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铭学记

第一点殊胜是学修《信心铭》使我们能深入禅宗早期的原典,直探智慧源头的本地风光,《信心铭》超越一切二元相对的偏见,独标不二法门。

第二种殊胜是学修《信心铭》能够使我们当下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痛苦,活得更好,过得更开心。

第三种殊胜是学修《信心铭》就是实践灵性智慧传承的教育,打开未知的大门。


视频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目录

目 录
  第一讲
一、 引子
二、略释作者
三、学修《信心铭》的殊胜
四、 释正文
  第二讲
  第三讲
五、总结
解答篇

文本
  信心铭学记   编者的话   禅是创造力,创造力是智慧的复苏和萌发,当所有痛苦的记忆被深深掩埋,又在不经意的碰触中无奈醒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漂浮在万物无边的世相里失去了归属,与其说我们软弱,不如说我们再也寻不到智慧的光芒。   我们始终不知道,当智慧被放逐于荒蛮,我们认假为真的困惑便从此开始而将相续于长劫。   禅宗,以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具独特性的见地打开我们自性中智慧的本源,如果你摧毁了掩藏在痛苦真相背后的梦幻空花,觉醒就会在刹那间发生。   三祖僧璨大师的精心著述《信心铭》,以诗体写成,四字一句,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字字珠玑,流传至今,但深明其意并用之于指导自己生活的后人却寥寥可数,而能够充分揭示《信心铭》中禅的洒脱鲜活,自由无碍的境界,从根本上拯救我们如被困囚徒般的那颗不自由的心的人又在哪里呢?   年  3 月  30 日,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在六祖寺把禅宗祖师已经证明,我们也一定能够证明的,在生老病死无情的自然法则面前不得自在的弱小的生死凡夫,一旦见本自性,能够见真心,就是笑傲生死、活力无穷的真正强者,就是圆同太虚,无欠无余的大智者阐述得丝丝入扣,臻近完美。我们出世间的成就,世间的成功,无一不是在禅的智慧的启发下迈入生命的大境界,人生的至高点,大愿法师的讲解让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疑虑和困惑都在当下与三祖大师相逢相遇的时刻冰消瓦解,隐匿于无形,化灭于天地。他让我们修复了苦难扭曲,千疮百孔,破碎不堪的心,捧起它,那在聆听中珍贵稀有的苏醒,生命中的真实相便豁然奇美地在人生的驿站悄然地等待,温暖着我们,一程又一程。   信 心 铭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反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存,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目   录   第一讲   一、 引子   二、略释作者   三、学修《信心铭》的殊胜   四、 释正文   第二讲   第三讲   五、总结   解答篇   信心铭学记   第一讲   一、  引子   仗承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方三宝的加被,仗承禅宗历代祖师,尤其是三祖僧璨禅师的加被,我们此次能够有殊胜的因缘,能够共同来学修《信心铭》。   此次的因缘,最早是因为《行愿》杂志和行愿心灵家园的创办人赵居士希望能够举办一次企业家的禅修营,由《行愿》杂志和《禅文化》周刊的主编周居士共同发起办这次的禅修活动。   考虑到因为我们禅文化的大讲堂做禅文化的讲座已经有二十多次了,那么如果再讲一次普通的禅文化在工作和生活的应用,这样就比较浅泛一点,希望我们能够系统完整地来真正体悟禅宗祖师们的大智慧。   那么同时也希望说我们不单单是听,不单单是了解,而更要真正体悟祖师他们是怎么样子来明心见性的?那明心见性有没有什么可以用功的方法?所以周居士提起,不单单是要做一个禅文化的大讲堂,更要做一个禅文化的大学堂,我们不单单是仰慕禅宗祖师的大智慧,而且我们怎么样子能够证同诸佛,能够开启自性的智慧宝藏。   “大学”两个字其实蕅益大师在《四书禅解》之中就曾经有说过:大者心也,学者觉也。什么是真正的大学?心的觉悟是真正的大学,如果心不觉悟,你累积知识再多,你考到的学位乃至是博士后,那又怎么样呢?都是小学,知识的积累只是小学,心的觉悟才是真正的大学。   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禅是什么呢?禅是安顿生命的大智慧,禅是觉醒的生活方式。那我们的生活之中充满了恐惧和压力,担惊受怕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对事业失败的恐惧,对婚姻破裂的恐惧,对疾病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等等。生命之中的困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禅就能够使我们顿悟,禅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十年以后的你只是一个幻相,而当下的你是真相,如果你能够将投射到未来的期望去掉,那么当下的你就本自圆满、本自完美、本自具足。所以,活在当下能够使我们见到内在的神圣,而这个是真正的幸福的源泉。   我们一直向外去追逐。没有学佛之前,是追逐名与利,追逐种种享受;学佛以后就一直向外去追逐法,追逐开悟,追逐解脱,但是其实你的方向一开始就错掉了。因为不管你怎么追逐,不管你怎么去求法,只要你向外去寻找,你都还在大脑思惟里面。大脑思惟是怎么形成的?大脑思惟是我们过去的总和。大脑思惟本来是过去的我,但是它错认为自己就是现在的我,一切的问题都是由此而产生,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不愉快、种种的不开心,这种不完美的过去投射到未来,我们就希望能够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一直拼命地向外去寻找。但是实际上这个从开始就错掉了。   所以禅就能够使我们明白,真正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活在当下就能够使我们见到内在的神圣。所以禅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智慧层面的,我们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乏智慧;我们不是缺少经验,而是缺乏创新。   而禅是点石成金的点金术,生活之中有了禅,当下的时刻就成为生命的奇迹,当下的时刻我们就能够连接到我们最深层的存在的本源,我们也称之为佛性,也称之为法性。其实禅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当下开启法界性,让我们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所以生命里有了禅我们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自由、自在。   禅是完全的解放,禅是内在心灵的革命,禅是生命的大能量。   有一个段子,讲笑话了,是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最困难:第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第二件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前者做成功了,叫老师,后者做成功了叫老板,两者都做成功了叫老婆。   那么禅的智慧就超越了这个了,禅的智慧就如同飞机一样飞到最顶端最高端,能够鸟瞰人类的内心活动,照亮内心的盲点,超越二元对立,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宇宙能量的容器,成为心包万象顶天立地的人,成为大心的人和大写的人。   大心的人就是有大菩提心,大写的人是行为上面能够顶天立地。那么就能够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体会到这样一种大人气象。   达摩祖师没有来东土之前,他的师父般若多罗尊者就跟他说,“吾观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那就是说你可以去传这个大乘的禅法。为什么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呢?大乘气象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人——大心的人和大写的人,而禅能够让我们能够真正地成为大人。   禅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禅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禅是国富民强的点金术。   巴菲特有一次应邀在哈佛大学演讲,结束的时候学生问他:“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成功的秘诀。”巴菲特就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成功的秘诀就是,任何时候永远都不要落入固定的思惟方式。”可见,不断不断地创新的能力是最大的秘诀,而禅就是扫除一切束缚、打破一切成见,所以她是创造力的源泉。   正如我们此次要学的《信心铭》里面,三祖僧璨大师所教诲的:“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只要止息你的种种知见,只要停止你对你自己的惯性的思惟模式的执著,任何时候都从已知的知识之中解脱出来,从你已经应用的思惟方式之中解脱出来,这个正是我们创造力的源泉。   佛法所说的空,不是空无,而是指无限的开放性。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系统,禅能够让我们开启无限的智慧,有无限的开放性,所以能够与法界合一,能够当下证得法界性。   我们的国家如果没有大批像微软那样的创新企业,那么就缺乏崛起的微观的基础。   中国的经济的总量GDP虽然达到了世界第二的规模,但是还没有产生一大批像微软那样的创新企业,这就说明中国的崛起,它的微观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我们中国的企业要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那么需要品牌的打造,更需要科技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哲学的创新。而禅能够唤醒我们内在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所以说她是国富民强的点金术。   禅是最上乘的修行方法,禅是回家的路。   六祖大师教导智常禅师说:“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也就是说,我们虔诚地读诵佛经,这就是声闻类;贯通教义是缘觉类;自利利他、广行六度万行是依法修行,是菩萨类;而禅是一佛乘,是顿悟成佛的修法。   正如洞山良价禅师《新丰吟》上所说的:“古道坦然谁措足,无人解唱还乡曲。”为什么无人解唱还乡曲呢?因为她是最上乘,直接修一佛乘,所以让我们此次能够共同来领略《信心铭》,来学修《信心铭》,就能够归家稳坐,顿悟成佛。   此次的学修《信心铭》,我们不是去吸收一些知识,这么一个网络时代,任何资讯,大家一点击就非常多了。其实关键是我们要开启禅的智慧,如果我们不能够应用,我们只是顽固地执著于自己的大脑思惟来吸收,那么这些智慧的碎片就会变成禅的知识,而不是禅的智慧。   那么此次我们也可以讲到,禅宗的祖师怎样来让弟子迅速地明心见性、开悟、顿悟成佛。顿悟的方法无非是两类,就是扯脱和夺所,这个是禅宗任何一个宗派都需要用到的。   禅宗早期,弟子们的根器很好,基本上以扯脱为主,后面就会以夺所为主了。那么我们会通过公案,大家来参究、来领略、来真正地体悟,怎样去用参禅的方法来开启内在的智慧,用扯脱和夺所的方法来当下明心见性。   二、  略释作者   我们先说作者好了,作者是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三祖僧璨禅师他力求隐晦,所以禅宗的历史典籍,比如说《传灯录》、《高僧传》,都没有记载他的籍贯、姓名、生年,只是知道三祖僧璨禅师于公元592年,也就是隋朝开皇十二年,那个时候就度化年仅十三四岁的沙弥道信,也就是后来的四祖。他度化道信以后,就在公元604年南游广东的罗浮山,住了将近三年。于公元606年返回安徽的皖公山,也就是现在的天柱山,返回去以后一个多月,也就是在公元606年的10月15日,三祖僧璨禅师在法会上为大众开示禅的法要,然后站在一棵树下合掌入涅槃了,至今在三祖寺我们还可以朝拜到立化塔。   在后来唐玄宗时候就给三祖一个谥号,就是鉴智禅师,他的塔就名为觉寂之塔。   有人就根据《传灯录》所记载的向居士的资料,而认为向居士就是三祖僧璨禅师。向居士曾经向二祖慧可禅师写信来请教,信上说:“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二祖慧可就回信说:“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这些思想我们来与《信心铭》比较可以看到二者是相通的,比如《信心铭》上说:“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就与向居士信里面所说的“幻化非真,谁是谁非?”“得无所得,失无所失”就相通了。《信心铭》上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就与二祖慧可大师的回信上所说的“当知万法即皆如”相通。   在禅宗的《景德传灯录》上面有记载中国禅宗二祖慧可禅师的事迹说:   大师继阐玄风,博求法嗣。至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师曰:“将罪来与汝忏。”   居士良久云:“觅罪不可得。”   师曰:“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大师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于光福寺受具,自兹疾渐愈,执侍经二载,得传禅宗祖师衣钵。   这件公案我们看起来会不会觉得跟初祖度二祖那个差不多?二祖是说:“弟子心不安,请师与安”。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也是想了良久,就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与汝安心竟。”   《景德传灯录》是讲一个居士,没有讲姓什么,这也是一个导致疑问的原因。后来的人是根据《景德传灯录》所记载的向居士写信向二祖求教,内容相通,就推测向居士是后来的三祖,但是实际上在《景德传灯录》上并没有直接这样说。在道宣律师的《高僧传》上面也没有说,道宣律师是个很严谨的人,他没有依据,没有把握,他不会说的,所以我们按照这个内容来做一些推测而已。那么实际上就可以看到早期的人是很单纯的,所以言下顿悟的非常多。   三、  学修《信心铭》的殊胜   她有三点殊胜:   第一点殊胜是学修《信心铭》使我们能深入禅宗早期的原典,直探智慧源头的本地风光,《信心铭》超越一切二元相对的偏见,独标不二法门。   世间的孝子能够体会父母的心,才能称之为孝子,同样的,佛的弟子要能够体悟佛的心才是真正的佛子。那禅就是佛的心,所以我们的禅文化爱好者要能够成就与开悟的禅师一样的觉醒的心态,我们来学修《信心铭》就能够使我们心同佛心,见同佛见。   这个见地是佛的见地,不是成就阿罗汉的见地,不是成就缘觉的见地,也不是成就地前菩萨的见地,而是直接成就佛的见地。而且这个成就是当下成就,你只要真正地深信,我们能够把握的、能够下手的唯有当下,而当下只要你不把过去投射到未来,你当下本自圆满、本自完美,那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祖僧璨禅师作的《信心铭》共有146句,584个字,以四言诗偈的形式将禅的精髓和盘托出。   开始的两句“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信心铭》的总纲。   禅的本质就是般若,就是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见性的大智慧,就是了义大中观见,也称之为自性,在万事万物就称之为法性;在有情就称之为佛性,也称为如,也称为真心。三祖僧璨禅师称之为“至道”,这种皆如的至道,在一切事物上都现成存在,所以称为无难,至道无难。但是只要你一落入主观、分别、取舍的“拣择”,就不能反映事物的真相,所以说“唯嫌拣择”。   《信心铭》是超越一切二元相对的偏见的,是独标不二法门的,禅的宗旨就是超越一切相对,直显法界性。法界性就是佛性,当下使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你看开悟的禅师个个都是器宇如王,因为他的心量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也看一则公案来领悟好了。   《景德传灯录》上面有记载:   青原行思禅师问曰:“子何方而来?”   石头希迁曰:“曹溪来。”   师曰:“将得甚么来?”   曰:“未到曹溪亦不失。”   师曰:“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   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   这个是禅宗早期的公案,就是说六祖惠能大师圆寂的时候,他的弟子石头希迁年纪还很小,他就来问师父(六祖)说:“师父啊,您老人家百年以后弟子怎么办呢?”   六祖就回答:“寻思去。”   等到六祖圆寂以后,希迁就天天在石头上打坐。过了几年,有个师兄就问他:“你每天打坐干什么?”   希迁就回答说:“师父临入涅槃之前就叫我‘寻思去’,就是每天来寻思,自己来思考。”   于是这个师兄就点拨他,说:“你错了,师父是叫你去江西青原山寻找你的师兄行思禅师,叫‘寻思去’,寻找师兄行思禅师去,他可以继续教导你。”哦!希迁就恍然大悟,就到青原山来了。   来了以后就发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则公案。   一见面,行思禅师就问他:“你从哪里来呀?”   希迁回答说:“从曹溪来。”   行思就问他:“你在曹溪得到了什么呢?你在曹溪跟师父学了那么久你得到什么啦?”   希迁禅师就回答说:“我没有到曹溪之前也没有失去什么。”   行思禅师就进一步追问:“既然你没有失去什么,那么你还要去曹溪干什么?”   希迁就回答说:“如果不到曹溪又怎么知道没有失去什么呢?”   青原行思就非常赞叹,说:“众角虽多,一麟足矣。”虽然有很多很多的弟子,只要有一个特别优秀的,能够马上指导他开悟,能够成佛作祖,众角虽多,一个麒麟就够了,一麟足矣。   这个就是很肯定、很赞叹的话了。   禅宗的公案叫做法战,打仗一样,很激烈的,这个精彩纷呈的法战经过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就是行思问他:“你从哪里来呀?”希迁回答:“从曹溪来”。这个很普通了。   第二个回合行思就问他:“那么你在曹溪得到了什么呢?学到了什么呢?”这个其实就是一个语言陷阱,但是师父教弟子都用这样的方法来启发、来考验,他为了考验禅和子而设的一个语言陷阱。   如果你回答有所得,你说你在曹溪学了什么学了什么……像我们,现在凡夫回答,我又学了《金刚经》,我又学了《六祖坛经》,我又学了《楞伽经》,我又学了什么什么……那你学的全部都是知识,不是智慧,为什么?因为你学到的那些并没有当下改变你的心行,也并没有让你超越二元相对,你还是在用大脑思惟,所以那个就都已经不是了。   所以如果你回答你得到什么了,那么有所得就表示你有所执著,你有所执著你才会回答你有所得,你得到了什么,那就会落入一个二元对立的凡夫心行。   怎样才能够不落入青原行思的这个语言圈套,又能够表明自己对于禅的确有领悟呢?有个悟处呢?这个就需要有非常圆熟的智慧了。   那么已经开悟的石头希迁就转了一个弯来回答,说:“没有到曹溪之前也没有失去什么。”这个回答就转了一个弯,既避开了有所得就必然有所执著这么一个陷阱,同时又语带双关,巧妙地显示自己已经证悟了至道无难,一切现成,得无所得,失无所失,已经证悟了这个本体,已经明心了。   并且能够善护念,能够不失本心,任何时候都不落到二元对立里面去。所以如果我们来参禅的话,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础,你要打开《五灯会元》,每一桩公案,你一看就心地了然明白。如果你用大脑思惟去思考,那个就早已经不是了。你就不应该再想,那样想的话就已经是凡夫心行,早已经是离题万里了。   所以这个是非常有智慧的回答。   第三个回合,行思禅师并没有轻易地放过,胡乱地去印证希迁,而是继续穷追猛打,又问说:“既然你自性本自具足,得无所得,失无所失,那么你还要去曹溪干什么呢?”   这一问就有千钧之力,把希迁逼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墙角,但是开悟的生命不会轻易被困倒,所以希迁他一句话:“如果不到曹溪又怎么知道没有失去呢?”就很轻松地跳出了困局。   虽然本自具足,但是仍然需要善知识的印可,这样就确立了师父六祖惠能大师的权威。另一方面又巧妙地从困局之中超脱出来,保持“不失”,未到曹溪亦不失,他仍然能够保持不失。   有一些人认为禅宗的公案就是为了表示禅师的机智、聪明,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游戏。当然不是这样的,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   其实禅宗的公案,禅宗的机锋都是禅师的一个特殊的善巧方便,如果弟子的根器够,如果是主对主那就是双得;如果是其他的,主对宾、宾对主、宾对宾,那就是双失。所以它是一个特殊的方便,如果根器够,当下就能够豁然大悟。   它是为了打破学人的惯性思惟,打破执著,帮助学人觉悟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殊胜的善巧方便法。通过那些师父专门故意设一些语言陷阱,如果弟子的心行不够,你虽然是有一点明白了,但是你没有真正明心的话,通过师父这种拷问,就会让平时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心底的那个二元对立在不知不觉之中暴露出来,而学人就需要努力地不落入这些陷阱之中,这样的应对过程就形成了机锋,形成了公案。   机就是迅速而准确地揪出对方的错误;锋就是像刀一样锋利,像刀锋一样猛烈地砍断对方的错误。   《信心铭》指明了回家的路,就路还家的古道,使学人能够看清楚人生所有的不幸和烦恼并非是来源于生活状况和境遇——我们的境遇再差也不会让我们烦恼,实际上让我们烦恼痛苦,遭致种种不幸的这些根源是什么?是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是凡夫心智的小我,小我总是应用大脑思惟模式。   怎样能够超越呢?一定要明白这个禅,有些人听过《金刚经学记》,他就以为说,有大脑思惟、有灵性生命思惟,这个大脑思惟是不对的,要用灵性生命思惟,这样错了,你这么想,还是大脑思惟,为什么?因为大脑思惟模式跟灵性生命思惟并不是相对的,灵性生命思惟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而大脑思惟并不需要否定它——你要破除的是你的执著,大脑思惟对你的局限,对你的约束,并不能够否定它,否定它你还是错掉了;而且如果你否定大脑思惟的话,你自己的名字你都不知道了。实际上它是用更高的,在更高的角度来鸟瞰人类的内心活动,这样是禅的用功方法。   第二种殊胜是学修《信心铭》能够使我们当下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痛苦,活得更好,过得更开心。   禅是看清生命真相的智慧,其实禅和科学就是求真。科学的求真是应用于物质世界,禅的求真是应用于生活;科学能够减少大自然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让我们更善巧地应用大自然来为人类的幸福快乐服务,而禅的求真就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快乐、更自信、更自在,让我们从大脑虚构的世界里面解脱出来,让我们活在生命的真相里面。   使我们烦恼痛苦的并不是外在的人,也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僵化的思惟定势和痛苦之身,而禅能够使我们生活得更快乐、更自在、更自信。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ABC的理论:A就是指那些触发你、引发你的负面情绪,让你烦恼的那些事件;B就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而C就是结果,结果就是你处在负面情绪之中,处在烦恼痛苦之中。   很多人在不喜欢结果、不喜欢C的时候,他就想改变和处理A,就是改变事情、改变对方、改变人。但是其实是B造成了你的痛苦,就是你对事物的看法,你的观点,你的期待,你的大脑思惟,这个才是造成你那个烦恼痛苦结果的一个根源,B也是你唯一可以真正改变的因素。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想摆脱烦恼痛苦,但是他的方向错掉了,他一直在不正确的地方想去解决问题,那永远也解决不了。   曾经有一个人做了这么一个示现。   在一个晚上,他在一个路灯底下到处寻找,人家过来问他说:“你找什么呀?”   他说:“我找我家里的钥匙,不见了”。   人家问:“你是在这个地方掉了钥匙吗?”   他说:“不是,我在那个最黑暗的地方掉了钥匙,但是那里没有光,我只能够在这里找。”   我们会不会觉得这样很愚痴?但是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造成他烦恼痛苦的是他的观点,是他内心,他的大脑思惟模式,并不是外在的事情,但是他拼命地想改变外在的环境,改变外在的人、外在的事,以为这样可以消除他的烦恼痛苦,这个找的地方就错掉了。所以我们学习《信心铭》就能够让我们超越这种局限。   当我们被自己的思惟模式和自己的喜好控制的越多的时候,我们就越容易陷入到烦恼和痛苦之中。因此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里面教导我们消除痛苦,过得更开心的方法就是八个字:“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只要主观偏执的妄念不生,自然就“万法无咎”,并且“息见”的功夫不是让你去关门静坐,而是在现实当下的生活实践之中来照亮大脑思惟模式的盲点,来穿透种种知见的局限,当下回归到“万法一如”的真如性海。   祖师的智慧非常了不起,你讲上一百本书,一千本,还不如祖师的这八个字:“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你讲来讲去都是大脑思惟,都是知见,种种知见,但实际上“唯须息见”,你的种种知见再玄妙都还是大脑思惟,你还是没有走出小我,要超越这些知见,而且不是让你关门静坐,而是让你在当下的生活实践之中来照亮你的内心的盲点,当下回归到“万法一如”的真如性海。   如果只是关门静坐,就被三祖呵斥为“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如果能够在生活之中修禅,就被三祖僧璨禅师赞许为“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在六尘里面不要有喜好和讨厌,一切都平等,就是还同正觉。   简单地说,三祖教导我们活得更好,过得更开心的方法就是用心生活,不要用脑生活。你用大脑生活你就会活得很累,而你用真心生活,你日日开心,时时欢喜,快乐自在,任何东西都不会束缚你。   怎样用心生活?就是四个字:“平心直行。”有平等心,那么直行,平常心是道,也是说平心,我们六祖大师所教导的“恩则孝养父母”,那个就是直行,等等,在日常生活实践之中来直行。   其实有三个因素使我们烦恼。   首先是大脑思惟的局限,其次是痛苦之身,第三就是业障,这三种因素导致到我们烦恼痛苦。   第一个因素是大脑思惟的局限。人类的大脑总是力图了解掌控一切,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误认为是真的。我们必须超越大脑的观念束缚,清醒地觉知大脑思惟,不管它如何玄妙,不过是一种见解,是众多想法里面的一种;不要被自己的观点套牢了,随时提醒自己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   我们知道德山宣鉴禅师原来讲《金刚经》,他的书要用担子来挑,他后来开悟以后怎么样?一把火把它烧掉了,为什么?不管你的知见多么玄妙,它不过是一种见解而已。   人生何处不套牢,好梦由来不愿醒。我们随时随地被自己的大脑思惟套牢了,但是我们在生死轮回的大梦之中还睡得正香,不愿意醒来,好梦由来不愿醒。   所以没有领悟禅的智慧的人经常就会被套牢而痛苦挣扎,尤其是我们特别地要警惕三种容易出现的套,我们往往被这三种套死死地套住。   第一种套就是容易被自己最为得意的长处套牢。   春秋时期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墨翟)就说过:“人寡不死其所长。”人往往就死在自己的长处里面:会游水的人死在江河里面、大海里面,车技非常好的人死在高速公路上。他有长处就有所依恃,有所依恃他就很麻痹,所以往往死在自己的长处里面,人很少有不死在自己长处里面的。   比如说包拯,在中国人眼中包公是正直聪明的化身,但是其实他正是因为正直和聪明,所以他被人利用了,被人骗了。   有一次有个人犯了法,他希望能够减少杖打,动不动就是要打五十大板一百大板,打得皮开肉绽。所以这个人有点钱,就希望能够少打一点。他就向包公手下的小吏行贿,明确地跟他讲希望明天开堂审判的时候能够减少杖打。   而这个小吏财迷心窍,他又很了解包公,所以就向他面授机宜说:“明天开堂以后,包老爷一定会叫我持杖行刑,拿起板子来打你,到时候你就大声地争辩,我自有办法分掉你一半的杖打。”那你就少打一半。   果然,第二天包公提审这个人以后就吩咐这个小吏执行杖打,这个人故意大声地争辩,小吏就呵斥说:“快老老实实地受打,然后滚出去。”   包公一愣,一个小吏竟敢如此仗势欺人,当着自己的面在法堂上面向犯人来抖威风,所以包公就勃然大怒,命令人当场把小吏拿下,把本来应该给这个犯人的杖打转移一部分来打这个小吏,小吏跟犯人的暗中交易就做成了,对不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为什么明察秋毫的包公竟然会被一个小吏耍了一把呢?因为包公固然是要惩罚罪犯,但是他的正直使他更痛恨那些仗势欺人的权贵,对自己身边当差的小吏就更加要治理,所以他就按照自己的逻辑来处罚小吏,不料就正好被小吏所利用。   在这件事之中,包公向来引以为自豪的两点:正直与聪明,恰恰就成为导致他被蒙骗的“盲点”,这是第一种被套牢的。   第二种容易被套牢的就是每一个人多年的生活习惯,使自己养成一套固定的思惟定势和行为定势。   第三种容易出现的套就是总是以习以为常的常识来推测世间的事物,习焉不察,看起来最不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出问题。   所以这三种是最容易被套牢的,这就是我们大脑思惟模式的盲点。   其次使我们烦恼痛苦的,除了大脑思惟的定势之外,还有痛苦之身。