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经庄严论学记

视频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第十二集

 

    

第十三集

    

第十四集

   

第十五集

 

文本
  出 版 说 明   《大乘经庄严论》系六祖寺印经中心编印的“佛在人间系列丛书”[批准文号:怀宗字(2003)03号(内部交流)]之十,本书是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于2008年7月在六祖寺禅堂应四众弟子至诚礼请所讲,经印经中心整理校对刊印流通,希望广大读者应缘成就,同沾法喜,共证菩提。   广东省四会市六祖寺印经中心   佛历二五五三年二月   公元2009年3月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一(注明:按原版)   无著菩萨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   缘起品第一   义智作诸义    言句皆无垢    救济苦众生   慈悲为性故   巧说方便法   所谓最上乘    为发大心者   略以五义现   譬如金成器    譬如花正敷    譬如食美膳   譬如解文字   譬如开宝箧    是各得欢喜    五义法庄严   欢喜亦如是   譬如庄美质   临镜生胜喜    妙法庄严已   得喜更第一   譬如饮药苦   病差则为乐    住文及解义   苦乐亦如是   譬如难事王    因事得威力    如是难解法   因解得法财   譬如见生宝   不别则不爱    如是闻妙法   不觉亦不喜   成宗品第二   不记亦同行   不行亦成就    体非体能治  文异八因成   诸佛三因缘   现见亦护法    如来智无碍  舍者不应尔   非全非不违  非行非教授    是故声闻乘  非即是大乘   发心与教授  方便及住持    时节下上乘  五事一切异   入自大乘经  现自烦恼灭    广大甚深义  不违自法空   有依及不定  缘俗亦不普    退屈忖度人  宁解大乘义   广大及甚深  成熟无分别    说此二方便  即是无上乘   不应怖而怖  由怖被烧然    怖引非福故  长时过患起   非性非法朋  少慧少因力    怖此深妙法  退失大菩提   无异即互无  有异即险处    无譬种种说   续说多门说   非有如文义  诸佛甚深体    聪慧正观人   应知不应怖   随次闻思修  得法及得慧    此智行此法  未得勿非毁   不解解不深  深非思度解    解深得解脱   诸怖不应尔   由小信界伴  不解深大法    由汝不解故  成我无上乘   随闻而得觉  未闻慎勿毁    无量余未闻  谤者成痴业   如文取义时  师心退真慧    谤说及轻法  缘此大过生   恶意自性恶  不善不应起    况移于善处 应舍大过故   皈依品第三   若人皈三宝   大乘皈第一    一切遍勇猛   得果不及故   难起亦难成   应须大志意    为成自他利   当作胜皈依   众生遍乘遍   智遍寂灭遍    是名智慧者   四种一切遍   希望佛菩提   不退难行行    诸佛平等觉   勇猛胜有三   发心与智度   聚满亦大悲    种子及生母    胎藏乳母胜   妙相成生力    大乐大方便    如此四成就   是名为胜身   先授法自在   巧说善治摄    由此四因故    佛种则不断   入度见觉分  持密利众生    由此四因故  得似于大臣   福德及尊重  有乐亦苦灭    证乐证法阴  习尽有灭舍   大体及大义  无边及无尽    由善世出世  成熟神通故   希望及大悲  种智亦不退    三出及二得  差别有六种   皈依有大义   功德聚增长    意悲遍世间  广流大圣法   种性品第四   有胜性相类  过恶及功德    金譬与宝譬  九种各四种   由界及由信  由行及由果    由此四差别  应知有性体   明净及普摄  大义亦无尽    由善有四胜  种性得第一   性种及习种  所依及能依    应知有非有  功德度义故   大悲及大信  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  是名菩萨性   决定及不定  不退或退堕    遇缘如次第  品类有四种   应知菩萨性  略说有四失   习惑与恶友  贫穷属他故   功德亦四种  虽堕于恶趣    迟入复速出  苦薄及悲深   譬如胜金性  出生有四种    诸善及诸智  诸净诸通故   譬如妙宝性  四种成就因    大果及大智  大定大义故   一向行恶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  