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行品学记

视频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第十二集

 

       

第十三集

     

第十四集

     

第十五集

 

      

第十六集

     

目录
    《华严经》的三大殊胜   七处九会 五周四分   略释经名和品题   来意   释品名   宗趣   解妨   释本文   一、总问   二、别问   明异熟果   明士用果   明离系果   明增上果   明等流果   三、称赞提问   四、正酬所问   (一) 在家时愿   (二) 出家受戒时愿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十种三宝   皈依的因   皈依的境   皈依的量   皈依的利益   (三) 坐禅观时愿   (四) 将行披挂时愿   (五) 澡漱盥洗时愿   (六) 乞食道行时愿   (七) 到城乞食时愿   (八) 还归洗浴时愿   (九) 习诵旋礼时愿   (十) 寤寐安息时愿   五、总结   文殊遇缘则有师   
文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我今皈命佛世尊,称赞最上诸功德。   十力真实而出生,已到最上清凉池。   诸位法师,各位居士: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迅速地从生死流转的六道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悟入毗卢性海,安住一真法界,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共同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感谢十方诸佛菩萨的加被和护法龙天的拥护,我们能够在武汉灵泉寺学习了很多的法宝。前年我们学过了《地藏菩萨本愿经》,教导我们开发心地功德秘藏,成就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地藏经》是我们的救命经。去年我们共同学习了《观无量寿佛经》,开示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生极乐。   今天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的四众弟子能够共聚一堂来学习如来的根本法轮——《华严经》。这个因缘是甚深难得,不可思议。   《华严经》的三大殊胜   《华严经》的殊胜历代祖师大德阐发过很多。   第一个,华严大教是如来的根本法轮,犹如百川归海。同样的,一切法门都以入于华严法海作为归宿,一切经典都可以说是《华严经》的眷属。   第二个,《华严经》是毗卢遮那佛所说。其他的经典是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所说。“华严最初三七日”,佛演说华严是在成佛以后最初的三七二十一天之内。在凡夫众生看起来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而其实佛陀是在定中以他受用报身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个经里面有《毗卢遮那品》。毗卢遮那是遍一切时处,有时候是指法身佛,在本经里面他指报身佛。我们一般常规说,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但是在华严里面毗卢遮那是指报身佛说法。   第三种殊胜《华严经》是“七处九会,顿演如来果海。”   《华严经》说佛亲证的境界,《法华经》说佛的知见,能够入佛知见就能够亲证佛境界,是说佛成佛的境界。   “七处九会”,也并不是我们凡夫所想像的,在这里讲了,再到那里去讲,好像我们今年在方广寺讲了,再去文昌阁讲,然后又到武汉灵泉寺来讲,并不是这样子的。“七处九会”是顿演,也就是说,同时在菩提场说,也在普光明殿说、也在忉利天说、也在夜摩天说、也在兜率天说、也在他化自在天说,这样子的同时开演,这个是佛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   我们今年在方广寺也讲过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VCD和讲法的讲记都已经做出来了,所以大家也可以看。   七处九会 五周四分   有一个偈颂可以概括佛说华严的“七处九会”:   菩提场出九逝多,三四忉利与夜摩,   普光明殿二七八,兜率他化五六过。   第一会是在菩提场。第九会是祇园逝多林,就是祇树给孤独园。第三会是在忉利天。第四会是在夜摩天。   在普光明殿就说了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普光明殿距离菩提场很近,在尼连禅河边,但是现在很难找到普光明殿的遗迹了,我们去朝拜的时候看到尼连禅河都快干涸了。但是我们从法上来会,是要知道一切演说华严的地方都是普光明殿。   在兜率天说第五会。在他化自在天说第六会。   这个就是“七处九会”演大华严。   初会菩提场,以普贤菩萨为会主,说毗卢遮那如来,依正因果法门。佛陀最初成佛就在定中说华严,并且一开始就说佛境界。   这一会总共有六品十一卷经,第一品是《世主妙严品》。   这个六品之中前面的五品是说佛成佛果地的境界和功德,然后第六品就说成佛的因。清凉澄观国师就将这一会定为举果劝乐生信分。清凉国师他解释华严是最圆满的,也是他将本经概括为“七处九会,五周四分”。   “四分”,就是信、解、行、证。初会是第一分,第二会到第七会都是解分。可见信、解、行、证之中,解是最重要的。   我们一定要真实地理解、悟入,我们才能够起实修,才能证入,得成就。所以我们看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哪一天带大家到禅堂里面去打一天坐,或者带大家念一天佛,而是都在说法,让众生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能够心开意解,大开圆解。   第二会地点在普光明殿,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说十信法门。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对佛法产生信心要有大智慧,所以以文殊菩萨为会主。   第二会也有六品经,是《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这个三品是讲如来的正报;《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这三品是讲闻法起修。所以我们这次所学的《净行品》就在这个第二会里面,属于八十华严里面的第十一品,第十四卷。   《菩萨问明品》是讲信中之解,《净行品》是讲信中之行。我们深信佛法,有信心以后,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来实行?如何在起心动念、日用云为之中来得解脱?来过佛菩萨解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这样子是过一种觉悟的、有智慧的、有慈悲的,每一天都过这样子一种解脱的生活。这是《净行品》之中开示我们十信位的菩萨,他如何在生活中间修行,在了生死之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个是《净行品》的主旨。   第三会地点在忉利天宫,以法慧菩萨为会主,说十住法门。菩萨修证的位次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果,五十二个位次。   第三会也有六品经:第一品是《升须弥山顶品》、第二品是《须弥顶上偈赞品》、第三品是《十住品》、第四品是《梵行品》、第五品是《初发心功德品》、第六品是《明法品》。   《华严经》因为卷义浩大,八十华严,如果要讲,略讲也要四年时间。所以一般很少有法师从头到尾完整地讲华严,都是抽一些品出来讲。一般常讲的是华严三品——《净行品》、《梵行品》、《普贤行愿品》。《梵行品》就在第三会里面。   第二会的《净行品》是信位菩萨所发的心。他是讲有的,随时教导众生发愿:“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见到一切都能够马上善巧发愿了。把凡夫心转变为佛菩萨的心,把生灭心转变为与不生不灭的真心相应的菩提誓愿。所以他是教导我们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成佛,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愿一切众生都成佛。这个是《净行品》讲有。   而《梵行品》说空,“明般若空义”。   《普贤行愿品》是讲道后普贤,“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是一切如来的长子,因为他是直接依法界性而起修,依我们的真如妙心而起修。他所修的十大行愿,一一行愿都是尽虚空、遍法界,虚空无尽,众生无尽,而一一行愿无有尽期。所以依这个法界性,依真如妙心而直接起修。所以是甚深广大不可思议的!   而在华严里面说普贤菩萨的行门,又有位前普贤和位后普贤。位前普贤是在《普贤三昧品》之中所说的,位后普贤是《普贤行愿品》。   第四会是在夜摩天宫,以功德林菩萨为会主,说十行法门。   第五会在兜率天宫,以金刚幢菩萨为会主,说十回向法门。   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宫,以金刚藏菩萨为会主,说十地法门。   第七会是重会普光明殿,以毗卢遮那如来为会主,说阿僧祇数量法门,以及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又有普贤等诸大菩萨说十大三昧等胜妙的法门。总共有11卷经。这个是第七会。   所以我们要学华严,要懂得“七处九会,五周四分”这些常识。   “五周”:   第一周是所信因果周。也就是初会菩提场,以普贤菩萨为会主,说如来成佛以后的果地功德,举果劝乐生信分,所信是佛。先说成佛的果,再说成佛的因,所以这一会称为所信因果周,这是信分。   解分有两周,就是第二周差别因果周和第三平等因果周。平等因果,普贤行是明“因赅果海”,《如来出现品》是明“果彻因源”,所以“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不二。所以称为平等因果周。这个两周,第二、第三周是从第二会到第七会,清凉澄观国师概括为修因契果生解分。   第八会是第三次在普光明殿,以普慧菩萨为会主,总共就是一品经,就是《离世间品》。   这一品非常重要,菩萨的六度万行都是从这一品里面开出来的。普慧菩萨入于佛华藏庄严三昧,在这种佛华藏庄严三昧之中提出两百个问题请教普贤菩萨,而普贤菩萨每一个问题都给了十个答案,所以就有两千个答案。   所以也有的说是普贤菩萨为会主。   在“五周四分”里面称为成行因果周,就是实行,实际修持的方法。在“四分”里面,称为托法进修成行分。   所以澄观国师说,“普慧云兴二百问,普贤瓶泻二千酬。”给了两千个答案。   前面的说菩萨修证次第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都是一位一位地分开来讲,叫做行布。到了《离世间品》是总括来说如何修行,叫做圆融。所以说“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菩萨的六度万行都是由《离世间品》而开展出来的。所以古人也将《离世间品》单独抽出来印行,叫做《度世经》。   这是第八会。   第九会在祇园逝多林,以如来和善友为会主,有本末两会。   本会是世尊放光现相,答诸菩萨念请。就是说在华严海会之中有一些菩萨他心里面在想,请佛回答我的问题。菩萨只是心里面作念,并没有开口提问,并且因为他所念的问题是很高的菩萨修证境界,是离言说的境界。所以佛陀就放光来答问题,佛陀一放光,那些菩萨看到佛陀所放的光明,马上他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是本会。   末会是文殊师利菩萨从善住楼阁来到人间,度化了六千比丘,令他们都开悟,并且指示善财童子参访53位善知识。   这个本末两会合起来就称为《入法界品》。   第九会在“五周四分”之中是属于证入因果周,依人证入成德分。这是证入佛地,成就佛陀的万德庄严。   这个是我们略说《华严经》的“七处九会,五周四分”。我们对全经的概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略释经名和品题   我们再来略释经名和品题,本经经名在七种立题之中属于人法喻具足立题。   【大方广】   大方广是指我们真心本性的体、相、用。   “大”,是真心的本体。这个“大”不是大小相对的大,而是指离缘独立、绝待圆融的大;是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我们称这种本体为“大”,就是指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   南朝傅大士偈颂,就形容这个本体说——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先天地而有,离缘独立,“无形本寂寥”,她是无形无相的,你不可以说哪一个,一个什么东西,她是我们的真心本体,而是实相无相,但是能为万象主。她虽然无形无相,但是她是一切森罗万象的本体。   真心的相是“方”。“方”就是周遍含融、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四圣六凡十法界的依报正报庄严都是真心的显现。这个是说“方”。   真心的用就是“广”。能生万法。   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自具足,能生万法。   本不生灭,不生不灭的是真心本体,是“大”;本自具足是“方”,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真心的显现;能生万法是真心的用,就是“广”。   我们用之恰当就可以返妄顺真而归真,就可以背尘合觉。我们不被六尘所染,而合于真心本体,能够显发本有的真心。用之恰当就可以了知森罗万象,依正万法,莫不依心建立。在凡夫地位随情执著,所以头头障碍。如果能够随智观照,就法法圆通,就可以了悟,就可以体认无一物不是我体,无一法不是我心。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我,就是我的真心本体。所以祖师大德说:“翠竹苍松,尽现真如妙色。莺啼鸟语,全谈般若玄音。”这是真心的妙用!   真心之用,用之不当就迷真逐妄而成妄。我们迷失了真心本体,而去向外追逐虚妄的五欲六尘境界。并且在这个虚妄的五欲六尘里面执著于它实有,而起分别、起执著、颠倒梦想,就会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迷真执妄,而受生死流转。   所以说一切的佛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显示“大方广”的真心;一切千经万论都是为了让我们开示悟入“大方广”,用不生不灭的真心来作为本修因。   【佛华严】   “大方广”是直显性德,“佛华严”是巧显修德。   “华”是指因花,从人来说是指文殊、普贤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从法来说是指普贤十大行愿,文殊菩萨的十度,以此六度万行的因花来庄严佛果。   “严”是庄严,也通于人法。能够庄严的人是菩萨,所庄严的人是佛;能庄严的法是六度万行,所庄严的法是“大方广”。   “经”是贯、摄、常、法。又有径路义;涌泉义;出生义,能够出生诸佛;又有显示义,显示真心本体的“大方广”;又有绳墨义等等。这是我们说这个经名。   再看品名【净行品】   《净行品》在八十华严之中属于第十一品,第十四卷;在“七处九会”之中属于第二会。普光明殿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说十信法门。   在道霈禅师会集的《华严经疏论纂要》里面属于第二十六卷。   《华严经》在中国的翻译有三种译本——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   华严经,最尊胜,初传来,在东晋。   东晋时候翻译的华严是六十华严。因为《华严经》所彰显的是佛陀所证得的一真法界,不思议的境界,所以是由文殊菩萨和阿难尊者在铁围山会集的。最初在人间没有流传,后来由龙树菩萨到龙宫里面取出来。   龙树菩萨到龙宫里面看到的华严是三种:上本、中本和下本,三种华严。   上本华严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就是将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都磨为微尘,每一粒微尘就代表一个佛偈,有这样子多的经文。   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少呢?黄念祖居士他有一个解说:说是一个小世界就是我们天文学上所说的一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只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十万亿个银河系。上本华严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就有百万亿个银河系。   将这个百万亿个银河系全部都磨为微尘,一粒微尘做一个佛偈,有这样子无量无边浩瀚的佛偈。有一四天下微尘数品。   中本华严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两百品。   龙树菩萨觉得上本和中本都不是凡夫能够受持的。所以他就把下本详细地看了一遍,全部记住了,来到人间把她写出来。   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最早在东晋时候,是由东晋的一位支法领法师去到印度求得了华严的三万六千偈,就是十万偈里面一小半。然后回到国内来以后,请来到东土的佛陀跋陀罗翻译为六十卷、三十四品,这是最早的晋译华严。解释晋译华严的有《华严经搜玄记》、《探玄记》这些。   杜顺师,是文殊,阐华严,盘走珠。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经典,初祖俗家姓杜,法名是法顺法师,所以称他为杜顺。   杜顺师他是文殊菩萨化身。他年纪大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就跟着师父学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信心不够,然后就跟师父辞行,说要到五台山去朝拜,去顶礼文殊菩萨。   杜顺师就说:   游子漫波波,五台礼土坡。   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   但是这个学生没有听懂,没有悟入。他仍然还是执意,风尘仆仆赶到五台山去了。   去到的时候是黄昏,就看到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就问他:“你来五台山做什么?”   他说:“我来朝礼文殊师利菩萨。”   老人就告诉他:“文殊菩萨到长安度化众生去了。”   学人就很惊奇,问:“那么是谁呢?”   老人告诉他:“就是杜顺师,法顺法师。”   这个学生才明白,他就很后悔,马上就赶回去。但是回去的时候杜顺师已经示现入涅槃了。   这是华严初祖,他作了一个《法界三观》——第一是真观绝相观;第二是理事无碍观;第三是周遍含融观。   作好以后就要试一下,看这个说的法有没有错误,然后他就誓愿说,“如果我写的这个《华严法界三观》与佛意相契合的话,放到火里面都不会烧毁,如果是有错误的话,就让它烧掉吧。”   然后就扔到火里面去,果然火不能烧,一个字都没有破坏。并且火光之中就感得有光明升空,感得华严海会佛菩萨现身赞叹。   第一传,得智俨,作搜玄,记十卷。   华严二祖是智俨法师,他住在终南山的至相寺,所以号为至相尊者。他为晋译六十华严作了一个解释,叫做《华严经搜玄记》,有十卷。并且又创作《十玄门》来归纳华严的义趣。   第二传,是贤首,探玄记,世希有。   华严三祖是贤首国师,贤首国师的法名是法藏,由唐高宗将《华严经》里面的贤首菩萨的德号赐给他,就号他为贤首国师。所以华严宗也称为贤首宗。三祖是华严宗的集大成者,他的寿命比较长,然后智慧也很广大,一辈子讲《华严经》总共讲了五十遍。并且有很多的灵感,求雨、息灾,这样子感应的圣迹很多。他作了解释晋译六十华严的《华严经探玄记》,总共是四十卷。   清凉疏,释新经,并作钞,博而精。   华严宗的第四祖是清凉澄观国师。国师生而具有圣人之相,手长过膝,并且双耳垂肩,口四十齿。佛陀的那些三十二相,他已经有好几相了,口里面的牙齿有四十颗。身历九朝,为七帝之师,寿102岁。他一生经过了唐朝的九个皇帝,并且他是七个皇帝的国师。   清凉澄观国师他就为新译的八十华严作了一个解释,叫做《华严经疏》,二十卷。二十卷写出来以后弟子们说,还是看不懂。他又为这个疏再作一个解释,叫做《随疏演义钞》四十卷,用来解释实叉难陀三藏法师所翻译的新本八十华严。   新本八十华严有四万五千偈,距离这个印度流传的十万偈,也差不多有一半了。清凉澄观国师他住在五台山的大显通寺,国师是华严菩萨的化现。   在华严五祖的传记里面有说,清凉澄观国师他在102岁示现入涅槃以后,唐文宗就将他的全身造一个塔来供养,整个身体金刚不坏。   过了没多久,有印度的两位梵僧来见唐文宗,并且告诉唐文宗一个事情,说他在印度与中国交界的地方葱岭,看到两个使者凌空而过。所以印度来的这位法师他就念咒,让这两个使者降落下来,问他们是什么人,准备到哪里去?   两个使者就回答说:“是北印度文殊堂的守护神,东取华严菩萨大牙,归国供养(到东土来取华严菩萨入涅槃以后的牙齿到文殊堂去供养)。”   梵僧就告诉唐文宗,说:“他取的华严菩萨的牙齿,华严菩萨就是清凉澄观国师。”   唐文宗马上就派手下把那个全身塔的塔门打开,果然发现只有三十九颗牙齿,失去一颗牙齿。所以唐文宗就下旨把清凉澄观国师全身火化,然后再建塔供养。我们现在去西安仍然还是可以朝礼到华严宗几位祖师的塔。   我们要学习《华严经》,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三本书:第一本是清凉澄观国师的《华严经疏钞》。第二本是唐朝时候的一位居士李通玄长者所作的《华严经合论》。第三本就是清朝时候,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方丈道霈禅师,他将《华严经疏钞》和《华严经合论》里面的精华会集起来,再加上他自己研究的见解,就会集了一本《华严疏论纂要》。   因为《疏钞》非常广博,不容易进入,而《华严经合论》非常深,也不容易进入。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华严经疏论纂要》来学习就比较容易懂得,因为这个是讲佛陀果地境界的,凡夫众生如果不依靠祖师的经论是很难学得懂。   一般学习教理的人,讲经的法师他就会比较喜欢《华严经疏钞》,因为她分析得很透彻,讲得很广博,分章析句,穷源极委。   喜欢参禅的禅和子,他就会比较注重李通玄长者的《华严经合论》,“广论佛意,会归自心”——全部都会归到自心,会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妙心上来。   李通玄长者他是唐朝的宗室,唐朝皇族的后代,一辈子非常用心研究《华严经》。后来他对于其他的注解都不满意,他就想为《华严经》作一个注解,就捧起《华严经》出门,想找一个地方来作注解。   一出门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只老虎挡在路上,乖乖地伏在地上。   李长者就跟老虎说:“请你帮我找一个地方,让我能够安安静静为《华严经》作个注解。”   李长者就把整套的《华严经》放在老虎的背上,老虎乖乖地就驮着这个经在前面带路。带到深山里面,有一个天然的岩洞,老虎就伏在那个地方不动了。然后李长者看这个地方很好就留下来,在那里专门写《华严经》的解释。   晚上没有光明,李长者的口里就吐出白光来照明。突然就出现两位天女来给李长者作侍者,给他供给纸和笔。经过了五年时间,《华严经合论》写圆满了,这两位天女就凌空而去。这个是《华严经合论》。   我们这次学习《净行品》就是根据清朝道霈禅师会集的《华严经疏论纂要》来学习,在《纂要》里面解释《净行品》的是属于第二十六卷。   最初的玄谈是五门来解释。第一是来意;第二是释品名,解释《净行品》的品名;第三是宗趣,就是实修的方法;第四是解妨,就是解答疑难,当时有人就提出两个疑难问答,来解释疑难;第五就是释本文。   来意   《净行品》的前一品是《菩萨问明品》,属于华严里面的第十品,是解释信中之解。《净行品》是解释信中之行。   真的理解了,然后要起实修。这一品是文殊菩萨教导我们怎样在现实的生活之中过佛菩萨解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怎样在现前的生活中待人接物、逢缘对境之中善用其心、增长悲智,做到超凡入圣,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这是本品的来意。   其实《净行品》对于我们学习佛法比较初机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之中如何让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智慧的、觉悟的、慈悲的,就在生活之中了生死,在生活之中超凡入圣。这个是很重要。   你看,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来度化众生,示现在各行各业里面,但是外表看起来佛菩萨跟我们一样地生活、工作,但是内心不同。佛菩萨是安住在一真法界,而我们是住在六道轮回里面。我们的心常起贪瞋痴,是住在三恶道里面。所以怎样把自己的心转过来呢?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能够安住于一真法界呢?就需要学习《净行品》了。   民国时候的弘一法师劝青年的知识分子学习佛法的话,劝他们从《华严经》学起,学习清凉澄观国师的《华严经疏钞》。   并且弘一法师劝人诵《华严经》,他这个方法非常好,就是说他劝我们诵《华严经》,先诵八十华严,诵八十华严诵到《离世间品》,也就是第五十九卷,之后再接过来诵四十华严。这样两种华严合起来,总共就有九十九卷,是中文里面最完整的《华严经》。   四十华严是最后翻译的一个本子,是唐德宗的时候,北印度的乌仗那国的国王为了祝贺唐德宗的生日,亲自抄写了《华严经》的一品《入法界品》,然后派使者进贡给唐德宗。唐德宗请般若法师翻译过来,就是四十华严,其实只是一品。   所以这是一个好方法,学佛从《华严经·净行品》而入,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间修行,这个是讲来意。   释品名   第二释品名,解释《净行品》的这个品名。   “净行品”,净行的意思就是一切所行清净。   我们学习佛法以后,怎样在日常生活之中做到身语意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个不容易啊!要完全清净没有过失,只有佛陀。我们看佛陀的“十八不共法”,身无过失、语无过失、意无过失,身语意三业完全清净,过净德圆。“三业随事缘历,名为所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去生活,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增长信心,这个是“净行品”。   我们在这个世间虽然学佛或者也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有没有障碍呢?有障碍。我们智慧也不够,想学这个经看不懂,这个是障碍;我们逢缘对境生烦恼,心转不过来,这个是障碍;我们学佛很多年,觉得总是在原地踏步,进步不大,慈悲智慧增长不快,这个是障碍。那怎样能够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呢?就需要学习《净行品》。所以说“巧愿防非,离过成德”,离过是成就断德。   我们看《净行品》里面的偈颂,见到一切都可以很巧妙地发愿:“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剪除,三毒之刺。”我们去到荆棘之中不生烦恼,马上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迅速地剪除贪瞋痴三毒之刺!这个是离过。遇到一切境界,心都是如如不动。成德是成就智德、悲德。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我们看到苹果马上也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果!”这样子心里面一发愿,非常善巧就把一切毫无意义的世间法转变为佛法。这个是文殊菩萨善巧方便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悲智双运,名为所行。行越凡小,故称清净。”所行清净,就是“净行品”。在生活之中一切的起心动念都能够悲智双运;能够超越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超越凡夫的不觉;超越小乘的单求自利。   “得斯意者,举足下足,尽文殊心;见闻觉知,皆普贤行。文殊心故,心无浊乱,故曰清净。普贤行故,是佛往修诸佛菩萨同所行也。”所以我们学好了《净行品》就心同文殊心,行同普贤行。我们的行为就是与普贤菩萨一样,举手投足都是甚深广大的修行法门;我们的心都是文殊的智慧心。所以称为“净行品”。   《净行品》属于十信位的法门。我们有没有进入十信位呢?我们可以考量一下。初信位的菩萨就能够“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前面刚刚生起一个恶念,马上第二个念头就是觉悟的,马上就将它止息下来,能够念念不忘三宝。我们做得到吗?前念一起恶,后念马上把它止下来,然后念念都不忘三宝。就这么浅显,我们都不完全做得到。所以可见我们初信位都没达到,只是欣乐佛法,更加要好好精进地学习《净行品》。   宗趣   第三是宗趣。实修的方法,“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遇到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够善巧方便发愿。   本品里面下方玻璃世界梵智如来的上首弟子智首菩萨向文殊菩萨提了110个问题,而文殊师利菩萨给了一百四十一个答案。都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所遇到的境界。所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防护我们的心,保护我们的心不会散乱,能够念念心与法相应,来增长悲智大行、增长慈悲、增长智慧,修普贤行。   《净行品》是教导佛弟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成就清净的身语意功德。心里所想的,口里所说的,身体所做的,都防止一切过患,都不起贪瞋痴,达到清净,这个就是智者。   龙树菩萨说:智者就是在明觉状态下自觉地利益自他,就称为智者。   明觉状态就是能够随时随地保持正知正念,这个就是智慧。自觉地利益自他,就是修福德,福德智慧双运,就是智者。   以智为前导来行大悲,无我利他就是净行。我们学习《净行品》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将凡夫迷惑颠倒的不净行转变为十信位菩萨的净行,十信位菩萨看破放下、增长悲智的净行。   我们能够按照《净行品》的教导,善用其心,遇到一切境界相就能够不迷惑、不被境界所转,就能够看破放下,就能够启发本有的智慧。有了智慧做什么事情都能够通达无碍,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   如果没有这种智慧,就会在梦幻泡影的虚幻境界里面生起妄想、分别、执著;就会去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这个就叫做没有看破;就会觉得障碍重重,烦恼痛苦,就是不能够善用其心。   我们要学习《净行品》,按照文殊菩萨的教导,像文殊菩萨一样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过着有智慧的觉醒的生活,过着悲智双运的生活。在生活之中了生死,以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那就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个是本经教我们的修行方法。   解妨   第四重玄谈就是解妨,妨碍,回答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文中但辨一百余愿,何有行耶?”也就是说,有人问,“《净行品》里面文殊菩萨教导我们逢缘对境的时候发一百四十一种愿,只是教我们发愿,哪里有行呢?怎么会称为《净行品》呢?”   澄观国师的回答就说:“本品一百四十一愿,信、愿、行具足。”   在每一愿中有五种行:悲智无碍行、止观双运行、妙达三观行、十度齐修行和四弘誓愿行。   第一个是悲智无碍行。“触境不迷,善达事理”是智行。遇到任何境界能够不迷惑、不颠倒,能够善达事理,能够透过事相见到理体,透过生灭的相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这个是智行。   “以愿导智”,不唯求自利,是大悲行。遇到每一法都能够“当愿众生……”这个是大悲行。自利利他,大智大悲,二而不二,是悲智无碍行。所以我们要知道每一法都具足悲智无碍行。   第二是止观双运行。“遇违顺境,心不驰散是止行;智不沉没是观行。”所以是止观双运行。能够按照《净行品》的教导,遇到任何顺境和逆境都能够心如如不动,善巧发愿,所以是止观双运行。   第三是妙达三观行。对于事理,对于一切境界都能够善巧地了知邪正,当愿众生得解脱,这个是假观。从空出假去度众生,建水月道场、做空花佛事、度如幻众生、降镜里魔军,这个都是终日度生而实无众生可度,不会执著于度众生之相,这个是假观。知身空寂,心无染著,是空观。见如实理是中观。一念顿具三观,所以称为妙达三观行。   第四种是十度齐修行。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一一地发愿都具足十度,所以称为十度齐修行。一切都布施给众生,并且安忍顺逆两境,这个是施、戒、忍;或增上品,心不异缘,这是精进和禅定;妙达性空,这是慧;方、愿、力、智,这是十度齐修之行。   第五种是四弘誓愿行。一切的发愿都是发菩提心,愿度众生,“见恶必令其断,见善必令其具”,“皆成佛德”,这个就是四弘誓愿都在其中了。每一愿里面都是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法门、愿成佛道。   所以说“智首总标诸德,以求其因”,智首菩萨提问110问,就询问如何透过成就清净的身语意来成就佛德?“文殊令善用其心,顿获众果。”这是回答第一个问题。就告诉我们每一愿里面都信愿行具足,告诉我们实修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妙行者,统唯无念。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为道?”   有人提问说:“妙行一定是无念的。那现在又见善见恶,愿离愿成,这样子怎么可以称为是妙行呢?”   其实是这个提问的人没有了解无念的意思,他以为无念就是什么念头都没有,其实不是。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这个是无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样子称为无念。如果离念去求于无念呢?就不是真无念,那个就是“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我们学的这个《净行品》的翻译者是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唐朝时候由于阗国来的一位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大德——实叉难陀法师,这个八十华严是武则天时候请这位法师所翻译的。   释本文   底下是解释经文。我们对于这个经名和品题都解释了。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   两位菩萨都是代表智慧,智首菩萨是代表我们性德之中的自受用法乐智,文殊菩萨代表他受用法乐智。由代表自受用法乐智的智首菩萨来请问代表他受用法乐智的文殊菩萨,这样子来开启《净行品》。   两位菩萨都是代表智慧,为什么?就代表“历事巧愿,必智为导”,一切修行要以智慧为前导,就能够善巧方便地在日常生活之中将每一件事情都转过来,将世间法转变为佛法。“事近旨远,唯圆行故”,事情虽然很浅近,但是如果我们善用其心,就可以与佛法相应,与智慧相应。   智首菩萨是娑婆世界的下方玻璃世界梵智如来的上首弟子。娑婆世界下方有一个玻璃世界,教主号为梵智如来,他的上首弟子就是智首菩萨,是梵智如来会下智慧第一的法王子。   文殊师利菩萨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法王子。   智首菩萨向文殊菩萨提了110个问题,文殊菩萨回答一百四十一种修法。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   总问   智首菩萨的提问分为十一段,每一段有十个问题。最初的这一段是总问。而总问的十个问题之中,“无过失身语意业”又是总问里面的一个总纲。“无过失”就是要达到佛地,成就十八不共法,才能够真正得到“无过失身语意业”。这个是“超胜尊贵”。   “无过失身语意业”就是皈依三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要怎样子才能够得到不犯任何过失的身语意业,成就佛果,“超胜尊贵”?这是第一个问题。   《华严经》与其他的经典不同,他是由最高的一直问下来,因为佛陀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他从佛地的果德境界一直往下说,如瓶泻水,开显佛陀果地的境界。   第二,是“不害身语意业”。不害的三业就是不扰害众生,而能够常饶益众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众生见者、闻者,都能生欢喜心。   第三,“不可毁身语意业”,是使众生没有疑惑,闻法以后不会再毁戒、毁信、不退堕,这个是“不可毁身语意业”。   我们要能够成就这个,没有疑惑,就一定要能够比较透彻地了知佛法,要为人演说,也要说透,不说透他容易会退转。   比方说有一些人他一开始听说,“哎呀,诵《地藏经》好啊!”他就去诵《地藏经》,然后他不了解《地藏经》讲什么,只是念。然后又遇到另外一个人告诉他说,“哎呀,你什么不好念,要去念《地藏经》,去念鬼?这样不太好啊!”他这个心马上就疑惑,马上就退转了。这个就是没有真正了解的缘故。   第四,是“不可坏身语意业”。对于佛陀的实、德、能,生起信心来,就算是值遇到恶缘,也能够不坏失信心,能够成就佛陀的十力,成佛以后的十种殊胜的智慧力。   第五,是“不退转身语意业”。就是精进。   第六,是“不可动身语意业”。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得到定力了,成就涅槃因。   第七,是“殊胜身语意业”。由于德行殊胜,所以于法善巧。   第八,是“清净身语意业”。其实我们怎样能够修净行,一切所行都清净呢?只要我们心清净,自然一切所行清净。所以《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心成就了,诸法实相就现前了。   如何去成就清净心呢?   六祖大师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能够成就清净心。   我们首先是保持智慧的观照;然后是照住,烦恼伏住了;然后是照见,“照见五蕴皆空”,见真如自性。这样子能够成就清净心,能够在一切境界之中不迷惑、不颠倒,是成就清净三业。   第九,是“无染身语意业”。在一切境界之中心不贪恋,缘尽的时候不起虚妄分别,不起执著,这个是“无染身语意业”。我们学《随念三宝经》说“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这个就是“无染身语意业”。清净是根本智,由清净智而生起方便善巧慧,所以清净三业,清净是根本智,无染是善巧方便慧。   第十种,是怎样才能够得到“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一切举手投足,日用云为,都是以智慧为前导,生起大悲心,所作的一切都是普贤行门,就能够转世间法为出世间法,转世俗法为佛法。好像我们喝水一样,我们首先将它观想为甘露供养佛陀;然后我们也将它观想为法雨甘露布施给一切众生。乃至于我喝一口水都是佛法,都是修持。   这十个总问里面以“无过失”作为总纲,只有成佛才能够过净德圆,这是第一段十个问题。   别问   后面的十段,每一段都有十个问题。后面的十段中间第一段是异熟果,中间的接下来的四段是士用果,再接下来两段是离系果,再接下来一段是增上果,最后的两段是等流果。合起来有十段,一百个问题。   明异熟果   第一段的异熟果是问怎样能够成为堪受正法的法器,怎样能够成就、成为佛弟子的条件。   【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   这五个是外在的条件。   【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   这是内在的条件,就是进入菩提道的先决条件。我们要成为如法修持的佛弟子,要入十信位,这个入菩提道先决条件就是这十个。   怎样能够“生具足”呢?“生具足”就是常生中国。佛法里面说,中国是佛法兴盛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这个是指大环境,生在佛法兴盛之处就易于闻法修行。   第二,是“种族具足”。怎样能够“种族具足”呢?种族具足是生的家族、种族很尊贵,生在王族,或者生在种性尊贵的家族。   第三,是“家具足”。生在“信向三宝”,修习善法的家庭。   第四,是“色具足”。“形色端严”,相好庄严。   第五,是“相具足”。是“具丈夫相,诸根不缺”,六根不缺。   这个五种就与我们经常学的“八有暇、十圆满”,得到暇满人身,与这个相通,是具足修习佛法的外缘,背景比较好。   第六,是“念具足”。“正念不忘”,能够随时保持正念,“恒以正知及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   第七,是“慧具足”。“慧悟高明”,能够善于转世法为佛法,在日常生活之中修持。   第八,是“行具足”。“柔和调善,离过修行”,有悲、有智,又能实修,具足大雄力,这个是“行具足”。有慈悲心,然后又有“念具足、慧具足”,有智慧,然后又能够实修,这是“行具足”。   第九,是“无畏具足”。按照《大智度论》,菩萨有四种无畏:   第一是总持无畏,“于法记持,不惧忘失。”   第二是知根无畏,“知根授法,不惧差失。”能够随顺众生的根机而为他说法;   第三是决疑无畏,“随问能答,不惧不堪。”堪能回答众生所提的一切问题;   第四是答难无畏,“有难皆通,不惧疑滞。”任何的疑难问题都能够解释,都能够通达。   “无畏具足”其实通俗地说,就是说有定力、有智慧、有魄力、有耐力,这样子具足四种力,称为“无畏具足”。   第十,是“觉悟具足”。面对世间常生觉悟心,常生智慧,不被世间法所迷惑。   这后面的五种是内在的条件。   其实在《华严经》里面说这个十种具足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   “生具足”是生在佛家。什么是生在佛家呢?为佛长子呢?发菩提心的菩萨是生在佛家。   第二“种族具足”是具足佛种性,不是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而直接是具佛种性,称为“种族具足”。   第三“家具足”,以真如自性为家,能够恒时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这个是“家具足”。你看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示现在各行各业之中。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的那些大菩萨,各行各业都有,外表看起来跟凡夫的生活、工作都在一起,但是佛菩萨他内心智慧广大,安住在一真法界,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真心。而凡夫是住在六道轮回里面,因为他对于虚妄的外境执为实有,不知道这个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所幻现出来的,而去执著它实有,所以就颠倒梦想。能够以真如自性为家,是“家具足”。   第四是“色具足”,“色具足”就是能够明见佛性,如见色故。弥勒菩萨说了一个《现观庄严论》,“现观”:对于一切法,对于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能够明见,好像我们看眼前一朵花一样。而不是好像凡夫一样要去通过思考、思辨,他能够直接“现观”,如见色法。所以称为“色具足”,能够现量证得。   “相具足”是有菩萨的慈悲智慧之相。   这一段是十个问题,是成为佛弟子的条件,有菩萨入华严的菩提道次第的先决条件,是异熟果。异熟,异时而熟,异处而熟,今生种因,后生感果,异时而熟,称为异熟果。   “生具足”很重要,我们要能够生在有佛法的地方,并且我们能够听闻到这个《华严经》,就已经种下了这个成佛的金刚种子,乃至于只是听闻都有甚深不可思议的功德!   有一个公案说,印度的世亲菩萨他作了一部《阿毗达磨俱舍论》。作好以后,每一天他都会在寮房里面大声地来念诵《俱舍论》。有一只鸽子就在屋梁上面结了一个巢,一听到世亲菩萨念诵《俱舍论》,这个鸽子就从巢里面出来,专心来听他念诵,天天如此。   有一天世亲菩萨再念诵的时候,突然就发现鸽子没有出来。再一看,原来鸽子已经死了。所以世亲菩萨就用神通来观察鸽子投生到什么地方去了,就发现他投生在寺院附近的一户人家做一个小男孩。等到过了几年,小孩子长大了,世亲菩萨就到小男孩家里去,跟他父母说,“你可以让你这个小孩子跟我出家吗?他跟佛法很有缘!”   他父母亲都很信佛,然后对世亲菩萨也很仰慕,所以就很欢喜送这个小孩子出家,而这个小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安慧论师。   他一听《俱舍论》就很欢喜,而且所有的意思都明白,他就为这个《俱舍论》作了好几种注解,成为《俱舍论》的专家。   小男孩的前身就是鸽子,仅仅只是听到念诵《俱舍论》,听闻到佛法了,都能够带来极大的利益,都能够有极为殊胜的异熟果,能够“生具足”。乃至于畜生道的众生,仅仅是听闻佛法都能如此,何况是我们能够听闻到如来的根本法轮,号称为经中之王、经中之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当然就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这个是别问十段里面的第一段。   明士用果   第二段:   【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   从这一段开始,这个四段都是明士用果。士用果也称为现法果,就是好像农民种庄稼一样的,春种秋收,是士用果。二、三、四、五,这个别明里面的四段都是士用果。   有十种慧作为拣择,我们有了成就为佛弟子的条件,接下来我们要有慧来拣择。菩萨他最基本的道体就是这十种慧。   接下来的就是十种力——因力、欲力……这十种力,它是菩萨修行的资粮。十种力就是怎么去修习的资粮。   十种善巧就是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等等。十种善巧是智。   十种道品——七觉支,加上空、无相、无愿,这样子是为助修。   这个四段都是属于士用果。   我们常说智慧,连在一起说,但是其实智与慧是不相同的:慧能拣别善恶,智是照了。   第一种是“胜慧”。“云何得胜慧”?怎样成就“胜慧”呢?“胜慧”就是超出世间的智慧,出世间觉悟的慧,称为“胜慧”。   第二种是云何成就第一慧,第一慧是超过声闻、缘觉二乘的慧。   第三是“最上慧”,是超越权乘菩萨的慧。   第四是“最胜慧”,是佛果地上的慧,称为最胜慧,最殊胜的慧。   这个四种是讲拣择非劣慧,不是低劣的智慧。   后面的六种是显体,显菩萨最基本的道体。   第五是“无量慧”,慧广大无边,不可以去分辨它的分量,是浩瀚无边的。   第六是“无数慧”,没有一些好像有多少数量,不是这样子的,而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是“不思议慧”,不思议,超言诠,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述得明白的,不是用凡夫的心念和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能够了知的,称为“不思议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样子称为“不思议慧”。   第八种是“无与等慧”,没有能够与它等量齐观的,能够与它匹敌的,称为“无与等慧”。   第九种是“不可量慧”,不可以校量,不可以比较的大智慧。   第十种是“不可说慧”,唯证方知的慧。   智首菩萨提出110个问题,最初的十个问题是总问,身语意三业如何能够无过失?别问的十段里面是按照修学华严的菩提道次第,从浅至深来提问的。所以别问十段里面的前面六段是说菩萨的因地。第一段是十种具足,是问怎样子具足成为佛弟子的条件。第二段十种慧,是问菩萨最基本的道体是什么?道体就是十种慧。第三段就十种力,是问菩萨修行的资粮。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   这个是别明十段里面的第三段。   “因力”就是发愿成就佛菩提果,信有力量了,这个称为“因力”,就是佛种性。其实“因力”就是我们真实地发菩提心,求成佛果。这个是我们的动力,是我们修行的资粮,是我们在菩提道上勇猛精进不退转的动力,称为“因力”。因是菩提心,果就是菩提,菩提即是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是佛。   第二是“欲力”,有殊胜的欲乐,就是希求成佛的大菩提果,而起修行,能够发四弘誓愿,这个是我们的誓愿力。我们发了心以后,以这个誓愿力去推动。   第三是“方便力”,在修行时要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方便很重要。《大日经》上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佛陀住世的时候,成就阿罗汉道的非常多。但是后世证道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学修缺乏方便善巧,所以要有“方便力”,就能够用功少而成就大。   好像我们修定一样,如果能够从念诵——格鲁派的家风——从念诵入手,这个是善巧方便,念诵上师供、文殊五字真言,能够澄神静虑,就能够截断世间杂染生灭之念;能够随文入观,就能够出生般若净智。般若无体,显之于事。好像电流无形,发之于灯,所作的一切都是恰到好处,都是悲智双运,这个就是慧相。   第四是“缘力”,是善友劝发。   第五是“所缘力”,是所观察的悲智之境。   第六是“根力”,也就是五根:信、进、念、定、慧;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个五根久了,就有力量,称为五力,这个是“根力”。   首先是信根,《贤首品》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生根了,那是什么?我们能够念念不忘三宝,念念不离三宝,然后就能够起精进;起精进久了,就能够随时保持正知与正念;正念能够长久地保持,就能够得禅定;得禅定能够开发智慧。所以说这个五根、五力是很基础、很重要的法。   我们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信、进、念。能够念生根的话,就能够念佛成片,就能够生到凡圣同居净土;更进一步能够得定根,我们能够达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乱,能够生方便有余净土;能够进一步到达慧根,智慧生根,能够通达理体的一心不乱,能够生到实报庄严净土。这个是“根力”,第六种力。   第七是“观察力”,善于观察事理,饶益众生,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观察力很敏锐,就能够透过相而见到性,能够不迷惑、不颠倒。   第八是“奢摩他力”,奢摩他是止。好像我们以打坐为例,我们修习禅定,打坐,一开始是从粗住,然后到细住,然后到欲界定,再到初禅未到地定,然后再到初禅离生喜乐地。能够到初禅离生喜乐地时候,我们的身体就转化了,身体的欲界的地、水、火、风四大就转变为色界的地、水、火、风四大;有八触、十功德,经过八十个步骤,全身都改变了。   就是说学佛不单单是我们的心要转变,我们的身也要转变。真正进入初禅的时候,鼻根和舌根都不起作用。“眼耳身三二地居”是《八识规矩颂》上面所说的。   三界九地:五趣杂居地是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和非想非非想处地。这个是九地。   这个“二地”其实就是指初禅离生喜乐地。“眼耳身三二地居”,这时候她起作用的只是三根,眼根、耳根、身根,鼻根和舌根不起作用了,这个身体也转化了。这个是“奢摩他力”。   第九是“毗钵舍那力”,这是修观,毗钵舍那就是观,修观力。在华严里面的修观是一真法界观,能够以普门之智顿照一真法界是“毗钵舍那力”。   第十是“思惟力”。出世间法的“思惟力”完全不同于世间法的思惟,这一点一定要明白。出世间法的“思惟力”是什么?凡夫是把心安住在念头上,成就者他是安住在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档上,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安住在这个中间,这个是“思惟力”。   安住在念头上就是安住在相上,就会起执著,就会被境界所转,就会有生灭。安住在念头与念头的空档上,安住在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个空档上,就能够契入不生不灭的真心,就能够与真心本体相应。不生不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个是“思惟力”。   接下来别明十段里面的第四段是菩萨修行的根本原则,就是十种善巧。第五段是菩萨修行的次第,就是七觉支、空、无相、无愿。第六段是菩萨修行的教材,就是六度、四无量心。别明十段里面的前六段是讲菩萨的因地,后四段是讲果地。   好了,我们明天下午继续学习。   第二讲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本是如来欢喜藏。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愿一切如母有情能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净行品》第二讲的学习,我们所学的《净行品》属于第二会,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   请大家看经文:   【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   这个是别明十段里面的第四段。   下方玻璃世界梵智如来的上首弟子智首菩萨向文殊师利菩萨提出110个问题,文殊师利菩萨给予了一百四十一个答案,都是开示我们如何在生活之中修证佛法。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学习佛法、念佛、拜佛、念观世音菩萨,这个不是目的,而是方法,透过这个方法启发我们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让我们更加欢喜自在地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在生活之中修证佛法,只要我们能够善用自心,生活之中到处都是佛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菩萨的六度万行。   第四段是讲菩萨修行的根本原则,十种善巧。第五段是讲菩萨修行的次第,七觉支、空、无相、无愿。第六段是菩萨修行的教材,六度、四无量心。   善巧呢?蕴善巧、界善巧……善巧是善知一切法,空无所有,是缘起性空无自性的,善知一切法不坏假名,分别法相,善知事事无碍。   “蕴善巧”。我们看《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佛对于迷于内心的众生说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他对外境不执著,但是他内心很迷昧,迷于心法,佛陀就着重说心法。色、受、想、行、识:色是色法,是物质,是外境;受、想、行、识都是分析心法,让众生开悟。“五蕴皆空”。   “界善巧”。是佛陀对于那些根基比较差的人,既迷于色法,也迷于心法的众生,他内心也迷昧,外在看到外境也容易分别执著,所以佛陀就为他们说十八界,六根对六尘生六识,分析十八界法,知道一切法皆空,无所有,但是不坏世间相,这个是“界善巧”。   “处善巧”,是佛陀对于那些迷于外境,执著于色法的人,说十二处,说六根、六尘,十二处。这是对外境比较执著的人,告诉他要心不被境所转。   第四是“缘起善巧”,“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这个是说一切万法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无自性的。而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是真如性起,知道一切万法它是相,它的本体都是真如妙心,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心。   接下来又问世间人最难破除的障碍,也就是空间与时间。世间人容易执著于空间实有、时间实有。空间: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是众生流转之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是流转之时。   “欲界善巧”,是善知的智慧,能够缘念三界。菩萨在欲界里面度众生,乃至于示现成佛,但是不会贪恋欲界。   “色界善巧”,是不会耽染色界的清净。   “无色界善巧”,是不会落于无色界的空寂。   《随念三宝经》上面称赞佛陀说,“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也就是“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以一真法界来看三界都无实体存在,但是从缘起法来善巧方便地度众生——“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做空花佛事来度化众生。   “过去善巧”、“未来善巧”和“现在善巧”。这是说时间也是假名安立的。十方的空间、三际的时间都是因为强烈的观念执著而产生的,并无实体。我们如果是留恋过去就会有后悔,如果是空想未来就会有恐惧;要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就要了知三心不可得。凡夫的心总是攀缘于相与相之间,是生灭的心,缘一个一个的相,相续不断,所以不断地在六道里面流转生死。修行人他就会知道将心安住于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档上面,就能够体认不生不灭的真心,时间化为永恒,一切都是当下的一念。   第五段是讲七觉支。   【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   这个是问如何修涅槃因。   “念觉分”,念念分明,与觉相应,就称之为“念觉分”。   “择法觉分”,选择适合于自己根器的法门。   “精进觉分”,是时时刻刻能够保持正念,保持觉醒。   “喜觉分”,是透过佛法的修行获得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们善修佛法的菩萨,应该要知道学佛不要成为生活之中的一种负担,而应该是越学越自在、越欢喜,在相对的世界里面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因为我们能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所以能够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这是喜无量心。   第五是“猗觉分”。猗,就是轻安。轻安觉分。   喜是讲内心的喜悦;轻安,这是指身体的喜悦,身体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第六是“定觉分”。心心念念不离菩提心,不舍菩萨道,是“定觉分”。并不是说我每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样子是“定觉分”?不是这样的,行菩萨道的人能够心心念念不忘三宝、不舍众生、不离菩提心,常行菩萨道是“定觉分”。在菩提道上不退转、不散乱是“定觉分”。   第七是“舍觉分”。我们修持有成就,但是不执著于成就相;我们广度众生,而不执著于度众生之相。要因指而见月,由相而见性。闻法的时候不要跟着舌根转,要透过相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是“舍觉分”。   “空”,是去掉执著,空掉烦恼执著,空掉妄想分别。   “无相”。在一切相上面不起妄念,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于一切境上心不染着,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个是“无相”。   我们要知道,取舍心是轮回相。我们对万事万物执著于实有、起贪瞋、然后做取舍,这个是轮回相。应该外相上面虽然是有取舍,实际上我们内心知道它都是虚幻的,所以我们的内心能够如如不动。这样子是于相而离相,这样子是“无相”。   十是“无愿”。就是不会执著于自己发一个誓愿或者两个誓愿,而是普利一切众生,无所不愿,成就一切众生的善愿,引导一切众生发菩提誓愿。   “如何去达到这个七觉支和空、无相、无愿呢?”是智首菩萨请问文殊师利菩萨,在别明十段里面第五段所提出来的十个问题,这个都是明士用果。   明离系果   第六段,第七段两段是明离系果。   离系果就是超出六道轮回的圣人之果。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   这个是讲六度和四无量心。“云何得圆满呢?”我们知道六度圆满都依于心,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里面有很详尽的开示。   如何在生活之中去圆满地修六度,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呢?这个是智首菩萨提出的问题。   《华严经·十无尽藏品》里面,十种无尽藏,《华严经》里面有三处:一个是在第十八品《明法品》,第二个是在十回向之中的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第三就是《十无尽藏品》里面讲的以七圣财而成念藏、持藏、辩藏。七圣财就是信藏、戒藏、惭藏、愧藏、多闻藏、施藏、慧藏。   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之中去圆满六度和四无量心?檀波罗蜜是布施度,尸波罗蜜持戒度,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毗梨耶波罗蜜是精进度,底下是禅定、般若,以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六度四摄法在修的时候是士用果,圆满的时候就是离系果。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   这是讲佛的十种殊胜智慧力。   前面的别明六段都是讲菩萨的因地如何修行。底下的这个四段都是讲佛已经成佛以后,果地。   第七段就是成就了自受用的内相,也就是成就了佛陀的十种殊胜的智慧力。   第八段是成就了自受用的外相,得到成就以后的外相就是十王拥护。天王、龙王、夜叉王……这些一切天龙鬼神,天龙八部都一定会护持他。   第九段就是成就了他受用相,为众生做依怙之主,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这个是他受用相。   第十段是总成就相。“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这个后面的四段是讲果地的相。   第七段是讲佛陀的十种殊胜的智慧力。   我们在《随念三宝经》里面有比较详细地开演,这里面就不多说,第一种是“处非处智力”知道一切众生他现在的处所、后生的处所,一切一切众生的种种的因缘果报都知道。佛陀果地的境界首先就是以十种殊胜的智慧力为代表。   明增上果   第八段是明增上果。六、七是讲离系果。第八段是增上果,增上果就是外在的依报环境,得成就以后,外在得到十王拥护。   【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   十王敬护,恭敬拥护是增上果,因为自己已经具备修持成就的德行,所以感得十王的护持。我们要知道,护持不是护持你这个人,而是护持你修行的佛法,所以称为护法。   天王、梵王是属于天道,阿修罗王属于修罗道,人王属于人道,龙王、迦楼罗王、摩睺罗伽王是属于畜生道。龙王,戒缓乘急堕落为龙,有神通;迦楼罗王是大鹏金翅鸟王;摩睺罗伽王好像腹行的大蟒蛇一样;这样子畜生道的王,都属于畜生道。   夜叉王属于鬼道。乾闼婆王、紧那罗王是属于诸天的眷属,诸天的音乐神、舞蹈神,诸天眷属。   读诵《华严经》的人能够得到十王的拥护,如法修行。   在《华严经传记》里面讲了一个公案,说隋朝时候禅定寺有一位慧悟法师,他跟另外一位法师一起隐居到终南山去搭茅棚修行。慧悟法师专门持诵《华严经》,另外一位法师专门持诵《涅槃经》,经过了很多年。   忽然有一天,就有一个人到他们的茅棚来,说要请诵《华严经》的慧悟法师到他家里去应供。慧悟法师就着衣持钵去应供。在山里面走了好久,还是没有看到什么人烟。   慧悟法师就问这个人说:“檀越的家在哪里呢?”   这个人就告诉他:“在此山正南(在这个终南山的正南方)。”   法师就觉得很奇怪,南方只有那些很陡峭的山,没有看到有什么人烟和村落啊?这个人就回答他说:“弟子是此山山神,请法师应供!”   两个人继续走,这个道路越来越崎岖了,越来越陡峭了。这时候这个山神就问,说:“法师天天受持《华严经》,难道还没有得神通吗?”   慧悟法师说:“还没有。”   山神就将法师捧起来腾空而行,很快就到达山神的住处了。就看到山神在一个很大的宫殿里面摆了很多的座位,然后请慧悟法师坐在正中间的高座上。等一下由空中就降下来五百位僧人,每一位法师都持锡杖和钵,腾空而至,慧悟法师就很惊讶!马上就想下座礼拜他们,知道这些是圣僧,贤圣僧宝。   五百位法师都说:“你是读诵《华严经》的人,功德不可思议,你就不必向我们作礼了。”   受供以后,五百人又腾空而去,留下慧悟法师,他没有神通,山神这个很陡峭的住处,他不知道怎么办,出不去了,他就对山神说,“幸愿檀越,垂示来途!”(请你告诉我来的路是怎样子的?我怎么回去?)   山神就指着他院子里面有几个小孩子,很小,大概三岁左右,在那里面互相游戏。山神就没有回答法师的话,对那些小孩子说:“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来供奉法师。”   果然有一个小孩子就跑到法师的面前来,说:“请师开口!”   慧悟法师就将口张开。   一张开,小孩子看一看说:“师大有病!”(法师你还有生死的病。)   小孩子就从手指上面拿了一点点的尘土投到法师的口里面去。   过了一下以后又再对他说:“师更开口!”(请你再张开口。)小孩子看了以后就说:“师病略尽。”(你的业障消了很多了。)   这个三岁的小童子就踊身飞入法师的口里面去了。那三个小孩子突然就跳起来,然后变小了,就跳到慧悟法师的口里面去。其实那几个小孩子都是药精,就是那些天地的灵气精华,药物的精华。   这个童子飞到慧悟法师口里面去,然后溶化,进入到他身体里面以后,他就觉得身心轻安,可以有神通,就“飞腾云际,还至旧处”,跏趺坐空中,回到原处。   在虚空之中对他原来一起同修的那个同伴说:“余仗《华严经》力,蒙致仙药。人仙位别,不可同居。共住多时,幸施欢喜。当来之世,相见佛前!”我们一起共住过。请你生欢喜心,将来我们共同在佛前相见!他平时所持诵的《华严经》的经本也跟着就凌空而去。   持诵《华严经》的殊胜功德,在《华严经传记》里面有很多这样子的故事。   这是能够得到十王的恭敬供养和守护。   明等流果   第九、第十两段是明等流果。等流,我们说六因、四缘、五果,等流果有造作等流和习气等流。   【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   这个是依体而起的妙用,他受用。   就是成就以后如何来利益众生,为众生作依怙主,救护众生;为众生作皈依处,作为一切众生的依靠;救护和究竟的皈依处,引导一切众生得解脱。   “如何让一切众生能够为炬、为明、为照?”这个是如何帮助一切众生开智慧眼、得法眼净。我们看经典上说,“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什么是得法眼净呢?得法眼净就是具足正知正见。得正知正见以后心地不被外境所染污,所以称为得法眼净。   凡夫众生眼睛在明暗中做不了主,耳朵在动静里面作不了主。白天妄想,晚上梦想,所以颠倒梦想。我们看《首楞严经》里面开示我们,我们眼根对色尘要做得了主,不用眼识而是用六根的根性。我们眼根好,能够看到外境;我们眼根不好看到一片黑暗。但是,这个能见的根性有没有生灭呢?没有生灭。眼根不好的时候是看到一片黑暗,如果眼睛治疗好了,还是能够看到光明,能够看到外境。所以我们要眼睛在明暗中做得了主,就是不被明暗的生灭法所迷惑,而是用根性,根性是不生不灭的。   耳朵在动静里面做得了主,现在有声音我们听到声音,这是动。