痛苦之身就是指我们内在的能量场,我们内在的那些过去的、不愉快的、不开心的记忆,它在体内形成了一种能量场。   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有能量作为载体,我们过去不能释放的负面情绪的能量累积下来就形成了痛苦之身。痛苦之身就好像寄居在我们体内的恶魔、魔鬼一样,当一切都风平浪静的时候,它暂时就处于休眠状态;但一旦外在的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它就会被激活,使一个平时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很有修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情绪失控,做出不可理喻的行为。尤其是最近这些,新闻非常多,你看那个药家鑫,那个是无意识的状态之下杀人,他那种蒙蔽、痛苦之身,让他在那一下处于无意识状态,所以就失去理智了,这个是痛苦之身。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我们自己的自传,我们过去一切生一切生的总和,它都形成了我们的大脑思惟,形成了我们的痛苦之身。我们每一次经历都会在里面留下一个烙印,然后这个痛苦之身就会时时导致到我们情绪失控。   其实大脑思惟模式的僵化就是所知障;由于痛苦之身的推波助澜而导致情绪的轩然大波就是烦恼障;由于所知障和烦恼障就使我们的人生苦多于乐,而且常常身不由己造种种身语意的恶业,就形成了业障;业障必定招感苦果,那就是报障。   可见不懂禅的智慧的人都是自己的囚徒,都是自己的囚犯,被自己的大脑思惟囚禁了,被自己的痛苦之身囚禁了,被自己的业障囚禁了。我们今天来学修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就能够实践觉悟的生活方式,像佛和开悟的祖师一样生活得欢喜自在。   正如四祖道信禅师所开示的,四祖道信有一次给他的一个弟子牛头法融开示了这么一段法语,这个是我们在生活之中修行禅修的下手之处。四祖说:“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我们一直倡导要做个快乐的修行人,其实这个快乐的修行人是四祖大师说的。不是说你要学佛就要苦修,天天要吃馊掉的菜,又故意睡的很差,不是这样的,著相修行能够解脱吗?所以这个是最究竟的修行方法。你去作观行、去澄心、清净自己的心、刻意地让自己达到某一种状态,那个不是真正的修行。不管你用观想的,还是用念佛的,还是用持咒的,只要你是用刻意的方法去达到某一种状态,那个都不是真正最了义的修行,因为你刻意达到,它必然会失去。   第三种殊胜是学修《信心铭》就是实践灵性智慧传承的教育,打开未知的大门。   我们平时总会习惯于怎么样?因为大脑思惟的缘故,所以我们总是活在已知的世界里面,大脑思惟都是用过去心把已知的知识累积起来而已,形成了大脑思惟。当你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你总用你已知的知识去解读它,所以你就并不能够真正地看见它,你只是给它贴了个标签而已,而实质上那不是真相,而是假象,是你的大脑思惟制造出来的假象,所以我们越来越迷失,这是一个根源。   所以唯有禅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未知的大门,当下从已知的知识里面解脱出来,不受它的束缚,唤醒无限的创造力,使我们成为大心的人,使我们成为大写的人,成为觉悟者。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知识传承的教育,缺乏灵性智慧传承的教育。知识的教育更注重于向外探索世界,却很少向内照亮自心,因此,虽然学者越来越多,但是划时代的大师却是越来越少。虽然我们获得了很多的证书和学位,但是内心依然空虚和浮躁,就像没有根基,只能在水面蔓延的浮萍。   因此,我们要消除这种文化的浮萍现象,浮萍没有根,一个浪打过来就跑掉了,我们就要回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华夏文明的根,回到生命的根。   三祖的《信心铭》就是超越种种相对的知见,契入真如性海,横超三界、顿证菩提的妙法;《信心铭》对于自然的现象、社会的现象、生理的现象、心理的现象,对于一切现象都不是去分析解读它,不是去制造许许多多的知识,不是像我们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去制造很多很多的知识出来,也不是去否定它,而是以圆满的智慧穿透它,统一于普遍真理的“如”,统一在万法一如,统一在普遍真理这个“如”之中,所以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这个是真正的生命之根。   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面,我们更加需要回到生命之根,通过参禅,在瞬间突破大脑内在封闭的惯性思惟,顿开本自具足的智慧,才能够唤醒内在无限的创造力。我们科学的飞跃、艺术的升华、管理的创新,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需要无限创造力的激活。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企业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可以把他们划为三代:第一代企业家成功靠金钱资本;第二代企业家成功靠知识资本;第三代企业家的成功就是现在,要靠灵性资本。惟有通过禅修开启灵性智慧,才能够不断地创新,才能唤醒创造力。唤醒创造力以后,就会好像怎么样?好像乔布斯那样,每推出一个产品都能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才能够打开未知的大门,才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之中开启本自圆满具足、能生万法的自性宝藏,呈现出自觉自由的圣人智慧境界。   这是学修《信心铭》的三种殊胜。   第一种殊胜其实就是讲的禅的见地殊胜。心同佛心,见同佛见。至道无难,一切现成。第二种殊胜是讲禅的用功方法殊胜。“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在生活实践之中来照亮内心的盲点,在生活实践之中来修禅,让我们活得更好,过得更开心。第三种殊胜就是讲禅的妙用殊胜。让我们涌现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是讲了顿悟成佛的果位殊胜。   四、  释正文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要成就圆满的佛道并不困难,就怕你有取舍之心;要证悟至高无上的大道没有什么难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不去分别挑选,心行平等,不要爱憎取舍,直心而应,平心直行,无所住,无所执,大道就在目前。   我们通过一则公案来看好了。   赵州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还护惜个什么?”   师曰:“我亦不知。”   僧问:“和尚既不知,为甚道不在明白里?”   师曰:“问事既得,礼拜了,退。”   赵州从谂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徒孙,是南泉普愿禅师的徒弟。他经常会用僧璨的《信心铭》来启发弟子的智慧,在《传灯录》里面关于“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的公案就有四则。   我们知道,赵州禅师的证量很高,被尊称为赵州古佛。这个法战就是一个现场教学的案例,我们来看看赵州禅师他是用什么方法来启发弟子,来考验弟子,来看弟子有没有开悟的。   这个法战分为两个回合。   首先是赵州禅师上堂说法,开示大众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是你只要用语言说出来就已经落入相对了,因此赵州就说:“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你有语言就已经是拣择了,“明白”是指人类的认识的局限性,人类总是在能所二元对立的情况下来认识事物的,有能明白的心,有所明白的对象,心境相对。而佛的觉是超越了能所二元对立的,是真如本体,真如本体不能够作为被描述的对象,不能够放在宾格里面。   宗门下有一个说法叫做:“从来子不言父名。”意思是从来儿子不直接说父亲的名字,也就是说,说到真如,说到本体,就不能直接说了,你要直接说就已经不是了,就已经错掉了,离题万里了,所以“从来子不言父名”,法性就是父,就是君;法相就是子,就是臣。   所以赵州禅师说:“老僧不在明白里。”你要知道这个老僧不在明白里,就是说他明白,不明白就是明白,明白反而是不明白,好像绕口令一样。但是其实他是说什么?他说“老僧不在明白里”,就是跟六祖惠能大师说的“我不会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读过《六祖坛经》都知道,《坛经》里有件公案。   有一次有个弟子他过来礼拜六祖大师,来势汹汹,一开口就问:“请问和尚,黄梅意旨何人得?”黄梅五祖他的法传给谁了?这个是天下皆知了,五祖弘忍禅师的法传六祖惠能大师了,故意当着六祖的面来问黄梅意旨何人得,就是一个法的挑战。如果你是没有真正开悟的话,你就容易被他的这个挑战打败,就掉到陷阱里去了。如果你说“我得”,那就你有我执,有所得,就有所执;如果你说“不是我得”,那你就是妄语,那你就犯戒;而且不管你怎么说,你都掉入到一个二元对立里面去,所以来势汹汹。   但是六祖是明心见性的大宗师,当然很轻松地就脱出这个陷阱。六祖说:“会佛法人得。”没有说我得,也没有说哪个得,反正会佛法人得就对了。   这个来的僧人并没有放过,他就继续问,继续穷追猛打,问:“请问和尚还得否?”这个就直接把你逼到墙角了,那大和尚你到底得了没有?六祖大师说:“我不会佛法。”你看祖师的智慧是非常干脆利落,不跟你扯葛藤,不跟你拖泥带水讲那么多的,直接一句话。   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一定要知道,如果你说你得佛法,你会佛法,那实际上就是不会佛法,为什么呢?因为真如不是一切,不离一切。你如果你说你会佛法,那你就有明显的能所,二元对立,那就是不明白,那就是不会佛法,你说会佛法就是不会佛法;因为你要说会佛法,就有一个能立、能会的我,有一个所会的佛法,那就早已不是佛法的精髓了,所以绕一圈来说,我不会佛法,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真正会佛法。   这里面赵州禅师说“老僧不在明白里”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他说“老僧明白”,那就有明显的二元对立、能所对立,那就是不明白。但是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漏洞,还有一个什么漏洞呢?赵州说“老僧不在明白里”,虽然就是指真正的明白,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你有“在”,老僧不在明白里,那有一个“不在”,那与“不在”相对是什么?是“在”,你有“不在”就一定有“在”,所以你还是有一个漏洞。   所以他就有了一个“在与不在”的漏洞,因为真如我们前面讲了她不是一切,不离一切,无在无不在,如果你单单说不在,那就一定有一个在与不在这么一个相对了,所以就有一个漏洞出来了。   而且赵州后面还有一句话“是汝还护惜也无?”这个护惜就是做功夫,就是“保任”,就是“护念”。《金刚经》里面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善护念就是护惜的意思,这里面说“护惜”就更加是能所之相宛然。   但是其实当然,开悟的祖师,他并不会落入这样的二元相对,他故意露出一个破绽来,是为了教弟子,为了启发弟子,看弟子里面有没有明白人,有没有明眼人,这个是赵州禅师大悲心切,不惜眉毛拖地,不惜落草。   禅宗里面如果打机锋的时候直接用行为表达,这就叫行本分事;如果你用语言来说,就叫“落草”,“落草”的意思就是你掉到草丛里面去了,因为只要有语言就落入相对,只要有个落处,你就落在相对里面了。但是祖师为了启发弟子,他就不惜落草,不惜眉毛拖地。   并且禅宗的大宗师他纵横自在,收放自如,就敢向虎口里面横身,明知道这个老虎很凶猛,老虎张开这个血盆大口,你有本事你还专门躺到这个虎口里面去,而虎不能够咬你,送给你咬,不怕虎口里横身,自然他有临阵脱危的方法,临阵解脱的妙方。   这则公案,我们来看第一个回合的法战。   果然就有一位禅僧看出了漏洞来了,他就站起来提问了:“既不在明白里,还护惜个什么?”   也就是说既然你功夫做到了没有能明白、所明白的二元对立,你已经做到了圆同太虚无欠无余的境界,那你还护惜保任个什么呢?如果是凡夫的话,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一定会被逼到绝路,无言可对,但是大宗师,他自有化险为夷的功夫。   所以赵州回答说:“我亦不知。”   他说的不知,就是说他的功夫已经做到了无能知,无所知,一丝不挂,一法不立,教我如何说?这个就是“我亦不知”。并且来说,我们的自性当体就是灵知,如果再加上一个“知”,就是头上安头,面目全非。所以赵州禅师说“我亦不知”,这里说的不知,就是知而不知,不知而无所不知。   知而不知是无所住,不著相,任何事情都不会染著一丝一毫,如莲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心清净超于彼,这个是知而不知,一切都没有挂碍,无所住。   不知而无所不知是说,虽然分别而不著意,犹如虚空包容万象无有挂碍,所以赵州很轻松一句话就跳出陷阱了,“我亦不知”。   再看第二回合的法战,这个禅僧也是了不得,他也是一个开悟的人,所以他就进一步追问:“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你既然到了无所知、无能知的地步,为什么又要说“老僧不在明白里”呢?你说这个“不在明白里”,隐藏的前提就是有所知,就是说你明白,就是说你已经领悟了真如本体,所以才说“老僧不在明白里”,但是你现在有所知却说无所知,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   看起来又走到绝路上去了,一句话又把他逼到绝路上去了。   但是明心见性的智者,祖师自然就有能够随处做主、扭转乾坤的手段,所以赵州禅师在将要被顶死的一刹那他就能够巧避锋芒,安然无恙地走过去。   赵州说:“问事既得,礼拜了,退。”   表面看起来是说,师父没话说了,叫你拜一拜就退出去,这是凡夫的理解,不是这样子的。你不要说:啊,师父说不过了,所以给弟子顶住了,所以只好说,你已经问完了,赶快出去吧。不是这样的,这样想就是凡夫心行,这样你没有真正地明白透彻,洞彻这则公案。   表面看起来赵州是没有回答,其实他这个是无言说的言说,意思就是说,消息已尽、大事已毕,不消再问了。我们也通过另一个方面来大家能够得到一点启发。   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去拜访临济义玄禅师,两个人都是明心见性的大宗师,但是赵州为了启发后人,他就故意问一个问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我们看公案经常会看到学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其实这个问题就是错的。   为什么?我们前面讲了,其实我们唯一把握的就是当下,过去是虚幻的,未来也是虚幻的。过去不过是你现在的心去攀缘过去而已,未来也不过是你现在的心去攀缘未来而已,都是你的大脑思惟虚妄制造的。   所以,你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问达摩祖师他的西来意,那是过去的事情,你已经落到过去心里面了,所以祖师的方法都是很直接的,马上切断你对过去的攀缘,把你拉回到当下。你比方说,赵州说“庭前柏树子”,眼前有棵柏树,就告诉你,庭前柏树子,这个都是把你的心行马上拉回来。   赵州也故意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呢?”双方都知道对方是明眼人,所以临济就直接表述自己当下的心识现行,临济就说:“老僧正在洗脚。”你要是凡夫你就看不懂,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不搭界,怎么这么回答?但是其实都是拉回当下的心行,都是表述自己当下的心行。   赵州的应对,他就是故意做倾听状,故意把耳朵竖起来,好像很专心听,这也是描述什么?也是表述我自己现在当下的心行。   所以临济禅师就说:“要这第二勺子恶水做什么?”   表面看起来是骂他,说我洗脚水已经够了,你还给我加水干嘛?但是其实这是肯定的话,不是骂,表面看起来是骂赵州,其实临济禅师就是说,你表达的跟我表达的完全一样,我们重复有什么意思呢?你也是表述现在的当下的心识现行,我也是表述当下的心识现行,重复就没意思了,所以赵州掉头就走,这个公案就圆满了。   因此如果你有一个入处看这些禅宗的公案,会不断不断地心花怒放,不断地开启智慧。   同样的,这一则公案里面赵州就说:“问事既得,礼拜了,退。”实际上赵州也就是说,你表达的跟我表达的完全一样,不要再问了,就是印可这个学僧是明眼人,不需要再问了。   这一则公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四点启示:   第一点启示就是悟道没有什么难处,只要放下自己、融化自己、不分别、不执著就好了。分别执著来自于大脑思惟,只要你超越大脑思惟,当下就悟道。   我们每一个人都好比是大海里面漂浮的冰山、漂浮的冰块,每一块冰都是坚硬而又迷茫,而且还喜欢去跟别的那些浮冰去互相比较:看谁比较大块一点?看谁比较厚一点?但是当有一天我们融化自我,回归大海,归入真如性海之际,就会明白,原来我们都是一体的。   天上的白云是我,地上的山川、树木是我,河流大海都是我,当然就本自具足,不再向外寻找了,没有自他之相,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之所以有那些寿者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只是因为你那个冰块还没有融化,所以你就会跟其他的冰块比较,那个都是徒劳无功的。   你建立种种学问,来研究哪一个冰块会厚块一点、大块一点,比较测的准一点,有用吗?这个并不能够让你幸福,并不能让你快乐,所以你只要融化自我就好了,当然就不再仇恨,不再攀比了,当然当下就快乐自在了。   所以雪窦禅师说:“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就是说,不要把大道看远了,不要把悟道看得太难了,大道就在目前,就在言之端、语之端,就是你没有开口说话之前,就在你一念未生之前,一念已生就是大脑思惟,一念未生之前,它是本体,千差万别、万象森罗的境界都是一念真心所现,所以说二无两般。   真心妙用无边,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第二点启示是说,不要陷在自己的观念里,任何形式的偏见都意味着你被大脑左右了,意味着你再也看不见真正的人,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大脑框定的那个人,而将一个活力无穷、创意无限的人就套住了,套住成为一个活在自己观念里面的囚徒。   我们为什么没有自由?为什么烦恼痛苦?因为我们将这个本来是活力无穷、创意无限的人,经过大脑思惟这么一个框就把他框死了,像那个照相机的取景框一样,只能够看到那个框框里面,外面你都看不到了。   我们每一天都用大脑思惟来咔嚓咔嚓来照这个世界,它本来是动态,你把它看成是静态,所以就迷失了,因此我们是自己大脑思惟的囚徒,这个监狱的围墙是我们自己筑起来的。如果我们感觉到外在有障碍,总是处在两难的境地里面,那就表示内在有执著、有冲突。禅的智慧将冲突不看成对立,而看成是互补,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就能够当下解套。   我们也来看一则公案好了。   赵州禅师活了130多岁,在他100多岁的时候,有一次燕王攻打赵王。   开始准备用兵之前,燕王身边有一个善观天象的人,他就上奏燕王:“赵州有圣人居,战必不胜。”赵州那个地方有真正的圣人,如果我们贸然去攻打,我们一定会失败。所以燕王就听进去了,于是一场战争就消弭了,燕王和赵王就化干戈为玉帛。   赵王就摆筵席来款待燕王,燕王就问他:“赵之金地,上士何人?”就是说在你赵王统辖的这么一个像黄金一样宝贵的土地上,有没有那些大彻大悟的圣人呢?哪一位是修行成就的大菩萨呢?   赵王说:“有讲《华严经》的大师,天大旱的时候,请他到五台山去祈祷,马上就降甘霖。”赵王说:“恐未尽善。”这个还不一定是真正的圣人,不一定是彻底明心见性。赵王又说:“此去120里有赵州观音院,有从谂禅师,年高德劭,道眼明白。”   燕王说:“此可应兆乎。”就是说这个可以跟那个观天象,看到有圣人居这个天象可以相符合,你看这个燕王是很有智慧的,他不是注重在祈雨灵验这个感应上面,而是注重在道眼明白。   于是燕王、赵王就一起摆车驾来到赵州观音院,来拜见赵州从谂禅师。   赵州禅师端坐不起,并没有出来迎接这两位王。   燕王就突然问:“人王尊耶?法王尊耶?”到底是人王尊贵呢?还是法王尊贵呢?这个是“验主问”,检验一下你是不是真的道眼明白,是不是真正的开悟的圣人。一般人就会被卡住了,这个是两难的了。   赵州禅师就回答说:“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那意思就是什么?这个回答就在更高层次上面来回答了,他将真如佛性和盘托出了,佛性在人王边是最最尊贵的,佛性在法王边也是最最尊贵的。   这一个回答就将我们在法相上看起来是有对立,人王法王到底谁最尊贵呀?这个两难、这个矛盾提升到一个法性上更高层面上来看,就圆融一味了,所以一句话就令燕王、赵王大为叹服,从此燕王、赵王都拜赵州从谂禅师为师,终身执弟子之礼。   第三点启示就是禅的修行要活在当下,在当下修,在生活中来修法界性相不二的现量境界,禅就是法界性相不二的现量境界,不拘泥于形相。   我们看一下三祖跟六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三祖和六祖他们得法的时候都是白衣身,都是居士身,并且两位祖师都主张、都强调在日常生活之中来修,在现实里面来修,并不是教你去关起门来打坐,并且来说,三祖还直接呵斥“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凡夫总是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活在大脑思惟制造的小我里面。这个小我,它是一种由大脑制造出来的关于“我是谁”的一种感觉,所以我们要去找种种的标签来充实自己,大脑思惟把我们框住了,成为一个小我,所以我们总是忙于向外去寻找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肯定自己的价值。   有一些人以事业的成功作为肯定自己的价值,有一些人以婚姻的美满或者儿女的成功来作为肯定自己的价值,有一些人以得到什么地位、什么级别这样来作为肯定自己的价值,这个都是小我。这个小我受到了过去的制约,并且祈求在未来能够得到满足。只要我们受到这个小我的制约,只要我们活在小我里面,我们就会不断地将当下贬低成为一种手段,我们总是忽略当下,把当下看作是为了未来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是其实当下是最珍贵的,当下是我们与佛、与历代祖师相逢相遇的地方。   但是我们在小我里面的时候,我们陷在大脑思惟里面的时候,我们把它贬低成为一种手段、一个路途,我们总去追逐一个虚妄的未来,认为未来我会更好,我会更完美,但是其实你永远达不到你所说的这个更完美、更好,你只会更迷失、更沉沦。你修行的方法错掉了,不是这样子的。   真正地由禅而开启心性的人知道,当下就是我们与历代祖师相逢相遇的地方,只有当下是我们可以唯一下手的地方。如果你以为这个还不满足,你不知足,你还要不断地去寻找更好的,实际上你只能够回到哪里去?只能够回到大脑的世界里面去,而大脑它会给你一个虚妄的承诺:啊,你只要好好用功,你10年以后,20年以后,你会开悟,将来会怎么样……那都不是,那都是骗你的,都是虚假的承诺。   所以你只是为未来而活,大脑思惟就会让你这样。但是当你达到目标以后,你却依然无法长久地得到满足,你依然还要不断地向前追逐。活在当下其实就是活在这个世界而不属于它,全然地融入生活而不认同它,这样是真正地活在当下。   只要你起一个认同,你就被它黏住了,所以活在这个世界而不属于它,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作为一个主宰者,就不会对自己的观念产生认同,就不会对自己的大脑的思惟方式产生认同感,这样你就能够不掉入二元对立,就不会起执著。   只要你意识到自己在为下一刻而活,你就觉醒了,像现在当下,我看到大家微笑,那我就知道,大家已经有会于心、会然于心了,你已经意识到你以前是在为未来而活,你在修行道路上面,你也是在追寻未来会怎么样,其实你都错掉了,就应该是在当下。   你只要意识到自己在为未来而活,你就觉醒过来了,你就能够不认同了,只是觉照了,那么小我的思惟模式就被瓦解了,你就能够全身心地融入当下。所以这个禅首先重见地,如果见地不真,怎么修都不会相应的。   因此沩山禅师说:“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你见地到了,你的行为一定会转过来;之所以没有转过来,是因为你的见地还没有透彻,你还是在大脑思惟里面,不过你以为已经超越了,而这个是你的大脑思惟制造的一个假象,它让你沾沾自喜,认为你已经领悟禅了,其实不是。其实你只要更多地关注行动的过程,而不是关注行动将要达到的结果,就能够初步地打破我们小我的制约的模式。   就能够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而且还会当下带给我们极大的满足,极大的愉悦,当下直显法界性,应用自如,也就是公案里面赵州禅师所说的:“问事既得,礼拜了,退。”就不用多说了,不用语言了,大家都心心相印,你就在生活之中全然地融入,完整地体验,完全地释放就好了。   第四点启示就是,见到并不等于证得。虽然至道无难,但是在生活之中还是要绵密地保任,这个叫做悟后起修。悟后起修的功夫不可缺少,你看赵州禅师智慧圆明,他是下过苦功夫的。   比如古德有个偈子来赞叹赵州禅师说:“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他到八十岁了还在参方、参学。   理可顿悟,习气渐除,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要先做到静中定,再做到动中定,再做到大定。   第一个阶段是静中定。静中定是我们初步下手的地方,境界来的时候不理它,也不起念,但是不断灭,这个就是静中定。就像祖师所开示的:“他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你要理,你就被黏住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才能够做生命的主人。就像百丈丛林二十要则也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也就是不理,这个是能够让我们做到静中定。   第二个阶段是动中定。就是对境界不迷惑,依然应对,依然应付,动而不动,这个是动中定。   第三个阶段,更进一步就是动静一如,得无所得,失无所失,这个是大定。   修行做功夫的时候要做到身心不分离,能量不流失,怎样做到能量不流失呢?我们要看看我们的能量怎样流失的。   如果我们被知识所束缚,就被大脑思惟所限制,这个就是分裂的能量。我们接受了教育,我们的大脑思惟告诉我们,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你总是把你不好的那一面隐藏在里面,把它压抑、把它埋藏,不希望暴露给人看,但是你那个不好的是你大脑思惟给它贴的标签,它没有好与不好,它同样是你生命的能量,但是你把它压抑在里面,这样子你的能量就变成分裂的能量,不是完整的能量。   而且不是压抑就好了,你还要不断地消耗能量去控制住它,就像电冰箱,你要冰冻,你要不断地提供电能,所以你还要不断不断地流失你的生命能量,去压抑住它,你这样修行,能量不断流失,怎么可能解脱呢?鲜花是在能量最饱满的时候盛开,生命也是在能量最饱满、最完整的时候盛开,那就是开悟。我们一直处在分裂的能量之中,怎么会开悟呢?   第二种是堵塞的能量,淤滞的能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被痛苦之身的情绪所控制了,这个就是堵塞的能量,只要有负面情绪生起,气脉经络就会堵塞。有一点禅的静坐的功夫的人也都能够体会到,你一生气你就体会到里面很多气脉堵住了。   当我们修禅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相连接的时候,我们就融入到万法一如的真如性海。我们不是得到物质的能量,物质能量是有限的;也不是得到精神的能量;我们得到的是整个宇宙的能量,我们每个人成为整个宇宙能量的容器,我们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无穷无尽的灵性的能量,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宇宙大能量的容器,所以这样的人一定是顶天立地的人,一定是明心见性的祖师。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三祖教导说,不要陷入爱恨的情绪波动之中,放下爱恨的执著,了悟世间诸法本空,随顺不二法门,心体离念,很快你就能见性。如果你真的有个悟处的话,就一定不会对我说的这个话起执著,这个只是一个影子,但是其实三祖的这个法是非常圆满的,你一直悟的话你就会更加觉得法味无穷。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告诉我们明心的方法;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是告诉我们见性的方法。明心是悟,悟后还要起修,起修就是见性。所以第二句是告诉我们见性的功夫,实修见性的功夫。   怎么见性呢?“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拣择和憎爱都是心理活动。拣择是指大脑思惟的分别取舍之心,就是所知障;憎爱就是烦恼障,是情绪的厌恶或者贪爱。每个人,如果没有领悟禅的智慧的话,他总会被情绪所困,所以造成很多悲剧。   比如说,有一对姐妹,她们在同一所大学里面读书,都非常优秀。但是这个妹妹失恋以后就割腕自杀了,这个姐姐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谈恋爱,她也果真就坚持下来了,四十多岁了仍然是单身。   其实两姐妹这种遭遇,究其深层的原因都是痛苦之身在作祟,你不要小看,痛苦之身,它的威力很大,只要你没有照破它,它随时可能让你陷入灭顶之灾,你看这个就是了。   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痛苦之身作祟让这两姐妹都过得这么不如意?妹妹自杀,姐姐终身不嫁,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在这个妹妹两岁的时候,姐姐四岁的时候,他们的爸爸有了第三者,然后就跟她们的妈妈离了婚,当然也就离开她们两姊妹了。   两姊妹当然心里面的打击冲击很大,妹妹那时候年纪很小,两岁,所以她更主要产生的是自卑的痛苦之身,而姐姐大两岁,她更主要产生的是恨的痛苦之身。   妹妹之所以割腕自杀是因为分手唤醒了她自卑的痛苦之身,唤醒了她两岁时候由于爸爸的离开而导致的那种绝望感。那种两岁时候留下来的绝望感一直埋藏在她身体里面,那种痛苦之身一直处在休眠状态,一旦遇到外来的一个事件的冲击,就把它唤醒了,唤醒以后,当然她在这种极大的绝望感之中就选择了自杀。   