善少亦无因   广演深大法  令信令极忍    究竟大菩提  二知二性胜   增长菩提树  生乐及灭苦    自他利为果  此胜如吉根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   发心品第五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离    四大三功德  二义故心起   信行与净依  报得及无障    发心依诸地  差别有四种   大悲与利物  大法将种智    胜欲亦大护  受障及增善   福智与修度  及以地地满    初根至后竟  随次解应知   友力及因力  根力亦闻力   四力总二发  不坚及以坚   亲近正遍知  善集福智聚    于法无分别  最上真智生   诸法及众生  所作及佛体    于此四平等  故得欢喜胜   生位及愿位  亦猛亦净依    余巧及余出  六胜复如是   生胜由四义  愿大有十种    勇猛恒不退  净依二利生   巧便进余地  出离善思惟    如此六道理  次第成六胜   如地如净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宝箧  如海如金刚   如山如药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乐  如王如库仓   如道如车乘  如泉如喜声    如流亦如云  发心譬如是   思利及得方  解义亦证实    如是四时乐  趣寂则便舍   最初发大心  善护无边恶    善增悲增故  乐喜苦亦喜   爱他过自爱  忘己利众生    不为自憎他  岂作不善业   观法如知幻  观生如入苑    若成若不成  惑苦皆无怖   自严及自食  园地与戏喜    如是有四事  悲者非余乘   极勤利众生  大悲为性故    无间如乐处  岂怖诸有苦   大悲恒在意  他苦为自苦    自然作所作  待劝深惭羞   荷负众生担  懈怠丑非胜    为解自他缚  精进应百倍   二利品第六   大依及大行  大果次第说    大取及大忍  大义三事成   他自心平等  爱则于彼胜    如是有胜相  二利何差别   于世无怨业  利彼恒自苦    悲性自然起  是故利他胜   善说令皈向  令入亦令调    令成亦令住  令觉令解脱   集德及生家  得记并受职    至成如来智  以是利群生   不倒及不高  无著亦通达    能忍及调顺  远去亦无尽   应知此八义  成就彼十三   习欲大可畏  有爱动而倒   乐灭断烦恼  大悲求佛法   世间求自乐  不乐恒极苦    菩萨勤乐他  二利成上乐   异根于异处  异作有异行    凡是诸所作  回以利众生   众生不自在  常作诸恶业    忍彼增悲故  无恼亦无违   胜出与寂静  功德及利物    次第依四义  说大有四种   大乘经庄严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一讲   诸行无常苦及空,   因缘生法无有我。   众生颠倒兴邪执,   故佛说法度迷情。   大乘无上境行果,   菩提大悲为因缘。   生死涅槃俱不住,   故名无尽功德者。   诸位法师,各位檀讲师:   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速速地从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来学习《大乘经庄严论》。   发菩提心而闻法   首先,要能够导正我们闻法的动机,要用菩提心来摄持。《大乘经庄严论》是中级班的课程之一。六月份我们在方广寺学过《八识规矩颂》,今天又来学《大乘经庄严论》。   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三个层次的追求:一个是填饱肚皮的物质追求,一个是关于社会的责任追求,一个是关于心灵的自由追求。我们是为了心灵自由、生命解脱而来学习《大乘经庄严论》。   我们要能够活在当下,发菩提心。活在当下其实并不容易,我们往往都会处在一种身心分离的状态之下。唐朝时候李白有一首诗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可见从古到今,众生往往都是活在一个身心分离的状态之下。   我们的心总是活在过去或者未来,过去的事情令我后悔,未来的事情令我担忧,但是我的身却活在现在、当下。外地令我向往,所以我们老是说要去哪里旅游;旧地令我回忆,但是我的身体也只是活在此地。   事实上众生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时间和空间的错觉。我们怎样从这种错觉之中解脱出来,能够身心融合,就能够活在当下;进一步天人合一,乃至于佛法所说的破掉我和我所的对立,能够证得无二的空性。   