等一下静下来了,我们什么也听不到。但是这个能闻的根性,耳朵能听的根性有没有变化呢?有没有生灭呢?没有生灭。并不是说听不到声音了,我们能闻的这个根性就灭了,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在动静里面也要能够做得了主,所以菩萨为一切众生开智慧眼,得法眼净。   “如何引导众生,为导、为胜导、为普导?”   “为导”,就是开示众生超出轮回。   “为胜导”,就是不单单是自己超出轮回,而且说一乘法,“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以前说声闻、说缘觉都是权巧方便,佛陀的本怀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都直了成佛,这是“为胜导”。   “为普导”,是普遍地引导一切众生,“有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不舍一切众生,“为普导”。   第十段是:   【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前一段是由本愿力,所以“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这一段是由本行力,所以“于一切众生之中,为第一、为大、为胜……”   “为第一”,是如来智德、断德、悲德圆满,所以称为第一。这是十问里面的总问。   第二是“为大”,体包法界,所以称为大;其大无碍,所以称为大。我们称如来为正遍知,唯有佛陀的智慧是遍知的智慧、全知的智慧、能知的智慧,遍满所知的境界。能知的智慧内涵与所知的外境、外延完全相等,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普遍法界称为遍知。正知与遍知,正遍知。这是体包法界所以为大。   第三是“为胜”,“为胜”是自利圆满。明行足:明足是正见圆满;行足是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都圆满,是行圆满,行足。明行圆满,所以自利圆满“为胜”。   第四是“为最胜”,是利他圆满。佛的十种尊号称为无上士、调御丈夫,有最殊胜的教化众生的方便,令一切众生都能成就。   第五是“为妙”,烦恼障断尽了,断尽了见惑、思惑,这个称为妙。   第六是“为极妙”,是所知障断尽了,尘沙惑断尽了,无明惑断尽了。   第七是“为上”,是世尊。   第八是“为无上”,是无上正等正觉,最极无上。   第九是“为无等”,是没有与之相等的,没有能够与他相匹敌的。佛的境界只有佛佛道同,其他的任何是不能与佛相比的。   第十是“为无等等”,是佛佛道同。   这是智首菩萨向文殊师利菩萨提出的110个问题。其实是由浅至深,根据《华严经》的菩提道次第来提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大方广”,就是我们真心的体、相、用,与佛相比较,虽然我们在用上不同,在相上也有别。我们凡夫众生是烦恼相、业障相,佛菩萨是解脱相、慈悲智慧相,但是体无二无别,真心本体无二无别。所以我们学习《净行品》就是要按照文殊师利菩萨的教导,以佛菩萨的修证为榜样,“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念念从真心而起,念念回归自心,“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使我们“大方广”的相也与佛相同,用也与佛相同,安住于一真法界之中。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就可以看下面文殊师利菩萨的开示: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   文殊师利菩萨是七佛之师、三世觉母啊!《涅槃经》上说,“若闻文殊菩萨名,或见文殊菩萨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称念文殊菩萨名者,设有重障,不堕阿鼻猛火之狱,常生他方清净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忍。”所以我们乃至于听到文殊菩萨的名号,都有无量的功德!   称赞提问   文殊菩萨首先是称赞提问的智首菩萨。智首菩萨他不是自己不懂,而是为了帮助众生,以大悲心来开启法会、来提问的。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令一切众生获得解脱的利益,“多所饶益”。   “多所安稳”,是为了令众生心安身稳。心安就是转迷成悟。一念迷我们就将清净的自性变成神识、虚妄、分别、执著;一念悟就能够了知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当下心安,当下就万法归一,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法性上。身稳就是转染成净。我们心安了,心有正知正念了,自然所做的一切身语意业都能够转染成净。“静则万法无生,动则万善具足”,这是“多所安稳”。   “哀愍世间”,佛菩萨看世间一切众生都是可怜愍者。人活在这个世间不觉悟是很悲哀的事情。没有闻到佛法,想要摆脱痛苦,想要追求快乐。但是凡夫众生所用的方法通通都是不究竟的,乃至于错误的。好像有一些人,他没有学佛,比较有时间,他就去打麻将、赌博,以为这个可以带来快乐,一开始可能会赢一点点,但是后来就输得更多,乃至于沉迷其中,受无量剧苦。   内在颠倒见循环,外在灾难不断,都是因为迷失了本具的真心本性,去追逐虚妄的外境“迷真逐妄”。生活在错觉之中,用错误的凡夫的知见和生灭心去止息痛苦,结果只能够是从苦入苦,从暗入暗,所以是可怜愍者。   “利乐天人”。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是希望能够得到文殊菩萨的开示。文殊菩萨开示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闻究竟的涅槃之乐、解脱之乐的方法,所以“问如是义”。   正酬所问   底下是文殊菩萨正酬所问,正式回答智首菩萨的提问。   【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文殊菩萨称呼智首菩萨为“佛子”,佛的心子,心同佛心的弟子。   首先是总的回答,如何能够圆满前面所提的一百一十个问题呢?总的方法就是四个字:“善用其心”。   我们为什么有障碍?因为我们不善用其心,我们有分别执著。佛菩萨为什么能够安住在一真法界?因为能够善用其心,就能够心清净了、心圆满了,所以一切外境无不圆满,无不圆满是大圆满,都是因为善用其心,这个是总的方法。   在逢缘对境的时候能够善巧发愿,能够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我们每一个偈颂都是善用其心,所以我们能够善用其心,就知道一切生活中间到处都是佛法。我们要坐电梯,我们就愿一切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坐电梯这个小事情就变为佛法了。“升正法楼”就是我们的心性能够提升,我们能够大彻大悟,所以能够“彻见一切”。   善用其心是一个总纲。我们修学佛法最根本的是要从修心上下手,如果我们的心清净了,一切外境都不能障碍我们;心不清净就处处都是障碍。所以我们要止息自他所有的痛苦,必须要治疗我们生病的心!我们的凡夫心、生灭心,起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我们生死轮回、招感痛苦的根源。我们的心有纷扰的情绪,心念有烦恼,这是我们一切苦难的根源,所以息心就是息灾。所以我们要学习《净行品》,来知道如何如法地起心动念。   我们能够不起心不动念吗?我们不可能,凡夫阶段不可能不起心。但是如何正确地去起心呢?要学习《净行品》,要善用其心,并且依之而修持,就能最有效地用好我们的生命——以慈悲来观照众生,以智慧来断除烦恼,每一天都过得欢喜自在,这个是我们今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其他的,世间人追逐的财、色、名、食、睡,一切的享受,我们在无始的轮回之中都曾经享受过,经历过这些暂时的快乐,并且享受过无数次,没有哪一种新鲜的、暂时的安乐我们没有体验过。   我们唯一的没有体验过的大安乐,就是透过止息苦因而生起的究竟安乐。我们要止息苦因、要止息烦恼妄想、要止息生生灭灭的烦恼心,就要善用其心。一旦我们证得恒常的大安乐,止息一切苦因,就绝不会再次受苦,因为我们心相续之中的苦因断绝了,所以我们解脱的大安乐就永远会持续下去。这个是我们此生此世最重要、最值得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善用其心。   “则获一切胜妙功德”,这个是总显所成德。胜是独尊,妙是不著相,我们要不著相、不离相,实相无相无不相。德无不备称为胜,一切德行都圆满具备称为胜;障无不尽称为妙。这个“获一切胜妙功德”是总答,总的回答一百一十问里面的总问十种三业。   底下是各别的回答。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是回答“云何得生处具足?”等等。   这个是堪为法器,我们成为佛弟子的条件。我们对于佛法“心无所碍”,就可以“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所以是回答别问的第一段。   “住去来今诸佛之道”,是回答“如何成就众慧?”安住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佛法之中,就能够成就种种智慧。   “随众生住,恒不舍离”,是回答“云何得因力?”等等。这是讲菩萨修行的资粮,常以众生为所缘,能够圆满修行的资粮。最初因为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而发菩提心;中间依于众生、度化众生、成就众生,所以要修六度万行来积累福慧资粮;最后成佛是为了更圆满地利益众生。所以“随众生住,恒不舍离”,不舍离善用其心,不舍离利益一切众生。   第四段是“如诸法相,悉能通达”,就是回答“云何得十种善巧,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等等。对一切法、一切事、一切物都能通达。   要善用其心,首先要有信心:第一个是信自己以及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第二是信一草一木、一沙一尘都是普贤境界;第三是信我们这个讲经的道场、法会就是普光明殿,信来学习听闻《华严经》的人都是佛菩萨;第四是信我们举手投足、起心动念,所做的一切都是普贤行。这样子能够“如诸法相,悉能通达”。   第五是“断一切恶”,就是回答前面别问里面的第五段所问的“七觉支、空、无相、无愿”。依七觉支来拣择、来生起智慧。   第六是“具足众善”,就是回答第六段的问题,“云何圆满六度四无量心”。   第七“当如普贤,色像第一”,是回答第八段的提问,“如何能够得到自受用的外相,十王拥护?”我们能够如普贤菩萨——普贤身像如虚空,无所不在,普贤的意思就是诸法实相,这里面是指法普贤。为什么说“色像第一”呢?因为诸法实相是最美的,我们所见的色相外境都是如梦幻泡影,所以诸法实相现前,自然就是第一了,所以称为色像之中为第一。   “一切行愿皆得具足”,这个是回答第七段“一切行愿,要至佛果位才能具足”。佛果位他的果地功德以得到十力(十种殊胜智慧力)为代表,这个是成就了自受用的内相,成就佛的十力。   晋译的六十华严里面,没有这一句“一切行愿皆得具足”,用的另外一句“成就如来一切种智”——内具种智,外具妙相,这个两种都是同在果地圆满。   第九是“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因为对一切法都了知,都自在,所以能为“众生为依、为救、为炬、为明”,这是回答第九段。怎么样子能够于法自在呢?观一切诸法皆空,一切诸法的相就障碍不了你了,就能够于一切法都自在;能够把握,能够证得体性,所以外相就障碍不了你了。   第十是“而为众生第二导师”。晋译六十华严里面是译为“而为众生第一尊导”。这是回答第十段 “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众生做第二导师。第一导师是释迦牟尼佛。我们能够善用其心,获一切胜妙功德,就是仅次于佛的第二导师。第二导师就与诸大菩萨都平等了,为众生做第二导师。所以我们能够修学好《净行品》呢?就能够为众生做第二导师,与诸大菩萨为善友。   【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   怎样子去善用其心,才能够获得一切胜妙功德呢?   善用其心很重要,有三个原则。   一个我们要知道,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上面的开示,叫做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样子我们就很有信心。   “本觉本有”就是我们正面的思想,我们慈悲、智慧、觉悟、欢喜,这些都是从我们的本觉理体上面显现的,是与本觉理体相应的,所以是本有。所以我们这些慈悲、观照、觉悟、宽容,这些种种都来源于我们的本觉理体,来源于我们的佛性,是本有的。所以正面的思想都有无穷的潜力,只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就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乃至于福慧圆满成佛道。   “不觉本无”我们的执著、分别、妄想,负面的情绪,烦恼,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错觉,来源于我们的错误认识。错觉是本无的,所以说“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众幻灭无处”,我们的烦恼灭了,它灭到哪里去了?灭无处啊!“成道亦无得”,只要我们透过闻、思、修,消除无知,就能够消除所有的负面思想,开启智慧。“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我们本觉本有,所以我们只要透过闻思修,增长悲智,就能善用其心,“获一切胜妙功德”。   古德说,“只缘眼中有翳,妄见空里花红。”眼睛有病,所以看到虚空中间有一朵红花,那你是不是消灭这个红花呢?不需要。它是虚幻的,你只要治好你的眼睛,自然就不会看见了。同样的,有黄疸肝炎的人看到一切都是黄的,那是不是都是黄的呢?不是。而是他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肝有病。自己的肝炎治好了,自然看一切都恢复正常。所以只要治疗好我们生病的心,一切外境都不能障碍我们。   如何在生活之中治疗好我们生病的心呢?就按照文殊菩萨在《净行品》之中的开导。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面说,“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世间的事情并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我们生病的心,我们的凡夫的生灭妄心所产生的错觉。我们因为这种错觉,所以执著于外境是实有的,去起分别、执著,不知道它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所以执著于虚幻法才有烦恼。所以“不可得为世间意”,不要起世间的这些凡夫的妄心,世间的事情可以照做,并且做得更好。   这个是第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我们要知道正面的思想是解毒剂,能够清除我们妄心之中的妄念和负面情绪。只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解毒剂的功效,就能够消除烦恼与妄念,就能够不受烦恼妄念的折磨。能够保持正念,消融妄念,这样子就能够不断地加强正面的思想的力量。   打个比方,黄豆代表正面的思想,黑豆代表负面的思想、负面的情绪。我们要让黄豆生长,让黑豆不长的话,你只要把黄豆放在适合的土壤里面,有阳光、有水分,它就会不断地生长;黑豆不要给它放在土壤中间去,不给它那些缘。   我们随时随地提起正念来,我们的妄念就能消融,最根本的解毒剂就是洞见生命的真象,证得空性智慧。   第三个原则就是我们的真心是法尔清净、不生不灭、离缘独立的。真心不属迷悟、不受染污,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但尽妄缘,即如如佛。但是理上知道容易,真实地去相应就难,“若论修行本来易,欲除妄想真是难。”所以要在点点滴滴,生活之中都去善用其心,转变自己的念头,将一切世间法都转变为出世间法,能够按照一百四十一个修行方法去做,就能够成就一切胜妙功德。   底下的偈颂总共有一百四十一个,都是菩萨教导我们善巧发愿,每一愿都是深广如海。为什么会是一百四十一呢?我们知道文殊菩萨在第二会里面是讲十信法门,每一信都有十个,十信圆融,一一具有十,就成为一百个;再加上四十一位,四十一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个就有了四十,再加上一个等觉菩萨,就有四十一。都能够按照《净行品》的方法去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渐次地修行,加起来就是一百四十一。   法身大士他修证的四十一位,一一位所有的惑障由修《净行品》都能令清净。所有殊胜的修行法门,法身大士的修行法门都由修《净行品》为基础,所以称为净行。能够依之而修持,能够令一切法门得成就,所以称之为《净行品》。   最上的妙觉佛果位是体证了、圆满证得了本来清净,所以就不在这个范畴。   所以总共有一百四十一个偈颂。可以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是在家时善巧发愿。有十一个偈颂:“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一直到“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这个是在家菩萨逢缘对境应该善巧所发的誓愿,所修的净行。   第二大类是出家受戒时所发的誓愿。有十五个偈颂:从“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一直到“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第三大类是坐禅观时所修的净行。有七个偈颂:“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一直到“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这是我们坐禅观,打坐的时候善巧发愿。   第四大类是将行披挂时的净行。我们穿衣服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净行呢?有六个偈颂:“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到“着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第五大类是澡漱盥洗时所修的净行,有七个。我们洗澡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洗脸的时候,这些怎样去修净行呢?“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到“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第六大类就比较多,有五十五个偈颂。是乞食的时候,在道路上行走的时候,看到一切众生的时候,他所修的净行。从“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到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第七类是到城乞食时候所修的净行。有二十二个:“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一直到第六页“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第八大类是还归洗浴时所修的净行。我们托钵乞食回来,应该如何善巧方便,善用其心,发愿修净行?有五个偈颂:“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到“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第九大类是我们诵经的时候,绕塔的时候,见佛相好的时候所修的净行。有十个偈颂:“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到“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第十类是我们睡眠安息的时候,休息的时候所修的净行。有三个:“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到“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所以可以说,每一类的人他遇到的事情都可以善巧方便转变为佛法。我们由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每一件事、见到每一个人,都可以转变为佛法。   (一)在家时愿   我们先看第一个,先学第一大类在家时的净行,这个对于我们在家菩萨是最相应了。有十一个偈颂。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优婆塞戒经》上面说,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难得。   家是逼迫性。我看这个很有体会!看我们这个信众好多来的时候也是哭哭啼啼,家里人生病,她也哭哭啼啼,夫妻吵架也是哭哭啼啼,儿子不听话也是哭哭啼啼。为什么会哭呢?此是苦逼迫性呐!因为觉得痛苦,所以我看到这个我心里面就会念这个偈颂——“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三界都是苦啊!无有不苦时,逼迫性。这个愿是总举在家时应发的愿。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下一个豕,是小猪。你不觉悟的话就好像关在一个小范围的这个小猪一样。家是集聚贪爱情执的处所,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一切的人情世故,互相都以家庭为大本营。凡夫众生一辈子都以家为中心、为依靠、为港湾。他的精神也大部分是为了这个家:少年时候在家中父母的关爱下成长、青年时候要成家立业、成年以后要养家糊口,一辈子都是为家而忙碌,被家庭缠缚住了。所以要“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家是因缘所生法,有缘份走到一起来了就组成一个家: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所以可见是因缘和合而组成的,所以它的自性是空的、是性空的、是体空的,体性空,体空但是相有。我们要舍相归性,不起执著,就能够“免其逼迫”。   所以家也是在家菩萨他修行的处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家里面,我们只要不贪恋,保持觉悟,就能够不违世间法,世间法做得很圆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这些,乃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做得很好。但是内心不执著,善巧地将世间法转变为出世间法,将情缘转变为法缘。这是“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如何去做呢?我们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居士,她学佛有一段时间了,然后她就跑过来诉说,她皈依三宝学佛以后的烦恼。   她说她的家庭生活跟她的学佛修行有冲突、有矛盾,所以她在其中挣扎,觉得很痛苦,她就觉得:“我没有学佛之前,好像还没有这么多烦恼。学佛以后烦恼好像还多一些了。”   为什么呢?她就说:“我每天要做早晚功课,早课一个小时,晚课一个小时,所以我就不能接送小孩子上学和放学。以前都是我接送,我现在要做功课,所以我不能接送,所以先生就很不满意,他就认为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所以搞得夫妻关系就很紧张。然后跟小孩子关系以前还处得很好,现在也处得不好了。因为小孩子喜欢看电视转播足球比赛,但是我要看那些讲经的VCD,所以我要看的时候,他就不能看足球赛了,所以经常就为这个发生一些争执。久了以后,小孩子也因此而不相信佛教,讲话的时候对佛菩萨也很不礼貌,所以我听了以后就更加痛苦了。然后我的家公家婆他们逢年过节一定要杀鸡,来拜祭祖先,那我不能够违背自己的信仰,我就不能去杀鸡,那如果不做就要吵架。所以就弄得鸡犬不宁,过年都不开心。”   她就觉得这个有矛盾、有冲突。然后她就说:“我其实很想度他们都来学佛,但是他们因为排斥我的缘故,也排斥佛教,所以我们之间不能沟通,格格不入,甚至于好像水火不相容一样。您看我应该怎么办?”   这个是因为没学会这个偈颂,不能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不能圆融。   然后我就问她“你皈依三宝了。你为什么要学佛呢?”   她就说:“哎呀,人生是苦海啊!所以我希望将来能够超出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再问她:“那么你现在为什么要每天都去做早晚功课呢?”   她就回答说:“因为我觉得自己业障很重,所以必须要天天做早晚功课来忏悔过去的业障。”   为了未来生极乐,所以学佛;为了忏悔过去的业障,所以来做功课。我就问她:“你为未来而学佛念佛,为过去做功课,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要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哦”,她从来没想过。所以一下子就呆在那里了,张口结舌,答不出话来。   其实什么是现在应该做的功课呢?我们要“知家性空”,性空相有,相上面要做圆满,心里面不执著,这样子就能够“免其逼迫”。不然的话就有矛盾、就有冲突、就有逼迫。   我就告诉她,“好好地体贴关心你的先生,这个是你现在要做的功课!每一天接送小孩子上学和放学,这个是你现在要做的功课!甚至于抽一点时间陪小孩子一起看足球赛,这个是你现在要做的功课!陪小孩子到公园里面去玩一下,让他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爱护,比较有安全感,这个是你现在要做的功课!”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在家菩萨要修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就是很重要的功课。不要因为说只记得忏悔过去、期待未来,而忘掉了今生今世最重要的,今生今世,此时此刻,所以我们也要为现在做好功课。   有一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会念吗?要善用《净行品》的智慧,把自己家里面这本经读懂了、读通了、念熟了,就是在生活之中行菩萨道。我们要知道家里这一本经和佛堂上这本经是一样的深奥,不可思议!   怎样子念好家里这本难念的经呢?怎样子去“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呢?   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四个原则:第一个是以感恩心面对家人,第二个是以四摄法做好家务,第三个是以空性慧脱离家累,第四个是以普贤行住真如家。   第一个,是以感恩心面对家人。这个是我们真实地“知家性空”。   家人对我好,我不起贪执,这是达摩祖师《二入四行》“四行”里面的“随缘行”,“喜风不动”,对我好,我也不起贪执,随缘。   家里人对我不好,我那么关心他,他一点都不领情,我也如如不动。为什么?“知家性空”啊!“逢苦不忧”,这是“报冤行”。   然后“冥顺于道”是“称法行”。与家人相处,能够人情练达,一切都做得很圆满,都能够无私无我地去关心他,然后又心与佛法相应,心里面不执著、不分别。这个是“称法行”,与法相应。   “无所求行”,对家人不生贪爱留恋,心无挂碍,如如不动。我们有缘住在一起,都在这个家庭里面,不管是夫妻也好,儿女也好,有缘的时候珍惜这段缘,将这段缘转变为善缘、法缘、佛缘,但是心里面毫无所求。这样子就会充满感恩心,无论好与坏都感恩。   感恩心应该包括这个四种行,是以感恩心面对家人。   第二,以四摄法做好家务,一切家务我们在做的时候都可以修四摄法。   布施摄,我们做家务的时候欢喜奉献,毫无怨言,把我的精神、体力、时间都去做,一边做的时候一边发愿——愿我能够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样子是布施摄。   爱语摄呢?做家务的时候能够承担,以承担代替指责,以关心代替批评,令一切人生欢喜心,这个是爱语摄。   利行摄,好像我们《净行品》里面开示的:“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我们饭做好了,家里人一起来吃饭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念这个偈颂,马上就能够转变为佛法,这个是利行。家里人洗澡的时候,我们也是帮他们准备好,然后心里面也可以念这个偈颂:“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我们拜佛的时候也回向家人都能够与佛有因、与佛有缘。我们在家里面供奉观世音菩萨,我们要知道外在有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内在我们的心与法相应,这样子我们就能够不被世间所缠缚、不生执著、不受逼迫,这个是利行摄。   同事摄是随顺家人的要求去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但是内心都将之转变为佛法,令他们生欢喜心。   第三、以空性慧脱离家累,是我们要知道性空相有,因为相有,所以我们要将一切都做得最好,让家人生欢喜。   我经常听到佛弟子有一句话,说“众生易度,家人难度。”其他人好度,劝他信佛皈依马上就来了,我劝我家里人反而还劝不动。为什么?要知道问题不是出在他,而是出在自己。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没有与佛法相应,我们不能够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我们的心里面还是有贪瞋痴,我们的慈悲和智慧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家里面的人不能够心悦诚服,所以就不能够相信。这个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啊!   我们如果能够做得好,做好榜样,能够体现佛菩萨的悲智,能够欢喜自在,一句俗话说,“菩萨、菩萨,年年十八!”随时都是欢喜自在的相,当然一切众生都会接受,都会生欢喜心,都会心悦诚服。因为是相有,所以我们要珍惜缘份;因为是性空,所以我们不执著、不贪爱,就能够脱离家累。   第四、以普贤行住真如家。“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普贤行是称法界体性,而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都去修习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所以我们的心应该安住在真如自性之家,真如自性是我们真正的家乡,是一切万法的本源,先天地而有,所以以普贤行住真如家。好像庞蕴居士、维摩居士、胜鬘夫人一样,能够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在欲行禅、火中生莲。所以我们学习这个偈颂:“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希望我们能够实践文殊菩萨教导的这四个原则,“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将家庭转变为修持的道场,我们能够在这里面行菩萨道!也祝愿一切的佛弟子都能够念好家中这一本难念的经,读通了、念熟了,这样子是真实地学好了《净行品》的这个偈颂,是知道了如何在生活中间修行。我们有智慧眼就能够知道生活之中到处都是佛法,处处都充满了佛法!也祝愿所有的佛弟子的家都能够转化为菩萨之家!也祝愿法界一切的众生都能够“以文殊智,修普贤行,住真如自性之家”!真如自性是家乡,不生灭心是本体,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上。   第二个偈颂是: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我们做为子女去见自己父母的时候,就可以诵修这个偈颂,是在家行孝愿。   孝为百善之先,孝为至德之本。《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梵网经菩萨戒》也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我们都学过的《地藏经》更加是佛门的孝经了。所以我们要孝事父母,养父母之身,让父母亲衣食条件更好,对父母亲很恭敬;然后要养父母之志,实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大孝中的大孝是帮助父母超出六道轮回。这是孝事父母。   在孝事父母,拜见父母的时候,要“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我们要发菩提心,像佛一样将一切众生都视为独子,所以救护他们;一切众生都是我过去的父母,所以我要孝养他们;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所以平等恭敬他们。所以我们见父母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善事于佛”,向佛学习,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让觉悟的智慧光明照彻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生命的时时刻刻和所行的每一处都充满智慧光明,那就是光明遍照,就是“善事于佛”了。智慧呢?不但是让我们自己过觉悟、慈悲、有智慧的生活,又能够照耀一切众生,自利利他,帮助众生,这个就是“护养一切”。   孝亲者,如道丕,为养母,自忍饥。   父捐躯,为报国,丕苦求,骨跃出。   这个是杨仁山居士修改的《佛教三字经》上面所举的古德孝顺父母的例子:道丕法师是李唐的后裔,生在五代之末的后周。唐朝以后、北宋之前有一个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生在后周时期,七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十九岁的时候长安兵乱,所以道丕法师就背着自己的母亲躲避到深山里面去,靠托钵乞食来养自己的母亲,食物不够就自己忍受饥饿,让母亲得到饱满。   局势稍微平静一点以后,母亲就跟他说:“你的父亲战死在战场上面了,你要去把他的遗骨找回来。”   他就很孝顺,去到战场上面,见到遍地都是尸骨,就不知道到底哪一具尸骨是自己父亲的。他就至诚地祈祷三宝,得到灵感了,他父亲的尸骨自动地就跳起来。他就把自己父亲的尸骨就背回来。还没有到家的时候,前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就梦到自己的丈夫回来了,果然第二天道丕法师就将父亲的遗骨背回来了。   更重要的出家的孝顺是要能够辞亲割爱,识心达本,深入无为之理,直趋解脱要道,自己能够得解脱,帮助一切父母众生都能得解脱。这个是“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底下是: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夫妻相处的时候,彼此都能够永离贪著,不执著、不贪恋,所以就能够将这种贪爱境转变为解脱法。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在家菩萨在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要诵这个法偈,将心转过来。“五欲”,我们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这个是小乘的说法了。凡夫得到五欲的时候会生起贪爱之相,就好像被箭射中了一样,被自己的内心的贪欲控制住了。在家菩萨享用五欲的时候,要能够心不为境界所转,如如不动,要拔除贪欲之箭,就能够心安身稳,所以愿一切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其实五欲六尘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面对五欲六尘时,不能保持觉悟的清明的心。问题不是出在外境,不是出在五欲六尘,而是出在我们生病的心,因此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做心灵的革命。佛教里面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都是让我们的心更坚定、更深刻、更广大,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能够彻底地开发出来。所以在家菩萨得五欲时,要愿一切众生拔除内心贪爱之箭,心安身稳;面对五欲时要善巧用心,将之转化为恰当的用、全体的大用、不可思议的妙用。这个是“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恰当的用是最浅的,财、色、名、食、睡,比方说财,这个世间的财物,佛教导说应该分为四份:一份用来供养父母,以报洪恩;一份用来培育子女,尽责任心;一份用来维持事业,开源节流;一份用来造福社会,广种福田。这样子是善用其心。对财物不贪著,能够恰当地用,就能够拔除欲箭。儒家也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忧道不忧贫”。   面对食物的时候不贪美味,为疗形枯,能够有更高的追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亲近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去行正道。这个是恰当的用。   第二是全体的大用。我们透过五欲六尘,了知五欲六尘是虚幻的相,是唯心所现,我们真如妙心所显现的,唯识所变的,所以要由相而见性。白居易作过一首诗《僧院花》:   欲了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方便风开智慧花”,其实也就是说我们透过这个花的相,启发我们的智慧,而见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真性,成就我们自心本具的般若智慧花。我们逢缘对境的时候,遇到五欲六尘的时候,能够由相而见性,就能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所以这个财、色、名、食、睡的五欲里面的这个色,不单单是指男女之色,更是指一切物质,色法,乃至于指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要按照《金刚经》的教导,“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面对六尘的外境,我们生心而无住。   凡夫众生不可能不生心,但是生心以后不要分别执著,要破除遍计所执性,不对外境妄起分别、执著,要了知外境唯心所现。这样子就能够将五欲六尘的外境转变为全体大用。开悟以后,见道位以后,已经破了遍计所执性,心无所住而又能够生心,无住而生心,善巧地利用五欲六尘来度众生。这个是将五欲转变为不可思议的妙用。   很多祖师都是因为六尘的触发而开悟的。   好像有一个梅花尼,她看到梅花而开悟,这个是因为色尘而开悟的,这个就是已经将色尘转变为全体的大用。开悟的诗说: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章》,二十五圣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加七大,在这个里面开悟证圆通。其中有一位大阿罗汉——优波尼沙陀,他就因为观色尘而证圆通。“优波尼沙陀”,尼沙陀就是近少,就是微尘近于虚空。“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我也是曾经看到佛示现修苦行成佛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我怎样子成阿罗汉道的呢?   我是因为观色法的不净相而悟道的,看到一切色法不干净、人身九孔常流不净、一切外境都是不净,这样子“生大厌离”。“悟诸色法,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无二,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这个是将色尘转为全体大用而成就,而成大阿罗汉,优波尼沙陀是五百阿罗汉之一。   第三是转为不可思议的妙用。好像极乐世界,六尘皆演妙法:鸟鸣在说法,水流声在说法,风吹树动在说法,一切五欲六尘都在说法,能够令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保持正念,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妙用!   好像我们的药师法门:色法、心法、息法。色法是在饮食中间修行,是秘密禅;心法是在睡眠中间修行,是祖师禅;息法是在呼吸中间修行,是如来禅。呼吸、睡眠、饮食每个人都少不了,就可以将它转变为修行,就可以在这个里面得成就、得解脱、能够用它来度众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善巧用心,在五欲六尘之中不为所染,不断走向觉悟清净的菩提道!所以我们在家菩萨,享受五欲的时候,要“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第五个偈颂说:   【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在家居士菩萨在聚会,好像说庆祝生日,或者其它喜庆的事情,聚会上面很高兴地唱歌娱乐的时候,要诵修这个偈颂:愿一切众生转世间乐为“以法自娱”的出世间快乐,能够了知世间的快乐不真实。   要把心转过来,心不转变过来,你这么念效果不大。曾经有一位居士她也是告诉我,这个人很坦诚,她就告诉我她内心的一个小秘密:她就说,她暗地里觉得很苦恼,因为她总是觉得听人家唱歌比听人念经要更愉快,更好听。暗地里就觉得感到很羞愧,觉得是不是我修行有问题,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听人唱歌好听一些,诵经我觉得不好听?这个人很老实。   我就告诉她: “没关系了,你如果觉得听人家唱歌,这个歌很好听,你就好好去听。你听经的时候觉得不如唱歌好听,那是因为你对经文的义理不了解,你没有得到内在的启发和内心的感动,你无法领会经中的慈悲与智慧。其实如果你真正能够领会的话,你会觉得诵经比唱歌更好听,在这个中间体会到诸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我们唱《三宝歌》、听《叩钟偈》,如果你能够体会这种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内心心与法相应,能够内心感动,能够转变,这样子是能够受到启发的。”   我们要在“妓乐聚会”的时候,要能愿一切众生“以法自娱”,要透过唱歌的声尘去开发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开发内在的完美,然后我们也能够由这个而开悟、而成就。   有一位禅师他怎么开悟的呢?他就是听到歌楼上一个歌女在唱歌:“你若无心我便休”,他马上就豁然大悟了。你看,这个好像我们听流行歌曲一样的,他一听就开悟了,为什么?“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我们的心不执著于五欲六尘,这个唱歌、妓乐,它是一种声尘,你不要执著于它,“你若无心我便休”。我便休是什么?这个“我”是指妄想、烦恼,当下就休歇,当下就停止下来。“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你心不执著于五欲六尘了,透过这个尘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了。所以妄想狂心,当下休歇,是“你若无心我便休”。   所以其实善用其心的人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佛弟子一定要很活泼,很自由自在地活在世间,不要显得很呆板、很僵硬。尤其是在家菩萨,不是说好像学佛以后,一定也不能唱歌、也不能打扮、要好像脸色灰白这个样子。不是这样的,很死板人家看到你就怕了,应该是很灵活、很圆满的。为什么?五欲六尘其实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我们生病的心,我们的凡夫心。把心转过来,一切都可以成为解脱的因缘。所以要“以法自娱,了妓非实”,是在享受六尘的时候,能够转六尘为菩萨道。能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既能够在这个中间去随顺众生、广度众生,又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第六个偈颂是: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宫”,古时候是指国王,皇帝住的宫殿;“室”,是一般老百姓住的房子。现在来说,宫是指公共场所,博物馆、少年宫、乃至于商场、银行,一切的公共场所。我们愿一切众生进入公共场所和回到自己家里面的时候都能够保持正念,内心清净,就能够转娑婆为极乐、转秽土为圣地。所以我们回到家里面就要念这个偈颂,我们去逛商场也可以念这个偈颂:“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一百四十一愿都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锻炼我们保持正念,能够转世间境界为出世间境界。“妻子集会”是贪爱的世间境界,如果能够冤亲平等,就能够入一真法界,入出世间境界;五欲是众生境界,能够“拔除欲箭”就能够入出世间境界。所以每一愿里面,都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愿一切众生成佛;第二个是愿一切众生除去贪瞋痴,永离秽欲。秽就是执著,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用六识起分别、执著,就是秽欲。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能够舍识,用六根的根性,眼睛在明暗里面作得了主,耳朵在动静里面作得了主,返闻闻自性,就能够将凡夫的生灭心转过来,与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相应,就是“入于圣地”。   圣地在哪里?是不是指印度的八大圣地、中国的四大名山?是,但是更重要的是指我们内心的清净。内心清净了,一切地方都是圣地;内心不清净,去到圣地也会起贪瞋痴,造业。所以要“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器世间是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个五欲六尘都属于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是指本体,是指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能够明白的话,就能够将世间法转变为出世间法。我们如果执著于享受的五欲六尘,我们的心(我们是有情世间),我们的心就跑到器世间去了,就有执著、就有障碍、就有分别。我们的心能够善用其心,能够善巧发愿,就能够由器世间升华到智正觉世间。所以这个都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的巧妙方法。   我们明天继续学习,大家一起回向。   第三讲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   随诸众生心所欲,示现普身等一切。   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   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愿一切如母有情能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净行品》学习的第三讲。   大家看到法本的第二页,我们讲到了一百四十一种净行,可以分为十大类。   第一大类是在家时所修的十一种净行,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第六“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我们讲了在家菩萨在家中行菩萨道的四个原则:以感恩心面对家人;以四摄法做好家务;以空性慧脱离家累;修普贤行,住真如家。   我们接下来看第七个偈颂。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璎珞,在帽子顶上叫做璎;挂在身上叫做珞。实际上璎珞是指所有的装饰品。   在家菩萨戴装饰品的时候,戴耳环、项链、戒指这些种种装饰品的时候要能够提起正念来,愿一切众生都能警觉,这些装饰品是虚假的庄严。   要“到真实处”,自性清净是真实处;成就戒定慧是真实的庄严,随顺真理,称法界性而修一切法是“到真实处”;升华自己的人格,提升内在的慈悲与智慧是“到真实处”。所以这个是要能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其实还有一重,璎珞是指我们在生活之中面对社会大众的时候所体现自己的形象,这个是璎珞。所以这一愿也是能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舍离假面具。   直心是道场。以福慧为庄严,以悲智为璎珞,愿我们一切的佛弟子都能够直心、直行,不会去扭曲自己!   第八个偈颂是: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你看,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之中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转变为佛法。我们在爬楼梯的时候,或者我们在乘电梯的时候,要如何将它转变为修行呢?   世间法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能够登高,就能望远,就能高瞻远瞩。   佛弟子乘电梯的时候,应该是将这件事情转过来:愿一切众生都能“升正法楼”,看得更远;能够“彻见一切”,彻见法界!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提升内在的智慧,能够明了自己的真心本体,大彻大悟!这个是“升正法楼”,所以就能“彻见一切”。有了遍知的智慧,所以能“彻见一切”。   这一百四十一颂,每一个偈子都是如此,告诉我们:如何将生活提升为佛法?如何由事相而深入到理体?如何由修德而显发性德?如何在每一件事情,一举一动之中去保持觉悟,由始觉而显发本觉?   每一个偈颂都是由事而到理,由相而到性,由近而到远。并且我们还可以作一个观修:如果爬楼梯的时候,这个是渐修;我们乘电梯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顿悟!不管你多少层楼,乘电梯一刹那之中都到了。我们也愿一切众生,一刹那之中都豁然大悟!这样子你乘电梯,生活之中的小事也都变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功德!我们下楼梯的时候,是“当愿众生:得遇圣贤,下凡度众”。   所以就将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转变为佛法。   “文殊遇缘则有师”——文殊师利菩萨就善于在当下的每一个因缘之中显发本具的智慧,所以这个因缘能够成为我们的老师,能够显发我们内在的悲智。   第九是: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修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能三轮体空。愿一切众生“一切能舍”,舍离贪爱、舍离执著;悟到一切诸法都是无常的,能够舍离这种执著于它常的这种凡夫的常见想。   “一切能舍”,它不是指外在的一切相、一切物都舍,而是内心没有爱著。行菩萨道的人,有时候某一些物品他暂时不舍,并不是他有一个我爱执,有一个执著,而是留着有更大的利益众生、弘扬圣教的作用。心能够看破、放下,就是“一切能舍”,就能够心无挂碍。   【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聚会的时候,我们要用智慧观照,不分别聚会的外相,就是“舍众聚法”。   在一切法相上面都能够识得它的本体,我们体解万法本体的智慧,这个是一切智。佛、菩萨、缘觉、阿罗汉都有一切智。   比方说我们的身体也是众聚法,是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聚合而成的,能够透过生灭的身体的表相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是“成一切智”。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成就不生不灭,体证不生不灭是要不离开生灭法。就在生灭法这个相的当下,我们能够体证到它的本体,它的不生不灭的真如法性,这样子是“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舍就是不执著了,对于这个外相,知道它是生生灭灭,是虚幻的,能够悟到它的真如法性,是“成一切智”。   第十一个是: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在受苦受难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比方说生病、或者被人冤枉、或者是遭受车祸等等,一些不幸的时候也要能够心能转境。   我们在受苦的时候要发愿:“‘苦愿自受,乐愿他取’——代一切众生受苦,愿一切众生随他自己的心意而得自在,随意自在,不受苦难。”就能够将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外在的尘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一一都转入到真如性海之中。能够转入的话,就能够开发自性本具的无穷无尽的功德宝藏。   我们看历代祖师,诸佛菩萨,他们那些所显现的,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从哪里来?都是从我们自性的功德宝藏之中而来。   我们九华山地藏菩萨的化身金乔觉,他的肉身塔是六十年开塔一次。打开的时候,这个手指甲,因为生长了六十年的缘故,已经卷起来,转了三圈了(因为它长得很长,这个指甲长长了,它就会弯曲,就会打圈圈),他头发也很长了。六十年开塔一次,剪指甲、剃发、换袈裟。   这些都是我们自性宝藏能够开显以后,所产生的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   土美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上面说,   贫穷恒被他人欺,又遭重病及魔障,   众生诸苦己代受,无怯弱是佛子行。   真正的佛弟子在遇到逆境的时候,比方说很贫穷,被他人欺侮,又生重病,或者有魔障、有干扰,这时候心不会退转;不会软弱;不会退怯。而能够更加勇猛精进发愿:“众生诸苦己代受”,我代一切众生承受他们所有的痛苦!这样子是佛子行,是菩萨的行为。愿一切众生都能“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台湾有一个慈济功德会,是一位比丘尼证严法师她所创建的。做得很大,影响也很大,慈济功德遍及全世界。   证严法师就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天突然她母亲就打一个电话到花莲给证严法师,讲了一件非常伤心的事情,法师的小弟弟在部队里面就跟人家发生争执,被那个人失手打死了。   她母亲就问她:“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法师就很冷静,就安慰和开示她的母亲说:“您的儿子已经走了,再做任何的举动也无法使他起死回生。佛教里面说因缘,如果不是过去生之中有某一种冤业,今生绝对不会遇上这种情况。所以您应该要转换心态,不要执著于自己的儿子被害,而要替对方想一想:那个失手杀人者的母亲,她的心情一定比您更痛苦,因为她除了万分愧疚,更是惶恐不安,害怕她的儿子会遭到怎样的处置!而她儿子的命运正是操在您的手中,只要您一念慈悲,设法替那个孩子脱罪,就可以放他一条生路。”   法师这个心量是菩萨的心量。所以她开示她的母亲说:“您的儿子已经过世了,您要以佛的心爱普天下的一切众生,别人的儿子也是您的儿子,您一定要去护着失手错杀您儿子的那个人。”   然后她的母亲就听了她这个开示以后,就真的那样子做。   这样子是“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上面我们就将在家时要修净行的十一个方法学习圆满了。   (二)出家受戒时愿   我们接下来看第二大类,是出家受戒时所修的净行,有十五个偈颂。   【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古德有一个偈子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高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在俗之士虽然拥有财物、名利、权势,但是也蕴含着许多的困惑和不自在,所以我们舍离居家,发愿出家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出家无障碍,心得解脱!   这个出家,是不是说对我们在家菩萨就不起作用呢?也不是的。我们在家菩萨,也是随时随地都要用到这个偈颂。   “出家无碍”,出家,不单单是出世俗的家,更是要出三界的家,要出无明的家。出世俗的家容易,出三界烦恼的家就不容易;要断尽见惑、思惑,成就阿罗汉道,才是超出三界,出三界家。出无明家就更不容易,唯有佛陀断尽一切无明,出无明家。   所以我们要能够每时每刻念这个偈颂:“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每一天之中如果能够有十个念头保持正念,不起贪瞋痴,心与佛法相应,我们这十个念头就是出家了,就是“出家无碍,心得解脱”了。第二天能够有一百个念头,乃至于渐渐地,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佛法之中,心与佛法相应,不起妄念。这个就是真正做到了“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得解脱有慧解脱和心解脱、俱解脱,阿罗汉我们说有三种,乃至于说九种阿罗汉。   慧解脱阿罗汉是顿悟。一闻佛法马上开悟,佛陀就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然后袈裟披身,这个是慧解脱。   还有是心解脱。心解脱是闻佛法以后并没有马上开悟,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持之后才证得阿罗汉,这是心解脱阿罗汉。   一般地说,心解脱阿罗汉成阿罗汉道以后就有神通,慧解脱就不一定,可能也没有。所以我们要成就清净心,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智慧的观照,开发内在的完美,不要向外去苦苦地追求完美、追求顺境。所以我们要“心得解脱”,能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内在的悲智开发出来就是完美。   有一个寓言说,以前有一个老人家七十岁了,他一直没有结婚。然后他从年轻时候开始就到全世界各地都去旅行,旅行的目的即是为了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做妻子。但是一直到七十岁他都没有结婚。   大家就很同情他,就问他:“你已经走过了那么遥远的路了,跑过了那么多的地方了,难道一直都没有找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老人就很感伤地说:“我年青的时候,确实是在某一个地方,曾经有找到过一个完美的无与伦比的女人。”   问的人就很奇怪了,说:“那为什么你没有娶这个完美的女人作为妻子呢? ”   老人说:“因为她也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其实这个寓言就是启发我们:如果我们向外在去寻求完美,永远不可能寻求得到,就算是寻找到了完美,也是无能为力。  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在并不完美;我们的内心悲智不完美,所以我们看到的外境不完美。   当我们内在有慈悲和智慧,成就完美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才是完美的。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净土,就是“入于圣地,永除秽欲”,心净则国土净,我们的心能够得解脱,一切外境不能障碍我们;我们的心圆满,一切都是大圆满,无不圆满是大圆满。最关键是要转化我们的心。“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接下来是: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僧伽是和合众;理和是同修无为法,就证无为理;事和是我们说六和——身、口、意、戒、见、利,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蓝”是园地的意思,和合众共修的处所,我们现在一般就说寺院。   我们进入到寺院的时候要发愿:愿一切众生和合无诤,“演说种种,无乖诤法”!其实这一段开示也很重要,“演说种种,无乖诤法。”这里面开示我们,其实真实的修行是很简单的,就是在转念之间。圣凡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将负面的身语意转成正面的身语意,就是修持;将我们易怒暴力的行为转变成圆融无碍的行为;将我们粗暴伤人的语言转变成柔和利众的语言;将我们贪瞋痴的念头转变成悲智双运的观照。能够转念,就能够消除对立,就能够和合无诤。   所以我们进入寺院的时候,要普愿一切众生都能悟入佛法的智慧!在生活之中随时随地保持觉照,把修行落实在生活里面,就是“演说种种,无乖诤法”,就是真实的修持。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佛住世时,大师是指佛陀;小师是指我们的亲教师和尚。现在大师是指三师——和尚、教授阿阇黎、羯磨阿阇黎,小师是指七尊证和引礼师。   我们进入了寺院,然后接下来就是拜见师长。拜见师长的时候要如是地发愿:“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道之根本是依师法,依止善知识有无量的利益。   第一个是近得佛位。   我们实修上师所教诫,就能够距离成就佛果位很近。   在《菩提道次第甘露藏》上面说:   多劫海中精勤修,仍极难得大双运。   悲智双运、乐空双运、光明和幻化身双运,这样子成就圆满的佛果位,是极难得的。   然说若依上师力,浊世短寿亦易成。   能够如理依师,就是在五浊恶世之中寿命很短,也容易成就。   在《大般若经》上面有讲说一个公案,说常啼菩萨如理依师。   我们一般如果能够亲见佛陀,亲见诸佛,多半都会觉得我见到了高于上师的佛,我心里面就很开心,所以就会觉得很满足。   但是常啼菩萨他不是这样子的,他在遇见他的根本上师之前,法圣上师之前,他已经亲见了,亲自现量地见到诸佛。   但是他仍然还是以种种的苦行来事奉师长。他请法圣上师说法,然后首先就要把环境打扫干净,因为魔干扰的缘故水没有了,他就以种种的难行苦行,把自己的手刺破,让血流出来,然后以这个来清净地上的灰尘。   他修依师法的这个地方,按照祖师的开示,就是现在的成都昭觉寺所在的位置,据说因此昭觉寺的泥土到现在都还是红色的。他也因此而迅速地在短时间内得到大成就。   常啼菩萨他在亲见诸佛的时候,已经得到了法流三摩地,法流三摩地是大乘的资粮道行者所成就的。   我们说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成佛按照这个五道次第。资粮道是最初的,资粮道位有三个条件——坚固的出离心、广大的菩提心、业果如理取舍的世俗正见,有这三个条件就是到达了资粮道位。然后再是加行道;到见道就是开悟;修道就是初地,乃至于十地,再往上就是十一地等觉;最后圆满成佛是无学道。   他本来见诸佛的时候就已经是在资粮道位了。然后当他能够遇到法圣上师为他说法以后,他就顿证八地获无生——马上就跳到八地,成就了无生法忍,一下子超越了很多道。他能够这样子迅速地由资粮道跳到修道位之中的八地菩萨,那是因为他无与伦比地如理依师法,否则的话,通常是需要圆满无数大劫的资粮,才能够渐次地由资粮道到加行道—见道—修道。   修道中间有初地,渐次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八地,他能够顿超是因为如理奉事师长。   这是说“当愿众生:巧事师长”,能够迅速地成就,好像常啼菩萨一样迅速地获得八地。   第二个是供养恭敬上师故,近得佛位。   这个是近得佛位的两个方面。   第二种是令诸佛欢喜。这种功德有两种思维法。   一个是满诸佛愿故,令诸佛欢喜。十方诸佛虽然都很乐意为我们说法,但是我们因为自己业障的缘故,无法接受。不要说佛陀以他受用身为法身大士说法,“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不要说这个他受用身说法我们听不到,就是殊胜的化身,我们也见不到。业障清净的凡夫能够见到佛陀的殊胜化身,我们连殊胜的化身佛也不能亲见。   因此诸佛只有化现为符合我们根器的师长之身来为我们说法。我们能够如理地巧事师长,习行善法,诸佛菩萨一定会能够洞见、洞察,所以生喜悦。   在《文殊根本续》里面说,文殊菩萨和诸佛都是住上师身受供养,所以令诸佛生欢喜。   第三是魔与恶友不能为害。   第四是一切烦恼恶行自然遮止。我们能够依止善知识,所以我们能够正确地了知,何者应取,何者应舍,业果如理取舍,如法修行,所以烦恼遮止,恶行息灭。   第五是地道功德辗转增长。五道十地的一切功德都能迅速地增上。   第六是一切生中不缺离善知识。生生世世常得值遇善知识,并且令善知识生欢喜。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上面说,   今生如理取悦师,其等流果于诸生。   一切生之中值遇殊胜善知识。得闻圆满无误法,能够在师前听闻到圆满无错误的、不颠倒的、按次第的甘露妙法。   第七种利益是不堕恶道。   第八种是无难成办现前与究竟的一切利益。能够得到暂时的人天乐和究竟的解脱、涅槃之乐。也是在《菩提道次第甘露藏》上面说,   总之依师于现前,离无暇得天人身。   能够得到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   究竟尽诸轮回苦,能获决定善妙位。   能够究竟地成就最殊胜善妙的佛果位。   然后具体的依师法,是意乐依止法和加行依止法。   这些在菩提道次第之中有很广泛的开示,都是告诉我们如何“巧事师长,习行善法”。我们在念诵《净行品》的偈颂“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的时候,就要能够将菩提道次第的道之根本依师法圆满地串习一次,就能够功德增上,有无量的善巧方便,让我们迅速成就。   其实我们说 “巧事师长”的巧字,为什么说是巧呢?前面是如理依师,但是怎样子才能够说是“巧事师长”呢?   巧字里面体现了文殊师利菩萨的智慧,其实“巧事师长”的巧是指我们由如理依止外在的师长,能够见到我们内在的师长,这个是“巧事师长”。   我们由外在师长的教导,让我们开始觉悟,修学佛法,这个是始觉。我们接受师长的教导以后,开始觉悟了,开始修行了,能够断尽见惑和思惑,就能够证得见道位,就能够现观不生不灭的本觉理体。   我们现在是理论上明白,我们有佛性,皆可成佛,但是有没有现观呢?没有。我们要通过思维,通过领悟才能明白,才能相信。   但是我们在开悟的时候,就好像我们凡夫见色法一样,成就者他能够现观不生不灭的本觉理体,真如佛性,这个本觉理体,佛性是我们内在的师长,是我们根本意义上的上师。所以由始觉而悟本觉,是“巧事师长”。   我们按照意乐依止法和加行依止法来如理依师,事奉上师,这个是修德。由修德而显发本具的性德,这个是“巧事师长”。   所以我们在念诵这个偈颂“巧事师长,习行善法”的时候,要修学文殊菩萨,体悟文殊菩萨的智慧;要知道由始觉而悟本觉是“巧事师长”,由修德而显性德是“巧事师长”。   底下的偈颂是“求请出家”。   我们拜见师长了,接下来是向师长请求出家。   【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我们发心出家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脱离三界。最根本的是出离心。出离心有三种:有外出离、内出离和金刚出离。   