧人马上以为又有攀缘的机会来了,马上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请这位文人题一首诗。然后这位文人就把李涉的这首诗头尾就颠倒了一下。 偷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他就把头尾倒了一下,就骂人了。就是说我好不容易有半天闲,我本来以为去爬爬山心情会愉快一点,哪里知道碰到寺院的一位僧人,拉着我不停地说话,搞得我终日昏昏沉沉。他用这首诗就把头尾调了一下,就把那位僧人就骂了。这出家人不要那么攀缘了,一天到晚攀缘拉着人家说话,这样子非常不好的,非常不如理。事实上他把那首诗头尾一调,就批评那个僧人,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糊里糊涂了。这文人有时候骂人不带脏字,把头尾一调就骂人了。 第三个层面。佛说:他亦了知已生的昏眠断除之因。禅修者了知到有六种方法,能够帮助灭除昏沉和过多的睡眠,这是断除之因。 第四个层面。佛说:他亦了知已灭的昏眠未来不生起之因。其实昏沉不容易彻底断除,只有证得阿罗汉果位,才会被彻底根除。因为阿罗汉是不断在定中,昏沉不会生起来。 第二个要点就是在《大念处经》的注释书里面,有讲了六种帮助对治昏眠盖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饮食知量,不要吃太多,吃饱以后容易昏沉。但是吃太少也会体力不够,能量不够你也修不上去,所以饮食知量很重要。我一直推荐大家,南传要学习《清净道论》,北传要学习《瑜伽师地论》,因为实修的很具体方法都在其中。那么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就告诫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于食知量。弥勒菩萨说:“云何于食知量……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就是吃东西不是为了表示阔气、“不为倡荡”。 “不为骄逸。”不是为了摆架子,显得自己名气很大,不是为了摆架子;“不为饰好”不是为了装饰、好看,不是为了出风头;“不为端严”不是为了吃得这个身体显得很端严。然后让一切人生恭敬心,以为你修行很好,其实都是吃很好的食物这样子把它撑起来的,不是为了这些。 “食于所食,为身安住。”为了身体能够安住,得到能量支持。 “为暂支持,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断故受”就是疗饥疮。然后也不能够吃得太饱,不然又会有新的苦生起来。“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稳而住,如是名为于食知量。” 第二就是光明想,如果昏沉的时候可以做一下光明想。比方说你修一下“阿”字月轮观,对治昏沉是比较有效的,光明想是对治昏眠有效的办法。你也可以修白遍禅,修十遍处禅里面的白遍禅,或者是光明遍禅,或者你就观日月,这些都可以。 事实上当代的脑神经科学也已经证明说,太阳光是治疗情绪失调的良方。大脑从视网膜上面接收信号,事实上我们的眼净色,它就在视网膜里面的,接收信号以后并且把这个信号就会送达到松果腺,松果腺会自己调节——如果有光明,它就不分泌;如果在黑暗之中,松果腺就会自动分泌这个睡眠激素“褪黑素”,“褪黑素”是能够促进我们的睡眠质量的,所以在一个光线很暗的地方,也是会比较容易昏沉的。当然,如果有更深的窍诀也可以来修。比方说大圆满法、或者说其他很多法要里面都会有借助光明的一些修法。 第三就是改变姿势。如果打坐昏沉了,可以起身走动,或者练金刚亥母拳等等。大家一定要明白,像幻轮瑜伽、金刚亥母拳其实是瑜伽的精华。很多人学佛法打坐他上不去,然后就跑去学瑜伽。哈他瑜伽呀、艾扬格瑜伽、体位瑜伽。但是其实不需要,为什么?因为真正瑜伽的精华,就在我们金刚亥母拳和幻轮瑜伽里面,有传承来修的话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比如说像扎龙等等,都是能够通过体位和特别的调气脉的方法,能够迅速地帮助我们破除障碍,能够开启能量。 第四个就是痛念无常。提起精神来收摄诸根,修四卫护禅里面的死随念,修行就会有紧迫感。当你修行有紧迫感的时候,当然你就不会昏眠。很多人都是这样子,抛却自家珍宝不顾。抛家散走,到处这里看看、那里看看,那里去学学一些印度教的瑜伽等等,但是它真正的精华是在金刚亥母拳里面。 第五个就是亲近善知识。不要跟那些容易昏沉的人在一起。 第六个就是要用一些有助于灭除昏沉与过多睡眠的适当言谈。其实世出世间都要消除昏眠盖,因为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事业看精神”,一个真正事业成功的人、有学问的人,他一定能够降伏昏沉,一定有超过常人的精力。修行也是如此,修行没有足够的精力、没有足够的能量,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把眼睛闭起来修行就能成就,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找到正确方法,只会越来越萎靡不振,这样是错误的。 ④.掉悔盖 比丘内心有掉悔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有掉悔』;或内心无掉悔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无掉悔』,他亦了知未生的掉悔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掉悔断除之因;他亦了知己灭的掉悔未来不生起之因。 这段经文就讲第四种盖,掉悔盖。也就是心容易陷入到那种掉举、散乱和追悔之中。对于许多禅修者来说,其实掉举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妄念纷飞,你一上座就妄念纷飞,尤其是很多来自于城市、大都会的人,平时事情也很忙,所以很多人的心是很纷纭散乱的,甚至于要他专注个三五分钟都会很困难。像我们觉知呼吸的时候,能够保持连续地觉知呼吸、心不跑掉,能够保持五分钟,那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他的心就会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的,到处攀缘、没有一刻宁静。 要想在禅修方面要能进步的话,一定要有方法。比方说可以用安般念,用安般念来安定自己的心。觉知呼吸、保持平等心,进一步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渐次地能够证得禅那。 佛说:首先要能够如实观察我的心,我的心是在什么状态呢?我的心是在掉举的状态之中,或者不在掉举的状态之中?这样就能够“如实知自心”。然后也了知到掉悔生起之因,是时常地对内心的扰动、不如理作意。外在有事情冲击,内心就老是会打坐的时候会把过去的那些忆起来、浮现出来,那么内心扰动。如果我能够如理作意,当然它就不能障碍我;不如理作意、一直攀缘,一个妄想一直追下去,然后这个心就非常散乱了,就导致到掉举和追悔的生起,后悔过去某一件事情做错了。那么散乱、攀缘,一直想未来我要怎么做等等,这些很多都在妄念、妄想之中。透过如理作意心的轻安和定,就能够灭除掉举和追悔。有六种方法可以帮助灭除掉悔盖。 第一种方法要多闻知法,能够体会到无我、空,掉举和追悔就不容易生起来。 譬如有个女人叫做冼娜,她是沙皇俄国时期末代太子的女儿,并且她母亲也是美国最富有的女人之一。因此冼娜她自幼就会在一个非常奢华的环境之中成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她是很任性的、很刁蛮的。在她的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多次因为酗酒、吸毒、混乱的男女关系等等而备受媒体关注,经常会见以报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到西方弘法的著名大德梭巴仁波切,闻法以后善根成熟,马上就皈依三宝了。她还是很有大雄力的,马上就断掉过去的一切,马上就追随师父去学习,从《大乘菩提心法》一直开始经过九个月的学习,彻底地能够脱胎换骨。 她从过去那种狂妄纵欲、掉举散乱的刁蛮公主,变成了一个寂静安祥、为众生着想的人、有慈悲和智慧的人,并且发心出家。在二十五个国家为上师建立了上百个佛教禅修中心。她也是第一位随佛出家的洋人的尼师,因为这位比丘尼的戒法断掉了,所以她受的是沙弥尼戒。通过上百座的禅修中心,引导成千上万的西方人、欧美人系统地闻思修学佛法。她是因为闻法的缘故,能够把散乱彻底断掉的。 第二是要多向有修行的人、有智慧的人请教,如何处理在不同境界之中生起来的掉举和追悔,这样也能够迅速地断掉悔盖。 第三种对治的方法就是多学戒律、持守戒律。 第四种对于初学者来说,与年长有德的人相处,长养成熟的性格、稳重的性格,就比较不会生起掉悔。 第五种就是亲近善知识。耳濡目染向善知识学习,就不容易生起掉悔。 第六种就是要去闻思那些有助于灭除掉悔的适当的言论。 比如有一个法国人叫做马蒂厄,他得到博士学位以后,有一年暑假的时候就想去印度去旅游。很幸运的是他到了以后在那边听闻到了佛法,而且听闻到佛法以后他马上就发心出家,精进修学多年以后他返回家乡巴黎。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然后就跟他的父亲就有了几天几夜的对话,后来就汇集为一本书。很多人应该有看到过,书名就是《僧侣与哲学家》,我会推荐大家可以看看这本。副标题就是“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对于西方的哲学、各种思潮跟佛法之间的那种智慧的碰撞,非常生动。因为是父子之间的一次深谈,所以也是很生活化、很口语化的。这样都是能够让我们消除追悔、消除散乱,能够更好地心与法相应。 佛说:他亦了知已灭的掉悔未来不生起之因。追悔是能够在证得三果阿那含果的时候,能够被彻底根除的。掉举跟昏沉一样不容易断,真正要彻底断呢,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果位的时候,因为他不断地在定中,所以也能够被完全地根除。 ⑤.疑惑盖 比丘内心有疑惑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有疑惑』;或内心无疑惑出现时,了知:『我内心无疑惑』,他亦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疑惑断除之因;他亦了知已灭的疑惑未来不生起之因。 这段经文讲观疑惑盖,可以分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五盖之中,疑惑盖是很厉害的,它会障碍你,你不愿意去修行,因为心里面很困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很多人对于因果业报、对于三世因果,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到底有没有,他是很有怀疑的。还有些是对于老师所教导的修证的方法,对于老师本身,乃至于对于自己修证到的那种境界还是不能够正知,因此认不清楚而生出疑惑来。有些人其实他修行已经到达了某一个层次、某一个程度,因为智慧不够,因为以前教理闻思没有透彻,所以他就会怀疑,导致到修证境界的退失。这些都是因为疑惑盖的缘故。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面说:“疑者,谓于师、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寂静。”由于怀疑的缘故,所以对于老师、对于法门、对于自己学修的境界等等,都生起疑惑心来。因此他就不能够得到勇猛方便,不能够由正道断烦恼,而证得寂静涅槃。这样是疑惑盖。所以我们要能够深入地闻思《大念处经》,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尤其是这个法念处,就会讲得很细了。这样子有助于消除疑惑盖。 第二个要点就是观察疑惑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如实知自心。禅修者内心有疑惑出现时,或者没有疑惑出现时,都能够如实了知。 第二个层面,佛说:他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之因。疑惑盖生起之因是不如理作意、缺乏智慧。比如说《增支部·一集》中间佛说: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像不如理作意般,如此有能力导致未生起的疑生起,或增长已生起的疑。这是佛陀的开示就是说,不如理作意是让我们生起疑惑的根本原因。疑惑生起之因,还有比如说缺乏定力,不能够深入去如实观察。如果我们有定力的时候、如实观察的时候,当然就知道一切万法都不过是名色法。名色法背后是因为缘起的原因,并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它是因为缘起的缘故,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只有法如幻显现。因为因缘会合有了关系,所以法就如幻显现出来了。还有疑惑生起的原因是比如说缺乏信心等等。 第三个层面,佛说:他亦了知已生的疑惑断除之因。注释书上面说有六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疑惑盖。 第一个是要多闻。对佛法有深入的闻思修慧,就能够破疑开悟、绝相超宗。 第二个是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请教,对佛法生起胜解来,就能够破除疑惑。 第三个是多学戒律、持守戒律。 第四个就是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有些人是信心成就,有些人是智慧成就。 第五是亲近善知识。要如理作意,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位能够指导你走向真理和智慧之路的老师。这样子的话,你在一切时处,都能够引导你如理作意。 第六是要有助于消除疑惑的言谈,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比方说像一些科学家对佛法的评价等等,从他们那个研究的专业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一些疑惑。 比如说杨振宁教授,他1957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八十多岁。但是很多人可能对他会有一些微词,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娶了一个很年轻的夫人。那些我们且不管他,真正能够让人佩服的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他会非常客观地来看待一切,包括看待佛教。他就写过一篇文章说:像牛顿、像爱因斯坦等等科学家,他们提出来的一些学说,必须要具备三个特征,才会被大众广泛地接受。同样的,佛教也完全具备这三个特征,因此是智慧者的信仰。他也专门去参加美国大乘寺玉佛塔的开光等等,还有包括我们南科大的校长朱清时,原来也做过国防科大的校长,包括香港的潘宗光校长等等,都会有很多。他们从他这个专业的角度去客观地看待佛法,看到佛法中间佛陀所说的跟现在、跟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融汇的地方、完全相通的地方等等。 第四个层面就是疑惑盖在证得初果须陀洹果的时候,就被彻底断除了。 第三个要点就是为了根除疑惑盖,除了运用上面的六个方法之外,还要能够精进地修止禅,培育足够强大的定力,然后以定力为基础来修行观禅。能够以观智来照见究竟色法、究竟名法,这个时候证得名色分别智;然后证得名色分别智的时候,就达到了第三清净——见清净,就确定唯有名色法的显现,没有“我”,这样是能够断除疑惑的最根本的方法。因为你自己亲见了,自己体验了,所以这种信心是不共的信心;不是从外听闻得来的信心,不是通过大脑思惟这样子得来的信心,而是自己体验的亲证而产生的信心。 再进一步来观察名法和色法的因缘,名法和色法是怎么样子生起来的呢?当然名法、色法不是像某一些所说的,是上帝、是天、大梵天创造的,它不是以天的创造为因。为什么?因为我们见清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就已经确定了唯有名色法,没有造物主。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家去修瑜伽呢?因为瑜伽还会讲“大我”。这个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根本理论是在“大我”这个基础之上的,但事实上这个还是我执。所以你修的话,当然能够开发出一些功能、身体会很好等等,这个都不奇怪。但是你要想解脱的话,你要想真正出轮回、要得到最大的利益的话,修瑜伽是没有什么用。何况它的精华在印度教里面、在现在这个瑜伽学界里面已经没有了。真正的精华包括体位、包括特殊的体位,让气脉更畅顺、让能量更迅速地开启的方法,都会在幻轮瑜伽和金刚亥母拳里面。所以与其去学那些皮毛和甘蔗的渣滓,为什么不直接学精华呢?所以其实是用不着去外面求那些,就像一个王子一样,自己的珍宝的衣服不要,去外面找一个乞丐,去求一件很破烂的衣服,这个是一个很颠倒、很奇怪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能够从见地上面来辨识。 我们前面见清净就已经确定了,唯有名色法,没有造物主,所以不可能是天人创造的。因此,我们就要能够进一步去辨识,到底我这个名法和色法,我这个身体就是名法,我这个身心、五蕴身心就是名法和色法而已。一切万法都可以归纳为五蕴、五取蕴,五蕴进一步又可以归纳为名色和色法,也就是物质和精神、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那么这个物质和精神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们这个色身,它的生起之因、生起的因缘有五支,如果我们修缘起法就可以辨识得很清楚。不是理论上知道,而是你现量的地能够辨识到,现见、亲见。那么无明支、爱、取、业,这是它的生起之因。食物是支持它的缘,这个五法是色身现起的因缘,就是色法显现的因缘。 而名法,名法就是精神身,它的因缘是我们可以透过眼根对色尘,眼根对色尘就会生起眼识,在这个中间你去思惟、去观察、去辨识。眼根等六根以及色尘等六尘,它们是名法的共缘,作意等心所法是名法生起的不共缘,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透过观察、透过辨识,而确定今生今世的名法和色法的因缘。更进一步就是观察过去世的名法、色法,也是缘起而生的,未来世的名法和色法也是由缘而生起的,就可以断除三世的十六种疑惑。 佛在经典里面详细地解说,怎么样子来断疑惑盖?要能够在实修之中通过辨识、通过亲见三世因果。有宿命通,知道过去、过去的名色法、名色法现起的因缘;有天眼通,知道未来生,未来生的名色法是什么形态、名色法生起的因缘是什么。这样都能够现量亲证,因此就能够断除三世的十六种疑惑。 首先是能够断除过去世的五种疑惑: 第一种是我于过去世存在吗? 