我们所学的《大乘经庄严论》, 每一位都应该有两种资料:一个是《大乘经庄严论宝鬘疏》;再一个是唐朝的译本,也就是文化办印的译本。这两种需要对照来学习,令大家容易领会。   释论名:本论是一切大乘经典的庄严   我们要知道,《大乘经庄严论》是一切大乘经典的庄严。这部论是弥勒菩萨所造的,解说菩萨广大行的瑜珈行派的论典,藏文和梵文的原论都是二十一品。唐朝时候,有一位波罗颇迦罗蜜多罗法师,他的名字很长,译为中文是八个字。他是戒贤论师的弟子,在玄奘法师没有西行求法之前,唐初武德年间来到中国弘法,把这部论翻译为二十四品。估计我们要分三次或者四次,用两年的时间可以学圆满。   见与行   这部论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成佛的一切方法都在其中。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认识性的知识,一类就是程序性的知识。   认识性的知识,就是指我们“知道是什么”。比方说我们知道“成佛的境界是什么”、知道“无我”和“空性”是什么,在佛法之中这个称之为见。见地与行持,要明白这个“见”,就是指告诉我们,“知道是什么”,这是指见。   我们为什么会迷惑颠倒?为什么会流转生死?为什么会身心分离,被种种所束缚?根本原因是我们活在一个错觉的世界里面,我们的见地不正确。你看从小乘来说,初果是什么?断见惑;从大乘来说,初地也是断见惑。所以,我们首先见地要正确。我们要知道无我和空性是什么。   印度佛法有深见派和广行派。相对来说,深见派是以开示我们树立正确的见地为主的,知道成佛的境界是什么。用世间的话来比方,我们觉得珍珠奶茶很好喝,那我们知道珍珠奶茶的原料是什么,这是认识性的知识。   还有一类是“行”,就是程序性的知识。“见行更互为助伴,智者不狂戒不痴。”见和行都很重要!见,好像眼睛一样;行,好像脚一样。我们眼睛要明亮,看到目标,看到成佛的目的地,我们才能够不走弯路;我们脚要有力,才能走到目的地。所以说见和行都是同等重要的。   行是知道怎么做。我知道怎样来冲泡比较好喝的珍珠奶茶,我知道怎样才能证得无我空性,我知道佛陀是怎样成佛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见是指正确的理解、认识,行就是达成正见现观的实践方法。用四谛来说,见是属于灭谛,行是属于道谛。   学习《大乘经庄严论》,就能够使我们了知“成了佛以后的境界是什么,而佛陀又是如何成佛的。”简单地用一句话来说,我们要知道《大乘经庄严论》就是一本成佛训练手册。如果诸位不想成佛,不希望解脱,那当然这部论对你来说不重要;但是如果你真正想超出轮回、圆满成佛,可以说此论是至关重要!   我们中级班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广行派的弥勒五论和深见派的龙树六论,可以说这十一部论典能够通达的话,那我们对于全体的佛法,不单单是树立了正确的圆满的见地,而且也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开悟,怎么成佛。   论名的安立   这部论名字的安立,唐译本是《大乘庄严经论》。在《成唯识论述记》第四卷上有一个批评,认为这位译者对本论的名字翻译不准确,上面说:“应言‘庄严大乘经论’,能庄严大乘经故,先云‘大乘庄严经论’者非也,无有‘大乘庄严经’故。”   意思是说,波罗颇迦罗蜜多罗翻译的这部论的名字不太准确,他译为《大乘庄严经论》,往往就给人误解,认为此论只是解释一本经,叫做《大乘庄严经》,但是并没有这样一部经,而事实上是“庄严一切大乘经”,所以应该是名为《庄严大乘经论》。藏传的《宝鬘疏》就翻译得比较好,是译为《大乘经庄严论》——大乘经的庄严。   作者、阐释者和汉译者   作者   先来解释一下作者、阐释者和汉译者。   作者有两种说法。《宝鬘疏》上看到的是弥勒菩萨造,唐译本上看到的是无著菩萨造,但是这并没有矛盾。我们都知道那则公案: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900年,有无著论师出现于世。他在阅读广博浩瀚的大乘经典的时候,深感茫然,理不出头绪来,所以,他就向未来佛弥勒佛祈请,希望得到弥勒怙主的亲自教导,而能够掌握大乘佛法的整体意义和修证方法。   无著论师经过十二年殷切的祈求,他失望了,因为没有见到弥勒菩萨,他出关了。那么,弥勒菩萨为了度化他,就变化为一条狗。他看到这条狗身上又生疮,疮里面又有虫,又流脓血,真正地生起大悲心来。既要帮这条狗,又要不伤虫,所以他就不能用手去挤那个脓,他就跪下去,用舌头来舔掉那个脓。结果发现那条狗不见了,弥勒菩萨在他面前。经过十二年的祈求,终于得到弥勒菩萨怙主的加持。   那么,他就请求弥勒菩萨开示,弥勒菩萨就说:“你抓住我的衣角好了。”一刹那间他就去到了兜率内院。弥勒菩萨主要地为他说了五论,藏传之中归纳起来,就是二辨、二庄严和《宝性论》。