外出离,是放下外在的名利地位,绝不刻意追求;内出离,是从内心的烦恼妄念之中出离,归到真如性海是内出离;金刚出离,是从成佛解脱等等这些目标之中出离,真正地证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但尽妄缘,即如如佛”,这样子是金刚出离。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们很多佛弟子学佛很久了,但是渐渐地他的心就退转了,懈怠了。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真正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方法,他不知道。他以为诵诵经、拜拜佛,这个才是修行,我平时的生活就不是修行。这是错误的,这样子就产生对立了。   如果要“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就要实践一个方法,就是“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在生活之中修行,将生活的每一件事情转变为修行,将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善巧方便地待人接物,也就在这个中间修行,转变为佛法。所以佛陀开示我们说,“如果你认为在生活之外还有佛法,就是‘头上安头’——你提着头去找自己的头。”   如果不在生活之中提升品质,让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清净,你对佛法的修持是容易退转的。因为你没有了解到真正的佛法,只是学会了在形式上、仪轨上、表面上去做功夫。而且这个形式和表面功夫就把你捆住,就让你生烦恼了,所以就有对立,就有冲突,就容易退转。   所以一定要明白,我们拜佛、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这些不是目标,而是方法。我们透过这些方法使我们的心性更柔软,心量更广大,开发我们内在本具的慈悲与智慧。然后用这个充满慈悲与智慧的心,更好、更欢喜自在地生活在人间,行于世间,无有障碍,这个就是修行。内心能够保持觉醒、灵明、纯净、心无挂碍,那么我们所遇到的任何顺境和逆境,所遇到的一切境缘(境是指物质环境,缘是指人事环境)都能更深刻地激发我们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这个就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修持。   佛经上面说过一个故事。   一位大德对徒弟说:“你去外面找一找,找一些药草过来。”   这个弟子很有智慧,回来的时候他两手空空。   师父问他:“为什么你没拿回来?”   他说:“在我看来没有不是药草的植物,都是药草。”   同样的,我们能够善用其心,生活之中的一切都是佛法,没有不是佛法的事情。   我们认为那个不是佛法,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善用其心,所以我们就产生障碍了。所以一定要以修持指导生活,以生活体现修持;以智慧来指导生活,以生活来体现我们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这样子就能融为一体了,这样子就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了。   我们的修持如果独立于生活之外,修持与生活就会产生对立,就被人为地打成两截,就会充满矛盾。并且也可能成为一种折磨,最后使我们修法失去活力,使我们生活失去法喜,就容易退转。   好像我们昨天说的故事,那个居士一样的,她不了解什么是现在的功课,怎样子念好家里面这本难念的经,她不知道。她以为念念阿弥陀佛,早课一个小时,晚课一个小时,这个才是修行,其他不是。所以她就有烦恼,就有障碍,就家里面鸡犬不宁,跟丈夫、跟小孩、跟公婆都相处不好。   为什么相处不好?因为她虽然皈依了,但是她没有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她不能够圆融无碍地、善巧方便地去待人接物,她不知道活用佛法。所以她只是拘泥于僵化的形式、表面的功夫,所以就不单单是不能度众生,反而让家人诽谤佛法,这个是她自己的过失。   如果能够悟入,能够了解,透过学习《净行品》能够知道,哦,原来生活之中到处都是佛法,到处都是我们修行的地方,并不是到寺院才能拜佛,才能修行。这样子就是真的明白了文殊菩萨的智慧。那我们就学会了念无字的《金刚经》,拜法身佛。   《金刚经》上面开示我们了: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无定法呀!你为什么一定要执著早晚功课才是修行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透过这个《金刚经》,要了解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工具,都是方法,不是目标,它是我们渡过生死河流的竹筏工具。生死的河流在哪里?就在凡夫生活之中的念头里面,在凡夫生生灭灭、生灭不已的烦恼妄念里面,这个就是生死的河流。   为什么?有一念贪心,就有一次饿鬼道的轮回;有一念的瞋恨心,就有一次地狱道的轮回;有一念的愚痴心,就有一次畜生道的果报。   所以我们如何去度过这个生死的河流呢?就要能够在生活之中将每一个念头转变过来。   不是说,噢,你天天诵经,然后你就度过生死河流了,那你有口无心地诵,只是种下一个远因,现在有用吗?现在能够产生士用果吗?不能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马上能够产生士用果,得到现法乐、现法果;马上将每一个念头都转过来。转了一个念头,我就少了一次的生死轮回;我将每一天八万四千念头都转过来了,我就在同时具足诵修八万四千法门。虽然我没有念一句佛号,没有诵一本经,但是我八万四千法门都学了,“法门无量誓愿学”;就在转变起心动念的念头,把我们每一天的念头,烦恼、妄念都转变为与法相应的正念;这样子就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所以我们要能够这样地去念无字的《金刚经》。我们要在这个生、老、病、死的四大假合的身体之中,能够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此身虽异性长存”,我们的真性是如如不动的。这样子是拜法身佛。   所以我们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念《金刚经》,拜法身佛,随时随地拈花微笑!能够这样子,就是真的学会了文殊菩萨开示我们的“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接下来是: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所以透过《净行品》的学习,希望能够消除我们对于修行的一些误解,能够学习文殊菩萨的智慧。   我们求请出家以后,要脱去俗人的衣服,这时候就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勤修三善根——成就无贪、无瞋、无痴,这个是世间三善根;还有一种是精进——精进地修行,不造罪业。   “舍诸罪轭”,这个世俗的衣服,你看,有种种的旗袍,什么裙子,各式各样,乃至于种种的时装,但是我们的僧装都是一样的,就是破掉凡夫的那个分别、取舍。   接下来是: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不单单是出家人“剃除须发”的时候,我们平时理发的时候都可以念诵这个偈子。   将我们的须发、头发那些就比喻作烦恼,剃发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永离烦恼”,断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能够得到究竟的寂灭之乐,就是成佛之乐。 “剃除须发”,我们表法上面就是表示“永离烦恼”。   所以我们现出家相,“剃除须发”,就知道这个是现一个解脱相,现一个“永离烦恼”之相,种下一个解脱的因,将来就能够圆满成佛。   【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披袈裟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能够悟得法空,对一切事物都无所染,不被一切所染污;我空、法空、空空,乃至于二事空空缘不着。这样子就能够“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就是能够常住妙法。   我们出家剃度的时候会念一个偈子:   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去尘劳不净身。   圆顶方袍僧相现,法王坐下又添孙。   我们剃除须发的时候就是“除去尘劳不净身”,就是永断烦恼、永离烦恼;证入到真心本体,就当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这样子是“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正式出家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像佛出家一样,有出离心、有菩提心,能够从世俗富贵之中出离!好像佛陀一样舍离王位,好像达摩祖师和地藏菩萨化身金乔觉一样,都能够舍离帝王之位,从世俗富贵里面出离,乃至于从三界里面出离,息灭贪瞋痴,发菩提心,发愿救度一切众生。   所以我们有一个偈颂,称赞这些能够有出离心、菩提心,发心出家的佛子,称赞他们说: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   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   这个意思与我们现在的这个偈颂有相通的地方。不单单是佛陀舍王位出家,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皇帝都能够出家:我们都知道的,首先出家、然后还俗做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做了皇帝以后出家的明朝的建文帝(这个是众所周知的);还有唐朝时候的唐宣宗,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继位以前曾经出家多年。   他出家以后到浙江那边游历,有一位齐安法师是得道的高僧,他住持浙江萧山寺,在杭州附近。有一次,萧山寺里面举办一个无遮法会,很多的出家人都过来应供。隐身在僧侣之中的唐宣宗也来参加法会。   齐安法师他以定力,预先就知道了,前一天就招呼寺院里面所有的住众,说:“明天会有异人至(有奇异的人会来),你们一定不能够散心杂念、不能够杂言、不要滋事,恐累及佛法(不然的话,会影响到佛法的弘扬)。”   然后唐宣宗来了以后,齐安法师马上就看出来了,并且在这个中午上完供以后,特别地留他谈,希望他将来能够绍隆三宝,来托付他。   唐宣宗虽然是现出家了,但是他这个志向还是很远大。   有一次,他跟志闲禅师一起去同游山水,那时候还是现僧人的身份,看到瀑布,志闲禅师就题了首瀑布诗:   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   现僧人相的唐宣宗马上也就作了接下来底下的两句: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小溪和山涧里面是留不住的,一定会汇归到大海之中。也就说他的这个志向是很远大。   后来就确实有因缘,唐宣宗就在他的侄儿唐武宗(我们说佛教里面的三武一宗的法难,其中就有这个唐武宗,是唐宣宗的侄儿),他的侄儿在会昌五年破坏佛法,将很多寺院都拆掉了。然后会昌六年就有果报,唐武宗就背上生疮死掉了。死掉以后大家就迎唐宣宗继皇帝位,他能够大兴佛法,将会昌五年所毁坏的那些寺院都恢复起来。   所以我们在出家的时候要发愿“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底下是三皈依,我们出家以后,我们的学处最根本的就是皈依三宝。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我们平时早晚功课里面的是“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个是翻译的不同。我们早晚功课念的三皈依是晋译的六十华严里面,是那样子翻译的。   六十华严由佛陀跋陀罗三藏法师所翻译,由南北朝时候最著名的大文学家谢灵运修饰、润色。他的译本就是“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我们这里面是唐译八十华严,是由实叉难陀三藏法师所翻译,由当时的大文学家王维修饰、润色的。所以他这个译在后面,所表述的意思还更加地贴切,“绍隆佛种,发无上意”。我们出家以后修学皈依三宝,皈依佛是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绍隆佛种”。“绍隆佛种”的意思就是让成佛的种子相续不断,不会灭,不让佛法断,不让成佛的种子灭。“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是故于此中,缘起大悲心。”这个是“绍隆佛种,发无上意”,就是发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大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   我们佛门里面讲,修学佛法的三道门——皈依是进入佛法之门,是不是受了皈依,是佛弟子与外道的分水岭;发菩提心是进入大乘佛法之门;接受灌顶法是进入金刚乘之门。这是佛法里面的三道门。所以我们要“发无上意”,就是真正地发菩提心,是大乘佛子。   皈依以后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受皈依,但是有没有注重这个皈依法?要很注重皈依法。皈依法是我们从皈依那天开始一直到圆满成佛从始至终都要修学的一个总持法门;整个三藏十二部都可以包括在皈依三宝这个修行法门里面来。所以不要认为说,皈依这是个小法,这样子的知见是错误的。   阿底峡尊者应请到西藏弘法,最初他就是讲业果、讲皈依。   当时有些人不理解他,说:“哎呀!我都皈依很多年了,难道皈依我还不懂吗?还用你来说吗?皈依那么一个小法。”   阿底峡尊者马上就回答他说:“我没有听说过比皈依更大更高的法。”   皈依什么时候做到圆满呢?唯有在我们自身成就三宝的品质,才是皈依圆满,也就是说成佛才是真正地皈依圆满了。   佛的身体是僧宝,佛说:“我亦僧数”。   佛所说的法是法宝。如何证悟之道,法而能称为宝不单单是指文字,而是指这种证悟的觉受,证悟的现量,这个是称为宝。教法、证法,教证二法,这个如何去证悟的实修的体验是法宝。   佛陀意功德,慈悲与智慧,那个是究竟意义上的佛宝。   所以唯有到圆满成佛的时候,我们皈依三宝才真正做圆满,要始终学修。   我们皈依以后有四件菩提信物。   皈依以后一定要有一个法名。这个法名就代表了我们的新生。我们没有皈依之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我执很重。那我们皈依以后,我们得到法名就表示我获得新生了——从此以后我将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三宝为中心,所以我获得新生了。“昨日之日譬如昨日死,今日之日譬如今日生”所以你有多大年纪了,从你皈依那天开始算你有几岁了。皈依三年就3岁了,哪怕你世俗的生命是80岁,那你从佛法的寿命来说你还只有3岁“今日之日譬如今日生”。   所以我们见到这个法名,就要有一个这样子的觉悟。我们知道自己的法名,我们就要知道这个法名里面寄予了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和自己的师长对自己的期望。而且密法里面灌顶的时候,他会有一个秘密的名字,那是自己知道。这样子就能够在一切时处得到救护。   第二是皈依证。皈依证是我们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护照,是诸佛菩萨对我们进入佛门的证明。这个是第二件菩提信物。   第三就是法本。我们皈依以后要如法修行,要学习皈依的学处,要诵《随念三宝经》,乃至于《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这样子渐次地修学。透过文字般若而转变自心,起观照般若,将来证得实相般若。这个是法本。   第四就是念珠。这个是第四件菩提信物。我们这个念珠,念珠的珠头代表佛宝;这个珠线代表法宝;每一粒珠代表了僧宝。所以我们拿起念珠来就要知道忆念三宝,念念不离三宝,我们就能够达到初信位,是初信位的菩萨。   所以一定要得到皈依体。   十种三宝   皈依三宝有很多种的分法,有广有略,分得比较广一点,有些说是十种,有些乃至于说是更多。十种是说——   第一是住持三宝。释迦佛已经入涅槃了,我们以木雕,以金属铸造……这些种种所供的佛像是佛宝;我们流通的经书是法宝;剃发染衣是僧宝。这是住持三宝。   第二是化相三宝。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住世的佛陀是佛宝;佛陀所说的法是法宝;随佛修行的诸大阿罗汉弟子们是僧宝。这个是化相三宝。   第三是一体三宝。佛宝里面有法宝、有僧宝,一一都是如是。   第四是自性三宝。六祖大师说:皈依佛,即是皈依我们内在本具的觉性,我们的本觉;皈依法即是皈依正,我们起始觉,修八正道是皈依法;皈依僧是皈依净,我们成就清净心,和合无诤。   第五是因三宝。   第六是果三宝。最终我们在自身成就三宝的品质。   第七是别相三宝。佛宝之中有诸身的不同,我们说智法身、报身、化身和自性身。   法宝之中,“于一大藏中,教理行果分。”   法宝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从修证这个角度来说,有信、解、行、证。   “依佛教修行,三贤及十圣,四果四向等,菩萨声闻僧。”   这个是别相的僧宝——三贤十圣是菩萨僧,四果四向是声闻僧。   这些是别相三宝。   第八种是大乘三宝。   第九种是小乘三宝。   第十种是密乘三宝。   乃至于还有更广泛的解说,我们念皈依三宝的时候要能够了知。在《菩提道次第》里面就讲到,“趣入圣教最胜之门是修净皈依”。   皈依的修法分为五段。   皈依的因   第一个就是依何因皈依。为什么要皈依?皈依的因是什么?   在《善慧笑声》里面说:   皈依体性之要义:自身生起大怖畏,   知三宝具救护力,由此所生之皈依,   是一切智汝所许。(是佛陀您所同意的)   所以我们说皈依,我们要考量一下,我们有没有真正得到皈依体呢?乃至于我们学佛很多年了,有没有真实的皈依体呢?如果没有皈依体,那你修行就难以相应,因为基础不够,没有夯实基础。   皈依体有共下士道皈依体、共中士道皈依体和上士道皈依体。   共下士道皈依体和共中士道皈依体都是要有两种心:畏惧心、信心。   共下士道的皈依体要得到,首先是畏惧三恶道之苦。我们现在哪怕有一小点的火星溅在我们手上都难忍这种痛苦,何况是我们将来堕落到地狱之中那种猛火炽燃?怎么能够忍受呢?并且我们在地狱之中,那种身体又是非常非常脆弱,那种感觉又非常非常敏感,好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所以那种痛苦更加巨大。   能够了解到三恶道苦,所以生畏惧心;知道唯有三宝能够救护,能够让我们不堕三恶道,这个就有了信心;有了对三恶道的畏惧心和对三宝的信心,就能够得到共下士道皈依体。   接下来不单单是知道三恶道是苦,乃至于六道都是苦,愿出轮回,对于六道轮回生起畏惧心来;也相信皈依三宝,如法修学,能够超出六道轮回,有这样子的信心,得共中士道皈依体。   上士道皈依体是大悲心和信心。不单单是自己在六道里面受苦,心生畏惧,并且悲悯一切如母众生他们在六道里面受苦,所以要帮助他们超出轮回,相信三宝的力量可以做到,而生起至诚恳切的皈依。这样子是上士道的皈依体。   皈依的境   第二是皈依何境。皈依境,我们皈依的对象他应该具有的功德就是实、德、能。三宝之所以堪为皈依之处,主要是因为佛宝的功德。   我们为什么要以三宝作为究竟的唯一的皈依处,作为根本的依怙呢?因为:   第一,佛他本人已经解脱了一切怖畏。   第二,佛陀能够善巧了知帮助他人超出一切怖畏的方法,乃至于贪、瞋、痴、慢、疑极重的业重凡夫,佛陀都能够善巧方便让他们迅速成就。   比方说贪欲心极重的难陀,对他的妻子很留恋,佛陀善巧方便令他出家得成就;佛陀度化瞋恨心极重的央掘摩罗指鬘外道,也让他证阿罗汉道;对于愚痴习气极重的周利槃陀伽,佛陀令他扫地,净心地,能够令他也成阿罗汉道;乃至于对于年纪很大了,并且善根很少的长者吉祥生,80岁来出家,佛陀也能够善巧方便度化他。所以知道种种不单单是自己脱离一切怖畏,而且能够知道帮助一切众生,适应他的根器应机说法,让他脱离怖畏的种种方法和善巧方便,“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第三是佛陀的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无有亲疏之分。   有一次,提婆达多因为嫉妒佛,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本事,就吃下很多的药用的油,结果不能消化,很痛苦。佛陀就去看望他,并且说谛实语,说:“我对你提婆达多和对佛子罗睺罗都是平等地慈爱。如果我这个话是真实的话,你这个病痛马上消除。”然后佛陀为他摩顶加持,果然提婆达多就豁然而愈。   没有亲疏分别,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的皈依处。如果有亲疏,不一定对我们没有那么关爱。现在因为他是无有亲疏,怨亲平等,慈念一切,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究竟的皈依处。   第四个是无论有恩无恩,佛皆饶益。不管有恩还是没有恩,都能够为他说法;不管有没有供养、侍奉种种,都能够平等地饶益。只要众生有缘,有信心。   曾经有一个业障极重,福报很少的人,也是依靠佛陀而得成就。他是一位长者的儿子,长者叫做通晓,他生下一个儿子,就给儿子取名叫做善来。善来福报很少很少,生下来没多久就父母双亡,没有依靠了。而且他的父亲本来留下很多的家产,因为他福报很少的缘故,渐渐地家中的财产也都逐步逐步地耗尽了。耗尽以后就去投靠亲友,但是很奇怪,因为他没有福报的缘故,他投靠到哪个亲友,哪个亲友家里面就倒霉,就发生不幸的事情。最后没办法了,人家都不理他,看到他就讨厌,就把门关起来。他就沦落到做乞丐讨饭。   讨饭也没有福报,如果是哪一个跟他一起去乞讨的话,保证那一天两个人都得不到食物,所以做乞丐人家也不愿意收他。并且那些乞丐都叫他:“叫什么‘善来’,你应该叫做‘恶来’,看到你就倒霉。”所以大家就改称他作“恶来”。   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朋友,甚至于讨饭都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起。你看,这样子的厄运连连,完全非常少福报的人,遇到佛陀以后,对佛陀有信心,佛陀庇护他、摄受他、善巧方便接引他,都能够让他得度化。这样子能够成为我们的皈依的对象。   我们讲了皈依的因,皈依的境,我们为什么要皈依,我们皈依的对象又有怎样子的德能,才能够堪为皈依处。   皈依的量   接下来就是皈依的量。皈依的量有很多的教授,主要的是讲佛陀的身、语、意、事业功德。   佛陀的身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个在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里面有概括,对于这个相好的功德,是由什么样子的功德来成就这些相好的都有解说。   经论上说,世间所有的福德,世间这么多芸芸众生,他们所有的福德加起来,乃至于包括独觉、包括转轮圣王、包括有学声闻(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是有学声闻)、包括无学声闻阿罗汉,他们所有所有的福德通通加起来,只能够成就佛陀的一个毛孔,只能够等于佛陀一个毛孔的功德。有些说,乃至于世间所有福德加起来,还不能够成就佛陀一个毛孔,还要乘以十倍,才能够成就佛陀一个毛孔的功德。这个经论的说法有一点点不同。   然后成就所有毛孔福德的一百倍,才能够成就八十种随形好里面的一种随形好;成就所有八十种随形好福德的总量,再乘以一百倍,才能够成就三十二相里面的一种相……你看,佛陀三大阿僧祇劫广度众生,所以成就了无量无边浩瀚的福德。   三十二相里面除掉白毫相、顶髻相、佛语梵音相。除掉三种相之外的二十九种相,二十九种相的总福德加起来再乘以一千倍,才能够成就佛陀的眉间白毫相。成就眉间白毫相福德的十万倍,才能成就佛陀的顶髻相,佛陀头顶的肉髻,成就这个顶髻相。成就佛陀顶髻相的一千兆倍,就是万亿倍,一万亿倍才能够成就佛语梵音声相。这个是佛陀的身功德。   并且身功德里面又能够有语功德和意功德,所以是不可思议的!   佛陀的身相,他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一一支分都能够有说法的功能,都能够演说佛法。   佛陀的顶髻和毛孔都有心的功能,有了知众生的状况,有佛意的功能,并且有身随示神变。   无论有多少众生,乃至于百千万亿无量的众生前面,佛陀都能够同时在他们一一众生面前现一个化身来教化。有“语普说神变”,能够随顺每一个有情众生的语言和意愿来演说佛法。不管是中国人用汉语问也好,其他的法国人用法语问也好,英国人用英语问也好,乃至于动物用它们的语言,鸟雀用鸟雀的语言来问也好,蛇用蛇的语言来问也好,种种,种种,一切众生同时用他们的语言,以他们的意愿来向佛请法,佛陀都能够无余了知;并且一开口说法,在每一位众生听起来都是在对自己说的,都能够心开意解,都能够开示悟入,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功德!   我们现在就是人间的语言,我们都不能通达,要用翻译。佛陀语功德不可思议,并且《百五十赞》里面称赞佛说法:   “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   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   有智慧的人听佛语以后生欢喜心;中等根基的人听闻佛语能够增长智慧;根基低劣的众生听闻佛法也能够摧破烦恼。所以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意功德主要是智功德和悲功德。   智法身又有二十一组无漏胜智。佛陀的智慧,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里面就有一个归纳,分为二十一组。   第一是三十七菩提分,乃至于十自在、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种种,分为二十一组。我们在湘山寺讲过了《随念三宝经》,有比较详细的解说。   事业功德按照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就用九种譬喻来赞叹佛陀利众的事业:   “如帝释鼓云梵天,如日亦如摩尼宝,   如来犹如谷响者,亦如虚空与大地。”   这是用九个譬喻来赞叹佛陀的身、语、意都能够任运地无造作地利益一切众生。   第一个是如帝释,这个是比喻佛陀身功德度化众生的事业。   佛陀的身功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见者欢喜,不生厌倦,好像帝释天释提桓因他的身体也是比较相好庄严。他身体的影像不待功用,不需要刻意地就能够映现在吠琉璃地上。这个吠琉璃地是透明的,所以在下界的小天神一看到帝释天身相庄严就生欢喜心,也发愿修持帝释天的那种功德,希望能够成就他那样子的身相。同样的,佛陀佛身功德更是如此,令一切众生见佛相好,也发愿向佛学习,成就相好庄严。   佛陀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凡夫是造业相、痛苦相、烦恼相、业报相。我们也要能够转变我们的心,然后相由心生,相随心转,能够成就相好庄严。   第二是鼓,是比喻佛语度众生的功德。   天人有一面天鼓,是他们的天福所招感的,这个鼓不需要去敲打它,它自动地就会响。响声都是在说法,警觉天人,让他们不要因为享乐而迷失,而堕落了。这个是他们福德所招感的,不需要有什么造作,不需要去敲打,它能够发出的妙声。同样的,佛语他也不需要动机和造作,能够普宣佛法,将一切众生都安置于增上生和决定善——增上生是人天福报,决定善是解脱之乐。   第三是云。比喻佛意度众生的功德,好像云中能够降下雨水,让禾苗生长一样。同样的,佛意也能够任运地利益一切众生,让众生善根生长。   第四是梵天。佛陀身度众生的事业、语度众生的事业,好像大梵天王的化身一样。   第五是日。如日,是形容佛意利益众生的事业,好像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没有分别心,也没有造作心。   太阳没有起心动念说,我照哪里,不照哪里。同样的,佛陀他的意功德也是不需要起心动念去利益众生,自然任运地能够普利一切众生。为什么?是因为他无量劫能够发菩提心度众生,所以形成一个惯性作用。因为他是任运的、无造作的,所以才能够同时普利一切众生。   如果你要起心去帮助哪一些众生,你帮助了这一些众生,其他众生就不能够同时利益了。佛陀他能够普利。佛陀他已经是正遍知,所以佛身充满于法界,他的法身弥满法界,佛陀的智慧也是弥满法界。正知、遍知、正遍知,遍知的智慧、全知,没有佛陀所不知的法,能知的智慧与所知的外延完全相等,所以能够任运地去普利一切众生,好像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佛光普照——佛陀智慧的光明普遍地照耀一切众生。   我们现在能够听闻到《华严经》,听闻以后能够生欢喜,能够心开意解,能够领悟,都是佛光普照,佛陀智慧光明加持的缘故。   第六是如摩尼宝。“如日亦如摩尼宝”,这个是形容佛意秘密如摩尼宝,随求普应。因为无穷无尽,随求普应,所以比喻为摩尼宝。   第七是“如来犹如谷响者”,是形容佛语秘密,犹如谷响。   第八是佛身秘密,犹如虚空。   第九是佛陀的大悲犹如大地。万物生长依于大地,一切众生他的福德都是依于佛陀大悲心的加持。   皈依的利益   前面就讲了皈依修法的三个方面。第四个方面是皈依的利益有八种:   第一个是入内道佛子数,是正式的佛弟子,不是旁听生。   第二为一切律仪的基础。我们受五戒,乃至于受种种的别别解脱戒,都是以皈依三宝这个时候得皈依体、得戒体,是一切律仪的基础。   第三是速灭业障。   第四是广积福德。“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果皈依的福报、福德,好像物质一样,有形象的话,整个三界都不能容纳。这个是《摄波罗蜜多论》里面所开示的。   第五是人与非人不能为害。   第六是不堕三恶道。   第七是无劳成就现前与究竟诸事。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启白三宝、祈祷三宝,就容易成就。   第八是速疾成佛。   皈依修法的第五项就是皈依的学处,这些我们去学习道次就容易明白,这里就不多说了。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法有教、理、行、果,有教法和证法,就是真理了,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说真理了。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我们修学法宝,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三藏十二部,能够成就如来的一切种智海——萨婆若海。   我们学佛要希望能够迅速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一定要由论开始学起。   南怀瑾在《如何修证佛法》上面就说,“学佛最好是看佛经,看原典,不要去看什么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也说明这个人没有真正通达佛法。为什么?因为佛陀的密意是由祖师大德、诸大菩萨在论里面概括、归纳起来,我们才容易明白,才容易通达。   佛陀当年所说的法,是应机说法,好像医生开的药方一样,你要是没有学中医的理论,只是把一张一张药方背下来,你能够做中医吗?不能。要先通达理论。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一定由诸大祖师的论开始,就能够善巧方便地契入佛陀的密意,就能够知道一切法不相违殊胜,就能够知道修证菩提道的次第。   主要是有深观派和广行派论典的学习:深观派的主要是学习龙树菩萨的六论,广行派主要是学习弥勒菩萨的五论。   五论是——   《现观庄严论》,是按照八事七十义归纳整个的由最初发菩提心到圆满成佛的道次第。   第二是《大乘经庄严论》,这个里面有很多实修的窍诀。宗喀巴大师写《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候,就说是依《现观庄严论》,其实他很多的窍诀都是从《大乘经庄严论》里面而来的。   第三就是《宝性论》。   第四是《辨中边论》。   第五是《辨法法性论》。   有些人喜欢广学的就可以学慈氏学二十论——除了弥勒五论之外,再加上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的论典,合起来有二十种论。   我们先通达论,然后再学经就容易明白,容易学通。如果你连论也学不了的话,你就再次一等,就看看法师们的这些讲解;如果连这个你也学不了的话,你从《了凡四训》开始学起。   论通达以后再学经,也是先学显教,再学金刚乘。显密之间要圆融,不要起诤论,不要互相轻视。   没有通达的人他就会互相轻视。“显以密为欲法,密以显为空谈”,互相就看不起了,显宗的人攻击修密的人,他不理解那些什么双运,以为那个是欲法,其实就很容易造下一些谤法的业。“密以显为空谈”,他认为显教没有什么修行的方便,都是空谈理论,这个也是容易造下谤法的业。   要按次第修学,“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就”,这样子地按照道次、按次第来渐次修学,知道如来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个补特伽罗成佛所必须的。这样子是“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僧宝,我们要知道,是不是你出家了,受了比丘戒了、比丘尼戒了,你就是僧宝了?那不见得。   你开悟了,你是僧宝,你一个人就可以称为僧宝。僧宝其实是指见道位以上的圣僧。   什么是见道位?最起码最低的标准是见惑断尽了。什么人见惑断尽了?小乘的初果须陀洹,他就把见惑断尽了。到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都是断思惑。所以说须陀洹号为预流——预入圣人之流,永远不会再退堕到凡夫的地位上来,所以称为预流。你成就须陀洹果了,你可以成为僧宝。所以断见惑,见惑断尽了。你看,我们现在为什么天天要听经闻法呀?就是为了断见惑。   我们凡夫的见解,凡夫的知见是错误的,是错觉,所以我们执著于一切实有。我们学佛法,理论上面知道外境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的,但是逢缘对境我们还是执著。你说你身体是虚幻的,病的时候你能够说不痛吗?不叫痛吗?不能。为什么?虽然理上可以透过思维知道,但是没有现量地证得。   什么人见地正确了?见道位以上的。   所以我们要天天闻法、天天熏习,能够让我们把凡夫的那种错误的知见,迷惑颠倒的知见转过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以这样子可以称之为僧宝。   只要见惑断了,即使他现的是在家相,也可以称为僧宝。你看,马尔巴译师、密勒日巴尊者,他们都现在家相,你能够说他们不是僧宝吗?都是僧宝。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僧宝有很多的,就是现在我们的南瞻部洲之中,还是有一万多位大阿罗汉住在世间度化众生。佛陀就托付十六大阿罗汉和他们的那些贤圣僧的眷属,一万多大阿罗汉住世,不入涅槃,来度化众生。但是我们认识吗?不认识。   《三昧水忏》大家都知道,悟达国师就因为遇到迦诺迦尊者为他解了累世的冤业……很多这些。你看道济禅师,净慈寺就是他从井里面把木头拉出来,听说现在都还有一个木头留在井里面,拿个电筒照下去可以看到。把四川山上的木头用神通从净慈寺的水井里面就冒出来了,一根一根就可以拉出来。   这个都是圣僧,是皈依僧,是我们皈依的对象。   在佛教的史记里面有说一位佛图澄法师,这位佛图澄法师他也是圣僧。他是西域人,在西晋怀帝永嘉四年来到洛阳,来到洛阳以后不久就发生了战乱。然后西晋就灭亡了,晋朝的那些王族就跑到江南建立了东晋。北方就有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叫做石勒,他就建立了一个国家,就号为后赵国,他自称为后赵王。但是这个人残暴成性,杀戮无辜。佛图澄法师就挺身而出,来制止他这种暴行。   他就因为悲悯无辜的百姓遭殃,所以就来到了石勒的一个大将郭黑略的营帐里面去见他,郭黑略就信佛教,所以他一见到佛图澄法师就很生欢喜心,马上就供养他。然后法师就为他授五戒,并且指导他、教化他,打仗的时候就给他献一些计策,所以郭大将他就每一次打仗都会胜利。   久了以后,石勒就觉得很奇怪,就说:“你有什么高人指点你,为什么你现在好像智慧比以前高了很多?”   郭黑略就据实相告,说:“有一位法师从西域过来,他来指点我的。”   石勒就大喜,马上下令要召见佛图澄法师。见面以后石勒就直接问法师,说:“佛法到底有什么灵验呢?”   佛图澄法师知道这个人是个粗人,不达深理,你要给他讲很深的佛理,他听不懂,也没兴趣,只有用法术去摄受他。所以他就跟石勒说:“你安排人拿一个碗,装一碗清水来。”   清水来了以后,法师就当着石勒的面念咒,一刹那间从清水碗里面就突然生出一枝莲花来,光艳夺目。石勒觉得很惊异,他就相信这位法师。   佛图澄法师乘机就制止了石勒很多的暴行,劝他不要乱杀无辜,要救度生灵,保护老百姓,要行仁政。   有一天佛图澄就对郭黑略说:“今天晚上敌人他会来,趁大家晚上休息的时候来劫营,来攻打我们。”郭黑略马上就禀告石勒,石勒就做了准备。当天晚上果然对方就来攻击,因为石勒这边已经有准备的缘故,不单单是没有受损害,并且大败敌军。   所以石勒就对他更相信了,但是他还是有一点点怀疑,就想再试一下他。有一天他突然就传令:号令全军,大家都执好兵器准备打仗。派一个使者去告诉佛图澄法师,说:“今天我们大将军要率军出战。”   使者一到了法师那边,还没有开口,法师就说: “平安无寇,不劳试告。”现在没有什么敌人攻打我们,你不要来试探我。   使者将他这个原话禀告以后,石勒就不怀疑了,就更加尊崇法师。但是因为石勒他宿世的业障和他残暴成性的缘故,他有一次又是突然兴起一个杀心来。佛图澄法师有他心通,马上就回避,就避到郭黑略的府邸之中,并且跟他说: “如果石勒派人来找我的话,就说我不在。”   石勒就派使者,果然没多久使者就来找法师了,找不到。回去禀告的时候,石勒他的凶性已经收敛了,所以后悔了。他说:“哎呀!我不应该生起一个恶念来,不应该想去害圣人。现在可惜了,圣人都已经舍我而去了。”   他就很后悔,一个晚上都没睡觉,就很想见到法师。第二天早上一打开门就看到法师正站在他的门前,石勒又惊又喜,就问:“法师昨天晚上到哪里去了?”   佛图澄法师就说:“公有怒心,故昨权避(我昨天权且回避一下)。今已自悔,是以入见(现在你自己知道后悔了,所以我再来见你)。”   石勒就大笑,向法师忏悔、赔罪,以后就不再犯。   佛图澄法师他有很多奇异的地方:他要知道一个什么事情,就在自己的手掌上面拿一点麻油和胭脂涂起来,然后方圆一千里内外的所有事情都可以透过手掌看得很清晰。并且他能够诵神咒,役使鬼神,乃至于祈雨,种种的灵异很多。并且他左胸这个地方有一个洞,有时间他就跑到溪流边,透过这个洞把肚子里面的肠子都拉出来,在溪里面洗一洗,洗干净以后又放回去,然后拿个棉絮把这个洞又堵起来。晚上如果是没有蜡烛,他就把这个棉絮一拔掉,这个洞里面就有光明冲出来,整个房子都照得通透,很光明。   有一天,一点风都没有,但是突然寺院的佛塔上面的铃忽然自己就响起来了。   法师听到以后就说:“国有大丧,七月石勒当死。”   果然到七月份, 后赵国的国君石勒就死了,由他的儿子石虎继位。   有一天佛图澄法师与石虎一起坐着谈话,突然之间法师就说:“哎呀!不好了,幽州(现在北京这一带)那边起大火了,有大火灾。”他马上就将桌子上的这杯茶水拿起来向空中间泼洒过去,然后过了一阵以后就说:“那边已经得救了,火灾已经熄灭了。”   石虎就马上派人去看个究竟,到底是与不是,因为相隔很远,所以使者就记下来那个日期,哪一天泼的茶。然后使者回来禀报就说,确实就在同一天,幽州这边城门的西门起大火。但是突然之中从南方有黑云飘过来,飘到以后马上就降暴雨,将火扑灭了。但是很奇怪,雨水之中有浓茶的香气。   他现了很多的灵异,门徒数万人,度化了很多的众生,并且由他经手在各个州郡都建立寺院,总共建了893所寺院,大兴佛法。   佛图澄法师在活到117岁的时候,他就知道石虎,他们后赵国将要灭亡,所以他就准备先行化去。叫石虎过来,说他要坐化了,然后为他开示一番。石虎听说禅师要坐化,就拼命挽留,“如丧考妣”,就亲眼看到禅师端坐而圆寂了,住世是117年,僧腊109年,八岁的时候就出家。   石虎就很隆重将法师安葬了。过了不多久,另外有一个出家人从西面的函谷关来到洛阳,就告诉石虎说他在函谷关看到佛图澄法师正在进关。   石虎不相信,说:“我明明是亲眼所见法师在我面前坐化了,不可能吧!”   马上就派人去把棺材挖开,一挖开,果然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块石头。   石虎看了以后很难过,就很感叹说:“石吾姓也(石头,这个石是我的姓),和尚埋我而去,岂能久乎?”(大和尚把石头埋在棺木里面,就是暗示我这个国家要灭亡了,不久了。)   果然不久以后石虎也就去世了,后面跟着他这个后赵国也就灭亡了。   这些贤圣僧宝应化的事迹有很多,好像万回、泗洲大圣这些,从古至今有很多的贤圣僧宝示现。佛陀托付十六大阿罗汉和他们的眷属,一万多位大阿罗汉,也是遍满人间,都在利益教化众生。所以我们在念诵的时候要忆念僧宝的功德,并且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统理大众”,如理如法地引导大众修学佛法,“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在受种种戒法的时候,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显宗的菩萨戒,大乘密宗的三昧耶戒,种种戒法的时候,都愿一切众生能够善巧方便地通达戒律,“不作众恶”,防非止恶;启发自心,如实知自心。   小乘的别解脱戒是侧重于对治贪烦恼,侧重于对治我们的身业和语业,称为外别别解脱戒。 大乘显宗的菩萨戒是侧重对治瞋烦恼,侧重于让我们内心清净,称为内菩萨戒。大乘密宗的三昧耶戒是侧重于对治痴烦恼,是要依法界体性来起修,在心心念念之中都归到真如自性这个真如大海之中去,所以称为密三昧耶戒。我们的心是最秘密,能够善巧方便地开发,就能够乃至于顿悟成佛,能够善知心功德,能够顿悟成就。   好像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所开示的一样:   “若不知此心,奥妙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如果不能够善巧修心的话,你外在地去求乐避苦都是“无义终漂泊”,在六道里面头出头没。所以这个能够了解了,就是“善学于戒”,就能够“不作众恶”。   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善巧学戒,由事相而达理体!   “心地无非自性戒”,能够身语一切的外在行为不造恶,内心不起贪瞋痴,不作众恶,乃至于断尽无明,是“不作众恶”。   【受阇黎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阿阇黎是规范师,教授阿阇黎是我们的导师——指导老师。我们接受教授阿阇黎教化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具足威仪”!   威仪有身相威仪和心威仪。身相威仪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持戒严谨,戒珠朗润。第二是心威仪,就是指修行人的道风与僧格,离尘脱俗的气质。   一个修行人他的心威仪就是能够要时时刻刻保持正念,要记得在一切的言谈举止之中都要能够把话题引到正法上来。当别人谈话的时候,其他人把话题扯远了,就要能够技巧地把它拉回来、引回来,归到正法上来;不要谈论那些世俗的无意义的事情,就算是谈,也要善于运用佛法,要让他由事相而悟理体。这样子是“具足威仪”。要除去内心的贪瞋痴,引领到佛道上来,生戒定慧。这个是心威仪。   按照《净行品》来说,如果有人拜访我们,在家出家都一样,拜访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把他观为智首菩萨,自己做文殊菩萨本尊观,保持正念,是“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当我们内心能够常时具足威仪,保持正念,智慧就会提升,气质就会高尚起来,我们的身行和心行都是真实的,称为“所行真实”。   《大智度论》上说,“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   我们能够知道一切法空,做这样子的空观,而又能够知道性空相有。性空的缘故,所以不起执著分别;相有的缘故,能够恰如其分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样子是“具足威仪,所行真实”,就不会踏空,就不会落空。   我们居士菩萨也是同样地要“具足威仪,所行真实”,有善巧智慧。怎样去做呢?比方说,有一个居士他儿子读书,专业是学的养殖,养那些水产品,所以他就对儿子说:“你将来毕业以后,要创业的时候,有一个前提也就是你养观赏的鱼可以,但是如果你要想养其它的鱼虾就免谈”。就这一句话,他没有搬出一大堆的,杀生啊,放生啊,没有讲那些一大通的道理,他就已经体现了正见和方便。因为养观赏鱼的话,能够使人欢乐,如果养其它的水族就会成就其他人造杀业。   这个就是随时随地心在道上,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有智慧、有正见、有方便,就能够心在道上,“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好了,我们明天学习。大家一起回向。   第四讲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皈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皈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皈依佛,弹指越三祇。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   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导正闻法的动机,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来闻法,为了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悟入毗卢性海,同登华藏玄门,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到《华严经·净行品》的第四次学习。   刚才我们一起念的是北宋时候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望江南·皈依三宝赞》。   “望江南”是一个词牌名,大家都知道,比较早的是唐朝时候的白居易,曾经怀念他在杭州的那种风光、风景,所以就作了很多的《望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这个都很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之后王安石很巧妙地用这个词牌作了《皈依三宝赞》。   前面的三首都是分别礼赞僧宝、法宝和佛宝,第四首就是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有出离心。   三界都是无安,犹如火宅,所以“普愿众生同我愿”,都能够皈依三宝,然后“能于空有善思惟”,能够悟入缘起性空。事实上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这个是成佛的三主要道。   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第二大类,出家受戒时,我们应该善巧方便、善用其心所修的净行。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亲教师,也就是根本上师,和尚的意思翻译为亲教师,或者翻译为力生,因为上师的加持,我们成就道业,道力因师而生,所以称为力生。   接受亲教师教诲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子地发愿:愿我们能够开发本具的不生不灭的智慧!世间人也都知道要希望能够增长智慧。然后一切众生,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都希望能够智慧广大。谁也不希望被人家批评为愚笨,有很多骂人的话都是说这个人很愚笨:武汉、湖北人说,这个人好像“苕”一样;湖南人就说“又是一个二百五了”;广州人就是说“痴线佬”。其实都是骂人的话,都说这个人比较笨。   所以都希望能够开智慧,怎样子能够开智慧呢?要能够“入无生智”。我们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当愿众生”,帮助众生就是圆满自己的修行;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开发自己本具的性德。   “入无生智”,一切法无所生,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虽然这个相上面是法有生起,但是实际上它的本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称为无所生。那生灭的只是虚妄的相,能够悟得就可以证得无生法身;因为无所生,所以就无所灭,就能够成就无灭的报身;因为不生不灭,中间也同样无所住,就是成就无住的化身;这些自体都是不可分离的,就是自性身。我们“入无生智”就能够在一切万法之中成就法身、报身、化身、自性身,成就佛陀的四身。   “到无依处”,我们通过亲教师的启发,对万事万物有正确的认知和开放的接纳,就能够将生命化成无限的喜悦和安祥,就能够恢复我们心灵真如妙心的本来面目,证入不生不灭、离缘独立的真心,所以说是“到无依处”。无依处是指实际理体,是指真如妙心,是先天地而有的,离缘而独立的。   【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具足戒在小乘来说是指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但是在《净行品》之中,究竟的是指受菩萨戒。我们能够如法地受持菩萨戒,“具诸方便”,就能够转烦恼,证菩提。成佛的时候就是“得最胜法”。   “具诸方便”,我们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以后,如何去“得最胜法”呢?如何去“具诸方便”呢?   在《修心七义论》上面有很多的方便:   一个是“初后修二事”。最初和最后——每一天早上和我们休息以前都要修持。早上的时候发愿:我今天一切身、语、意三业都不离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晚上睡眠之前就反省:我今天有没有身、语、意不清净的地方?有没有退失菩提心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马上忏悔,如果没有犯的话,就“修道欢喜,自庆不傲”,希望以后能够更加增上。   “二境皆应忍”。顺逆二境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要修习安忍度。顺境不骄慢,能够回向众生;逆境,我们不退怯、不怯弱,能够成为我们道业的增上缘,能够更加勇猛精进。   “当学三种难”。当行三难事,在发菩提心,受持菩萨戒的时候有三种难事:一个是烦恼最初起的时候,我们要觉察它很难,就需要保持智慧的观照;觉察以后要对治它很难,就需要烦恼一露苗头就拔除,用善法来对治;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用《净行品》来对治,虽然对治,但是很难断根,就需要用数数串习的方法来转化。   “取三主要因”。让我们能够精进不退转的三种主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值遇良师,遇善知识;第二是自能如理修学;第三是具足修法的顺缘。   “修三不退失”。不退失恭敬上师、不退失菩提心、不退失守护菩萨戒。   “成就三无离”。身、语、意三业不可以须臾离开善法;不应间断修;没有获得正解,没有见道以前应当专心一意恒常修学。   这个是“具诸方便”,就能够“得最胜法”。最胜法就是圆满成佛。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按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再到妙觉就圆满成佛。   (三)坐禅观时愿   接下来是第三大类,坐禅修止观时应该善用其心所修的净行,有七个偈颂。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前面我们讲了在家的修行和出家以后应该要接受基本的训练和受持的戒律,接下来就是讲修学止观。   “若入堂宇”。我们进入禅堂或者佛堂时,这时候就要提早收摄身心,观想自他一切众生头顶上都有三宝加持,形成智慧光明的宝盖,能够遮挡贪瞋痴烦恼的尘土,能够除去我们的怖畏,让我们身、语、意三业清净。这个是“若入堂宇”。   我们到佛堂拜佛,到大殿里来礼佛,乃至于在自己家里面佛堂去诵经之前,就可以念诵这个偈颂:“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升无上堂”。无上堂是指最清净的地方,从华严来讲就是当愿众生入普光明殿;以净土来讲就是当愿众生入极乐世界,这个是“升无上堂”。   怎样才能够“升无上堂”呢?   其实娑婆与极乐在我们自己身上就可以发现:我们的色身是有生、老、病、死的,这个不是我们的能力能够控制的,是自然的规律。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是无常的,不断生灭变化的,这个在不断变化的就是娑婆世界。但是在我们生灭变化的色身之中还有不生不灭的法身,不是我看、我听、我在念佛,而是有一个法身真我透过眼睛在看,透过耳朵在听,透过嘴巴在念,声音有起有落、有生有灭,但是我们自性如如不动,能闻的闻性不动。所以《首楞严经》上面教导我们:六根对六尘要用六根根性,舍识用根,眼睛在明暗的色尘里面做得了主,耳朵在动静的声尘里面做得了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就是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当下就是在极乐世界。所以当我们能够由色身转入法身,就叫做“升无上堂”。   事实上,《净行品》上面的每一个偈颂都是在教导我们由事相而悟入理体,由生灭法悟入不生不灭的真如性,都是在教导我们“升无上堂”。所以禅宗里面有一位祖师说,有一位无位真人在汝等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其实就是开示我们如何“升无上堂”;净土法门里面念阿弥陀佛,同样的也是教我们“升无上堂”。   我们能念的心是始觉,开始觉悟了,知道要念佛了,要走向觉悟;能念的心是始觉,所念的佛是本觉,由始觉而念本觉,始本不二,证入不二法门,成就究竟觉,就是“升无上堂”;能念的心是观照般若,所念的佛是实相般若,即念他佛,成我自佛,即念本觉,成今始觉,而证得究竟觉,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就是“升无上堂”。所以净土法门其实也是大般若宗,所以我们修习净土要能够以般若为前导,以净土为归宿,将来一定能够往生极乐。   禅宗里面讲无念为宗,真如自性起念,还念真如自性,这个是“升无上堂”。   所以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而是不执著念头,这个念头当下归入真如性海。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念头是从真如性海里面来的,所以真如自性起念,还入真如自性,这样子是无念为宗,是“升无上堂”。华严宗里面讲: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是“升无上堂”。   所以我们在到大殿去的时候应该要这样子念,我们在自己家里面佛堂,进去要拜佛的时候,要念诵这个偈颂:“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念念都能够背尘合觉,是“安住不动”。凡夫众生很容易被尘境所转,无法安住在无上堂中。事实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就是说,没有见道,没有开悟的人都无法“安住不动”。但是如果能够保持正念,可以相似地“安住不动”。所以要透过多闻法来起实修,来断见惑,开智慧,就能够念念消归自性。   相上面虽然有生灭去来,但是能够不取于相,取还是执著的意思,能够不执著于外相,如如不动,是“安住不动”。   所以可见我们明白《净行品》的偈颂以后就可以知道,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其实并不难,转念就是。在生灭的色身之中能够见到不生不灭的法身真性,就是由娑婆入极乐。   所以我们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进入寺院礼佛的时候,在自己家里面佛堂诵经打坐的时候,都能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展开来说,其实堂宇并不一定是局限于佛堂或者大殿,而是一切能够启发智慧,让众生觉悟的地方都是堂宇,都是佛堂(佛堂,觉悟的场所)。   所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升无上堂,安住不动”,不坏世间法,而证真实法!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   色声全露西来意,触目菩提法法真。   能够真正见道就可以知道,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全体显露祖师西来意。我们触目所见的一切外境都能够引导我们觉悟,能够触目菩提就是法法皆真,一切法都与真如自性相应,法法真。这样子是“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进入佛堂以后要铺上坐垫或者拜垫,这个叫做“若敷床座”。   其实是讲我们做修持之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我们整理佛堂,清理香灰,换水,献供品,点香,种种,全部都属于敷床座。在做的时候,一边做一边要念这个偈颂:“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敷演一切善法!   善法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善恶相对的善,而是指止妄归真,入一真法界,称为善法。如果以凡夫的妄想心来看,有分别、有选择就不是善法。如果能够保持智慧的觉照就能够了知,大道堂堂遍满十方。   所以我们祖师大德,禅宗里面开悟的圣者都会说,穿衣吃饭都是禅机。为什么?在这个里面能够保持智慧觉照,能够悟入真如妙心,就是“触目菩提法法真”,无一法不是我心,无一物不是我体,就是“入普贤不思议解脱境界”,一切行为都成为普贤行。   我们终日见色闻声都是体悟到达摩祖师的西来意,“一色一香全露遮那妙体”,都能够见到毗卢遮那佛妙体,都能够显露我们不生不灭的法身;“六根六尘全彰法界真心”,都是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昨天所说的那个比丘尼看梅花而开悟:“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就是透过梅花就能够见自己不生不灭的真心。所以不需要向外求玄,去求玄求妙,心向外求就是转求转远。所以南岳慧思大师说: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自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非真。”   向外求的,不管你怎么玄妙的法,如果不是归入真如自性的话,都是虚幻的;如果能够由此而悟入就是“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就是见到诸法实相。其实真正的清净行必须是见诸法实相以后悟后起修,从诸法实相而起的行门就是一切所行清净,才是真正的净行。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刚才我们是敷床座,已经整理好了佛堂,周遭的环境都整理好了。现在要调适身心,所以“正身端坐”,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坐菩提座”,坐觉悟之座!   我们在静坐的时候,如果迷惑颠倒,打妄想,那个是无明座、糊涂座,就不是觉悟菩提座了。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坐觉悟之座。“心无所著”,心不被尘境所系缚,不被尘境所转,就是“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善根坚固”:善根是指看一切法,遇到一切境界都能够见到它内在本质的这种能力,称为善根。我们修净行生根了就称为“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不动地是八地菩萨,魔不能动,不动地前才舍藏,不动地已经是修道位的第八地了。   我们把腿子盘起来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善用其心。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修定是为了以定来降伏我们的妄心。我们闻法以后,理上明白了,但是智慧力就好像风中的灯烛光一样摇摆不定,就需要以禅定力来降伏妄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以禅定力来降伏妄心,这个有很多的善巧方便,有很多的方法。比较殊胜的,比方说大圆满法的三大休息:《大圆满心性休息法》、《禅定休息法》、《虚幻休息法》。   《心性休息法》和《禅定休息法》都是以修持禅定而获得解脱的法门,《大圆满虚幻休息法》就是修持幻观而成就解脱的法门。三休息里面又以《心性休息法》为根本,她有很多具体的以定伏心的方法。   比方说心性休息法有九十二导引,配合显宗的三乘来修习止观;又有二十二导引配合密乘的四续部——作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部的生圆次第的修习;又有二十七导引配合大圆满的修习。这些都是能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从见地上来说,三大休息法:《禅定休息法》是为了破众生对“有”的执著,这个是基础法。我们没有见道、没有断见惑之前,虽然理上明白,但是遇到外境我们仍然还是执著于它实有的,对“有”的执著是很坚固的,这个妄想心是很顽固的。所以透过修习《禅定休息法》就能够见空性。《虚幻休息法》是为了破对“空”的执著,认清“空”也不可执著。《心性休息法》是为了避免落入到“空”、“有”两边的执著,帮助修行人进入到离戏的大中观见,产生显发本具的法尔清净的大智慧。   其实说三大休息法,休息就是我们禅宗所说的“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其实宁玛的大圆满法跟我们汉地汉传佛教的禅宗都是同一渊源,都是属于文殊菩萨不可思议的法门。   我们汉地的禅宗在六祖大师以前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宁玛的大圆满法也是以《楞伽经》作为根本经典,都是阐述如来藏思想,以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作为本修因。   三大休息法的作者是龙清巴尊者。尊者生活的时代是元朝中叶以后。他在甚深的禅定之中亲见了莲花生大师,莲师给他赐一个法名叫做无垢光,所以尊者的著作署名都是无垢光。   尊者专门弘扬宁玛大圆满的心髓法的教授,两大心髓法教授——包括《空行心髓》、《无垢心髓》这些,应该说是宁玛非常重要著作非常多的一位大德,著有《大圆满三大休息法》、《三自解脱法》、《三心要》和《七宝藏论》。这个都是“以定伏心,究竟无余”的善巧方便,以定来降伏我们的妄心,到妄心彻底断了,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断尽了才能够称为“究竟无余”,圆满成佛才是“究竟无余”。   【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修定能除愆,能够止息我们的妄心;修观能树德,心调柔以后能够开发本具的心地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见如实理”,修观的时候,其实止观双运是不可以分离的,但是作两个偈颂来说。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见如实理”,什么是“见如实理”呢?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经常提起的,说有一位大德开悟以后,成就以后,他上堂的时候就为大家说法,说:“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最初他“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个时候是凡夫的知见,凡夫的生灭心,以生灭心执著于世间相,执著于山和水都是实有的;后来得个入处以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个时候就是已经“见如实理”,已经证得实际理体了,已经断见惑了,已经知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已经悟入了。   “看山不是山”知道山是因缘聚合幻化出来的,它的本体其实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我们现在只能够解悟,听了以后明白,但是没有现量地证得,没有现观。虽然说他已经悟入了,但是这时候还是不究竟,因为不能够空有圆融无碍。   更进一步能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是入了华严的事事无碍法界,体悟到理遍于事,理能成事,事事无碍;才能够体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纳须弥于芥子”,都能够真正地现量地证得。在一粒微尘里面有无量诸佛转法轮,这个是圆满地成就“见如实理”,入事事无碍法界。   “永无乖诤”,永无乖诤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已经事事无碍了,诸法千差万别,世间森罗万象,但是能够了知都是唯心所现。   凡夫众生随情执著,所以头头障碍,而起乖诤,有对立就有矛盾。修行人随智观照,则法法圆通,无一物不是我体,无一法不是我心,所以就能够“永无乖诤”。我们善巧用心,随智观照,保持观照般若非常重要,能够照空妄念成真念,转得凡心即佛心,就能够“永无乖诤”。   在《华严经传记》里面也有讲一位法师的修行成就,唐朝时候九陇山有一位比丘尼法师——   “专精华严,入山受持,二十余年。”到深山里面专门持诵《华严经》二十多年。   “依教修行,性定心寂。”妄心息灭了,性定心寂,这个就是以定伏心。   “遂证慧眼”就是见如实理。   “得因陀罗网境界,十方世界,微尘刹海,九会道场,了了明见,如镜中像。”她能够见到十方世界九会道场,了了明见,好像镜子里面看自己的像一样,这个就是“永无乖诤”,就是事事无碍了。她能够见到如来七处九会演大华严,十方世界微尘刹海都能够了了明见。   我们现在有障碍,我们不转头,后面也看不见,这个都是因为我们妄心用事的缘故,在“永无乖诤”的时候就大彻大悟,就事事无碍,就能够十方世界都了了明见了,这个是“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前面是讲打坐,修习止观。接下来修一座法圆满了,下座了,就是“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愿一切众生座上修禅观静则一念不生,座下能够修如幻观,观一切诸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又能够做空花佛事,动则万善相随。   底下是“观诸行法,悉归散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诸行都是无常法,但是在这个散灭之中有一个不散灭的在。“观诸行法,悉归散灭”,所以无所依,无所依才能心有法界,心有全体法界就是入一真法界,心入一真法界就能够不执著、不分别。   如果下座以后不能够修如幻观,心就有所依,就有所执著,你要执著这一样,其它的你都见不到了,就以你所依的为障碍,把你障住了,就入不了一真法界,就是妄心用事,就有六道轮回了,就有分别执著,就有烦恼妄想,所以就有六道轮回。   所以我们要舍跏趺坐时,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座上修禅观,静则一念不生;座下修如幻,因为如幻,所以就能不执著。知道行法,一切万法都是迁流不断的,都是生生灭灭的,所以“悉归散灭”,就能够断除执著,就能够修如幻观,就能够入一真法界。   这个是第三大类。   (四)将行披挂时愿   接下来是第四大类,将行披挂时善巧用心,有六个偈颂。