第二种是我于过去世不存在吗? 第三种是我于过去世是什么?我在过去世的时候我这个名色现起,它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形态? 第四个是我于过去世怎么活? 第五种我于过去世是从什么变成什么? 十六疑中有未来世的五种: 第六种我于未来世存在吗? 第七种就是我于未来世不存在吗? 第八种就是我于未来世将是什么?未来生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名色法的形态? 第九就是我于未来世将怎么活? 第十种就是我于未来世是从什么变成什么? 十六疑之中对于现在世有六种疑惑: 第十一就是我是存在的吗? 第十二是我是不存在的吗?事实上一切都是名色法,无我。 第十三我是什么? 第十四我怎么活? 第十五就是我从何处来? 第十六就是我将到何处? 通过观智能够照见三世因果、十二因缘,都是名法、色法以及名色法的因果,从因到果、因果相续。一切有情只是因果的连续而转起的名色法,有作业而没有作业者,有果报而没有承受者。作者、受者也只是世俗的语言概念,没有真实不变的存在。这样我们可以辨识一下,过去的业因它造成了今生的果,但是过去业已经灭了,所以它不是常、不是一,就能够破除常见。 譬如我们用前一盏灯的火焰,最后还有一点点的时候,我们点亮第二盏灯焰,然后前一盏灯焰已经灭掉了。虽然变异但是它不是完全的断灭,就能够破除断见。譬如后面的灯焰不是前面的灯焰,但是不离前面的灯焰而有后面的灯焰。所以说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 这样子去辨识的时候,就能够证得缘摄受智,就达到了第四度疑清净。进一步就能够往上修,一直证到初果须陀洹果的时候,就能够彻底根除疑惑盖。因为须陀洹果是预流,预入圣人之流,是彻底地根除了疑惑盖了,彻底地了知涅槃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证悟涅槃的圣僧团是存在的,缘起业果法则是真实不虚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槃的道路。对佛法僧三宝具足信心,这样的信心是坚固的信心,不是那种工具式的信心、功利式的信心,而是真正地从法的证悟而产生的胜解的信心。 人生有现实问题和信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只是满足暂时的需要,解决信仰问题才能够满足永久的需要。愿我们都能够通过实修《大念处经》来真正地、彻底地断除疑惑盖,而达到苦的止息。这样我们对疑惑盖也就基本上讲说圆满了。 如是,他安住于法,随观内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外法;或安住内法,随观内、外法。他安住内法,随观生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灭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法,依五盖随观诸法。 这段经文就进一步讲观五盖,观禅的修法。可以分为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佛开示说:禅修者观五盖的时候,要安住于法修止禅,随观内法。在自己的五蕴身心中观五盖,观名法、色法及其因缘,或者在他人的五蕴身心中观五盖;或者自他交替来观五盖、修观禅。所以先有止禅的基础,再来修观禅。观内、观外,观内外;然后观生、观灭,观生灭。禅修者要在观五盖中观刹那生灭和因缘生灭,知道名法、色法现起的因缘,它灭去的因缘。现观缘起,不再贪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第二个要点就是五盖每一盖,我们都已经学习过了。它都有六个对治法,尤其是第五个、第六个都是相同的。第五个对治法都是要亲近善知识,第六个对治法都是要有适当的言论。可见这两种对治法很重要。亲近善知识在大乘佛法之中,被称为道之根本依师法,是解脱道的、是菩提道的根本。在南传佛教之中也是很受重视的,为什么?因为善知识根据弟子的根器观机施教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小参、一定要观机施教。 有一则寓言就说:有一次在森林里面的很多动物都聚集在一起来开会,讨论学校的课程怎么设置。兔子说赛跑很重要,一定要列入到课程;鸟儿就说飞翔很重要,一定要列入课程;老鼠也跑出来说挖地洞很重要,一定要列入课程。最后这个会议就一致通过,把那些所有重要的技能的学习,都列入到课程表里面去,然后要强制它们的小孩子都必须要学习。 结果小鸟在飞翔考试的时候,本来它应该是考甲等的了。但是因为它学习用翅膀挖地洞,把那个羽毛弄坏了,所以飞翔的时候只考了丙等,而挖地洞也没学会。小兔子,为了学飞翔,它就从树上准备起飞,然后摔下来了骨折了。就变成了飞翔也没学成,过去赛跑的这个专长也跑不了了,所以就很垂头丧气。这样子这个森林学校教育的结果,是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潜能继续发展、继续发挥它的天赋特质,反而都受到影响、受到创伤而垂头丧气。 这则寓言就形容我们现在的教育、我们今天的学校,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不同天赋的小孩子放在班里面,全部都编排一样的课程,接受同样的升学考试。就像工厂里面的流水线作业一样,所以生产出来的是产品,不是人。因为他否定了小孩子这个潜能,否定了他的天赋,小孩子发展潜能的机会就被破坏了,展现他的天赋的机会就破坏了。有些小孩子语言功能很强,但是你拼命教他去学数学,他就很苦闷了,而那一边的语言天赋又发挥不出来。有些小孩子理性思惟很强,但是他记忆力很差,历史、地理、语文、英语他记不住,然后你拼命逼他去学,把他天赋也就压抑了等等。所以,教育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看看当所有都忘记的时候,剩下来的是什么?我们的天赋能够怎么样挖掘出来?我们的创造能力怎么样激活,这个是很重要的。 有一位大学校长,他在应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就告诉那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说:人生有五个方面一定要注意。 第一个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个是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第三个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第四个是生活比文凭更重要。 第五个就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等等。 那么禅修当然就更加了,禅修是生命觉醒的教育,是要在当下的五蕴身心之中,要能够如实观察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生灭。它这个中间会出现很多的状况,你不可能只是用一种方法统一解决,一定要有最恰当的方法。并且还要能够现观一切有情,都是由因感果转起名色法,有作业没有作业者,有果报没有承受者。所以这种生命觉醒的教育,大智慧的教育一定需要善知识观机施教。 很多人现在喜欢耍一点小聪明,他会自己创造法,这里学一点点、找几本书看看,那里又找几本书看看,然后自己拼一个什么法。就好像他们那些编气功的人一样,道家抄一点、佛家抄一点,然后自己编一个什么什么功,就开始招学生了。这种实际上是断众生法身慧命的错误的行径。我们昨天讲到年羹尧那首对联,所以这个其实是很严重的、很严重的事情。 第六个对治法是恰当的言论,这个也很重要。我们因为五盖的对治法,第五种都是要亲近善知识、第六种都是要有恰当的言论,所以特别地强调一下。 语言很重要,语言是很有作用的。你看菩萨的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爱语摄是摄受众生的,利他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语言是很有力量的,语言就是呼召、就是召唤,语言就是召唤,它能够召唤整个宇宙的元素来重新组合。所以就容易心想事成,你有正能量的语言一定能够心想事成。我们念咒,咒就是最有力量的语言,它能够最大范围地把宇宙的那些相应的正能量全部召唤过来,所以它会很有力量。愿望经由表达能够成为能量、能够成为吸引力、能够成为超强的磁场。 这样的时候我们来看《金刚经》,忍辱仙人被残暴的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他心无瞋恨。歌利王不相信,觉得说我把你四肢手脚全部砍下来了,你说你不恨我,不可能吧?你心里面一定有瞋恨心吧?忍辱仙人就说,如果我说的都是真实语,我没有对你起一丝一毫的瞋恨心的话,愿我的身体平复如故,那果然四肢马上平复如故。很多人看佛经,觉得这是神话吧?四肢砍断了,他说一句话全部就好了,这神话吧?但是其实不是。为什么?因为修行证量很高的人,他的语言是非常有力量的,语言就可以成就世界。语言是心想事成的得力助手,所以我们每天用什么语言来教育小孩子,那么一切都会通过语言成为现实。 孩子是父母语言塑造的成果,而我们是自己语言重复的成果。小孩子你一直鼓励他、一直正面激励他,他一定会很好,一定能够成为栋梁之才。那么对自己也是如此,要能够善于运用语言,因为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语言。我们的思想外化透过语言表达出来,就能够找到同频率的波,然后就能够组成一个强大的能量场。因为宇宙的本源就是能量。 一个人他的一生是幸福还是痛苦,就取决于他能够调动宇宙能量的强和弱、大和小。他调动能力强,当然他就很有气场,他就能够摄受大众,事业就能够成就。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什么呢?人类“心想”,宇宙“事成”。 我们前面也讲过一个例子。天地,地它不会自己决定要种什么、要长什么。但是当我们种下一颗苹果的种子的时候,天地会用所有的能量,让这棵苹果树生长、开花、结果。你种下一棵荆棘的时候,照样会长出荆棘来。所以说人类“心想”、宇宙“事成”。 我们的心想透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一直都是正面的语言的时候,当然整个宇宙的正能量也会聚集过来。所以说不要控制,只是帮助,教育小孩子就应该是这样子,不要试图控制你的小孩子,要像天地一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怎么样为天地立心?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你一直语言表达的、传递的是清净柔和的语言、有智慧的语言、慈悲的语言,当然你召唤过来的都是整个法界的智慧的能量、慈悲的能量,当然也就事成了。因为你调动的能量是强大的能量、是正能量,不是那些低劣的或者负面的能量,这样当然就会能够成就了。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语言,我们说对治这个五盖法,第六个方法,都是要有恰当的语言,就是这个原因了。 第三个要点就是五盖,就是五种障碍。修行道路上面我们修止观,这五种因素,它会障碍我们成就止观。所以很多人就会说,哎呀,我修了这么久,怎么都不能得定呀?原因是什么?你一定要把导致你不能得定的原因找出来,你才能够容易得禅定。 在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上面就讲到了、广泛地讲了二十种让我们不能入定的因素。我们能够了知到这些不能入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就可以修对治法,然后就能够顺意地成就止观了。 第一种是“为伴过失”。就是跟那些不乐意修梵行,不喜欢断除世间杂念的人为伴,那么他会干扰你。 第二是没有明师。你的指导老师,他不能够因机施教,没有适应弟子根器,善巧引导修止观的方便法。他自己也还在修行道路上面,他自己还没有透彻,所以他只用自己懂得的那个方法来给你说,但是那就不一定契合于你的根器了。所以要能够有全圆道的善知识,引导修全圆道的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就是当你有了好的同伴,有了好的老师、有了明师,但是你自己欲乐羸劣、心散乱、缺道心,这样也是修不上去的。有些人他是求法的心有,但是他自己的欲乐羸劣,只要听说有人讲经,他是每讲必到。但是每到必困,一到了就在那里没多久就开始打呼噜了,虽然听了,但是他的心没有力量、没有能量,不能起修。 第四种就是他也有道心,天天都想修道,恨不得今天就大彻大悟,明天就在虚空之中放光动地。但是他的智慧暗钝,听进去了以后心不能领受。如果是利根之人听善知识说法,一闻之下就会汗毛竖起、心开意解,对于法有很深的领悟。但是如果根器不够的时候,他还是难以真正地领悟的。 第五就是,这是一环扣一环的,虽然你有了利根,也很有智慧。但是“爱行多求利养恭敬过失”,一般都是这个样子的。聪明的人他欲望也大,他做种种种种事情,然后就偏离掉,所以不能得定。 第六是“多分忧愁,难养难满,不知喜足过失”。有些人他天生内向、多愁善感,“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不知道喜足、不安于现实,不能得定,老是担忧这个、担忧那个,这样也是不能得定。 第七是“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诸事务过失”。被自己的错误观念越困越厉害了,所以他会想世间的事情、想得很多。然后事务就越来越多,心不能够平静、不能够定,修行的时间就少了。老是心向外求法,“这山望到那山高,到了那山心又焦”。 第八就是“懈怠、懒惰”、“舍弃加行过失”,“懒惰”是身懒惰,“懈怠”是做事情很马虎。 第九就是“有为他种种障碍生起过失”。有一些人他很热心,他禅修的时候他喜欢帮助人家。这里看看这个人需要怎么样、那个人需要怎么样。中国一句俗话“好猫管七家”,家里面养一只好猫,不单把自己老鼠抓掉,别人家里有老鼠它也跑去抓了。好多人就是这个样子,别人的事情跟他一点不相干,他也是乱在心里面,老是想怎么样子去做点事。 第十就是“有于寒热等苦,不能堪忍过失”。他冷的时候觉得没有暖气不好打坐;他热的时候汗流浃背不好打坐;然后这个地方风水不好不能打坐;那个地方湿气太重不能打坐;灯光太亮了、刺眼不能打坐;太暗了、昏沉不能打坐。反正就是到处不能打坐就是了,当然就不能够得禅定了。 第十一就是有慢恚过失。他因为有傲慢心,容易起瞋恨,他就不能够领受老师的教诲。 第十二就是“有于教颠倒思惟过失”,就是对教理都没搞清楚,就急急忙忙上路、去禅修。 第十三就是“于所受教有忘失过失”。今天听、明天忘。真正用的时候全部都不记得了。 第十四就是有“在家出家杂住过失”。不能够坚持梵行,老是喜欢讨论世间的事情。 第十五“有受用五失相应卧具过失”。“五失相应卧具”就是嫌打坐的垫子不够软、棉花不够厚、枕头睡不舒服、被子不好、衣服穿起来打坐不方便等等。 第十六就是“不守护诸根,不正寻思过失”。耳根没守护、喜欢听音乐。 现在的人尤其如此,更强烈了。有些人有上网强迫症、手机强迫症。稍微有一点点空马上要看看手机有谁发短信来了、上网看看有没有新的邮件。如果不开机看看有没有短信、有没有邮件,他就不舒服了,变成一种强迫症了。这个样子当然不能得禅定了。 第十七就是“食不平等故,有身沉重,无所堪能过失”。 第十八就是“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随烦恼现行过失”。睡得太多了就容易起二十种随烦恼,大随、中随、小随烦恼,二十种都会跟着现起来了。 第十九就是“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于内心寂止远离中有不欣乐过失”。 因为没有先修止禅,内心不能得止,所以对于打坐、修定他不喜欢,他反而容易到处找点书看看,因为他心散乱。 第二十就是“不先修毗钵舍那品故,于增上慧法毗钵舍那如实观中,有不欣乐过失”。就是他不先修观,智慧力发不起来。“奢摩他”是止禅、“毗钵舍那”是观禅。 我们知道了这些过失,我们就能够明了对治法。因此就如法精进地保持正念、修安般念、修四界差别观,就能够成就定慧力。 第四个要点就是“盖”,这里面讲到五盖,“盖”就是烦恼的别名。烦恼盖覆心性的光明,主要是这个五大类,所以会障碍我们禅修。 烦恼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粗显的烦恼。比如说令人去造杀生、偷盗等等十恶业的重烦恼。这一类烦恼用戒无漏学可以对治。 第二类就是障碍烦恼。比如说五盖,贪欲盖、瞋恚盖、昏眠盖、掉悔盖、疑惑盖,这五盖用定无漏学可以对治。我们用初禅的五禅支就可以对治五盖了。 第三类就是潜伏的烦恼,那就是愚痴了,用慧无漏学可以对治。 佛说:“比丘如是安住于法,依五盖随观诸法。”佛开示说:比丘呀,要依观五盖来修止禅、依观五盖来修观禅,随观诸法。 2、观五蕴 复次,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五取蕴随观诸法。又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五取蕴随观诸法? 于此,诸比丘!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生起,此是色坏灭。此是受,此是受生起,此是受坏灭。此是想,此是想生起,此是想坏灭。此是行,此是行生起,此是行坏灭。此是识,此是识生起,此是识坏灭。』 这段经文就是讲要透过五取蕴来观察身心实相,可以分为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四念处禅修法都是以当下的身心作为修行所缘。五取蕴是指构成身心的五种因素。说为五取蕴是因为色、受、想、行、识蕴,被迷执的众生就执取为“我”,认为这个色蕴就是我的身体,受、想、行、识蕴就是我的精神,执取为“我”是执取的目标,所以称为五取蕴。《罗怙罗经》就称之为五受阴。其中,色蕴是物质法、是肉身、是生理现象;受、想、行、识四蕴是精神法、是心理现象的变化。肉身、生理现象的变化是我们时时刻刻可以体验到的。佛就教导我们以当下的身心作为修行的所缘。 佛说:“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生起,此是色坏灭。”这样子来修身念处。 精神、心理现象的变化,也是时时刻刻可以体验到的现象。在受、想、行、识四蕴之中;识蕴是心王法,受、想、行蕴是心所法。受是种种感受,想是感受生起以后给它做价值判断——感受生起来了,我给它一个价值判断,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这个是乐受、那个是苦受等等。行蕴就是依据价值判断,心里面再进一步地做出计划,心里面再筹划怎样采取行动,取或者舍。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我们时时刻刻可以体验到的,佛陀就教导我们以这些当下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种种的生灭变化,作为修行的所缘。 因此佛教导说:要觉知此是受,此是受生起,此是受坏灭;此是想,此是想生起,此是想坏灭。因为有了感受,我的想蕴再给它做价值判断,生起来了,然后坏灭了。此是行,此是行生起,此是行坏灭;此是识,此是识生起,此是识坏灭。 