姐姐之所以排斥所有的男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妹妹自杀,更是因为她心里面早就埋下了对男人的恨;四岁的时候因为她爸爸的离开就已经埋下了这么一个痛苦之身,妹妹的自杀不过是再一次证明了,在她看来这种恨是合理的、是对的。   有一些人很错误地认为:你学佛就是逃避现实,青灯黄卷了此残生,是这样消极吗?当然不是,怎么这样呢?我们可以这么说,学佛的人、学禅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最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学佛学禅能够让我们最坚定、最勇敢地来直面现实,直面我们大脑思惟的局限、直面我们痛苦之身的约束、直面我们的业障。   禅的智慧让我们当下直面现实,禅的智慧让我们能够在内心最黑暗的地方照亮它,让我们能够在人生苦难最深重的地方穿透它。内心最黑暗的地方就是我们对自己种种偏见和观念的执著,人生苦难最深重的地方就是对感情的执著。   有一些人盲目地放下一切去追求感情,然后死守,一辈子彼此伤害。其实夫妻之间相处,有时候是人世间最难的事情,因为它最容易让双方都退化成为无理取闹的小孩子,最容易就把最深层的负面情绪带出来。所以在人生苦难最深重的地方穿透它,这个要依靠禅的智慧,在内心最黑暗的地方照亮它,更需要禅的智慧。   有一些人离婚或吵架的时候就跑过来,痛哭流涕跟我说:“师父,求求你,你念一个咒,让我忘记他,让我的痛苦消失吧。”总是这样的。要么就是事业的困惑,要么就是情感的执著,要么就是身体的病苦,要么就是儿女的不听话,无非就是这么一些了。   其实我们用禅的智慧来洞察,表面上看起来是外在的他伤害了你,让你痛苦,实际上是你自己让你自己痛苦,是你自己内在对婚姻的期望和观点让你痛苦,让你痛不欲生。当你从你对婚姻的这些期望和观点出发,试图来改变他、控制他的时候,你也痛苦,他也痛苦。因为人都不喜欢给人家绑住了,当他的言行不符合你的期望的时候,你也就必然痛苦。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明白自己的心是有智慧,明白别人的心是有慈悲。”我们明白别人的心吗?夫妻相处你都不会明白他的心,为什么?他有一个行为,你不会用当下的心去感知他,你一定用过去的成见和印象来解读他为什么这么干,误会就产生了。实际上他现在的行为是他现在的心决定的,但是你总用过去心来套他,当然大家互相就不会明白的,当然他(她)就不可能百分百符合你的期望,所以实际上你必然痛苦。   真正要解决的是问题背后的问题,就是要放下对自己观点的执著,要改变和修正对婚姻的期望。然而禅的智慧让我们在人生的每一次狂风暴雨之中都能够如如不动,而且能够历事炼心,增长智慧,增长开启慈悲。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对于见性大法的体悟,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就会有天壤之别,有天地悬隔的大差别。正如玄沙师备禅师所说的:“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你把你的那个识神错认为是本来人,你那个大脑思惟制造一个虚妄的境界,虚妄的空,你认为你是真的证得空性了,但是实际上你是错认识神。   有一些人他会花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每一天来打坐,为了解脱、为了开悟,这个决心可嘉,但是方法错掉了。但是他见地不明,他每一天都在跟自己的妄念PK,每一天都在跟自己的妄念搏斗,妄念产生了就把妄念拉回来,然后又产生了,又拉回来,我们是不是这样修行的?都是这样的对不对?   你这个拉拉扯扯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张力,这个巨大的张力就是能量,你一直这么拉拉扯扯,这个过程就会产生巨大的一个引力,就会带来很大的能量,你这么拉拉拉……久了,突然之间你就看到光了。   很多人打坐一看到光就高兴死,就希望能够印可他,哪是那样子的?好像是内在的清净光出现了,就误认为自己开悟了。其实不是,离题八万四千里,不过是你第六意识制造出来的假开悟而已,所以这是真妄难辨的偏差。   我们如何去界定什么是真正的修行呢?你很难界定,但是你可以绕一个圈来界定,你只要界定什么不是修行就对了:你刻意达到一种状态,这个不是修行;你刻意把你的妄念拉回来,一直拉,一直拉,你见到光,这个不是修行,它会让你误入歧途。你看,是不是“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还有住著定境的偏差。   有一些人他守住乐,快乐的那种境界,这个就不能够出欲界,如果你守住光明的境界就不能够出色界。你看看,有一些禅师,他的弟子在禅堂里面,看到光了,透过这个墙能够看到外面了。跟师父讲,师父会拿棒子打他,为什么?你执著这个光明境界,你就掉到色界里面出不去了。如果你守住空的境界,你就不能出无色界,所以这个是住著于定境的偏差,有很多偏差,我们就不要口头说了。   我们这个大学堂会有两年的学习,肯定会有很多实修的,在实修的时候,要把所有的这些偏差都要毫不留情地剔出来。这个就是说“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真悟道也就是见性成佛,假悟道你还滞留在三界之中。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你想要与道相应的这种解脱自在的境界现前,就不要活在二元对立的观念里面,不要存有顺境和逆境的分别心,要全然地投入生活、融入生活,而不处于认同状态。全然地投入,但是不认同,这样你就不会存在顺境和逆境的分别。也就是说你全然地把戏演好,但是你一直清醒地知道我在演戏,当然你就不会对境界起贪瞋了,你就不会有顺境和逆境的分别,一切的显现都是平等的境界。   其实我们把外境看成顺境和逆境,这个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病根,病根是什么?就是我们内心都在追求成功,你才会把外境分别成顺境和逆境。所以禅的智慧就是开示我们,生活的观念要从以未来的成功为目标转变为以当下的喜悦为目标,自然就能够消除“违顺相争”,自然就能够消除顺贪、逆瞋、内在不平衡的心病。   三祖的教诲是真正的传法,并不是去传一个法卷就是传法,《信心铭》传的是当下心同佛心、见同佛见的见性大法,这个是真正的传法。   三祖的教诲是真正的大灌顶,是直了成佛的无相灌顶,但是没有智慧的人就会买椟还珠——天天拿这个来念,不知道去开启内在的智慧。   心病是指没有领悟禅的智慧,内心的观念激烈地交锋,这个就是心病。对内心观念的执著使我们对某些人、某些事越看越不顺眼,日子当然就很难过了。如果我看到某个人不顺眼的时候,我看到某一件事情觉得很难受的时候,不要到外面去找原因,不在到外面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要向内照亮自己的心,看看有哪一些盲点,这个就是消除心病了。   你要解脱什么呢?解脱当然是要解脱你的意识形态了。是谁绑住了你呢?当然是意识形态、大脑思惟绑住了你。所以粉碎对观念的执著是真正的横出三界,你直接就出去了,不执著于乐,不执著于光明,不执著于空,你马上就出去了,这个是真正的横超三界。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不能体认如来藏性不生不灭的玄旨,不能体悟道在一切,道不离我们生活的当下这个玄旨,一味地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坐静修,希望这样能够开悟,这个是徒劳念静,因为你的出发点就错掉了。   生活就如同放电影,我们看到的电影,它的这个动态是由许多许多的静态的图连贯,但是过得很快,你就看成是动态了。凡夫的心在妄动,所以欺骗了我们的眼睛,所以认为世界在动,因此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人人本具的佛性圆满如同太虚空,心性法尔具足,体大、相大、用大,本来具足、无欠无余。   问题出在取舍之心,取舍之心成巧伪,所以我们与本具的佛性就不相应。   “如”,《信心铭》上的这个“如”有多种用法,“如”在《信心铭》里面它如果作名词用的时候就是指生命存在的本源,也称为法性,也称为佛性。比如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在这里面,这个“如”是指相应,“如如”就是与本源相应,“不如”就是与存在的本源不相应。   我们的心性如同太虚空,本来就在,没有欠缺什么,也没有多余什么,修心修到一个融豁的状态,修到一个无心的状态。或者参话头,这个疑情爆破了,就会突然发现,知觉可以包括宇宙万物,而我不见了,这个就是体悟到“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不要去追逐缘起如幻的名利与五欲六尘,不要追逐因缘生的假相,也不要去追求证悟空的境界。因为“空”不可趋向,空是显出来的,不是你证得的,一直破掉这个缘起的见,层层显,层层破,层层显空。   比方说你建立了一个业感缘起,就能够把凡夫的这个实执破掉;你建立了一个赖耶缘起,你就能够把这个业感缘起的这个业力实有破掉,就显出一层空来;更进一步,你就建立一个相对缘起,这个我们也称之为如来藏缘起,建立相对缘起的时候,你就把赖耶缘起破掉了,就显出一层空来;更进一步,你建立法界缘起,华严的境界,佛的境界,你就把这个相对缘起破掉了,就显出空来。   所以层层显,层层显,一直这样是显空,不是证空。你认为有一个空给你证,就已经不是了,是你的大脑思惟假造出来骗你的。你认为有个空可以趋向,那已经错掉了。   所以保持平等不二的胸怀,不执著能缘的意识心、不执著所缘的万象森罗的境界,一切都是自性光明,所以“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之中禅修的窍诀就是四个字“平心直行”。   我们看这个“禅”字,左边是一个开示的“示”,右边是一个“单”字,就是我们的心显示出单纯状态的时候,就是禅。怎样是达到单纯的状态?就是平心直行,心显示单纯的状态就是“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修禅你不需要弄得很复杂,有些人他把这个参禅,看得很玄妙很复杂,不是了,就在生活里面,你只要有大信心、大疑情、大奋志,你一定开悟。只要有大信心,深信本具佛性,行住坐卧之处都令此信心不间断,喜怒哀乐之处都不生分别,你自然就用功得力。   《圆觉经》上开示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也就是说修禅的方法。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在五欲六尘之中修禅的方法就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逢缘对境的时候,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都不要用小我的大脑思惟去分别取舍,就不会增生妄念,虽然妄相会生起来,但是不再增加妄念了。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有妄心生起的时候,也不要刻意去息灭它,也不要刻意去对治它,因为有心息妄的念头还是妄心。我们只需要练习不被妄念绑住就好了,不要消除你的念头,只要练习不被你的念头绑住就对了。念头你让它起来,所以有一句话:“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是没有开悟的人说的。念头是打不死的,如果你真的打死了,那你就是个痴呆汉,不是这样的。不是要打死它,而是不被它绑住就对了,这个是说“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不用刻意排除妄念。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学禅的人明白,一切的依报正报都是妄想境,但是要知道,相虽然是妄想境,但是它的体是什么?是真如,相妄体真,所以不加了知。   不去妄想分别取舍,你不去取舍妄想境的那些好恶美丑,一切的妄想境本来就是灵知,你在这个妄想境去分别,其实就是知上加知,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你去立一个知就头上安头了,所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就是不要在这个灵知上面去加一个知,如果刻意加了知,就是迷现量,就是头上安头了。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一切的事物都是一真法界流出来的,都是大圆觉性海里面的浪花,所以我们不要去分辨它的真与假。一切的浮冰都是水,都融入真如性海。所以说“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这种“不起妄念,亦不息灭。不加了知,不辨真实”的实修方法就是“圆同太虚,无欠无余”。为什么你能够很有信心,不需要了知、不需要去息灭、不需要去辨真实,为什么?因为你心里面很有信心,知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你对这个本体有大信心,所以你才能够真正地有底气,不加了知,不辨真实,就是“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这样你的行为上面就不会刻意起分别了,不会去追逐有,也不会去趋向空,这样就是行中道,这样就是真正的禅者的生活。   无欠,就是一切都是圆满的,没有不圆满的,无不圆满是大圆满。   无余就是没有执著,没有多余的头上安头,没有多余的知上加知,没有二元对立。这个时候就是当下证到了三祖所说的“一种平怀,泯然自尽”的解脱境界。看一切山河大地,一切众生都是法身如来的显现,“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听一切音声、赞叹声、诽谤声、鸟鸣声、水流声,都是如来说法,“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是明心,是直显法界性,是直显自心佛性。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是见性的功夫,是悟后重修。   你能够一直做到,不追逐有,不趋向空,一种平怀,泯然自尽,这个是真正见性的功夫,是悟后起修,是真正地证得了。前面是你见到了,后面是你证得了,终于最终有一天你就会达到圆明无碍,佛性全露,佛性全露就是真正的见性。   看看祖师的教诲,他总是这样先说明心,接着就说见性,先让你树立见地,再告诉你实修的功夫。你看前面一句“圆融太虚,无欠无余”就是说明心;底下“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就是说见性。很多人会混淆,他把明心见性混为一谈,其实不是,明心是见地上,见性是你实际地证得见性的功夫。   好了,我们今天到此地,愿大家与三祖璨大师相应,顿成佛道。好,阿弥陀佛!   第二讲   我们今天继续来共同学习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传禅的心法《信心铭》,昨天我们已经学到了“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底下的内容。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这首偈是三祖开示实修见性大法的功夫,要超越动和静的相对,因为无为法是与动静无关的。禅修的时候,如果我们想要止住不断冒出的念头,去达到一种静止的状态,达到一种不起念的状态,这样刻意去达到的静止状态,就是有为造作法;就算暂时做得到,以后也会动得更厉害,“止更弥动”,我们要想止息动来归到静,那么以后它会动得更厉害,就好像一个钟摆一样,或者好像我们荡秋千一样,你荡得越高,回过来它到另一头也会翘得越高,摆回来的时候到另一边的幅度也会越大,这个就是用妄心修行,就会停滞在动静两边里面打转。   其实动静无二,体性都是空,所以不要用妄心修行。这个实际上也就指出了,禅的修法不像其他的。有一些法门是不了义的,你心散乱的时候,把它转移,刻意地通过诵经、念佛、持咒,让你的心处在一个相对很清净的状态,但是这种清净只是净化了心的表层,妄念的根并没有拔除。其实禅里面讲的真正重视的是什么?见地是修行的核心,你要真正地从见地上面来透脱。   所以禅宗里面总是说要明心见性,明心是根源——你如何把凡夫的生灭的妄心穿透,契入到不生不灭的真心里面?我们都说修行是要了生死,但是其实从禅的角度来说,本无生死可了,实际上因为他是直接用法性来修。   还有,我们如果从法相上来说,我们说要了生死,当然是宛然存在的,怎么了呢?首先是让我们的心无死,你的心如果你念念无死的话,你将来一定是见性的,这是从法相上来说。从法性上来说,你的心无死的时候,你当下就是佛,什么是心无死呢?心无死当然是心没有死亡,我们的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刹那刹那在生和死,这样子,如果你用这个生灭妄心,想得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果,不可能,因为因、果的性质是不同的。   所以祖师的心法是非常透彻的,直接告诉我们要超越动静,不要去止息动达到一种静,这样是不了义的修行方法。具体的修持我们怎么做呢?我想此次我们主要是希望能够真正地大家在见地上能有一个入处。   我们昨天也讲过了,修行,你很难界定它,但是我们可以绕一个圈,绕过来说。可以首先要界定什么不是修行,我们修行之前先要弄清楚,不然的话,你可能用了十年二十年,你一直在跟你的妄念PK的话,那个样子你就浪费时光了,什么不是修行呢?   第一,修行不是为了刻意达到某一种状态。不是说刻意让自己静止下来,这个不是了义的修行;也不是刻意不使自己起念头,你刻意保持一个让你自己不起念头,这个是很困难的;就算你做到了,那也不是修行,因为你的法身不能起妙用,所以她也不是了义的修行。   第二,修行不是为了追求神通。其实你要想想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求神通其实是想要有一种力量,想要拥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就是要有超越别人的力量,而这个背后的问题又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满足一种渴望超越他人的权力,满足自己一种渴望超越其他人的一种权力欲。那么神通能力当然是修行道路上自然会出现的副产品,如果你刻意去求就偏离了,就是本末倒置了。   第三,修持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圆满。我们本自完美,本自圆满,只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思维让我们看不到真相。我们一直在妄想,未来十年,我通过修行,十年以后,我的修行功夫比现在更高了很多,或者我可以开悟等等。其实你一开始就错掉了,当下的你才是真相,当下的你只要超越了大脑思维,当然你就本自完美,本自圆满。为什么?因为你见到你的法性了,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要直显法界性,所以是当下圆满。你不要选择那些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式的修行,让自己得到某一种精神的愉悦,一直以为我好有修行,其实不是这样的。   “变成”是人类最大的幻觉,很多人学佛,他一直活在大脑思维里面,他学到了很多佛法的知识,他并不懂得真正的佛法;他学到了很多关于禅的知识,他并不懂得禅。然后他就会想:我用功修行,将来我就可以由凡夫变成佛。   会不会很多人有这个观念啊?其实一定要知道,“变成”是人类最大的幻觉。如果我们从法性上面来说,与佛无二无别;从法相上来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制造出佛性来,佛性是亘古如是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制造出一个佛性来,只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地去照亮她,不断地去揭露她。当我们所有的幻相都被揭露得淋漓尽致的时候,那个原本就在的、本自具足的本源就显露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见性。   第四,修行不是为了未来得到什么果位,只是全然地活在当下。只要你存在一个“希望将来可以由凡夫变成佛”这样的念头,就表示你还活在二元对立之中,就有凡夫与佛的相对、有现在与未来的相对、有能修的心和所修的法的相对,这样就表示你一直活在二元对立之中,一直都将希望投射到未来,而将当下贬低成一种手段。其实当下才是我们修行唯一的下手之处,当下才是我们与佛、与历代祖师相逢相遇的地方。   第五,修行不是唯心观,不是唯物观,而是如实观。修行只是把我们生命的真相如实地呈现出来罢了。比如说,一个喜欢吹牛的人,喜欢炫耀的人,突然之间他如果能够觉知到自己爱吹牛、爱炫耀这个背后其实是因为自卑,这样照亮自己这个自卑的心以后怎么样?马上他就会觉得自己这个举动很无聊,吹牛的欲望就停止了,因为他如实地看到了真相。一个容易发脾气的人,他如实地观察,愤怒的背后其实是恐惧,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对自己缺乏自信,因为这样的恐惧,所以他一不如意就会很容易发脾气,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根本不必发脾气,也根本不必在乎人家的看法。   所以《大日经》中,佛说修行的窍诀就是“如实知自心”。《大日经》是唐密里面胎藏部密法的根本经典,《金刚顶经》是金刚界法的根本经典,金胎二部法要的核心纲要就是“如实知自心”。   第六,修行不是有为法,而是无为法。有为法你就有取有舍,就有冲突,矛盾和冲突是最消耗能量的;无为法就是无所求、无所住、无所得——无所求是禅的见地,无所住是禅的行持,无所得是禅的果位。   无所求是因为我们真正地明心了,是真正地深信本自完美、本自具足。既然本自完美、本自圆满、本自具足,当然他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找,他就没有目的性;只要有目的性的,都一定是在大脑思维里面,都一定是没有活在当下,没有活在当下永恒的世界,而是活在大脑思维的时间的世界。   所以只是如实观照当下的身心的真实相,如实地观照我们当下自己的身心实相。身心实相是什么?色受想行识,照见五蕴皆空。   色当然是指物质,受想行识都是精神活动;受是感受,任何外境现前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产生种种的感受;有了感受以后凡夫的大脑思维一定会给这个感受、会给这个外境做一个价值判断,给它贴一个标签,这个就是想;有了想以后,他一定会想我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当然还没有采取行动,只是一个心念,我应该怎样采取行动,这个就是行。这些受想行的根源都是什么?源自于识,源自于识蕴,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这样你只要如实地照亮它就好,不用压抑它,也不用放纵它。放纵它当然是醉生梦死的凡夫,压抑它也是不了义的修行,而且你把你的情绪、把你的念头、把你的感受都压抑进去以后,那就是什么?“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将来会动得更厉害,为什么?你把它压抑下去就会成为痛苦之身,所以这些都是不了义的修行方法。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有许许多多的人、事、物的种种因缘,一定会产生许多的感觉、情绪、想法。修行的方法就是不放纵它,也不压抑它,而是如实地观照,就能够体悟生命的真相,然后真正地能够明心,真正地深信直显法界性,深信尽虚空遍法界,这个是真正的我。这样烦恼就能够完全息灭,而以小我为中心的意识活动就能够静息下来,静止下来,而知觉能力,就是我们的灵知会无限无限无限地扩张。   一般的人,我们的知觉能力,像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听觉、我们的嗅觉、味觉、触觉,这些知觉能力是远远没有开发,根本上就没有完全开发,我们的知觉能力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我们的知觉这个灵知能够无限无限地扩张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思维就止息下来了,就处于一种自然的寂静状态而又灵明不昧,自然寂静而又灵明不昧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中,这种状态有三种特质:   第一种特质,有很高的能量,因为它不是分散的能量,不是分裂的能量,也不是堵塞的能量,它是整个宇宙的能量,所以它有很高的能量。   第二种特质,它是全然开放的状态。   第三种特质,它有勇气让所有的现象来来去去而心无挂碍。   这样的修行是能够不走弯路的修行。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不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不能够通达空性。通达空性的人,古人说:“识得一,万事毕。”真正地通达空性,识得这个本体,识得法性假名为一,这个“一”不是一二相对的“一”,而是绝对的本体,“识得一,万事毕”。   我们与这个一、与这个存在的本源失去了连结的人,就会要依赖大脑思维,就会陷入到二元对立的相对之中,就不会懂得真正的修行方法,所以说两处失功。你没有通达法性本体,任何佛法你听进去以后,经过你大脑思维的加工就变质了。不管你怎么修来修去,你还是在大脑思维的控制里面,还是在大脑的世界里面。只有当下契入真心本体,灵性的力量被唤醒了,大脑思维的偏执才会松动,妄心的喋喋不休才会安静下来。   《心经》里面第一句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开始这三个字就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观自在,其实会有四个步骤,从法相上来说:第一步是观自在;第二步是自在;第三步是在;第四步是一个大圆相,无在无不在。   “观”是观照,“自”是自性,“在”是法住法位。我们一开始初初用功的时候,要时时处处去观照自己的本性,与真心相应,住本位而不移,不起妄心,所以叫做观自在。功夫成熟了,“观”也不要了,你不要刻意地去保持觉照了,而你恒时与法界本体相应,自性在本位不动不摇,所以这个时候就叫做“自在”,第二步。   更进一步,自他一体,这个“自”也化去了,所以就是“在”。   更进一步,功夫转深,这个“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识得一”的这个“一”。   功夫更进一步转深以后就化“一”为一个大圆相。   曹洞宗的心法是宝镜三昧,宝镜三昧就把怎么样契入大圆相的内证方法的窍诀开示得非常透彻。实修,你怎样一步一步能够证到,我们现在都有悟,但是这个悟是一种解悟,并没有证悟,但是你不要小看这个解悟,你有这个解悟以后,你有大信心,精进地去修,一定会有证悟,化“一”为大圆相,无在无不在,连这个“在”也是无处立脚了。   可见禅的实修一开始就是悟后起修,修行用功的方法就是这样的,开始是观自在,然后自在,然后在,然后无在无不在。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如果修行之中动了一个念头,你想要把那个缘起的“有”排除掉,那么你就有了一个“除掉”的观念,增加了妄想。不需要遣除有,“有”当下体性就是空,所以说“遣有没有”。   从空背空,也不可以去追求空,你趋向空就背离了空。空其实是解脱的真实境界,是成就的圣者他的那种真实境界。空就是无限的开放性,空就是心灵的自由,并不是空无,空是解脱的真实境界。   明心见性的人有不碍空,“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你去寻觅一个“空”,你一定不可见、不可得,不可以真正地契入空;成就者他是“不离当处常湛然”,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都与真空本体相应。   所以说“遣有没有,从空背空。”你想遣除有,就会加一层妄念,就会淹没在“有”里面;你趋向空,你向外去寻觅空,你希望透过某一个方法去证得空,你就已经背离了空。空是不可趋向的,也不是说你通过某一个固定的套路,或者某一个固定的什么功法,你就能够证得空。空是显的,不是证得的,它没有道路可寻。   正如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上所说的:“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   你错认识神把它当做是本体,当做是法性,这个就是认贼为子,禅的修行是居有无,不落有无,常处中道。所以三祖说:“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开悟的人和凡夫在面对境界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对禅有体悟的人、真正相应的人,跟凡夫同样面对境界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凡夫是有知而知,对禅有体悟的人是无知而知。有知而知,这个“有知”是他活在大脑思维里面,所以他抱着某一种观念、某一种观点去看这个世界,他有一个取景框去框这个世界——当然世界他是框不到的了,把自己框死了,在自己的周围一重一重地做了很多围墙,把自己囚禁了。   内心里面抱有种种的观念去看待外境时候,就会生起种种的分别执著,对于顺境生贪婪,对于逆境生愤怒心,就被境界绑架了,内心就失去了自由,内被欲望所驱使,外被环境所染污。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心还在困境之中,原地踏步。   人家三天以前骂他,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连续想了三天三夜,境界早已经过去了,但是他的心还困在那个地方,那个桩还一直绑着他。这个时候他觉得很烦恼痛苦,所以他要求解脱,然后他的方法错掉了——内心里面挣扎,拼命地想排除这种烦恼心来获得清净;但是你一旦落入这种排除的心态,你想去排遣它,其实还是落入到那个“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开悟的人是无知而知,不起种种的观念,不落入大脑思维的套路,用平等心圆照一切万物,不生贪瞋爱憎。所以凡夫是有知而知,是妄心;开悟的人是无知而知,是真心。   我们也来看一则公案好了。   临济禅师有一天到了河间府,这个府主王常侍是一个开悟的人。我们看禅宗的《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这个王常侍,常侍是个官名,这个人是一个开悟的人,而且这个很奇特,这个王常侍是得到了沩仰宗——沩山灵佑禅师的法,他是沩山灵佑禅师正式的嗣法弟子。而且很独特的是,他不单是自己接了法,还把法传下去了,他把法传给一个和尚,米和尚,传给一个法师。居士接法以后继续把法传给法师的,在《灯录》里面是唯一的一例,那米和尚他还往后继续传了两三代,可见这个王常侍也是明眼人。   府主王常侍请临济义玄禅师升座。   时麻谷出问:“大悲千手眼,哪个是正眼?”   师擒住云:“大悲千手眼,哪个是正眼?速道,速道!”   麻谷拽师下禅床,却坐。   师问讯曰:“不审。”   麻谷拟议,师便喝,拽麻谷下禅床却坐。   麻谷便出,师便下座。   如果你对禅没有一个入处,你看到这两个开悟的明心见性的大禅师,他们不晓得演什么戏。很搞笑的,一个坐到法席上另一个把他拉下来自己坐上去,这个又把那个禅师又拉下去,自己又坐上去,你不晓得他们搞什么。