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是指我们打坐下座以后,我们站起来,是“下足住时”。还有一种也可以指我们早上一醒来,站在床边,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念这个偈颂,我们就要作这样子的观修。   我们看由这里面开始,“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一直到最后一个偈颂“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由下足住一直到睡眠始寤,刚好就是一百零八个偈颂。其实这个就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每一天生活由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一天所要修的一百零八个生活瑜伽,我们由醒来下床到晚上上床休息都要保持智慧觉照。前面的三十三个偈颂是总说,从这个偈开始,一百零八个偈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境缘,种种物质环境和人事环境,开示我们在这些境缘之中如何善用其心。   “心得解脱”,愿一切众生都能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将心安住在一真法界就是心得解脱,心无挂碍就是心得解脱。“安住不动”不是说我们坐在这里面呆呆的,一动不动,不是这个。不是指外相,而是指我们的心妄念不起,念念归入真如性海,这个是“安住不动”。是很活泼,很圆融,不是很死板的、很僵化的不动。   如果没有了解的人,他总会相对于动就会去找一个不动,可是你寻找这个不动就已经是动了,很多修行人他出偏差,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所以六祖大师呵斥空心静坐,就是因为空心静坐是灭相而求空。   我们看六祖大师呵斥卧轮禅师:“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   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这个“断百思想”,要想它不动,就是灭相求空,就是人为地寻找不动,你相对于动去找一个不动,这个就是妄心。还是妄心,还是法尘分别影事,所以六祖大师会特别呵斥这种空心静坐。   其实“安住不动”是指“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这个才是“安住不动”。   万法都是体空相有,因为体空,所以“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不受一尘;因为相有,所以因果宛然,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这样子才是真正地“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前面讲我们起床了、下床。下床以后抬起脚来向前迈开的时候,就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出生死海”,不要再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三界里面流转了。走路的时候我们要观照一切众生超出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走向成佛之道!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去都能够这样子观修。   我们佛弟子应该是这样子:我们一起床,开始走了,我们就观修上师三宝:上师在我们头顶上放光加持,在一切众生头顶上面放光加持,然后走向菩提道,走向觉悟的道路。种下这样子一个因,就能够生生世世不离三宝,走向成佛之道!   “具众善法”:每一天都能够具足修一切善法,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我们醒过来的时候要观修:感恩上师三宝的加持,让我从生死苦海之中觉悟过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从生死苦海之中超脱出来!   接下来是醒来了以后,眼睛不太好的人就可以眼球顺时针转三圈,逆时针转三圈,心里面默诵“南无日光童子!南无月光童子!南无金光明经!”这样对眼睛更明亮有帮助。并且更重要的是心里面要发愿:愿一切众生开智慧眼,得法眼净!醒了以后,就愿我能够过充实、有智慧、觉醒、慈悲的一天,不要浪费光阴。   你起床一醒过来,马上这样子地思维的话,全天就都容易保持正念,并且就这一念都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容易正念成片,乃至于一心不乱。   所以修行不是说你到了自己家里面佛堂,开始诵《普门品》,念《大悲咒》了,这个时候才开始,如果你这个时候才开始就已经迟了,而是从你一醒来,一睁开眼睛就开始修行了。   然后坐起身来的时候要观修一切众生都得到上师三宝的智慧之光的注照,能够自在无碍。愿一切众生每天都能过智慧觉照、慈悲喜舍的有价值的生活,最有意义的觉醒的生活,在生活之中了生死!愿一切众生每天所走的路都是觉悟的心路历程!愿我今天所说的话都是智慧的法语,都是传播真理,宏扬正法,帮助一切众生觉悟!   所以我有这样子一种使命感,紧迫感,应该要尽快起床。   穿鞋的时候就观想: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乘般若船,到涅槃彼岸!   这样子是我们学会了这一句“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接下来是穿衣服了。   【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穿下摆的衣服、裤子,这些时候要愿一切众生“服诸善根”!   服就是服从,对于善法要随顺,不要扭曲,不要刻意地造作,不要在形式上去模仿。你单单只是模仿形式,这个是扭曲。比方说我就知道有好多那些在家菩萨,学佛的父母,他从小就很刻意地去培养儿女,要他们吃素,要他们跟他一起诵经、拜佛、打坐。用意虽然是好的,但是儿女心中间他不了解,所以你叫他吃素,但是他心里面还是渴望吃肉,心里面这个欲望没有消失,所以一有机会他就想尝试一下。这个就是一种扭曲,就不是“服诸善根”。   同样的,我们要知道礼佛和诵经这个是开智慧的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我们透过礼佛、诵经开发本具智慧以后,我们更自在地、更有智慧地生活。所以不要在形式上去强迫子女跟着你一起去做功课,要在生活之中用圆融无碍的智慧来引导他们觉悟。这个是“服诸善根”。   善根是什么?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   凡夫的内心他往往有一个操纵的欲望,指挥别人的欲望,他想操纵儿女跟他一起诵经,跟他一起打坐,跟他一起吃素,而你这个根源是什么?根源还是贪瞋痴是三毒,不是三善根。所以我们要“服诸善根”,就是要服从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不要扭曲,这样子是“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我们着下裙是为了遮羞。   我们看藏族人他们就是穿裙子,所以他们那些出家人里面是没有穿底裤的,就是个裙子围着,乃至于他们传统的,就是普通的世俗人他也都只是穿一个裙子。   有一次在上楼梯,有一个藏族的居士他就跟我说:“师父,要么你就走先;要么我上楼梯,你要等到我走上去以后才走。”怎么回事呢?哦,后来知道,因为他就只是穿一条裙子,所以“具足惭愧”。着下裙的时候,我们其实要知道,虽然外相着下裙是为了遮羞,但是最可羞耻的是我们虽然闻法,但是心与法不相应,入宝山而空归,不能实修,麻木不仁,这个才是最可羞耻的。所以要“具足惭愧”。因为惭耻而生精进力,勇猛精进。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我们扣纽扣、系腰带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能够“检束善根”!   能够断贪瞋痴是善根,能够修戒定慧也是善根,所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随时观照自心,看看有哪些善法修习不圆满而令它走向圆满。这个是“检束善根”。   所以“检束善根”其实就是修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这样子修习四正勤是“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穿上衣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最殊胜的善根。   “获胜善根”,我们看连续的这三个偈颂都是借穿衣来启发我们修善根:最初是要接受,“服诸善根,具足惭愧”;其次是增长,“检束善根,不令散失”;最后是要进入到统一的境界,“获胜善根”。胜善根就是能所双亡,主观与客观消融,这个对立消融了。   “至法彼岸”,就是成就六度波罗蜜,乃至于十度波罗蜜,波罗蜜多:彼岸到,“至法彼岸”。   【着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僧伽黎,本来是指出家人的袈裟,但是这个偈里面也是可以通指我们一切人都可以用,就是通指我们在穿上外套或者是庄重的服装的时候都能够这样子地发愿:愿一切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我们这个《净行品》是属于七处九会里面的第二会,普光明殿,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所说的是十信法门。十信圆满以后就进入到初住位,初住就是十住里面的最初的发心住,所以这个偈里面说“入第一位”是指十住位中间的初住——发心住。因为真发菩提心了,所以已经发心住了,安住了;真发菩提心了,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菩萨的事业,乃至于打扫卫生是菩萨的事业,乃至于他吃饭、喝水,都是菩萨的事业。   我们能够念念不忘三宝,念念不舍离菩提心,就是发心住了,然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菩萨的事业,都是有意义的。   “得不动法”。不动法就是不退转了。有退转、起烦恼就是动了。我们穿上外衣、外套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入发心住之位,“入第一位”,能够不退转!   入发心住之位就是位不退;行菩萨道,行持不退,就是行不退;一切时、一切处保持正念不退,发菩提心不退,就是念不退。   所以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不退,所以“得不动法”。   所以我们穿衣服的时候也可以观修:观修一切众生都能够穿柔和忍辱衣,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这个是穿衣服的时候作这样子的观修。然后如果戴帽子的话,就观修戴上信心和毅力的盔甲,围围巾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观修。成就三不退,“得不动法”。   这个就是第四大类学习圆满了。   (五)澡漱盥洗时愿   接下来是第五大类,澡漱盥洗时,善巧用心所修的净行,有七个偈颂。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执杨枝,就是清洁牙齿的。我们现在是用牙刷了,但是二千多年以前没有牙刷、牙膏。佛弟子就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来嚼杨枝(杨柳树上的枝条)。我们去印度朝拜的时候看到那里都是,现在都还有好多人拿杨柳树的枝条把一端敲软了以后,好像刷子一样的,慢慢刷就可以了。   《南海寄归内法传》上面有说到杨枝五利:第一个是明目,让眼睛更明亮;第二个是除痰,能够化痰止咳;第三个是除口气,睡了一个晚上,一醒来很多浊气,嚼杨枝能够除浊气;第四个是辨味;第五个是消食,有利于消化。   “手执杨枝”,其实也就是说我们开始刷牙了,牙刷拿起来了,都可以念这个偈颂:“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还有一个偈颂是:   漱口连心净,吻水百花香,   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   也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净行品》的偈颂是最殊胜,为什么?里面有文殊菩萨圆融无碍的大智慧,都是让我们由浅近的事相,现前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够启发归到我们的真如性体上去,真如本性上去,所以非常甚深微妙,不可思议,而且很容易修行。   我们只要每一天记得这些偈颂,遇到任何环境都能够去念诵的时候,渐渐地我们就能够契入真如性海,就能开悟。这个是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引导我们,善巧方便教化我们。   “皆得妙法”。什么是妙法?称法界体性真如性海而起的法称为妙法。你不要以为拿一个什么经,或者一个法门才是妙法。任何一法,你能够称法界体性而起就是妙法,乃至于我们喝水都可以成为妙法,刷牙也可以成为妙法……能够升无上堂,能够由色身而转入法身就是妙法。   我们入了初信位以后就是相似的入法界,入一真法界的真如性海,所以称为“皆得妙法”。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十信位这个还是相似的入法界性海、入毗卢性海。要发心住,也就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三贤位的初住位,发心住以后这个是贤人,他已经菩提心安住了,这个是“皆得妙法”。三贤位修圆满以后一直到十地的初地,发起初心欢喜地,初地以后入圣位了,才是真正地入法界性海。   所以我们在小乘里面说初果须陀洹就断见惑了。在大乘里面,其实前面的三贤位都没有彻底地断见惑,到了初地——欢喜地,真正地断见惑。但是天台的教理又不同,天台说圆教,乃至于说初住就已经是见惑断了。这个种种的开遮不同,广略不同。   但是我们要知道,“皆得妙法”就是称法界体性真如性海而起的法,就称为妙法。   “究竟清净”。能够位位增进,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位位增进,到等觉,妙觉,福慧圆满,成佛,称为“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前面说我们拿起牙刷来就要念 “手执杨枝……”开始刷牙就要念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我们嚼杨枝的时候,拿杨柳枝条在里面刷的时候,就是观想把妄念、烦恼都嚼断,把它吐弃掉,转烦恼成菩提,调妄心为清净心是“其心调净”。   我们刷牙的时候,也可以观修用智慧之水洗涮我们种种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所带来的恶业,都能够用智慧之水洗净,然后断绝四种不清净的语业:妄言,虚妄的、毫无意义的废话;绮语,颠倒的、让众生想入非非的话;两舌,挑拨是非的话;恶口,伤害他人的话。   我们刷牙的时候都能够观想断绝四种语业。然后说话柔和,“言辞柔软,悦可众心”,都能够是智慧的法语教化众生。然后我们的话语自然就有加持力,我们持咒自然就有力量,在刷牙的时候也能够念诵这个偈颂:“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排泄废物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排泄掉贪瞋痴三毒,弃除罪业。并且善知方便,大小便在三恶道众生看来是甘露,所以可以观布施给他们,金刚乘有一些咒说把它转过来,然后布施给三恶道的众生。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卫生间里面出来,用水清洗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离开三界污浊的尘垢,速疾地超出六道轮回的污浊,能够无障碍地往生净土,能够转妄念成真念,转凡心成佛心,是“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以前方便以后,他没有用手纸,而现在印度也是这样子:我们去看他们旅馆里面,卫生间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铜水壶,或者是一个小小的金属的小水桶,为什么呢?印度人习惯他就不用这个手纸,直接用水冲洗。   “洗涤形秽”,我们这时候要愿一切众生“清净调柔”,心无挂碍!   凡夫的心他不能“清净调柔”,他总是不能放下,一下子要想得到乐,一下子又想离开苦,杂念妄想不断,所以都是生灭心。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上面所说的:   “若不知此心,奥妙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无义终漂泊”,所以不能够“清净调柔”。我们要让我们的妄想心、狂心停歇下来,歇即菩提。所以《大圆满禅定休息》,禅定休息就是放下,放下修好了,大圆满自然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随时在定中。随时在定中才是“清净调柔”。   其实我们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性定、自性定、如来的大定,首楞严定。一切事究竟坚固,在一切事相里面见到坚固的不生不灭的本体,这个是自性定。就是把心安住在法性之境中,没有分别念,定一而不散乱,随时随地都是无住而住,就是恒在定中。这时候打坐也是定,走路也是定,说话也是定,吃饭也是定,洗澡也是定,一切的一切都是定,大小便也是定,语默动静都是定,随时随地都在定中,这个是自性定。   我们腿子盘起来,然后说我在修禅定,等一下下座了,说我定修好了,你有生也有灭,有生有灭是造作的定,是有为法。你用有为法怎么能够成就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呢?所以要安住在自性定中就是“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离一切过失的污垢,法尔清净是“毕竟无垢”。法尔清净并不是我们去修才得到的,而是本来就是具足的,本来就是清净、至妙、不可思议的,所以称为清净平等大圆满,无不圆满是大圆满,是“毕竟无垢”。   “毕竟无垢”是指我们的性体,自性是不属迷悟,不受染污的,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所以称为“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前面我们洗涤形秽了,然后接下来我们手也要洗干净。洗手的时候就要当愿一切众生“得清净手”!   “得清净手”其实就是以清净的身语意来受持佛法。学佛以后,如果我们的我执、法执放不下,就不叫“得清净手”,我们“得清净手”就是放下我执、法执。   “受持佛法”,信受奉行觉悟之法,念念都觉悟。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洗脸的时候我们要观修把自己和一切众生的黑业都洗干净,都冲洗,洗净自他一切众生内心的污垢。   “得净法门”,我们闻法、学法的时候要纠正自己的动机,要以菩提心、清净心来学法。   洗面的面就比喻法门的门,门是入口之处。我们洗面的时候,就愿一切众生得闻法门的时候,最初一念都是以菩提心,以清净心来听闻,来受持!因为最初的这一念——闻法的动机很重要,树根有毒的话,花果都会有毒。这个是“得净法门”,要以清净心、菩提心来受持。   “永无垢染”,初发心即成正觉,这是华严的教义。最初发心的时候最纯洁、最清净,凡夫接下来他就容易起分别、起垢染了,所以要保持初心不退就是“永无垢染”。   (六)乞食道行时愿   接下来就是第六大类,我们在乞食的时候,乞食道行时所发的愿有五十五个偈颂。五十五个偈颂可以分为三部分:最初的十二个愿是游涉道路,这时候善巧用心;中间的十九个愿是见众会;最后的二十四个愿是遇到各种各样人物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善巧用心。   我们看最初的十二个愿,我们在路上走的时候怎么观修。   【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以前的出家人手里面要拿锡杖,现在如果你拿个锡杖在路上走,人家觉得你好怪。中国佛教传入的时候,他有些不持锡杖,就拿一个方便铲。方便铲一个是防身,以前没有这么多人,很多地方有猛兽,拿这个方便铲来防御;然后如果有看到一些动物,一些死亡了,拿方便铲铲一个坑把它埋掉。   “手执锡杖”,持锡杖是表示轻视烦恼、降伏烦恼、不害怕烦恼,再一个表法是表示明了佛法,所以“手执锡杖”。   “手执锡杖”有两种用途:一个是手执锡杖为行道之威仪,出家人在经行的时候执锡杖威仪具足;第二个是振锡以乞食,印度的佛教,托钵乞食,去到人家门口,如果人家不在门口,去敲门不太好,就振锡,锡杖有一些环,振一下,然后知道了,马上就出来供养。有这两种作用,所以这个偈颂里面也就善巧方便来发愿:“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设大施会”,“手执锡杖”的时候就表示让一切众生都能断烦恼,都能明了佛法,所以设大施会就是平等普施佛法,教化众生。   再一个表示,大施会是表示我们要看破、放下,“手执锡杖”的时候要看破、放下,大布施就是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是大布施。   “示如实道”,入无障碍法界叫做“如”,唯此不生不灭的真心是真实叫做“实”。即事相而入真如,当境界相而悟入性空本体叫做“道”,这个是“示如实道”。所以我们持锡杖的时候要念诵这个偈颂。   其实对在家居士来说,这个偈颂也是随时要念诵。我们要出门去上班,去做事,那怎么办?我手里面拿一个公文包,或者一个背包,里面装一些我要用的东西,这个也可以念“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设大施会”,愿我一切的业务都能够顺利地开展,愿我一切的身语意都能够为众生服务,这个是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根据我的工作,愿一切众生享受我的服务,或者购买我的产品的时候都能够与佛法结下解脱之缘。比方说我是卖东西的,有人来买,我就先念这个偈颂,我愿他不单单是享用我这个产品,而且愿他都能够早闻佛法,皈依三宝,得到解脱!比方说我是一个卖保险的,我就愿一切众生不单单是得到世间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保险,更愿他们能够早闻佛法,得到超出三界、往生极乐的保险!这个是示如实道。   我们见到每一位客户的时候,都能够缘念全体法界的一切众生,愿他们都能够踏上菩提道是“示如实道”。   接下来是: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应量器是指我们的钵。出家人洗漱清净了,外出的时候他就要一手持锡杖,一手就持钵。持钵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为堪受正法的法器,能够成为众生的良福田,能够受天人供养!所以说出家人着衣、持钵、持锡杖,要念“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在家菩萨也可以念这个偈颂,就是我们出门的时候,手里面拿个水杯,也可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法器”。   “成就法器”,成为堪能修学佛法的法器。他的条件在道次里面有讲几个方面:   一个是信心,信自心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有如来藏,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信一切都是普贤境界,信一切的日用云为、一举一动都是普贤行。   第二个是于师长起大恭敬;   第三个是于解脱法有大希求心;   第四个有了知善恶的智慧,能够专心谛听。这样子是成就法器,然后勇猛精进来修法。   “受天人供”,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如法修持,成为良福田,堪受天人的供养。好像道宣律师一样,他在终南山就是受天人的供养。《华严经传记》里面也有讲到很多修学华严的行者都是受天龙鬼神的供养。   唐朝永徽年间有一位居士叫做樊玄智,“专以华严为业”,每一天专门持诵《华严经》。   “居方洲山中,初饵松叶”,他在山里面修行,没什么东西吃,就吃松针,松针摘下来,手搓一搓就吃。   “六十余年,持诵不替”,六十多年专门持诵《华严经》。   “感地涌甘泉,林生美果”,原来他住的地方很少水,他如法持诵以后,突然地上涌出甘泉,甘美的泉水来,树林里面自然会结出美味的山果。并且山神献供,山神献的供养好像醍醐一样,好像奶制品一样,吃一小汤匙七天都不会饥饿了。   “益加心力,身轻目明”,身体很轻安,眼睛也很明亮。   “昼诵经则众鸟集听,山神眷属现身围绕,异香时来”,他一开始诵经,感应到那些山神和他们的眷属都围绕着他,恭敬来听法。   “夜诵则口放光明,照及四十余里,远近惊异”,晚上诵就自然口出光明来,方圆四十多里都可以看到,很大的,照遍四十余里,有大光明,所以远近的众生都觉得很惊奇,很稀有。   “年九十二入般涅槃,荼毗之时,牙齿变为舍利,放大光明,僧俗收之,建塔供养。”这位居士他一直修到九十二岁,诵《华严经》六十多年,所以感到入涅槃以后牙齿都变为舍利,而且能够放大光明,已经成就法器,这个都是受天人供了。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发趾向道”,我们抬起腿来要走的时候要念这个偈颂。前面是我们出门之前要准备,出家人要托钵乞食,要持锡杖,要持钵;居士要出门了,要拿公文包,拿水杯,这些都可以念这个偈颂。接下来我们开始走了,也要念这个偈颂。   你看,文殊菩萨的智慧,每一件事情都让我们即事而真、当相即道,由浅近的事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归入到一真法界里面去。   “发趾向道”,从理上来说,发趾是发心要修行,向道是迈上菩提道。开始我们要上路了。   “当愿众生:趣佛所行”,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向佛学习,踏着佛陀和历代圣贤的足迹走向解脱!所以我们一开始走路就应该要提醒自己“趣佛所行”,放下执著,不要迷真逐妄,不要迷失真性去追逐虚妄的名利。凡夫众生一辈子劳心劳力都是为了虚妄的名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现在我们是佛弟子,是发心菩萨了,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向佛学习,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有,不被境界所迷;不住涅槃不住空,能够称法界体性而起妙用,利益教化一切众生,圆满自己的福慧二资粮,就是趣佛所行。   心能转境也是趣佛所行。《净行品》上文殊菩萨教导我们的,其实归纳起来都是四个字——心能转境。这个境界相我们凡夫地位容易执著于实有,如果按照文殊菩萨教导马上就破掉这个执著,境界就转了,境界就不能束缚我们,不能障碍我们,不能染污我们,我们在境界里面能够做得了主了,能够不迷失了,就是心能转境。   心能转境是什么地位?心能转境,即同如来,所以是佛所行。文殊菩萨教我们在凡夫位能够行佛所行,这是菩萨的妙智慧。   “入无依处”,无依处,依是什么?依是执著。凡夫众生心有执著,以执著之处为依靠。有的是执著于财产,执著于事业,是一个工作狂,一切不顾,只顾赚钱。三十年前是牺牲健康换取财产,三十年后是牺牲钱财换取健康,有病了,不断地花钱去治病。一辈子就是这样子的,最后一场空。   还有一些是执著于感情,但是一旦执著之处有变化就会惶恐不安,所以就有烦恼,有痛苦。所以六道众生都有分段生死,不可能不变,我们的身体生、老、病、死,天天在变,万事万物有成、住、坏、空,也是刹那刹那都在变。所以你执著的东西它是虚幻的,是不可能不变的,你说你怎么可能不烦恼?怎么可能不痛苦呢?所以,以这个执著之处为依靠就是愚痴,就会有烦恼痛苦。   现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了,所以我们的依靠也越来越多了,但是依靠越多,我们生命的目标反而越来越迷失了。因此有些人他必须要靠物质的丰富来肯定他的价值,必须要依靠享受来彰显他的存在,所以房子就越住越大,越住越豪华,不断地换;车辆也越买越名贵;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互相攀比,互相竞争;所以得失心、竞争心、恐惧心越来越强烈,活得很累,很辛苦。所以现代文明虽然科技进步了,但是道德衰退了,精神空虚了,就形成一个怪现象,就是富而不乐——虽然富有,但是不快乐,压力很大。   这种人他是无法拥有真实的生命,他只有生命,没有生机,只是机械性地活着,好像汽车要开动要加油一样,所以他为了物质而活着,为了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活着,自己不能自主,只是为了其他人希望我是这样子,在其他人眼中我很成功。然后为了虚妄的表相,他去支撑,去活着,生命的灵性和内在的慈悲与智慧不能开显出来,只是行尸走肉。所以他这种所依处反而成为一种障碍了,富而不乐,反而是越来越压力大了。   本来物质文明丰富了,我们应该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在才行,但是每个人都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没有时间,在干什么?富而不乐。因为在不断地迷真逐妄,迷失真性,追逐虚妄的财、色、名、食、睡,而且执著于它实有,执著于它是自己的所依之处,所以就有障碍。现在的众生是贪瞋痴更重了,更需要佛法来断贪瞋痴,修戒定慧。   以前没有这样子多的迷惑颠倒让众生沉迷的物质。这个是有所依,是以执著为所依。有一些就沉迷于上网,不顾健康,然后就是没办法,肚子很饿了才吃点东西,继续去玩电脑。这样子都是因为很空虚的缘故,没有真正了解我们生命的灵性和内在悲智的缘故。   更进一步,乃至于二乘声闻、缘觉都还有尘沙惑、无明惑,然后他执著于我空法有,执著于这种涅槃的境界里面,灰身灭智,不受后有,他在这种寂灭里面觉得很快乐,不愿意来度众生。这样子也是不能够真正地入无依处,所以还有变易生死。   唯有佛陀是真正地入无依处,是无依道人。所以我们在念诵的时候,你不要随便念过去,要知道“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这个不容易做到,要明白它里面所包含的义趣,你就能够体会到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入无依处。   当然了,我们目前还只能做一个四依修道人,不能够真正地做无依道人。我们怎样子去做一个四依道人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我们发心修学,先做一个四依道人,但是像佛一样做无依道人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临出门了要默念这个偈颂。   接下来:   【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若在于道”,已经在路上走了,出门了,我们就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在菩提道上前进。   “能行佛道”,能够在觉悟之道上面迈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够断凡夫的相续心、生灭心。   凡夫这个生灭心相续不断,你只要能够斩断这个生灭不断的相续,哪怕斩断一小段时间,你都有机会解脱,这个就是能行佛道,就是觉悟之道。所以我们念佛要求生极乐,怎样才能够生到呢?就是要断凡夫的这个生灭相续心。否则的话,你是难以往生的。   我们念佛成片了,这个就是保持正念,一直在念阿弥陀佛,但是凡夫的生灭相续心就已经被斩断了,所以我们能够往生极乐,能够生凡圣同居净土;再进一步,事一心不乱,就能够生到方便有余净土;再进一步到理一心不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至能所双亡,主观和客观对立消失了。   有些同修他一直很精进念佛,“阿弥陀佛……”然后心也很清净,以后他突然觉得身心世界都没有了,能念之我、所念之佛都没有了。这时候其实只要一念回光返照就能开悟。但是很可惜,他因为不明教理的缘故,他生起恐惧心来:“不得了了,我这个所念的阿弥陀佛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其实要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一念回光返照,只要你是灵明不昧,不是昏沉,你不要一边打瞌睡,不记得念佛,就是错误的。心里面这个真如妙心灵明不昧,然后灵光独耀;然后能所双亡,能念的我,所念的佛都圆融一味了,都消融了。这时候一念回光即能悟入,这个是念而无念。能够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显露灵明不昧的真心,就能够达到理一心不乱,能够生实报庄严净土。这个就是能行佛道。   我们以前特别强调,《净行品》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在生活里面修行。你不要把生活与修持对立起来,如果修持与生活对立起来就会有障碍,就容易退转。修持本来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你不要把它变成一种负担;修持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你不要把它变成一种折磨。   有些人是这样子的,他没有了解真正的修持是转变自己的心,他只会执著于我每天早课要做一小时,晚课要做一小时,还要念多少阿弥陀佛,其他事情,家务也好,什么也好,通通不管它。然后家里面的人意见纷纷。这就是生活与修持对立起来了,修持就变成一种折磨,变成一种负担,这是没有真正地了解怎么修持,怎么修法。   修持其实就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只要我们转变自己的心就对了,能够转变自己的心了,就是能行佛道。在一色一香之中都能汇入毗卢性海,就是能行佛道,就是头头是道,法法全真。   禅宗里面说头头是道,不是一个人说话很有条理,不是这个,其实是说什么?任何一法都能够让我们悟入佛道。   “向无余法”,能所双亡了,所以没有对立,就是“向无余法”。有对立就是有余法,没有对立,圆融一味,和合无诤就是无余法。生活之中有对立,有我,有我生存的环境、世界,这个是我与我所,有对立,这个就叫做娑婆世界。消融对立了,即事而真,当相即道,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心安住在一真法界,安住在极乐世界,就是“向无余法”。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以第九愿“恒顺众生”为核心。一切境界都恒顺,都合一,由对立变成统一,没有对立,没有自他,没有能所,都消融了,就是“向无余法”。所以说法无定相,迷悟在人,迷之者生死无边,悟之者涅槃本有,是“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涉路而去”,就是沿着道路走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发心呢?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走在清净法界里面,都能够入一真法界!《华严·入法界品》就是入一真法界。在生活中间,心心念念入一真法界,心无障碍,心里面的一切执著都消尽了。   曾经有弟子问佛陀:“佛陀,怎样子用一句简单的话归纳您的佛法呢?”   佛陀说:“可以啊,就是一切不执著,就心无障碍了。”   我们在生活之中遇到不顺利的逆境的时候,不要中第二支箭,比方说:我生病了,生病是中第一支箭;生病以后我心里面很担心,然后很担惊受怕,很烦恼,这时候于事无补,反而造成心里面的第二度伤害,就是中第二支箭。   所以逆境的时候不要起负面情绪,要能够保持智慧觉照。生病的时候也能够坦然面对,乃至于发菩提心,愿代一切众生受病苦,苦愿自受,乐愿他取。这样子是心无障碍。   遇到逆境的时候能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知道这是我宿世的恶业所招感的,我坦然地承受它,不会在这里面又去起贪瞋痴,又去起负面的情绪,不会再怨天尤人。这样子是没有执著,是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就观想:上师在一切众生的头顶上放大光明,加持自他一切众生;然后再观想自他一切有情走在菩提道上,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在我的头顶上都有上师时时刻刻放光加持。这样子就在时时处处都种下了一个正知正见的种子,都种下了一个不离三宝的种子,就能够处处值遇顺缘,值遇解脱之缘,生生世世不离三宝,不离善知识。   我们在坐车的时候就要观想,你上车见到车的空间就可以念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都是可以的。然后车子起动了,车轮在动,我们就可以观想这个车轮就是法轮,法轮在菩提道上奔驰,我在迅速地迈向觉悟之道。一边观修一边持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美吽”,这样子无形之中能够保护无量的众生,并且这样子的话,都能够少出车祸,能够保持正念。   “见升高路”,就是遇到上坡路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往上,都能够超出三界,心很坚定,信心坚固,毫无怯弱!   好了,我们明天再继续学,一起回向。   第五讲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   普令其心生信解,广大意乐无穷尽。   一切法性无所依,佛现世间亦如是,   普于诸有无依处,此义胜智能观察。   诸位大德,首先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来闻法,为了自他一切众生皆能悟入毗卢性海,同登华藏玄门,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到《净行品》的第五次学习。   昨天已经讲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一醒过来,一睁开眼睛应该怎样观修,怎么发愿,乃至于洗面、漱口,行走,穿衣服种种,如何善巧在这个生活之中去将每一件事情都转变为修持,由事而达理,由相而见性。   昨天我们学到了“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我们在走上坡路的时候要善巧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提升自己内在的慈悲与智慧,断见惑、思惑,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超出生死轮回!   这个超三界,首要的是我们的心要转过来。我们的心,怎样子才能够出三界?最起码要能够断见思惑才是真正地超出三界。我们见地的错误的认识转化了,我们的烦恼断了是断见思惑。同时,应该我们的身体也会转化过来,修行人修行法门,身心一定是相依的。如果我们的心转过来以后,能够将身也会转过来,我们欲界凡夫粗浊的色身能够转变为色界天人的色身。   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我们的心仍然还是欲望很重,我们是在欲界之中;欲望比较淡泊,但是对于外相的光明相好还是很执著,心是在色界;乃至于如果执著于空,心还是在无色界,没有超出三界。所以我们升高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接下来我们看:   【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我们在走下坡、下降的道路的时候也可以作观修:就观修一切的众生都能够其心谦下,有平等心!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我们的内心非常谦虚,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一切众生从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在佛的眼中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在凡夫的眼中看一切众生都是凡夫,乃至于他看到佛陀化现也会错认为凡夫,因为他自己内心不清净的缘故。所以我们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好像海纳百川一样,能够虚怀若谷,能够增长无贪、无瞋、无痴,对于外在境界的种种五欲六尘没有贪念,对于不如意的事情没有瞋恨心,同时能够了达事理,能够业果如理取舍,无贪、无瞋、无痴。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我们见到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道路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舍离内心的弯曲,舍离内心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不正见都能舍离。   我们看到弯弯曲曲的道路的时候要反观自心:我们是否还有自私的心呢?是否还有分别执著的心呢?并且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不分别、不执著,能够斩断生死轮回的根。   无垢光尊者就是我们昨天所说的龙清巴,他在《窍诀宝藏论》里面有开示修心的窍诀,如何去永除恶见。   向内反观自己之六法   ⑴ 观己轮回之根已断否?   观察自己内心的轮回之根是不是已经斩断了。分别执著是轮回之根,有执著所以就有三界;有分别还会有变易生死。所以要断执著才能断分段生死;要断分别才能够断变易生死,将微细的惑都断尽才能断变易生死,随时随地反观自心。   ⑵ 观己于亲怨有贪瞋否?   这个是我们观察,反观自心的第二个窍诀。我们如果还是对亲人有贪著心,对于怨敌有瞋恨心,这样子是我们堕落到三恶道里面的祸因。仍然不能够怨亲平等,还会有分别执著,这样子是我们内心的弯曲路、斜曲路。   ⑶ 观己出门之时有贵物否?   如果带了一些贵重物品,心里面执著、担忧,就心有挂碍,心有挂碍就会有妄想颠倒。   ⑷ 观修行时获得道相否?   我们在如法用功修法的时候是否已经获得道相呢?道相其实就是道风。修行人透过内在的修持证悟所产生的这种离尘脱俗的气质,能够调柔自心,心与法相应,这样子是获得道相。   ⑸ 观利他时退失信心否?   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会不会心生退怯、心生退转呢?   ⑹ 观临终时出现净相否?   观察自己是否已经为临命终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否随时随地观无常,然后内心是否已经清净,生灭的相续心是否已经斩断?   如果凡夫的生灭相续心不能斩断,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很困难了。哪怕只是念佛成片,也是将生灭的相续妄心斩断了一小片,才能够生到凡圣同居净土。这样子就可以判断我们临终时能否出现净相。   按照这六个方面来观察,是能够永断、永除恶见。   这个其实都是讲我们遇到物质环境的时候要善巧方便,用它来修心。后面我们会讲到遇到人事环境,见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的时候,我们怎样子将他转变为修行。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看到笔直的道路的时候要观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直心是道场。内心清净、内心正直,不会预设立场,不会自己很执著于一个自己的见解。   其实佛法所说的正直不同于世间人所说的正直,佛法所说的正直,正,我们看上面是一横,底下是一个止,止于一心不乱才是为之正;直是与真如自性相应,没有扭曲,这样子是正直。   我们如果用佛法来观察世间人,往往一个随和的人,其实他内心还是贪欲比较重;一个外相比较正直,很有正义感的人,其实他内在的分别心、瞋恨心都比较重。一定要观察根器来调伏,然后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其心正直”,说话做事都不欺骗人是无诳;对待那些福报比较大,有地位、有资财、有权势的人,不会去谄媚他;对于贫穷孤露的人不会去轻贱、轻视他,心行平等。对于上位者不谄媚,对于下位者不骄慢是“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看到道路上面很多灰尘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能够远离心地的尘垢,得法眼净,能够获得清净的佛法。   我们应该大家都听说过,有一位大阿罗汉就是因为念“扫尘除垢”而成就的。   佛陀住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位婆罗门,他之前生了几个儿子都很小就夭折了,无计可施。   刚好他附近住了一个老太太,她就知道了,就对他说:“如果你再生小孩的时候就通知我一下,我可以帮你。”   后来婆罗门他太太果然又生了一个儿子,就请老太太过来了。老太太来了以后就为这个婴儿沐浴,然后在他口里面放一点点酥油,用白布把他包起来,就交给一个帮忙的女孩子,就说:“你抱这个婴儿到大路的交叉口上去,如果有沙门和婆罗门经过的时候,你就抱着他向这些沙门、婆罗门敬礼,并且说,‘此婴儿敬礼于诸圣者足下!’然后到晚上看看,如果这个小孩子还活着就抱回来,如果死掉了就找个地方把他埋掉。”   婆罗门家里面请来这个姑娘做事情很认真,真的就抱着他到大路上去了。   一开始有几个外道走过来,这个姑娘就抱着他去礼敬这些外道,婆罗门,然后这些外道就祝愿这个小孩子说:“愿这个婴儿能够活下去,能够长寿,能够满父母亲的心愿!”   后来遇到几个比丘,这几位比丘也是这样子祝愿他。   后来遇到了释迦佛托钵回来,佛陀就祝愿他:“愿他能够满足父母的正法心愿!”   一直到晚上这个小孩都活着,然后就抱回来。所以他的父亲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做摩诃槃陀伽,就是大路的意思。他长大以后比较有智慧,一开始因为他父亲是婆罗门,也就修学婆罗门的四吠陀,都能够精通,能够说为教化其他的婆罗门学习吠陀的那些咒语。   后来婆罗门又再度得到一个儿子,又请老太太过来,又是按照他哥哥那样子沐浴,用白布包起来,然后又找一个来帮忙的女孩,说:“抱他到路上去,请那些沙门、婆罗门为他祝愿。”   但是这次请来这个姑娘就比较懒惰,她嫌麻烦,就没有跑到大路上去,就走到一条很小的路上面去了,就站在那里。因为路很小,人迹罕至,一天由早站到晚都没有一个人过来。   佛陀他是遍知一切的,马上就知道了。佛陀就故意走到小路上去,然后也就为刚出生这个小孩子祝愿,说:“愿他能够满足父母的正法心愿!”   然后晚上还是活着,就抱回去了。婆罗门就给他取一个名字叫做槃陀伽。前面是摩诃槃陀伽是大路,这个槃陀伽就是路。他长大以后,去学习那些字母都很愚钝,学不会,所以那些同学们就嘲笑他,讥笑他,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做周利槃陀伽——小路上接受人祝愿的,很愚钝的,这样子叫周利槃陀伽。   摩诃槃陀伽随佛出家以后,很快地能够精通经、律、论三藏,然后成为大阿罗汉。   他的弟弟在父母亲都过世以后,家财也耗尽了,所以就跑来跟随哥哥出家。他的哥哥就教他念一个偈子:   “身语意三不造罪,离欲不执诸世间,   具足正念并正知,有害痛苦皆远离。”   这样子的一个偈子,他就教他念诵,然后三个月之中他反复反复地念,总是背会第一句,去背第二句的时候,第一句又忘记了,翻来覆去地学不会。有一些看牛的牧童,小孩子在旁边听都听熟了,都会背了,反过来还教他。他的哥哥就呵斥他,把他赶出去了。   他就哭泣说:“我现在沙门也不是了,婆罗门也不是了,不知道怎么办。”   佛陀就以遍知的智慧马上显现在他面前安慰他,然后就跟他说:“你宿世业障的缘故,要好好地培福忏罪。”就让他来扫地,然后让他念“扫尘除垢”。但是就这四个字都学不会,学会了“扫尘”就忘记了“除垢”,学会了“除垢”就忘记了“扫尘”。这样子一直反复反复地念……   然后突然有一天,他业障渐渐地减薄了,所以他就能够灵光一现,内心智慧光显现,他就反观,“佛陀让我念‘扫尘除垢’,让我扫地,到底是扫外在的尘土,还是扫内心的尘土呢?”   这样子如是思惟就豁然大悟,然后就断内心的愚痴,断见思惑,成就阿罗汉道。然后就说偈:   此尘是贪非尘土,尘乃贪名非尘埃,   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   乃至于:   此尘是瞋非尘土……   此尘是痴非尘土……   这样子地成就。成就以后,佛陀为了彰显他证悟的功德的缘故,就安排他去为比丘尼说法。因为比丘尼半月半月请比丘教诫。   那些比丘尼听说是派周利槃陀伽来,就很不开心,说:“哎呀,你们看,我们这些女众给人家轻贱到什么程度啊!那个三个月都背不了一个偈子的人,他竟然能够来为我们这些三藏法师来开示佛法。”   心里面都生起一个轻视的心。有些比丘尼就故意搭一个很高的法座,然后又没有梯子。另外的比丘尼就故意要看笑话,就跑到舍卫城中去宣布说:“明天有一位大阿罗汉、大圣者,来我们女众道场说法,你们如果是都来听法的话就可以开悟,可以成就。”   第二天,果然舍卫城中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过来。周利槃陀伽托钵乞食已竟,内从禅定而起,外由几位比丘陪同来到女众的道场说法。   看到法座很高,他就入定观察一下:到底是恭敬心的缘故,还是故意看笑话的缘故?定中就知道了。所以他就施展神通,做一个手势压一压,法座自动就降下来。上了法座以后就先入定,踊身虚空现种种的神变之后再说法,说:“姐妹们,法师们,你们要知道,我以前三个月都背不会的这个偈颂我要用七天七夜的时间都讲说不尽!”   然后就详细地开演了一句,讲得非常透彻,非常圆满。然后有无量的众生确实都因为他的说法而悟入,有一万二千听众都能够见谛。   这样子是因为修 “扫尘除垢”的时候,能够清净心地。同样的,我们见到道路上面很多灰尘的时候也应该如此,也应该念诵这个偈颂,要“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成就内心的清净,如法修持,能够得解脱。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见到雨过天晴,路上干干净净的时候,很清爽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保持大悲心,能够以甘露法水来滋润心田!   路无尘,比喻我们心地清净无尘,无烦恼,堪受正法。愿一切众生都能够闻到正法,能够以大悲心去饶益一切众生,去弘扬正法。见到道路很清净的时候,没有尘土的时候,也要这样子地发愿。   佛教在过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在将来一定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现在虽然科技很发达,但是因为所依的东西太多了,内心的众苦煎迫反而更重了,所以是富而不乐。我们要能够学修佛法来提升人的品质,来解救精神的困境,这样子是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看到很艰险的道路的时候,要愿众生能够住正法界!   “若见险道”,险道,一方面是指道路艰险,有陷阱,有猛兽,有伤害,这样子是险道。其实更重要的,六道轮回是险道,我们要超出轮回;第三种也可以说人间险道是人心险恶,没有闻到正法的时候互相算计,互相防范,所以贪瞋痴习气都很重;第四个方面是指二乘的险道,二乘众生单求出离,远离众生,不愿意去主动地利益教化众生;第五是菩萨的险道,有悲心但是智慧力不够,想去度他,但是没有能够度化他,反而被他所障碍了,这个是菩萨的险道。   看到险道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其实是指愿九法界的众生都能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唯有佛陀已经圆满超出,脱离险道。   “住正法界”就是心与法相应,证量是六种果相。我们的心与法是否相应呢?照这个六种果相来考量,“自心与法相应之六法”,自己的心已经与佛法相应以后就会出现六种果相。   第一是,贪执自灭犹如抛尸衣。我们的贪欲心,一切的贪执烦恼自然息灭,好像抛弃尸陀林的粪扫衣、破烂衣衫一样,不会有任何的执著,尸陀林之中的裹尸布是没有任何人会去贪执它。   第二是,悲润相续犹如独子母。慈悲心越来越深切,大悲甘露滋润心田,所以对一切众生都无条件地关爱,好像慈母关爱独生的儿子一样。   第三是,自生功德犹如春大地。自然能够产生信心、大悲心、菩提心等等的无量功德,好像春回大地的时候万物复苏,草木生长一样。   第四是,恒时修法犹如宝剑轮。心与正法相应,所以自然能够恒常地修习正法,在一切时、一切处心都能转境就是恒时修法,法喜充满,智慧广大。好像旋转的宝剑之轮一样,宝剑在不停地旋转,万物一接触到它马上就被斩断了,同样的,一切的妄念分别能够随时被斩断,在一切时都能保持正念是恒时修法犹如宝剑轮。   第五是,迷现自解犹如蛇结开。要知道我们外现的一切境界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的迷乱心而显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能够住正法界的修行人,他已经能够迷现自解了。外在显现的,因为迷乱心而显现的一切境界,对这些境界都不执著,知道它都是我们的错觉而产生的,迷乱心而产生的,所以一丝一毫的执著都没有了。好像蛇打的结自然能够解开一样,一条蛇,你把蛇身打几个结,你一放下自动地就打开了。同样的,你不需要去断烦恼,你只要归到真如自心上去,自然一切的执著就断了,一切的迷乱就解开了。   第六是,彻悟实相犹如商主归 具如是量即为最胜士。自然能够彻悟了解诸法的究竟实相,显露本地风光,开发自性无穷无尽的功德宝藏,一切的无量福德、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三昧辩才都能够彻底地开发出来,好像商主入海采宝,从宝洲满载而归一样,一切的功德都圆满具足了,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都能够显现出来,这样子是能够住正法界。   具足这个六种果相是自心与佛法相应,是住正法界的大德,能够离诸罪难,不造一切罪业,远离一切厄难,度一切苦厄。所以我们看到险道的时候,这个险道不一定是看到一条路很危险,而是我们看到一些人心险恶,也可以念这个偈颂:“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我们看到自己内心还有贪瞋痴,所以这个就是内心在三恶道之中,这样子要“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在随时随地都可以观修这些偈颂,所以每一个偈颂如果展开来说都是无量无边的。   【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众会聚集的时候,大家聚合的时候,或者开会的时候,一般的凡夫总是一起说长道短,说是说非,种种的废话说得很多。这时候要马上提起正念来,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说甚深法”,并不是说那些很深奥、很难懂、大家都听不懂的法,而是能够归入真如自性,与自性相应的法是甚深法;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修,在生活中间觉悟的法是甚深法;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是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就是不会很严肃、很呆板的,而是在聚会的时候寓教于乐,能够在很轻松自在的氛围之中巧妙地启发大众走向觉悟,不会去很呆板地说,不会去扫大家的兴,而是一切和合,寓教于乐。   第二,一切和合是说事理和合,性相和合,由一个很小的外在的事相能够启发众生悟到内在的理体,能够转变内心,这样子是一切和合。由境界相能够说到真如性,是一切和合。   【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大柱,我们去印度朝拜的时候知道,印度有一种独特的建筑,就是在一个很空旷的一个地上,在中间去立一根柱子。而这个柱子底下是一个莲花瓣,就比较大,中间比较小一点,上面又是个莲花瓣,又比较大一点,两头大,中间小一点,一根柱子。然后顶上或者立一个狮子,或者立一匹马,这样子的石头雕刻的石柱。阿育王石柱就这样子的。然后在柱身上面刻上文字,刻上碑文。   其实这种习俗是根据他们的世界观而来的,这个石柱就代表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就是四大部洲,这是表法。但是其实要有中心,就会一定有边地,所以是有一个对立。因此看到这些柱子的时候,乃至于我们看到那些建筑物任何柱子的时候,我们都要能够善巧发愿,“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离我诤心”,是消除我执、我见、我慢,消除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习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恒顺众生,将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众生为中心:最初发菩提心是依于众生,中间依于众生修学六度万行,圆满成佛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所以最初、中间和最后都是非常重要的。要能够离我诤心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能够消除对立,能够不与一切人起诤论,就是无有忿恨。内心的对立消除了,圆融一味了,就是无有忿恨。   底下的是: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佛陀住世的时候那些修行人都是在野外的树林里面修行,人多了以后再建立一个讲堂,周围都是大家搭一些小房子去各自修行,称为丛林。   现在传到中国来有十方丛林、法门丛林、子孙丛林,都是指大寺院、大道场。我们看到这些大寺院、大道场的时候要这样子发愿。乃至于我们看到树林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子发愿。   丛林是修行人趋向觉悟的地方,丛林、寺院之中有住持三宝。然后每一位修行人都能够走向觉悟是自性佛宝;都能够行八正道是自性法宝;都能够心与法相应,内心清净是自性僧宝。所以自性三宝和住持三宝都具足,我们诸天及人所应敬礼。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开发本具的自性三宝!   见到丛林的时候,应该这样子地来善巧用心。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看到山的时候,我们可以观修:愿一切众生他们的善根能够超出!   善根怎样子超出?怎样子能够增长呢?“诸修行人自然之六法”,自然增长善根的六种方法。   第一是,依止静处自然增善法。依于人迹罕至的寂静处,能够远离一切的愦闹散乱而精进专注地闻思修行,舍恶境故渐减惑,然后能够善自增,能够功德增如上弦月,好像上半月的月亮一样自然地不断增长,身语意的一切善法功德都能增上。这个是善根超出,增长善根的第一个方法。   第二是,赞叹他人自然起信心。能够口出妙音,随喜赞叹他人的种种功德,没有嫉妒,没有我慢,所以自然正法容易入心,自然对于上师三宝能够生起信心来。如果不能够随喜赞叹他人,内心就有嫉妒、分别、计较,自己心相续就染污了,心与法不相应了,自然就信心退失。   百法里面,五位百法,心所法五十一个,善心所有十一个。“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轻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这是十一个善心所:信心是善心所,惭是善心所,愧是善心所,无贪,无瞋,无痴,乃至于轻安不放逸,行舍和不害。这样子我们能够增长信心是善根超出。   第三是,调伏自续自然增善妙。能够调伏自己的心相续,自然善法和无漏的胜妙功德都能够增上,一切功德依于心地。   第四是,积累七财自然遣贫穷。这个是我们要修法的顺缘,资财无缺,受用圆满无缺,要能够修积圣者的七圣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这个是圣者的七种圣财,功德法财。有累积七圣财,自然能够遣除贫穷,为什么?内在智慧增长了,外在一定能够做事情处理得很圆满;内在智慧增长了,自然能够知道如法地积福忏罪,所以福德也增长了;福德增上自然就能够遣除贫穷,能够增上无穷无尽的福报,乃至于显发本具的无量福德。   我们看如来的福德那样子地浩荡,但是我们自性中的这个福德与如来的福德是无二无别的。这个世间,尽世间所有人,包括转轮圣王、有学、无学声闻和辟支佛,他们所有的福德加起来,还比不上佛陀一个毛孔的福德。如果我们能够调伏自心,能够积累七圣财,自然也能够显发本具的福德。   第五是,功德增上自成佛子嗣。能够不断地积功累德,能够修积善法,自然能够成为佛陀的法王子,能够荷担如来家业,这样子是成为佛陀的子嗣,从佛口生,从佛心生。   第六是,护佑众生自持佛子行,如此行持之士极鲜少。以大悲心能够帮助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弘法利生,是行持大乘佛子的殊胜菩萨行,这个是善根超出。   愿我们都能够依这个六种窍诀来利益一切众生,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依此而修行,能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我们以后见到任何山的时候,都可以这样子地来观修。   “无能至顶”:见高山时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依住静处,赞叹他人,调伏自心,积七圣财,功德增上,护佑众生,成就殊胜的善根,好像高山一样善根超出,如巍峨的高山,将来就能够成就佛陀的无见顶相,无能至顶。就由外在的山很高,我们就可以观修到佛陀的无见顶相。   佛陀的顶上肉髻相虽然只有四指,四个手指这样子地横排这么高,但是这是在凡夫眼中看起来。曾经有一位菩萨他就一直往上看佛陀的顶上肉髻相到底有多高,一直往上飞了无量的佛土都不能够到达,不能够看到佛陀顶上肉髻相这个顶在什么地方,所以称为无见顶相,这个是佛陀无量浩瀚的、累劫所修积的福德所成就的。   底下是:   【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剪除,三毒之刺。】   看到荆棘树和刺丛的时候就发愿帮助一切众生断贪瞋痴。   外在的这些荆棘和刺,虽然能够伤害我们的身体,但是那个是很小的痛苦。但是众生内心的贪瞋痴会将他们一次一次地抛到三恶道之中去受难以忍受的剧苦。所以我们看到外在的荆棘树和刺丛的时候,发愿帮助一切众生剪除“三毒之刺”。   贪瞋痴三毒是我们不共的仇敌。众生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他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仇敌,不应该对众生有怨恨心,要怨亲平等,并且我们依靠他们能够成就福德智慧,所以我们要有感恩心,他是我们的善知识,是我们的恩人。我们的仇敌是贪瞋痴。   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剪除“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看到枝繁叶茂的大树的时候,要依这个偈颂来观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见树叶茂”:一方面是指外在的这棵树,它的生命力很旺盛;第二个方面是比喻人的生命之树。人的生命力如果不足就会坐困愁城。所以我们佛弟子不要越学越死气沉沉,那样子就应该是已经走偏了,一定要将我们内在的旺盛的生命力显发出来。   有些人身体很羸弱,他就整天忙于去调理、服侍自己的身体;有些人他事业很困顿,他就整天都焦头烂额;有些人情执很重,他就整天都会神魂颠倒……这些人的生命之树都是枯藤老树,所以愿他们都能够提升自己,能够“以定解脱”。   “定”——   第一是指提高修养是定。诸葛亮《戒子书》上所说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明志就是定,宁静致远就是慧,这是“以定解脱”;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以定解脱”;从对于世间法的名利的贪执之中解脱出来,是“以定解脱”,这是最浅的。   第二是世间定,四禅八定。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些是四禅;乃至于往上的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地定,这些是无色界的四定。   第三是出世间的定。成就佛陀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这些都是“以定解脱”。   第四是自性定。我们能够安住于自性,安住于法尔清净的一真法界之中是自性定,是“以定解脱”,这是最殊胜的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如法地修学,能够令自他都身心安乐是“而为荫映”,荫映,自身和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乐;我们如法修学,能够不恼害众生是“而为荫映”;我们修学六度万行,帮助众生是“而为荫映”;你看从古至今的那些圣贤都是荫映众生,释迦佛他的教法引导了无量的众生走向解脱是“而为荫映”;中国的孔夫子他的儒家的哲理也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弟子,也是“而为荫映”。   所以要开发我们内心本具的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能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前面是看到树,这里面是看到花。看到花盛开的时候就知道,花是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才会盛开。这时候要反观一下:我们的生命力有没有开花,内心的智慧花有没有盛开呢?要当愿众生见花生欢喜,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内心智慧花开,成就神通,“神通等法,如花开敷”!   神通,有报得的报通,有依通,有邪通,有定通,乃至于我们说三明六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   通,其实就是通达无碍,以什么来通达无碍呢?以智慧力。我们生命力能够显发开发出来的时候就神通成就了。最大的神通是什么?最大的神通是佛陀的十种智慧力,我们内在的自性能够显发是最大的神通,我们能够顿悟成佛是最大的神通。   “如花开敷”。神通不单单是指外在的那些神变,如果是我们内在的这种生命力能够展现出来也是神通,好像那些画家画画画得很好,他就不单单是着眼于绘画技巧的表现,那个只是画匠。如果能够全身心地融入,他的作品就能够展现他内在的生命力,那么也是一种三昧,也是一种神通。   “如花开敷”,花开见佛悟无生,内心智慧花开,般若花开就能够见诸法实相,这个时候是真正地见佛。   我们看《金刚经》上所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为什么说不能见如来?因为如来是指性德,是指法身佛,是指一切众生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   外在的能够随顺因缘来度化众生所显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化身佛,也是依缘而起,随顺众生的机缘而显现的,然后积薪既尽,应火须灭,也会示现要入涅槃。所以真正的如来是指不生不灭的真心,是指诸法的法性,三十二相的化身如来不过是暂时清净的现相。   所以我们要愿一切众生见花开的时候能够显露不生不灭的真心,能够内心般若之花灿烂地璀璨地盛开,令一切众生,见者、闻者皆生欢喜!我们看到花开的时候要这样子地来善巧发愿。   【若见树花,当愿众生:众相如花,具三十二。】   前面的是指草本的花卉,这里面是看到树木的花盛开的时候,善巧的修法。好像木棉树盛开的时候很灿烂,好像梨花树开的时候……这些,看种种的树花开的时候,都能够善用其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依菩萨六度万行的因花来成就佛果位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前面是看到开花,这里面就讲结果。看到果实的时候,要能够善用其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菩提果!我们学了《净行品》以后,我们吃苹果应该这样子地念诵,来观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证菩提果,“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获最胜法”,什么是最胜法呢?