第二个要点就是,五取蕴法是让智慧成长的土壤。这个五取蕴很重要,我们一直强调五蕴,对五蕴的观察就是对身心的观察。一切法可以归到五蕴,我们都会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法就可以含摄一切法。五取蕴法是让智慧成长的土壤,当你一直去观、如理观察五取蕴法的时候,智慧就会生起来、智慧就会成长,所以它是智慧成长的土壤。 观察五取蕴的实相可以开启智慧,《清净道论》的第十四品《说蕴品》就详细地解说了五取蕴,课后大家可以细细地去学习、去领悟。修学佛法一定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圣学,我们当然都知道;特别是修学慧无漏学很重要,因为只有真正地开启了见性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斩断生死轮回的根,所以慧无漏学是很重要的。龙树菩萨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你戒行持得再清净、你禅定功夫再好,如果你没有慧无漏学,你是不能超出轮回、你是不能跳出三界的。 慧无漏学如此重要,怎么学呢?要解答六个问题。 1、什么是慧? 2、什么是慧的语义? 3、什么是慧的特相? 特相是什么?每一个法一定要从四个方面去看它的自相,也就是特相、作用、现起、近因。 那么同样的这个“慧”,它的特相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现起、它的近因是什么?这些都是要理性观察的。 4、慧有几种? 5、当如何修习慧无漏学? 6、什么是修慧的功德? 整个《清净道论》就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个字,它所有的二十三品,都是依据三无漏学来安排的次第。 什么是慧?慧是与善心所相应的观智。这个非常明确,什么是智慧?能够与善心所相应的观智,这个是慧。我们一直强调观禅,要起观智、要能够辨识名色法、辨识缘起法,这都是观智,并且是与善心所相应的观智。龙树菩萨也说过,在明觉状态下,自觉利益自他就名为智者。其实明觉状态就是观智,利益自他就是善心相应,所以与善心相应的观智就是慧。 慧的特相是通达诸法的自性;慧的作用是摧毁覆盖心性的愚痴黑暗;慧的生起是无痴、智慧光明现起了;慧的近因是依于定,由定开启智慧力。 而且我们因为这句话听多了,但是我们学过《大念处经》,领悟就不同了。定力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去辨识,一开始是辨识眼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总言之就是六根门心路过程。这样的话对于这个中间的名色法都能够了知,然后进一步知道它背后的缘起,当然我执就断掉了,这是真正的智慧生起。一定要在这个中间,要如理作意、要能够辨识。只有在禅定力之中,才能够辨识清楚六门心路过程,进一步观缘起。 特别重要的是第五要如何修习慧无漏学。《清净道论》里面强调,修习智慧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必须要有让智慧成长的土壤,这个很重要。就像种子必须要撒在肥沃的土壤之中,它才容易发芽、生长。同样的,智慧成长的土壤也很重要,有智慧成长的土壤才容易开启智慧。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为什么要在当下的身心起修,不是叫你在外面,啊,我在外面观一尊大威德,然后多少个头、多少只手,好不好?当然这个法是好的,但是你根器不够的话,根本上没用的,你修不起来的。为什么?我们讲了智慧的土壤就是当下的身心,对当下的身心如实观察,不是叫你在外面去另外观一个什么。如果你有这个基础了。当然你用一些善巧方便法,那个是可以的,否则的话你没有基础你直接去起修,要成就是很困难的。 智慧成长的土壤是什么?就是六大类。第一类就是五蕴,第二类就是十二处,第三类就是十八界,第四类就是二十二根,第五类就是四圣谛,第六类就是十二缘起。这六类就是我们智慧成长的土壤。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十二缘起大家都很熟了。 什么是二十二根?在《清净道论》第十六品“说根谛品”就有解说二十二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男根、女根、命根;加上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加上信、进、念、定、慧又有五根;再加上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这样合起来就是二十二根,这是智慧成长肥沃的土壤。 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观察,都是从当下的身心起修,这是智慧的土壤、是智慧成长的土壤。所以特别强调,一定不能够离开当下的五蕴身心去修行。一定要能够保持正念、正知,正念、正知当下的五蕴身心它的状况,它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以及变化后面的原因,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断我执、你才能够真正的明心见性,这是一个非常便捷、非常明了的修行道路、解脱之道。 第二个重点就是五清净的修观次第。你有了智慧的土壤了,你还要有开启智慧的方法,所以修习智慧就有这两个重点。 开启智慧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修观禅了。修观禅在七清净里面,第一清净是戒清净,第二清净是心清净,也就是戒和定两个无漏圣学。后面的五种清净都是修智慧、都是修慧无漏学。五清净就是: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就是智慧的体,智慧就以五清净为体。这样我们对于观五取蕴的方法就能够明了了。 如是,他安住于法,随观内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外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内、外法。他安住于法,随观生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灭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法,依五取蕴随观诸法。 这段经文就是讲依五取蕴修观禅,可以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佛教导依五取蕴来如理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观察他人的五蕴身心,然后自他五蕴身心交替观察,这就是观内、观外、观内外。再进一步就是要观五取蕴,观这个身心,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它的生起和灭去。生起的原因是什么、灭去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这是刹那生灭,刹那刹那都在生灭这样子去观;然后要观因缘生灭。五取蕴感得的因是什么、缘是什么等等,这样子在当下的五取蕴身心之中来现观刹那生灭、因缘生灭,然后就观缘起了,就能够证圣道了。 修观禅的时候,把一切法都可以归纳为五蕴,进一步五蕴又可以归纳为色法和名法。色法有二十八种,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界以及由四界而生起的二十四种所造色,所以合起来就是色法二十八种。 色法生起的因缘有四种,也就是业、心、时、食。业所生的色法;心,起心动念所生的色法;时节、季节的变化所生的色法;食物所生的色法。五蕴从最粗到最细,最粗的是色蕴,然后越来越细,最细的是识蕴,这样子是观色法。 观名法,名法就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个四蕴。名法作为观智所缘,一定是世间心,也就是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以及它们相应的心所法。名法可以分为心王法和心所法两大类,心王法又分为世间心和出世间心两大类。 出世间心是四道心与四果心,它们不是观智的所缘,观智所缘的是世间心。世间心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心以及它们相应的心所法。要能够从心路过程中、从六门心路过程中来辨识名法、色法,以及它们的生灭因缘。如实地知见一切都是名法、色法的因缘生灭,没有真实存在的人、我、众生,这就是观名法。这样来观的时候,就能够开启真正的智慧,名色分别智。 《杂阿含经》第二百六十五经,上面就有一个譬喻说:观色如聚沫,很多泡沫聚合起来;受如水上泡,水上泡一样、生起来马上灭了;想如春时焰,像阳焰一样;诸行如芭蕉,一直剥下去,空空如也,没有实体;诸识法如幻。对五蕴身心的如理观察,就能够开启无我的智慧。 第二个要点我们要特别强调五取蕴的这个观修。所以我们以佛的儿子罗怙罗尊者,他修习止禅和观禅而证悟阿罗汉道的过程为例,来说明观五取蕴的实修法。 因为我们在这么一个时代,还能够听到原始佛教时期,原汁原味的佛陀教导弟子的修行方法,没有太多的玄妙理论,都只是实修的方法,可见我们都是佛的儿子。因此,我们看看罗怙罗尊者,他是怎么样子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证得阿罗汉的,他的这个实修证悟阿罗汉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看了,有一个榜样,我们就知道怎样如法地去修、去学修。 在《杂阿含经》第二百经,四部阿含,杂阿含就是很多的法宝,短短的都合起来、拼起来叫《杂阿含经》。第二百经里面这部经就是《罗怙罗经》,是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儿子罗怙罗尊者的一个完整的法的教导。我们北传翻译为罗睺罗、罗云等等,都是指同一位尊者。《罗怙罗经》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来看佛是怎样子指导罗怙罗实修,他那个禅修的过程。 第一段就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我们很熟了,很多经典都是在祇园说的。罗怙罗尊者向佛来求法,希望能够独自去专修,然后能够证悟。佛陀观他的心智还没有成熟,所以就教他,你要先去为人家讲解五取蕴,然后教学相长。并且你在教的过程之中,虽然他很小,还是个沙弥,但是他要给大众、给信众讲五取蕴,他就要弄清楚五取蕴的内涵,才能够跟大家讲,所以弄清五取蕴的内涵是学修佛法的第一步。 《杂阿含经》第五十五经,也就是《无我相经》。《无我相经》说五取蕴有十一种,要对于十一种五取蕴都能够辨识清楚,你才是真正的懂得了观五取蕴。五取蕴有过去、现在、未来,你过去生的五取蕴,过去生的身心、今生今世的、未来生的。有内、外、粗、细,有胜、劣、远、近。比方说天人他的这个色身,就比人类的这个色身要殊胜庄严得多,这个是胜的,人类这个是劣的。当然人类的这个色身比鬼道的那些众生的要更殊胜了等等。 第二个阶段,罗怙罗尊者依教奉行,为人演说五取蕴之后他又来向佛求法,又希望能够离世专修。佛陀观察罗怙罗的心,解脱智未熟,心智还是不成熟。然后又跟他说,你还不够,你还要去为大家去讲解六入处法。六入处就是内在的,内六入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然后外六入处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让他能够辨识整个身心运作的过程。修行这个法很重要,一定要注意一个字,就是触,接触那个“触”。 我们的种种身心现象,它是怎么现起来的?就是因为内六根跟外六尘有了接触,接触以后种种的身心现象就生起来了。接触以后感受生起来了,然后价值判断生起来了,然后想怎么采取行动、行蕴也起来了。所以整个世间的悲欢离合都显现出来了。 这个源头在哪里?在一开始的接触,接触以后你不如理作意,就有了种种的六道轮转。所以,佛陀通过很善巧地叫罗怙罗去给大家讲外六入处、内六入处,就让他自己能够更深地体悟到,怎么样去辨识这个身心运作的过程。身心运作的过程,你怎样去如理地、清晰地、如实地,不是虚妄的,如实地去观察,分析境界对我们身心的作用。 第三段就是罗怙罗依教奉行,又去为大家演说六入处法之后,他又来向佛求法。佛陀观察罗怙罗的心还是没有成熟,解脱智未熟,所以又让他去给大众演说尼陀那法,尼陀那法就是缘起法。你还要去给大家讲缘起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第四法,以及他的师父舍利弗尊者那个特法,叫做缘起第五法等等。其实也就是说,要让他更深地来领悟法,懂了五蕴法、懂了十二处法、还要懂得缘起法。这是第三段。如果你看南传的典籍,出现这个尼陀那法,尼陀那法其实就是缘起法了。 第四段就是罗怙罗尊者依教奉行,又去为大众广说尼陀那法,之后他又来向佛求法。佛陀观察他的心智还是没有成熟,解脱智未熟,又教他要专精思惟。你对于你讲过了的那些法,你要更深入地思惟,思惟什么是五蕴法,五蕴法它的特相、它的作用、它的现起、它的近因;然后思惟六入处法、思惟缘起法,进一步地来深入地观察其义。 罗怙罗依教奉行就很深入地去观察,就在当下的五蕴身心来观察五蕴法、十二处法、缘起法、终于就豁然贯通。知道这些法都是“顺趣涅槃,流注涅槃”,引导众生走向涅槃的。佛陀说这些法,不是像现在的学者要搞一个理论体系,佛陀只是为了让众生都能够证得涅槃,能够超出轮回。所以这一切法都是让众生、引导众生证得涅槃的,“顺趣涅槃,流注涅槃”。 第五段罗怙罗又来向佛求法了,并且讲了他按照佛的教导去思惟法,他对法的领悟,一切五蕴法、十二处法、缘起法都是“顺趣涅槃,流注涅槃”。那么佛陀观察罗怙罗的心,解脱智成熟了,就为他说法;让罗怙罗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一切无常,眼根接触色尘,生起眼识,并且有感受生起,要能够辨识自己的眼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然后层层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直接真实地体验到一切法的本质是无常、是苦、是无我,不再执著于五蕴、六入处;然后从世间得解脱,就这样为他深入地说法。 第六段经文就是罗怙罗受佛教导独一静处,精进修持成阿罗汉,心善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我们看罗怙罗证阿罗汉的这个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对我们的禅修有什么启示? 第一个启示是一定要有善知识来观察根器是否成熟,然后我们自己要能够依教奉行。有些人刚开始学他就想,我要闭关,我什么都不用干,我就专门关起门来闭关,心智没有成熟,解脱智未熟。那样子弄的话,一定没有用,要能够依教奉行。 第二是要能够通达教理,你看罗怙罗他也是经过闻思修三慧而次第修学才成就的。《罗怙罗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佛陀都是善巧地让他去复习法。通过复习,通过为他人演说佛法、演说五蕴法、演说六入处法、演说缘起法,这些都是成就他的闻所成慧。 第四段就是思所成慧,让他更深入地思惟。 第五段、第六段就是修所成慧,所以一定要有闻思修三慧。正如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他用一个偈子概括他的修证,也教导弟子一生要如何修。 最初广大求多闻, 中达经论皆教授, 最后昼夜勤修持, 回向众生为利他。 那么这样子其实就是闻思修三慧都具足。然后回向圣教兴隆、回向众生解脱,也都具足。 第三个启示就是佛法的证悟一定要从当下的身心下手,要将修行落实到当下的身心上,要看清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生灭变化的实相,然后顺趣涅槃得解脱。那么这样对于五取蕴法我们就闻思圆满了。 3、观十二处(六内与六外入处) 复次,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六内入处与六外入处随观诸法。又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六内入处与六外入处随观诸法? 于此,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他亦了知未生之结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结断除之因,了知已断除之结未来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耳根,了知声尘,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他亦了知未生之结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结断除之因,了知已断除之结未来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尘,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他亦了知未生之结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结断除之因,了知已断除之结未来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尘,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他亦了知未生之结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结断除之因,了知已断除之结未来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身根,了知触尘,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他亦了知未生之结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结断除之因,了知已断除之结未来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尘,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他亦了知未生之结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结断除之因,了知已断除之结未来不生起之因。 这一段经文,比较长的都念完了,我们把这个十二处都讲完了、都念完了。这段经文是讲十二处或者说称为十二入的禅修法,可以分为四个要点,大家有没有注意知道,你看,为什么要讲?讲了五蕴,为什么还要讲十二入? 五蕴,你看色蕴是生理现象,后面的受、想、行、识蕴都是心理现象,它就会让你能够照亮内心。但是这些现象是怎么来的?