但是其实这个都是开启学人的,开悟的禅师之间,这个法战是为了启发我们的。   这个公案是临济义玄禅师与麻谷禅师的法战,非常精彩,法战可以分为四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是王常侍请临济义玄禅师来升座说法,麻谷禅师也是很有名的开悟的禅师,他就出来问法,他出来问法当然这个就是高手之间过招了。   麻谷就提了一个问题:“观世音菩萨大悲千手眼,大悲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有一千只眼睛,哪一只是正眼呢?”其实背后是问什么?他一千只眼哪个是偏眼,哪个是正眼?   其实这是一个什么?他背后有问题,他背后隐藏的是问什么?就是说千手千眼这个是法相,对不对?法相的背后是法性,意思就是问,什么是法性呢?这个千手眼背后的真如是什么呢?其实意在言外,背后是要问这个的。   观音菩萨是法身大士,早已超越二元对立,哪里有什么正眼偏眼呢?所以麻谷这么问,其实是故意想把这个二元对立栽赃给对方,所以故意来这么问。临济禅师当然是开悟的圣者,当然他也就不会上当,不会掉到陷阱里去,所以他就反问回去,叫麻谷快点说:“大悲千手眼哪个是正眼?速道!速道!”快点说,快点说。   第二个回合,麻谷是个老参,他已经开悟了,所以他马上就显露出老参的手段来,你是主我是宾,我来问你大悲千手眼哪个是正眼,你不回答你反过来问我,那么应该我做主你做宾才对,所以“麻谷拽师下禅床,却坐”意思就是这个,你既然要问我的话,我就是主,你就要下来,我坐上去。第二回合就是麻谷禅师,他坐到法座上去了。   临济同样也是高手,所以他就回麻谷一句:“不审。”意思就是说,真如本体不可以以知来知道,不可以以识来认识,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   第三个回合,麻谷同样也无法回答,因为从来子不言父名。麻谷拟议,师便喝,拽麻谷下禅床,却坐。那么就是说麻谷他同样无法回答,他正要想,“拟议”,马上就被临济一把拉下禅床,意思就是说:“既然你不能回答,这个主位你也别坐了。”临济自己又坐上去了,这是第三个回合。   第四个回合,“麻谷便出,师便下座。”临济坐上主位,麻谷掉头就出去了,那意思是什么?你不要用凡夫的大脑思维想,啊!这个麻谷禅师生气了,跑掉了。这么想就是凡夫大脑思维,当然不是这样的。麻谷他的意思就是用行动来表达,表达什么呢?表示说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够说的,谁说谁死,没有任何人能够说,一说就落入相对,所以他也就出去了。“师便下座”,临济跟着也就下座了。表示什么呢?也是用行动来说,表示临济禅师他也同意麻谷的这个看法,所以他也就马上下座,高手的法战打成平手。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禅修的时候,过多的语言、过多的思量考虑就会与见性大法不相应。不求语言上的知解,让大脑思维的分别思虑止息下来、平息下来,就能够时时处处通达本来面目。这个就是“绝言绝虑,无处不通”。这种“绝言绝虑,无处不通”怎样才能做到呢?   首先的预备功夫就是要能够看种种相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梦幻泡影,要有这个出离心。不然的话你被这个境界、被这个世间黏着得太死了,你是无法修的。   其次就是正式的修持,也就是要三个要素,正如元朝时候高峰原妙禅师所说的,参禅要具足三要:要有大信根、大奋志、大疑情。   首先是大信根,是要深信即心即佛,要能够体悟即心即佛。正如梁武帝时候的国师宝志禅师,他的《大乘赞》上面所说的:“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傅大士的《心王铭》,我们把这些都汇集起来了,大家可以自己看,《心王铭》也说:“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   其次是大奋志,就是大精进,比如四祖道信大师“摄心无寐,胁不至席者凡六十年”。我们的四祖道信禅师,他是六十年不倒单。福州长庆慧棱禅师,二十年间坐破七个蒲团,一日卷帘,忽然大悟。   你不要以为说,哦!你懂得了,你真正明白了即心即佛,你就会突然之间开悟,还是要下苦功夫的。像慧棱禅师,他二十年时间就把七个蒲团都坐烂了,他就很精进在禅修了。   第三个要素就是要有大疑情。能否起大疑情是关键,我们修内观的时候也讲到,我们要修到那个禅相坚固,为什么?你真正禅相坚固以后就会有大能量,内心的妄念一起,阿赖耶识里的业行种子一冒出来,它不会去起现行,它就会释放掉,所以你不会再造新的轮回业行种子了。   祖师禅也是如此,祖师禅是一超直入如来地。我们去参话头,提起话头来,来参究话头的根源,话头的来处。不是用意识心去求得玄妙的知解,而是你一直向内参究,你心识高度地统一,然后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以后,你任何的妄念一起就会被这个能量吸过去,把它破掉,这样是小悟。所以这个参话头是中国的祖师开创出来的一个特别的方法。   参话头就是先让你的心能够高度地统一,统一以后,因为凡夫的心是能和所相对的,再把这个所撤掉,就剩下一个能;这个单单你剩下一个能的时候,就是意识的性,根性,能的性就会显出来,再把这个意识的性、识性再融入到本觉,就是豁然大悟了,功夫就应该是这样做的。正如憨山大师所说的:“当人一念若存丝毫情见及玄妙知解,总是未透,皆生死边事。”   如果你只是求一种知解,你用大脑思维去想,那都是生死轮回里面的事。如果你有一丝一毫的知见分别,那就是想蕴动起来了,然后跟着色蕴、受蕴、行蕴这些全部都会轮回不断地去造新业了。   所以三祖就教导说:“多言多虑,转不相应。”其实你只要让你的心显示出一种单纯的状态,不要用大脑思维搞得很复杂就是禅。不抱任何知见,一直参话头的根源、它的起源处,就会起很大的疑情;业识种子一动就被疑情吸过去,吸过去以后当然就不会开花,就不会结果了,就不会起现行了。   当阿赖耶识里的种子被吸到这个疑团里面爆破,就有小开悟了;经过无数无数次的小开悟以后,阿赖耶识里面一切的习气种子都爆破清净了,就是桶底脱落,就是彻悟了,就是“绝言绝虑,无处不通”了。   其实参话头就是从一个没有答案而又令人很困惑的一个问题开始。比如说:父母未生前自己的本来面目。自己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问题不仅是没有答案,而且是连问题的本身都不成立的,不能够作为心所法的。你一直向内,那么能不黏所,能不黏所,你就能够扯脱到二元对立的妄心。   所以大慧宗杲禅师他提倡,他当时叫做看话禅,也就是后来的参话头了,这是禅宗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   其实我们真正要参禅,要关注三位禅师的实修的开示,这个都是绵绵密密的实修功夫。如果你听了很多理论,没有用,因为我们的意识很狡猾,任何智慧经过了大脑思维的加工,它就变成知识,所以你越往后你就越难了。   你知道大慧宗杲怎么开悟的吗?到了宋朝那个时候就已经很难再开悟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听了很多很多的禅,这个大脑思维就把它全部转换为知识,把智慧的碎片吸收进来变成知识。所以变成一说好像你都懂,但是实际上你被卡住了。   大慧宗杲当年也是遇到这个问题这个困难,然后他的师父非常好,很耐心帮助这个弟子。当时大慧宗杲已经很有名气了,他到哪里参学都答得一丝不漏,一点漏洞都没有,好像你看他就已经超越了二元相对,但是他心里知道他并没有真正开悟。他的师父也知道,这个弟子其实是没有开悟的。   他的师父就没有办法,怎么办呢?就专门留出时间来,跟这个弟子来参这个公案。一则一则公案从头开始,中国的禅宗一千七百则祖师公案,一则一则来参参参,一则一则来问他来答。一直答了几百个都没有一点漏洞,差不多将近一千个,出现漏洞了,二元对立不知不觉地冒出来了。师父说,你这里错了,那前面的都不对,你不是真正地悟入了。这样才把他最深层的二元对立的根挖出来,然后豁然大悟。所以大慧宗杲他的开示,《大慧宗杲语录》三十卷,踏实地去参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位大德,一位是唐朝时候的永嘉玄觉禅师。我们都读过《六祖坛经》会知道,《坛经》里有著名的“一宿觉”,就是指玄觉禅师,他就在曹溪住了一宿,得到了祖师的印证。永嘉禅师有《证道歌》,这个我们都知道。其实还有一个《永嘉禅宗集》,那里面都是实修的开示,而且都是关键部位的开示,就可以说《永嘉禅宗集》就是《六祖坛经》的实修注解。   如果你不懂得《永嘉禅宗集》,你说你懂《六祖坛经》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懂得《六祖坛经》,你说你读懂了《金刚经》,那是骗人的;如果你不懂《金刚经》,你说你会《心经》,那更是假的。实际上,实修应该从《永嘉禅宗集》开始。   第二位要重视的大德就是宋朝的大慧宗杲禅师,他提倡的看话禅让中国的禅宗重新兴盛起来,又兴盛了好几百年。   第三位是元朝的高峰原妙禅师,他的语录也使禅宗的法脉能够不绝如缕,一直延续到明清。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当下回归到见性的根本大法,这是归根,得旨就是念念回归真如性海,就是得到了佛心的宗旨,就是修不二法门。佛性不属迷悟,佛性不属染净,如果佛性能够被烦恼染污,那就不是佛性,因此如果刻意地去保持观照,有能照有所照,就失去了不二法门的宗旨,这就叫“随照失宗”。   因为我们的真心灵知总是存在的,从来没有失去过。但是你一定不要用凡夫心想:那是一个什么东西?它一直在那里,那就已经不是了。真心灵知是无在无不在的,从来没有失去过的。所以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上说:“菩提本有,不须用守。烦恼本无,不须用除。灵知自照,万法归如。无归无受,绝观忘守。”   如果你读《信心铭》读不懂的话,你读牛头法融的《心铭》会参照起来,你就容易有入处。当然我们此次是学《信心铭》,所以只是稍微引用一点点。   【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不随观照之相,不会像凡夫一样,一直去攀缘这个观照之相,而是反过来返照能照之性,空有不二,胜过向空心处用功,就是说胜过去趋向空,因为空不可趋向,空本自具足无所不在,因此法融禅师也说:“不用证空,自然明彻。”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如果有寻求开悟证空性的念头,就会把真心的绝对空转变成为能空所空,这个就是“前空转变”,而那个空不过是意识心假造出来的妄想境,都是由取舍心产生的妄见,所以说“皆由妄见”。没有学佛以前,求名求利是妄心,学佛以后求神通、求开悟还是妄心,禅的精髓就是无所求、无所住、无所得,所以法融禅师的《心铭》上也说:“正觉无觉,真空不空。三世诸佛,皆乘此宗。”   你成佛的时候就没有佛了,为什么?你成佛的时候如果还有一个佛的观念你当然就没有成佛了,但是在你没有成佛之前,当然你还是看到这个成佛的功德了。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修行不要求真,求真就失去真,求之心就是妄,只是需要平息种种的知见,所以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那么怎样去平息种种的知见呢?怎样去打破大脑思维的局限呢?宗门之下主要有两类猛利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人,拆开能所二元对立的坚固执著,超越相对,实证不二,这个是禅的心髓,实修的功夫,这两类方便就是扯脱和夺所。   扯脱主要是依靠自己来拆开能所对立的串习,就依靠学人自己的力量为主,当然这个扯脱也离不开明眼宗师的详细的引导和反复的校正。曹洞宗、沩仰宗,他们早期主要都是用扯脱这个方便来引导学人开悟。   夺所主要是靠明眼宗师用棒喝等手段来强烈地、直接地,动用一种强烈的方法,迅速地把你的妄念斩断,把你这个能所,有一个能缘的心,有一个所缘的境,这个能所二元对立是很坚固的,他用非常猛烈的方法把你斩断,用这种棒和喝的手段来拆开学人的二元对立,也就是临济所说的“驱耕夫手中之牛,夺饥人口中之食”。   临济宗的早期主要是用夺所来帮助学人开悟,禅宗到后面主要会用夺所的方法,因为夺所要容易得多,扯脱是不容易的,也不容易教,也不容易学。扯脱和夺所都是能够使学人在根尘相遇的时候打破能所相对而生识,我们凡夫总是怎么样?六根对六尘一定生六识,在根尘相对的时候要不让它生识,你就要把这个能和所,这个二元把它拆开,要拆这个坚固的串习,使学人能够超越相对,超越无记而现量地显现本觉。   但是夺所主要是依靠明眼宗师相机而动,看看学人的根机差不多成熟了,所以他将学人的心所夺掉,把那个境突然一下把它斩断;你把所夺掉以后,就剩下一个能,这个能的本性就显出来了,而这个性就是本觉的显现,所以那个就可以迅速地开悟。所以夺所就是把能所相对的这个所突然切断,而让学人契入空性。   但是这个有一个弱点,就是学人自己不太会扯脱的方便。他是依靠师父帮助他开悟的,所以他自己开悟以后,他教导后人的,教导学生的手段和方便就少了很多,就比较少,为什么?你用扯脱的方法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你要面对你内心的黑暗,要一直一直照亮它,在凡夫来看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很艰苦的过程;但是好处是,你一旦开悟你就能够非常透彻地明白凡夫的劣根性,明白凡夫这个妄心的坚固执著,所以你有很多很敏锐的方法能够引导你的学生。   但是如果依靠夺所开悟,他没有那么多方便法,他教学生的方法就单一,就少很多方便。扯脱是师父来教,教弟子可操作的方便,让弟子自己学会去扯脱能与所之间的黏执,根与尘之间的黏执,根尘相对的时候它黏在一起,学人自己把它扯开了,就打破串习,就超越了心与境、能与所的二元对立,这个就是开悟了。   因为他没有过多地去依赖师父,所以学会扯脱的学生多数会有自立能力很强,不会像夺所开悟的那些学人,还需要长期地跟在师父的身边去熏练。而且依靠扯脱来开悟的人在教导后人的时候,他的方便手段是非常多的,所以跟着他参禅的学生是最得益的。   如果这样开悟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有很深厚的教理基础,这样的禅师就能够继承宗风,若干年以后就能够成为广弘一方的大德。像禅宗早期,他就会成为能够开宗立派的宗师。   我们来看一则公案好了,不然的话,就不晓得说什么了。有些人因为他没有基础,你说六根对六尘,他不晓得说什么,其实这个应该有一点常识才行。临济义玄与其师黄檗希运的公案:   临济义玄禅师普请锄地次,见黄檗来,拄jué而立。   檗曰:“这汉困那?”   师曰:“jué也未举,困个甚么?”檗便打,师接棒,一送送倒。   檗呼维那:“扶起我来。”   维那扶起,曰:“和尚争容得这疯癫汉无礼?”檗才起便打维那。   师jué地曰:“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   这则公案里面有几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这个维那把黄檗希运禅师扶起来了,为什么黄檗希运起来以后还要打维那呢?这个维那把师父扶起来为什么还要挨打呢?第二个疑问是,临济义玄说:“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这个到底是表达什么呢?这个公案法战可以分为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就是临济义玄禅师在黄檗希运禅师的座下做弟子的时候,经常故意去招惹师父。当然开悟的人故意招惹师父其实不是凡夫心,他故意招惹师父是引起一个法战,引起一个法战是启发那些没有开悟的同门师兄早一点开悟。他其实是一种大悲心,他基于大悲心,故意专门去惹师父。   有一次临济义玄带领同门师兄弟们去锄地挖地,中国禅宗的优良传统就是农禅并重。他带领师兄弟们一起去挖地,看到师父黄檗禅师来了,他反而不干活了,故意就扶着锄头站在那里不动,不干活。   黄檗禅师走过来说:“你这个家伙困了吗?”禅宗的祖师师徒之间是很轻松的,不是说一定是板起脸孔,很严肃的,开悟的人是非常活泼,完全释放的。   临济就跟他说:“?头还未举,困个甚么?”就是说我锄头都还没拿起来,困什么困啊?这个是一个语带双关的回答,你表面看起来是那样的意思,他其实的意思是表达什么?表示法性不动,法性没有动和静,没有来和去,哪里会有什么尘劳,哪里会有什么困呢?这是指法性,这是语带双关的。   第二个回合,黄檗希运禅师拿起棒子来打临济义玄,我们前面知道临济的回答是滴水不漏的,他并没有错。黄檗希运禅师打临济义玄,不是说临济的话回答错了,而是打他故意招惹师父,而是打他见到黄檗禅师来了故意停下来不干活,不是说他回答错了打他。   临济义玄既然没有答错,当然他就不受打了,所以他就接住师父的棒子,然后一送,把师父推到在地上了。   这个临济很机敏,所以临济儿孙遍天下,临济他的悟境是很深的。如果你要懂得禅宗的五宗,临济宗的三玄三要等等都是非常透彻的,三玄三要就把成佛的体相用都开示我们怎么当下证得了。有一些宗派只是侧重于在相大或者体大上面方法善巧多一点,但是临济他这个三玄三要就是体相用都有非常圆满的善巧,直接契入。   这个临济的反应很快,他马上就回去干活了,不给黄檗反击的机会,这是第二个回合。   第三个回合,黄檗就叫身边的一个维那师,就叫他:“扶起我来。”那维那师如果只是把师父扶起来当然就没问题了,只是扶起来当然就好了。但是他偏生要掉到二元对立里面去,他一边扶一边就说:“大和尚,你怎么能够容忍这么一个疯癫汉这么无礼貌呢?”   因为他还是凡夫,他也没有懂得修禅的方便,他以为这是徒弟不尊重师父,当然不是了,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尊重,师徒之间这个法战是启发其他没有开悟的人的。但是这个维那师自己掉到二元对立里面去了,“和尚争容得这疯癫汉无礼呀”,这个话里面能所二元对立明显得很。   所以黄檗一站起来就拿棒子打维那,反而遭到黄檗希运禅师的棒打。那当然不是打他这个行为,是打他这个话了,掉到二元对立,表示你门都没有摸到。   那边临济就一边挖地一边说:“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你也不要错解,你不要以为临济是幸灾乐祸,如果你那么想是凡夫的心行,不是这样的。意思是什么呢?   诸方火葬,火葬的是什么?火葬的当然是死尸,意思就是说诸方的明眼善知识,他们都会去修理那些认死理的行尸走肉,修理那些大脑思维很坚固、很执著的,那个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所以诸方火葬,就会去修理那些人。   “我这里活埋”就是说,我这里连明眼宗师一起修理,这样的意思其实是启发我们任何时候不要落入二元对立里面。   这是一个非常激烈的夺所的方便,我们要看到这个法战动作都很激烈,而且黄檗要拿棒子打维那,其实这都是夺所的方便。   这第二次的讲座核心就是讲禅宗的两类特殊方便,这个是真实用功的方法,斩断二元相对的两类特殊方便就是扯脱和夺所。扯脱主要是仗学人自己的力量,在根尘相遇的时候马上斩断二元相对,不让它们生识,禅宗早期都是用扯脱的方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扯脱呢?我们也用公案来说,这样比较直观。   比如说,六祖在五祖那里得法,他怎么开悟的呢?怎么大彻大悟的呢?也是依靠扯脱的这个方便。   我们都知道,六祖大师的得法偈写出来以后,师父就到他舂米的那个地方用杖敲了三下,六祖半夜三更跑到方丈室,师父用袈裟围起来在里面跟他说《金刚经》,他豁然大悟了。悟后说了什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师父用扯脱的方法帮助他彻底地大彻大悟。   南岳怀让祖师在六祖会下开悟,得法于六祖,也是用扯脱的方便。永嘉玄觉禅师他得法于六祖也是用扯脱的方法。对根器很利的学生,只要用扯脱就好了。   我们来看《坛经》里记载的怀让祖师的悟道因缘。   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这则公案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回合,三个回合之内怀让祖师就开悟了。   第一个回合就是说,怀让在慧安国师的推荐之下到了曹溪来参礼六祖。慧安国师是惠能大师的师兄,他也是国师的身份,他在嵩山教化众生,怀让跑到他那里去得到个入处。但是开悟的人没有一个执著心,他不是说,这个弟子这么好,我要留着,没有这样子的。他只是看弟子这个开悟的因缘在哪里,看到他开悟的因缘在惠能大师这里,所以就推荐他:你到南方去。   在这么一种背景之下,怀让就来到了曹溪礼拜六祖惠能大师,惠能大师就问他你从哪里来呀?怀让回答说弟子从嵩山来。   第二个回合,六祖问:“什么物?恁么来?”就是能够从嵩山到曹溪的是什么东西呢?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当然不是指我们的肉体,而是指真心、指佛性、指本体,根源是这个。   怀让祖师也很有悟性,他马上就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能够从嵩山到曹溪来的这个本体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你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所以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可见怀让已经悟得性体了。   但是六祖还没有轻易给他印可,还要进一步地考察。   六祖问他:“还可修证否?”既然你已经证悟到了本体无法描述,说什么都多余,那么它可以修可以证吗?这是个两难的问题,你如果是凡夫心行,很快就掉到陷阱里去了。   但是怀让祖师很有智慧,马上就回答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如果从法相上来说当然是有修有证的,因为现象界是遵循因果律的。从法性上来说,真如本体是本自清净的,这个本自清净是绝对的清净,不是染污和清净相对的那个清净,而是不属迷悟、不属染净、亘古如是的绝对清净,所以说“染污即不得”,这个回答就很圆满了。   这则公案就是师父教导弟子用扯脱的方法来实现明心见性,实现开悟的实践。所以六祖就给弟子怀让印可了。   师曰:“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只此不染污这个本体,你也是证的这个,我也是证的这个。   “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就是说印度禅宗的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也就是达摩祖师的师父,曾经有一个预言,预言几百年以后禅的法脉会传到你这里,你的会下会出一个优秀的弟子,他姓马,就是马祖道一,能够广度众生。“踏杀人,遍寰区。”踏杀人就是斩断众生生死轮回的根,让很多人开悟,把这个生死斩断了,所以是踏杀人,证得无生。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怀让祖师豁然契会,马上大彻大悟了。   这个就是扯脱的方法,经过三个回合就把根尘相对扯脱了,就把能所相对扯脱了,所以见性了。   扯脱,有些祖师也把它称之为“提”,我们经常听到说“高提祖印”,提就是扯脱的方法。   第二类方便就是夺所。就是说,如果你用提的方法,用扯脱的方法,不能够让学人心不黏境心不会黏在境上,他达不到这样的时候就只好用猛烈的手段了,就是用棒或者用喝,让学人直透心源。棒就是从身根直透学人的心源,比如说黄檗希运禅师用棒打断维那的能所二元对立;喝是从耳根直透学人的心源,比如说马祖道一度他的弟子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大家也知道,就是师父扭他的鼻子的公案,让他在强烈的痛觉之下把他的攀缘心拉回来。但是他还没有彻悟,他只是达到了能够觉照现在的、当下的心识现行,但是还没有彻悟。后来在另外一次机会之中,另外一个场合之中,师父振威一喝,突然大声喝一声,所以让弟子百丈怀海耳聋三日。   公案上记载说师父就这么一喝,弟子耳聋三日,你以为他真的是耳朵聋掉了吗?当然不是了,就是说他心不黏所了,三天都能够保持心不黏所,这样的一种状态是用喝,你三天都处在一个心不黏所的状态之中,心光顿发,这样就大彻大悟了。   所以扯脱、夺所这两类方便,我们也可以把它归纳为三种方法,就是提、棒、喝,怎么说都行,因为棒喝都是属于夺所。   那么未悟之前如何用功呢?悟了以后又如何用功呢?未悟之前用功的方法是两类。   一类是印度传过来的方法。印度禅宗十四祖龙树大士有传一个观月轮的方法,达摩祖师在他的《二入四行论》里面也有讲到这个方法,就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其实这个就是龙树菩萨一路传来的方法,印度代代相传的方法。   还有中国祖师自创的方便法,那就是参话头。借参一句话头来集中心力,心力集中之际,舍所留能,把所撤掉;能与所本来是相对,撤去了所、撤去了这个境,当然它就显现出意识的自性,再由识性来融归本觉,就可以直透心体,所以在由体起用的时候接触外境,就能够心光顿发。   这个是未悟之前用功的方法。   已悟以后,悟后又如何用功呢?禅门里面有三关之说:初参,破初参然后重关、牢关,还有法身向上一著。   凡心顿开,灵光独耀,是破初参,我们已经有解悟了,用功夫用到灵知的光明显耀的时候就是破初参。   根尘脱落打成一片是破重关,根与尘的黏著完全没有了、脱落了,破重关了。   性相交融、运用自在就是透牢关。   这个是说宗门下实修用功的方法。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   禅的修行要将二元对立的知见统统放下,片刻也不让它停留,这个就叫“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就是不要攀缘,追忆和寻觅都会掉入大脑思维,都会掉入二元对立之中。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修行中你才起一念是与非的观念,就会万境纷然,安祥的心失去了,如如不动的心失去了。我们也来说一则公案好了。   《指月录》上有记载,黄龙慧南禅师的公案。   禅宗到后期衰落了,就剩下临济、曹洞,临济又分为杨岐派和黄龙派,黄龙派的祖师就是黄龙慧南禅师,他这个公案也能够启发我们,你怎样去参。   有僧侍立,师(黄龙慧南)顾视久之。   师问曰:“百千三昧,无量妙门,作一句说与汝,汝还信么?”   僧对曰:“和尚诚言,何敢不信?”   师指其左曰:“过这边来。”僧将趋。   师忽咄之曰:“随声逐色,有甚了期?出去!”   一僧知之,即趋入。师理前语问之,亦对曰:“安敢不信?”师又指其左曰:“过这边来。”僧坚住不往。师又咄之曰:“汝来亲近我,反不听我语,出去!”   这一则公案是出自于《指月录》,这则公案里面有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就是指,为什么第一个僧人相信禅师,而且他也依照禅师的指示准备往左边去,但是被呵斥,被老师骂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第二个僧人也是相信禅师,但是因为前面的僧人按照禅师的指导指示去做被骂了,所以他现在就不依照禅师的指示往左,又同样地被呵斥,为什么?   其实这个公案里面关键不是“过不过这边来”这个相,而是悟与不悟,两个僧人都没有开悟。黄龙慧南考察两个僧人都陷在二元对立里面,都没有开悟,所以就用夺所的方法,叫他们出去,斩断他们的攀缘心、妄心,启发他们开悟的人要能够不落入二元相对,要能够随处做主。   临济祖师有一句紧要的话,就是说要“随处做主”,任何时候你都要能够随处做主,随处做主你就能够不被境界所迷,随处做主你就能够不被你的大脑思维所局限。   第一个僧人是完全地“随声逐色”,就被外在的声音和方位的指示所决定了,完全被感性认识所迷而失去了自主性,所以就被慧南禅师呵斥。   这件公案我们回顾一下,其实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有一个僧人来亲近黄龙慧南禅师,“师顾视久之”,他看了他很久。   “师问曰”,就是慧南禅师来启发他:百千三昧,种种的胜妙的三昧的修证方法,无量的殊胜的法门,我全部总合起来作一句,告诉你,你相信吗?这个僧人当然很高兴了,有这么好的法,师父要教给弟子,当然很开心了。   所以说“和尚诚言,何敢不信?”他用凡夫的心行来领悟,其实黄龙慧南真的是把这个百千三昧无量法门的总持门教给他,那就是什么?直指心性,但是这个僧人根本就没有摸到门。   师指其左曰:“过这边来。”指着左边说你走到这边来。   僧将趋。这个出家人就乖乖地听话准备走到左边去,以为师父可能有个什么妙法要对他耳传,他就乖乖地走到左边去。   于是黄龙禅师就骂他:“随声逐色,有甚了期?出去!”就是说,你不能够随处做主,你只会跟着我说的这个声尘,被声尘所转,只会跟随色法,被色法所转,左右,这个是方位,方位是形色,也是色法,你还是活在感性认识里面,你根本还没有入门,所以“有甚了期”,你的修行道路还漫长得很,“出去”这个就是用喝的方法来斩断他的妄念,不是说禅师起瞋恨心。   另外一个出家人他知道了,他又进去了,他以为他能够领会到禅师的心。   “一僧知之,即趋入,师理前语问之。”慧南禅师又说那个话“百千三昧,无量妙门,作一句说于汝,汝还信否?”你还相信吗?他也回答:“安敢不信?”   师又指其左曰:“过这边来。”僧坚住不往。为什么?因为这个出家人看到前面那个僧人上当了,所以他就想:哦,往那边去是不对的,我就不动,所以他坚住不往。其实他是活在什么状态之下?他是活在理性认识里面,不管你活在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你都不能够进门,都不能够懂得禅。   我们能够认识世界的有四种认识,比如说,我问你这是什么?你说这是杯子,那肯定被棒打了。再问,你说不是杯子,照样被棒打。然后你说是杯子不是杯子,这个就自相矛盾了。然后你说非杯子非不是杯子,那就是不定,说了等于没说,废话。除了这四种回答你还能怎么回答?   喝水的?那你照样还是活在大脑思维里面。你从用途上面来说,如果我装酒的话,你难道能够说它是喝酒的吗?   所以说我们认识世界有四种的认识论。   第一种是感性认识,你的感官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你会产生认识,这是感性认识。像第一个僧人,他就是感性认识。   第二种是理性认识。没有逢缘对境,但是你用第六意识来思考、来判断、来解读、来给它贴标签,这个是理性认识。   第三种就是悟性认识。你真正悟到心包太虚,悟到真性,悟到不可言说的真性本体,这个是悟性认识。   第四种就是自性认识,就是你已经通过悟性认识以后你悟后起修,已经归家稳坐了,已经处处显露本地风光,这种归家稳坐的状态就是自性认识。   第一个僧人是因为陷在感性认识里面,所以他不能进门,被师父呵斥;第二个僧人是陷在理性认识的二元对立里面,他用意识心去猜测,既然第一个僧人往左边去被赶出来了,所以他就坚住不动,这个就是什么?“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你认为第一个错了,那么你想另外选一个对的,你这个对的还是错的。所以黄龙慧南禅师就指出他的矛盾,你来亲近我,但是你又不听我的话,这个你还是落在二元对立里面,还是二元相对,所以用理性认识也不能够进入禅之门,真正要进入禅之门的是什么?悟性认识。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凡夫二元对立的观念是由一心之本有而产生的,“一”也不可守,“一”是解脱的真实境界,你来守住一个“一”,那就变成了“二”,为什么?有能守,有所守,那就是“二”,就变成了凡夫的观念境,就变成了凡夫的大脑思维,早就不是“一”了,所以说“一亦莫守”。   有一些人打坐的时候,他体会到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妄念,就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其实你停留在那种无念的安祥状态,就是停留在虚无的茧里面,像蚕一样吐丝,它就把自己捆起来形成一个茧,你停留在虚无的茧里面,就像乌龟把头缩在壳里面一样,这个既不是成就也不是智慧。