禅宗里面就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顿悟成佛之法是最胜法。   怎样子能够让我们本来清净的菩提自性能够现前,而直了成佛呢?也有六个窍诀:清然住、明然住、灿然住、昭然住、无边清然住和凝然住。能够做到这六种安住,是让我们本来清净的菩提自性现前,“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心清净了,诸法实相现前了,我们开悟了,顿悟了。   “宣说现前自性之六法”,让我们菩提自性能够现前的六种法。   第一是,分别之时自明清然住。我们要认识心的本性、本体是不生不灭,法尔清净的,我们凡夫众生不可能不起分别念,但是产生分别念的同时,我们要能够认识它的本性,当下安住,这个就是“清然住”。   譬如大海里面波涛汹涌,波浪掀天,这时候我们要了知到浪花的体性仍然就是海水,浪花的外相千差万别,但是本体都是海水。同样的,我们的分别念产生的时候,去看种种的外相,但是我们要知道,本体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心。   第二是,无念之时不灭明然住。当我们处在心性无念之时,也不是真实入定,也不是掉举昏沉,而是在自性不灭的境界之中安住,是“明然住”。   认识到分别念的本性,当下安住,是“清然住”;然后认识到无分别念的本性,在自性不灭的境界之中安住,是“明然住”。   第三种是,显现之时自明灿然住。显现外境山河大地、我、人、众生,这样子一切种种色法境界相的时候,我们的心无执著,自明显现地安住,是“灿然住”。   其实这些大圆满的窍诀跟禅宗,跟显教的经典都是相通的。《圆觉经》上面也有讲,“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其实都是一样的,这四句与这里面六种安住之法都是相通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是自性“灿然住”,任何时候我们的心都不会去攀缘外境,就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心无执著灿然安住。具体用的方法就是回光返照,就是舍识用根,对一切的显现的外境都用六根的根性来照见它,不要用六识去分别它,就是“灿然住”。   第四是,执著之时皆明昭然住。产生能取、所取的妄心执著的时候,也不会去息灭这个妄心,而能够明了它的本性,昭然而住,要知道能取、所取都是自性所显现的。   前面是显现的时候“灿然住”,就已经是能够不著相。不著相以后,在任何的时空之中都能够不攀缘外境,心里面不起妄念。   但是不著相是不是就说能离相呢?那也不是,离相也不对。要不著相、不离相,实相无相无不相。所以也就是我们《圆觉经》上所说的“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因为你息灭妄心的念头仍然还是妄心,还是妄念。所以对妄念怎么样?不随它,不压制它——随它跑是凡夫,就会起贪、瞋;压制它就是小乘;所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第五是,入定之时无边清然住。入自性大定的时候没有分别念,也就是“无边清然住”。入自性大定就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是妄想境,时间、空间都是妄想境,凡夫妄执而产生的妄想境,一切的境缘,一切的山河大地、人、我、众生都是妄想所蕴积的。《首楞严经》上所说的,无明为风,执著为金,知见为火,爱欲为水,妄现山河大地。   “无明为风”,为什么会有无始无明呢?最初无明是怎么样呢?因为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明的,本来就是法尔清净的,但是我们不能够体认到自性,真如妙性,一念无明妄动就觉上生明。我们自性本来法尔清净,但是我要了解,我起一念要了解这个法尔清净的这个自性,这样子就有了能所对立了,“无明一念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全部显现出来了。所以是无明为风。   “执著为金”,一切众生有执著,所以世间就有坚硬、坚固的东西,这个就为金,就形成地大。   “知见为火”,大家见解各不相同,就有对立,就有争执,就有碰撞,要碰撞就有火花。   “爱欲为水”。地、水、火、风都有了,妄现山河大地。所以我们能够入自性大定就能够知道,原来整个世界都是妄想境。那就怎么样?我们就能够入自性大定,就能够“无边清然住”,知道境界相都是妄想境。虽然相是妄想境,但是它的体性还是真如实性。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上所说的“了妄本空,知真本有。”我们知道妄本空,它是无根的,所以我们能够毫无畏惧,能够不怕烦恼,能够转变它,因为它本来就是妄的,“了妄本空”。   “知真本有”,我们正面的慈悲、觉照,这些是由本觉理体上所显的,所以我们能够“了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相是妄的,体是真的。所以我们在自性大定之中能够住妄想境不加了知,知道妄想境是虚幻的,所以就不会去头上安头,去分别取舍,不分别取舍妄想境,不会去分别外在境界的美恶好丑,就是不加了知,就是“入定之时无边清然住”。   第六是,散住等时无障凝然住。“了知此要趋至瑜伽顶”。自心既无外散,也无安住;无住而住,无住为本。无住而住,既无外散,也无安住,无有障碍地在法尔清净的一真法界之中安住,就称为“凝然住”,也就是《圆觉经》上所说的“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没有二元的对立,就是既无外散,也无安住。   华严上就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一真法界而幻现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入自性大定就能够还归此法界。   “散住等时无障凝然住”就能够知道这些,知道安住心性的六种窍诀,如实修行就能够趋至大瑜伽的顶峰,就能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所以我们在享用果实的时候,要能够愿一切众生都成就佛果位的胜妙果实,能够随时随地提醒自己,在一真法界之中安住!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从这个开始,接下来五个都是随事善巧发愿,都与水相关。   一切水都流归大海,所以我们勤学法门,长养善根,入佛一切种智之海。水流相续不断,所以我们绵密用功不间断,能够“入佛智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精进修学,好像水流不断一样地去修学。水流是迁流不住的,所以我们生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入佛一切种智之海。   【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陂,是池塘或者山坡的意思。用于地名就是好像湖北有个黄陂;但是在这个用于说池塘的时候就是陂泽。   见到大湖泊的时候就观修:愿众生都能够悟佛“一味之法”!大湖里面是由各支的小溪流流到大湖里面,没有流入大湖之前,每一条小溪的水味都各个不同,流入以后就同一味了。愿一切众生在种种的差别因缘之中,进入佛门以后都能够速疾地证悟诸佛圆融“一味之法”!   证悟空性是圆融“一味之法”,都能够速疾地证悟空性,能够断见惑——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都能够转化,都能够证入空性。   【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看到池塘和沼泽地的时候要善巧用心,沼泽里面有种种的植物、动物,都能够各取所需,都能够得满足。同样的,我们看到沼泽,也能够愿一切众生成就如佛一样的语功德,四无碍辩——法无碍辩、辞无碍辩、义无碍辩、乐说无碍辩——成就无量辩才!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能够“巧能演说”佛法,能够契理契机,帮助各种根机的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这些怎么修?你看这个汲井,原来是井水,家家户户门前有一口井,去打井水。现在我们喝自来水,照样可以观修,我们用那个饮水机,按下去就可以心里面默诵:“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要能够善知方便,我们乃至于在喝稀饭的时候,也可以“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不单单是滋养我们的色身,而且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而且加持我们“具足辩才”。   看到水井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成就无碍的辩才!井水它是地下水源,所以不易枯竭,源源不断,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开发源源不断的自性功德宝藏,能够乐说无碍,善能开演无量法门!   【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当我们看到泉水往外涌流的时候,愿众生能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增长善根,趋向佛陀的萨婆若海!   所以这个是在外在的环境,我们看到水井,看到涌泉,看到泉水,看到大河,看到树,看到花,看到道路,这些种种物质环境,我们都能够善巧方便来增上我们对于三宝的信念,能够念念不忘三宝,就是已经到了十信位的初信位。   “若见涌泉”,泉水涌出来的时候,我们也愿一切众生他的智慧、善根涌现出来!   湖北当阳有个玉泉寺,是天台宗的祖庭,也有这个涌泉。我们看到涌泉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子地意念: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关公(关羽)就是在那个地方受戒,能够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这个也是我们佛教的大德能够以方便来教化他,让他开悟,让他来归心佛法,让他成为佛教里面的伽蓝护法。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我们看到桥梁的时候,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乃至于我们在城市里面看到立交桥的时候,这些都能够马上转过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好像桥梁一样地无分别心!   桥梁是无分别的,广度一切,不管你善人、恶人、男人、女人,不管你一切众生都平等地让他们通过。同样的,我们见到桥梁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怨亲平等、“广度一切”!   桥梁能够跨越河流,能够跨越交通繁杂的地段。我们见到桥梁,也愿一切众生能够超出生死轮回的大河,将我们每一个念头都转过来——觉悟,就能够在心心念念之中超越生死的河流!   所以解脱成就一定是在当下。如果当下我们的念头转不过来,有一个念头就有一次的生死轮回,有一个妄念,有一念贪心就有一次饿鬼道的业报;有一念的愚痴心就有一次的畜生道。如果我们妄念不能转,怎么去超出生死轮回的大河呢?   不要以为生死轮回的大河是在我们死亡的时候才降临,我们在人道是双道,既是受报道,也是造业道。人道,我们得到暇满人身就是得到了一个超出轮回的一个很殊胜的机会,一定要好好珍惜。所以看到桥梁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要帮助一切众生超出生死轮回的大河。   打一个比方,好像有一个人,他犯了罪,关在监狱里面要关一百年。关了五十年以后,有一个机会可以给他放风,给他自由活动,有半天的时间。这个人如果好好珍惜这个半天去立功赎罪呢?他后面的五十年就可以得自由了。如果他也没有好好去修善法,迷迷糊糊度过了以后的话呢,半天过去以后,他还要继续再受五十年的失去自由,监禁之苦。如果是他用这个半天反而造了无量的恶业,他就是还要加重受惩罚的时间。这个其实就是比喻我们得到人身以后,在六道轮回里面好不容易有半天放风的时间,我们好好用来修习善法就可以超出轮回,乃至于顿悟成佛。   虽然我们是为佛弟子,但是迷迷糊糊度过了,那我们临命终时还是要再入恶道,再受轮转之苦。如果我们是造了极重的恶业,那我们要堕地狱之中长劫难得出离。   所以一定要非常珍惜,要有一个紧迫感。看到桥梁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发愿,超出生死轮回的大河。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看到流动的水的时候,我们要愿众生都能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流水不腐,我们洗衣服在流水里面洗,洗一切的物品,这个污垢马上就给流水冲跑了。同样的,我们看到流水的时候也要愿一切众生能够“得善意欲”,能够洗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的垢染!   如何去“得善意欲,洗除垢染”呢?   我们看缘觉,他们怎么成就的?是因为观十二因缘法,顺观生死、逆观还灭而成就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样子地顺观生死,三世因果;逆观就还灭,就是说这个十二因缘好像一个铁链子,十二个环相扣,你只要随便斩断其中一个环,整条链子就断掉了。同样的,我们只要十二因缘之中能够突破一个,就可以超出轮回。   在佛陀不住世的时候,他是看到花开花落,悟世无常,这样子契入的称为独觉;佛陀住世的时候称为缘觉。   我们如何去修呢?十二因缘法里面哪几个环节比较容易斩断呢?   根器比较低劣的人,他是斩断爱。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最低劣的众生,他是去斩断这个取。怎样子去斩断取?他不会妄取。怎样能够不妄取呢?他能够持戒。能够修戒无漏学而得成就是下等根器的众生。他不妄取,虽然内心里面还会有分别念,还会有爱憎,但是他不妄取,能够持戒清净,这是由修戒无漏学而成就的。   好一点点根器的是断爱。是断爱憎的分别心,然后断了以后能够成就定力,是修定无漏学而成就的。根机再好一点是断无明,是修慧无漏学而成就的。   所以其实一切法门都可以归到三无漏胜学上来,我们能够断取,断爱,断无明,这样子也就能够超出生死轮回。   所以我们见流水的时候也要这样子地观修:愿一切众生“得善意欲”,断取,断爱,断无明,“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看到有人在修剪花园,或者在耕种,或者在侍弄花草,这些都可以这样子地观修:愿众生在心地的菩提园中剪除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的六根本烦恼的杂草,然后生长善法,长菩提苗!   【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看到无忧树林的时候,乃至于我们看到一切树林的时候,都能够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永离贪爱的窍诀也是有六个,“击中要害窍诀之六法”,能够让我们永离贪爱,能够击中我们凡夫众生的要害的窍诀:   第一是,一般会执著于家人和亲人,所以首先能够斩断这种贪爱。   家人犹如集市之过客,不知何时分离应修法。因为因缘和合,所以暂时相聚在一起的六亲眷属,犹如在集市之中萍水相逢过路的客人一样,所以要永离贪爱。“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必分离”,肯定会要有离散的时候,所以要永离贪爱。断除对家人的贪恋,勤修走向解脱的正法。   第二是,亲友犹如柳枝聚小鸟,不知何时分散断爱恋。   亲友也是好像暂时聚在一起,聚在一个树林子里面的小鸟一样,“夫妻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所以都是无常之法,要永离贪爱。   第三是,寿命无常犹如草露珠,故当勇猛精进修正法。   是断对身体的贪爱。人的寿命也是很无常的,所以好像草上的露珠一样,阳光一出来就蒸发了,所以我们要勇猛精进来修行正法,知道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以精进心来修法。   所以能够念无常,这个法对于我们的心与法相应有很大的帮助。最初、中间和最后都有帮助:最初我们因为忆念无常,所以心能够入道,能够产生紧迫感,知道我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死亡,这样子的话,就有一个紧迫感;中间如果懈怠的时候,忆念无常,马上能够精进起来;最后也因为忆念无常而能够得成就,我们毕竟解脱以后,消除恐惧感了。所以能够让我们修法成就。   佛陀说,一切众迹中象迹为最上,一切诸法中无常法第一。一切动物的那些脚印,象的脚印是第一的,同样的,修行人心要入道要忆念无常。   第四是,多言迷乱敌起如鹦鹉,当禁无稽之谈诸绮语。   要是散心杂话,多言杂语的话,就会产生种种的过咎。一个是说明内心不清净,“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内在的妄念不断地起伏,所以才会言语很多,散心杂话很多。所以要禁止这些无稽之谈,毫无意义的妄言,而且让我们的心更加迷乱,而且是起斗诤之因,讲人我是非容易产生争论、争执。   所以那些修行成就者他成就以后,我们看阿曲喇嘛(阿曲尊者),他是虹光身成就,他到晚年的时候,那些弟子们问他,他就原话回答。你要问他“什么是法?”他就答你“什么是法。”就这样子的原话。他已经没有什么很多的言语。   第五是,修法犹如海岛取宝珠,切莫广弘耳传之窍诀。   耳传窍诀不适宜广泛地弘扬,不适宜很广泛地去讲。因为那个是甚深法,一般普通根机低劣的人是不能够契证的,所以只能够密传给殊胜根器的修行人。如果是随便地传,没有珍惜的心,并且容易产生谤法的过咎。并不是吝法,而是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具反而会形成一个障碍。其实最秘密的是我们的心,能够将不生不灭的真心显现出来,一切万法都具足在其中了。所以要好像海岛取宝珠一样地珍惜。   第六是,长期相处亦见佛有过,故勿与诸人共居住。   对于那些心相续还没有调柔,没有调顺的,普通的修行人来说,不要跟他们长期一起共处。因为各自的分别我执都很强盛,就容易观过失。   心没有调顺,好像佛陀住世的时候,善星比丘做佛的侍者做了二十四年,但是因为他内心不净的缘故,就妄见佛陀都有很多的过失,就滋生恶念,口出恶言,就说:“佛陀也没有什么,就除了头顶一个圆光相之外,跟我们也差不多。”然后这样子地生恶念。   并且佛陀提醒他要忏悔,也执迷不悟,七日之内,地就裂开,深陷阿鼻地狱。   这样子都是要能够永离贪爱,不要执著于这些,不要执著于家人亲友;不要执著于自己的身体;不要执著于那些言语很多;也不要执著于不根据众生根器地去传法,尤其是甚深法,要永离贪爱;也不要执著于这些道友一起长期相处。这样子能够永离贪爱,就能够不生忧怖。   “此乃殊胜心语当恭听。”能够逢苦不忧,能够遇逆境不生怖畏,能够让我们超出轮回。   所以看到树林的时候,要这样子地来善巧发愿。   【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   我们到公园里面去游玩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将自己的心转变过来。所以《净行品》其实非常好,浅者见浅,深者见深,能够背下来就非常殊胜。   有一位西域的三藏法师,他唐朝时候到大唐来,唐高宗就拜他做师父。这位法师就说,他是看到有一个人能够讲修《华严经》就很赞叹,说:“在我们那里《华严经》是最殊胜的法要,如果说是能够学修持诵《净行品》,就已经具足地在行持菩萨戒,他不需要另外更受菩萨戒,而是文殊菩萨已经帮他受了菩萨戒了。”这样子地赞叹,并且说,“乃至于持诵《华严经》的人他洗手的水,有一滴滴在虫子的身上,虫子死亡以后都能够生到忉利天去。”所以虽然看起来这个字面都很浅,其实有无量的深意。   公园之中花木扶疏,百卉争妍,愿一切众生也都能够法门无量誓愿学!一一法门都能够修到“趣佛菩提”,这个就是修“法门无量誓愿学”,就好像公园里面百花盛开一样,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修六度万行,都能够圆满成佛!   上面的都是讲物质环境之中我们如何善巧地将凡夫心转变为佛心,如何保持观照,以观照般若照空妄念成真念,将凡夫执著外境实有的妄念转变为与一真法界相应的真念,转变为悟一切法是诸法性空,这种空性智慧的真念。都是这样子地善巧用心。   底下就是讲人事环境了。在人际交往之中,我们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善巧发愿呢?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看到那些珠光宝气,打扮得很庄严,很端严的人的时候,我们内心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由外在的庄严而入内心的庄严。相由心生,相随心转。我们不单单是要外在庄严,内在这个气质更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看到严饰的人的时候,我们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内在的福德智慧,像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于我们看到严饰人的时候,要能够忆念《华严经》。   祖师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我们看《华严经》都是讲佛陀果地上的万德庄严,这个万德庄严我们都有,自心中间都圆满具足,不过不能显发。   所以举果修因劝信分,讲了佛地不可思议的种种万德庄严以后,让一切众生都生起欢喜心来,都愿意成就佛陀这样子的相好庄严和无量的神通三昧、智慧辩才。佛陀到底怎么证得的呢,我们就要修这种因。   不读法华,不知佛陀救世之苦心。《法华经》里面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彰显了佛陀的密意,是为了让众生直了成佛。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要抱本修行,这个修行上的历程如何成就,有哪些陷阱,如何超越这些误区,一定要学通《首楞严经》。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所以我们看到严饰人的时候,马上就能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像佛那样子的相好庄严,无穷无尽!这个是见到这一类人的时候,要这样子的。看到严饰人如果你有正念,就好像读《华严经》一样了,能够马上忆念《华严经》。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看到那些不事修饰,不怎么打扮,淡雅自然的那些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舍诸饰好”,不要去奇装异服,招摇过市,要恢复到我们自然的状态。   “具头陀行”,头陀翻译为抖擞,抖擞精神而修行苦行。十二种头陀行——树下坐,日中一食,着粪扫衣等等。但是现在什么是头陀行?最重要的是不起妄念是头陀行;离贪瞋痴是头陀行;内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是头陀行;能够甘于寂寞,淡泊名利,能够不攀缘是头陀行。   我们要向法常禅师学习。大梅法常禅师在马祖道一禅师会下,得个入处——闻法悟入。   他去请教马祖道一禅师,问他说:“什么是佛?”   马祖很直接答他:“即心即佛。”   他又问:“什么是心?”   “即佛即心。”   马上他就悟入了。悟入什么?即心即佛。   什么是佛呢?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是真佛,是法身佛;三十二相的化身佛是随顺众生机缘而化现的。所以华严里面有个教义就说,要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为什么?乃至于化身佛的法界都是有为法,有生就有灭,有化现就有入涅槃,所以要能够安住于一真法界之中,不生不灭的真心是法身佛。   再问,既然是即心即佛,那么什么是心呢?“即佛即心。”   什么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呢?我们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个念头与念头中间的空当,它是心体湛寂,心体圆明,灵明不昧。这尊自性天真佛就是心,所以说“即佛即心”。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禅师马上在六祖大师启发之下,马上就悟入了。这时候善的念头也没有,恶的念头没有,这个中间灵明不昧的,不是你的真心本体是什么?就是你的真心本体。这一尊本自具足的自性天真佛就是你的心,“即佛即心”。   法常禅师言下大悟,马上他就“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妄心息灭了,马上就入深山去专修,去清净修持。   然后到最深的山里面去,作了一首偈子说: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屋向深居。 ”   “我以荷叶为衣,以此荷叶我就衣服用不尽了。有几棵松树,我吃这个松针就食有余了。世间人刚刚知道我的去处,我马上又往更深的山里面去。”这样子具头陀行,不攀缘,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这样子清净地专修。   后来马祖道一知道了,就想试试看法常禅师到底是不是真开悟了,就派个出家人来试他。这个出家人就专门来找到他,就问他:“顶礼法师,法师在这里专修什么?怎么修?”   法常法师说:“我以前拜访马祖道一禅师得个入处。道一禅师开示我,‘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所以我得个入处以后,我现在能够安住修行。”   这个僧人他是道一禅师派来专门考验他的,他就故意说:“哎呀,你可能搞错了吧!现在马祖道一禅师不是那么说了,他说是‘非心非佛’,不是说‘即心即佛’。”   法常法师他就说:“这个老和尚,专门用这个舌头来哄骗众生,我不管他什么‘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   这个僧人回去告诉马祖道一禅师。禅师就很高兴,很欣慰地说:“梅子熟了。”也就是说法常禅师是真正地开悟了。   能够悟入的时候,也能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我们看到那些淡雅自然的人要这样子地发愿,愿他们都能够不重视外在的这些庄严,而能够内心以智慧、以慈悲为庄严,能够如如不动,不起妄念来修头陀行!   其实我们见任何人都要能够透过相而见到性,不管他是严饰人也好,还是简朴的人也好,都要能够由外相而见到他本具的佛性。这样子才能够心行平等,才能够怨亲平等,不起爱憎,要这样子地来修就是正确的。   苏轼在杭州做知州的时候就作过一首诗,是写西湖的:   “波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什么时候看都是好的。同样的,我们看一切人,不管他是打扮得珠光宝气也好,还是很淡雅也好,很朴素也好,我们都是由相而见到性,不管是见到任何人都要能够欣赏他内在生命力的绽放。祝愿他内心的智慧之花能够灿烂地盛开,能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月之皎洁”,能够无怨无悔地活在人间,能够勇猛精进地走向佛道!即人间而成佛道,即人间的待人接物、日用云为而显发不生不灭的真心,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出世间,不要以为是离开这个世间还另外有一个什么出世间,我们的心清净,当下的世间就是出世间。一定要这样子地来体悟。   【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看到那些贪著于享乐的人,愿一切众生要能够转世间的欲乐之境为出世间的清净法乐,得到法喜,得到轻安自在。   “欢爱不舍”,以法自娱,欢爱不舍,修行人要依六种窍诀来生起欢喜心,对于佛法“欢爱不舍”。我们的心,心心念念与法相应是“以法自娱,欢爱不舍”。“依六重要生起欢喜心”:   第一是,深深生起敬信困难故,精勤改变自心极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他要真实地在内心深处去生起对于上师三宝的恭敬和信心,以及对于业果如理取舍的信解是极为困难的,所以说“生起敬信困难故,精勤改变自心极重要。”   我们诞生的时候已经经过了胞胎之苦,有胎障的迷惑,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心相续又受到了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些种种八法、八风的染污,所以总是会颠倒执取,都会执著于实有。所以我们要断习气,要树立正知正见,这个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是,妄念现为助伴困难故,生何忆念解脱极重要。   众生无始以来,他的六根本烦恼都非常顽固,所以要想将分别的妄念转为修行助伴是很困难的,除非是上根利智以外,普通的修行人很难真正做到妄念现为助伴。   华严都是在讲妄念现为助伴,将一切妄念都转过来,能够庄严我们的真如自性。但是下手之处应该是平时在任何念头生起来的时候都要认知它是真如性海里面显现出来的浪花,好像水上刀痕一样。大手印窍诀里面比喻说,妄念如水上刀痕——你拿出刀来在水面上划一下,或者写个字,它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无所生,灭无所灭,都是归到水的本体上去。这是个比喻。   一切的念头都是生无所生,灭无所灭,都归到我们真心的本体。能够明白这个比喻就知道,水上刀痕是随划随消的,同样的,我们的妄念也是随处出生,当处就灭尽的。所以生起任何念头的时候都要体认这个就是我们自然解脱的本性。所以这个窍诀其实是很重要,“妄念现为助伴困难故,生何忆念解脱极重要”,都要知道是自然解脱,“歇即菩提”。   第三是,器情现为净刹困难故,了知如梦如幻极重要。   了知器世间都是佛净土的体性,我们娑婆世界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的体性是不是一样的?是一样的,都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为本体,有情皆为佛菩萨的体性,体性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但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六道,熏染了强烈的执著心,所以福薄障重,业深慧浅,难以真实地现量地见得、现观;要依靠经论,要依靠教理来了知诸法如梦如幻,本体清净,体空相有,所以我们要如实地去观修极重要。   第四是,证悟解脱同时困难故,励力精勤观修极重要。   在五浊恶世之中,众生的根器比较低劣、愚钝,要证悟解脱是困难的,所以要求取直指心性的窍诀,励力地精勤如法观修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净土法门是当机的,乃至于禅宗、大手印法、大圆满法,也都是非常当机的。透过这些直指心性的窍诀,我们也能够知道,成就这些妄念现为助伴,情器世间都现为佛陀的净土。   第五是,直接利益他众困难故,修学发愿发心极重要。   没有真实的修证功德,没有真修实证,而想直接地利益众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没有度众生就被众生所转了,自己心还动了,这样子要直接利益众生是很困难的,所以要精勤地修学经、律、论三藏教义,发广大的菩提心,要修学,发愿,发心,发菩提心极重要。虽然我们行菩提心可能做得不够,但是我们愿菩提心一定要真实地生起来,乃至于透过学修空性智慧,趋向成就胜义菩提心。   第六是,凡心无有贪执困难故,渐渐知足少欲极重要。   只有见道位的菩萨才能够断除现行的烦恼障,俱生烦恼要到七地才能断尽。“不动地前才舍藏”,不动地是第八地。也就是第七地才断尽俱生烦恼。   所以你看七地以下的圣者、菩萨,都还有细微的烦恼没有断,所以凡夫要想真的内心不被贪欲、瞋恚、愚痴这些烦恼所束缚是很困难的。你见惑没有断,这些贪瞋痴肯定会束缚你,所以是很困难的。   我们不能顿断的话,要能够从比较削弱它开始,要能够削弱无始以来的贪瞋执著,就要修学知足少欲的高尚风范,好像大梅法常禅师一样。   按照这样子的六种窍诀来于佛法生起欢喜心来,就是“以法自娱,欢爱不舍”,所以看到那些很执著于享乐的人,乐著的人,贪图享受的人,也照样可以我们用之于修心,“修学此义速得殊胜果”,要对于佛法生起欢喜心来,这个很重要。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在降洲有两个少年的女子,她们依止一位比丘尼法师修学华严,想依师剃度。但是华严还没有学完,比丘尼就圆寂了,端坐而化。两个童女就每一天到尼师的坟前去哭泣,求剃度。   经过了三年,因为这位比丘尼是专门修学华严的,这两个小女孩一直在那里守那个坟三年,然后很奇妙地就从那个坟上面突然生出五朵红色的莲花来。她们就很欢喜在那里礼拜。突然之间就有一个梵僧,一个印度那种相貌的出家人在她们面前,就问她们:“在这里做什么?”   她们就说:“我们依师学华严,想求剃度,但是师父已经圆寂了。”   梵僧就从怀里拿出一个砖头,这个砖上面就刻了一尊佛像,就跟她们说:“你们把这尊佛像供在你们那个小寺院里面,天天去礼拜,诵《华严经》,你们就会很快地满愿。”就很奇特,她们把像供在供桌上面,每天诵华严,看到这个砖像就一天一天往上长,十天以后就有一丈多高了。   刺史知道了,就带人过来看了一下。然后带着那两个女子,就顺着莲花把坟挖开,发现莲花的根就生在比丘尼的舌头上。然后就把它连根都拿起来,把莲花和砖都送到京师,交给武则天。   武则天听到这个奏文以后就很欢喜,马上召见这两个童女,亲手为她们剃度,然后就赐给她们三衣、瓶、钵这些,并且为她们建一个寺院,号为天女寺。   所以能够如法持诵,这样子的感应是非常多。我们前面说过了,如果能够持诵《华严经》,乃至于就诵《净行品》这一品就已经是菩萨净戒具足,就已经是文殊菩萨亲自为受菩萨戒,不需要复受菩萨戒,这个是由西域来唐的、唐高宗的国师亲口所说的。如果有人能够乃至于诵《华严经》,洗手水都能够让虫子命终以后生忉利天。   【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前面是那些贪图享受的人,我们看到他也能够发愿,要他把这个世间的乐转变为出世间的乐,转变为解脱之乐,“以法自娱,欢爱不舍”,如何于法生欢喜心,我们也讲了六个窍诀。   底下就是对那些无乐著的人,对这个物质享受很淡泊的人,看到他们的时候也要生欢喜心,要愿一切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其实《净行品》是文殊菩萨大智慧心中所流露出来的,所以看到一切境界,看到一切人都是圆满的。不管你贪图享受的人也好,淡泊名利的人也好;不管你大树也好,小花也好;不管你河流也好,井水也好……什么东西都是圆满的,都是我们修心的助缘,都是令我们开悟的助伴。   很多修行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民国时候的弘一律师也是如此。   有一次,他出家以前的一个同事,是大学的教授夏丏尊,有一次就陪弘一律师一起用斋。   他吃了一个菜,觉得:“哎呀,这个菜好咸!”   弘一律师就淡淡一笑说:“咸有咸的味道。”   另外一个菜就很淡,“哎呀,这个菜一点味都没有,好淡!”   弘一律师还是说:“淡有淡的滋味。”其实就是说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是圆满的。   我们修学文殊菩萨这些开示的《净行品》也是如此,看到那些没有什么嗜好的人,能够愿一切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凡是有为的、有相的都是生灭无常的,所以不要贪恋不舍,是“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如果有贪恋就是心被境界所转了,境界所转就有迷惑,迷惑就会颠倒造业,颠倒造业以后就招感苦果。这个就是惑、业、苦循环了,也就是爱、取、有——因为迷惑了,所以就有“爱憎”,有爱憎就会有“取”,有“取”就会造业,造业就会有“有”。   世间人说女的怀孕了,说,“她有了。”有了什么?有了小孩。   这里面说“有了”,是说有生死轮回,你超不出生死轮回。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下一次的轮回又开始了,所以就有轮回。所以要能够“心无所乐”,所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好了,明天继续学习,回向。   第六讲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证金刚持。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纠正闻法的动机,以无上的菩提心来闻法!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能够速速从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到《华严经·净行品》的第六次学习。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见种种人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善巧发愿:见到那些乐著人要怎么发愿,见到无乐人要怎么发愿,见到贪著享受的人要怎么发愿,看到那些打扮得珠光宝气的人要怎么发愿,乃至于看到那些很朴素、很淡雅的人要怎么发愿来修。   接下来是“见欢乐人”,看到那些生活在顺境之中,事事如意的欢乐人,看到这些在顺境之中很快乐的人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发愿呢?要愿一切众生“常得安乐”!不单单是现在快快乐乐,而且要能够永远快乐。怎样才能够永远快乐呢?“乐供养佛”!   佛陀是一切众生的良福田。佛陀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度众生,所累积的、所成就的福德智慧是浩瀚无边的,乃至于一毛孔功德都胜过一切世间天人、乃至于转轮圣王、声闻、缘觉的功德的总和。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乐供养佛”,就能够“常得安乐”,而且不单单是事相上的以财物来供养佛,最殊胜的是如法修行是“乐供养佛”——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普贤行愿品》是讲道后普贤,其实是已经圆满成佛,已经成就佛境界的道位普贤的境界,所以说的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是放在《华严经》的最后面,最极圆满,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归到我们心性的本体、本觉。这个现相呢,外在的相是极乐世界。所以我们求生极乐,其实就是归到我们的真如性海里面去。   《行愿品》里面列举了七种法供养:   第一是如说修行供养。世间的财物供养是有为法,有为法一定是有生就有灭的,所以以财物供养虽然福报很大,但是还会有穷尽的一天。世间最可尊贵的是智慧,而不是财富,唯有智慧才能够让我们超出生死轮回,智为能度,信为能入,所以愿我们时时心与法相应,是“乐供养佛”。   第二是利益众生供养。《华严经·十地品》上面说,“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救护一切众生是“乐供养佛”,诸佛菩萨如花果,众生是树根,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智慧花果。   第三是摄受众生供养。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这个四摄法来摄受众生。有些众生他对于佛法一开始没有信心,对于你也没有信心。我们如果能够以四摄法来摄受他,让他对你有信心了,你再跟他说佛法,他容易接受,容易依教奉行。所以摄受众生供养是“乐供养佛”。   第四是代众生苦供养。能够以同体大悲来代众生受苦。所以经论上说佛菩萨看到众生造罪业的时候,就好像自己的肢体受到伤害一样的,生大悲心,生怜悯心。   第五是勤修善根供养。对世间的一切都能够无贪、无瞋、无痴,是勤修善根供养。对世间的五欲六尘不起贪欲心,这个是成就无贪善根;对一切不如意的境界不起瞋恚心,是成就无瞋的善根;对一切事理通达明了,业果如理取舍,是成就无痴的善根;精进修法是成就菩萨的善根。勤修这些种种善根是“乐供养佛”。   第六是不舍菩萨业供养。菩萨的事业是教化众生。   第七是不离菩提心供养。   修好这个七种法供养是“乐供养佛”,就能够永永远远都非常快乐,恒时安乐。所以说我们看到那些生活在顺境里面的人的时候,要生欢喜心,要随喜他们的福德,并且也祝愿他们和一切众生都能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看到那些生活在逆境之中,痛苦烦恼的人的时候,我们也要生起大悲心来,愿一切众生能够“获根本智”,能够得到空性智慧,知道一切都是法性本空的!所以那些痛苦其实也是法性本空的,不执著于它,痛苦虽然烦恼、障碍、伤害,虽然能够伤害到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不如意,但是我们的真心本体是不会受伤害的。所以能够“获根本智”以后,就能够“灭除众苦”。   如所有智是根本智,了知万法本体的智慧;尽所有智是后得智,是了知万法森罗万象的智慧。一个是体,一个是相,所以如所有智是了知本体,尽所有智其实就是尽所有相。   “灭除众苦”,悟得诸法空相就能够“灭除众苦”,但是这个悟诸法空相断的还只是粗的烦恼。证得空性,开悟,断见惑,这个所断的还只是粗的烦恼。还要断细惑,还要成就一切种智,才是究竟的永远断灭,永远断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断这个两种生死才是究竟圆满的“灭除众苦”。所以见那些不如意的人的时候,要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其实凡夫众生有执著就会有痛苦,放不下就会有痛苦。在五台山讲《华严经》的梦参老和尚就讲了一个很浅显的故事。   老法师年纪很大了,八十多岁。解放以前,他年轻时候,他家乡东北有一个土财主,每天都很忧愁。虽然财产很丰富,但是放不下,很执著,很忧愁。   给他家里面放牛的小孩子,反而天天很快乐,天天唱歌,出去也唱,回来也唱。   土财主的夫人就跟他说:“你看看,你为什么那么担忧干什么?你看放牛那个小孩子他都天天那么快乐,他什么都没有都那么快乐!”   土财主就说:“我有办法让他不唱了,明天我就可以让他不唱。”   很奇怪,果然第二天这个小孩子就不唱歌了,好像低着头闷闷不乐的样子,这个夫人就很奇怪。   晚上就对土财主说:“真的是怪,你有什么本事让他真的马上就不唱歌了?”   土财主说:“那还不容易吗,明天我又可以让他唱起来。”   第二天果然他又唱起来了。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这个土财主说要让他不唱歌,就是让他有一个执著心。   他偷偷地放一个元宝放在牛吃草的地方。放牛娃一看,捡到一个元宝,他心里面老是想:“这个拿来怎么用呢?我是拿去买衣服呢,还是买田地呢,还是干什么呢?”一天到晚就是打妄想。   第二天晚上土财主又到放牛娃那里去,跟他说:“我昨天不见了一个元宝,是不是你捡到了?”   这个人还老实,“哎呀,我命苦啊,你看,没有福报享受,我还是老老实实交给他吧!”拿出来了。   没有执著了,放下了,马上第二天又唱起来了。   这个是凡夫众生心有挂碍,看不破,放不下,就会有众苦。愿我们都能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悟到诸法空相,能够看破放下!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前面是看到那些快乐的人,生活在顺境的人和生活在逆境的人,快乐的人和痛苦的人。这里面是看到身体健康的人和看到身体有病的人,都能够善巧方便地来发愿,既帮助这些众生,也能够增长自己的慈悲与智慧。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看到身体健康的人的时候,我们要发愿,要善用其心,愿一切如母众生都能够身体健康,心灵健康,灵性健康,入诸佛如来的真实的大智慧!   “永无病恼”,没有身体的疾病之苦,没有心灵的烦恼之苦,没有灵性的业障之苦,所以能够“入真实慧”。   “入真实慧”,可以说浅,可以说深。浅来说是见道的智慧,没有见道以前的慧不是真实慧。开悟了,见道了,见惑断尽了,没有邪知邪见了,见地真正正确了,破除实执了,悟得诸法空相了,这样子见道的智慧是“入真实慧”。说深一点是金刚心慧是“入真实慧”,不单单是断一切粗烦恼,而且断一切细烦恼,断习气,断随眠烦恼,断俱生无明,这样子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彻底究竟地断尽了是金刚心慧,是“入真实慧”。   能够入见道智慧和证金刚心慧是“入真实慧”,这样子就身体健康无病苦,心灵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消除业障,显发自性本具的无量德能。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身体健康的人的时候,这个文殊菩萨的大智慧,看到什么人都可以善巧方便来发愿,来“即事而真,当相即道。”   看到生病的人的时候怎么发愿呢?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看到生病的人的时候,或者我们去看望生病的亲友的时候,要如是善用其心:要愿一切众生能入空观,知诸法空相,“知身空寂”,不为病所恼,“离乖诤法”。   乖诤就是斗诤,就是不调和。身体有病就是四大乖诤,四大不调和。地大偏多就有骨质增生,颈椎肥大,或者是肿瘤;水大不调就有腹泻、水肿、肝腹水、感冒、流鼻涕都是了,乖诤了,这个是水大不调乖诤法;火大偏多就上火、发炎、肝炎、心肌炎、发烧,都是乖诤法,火大的乖诤法。   更进一步,其实乖诤是指我们内心的乖诤。我们内心中间执著于自己的凡夫知见,不肯转变自己的凡夫知见,很执著,我执很重,有人我执,法我执,这个是乖诤法;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乖诤法。   要能够证入空观,能够开悟见道,能够离乖诤法,好像我们东土禅宗二祖慧可禅师断臂求法。   但是断臂求法,虽然是斩断一个手臂去求法,但是还没有开悟,所以还是很痛。就去请问达摩祖师说:“乞师与弟子安心(我这个心不能安)。”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祖师回答:“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找出来,我来帮你安)。”   “觅心了不可得(心到底在哪里啊?了不可得)。”   实相无相无不相,诸法空相,所以了不可得。开悟了,见道了,马上就心能转境,马上就安心了。所以“知身空寂,离乖诤法”,我们就可以忆念二祖求法这个公案,修行人应该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病苦都转为道用,是“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第一个,生病的时候能够了知,这个生病能够灭尽我们宿世所造的恶业。现在我越是勇猛精进修行,可能重报轻受,现在提前受报,这样子心里面有正知正见,不会生烦恼。好像玄奘法师的师父戒贤论师,就是这样子,他是印度最著名的高僧,那烂陀寺的住持。但是晚年的时候得到一种很痛苦的病,观世音菩萨教化他,在梦中加持他,让他知道这个是宿世的恶业重报轻受。所以患病能尽轮回之恶业,能够清净我们轮回里面以前所积的恶业,现在受苦是了苦。   第二个,能洗涤无明烦恼的污垢。在病苦的催逼下,修行人能够生起大惭愧心,能够从内心深处至诚恳切忏悔业障,所以患病能洗烦恼之污垢。   第三,能够激发对三宝的信心。身体健康的时候,经常总是懈怠、懒惰,找种种借口说,我还有什么什么事情没有做完,没有时间念佛修行,总是觉得来日方长。“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都为他人忙。”忙忙碌碌都是一些世间的琐碎事情。现在病了以后,能够真实地激发对三宝的信心。所以“人常想病时则道念自生,人常想死时则情念自息。”   能够念无常,对世间的贪执就容易息灭,能够想生病的时候的那种痛苦,就能够有紧迫感来修行。一旦生病才知道四大假合的躯体是脆弱得不堪一击,好像水面上的水泡一样的,任何一点点违缘,马上就灭掉了。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地脆弱,随时受到无常的威胁,随时可能死亡。只有三宝才是真实的依怙之处,所以对三宝生起真实无伪的恭敬和信心来。这样子佛法才容易融入自心,心才容易入道,心与法相应,所以患病则能激发敬信心。   这个都是我们能够将这个病苦转为道用,患病能尽轮回之恶业,能洗烦恼之污垢,能激发敬信心。   第四是生病了能够促使我们精进修行。对于人身难得、无常迅速有痛彻骨髓的切身感受。平时理论上知道,但是心里面还是悠悠缓纵,一旦生病病得很重,就真实地切身感受了,有切肤之痛了,所以患病则能促进勤行善,精进修行善法。   第五个,患病能够令我们获得解脱的正道。有很多人他是因为生病的因缘才信佛,才进入佛门,才深厌轮回,才皈依三宝,所以患病能令值遇解脱道。   第六是通过患病的苦受来增强我们追求解脱的意志,能够精进修行。   我们患病以后,对众生的苦才能够更加地感同身受,能够生起大悲心、菩提心,精进自利利他。所以说要转违缘为道用,转病苦为道用,所以“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要能够真实地“知身空寂”,这个身见是很难断的;要知身空寂,要断身见不容易——能够真实地不执著于这个躯壳,能够现观——不是理上知道,不是口头上知道,不是心里面这个思惟推理知道,而是真实地现观“知身空寂”,这个是上根利智者。   我们印度禅宗的四祖优波毱多尊者,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利根智慧的众生、大心众生。他就是因为悟得“知身空寂”才承继祖师位,知道这个身体是有生有灭的,但是在我们这个生灭的身体之中有不生不灭的真性,真如妙心。不是离开生灭法另外去找一个不生不灭法,断色去觅空,那样子是错误的,是“法尘分别影事”。   这位优波毱多尊者知道身有生灭,真性不生不灭,所以得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赞赏,得到他的认可,而付以《传法偈》,得到祖师位。所以印度禅宗的传承次第是初祖摩诃迦叶、二祖阿难陀尊者、三祖商那和修、四祖优波毱多。   优波毱多是印度吒利国人,十七岁的时候就跟随商那和修尊者求请出家,为尊者做侍者。   有一天,商那和修尊者就要试一下优波毱多的根器,就问他:“你今年多少岁了?”   就回答:“我十七岁。”   商那和修就再问他:“是你的身体十七岁呢?还是你的心十七岁呢?”   优波毱多根机很利,他马上就反问:“师父,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头发已经变白了。请问您是头发变白了呢?还是您的心变白了呢?”   师父就回答说:“我只是头发变白了,不是我的心白了。”   优波毱多马上就应声回答:“我身十七,非性十七。”   我的身体十七岁,不是我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心十七岁,我这个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我身十七,非性十七。”   “和修知是法器”,商那和修知道这个人是堪受正法的法器。“后三载,遂为落发受具”。过了三年,二十岁了,就给他正式剃度,为他受具足戒。然后付以《传法偈》: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   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这个《传法偈》如果展开来讲意思就很浩瀚了,我们只是略说一下,大家能够有一个悟处就好。“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这个非不是否定,而是突破,突破世间法的森罗万象就能够见到诸法的法性,凡夫生灭心能够突破,能够突破凡夫生灭心的分别执著,就能够显现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   我们昨天说要断凡夫的生灭相续心,能够断就能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成片了,虽然只是一片,只是一小片把这个生灭相续心斩断了,但是他已经是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净土了。   所以我们想想,对比一下就应该很惭愧:你看优波毱多尊者二十岁就能够承继祖师位,我们学佛很多年了都还是业重凡夫;优波毱多尊者十七岁就能够“知身空寂”,我们现在可能四十岁了,还不能够“知身空寂”,还有身见,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优波毱多尊者只是学佛三年,马上就能够承继祖位,我们学佛三十年,还不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子真的要生忏悔心。   要知道外在的身体生病还是小事,我们的心生病才是糟糕的事情。我们的心有贪瞋痴,心有执著,执著于一切外境是实有的,这个实执是最糟糕的。   圣天菩萨,就是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上面说,开悟的圣人看一切没有开悟之前的凡夫,看这些分别执著很重的凡夫,好像我们正常人看精神病人一样。为什么?我们的心生病了。   我们的心要能够破除执著,破除实执,就是“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看到那些相貌端正,相好庄严的人的时候,一切人见他们都容易生欢喜心,所以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于佛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来!   “见端正人”,端正,不要执著于这个文字相,不要以为端正只是说相貌端正,这个当然是;但是更重要的是道德端正,智慧庄严。虽然外相不一定很庄严,只要智慧庄严就是端正人。“见端正人”就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于佛菩萨生净信!   东晋时候有一位大德道安法师,他的长相是不太庄严,而且个子又矮小,又很黑。刚刚出家的时候他的师父不太重视他,很多弟子,不太器重他,也是让他跟随大众一起去出坡,劳动,做事,也没给他说什么法。做了好久,他也任劳任怨去做。   他有一天就找一个空隙来拜见师父说:“师父,您老人家赐一本经给弟子读一读,学习一下好吗?”   他师父就从经架里面抽了一本小品般若让他去学。早上请去,晚上回来他就把经又送回来了。你看,他不是全部看经,而是跟大家一起劳动,有空的时候,大家休息他就在旁边看经,利用空隙时间他就学会了。   晚上他就到师父这里来,送还经本,师父问他:“你看了吗?”   他说:“我看了,而且我会背了。”   师父笑一笑,不相信。不相信,但是也不说他。   然后他说:“弟子再请一本经,再学。”   这次师父又抽一个分量大一点的,十万偈颂的经书给他看。四句就一个偈,十万偈颂你想有多少!   第二天晚上他又送过来了。师父问他:“你看了吗?”   他说:“我看完了,而且会背了。”   师父忍不住了,他说:“是吗?我考一考。”   果然从头背到尾,一字不漏。   从此以后,他的师父就非常器重他,知道这个人根机是非常好。   道安法师是我们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的师父。在国家比较乱的时候,他就由北方到南方来,道安法师在湖北的襄阳住了相当长的时间。   他刚刚来襄阳的时候大家还不了解他,当时有一个最知名的名士,全国闻名的,叫做习凿齿,是一个儒家的饱学之士。   道安法师去拜访他,习凿齿这个人有学问,也很傲慢。   他初见面就很傲慢地说:“四海习凿齿。”就说我习凿齿这个人大名鼎鼎,名声四海都周知,四海之内,全国都知道我这个人,名气很大。   道安法师马上降伏他的慢心,就说:“弥天释道安。”你只是四海闻名,只是全国闻名嘛,我是天上都知道,不单单是人间知道,天人都知道的释道安法师。   然后他们两个就谈论了比较长的时间,都很投缘。   从此以后道安法师大家都很崇敬他,并且我们这个出家人姓释也从道安法师开始。以前的人出家都是跟随师父姓,师父姓王就跟着他姓王,姓李就跟着他姓李。道安法师就说:“百川归海,同一咸味,万姓出家,共名释种。”都是释迦如来的弟子,所以都应该姓释。   并且我们解释这个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也是道安法师在讲解经典的时候开始采用的。后来其他的经论翻过来才发觉道安法师这种解释经的方法与印度祖师的密意是完全相同、相应的。   所以“见端正人”,应该是不单单是外相庄严,而且是道德端正,智慧庄严。   “于佛菩萨,常生净信。”我们要对佛菩萨的智德、断德、悲德,要生起清净的信心来。在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明菩萨行品第五》上面说: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这个是指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是圣人,是见道了,他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所以我们没有登初地之前,我们的菩提心只是世俗菩提心,初地以上,开悟了,见道了,才能够真实地生起胜义菩提心。初地菩萨生起胜义菩提心的时候,他的福德是浩瀚无边、不可思议的。纵然大地上面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成为转轮圣王,转轮王的福报是凡夫里面最大的,一切众生都成转轮王,这些所有转轮王的福德的总和加起来,也无法跟初地菩萨发胜义菩提心的功德相比较。为什么?   虽然是转轮圣王,但是他只是能够得到今生今世的暂时的利益和安乐。欢喜地的菩萨他生起了胜义的菩提心,对于所有众生都能够施予生生世世的、暂时的人天之乐和究竟的解脱成佛之乐。能够引导他们真实地发菩提心,走向成佛,能够开悟,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所以生生世世都能够赐予一切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所以说初地菩萨发起胜义菩提心来就已经胜过一切众生都成转轮圣王的福德。所以可见真实生起胜义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初地菩萨他的内心非常喜悦、非常快乐,因为他真实地生起胜义菩提心来了,这种快乐是无可言喻、难以形容的!   打个比方,譬如关在监狱里面,已经被判了死刑的人,突然一下被释放,获得自由了,他的内心安乐是无法形容的。同样的,初地菩萨他从三贤位登上见道位,就从六道轮回的牢狱之中彻底地解脱出来了,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度一切众生的能力。以前在世俗菩提心阶段,不能够去利益教化一切众生,现在见道了,能够获得了度一切众生的能力了,所以内心欢喜无比,满自己的本愿。所以初地就名为欢喜地,发起初心欢喜地,也称为极喜地。   月称菩萨说:   “于横生大悲,非横生大慈,   是故诸圣者,无有罪恶门。”   菩萨对于那些蛮横的、粗暴的、难调难伏的众生,会以大悲方便去度化他,悲能拔苦,帮助他消除痛苦;对于容易调、有信心的众生,菩萨会以大慈心去度化他,慈能与乐。所以菩萨于一切众生的对境面前,面对一切众生的时候都不会去造恶业,只会积累善业资粮。   《中观四百论》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菩萨(也称为圣天菩萨)所造的。这个修学中观的人,《中论》、《中观四百论》和《入中论》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四百论》都是一些实际修持中观的窍诀,所以很重要。我们依这些窍诀来修就是“方便为究竟”,用力少而成就大。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   看到那些相貌有一点点对不住观众的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庄严自心,不造恶业!   凡夫的相是业报相、烦恼相,这个外相就可以显露他的内心,也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状况。如果看一个人这个眉毛很稀薄,这个人是六亲无靠,没有什么亲人能够帮他。看一个人下嘴唇很厚的时候,这个人是欲胜于情,男女的欲望很重。乃至于男众,看他的鼻子就可以知道他的福报,他的智慧,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精力是否充沛都可以知道。这些外相其实都是因果所成就的,但是相由心生,相随心变。   我们看到那些丑陋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不种恶因,修习善法!   一个是在三宝面前要谨慎。三宝是良福田,造极小的因就有极大的果,好像善和比丘。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国王经过祇园精舍,就听到一位法师在唱梵呗,音调非常和雅,非常美妙,所以国王生起欢喜心来,马上就进来拜见佛陀说:“佛陀,弟子想见见刚才唱梵呗的那位法师,并且弟子还想供养这位法师。”   佛陀就说:“你要供养这位法师可以,但是你先把供养的东西拿出来,先交供品,再见这个法师。”   国王觉得很奇怪,说:“为什么?我见了他我照样会供养他,为什么要把供养先拿出来呢?”   佛陀说:“如果你见了这个法师,你可能就不想供养他了。”   国王就按照佛陀的这个教导就把供养先拿出来。佛陀再让那个比丘出来。果然一看,国王就不生欢喜心了。为什么?这位法师虽然说梵呗音声和雅,非常美妙,但是身材非常矮小,然后也比较丑陋。国王是凡夫,他有执著、分别心,所以不生欢喜心,就问佛陀:“这是什么样子的因果呢?”   佛陀就说:“迦叶佛入涅槃以后,当时这位善和比丘是一个国王的大臣。国王就安排他去监工,去监督修造一座佛塔来珍藏迦叶佛的舍利,这个佛塔建得很高,工程很浩大,很辛苦。这位大臣就口出怨言,说,‘哎呀,这个塔造那么高干什么?那么辛苦,无非就是藏一点骨头嘛。’这样子说。但是因为国王的命令,他还是没办法,还是把这个高塔建好了。建好以后,他见了这个很庄严,很巍峨,所以马上心转变过来了,生欢喜心,马上自己就打造一些铜铃挂在塔上,层层塔都挂上。和风吹过来,铃声在响的时候,就令一切众生都能够提起正念,都能够瞻礼佛塔。所以因果真实不虚,以嫌这个佛塔太高,工程太浩大,所以感得身材非常矮小丑陋;以这个铜铃献上佛塔的功德,都能够生生世世音声和雅美妙。”   这是三宝面前要谨慎。对于众生面前也是要谨慎,不要起贪瞋欺诈之心。如果以狡猾的恶心来欺骗他人,实际上是欺骗自己。为什么?业果真实不虚,恶一定会招感恶报的。如果能够无我利他,实际上就是真实地成就自己的慈悲与智慧的功德,所以度众生是真实地度自己。   第二,如果是残暴地伤害众生,实际上是害自己;以善心利益众生,是利他成自利。“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由此自乐与他苦,确当交换佛子行。”   第三,如果以嫉妒心、恶心诽谤他人,实际上就更显得他自己人格很低下,“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如果能够以六度四摄无我利他,随喜赞叹他人,乃至于一尘一渧的功德,实际上都是在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   所以在一切对境面前都要能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常修善法。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前面的端正和丑陋人是从相上看的,报恩人和背恩人是从心地上看的。看到那些知恩图报的人,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知佛菩萨的恩德!   报恩人,中国从古到今都很注重于一个人要知恩报恩,要有义气。你看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以黄金来回报。在溪流边洗衣服的一个妇女只是给他吃一顿饭,在他困顿的时候,他都一直记得,不忘记,以后知恩报恩。   春秋战国时候楚庄王也是这样的。他有一次大宴群臣,突然中间这个蜡烛灭掉了,有一个将领就趁机调戏楚庄王的妃子。妃子马上就把这个将领帽子上的帽缨摘下来了。蜡烛点上以后就在楚庄王面前告状,说:“刚才有个人无礼调戏,我把他的帽缨摘掉了,马上检查就可以知道到底是谁。”   庄王这个人很大量,马上就命令所有的武将,把帽子上的帽缨通通摘下来,就不追究这个事情了。   后来有一次,楚国与其他国家打仗的时候,楚国战争失利,楚庄王非常危急。这时候有一个将领就挺身而出,奋不顾身,血战突围,把楚庄王救出来了。救出来以后楚庄王就说要赏赐他,很感谢他。   武将就很诚实,说:“我其实就是多年以前那次宴会上被那个妃子把帽缨摘下来的那个人。一时糊涂,蒙王保全,庄王很大量,不计较,能够保全我,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报恩,现在终于给我一个机会。”所以说:人至察则无侣,水至清则无鱼。这个是世间法所说,知恩报恩,“见报恩人”。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于佛菩萨,能知恩德”,《中观四百论》上面说:“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诸佛身语意三门所做的一切,所有的日用云为,一举一动,无一不是为了利益众生,每一件都是利益众生的因缘,乃至于一呼一吸都是利益众生的事业。   在《三摩地王经》上面说,佛陀在呼气的时候,佛陀呼出一口气,这个气在地狱中间就变为密布的浓云,变为乌云,然后从中降下甘露,息灭地狱的毒火,使地狱的众生获得清凉安乐。你看仅仅是呼吸都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利益众生的功德,何况是佛陀的名号、佛陀的身像、佛陀的说法,更加是饶益有情的、甚深不可思议的、奥妙的佛事业,事业功德!   所以月称论师就说:“具智慧世尊,一切身语意,无有为自利,唯行利他众。”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从来没有一丝一毫是为了自利,乃至于佛陀的名号更加是甚深不可思议利益众生。   比方来说,譬如说一位国王刚刚得生太子,国王为了庆祝太子降生,一定会宣布大赦天下,把牢狱里面的那些犯人都释放出来,天下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生大欢喜心。同样的,佛陀的圣号传到有情众生耳中的时候,有情众生就能够从六道轮回的牢狱之中解脱出来,生大安乐。仅仅只是听闻到名号都能够让众生种下一个解脱的因,能够超出六道轮回,生大安乐。所以月称菩萨就称赞佛功德说:“何人若听闻,如来此名号,悉皆解脱故,彼亦成佛因。”只是听闻到佛名号都一定会究竟成佛,已经种下成佛的因了。   你看世间的,世间人对我们有小小的恩德,一个正常的人都会一定要知恩图报,要报答他,何况是诸佛菩萨无量劫以来教化我们,利益我们,开示我们的这样子的深重恩德呢?我们更加要知恩报恩,要能够知佛菩萨的恩德。   如何是知恩报恩呢?“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利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这是菩萨和祖师的开示。   我们乃至于将佛菩萨顶戴经过尘点数劫,无量大劫,让佛菩萨坐在我们身上做床座,乃至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这些都难以报佛恩,唯有传法利益众生是报佛恩。所以自利利他,如说修行是报佛恩。   有些说,“哎呀,传法这个很难。”其实我们一举一动能够为众生做好榜样,实践佛陀的教法,能够令众生生欢喜心都是传法。乃至于以欢喜心对他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是传法。   佛菩萨对于我们的恩德是极深极重,所以要看到那些知恩图报的人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菩萨的恩德浩瀚不可思议,乃至于可以去示现异生,畜生道。在经论上面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位菩萨,知道有一个国家,整个国家的狗都要遭难了,所以菩萨就示现做一条狗。   国王在出游的时候,他的马车停在路边被一些野狗把马车的鞍咬烂了。国王就很生瞋恨心,下令把全国的狗通通抓起来,集中起来,然后所有的狗都杀掉。   这时候,示现为狗的菩萨就来到国王的马车面前,国王正在盛怒之中,马上就下令手下捉住这个狗要打死它。菩萨所化现的狗就作人言,说人话,“国王啊,我跟您辩论一下,如果您赢了的话,您打死我没关系。”   国王说:“可以。”   