它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基础其实大部分是讲物质法,物质法的接触、物质法的关系,六根跟六尘接触,这是种种身心现象得以现起的基础。这个物质法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你一定要能够明白,不然的话,你还是难以断除执著。这个断执著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闻思或者大脑思惟的思考,而是一定要证到,你一丝一毫的疑惑都要能够断除。所以它会特别侧重于物质法。你看六根:眼、耳、鼻、舌、身都是物质法。意根有一部分是物质法,有一部分是精神法,所以意根是一部分名法、一部分色法。色、声、香、味、触这个都是物质法、都是色法。法尘,法尘一部分是色法、一部分是名法,所以它只有一点点讲名法,绝大部分都是讲色法。色法与色法的接触,这个触就产生了种种的身心现象,种种身心现象就现起来了,所以这是基础,要把这个基础要搞清楚。 我们可以分四个要点来说。第一个要点法念处的修行是靠对触的觉照。触就是内六处,也是六根门,和外六处,或者我们称为内六入和外六入。外六入这个六尘境互相碰撞,互相碰撞的时候就像两个木头一直互相磨擦,就会产生热能、就会产生火花。同样的,六根和六尘互相碰撞就产生了身心的种种现象。 佛陀说法,因为他彻见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说得非常透彻明白,把这个身心现象现起的基础,说得非常明了。有触才生起种种法,生起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都现起来了。我们看首楞严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其实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就足以包含一切法。二十五怎么来的呢?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再加上七大。那么事实上我们且不要学得那么高妙,我们先扎扎实实把最简朴的法先修好、先证到。证到才是最重要,光说没有用,证到才是最重要。 六根和六尘之中,唯有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名法所摄,其余的都是色法所含摄的。所以十二处也只是名法和色法而已,而且特别地注重辨识身心现象之所以现起的这个基础。 六根门是身心接触境界的门。比方说我们这个眼根门中,它的眼净色,它与色尘接触,与色尘接触,我们这个眼的净色根,是位于视网膜里面的这个净色,眼净色对于光、对于颜色是特别敏感的。我们要先辨识,要修四界差别观,然后能够辨识色聚,辨识色聚以后,因为你的透明体爆炸以后有无量色聚,无量色聚在生灭,你只要辨识一粒单一的色聚。然后辨识这个里面的眼净色,眼净色辨识清楚了,你就可以看到它对于光、对于这个颜色的撞击是非常敏感的,这个会同时撞击眼净色和有分心。那么眼净色它就作为眼识的依处、作为眼识的门,其余的都依此类推了。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这样子禅修,这样子地在当下的身心来起修。 第二个要点就是内六入、外六入,根尘碰撞生眼识的心理现象,是不能控制的。它是缘聚而起,缘散而灭的。我们的眼的净色根,眼净色跟外在的色尘接触的时候、碰撞的时候,眼净色和色尘不会去如此地思惟说我们和合令眼识生起来,我们不和合令眼识不能生起,不会这个样子的、不可能是这样子的。所以它其实是什么?是法尔现起的。 眼的净色根和色尘一碰撞,就生眼识,没有自性,是缘起法,缘生缘灭。生起之前,眼识无所从来;坏灭之后,眼识去无所去。唯有在生灭之间,缘和合了就现起了,现起了认知的作用,我认知到这朵花是黄色的、是红色的,认识到这个果是什么形状;所以它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但是一碰住、一接触、一碰撞、一产生关系,马上认知的作用就现起了,所以说万法如幻唯有关系。 万法如幻,接触的时候就起作用,正如我们佛陀所教导的。要知道,其实现在的物理学,你看朱清时他也很明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万法都是如幻的,他说的只是说关系是真实的。但是其实关系哪有什么真实,只能够说是万法如幻。这个一接触就有了关系,有了关系,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认知的作用、见闻觉知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如此而已。所以这样我们就在此地来实修,来破执著。我们刚刚讲的这个就可以明白了,根尘相接就生识,它不是我们能够自主的,那么不能控制,它只是法尔显现的,所以不要控制。 第三个要点就是内六入没有好坏之分,外六入也没有好坏之分,那为什么这个出现了种种问题?问题不是出在内六入的六根,也不是出在外六入的六尘,而是出在哪里?而是出在内六入和外六入相接触的时候,内心生起了欲染。生起欲染,这个欲染就会像绳子一样绑住了我们,就称之为十结、称之为十使。我们北传佛教,称之为五钝使、五利使,也就是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样子称之为五钝使、五利使,十使,在驱使我们,迷心逐色。在南传佛教里面,它称之为十结,欲贪结、瞋结、我慢结、见结、疑结、戒禁结、有贪结、嫉妒结、悭结、无明结,称之为结。因此其实关键是在根尘接触的时候,要以止禅的定力和观禅的智慧力,看清楚真实相,内心不起欲染,这个是禅修的关键。 禅修是为了什么?禅修是为了证得神通吗?禅修是为了身体更好吗?禅修是因为觉得,啊,打坐很快乐、很舒服,所以我都不想下座了。是为了这个吗?不是啦!禅修是为了什么?为了一个字——明!你要真正懂得,懂得《大念处经》,你就明白了,哦,原来禅修最本质的就是为了现起智慧。明,明是很重要的啊! 你看佛陀称为明恒足。明足,就是要智慧足,行足就是努力地去做种种的慈善帮助众生。然后持好戒律、修好禅定,戒、定无漏学是行足,慧无漏学是明足。所以佛陀称为明行足。 我们禅修本质上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成就“明”。也就是说,你在根和尘接触的时候,你要能够以定力和智慧力要看清楚真实相,问题不是出在内六根,也不是出在外六尘,而是出在根尘一接触,你内心就生起了欲染。所以你看清真实相,内心不起欲染了,就对了,智慧就现起来了。正如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所说的:“眼若不眠,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其实都是通的,所以要能够懂得这个具体的修法。 第四个要点就是我们举眼根与色尘接触为例,来说明佛教导禅修十二处的步骤,其实可以分为六个步骤了。 第一步:比丘了知眼根,要能够辨识、要能够依四界差别观来辨识眼净色等等,辨识清楚。 第二步:了知色尘,对于外色也要能够辨识清楚。那么,包括它色法生起的因缘——业、心、时、食,这个都要能够辨识清楚。 第三步: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的结。眼根接触色尘的时候而生起的结使,生起了贪欲结、生起了瞋恚结等等,这些都要能够了知,生起的结使。 第四步:他亦了知未生之结生起之因。禅修者了知到没有生起来的结使它生起的原因,根尘接触没有觉性,没有觉性就是无明,就会被妄念带着走。 第五步:了知已生之结断除之因,已生之结断除之因。根尘接触,我们能够以强大的觉性看清楚实相,就可以断无明、就可以能够断除结使。那么,依止禅能够镇伏十结,修观禅能够暂时灭十结,证得圣果能够彻底地灭十结。 第六步:了知已断除之结未来不生起之因,就是十结会像火一样烧我们,让我们不得自在。透过如理作意、透过止禅和观禅的修习,就能够逐渐地舍离十结。我们不断地修习一直达到见道,能够证悟须陀洹道,就能够灭尽见结、疑结、戒禁取结、嫉妒结、悭结。这个五结灭尽了,就能够实证初果——须陀洹果;斯陀含道,能够灭尽粗的欲贪结和瞋恨结,能够实证二果——斯陀含果;阿那含道,能够灭尽细的欲贪结和瞋恨结,就能够实证三果——阿那含;阿罗汉道能够灭尽我慢结、有贪结、无明结这个三结,就证得阿罗汉果,就能够完全地、彻底地断尽十结。 如是他安住于法,随观内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外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内、外法。他安住于法,随观生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灭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比丘如是安住于法,依六内入处与六外入处,随观诸法。 这段经文就是讲依十二处修观禅,观内、观外、观内外,观生、观灭、观生灭的缘起。那么十二处的修法特别强调要在内外根尘接触的当下,不要起欲染。凡夫众生有四种食,以这个四种食物来滋养身心。当然,大乘就讲得更多了,南传只讲四种食,也就是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因为这个有四种食,所以就有四种颠倒,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无常为常。 我们能够以观智来观身不净,就能够见色蕴为不净,就是善知断食,就能够断除以不净为净的颠倒。我们能够以观智来观受是苦,就是善知触食;你看十二处重要的就是触,六根对六尘一触就生起,一接触就生起感受;所以要观受是苦,就能够善知触食,能够断除以苦为乐的颠倒。能以观智来观法无我,就能够见想蕴、行蕴为无我,是善知思食,能够断除以无我为我的颠倒。能够以观智来观心无常,就能够见识蕴为无常,是善知识食,能够断除以无常为常的颠倒。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十二处的修法、同样地可以把它融到五蕴里面去修,同样地可以把它融到对于名法和色法的观察里面去修。事实上一切法都要把它最后辨识,就知道无非是名色法,在名色法里面进一步地深入地如理作意,进一步深入地辨识,就能够在当下的身心现象里面能够开智慧,在这个智慧的土壤里面开启见性的大智慧。 好了,我们明天继续来讲最后一讲,就是讲七觉支和四圣谛,然后《大念处经》就修学圆满了,大家福慧自在,阿弥陀佛! 第七讲 请大家合掌跟我说: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 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首先让我们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来闻法,今天是我们《大念处经》的第七讲,也是圆满的一讲。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六内与六外入处,今天就讲七觉支。这个都属于法念处的内容。 4、七觉支 复次,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七觉支随观诸法。又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七觉支随观诸法? 于此,诸比丘!比丘内心有念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有念觉支。』或内心无念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无念觉支。』他亦了知未生的念觉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念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七觉支就是七个导向觉悟的因素,我们要明心见性、我们要觉悟,一定要完整地具足这七个因素,才可以觉悟。刚刚念的这段经文就是讲七觉支里面的念觉支,可以分为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七觉支是七种觉悟的因素,又称为七菩提分。 佛陀曾经说过一个譬喻,譬如说转轮圣王出现于世的时候,一定就会有轮王七宝跟随出现于世、出现于世间。轮王七宝,我们修曼扎都会知道,金轮宝、摩尼宝、玉女宝、大臣宝、将军宝、白象宝、骏马宝,这些当然都很熟悉。同样的,如来出现于世间,也就会有七觉支出现于世间。可见七觉支它是非常重要的。七觉支我们也都很清楚:正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七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果位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圆满。 第二个要点就是一定要完整地具足七个要素。 譬如说我们知道八珍汤能够补气血,但是一定要八味都具足,效果才会好。我们都知道二十五味松石丸能够治肝病,也一定要具足二十五味药,效果才会好。 同样的,七觉支是成就觉悟者的七个要素,我们修观禅达到一定深度,就需要一个特别的转换的刹那,这就称之为道心,也就是涅槃的体验。所以,七觉支它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从名色分别智开始往上修,一直修、修到第十一行舍智,行舍智就已经到达了世间智慧的最高峰了,你再要往上都是出世间智了。那么你怎样转呢?你就需要反复反复地依行舍智来观察万事万物,它无常、刹那生灭、生灭无常的这种逼迫。然后心一直在这样观察的时候,突然在某一个刹那你就见道了。见道以后你对于四圣谛的体悟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语言文字上面所可以描述得清楚的。所以这个特别的转换的一刹那,就称之为道心、圣道心,也就是涅槃的体验,刚开始有了出世间的体验了。一旦禅修者能够有此体验,就能够深深地明了四圣谛,因而就认为他内在拥有了觉支、拥有了七觉支,这时候就可以被称为圣者。所以觉支其实就是圣者所具有的品质、特质。同时七觉支也是指领悟四圣谛的智慧。 我们在修观禅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之中,都能够找到七觉支。但是七觉支真正开始变得清楚,一定是在第四——十六阶智里面的第四生灭随观智,这个阶段禅修者能够亲见诸法生灭、生灭随观智,见生灭法。这时候是现量地亲见,这时候开始才是真正的七觉支变得很清晰。 如何在自身禅修之中来培育七种觉悟的因素、培育七觉支呢?要能够反复、持续地修四念处的禅法。四念处的禅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成就七觉支、我们要证悟四圣谛。依四念处来修是最好的下手之处,因为它直接在我们当下的身心上面起修。佛陀也说过:比丘,如果反复地修习四念处,七觉支将会完整地自动展开。所以修习四念处是特别重要的,《大念处经》主要就是讲如何修四念处,这是最直接的解脱道路。 修习四念处不是去思考、不是去研究,而是要通过实修去亲身体验。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不是思考、而是体验,不是在大脑思惟上面去想这个在说什么,而是在当下的身心里面去辨识、去体验。 保持正念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七觉支的第一觉支是念觉支。这跟我们北传佛教是有不同的地方,北传佛教都会把择法觉支放在第一。但事实上,在原始佛教时期,正念觉支是第一。 第三个要点就是第一觉支念觉支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要观察。任何一法你要观察它的自相,一定要从这四个方面去观察。 ①.念觉支 佛陀说:“比丘有念觉支时,了知我有念觉支,无念觉支时,了知我无念觉支。”这就是一直能够如实知自心,自己在修法念处的时候,一直能够观察自己的心。内心有念觉支出现也能知道,无念觉支也能知道。但是什么是有念觉支的状态呢?我们通过念觉支它自相的四个标准就可以辨识了。 一、念觉支它的特相是非表面,念觉支对于四念处、对于五蕴、对于十二处等等所缘,都能够如理作意。而且持续地观察,并且能够具有洞察力、具有穿透力。就是说你的正念要穿透到你所缘的这个法,全方位地覆盖你的所缘的对象,不是在表面上,所以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相。 二、念觉支的作用就是时时不忘所缘的四念处、五蕴、十二处等等。一直把正念、正知能够跟随所缘的五蕴身心。 三、念觉支的现起就是让心直接面对所缘。比如说我们用觉性来觉知呼吸、觉知感受、觉知心、觉知法,任何时候都是,我们都能够有念觉支去直接面对所缘。所以说有正念就能够自动地伴随着八圣道分的正定和正见。当我们真正的能够直接面对所缘,时时刻刻都有正念的时候,自然的八圣道分里面的正定和正见也就在其中了。 所以我们正念与身体的感受、正念与我们当下的身体,比方说我们身体的安般念(就是呼吸)、四威仪禅、正念与我们身体的行住坐卧的姿势的变化等等。这些就是正念与身体、正念与感受、正念与心、正念与法。能够清晰地体验身、受、心、法这四处,接触的时候它的缘起法;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这只是一个现象,现象背后的运作规律就是缘起。正念觉知的时候、辨识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培育八圣道分了。 反过来说如果根尘相接的时候,六根对六尘接触的时候、没有正念的时候,六识就会生起来。然后想蕴的价值判断,有了受蕴以后,跟着想蕴就会跟上,它就会做价值判断,然后就会导致到好恶。有了好恶之后,行蕴它是渴求持续的快乐的,它就会计划采取行动、有取舍,有取舍就有造业、就有轮回。因此念觉支能够真正现起来的时候,它就能够使烦恼无法渗入,正念觉支就会像铜墙铁壁一样,任何的烦恼都无法渗透进来。 四、念觉支它的近因就是正念,正念觉支的近因就是正念本身。一刹那的正念引发下一刹那的正念,直到正念强大到足以导致明心见性、导致觉悟。 佛陀在经典里面曾经说过:如果禅修者能够七日七夜都恒在正念中,那么可以达到完全的觉悟。我们这部经典的最后,大家也可以学到,就是说佛陀说乃至于七日七夜修四念处,都可以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第四个要点,佛说:“他亦了知未生的念觉支生起之因。”对于所缘的四念处、五蕴、名色法等等。能够时时如理作意;能够帮助未生起的正念觉支生起来;能够培育已经生起的正念觉支能够增长、能够圆满。 在《大念处经》的注释书上面,就有说四种方法,能够令念觉支生起。第一个是具备正知的念。正念的背后一定要有正知,念不能够单独起观照的作用,必须要跟正知配合起来,也就是要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现在成为一句口头禅了,大家都在说我要活在当下。但是其实他不懂得活在当下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方法就是要以“三心”,精进心、正念心、正知心,这“三心”来观照身心。那么身心的实相显现,不与贪欲心相应,这样的明觉状态是活在当下。