他们不愿意离开那种寂静,每一次打坐的时候都试图回到那种状况,这就是想守住一,你想守住一就错了,“一亦莫守”。这个不但不是开悟,你这样一直想回到那种状态的时候,会陷入到一种枯木死火定,所以三祖说“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绝对的心性是一心,不生二元对立的知见。如果不起执著,内不被欲望所驱使,外不被六尘所诱惑,万法都不会困扰我们,万法无咎。三祖所开示的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就是法融禅师《心铭》上面所说的“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开悟的心是自由的,开悟的心是无限的,称之为放旷纵横。不管外境如何显现,都不是以烦恼分别来回应,而是以智慧慈悲的本然清净的寂静之中不生执著心,而生起那种自然回应的智慧。   “所作无滞,去住皆平。”去住皆平,就是说当心不起执著的时候就不会有障碍,不会停滞,所以所作无滞。其实在那个时候,去与来都是没有分别的,是平等不二的。对于见性的人来说,健康或者生病、有钱或者无钱、生或者死都是平等不二的,因为本无生死,所以说“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如果没有二元对立的心病就不需要对治的心法,所以说无咎无法,没有心病就不需要对治的法。如果不生妄见,也不要去寻觅所谓的真心,因为真心本有,你去寻觅反而是妄心,刹那之间真心自然显现,连佛法也不可执著,所以说“不生不心”,不生妄见,不觅真心。   我们来看一则赵州从谂禅师的公案好了。   僧问:“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什么人语?”   师云:“出来便死。”   这则公案很短。   有一个出家人跑过来,他自以为高明,就说“万法本闲,而人自闹”,就像中国人所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他以为这个话自己说得很高明,但是其实如果有人问他一句:“人是不是万法之一?”他就无法回答,就会被卡住。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回答人是万法之一,既然是万法之一,万法本闲,人怎么还会闹呢?如果你回答说人不是万法之一,你就有了人和万法的二元对立,不管你怎么回答都是死的,所以赵州就回答说:“出来便死。”说出来就是自相矛盾的,谁说出来谁就自相矛盾。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前面三祖教导我们修禅的方法,主要是在对治妄心上面修。这个对治就是无对治,实际上它是了义的修法,是告诉我们要超越二元对立的妄心来达到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这里面三祖就从心与境的关系来开示我们禅修的方法,能是主观,能够认识万事万物的能动;境是客观,被认识的存在,被认识的万事万物。   “能随境灭。”如果客观环境不存在,那么主观的察知心也不能显露,叫做能随境灭。   “境逐能沉。”如果能沉,就是说主观的察知心沉没了,自然回应众生的智慧沉没了,那么追逐外境就没有意义。   “境由能境。”就是境是由能而显现境,外在的境界是由内在的察知心而显现。   “能由境能。”是能由境而引发能,能观察的察知心由外在的境界而引发,你的分别执著是由外在的境界引发出来的。   这首偈子与法融禅师《心铭》上所说的“至理无诠,非解非缠。灵通应物,常在目前”是相通的。禅的至高无上的妙理是不能用文字和观念来说明的,一旦落入文字和观念,就是落入大脑思维,它只能够借助文字巧妙地绕圈子来描述那个本体,所以要因指而见月。   非解非缠就是开悟的心既不觉得束缚,也不觉得解脱;开悟的人既不是依赖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也不执著于解脱的智慧,所以“说非解非缠”。而是灵通应物,他能够自然地回应一切万物,用这个灵知,他不需要借助知识,不需要依据过去心累积的经验,不需要这个桥梁,而是灵通应物的,很自然、很自发地去帮助他人。   常在目前,是说开悟的人不会去推理和思虑,因为智慧和慈悲常在目前了,在随缘应物的时候自然生起智慧和慈悲。   “境由能境”,其实这首偈子可以广泛用于观照一切的人际关系。比如说我们有一个传统的观念,认为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所以父母怎么去塑造,怎么去教育,这个孩子就变成什么样,其实这是错误的。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吗?不是,小孩子绝对不是一张白纸,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精神的胚胎,所以六岁以前是性灵教育,六岁以后是知识教育。六岁以前不要逼着他又去学书法、写毛笔字,又去学钢琴,又去学什么学什么……六岁以前你这样一直逼着他、压着他去学的话,将来这样这个小孩子的心理状态或深或浅都会出问题的。为什么?六岁以前他是性灵教育,他的天性会显露出来,你顺着他的天性去塑造就对了,不要过早地给他进行知识教育,让他学很多知识,你会害了他。   现在的这个幼教也已经有问题了,原来有位教育家就说:哎呀,我们小时候是学“人之初,性本善”,现在这些幼儿识字课本是学“小猫叫,小狗跳”,哪里有什么意义啊?不是单纯叫小孩子认字,你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是一种性灵的熏习,所以教育的这个方法、这个根源就错掉了。   六岁以前小孩子的天赋会自然显露,因为那个时候孩子还很小,童贞心,所以他的天赋会自然显露出来,他还没有很重的这个执著心,他会特别热衷于去学习某一件事情,或者热爱音乐、热爱数学。   还有,如果做过幼教的人应该会有这个体会,小孩子六岁以前每一年每一岁他都会有不同的一个天性暴露浮现出来。   比方说,三岁的时候小孩子的观念就特别喜欢完整,你拿一个很大的饼,撕一小块给他,他就哭着闹着不要这个饼,他要这个一整块,他要一大块饼,但是其实他不是贪,他不是贪这一大块饼,他是要完整,你给他一个完整的小小的饼他也很高兴,他也很开心的,但是大饼你给他一半他也不高兴,因为他那个时候就是求完整的,他的这个天性就是这样的。   如果他的天性有些是喜欢研究科学方面的,所以什么东西都给他拆得稀巴烂,什么东西他都会自发地去把它拆烂,然后他又尝试着把它组合起来,很多小孩子,每个小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都是这样子的。   如果在六岁以前父母亲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这个小孩子的话,那么小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怎么样?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了,于是这个小孩子就容易出现种种的问题。   比如说幼儿多动症,有幼儿多动症的小孩子,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抑的结果。他的重要抚养人之一,祖父母也好,父母也好,一定会有一个人不断地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你必须要听我的,一直一直跟他这么讲,一直压抑他的这个精神胚胎。于是这个小孩子的许多源于精神胚胎的一些自发的行为就被打断了,那些源于精神胚胎的那些能量总要表达自己的声音,所以这个小孩子就变得难以集中注意力了,他总会在同一时间想同时做很多事情,其实是因为他的精神胚胎的能量被你压抑了,所以你就看到他定不住,就很好动,所以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个是根源。   对于那些没有悟道的人来说,每一个人都是他过去业力的总和,这个精神胚胎就形成了他的取向,他的天赋。因此父母亲要教育小孩子,要带好小孩子,其实是在六岁以前一定不要给他灌输过多的知识,六岁以后完全大把时间学,你只要顺着他的天赋给他提供性灵教育就好了,只要同时给予他自由和爱就好了。   自由就意味着这个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他的意志得到尊重,然后他的天赋、他的特长可以发挥出来。同时对小孩子要能够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如果你急于按照自己的期望和意志强加给小孩子,那个是一种控制欲,不是父母亲对儿女真正的爱。所以不要用这种大脑思维,这样就造成心与境的矛盾。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两段是指能和所,主观和客观,生和死,染与净,烦恼与菩提,能够察知的心和所察知的境这些两段都是空,当下是空,都是来源于同一体性,同一本性,元是一空。也可以称为如来藏性,也可以称为真如,也可以称为真空,也可以称为佛性、法性等等。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见一法名为正法,不住一见名为正见,这样无所住是修持的方法。不为物碍,不被法缚,一切莫作,明寂自现,就能够当下契入,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   体性空就包含了一切万法,能观心所观境的二元对立,当下都是同一空性,万象森罗都是诸法空相,因此说“齐含万象”,所以法融禅师在《心铭》上也说:“万象真常,森罗一相。”   万象的本源都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的本体,法性,所以说“万象真常,森罗一相”,这一相就是法性。我们说空是空掉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执著,而不是空掉这个世界,空是无限的开放性,是心灵的自由。   同样的,解脱的观念,这个观念是虚妄的,认为自己解脱也是虚妄的,但是解脱本身并不虚妄,否则的话,修行就没有意义了。是解脱的观念,你认为自己解脱,这个都是虚妄的,解脱本身是不虚妄的,从法相上来说是有修有证的。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开悟的心足以俯瞰大脑思维,开悟的心有根本智和后得智两种智慧。根本智是不动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生不灭的;后得智是根据众生的需求而生起的。境生起的时候,后得智也生起来;境消失的时候,后得智也消失,妄心完全止歇,完全地止息下来,这个时候大脑思维就转变为什么?转变为后得智,所以说,它不会去分辨外境是精细还是粗糙,当然就不会有偏执。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见性成佛的大道是无为法,当然就无易无难。譬如大自然,大自然并不会将自己的工作按优和劣去分等级,难和易都是一样的。   我们观察大自然,你看,擦亮一根火柴,就像大脑运作一样神奇;一个水分子会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这也是像婴儿成长一样地神奇;所以大自然是没有难和易的,它是用整个的法界性去让万物生长。你在一片树叶里面也可以看到法性,在一朵花里面也可以看到法性,为什么?大自然是没有难和易的,我们用大脑思维才会去分别它难与易、优与劣。   我们办过一次禅宗祖庭参访,在南岳南台寺的时候有学过石头希迁祖师的《参同契》,《参同契》上有两句:“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就是说这个。当然我们后续还有机会继续去参访祖庭,不是走马观花的,而是到哪一位祖师的祖庭就修学这位祖师的禅法,这样就是一种活的禅修的课堂。   元朝时候,高丽国的国师,知讷禅师将参禅的方法归纳为十种修行法门,既然大道体宽,怎么样来证得这个体宽的大道,无难无易的大道呢?知讷禅师是现在韩国曹溪宗的祖师,他有说,宗门修心的方法是以无心来治妄心。无心不是无心体,而是心中无物名为无心,心中没有挂碍名为无心。   十类方法:一是觉察;二是休息;三是泯心存境;四是泯境存心;五是泯心泯境;六是存境存心;七是内外全体;八是内外全用;九是即体即用;十是透出体用。这十类修行法门就非常完整地几乎把所有禅的修法都包含在其中了。   一是觉察。就是一念才生即觉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前念觉破,后念不生,觉智也不需要用,妄、觉俱忘,妄念和觉照都不执著,名为无心。也就是三祖所开示的“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个就是觉察息妄的功夫。   二是休息。做功夫的时候不思善、不思恶,心体便休,遇缘便歇,这个是休息,休息妄心的功夫。其实禅宗里面休息妄心的功夫与大圆满心性休息这个用功的方法是一致的,都是立足于了义的大中观见产生的修法。   三是泯心存境。不顾外境,但自息心,也就是临济禅师所说的“夺人不夺境”。   四是泯境存心。“不与万物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就是把境界消泯掉,境界消泯了,怎么样?境和心是相对的,境是所,心是能,你把所抽掉了、撤离了,当然心体的本性就显现出来了,妄心自消,也就是临济祖师的“夺境不夺人”。临济祖师曾经说过:“我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五是泯心泯境。当然就是临济人境俱夺的法门,做功夫的时候先空寂外境,再灭内心妄念,心境俱寂,妄从何生?当然就当下心体显露,也就是古德所说的“云散水流去,人寂天地空”。这样一种是人境俱空、人境俱寂的状态。   六是存境存心。做功夫的时候,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处无境,境处无心,自然就妄念不生。也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也就是临济祖师对出格人来用的是“人境俱不夺”的法门。   七是内外全体。内根身外器界,用一真心为体,当然就无妄心,这是从体上来修。   八是内外全用。从用上来修,一切内外的身心器界都是真心的妙用,一念才生,任何一念都是妙用现前,当然妄心就没有安立处。也就是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上所说的:“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这样就是内外全用。   九是即体即用。做功夫的时候,空寂而内隐灵明,这个就是体即用;灵明之中内隐空寂是用即体,也就是《永嘉禅宗集》上面所说的:“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这都是做功夫的时候你实际要用到的。   惺惺寂寂是。就是你的心体起用的时候要如如不动,这个就对了,心体能起用而同时它又如如不动;如果你心体起用,而它又妄想纷飞,那已经是落入大脑思维了,所以说“惺惺妄想非”。   而你会用归体的时候,事实上就是“寂寂惺惺是”,就是你安住本体的时候,它应该还要灵明不昧,它并不是枯木死火,并不是死水不藏龙,所以说“寂寂无记非”。你在体上用功夫的时候,你陷入到无记状态,那就错掉了,寂寂无记非。   十是透出体用。做功夫的时候不分内外,也不辨东西南北,通身打成一片,透出体用,妄心当然无处可起。   这十类禅修的功夫,第一类、第二类是从对治妄心上来用功夫;三、四、五、六类是从心与境的关系上来用功夫,也与临济的四料简是一样的;第七、八、九、十是从真心的体用上面来修。这十类法门不用全做,你只要一门成就,当下就妄心自息,当下就真心现前。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小见之人,见即不真,所以常怀疑惑。小见之人的见地不透脱,他还是在大脑思维里面,还是在用识神,所以他就总是不能够从内心深处来深信,还是抱着很多狐疑的、很多疑惑的,见地不透脱。   首先,有的是真伪难辨,错认识神作真心,陷在意识心的观念境里面,陷在大脑思维制造出来的一种所谓的空境里面,他还以为是真的见真心了,那个就不对了。   第二,有的是骄躁难戒。学道之人在悟道以前,很多人急于求成,失之在躁,很急躁。悟道之后因为欣喜,而失之在骄,生起骄慢心来了。急躁就容易折断;骄慢就容易变成狂禅。   第三,小见狐疑的症状,就是有的人是得少为足,以为一悟便是,不知道消除旧习难,甚至于有一些是堕入到“悟后迷”的危险,他是悟了,但是之后又再迷失了。   所以说“转急转迟”,越是急于想成道就越迟缓,越慢,如果急,就是表示你执著于目标,就是二元对立,所以修行的重点要放在活在当下,而不是去不断地追寻结果。   修行就像旅行一样,你和其他的旅客都到了同一个候机楼,每一个航班都有它自己的起飞时间、抵达时间、目的地。你买好自己的机票,坐上自己的位置,一旦上路以后,就没必要一直去担心路途、担心抵达的时间,不需要。所以你只要契入真心本体以后就只管修就好了,不要犹犹豫豫、摇摇摆摆,这样你就越急越迟。   很多学佛的人都会有三急:第一急就是急于弘法,尤其是刚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他一听,哎呀,这个好,拼命开始做推销员,拼命送给这个送给那个,他不晓得人家接不接受,他从来不管的,搞得人家很反感。急于去弘法,急于去给人家灌输,这个好,急于去做人家的救世主,认为我来拯救你了,你陷在轮回里面,不是这样的。   第二急就是急于想学遍所有的法门,急于把所有如来的法都学好,患得患失,这样看看,那样看看,但是没有一门相应的。   第三急就是急于成道。   这三急就表示我们还是活在大脑思维里面,哪有什么急和慢?急和慢都是大脑想出来的,成道当下就是,当下即成道。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只要你有所执著,就失去了中庸之道,一切放下,自自然然地合于本性。心体显露时并没有来和去,也没有动和静,没有凡和圣,没有染和净,“放之自然,体无去住”就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人人本具的一点灵明,遍一切处,假名为真心;没有丝毫的分别,而遇事又能够灵明不昧;没有一念的取舍,而法法周圆;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恰如其分,做得非常圆满,法法周圆,这个就是平常心。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就是不平常心,他看境界还有差别:有凡圣的差别、有染净的差别、有断常的差别、有生灭、有动静、有来去、有好丑、有美恶等等的千差万别,所以他总在取舍,总在追逐圣境,总在追求好,这个就名为不平常境。心随着这些不平常境而生灭,这个就是不平常妄心,平常心是真心,不平常心是妄心。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任就是保任,保任清净自性,合于般若之道,就是任性合道,就能逍遥自在、没有烦恼。任,当然也可以解释为随顺,随顺清净自性,合于般若之道。   系念就是执著,起执著分别的妄念就违背了真心,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灵知不显露就陷入昏沉不好的轮回状态。我们的心不停地有生灭,你的心在不断地死亡,你想你这个身能够长存吗?当然你一直在轮回,你的身心就一直在轮回,所以首先是要我们的心真正用平常心。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迷失在生灭妄心的不好状态之中,不好状态就是轮回了,轮回状态之中就会劳神地去追逐生灭有为法,迷心而逐物,追逐五欲六尘,而无为法是没有亲疏远近的。   “何用疏亲”,就是有平等心,这个有平等心可以分为在念头上修平心,在行为上来修直行,就是平心直行。   在心念上来修就是要能够随时觉察自己的妄念,烦恼生起的时候就有所警觉,但是你不要一味地去排斥某一些念头,或者去喜欢某一些念头,要平等不二地来看一切法,不分好坏亲疏,这个就是平常心,就是平心。   在行为上修就是修直行,就是如果你需要帮忙而我又帮得上忙,那我就会来帮忙,不管我们的关系如何,不管我们是亲还是疏,是关系好还是坏,你需要,而我又帮得上,我就会帮你,这样是直行。   一切法都是平等不二的,但是当然因缘显现之中每个法又各有其地位。比如说,净饭王往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亲自去抬棺木,但是他并没有说所有的父亲都曾经是他的父亲,而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去帮人家抬棺木,没有这样子的吧?对不对?所以直行并不是说他不懂得这个法住法位,正如牛头法融禅师所说的:“菩提影现,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亲疏。”   【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如果你想取证最上一乘法的佛乘,就不要厌恶六尘,不要对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生起喜欢或者讨厌这样的分别心,生活是最好的禅堂。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没有好与坏,好与坏是大脑思维给它贴上去的标签,是加上去的妄尘。所以说念头不是问题,对念头的分别执著才使念头变成问题,所以你不要去排遣念头。   六尘也不是问题,但是智慧不够,对于六尘妄生取舍之心才是问题。所以运用禅的智慧不受六尘的扰乱,就会有正确的觉受。   在生活之中参禅,脱俗而不避俗,不逃避现实,随缘而不染缘,随顺因缘而不起染污的念头,不起贪恋心,不起排斥心,这是不染缘,就能够同于开悟的祖师,当下契入到清净平等正觉之中。对于一个见地透彻,信心具足,敢于直下承当的人,生活中处处都是回家的解脱之路。   我们来看那些禅的公案、那些《灯录》,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之中悟道的人,远远比在佛殿禅堂里面悟道的人要多得多,为什么?因为生活就是最好的禅堂。   禅师也是在生活之中来考验弟子是否已经超越了二元相对的状态。我们也来看一则沩山灵佑禅师与仰山慧寂禅师的公案好了。   沩问:“什么处来?”   仰曰:“田中来”。   沩问:“田中多少人?”仰插锹叉手。   沩曰:“今日南山大有人刈(yì)茅。”仰拔锹便行。   沩仰宗是禅门五宗里面最早建立的宗派,所以他很少用隐语(隐语就是绕一个圈子来暗指真如本体,他很少用隐语),而是用行为直接来表现超越二元对立的无我,来表现能动,来表现本觉。这一则公案里面仰山就用行为直接显示了超越一与多的相对,能与所的相对。这个法战可以分为两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就是,沩山灵佑禅师问刚刚回来的仰山慧寂禅师。就问说“从哪里来”,就说“从田中来”,就是从田里面劳作来。   再问他“田中多少人”,这多少人是考验弟子的语言陷阱,就看你有没有时时刻刻都能够不掉到二元对立里面去。如果你回答有多少人,你就陷入到了一与多的相对。仰山把锹插在地上,手叉着腰,这么一叉手就是回答了,怎么回答?就是就体起用,这个动作是本体的妙用,所以就体起用,正心直用。   第二个回合就是沩山师父并没有放过弟子,还要继续挖一个坑来考验他,就故意又说“今天南山有很多人在那里砍茅草”,就是把二元对立强行塞过去,这里面就有人与茅草的相对。仰山还是就体起用,拔起锹来回头就走,就彻底否定了人砍茅草的能所相对,所以这个法战里面弟子一直都没有落入到二元相对里面去。   禅门里面五宗的公案最容易看的就是沩仰宗,如果你说沩仰宗的公案你看不懂,你看得懂其他宗的公案,那是骗人的,你肯定是大脑思维。因为你有一个入处,他的行为你一看就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要这么表露出行为。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   智者的心是无为自在的,愚人在有为法里面念念执著,被自己的观念束缚了,所以烦恼痛苦。并没有人使我们烦恼痛苦,也没有事情能让我们烦恼痛苦,是我们的观念让我们烦恼痛苦。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执著不生,后念智慧不灭,不生不灭就是涅槃。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法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唯是一心,法法平等,因为妄起知见而有爱憎高下,所以参禅顿悟只不过是消尽烦恼习气以后赤裸裸地显露出本来面目而已,本觉本有。   大慧宗杲禅师在他的语录里面就特别强调,说他自己参禅得力的心得,有一句话是做功夫非常紧要的,就是“得力处即是省力处,省力处即是得力处”。   省力处是什么?就是你不用大脑去思量、想来想去、思考来思考去,那就是省力处,你只是平心直行就好了,省力处恰恰就是得力处。   “若起一念希望之心求悟入处,大似人在自家堂屋里坐,却向他人觅住处无异。”这个是大白话了,就是说如果你去求一个悟入之处,就好像人坐在自己家里堂屋里面还不知道,还到处找人家借房子住,这个就是你本来就在觉,这个本觉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禅宗的发展历史,历代祖师为了引导弟子们开悟,为了引导弟子们契入到智者无为,发展出了很多的善巧方便。可以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早期,南朝的时候,梁武帝的国师宝志禅师,他作有《大乘赞》、《十二时歌》,还有傅大士作有《心王铭》,这个时候这些著作里面就已经显露出了祖师禅的端倪,这个是禅宗的早期,我们这里说的禅宗是特指祖师禅。   第二个时期是发展期。从达摩祖师西来到六祖的弟子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这个期间是禅宗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禅师引导弟子是以身教为主。   第三个时期是繁荣期。是从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以下,一直到五宗初步形成的时候,到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这个五宗初步建立,这一时期具有高证量的明眼宗师大量出现。这个时候,师父教弟子的方法主要是以扯脱为方便,引导弟子学会在根尘相遇之处扯脱黏着,超越相对。   但是这个法有一个先天的缺点,就是难教难学。有一些宗派,我们看很多宗派传到后面传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它难教难学,不是师父不教,也不是弟子不用心学,但是弟子根器不够,你没法教,牛不吃草,你按着它也是没办法的,除非弟子根器到了,这样才能够真正用扯脱的方法。   第四个时期是极盛期。这个时候是五家七派已经广泛地传播了,这一时期禅师是以夺所为主要的方便。为什么?因为从师父的角度来看,你如果要教会他怎么学会自己扯脱,这个好难的,但是你发现差不多了,你用夺所这个就很快,用夺所来拆开学人的二元对立,为什么?因为这个就是你突然一下让他受到一个强烈的刺激,比方说耳根,你大喝一声,突然一下把他这个所就破掉了,这个能独露,这个就容易契入,所以用夺所来拆开学人的二元对立就简单得多了。   但是因为明师夺所而契入空性的人,还是需要长期地在师父身边来熏炼。这一时期虽然开悟的人数量上多了很多,但是真正的高证量的明眼宗师数量反而是不断地下降,而且公案到后期质量就差了很多,下降了很多。为什么?因为他已经看了很多的公案了,早期的,凡夫的心、意识心就是这样的,要让他真正地超脱挣脱二元对立是不容易的,但是学那个样子,这个意识心很快就学到了。   所以到后期他总是以想方设法让自己不落入二元相对为主,或者是表面地不落入,所以你就很难真正看到他的心行的微细的二元对立的障碍在哪里。所以真正的高证量的人反而不断地下降了。   第五个时期就是中兴期。宋朝的大慧宗杲禅师提倡一种全新的方便,就是参话头。这个话头参起来以后,真正地集中,起了疑情以后,把那些妄念业行种子都吸过来爆破,这样中兴了临济宗。   另外一位天童寺的宏智正觉禅师著有《默照铭》,《默照铭》提倡默照禅。其实既懂得默照禅又懂得大圆满的人,就会知道,这个默照禅其实很多法就跟大圆满的修法是相通的。宏智正觉就中兴了曹洞宗。   第六个时期就是衰落期了。为什么会到衰落期呢?文化饱和效应是禅宗衰落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之一,什么是文化饱和效应?就是说,某一种方法,某一种表现手段,它的空间是有限的,它的内存是有限的,你用完了你就很难再出优秀的东西了。   比如我们说唐诗、宋词、元曲,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格律诗在唐朝的时候,这个非常好的表现手段已经被用掉了,所剩的余地太少了,空间太小了,因此到了宋代那些文学大家他不是不会写诗,但是宋诗的水准就比唐诗差多了,所以那些文学大家就只能够在长短句上去施展妙笔,所以宋词达到另一个高峰,宋词最辉煌。到了元代,非常好的绝妙佳词也已经很稀少了,就转到了曲。   禅门里面也是如此,表达学人开悟的表现手段也是如此,用前人用过的,你就很难判断到底这个学人是不是真开悟,还是他从公案里面学来的,所以师父要鉴定这个学人到底开悟没有,他就要怎么样?学人自己要创新,你要创造一种前人都没有用过的表现手段来表达你没有掉入二元对立,师父才可以印可你,不然就不能够印可你,印可你那就是“萝卜印子”到处乱印了。   我们知道百丈怀海禅师就说了一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就是说这个意思了。你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你要证明你超越二元对立了,你要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来,才能够得到师父的印可。   所以这个表现手段前面已经几乎挖尽了,后面要创造新的表现手段,那是好难了,所以衰落了。但是当然这个时期还有一个元朝的高峰原妙禅师,他是彻悟的宗师,他直接影响到了明清,禅宗的法脉能够不绝如缕。   每个宗派,像临济的这些实修的法门,一些实际用功的方法,像九十七圆相,曹洞宗的五位君臣、宝镜三昧等等这些法,能够不绝如缕地把这个心法传承下来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如果你将真心不会用,用妄心去造业,迷惑颠倒造业流转,“岂非大错”,就是大错特错。怎样用真心呢?其实三祖大师开篇就教导我们了,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你不要把至高的大道视为高不可攀,道就在当下生活之中,只要把你的追求心、期望心、期待心,追求成道的心全部放下,马上就会发现佛道一直跟你在一起,你并没有离开过它,它也不曾离开过你。   就好比爬山一样,只要方向正确了,路线正确了,你只管注意脚下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好了。你不要去计算,我何时可以到达山顶;也不要去时刻计算离山顶还有多远,这些都是毫无意义。这些都是妄念的石头,它都会把你打出原形,让你又掉下去,又要从头开始。所以一定要知道“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心静叫做寂,心动叫做乱,这个寂是寂乱相对的,就是动乱和安静相对的那种寂,它不是绝对的那个本体的寂。我们迷失在大脑思维里面,头脑的世界是由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幻想组成的,所以头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回忆、充满了想像、充满了思考的这么一种世界,也是一个充满了观念、充满了想法、充满了喜欢讨厌的世界。   