菩萨狗就问:“您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狗都集中起来杀掉呢?”   国王说:“因为那个狗把我马车的鞍咬断了。”   菩萨狗就问国王:“只是一条狗把您马车的鞍咬断了,您就要杀掉所有的狗。是不是您的国家有一个人犯罪,您要把所有的人都杀掉呢?”   国王哑口无言。   诸佛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行的是什么?本来已经解脱了,但是为了利益众生故,乃至于在凡夫众生看起来极下贱的畜生道都会去示现,都会去利益众生——示现为狗,示现为大雁,示现为一切的、各种形态、各种种类的众生,去随缘利物,去和光同尘,利益众生。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就曾经说过, “我要是涅槃以后,我会到新龙那个地方去示现做一条狗。”   新龙那个地方的人要注意了,有可能他们那个地方的某一条狗是菩萨化现。不要以为说菩萨一定是坐在大殿里面,宝相庄严才是菩萨,各行各业都有菩萨。无我利他,那些科学家无条件地去研究,做种种的物质发明来让众生的生活更方便,物质更丰富,这个里面有菩萨化身。   现在的科学说,“哎呀,这个地球上面能源有限,石油如果再采多少年就会尽了,太阳再照多少年就会灭了……”这样子很悲观。其实我们要知道,我们修学药师法门就毫不悲观,而且很乐观,为什么?一定会有菩萨化现的那些科学家来发现新的能源和有新的发明,让一切众生都能够恒时安乐。   一定要有这样子广阔的心量,乃至于所见的一切众生里面,乃至于一群蚂蚁里面都可能有菩萨的化现。所以要“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看到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的时候要这样子发愿。譬如说有一个人,他有困难了就来找你,你帮了他的忙以后,他不单单是没有回报,没有感谢,还在背后去恶意中伤你。这个时候你不要生气,要记得念这个偈子:“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不要生瞋恨,遇到这种人也要能够转变自己的心,利用这种对境来修行。   其实一个人如果是私欲很重,就往往会背恩,所以中国古时候历来都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兔子都抓尽了,跟着打猎的这个狗就要杀掉它煮来吃。你看越王勾践,他在两位大臣范蠡与文种的辅佐之下打败吴国,一打败以后,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了。   范蠡这个人就很有智慧,马上就走了,全身而退,不会留恋荣华富贵,并且还劝文种说:“你要早点走啊,越王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   文种不听,果然没多久越王勾践就召见他说:“文种大夫,很感谢你给我献了十条计策,我只是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还有七条我现在没用处了。你看看我的父亲在阴间,他可能还很苦,你能不能够把你这个七条计策献给他?”就赐剑让他自尽了。这样子,越王勾践是背恩人。   很多了,一个人贪欲很重都是这样子的。历代的那些开国的国君,你看,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杀戮功臣。私欲很膨胀他就会背恩,他一心一意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要保护家族的利益,他就会背恩,就会去杀戮功臣。比较好一点的是北宋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比较柔和一点。   但是那些背恩人,应该说有些时候也是适得其反。朱元璋杀戮功臣以后,后来他的孙子建文帝因为没有人辅佐他,就不能够保有天下。这个是“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发心菩萨看到恶人的时候要不生瞋恨,为什么不生瞋恨呢?知道是他的烦恼驱使他那样子,他不能做主。   《中观四百论》上面打了一个比方:“如鬼执虽瞋,医者不生恼,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也就是说,好像被鬼魅缠身的那些精神病人,虽然他会无缘无故对医生去发脾气。但是医生他不会去恼怒责怪,知道这个发脾气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他鬼魅缠身没办法,精神不正常,所以会无缘无故对医生发脾气,医生对他好,反过来还要对医生起瞋恨。所以医生会对这种精神病人更加生起怜悯心来,而会对他加强治疗,希望他早日康复。   同样的,佛菩萨遇到那些蛮横的、野蛮的、难以教化的众生的时候,也会观察他,他去造恶,起贪瞋痴,起瞋恨心,是因为烦恼驱使,自己不能自主,不能做主的缘故,所以不会对他起瞋恨,反而更生怜悯,“见有骂者,反生怜悯”。   在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安忍品》上面说:“自惜身命者,因惑尚自尽,况于他人身,丝毫无损伤?”就是说,你看那些烦恼很重的人,他本来平时很爱惜自己的身体和性命,但是烦恼来的时候他都会去自尽,会去自杀。烦恼太重了,太痛苦了,所以他平时爱惜的身体和性命都不珍惜了,何况是对其他人呢,你说他能够毫无损伤吗?不可能,他一定会受烦恼的驱使去伤害他人。   “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愍。”所以对于伤害我们的人不要生瞋恨,要怀慈悲心、怜悯心,觉得他很可怜。   比方说狮子,在猎人去猎杀狮子,攻打狮子的时候,狮子就会比较有智慧,它不会像狗一样。狗,你要拿石头去砸它,你就远远地去抛一个石头,狗以为是你给它食物,以为是个馒头,它就会去追逐那个石头,石头狗。   广钦老和尚老是用这个比方来说,众生好像石头狗一样,抛一个石头过去,这个狗就追过去了,以为是一个馒头,跑到面前来一看,哦,一块石头,毫无意义。同样的,众生不停地追逐名利,就好像狗追逐石头一样,得到以后也是毫无意义。   狮子它不会像狗一样去追逐那个石头,它会认识到伤害的来源是猎人,就会直接向猎人进攻,消灭损害的来源。同样的,透过这个比喻可以明白,菩萨他在遇到众生伤害的时候,他不会去瞋恨众生,他会认知伤害的来源是烦恼,是众生心中的烦恼,所以众生不过是被烦恼魔所驱使、所奴隶的工具而已,所以不会去瞋恨众生,而是会对众生更生怜悯心,帮助他治疗生病的心,帮助他降伏烦恼。   月称菩萨有一个很透彻的偈子说:“此非众生过,此乃烦恼过,善察具智者,于众不生瞋。”这个不是众生的过失,是烦恼的过失,所以对众生不生瞋恨心,反生怜悯心。众生不是我们的仇敌,不应该对他生瞋恨心,贪瞋痴三毒才是我们的仇敌。   所以修学菩萨行的修行人,我们现在学习《净行品》的大众,在面对伤害的时候,面对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的时候,要如是地降伏自心,“于有恶人,不加其报”,并且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如是地悟入,能够开智慧,增长慈悲,“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沙门,译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故号为沙门。在《华严疏论纂要》里面又说:又可以译为止息。止一切恶,息灭一切迷惑颠倒,能够修习一切善法。也就是说,我们看到那些修行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像沙门一样“调柔寂静”,最为第一,“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我们每一个偈里面都有“当愿众生”,看到某一类的人,我们要愿一切的众生都能够心转向佛法,心走向解脱!“当愿众生”,这是告诉我们要发菩提心。当然我们现在只能够发起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包括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是愿菩提心;“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是行菩提心,其实这个应该包括了利他心和成佛心,有这个两种心是菩提心。   无垢光尊者他的教言就开示我们,如何才能够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呢?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是缘有情的大悲心,也就是利他心;第二个是意念菩提心功德,对于菩提心功德能够了知;第三个是意念佛陀的功德,所以才能够生起希求佛果的成佛心。   这个是“当愿众生”。“为利有情愿成佛”是我们这个所有偈颂里面“当愿众生”的意思。   “调柔寂静,毕竟第一”。“调柔寂静”对于修行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第一个,要积累善法功德,需要身心“调柔寂静”,心寂静,身调柔。   第二个,精进修持正法需要身心“调柔寂静”。   第三个,行持无上菩提时需要身心“调柔寂静”。   第四个,是为无量父母众生,为了帮助他们得解脱,帮助他们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发起殊胜广大的菩提心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身心“调柔寂静”。   第五,恒时修习法性时,也需要身心“调柔寂静”。如果心有散乱的话,本有的法性,也就是诸法实相就难以现前。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心清净了,心“调柔寂静”了,诸法实相就现前了。   第六,就是当我们厌离轮回而生起出离心时,也需要身心“调柔寂静”,才能够令我们的出离心更稳固。否则亲情一牵扯,我们出离心马上就退失了,因为我们身心没有“调柔寂静”。   “毕竟第一”,能够如此行持就能够趋入成佛之道,就能够成为佛陀的法王子,所以是人中最为第一。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婆罗门译为净裔。印度婆罗门教,现在称为印度教,他们就自称为是清净梵天的后裔。   婆罗门教的教义就宣扬四种姓,四种阶级。现在印度仍然还是有四种种姓制度,四个阶级,而且等级很严格。婆罗门他们就宣扬四种种姓说:婆罗门种姓是最高尚的,是清净梵天大梵天王的头所生出来的;刹帝利种姓就是国王和武士,这个阶级是梵天的手所生出来的;吠舍,就是平民老百姓,工商业者,这些是梵天的身体所生出来的;首陀罗是最下贱的奴隶,是梵天的脚所生出来的。这是他们所宣扬的,认为他们自己是清净梵天的后裔。   但是其实广义来说,我们“见婆罗门”,是看到一切行为清净的人的时候,要这样子地来发愿:愿一切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梵就是清净,能够永持清净行。按照《净行品》来修,就能够当相即道,由相见性,这个就是“永持梵行”。   宗喀巴大师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善恶之业,一切都是随发心而转的,所以身语意三业之中以意业为主。大乘的菩萨戒称为内戒,内心的这个意要净治。因为无我利他,所以不可以对众生起瞋恨心,这个以降伏瞋烦恼偏重,所以大乘的身语善业是为了净治内心。   佛弟子如果不了解善恶都是依心而转,他往往就容易起执著心,往往就不知道怎么去判断善和恶。   以前印度有一个裸形外道,他到神庙里面去顶礼神像的时候,神庙殿堂很狭小,顶礼面前神像的时候,他的臀部就碰到了后面的神像上。   旁边就有人告诉他:“你这个样子做不如法了,你看你一边造善业,一边又造恶业。”   外道听了以后内心就很矛盾:“我怎么办呢?”   不知道如何取舍。这是因为他不懂得其实一切善恶业都是心而生的缘故,要知道善恶依心,就不会有这个疑虑了。   所以月称菩萨说:   “若心意清净,诸业亦极善,   是故诸智者,以净心造业。”   以最极清净的菩提心来成就菩萨的利生事业,是以净心造业。   《中观四百论》上面提婆菩萨开示说: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意自在的缘故,一切都能够转为妙善,乃至于表面看起来好像不如法,其实是妙善法。好像释迦如来因地杀一个强盗救五百商人。好像迦叶佛时候,有一位登地以上的大菩萨,为了教化外道,他就故意示现到外道里面去,先以同事摄跟他们去学外道法,然后故意就犯口业:“说,哎呀,那个光头沙门,没有什么解脱法。”   这个其实他意是很清净的,不是诽谤佛法。但是他是为了暂时地随顺这些外道的缘故,让他们对他有信心,然后再引导他们走向解脱的缘故。所以虽然是这样子说,但是他的意是为了帮助这些外道进入到迦叶佛的佛法中来,所以不但是没有过失,还有善巧方便的功德。这个是“永持梵行”。梵行是心清净则一切清净,是“永持梵行”。   如何去“离一切恶”呢?一定要从烦恼初起的时候,烦恼一露苗头就拔除。“一举一动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与他人时,愿疾呵斥令消除。”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看到那些清廉自奉的人,看到那些内心不被外境所诱惑的人的时候,我们要愿一切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依于苦行”是什么?不是说你故意吃得很差,或者穿得破破烂烂,不是这个样子。如果你内心很执著,你外相这么做还是没有什么意义。有些人学佛,这个饭吃不完他也不倒掉,馊掉了他还是照样吃,这样子是没有什么意义。   关键苦行是什么?苦行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内在不受六根的欲望所驱使,外在不受六尘所诱惑是“依于苦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依于苦行”。   所以苦行,我们说修十二头陀行是苦行,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苦行。知道一切外相都是无常性、不净性、苦性、无我性,这样子明白是透彻地了知放下执著,放下实执是“依于苦行”。   月称菩萨说:“诸法皆无常,无常皆不净,不净皆痛苦,痛苦皆无我。”   好像人的身体一样,刹那刹那在生灭,分分秒秒都在走向衰老,所以这个是无常性,这个我们容易明白:具有这个有漏无常的身体,不管你怎么样去保养她,去爱惜她,最终她是会显露出令人厌离的本质,最终她会要死亡,要腐烂,这个是不净性。乃至于现在都是九孔常流不净,都是一个外表漂亮的厕所。这样子不净性,因为不净而生起厌离心来,因为不净,能够作损恼。不论你怎么样子去保养,都最终会要老、病、死,所以有苦性,这个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苦性,是不如意法。因为有苦性,所以是随外缘而转的,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所以就有无我性。   圣天菩萨在《四百论·明破净执方便品第三》上面说:   “总于一事上,无常与不净,   苦性及无我,四性皆容有。”   任何一个事物上,任何一种有为法上,不管是你的身体也好,还是一朵花也好,任何东西,任何有为法都一定同时有四种性质——无常、不净、苦、无我,四性皆容有。   这个是“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操守很好的人。这个苦行是难行道,要修苦行不容易;但是操行,要道德操守比较好,这个是易行道。我们看到那些有道德操守的人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子地发愿。   操行人,道德操守比较好的人。从古至今那些忠臣都是操行人:你看岳飞,“精忠报国”;你看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是玉洁冰清的,有操行,有道德操守的人。见到这些操行人的时候,要“当愿众生:坚持志行”,坚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誓愿,坚持他的志行、志愿。志是指菩提誓愿。行是行菩萨道,能够坚持行菩萨道。   所以看到这些道德操守好的人,我们很恭敬他。更进一步,我们要把心转到法上来,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坚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誓愿,和坚持修六度万行的行菩萨道。   勇猛心好发,持久心就难持,难能可贵。一下子发起勇猛来,这个容易;你要长久地坚持,“坚持志行”就不容易。捐躯报国易,持久修心难。一下子去热血沸腾,捐躯报国,这个还容易一点;要持久地去修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论修行本来易,欲除妄想真的难。要真的把这个妄念转过来,要真的破实执,这个是难事,这个是见道位才做得到的,所以要坚持志行。   “不舍佛道。”要念念不会舍离觉悟之道,心心念念,时时处处保持觉悟,每一个念头都让它成佛。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后念悟即是“不舍佛道”。所以愿我们念念觉悟,就是念念成佛。   此身行善即是解脱之舟,此身造恶即是轮回之锚,所以此身是善恶的奴仆。尤其是末法时期,我们如何去“不舍佛道”?要依戒、定、慧,要修三无漏胜学。尤其是在末法时期能够勤修戒定慧,更是功德不可思议的。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上面说,“经尘沙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鬘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末法时期,哪怕你只是持一条戒,而且时间很短,只是一日一夜,这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后天早上我们可以受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是容易持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乃至于恒沙劫里面,正法时候恒沙劫无量佛前去做种种供养,不如在末法时期短时间受持佛戒,这个福德都能够胜于彼。这样子来渐次修学,“不舍佛道”。   【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甲胄,就是盔甲。以前打仗,冷兵器时代,要保护自己身体不受伤害,近身肉搏战的时候,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头要戴盔——帽子,铁帽子;身要披甲、盔甲——甲胄。   以前冷兵器就说是“见著甲胄”,看到那些穿戴着盔甲的军人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发愿。现在引申出来,学佛法要圆融,就是指看到一切穿制服的人的时候,我们要如是发愿。   穿制服的很多了,你看,我们在路上看到交警,我们做生意看到税务局的人来了,工商局的人来了,都是穿制服的,种种,一切人要执行公务他都会穿制服。看到这些穿制服的人的时候,也要能够用来修心,愿一切众生都要穿上精进的制服,对付烦恼的大贼!   行善法不能坚持,这个是大贼,这个是我们内心的魔障,所以要穿上精进的制服来降伏懈怠的魔障。要穿上柔和忍辱的制服,要反观自心,要如如不动,这个是“常服善铠”。   我们佛弟子,行菩萨道的人在修行的时候要穿戴上六种盔甲,保护自心不受魔障:   第一种盔甲是慈爱的盔甲、大悲心的盔甲。以弘法为事业,利生为己任,而勇猛精进去救护一切如母众生,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无限的安乐,这个都需要我们先戴上慈爱的、慈悲的盔甲。   第二是宏愿精进的盔甲。我们要精进才能够完成自己自利的闻、思、修,以及身体力行地广利众生,无论是自利还是利他,都需要依菩提誓愿来勇猛精进,才能够不退屈、不退转。   第三是大悲的盔甲。不忍心看到众生受苦,所以要救度众生脱离轮回险道,帮助他们拔苦予乐,是大悲的盔甲。   第四是智慧的盔甲。我们要断除自他一切众生的无明痴暗,就需要依靠闻思经论,需要有智慧,所以要戴上智慧的盔甲才能够断除魔障,不受魔障干扰。   第五个是安忍的盔甲。要具有大乘菩萨的心胸,心量宽广犹如虚空,遇到任何的境界都毫不退转是安忍的盔甲,乃至于成就无生法忍。   第六是方便的盔甲。我们身语意三要常行清净,要毫不放逸,行持善法,是方便的盔甲。   “趣无师法”。有师法是有导师的指导、引导而走向觉悟,是始觉。无师法是显发性德,本自具足是无师法,无为法是无师法,成佛是无师法。所以愿我们一切众生都能够由有师法“趣无师法”,由外在的师长的导引生起始觉来,而显发本具的不生不灭的本觉是“趣无师法”;由有为法而契入无为法是无师法;即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证无生,这样子是“趣无师法”。   可见我们净土法门的妙处:我们外在虽然显现是有念 “阿弥陀佛……”但是能够很巧妙地暗合道妙,巧证无生,因往生而证无生,超出轮回,成就无生法忍。所以这个是“趣无师法”。   我们看到一切穿制服的人的时候,要愿一切如母有情都能够穿戴上慈爱、宏愿精进、大悲、智慧、安忍、方便的善铠,这个六种善铠都穿起来。这样子就能够远离魔障,开显本自具足的性德,乃至于圆成佛道是“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所以“常服善铠”是修德,“趣无师法”是性德;“常服善铠”是观照般若,这个六种善铠都是观照的智慧,“趣无师法”是实相般若。所以其实每一个偈颂都可以这样子地导归自性。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前面是穿制服的人,接下来我们看到那些穿便服的人的时候,怎么发愿呢?愿一切众生要方便而不随便,要身心调柔而不放逸,“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身语意三不造罪”,身、语、意三门清净;“离欲不执诸世间”,不会执著于世间;“具足正念并正知,有害痛苦皆远离。”是“远离一切,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我们经常看到那些互相辩论的人,乃至于互相争执,看到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或者我们佛弟子之间都有意见,看到他们的时候怎么办?   你不要跟着跑进去参加一份子,去蹚那个浑水。你要马上修心,“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内心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断见惑!愿那些正在辩论,或者正在吵架的人,那个辩论是无益的辩论。我们辩经这个辩论是好的,是帮我们开智慧的。世间人为世间琐事,大家都是我执、我慢很重,互相吵个不亦乐乎,看到那种人的时候怎么样?我们要愿他们,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断见惑,都能够具足正见,“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摧伏什么?摧伏凡夫众生的知见,摧伏众生的妄执,摧伏众生执著于一切万法是实有这种实执,摧伏众生的贪瞋痴的无明,最重要的是摧伏众生的不正见。因为见地不正确,见地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的心难以转过来,所以最重要是断见惑。   为什么我们要反复讲断见惑呢?因为这个是最重要的,见地的确定是至关重要,修行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见地,见地如果不能树立起来,不能有正知正见,哪怕你累劫勤苦也是意义不大。   要能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维护正法的纯净,保护众生的法身慧命。尤其是佛弟子,我就看到很多,所以我看到“于诸异论,悉能摧伏”,我就觉得很有感触,对我们佛弟子非常重要,佛弟子如果不能够摧伏异论,往往修行就难以前进,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徘徊,就会困惑。   比方有些人说,“为什么我学佛多年,还是有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啊?” “为什么我皈依多年了,我还是很多病苦啊?”“为什么我每天诵经,我的事业还是不发达呀?”乃至于“为什么我出家了,天天念佛,我还是烦恼妄念很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啊?问题出在自己的见惑。“我到底临命终时能不能够往生净土啊?”   反正一大堆的问题,每当我听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哎呀,你看,对于那些正见不坚固的佛弟子来说,树立正知正见是至关重要的。真是可怜!用了那么多的时间,竟然只是在形式上面去学会了拜佛、诵经、念佛,但是对于佛法的真实义不了解。”愿解如来真实义是断见惑。所以可见闻法的重要性,一定要珍惜闻法的机会,要护持正法,要护持众生的法身慧命。   为什么学佛多年还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呢?一切不幸之事都来源于自己宿世的业力,所以说“一切不幸来源于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佛陀尚且会示现头痛三日,示现金枪马麦之报,何况是凡夫呢?   佛陀示现是为了告诉我们因果不虚,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看,琉璃王攻打迦毗罗卫国的时候,释迦族的人被屠杀殆尽,佛陀的神通智慧浩瀚无边,你能说他不能够保护释迦族吗?或者他不愿意保护释迦族吗?佛陀愿意去看着他们释迦族的人被琉璃王杀掉吗?绝对不是。   在佛陀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大慈悲心之中,是平等地护佑一切的众生。但是如果众生恶因、恶缘都成熟了的时候,佛陀也是无能为力了。   你看释迦族为什么会被琉璃王杀掉呢?恶因、恶缘都熟了。   恶因是什么?宿世无量劫前,这些被屠杀的释迦族人都曾经吃过一条大鱼,这个琉璃王就是那条大鱼的转世。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他也是这个大村庄里面的人,他虽然没有吃鱼,但是在鱼头上敲了三下,现在成佛了,都要示现三天头痛。这是恶因。   还要有恶缘,恶缘是什么?   恶缘是现在今生今世琉璃王他还是小王子的时候,被送到迦毗罗卫国来学习。   因为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种姓很高贵,琉璃王的父亲就求迦毗罗卫国赐一个公主嫁给他。释迦族的人自己很傲慢,不愿意把公主嫁给他,他们就找了一个奴婢之女冒充公主,送给琉璃王的父亲,然后生下了琉璃王。   琉璃王回到舅舅这个地方,到迦毗罗卫国这边来学习的时候,释迦族的人对他很不客气,很轻慢他,侮辱他,羞辱他,说:“这个人是贱种所生。”   他是小孩子好玩,爬上佛陀的那个说法的宝座。那些释迦族的人马上很粗暴把他拖下来,并且把他拖出去。他脚所走过的地方都要把那个土挖掉,挖地三尺。   这样子这个幼小的琉璃王心里面就种下一个仇恨的心,就说:“我将来继承王位以后,一定要消灭你们。”   这样子今生今世不能与人为善,也就造下了一个恶缘。现在恶因恶缘相遇了,“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你看看,虽然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他将五百释种送到天上去。但是琉璃王退兵以后,再一看,五百释迦族的人在大钵里面都化为血水了。因为无济于事,恶报到了。恶因恶缘相遇了,感恶果了,这个不管你躲到哪里去,是不可以避免的。   所以佛弟子一定要具足正见,如何去具足正见呢?应该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恶因恶缘都成熟了,现在恶报现前的时候,要欢喜承受,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怀疑。“哎呀,佛菩萨那么慈悲,是不是对我不慈悲呀?”那样子你是没智慧了,你恶因恶缘都成熟了,肯定有恶报,所以要坦然面对。“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随缘把那些旧业消了,受苦是了苦,消了就好了;“更莫造新殃”,你在受苦报的时候不要再去起贪瞋痴,又造三恶道轮回的业。   第二个是善因善缘成熟了,善果现前的时候不要生骄慢,不要因为很顺利,更加放逸去造恶业,要能够勤勉地广种善因,培植善缘。   第三种是恶因虽然有,但是恶缘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要保持正念。保持正念就能够不造恶缘,你什么时候都与人为善,什么时候都有正知与正见,就会不造恶缘,就身心清净了。虽然会有恶因,但是因为没有缘恶缘,所以也不会感恶果。打个比方,虽然你有一把黑豆子,但是你不把这个黑豆子放到土里面去,也不给它阳光、水分,你放一百年它都不会结果。但是如果你把黑豆子放在肥沃的土壤里面,然后又去浇水,又有阳光,你一边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千万不要让这个黑豆子生起来,不要让它发芽,不要让它开花。”可能吗?不可能。为什么?你有了因,有了缘,肯定会有果。   所以我们保持正念很重要。天台宗有很详细的解说,说一切众生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   第四种是平时我们要能够痛念无常,精进修法。这样子是明白了这一句窍诀:“一切不幸来源于自己”。   第二是为什么皈依多年还会生病呢?   “一切痛苦来源于宿业”,以前造过杀生业,肯定会感短命、多病,这些苦报;以前有犯过偷盗业,肯定会招感饥寒、贫穷的苦报。   学佛以后我们怎么去转呢?不要成为宿命论者,要能够转。一个是要多放生;第二个是不要杀生,不要再结冤仇了;第三个是饮食要调好;第四个是要静坐,练习一下静坐,把身体的四大调和,这样子可以减轻病苦;第五个是万一有病苦的时候,要善巧方便转违缘为道用,利用这个病苦来激发我们的出离心,知身是苦,知身空寂,激发我们的菩提心,对一切众生的苦感同身受,显发我们的空性智慧。这个生灭的身体是空的,是虚幻的,要由生灭的身中显发不生不灭的真性。在我们生病的时候都是可以观修。   这样子就可以重报轻受,可以减轻病苦。为什么?就好像半杯盐,你再加半杯水,这个水一定是不能喝的,太苦了。但是盐虽然没有减少,你把半杯盐倒在一个大桶里面去,一桶水,那水能喝吗?能喝。盐虽然没有减少,但是水多了。同样的,我们做很多善业的时候,修很多善法的时候,我们将自己心转变的时候就能够转违缘为道用。   还有比方说,为什么诵经多年了,好像我福报增长不快,事业还是这个样子?   “宿业亦依暂时外缘生”,要忏罪积福,要修积七圣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与慧财,每一个都可以修很多的福德。   不能展开说了,就说这个信,你要是深信佛身一毛孔功德都胜过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乃至于转轮圣王、有学、无学声闻和缘觉他们的这些功德加起来的总和,还比不上佛一毛孔的功德。这样子的话,我们多在佛前积福忏罪,那是信财。   先有七圣财,才能够容易增长福德,成就世间财。   为什么说我每天念佛,还是烦恼妄想很多?因为你不知道妄念是本空的,你执著于烦恼妄念是实在的,所以它才能够伤害你,才能够让你觉得苦啊!要能够知道马鸣菩萨所说的:妄本空,真本有,了妄本空,知真本有。   所以“恶缘由自分别动念生;妄念亦随迷乱外境生”,一切的恶缘都来源于自己的分别心。为什么会有恶缘?因为你自己有分别心。一切的分别心,一切的分别妄念都是因为自己的实执,自心随逐于迷乱显现的外境,执著于外境是实有,所以就产生分别妄念。   其实外境是相虽有而体无,体就是空性。好像镜子,一切人走过来,一切动物走过来,一切鸟飞过来,这个镜子里面明明了了显现出来,这是相,显现这些人、动物,种种的相。但是它的体有没有?没有。但是这个比喻是不得已的一个比喻,镜子它还有一个实体。实际上我们明白相有体空,缘起毕竟空,这个诸法空相是真实相。   我们临命终时到底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迷乱外境遮障解脱道”,要斩断攀缘外境的生灭相续心,你只要斩断了,只是一小段的念佛成片都能够往生;再一个要具足信、愿、行,要深信极乐世界就是我真如自性的家乡,这样子你一定能够往生。你以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家,就心有疑虑。要知道,要能够悟入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回归我们本觉之家,就很有信心。你自己的家,一定能够随时随地,随时随刻想回去就回去,“自是不归归便得”,想回去就可以回去。   好像法华里面的“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舍父逃走。同样的,我们自性功德宝藏,本觉功德宝藏是大富长者,但是我们的妄念舍父逃走,让我们贫穷孤露,本具的福德智慧不能显发出来。   所以我们要知道随时随地可以回去,为什么?那是我们自己本觉的家。念阿弥陀佛,能念之心就是始觉,观照的智慧,所念之佛就是本觉,实相的理体。所以以始觉念本觉,成就究竟觉,就是不二法门。“是心作佛”是始觉,“是心是佛”是本觉,始本不二。所以我们有这样子的信心怎么会不往生呢?一定往生。   所以要记得我们这几句窍诀:   一切不幸来源于自己;一切痛苦来源于宿业;   恶缘由自分别动念生;妄念亦随迷乱外境生;   宿业亦依暂时外缘生;迷乱外境遮障解脱道。   能够知道都是迷乱显现的外境,没有实体,我们就当下解脱,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看到那些吵架的人,那些争论的人,那些困惑的人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能够断见惑,能够长养法身慧命!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看到从事正当职业,正命自活的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远离五种邪命,能够清净自活!长养法身慧命是“得清净命”。   五种邪命。“能离五邪,方为正命”,这个出家人要能够离五种邪命:   第一个是诈现奇特。故意做很奇特的样子,装模作样,装神弄鬼,显得他很有修持的样子,这样子是邪命活,是诈现奇特。   佛教界有一句话叫做,“和尚不作怪,信众不来拜。”这个就很糟糕,这个是僧俗都没有正知正见。这出家人没有正知正见,他故意装模作样去作怪;居士他也没有正知正见,看到那个诈现奇特,以为这个人真有本事,真有修证,马上迷迷糊糊就跟着去,跟着去顶礼,去拜了,也不管他正和邪。这个就僧俗都没有正见,都很糟糕。   第二个是自说功德。以傲慢心,为了求利养的缘故,自己称赞自己。“哎呀,我有什么什么修行功德,我打坐又看到光了,又看到什么了……”这个都是邪命自活。当然,如果是说佛菩萨的功德,令众生生清净心,这个是善巧说法。   第三个是占相吉凶。这个是邪命活。给他人去打卦,算命,预言吉凶是邪命活。   第四个是高声现威,令他敬畏,假装威仪。有人来了故意装模作样,坐得很端正,一走了,马上就很放逸,这样子是假装的,这样子是邪命活。   第五种是为名闻利养之故而说法。他不是为了令众生解脱,内心没有慈悲与智慧,只是为了让我名气很大,让很多人来供养我。这样子的是邪命活,这样子是贩卖佛法,没有悲智,是邪命。   所以“见正命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清净命”!   世间来说,是要以正常的职业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从事正当的职业,不要做那些杀生,卖鱼钩、渔具、渔网这些;乃至于受菩萨戒不得沽酒,不要卖酒。   另外,要远离这个五种邪命是正命,正命而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内心清净,长养法身慧命。这样子是得清净命。“不矫威仪”,不会去矫饰自己,去假装威仪之相。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看到国王的时候,看到总统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念这个偈颂。“哦,那我们很少有机会了。”不是,其实要广义地来说,什么是王呢?世间有成就的人,在他那个领域有成就都可以称为王——比方说石油大王、成衣大王、电脑大王、手机大王这些,有成就,在他那个领域有影响就是王。   见到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里面有成就的人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子地发愿:愿一切众生不单单是成为世间财富之王、世间事业之王、世间成就之王,而且愿一切众生还能成为法王,恒转正法。   于法自在,善能说法是法王;圆满成佛是法王。证入空性智慧,证入不生不灭的本体,就没有生老病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不同于世间的王,世间的王容易被人篡夺王位,法王不怕被人篡位。   怎么修才能“得为法王”呢?   第一个是自己修持佛法,具足内证功德和殊胜的法相。   第二个是自心能够摧伏烦恼怨敌,是勇士之王。   第三个是引导众生走向解脱是人中之王,好像国王一样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第四个是降伏我执之魔,降伏人我执、法我执,断实执,成为具大威神力之王。   第五个是勤修福慧二资粮,成为富翁之王。内在的内证功德很丰富,福德智慧精进地去修积,就是七圣财很丰富,是富翁之王。   第六个是彻底地断除自己的一切过失和烦恼,成为众生的大医王。   能够这样子是“得为法王,恒转正法”,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能够恒时地在语默动静之中都为众生说法。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看到王太子的时候,王位继承人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发愿。广义来说的话,一切的学者,一切的学生是王子,因为他们是继承人类文明,是继承人。所以看到这些学生的时候,也可以念这个偈颂,你家里面有个小孩子读书,送他出门都可以念这个偈子“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一切的技术人员是王子,因为他们能够继承工巧明。一切的歌星、演员,乃至于那些声韵学家、诗人,这些是王子。为什么?他们继承声明。一切的医生是王子,他们继承医方明。   其实一切的佛弟子更是王子,能够继承内明,能够继承解脱的方法,走向菩提觉悟之法。所以内在本具智慧显明,显现明了,究竟证悟,弘传佛陀智慧之法,这样子都是佛弟子的责任。所以一切佛弟子是王子。我们师兄弟见面的时候,也可以念“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更广义地来说,一切人都是王子。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竞选总统,这样子的话,他都有可能去继承王位为王子。所以说看一切人都可以修这个偈颂“从法化生,而为佛子”。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依佛法的真理而生活,而成长,成为法王子!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公案,是印度的祖师商那和修如何去度化四祖优波毱多。商那和修他也是法王子,他怎么去继承法王之位呢?我们知道印度祖师传承,大迦叶、摩诃迦叶,二祖阿难,三祖商那和修,四祖优波毱多……三祖商那和修他是怎么去承继王位的呢?他怎么从阿难尊者这边得到传承呢?   阿难尊者,我们都知道他是斛饭王之子,是佛陀的堂弟,多闻第一,总持法藏。后来阿育王作偈子赞颂他:“面如秋满月,目似净莲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一切佛法都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阿难心。所以阿难尊者对我们众生的恩德极大。阿难尊者尤其是对于出家的女众恩德极大,因为阿难尊者请求的缘故,佛陀才开许女众出家。   阿难尊者,阿难陀,庆喜,他出生的时候刚好是佛陀成佛的时候,这边接到佛陀成佛的喜讯,那边又得到斛饭王生了一个儿子的喜讯,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庆喜,双喜临门。为佛侍者。   大迦叶尊者到鸡足山,持佛衣钵等待弥勒佛下生成佛。在摩诃迦叶尊者到鸡足山入定之前就已经把祖师位传给阿难了。   阿阇世王,我们学《观无量寿经》已经明白了,他以前是很不好的一个人,不孝顺父母,把他父亲都活活饿死了,因为这样子引起了佛说《观无量寿经》的这个法缘。但是后来,他晚年知道忏悔,受皈依了,很崇信佛法。   有一天,阿阇世王就来拜见阿难陀尊者,说:“尊者,您看,如来入涅槃的时候我没有机缘亲眼瞻礼佛陀。大迦叶尊者他在要去鸡足山入定之前,我也没有见到他老人家最后一面,所以我觉得很可惜。阿难陀尊者,如果您老人家将来要般涅槃的时候,愿垂告别。”请您来跟我告个别,告诉我。   “阿难许之”,同意了。   后来阿难陀尊者他年事已高,就很少为大众说法了,都是由那些弟子们再去辗转教化。   但是有一天,他在经行经过一片竹林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年轻的比丘在念一个偈子,是他的徒孙。比丘在念什么呢?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   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阿难就觉得:“哎呀,糟糕了,念错了!”   他把徒孙叫过来说:“你念错了,如来的法不是这样说的。是说:   “若人生百岁,不闻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而能得闻之。”   你看一个水老鹤,看一个动物有什么用啊?关键是要能够闻生灭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破除凡夫众生的执著,不要有实执。是生灭法,是生灭不已的,不要在虚幻的生灭不已的法里面去起贪瞋痴,要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所以“不如生一日,而能得闻之。”哪怕你只生一天……。活了一百岁,如果听不到如来的妙法,那都很可惜;哪怕你只生一天,你有机会有幸听到佛说生灭法,破除众生的实执,让众生证入诸法空性,能够知诸法空相,悟入法性。这样子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后来这个年轻比丘就去问他的师父,说:“师父,师公跟我说那个偈子您教错了,应该是念,‘若人生百岁,不闻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闻之。’”   他师父没有开悟,没有证道,就很要面子,他说:“哎呀,你不要听他的,阿难陀尊者他已经年事已高,已经老朽了,昏聩糊涂了,他教错了,你按照师父教的没错,你照念!”   这年轻比丘也没智慧,以后又还是这样子照念。   下一次阿难又在那里经行,又经过那片竹林,还是看到年轻比丘在念,“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阿难就想:“哎呀,缘份已经尽了,教化众生没有什么缘了,也不听,也不信受了。”   他就决定入般涅槃,然后他就专程去到阿阇世王的王宫,因为他想起来,我以前跟阿阇世王有个约定,我要有信用,就去王宫告别。   去到的时候是中午,阿阇世王缘份也差一点,正在午睡。到了王宫门口,守门的人就说:“大王正在安寝,不可以闻。”我不可以把尊者您来这个事情去禀报他。   阿难就回答:“俟王觉,当为我说。”等到国王醒来了,你帮我告诉他,转告他,我要到吠舍离那个地方去般涅槃了。   阿阇世王中午睡觉就做了一个梦:一开始梦很好,梦到一个很庄严的宝盖,七宝璎珞而为严饰,千万亿众共襄瞻礼,无量众生都在围绕,都在瞻礼这个宝盖。但是突然之间就一阵狂风暴雨过来,马上把这个宝盖的伞柄吹折了,那些七宝璎珞都掉到地上来了。   他就惊醒过来,一惊醒过来以后,这个守门人就进来告诉他,具白上事,说:“阿难尊者刚才来向您辞行。”   阿阇世王他对阿难尊者很有信心,就失声号恸,如丧考妣,痛哭流涕;马上就一直追赶阿难陀尊者,追到吠舍离城,那个恒河边,因为恒河的这边是属于阿阇世王的,那一边是属于吠舍离王的,阿难尊者在恒河的中间,两个国家以河为界。   他一路追过去,看到阿难陀尊者在恒河上空跏趺而坐,现神通。   “王作礼说偈”为阿难陀尊者作礼,顶礼尊者,然后就说一个偈子,劝阿难尊者继续住世。就说:   “稽首三界尊,弃我而至此。”   顶礼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面最尊最贵的人天导师阿难尊者,禅宗祖师,您舍弃弟子而来到恒河上空,弃我而至此。   “暂凭悲愿力,且莫般涅槃。”   请您以您的大悲心和度众生的愿力,暂时能够听弟子的劝导、劝请,不要般涅槃。   那一边吠舍离王也听说阿难陀尊者来了,他也很高兴,马上也带了很多的大臣和军队守在河的这一边。   他也劝阿难尊者不要入涅槃,就说:   “尊者一何速,而归寂灭场。   愿住须臾间,而受于供养。”   尔时阿难见二王劝,乃说偈言,阿难陀尊者看到两个国王都劝他住世,就说法:   “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   涅槃当我净,而无诸有故。”   你们两位国王不要为我般涅槃这个事情去悲哀、去苦恼。要知道一切的示现都是有生必有灭。 “二王善严住”,劝你们都能够一定要善巧方便来修习善法,来庄严自身,来安住身心,以善法为庄严,以福德智慧为庄严。   这个时候就山河大地六种震动。因为尊者要示现般涅槃了,所以六种震动。   雪山之中有五百仙人,睹是瑞应,飞空而至。在雪山里面修道的五百仙人,他们看到这个瑞相,六种震动,马上就以神通力飞空而至。   礼阿难足,白言:“我等于长老,当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   阿难受请,为说大法。   这五百仙人是阿难陀最后度化的弟子,而且五百仙人里面,最后度化的这批弟子里面就有一个是法王子,是承继祖师位。   五百仙人里面有两个人根机很利,智慧很广大:一个是商那和修,一个是末田底迦。听闻阿难陀尊者说法,现场就证得大阿罗汉的果位,马上见惑、思惑都断尽了。   阿难知为法器,他让这个前面已经证得果位的五百大阿罗汉,那些大弟子为众仙人出家受具,为他们受具足戒。并且就当场传法给商那和修,而告之言:“昔如来以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迦叶入定于鸡足山中,而付嘱于我。我今将灭,用传于汝。”我现在要示现般涅槃了,所以我把这个正法眼藏传给你。   他就有个传法偈(祖师传法位都是有个传法偈):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什么是“有法”?什么是“无法”?什么是“无无法”?“有法”其实是指缘起。我们现在这个传法,开示,都是开示佛法,令众生以这个因缘,以这个缘起令众生觉悟是始觉。“无法”是不要执著于法。法无定法,要由相而见性。“无无法”是功德聚,是圆满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从法化生”,为法王之子,为王子,能够“绍隆佛种”!   然后阿难尊者传法以后,就踊身示现十八般神变,在恒河的上空就示现般涅槃了。然后阿难尊者就想,我如果般涅槃在一边,在一个国家,两个国王肯定会起争夺。他就在恒河上空的中间示现般涅槃,然后自己身上就出火把法体烧掉了。很奇特的!一烧掉以后,这个舍利子两边就分了,自然地落到恒河的两边。然后两个国王都收取舍利来建塔供养。   我们去印度朝拜的时候,看到一个阿育王石柱在吠舍离,那是阿难尊者石柱,猕猴池也在那个地方。就是吠舍离王为了供养阿难尊者的舍利而所建的塔,后来阿育王在那个地方立一个石柱来纪念。并且他的舍利,人间是这两个国王所供奉;然后天上的天人也有请到天上供养;娑竭罗龙王也请到龙宫里面去供养,因为在恒河上空示现般涅槃的,有一些就给龙王请走了。   这样子是为王子。   所以我们佛弟子之间互相见面要修这个法: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为王子!我们家里面有小孩子读书,也愿他成为王子!我们看到一切人都愿他成为王子!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明天上午九点钟我们继续学,回向。   第七讲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   色相无有边,普现于世间。   佛身一一毛,光网不思议,   譬如净日轮,普照十方国。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来!为了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学习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慧,在生活之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不废佛法而行世法,能够依照佛法以佛法为指导,来做好世间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今天进入到《华严经·净行品》的第七次学习。   昨天下午我们已经讲到了“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愿我们每一位同修都能够速疾地成为如来的法王子!也愿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从法化生”!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这个偈颂: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长者就是指社会贤达。如果我们见到社会各界的名流和社会贤达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善巧用心:愿一切众生都能有明断善恶的大智慧,都能够业果如理取舍,有世俗正见,而“不行恶法”,不造罪业!这个是最基本的。   提婆菩萨说,先遮止非福,就是先不造恶,先有世俗正见。中间就通达无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知道这样子修,就是整个的菩提道次第都修了。   我们要能够愿一切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长者,佛教里面,出家人说长老有:耆年长老,法性长老,戒腊、戒德长老。有一些是年纪很大了,我们尊称他为长老;有一些是戒腊很高了,出家时间很长了,我们尊称他为长老;还有一些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悟入空性智慧,圆融无碍,所以我们也称他为长老,法性长老。   这里面的长者,应该也可以包含长老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指一切的社会贤达,能够帮人主持公道,能够明断事理的人,大家都很尊敬他们,很相信他们的人。我们见到他们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有业果如理取舍的智慧,能够不造恶,“不行恶法”!   怎么去“不行恶法”?怎么去断贪瞋痴呢?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月称菩萨说过:“当知惑次第,修持对治法,方能治烦恼,如医治疾病。”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么病。同样的我们要对治烦恼,首先也要能够知道这个烦恼的次第,施设对治的方便。   在《四百论·明断烦恼方便品第六》有说:   “初时愚痴生,中间起瞋恚,   末后生贪欲,每日三时起。”   一般的凡夫每天早上的时候愚痴多一点,偏重一点。一早上起来就开始打妄想,我今天要计划做什么,希求成就什么,然后有一种执著于万事万物实有的心。三毒烦恼里面痴最重,为什么?贪里面也有痴,瞋里面也有痴。其实就是一种实执,执著于万事万物实有,所以才会去打妄想,去做种种计划,起种种希求。所以早上起来是愚痴增盛。   然后整个白天都是瞋恚比较重,忙忙碌碌地去追逐名与利,劳碌追逐。但是因为福报不够,智慧也不够,所以就会有种种的困扰,种种的不如意,所以很容易起瞋恨心,很容易发脾气,整个人都心浮气躁。   到晚上的时候,贪欲心就会很炽盛,容易起来。有一些是因为白天已经有所收获了,有些事情办成了,晚上回来一总结,因为他执著于实有的缘故,就更加会起贪欲,希望明天赚得更多,明天更顺利,这是因于物质而起的贪欲。还有一些是因为放逸,哎呀,今天终于结束了,很放逸,然后就会起男女的贪欲。   所以贪瞋痴在一天之中,我们要了解它什么时候容易起什么烦恼,所以就容易去生起对治的方便,去按照佛法,按照佛陀的教导来对治它,能够“不行恶法”。   我们一早起来的时候要能够发菩提心:愿一切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一早起来就应该这样子发愿:愿我今天度过很有智慧的、很觉醒的一天,不会去起实执,不会去一味地贪求!   白天的时候,我们依《净行品》的开示,见到种种人我们都能够修安忍,都能够如如不动,都能够会相而见性。所以外在的相没有什么圆满不圆满,外在的相虽然有种种缺陷,只要我们内心圆满,一切都是圆满的,因为外在的相是虚幻的。或者我们按照《入菩萨行·安忍品》来修习安忍。这是白天应该要着重的。   到晚上的时候,应该要修习空性智慧,作宝瓶观,我们这个人的身体是暇满难得胜过摩尼宝,观想她是一个宝瓶,想想我这一天往宝瓶里面是装了烦恼的垃圾呢?还是装了福德、智慧与慈悲的种种的功德呢?   如果是装了七圣财,装了种种的功德,我们“修道欢喜,自庆不傲”;如果是有造作种种恶业,要按照四正勤来断恶修善、来忏悔,忏罪积福。这样子就能够做到“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接下来是: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前面一个偈是断恶,这个偈就是“习行众善”。   大臣是执行国家政策的人,广义上来说,是指一切的执行者。所以“若见大臣”,并不是说你看到那些大小官员才去念修这个偈颂,当然也是。但是广义来说,一切的执行者,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都可以心里面念这个偈颂。看到一切做具体事务的:好像收电费的,收水费的,送牛奶的,送报纸的,送通知的……总之日常生活之中跟我们接触的这些人,他是来执行一些具体事务的。我们见到他们的时候都能够“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大臣要正念来处理事务,不生邪念,不要贪污腐化。同样的,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不被贪瞋痴三毒所腐化,不被六尘所诱惑,不会贪恋五欲。众生造贪污就是贪恋五欲。   大臣管理人民的时候要能够大公无私,所以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无我利他。“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何相状,恒以正知及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这样子是“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学到这里,我们第六大类的五十五个偈颂就学习圆满了。   (七)到城乞食时愿   以下就是第七大类,到城乞食时善巧发愿,有二十二个偈颂。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城郭,以前的城市,为了保护安全,冷兵器时代,所以他就会造很高的城墙,有外墙,有内墙,乃至于在里面还有王城。   广义地来说,其实我们现在来修这个偈颂,是看到一切围墙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修。乃至于我们看到高速公路和马路两边防护栏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善巧用心,因为这些栏杆也是保护安全的。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持好佛戒,佛戒如城郭,能够防范贪瞋痴三毒的攻击,能够防止内心去起分别,执著,能够防止犯罪!所以我们守护佛戒,就是如见城郭一样,应该愿一切众生心无所屈,不为烦恼妄念所动!能够持戒清净就“心无所屈”,心里面没有恐惧,没有惊慌,信心、道心都能够无能胜,都能够增上。   心里面如果有所屈就会懈怠。懈怠之相有很多种:   第一个是虽然生起了无常心,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但是跟家人,跟朋友谈天说地的时候,就会随他们的分别念而懈怠,耽误修法。所以这个时候要提起正念来,念修此偈,“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得坚固身”就是证入空性智慧,成就金刚不坏身,悟入不生不灭的法身。这个是不可坏的坚固身,“得坚固身”。法性身、空慧身是坚固身。   第二个是虽然领悟到经论智慧,并且对三宝也有恭敬心,有信心,但是整天都是忙忙碌碌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占用了宝贵的时间,不能够脚踏实地修持。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要念修此偈,猛醒回头,放弃去经营那些琐碎的事情。   苏东坡有一首词里面说,“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凡夫众生很难做到。白居易诗上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所争的那些名利就好像争夺蜗牛角上的那一点点空间一样,微不足道。我们的身体又很脆弱,石火光中寄此身,好像电光石火一样,一刹那就灭了。为什么还要把宝贵的人身去浪费呢?本来这么难得的一个解脱的机会,而且一刹那就可能会失去,我们为什么还会不去修持,不去求解脱呢?这样子是很愚痴,不开口笑是痴人。   第三个是虽然已经了知到今生的琐碎事情都是毫无意义的,都是烦恼之因,但是因为亲情牵扯的缘故,不能够舍弃今生今世。   在这个时候就要修持轻现世、重解脱,要修持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虽然事上我们能够去做好它,并且就在做事里面修行。关键是我们的心不要执著在外境上。所以要能够不可得为世间意。所以不是说事相上放下,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我们的心不分别、不执著,心放下。   第四个是虽然具有甚深的法要传承,法本也有,万事具备,他心里面也很想修、很羡慕修法,但是不能够实修。要念修此偈,提起正念来。   第五个是虽然广闻博学,但是不能够利益自他,不能够付诸于实践。所以要念修此偈,起实修,成为一切众生依靠的城郭。   第六个是虽然懂得诸法实相,“虽懂实相见解平庸死”,虽然他有很殊胜的见地,诸法实相呢,他都通过推理,通过学修已经理解了,有了解悟了,但是不能够依见起修。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要念修此偈,来实证不生不灭的坚固身。   “得坚固身”是成就空性智慧,“心无所屈”是能够不懈怠、勇猛精进。城郭能够保护城里面的众生不受伤害。同样的,我们要守持佛戒,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不受伤害,保护我们的正知正念不受染污。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看到首都的时候要修此偈。城郭是外城,王都是内城,好像紫禁城,是皇帝所居住的地方——内城。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荟萃之地,是最繁荣、最发达的地方,是全国的中心。所以我们如果引申开来,一切的中心都是王都,都是“若见王都”,都可以修这个偈子。   我们每一个人家里面有一个中心是客厅。我们全家人都会聚集在客厅里面讨论、谈话、交流,所以我们进入客厅的时候要念这个偈子,“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聚集六度四摄的功德善法,心里面恒生喜悦和法喜之乐!   对佛弟子来说,佛堂是他的中心,所以我们进到自己的佛堂拜佛的时候,要这样子地来善巧用心。对于生意人来说,公司是他的中心,到公司的时候也应该要念修“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不单单是成就世间事业和集聚世间的财富,而且要积累七圣财的功德。世间财富是生灭法,积累再多也是一场空。七圣财、功德财是出世间善法,能够恒随我们,能够让我们走向解脱。   “功德共聚”,首都是聚集全国的人才和物质精华之地,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聚集福德智慧的功德,心恒时与功德法相应就可以成就永恒的解脱之乐!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林薮,小森林,小片的树林;也可以指我们修行人的阿兰若处,离开人群的寂静处,便于我们清修。我们看到树林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成就,都能够证解脱,为诸天及人赞叹崇仰!   我们一直说依止静处,但是我们首先一定要懂得实修的窍诀。如果你没有懂得实修窍诀,没有树立正知正见,没有懂得佛法,你就去一味地住于寂静处,那只是虚耗光阴,毫无意义。无垢光尊者就说过,“没有懂得佛法就妄想闭关,妄想住山,是恶劣法器。”就列举了恶劣法器的几种形象,我们比较一下,看我们是哪种根器?   第一个是虽然长久修行,但是没有调伏自心,纵然居住于静处,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好像树林中的野兽一样,虽然长年累月地没有离开过树林,寸步不离都在深山之中,但是仍然它的心性还是很暴恶的。就比喻如果我们心相续没有调伏,也没有懂得调伏心相续的实修的窍诀,一味地就觉得这个世间太吵闹了,我要去找一个地方静修。这样子的人是虚耗光阴,毫无意义。   第二个是虽然表面上通达经论,但是不能降伏烦恼,令贪、瞋、痴、慢、疑五毒滋长,也是毫无意义。好像鹦鹉一样,虽然会说人话,会模仿人的语言,但是毫无意义。   如果只是表面通经论,不能够用之于实修就是被经所转,口念心不行,虽然学了很多经论都毫无意义,甚至于学得多了以后,他还增长慢心。所以麦彭仁波切就说过,“言不为主修为主,不修仅说如鹦鹉。”   第三个是虽然出家依止了师长,依止了具德的上师,但是不知道求法,虚度光阴,只是每一天都迷迷糊糊做一些琐碎事情去度日,不懂得修心窍诀。就好像一个人到了大河边,仍然还会渴死一样的,已经有很多修心窍诀可以求,不懂得求法,并且也没有兴趣,只是懒散懈怠度日,这样子是恶劣法器。这个大江、大河、大海里面的水再多对他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四个是虽然求到了修心的窍诀,但是不能够用之于实修调心——携带无义如药方。好像我们做功课一样,每天拿起经本来念一念。然后就想着一定会有一个什么功德从天而降,没有用来修心,只会打这些妄想。那些只是种一个解脱的远因。所以一定要明白,一定要实践。   第五个是虽然获得了修行的暖相,但是没有进一步地证悟深层的心性本体,修行无义如同入外道。他有一些传承,也有一些实修窍诀,也有做了一些实修,去观修气脉明点,并且还获得了一些证量,好像空中能够飞翔,入火能够不烧,入水能够不溺,这些种种的神通,入地能够无障碍。但是要知道这些神通不是解脱的正因,所以不要一味地求这些生圆次第,而应该是先修好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慧,唯有智慧才能够让我们得解脱。   第六个是虽然修苦行,身体也勉强安住不动,但是内心没有真实地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的功德,这种苦行和修静坐都是毫无意义。好像旱獭一样,草原上有一种旱獭,冬天的时候它会挖一个洞,在洞里面三个月不动,如如不动;冬天来的时候青蛙也会找一个地方去冬眠,也会不动。你打坐能够像青蛙一样三个月不动吗?能够像旱獭一样三个月不动吗?就算是能够,如果你的心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也是毫无意义,因为不是解脱的正因。   所以我们要知道见到树林的时候要精进修行,要能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解脱,得到为天人之所尊敬,之所叹仰,但是也要先知道实修的窍诀,要闻思修行。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到村落里面去托钵乞食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发愿。   广义来说,里,是里廛,是村落,现在城市里面应该说就是一个小区。我们每当进入到一个小区的时候,我们要善巧用心:愿众生都能够入一真法界,心里面没有分别执著的障碍!   乞食,佛陀制定出家人的乞食法,是最多可以连续托钵七家。拿着锡杖,振锡杖,如果这一家有人供养就好;如果没有再走第二家,乃至于第七家;如果到第七家都没有,就不能够继续去托钵了,应该要马上返回来,那就说明自己今天这个福报不够。   心里面应该没有障碍之相,所以要入一真法界,“心无障碍”。我们心里面有障碍是什么相呢?心里面有障碍就会有种种的贪瞋痴。   第一个是如果没有舍弃今生,就会在寂静处呆不住。前面说我在寂静处去学习,去看书几个月。但是他后面就开始打妄想了,老是在做计划了,没有断掉对世间的贪执,几个月以后就会妄念纷飞。   第二个是未通宗法自心为法缚。执著于自己这个宗派,不知道一切法门都是工具,他就会对其他的宗派有一个贬低的心,很容易就造谤法的业,这样子是心有障碍。   第三个是未生禅定垫上坐不住,坐垫上面坐不住。   第四个是没有善妙的对治窍诀,所以不能够战胜散乱,都是心有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前面是“入里乞食”,愿众生“入深法界”。比丘托钵到了人家门口的时候要这样发愿。引申来说就是我们探亲访友的时候,或者是办事的时候,踏进门之前要善巧发愿:愿一切众生入于“佛法之门”!   “佛法之门”,首先是什么门?皈依,其次是发菩提心,再次是灌顶。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皈依三宝,入佛教之门!愿一切众生都能发菩提心,入大乘佛法之门!愿一切众生都能受灌顶之法,入大乘密宗之门,乐空双运,乐上生空空愈广,证入更广大的空性智慧,光明和幻身双运,入金刚喻定圆满成佛!都是入一切“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到了人家家里面去接受供养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进入佛乘!直接成佛的法,是我们心里面所喜乐的,不会停滞于化城,不会去单求自利,不会去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之果,而是普愿众生同发无上菩提心,求成佛道,最后连成佛也不执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样子是“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三世平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现未三心不可得,这样子是“三世平等”。   我们最初的发心,中间的广修六度,最后的自性彻底开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都是不要起实执,而是能够以如幻的智慧来起如幻的修行,并且证入空性智慧。这样子是“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在这个意义上面也说,初发心即成正觉,这个是华严的教义;修德有功,性德方显,都是“三世平等”。最初发心是依于我们的真如妙心而起;中间的修六度万行,也是依我们的真如妙心而修;最后圆满成佛,也是彻底显发我们的真如妙心。所以说也是“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要去托钵的话,我们总会遇到两种人,一个是愿意布施,愿意供养的人;还有一种是不愿意的。   遇到那些不愿意供养布施的人,不舍的人,要当愿众生不舍离殊胜的解脱功德之法!心里面不要起反感,说:“哎呀,这个人这么小气,业障重,没福报,不懂得供养福田!”这样子就是你自己有分别心,有执著心了,你的心不清净了。既然他是不舍世间的食物,你就要同时祝愿他和一切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这样子是善巧用心。   “胜功德法”,所以我们就知道不是人天福报,而是解脱,而是超出三界之法。究竟处是指圆满成佛之法。   要成就“胜功德法”,也需要掌握学修的窍诀:   一个是,为利众生坚持菩提心。