很多人他来修禅、修内观的时候,他会刻意,比方说他要保持觉知,所以行禅的时候他刻意走得很慢;或者说他要观察身心现象,他刻意把动作做得很慢,要拿个杯子慢吞吞地搞五分钟才拿起一个杯子来。这是活在当下吗?不是啦。 如果你为了更容易去观照而走得很慢,这不是活在当下。如果你为了要见到身心的生灭现象,而慢慢地去移动手臂、去观察,这些都不是活在当下。它是没有造作的,但是你的精进心、正念、正知心都一直在观照身心。所以佛法的生命觉醒教育,它一定是落实在生活之中的,一定是落实在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的。所以能够从早到晚不放逸地一直保持觉知,就能够培育出正念和正知。 第二个方法是远离内心迷惑、不具正念者。对那些内心很迷惑颠倒的人、欲望很重的人、不具正念的人要能够远离。 第三是要亲近有正念的人。 第四是要倾向于培育正念、持续不断地来忆念禅修的业处,这样念觉支就能够生起来。那么这是我们讲念觉支它的培育的方法,未生起令生起的方法。 第五个要点,佛说:“亦了知已生的念觉支修习圆满之因。”七觉支是出世间智慧的七种构成的因素。所以我们禅修者要能够实修、实修四念处,就能够时时刻刻觉照,时时刻刻能够做心的主人,不要做习气的奴隶。 常规修四念处走向觉悟,证得七觉支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修止禅。就让我们从心灵的混乱之中解脱出来。 第二个阶段是要修观禅。就是从心灵的那种无知、粗劣状态之中解脱出来。 第三个阶段七觉支开发了、成熟了,就进入到出世间的智慧之道。 第二个阶段修观禅的时候,其实还是在世间智慧里面。第三阶段就进入到出世间智慧状态。这时候你是真正的七觉支开发了,就能够从世俗的、从世间的这种庸俗状态之中解脱出来,进入出世间圣者之道、趋向圣贤之道。 七觉支它从最初修习,一直到修习圆满,按照三十七道品来说的话,要修习到圆满,它要经过四个阶段。这就是佛说:“亦了知已生的念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事实上它是有经过四个阶段才修习圆满的。 一开始第一个阶段就是四念处的念住,身、受、心、法。一直能够保持正念,这个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到了五根里面的念根。信、进、念、定、慧五根,信心要生根、精进要生根、正念要生根,然后定根、慧根。那么这里面的念根,正念生根就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五力里面的念力。 第四个阶段就是七觉支中的念觉支。 念觉支修圆满了,能够见到、能够亲见四圣谛。我们通过念觉支能够直接看到一切名法、色法都有苦的特相,这时候就是见到第一苦圣谛。其实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一切都不过是名色法而已,而且名色法它不是由你的愿望能够控制的,它运行的规律是缘起法。那么这样,它没有主宰义,它是刹那生灭无常的,所以有逼迫苦的,这样子就见到苦圣谛。 由于在名法、色法生起的时候能够保持正念,所以那种种种的贪爱就不生起,那么就能够断集,就见到集圣谛;由于那种渴爱、种种的贪爱心,后面也会讲到说三种贪爱都不生起,所以苦就止息了;无明烦恼灭尽了,所以也就是见到了灭圣谛;每一刹那都能够具足正念,这就是道圣谛。所以念觉支修圆满,就能见到四圣谛。 ②. 择法觉支 他内心有择法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有择法觉支。』或内心无择法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无择法觉支。』他亦了知未生的择法觉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择法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这一段就是讲七觉支里面的第二觉支择法觉支,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还是要看择法觉支它的自相。我们知道一切法它的共相都是无常、苦、无我。那么每个法它都有自相,择法觉支它的自相也是用特相、作用、现起、近因,这四个方面来考察、来辨识。 凡夫的心被无明黑暗笼罩着,一旦观智现起来、生起来,光明就会来临。光明就会使得名法和色法显现出来,能够让我们的心清楚地看见名法和色法。没有我,只有名法和色法。 择法觉支像什么?打个比方,择法觉支就像一只手电筒,你去到一个黑暗的房子里面,什么东西你都看不到。我们也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没有择法觉支的智慧的时候,我们还是不知道、我们还是不能够亲见名法、色法。知识层面、概念层面我们可以明白,但是要真正起修是困难的,为什么?你择法觉支的智慧没有现起来。所以就像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面,如果给你一只手电筒,你就能够看清楚房子里面的每一样东西;同样的,择法觉支就是这一只手电筒、智慧的手电筒,照亮五蕴身心的黑暗房间。 择法觉支它的特相是了解诸法的本质。每一法都有自相和共相,共相是无常、苦、无我,自相就是四个标准:特相、作用、现起、近因。 择法,很多人对于择法觉支,他会领会错,他以为是选一个法门,其实不是。择法也不是通过大脑思考过程来完成的,而是直观呈现的智慧、直观呈现的能够辨识诸法本质的能力,这样称为择法。也就是能够辨识法的呈现,一切万法最后我们辨识下来,无非都是色法和名法。 这些名色法其实就是指现象,我们看世间有森罗万象、种种的现象。如果这个色法从有情众生来看,就是生理现象;从万物来看就是物理现象;名法就是心理现象。所以不单单是要能够辨识一切万法都只是名法和色法而已,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而且更进一步要能够辨识支配现象运作背后的运行规律,也就是法则,那就是缘起法。所以能够这样来辨识就是叫择法觉支。 择法觉支它的作用就是驱走无明的黑暗。当择法觉支出现、照亮被观察的所缘、照亮那些被观察的我们当下的五蕴身心,我们的六根对外在的六尘,六尘色法撞击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净色根能够感知到,我们的有分心能够感知到,这个中间的眼门心路过程的辨识、七个部分的辨识,意门心路过程三个阶段的辨识。你只有通过这样的辨识,你才能够真正的破除我执,这样子修行才能够真正地相应,心就能够看到一切法的特相。更高层面的择法就能够完全破除无明黑暗的笼罩,让心通达涅槃。 可见择法觉支它是禅修之中非常重要的觉支,所以禅修里面第一正念觉支,任何时候都要有正念,然后还要能择法。择法觉支它的现起就是消除愚痴,择法觉支它的近因就是自发的观,要能够策动正念、敏锐地来觉知任何生起的事物。这样子就自发地发起观禅,这样子是择法觉支它的近因。 很多人其实他都是望文生义,以为这个择法觉支就是选择自己修行的法门,这样子就已经错得很远了。很多人都跑过来说,啊,师父呀,我是修什么法门好呀?我修念佛法门好还是禅修好,我念《金刚经》好还是念《药师经》好?天天问这个。以为这就是择法觉支,当然不是了。 择法觉支事实上我们已经就讲到了,是辨识,透过智慧知道万法都是名色法,以及名色法背后的运作规律,这样子是择法觉支。很多人都会喜欢望文生义,不过现在这个词汇意思也变了很多了。现在跟随时代的发展,很多的词汇意思都完全变掉了。比如说现在“粉丝”不是食品,“炒作”不是局限于厨房,“韩流”跟冷空气也没有关系,那个郭德纲的粉丝也叫“纲丝”,但是“纲丝”不是建筑材料,所以什么都变掉了。 第二个要点就是“未生的择法觉支生起之因”。注释书里面就有提出七种能够令择法觉支生起的方法。 第一个就是提出有关蕴、处、界、缘起等等的问题,多请教善知识、多问。你首先必须要懂得法,你才可能择法。法你都不懂得,你怎么去择法呢?你都不懂得这个二十八种色法,你都不懂得在辨识眼门心路过程的时候,有哪一些是十一个名法等等等等,你怎么去辨识呢?你都不懂得眼触色有五十四法,那你怎么辨识呢?所以你首先要懂得法才能够择法、才能够如法修行。不是让你学很多空头理论,而是你在实修、在禅修的时候,你就必须要用上,你懂得你才能择法。这是第一个生起择法觉支的方法。 第二个就是要能够清净依处。要能够清净我们的身体,清净我们所在的环境。当然相应的你的心就会变得更容易清净了。 第三个就是要平衡五根,信、进、念、定、慧。当然正念根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信根和智慧根要平衡——如果你信根很强、智慧根不够,往往会流入于迷信;而如果你慧根很强,没有什么信根,往往会流入于狂慧。所以信根和慧根要平衡。 精进根和定根也要平衡。你很精进,定根不够就会散乱;你定根很强,精进不够你可能就会沉默、就会昏沉。所以这些都要平衡,要平衡五根,然后择法觉支才容易生起。 第四个就是要远离愚痴的人,远离那些不知道开发生命内在价值的人。有一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值,有一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贬值,这就说明生命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了。 第五个就是要能够亲近智者。在七觉支里面其实智者是有明确的标准的,在这个七觉支里面智者的标准就是起码要证得生灭随观智以上的,就是第四生灭随观智,你要证得。 第六就是思惟蕴、处、界、缘起之间的差别,你自己要能够善于辨析法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缘起法等等,这个中间它的差别是什么?它的自相是什么?它的共相是什么?它的同、异是什么?你都要能够辨识得很清楚,你要能够思惟清楚,然后才能够真正择法。 第七个方法就是倾向于培育择法觉支。所以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去培育择法觉支,获得身心的第一手体验,不是听人家说的、不是书上看的,而是你在禅修之中实际体验的。你只有在当下的身心用功夫,才能够消除你的痛苦之身;你只有在当下用功夫,你内在的智慧才能够真正的现起来。所以择法觉支非常重要。 第三个要点,佛说:“他亦了知已生的择法觉支修习圆满之因。”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择法觉支是慧的因素,智慧的因素、智慧的内在因素。禅修者要反复地运用直观的智慧,观智来观照五蕴身心它的变化。你能够一直反复地观照五蕴的过程,就是能够让智慧现起来,就是在修习择法觉支,就称之为择法。 修习到圆满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四如意足里面的观如意足。大家都知道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合起来就是三十七道品。其中的四如意足就是欲、勤、心、观——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心如意足、观如意足。那么从择法来说,第一个阶段就是观如意足。 第二就是五根里面的慧根。 第三就是五力里面的慧力。 第四就是择法觉支。 它要经过这四个阶段才是圆满了,从见清净开始的五清净,其实都是择法觉支。见清净以前是戒清净、心清净,第三就是见清净,一直到智见清净,这个五清净都属于择法觉支。择法觉支能够让我们圆满地见涅槃的自相,涅槃的自相是恒、常、无苦、极喜、安乐。我们常规北传佛教就称之为“常乐我净”,这是说择法觉支。 ③. 精进觉支 他内心有精进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有精进觉支。』或内心无精进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无精进觉支。』他亦了知未生的精进觉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精进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这段经文是佛开示第三精进觉支,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们还是来辨识精进觉支它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 前面我们打了个比方,择法像手电筒,能够照亮我们五蕴的房间。精进就像火箭筒、像火箭。你看我们火箭要把这个卫星、要把它推出去的时候,一定需要火箭有强大的力量能够突破地心引力的束缚,然后成功地进入到无重力的外太空;同样的,精进也能够使我们的心从贪爱、瞋恨、愚痴的沉重之中解脱出来、解放出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宁静。所以精进就譬如火箭,精进是持久连续地将心导向观察所缘的精力。 我们观察所缘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那么能够持续地、持久地把心导向这个所缘上面的这种精力。巴利语的精进原意就是英雄本性。一个勤勉禅修的人,不论做什么他都会有能力去展现英雄气概。所以乃至于世间要成就事业都需要精进,何况是出世间要解脱呢?当然更需要精进。 精进的特相是耐心忍受,精进就是咬紧牙关也要贯彻到底的能力、也一定要做到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加强精进,心就会有力量。精进能够让我们的心保持活力、保持清新。这样让我们的心能够保持这种活力和清新的力量,就称之为精进。精进的作用是支持疲惫的心,精进的现起是勇敢无畏惧的心。 佛陀打了个比方说精进如热能,就像热量一样、热能一样——当我们的心充满精进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有热度、有力量,就能够蒸发烦恼;烦恼譬如湿气,缺乏精进的心就容易潮湿,因而增加负荷,因而显得很沉重。其实在物质的分子层面,热就显现为振动加快,你看,一根在火炉里面能够烧红的铁棒,它就是更迅速地在振动,因此它就变得可以弯曲、可以加工、可以打造。 禅修也是如此,精进就能够让我们僵硬的心变得柔软,就像铁块烧红以后,它变得柔软,它的分子振动更快速一样;精进也是如此,让我们的心更敏捷、更清晰、更柔软,能够更清晰地觉知到正在发生的名法和色法的生灭,以及名法色法生灭背后的规律,也就是缘起。直到智慧现起,智慧现前,所以精进也是非常重要的觉支,精进的近因就是如理作意。 第二个要点就是注释书里面提到十一种培育精进觉支的方法。 一、思惟三恶道苦、念死无常,所以要精进。 二、思惟精进的功德。“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这是《入中论》上面的月称菩萨的教导,一切功德都依精进而生起,一切的福德智慧它生起的因都是精进。 三、思惟,我现在所行之道,是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那些懈怠者、懒惰者是不能走的、不能修的,所以由此发起精进来。 四、敬重并且感激布施者。为了报恩,众生都对我有恩,我之所以现在能够在这里面很清净地精进禅修,是因为众缘和合,因此以精进力来出轮回。 五、接受神圣的遗产,也就是七圣财。精进的人能够得到佛陀神圣的法的遗产,就像儿女不孝顺的时候,可能父母的遗产他得不到;同样的,佛弟子如果不精进的时候,佛陀的神圣的遗产,也就是七圣财、法财他也得不到。信戒施闻有惭愧,智慧财为七圣财。信心是财富、戒行清净是财富、布施是财富、多闻是财富、惭是财富、愧是财富,智慧财更是财富,这个称为七圣财。但是懈怠者都不能够得到七圣财的功德。 六、思惟佛陀的伟大,佛陀因地我们思惟他精进修行的本生故事。 七、忆念自己种姓的伟大。我们属于佛陀的圣者种姓,自称为佛陀的儿女,当然要更加精进。 八、思惟同修者的伟大,以同修之中那些精进者为榜样。 九、远离怠惰之人。 十、与精进者相处。 十一、使心向着精进培育菩提分。精进能够使我们进步神速,精进使我们能够永远断除烦恼的心。 第三个要点就是精进觉支修习圆满要经过五个阶段。一、四正勤。二、四如意足里面的勤如意足。三、五根里面的精进根。四、五力里面的精进力。五、精进觉支。 ④. 喜觉支 他内心有喜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有喜觉支。』或内心无喜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无喜觉支。』他亦了知未生的喜觉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喜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这一段经文是佛开示第四觉支喜觉支,可以分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也是来辨识喜觉支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 喜觉支的特相是快乐、欣喜和深深的满足感,这种内在生起来的法喜会导致到深深的满足;喜觉支它的作用是使身心变得轻快与敏捷,精力充沛;喜觉支它的现起是身体轻快的感觉,喜透过身体的感觉十分清楚地呈现出来;喜觉支的近因是如理作意,也就是跟精进觉支一样,它的近因都是如理作意。 禅修者以开启智慧为喜,能够得到轮回苦的止息。我们禅修得到的喜是智慧的喜、是法喜。 世间很多人,他是以追逐世间的这种种种的财富为喜,或者是追求感情为喜,但是往往得到的是伤害、往往得到的是心灵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有一个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动什么,别动感情》。里面就这样说: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时作弄;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荒唐;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其实不管你怎么样子弄,你都是心灵更混乱而已了。所以众生大部分都是这样子,陷在情执里面不断地上演悲欢离合,一直到他能够遇到佛法,然后能够从迷梦之中醒过来。 第二个要点就是佛说:“他亦了知未生的喜觉支生起之因。”也有十一种发展喜觉支的方法。 一、随念佛的功德。当禅修者能够获得第四生灭随观智的时候,喜就会自然地生起来,从内心生起来,然后就会无比地感念佛陀的恩德。 二、于法生欢喜。我们能够依戒定慧三无漏学修持,到生灭随观智就会有畅快乐,身心很舒畅,很快乐;接下来就是清明乐,一直到第十一行舍智就会有舍乐,这种深奥的、细致精微的喜悦;最后就是到达究竟的寂灭之乐。 三、于僧伽的功德生欢喜。 四、思惟自己清净的戒行能够欢喜庆幸,能够闻到佛法,能够受持戒律。 在佛经里面有讲一个提舍尊者的故事,大家应该也听过,略提一下。提舍尊者他很富有,他闻到佛法以后很勇猛精进,随佛出家。出家以前,他就把自己巨大的、巨额的财产全部就送给了、无条件送给了他的弟弟周罗提舍。然后他随佛出家了,闻到法,受持好清净的比丘戒了。 但是他遇到一个意外的障碍,就是周罗提舍的老婆很贪心,她老是担心,想着哎呀,我的大哥跑去出家了,万一他修行不相应,他又回来要把我们家财产要回去那怎么办呢?所以就出了很多钱买了几个杀手,说提舍在哪个地方,森林里面禅修,你们去帮我把他杀掉,这些钱就是你们的了。 