有句话大家都知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为什么?你那个思考你总在大脑思维里面,当然被觉悟者看起来就觉得很可笑了。   如果你觉得你的世界里面充满了混乱、烦恼和压力,你希望去追求寂静和解脱,那么你的大脑思维也会用一个“在未来你可以解脱,你可以开悟”,这样的一种承诺来欺骗我们。其实唯一能够觉醒的时刻就是当下。当下就是让我们体悟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有一个超越大脑思维而存在的层面,在最深层的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永恒的,你是不生不灭的存在。当然这种永恒的存在是指法性,也称为如来藏,也称为法身。   法身在缠缚的时候,被大脑思维所困的时候就名之为如来藏,名之为佛性。法身出缠缚的时候,能够超越大脑思维局限的时候,能够从已知的知识之中摆脱出来的时候就名之为法身,就名之为佛。   在这么一个存在的层面,你已经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你作为独立个体的所有自我感,你活在与万事万物合一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而“我”不见了,这个时候你是真正地活在当下。这个时候你知道,只有当下的时刻是生命的实相,其他的过去、未来不过是大脑思维的妄想而已。每一个当下时刻都能够被你完整地体验,完全地释放,所以这八个字很重要,对修禅来说。   所以你不要以为禅师都是没有喜怒哀乐的,恰恰相反,禅师的喜怒哀乐非常强烈,要笑也是非常激烈的,要哭也是痛哭流涕的。我们有没有看到百丈怀海那个公案?他被师父扭了鼻子,很痛,以后他回来在寮房嚎啕大哭,为什么?因为初步有一个入处的人是完全释放的,完整体验的,所以完整体验和完全释放很重要,不然你就是处在压抑状态之中,压抑,是你的大脑思维指挥你压抑的,那样你还在凡夫的状态之中。   你会处在一个没有评价、没有恐惧、没有欲求、充满智慧和慈悲,生命能量非常充盈丰沛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一切的分裂的幻相消失了,你活在与万物合一的强烈感受之中,没有尊贵和低贱,没有喜欢和讨厌。   所以三祖就开示说:“迷生寂乱,悟无好恶。”要知道,三祖描述的就是自己的心,开悟者的心。如果你活在大脑思维之中,就会有美丑、善恶、好坏,种种二元对立的观念,你每一天都要绞尽脑汁去斟酌、取舍、谋划、思量,只要你活在评价、执著、欲求、取舍之中,你就无法完整地体验当下的时刻,也无法完全地去释放,释放你的情绪,释放你的感觉。   虽然你或许会有很高的学历,乃至于学到博士后,但是你无法拥有完整的生命——你是一个分裂的生命,你总是处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之中,总是掉入到你的想法和观念之中,使得你与当下失去了连结,使得你与你最深层的存在的本源失去了连结,失去连结以后你觉得很孤独,你觉得很恐惧,你要找一个拐杖,然后大脑思维这时候给你递上它作为你的拐杖,你就会越来越迷失。   所以你总会活在投射之中。由于我们的记忆之中存在一个不够完美、不够美好的过去,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伤痕,种种的痛苦,种种的烦恼,所以我们会将这个不完美的过去向前投射,向前投射以后,你的大脑思维就会让你希望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未来。   你一直在妄想,我未来会更好,我未来会更觉悟,我未来会开悟。但是其实你仍然没有摆脱过去,这个会使得那个不完美的过去总是困扰我们,因为实际上这个不过是过去向前投射而已,并且把我们牢牢地锁在幻相的世界里面,头脑的世界里面,不能够看到生活的真相,不能够看到世界的真相,而是被锁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面,活得不完整。这种很多,说个例子比较容易听一点。   比如说有个女孩子,她对自己的父亲很不满,为什么呢?她觉得我父亲怎么那么自卑,缺乏自信心。于是她内心希望找一个非常强有力的、非常优秀的丈夫,她梦想成真。但是她结婚以后很快发现自己掉到地狱里面去了,为什么?因为他丈夫非常挑剔,整天都批评她,不管她多么努力都达不到丈夫的要求,总是说,你这个不对,那个没做好,这个是错的,反正总是批评她,让她没有自信,摧毁了她的自信心。她原来是一个很活泼很阳光的人,之后就变得很消沉,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为什么?其实这很好理解,她丈夫的优秀是因为他丈夫内心深处的根源是自卑,极其自卑。他的丈夫从小到大为了逃避这种自卑,他就努力去追求优秀,所以他表面看起来非常优秀。但是变得优秀并不能够化解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是使他变得更优秀的动力和压力,在这么一种动力和压力之下,他不断不断地拼命努力让他显得优秀,实际上根源还是什么?自卑。所以自卑和优秀是一个钟摆,一头是自卑,荡到另一头就变成优秀,但是它迟早还是要荡回来的,对不对?就是这样的。   优秀和自卑是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有两种表现方式:要么就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你看有一些人,他表面很坚强的人,实际上他内心脆弱得不得了。有一些企业家走出来无限风光,但是很多时候其实关起门来痛哭流涕。   或者这种平衡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就是他会在人际关系之中,尤其是亲密的关系之中表现出来。比如说一个优秀的女子会找一个自卑的男人,或者一个优秀的男士会找一个条件远远低于自己的女人,这个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鲜花插在牛粪上”这个就是轮回,看到轮回了吗?   你看这个女孩子,她一直要摆脱,她对于父亲自卑的这种不满,她要找一个优秀的,结果她让自己变得自卑了,她找了一个其实是更自卑,极其自卑,表面优秀的,所以这个就是轮回。   只要你活在大脑思维的分裂世界之中,你越想逃避的,你就陷得越深,你越想逃离的,你就会绑得越紧。   解脱的方法是什么?首先你要完整地接受,然后你要宽容。比如说这个女孩子她一直逃避,她逃避内心深处对自卑的父亲这种不满,她一直想逃避这个念头,所以她就陷入轮回了。   其实很简单,你首先要完整地接受,活在当下,接受自己有一个自卑的父亲这么一个事实,也接受自己对父亲不满这么一个事实。你只要接受了,你就不会那么在意了;你只要接受了,你就不会那么在乎了;你不那么在乎了,那么你内在的分裂就减轻了,开始渐渐地就出现融合了。于是你就能够变得很宽容,对自卑就不再那么敏感了,对优秀也不再那么执著了。这个时候你就能够不再被你男朋友的表面优秀所迷惑,而能够很快看到他的真实状态。   禅修的方法就是不要将过去投射到未来,要活在当下,才有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幸福。   你看我们一直强调,我们要完整地接受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起点。我老是听到就是说:师父,惭愧啊,弟子很懈怠,我总不相应。但是其实你是错的,你是大脑思维,你懈怠就离开了你那个本体吗?没有,你这个本自完美的,本自圆满的本体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不过是你的大脑思维让你一直很自卑,一直没有自信,其实不应该是这样。   科学成就一切,禅肯定一切。要肯定我们本自具足,这样是修行的起点。你要完整地接受自己,这样你才会修行。你一直想逃避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想在未来追求一个完美的自己,你下手就错了,不是这样修的。只有活在当下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所以三祖就教导我们说:“一切二边,妄自斟酌。”所以让我们真正地活在当下。   今天就讲到此地,阿弥陀佛!   第三讲   诸位善知识,今天是《信心铭》的第三次共同学习,也是圆满的一次。我们昨天已经学习到了“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妄自斟酌”,今天我们继续学。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三祖僧璨大师教导我们,修行人不要执著于如梦如幻、如天上云、如空中花、如水中泡的一切的缘起的相,更不要试图把捉和追逐世间的财货和名利。学习禅的智慧能够觉醒地活在当下,把自己从大脑思惟的牢笼里面释放出来。   当你能够真正地完全地活在当下,与万事万物的法性合一,处在这样的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的时候,就好像是那广阔无垠的晴朗清澈的蓝天,看不到一片云;而当一个想法生起来的时候,它就像一片云朵飘浮在无垠的蓝天,你认为那一片云能够遮挡住无垠的蓝天吗?当然不能,不过如果你认同这片云,你执著于它,或者你试图赶走它,那么你将会发现,你被那片云吸进去了,从而看不到广阔无垠的蓝天。如果你只是单纯地看着念头冒出来,既不对它生认同而攀缘不止,也不会去排斥它,那么你的心就会广阔无边,一直与这个无垠的蓝天同在。   没有闻过佛法的人会顺着自己的念头攀缘不止,去追逐财色名食睡,一直一直妄念攀缘,突然之间千千万万朵的云彩就会出现,把无垠的蓝天完全遮住。   不懂禅智慧的人,他是用不了义的修行方法,会一直排斥和抗拒自己的念头,一直试图去赶走它,妄想着在未来能够开悟,能够成佛,还是落在凡夫心行里面。他用种种的方法去排遣那片云,所以就会产生千千万万的云彩,从而也遮蔽了无垠的蓝天。其实广阔无垠的蓝天不会消失不见,它永远都在那里,但是你的觉知会被不断升起的斟酌、思量这些云彩遮蔽住。你一旦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再执著于得与失、是与非,所以三祖就教导我们说:“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不睡是比喻觉醒,不睡觉当然就没有梦,同样的,如果能够保持真心,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她不会起高下、美丑、取舍等等这样二元对立的妄心。我们如果一直能够与真心相应,种种二元对立的妄心就不会生,这个时候万法都同归于真如性海。心不异就是真心,真心就不被假相蒙蔽,所以三祖开示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万法都同归于真如性海。   有一个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在火车上遗失了两件行李,而这两件行李是他唯一的财产,所以他非常懊恼,非常着急,他就开始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去寻找,但是他找遍了每一个角落,询问遍了每一个人却毫无线索,他费尽心力就是找不到自己的行李,因此他变得越来越沮丧,变得越来越焦虑。就在此时,一辆汽车从他的卧室外面疾驶而过,让他几乎就从梦中苏醒过来,在似睡似醒之际他还在想:“我还没找到我的行李,这是我唯一的财产。”   突然一道灵光使他警觉,我是在梦中,只要醒过来就好了,这是一则寓言。   这则寓言可以给我们四点启示:   第一点启示是有两个世界,在时空生灭世界中隐藏着当下永恒世界。时空生灭世界是幻相,当下永恒世界是真相。时空生灭世界是我们大脑思惟制造出来的,它不是真实相,我们把真实相透过一个凹凸镜来就看成一个怪异的相,这个就是了,实际上真相不是这样,所以说它是虚假相、虚幻相。因此大脑思惟制造出来的时空生灭世界,它就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而当我们能够觉醒地活在当下的时候,就是从轮回的梦中醒过来了。所以这个梦的寓言第一点启示就是,只要我们活在当下,我们就能够马上从生死轮回的大梦之中苏醒过来,大脑思惟对我们的束缚就减轻了。   第二点启示就是,我们作为小孩子,我们来到一个没有任何人真正活在当下的世界,所以我们得不到我们小时候需要的无条件的爱、尊重。   例如父母亲往往会对子女说:“你听话,我就爱你。”这一句话其实就会给小孩子的心灵制造一种分裂,小孩子就会认为说,听话的时候他是好的,不听话的时候他是坏孩子。于是他就会渴望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把自己的独立意志压抑下去,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不被允许做自己。由于他的记忆之中存在这么一个不够完美的过去,就会投射到未来,不断地向外去寻找认同、寻找肯定、寻找完美、寻找成功、寻找超越自己局限的方法。   这个梦其实就是启示我们,追忆过去和期待未来就是我们寻找的两件行李。但是只要你不放弃寻找,你就会被过去紧紧地抓住,而这个过去是你拼命想摆脱的。只要这个寻找继续,你就会一直迷失、一直停留在梦中。   第三点启示是,我们从梦中醒过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活在当下,完全地接受、接纳自己,完全地接受自己的一切。以前我认为我不够好,我认为我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实际上你只要认为你存在不完美,你必然会去寻找一种完美,那么你就处在一个分裂状态。所以完整地完全接纳自己,这个是修持的关键,是修行的下手之处,你能够这样就开始从梦中醒来了,如果你不如是,你还没有真正懂得修行方法。   禅的觉醒其实是刹那之间立刻发生的,我们学修《信心铭》,你只要任何一句话能够触动自己的心,能够让自己苏醒过来,那么这种禅的觉醒就瞬间发生了,立刻发生了。   所以直接觉醒地活在当下,在当下的永恒世界,所有的自我局限和情绪上的创伤都不存在。唯有当下是生命的真实相,你那个不完美、不圆满,不过是你活在大脑思惟里面,那个大脑思惟它制造出来的过去和未来,因此让你不能醒来。   禅的修行就是切断现在的心识流注对于过去未来的攀缘。过去心是根本没有的,有的只是现在心的追忆、回忆;未来心也是根本没有的,有的只是现在心在攀缘,在计划它的这种妄想;现在心虽然也是迁流不住,但是却是我们契入法身的唯一下手之处。   第四点启示就是,醒过来活在当下,你仍然可以在时间的世界里面玩耍,你仍然可以有回忆也有计划。很多人他从凡夫心出发,说:我活在当下,是不是我不能做计划了?不是,你仍然还是可以在这个时间的世界里面去玩耍,只不过你再也不会迷失在其中,为什么?因为你的家在灵性世界,你偶然到外面去玩一下,你随时会回家的。你原来你的家是在生灭世界,所以你很少能够摆脱它,因为你真正地已经醒过来了,所以你知道只有当下是生命的真相。   你仍然保有记忆,你仍然可以规划未来,但是你不会再迷失了;你并不会去否定大脑思惟,但是你不会被大脑思惟局限。如果没有大脑思惟的话,其实我们要吸收种种知识,都是需要大脑思惟的;如果你否定掉,或者你没有大脑思惟,恐怕你连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会再记得了,所以只是不被它局限。   如果我们不被大脑思惟局限的时候,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超越二元对立。所有禅宗的公案其实都是启发我们不要掉到二元对立的陷阱里面去,所有的师父来考核弟子都是用种种的方便,在不知不觉之间让弟子暴露出二元对立的心态,然后痛下针砭,这样让弟子来觉悟。   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我们从万法一如的更高的层面来鸟瞰大脑思惟,这个时候你的家就已经从大脑的世界搬到了灵性世界;从时间的世界搬到了当下世界;从凡夫世界搬到了佛的世界、万法一如的世界;那么你终于从万劫千生的漂泊之中回家了。   正如三祖所教导的;“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我们的行愿心灵家园也正是帮助大家从大脑世界搬到灵性世界,从时间世界搬到当下世界,从凡夫世界搬到佛世界的心灵驿站,心灵家园。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我们活在当下的人能够恢复万法一如,万法一如能够体悟到灵性生命的玄妙,就兀尔忘缘,才能够当下忘却向外攀缘,不起向外追逐的生灭意识心。   “齐观”就是心性平等观。   “自然”就是指妙性天然,就是指本然。   活在当下的人能够对一切万法都作平等观,因为知道这一切法都是法性的游戏,都是我们真如的幻现,所以能够由相而归体,能够作平等观。那么一切万法都会归复它的本然,都会显露它的妙性天然,让你充满喜悦地与一切万事万物同处于当下。所以其实活在当下下手的功夫就是一句话。我们与这里的万事万物、与这里的所有众生都同处于当下,自然就会充满喜悦。   我们能够跟远山之巅的落日余晖同处于当下,我们和那一只翱翔在晴空的小鸟同处于当下,我们与儿童纯真的笑容同处于当下,我们与流动的小溪、与盛开的鲜花同处于当下,我们或者也与轻拍海岸的浪花同处于当下,或者我们也与电闪雷鸣同处于当下。   当我们能够与万事万物都同处于当下的时候,万事万物就会显露它法性的光辉。我们没有任何的思考,不需要很费力绞尽脑汁地思考,自然会呈现万物的本源。   实际上明心见性的旅程,它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这里,而唯一能够到达的时间是当下,活在当下使我们完整地、诚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万法都会显露出它的妙性天然。所以三祖教导我们说:“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这个“以”就是根源,需要将自己从受局限的大脑世界之中解放出来,要契入到佛的世界,就是要泯灭导致我们活在大脑虚幻世界的根源,那就是妄见。泯其所以,泯其导致的根源,那就是妄见。泯灭妄见就能够入于如来离言说的不可类比的、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如来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就能够切入了,所以不可方比。   为什么不可类比呢?因为如果你想理解、想形容就已经是大脑思惟,我们的灵知本来遍照法界,而你想知道这个灵知就是妄念了,“知见立知”。如果你认为自己开悟了,或者你认为自己活在当下,那么你就被大脑思惟欺骗了,你其实又被吸回了大脑世界。   因为活在当下,它只是纯然地处于合一和本然的状态之中,没有想法,没有内在的评论员。所以活在当下是真实的,但是你认为你活在当下就是大脑思惟了。开悟的境界也是真实的,但是你认为你开悟了,这个是虚幻的,因为那个,你里面就有一个内在的评论员,你就有贴一个标签,你就是大脑思惟,所以不可方比。   那么怎样才能够泯其所以呢?当你被困在噩梦之中的时候,梦不允许你醒过来的时候怎么办呢?首先你要找出是哪一些噩梦缠住了你,然后照亮它,你就能够苏醒过来。   我们有三个噩梦:   第一个噩梦是你生生世世的记忆,就是你过去意识能量的集合,它形成了、导致了你的大脑思惟,把你拉回头脑那个过去、未来的世界,使你无法苏醒过来,使你没有自由。   第二个噩梦是你压抑的情绪形成了痛苦之身。过去压抑的情绪没有被释放,你就无法安住于当下,当你的痛苦之身被触动的时候,你就会被拉出当下时刻,你就进入到过去的经验中,进入到过去的追忆之中。   唐诗所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实你就已经离开当下的时刻,被拉回到过去的世界了。你又将过去的经验投射到当下的世界,就使你没有自由,使你不能够在当下见到永恒。   第三个噩梦是你与他人与众生纠缠不清,形成了业力,业力蒙蔽了智慧眼。   第一个噩梦是所知障,第二个噩梦是烦恼障,第三个噩梦是业障;也可以说第一个噩梦是法我执,第二个噩梦是人我执,第三个噩梦是集体无意识。西方的临床心理学他们的发展会察觉到每个人他都会带有集体无意识。   如果我们看到贼的脚印就容易抓住贼,当我们把觉照的智慧带入噩梦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苏醒过来,当我们真正地肯定自己有明心见性的智慧能力的时候,我们深信当下是唯一的生命真实相,是唯一明心见性的下手之处的时候,我们就把觉照的智慧带入了噩梦之中,我们就从梦中醒来了。   而禅的修法就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活在当下并不以开悟成佛为目的,如果你有这些念头,早已就不是活在当下了;活在当下的目的就是全然地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活在当下也就是禅门所说的“一超直入如来地”。和此时此地的万事万物都同处于当下。当你的念头冒出来的时候,要允许念头的存在,这也是当下的真实相,会有念头冒出来,但是不要陷入其中;不放纵自己的念头,也不去试图阻止念头。当念头生起的时候,你只要看着头脑是如何忙碌的,然后回到此时此地与你同在的万事万物之上,法我执就会放松下来,就会停止斟酌、思量,与你能够看到、能够听到、闻到、尝到、碰触到、感觉到的一切都同处于当下,与你的身体同处于当下。   所以我们一直鼓励大家要打好基础,是要先修十天的内观禅。觉知呼吸,培养专注力;觉知感受,培养洞察力。我们与我们当下的身心相,真心的真实相同在的时候,我们就能苏醒过来。修行要从当下开始,要从身心相开始。   当你动的时候就觉知你的动作,并与之同在;当你行禅的时候也觉知你的行走,并与之同在。就是“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当你想止住动的心,就会发现本来无动,不需要加一个止的动作,止动本无动。当你要把动变成停止的状态,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停止的,你加一个让它停止只会动得更厉害,动止本无止。也可以说止动本无动,是从法性上说,动止本无止是从法相上说。   当我们用大脑思惟的时候,就性相都迷失;当我们能够真正活在当下的时候,法性显耀出来,法界性当下显露,而一切法的真实相也都呈现出来。法性本来是如如不动的,妄心却是生生灭灭地向外追逐;法相本来是生机勃勃的,妄心却把这个生机勃勃的花、桌子、万事万物都看成是静态的,静态的就是死的,把它看成是没有什么变化的,看成是死气沉沉的,其实这个你就没有看到真实相。   所以说当我们用大脑思惟来看的时候,我们只是认识了花,给它贴了一个标签,我们没有看到花。看到,是真实相;认识,是大脑思惟的标签。所以大脑思惟是由过去心累积的知识构建的,不仅仅包含了今生的记忆,也包含了所有过去生的记忆。还有在你之前活过的所有人的集体记忆,那就称之为集体无意识。   当你在大脑思惟的层次来体验生命的时候,大脑就会对当下的所有事物说:“我已经认识你了,对你我已经有了想法和判断,所以我不需要与你同处于当下,我不需要在此刻认识你,因为我早在过去就知道你了。”   这样就将当下的、动态的、生机勃勃的、显露灵性能量无处不在的、当下显现法性的这些万事万物都看成是静态的没有生机的死物了,这个就是错觉。所以我们一直活在这么一个错觉的世界里面,还把它当成是真的,我们一直活在无明系统里面,还认为自己很聪明,其实这些都是错觉。   大脑思惟只能通过记忆知道过去的事情,然后将它们投射到当下的时刻来解读万事万物,贴一个标签,并不能够真正地看到万事万物,这样不但是扭曲了当下时刻的真实相,也使你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真实相,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在法性法相上都迷失,因此三祖就教导说:“止动无动,动止无止。”放下妄想心,真心当下就现前。   【两既不存,一何有尔。】   相对的二元既然不存在,当然你就不可以说有一个“一”。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叫做“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很多人看了一点书,就以为自己懂禅了,到处问人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其实这两句话不成立,前半句说得糊涂,后半句更是瞎问。万法从来就没有归过一,归一不过是自以为,“一”更加没有一个归处,如果有一个归处,那归处就变成了二,为什么?因为有能归有所归,结果就变成“二”了。   【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究竟穷尽一切法的真理,到达根源、到达起点,那就称之为究竟穷极,你就会发现不存在一定的轨则。   一切的修行法门归纳起来就是两类:一类是在法性上来修明白心,一类是在法相上来修清净心。法性上修明白心是开显无我律;法相上面修清净心是遵循因果律。法相上面,日月星辰都有一定的运行规律,运行轨则;但是如果我们究竟穷极到法性上,那就是万法一如,万法一如当然就不存在轨则了。在时间的世界里面,万事万物都有它生住异灭的轨迹;在当下的永恒世界,心性不生,本无一法。本无一法,何来轨则呢?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   契入真心究竟平等时才能够与无为法相合,所有的有为造作就统统止息,所以说契入平等心,一切的有为造作就所作俱息。   正如牛头法融禅师所说的:“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往返无端,追寻不见。一切莫作,明寂自现。”不二本觉智慧不可以以知来知道,不可以以识来认识。真正的解脱并不是来自于想要得到解脱,在真正的解脱之中不渴求任何东西,包括不渴求成佛,不渴求解脱,不渴求任何东西;但是当然也不舍弃任何东西,不刻意去追求事物,也不逃避任何事物。   所以三祖开示说:“契心平等,所作俱息。”但是凡夫遇有就执著有,遇空就执著空,听说所作俱息就以为是消极避世,消极逃避这个世间,这个是大错特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的人,他做事情更加有智慧,更加有慈悲,有大能量。活在当下的人他没有任何问题,有的只是需要去回应的状况,为什么?你不给它贴一个标签就不存在什么是问题了,只是有一个你需要马上生起智慧去回应的状况而已,那么你就活在平等心之中了。活在当下就能够从过去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所以你的回应总是最恰当的,不复杂并且最有效率,最恰如其分。   我们活在当下就能够不被成见所束缚,所以就能够打破惯性思惟,就能够不断地创新,其实这个是我们根本的文化软实力。国家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实质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教育方法的竞争;教育方法的竞争实质就是在于如何打破惯性思惟,迅速地逼近真相,而不断不断地创新,而我们知道禅是创造力的源泉。   我们用一桩公案来看好了。   临济义玄禅师栽松次,檗曰:“深山里栽许多松作甚么?”   师曰:“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道了,将?jué头打地三下。   檗曰:“虽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   师又打地三下,嘘一嘘。   檗曰:“吾宗到汝,大兴于世。”   这桩公案法战可以分为两个回合,是说临济义玄禅师和他的师父黄檗希运禅师的一个法战。当然两位都是开悟的大德,他们之所以这样去作一个示现,是为了启发我们。   第一个回合是,临济义玄禅师正在山上,在寺院周围的山上去挖坑来种松树,他的师父黄檗希运就走过来了,表面上是问他说:“这个深山里面你种那么多松树干什么?”实际上就是问他背后隐藏的意思,因为这个语言总是落在相对法,所以他绕着圈子来说,实际上就是问他:“已经证得真如了,超越善恶的人,干嘛还做善事?”   临济的回答也很干脆:“一为宝相庄严,二为给后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同时拿锄头打地三下,意思就是说性由相入,不可以离开相去说法性。黄檗说,虽然如是,你也要吃棒子。为什么?因为“落草”。   禅门的规矩,当你被问到的时候,如果你用行为直接来表述、来回答,这个就叫做行本分事。如果你用语言来回答,语言就必然涉及到二元对立,所以就被称为“落草”,落草为寇,你的这个正念的王,转到二元世界,就变成寇了。   第二个回合就是临济又把锄头打地三下,再嘘一嘘,这个都是什么?都是由体起用正中来,说这个本体能够显现的妙用。   这一回黄檗希运认可了,而且高度评价,也是给他的一个授记了。“吾宗到汝,大兴于世”,事实也是如此,黄檗希运的禅法到了临济祖师手里面大行于天下,临济儿孙遍天下。   【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如果见到本性,心中一切的疑惑就消除净尽,信仰坚定,调直就是坚固地信仰。   法融禅师《心铭》上也说:“菩提本有,不须用守。烦恼本无,不须用除。灵知自照,万法归如。无归无受,绝观忘守……一心无妄,万缘调直,心性本齐,同居不携。”   菩提真心就是我们最深层的存在、存在的本源,真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所以不须用守。烦恼是大脑思惟制造出来的,它是妄上加妄,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不用刻意去消除它,不须用除。你只要起一念想消除烦恼的心,这个还是落在大脑思惟里面。   正如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所说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灵知指的就是存在的本源,它自照就万法归如,你活在当下就与万事万物处于合一和本然的状态之中,由于不二本觉智慧永远明照,因此对于明白自心的人来说不需要修行,所以说“绝观忘守”。   实际上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都只是为了破妄、破执,破除我们的执著心,息灭我们的妄念而已。因为真心本来法尔如是,亘古如是,不是你后来通过修才得到的,而是法尔如是的,不用修的。   “一心无妄,万缘调直”。所有的身心烦恼都是妄念,开悟以后,无生法忍的智慧生起来,所以开悟的心不执著于任何事物就能够看到万事万物的真相。但是当然在这个无渐次之中又不妨次第如幻。   禅修其实从法相上来说当然是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散乱心到集中心。我们一开始其实都是很散乱的,一直被大脑思惟控制了,所以纷纷扰扰,你通过禅修就达到一个集中心。   第二个阶段就是由集中心到统一心。统一心有三个层面:身心统一,自我与环境统一,普遍无限的统一。   第三个阶段就是无心。   前两个阶段的散乱心、集中心、统一心都是虚妄的,说白了,都还是在大脑思惟里面,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不经过这两个阶段直接到达无心。所以我们明白了,我们本具真心,但是我们修的时候,你一开始下手你还不可能摆脱大脑思惟。你要经过了由散乱心到集中心,由集中心到统一心,最后把这个统一心也爆破,才到达无心,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地不受大脑思惟的局限和束缚了,无心的状态。   我们看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也有,但是他们描述的那个实际上都还是只是在一个统一心的状态之中,并没有达到无心。要真正要超越统一心到无心,才可以说你没有在外道之中。