五大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和六大明点菩提心。尤其是现在来说,我们对于世俗菩提心一定要坚持,要起实修。   第二是,为积二资安住波罗蜜。要安住于六度而修积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第三是,为修智慧精通诸法语。为了成就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我们要精通如来的三藏十二部,要知道一切佛法都是一个补特伽罗成佛所必需。   第四是,为修禅定居于寂静处。   第五是,为舍诸行行持头陀行。为舍弃世间无义的诸行,要行持十二头陀行。   第六是,为成胜果恒时敬上师。为成就最殊胜的果位,要恒时恭敬上师。   这样子能够成就“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遇到那些能布施,能供养的人,也愿供养的人和一切众生都能够不单单是舍食物,而且要舍离内心的贪瞋痴!这样子就能够永不历三恶道苦。   《中观四百论》上面说:   “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   谁说自卖身,称汝为智者。”   只是顾今生今世未来的那些名与利,而不会顾及到生命将要灭尽,不会恐惧失去宝贵的解脱机会;只会去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来换取世间的名与利,好像卖掉自己的身体去换将来的名利一样,实在是愚痴,好像拿摩尼宝去换糖果一样,实在是没有智慧。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看到空钵,托钵七家都没有供养,这时候要这样子地善巧用心。引申就是看到一切空的器皿的时候,我们看到水杯,看到碗是空的,都可以这样子地发愿:愿众生“空无烦恼”,“其心清净”!成就清净心,如镜映物,事来则应,事去则无,不起执著、分别,如“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这样子的不会去留恋,有事就不怕事,无事不找事,不起贪瞋痴。   所以未得供养的时候,空钵而归的时候要不起瞋心。引申起来说就是我们事业不顺利的时候,小人很多,办事失败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自身不要起烦恼,要明白起瞋恨心,做事不顺要起瞋恨心,它的过患要能够明白。经典上面说过一个公案:   过去的古佛燃灯佛时候,当时有两位修外道的梵志,一位叫做贤慧,一位叫做爱法,是两兄弟。他们同时就皈依了燃灯佛。   贤慧梵志对于燃灯佛有极大的信心,他就很恭敬地跪拜在地上,将头发散开铺在地上,请佛踩着他的头发走过去。佛陀当时就为他授记说:“你将来过九十一个大劫将要成佛,德号是号为释迦牟尼。”   他另外那个兄弟爱法梵志,在那个时候他就生起了瞋恨心来,就以恶语骂燃灯佛,说佛不应该踩在贤慧的头发上。以此瞋恚恶口的因,爱法就堕落于旁生道之中受九十一个大劫之苦。   后来因地的贤慧已经成佛了,成为了释迦牟尼佛,爱法梵志仍然还在旁生道之中,转生为一条非常巨大的大鲸鱼在深海之中。   有一次有一群商人就入海采宝,其中有一个商人眼睛就很尖,他就说:“你们看,哎呀,海的前方有一座高山,那个山里面好奇怪,有两个太阳!”   他们前面很高兴,以为可以到高山里面去采宝了;但是后来等到海船靠近的时候才发现糟糕了,为什么?那个不是高山,也不是什么两个太阳,而是一条很巨大的鲸鱼,两个太阳是它的两个眼睛。   然后鲸鱼也发现了这个大船,它就马上吸海水,让这个船顺着海水流到它口里面去。因为它很巨大的缘故。   正在非常危急的时候,商人之中有人是皈依佛陀的,马上就大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鲸鱼一听到,马上就想起九十一个大劫之前与释迦牟尼佛同为兄弟,但是因为起了一念瞋恨心的缘故,一直在堕落。所以它就回忆起九十一个大劫的痛苦的经历,就知道了一念瞋心起的过患,所以就绝食而死。   因为它对于过去的恶业有忏悔心,对于释迦牟尼佛有信心,所以以此功德就转生为人。后来长大以后,就值遇到本师释迦佛,在佛陀晚年的时候,能够在佛陀座下出家,能够成就阿罗汉道。   我们做事不顺利的时候,要能够愿一切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要忆念起爱法梵志这个公案。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如果很顺利的时候,我们去托钵乞食,看到钵中盛满了食物,有人供养恭敬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子地来观修:要愿众生成满一切善法,不单单是滋养色身,还要长养法身!也引申为我们用餐的时候,在盛饭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不单单是物质享受非常丰盛,能够滋养色身,而且具足修习圆满的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等等一切的善法来长养法身慧命!   我们做事情事业很顺利的时候,不单单是愿我们能够成就世间事业,而且愿我们在修行道上也能够非常顺利,“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得到人家恭敬的时候,要希望他走向觉悟,要祝愿他早日开悟,早日成就!这个是最好的回向。愿一切众生“恭敬修行”,并且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佛法在恭敬中求,为什么?至诚恭敬了,我们就与真心本体相应。   如何正确引导有情修持、修行,“恭敬修行,一切佛法”来出离轮回呢?   《中观四百论·净治弟子品第八》上面,圣天菩萨开示我们:   “先遮止非福,中应遣除我,   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   在引导有情修习正法出离轮回方面,佛陀他有种种的极为善巧的菩提道次第。   对于初入佛门者,是先跟他说有,你先跟他说空,他容易有一个断灭空。先跟他说有,先跟他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样子他很有欢喜心,然后他不会去造恶业了,他会努力去为善。所以要先遮止这些非福德善行的恶业。   先开示他作恶一定会堕三恶道,修善法能够生人天,给他说因果法门,让他们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成为下士道的法器。   中间就宣说人无我,为他们抉择五蕴非我等等法门,“照见五蕴皆空”,能够断人我的偏执,能够成就人无我,能够破实执,能够证得偏空涅槃,这样子是成就中士的法器。   “后遮一切见”,断法我执,成就法无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无定法,不要执著。法,我们要知道,一直强调法只是工具,只是让我们更好地在生活之中能够很圆融,很善巧,具足慈悲与智慧,这样子教导我们的一种工具,一种教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生活中间去实修。   马祖道一禅师说,“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开示我们如果你要取善舍恶,都是说明有造作法,都是有为法,因为你执著于它实有。   当然,我们最初肯定要能够先身心调柔,要身心清净,更接着我们连法也不执著。如果你要去观空入定,也是造作法,有为法,都是不究竟之法。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这个就是一针见血了。我们所见的一切外在的境界,对于开悟的人来说都是见到我们的真如妙心。   “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则迷自本心,悟则悟自本性。”如果我们随顺我们不生不灭的理体就是悟,随顺我们贪瞋痴的情念就是迷。   所以我们得到人家恭敬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先不造恶,修行善法;“中间遣除我”,能够成就人无我;“后遮一切见”,断法我执,乃至于成就一切种智!   这样子地来按菩提道次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遇到不恭敬的人的时候,心里面想:不恭敬我没关系,希望你不要去做坏事。这个是凡夫最初的修心,应该要这样子修。更进一步,应该是遍缘法界,称性起修,愿一切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并且我们自己反观自心,我们自己对一切众生都要能够保持恭敬心,不管他的外相是怎样子的,善也好,恶也好,都要能够恒持恭敬心。   因为要知道,第一个是因为一切众生他的本性与佛无二无别。第二个是一切众生都曾经在过去生之中做过我的父母,对我有极大的恩德。“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于我有极重恩德。所以我们要知道“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要孝顺一切众生,帮助他们走向解脱。   第三个是各类众生之中都有菩萨的化现,所以你要以凡夫的分别执著,不一定就造了极重的恶业。好像我们昨天说,菩萨为了帮助度化那个国家的那些狗,他会示现做一条狗。经论里面有很多,说菩萨示现为蝴蝶,示现为水牛,示现为老虎,示现为猪,示现为种种,都是为了看到那些畜生道的众生机缘成熟了,得度的因缘成熟了,所以就会示现去接引它们。   西安大雁塔是模仿印度的大雁塔来建的,印度大雁塔也就是因为纪念一位示现为大雁的菩萨而造的。   所以菩萨以神通观察众生得度因缘成熟以后,就会毫不犹豫地示现下劣形象来度化恶道的众生。好像麦彭仁波切就说过,“我死以后不会去转世做活佛,而是转为飞禽野兽。”以这个饶益众生,以菩萨的大智慧,他知道哪种方式是最能够利益广大众生的,所以自心已经得到自在神通的菩萨,他不一定是安住在净土之中,也不一定是恒时显现庄严的菩萨相,而是随顺因缘。   譬如说:曾经有一位国王,他喜欢微服私访去出游,有一个因缘就与一个贫女相好了,这个贫女就生下一个菩萨转世的男孩。   男孩子长大一点以后,邻居的那些小孩都看不起他,歧视他,都骂他是一个野种,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小孩子回去就问他的母亲,他母亲就告诉他:“你的父亲是国王。”   小孩子就问:“为什么您不带我去见国王呢?您也会有一个依靠,我也能够得到教育。”其实这个因为他是菩萨示现,他是为了度化这个国家的人来善巧示现而已。   然后母亲就说:“我是一个很低贱的贫女,如果我去的话,国王他可能会翻脸不认人,反而会伤害我们。”   小孩子一直缠着,一定要去。这个母亲因为爱小孩的缘故,就没办法,带他去了。去到的时候,国王正坐在大众之中处理事情,很多人围绕着,贫女远远地就用手势告诉国王,这个是你的孩子。   久了国王就看见了,看到远处有一个女子面熟,用手势就告诉他那是他的小孩子。他心里面就明白,但是他不愿意,不好意思承认,他就转过身去,把脸扭到一边去,对那边说话去了。   小孩就马上拉着他母亲,也跟着国王转,也转到那一面去了。然后在那一面,贫女又是用手势告诉国王。国王还是不理她,又转一面。   这时候小孩子就跟母亲说,要母亲说出这个真相。贫女虽然不愿意,但是她为了小孩子的缘故,她也不顾一切,就壮起胆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了。   国王果然就很生气,命令这些侍卫把贫女抓起来,这个时候男孩子突然就飞到虚空之中,然后显现种种的神变,跏趺而坐……现种种神通变化。   男孩子在虚空之中再问国王说:“怎么样?我是不是你的孩子啊?”   国王就慌忙,马上就从宝座上站起来合掌祈祷说:“您是连帝释天都会恭敬的圣者,何况是我呢?”   这样子就接受了王子的教化,王子以佛法调伏全国的人都归于正道。   在很多的经之中都有种种的菩萨示现的公案。所以在一切人之中不一定都有菩萨的示现,你不要看他好像很苦恼,或者怎么样子,不是的。   那诺巴尊者也是如此。那诺巴尊者本来学习佛法已经学得很通了,已经是印度很著名的班智达,但是他在实证上面没有跟上来。   有一次,他正在看经论的时候,就有一个又丑又老的女人走过来,就问他说:“这个经你看得懂吗?”   那诺巴就抬头一看,欸,很奇怪!他就说:“我看得懂啊!”心里面还有一点看不起对方。   然后女人就哈哈大笑,好像很嘲笑他的样子,然后再问他:“你真的懂得这个经里面的修法吗?”   那诺巴说:“我懂得。”   女人马上就痛哭流涕,并且说:“你骗人。”   然后那诺巴这个心就很受震撼,他就知道确实这个经中的深意他没有彻底通达,没有真正地了知佛密意。然后就舍弃班智达之位,去到处求法,以十二种苦行求见谛诺巴尊者。我们现在所流传下来的那诺六法修证次第就是从谛诺巴尊者这边求得的。   那个外相以世间的凡夫来看是很丑陋,又年纪很老的这个女人,其实是空行的化现来教化、来点醒那诺巴的,所以要有平等心。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看到有惭愧、知廉耻的人的时候,看到这些善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具惭耻行”,都能够有惭愧心、羞耻心来起精进修行!   “藏护诸根”,就是要守护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守护,让它们不放逸、不懈怠,是“藏护诸根”。   净土宗的祖师省庵实贤法师,在《劝发菩提心文》里面有开示,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修惭耻心,有惭耻心,“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   我的真如妙心与释迦如来是一样的,无二无别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他无量劫就早已经成佛了,我现在还是迷昧颠倒做凡夫呢?释迦如来他为了度化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已经化身八千次,“累吾化身八千返,为汝说法四九年”,八千次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成佛来度化、来教化我们,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迷惑颠倒,尚做凡夫呢?要有惭耻心,要有惭愧心,要有羞耻心。   “又佛世尊则具备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   非常可耻,觉得很有羞耻心,为什么?你看释迦牟尼佛他心地本具的智慧、神通、三昧、辩才通通开发出来了,所以万德庄严;我们呢?我们外相是烦恼相、业障相、生死缠缚相,虽然心性本体是一,但是相天壤之别,用呢?一个是迷,一个是悟。所以我们现在要起惭愧心、羞耻心,精进修持,“藏护诸根”。   “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是故宜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   就是说我们本有的真如妙心好像无价的摩尼宝珠一样没在淤泥里面。虽然外相呢,外面有淤泥,但是外相有淤泥的缘故,摩尼宝珠的光明显发不出来;但是内在呢,内在的珠子会受损害吗?不会。我们因为没在淤泥的缘故,她的光明显发不出来的缘故,我们视同瓦砾,丢掉她好像瓦片一样,不加爱重。   什么是丢掉我们本具的不生不灭的真心?我们心向外去攀缘,向外去求。不知足,不满足,智慧也不够,福报也不够,什么都是不够,所以才需要不断地向外去求。为什么?因为本具的摩尼宝的心性智慧,这种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德显发不出来。所以要以无量的善法来对治烦恼,好像一个摩尼宝珠被濯,清洗。清洗以后悬在高幢就能够洞达光明,映蔽一切。   “可谓不辜佛化,不负己灵。”不会辜负佛陀对我们的教化,不会辜负自己本具的灵性,本具的真如妙心。这个是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里面的第七种因缘不负己灵。   能够这样子地具惭耻,有惭愧心,有羞耻心,起精进行,“藏护诸根”,守护六根,不放逸,不懈怠。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看到那些无惭无愧,恬不知耻的,狂妄嚣张的那些恶人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舍离傲慢心,舍离我执,知惭识愧,“住大慈道”!因为没有惭耻的人他所做的事情会伤害众生,他很狂妄,很嚣张,会伤害众生。所以现在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舍离无惭”,就能够给众生带来快乐,“住大慈道”,慈能与乐!   菩萨对于那些无惭耻而造恶业的人是倍加悲悯,不会舍弃。《中观四百论·明菩萨行品第五》,上面说了一个比方: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比方是一个慈悲的母亲对于有病苦的儿女是特别地疼爱,如果没有生病,她还不会特别关注。菩萨特别悲悯那些烦恼炽盛、经常造恶业的有情,菩萨会特别地加持护念他们,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引导他们走向觉悟。   以前有一位母亲,她生育了六个儿女,前面五个都品行良好,都有谋生的技能,都比较美满。但是最小的儿子就品行很恶劣,经常到外面去造非法的恶业,去闯祸。母亲对前面五个孩子还不是特别关注,对最小这个儿子却是特别地关心他和担忧他,非常害怕他会受到国王的惩治而遭到杀害,所以非常担忧关注他。   这其实是一个比方。同样的道理,三界之中,那些有智慧的、烦恼轻微的有情,菩萨对他们稍微加以引导,他们就能够自主地走向解脱的正道;但是那些愚痴无知、烦恼炽盛的有情呢?如果不对他们特别地悲悯护念,他们是极难摆脱堕落恶趣的悲惨命运。   因为他自己恶业太炽盛,烦恼太炽盛,业障太重了,所以如果不是特别地去悲悯他们,护念他们,他们要脱离三恶道,脱离悲惨命运是很困难的。   所以月称菩萨说:“一切大悲尊,视众虽平等,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悯。”   我们看到月称菩萨这个开示,应该很惭愧!“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悯。”我们是诸佛特别悲悯的顽劣的儿女,乃至于学佛多年还是法不入心,还是散乱懈怠,而且毫不惭愧,劳斯菩萨久远劫来常垂加护。所以我们要能够猛醒回头,要能够看破放下,要能够与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相应,看一切法都是我的真心。   这样子就是真正地按照文殊菩萨的教导在修行,能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前面是文殊师利菩萨开示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要善巧用心,我们遇到各种相貌、各种打扮、各种职业、各种嗜好、各种性格、各种心愿,种种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有情众生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善巧用心。接下来就是告诉我们托钵乞食的时候遇到的各种状况,我们要能够善巧用心。   从“若得美食”这个偈开始,一直到“若说法时”,总共是八个偈子,都是指我们受用种种食物的时候要善巧发愿。   得到美味的食品供养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满足其愿”!我们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心想事成,都能够知足常乐,都能够由世间的快乐上升到解脱的法乐,满足其正法心愿。   “心无羡欲”,羡:羡慕。怎样子透过吃饭来做到心中没有对立,没有分别,没有羡慕呢?这个文殊菩萨开示我们怎么吃饭。   “心无羡欲”,第一个我们要知道美食和不美食是相对法。如果我们要执著于这个是好吃的,那个不好吃,我们在哪里?在娑婆世界。为什么?有对立。如果我们修证到了“心无羡欲”,那是统一的,就是当下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圆融无碍的,是与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相应的。我们祝愿任何的有情众生吃任何食物的时候,都感到同样好吃,获得满足,心无羡欲。好像佛陀一样,佛陀三十二相里面,他有一相是任何食物到了佛的口中都能够转变成为无上的醍醐美味、醍醐妙味。   第二个我们怎么修要知道。饮食美味与否其实只是个人的感受。比方说有些人喜欢吃榴莲,他就感觉榴莲很香;有些人不喜欢吃榴莲,就认为是不美食,好臭,闻都不想闻。但是其实都只是他们个人的感受而已,与榴莲的本身无关。其实凡夫众生做任何事情都是随着习气产生对立、分别,而流转世间,不知道回光返照。   比方说饮食的时候,有能吃的我,有被吃的食物,就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有了心与境的对立就起分别,就心随境转了,接下来就分别这个食物是喜欢吃的,还是不喜欢吃的。所以我们要能够“心无羡欲”,就转变为圆融统一的境界,心能转境就心境和合,心境合一。   但是心境和合还不究竟,为什么?你有一个心来转境,就表示心和境还是有对立。所以进一步是心与境都交融,能所双亡,感觉不出它们的存在。所以由吃饭的有为法而巧入无为法,巧入诸法法性才是圆融统一的境界,才是“心无羡欲”。   有些人他就起怀疑了,说:“既然无分别,怎么知道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到底是美食还是不美食?”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够知道是美食,就是有分别。既然是有分别,为什么还要说无分别呢?还要说不分别呢?   如果说你这个食物好吃不好吃都不知道,你就跟木头一样,跟石头一样。或者还有一些人他就偏到一边去了,就说:“既然要心不贪著,所以随便吃一点就好了。”对于食物的这个判断真的就麻木不仁了。   这样子修对吗?其实是错误的。这些知见都是凡夫的知见,我们要提升。我们吃饭的时候怎么去修呢?“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首先,我们的舌根接触味尘,是舌根的根性对现前的味尘直接地接收,由触而生受。我们十二因缘法,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这样子触而生受。好吃与不好吃,好吃是乐受,不好吃是苦受,能够敏锐地来判断,这个是正常的。六根的根性,只要是你没有去加上第六意识,把第六意识里面的五俱意识没有跟上去,我们只是简单地一个根与尘相接产生受,这个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你应该更进一步要回光返照就对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敏锐地判断,修行人他应该判断这个食物是美食还是不美食,他是很敏锐的,不是麻木不仁的。所以修行是为了恢复我们生命自然纯真的本性,不是扭曲的、不是麻木不仁的。   其次接下来第二步,圣与凡的差别就很大了,转变就在这个地方。   凡夫他因为受,这个是乐受,那个是苦受,因为受他就生爱,对于好吃与不好吃的受,他进一步就产生喜欢与不喜欢的主观的意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好吃不好吃,喜欢不喜欢,这个是两回事。   你喜欢不喜欢,就已经主观意识参进来了,就有爱憎,就有取舍。对于喜欢的多吃一点,所以就由受而生爱,由爱而生取。取,多取一点,多吃一点,取舍心是轮回心啊!就在这个里面,就在吃饭的时候你就种下了轮回的因。这个是执著于实有的凡夫心,所以六道轮回在目前,继续轮回受苦的业因你就种下来了。   修行人他吃饭的时候怎么样?他是能够回光返照,能够返观我能够尝味道的这个六根根性是什么。舌根接触味尘,产生好吃与不好吃的乐受与苦受,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受不会去生爱,也就到此为止。要回过来,保持智慧的觉照,不会起尘劳心,不会跟着去起,“哎呀,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这个多吃一点,那个少吃一点。”不会起这个尘劳之心,不会妄分取舍。无者无二相,没有取舍之相,无诸尘劳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达摩祖师曾经开示我们。   “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我们遇到色法,去判断它,这个判断力从哪里来?这个都是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的无位真人,都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但是怎么样?凡夫他跟着就会入流,跟着就会顺生死之流,就会由受而起爱,由爱而生取,所以就流转生死了。   修行人已经有受了,他之后马上提起智慧觉照来,来判断,来返观——我能够起乐受、起苦受的本体是什么?我能够知道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它是什么在起作用呢?它的本体是什么?   这时候就是入流亡所,对于外境的食品不执著了,亡所了。   更进一步怎么观修?更进一步就想着,我的舌根在吃食物的时候有了知的功能,我不吃的时候,这个了知的功能存不存在呢?照样存在。六根根性是不生不灭的。好像我现在在说话,你听到声尘,听不到任何声音的时候,这个能闻的闻性在吗?照样存在。这个《首楞严经》里面有很详尽的解说。   所以我们眼睛要在明暗里面做得了主,耳根要在动静的声尘里面做得了主,舌根也要在味尘里面做得了主。   我们要知道,不管你在吃,还是没有吃,根性是照样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你就怎么样?“无不从此法界流”,能够判断的这个作用是从一真法界流出来的。“无不还归此法界”,你现在入流亡所,对外境的判断,外在的相就了然不生,就归到真心本体上来,就“无不还归此法界”了。   所以说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凡所尝味,都是见心,外在显现的一切境界都是真如自性的妙用,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所以这个是心能转境;更进一步能所双亡,能所俱泯,达到圆融统一的境界,就是“无不还归此法界”,就是就路还家。   所以禅师说:什么是禅?饥来吃饭困来眠,都是禅机。   有些人说:吃饭谁不会呀?普通人都会。   禅师就说:凡夫吃饭的时候是不会吃,吃饭的时候都有千般计较,万种分别,都是习气。分别它好吃不好吃,喜欢不喜欢,多吃一点,少吃一点。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想着其他的事情,想着过去的事情,还想着未来的事情。“哎呀,这个好吃,我下次再来吃。”或者“这个不好吃,我下次要到哪里去吃。”都是在想未来。心从来没有能够在当下,而是不缘过去就缘未来,总在妄想之中,所以尘劳就起来了,颠倒梦想就起来了。所以都是习气的奴隶,习气造就了我们,后来我们变成了习气的奴隶。   修行人在吃饭的时候要能够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不会说好吃的特别多吃一点,不会这样子的。心中间没有取舍的主观的取向,没有主观的愿望,这个是戒学;心中间没有喜欢不喜欢的分别念,这个是修定学,“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没有喜欢不喜欢,心里面就不乱,就不迷惑颠倒了,就是自性定;透过吃饭的时候而见到六根的根性,见到真如妙心,安住一真法界,这个是断无明,就是修慧学,所以“心地无痴自性慧”。会吃饭吗?在吃饭里面修戒定慧,在吃饭里面由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   你心和境有对立,有能所,就是娑婆世界。能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就是圆融统一的,就是普贤境界,就是称法界体性而起的修持,就是安住于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   我们一定要消除一个错误的见解:有些人以为,娑婆世界是不好的,极乐世界是好的,极乐世界比娑婆世界好一点,好像美国很发达,我们国家还不够发达,所以我要移民到美国去。   这样子想是不圆融的见解。为什么?这样子说法也是不够圆融的说法。如果说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是对立之法,那就搞错了。六祖大师说,东方人心恶,求生西方,西方人心恶,求生何国?不是说六祖大师他不信净土法门,他是深信净土法门,他只是告诉我们要持戒念佛,要能够心地清净,要能够断生灭的相续心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圆融,有二元对立就很难了。   我们一定要知道,如何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呀?如何能够安住一真法界?极乐世界是不生不灭的世界,你以生灭心去求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透过吃饭,能够达到圆融统一就是进入极乐世界。   好了,我应该是已经给大家供养了醍醐美味,愿大家都能够享用!愿一切众生得美食时,“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下午两点钟我们就是最后圆满的一讲。一起回向。   第八讲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为利有情愿成佛。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起菩提心来!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够共入毗卢性海,同登华藏玄门,所以我们今天下午进入到《华严经·净行品》的第八次学习,应该也是我们圆满的一会。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如果得到的食物是很粗糙,味道非常差的,饮食的美味虽然不可得,三昧的法味却要得到。我们在这个地方把自己的心转过来,虽然世间的美味不可得,我们要成就正受。   三昧是正受,正当的、正常的享受是在等持之中,在定慧等持之中,在三昧之中,在三摩地之中;三昧是正受,不同于饮食的受,饮食的受是物理现象。三昧正受与前面的那个得美食的时候的“心无羡欲”这个境界都是称法界体性,都是圆融体。   其实每一个偈子都是这样子的:不管是从顺境导入,还是从逆境导入,总而言之,无论是顺境与逆境,我们都要归入到毗卢性海,都要归入到一真法界,都能够引到圆融不再对立。   我们世间法来说,是得美食与得不美食,这个是对立法;如果我们导入到一真法界之中,真如自性之中,就不再对立了,就是圆融体了,就是一真法界。   从顺境中来是“心无羡欲”;从逆境中来是“诸三昧味”。我们得到不美食的时候,心里面也没有分别,也没有动念,而是愿众生都获得三昧正受,以三昧为食!   所以一切都是圆融的,每一个偈子就开示我们都是不管在一切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之中,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华严的事事无碍法界。   愿一切众生都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到柔软食的时候,好像吃面条、吃稀饭,这个时候我们愿众生用大悲来熏心,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的智慧花果!这样子让我们身心调柔、清净,堪受正法。   菩萨是“大悲所熏”,并且因为“大悲所熏”,他能够广度众生。在《中观四百论》上说: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   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好像医术精湛的神医一样,很少有他不能够治疗的病。菩萨修习大悲法门,所以六度和四摄法都能够增上,大雄力、威力能够增上。不论众生的根器如何低劣,烦恼如何地严重,菩萨都能够以种种的善巧方便而为教化,能够引导他们走向解脱之境,得到成就。   好像佛教里面有一位护法六臂玛哈嘎拉,是出世间的智慧护法,他以前是一个很凶暴的世间神,残害很多众生。观世音菩萨以“大悲所熏”,示现,就以同事摄接近他,做世间神的妻子,渐渐地改变他的心相续,让他深信佛法,并且修持证悟空性。然后他就发誓愿成为佛教的智慧护法,外现威猛相,内怀慈悲心,非常有力量。还有我们汉传佛教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化现,好像马郎妇观音。这些都是以种种的方便,因为“大悲所熏”的缘故来教化众生。   我们得到柔软食的时候,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大悲心!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得到粗糙的、不好吃的食物,也要转变内心:愿一切众生“心无染著”!食物不好,但是我们也不起瞋恨。也因为不贪著、不贪爱的缘故,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绝世贪爱”,不起对于世间的执著和贪恋!   因为贪爱是轮回之本,但是这个“绝世贪爱”,修持也要能够随缘自在,不要走极端。   我看在修行人里面有两种极端:有一些是因为贪恋世间的享受,所以就会去舍戒还俗;也有一些他是虽然很想修持,但是他又走到另一个极端,没有正知正见的智慧,一味地去折磨自己的身体。   我就有看到过好多,出家人身体很差,非常虚弱,可能四五十岁就好像七八十岁一样了,穿很多衣服都还觉得冷,走的时候,往往好多都是死于营养不良。这样子应该也是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其实不管你得柔软食也好,得粗涩食也好,都是要让这些世间的事情转过来成就出世间法,成就解脱法,不要起分别心。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赵州禅师他年纪很大的时候,还要去行脚参方,为什么?他其它一切时间都能够圆融无碍,都能够心境圆融,但是唯有在饮食的时候,还有一点点的分别念,所以他还会去行脚参方。   我们对这些要能够转化过来,世间一切都是苦,所以要“绝世贪爱”。   不管你高低贵贱,种种人,都一定是被烦恼痛苦所逼恼。有一些受用很丰富,然后也有权势,一切资具自在,但是他身体虽然没有苦,为心所苦——心里面有种种的压力、恐惧、忧愁;福德、福报不够的人,是因为资具不够,而从身体上面也生起苦来。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正在用饭的时候,要作这样子地观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以“禅悦为食”,以法喜为食!   《俱舍论》上面就有说到段食、触食、念食、禅悦食、法喜食等等,九种食。段食,是好像我们人道的众生,一天吃三顿,一段一段地吃;触食,好像鬼神,你要供鬼神的东西,它闻闻这个气味就饱足了;乃至于色界天的天人以“禅悦为食”;乃至于修行人,能够心如如不动,能够以法喜为食。   北宋时候的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子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心无挂碍,只要我们的心不分别、不执著,就能够时时处处都得自在。   我们出家人在用斋的时候,成就禅悦食,古德的教诲是要食存五观:   一个是,“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算一下我今天修持有没有功德,然后知道一粥一饭、一缕一纱,当思来处不易,是很多人付出了很多的劳动才能够成就,所以我们要惜福。   第二是,“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看我的德行是不是应该要接受供养,有没有资格接受供养,我是不是懈怠放逸了。   第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不要贪恋食物的味道,而要由世间味进入到法味。   第四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但是也不可以走到一个极端,要借假修真。我们也要护持好这个身体,只要不执著于她就好了。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是第五观。   其实儒家孔子也说:“君子无终食之者违仁。”吃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绝对不会违背仁义。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仁慈,佛弟子更加应该能够知福感恩,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在用斋的时候都要能够以大悲三念来熏心,来熏习大悲,来体会三昧饭的真味。   这个是我们得到饭食的时候,这样子地发愿。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前面是开始吃饭,现在是正在吃饭了。正在吃饭感受到饮食的滋味的时候,不要只是口感的满足,更加要能够“得佛上味”,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觉悟的无上法味,得到甘露醍醐般的满足;不仅仅是像一般人这样子得到五谷杂粮的口腹之欲的满足,而是得到“甘露满足”,甘露妙法的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我们平时用斋的时候,念这些偈颂都从《净行品》而来。   吃完饭以后不要去留恋,不要去回味。世间的凡夫,不会吃饭的人,他心要么就停留在过去,吃饭的时候心里面老是在想别的事情,当下这一顿饭,反而忘了好好地去体会,好好地借这个境而来修自己的心;要么心就在妄想未来,好吃的想着下次再来这里吃,不好吃的想着我下次到哪里去吃;总是不能够活在当下,不能够安住身心。   再一个方面就是“饭食已讫”以后,就不应该贪恋尘境,吃完了就算了,不应该要去回味。世间人就是说齿颊留香,吃完饭以后还留香,还去回味,那就说明心里面还是尘境未断,还是为尘境所染,有贪恋。不管是美食还是不美食,凡夫众生都会贪染在尘境上,于美食生贪念,于不美食生挑剔。   我们要能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所作皆办”,好像吃饭吃好了一样,我们修一切修行都圆满了,“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觉悟的法要具足,在当下,在现前这一念,都圆满地修一切法,都与真心本体相应,就是修一切法了。这样子就是“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用完饭以后,要为施主祝福,要回向。   佛陀住世的时候,那些大阿罗汉,比丘,他们托钵以后都是做一个回向: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这样子地来祝福,来回向;这个也是说法,这是最简易的说法。   所以其实在吃饭的时候可以修行,《金刚经》里面世尊为我们作了一个榜样,“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些都是以无言的身教来开示我们:一个是佛不住佛相,佛陀示同凡夫,和光同尘,而且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这样子,在日常生活之中启发我们觉悟。“是真佛只说家常”,就在日用云为里面启发我们的心,让我们觉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应该是与我们的真心本体随时随地都相应。   我们接受供养圆满了,要为众生说法,这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无尽辩”,有无穷无尽的辩才,得到四无碍辩——辞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乐说无碍辩,种种的无尽的辩才!   华严上常说的“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什么是“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呢?你在吃每一粒饭的时候,都能够转大法轮,都能够与真心相应。   我们要知道:如来其实就是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如自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佛的智法身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遍一切时处,光明遍照,遍一切时处,一切时处都有佛陀的智慧光明。   所以我们现在要反过来,要回转过来,要从一切时处,每一件事之中,每一个角落,回归到我们的真如自性里面来。所以说佛法就在我们眼前,不用另外去寻找,另外去寻找,你用的是妄心。“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迷昧的时候,人向外去寻逐佛法;但是心执著于法就失去法,执著于心就失去心。你一起执著就失去法了;执著于心就失去心,一起执著,你这个心就变成妄心。其实法应该就在当下,在每一个念头里面,每一件事里面,一举一动里面都是佛法,都是转大法轮,是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广宣法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广宣法要”。由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于佛乘,圆满无误地演说,是宣说法要。我们第七大类就说圆满了。   (八)还归洗浴时愿   接下来是第八类,还归洗浴时善巧发愿,有五个偈颂。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接受供养了,已经说过佛法了。所以现在要离开了,这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广义来说,我们探亲访友的时候,要离开的时候,我们从自己家里面出来的时候,都可以如是地发愿。   这一愿与前面的刚刚托钵进去那个愿刚好是相对的:前面那一个愿说,“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刚进人家家门的时候是要“三世平等”,没有分别心,“得入佛乘”,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直接修成佛之法,畅佛本怀,绍隆佛种,进入佛法的大海;现在要离开了以后,也愿一切众生都有所成就,能够深入佛陀的智慧海,一切种智之海,得到佛陀一样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佛学辞典里面有一些是不太圆满,好多辞典里面就解释说“一切智是阿罗汉的智慧”。其实这个说法不圆满,因为不单单是阿罗汉有一切智,菩萨也有一切智,佛陀也有一切智。   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佛陀的智慧海,能够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还归洗浴的时候,愿一切众生入一切智慧之海!我们的身体在水里面,也就观修一切众生在佛陀智慧的大海里面,“知三世等”。   “知三世等”,是知道过去、未来、现在三心不可得,都是由诸法空相之中虚妄、分别、执著而起的观念。大家都妄执这个,就产生了这个观念,所以就有了时间是凡夫的虚妄、分别、执著而起的观念。   “入一切智”,入一切智慧之海!在沐浴的时候要这样子地发愿。   圣天论师他是根器很好,“入一切智”。他本来是王太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婆菩萨,生下来就具有不共的悲心,而且有大智慧。年纪稍微长大以后,年轻就舍弃王位出家,学习经、律、论三藏。   后来就去朝礼各大圣境,到了南天竺的吉祥山,现在我们说是龙树山,遇到了龙树菩萨,他就去拜见菩萨。   龙树菩萨想看看他的根器,就知道这个人根器应该还可以,就命令侍者拿一个钵,端一钵清水,不说话,就去端给圣天论师。   圣天论师他马上能够了知龙树菩萨的意思,他就拿起一根针投到钵里面,这个针马上就沉到水底里面去了。   其实表示的:龙树菩萨的意思就是说,我的显密佛法如大海;提婆菩萨马上就回答,其实他用这个动作就回答说,我能够穷尽地学习您的显密佛法,能够穷源尽性,能够了达深义。   龙树菩萨就很欢喜,知道他确实是堪受正法的法器,就尽传显密佛法的教授。   这个是“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在洗澡沐浴的时候,不单单是我们的色身要清洗无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地也要无垢、清净。不单单是身无垢,而且心无垢。让我们的心无垢的方法:   一个是保持正念,消融妄念,这个是“时时勤拂拭”的功夫,是第一步的修法。更进一步是邪正是对立的,当妄念连根拔掉的时候,正念也就消融了,“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好像对治贪欲,有一些贪欲是从缘而起的,这一类的贪欲,从缘而起的贪欲容易对治,我看到这个物品我就生贪欲,我没看到它就没有这种贪欲,这个容易对治“遇境则有,离境则无”;但是有一些是往昔串习的同类因,从因而起的贪欲就难以断除,要能够修空性智慧,来斩断实执的根。   还有就是一些方便法,比方说我们一边沐浴,心里面可以观修百字明,这些都是可以。   愿一切众生能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盛夏的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消除内心的热恼,消除烦恼,不被伤害!其实只要转变心,一切不如意的外境都不能伤害我们。   无垢光尊者说:“遭遇危害遇正法,得解脱道害恩大。厌离痛苦遇正法,获得永乐苦恩大。”   我们对于痛苦生起厌离心来,这时候我们得遇正法了,所以让我们能够得到永恒的快乐,得到解脱。   “非人作害遇正法,获得无畏魔恩大。”   如果说是一些鬼神,非人来干扰我们,我们很痛苦,这样子有这个因缘能够遇正法,遇佛法,我们能够获得心无畏惧,无有恐怖,所以是魔成就我们的,他的恩德也很大。   “人等瞋恨遇正法,获得利乐瞋恩大。”   有些人瞋恨我,让我生烦恼心,然后值遇到佛法,信乐佛法,现在能够得到利乐了,所以他们对我的恩德也极大。   “猛烈恶缘遇正法,获无变道恶恩大。他人劝告遇正法,获精华义劝恩大。”   其实种种的缘能够让我们进入佛法,能够心开意解,这些都不能恼害我们,而且还有恩德;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因之而起烦恼,而起贪瞋痴,而堕三恶道。所以要把一切都归到心的解脱。   【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逆境的时候是愿舍离众恼,现在遇到顺境,很舒服的天气,我们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证无上法”,身清凉,身舒适,我们的心也清凉!   (九)习诵旋礼时愿   底下是第九类,习诵旋礼时愿,有十偈。   【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诵经的时候我们如何去修呢?最初前行是要发菩提誓愿;中间是要能够保持正念,随文入观;结行是要回向,要入空观,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诵经的时候,这个第九大类其实都是指我们的修行法门。我们拜佛、诵经、绕塔、赞佛相好,这些种种都是我们大家平时所修的法门,这时候也要能够善巧用心。其他的都是在生活之中修。这个是专门把修行的法门也提出来,也是将修持融入生活。   诵经的时候愿我们都能够“顺佛所说”,随顺佛陀所说的教法,不会违逆,能够依教奉行,不会当作耳边风,“总持不忘”!   对一切佛法的要义都能够总持,都能够不忘失。并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每一件事之中,在每一个念头之中都能觉悟,后念觉即是佛,后念离境即是菩提,这个是“总持不忘”。   在每一个念头之中都觉悟,就能够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在每一件事情之中都能够修慈悲与智慧,修悲智无碍行、止观双运行、妙达三观行、十度齐修行、四弘誓愿行,这个就是总持。   在每一件事情,哪怕是我吃饭、洗手、上楼梯,这些都能够圆满具足修这个五大行,悲智无碍行、止观双运行等等。   不忘,是不忘失正念,不忘失菩提心,念念不忘三宝。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我们在礼佛的时候,瞻礼佛陀相好庄严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都能够打开内心的智慧眼和清净的法眼,能够见到诸法的法性,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这样子是“见一切佛”。   怎样子能够“见一切佛”?一切佛的体性都是与我们相同的,不生不灭的真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我们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就是“见一切佛”,就是见法身佛。   大乘的佛子应该是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千手千眼,通身手眼,具有六种眼:   第一是,能见世间色法为肉眼。   第二是,能见众生种姓为天眼。知道众生宿世的作为。   第三是,能见有情根机为慧眼。能够见到他的根机的利和钝,能够知道契他的根器而布施甘露法雨。   第四是,如理见诸法故为法眼。见到诸法的法性是法眼。   第五是,无有障垢故为无碍眼。不管见到什么色法都毫无障碍,一切色法、一切境界、一切境缘都不能障碍我们;凡所见色,即是见心”,心遍一切处而无有障碍,所以我们得无碍眼。这是说“得无碍眼”,就能够“见一切佛”。   第六是,能见法界故为遍知眼。能够现见法界本体之眼是遍知眼,是“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前面是我们见佛。然后接下来是谛观佛。   我们拜见佛像的时候不要只是去分别佛像的大小,一定不要起凡夫的分别念,而是谛观,能够一心不乱,能够与佛的智慧相应是谛观:愿一切众生“皆如普贤”!   普贤菩萨,普贤身量等虚空,他代表了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所以我们“谛观佛时”,也愿一切众生皆能够成就如普贤菩萨一样的等虚空的身量!   其实也就是说,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能够称法界体性而起修,不是拘泥于事相上的修持,乃至于我们献一花一果,都是能够运想缘念全体的法界去做普遍的供养,是“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从这个偈开始,这五个偈颂是关于我们绕塔的教授。   塔,其实佛塔就代表了佛陀的身语意功德:我们塔里面要造佛像是佛身功德,要供经书是佛语功德,塔本身就表示佛意功德,佛陀的身语意功德都圆满具足。众生能够见佛塔,就种下解脱的因,佛塔是佛意功德,所以身语意与度生事业的功德都具足圆满,所以绕塔、礼塔的功德是非常大。我们能够见佛塔是多生累劫的福报。   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陀的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利生事业功德,能够具足圆满,“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这里面其实就已经在开示我们实修的方法。   我们第一念是见塔,第二念就是观塔。   凡夫第二念他就会落入到意识的分别,就会分别这个塔大、小、高、低,塔的形象,就会去起凡夫的分别念,这样子马上就与塔不相应了。   我们要“敬心观塔”。第一念见塔,第二念马上就起恭敬心。   第一念的见塔是六根对殊胜的尘境,是我们的眼根对殊胜的色尘。第二念,凡夫马上会起第六意识的分别,五俱意识跟着就来了;但是我们修行人应该要马上把它转过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悟到我们见佛塔就是见佛,就是具足见佛陀的身、语、意、事业,这些功德都具足地见到了,具足地顶礼了。   佛教中他是很注重塔,以前的寺院是以塔为中心。我们现在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以前都是一个塔在正中间,周围就是一些僧寮,大家围绕着共修。现在南传佛教好多也还是仍然是以佛塔为中心,为什么?佛塔其实是圆满地具足了佛陀的功德。   我们不要去起凡夫的分别念。你要知道,你一起凡夫的分别念,就是世间法,还可能是染污法,不单单是功德要打折扣,还可能会产生轻慢的过失。一见到佛塔马上分别:“哎呀,这个塔太小了!”这样子的凡夫的妄念一起,恭敬心就打折扣了,轻慢心就生起来了。这是不懂得佛法。   阿底峡尊者有一个教言。   有一次,有个人就捧了一尊文殊像来给阿底峡尊者评鉴,说:“这尊文殊像造得怎么样啊?”   阿底峡尊者就回答说:“文殊菩萨所有的像都是庄严的,不过这尊像做的手工有小小的欠缺。”不管示现什么像都是庄严的,都是文殊菩萨的利生事业,不过做的这个人手工欠缺一点。这样子说就是正确的。   然后很恭敬将这尊文殊像举到头顶上去顶礼。   我们修行人第一念见塔,第二念马上就是起恭敬心,“敬心观塔”,至诚恭敬,归自性海。虽然看起来好像很浅,其实很重要,我们往往无心中间在三宝门中种下了一些恶缘还不知道。   你马上去评鉴:“哎呀,这个塔太小了,这个塔太难看了!”   你只能够说,“做塔的这个工人手工可能做得差一点。”这样子说是没有问题。   如果你说,“这个塔太难看了。”马上就种下一个轻慢的因。这个因很麻烦,将来你会有一个远离佛法的一个等流果——习气等流,非常糟糕。所以要非常如法,非常恭敬才可以。   还有就是凡夫不要随意为自己去造塔。我就知道有一些出家人,他要过世了,弟子们不管他师父修证功德怎么样,都会给他去造一个大大的塔。这样子是很不好,因为塔其实是表示修证功德的。好像佛塔是表示佛陀的身、语、意、事业功德。如果没有什么实际的证德,后世众生都来顶礼就很糟糕。   “顶礼于塔”。前面是“敬心观塔”,接下来这个是一环扣一环的,实修的绕塔的教授。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我们要知道塔表示本觉。本觉具足无量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所以是“无能见顶”。   我们“顶礼于塔”的时候,就是始觉的智慧在礼敬本觉的理体,能够从这个意义上会就是正确的。我们“顶礼于塔”的时候,要知道是顶礼自己的真心,愿一切天人都能够开显本觉,是“顶礼于塔”。乃至于外相,我们身相没有顶礼,内心这样子地观修,就已经是在“顶礼于塔”了。   我们看藏地,他很重视这个塔,乃至于条件有限,他就会垒石为塔,几块石头叠起来,这个代表一个塔。这样子都有无量殊胜功德,很容易都会有无量殊胜功德。我们做“擦擦”,做佛塔功德很大。但是做的时候,形象是小小的,但是它已经圆满地体现了、代表了佛陀的身、语、意、事业功德。   所以经上说,于佛塔一兴供养,乃至于一礼一拜,皆得千返生于天上。这个还只是有为法之中的善报,一千次都会生到天上去享受天福。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成就无为法,能够开悟,能够解脱,都是在我们“顶礼于塔”的时候所种下的法缘。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这个很重要,在任何时候绕塔不要绕反的,绕塔是右绕,表示随顺于自己的真心本体,随顺于自己的本觉。   什么是随顺呢?念念都是觉悟是随顺。念念迷失就是违逆,不是随顺。我们绕塔的时候就要启发自己:我心心念念都要觉悟,是随顺自己的本体,是“右绕于塔”。愿一切众生都能够随时保持正念,不违背真如自性是“右绕于塔”,能够“所行无逆”,不起贪瞋痴,“成一切智”。   一切智是知万法本体的智慧,佛陀、菩萨、阿罗汉都证得了一切智,所以绕塔的功德非常殊胜。   经上面说:以前有个老人,他八十岁了来求出家,没有人肯收他,那些阿罗汉观察他五百世之中没有什么善根,不能出家得度,不收他。   佛陀知道马上就给他剃度了,为什么?佛陀说:“他很多劫以前做一条虫子,虫子给流水一冲,就无心地绕塔一匝。以此善根后来得人身了,转为人的时候,晚年能够得度。”   我们绕塔的时候要知道随顺自己的真如自性,要“所行无逆”。如果所行违逆,不能随顺自己的自性,违背自己的真如自性,就会起贪瞋痴。   岐山仁瑞寺就有一个这样子的公案。仁瑞寺后山门有一棵槐树,这棵槐树有树神。清朝末年的时候,我们寺院的祖师恒志祖师,他是个开悟的成就者。   那时候大殿里面有一个香灯师,他修持也很精进,但是没有什么正见,很少去系统地闻思佛法。但是道心很好,很精进。白天就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把佛殿打扫得干干净净,擦拭得一尘不染;晚上就不睡觉,拿个蒲团坐在大殿里面,从里面把门闩起来,坐在大殿里面打坐,夜不倒单。   久了以后,看到一个怪事,就是每到半夜的时候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不知道怎么搞的,门关起来她就能够进来。进来以后她就开始念佛、绕佛、拜佛。   一开始香灯师还是能够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个女子绕她的佛,他就打他的坐,互相都不干扰。但是他因为没有空性智慧,还是有实执的缘故,没有正见的缘故,后来就妄心起了,贪瞋痴起了。   有一次,女子在绕佛,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突然伸出两个手来想抱住这个女子,手一伸,突然女子就不见了。   第二天开始,香灯师就得下一个怪病:他走路走三步,就会两手一伸,好像想抱住一个人的样子,然后说,“嗨!”就这样。然后走不了几步,又两手一伸,“嗨!”这样子。   大家说:这个法师疯了,怎么这样子?   恒志祖师他就入定观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就把香灯师叫过来,就带着他到后山门的槐树底下去做了一堂供。   然后回来带他到禅堂里面为他开示:要观察我们的身体是无常的,分分秒秒都在变化,刹那、刹那都在生灭,都在走向死亡。所以是无常的。第二,我们这个身体不管你怎么打扮她,她都是不干净的,你打扮得再漂亮,也只是外在的漂亮的一层皮,内在是一个厕所,是染污不净的。所以是不净性。第三,我们这个身体,不管你怎样去保养她,她都不能够久住,都会要病,要衰老,要死亡。所以是苦性,是苦的。因此她也是无我的,不得自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说你想不死她就能不死,你想不病她就能不病,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无常的、不净的、苦的、无我的,有这个四种性质。所以要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以祖师加持的缘故,香灯师这个病马上就豁然而愈。   这样子是体现了,如果修行人要起贪瞋痴的时候,就会障碍起了。   在我们这个当代,就现在也有这样子的一个事情:仁瑞寺的千手观音殿,净心林那边,原来是一个老法师道化公,他在那边住了好长时间。   有一年我从南华寺回到仁瑞寺的时候就跟他聊起来,他就说了一个他的经历。   他晚年的时候是很精进修行,常坐不卧,然后就做了一个龛子,把床铺抬出去,天天在龛子里面,昼夜都在里面打坐,自己修持。   有一天,他就比较昏沉,重的昏沉,就迷迷糊糊好像睡着了一样,突然之中,他就听到有一个人在旁边念“阿弥陀佛”!他睁开眼睛一看,一个白头发的老人家就站在他面前。   他就想:“奇怪,我这个寮房门是关的,怎么会有一个这样子的人?”   马上就下座想请问他的时候,老人就一笑,转头就走,这个门没有开他就出去了。   他就把门一打开,就一直看,看他走到哪里去,就发现他走到观音殿前面的银杏树跟前,突然就不见了。银杏树距离观音殿很近,就知道应该那个是银杏树的树神。   所以愿一切的修行人,都要能够“所行无逆”,不起贪、瞋、痴、慢、疑,能够勇猛精进不散乱、不懈怠,然后能够“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我们顶礼塔、右绕塔,然后“绕塔三匝”。   “绕塔三匝”,绕是表示随顺的意思,所以我们“绕塔三匝”就是随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绕也是表示围绕中心,“绕塔三匝”是表示我们以三宝为中心——我们以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执很重,现在我们“绕塔三匝”就表示我们要以三宝为中心;以三种菩提心为中心,将凡夫的妄心息灭,然后来修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这个是“绕塔三匝”的义趣。   同时“绕塔三匝”也是表示提醒我们,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由始觉而悟本觉,成就究竟觉;由修德而显发性德,成就万德庄严的佛陀果位的圆满德。这样子是“绕塔三匝”。   “绕塔三匝”也是表示我们要以般若为中心,由文字般若而起观照般若,而证入实相般若。   我们现在一边默念:“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这个是文字般若,马上起观照,然后证入实相。   这些就是“绕塔三匝”的真实意思。要能够随顺菩提心,要能够以菩提心为中心,以般若为中心,以三宝为中心,息灭凡夫的人我执、法我执、息灭凡夫的妄念是在“绕塔三匝”。所以菩提心功德甚深不可思议!   我们绕塔的时候不要只是从表面上去分别塔的相,要知道塔的表法是本觉,表法是实相般若,表法是我们的真心,表法是佛陀的身、语、意、事业功德,表法是三宝,这样子地来观修。尤其是绕塔是表示随顺菩提心,以菩提心为中心,由愿菩提心而起行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是愿菩提心,“我以所修诸资粮”是行菩提心。   我们登地以上是初地菩萨,证入欢喜地以后,已经开悟了,已经明心见性了,到达见道位了,这样子就有了胜义菩提心。   《中观四百论》上面有一个偈颂说: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   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   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两个人,一个人他建一个宝塔,建一个高的佛塔。高到什么程度呢?一直高到塔的塔刹,这个顶端去到色究竟天,“高与世间等”,而且以种种的七宝璎珞而为庄严,当然这个造塔的功德是无量无边。   但是另一个人,他乃至于度化一个人,让这个人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来(当然这个菩提心是指世俗菩提心,因为胜义菩提心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会有)。所以能够乃至于一位众生生起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来。这个功德谁的大呢?是这个调伏众生,让他发菩提心,这个人的功德胜于造塔的功德。   有个比方说:譬如有一位长者过世了,他有两位朋友,其中一位朋友就为这位长者安葬尸体;另外一个就帮这位长者去抚养遗孤,抚养他的子女。你说这两个人的福德哪个大?后面抚养子女这个人的福德最殊胜。   同样的,佛陀入涅槃以后,我们建塔来供养佛陀的法体、舍利,就好像前面安葬长者那个人一样;后面这一个他能够教导众生发菩提心,就是令如来家族种姓不断,“绍隆佛种”——真实地发菩提心,就是生在如来的家族,就是佛的家族,将来一定会成佛,一定会继承佛位,是法王子,所以是“绍隆佛种”,令佛陀的教法流传不断,他的功德非常殊胜。所以引导他人发菩提心,他的福德胜过建塔功德。   月称论师说:   “以世间究竟,三宝续不断,   为播续种子,故彼福极大。”   那么就是说能够让世间的三宝不断,佛种不断,“绍隆佛种”,绍隆三宝,所以他的功德胜于造塔功德。   心无懈歇”,真实地发菩提心是“心无懈歇”;心里面没有懈怠,没有停歇,不休不歇是“心无懈歇”。“勤求佛道”,绕塔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真实地发起菩提心来,而且心里面不会懈怠是“心无懈歇”;真发菩提心是“心无懈歇”。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是真发菩提心。   能够不生退怯,不生厌倦,一定要一直到圆满成佛,否则的话,决不退缩,是“心无懈歇”。   前面是“见佛塔时”,一直到“绕塔三匝”,这五个偈子是我们绕塔的时候的教授。我们以后绕塔的时候,要这样子去作观修,就很圆满了。   这是阿底峡尊者将这个绕塔教授传承给仲敦巴尊者,非常殊胜的修持!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我们称赞佛陀功德,称叹佛陀的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事业功德;尤其是意功德里面的智慧功德和慈悲功德,包括了五分法身、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十种殊胜的智力,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佛功德。   我们“赞佛功德”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功德,能够“众德悉具”,都圆满具备,能够“称叹无尽”!我们一方面是称叹、赞叹、感恩佛陀的功德,而且感念佛陀对我们的恩德,就是大慈悲心的悲德,而且也愿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具足佛德!   佛功德经典上面说有十种:   第一个是,“发心普被恩”,发心圆满了,愿度一切众生。   第二是,“难行苦行恩”,乃至于投形饿虎。法华里面讲到,佛陀在因地做菩萨示现为王子,为了救这个饿虎,就会给他吃掉。这个当然是已经登地以上的大菩萨。   第三是,“一向为他恩”,没有一念是为自己的。   第四是,“垂形六道恩”。 “已证灭道,应受无为寂灭之乐,而垂形六道,遍入三涂,教化众生。”这个是垂形六道。   我们上午讲的,菩萨他会示现到种种的众生里面去,好像以前印度一个寺院造一个塔,叫大雁塔一样。   因为印度出家人都是托钵乞食,众生供养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也没有素食。   有一次,有个寺院一位比丘没有什么福报,没有得到食物,肚子比较饿,刚好看到天上有一群大雁飞过来,他就开玩笑说:“这个大雁里面如果有菩萨化现的话,一定知道我肚子现在很饿了,他要能够救度我。”果然,大雁里面有一只大雁就应声而落,落在他面前,菩萨化现。这个比丘就很惭愧,马上发动大家造一个塔来纪念菩萨化现的大雁。   第五是,“随逐众生恩”。好像华严里面说到须弥音遍净天王(须弥音遍净天王是一位天王的名字),他得到一种解脱的法门,叫做“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随顺众生在生死海里面流转,而又能够巧妙地得到成就,得到解脱。佛陀也是如此教化众生,随顺众生。   第六是,“大悲深重恩”,见到众生造恶的时候如割肢体。华严里面说到的善财童子对无忧德神所说的:“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情至,忽见被人割截身体,其心痛切,不能自安 。”同样的,菩萨看一切众生造恶业堕三涂,他很心痛,很生大悲悯心,看一切众生能够修善,能够得解脱,很欣慰。   第七是,“隐胜彰劣恩”。从本上来说,本与迹,权与实。从实上来说,佛陀的相本来是无尽地庄严,有十莲花藏尘数相——十个莲花藏世界里面的微尘,每一微尘为一妙相,这样子浩瀚无边的微妙相。但是随顺众生只是显现三十二相,隐胜彰劣相,这个是佛陀的恩德。   第八是,“隐实施权恩”。隐实施权的恩德,本来佛陀他实际证得的,他是为了帮助众生要成佛道,但是看众生根机不具备就说浅法,“圆顿一乘隐而不说”,直接成佛的法一开始没有说,因为众生不信受;“乃以三乘”,乃至于人天法“教化众生”,先说声闻、缘觉、菩萨,这样子渐次地引导众生成佛。   第九是,“示灭生善恩”。示现入涅槃,让众生警醒无常,不会懈怠。   第十是,“悲念无尽恩”。佛陀化身佛住世的时候,他本来是一百岁化迹,八十岁示现入涅槃,留二十年的福德来庇护,来护佑末法时候的弟子。所以佛陀说,乃至于以后每一粒米都卖到好像珍珠那么贵,真实修行的弟子以佛陀的福德加被的缘故,绝对不会饿死。   在《大集经》上说:   “悲愍众生故,舍寿第三分。   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   ……   假使毁禁戒,悉住不退地。   若有挝打者,即为打我身。”   佛陀对众生悲念无尽,所以我们在赞佛功德的时候,要忆念佛陀的智德、悲德、断德,种种的功德,然后生欢喜心,生随喜赞叹心,向佛学习。