当然很多人为了有钱,见钱眼开,好几个人就拿着钱跑过来就围着提舍。提舍说:你们要我的命也可以,但是希望你们能够等两天,只要两天就可以了。然后那些人说:怎么可能?我们不可能这个几天全部盯着你,我们万一没有盯着你,你逃跑了我们怎么办?然后提舍很勇猛精进,他就马上搬起一个巨大的石头砸在自己的腿上,把腿砸断。然后说,你们看,我不会逃跑了吧?那些人当然就很放心他跑不掉了。 然后他就一直精进地来修四念处,一直精进地来观自己,一直有守持清净的戒行,所以生起很大的这种喜觉支。这是不容易的,你看他腿断掉了,他能够内心没有痛苦,当然身体上面肯定还是有痛受,但是心没有苦。那么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一直保持修四念处,果然在两天之内就能够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五、忆念自己的布施功德。 六、忆念诸天的功德。你看那些天人怎么能够生到天道,他因为在人间的时候能够精进地行善法、持五戒、修禅定,所以能够生天。因此,忆念诸天的功德其实也就是激励自己。这个六法其实就是八关斋戒里面的八关斋戒,我们要外持八戒一斋,内持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七、思惟禅定的快乐远甚于世间的快乐。 八、远离粗野的人。 九、与文雅之士相处。 十、思惟能够激发信心的经文,然后生起喜觉支。 十一、倾向于培育喜觉支。 第三个要点就是喜觉支修习圆满要经过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初喜,禅修初期五盖被伏住了,禅修者能够体会到的快乐,身心有那种微细的颤动、震动,然后很快乐。但是这个还是初喜。 第二阶段就是刹那喜,就是来的时候快如闪电,但是比初喜更强烈。 第三阶段就是继起喜。 第四阶段就是踊跃喜,感到很轻盈,欢喜踊跃,踊跃喜。 第五阶段就是遍满喜,这是最强烈的一种喜了,就是喜悦遍满到全身的每一个毛孔。 ⑤. 轻安觉支 他内心有轻安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有轻安觉支。』或内心无轻安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无轻安觉支。』他亦了知未生的轻安觉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轻安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这段经文佛陀开示第五轻安觉支,身轻心安、轻安觉支,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辨识轻安觉支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 现在很多的人他的心都处在一个不安的状态之中,节奏快了、享受更丰富了,选择更多了,所以不晓得怎么选择了,每一天都处在不安的状态之中。甚至于发展成为病态的,像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自闭症、狂躁症、双向情感障碍,哎呀,反正名词一大堆,全部都是精神不正常。所以真是很可怜,你看条件这么好了,这个福报不够,心反而更加不安了。甚至于要依赖药物、镇静剂、安眠药,才能够让心勉强安定下来。所以这种人就特别需要能够禅修,禅修能够使我们获得轻安。 轻安的特相是使身心平静、宁静安祥、身轻心安;轻安的作用是拔除心中的热恼,得到清凉自在;轻安它的现起就是安定,它会随着喜觉支而生起来;轻安它的近因就是如理作意。所以近因也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很重要,如果你不如理思惟,就会起贪瞋痴;如理作意就能够得到种种的功德。 第二个要点就是有七种能够令轻安生起的方法: 一、食用适合的食物。 二、适合的气候。 三、舒适的姿势。比如说行禅、坐禅、立禅、卧禅。立禅站久了不舒服,卧禅你没多久就梦周公去了,最好修的当然就是坐禅和行禅了。这是舒适的姿势。 四、维持平衡的精进,不要过度的热衷,不要过于的懒散。 五、远离烦躁之人。 六、与平静的人相处。 七、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 ⑥. 定觉支 他内心有定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有定觉支。』或内心无定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无定觉支。』他亦了知未生的定觉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定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这段经文是佛陀开示第六定觉支,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也是辨识定觉支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 定就是定住于观察所缘的心所,能够刺透、能够刺穿、能够洞察、洞悉所缘;定它的特相就是平静、专注、不散乱;定当然有刹那定、有近行定、有安止定。我们如果是纯观行者,只要到近行定就好了,甚至于只要有刹那定就好了。 止观行者,他心难以长时间地去观,所以他先修强大的定力,再从定出,再来修观禅,这是它的特相。 定觉支它的作用,是制心一处聚集心。定的现起就是宁静、祥和;定是开启智慧的近因,它的现起是宁静、祥和;定的近因就是持续地如理作意。 第二个要点就是生起定觉支的十一种方法: 一、亲近依处,亲近自己的身体,亲近环境。 二、平衡五根,信根与慧根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平衡。 三、维持清晰的似相,禅相里面遍作相、取相、似相,到了似相以后,要能够维持清晰的似相,就容易达到定觉支。 四、就是要在必要的时候策励心。必要的时候、心沉默的时候去鼓励,策励心。 五、抑制过度兴奋的心,心有一点掉举的时候,要把过度兴奋的心要抑制,这个都是让它平衡,就容易入定。 六、策励因疼痛而怯弱的心。 七、维持平衡的觉知。有些时候禅修深入了,似乎无需精进,就能够专注于所缘的生灭,就是说你不需要很用力,你熟练以后,你对于五蕴、对于十二处你都能够一直专注在上面,不需要很精进,不需要很用力,很轻松就能够专注于所缘。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很想踩一下油门,加快一点,所以往往就搞错了,因为就会扰乱心的平静,所以你只需要维持这个平衡的觉知就好了。 第八就是远离心不专一的人。 第九就是与心专一的人相处,与有定力的人相处。 第十就是思惟禅定的寂静与轻安。 第十一就是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⑦. 舍觉支 他内心有舍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有舍觉支。』或内心无舍觉支出现时,了知:『内心无舍觉支。』他亦了知未生的舍觉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舍觉支修习圆满之因。 如是他安住于法,随观内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外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内外法。 他安住于法,随观生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灭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比丘如是安住于法,依七觉支随观诸法。 这段经文就是佛教导第七舍觉支,然后说观禅。总结一下,也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舍觉支,它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舍是对众生、对事物、对修法不执著的态度;舍觉支它的特相其实就是信与慧的平衡、精进与定的平衡;舍觉支它的作用就是不过度、也不缺乏;舍觉支它的现起是放松与平衡的状态;舍觉支它的近因是持续地如理作意。 第二个要点就是生起舍觉支的五种方法: 一、以平稳的情绪对待一切众生。凡夫还是有很多执著,特别是对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会特别执著,因此就表现得特别疯狂。要能够以平稳的情绪对待一切众生。 二、以平衡的情绪对待财产、财富等等。 三、远离控制欲很强的人。 四、与能够保持冷静的人做朋友。 五、倾向于培育舍觉支。就是持续持续地能够用功夫、能够一直保持一种不执著的态度。精进修法,但是并不会起执著,知道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三个要点就是佛开示说:“依七觉支观内、观外、观内外;观生、观灭、观生灭。”也就是观一切现象背后运作的规律就是缘起法,更高的智慧与正念就是究竟法,也就是无为法的涅槃。所以你看我们每一段都是这样差不多的,“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其实就是说 “更高的智慧与正念”,就是究竟法、就是涅槃、就是无为法。 缘起,我们前面是在观现象和现象背后的规律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它并不是究竟法,但是它能够用来显出究竟法,也就是能够让我们趋入涅槃。名法色法都是缘起法,要了解缘起才能够体证涅槃,但是涅槃不是缘起法,涅槃是无为法。 七觉支里面它每一觉支都是由四念处引发的,只是它的力量更强大,智慧更猛利。这样我们就知道,其实七觉支它的下手之处还是要依四念处。 5、观四圣谛 复次,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四圣谛随观诸法,又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四圣谛随观诸法?于此,诸比丘!比丘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致苦灭之道。』 这一段经文是佛陀总括的开示四圣谛,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法的中心。为什么要称为“圣谛”?就是圣人才能够真正彻底地觉悟的真理,所以才称为“圣谛”。完全了知、完全通透地了解四圣谛是佛的境界,谛就是真理。 四圣谛也可以分为“有为四圣谛”和“无为四圣谛”。有为四圣谛是用世间智慧去了解四圣谛;无为四圣谛是要有出世间的智慧才能体验四圣谛,事实上是无法言说的。 第二个要点就是佛陀开示说:“比丘如实了知此是苦。”这三个字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注意佛陀开示说“此是苦”。他是直指真相,圣人才能够彻底洞察苦。 很多人以为自己真的懂得四圣谛,开口闭口都跟人家讲四圣谛,讲苦集灭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到处跟人家说。很多人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苦圣谛,四圣谛。所以他在说苦圣谛的时候,就广泛地说,啊,人生的种种痛苦现象,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等等,讲很多。但是往往会有一个误区,他并没有说到四圣谛。如果你把苦圣谛,说成是苦乐相对的那种感受,你把它说成那种与乐受相对的苦受、那种感受,那它不是苦圣谛,而是苦受而已。人生是苦,有老苦、有病苦、有生苦等等,你以为这就是苦圣谛吗?这是苦受而已。而且你说的时候,你还是落在受蕴里面、落在想蕴里面。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这些你说的都只是现象而已,是苦受、是苦的现象而已。这是苦圣谛吗?不是。 所以,一定要知道你那样说的时候,你还是落在受蕴里面,说你的感受,然后你给这个感受做一个价值判断,给它贴一个标签,这个是苦,那个是乐。然后你还是落在想蕴里面,当然不是圣谛。所以一定要明白,其实苦圣谛它并不是苦乐相对的苦受,而是指缘起,就是指无我、指缘起。五蕴身心它是缘起法,色、受、想、行、识蕴它都是缘起法,因缘聚合它就必定要生。 如果你修行没有成就,你说我第二生不生,那你做得到吗?你能够做到你不病吗?你能自主吗?你能不老、不死吗?不可能的。因缘聚合,它一定会生、一定会老、一定会病、一定会死,这时候你没有自主性。没有自主性,你只是了解、客观地了解它背后这个运行的规律是什么。懂得缘起,然后你就知道原来一切不过是名色法,名色法它运行的规律就是缘起法,没有自主性,不由你控制、不到你控制。因此佛才说,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我们看后面的经文就可以看到。 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身是苦,它是指因缘和合就生,除非你是菩萨以愿力来受生你能自主,不然你是业力来投生你一定要来。所以说四圣谛真正要说苦圣谛,它是指缘起,是指无我。那么这个缘起它是指那些种种的现象(苦乐现象)背后的运行规律。所以有些人,他把苦圣谛只是说成那种苦乐相对的苦受,这个根本上就不是了、不是苦圣谛了,你在说苦受,没有说苦圣谛,这是第一个误区。 如果你误解了就很容易闹笑话,你还以为你在说苦圣谛,其实根本上就不是。误解就会闹笑话,比如说有一个企业家,有次他带了五个朋友,到饭店里面去用餐。北方人说话喜欢简洁,所以他就说一个字。服务员刚好也就是刚来的一个小姑娘,也不太懂、不了解当地的这个习惯,说什么都简单地、最简单化把它简化说一个字。 所以企业家一坐下来就说:“茶。”这小女孩、服务员她没搞懂,她也第一次来做服务员,她以为是要查人数,她就老老实实点数:“一、二、三、四、五、六……” 企业家当然就很生气了,大吼一声:“倒茶!”然后这小女孩就更慌张了,她以为是要倒过来数,她就“六、五、四、三、二、一”,很搞笑。 企业家给她气得笑起来了,然后就问她说“你数什么呀”? 小女孩说:“我属猪。” 凡夫众生就是这样子,他误解就会闹笑话。很多人也是这个样子。很多人都以为,哎呀,四圣谛谁不知道啊,“苦集灭道”我都会说。然后天天给人家说:哎呀,生苦、老苦、“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啊,这个就是苦圣谛、老苦。是这样子的吗?不是啦。这不是苦圣谛,不要闹笑话了。你那样子说的话就变成人家问你数什么,你说你属猪。 解说四圣谛的第二个误区,其实这个法,流传久远了,很多人他不懂,他自以为是,他瞎说的,所以往往就出现了很多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把苦圣谛说成苦受。苦乐相对,他不懂得其实苦圣谛是缘起、是无我。 第二个误区,就是有些人他会把苦圣谛,说成是一种人生的感怀、感情的抒发、人生的感慨。比如说有些人说:哎呀,我这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啊,现在我觉悟了,我要学佛,我不想再受苦了。很多人都这么说,是不是?然后,他就以为自己在说苦圣谛,是苦圣谛吗?不是。 苦圣谛不是人生的感慨,苦圣谛不是情感的抒发,苦圣谛是洞见真相的智慧,这才是最重要的。苦圣谛它是洞见真相的智慧,这就更深了。什么是苦圣谛?你知道这个苦乐现象它背后的规律是缘起,但是这个不够,更进一步你要知道,你要能够趋向涅槃。 知苦即见道,智慧才是最重要的。苦圣谛它真正的是讲、是指洞见真相的智慧。 正如我们发给大家的书,《清净道论》上面所说的:有苦,没有受苦者;有作,没有作者;有灭,没有灭者;有道,没有行道的人。可见四圣谛是无我的大智慧,四圣谛从胜义谛上来说,它就是空性。所以佛说苦圣谛不是说苦的现象,而是说:如果你老是说苦、苦受,人家说哎呀,我也有乐受啊,我这一辈子还有很多时候觉得蛮快乐的,你就跟他辨不清了。其实你自己一开始就说得不对。 苦圣谛不是那个苦受,也不是说苦的现象,而是说你要如实了知种种苦乐现象背后的运行规律,就是缘起法;进一步要能够证入出世间的涅槃,达到苦的究竟止息,这样你才真正的通达了四圣谛。 第三个要点就是四圣谛不是知识、不是概念,而是在当下的五取蕴身心之中体验的大智慧。《大念处经》它先说在当下的身心之中来修四念处法,最后说四圣谛。意思也就是说因地是正念,果地就是明心见性出轮回的大智慧,四圣谛。 那么起修是四念处,成就就是证悟四圣谛,证得阿罗汉的果位。所以四念处如果把它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念”。四念处可以把它归结为“念”字,四圣谛也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就是“慧”。 无论是“念”还是“慧”,从头到尾、从始至终,从最初到最后圆满,都没有离开对当下的身心的洞察。这是引导我们的心从无明之中究竟解脱的方法,是引导我们从苦完全解脱、彻底地了解四圣谛的捷径。 这是我们先总说四圣谛。 ①.苦谛 复次,诸比丘!何谓苦谛?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复次,何谓生?于此道或彼道所属众生之生。诸众生之取生、受生,形成、出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丘!此名为生。 复次,诸比丘!何谓老?于此道或彼道所属众生之老。诸众生之衰老、齿落、发白、皮皱、寿命日减、诸根衰退。诸比丘!此名为老。 复次,诸比丘!何谓死?于此道或彼道所属众生之分离与消逝。诸众生之破坏、消失、死、殁、寿命终了、诸蕴离析、身体弃舍、命根毁坏。诸比丘!此名为死。 复次,诸比丘!何谓愁?因失落此或彼而受苦,因受此或彼的苦事逼迫,而有忧愁、哀戚、内在哀伤、内在悲痛。诸比丘!此名为愁。 复次,诸比丘!何谓悲?因失落此或彼而受苦,因受此或彼的苦事逼迫,而有痛哭、悲泣、叹息、哀号、悲叹。诸比丘!此名为悲。 复次,诸比丘!何谓苦?身体的痛苦与不愉快的感受,由身触所生的痛苦与不愉快的感受。诸比丘!此名为苦。 复次,诸比丘!何谓忧?心的痛苦与不愉快的感受,由意触所生的痛苦与不愉快的感受。诸比丘!此名为忧。 复次,诸比丘!何谓恼?因失落此或彼而受苦,因受此或彼的苦事逼迫,而有忧恼、苦恼,以及由忧恼、苦恼所生的痛苦。诸比丘!此名为恼。 复次,诸比丘!何谓求不得苦?受制于生的众生,生起如是欲求:『愿我等不受制于生,愿我等不再受生。』但这其实无法藉由欲求获得。诸比丘!此名为求不得苦。 受制于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时,生起如是欲求:『愿我等不受制于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愿我等不再老、病、死、愁、悲、苦、忧、恼。』但这其实无法藉由欲求获得。诸比丘!此亦名为求不得苦。 如来说得很透彻、很浅白。你想不受生,可能吗?你想不老,可能吗?不是你欲求就可以得到的,“无法藉由欲求获得”,而是你要懂得背后的缘起规律,照亮真相、开启无我智慧,你才能够真正的不受轮回之苦。 复次,诸比丘!何谓『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与识取蕴。