否则的话,包括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实际上还是一种统一心而已。   或者有些人说:“我做功夫,或者我练瑜伽,或者我修禅定,我一直一直喜悦涌现出来了。”那个也不是,那还没有到家,还是在统一心之中。你的心开始凝定的时候,喜悦就会生起来,自然的喜悦它会不断地涌现,但是那个还不是,更往上到无心。   第二个阶段由集中心到统一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身心统一,这个时候忘掉自己了,不再觉知到自己的身体和念头了;第二个层次就是自我与环境的统一,这个时候不再区分人我,不再区分心与境了,这个时候就会有极大的喜悦生起来,会觉得更喜悦,任何时候每一个细胞都是喜悦的;第三个层次是普遍的、无限的、无垠的、广阔的、尽虚空遍法界的统一,只有甚深的禅定才会达到这种无限的统一,这个时候你觉得不再有烦恼了,但是其实微细的分别依然存在。   有一些人在这个阶段就认为自己开悟了,其实只是体验到一种深度的统一心罢了。一定要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内无身心,外遗世界,这样才会到达无心,才是真正的开悟。所以法融禅师说的一心无妄这个一心,其实是指无心,在无心之中无事可做,但是依然做事,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生心无住”。   “万缘调直”不是指体验到统一心的喜悦。当然我们到达统一心的时候,那种状态就是体验到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都是美妙的,都是喜悦的,这个是好的现象,但是还是妄心,还是没有到无心。   诸佛是一心如实观,我们昨天讲到了禅不是唯物观,不是唯心观,而是如实观,整个佛法应该说了义的是如实观。不会加上一个“啊!这是美妙的,这是和谐的”,加上这个你还是处在一个统一心的状态之中。你只是如实地去观万法,这个是无心的状态,万物它呈现出本然的状态来,到达无心的时候就到达了三祖开示的“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所以我们读《信心铭》,不要去思惟它的义理,为什么?这个是祖师,他的觉悟心、他的开悟心、他的智慧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那我们一直用我们的心去感知它,我们就会有或浅或深的体悟浮现出来。其实你不要去判断它浅和深,因为都是法尔如是的,有浅深就还是大脑思惟。所以你一直这样去用你的心去相应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大的受用,大的加持。那么到达了无心就到达了三祖开示的“狐疑净尽,正信调直”了。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无有少法可得,那么你留什么呢?一切不可留恋,无可记忆,不见有少法可得,就名为见性。   凡夫用大脑思惟制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虚妄世界,制造了一个记忆、观点、想法的世界。你相信这个大脑世界是真实的,因此你就被囚禁在里面了。你一旦真正地内心深处确认这个大脑思惟不是真实的,这个大脑世界不是真实的,它就开始瓦解了,所以说用大脑思惟的人是自己大脑的囚犯,而这个监狱就是你的大脑思惟制造出来的。   在一个微细的,压抑在内的无意识的层面,你会记得你过去的痛苦和局限,这种过去心投射到未来就会使你一直在内心深处去试图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种投射就使你离开了当下的世界,而把自己囚禁到大脑世界里面。   而一个活在当下的人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所有的自我感,真正地纯然地与万事万物处于合一之中。因为他知道,只有当下时刻是生命的真相,每一刻都是新的,每一刻都被完整地体验以后又被完全地释放;因为被完整体验、完全释放,所以每一刻它都能够还归到不二本觉智慧的真如性海之中,回归到智慧海之中,所以他不会有留恋、不会留下烙印、不会被已知的知识困住。   而凡夫每一刻都是被拉出了当下,他不能完整地体验,不能完全地释放。他的体验只是有选择地体验,他的大脑思惟、他的知识告诉他,你要选哪一部分,他就只看到那一部分,他也只能体验到那一部分,而他认为这个是完整的,因此他一直处在分裂之中,他一直不能完全释放。他有很多东西,自己把它强行压抑下来,不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痛苦之身,因此就留下了烙印,留下了记忆,累积成知识。   可见凡夫是念念归到无明,活在当下的人是念念归入不二本觉智慧,所以三祖从他的智慧心、觉悟心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教导就是:“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虚明自照。虚明其实就是灵知,就是法融禅师所说的“灵知自照,万法归如。”修行解脱是要靠智慧力的,不是靠蛮干的,如果我们用妄心,有所求、有所得的心去勤苦修行,还是落在大脑思惟里面不能解脱。   正如宋朝时候的大慧宗杲禅师所说的他的修行经验:“省力处即是得力处,得力处即是省力处。”功夫真正得力了,一定不是靠劳心力,不是靠去劳劳碌碌,不是靠思惟,不是去刻意地维持在某一种状态,不是要刻意地装作道貌岸然,而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虚明自照,灵知自然有照的功用。   法融禅师也开示说:“生无生相,生照一同。”开悟的心生起的是自然的回应众生的智慧,所以生照一同,因此我们就能领悟三祖所教导的“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   见性的智慧不可以凡夫的大脑思惟去思量、去理解,众生的识情难以测度如来的境界,所以三祖开示说:“非思量处,识情难测。”你越思量就离道越远了,你越想用意识心去猜测它、去认识它、去卜度它,就越来越迷了。我们也来看一则公案好了。   一僧问百丈:“抱璞投师,请师一鉴。”   师曰:“昨夜南山虎咬大虫。”   僧:“不谬真诠,为何不垂方便?”   师:“掩耳盗铃汉。”   僧:“不遇郎中鉴,还同野草薪。”师便打。   僧:“苍天苍天”。   师:“得与么多口。”   僧:“罕遇知音。”拂袖便行。   师:“百丈今日输却一半。”   这则公案是说,师父想教弟子,但是这个弟子执迷不悟,棒子也打不醒。可以分为四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就是有个僧人,他来请求百丈怀海禅师来给他印证,印证他已经开悟了。璞也就是玉石,你把它剔除外围的石质,就显出价值连城的美玉来。这个僧人就用来比喻佛性。   “抱璞投师,请师一鉴”,意思就是说,我已经开悟了,请师父给我印证。   百丈怀海回答说:“昨夜南山虎咬大虫。”大虫就是虎,意思是说你本来就是佛,何必再来求佛呢?你是佛还要求佛,还来求印证,那就是虎咬大虫,也就是说你头上安头。   第二个回合就是指这个僧人还是死抱着自己的知见不放,他的大脑思惟就认定有一个可以思惟的开悟、成佛,所以他就继续不死心。   继续来说:“不谬真诠,为什么不垂方便?”就是说我们真如本性是真实不虚的,为什么师父您不给我垂方便接引,给我印可呢?   百丈就回答说:“掩耳盗铃汉。”就是我已经用虎咬大虫来作比喻了,其实就鉴定你所抱的璞玉了,也就是肯定了你有佛性(当然人人皆有佛性)。如果你是真的狐疑净尽,你已经到了不疑之地,你非常有自信心,其实你是真的悟了,你当然就有绝对的自信心了,你到不疑之地这就已经是印证了,你还要去垂什么方便呢?那就更加是头上安头了。   你不能自肯,不能真正地见道,你不过是大脑思惟你认识了,你就落入到概念里面了,落入到大脑思惟里面,还要祖师来鉴定你这块璞玉,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所以就呵斥他掩耳盗铃汉,自己骗自己。   第三回合就是,这个僧人当然他是从理论上面是明白了,但是他没有实际的修行功夫,他是耳食之辈。宗门下把这个呵斥为耳食之辈,听了很多了,也会说,没有实际的修持功夫,总是落在观念里面。   经过了祖师的两番教导,他还是死抱着这个开悟、印证这样的观念不放,其实你存在一丝一毫的观念,你都是在大脑思惟里面。   这个僧人继续说:“不遇郎中鉴,还同野草薪。”意思就是说即使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如果不经过郎中的鉴定就和野外破房子外面堆的那些柴火就没有什么两样,就不值钱。意思还是说师父你要印证我,我是名贵中药材,要郎中给我鉴定一下,不然我就同野草没有差别了,我同柴火没有差别了,这个就是死执著。   百丈禅师当然是明眼大宗师,举起棒子来就打,他打是干什么?要打掉他那个大脑思惟,打掉他大脑思惟的观念,哪里有一个什么开悟的观念可以给你去抓住不放呢?   这个当然就是什么?我们昨天说的夺所的方法,如果你根器够,你的这个观念就被打掉了,这个所,你所执的观念就打掉了;那这个能,能所相对,你把这个所打掉,这个能就独露,独露,它的性体就显出来了,就开悟了。所以你不要看祖师的棒子,一棒子打下去就开悟了,只要你根机好,根机不好头打破也没用,所以这个举棒就打,但是可惜这个僧人不是那种根器。   第四回合,这个僧人挨了棒打,就说:“苍天,苍天。”表面看起来,他好像是在棒下已经透彻了,为什么说苍天苍天呢?但是其实这个是他学来的,我们从后面来判断他是学来的,不是他真实的功夫。他如果是真实的功夫,他自己说出苍天苍天就对了,但是不是。他是从邓隐峰跟希迁祖师那则公案里面学来的。   苍天苍天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说我们的真心即是法界,日月星辰等等的一切无情万物都是法性显现,都是法界庄严,所以说“苍天苍天”。   但是因为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从公案里面偷学来的,一种是自己真正悟到的。所以百丈禅师还是不给他印可,还要再考察一下,甄验一下,甄验过,因此就故意又说:“得与么多口。”意思是说,我打你是因为你多嘴,一句“不谬真诠”,已经是够了,你还要我“再垂方便”,还要引我全身落草来教化你。   但是这个僧人显然他还是落在二元对立里面,死抱着那么一个开悟的观念、求印证的观念不放,所以他马上马脚就露出来了。师父一试,他二元对立就冒出来了,就是说“罕遇知音”,哎呀,我开悟了,可惜遇不到知音给我印证,而拂袖便行,怒气冲冲跑掉了。   其实是什么?觅“迷”尚不可得,哪里还有一个“悟”的观念呢?你真正悟的时候,连迷的念头都没有,觅迷尚不可得,哪里会有悟的观念呢?   所以百丈禅师就说:百丈今日输却一半。意思是什么?这个僧人落入到大脑思惟里面不自知,打也打不醒,所以这个僧人就输了一半;但是百丈禅师善巧点拨,不惜用棒喝夺所激烈的方便,也不能奏效,所以百丈也输了一半。   就是这样的,如果主对主,那就双得,大家都是明眼人;如果是这个弟子原来没有悟,但是师父棒喝他开悟了,这个也是双得;但是如果是师父是明眼人,弟子打也打不醒,那就是都失。   百丈怀海的徒孙,也就是临济义玄禅师就说,参禅之人有四种情况,也就是主中主、主中宾、宾中主、宾中宾。   也就是说,如果善知识和学人都是明眼人,那就是同得;就是主看主,也就是善知识和学人都能够随处做主,都能够不落入到二元对立里面去。   如果善知识是明眼人,而学人执迷不悟,那就是主看宾;主看宾意思就是说,你看这则公案里面就是明显的主看宾,学人落入到二元对立里面去了,虽然经过善知识的棒打,他还是抵死不肯放,怎么打他,他都还是抓住这个开悟的观念不放。   如果明眼学人遇到一个心地未明的导师,那就是宾看主。如果学人和导师都是心地未明,那就是宾看宾,就是形同儿戏,就是胡闹了。   主看宾、宾看主、宾看宾都是同失,主看主是同得。为什么说这三种情况都是属于同失呢?因为主人和学人都会失去禅宗的宗旨,为什么?因为“为非器众生说甚深法,是菩萨谬”,他不是那种契入甚深佛法的根器,你出于菩萨的悲心,一定硬要为他说甚深的佛法,来说甚深的禅,说顿悟的法门,不惜浑身落草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是菩萨谬。牛不肯吃草,你拼命按着也没有用,所以这个是菩萨谬。   可见见性的智慧如果没有实证的功夫,你只是用凡夫的那些小聪明去猜测,是不可能契入的,所以三祖就教导说:“非思量处,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一真法界没有自他对立,是自他不二的,是生佛平等的,“无他无自”可以从胜义谛、世俗谛两个层面来说。   胜义谛的无他无自当然是不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说出来就不是了。   世俗谛的无他无自,我们可以用比喻来说,也就是说,你既是海洋也是海浪。在最深层的当下,自性的海洋是深邃的,是无限宽广和寂静的,所有你个人的自我感都完全消失了,也没有任何的分裂感,没有任何的意识的表达,你只是全然地、纯然地活在当下。   当海浪出现的时候,你恢复了你的独特性,你以海浪来表达自己的海洋。你活在当下,同时能够在时间的世界里面自如地运作,自如地来去,随众生的需要而生起智慧来回应众生,境来则应,不起执著。境去随空,不生留恋。不会与任何众生业力牵缠。   如果众生某一个人对你有瞋恨或者傲慢,但是你当下就能醒觉,恨或者傲慢的能量是来自于他的内在,与那种能量共处的人是他,那种能量使他被恨或者傲慢所困住,因此,你的心一直能够如如不动。如果说你会生起什么心的话,你唯一生起的是怜悯心,你会很悲悯他。   你从来不会去想要控制任何一个人,心境相对的时候,心不趣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自然就妄念不生,于道无碍。任何时候你都能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说:“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   这个“急”不是着急的意思,因为我们昨天也说了,你越急就越迟,就越缓,这个“急”是迅速的意思。如果你要迅速地与佛心相应、与禅相应,只要当下进入不二法门,能所不二、心境不二、境智不二。活在当下是没有相应的练习的,更没有过程,它是瞬间立刻发生的。正如《圆觉经》上所说的:“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只要你与一切都能够同处于当下就可以了,所以其实只有两种情况,你不是已经活在当下,就是一定不在当下。   【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不二法门法法皆同,同一如来藏性。不二皆同,当一个人开显了如来藏性,就能够体悟到万法无不包容。我的知觉遍满万法,灵知遍满万法,而我不见了,无不包容。与佛心相应最快的就是全身心活在当下,融入一真法界。   我们之所以烦恼痛苦,是因为用过去心累积的种种经验和知识构建了大脑思惟;用这个大脑思惟去取舍种种相,就永远活在过去心的投射和未来心的妄想里面,所以不能够见到生命的真实相。活在当下就能够把所有的分别念都融入到体性,就是入一真法界。十方法界有大智慧的人都入于最上乘的禅法,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我们也看《宗门武库》上面记载的一则公案。   一日,王荆公(王安石)问张文定公:“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后绝无人,何也?”   文定公曰:“岂无人?亦有过孔孟者。”   公曰:“谁?”   文定公曰:“江西马大师、坦然禅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门。”   荆公闻举,意不甚解。乃问:“何谓也?”   文定公曰:“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焉。”公欣然叹服。   后举似张无尽,无尽抚几叹赏曰:“达人之论也。”   这一段是王安石有一点很不理解,他就问一个同事张文定公说:“孔子过世以后一百年了,又出了一个圣人就是孟子,亚圣。孟子之后,中国的儒家再没有出过圣人了,后绝无人,为什么呢?”   文定公就跟他说:“岂无人?”哪里没有,还是有,并且有超过孔子和孟子的人出现。王安石就问:“是哪个呢?是谁呢?”文定公就说:“你看,江西的马祖道一禅师、坦然禅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禅师、岩头禅师、丹霞天然禅师、云门文偃禅师,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明心见性的大彻大悟的大圣人。”   荆公闻举,意不甚解,乃问:“何谓也?”说为什么他们会跑到禅门里面去?文定公曰:“儒门淡泊,收拾不住。”儒家的思想太浅了,所以都跑到禅门里面去了,在禅门里面开悟成圣人了,“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不是后来没有出人才,而是天下第一等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都跑到禅宗门下去了,所以儒家再没有圣人出。   “公欣然叹服”,王安石很赞叹,觉得很服气,说得很对。后来又有人把这个对话就告诉了张无尽(无尽居士即张商英,他做过宰相),他听了以后就很叹赏说,这个是达人之论。正如三祖所悬记的“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这首偈就是说,对开悟的心来说,时间空间都只是人类大脑思惟创造出来的概念而已。开悟的人是超越时空的,超越了相碍缘起这个时空,你活在这里面其实是一种根本的障碍,超越了法界缘起。   宗就是见性的大法,一悟就一超直入如来地,超越了时间的长短,亘古以来,法性常存,刹那即永恒,一念即万念,等无有异。所以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就是说超越了空间,前面是说刹那即永恒,一念即万年,等无有异,是超越了时间。这里是说超越空间,对于开悟的心来说,无在无不在,真心无相无不相,无相故无在,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唯证相应,一落入言说就是二元相对,真心无不相故,无不在。如来藏性没有长短的时间观念,也没有远近的空间观念,时空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概念而已。由于真心没有远近的观念,所以说远在十方就等同于目前。   我们真正地活在当下就会超越时空,就会与佛和历代祖师在万物之中活生生地相遇。活在当下,人间就是天堂,娑婆就是净土;活在当下,你就体验到佛的心,万事万物都是佛的化身,散发着灵性的能量,充满着无限的光明,那光明就可以将虚妄相的种种观念都消融掉;活在当下,你就能够活在生命的真相里面,活在你的灵性生命的层面,你就能够体会到三祖大师所开示的:“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这首偈是讲开悟的心超越了大小等等相对的观念,大小不二,边是边沿,表是表相,边表就是指范畴边界。小到一粒微尘的空性与大到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性都是同一空性。   圣人见体,体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所以说无有边表;凡夫见相,对相就起种种的分别执著,所以就有爱恨交织。   其实大与小这么一种差别都是大脑世界的产物,当你活在当下的时候,能够从受局限的大脑思惟解放出来的时候,你就进入了无限而永恒的同时充满无限活力的寂寂惺惺、惺惺寂寂的当下灵性世界。任何现象界其实在悟道的人看来都是心性,都是法性,万法皆性空,空性无大小。所以说:“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这是说开悟的心,有无不二。   缘起的东西当下就是性空,有即是无。缘起有的当下是法性空,而性空展现在缘起的有里面,无即是有,无不离开有。所以僧肇论师的《肇论》非常透彻,如果我们学《肇论》和《坛经》结合起来的话,就一定能够很受启发。   《肇论》上说:“是以圣人,处有不有。居无不无,虽不取于有无,然不舍于有无,所以和光同尘,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泊尔而来,恬淡无为,而无不为。”   不取于有无,不舍于有无,不取不舍就是见性成佛道。如果不是如是地来修不二法门,你就不必要修。为什么?因为你不能见性,所以说“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能够通达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就能够体验到活在当下时刻就已经足够了,就会得到最深层的满足感。活在当下完全地觉醒就是最伟大的奇迹,所以明心见性的人并不是到外面去找奇迹,找神迹,而是当下就是最大的奇迹。   那么如果不满足,你就必须离开当下去继续寻找,你唯一可以去的地方是哪里?就是你的大脑世界。在那里面你只能够找到空洞的记忆和虚假的承诺,关于你未来在多少年你可能会证悟、会开悟,这种虚假的承诺就会使你在梦中不能醒来。   因此活在当下,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就能获得最深刻的满足,止息向外追寻,向外寻觅寻找的狂心,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所以三祖就教导我们:“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一即一切就是如来藏的绝对心性,她涵盖了一切万法;一切即一,就是种种差别缘起的万法是同一空性。我们妄起知见就会有高下,我们放下知见,一切即一,但能如是入于平等不二的见性大法,成就佛道,何虑不毕啊,识得一万事毕,何愁不开悟呢?   但是对于凡夫来说,他听到一,他就执著于一,他在实修的时候,他到达那个统一心,他就误认为就是开悟了。其实三祖所说的这个“一”不是统一心,而是无心,是大圆相,是无在无不在,是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迷的时候是自己障碍自己;悟了,自通。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深信真心是离能所,离二元对立的不二法门,叫做信心不二。入于不二法门,更能够深信绝对的一心。这个绝对的一心不是那种统一心,而是无心,就是真心,就是不二信心。活在当下现前一念心性,本体性空为法身,现前的一念心性自性光明为报身,现前的一念心性大悲周遍为化身。所以说如来说三藏十二部,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说现前一念心。   禅是重在于实修,重在行的,信心不二,唯证相应。我们也来看一则公案好了,我们看看那些真正达到了信心不二,不二信心的人,他们是什么境界?他们在被师父考验的时候都一直不落入二元。   僧从定州和尚会里,来到乌臼。   乌臼问:“定州法道,何似这里?”   僧云:“不别。”   臼曰:“若不别,更转彼中去!”便打。   僧云:“棒头有眼,不得草草打人。”   臼云:“今日打着一个也。”又打三下,僧便出。   臼云:“屈棒元来有人吃在。”   僧转身云:“争奈杓柄在和尚手里。”   臼云:“汝若要,山僧回与汝。”僧近前夺臼手中棒,打臼三下。   臼云:“屈棒,屈棒。”   僧云:“有人吃在。”   臼云:“草草打着个汉。”僧便礼拜。   臼云:“和尚却恁么去也。”僧大笑而出。   臼云:“消得恁么,消得恁么!”   这则公案就是主看主了,善知识和学人都是明眼人,法战就精彩纷呈。可以分为五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就是,定州和尚的弟子到乌臼禅师的道场来参学,定州和尚是神秀大师的徒孙,乌臼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这个定州和尚的弟子跟乌臼禅师是同辈分。   乌臼禅师就问来的这个僧人,说定州和尚他所说的法跟我这里说的法有没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僧人就回答说:“不别。”意思就是说都是禅宗宗旨,没有差别。   但是其实你回答一个“不别”,你就有一个落处,为什么?不别是和别相对的,没有区别是和有区别相对的,所以只要你一回答“不别”,就有一个落处,就有一个相对。落到一个落处里面,一有落处,就有阻隔。   所以乌臼就回答说,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你就不必到我这里来了,你还回原来的地方去。便打,这个打就是打他这个落处。   第二个回合,这个僧人就说:“棒头有眼,不得草草打人。”意思就是说,祖师手里的棒子不是轻易用的,棒头长眼睛的,要看清楚对方。意思就是说,我是有道之人,我已经见性了,你不能够瞎打人。   这个乌臼禅师就说:“打着一个了。”今天打中一个了,又打三下,意思就是说什么?就是说今天正好打准一个了,什么意思呢?绕一个圈来说的意思,棒头有眼不得草草打人,你后面的意思就是说你是有道之人;那你这个有道还是一个观念,你有这个观念我就要把你这个观念打掉,所以又打三下。那怎么办?这个时候你最难回答,你什么话都不能说,一说就落入相对。   这个僧人还是厉害,他是个明眼人,他不能说怎么办?他用行动来表明,“僧便出去”,出去往外走,这个往外走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真的明白人,知道无法用语言说,所以用行动来表达。还有一种,他是个糊涂人,他以为祖师要打他,所以掉头就跑。   有两种情况存在,所以第三回合乌臼禅师还要继续考验他,就说了一句话:“屈棒元来有人吃在。”意思就是,冤枉棒子也有人挨,其实就是说明心见性的人,心地明白的人当然马上就会回头,你不明白心地的人挨了棒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当然就不会有下文了。   这个僧人如果他没有下文,他不回头,那就说明他就是个懵懂汉;如果他是明眼人的话他一定会转身。   果然这个僧人就回头说:“争奈杓柄在和尚手里。”杓柄就是杀活的权柄,你是这里的主人,所以杀活的权柄都在你手里面。这个杓柄,北斗七星那个勺子的柄叫做杓(biāo),杓柄。言外之意就是说,你是主,所以杀活的权力在你手里,如果我们两个换一个位置的话,你也要吃屈棒。你看,禅是扫除一切知见的。   臼云:“汝若要,山僧回与汝。”乌臼禅师看准这个僧人还是有料的,他马上说,你如果要我就把这个棒子给你,看你如何处置。这个僧人毫不客气,夺过乌臼手里的棒子就打乌臼三下。   乌臼就说:“屈棒,屈棒。”意思就是你这是棒头无眼瞎打人。   这个僧人说:“有人吃在。”意思就是只要你说“屈棒”,说屈棒是什么意思呢?就说你棒子打错了,棒子打错了,你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呢?就说你是明眼人,明眼人就不会吃屈棒,你表明你是明眼人;但是只要你想表达你是明眼人,这个明眼人还是一个观念,还是有一个落处,所以有落处就该打棒子,并不冤屈,并不冤枉。当然乌臼禅师是宗师,他自然有腾挪的空间,马上轻巧地就转过来了。   第四回合,臼云:“草草打着个汉。”意思就是说,我今天打中了一个明眼人,我如果不是有过人的手段,我就不能够打中你这个明眼人;你如果是懵懵懂懂的,我纵然是道眼明白,也是双失,为根器不够的人说甚深法是菩萨谬,也是双失,幸好你道眼明白,所以说,今日草草打着个汉,今天打中了。   僧便礼拜。这个礼拜其实很有意思在里面,就是说,你说你打中了一个明白人,但是你还是有个落处,你不是说你是一个能打中明眼人的善知识吗?你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有一个落处,这个僧人看出了这么一个明显的破绽,所以他就用礼拜来借机坐实,坐实他,也就是说如果乌臼禅师坐在那里面受礼拜的话,他就给这个僧人顶死了,为什么顶死了?你给人家坐实了,你还是有一个落处嘛。   第五个回合,乌臼禅师还是有他游刃有余的转身之处,他就看出这个僧人想坐实他这么一个想法,这么一个法战的机锋,所以他就称这个僧人为和尚。   其实在丛林里面,只有堂头大和尚、方丈才能够称为和尚,你向我礼拜是想借机顶死我,所以你看他这个话是说的:“和尚却恁么去也。”   意思就是说,他反过来称他为和尚,为什么?因为他的棒子已经交给他了,既然你是主,你就不能够向我礼拜,现在你是主,你却向我礼拜呢?你就这么放过去了吗?意思就是说,你想顶死我吗?   和尚却恁么去也,僧大笑而出。这个法战就圆满了,意思就是这个出家人大家相互之间这个法战很激烈,大家都已经知道,心心相印了,已经把所有可能存在的落处全部都挑干净了,所以大笑而出。意思就是说,你也明白,我也明白,我们再打机锋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就大笑而出。   臼曰:“消得恁么,消得恁么。”意思就是称赞这个定州来的僧人,他是明眼人,他消受得了。   消受什么?如果是明眼人,如果是祖师,你不可以拿棒子打他,打的话这个罪过很大,你没有透彻的话,这个果报很大;但是说他消得,也就是说他也是明眼人,这个法战是为了启发众生的智慧,所以是消得的。   正如永嘉禅师《证道歌》上面所说的:“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祖师可不是能够打的,如果你道眼不明就罪过很大。   曾经有一位慈寿禅师给襄州郡守冤屈抓进去了,后来他的首座带着很多出家人去迎接他。半路上遇到了,住持就指着地,那地就拱起来了,那个郡守很害怕,马上叫人连夜把那个地铲掉,第二天又冒出来了,当然后面的果报还是挺大的。   两个消得恁么都是称赞的意思,称赞这个僧人是明眼人,也称赞是双得,自己也能够有这么一个激烈的精彩的法战来启发众生。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道本无形,一切语言不能表达,言语道断,用语言就容易落入到二元相对,所以释迦牟尼佛和大迦叶尊者,他们都要借助拈花和微笑来表达超越二元相对的那种心心相印。   心行处灭,我们说开悟的人是言语道断,真如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处灭就是说如果你用意识心来揣摩、来理解,就已经不是道了。道也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非去来今,不在三际,不离三际,不在十方,不离十方。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意思就是大道不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也不是凡夫心行可以思惟和理解的,大道超越时空。   傅大士的《心王铭》在最后也说:“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有缘遇者,非去来今。”   五、总 结   我们《信心铭》就简要地学修了一遍,我们略作一个总结好了。   其实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悟修二门,一言以蔽之,可以用悟门和修门两个来概括,其实也就是信解行证。解门就是悟门,行门就是修门。当然你有了悟和修,有了解和行,解是以信为基础,行必然证果,所以信解行证都在其中。   悟门以明心为要,修门以净心为要。悟门证量的标准就是明白心,明心;修门证量的标准就是成就清净心,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成就清净心当然就诸法实相现前了。   我们学禅关键也就是两点,就是见地与行履,见地与行持。参禅,见地一定要透脱,禅是悟后起修的,她是一佛乘,最上乘,所以起点是非常高的,悟后起修,悟到本自现成、至道无难,至高无上的大道原本就在一切事物上现成存在,所以称之为无难。   你看我们的祖师开始一句话就直接让我们马上成就明白心,至道无难。不见一物名为见道,禅的见地是最透脱的,如果有人学过大圆满法一定知道,大圆满法还有一个本来清净见,禅宗是连这个本来清净见都要破掉。   