二辨就是《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二庄严就是《大乘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还有一个《宝性论》。这是藏传的说法。   汉传之中有不同的说法。汉传的弥勒五论有两部与藏传是相同的,就是《辨中边论》和《大乘经庄严论》;但是另外几部是不同的,就是《瑜珈师地论》、《分别瑜珈论》和《金刚般若论》。这是汉传的弥勒五论。   《大乘经庄严论》是阐明成佛过程之中的必经之路,我们后来的人,如果能够按图索骥,也能够顺利地证得佛果位;否则就会误入他途,必然徒劳无功。所以你不要认为说,迷迷糊糊的,你不学经论,天天打坐、天天念佛,你就成佛了。不是这样的!你一定要能够了解,成佛过程之中所有的路途、所有的关要、所有的误区。   用一个比方来说明:释迦牟尼佛就好像是第一位登上喜玛拉雅山最高峰的人。他站在最高峰上现观,直接看尽山山相连的喜玛拉雅山,那么他站在珠穆朗玛峰上面,对整个山脉都能够一览无余,以他亲证的经历留下了第一手的记录,为后来的登山者提供了宝贵的、必备的、完整的资料。   同样的,无著论师也是为了使后世的修行者,在登上般若大雪山的时候不至于迷路,而能够顺利地走上成佛之道,就去求弥勒菩萨,这位第二个将要登上顶峰的登山向导,来给我们带路,这是最权威的。释迦牟尼佛是第一个,那么弥勒菩萨差不多也登上顶峰了,他是第二个。   所以候补佛弥勒菩萨,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言教之中、所留下的记载之中,分析出攀登顶峰所需要的设备、补给,找出登山的路径,绘制出正确的登山地图,以及让我们能够预先了解,我们在登山过程之中可能将要遇到的种种的危险和障碍,以及应变的方法,从而写下了完整的成佛训练手册。所以说《大乘经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就是完整的成佛训练手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造此论的作者也可以说是弥勒菩萨,因为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也可以说是无著菩萨,因为是无著菩萨所记录下来、所弘扬的。但是此地我们仍然采用本论是属于弥勒菩萨造。   并且来说,弥勒菩萨所造的这五论之中,《大乘经庄严论》特别殊胜,为什么?因为她不单单是建立成佛之道的理论体系,而且有非常甚深的、非常微细的实践方法,这相对于我们来说是更为重要,我们要真正地实践证得。   那么,龙树菩萨的六论之中,《中观宝鬘论》也是很殊胜的,她也是将见与行结合起来。龙树菩萨其他的论典侧重于讲见,但是《宝鬘论》,因为他是为了教化一个国王而造的,所以见和行都融合起来了。   阐释者   阐释者根据《成唯识论了义灯》第一卷和《成唯识论述记》第四卷、以及《解深密经疏》第四卷和《法华经玄赞要集》卷五,都说本颂是弥勒菩萨所造的,释论是世亲论师所作的。所以这个册子基本上只打印了唐译之中的本颂。释论是世亲菩萨所造的,由唐朝时候的波罗颇迦罗蜜多罗翻译为汉文,十三卷二十四品;在汉文之中,还有一位慧净法师所作的《论疏》十卷。   藏传佛教之中会比较注重于安慧论师的注,我们学习《八识规矩颂》的时候已经讲过。汉传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弘扬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是地论师的时候,第二个时期是摄论师,第三个时期是玄奘法师归国以后所弘扬的唯识宗。   藏传佛教与汉传的佛教有所不同。玄奘法师所弘扬的,是以护法论师的见地为主的,称为实相唯识派;藏地以安慧论师的见地为主,是虚相唯识派。所以,我们要把这两种结合起来学习,也是这个缘故,能够让大家知道,见地上面怎样辨析,才能够更清楚更准确。   并且在藏传佛教之中,各个宗派都有不间断的“教”和“修”的传承。解释这部论,教有传承;如何修证,证法也有传承。《俱舍论》上说:“佛正法有二,教证以为体”。不间断的教修传承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是比较权威的萨迦派的大德无著贤所造的《宝鬘疏》,无著贤论师,藏文称之为土美仁波切。土美仁波切我们很熟悉的是,他所教导的修菩提心的方法《佛子行三十七颂》。   这次的学习,我们还会要引用到萨迦派的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依据《大乘经庄严论》七大纲领,所造的《能仁密意极明论》。萨迦派一祖到四祖都是非常有成就的大德,四祖贡嘎坚赞被尊称为萨迦班智达,他的侄儿就是五祖八思巴。   八思巴全名是八思巴·洛哲坚赞,“洛哲坚赞”就是圣者慧幢。