诸比丘,此即『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此名为苦圣谛。 这段经文、长段,是佛详细来解说苦圣谛,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佛先详细解说了苦的基本形式。你看佛先总略地说一说,再后面就一项一项来说:什么是生苦,什么是老苦。那么总的苦的形式可以分为:身苦和心苦。 由肉体而有的苦也就是身苦。比方说: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 所以如来说四圣谛的时候明确地就说:“此是苦”,没有说“我是苦”或者说“我受苦”。他是说“此”是苦,就是直指真相、客观地说真相。 我们也要如此。我们要真正的通达苦圣谛,起码要有名色分别智,不然你不可能真正懂得。不管你怎么说,你说来说去还是说苦受,或者发你人生的感慨,都没有说到苦圣谛。因此这个是指由身体而有的苦,还有因烦恼而有的苦,也就是心苦。经上所说的愁、悲、苦、忧、恼是苦,求不得是苦,这些都是心苦。如果不能够体验缘起、不能够体验法无我、不懂得名色分别智,那么种种的这些心苦就会生起来。一旦客观的状态跟你主观心理的期望不一致的时候,那么忧愁、悲伤、痛苦、忧虑、烦恼这些都会生起来。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这些心理之苦都会生起来。 一定要知道,心苦是可以经由修四念处证得阿罗汉果位而彻底断除的。但是身苦就是因肉体而有的苦,是无法避免的。阿罗汉他是有余阿罗汉,就是他证得涅槃了,但是他肉身还存在,他受伤的时候肉体还是苦的。但是他肉体的苦不会引起心的苦,他的心任何时候都是不苦的,这样就是正见。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深入了解苦圣谛,知苦能见道。如果对苦圣谛了解得不够深,就无法实现究竟的解脱。我们要能够深入体验苦圣谛的禅修,你只有真正的体验苦圣谛,你才会真正的有信心,有信心才会精进,有精进才容易得定慧,才容易出轮回。 那么体验苦圣谛的禅修可以分为由浅到深的四个层面。 一、苦苦。我们肉体上的疼痛,心也知道痛,并且身痛会引起心苦,这是苦苦。这个很浅,一般人都很容易体会到。只有证到阿罗汉的圣人才在这个身痛的时候,他不会引起心苦。 二、行苦。就是你看我们禅修,这个很痛了,变换姿势、保持觉知的前提下变换姿势。那么你就能够体验到正在变化的或者正在止息的疼痛,这是行苦。 三、苦相。就是用观照身心的三法印,无常、苦、无我,用这个三法印,而去在名色法的这个当下,能够体验到苦,生起对苦的认知。这个其实你要真正的看到万法在生灭,因为它很快、非常非常快。什么人才能真正的现量亲见生灭、见生灭法?也就是起码要到第四生灭随观智,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现量亲见万法快速快速生灭的这种苦,这就是苦相。 这个苦相是不容易看到的,不是我们凡夫所认为的那种苦相。你不要误解认为说,啊,愁眉苦脸的相就是苦相,不是那样子的。你要真正的有生灭随观智才是真正的见苦相。这是第三个阶段、第三个层面。 四、苦谛。能够认知到通过这样的实修,因为更往上就是坏随观智,因为它生灭太快了。然后你智慧越来越深入,你看不到生只看到灭,就是坏随观智。这时候一直到你能够认识到身心全然是苦,这样是契入到苦圣谛。 第三个要点就是苦圣谛要遍知,遍知也是一种证,证苦圣谛。所以苦圣谛不是你用来描述的,而是要遍知、要证的。用自己的身心来了解、来体验、来证明苦圣谛。 如来能够证明苦圣谛,我也能够在自己当下的身心就能证明。不是听别人说的概念、理论和知识,苦圣谛是圣人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而彻知的。现观苦圣谛的过程就被称为思惟苦圣谛四行相,所以四圣谛一定会讲到四谛十六行相,每一谛都有四行相。其实有两种不同:北传佛教就依据《俱舍论》,来说苦圣谛的四行相就是无常、苦、空、无我;南传佛教主要就是依据《清净道论》,来说苦圣谛的四行相就是逼迫、有为、热恼、变异四行相。 苦圣谛能够现观、亲见的基础是四念处的修行,透过四念处的修行,你能够见名色法,然后自然的你就能够思惟有漏法它的无常、苦、无我。那么往上修生起了观智,进一步观智的果也就是四圣谛就会出现。最后佛陀总结说:五取蕴是苦。 ②. 集谛 复次,诸比丘!何谓苦集圣谛?即渴爱导致再生,且和喜与贪俱行,到处追求爱乐,即:欲爱、有爱、无有爱。 复次,诸比丘!此渴爱于何处生起与住着?凡于世间有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是指六根,六根处渴爱起执著。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是第二就是六尘。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就是凡夫的这种贪爱、渴爱就对于六识起执著。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是指六触。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所生之受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个是五、六处生起的受,这个时候渴爱也在此处生起。 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是第六,对六尘生起的想,这个时候起住着。 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是七,对六尘生起贪爱,在这个地方渴爱生起与住着。 色寻、声寻、香寻、味寻、触寻、法寻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个是八,对六尘生起的寻。 色伺、声伺、香伺、味伺、触伺、法伺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于此处生起与住着。 这个是九,对六尘生起的伺,而渴爱在这个地方生起与住着。 诸比丘!此名为苦集圣谛。 这一段经文是佛完整地解说苦集圣谛,就是集谛。分为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知苦断集。苦圣谛是世间的果,集圣谛是世间的因。 佛陀先开示众生之所以轮回受苦,是因为集烦恼。而最主要的苦因就是三种贪爱,所以佛陀一开始就说欲爱、有爱、无有爱这是让众生轮回的因。 第一是欲爱,就是感官的贪爱。凡夫众生种种的感官上的刺激,这种贪爱都是属于欲爱。六根接触六尘,见闻觉知的作用就出现了。但是其实内六根和外六尘都没有好坏之分,坏就坏在根尘接触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如理作意,我们产生了欲染、生起了欲染,所以要能够善护根律仪。根律仪很重要,你能够保持正念、如理作意,护根律仪就不会产生欲爱。 第二就是有爱。有爱就是对生存的贪爱。南传佛教说六道轮回之中受种种身,有三十一种生存的状态。我们北传佛教就说从地狱有情,一直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总共会有三界九有,或者说更细地说是三界二十五有,有二十五种生存形态、生存状态,人道是其中之一。这都是属于有爱。 欲爱在证得三果阿那含道的时候,在趋向三果阿那含道的时候断除。有爱是在证得阿罗汉道的时候才完全断除。 第三是无有爱。无有爱就是因为断灭见而生的贪爱。现在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断灭见者就妄执说人死如灯灭,错误地认为人只是活这一生,死后就一无所有了。所以他在活着的时候,趁活着的时候他要尽情享乐、造种种恶业。这个是因为断见产生的这种无有爱,由断见而产生的贪爱。 那么预流果的道刹那就灭除了无有爱,这是第一个要点,就是佛说:众生为什么会有轮回苦?因为集烦恼。主要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第二个要点就是佛接着说这三种贪爱。在世间有可意者,有“可喜与可意者”之处就生起与住着,就是这三种贪爱它在世间一切的六根、六尘、六识之中,都会去粘著。经里面佛陀列举了要如实观察的九个方面: 一、三种贪爱在六根处生起与住着。 二、六尘处生起与住着。 三、六识处。 四、六触之处生起与住着。 五、六触所生的受,对它生起三种贪爱。 六、对六尘生起的想。 七、对六尘生起贪爱,再来起三种:欲爱、有爱、无有爱。 八、对六尘生起寻。 九、对六尘生起伺。 在这些地方都会起三种贪爱。寻就是寻求,专注于所缘的对象。伺就是对于所缘对象继续地去思惟。寻和伺,譬如说打钟的时候,最初你用心去听闻钟声是寻,然后你继续来思惟钟声的余韵就是伺。 凡夫在生活之中不断地都会陷在这种,像经典里面所描述的这种欲爱、这些贪爱之中,总会不断地去起种种的贪爱和瞋恨,所以流转生死不能出离。他一直在集烦恼、一直在集生死轮回的因。 比方说有一个人,他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得到了一位美女做女朋友。然后他心里面正在洋洋得意,突然就接到女友的一个手机短信,说我们还是分手吧。他气坏了,马上拍桌子大骂,分手也要我先提出,要飞也要我先飞你呀!大骂、拍桌子。这个时候女友又发来一条短信:对不起,发错人了。所以上一条是来不及伤心,这一回可是没办法不伤心了。凡夫众生就是这个样子,一直轮回颠倒。 第三个要点就是佛陀是至高无上的大医王。经中说大医王必须要具备四个条件: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对治的方法,善知病对治已、当来更不动发。大医王一定要善于知道是什么病,然后还要知道病源、病因是什么,还要知道对治这个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然后还要知道治了以后,是不是能够永不复发、更不复发。 佛陀说四圣谛其实也是如此,苦圣谛是诊断病情,轮回苦。集圣谛就是找出病因,集烦恼。然后开出的药方就是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是道圣谛,这是开出来的药方。将病彻底治好了,永不受轮回之苦这个就是灭圣谛。所以四圣谛它的修行是一个过程,而四圣谛的证悟是一时现观,四圣谛你要证的时候是现证的。当然这个有不同,南传就说是一刹那,你见道的时候一刹那,它没有分什么欲界,包括上面的……没有把它分开来。但是北传分得很细,分为欲界怎么修,然后色界、无色界怎么修等等。但是其实南传它这个修,它是法流一直都有现证的。北传就会说有十六刹那,一时现观。 第四个要点就是观集圣谛的过程,也就是集圣谛的四行相。南传佛教《清净道论》说集圣谛四行相就是:一是累积相;二是因缘相;三是结缚相;四是障碍相。累积,以集烦恼,累积很多烦恼业因,然后因缘相、然后结缚相,结缚就是十结,四就是障碍相。 北传佛教我们的《俱舍论》就说集圣谛四行相就是:因、集、生、缘。因,因为三种贪爱,就引导众生朝向轮回,这是因;集就是累积烦恼;生就是累积烦恼就造业,有业就有生;缘就是有生这个缘就会继续存在,一直流转下去,三世因果、十二因缘一直轮转下去了。所以这个是集圣谛的四行相。 ③灭谛 复次,诸比丘!何谓苦灭圣谛?即无余离贪,由灭尽、舍离、弃除、解脱与不执着此一渴爱。 此渴爱于何处舍断、灭尽?凡于世间有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在六根处灭尽渴爱。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第二,在六尘处灭尽渴爱。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第三,在六识处灭尽渴爱。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第四,六触之处灭尽渴爱。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所生之受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五,六触所生之受,在这些感受里面要灭尽渴爱。 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第六,对于六尘生起的种种思、种种想要能够把渴爱灭尽。 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第七,对六尘生起的贪爱,要在此处把渴爱灭尽。 色寻、声寻、香寻、味寻、触寻、法寻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第八,对于六尘生起的寻要灭尽渴爱。 色伺、声伺、香伺、味伺、触伺、法伺是可喜与可意者,渴爱即于此处舍断,于此处灭尽。 这是第九,对六尘生起的伺要在这里面把渴爱灭尽。 诸比丘!此名为苦灭圣谛。 这段经文是佛开示灭圣谛,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灭谛是完全灭除了贪爱的苦因,完全灭除了欲爱、有爱、无有爱,完全止息了贪瞋痴三毒,灭谛就是涅槃。 南传佛教说有两种涅槃,一种是有余涅槃,烦恼已断,但是五蕴身心还在。第二就是无余涅槃,灰身灭智不受后有。北传佛教除了这两种之外,它会说四种涅槃,还会加第三种就是自性清净涅槃,第四种就是无住涅槃。 菩萨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涅槃像风一样,你只能够透过它的作用来认识它的存在性。道心是以涅槃为所缘的。 我们从最初开始修四念处,一直修到第十一,十六阶智里面第十一智行舍智,这整个都是以五蕴身心、当下的五蕴身心作为所缘的。如果你再往上修,道心、果心,这个时候就要以涅槃作为所缘了。所以在世间是以五蕴身心为所缘,你见道以后、出世间,就是以涅槃为所缘了,而灭谛就是涅槃。 接着佛从九个方面来广讲舍断贪爱、贪爱灭尽、灭尽渴爱。 第一个就是于六根处贪爱灭尽;第二是于六尘处;第三是于六识处;第四是于六触;第五是六触所生之受处;第六是对六尘生起的想,要灭尽渴爱;第七就是对六尘生起的贪爱之处、渴爱在此处要舍断;第八就是对于六尘生起的寻,渴爱要在此处灭尽;第九就是对于六尘生起的伺,贪爱要灭尽。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真正了解灭谛,要先见道才能直接体验。要见道,一定要能够观察名法、色法、观察缘起法。我们一直反复强调,为什么?这是实修的地方。你学那么多空头理论没用,一定要注重在当下的身心起修。这个修行过程就是道谛,证灭修道。灭谛是出世间的果,道谛是出世间的因。灭谛和道谛的关系是什么呢?在《七车经》里面有清楚的说明,《七车经》满慈子他打了个比方,说明灭谛和道谛的关系。满慈子就说:譬如说憍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他要从首都舍卫城去到第二大城市婆鸡帝城。由于路途很遥远,跑久了这个马就会很疲劳,所以跑一段就换一辆车,换马、换车继续跑。这样一直一直交替进行,一直到最后第七辆车才到达婆鸡帝城。那么同样的道理,禅修者也是要用七清净才能够到达涅槃城,才能够证得灭谛。那么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就是譬如轮回的世界,而波斯匿王就譬如一个修道的人,婆鸡帝城就譬如涅槃城,到达目的地需要换乘七部车。同样的,要实现涅槃,也需要用到道谛的七清净法。如果你没有七清净就无法抵达涅槃城了。 我们如果是由头到尾都学过的同修,我们应该对于这个表应该很熟悉,是不是?其实这些要带上的。我们原来最早讲《如来禅修证次第》的时候,这个表,禅修的成果,三遍知、七清净、十六观智要很清楚。不然我们前面讲过,你都不懂法,你怎么择法呢?所以你首先要懂法才能择法。 七清净就比喻像七部车一样,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假如没有七清净,你就无法抵达涅槃城。实现涅槃你就需要七清净法,但是你进入涅槃城就可以放弃七部车。那么七清净法是工具,让你抵达涅槃城。七清净是道,是实现涅槃的缘。 第三个要点就是要思惟灭谛的四行相。北传佛教说明灭谛有:灭、静、妙、离四相;南传佛教说明灭谛有四相就是:出离、远离、无为、不死,这个是灭谛的四行相。 ④.道谛 复次,诸比丘!何谓导致苦灭之道圣谛?即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见?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诸比丘!此等名为正见。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思惟?出离之思惟、无瞋之思惟、无害之思惟。诸比丘!此等名为正思惟。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语?远离妄语、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绮语。诸比丘!此等名为正语。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业?远离杀生、远离偷盗、远离邪淫。诸比丘!此等名为正业。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命?诸比丘!圣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生活。诸比丘!此名为正命。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精进?在此,诸比丘!比丘发愿、精进、勤奋、策励其心、避免未生的邪恶、不善法生起;发愿、精进、勤奋、策励其心,舍断已生起的邪恶、不善法;发愿、精进、勤奋、策励其心、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发愿、精进、勤奋、策励其心、促使已经生起的善法安住、不衰退、增长、广大、圆满成就。 其实这个就是四正勤了。 诸比丘!此名为正精进。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念?于此,诸比丘!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体,热忱、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他安住于受,随观感受,热忱、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他安住于心,随观心识,热忱、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他安住于法,随观诸法,热忱、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诸比丘!此名为正念。 复次,诸比丘,何谓正定?于此,诸比丘!比丘远离欲乐,远离恶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止息,内心等净,心一境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具足二禅而住。离喜与寻伺,他住于舍,正念正知,身心受乐,体验圣者所说『以舍与念而住于乐』,具足三禅而住。