我们通过不同的见地来指导修行,身心会产生不同的走向,身相和脉轮就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个当然是说实修的功夫,法相上来说的了。   比如说,你会打太极拳,那太极拳运气,这个气是走什么?走任督二脉,所以你打久了,形塑出来的身相就是含胸拔背。那么禅的见地是怎么?禅是破除一切见,直下显真心,所以你用禅的见地来修,你很快就会气入中脉。   《三摩地王经》上面说,气不入中脉而言开悟者一无是处。所以迅速地就会气入中脉,禅的见地是要打破一切的教条。   比如径山智策禅师,他曾经引用《金刚经》上的偈语来开示众生,我们都很熟悉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就是说,如果我用佛的三十二相来见佛,你见到的只是化身佛,你难以见到佛的本体法身佛。你用佛的六十韵音语,认为那就是佛,你见到的只是化身佛,你难以见到佛的本体法身佛,所以“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个是佛陀来引导凡夫众生开悟,教众生不能够执著于声尘相,不能够执著于色相,哪怕最微妙的、最殊胜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也不可以起执著心,否则的话,你就不能见性,不能见法身佛。   如果凡夫心听了以后,他对这个认为他理解了,但是他还是落在大脑思惟里面,并不能够起用。所以径山智策禅师从开悟者的心境“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这么一个开悟心体悟到,其实要打破凡夫心学了经典以后的另外一种执著。   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从见性以后的开悟心中,他们开悟的人看一切语言相,一切境界相当体就是法身如来,这些语言相、境界相,这些色尘、声尘并不会障碍,你心迷的时候才会被障碍呀。   所以他另外作了一首偈子:“色见声求也不妨,百花影里绣鸳鸯。自从识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袖香。”自从识得金针后,识得金针是什么?就是见性。我们能够明白,真正地体悟至道无难,那么一任风吹满袖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都当体能够见性,当体能够见如来,见法身如来,这个其实就是打破教条了。   当我们见地透脱了,生命中本具的灵性的能量被唤醒,大脑思惟才会安静下来,大脑里面的喋喋不休才会止息下来,所以禅的一个修法就是一句话:“与其我修佛,不如佛修我。”这个是关键。   我们一直想,我要修佛,我要修禅,但你有没有想到你这是一种局限性呢?你有没有从另外一个层面来想,不如佛修我。什么是佛修我?见地透脱了,本具的灵性的能量会自然地、自如地照亮大脑思惟的浮云,使我们超越二元相对,这个就是佛修我。什么佛修我?法身佛,法身佛自然地穿透小我,所以我们能够念念见自性,也就是一切现成的现量境。这是禅修的第一个关键,见地要透脱。   第二个关键禅的行持,要能够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也就是要用心生活,不要用大脑生活。感情是属于大脑的,慈悲是属于心的,所以有慈悲的人,他是单向度,他只会一直关注众生,没有说要求一个什么回报,没有这种与众生的业力牵缠。他是内在已经充盈了,已经满溢了,自然流出来,溢满法界。   同样的,聪明是属于大脑的,智慧是属于心的,当你能够接受自己的一切,不想在别人面前有任何掩饰的时候,你就开始醒过来了。为什么?你已经看到大脑思惟的轨迹了,所以你不想有任何的掩饰了,这个时候你就是醒过来了。   正如三祖所开示的:“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当你还试图去掩饰的时候,你就是被大脑思惟所局限了。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都是为了帮众生破执著,息妄心。活在当下就是不要做书本的学生,而要做生命的学生。   画家黄永玉是一个鬼才,他曾经说过一个寓言。   他说螃蟹、猫头鹰、蝙蝠它们去上课,去上一个恶习改正班。几年以后,它们都顺利地毕业了,而且获得了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然还在横行,猫头鹰仍然还是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然还是脚上头下倒悬、倒挂。   这个寓言很短、很简单,意思就是说行动比知识更重要。   你就是拿到博士学位又怎么样?那只代表你有知识,并不代表你的身心改变了,并不代表你一定有行动力。   我们通过这次禅修营,我们已经解悟了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但是一定要知道,这个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将它内化成为自己的生命体验,如果你只是记得《信心铭》的句子,而无法产生真实的受用,它是它,你是你,不过是冰冷的书本而已,它和你当下活生生的生命没有关联,它不能够改变,不能够融入的时候,那你没有真正学会。   所以不要在义理上面去琢磨,也不要执著于我说的这个语言相,而是要在生活工作之中来运用。让《信心铭》的诗偈直接融入到当下的、活泼泼的、生机无限的、创意无限的生命,当下的活泼泼的生命直接融进去,这样就对了。因为什么?因为“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我们已经明白了,其实至高无上的大道,法尔如是,亘古如是,在万物上面现成存在,所以它无难,这样你当然非常有信心。我们可以看到《信心铭》是祖师从开悟心、智慧心里面自然流露的。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这是生命智慧的最高境界。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这个是生命的深刻体验,一切都要回归到当下的生命。   “真如法界,无他无自。”“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这个都是说生命的大能量,这个都是灵性能量的显露。   所以我们看,出世间的成就,世间的成功,你要能够成大气候,你要能够成就生命的大境界、人生的高度,一定都需要有三要素,也就是生命境界要高、生命的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其实也就是什么?也就是大智、大悲、大雄力,有了这个三要素,你在任何行业之中都能够有大成就。   比如说明朝时候有位大医叫做卢晋公,他是参禅开悟的,他悟的是医学,成为一代名医。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他本来出家当过僧人,是禅僧(禅宗里面的僧人),后来成为一代大医。又比如说日本的松下幸之助,我们最近大家比较追捧的稻盛和夫,其实都是在学禅之中领悟到办企业的智慧。   像稻盛和夫所说的,要以利他精神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办企业是为了更好地利他,不是为了利润,但是利润会源源不断地随之而来,越为人,己越有。   我们这次的企业家禅修营虽然只有短暂的三五天,但是“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我们通过《信心铭》的学修,真正地相信“至道无难”,大道现成存在,真正相信自己拥有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的智慧活力。从此我们能够全然地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是朝着觉悟的方向、解脱的方向。虽然我们还要工作,我们工作做得更好,生活也更开心,但是时时刻刻我们都是在朝着觉悟的方向、解脱的方向。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他所在的位置,而是他所朝的方向。   可见这三天是我们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三天,是我们在当下与三祖大师相逢相遇的时刻。我们通过禅宗公案的参悟,我们引用了很多禅宗祖师的公案,我们来看那些祖师,他们是怎么样生死自在、杀活自如的。任何时候都不会落入头脑世界,任何时候都在佛世界,都在当下永恒世界,就能启发我们能够像禅宗的祖师一样,去亲证不生不灭的自性,亲尝不二本觉智慧之果,亲尝智慧果。   禅宗的祖师已经证明,我们也一定能够证明,在生老病死无情的自然法则面前,不得自在的弱小的生死凡夫,一旦见本自性,能够见真心,就是笑傲生死、活力无穷的真正强者,就是圆同太虚,无欠无余的大智者。愿大家都成为这样真正的强者和真正的智者。   《信心铭》就讲到此地,阿弥陀佛!我们在圆满的时候作个回向吧,回向一切法界众生都能够遇明师,闻正法,顿悟成佛!   解 答 篇   各位善知识,听了大家刚刚的分享确实非常感动,大家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修行各方面来表达对我们最大的自性功德宝藏的一个开发的过程,其实我觉得大家都是在讲说《信心铭》,觉得非常赞叹。   刚刚那些题目我在开始的时候也略略看了一下,我想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会一一地去说了,我想有这么一些有共通性的情况大略地说一下。   有一类的问题是关于说活在当下如何与生活工作中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还有是接了很多法,发愿要达到修学的目标等等。其实我们不需要对这些题目一一地来说,我想有综合性地来说一些。   首先,修行其实关键的就是从我们的见地上面来提升,这个应该是一个根本的关键。其实我们此次禅修营学习《信心铭》,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能够树立一个最究竟了义的正见。   也有一些同修就有提到说,我又听了其他法师的讲法,是不是可以结合起来听等等,也有一些提了一些是关于密宗等等。其实我想,修持上面应该来说有一些共通的,就是说,我们如果要在此生此世解脱的话,应该是有戒律和禅,这个是我们共通的。   戒律是我们所有的法门、所有的宗派都需要遵循的,戒律并不是约束我们,实际上它是一种自由,让我们遵循规律,会更自由。   禅并不是禅宗,也不是从宗派这么一个角度来说,而是说我们能够有正见,如果我们能够从开启我们的真心开始起修,这个是修任何法门都能够成就的。   我们一定不要从相上面来比较,我学了很多法门,背了很多功课,我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一定要从当下开始起修,而且契入到我们的真心本体。   我也很赞叹大家前面分享所讲到的,实际上见地我们如果能够透脱的话,这个就是我们找到了电源,我们不是单纯地去从某一个法门里面,我增长了能量,实际上如果我们找到电源,我们就能够成为一个宇宙能量的容器,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我们从当下的生活之中,当下的人际关系之中,当下的工作之中来修,来转变,实际上很简单,就是说,我们活在当下从哪里开始?   比方说我们眼下有一百多人,我们有这么一个环境,那我觉知一下,我有紧张吗?我跟我周边的人有疏离感吗?我跟眼前这个桌子有疏离感吗?不是开玩笑,跟万事万物我都应该完全地没有疏离感,为什么?有疏离感、有紧张、有距离,那表示什么?那表示我还没有放松。   其实心性大休息,当我们真的是从大脑的喋喋不休里面解脱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彻底地休息,彻底地心性休息。所以我们真正能够体悟到《信心铭》的话,那我们应该是完全地放松,完全地跟万事万物都没有疏离感,当然我就不会有紧张,我们就能够感知到万事万物与我同在。   第三个,想跟大家说的就是在修持上面一定是从当下的身心开始起修。我们闻思了很多法,但是我们是一定摆不脱大脑思惟的控制,但是当然我们大脑思惟会松动。   我看到有一位同修,他有说到听了黄龙慧南禅师教化两个学人的公案以后,觉得,原来这个禅从感性认识也不可以入,从理性认识也不可以入,那要由悟性认识开始,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还是掉到一个局限性里面去了。   我们从另一面来说,感性认识也可以入,理性认识也可以入,为什么?只要你不执著就好了,从万事万物当下就可以入,对感性认识你有,但是你不执著,这样当下就能契入。   我们一定是要从拓展一种气象开始,我们学任何法,包括我们学禅、学佛,无论我们有没有皈依,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应该让我们活得更开心、更快乐,这是一个根源。   当然,实际上像禅她是佛心,是释迦如来智慧心的流露,是让我们能够当下契入佛心的最上乘的法,但是实际上她的修持也是最容易的。千万不要以为说,这个法是最高妙的,最上乘的,所以我的根器不够。如果你一直认为你根器不够的时候,你一定掉在大脑思惟里面。   实际上,禅应该是我们一切法门都需要的共通基础,如果我有了禅的见地,然后我觉得很满足,我这样修也是非常好的。   因为第二十五世的大乘法王曾经来过六祖寺,也曾经授记说,在此地一百年之内会有一万位成就者。有些同修发愿也是非常善巧,我想我们都可以这样发殊胜愿。   在生活之中,其实我们可以修的是……,左宗棠曾经写过一首对联说: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当然这个还是大脑思惟的东西,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会减少很多的业力牵缠,我们会能够更自如、更自在地契入到禅修之中来。   还有,就是一些禅修问题的汇总:   第一个是如何扯脱?第二个就是如何将禅的精神用于生活?第三个是能否修持大黑天财神法门,如何修?第四个是是否所有的梦境都有意义,能否利用梦境学习?第五个是打坐容易昏沉怎么办?第六个是刚剧烈运动完能否马上坐禅?第七个是如何理解内魔与外魔?第八个是寺院是否允许乞丐进?第九个是建议放生池冲干净。   有一些是说过了,我们如何将禅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之中来,我想其实所有的佛法归根到底就是三个字“不执著”,我们不执著于我们的见解,它不过是一种想法,我们也不逃避它,如果逃避它,我们讲到了,心理学上有两个原理:一个就是认同;二个是投射。   如果你投射,你一定摆脱不了过去,你把过去投射到未来,你希望有个更美好的未来,你就摆不脱过去;认同你就会产生执著。所以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但是不属于它,我们全然地融入生活,但是不产生认同感,所以我不要去做一个主宰者,实际上主宰者是一种大脑思惟的控制欲,我只是做一个旁观者,我只是做一个觉照者,这样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执著。   所以应该是不执著于自己的见解,不执著于自己的感受。我们内观禅里面为什么要强调三句话呢?觉知呼吸、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   觉知感受实际上是在身心结合的地方修。释迦如来出现于世时,印度那时候已经有所谓的九十六师外道,有很多很多的修行流派,比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并不会少,非常非常多,他们都没有究竟地觉悟,释迦如来为什么能够究竟觉悟呢?其实他是因为在身和心的结合处修,这个是一个窍诀。   有一些外道他很修苦行,他卧在荆棘上或者给自己的身体让火去烤,或者一直单脚立着,或者把自己的头发拔掉,他们不是用剃头的,现在也仍然有,等等种种的苦行,那又怎么样呢?还是不能解脱。   你单单偏于修心,凡夫的妄心是不可捉摸、不可把捉的,你想什么它会给你制造那个境界;甚至于你想证空性,想证涅槃,它都可以给你制造出来,实际上你就掉进去了。所以在身心的结合处来修,应该是觉知感受,这是一个非常好,但是我们觉知感受也不可以执著于感受。   我们对于任何的境遇都不要去给它贴一个标签,所以的话,我们对一切众生都抱有一种真正的大慈悲心,能够这样一切不执著的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其实现在物理学的发展也已经知道,一切都是在刹那刹那变化的,甚至于是测不准原理,但是关系,一切都是关系,关系是真实的,对于关系,这个物理、生理、心理都应该是这样,在这个地方去契入它,不执著,因此实际上就是当下的解脱。只要你对于你的想法不执著,你当下就已经超越了所知障;只要你对你的感受不执著,你当下就超越了你的烦恼障;如果你对于一切的关系都能够洞见它的时候,你就超越了业障。所以我们应该是如此地在生活之中来修,我们运用禅的精神在生活之中就是应该不执著。   关于大黑天财神法门,如果你觉得修安心的法门还不满足你,希望修大黑天财神法,那个也是可以的,并不是不可以。实际上一切都是我们心的庄严而已,但是要领悟到这个法的真谛。   关于“是否所有的梦境都有意义?”那当然不是这样。   如何利用梦境来修、来学习?实际上这个可以牵涉到日常生活之中的睡光明法。当然我们也讲过了很多的睡光明法,实际上如果从禅的角度来修睡光明法也是有很简单的方法。如果我们将顶轮置于喉轮,喉轮置于心轮,心轮置于脐轮,脐轮置于海底轮,海底轮置于空,空置于法界体性,这样修实际上也是能够迅速地开启中脉,迅速地让我们与真心本体相应的善巧方便法,等等。   还有一位同修提到,在根尘相接时运用灵性智慧生命来观照当下,与此同时并不是破除大脑思惟,那么大脑思惟在灵性生命中所起的是什么作用?   实际上大脑思惟是什么?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实际上大脑思惟,你如果能够不执著于它的时候,它能够转变为后得智,转变为我们随缘应物的时候的那种智慧。   凡夫在修习生活禅时是否比出家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如何扯脱或者夺所?   关于扯脱,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提”,如果从祖师禅的角度来说“提”是需要怎样去修呢?实际上你只需要按照惠能大师的“三无二三昧”来修就好,其实三无二三昧就已经把整个扯脱的方法都完整地和盘托出了。   “二三昧”就是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是从见地上来说,一相三昧实际上是说法界一相,法界一相其实就是说法界性。一行三昧就是直行,我们一切都是在这种灵性智慧能量的觉照之中对一切都用平等心去直行。   还有就是提到说龙华三会。   龙华三会是弥勒菩萨将来成佛的时候,三会广度众生,在弥勒《上生经》、《下生经》,弥勒三经里面都有详细的解说,但是《龙华经》这个肯定是伪经,这种是要有正见。   现场互动:   学员:如何能够天地人合一,接收宇宙能量与智慧?   天人合一仍然还是统一心的状态,并不是无心,实际上真正的、最殊胜的修法是什么?它是无相的修法,是没有轨迹可寻的修法,实际上就是见地,你见地透脱了,这个是最究竟、最了义的修法。   其实我们不用去求太多的仪轨,这其实应该是关键,为什么?仪轨一定有个轨迹,对于刚开始的时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实际上真正好的是无相的修法,从见地上来透脱。见地透脱的时候,你不需要专门去修怎样气入中脉,自然就气入中脉。   密宗和禅宗是不同的角度,但是达到见性的这么一个根源。密宗的角度有很多方法,比如有怎样气入中脉,中脉有三断,怎样去把断能够结合起来,你怎样去修拙火定等等有很多的方法,当然那个是有轨迹可循的。   但是禅,实际上你只要见地到了就一定是气入中脉,不需要刻意去修,这样禅的故事当然有很多。   有一则公案是说一个老和尚带一个小沙弥在森林里面禅修,住了一年以后,这个小沙弥觉得很闷,就问师父,说:“师父啊,弟子跟着您一年在这里来禅修来闭关,但是怎么师父您都没有教我任何法呀?”   师父就善巧方便说:“在森林那一头有另外一个修行人,你给我把信送到,回来我就教你。”   小沙弥很天真,说:“师父不可以骗我。”就出去了。发现来时路已经长满了荆棘,他找不到路了,垂头丧气就回来跟师父说:“师父呀,弟子找不到路,所以没办法送到这封信。”   师父指着天空的鸟说:“你看看,空中哪里有鸟飞的道路和轨迹呢?但是鸟哪里不可以飞呢?”   所以这样没有轨迹的法,这个实际上是见地的透脱。我们禅的法门,实际上是一定要在见地上面一直提升自己。提升自己,我们前面大家同修已经分享了,或者我们在工作上尝试一下,看有没有我以前没有想到的思路?我们在人际之中比方说像有居士提到的说,我先从我跟先生的关系觉照开始,这都是挺好的。我们就是应该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就应该在当下的一切里面修。   而且来说,也不要去否定自己的感受,任何感受我都要去觉照它,然后穿透它,一直挖根源。我很高兴,我并不要满足于我很高兴,我一直想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我很高兴呢?我很痛苦,我也要去挖它,是什么原因让我很痛苦呢?等等。   其实古德说过:“正人说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邪。”在眼前这么一个时代,一定要学习用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对禅的领悟来描述,不然的话,你背很多,记了很多的名相,那个有用吗?你会走弯路的,其实我一直会主张和鼓励大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不管多么幼稚或者提不出来,实际上没有关系,你有你真实的感悟,就用你的语言来说,这是一个修行的基础。   为什么?只有你用自己的语言来说的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地触动你,才能够真正把你的真实层面表露出来,否则的话,你记很多名相,这个样子都是没有用的。   也不需要把我所说的这些记下来,去跟人家说,这样都是不会有大作用的。你只需要一直向内,一直向内去穿透它。如果我们向内走了一小步,我们向外在的世界就是前进了一大步。所以实际上禅你只要一直向内去照亮它就好了,一直向内,在任何一点上,只要这一点能够触动我,我就一直向内去挖掘它。   平时没有什么事情触动我的时候,我一直保持这种坦坦荡荡的、任性逍遥的这样一种状态,保持一种觉照就好了。不要在相上面刻意去完成一种任务,学佛如果著相修行的话,她会成为让你痛苦烦恼的另一个根源,那就很糟糕了。   如果你把佛法一直强加给人家,比方说你是一个企业家,希望你的中层干部、希望你的员工都来跟你学佛,这样你是一种控制欲,你并不是在弘法,不可以这样。   所以一直向内去照亮自己的心,一直每一天每一天去把无意识的石头搬出来。任何一天触动我的时候,我不是到外面去找原因,不是到外面去找解决的办法,我应该向内看看,为什么他这么说会让我很不高兴呢?哦,原来我发现我有一个控制欲,原来我发现我有一种我慢,其实他是触动了我这种控制欲,我以前没有察觉到,我现在照亮它就好了,就这样。   我们一直穿透和照亮那些无意识的石头的时候,我会觉得每一天越来越开心,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我心里面越来越没有障碍,这样就对了。如果你的心有堵住的地方,有通不过去的时候,外在的事情通不过去,一定内在是有问题的,内在一定有某一些无意识的石头你还没有察觉到,其实应该是这样。   学员:感觉自己很满足,对世间的名利没有很深的执著,但是自己做事总做不好,总是碰壁,而且做事总是犹疑,自己也很苦恼。   法师:你对世间的名利没有很深的执著,这是因为你以为是没有很深的执著。但是其实像你这种状态之下,我建议是你应该很精进、很勇猛地把它做好,实际上就在这个之中是修行,不是你退缩出来在一种很闲静的状态之中,你觉得没有什么执著。实际上如果外在有碰壁的时候,内在一定有需要照亮的地方,这样就好了。   学员:西方国家人民信仰基督教者众,并以此指导生活和工作,成就甚丰,幸福感颇强,而在我国信仰道教佛教者居多,道教观象通玄,玄之又玄,佛教放开眼界,明心见性,请问基督教、道教、佛教三教共同特征?   法师:这牵涉到信仰层面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知道没有什么固定的东西是佛法,但是也没有什么不是佛法。实际上一切都可以说是佛法,只要你能够开启你灵性的智慧,开启你的亘古存在的灵性生命,灵性智慧生命,我想这个应该是我们需要去照亮的地方。   我不会赞同从佛教徒自己的本位立场出发,去解读判断其他宗教,然后说,道教不过就是修到忉利天,玉皇大帝不过是忉利天天主而已;基督教的上帝不过是大梵天王而已,大梵天王有一种我慢,认为是我创造了世界,基督教就把他认为就是上帝等等,说他在某一个级。   我认为这个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领悟了佛法,与佛的心相应,实际上根本的佛是我们最深层的存在。在有一些层面,它会开拓得更广一点,有些层面可能开拓了一点点,等等,但是实际上它的根源都一定来自于我们最本源的存在。   因此,第一点是不要去争论它,不要跟人家辩论,我认为这个其实没有意义。不管你怎么辩论,都是在大脑思惟里面,为什么要去做那个没有意义的事情呢?你辩赢了又怎么样呢?其实不需要。我们对于所有的众生都平等地尊重,看到他灵性智慧显露的一面。   实际上我们要用一个非常广阔的、尽虚空遍法界的心来包容一切,这一切都可以开启我们内在的灵性智慧。这是在法性上说。   第二点是在法相上来说,法相上来说你一定不可以混为一谈,这样修修、那样修修,那你一定会修不成的。   法相上来说的话,一定是次第宛然的,你在凡夫位没有透脱、没有见道的时候,你还在资粮道位、加行道位的时候,甚至于还在资粮道位以下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传承,你遵循这个传承,如法地修。   为什么?传承是能量的源泉,这个灯,它从发电厂一定有线一直拉过来中间没有断过,这个传承也能够保护我们,这样我们才会修得出来,这个应该是一个关键。   当然你完整如实地照传承这样来修,到了你有见道位以上的时候,当然你可以把那些全部都消融过来,为什么?你看像印度教的瑜伽,我们国内流传了很多,像哈达瑜伽、胜王瑜伽等等,乃至于合一瑜伽种种,很多佛教徒也会去学那个,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危险的道路,为什么?   两条船都在海里面走,一只脚踩一只船,你一定会掉下去,你一定不会到彼岸,因为大家的速度不一样。但是如果你解脱了以后,你见道了以后就可以用,为什么?你真正见道了,悟后起修的时候,你这个色身还没有彻底转过来,如果你有自己的殊胜因缘的话,可以在自己的老师指导之下恰如其分去用,这是关键,所以一定不要搞大杂烩,这样你不会得到真实受用的。   当然有一些是可以,在人类的文明之中,我觉得凡是牵涉到这些禅定的修法等等,一定不要去掺杂其他东西,那样你一定会产生障碍。而且每一类法,如果是某一个宗教,无论是道教还是印度教,还是耆那教,还是其他任何法,它一定会有某一种能量去守护它,这种能量我们把它拟人化就称之为护法神等等,如果你去把它扰乱的时候,实际上会产生对自己的障碍。   当然有一些我认为是可以用的。比如说,我们如果在处理表层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用西方的临床心理学,尤其是近一百多年以来,吸纳了禅的智慧以后,包括家族系统排列、认知心理学、存在心理学等等,还是有很多的一些善巧方便,能够照亮我们根源在哪里。   尤其是有某一种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和障碍存在的时候,我们直接用,他在那一种业力很纠结的状态之中,我们不妨用一些更浅的方法来先让它松动起来,这样是可以的。所以要说宗教与宗教之间的这种高和低就已经是大脑思惟了,这样我是觉得是不太恰当的。   还有一位同学是问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拆开能所二元对立。   这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扯脱了,这种实际上我们是不可以在大众闻法的场合来说的,你知道禅宗里面住持为什么不可以兼太多吗?宗门下有某一位善知识他教化一方,其实是需要学人时时能够小参的,除了共修之外一定要有小参的机会,小参的时候其实就是用教个别个别地应用状况来教扯脱的方法的时候。   当然《信心铭》也是可以用之于小参的,我们禅宗有很多,包括《坛经》,包括《五灯会元》,都可以用之于小参,那个是在小参的时候,没有一种普遍的方法,真理是没有道路的国度,真正的见性不是说你有一个固定的一条道路,你照着这么走,你就会突然一天见性了,宗门之下把这个叫做“向上一路,千圣不传”。   你如果要想用扯脱,而且自己是那种根器的时候,一定是在小参的时候来教导。宗门之下是从来不说加持的,但是实际上宗门的加持力量是比任何的灌顶、任何修法的加持力量都要巨大,为什么?你在凡夫位,如果因缘契合了,跟师父的法缘也够了,就在那么两三个回合的法战之中,马上就能够把这个“所”扯下来,实际上是当下见性最殊胜、最大的加持,但是一说加持就会落入到一种神秘主义,所以禅宗的祖师是从来不去说这个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简要地说一点点:   大家一定要从当下的生活、工作,当下的觉照开始。如果我们学佛,像前面有同学所说的,自己没有感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周围的人觉得自己变化提升很大,这样是正确的道路,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们学佛以后变得大家觉得更加不可理喻,实际上表示我们一定有增加了执著,并没有减少执著。我们应该是要融入一切都没有障碍,我们应该是让周围的人都觉得如沐春风,觉得更欢喜,没有一种去想控制人、想制约人这样。   如果在凡夫,他一定会尽力想用某种方法去控制,或者是用硬的、霸权的方式,或者是用软的,生病或者其他方式等等。但是实际上,先要去照亮他,所以我们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一直照亮自己,让我们由“三胡”转为“三好”就对了,不要去谈那么玄妙的理论,如果你从理论到理论,这个一定不是禅,你学了很多禅,一定要在生活中运用那是什么?理事无碍法界;更进一步你见性,那就是什么?你永远不会落入到二元对立,那是什么?事事无碍法界。所以真正在日常生活之中都能够万物为我所用,都能够激发我内在的智慧和慈悲。   起始一定是要让自己身心比较清净,一定是在业力比较微薄的时候,业力障碍比较轻的时候,实际上在我们业力比较轻的时候,你当下可以闻妙音,你闻到一种天籁之音,返闻闻自性是契入自性非常快的方法。所以一开始应该是从当下的净化开始,平时我们是“三胡”,意业胡思乱想、口业胡说八道、身业胡作非为,转过来做好事、存好心、说好话,这是我们的立足之地。   我们就越来越拓展自己的心量,越来越突破和照亮自己的盲点,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不断不断地去看我的边界在哪里,我能的边界在哪里,我一直去拓展它。修行并没有说需要去按照一个固定的路,但是当然在开始的时候你是需要的。   最后我想用我的传承上师所说的四句话来赠送给大家:   “勿忘三宝,时时祈请。”不要忘记三宝,要时时祈请。   “不要忘记无常,要精进修法”。   “勿随妄想,善观自心。”不要跟随自己的妄想,不要跟随自己的大脑思维,但是你不要否定你的大脑思维,只是不执著于它。   “勿忘众生,慈心回向”。   愿大家能够在修行的道路上面走稳、走好!阿弥陀佛!文本
下载

信心铭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