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佛陀的相好是赞莫能穷。《普贤行愿品》前面很长的都是讲普贤菩萨赞叹佛陀的殊胜功德;然后后面说,以普贤菩萨智慧力都赞叹不尽佛陀的功德,乃至于十方一切诸佛,赞佛无穷无尽的功德都是赞莫能穷。   这时候愿一切众生“成就佛身”,成就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陀的自性身、法身、报身、化身,“证无相法”就是证入缘起性空,即是与见佛无异,是“证无相法”!   我们能够如法地修行,能够与法性相应就是见佛,如同值遇佛陀一样:第一是,能够守持三乘的清净戒,然后来观佛身相,则与见佛无异。守持别别解脱戒、菩萨戒和三昧耶戒,观佛身相,与见佛无异。   第二是,精进地恭敬念佛、供佛、赞佛,与见佛无异。   第三是,虽然是心在缘外境的时候,《净行品》里面教导,处理一些事情,在生活里面修行,心是有散乱,但是马上能够在每一件事情的当下能够直观心性,观我们心性的本体。这样子与见佛无异,都是见真心,见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就是见法身佛。   第四是,自己已经成就了,已经无烦恼了,生死自在了,完全可以安住在寂灭乐的境界之中了,但是要倒驾慈航来利益众生,“六道垂形”,是与见佛无异。   第五是,不散漫,精进地修持善法,与见佛无异。   第六是,以清净心,为利有情广发善愿,是与见佛无异。   这里就把第九大类学习圆满了。   (十)寤寐安息时愿   接下来是第十大类,寤寐安息时愿,就是我们休息了,睡眠的时候要善巧发愿,有三个偈颂。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我们睡以前,晚上洗脚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具足神足通的威力,能够地、水、火、风无碍,能够转变!这样子种种的神足通的威力都具足,这样子做一切利众的事业就有大雄力了,就能够所行无障碍了。菩萨获得了胜义菩提心以后,就是登初地以后,就能够自在圆满地去利益教化一切众生,去圆满一切利众的事业。   因为初地菩萨他已经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所以他的真心本体是能够现观,就能够尽虚空、遍法界,能够利益众生,心已经得自在了。所以就获得十种自在:第一是寿自在,寿命得自在,想住世多久都可以;第二是心自在;第三是财自在;第四是业自在;第五是生自在,他想投生何处,想投生到哪一道都可以,好像我们说转世活佛这些;第六是愿自在;第七是解自在;第八是如意自在;第九是智自在;第十是法自在。   这样子的十种自在。   在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里面对他的体性,他的种种的性相、功用、事业都有很详尽的解说。如果是要乐广,就可以详细地学《大乘经庄严论》。   一地至七地是相似的十种自在,八地到十地是真实地得到十种自在,获得佛果位以后是得到圆满的十种自在。   我们洗脚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具足神足通,都能够得到十种自在,能够“所行无碍”!   迅速地积累利众的事业,透过六度万行的事业来积累福德智慧的资粮,圆满成佛,是“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这个“隐”字一般都是通假,都是与“稳”相通。接下来就是睡觉了,睡觉的时候,一个是要作狮子卧(吉祥卧),再一个是愿一切众生“身得安稳”!身,按照威仪的要求不会去翻来覆去,能够安稳,气脉调柔。   “心无动乱”,心里面没有散动,不会去挂念白天的种种事情,不会去起实执。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里面就说过了:如果问题能够解决得了,何必担忧呢?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担忧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不应该去起忧虑,应该放下,心很清净来入睡眠。   其实有很多方便法,睡眠的时候是要入“睡光明法”,在睡眠的时候,心能够融入到法尔清净的自性光明之中去,融入到光明的状态之中去。这样子在睡眠的时候都能得成就,都能起遍行,都能开智慧,都能够迅速地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   睡眠的时候其实是很好修的时候,为什么?白天我们清醒,我们的身见,我们的实执很重。哪些时候容易修呢?睡眠的时候,睡着了,对身体的执著小了,这时候身心容易分离,容易修;再一个就是病得很厉害的时候,如果有正念也容易修;再一个就是死亡的时候,身心要分离了,这样子容易修持。   所以“不修而成佛法我独有”是莲师的教授。他有两个不修而成佛法,都是在死亡的时候得到很大的加持力,看到功用,看到效果。中有教授和破瓦法,都是无修而成佛法。   同样的,我们睡眠时候也是很好修的时候,要有善巧方便的人,得到窍诀,在睡眠里面修是用功少而效果很快,很快地能够显发自性的光明。尤其是那个“摊尸法”,很快地能够生起自性光明来,在自性光明中间再成就幻身。   如果是睡眠的时候在做梦,要能够梦中知梦,梦中转梦。梦里面要把自己作本尊观,观自己是本尊:梦里面见到山,本尊就穿透这个山;梦里面见到水,本尊也能够无障碍地进入水;见到火,也能够无障碍地穿过火。这样子就在我们醒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心对于四大的实执就容易破掉。   如果是睡眠中间,梦中间生起欲望的时候:如果是男众应该观金刚杵反转过来向内收;如果是女众,乃至于一切人都可以马上保持本尊观,放光消融掉。这样子也是能够让我们容易悟入自性光明,能够能量不消耗、不浪费。   这个是睡眠时候,“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睡醒来了怎么观?   半梦半醒的时候就观想,一切的空行护法摇着铃,摇着手鼓把我们唤醒过来。一醒过来马上就观修,观一切众生都从无明之中醒过来,从生死轮回的迷梦之中醒过来,然后以安祥喜悦和觉醒的大智慧来打开我们的心眼。要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要能够马上发愿,发菩提心,在一言一行之中去运用佛法走向觉悟,去利益众生,保持菩提心。   我们上午说到,早上起来容易起愚痴,白天容易起瞋恚,晚上容易起贪欲。如果我们能够按照《净行品》的教导,这些烦恼都容易降伏。所以“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都觉醒过来,从生死迷梦之中觉醒过来,从无明暗夜之中觉醒过来!   “周顾十方”,要发菩提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称性起修,称法界体性而来修,做的一切行为都成为妙行,都成为普贤行,一一行都能够遍满十方法界,如普贤菩萨一样,虚空无尽,众生无尽,我此行愿无有穷尽!   这样子是不可思议的修法,不可思议的佛法。   到此地为止,我们就把一百四十一个偈颂都简略地学修了。   总结   接下来是一个总结。   【佛子!】   是文殊菩萨叫着请法的智首菩萨的名字,叫他“佛子”。   【若诸菩萨】   这个是指十信位的菩萨。如果一切十信位的菩萨能够这样子按照一百四十一个偈颂的开示来修,就能够乃至于圆满成佛。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一直到妙觉佛果位都能成就,善巧地来修心。   本品的经眼什么?就是“善用其心”,所以说接下来开示是:   【如是用心,】   好像一百四十一个偈颂所开示的这样子来善巧用心。讲这么多,其实都是讲善巧用心,都是开示我们如何在生活之中,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世间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圆满,但是又没有离开佛法,又没有迷惑颠倒;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会偏废世法,不会舍弃世法,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讥讽,世间的事情都做得好,而又能够证入佛法。这样子是善用其心,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   我们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你能够体会在哪里吗?“无上甚深微妙法”,你不要以为,哦,灌顶,什么修法才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文殊菩萨这个开示是“无上甚深微妙法”。   为什么“无上”?因为能够乃至于圆满成佛。   为什么“甚深”?因为是称法界体性而修,每一件事情,很微小的事情,都能够弥满法界,很巧妙地破掉我们的人我执和法我执。   为什么是“微妙法”?因为她容易修,不需要用专门的时间,不需要好像我们平时修的法门一样,要专门抽多少时间来诵经,来打坐,你只要把《净行品》学通了,事情你照做就可以成就。   吃饭的时候也可以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也可以由吃饭而契入极乐世界,我们上午已经详细地说了吃饭的修法,其实这个是很重要的。吃饭、睡觉和呼吸,这三个法分别是色法、心法、息法,其实也就是说秘密禅、祖师禅和如来禅的修法,也可以说一切的佛法都可以含摄在其中,所以是微妙法。不需要专门修,在一切地方都可以修,一切佛法都是现成的,就可以得成就。   这个法不要轻视她,哦,认为这个很简单,我早就念过了。但是你懂吗,你会修吗?要能够这样子地去修,去了解,是“无上甚深微妙法”。   要知道一百四十一个偈颂就是文殊菩萨为我们开示文殊师利三摩地的修法。我们听说三摩地,“哎呀,这个很深啦!”其实你要知道,在生活里面,你的心能够不起妄念,能够与真心相应就是三摩地,就是自性定,就是文殊师利三摩地。《净行品》可以说是文殊菩萨教导我们处理日常情绪的智慧手册。   我们容易在日常生活之中做很多不如法的事情,容易起贪瞋痴,文殊菩萨这些开示都是智慧手册,在本品之中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圆满地修三种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遇到任何一个缘都能够修。   随便举一个例子,我们说“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从舍出时”我们能够保持正念,从房子里面走出来,这个就是一个缘,依这个缘我们都能够显发我们的佛性,是缘因佛性;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佛智”,深入本觉,显发本觉,这个是正因佛性;然后我们由缘因佛性而契入正因佛性,就能够解脱,就能够了生死,是了因佛性,所以说“永出三界”,有这样子殊胜的功用。   所以就能够将我们所遭遇到的一切都转变为帮助我们觉悟的工具——不管你遭遇到的事情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你遇到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一切都不能伤害你,都反而能够帮助你走向觉悟。这样子地在生活之中来修。   清凉澄观国师把一百四十一个偈颂归纳为十大类:   第一是,会事同理。   好像我们第一个偈颂,“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家,这个是事;性空是指理。能够会事而同理,由事相而悟入理体,能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这个家不单单是指我们世俗的家,也是指三界的家、烦恼的家、无明的家。   我们一切众生在没有听闻到佛法之前,都是在三界的家里面头出头没;在三界的家里面漂泊、流浪。对于能够让我们解脱的内心的力量茫然无知,对于我们的本觉茫然无知;虽有而不起功用,迷真而逐妄,迷失了真性而去追逐虚妄的财、色、名、食、睡,所以起贪瞋痴。   没有闻佛法的每一个凡夫,都好像一个喝醉酒的醉汉一样,跟随着贪瞋痴三毒的歌曲而疯狂地跳舞。就是这样子的,身心不能安,老是向外攀缘,快乐都是稍纵即逝,而痛苦却形影不离,总是苦多乐少。所以说这个是没有觉悟的人。   所以说没有觉悟的人生就是好像一场恶梦一样。在生命之中没有听闻到佛法,这个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只要你认为这个梦是真实的,你执著于生死的大梦是真实的,你就还是烦恼的奴隶,还没有觉悟过来。所以文殊菩萨开示我们要“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其实是把一百四十一个偈颂以这个十大类,以澄观国师所归纳的十种性质来总说一遍。   第二是,处染翻染。就是说虽然处在染污法之中,但是能够觉悟,能够转过来,能够转染成净,转迷成悟。   比方说,“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文殊菩萨就开示我们:得到五欲之乐的时候要知道,真实永恒的快乐不是来自于物质,也不是来自于外在的环境,快乐和痛苦都是决定于心。所以我们的心如果觉悟了,不管你碰到什么问题,碰到的问题是来自于有情的众生,还是无情的物质世界,我们都不会受到伤害。所以要能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第三是,相似类因。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第四是,世同出世。由世间而开示我们,以世间法来比喻出世间法。   比方说,“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世间法,这个上楼梯,但是以“升正法楼”来比喻,比喻“升正法楼”。我们在坐电梯的时候就观想一切众生都能够一超直入如来地,都能够“升正法楼”。所以能够悟入空性智慧,就能够“彻见一切”。   第五是,以因同果。   比方说,“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现在我们以凡夫出家这是因,将来能够如佛一样地出家成佛,所以以因同果来激励我们,来鼓励我们。   第六是,舍伪归真。   比方说,“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戴璎珞、戴首饰、戴项链、戴耳环的时候都可以修;乃至于说男众是穿西装、打领带的时候,打领带就好像著璎珞一样,就是要能够内心里面善巧用心,这样子地来念修这个偈颂。   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舍掉世间虚幻的庄严,以福德智慧来庄严!   第七是,以人同法。   比方说,“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疾病是物质的这个四大,我们的这个色法的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和,所以才产生的。能够去类比什么法呢?类比乖诤法。如果我们的知见不圆融,有见惑就是乖诤法。   我们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身体的病苦,更加要能够治疗好生病的心!并且身心健康最佳的药物是活得安祥,无忧无恼,放下我执,这样子能够健康;乃至于要管理自己的情绪,要保持正面的力量,慈悲、觉悟,这些都是正面的力量;然后负面的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也能够因祸得福,能够让我们悟入佛法。   第八是,以境成行。外在的外境能够以境成行。   比方说,“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第九是,以妄归真。   比方说,“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婆罗门、净裔,也是可以泛指清净修行人,看到婆罗门的外相而归到真性,归到真如自性!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身语意三业清净,“永持梵行,离一切恶”,要能够转化习气!   我们不知不觉就被习气所控制了,我们自己还不知道,我们对外在世界的判断都是跟着习气在跑还不知道。   比方说一棵树:医生看,他就只会看到这棵树的药用价值,看它是药品;商人,他就只会去计算这棵树的经济价值,能够卖多少钱;木匠,就想这棵树锯下来能够做什么木器,桌子、椅子;科学家,就只会去分析它的化学成分、光合作用;诗人,他就可能只是沉醉在这棵树的美感,美丽之中去作诗,去赞叹。每个人都是跟着自己的习气走。   我们如果能够按照一百四十一个偈颂,就能够降伏我们的习气,转化我们的习气;能够成就,能够断人我执、法我执;能够解脱身、心、物的三种障碍习气。按照《净行品》文殊菩萨的教导去修,就能够将凡夫的身转变为佛身,就能够由生灭的身悟入不生不灭的法身,就能够将凡夫生灭的妄心转变为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就能够圆融无碍,就一切外境不能伤害我们,我们不会起贪瞋痴,就能够将外境转变为佛陀的净土。   第十是,以近同远。以近因来类比远因。   比方说,“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我们接受亲教师的教导: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证入无生法忍,乃至于如佛一样成为无依道人,彻底究竟地显发真心!   我们要知道文殊菩萨的开示都是让我们圆满地显发缘因佛性;透过缘因佛性去显发本具的正因佛性;然后得解脱,能够开智慧是了因佛性。能够遇到任何的外境都能够觉悟是始觉,然后觉到我们的本体是本觉,能够圆满成就是究竟觉。能够由观照般若而来照本觉的理体,而证悟实相般若。   这样子是“如是用心”。   【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能够获得一切的胜妙功德。   文殊遇缘则有师   其实整个的《华严经·净行品》用七个字归纳起来就是文殊遇缘则有师。   遇到任何的缘都能够显发我们本具的、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这个缘就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以这样的一种恭敬心来修,哪里会不成就。   每一个缘,不管它什么缘——善缘、恶缘;不管他什么人——好人、坏人;不管它什么境——顺境、逆境;不管它什么食物——美食、不美食,都能够成为我们解脱的缘,都是我们的老师。所以说“文殊遇缘则有师”。   如果我们用四个字归纳起来就是“善用其心”。   如果用一个字归纳起来就是“照”。“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能照的是观照般若,所照的是本觉理体;然后能够证入实相般若,乃至于能所不二,归到真如性海里面,由有为法而契入无为法,由有观修而巧证无生法忍。这个都是文殊菩萨的开示。   底下是“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获得什么样子的“胜妙功德”呢?就是获得成就。成就者他的体是不生不灭的真心,他的相是快乐无忧,欢喜自在,悲智双运。   你看,哪一个境界在文殊菩萨的眼中看起来是不好的呢?都是好的。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这个也是好的。“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乃至于如果是托钵乞食,得不到,是空钵也是好的,“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其实一切境都是好的,都是圆满的,只要我们心圆满了,一切外境都圆满。文殊菩萨的智慧从哪里修?就从此地来修。   这样子是快乐无忧的相,欢喜自在的相,悲智双运的相。我们外在的是快乐无忧,内在的就是智慧。外相是快乐无忧,即名为佛;内在就是智慧。他的用就是解脱得成就,“获一切胜妙功德”。   【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能够如是地观修,就能够不取于相。一切世间是器世间,一切器世间的万物不能够动摇我们,我们不会迷惑,不会颠倒,不会起实执了,不会去认为它好还是不好,去起贪著或者排斥了。   底下的是有情世间的这些诸天、魔王、大梵天王,乃至于沙门、婆罗门,乾闼婆神,阿修罗,这些都不能够动摇我们;乃至于一切声闻、缘觉,就是说不会退堕到二乘,能够保持菩提心;所以是“所不能动”。能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所不能动”。   我们学到此地就圆满了。非常感恩华严海会佛菩萨的加被!感恩文殊师利菩萨的加被!也感恩灵泉寺常住的加被!我们能够共同学修《华严经·净行品》。也非常感谢大家,我们能够来共同学习文殊菩萨的这么一个智慧法门!也感恩一切的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发菩提心,都能在生活之中了生死!   我们最后以念《净行品》的偈子来作为一个回向。大家看法本一起念: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受阇黎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著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着,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好了,以此功德,我们愿一切慈母众生都能够成就文殊师利三摩地,早得解脱!   华严经净行品广释   序   佛教要健康发展,教育是关键,大愿法师于去年公布《构建当代佛教修学体系》的鸿文,有“面向寺院僧人的僧伽精英教育和面向在家信众的檀讲师教育,依次构建具足五大核心要素,融贯三大语系佛法心髓,教学次第完整清晰,传承源流清净,接引范围广泛,涵盖三乘佛法,实修心要突出的修学体系,使一切有缘众生都能不颠倒、不错漏、有次第、有方法、有证量、有目标地稳妥修证。”这在全国佛教界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大愿法师的创见。实践证明法师为我们描绘的修学蓝图是科学的,行之有效,受到广大佛法学子的热烈欢迎。   《华严经·净行品》是五级檀讲师的二级课程,其内容是阐释戒律,使佛法学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正念,逐步将凡夫迷惑颠倒的不净行转变为十信菩萨的净行。所谓“净行”就是使我们这些佛法学子的一切所行不离佛法,皆清净无垢。文殊菩萨教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在逢缘对境之中如何善用其心增长悲智,如何做到超凡入圣,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些内容确实是指导我们修行的指路明灯,是文殊菩萨教导我们处理日常事务的智慧手册。   本书内容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家信众的十一种净行方法,如孝敬父母;夫妻和睦,但不贪恋执著;若得五欲,则应拔除欲箭;如上升楼阁,则愿一切众生都能提升内在的智慧,等等。   第二部分讲出家人的一百三十种净行方法,如脱去俗服时,当愿众生勤修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舍诸罪恶;剃除须发时,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正出家时,当愿众生有出离心,发菩提心,救度一切如母众生;皈依佛时,当愿众生绍隆佛种;皈依法时,当原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皈依僧时,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学戒时,当愿众生很好地学习戒律,诸恶莫作,众善举行,止恶揚善。结跏跌坐时,当愿众生善根坚固,证入第八地不动地。等等。   由此可见,《净行品》是修行宝典,教导我们在日常琐碎事务中,时刻不忘佛法,不忘修行。 遵此修行,定能速证菩提。   大愿法师所讲的《华严经·净行品学记》是长达20多万字的著作,为了便于携带,便于学习,罗冬桂居士择其要点而成袖珍本,命名为《华严经·净行品广释》。程桂英居士等信众发起付梓印行流通,实乃功德无量。   但愿诸位同修在学习佛法修行的道路上福慧增长,圆满证果,早成正觉。   是为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六祖寺教育办顾问   韩廷杰   二00九年(佛历二五五三年)七月   于广东省四会市六祖寺   华严经净行品广释   一、《净行品》来意   《净行品》是解释信中之行。此品是文殊菩萨教导我们怎样在现实的生活之中过佛菩萨解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怎样在现前的生活中待人接物,逢缘对境之中善用其心,增长悲智。做到超凡入圣,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净行的意思就是一切所行清净。   二、《净行品》宗趣   本品实修的方法是“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遇到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够善巧方便发愿,在日常生活中成就清净的身语意功德。目标就是将凡夫迷惑颠倒的不净行转变为十信位菩萨的净行。   三、《净行品》解妨   本品一百四十一愿,信愿行具足,而且在每一愿中有五种行,是妙行者。前面三十三首偈颂是总说,从第三十四偈颂起开示大众,在种种的境缘之中如何善用其心。一百四十一首偈颂可以分为十大类。   第一大类,在家时善巧发愿,有十一首偈颂。是在家菩萨修净行的十一种方法。   1、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广释:此愿是总举在家时应发的愿。家是因缘所生法,也是在家菩萨修行的处所,善巧地将世间法转变为出世间法,将情缘转变为法缘。   2、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广释:孝事父母时,愿一切众生向佛学习,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仅自己过觉悟、慈悲、有智慧的生活,又能够帮助一切众生。   3、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广释:夫妻相处的时候,彼此都能够不执著、不贪恋,就能够将这种贪爱境转变为解脱法。   4、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广释:在家菩萨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诵此法偈,将心转过来。不要被五欲之箭射中,愿一切众生不断走向觉悟清净的菩提道。   5、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广释:居士聚会,或者有喜庆的事,娱乐的时候,诵修此偈。愿一切众生转世间乐为出世间乐,了知世间的快乐不真实。   6、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广释:愿一切众生进入公共场所和回到自家的时候,都能够保持正念,内心清净,就能转娑婆为极乐,转秽土为圣地。   7、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广释:在家菩萨戴装饰品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警觉,舍离假面具,以福慧为庄严,以悲智为璎珞。   8、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广释:我们在爬楼梯或者乘电梯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提升内在的智慧,明了自己的真心本体,大彻大悟。   9、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广释:修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即施者、受者、所施之物三轮体空。普愿一切众生舍离贪爱执著,悟到一切法皆无常。   10、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广释:聚会的时候,愿一切的众生要用智慧观照,不分别聚会的外相,体解万法本体的智慧。   11、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广释:在受苦受难的时候,普愿众生随他自己的心意而得自在,不受苦难,就能将外在的尘境,无论顺逆,一一转入真如性海之中。   第二大类,出家受戒时愿,有十五首偈颂。此愿在家人随时随地也要用,出家不仅是出世俗的家,更是要出无明、三界的家。   12、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广释:在俗之士虽然拥有名闻利养,但是蕴含着许多困惑和不自在。发愿出家时,普愿众生都能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13、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广释:僧伽蓝是和合众共修的处所,现在指寺院。我们进入到寺院时,普愿众生都能悟入佛法的智慧,和合无诤。   14、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广释:参拜师长如是发愿,普愿一切众生,由如理依止外在的师长,能够见到自身内在的师长,修习佛法。   15、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广释:我们发心出家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脱离三界,实践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16、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广释:求请出家后要脱去俗人的衣服,此时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勤修世间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修行,不造罪业,破掉凡夫的分别取舍。   17、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广释:不单单是出家剃除须发时发愿。我们平时理发时可以念诵此偈。普愿一切众生断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能够得到究竟的成佛之乐。   18、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广释:披袈裟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能够悟得法空,对一切事物都无所染,不被一切所染污,能够常住妙法。   19、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广释:正式出家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像佛出家一样,有出离心,息灭贪瞋痴,发菩提心,救度一切如母众生。   20、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广释:我们修学皈依三宝,皈依佛,普愿一切众生让成佛的种子相续不断,发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大菩提心。   21、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广释:我们修学法宝,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三藏十二部,能够成就如来的一切种智海——萨婆若海。   22、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广释:我们在修学的时候,要忆念僧宝的功德,并且愿一切众生如理如法地引导大众修学佛法,一切顺利无障碍。   23、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广释:在受种种戒法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善巧方便地通达戒律,由事相而达理体。防非止恶,如实知自心。   24、受阇黎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广释:教授阿阇黎是导师。我们接受教授阿阇黎教化的时候,愿一切众生持戒严谨,道风高尚,身行、心行都是真实的。   25、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广释:和尚意为亲教师。接受亲教师教诲的时候,普愿一切如母众生,能够开发本具的不生不灭的智慧,恢复心灵真如妙心的本来面目。   26、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广释:具足戒在小乘来说是指比丘250条戒和比丘尼348条戒,此处究竟的是指菩萨戒。如法受持菩萨戒,愿一切众生能够转烦恼,证菩提。   第三大类,坐禅观时愿,有七首偈颂。也就是坐禅修止观时应该善用其心所修的净行。   27、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广释:堂宇并不一定是局限于佛堂,是指让众生觉悟的场所。入此场所,愿一切众生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升无上堂,念念背尘合觉,不坏世间法,而证真实法。   28、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广释:做修持之前的准备工作,铺上坐垫,还包括整理佛堂等。愿一切众生都能敷演善法,保持智慧的觉照,了知大道堂堂遍满十方,见到诸法实相。   29、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广释:在静坐的时候,要调适身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坐觉悟之座,心不被尘境系缚,不被尘境所转。   30、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广释:盘起腿时,普愿众生看一切法,遇到一切境界都能够见到其内在本质,修净行生根,证到修道位的第八地。   31、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广释:我们闻法以后,理上明白了,但是智慧力就像风中的烛光摇摆不定,需要以禅定力来降伏妄心,到三惑断尽,圆满成佛,愿一切众生皆如此。   32、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乘诤。   广释:修观的时候,愿一切众生,体悟到理遍于事,理能成事,事事无碍,了知诸法千差万别、世间森罗万象都是唯心所现。   33、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广释:修一座法圆满下座了,愿一切众生座上修禅观静则一念不生,座下能够修如幻观,知道一切万法都是迁流不住的,都是生生灭灭的。   第四大类,将行披挂时愿,有六首偈颂。也就是我们穿衣、走路时所修的净行。   34、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广释:打坐下座站起来时,也可指早上醒来站在床边,愿一切众生心无挂碍,将心安住一真法界。   35、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广释:下床以后抬起脚来向前迈开时,愿一切众生不再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面流转,能够具足修一切善法。   36、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广释:穿著下摆的衣服、裤子时,愿一切众生,对于善法要随顺,服从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不要形式上去模仿。惭耻而生勇猛精进。   37、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广释:我们扣纽扣、系腰带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随时观照自心,看看有哪些善法修习不圆满而令它走向圆满。   38、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广释:穿上衣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最殊胜的善根,能所双亡,成就六度波罗蜜,乃至于十度波罗蜜。   39、著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广释:僧伽黎指出家人的袈裟,此偈也通指一切人著庄重衣时可用,发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入发心住之位,成就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第五大类,澡漱盥洗时愿,即此时善巧用心所修的净行,有七个偈颂。   40、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广释:执杨枝就是清洁牙齿。我们拿起牙刷的时候,愿一切众生称法界体性真如性海而起修,位位增进,福慧圆满。   41、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广释:开始刷牙的时候,当愿一切众生,用智慧之水洗刷、断绝种种不清净的语业,转烦恼成菩提,调妄心为清净心。   42、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广释:排泄废物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泄掉贪瞋痴三毒,弃除罪业。并且善知方便,观布施给三恶道众生。   43、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广释:从卫生间出来,用水清洗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离开三界污浊的尘垢,速疾无碍往生净土,转妄念成真念,转凡心成佛心。   44、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广释:以前方便完毕后直接用水冲洗,此时愿一切众生,把心安住在法性之境中,没有分别念,离一切过失的污垢,法尔清净。   45、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广释:洗手的时候,愿一切众生放下我执、法执,以清净的身语意来信受奉行觉悟之法。   46、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广释:洗脸的时候,愿一切众生最初以清净心、菩提心得闻法门,洗净自他一切众生内心的污垢,并保持最纯洁、最清净的初心不退。   第六大类,乞食道行时愿。有五十五首偈颂。分为三部分,最初十二个愿是游涉道路,中间十九个愿是见众会。最后二十四个愿是遇到各种各样人物时善巧用心。   47、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广释:手执锡杖时,愿一切众生都能断烦恼,明了佛法,平等普施佛法,教化众生,踏上菩提道。   48、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广释:应量器指出家人的钵。持钵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为堪受正法的法器,成为众生的良福田,能够受天人供养。   49、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广释:我们抬起腿要走的时候念此偈。发心要修行,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向佛学习,踏着佛陀和历代圣贤的足迹走向解脱,做无依道人。   50、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广释:已经在路上走,愿一切众生能够在觉悟之道上面迈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够断凡夫的相续心、生灭心,安住在一真法界。   51、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广释:沿着道路走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走在清净法界里面,心里的一切执著都消尽了。   52、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广释:遇到上坡路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往上,超出三界,信心坚固,毫无怯弱。   53、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广释:在走下坡的道路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心行平等,虚怀若谷,增长无贪、无瞋、无痴。   54、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广释:见到弯弯曲曲的道路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能够舍离内心的弯曲、不正见,不分别、不执著,方能斩断生死轮回的根。   55、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广释:看到笔直的道路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内心清净正直,对上位者不谄媚,对于下位者不骄慢,说话做事都不欺骗人。   56、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广释:看见道路上很多灰尘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能够远离心地尘垢,得法眼净,内心清净没有分别。   57、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广释:看见路上干干净净很清爽的时候,愿一切众生以大悲心去饶益众生,以甘露法水来滋润心田。   58、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广释:看见艰险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六道轮回的险道,愿一切众生心与法相应,不造一切罪业,远离一切厄难。   59、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广释:看见大家聚会的时候,愿一切众生在聚会时寓教于乐,巧妙地启发大众走向觉悟,事理和合,性相和合。   60、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广释:看到建筑任何柱子的时候,愿一切众生将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以众生为中心,能够离四相,圆融一味。   61、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广释:丛林是修行人趋向觉悟的地方。看到寺院道场时,愿一切众生乃至一切天人,都恭敬礼拜。   62、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广释:看见高山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依静处,赞叹他人,调伏自心,积七圣财,功德增上,护佑众生,成就殊胜的善根,将来成就佛陀的无见顶相。   63、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广释:看到荆棘树和刺丛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迅速剪除,将他们一次次抛到三恶道之中去的贪、瞋、痴三毒之刺。   64、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广释:看见枝繁叶茂的大树时,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开发内心本具的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从世间法的名利的贪执中解脱出来,如法地修学四禅八定、出世间定、自性定,令自他都身心安乐。   65、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广释:看到草本的花盛开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显露不生不灭的真心,内心般若之花璀璨地盛开,令一切见闻者皆生欢喜。   66、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广释:看到树木的花盛开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依菩萨六度万行的因花来成就佛果位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   67、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广释:看到或者享用果实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成就佛果位的胜妙果实,随时随处提醒自己,在一真法界之中安住。   68、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广释:看见大江河流的时候,愿一切众生勤学法门,长养善根,入一切种智之海。   69、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广释:看见大湖泊或者山坡的时候,愿一切众生在种种的差别因缘之中,进入佛门以后都能够速疾地证悟空性——诸佛圆融一味之法。   70、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广释:看见池塘和沼泽地的时候,愿一切众生成就如佛一样的语功德——无量辩才,帮助各种根机的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71、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广释:看见水井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成就无碍的辩才。开发源源不断的自性功德宝藏,善能开演无量法门。   72、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广释:看见泉水往外涌流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增长善根,趋向佛陀的萨婆若海。   73、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广释:看见桥梁或者立交桥的时候,愿一切众生如同桥梁一样,能够怨亲平等,广泛地渡一切众生超出生死轮回的大河。   74、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广释:看见流水的时候,愿一切众生断取、断爱、断无明,洗涤除去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的垢染。   75、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广释:看到有人在侍弄花草时,愿一切众生在心地的菩提园中剪除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的六根本烦恼的杂草,长菩提苗。   76、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广释:看到无忧树林的时候,乃至一切树林,愿一切众生永远断离贪爱,勤修解脱的正法,能够逢苦不忧,遇逆境不生怖畏。   77、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   广释:当看见公园之中花木扶疏,百卉争妍,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法门无量誓愿学,修六度万行,圆满成佛。将凡夫执著外境实有的妄念转为悟诸法性空的真念。   78、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广释:看到很端严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都能由外在的庄严而入内心的庄严,成就福德智慧,像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79、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广释:看到不事修饰,简朴自然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都由外相而见到性,恢复自然的状态。抖擞精神而修行苦行。   80、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广释:看到贪著享乐的人,心愿一切众生,能够转世间的欲乐之境为出世间的清净法乐,得到法喜,轻安自在。   81、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广释:看见对物质享受很淡泊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不要对世间有为的、有相的人事贪恋不舍,而要能心无所乐。   82、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广释:看到那些生活在顺境里面很快乐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恒时安乐,时时心与法相应,如法修行。   83、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广释:看到那些生活在逆境之中,痛苦烦恼的人的时候,要悲心祝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空性智慧,知道法性本空。   84、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广释:看到身体健康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如母众生都能够身、心、灵健康,入诸佛如来真实的大智慧。   85、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广释:看到生病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能入空观,知诸法空相,将病苦转为道用,不为病苦所恼,转变凡夫知见。   86、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广释:看到那些相貌端正或者道德端正、智慧庄严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对佛菩萨的智德、断德、悲德生起清净的信心来。   87、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   广释:看见那些相貌生得有点不端正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庄严自心,不种恶因,不造恶业,修习善法。   88、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广释:看到那些知恩图报的人,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知佛菩萨的恩德,日用云为,无一不是为了利益众生。   89、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广释:面对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如是地悟入,开智慧,增慈悲,不生瞋恨,利用这种对境来修行。   90、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广释:沙门译为勤息,看到那些修行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像沙门一样心寂静,身调柔。趋入成佛之道,成为佛陀的法王子,人中最为第一。   91、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广释:婆罗门译为净裔。看到一切行为清净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能够永持清净行,烦恼一露苗头就拔除。   92、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广释:看到那些清廉自奉的人,心愿一切众生,内在不受六根的欲望所驱使,外在不受六尘所诱惑,念念在菩提道。   93、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广释:看到那些有道德操守的人的时候,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坚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誓愿,和坚持修六度万行的行菩萨道。   94、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广释:甲胄,即冷兵器时代战服,现在引申为看到一切穿制服的人,愿一切众生都穿上慈爱、宏愿精进、大悲、智慧、安忍、方便的善铠,远离魔障,开显本自具足的性德,乃至圆成佛道。   95、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广释:看到那些穿便服的人,愿一切众生要方便而不随便,要身心调柔而不放逸,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96、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广释:看到那些互相辩论,乃至于互相争执的人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能够断见惑,具足正见,护持慧命。   97、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广释:看到从事正当职业,正命自活的人的时候,愿一切众生能够远离五种邪命,清净自活,长养法身慧命。不会去矫饰自己,假装威仪之相。   98、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广释:引申为见到在各行各业里面有成就的人,愿一切众生不但成就世间之王,而且还能成为法王,恒时地在语默动静之中都为众生说法。   99、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广释:广义的说,看到一切人都可以修此偈颂,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依佛法的真理而生活,而成长,成为法王子。   100、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广释:如果见到社会贤达的时候,善巧用心,愿一切众生都能有明断善恶的大智慧,业果如理取舍。有世俗正见,不造罪业。   101、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广释:广义来说看到一切做具体事务的人,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不被贪瞋痴三毒所腐化,不被六尘五欲所诱惑,无我利他。   第七大类,到城乞食时愿,有二十二个偈颂。也就是到城乞食时善巧发愿。   102、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广释:现在来修此偈颂,是看到一切围墙及所有防护栏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持好佛戒,不为烦恼妄念所动。   103、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广释:引申开来,一切的中心都是王都,愿一切众生能够聚集六度四摄的功德善法,心里恒生喜悦和法喜之乐。   104、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广释:看到树林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成就,都能证得解脱,为诸天及人赞叹崇仰。   105、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广释:里,是村落小区之义。每当进入到小区的时候,愿众生都能够入一真法界,心里面没有分别执著的障碍。   106、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广释:引申为我们探亲访友,或者办事的时候,踏进门之前,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教之门。   107、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广释:到了人家家里去接受供养的时候,普愿众生同发无上菩提心,以如幻的智慧来起如幻的修行,证入空性智慧。   108、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广释:遇到那些不愿意供养布施的人,要普愿一切众生不舍离殊胜的、解脱的、究竟的、圆满成佛的功德之法。   109、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广释:遇到那些能布施供养的人,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不单单是舍食物,而且要舍离内心的贪瞋痴,永不历三恶道苦。   110、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广释:引申为看到一切空的器皿乃至做事不顺利的时候,普愿众生成就清净心,不起贪瞋痴。   111、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广释:看到钵中盛满食物或者做事情很顺利的时候,普愿众生成满一切善法,不仅滋养色身,还要长养法身。   112、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广释:得到人家恭敬的时候,普愿众生不造恶,修行善法,成就人无我,断法我执,乃至于成就一切种智。   113、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广释:遇到不恭敬的人的时候,普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能够恒持恭敬心,遍缘法界,称性起修。   114、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广释:看到有惭愧知廉耻的人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有惭愧心、羞耻心来起精进修行。守护六根,不放逸懈怠。   115、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广释:看到无惭无愧,狂妄嚣张的恶人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舍离傲慢心、我执,知惭识愧,给众生带来快乐。   116、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广释:得到美味的食品供养时,普愿一切众生心想事成,知足常乐,并且能够由世间的快乐上升到解脱的法乐。   117、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广释:如果得到粗糙,味道非常差的食物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都要以三昧为食,成就正受。   118、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广释:得到柔软食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用大悲来熏心,身心调柔清净,堪受正法。   119、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广释:得到粗糙的不好吃的食物,也要转变内心,普愿一切众生不对世间起执著和贪恋。   120、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广释:正在用饭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食存五观,以大悲三念来熏心,以法喜为食。   121、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广释:感受到饮食的滋味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不要只是口感满足,更加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觉悟的无上法味,得到甘露妙法的满足。   122、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广释:平时用斋完毕的时候,不要去回味留恋,要普愿一切众生,圆满地修一切法,与真心本体相应。   123、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广释:接受供养圆满了,要为众生说法,此时普愿一切众生,有无穷无尽的辩才,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圆满无误地演说三乘佛法。   第八大类,还归洗浴时善巧发愿,有五首偈颂。   124、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广释:现在要离开了,普愿众生能够入佛陀的智慧海,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广义来说,我们探亲访友离开时,或者从自家出来的时候,都可如是发愿。   125、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广释:还归洗浴的时候,普愿众生入一切智慧之海,知道过去、未来、现在三心不可得。   126、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广释:在洗澡沐浴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不仅色身要清洗无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地也要无垢清净。   127、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广释:在盛夏天气炎热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能够消除内心的热恼,不被伤害。   128、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广释:遇到顺境,很舒服的天气,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证无上法,身清凉舒适,心也无上清凉。   第九大类,习诵旋礼时愿,有十首偈颂。   129、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广释:诵经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随顺佛陀所说的教法,不会违逆,能够依教奉行,总持一切佛法的要义,不忘失,念念觉悟。   130、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广释:在瞻礼佛陀相好庄严的时候,普愿众生都能够觉悟,打开内心的智慧眼和清净的法眼,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   131、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广释:拜见佛像的时候,一定不要起凡夫的分别念,要能够一心不乱,与佛的智慧相应,此时普愿众生皆能成就如普贤菩萨一样的等虚空的身量。   132、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广释:看见佛塔时,普愿众生能够成就佛陀的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利生事业功德,具足圆满,受天人供。   133、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广释:至诚恭敬观塔时,普愿众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悟到我们见佛塔就是见佛,具足地顶礼。   134、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广释:顶礼于塔的时候,要知道是顶礼自已的真心,普愿众生、天人都能开显本觉,能够解脱,成就无为法。   135、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广释:任何时候绕塔都要右绕,表示随顺自己的真心本体,此时普愿众生随时保持正念,不违真如自性,不起贪瞋痴,成就知万法本体的智慧。   136、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广释:绕塔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真实地发起菩提心,不懈怠。   137、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广释:赞佛陀的种种功德时候,普愿一切众生能够成就佛功德,圆满具备,称扬赞叹无穷尽。   138、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广释:佛陀的相好是赞莫能穷,此时普愿一切众生成就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成就佛陀的自性身、法身、报身、化身,证入缘起性空。   第十大类:寤寐安息时善巧发愿,有三首偈颂。   139、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广释:在洗脚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具足神足通。积累福慧资粮,得到十种自在,圆满成佛。   140、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广释:睡觉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身能够安稳,气脉调柔,心里面没有散动,不去起实执。   141、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广释:睡觉醒来之时,普愿一切众生从生死迷梦、无明暗夜中觉醒过来,发菩提心,妙行遍满十方法界。   四、总结   本品的经眼就是“善用其心”。用七个字归纳起来就是“文殊遇缘则有师”。是文殊菩萨教导我们处理日常诸事的智慧手册。   普贤行愿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下载

华严经净行品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