离乐与苦,他断先前一切喜与忧,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四禅而住。 这个其实就是指四禅。 诸比丘!此名为正定。 诸比丘!此名为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如是,他安住于法,随观内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外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内、外法。他安住于法,随观生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灭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法,依四圣谛随观诸法。 这一段经文佛陀开示道圣谛以及最后总结四圣谛。可以分为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佛开示说:何谓导致苦灭之道圣谛呢?也就是八支圣道。真正能够灭苦的方法,趋向涅槃的方法就是道圣谛。然后就一一地来解说八圣道分的每一支分,八圣道分其实也可以把它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圣学。正见、正思惟是慧无漏学。经里面非常明确地讲到了,第一个正见就是体证四圣谛,就是正见。没有见道以前五蕴身心是心的所缘,见道以后对出世间法而言,涅槃是心的所缘。 第二就是正思惟,就包括了出离思惟、无瞋思惟、无害思惟。正思惟在修四念处的时候、在实修的时候很重要,可以帮助正念正知正确地运作,思惟其实就是寻,我们说寻伺,思惟其实就是寻。你修止禅的时候你要能够取修禅定的、修定的业处,在四十个业处里面你来选择你适合的业处作为所缘。你修观禅的时候要取色业处、名业处作为所缘,才能够修观禅。所以你要能够正思惟了、你要能够懂法,你不懂法你都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修,都是盲修瞎练了。 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这些是智慧成长的大地,昨天我们也特别强调了。其实你看智慧就是在这些大地里面才能够生长起来、成长起来。智慧就是指有能力能够辨识色法,也就是物质现象、生理现象;有能力辨识名法,也就是辨识心理现象它的心路过程。 蕴,五蕴也就是身心存在的,我们这个相存在的构成因素。十二处就是身心现象现起的基础。 所以说万法如幻,但是万法一接触,它的见闻觉知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基础是什么?六根、六尘是它的身心现象显现的基础。不是六根、六尘有问题,而是你在它们一接触的时候,你的欲染有问题,才导致了生死轮回。因此你要能够在这个中间,能够觉察、能够辨识,辨识这个身心现象现起的基础,就是十二处。包括说地水火风四界,这个是因素;包括说四圣谛,这是真理;包括说缘起,这个缘起其实就是指关系。相互依存关系它的规律,名法、色法这个现象,现象它显现出来它背后的运行规律,并且你能够有能力一直直观到一切存在它的共相都是无常、苦、无我,都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法印,这样你就是真正的智慧现起来了。那么这个是指慧无漏学。接下来的第三正语、第四正业、第五正命这个都是属于戒无漏学。 正语、正业、正命,很多人都会说八圣道,又会讲错。说哎呀,为佛弟子从皈依开始你就要能够遵守八正道的行为规范,这话一说就错了。八圣道分是行为规范吗?八圣道分是要你去证到的,是圣人之道。你把它说得太浅了,这个佛法流传久远了,很多基本的大家都搞错掉了,都是望文生义。 打个比方,有一次电视台报道一个消息,说某某地方两个歹徒打死打伤一百一十位警察逃跑了。大家一听,哇,吓死了,两个人能够打死打伤一百一十名警察,这两个人不是鲁智深就是武松。然后就再来查那个电视报道的原稿是什么,原来是打死打伤110警察。很多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他学佛法以后闹这个笑话,他自以为是。什么是八圣道分?一定要明白八圣道分不是在世俗层面的行为规范,而是什么?而是圣道,而是圣人的行为。 为什么说得这么浅?正语、正业、正命。你一定要知道。你想想前面他已经有了出世的正见了,对不对?他已经有了出世的正思惟了。当然他自然就会有出世心的律仪、出世心的戒律。他有出世的智慧,当然他绝对不可能再出现不正语、不正业、不正命,因此这个称为正断律仪。他是因为有智慧了、有见性的智慧了,所以根本上就不会犯。正断律仪。 那么出世心在第一次见道的时候,就能够产生力量、就能够完全地正断烦恼,就是正断律仪。所以要从这个层面去领悟戒无漏学,他是在无漏智慧的层面上面自然成就的道共戒,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浅层的行为规范。 这个是指我们戒无漏学,正命。佛开示说:圣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活。一直能够保持正念是依正命而活,一直能够在止禅、观禅之中是正命而活。接下来就是定无漏学,也就是第六正精进、第七就是正念、第八就是正定。那么正精进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正精进,就是四正勤,出世间的正精进就是、它的所缘就是灭谛。 出世间的正精进它是直接缘灭谛、缘涅槃的。因此它就有力量正断心中的所有烦恼,这是出世间的正精进。那正念当然就是指四念处了。正定,这里面如来明确地讲了,离生喜乐地定、定生喜乐地定、离喜妙乐地定、舍念清净地定,以及它们要生起的禅支,五禅支。然后禅的五种自在,三禅支等等,这些都详细地解说了。 第二个要点,就是修持道圣谛正断烦恼的过程,就是三遍知的过程。所以这个表大家一定要有,一定要带着就是这个原因,因为随时会讲到、你修也随时要修上去,就随时要用到的。三遍知就是知遍知、审察遍知、断遍知。 道谛怎么样子来修道?能够让我们证得涅槃,这个很重要了。所有的法的窍诀其实就在里面了。我们修持道圣谛,正断烦恼的过程就是三遍知的过程。唯有以三遍知透彻地了解五蕴等名色法,才能够断除对名法、色法的贪爱而息灭苦,这是道圣谛的精髓。 第一个就是知遍知。就是你以智慧来缘苦圣谛,遍知一切法都不过是名法和色法而已,这个时候你就证得名色分别智。然后你就以智慧来缘集谛,遍知到一切名法、色法它背后的运行规律都是缘起,不由你控制、没有自主。你就能够证得缘摄受智。你真正的能够了解了苦圣谛、集圣谛就是知遍知。 我们能够达到知遍知吗?没有啦。所以我们说的苦圣谛不是那么回事。真正的你要到了知遍知,你才是真正的了解了苦谛和集谛。 第二就是审察遍知。审察遍知就是已经了解了名法、色法以及它们的缘起。进一步就会产生智慧,能够不断地去检查刹那、刹那的生灭,这个就更深入了。 然后你观五蕴、观十二处、观十八界、观缘起的道理,你观它们的刹那生灭,这样子就是审察遍知。用审察遍知就能够用世间智(世间的智慧),能够现量地看到刹那生灭,这个时候就确定道谛,也就是成就了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 第三就是断遍知。这个就是断烦恼、证涅槃的过程。由第五坏灭随观智一直到第十一行舍智,都是用世间智慧来观察身心。行舍智要断身见、要见道就能够进入到出世间了。这个见道很微妙,因为前面你其实到行舍智,前面其实都还是在世间,还是世间的智慧。到行舍智以后你怎么样摆渡到出世间智去? 《清净道论》上面就打了个比方,这个比方我认为非常恰当,它说什么呢?说原来这个航海技术很落后,大家都是用那个大的帆船,然后到海里面一漂,就漂上几十天看不到方向,不晓得哪里有陆地,那怎么办呢?水手就想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出发之前就抓几只乌鸦,带到船上去。然后起航以后到海中,如果辨不清方向,就把乌鸦放出来。然后好好地养着这只乌鸦,这乌鸦很厉害,它飞起来,它很厉害的。它如果看到有陆地它就飞过去了,飞过去以后如果真正找到陆地了,它就不再回来了,如果找不到它还再回来。所以水手就一直观察、等待。这只乌鸦如果不再飞回来了,等了好几天了、等了两三天都不再回来,那就表示我们距离陆地很近了。那么往着乌鸦飞走的方向走过去的话,一定能够顺利地找到岸、找到彼岸、找到陆地。 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当你修到行舍智的时候,这是第十一智。然后你怎么样去摆渡到出世间,能够见道呢?你的心就一直依行舍智,一直地来像乌鸦一样一直绕、一直在周围看,在某一个因缘契合你就能够豁然契入,某一个刹那你马上内在的这种体悟。因为这个法是活的,不是知识,你在这个心相续之中,这个法的证量就现起来了,道心就起了,这个时候就是见道。而一旦你见道以后,你就像乌鸦飞走了不再回来一样。一旦你见道了你就不再回到这个轮回染污的世间,你真正在出世间,除非你是菩萨以愿力来回来度众生。我们的心也会一直绕、一直绕,一直依行舍智继续地去观无常、观无常的逼迫。然后直到看到出世的所缘、见道,然后心就不再回来,不再回来世间了,除非是以大菩提心愿力度众生。 圣人和凡夫的差别是什么?凡夫也能够证得四禅八定。但是圣人他怎么样?凡夫有禅定,但是凡夫没有果定;圣人会有果定,他有道果定。他能够入道果定,能够定在那个涅槃里面,也跟禅定、跟那个高的禅定一样,能够想定多久可以定多久。这样子他可以入果定。 第七就是智见清净,就是确定灭谛了。我们看审察遍知的时候就确定道谛,后面一直都是确定道谛以后就开始行道,行道智见清净,到最后第七就是智见清净,就确定灭谛,就证得涅槃了。这个是讲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要点就是道谛的四相。在北传佛教说道谛的四相,就是道、如、行、出四相,四行相。南传佛教就是说道圣谛它的四行相,就是出、因、见、增上。出就是能够领导我们出离烦恼、朝向解脱;因就是道,道圣谛,道的修持是解脱的因,是不死的因;见就是道,能够让我们直接见到灭谛;增上就是道具有增上的力量。四圣谛在胜义谛上来说是空性,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说你懂得四圣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四个要点就是体证四圣谛的般若智慧。我们能够体证苦的智慧,就可以破除妄执身心是常的颠倒妄想,能够体证集的智慧,就可以破除妄执。我们是由高层次的力量所创造,而不是因缘而生的这种邪见。有一些宗教认为说众生是由上帝六天造出来的,然后第七天休息。这其实是一种邪见,事实上因缘而生的,哪有什么更高的力量来创造呢?你要真正的证得了缘摄受智,你才能够把这个邪见破掉。 然后体证道谛的智慧,就可以破除妄执定境为涅槃的谬见。如果你懂得道的智慧了,你才不会以为某一种定,你就以为是涅槃了,你陷在有分心里面你就以为你涅槃了,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如果不明理去修的话很可怕,往往就以为有分心那个境界就是涅槃,这样子就错掉了,就卡在里面了。体证道的智慧可以消除对错误修法的执著,而显示真正的灭苦之道。 我们看最后一段话,“成就保证”这四个字是多出来的。 五、成就保证 确然,诸比丘!凡修此四念处达七年者,可得二果之一:于现法证得究竟智;若有余执,则得不还果。 遑论七年,诸比丘!凡修此四念处达六年者……五年者……四年者……三年者……二年者……一年者,可得二果之一:于现法证得究竟智;若有余执,则得不还果。 遑论一年,诸比丘!凡修此四念处达七个月者……六个月者……五个月者……四个月者……三个月者……二个月者……一个月者……半个月者,可得二果之一:于现法证得究竟智;若有余执,则得不还果。 遑论半个月,诸比丘!凡修此四念处达七日者,可得二果之一:于现法证得究竟智;若有余执,则得不还果。 此即如前所述:『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圣道,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处。』 世尊如是说已,诸比丘心生欢喜,信受世尊所说。 这段经文就是讲修四念处的成果。我们也是可以来分四个要点来说。 第一个要点就是佛说:依四念处最短七天、最长七年精进实修,你就可以证得两种果位其中的一种,或者是于现法证得究竟智。于现法证得究竟智就是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四果。或者还有余习就证得三果,也就是阿那含果——不还果。 这是真实不虚的,你看这样子就给我们很大的信心,是吧?你根器再差,七年;根器非常好,七天;最短七天你可以证到阿罗汉,那是最好的状态。最长七年你起码也可以证得三果阿那含果,这是如来金口宣扬的。所以要如法地修学,我们为什么说特别要强调,要打好基础、要修好《大念处经》呢?不然的话,你根本上听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以为那个就是佛法,其实不是。 举例说,比如说佛陀到鹿野苑为五比丘说《转法轮经》,阿若憍陈如他马上就……听完呢,他就彻知道四圣谛就证得初果须陀洹果了。然后须发自落出家受比丘戒,之后在后续的四天里面,依次包括跋提、卫跋、摩诃那摩、阿说示等等。他们每一天都有一位来证得初果,然后受比丘戒。到第五天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佛陀讲完《转法轮经》以后的第五天,佛陀又给他们说了一部经,叫做《无我相经》。这部《无我相经》一听下来,五位一听完马上都证得阿罗汉的果位,成为人间的第一批漏尽比丘。所以我们要真正的发愿令正法久住,应该要精进地实修,依四念处精进地修持。 第二个要点是,四念处是在当下的五蕴身心建立正念的修行。四圣谛就是慧的境界,就是建立自己体验的四圣谛。一定要明白是在自己的身心体验四圣谛,不是在理论层面、不是口说四圣谛。四圣谛其实它就是什么?就是说明轮回和轮回的因,涅槃和达至涅槃的方法。 轮回只是一种身心五取蕴的相续,只是名法、色法刹那刹那生灭。凡夫看不清楚,以为它是连续的,其实它是刹那刹那在生灭的。由五取蕴你就会感觉苦,这就是苦谛。造成轮回和轮回原因的是渴爱,有三种贪爱:欲爱、有爱、无有爱,这是集谛。轮回的终止就是断渴爱之后的涅槃,这就是灭谛。 然后达至灭谛的方法就是道谛,道谛略说就是八正道,广说就是三十七道品,更广说就是一切修行方法、一切佛法。它是使我们能够摆脱轮回缠缚、证得涅槃的方法和道路。 所以,我们要普愿法界一切众生,尤其是在佛陀已经示现灭度以后,法流传了这么久了,很多的法都慢慢地变成“影子佛法”了,失去了原汁原味了。在这么一个时候我们更加要勇猛精进地,愿一切法界众生都能够沿着佛陀的足迹证得圆满,成佛之果。这样才是我们大学堂学修这部《大念处经》的本怀。 第三个要点就是我们可以把《大念处经》上面所讲的四念处禅总括起来把它归纳一下、总结一下。 一、四念处禅的所缘一定是当下的身心。如果你去观照身心之外的事物,你去观想身心之外、你另外去造一个什么东西来观,那是不容易证实相,难以证得实相。 二、四念处禅它的作用,就是断除六根对六尘而生的烦恼。修行就是立足于当下要觉照六根,根尘一接触马上能够守护根律仪,就能够不起欲染,这是修行真正解脱的窍诀、入手之处。这是斩断轮回铁链的链条,你斩断这一环,其他的不管它有多长都断掉了。 三、四念处禅的利益就是断除颠倒梦想,不会再妄执身心为常、为乐、为我、为净。从这个四种颠倒里面解脱出来了。我们没有智慧,我们没有禅定力,也就没有智慧,我们看不清楚太快速生灭的这个相。所以我们以为它是连续的,所有以我们就妄执我们这个身心,由此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四种颠倒都生起来了。现在我们通过四念处禅,它的利益就是能够破除这些颠倒梦想、破除邪见。 四、四念处禅它的修行所缘,就是以《大念处经》上面所讲的四组念处为所缘。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看这部《大念处经》整本经都是实实在在的修行的窍诀。 四念处禅其实它又可以分为止禅和观禅。止禅和观禅都各有特点,你一定要明白这些特点,你修行的时候你就知道你有没有偏。不然的话,你老是陷在那个光影里面,那个都没有用的。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这个是精华。你明白它的特点,我们就说止禅的特点,观禅你就能够比量,你自己都能够领悟到了。 止禅它的特点呢? 第一个止禅的自性就是定。 第二个止禅的所缘,所缘最好选什么?最好选安般念和四界差别观。因为这个既可以做止禅又可以做观禅。如果你修白遍,你观、你先看人家的这个白骨,然后在眼前看一个白色的圆圈,这个是假法,也能够成就禅定,但是现在不容易修。 第三就是止禅的特质就是远离掉举。 第四就是止禅的作用就是降伏五盖。 第五就是止禅的结果就是心一境性。让你很有力量,能够起观、能够以智慧来辨识。所以这个解脱它不是迷迷糊糊解脱的,你要能够把每一法,名法、色法都辨识得清清楚楚。 第六就是止禅的效果就是心无贪欲,心无贪欲就可得四禅八定。 第七就是止禅的窍诀。修止禅的窍诀就是一句话,每一次每一个法你只要用一个所缘、两个根。你不能够用多了,你混在一起你就修不成了。你修安般念的时候,你把其他杂进来,确保你这个修不成。比如说你要修安般念,这个安那般那念它的所缘就是什么?当然只有一个就是呼吸。那么只用两个根就是鼻触和意根。其他法都可以类推。所以一定要知道不管你怎么修,不管你修哪个止禅,他一定就只用一个所缘、两个根。缘多了、用根多了肯定修不成。 第八个就是要能够按根性来选择适合于自己修的法门。那么观禅我们也可以分这么八个方面来说它的特质,但是大家自己去类知就好了。 第四个要点就是禅修的重点不是在于看光、看影,看到什么光,然后又很舒服,体验禅乐啦,这个都不重要,关键是要培养明。我们说明行足,行就是戒和定,明就是慧。所以你要培养明,你要能够在禅观之中、禅修的时候要能够生起智慧来。然后以这种智慧来面对生活的起伏,从此以后你就能够一直保持正念,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子迷迷糊糊地过日子了,“终日昏昏醉梦间”,不会陷入那种状态了。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能够迅速地累积福德智慧资粮的窍诀,首先是把工作当做修行,把一切当做修行,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保持修念处、修四念处。无论你是修身念处,当然了,常规的话,修身念处会容易修,或者你要根器利你修法念处。遇到任何时候,尤其是纷纭复杂的时候,你选定一法修法念处,这个是很好的方法。 还有一个就是要时时用智慧来呵护爱心。当然我们要行善、我们要去做善事,要帮助他人。但是很多人在行善的时候,其实他还是造了业的,为什么?因为他中间没有智慧,往往就忘失了,所以行善一定要能够配合正知。如果你行善的时候你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你行善的时候还是有人我分别,然后你的正知就没有了。所以要配合正知,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来做事情,行善的时候一直与正念正知同在。当然你在任何时空之中自然都会生起喜悦来,这个时候其实你也就是在修念处。 好了,我们终于把这部《大念处经》依照传承学修实修窍诀的方式,把《大念处经》学修圆满了。愿大家真正的按照法来起修,真正的用功夫然后福慧增上、今生解脱。 好了,大家吉祥,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