也依据《大乘经庄严论》实证的次第来修学,七岁时就能够背颂经典数十万言,当时大家都称他为圣童,并且他依《大乘经庄严论》来实修,成就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也就是1251年,这年夏天被元世祖忽必烈迎请到六盘山,尊他为上师。过了两年,1253年,忽必烈对于另外一个教派,噶举派——噶玛噶举,黑帽派的第二世噶玛拔希大宝法王,十分地崇敬,就打算皈依噶玛噶举派。   忽必烈有位王妃叫做察如,她对八思巴非常有信心,她就对上师说:“上师,如果你不显示使众人信服的神通,皇帝可能会信从他人。”八思巴就对忽必烈说,他打算跟噶玛拔希来比赛,看看大家修证的境界。噶玛拔希就示现了很多的神通,比方说,在空中跏趺坐,穿岩而过等等。   等他全部演示完以后,八思巴就说:“你那些神通我都有,我就不用显示了,我只显示一个尸解法。”于是就叫一个武士拿一把宝剑过来,对武士说:“你把我的身体剁为五段。”身体被剁为五段之后,马上又复原起来了。   忽必烈那个时代的蒙古人,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跟他讲理论,未必能够听得进去的,他就只看这些修行的境界,所以忽必烈就很崇敬八思巴,拜他为帝师,38岁的忽必烈拜19岁的八思巴为帝师。   他们这个教派之中所传承的一部论典,就是《大乘经庄严论》。我们所采用的《宝鬘疏》的作者土美仁波切,也是属于萨迦派的。并且藏传佛教的各个宗派之中,都有依据弥勒菩萨所造的二庄严,来建立本宗派的修行道次第。比方说,最著名的,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就依据《大乘经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以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为根本,而造了一部《菩提道次第广论》。   此理论体系,事实上都是依据《现观庄严论》的八事七十义来建立的,而实修的方法,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大乘经庄严论》。可见我们现在所学的论典的殊胜。噶举派的密勒日巴尊者的弟子冈波巴,也有依据《大乘经庄严论》造《解脱庄严宝论》;萨迦派的四祖贡噶坚赞,亦依据此论而造《能仁密意极明论》,显示萨迦派本宗的道次第和见、修、行、果。   汉译者   译为汉文,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这个唐译本,按照支那内学院的吕澂的考证,这位译者波罗颇迦罗蜜多罗是印度的高僧戒贤法师的弟子,他在玄奘法师还没有去印度的唐初的武德年间,就来唐朝传授那烂陀寺的学说。吕澂在1961年的时候,曾经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专门讲学过《印度佛教源流略讲》,上面就有这么一个考证。   现在学的《宝鬘疏》的译者是当代的人,宝僧法师。我们要学习本论,对于弥勒五论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弥勒菩萨是候补佛,在重要的大乘经典之中都会出现弥勒菩萨。   略说弥勒五论   比方说,《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所参访的善知识中就有弥勒菩萨——弥勒弹指,楼阁顿开,最后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还有《大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宝积经》,这些经典之中都有弥勒菩萨与会。   唯识宗的重要典籍《解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整品都是释迦牟尼佛为弥勒菩萨开示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其实瑜伽用梵音是念“哟噶”,应该会比较准确相应。《瑜伽师地论》开示止观的实修方法。   另外《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都是介绍弥勒菩萨过人间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要下生成佛,龙华三会,广度众生。   在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之中,都有不少的高僧亲近弥勒菩萨的记载。他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之中,一旦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前往兜率天请教弥勒菩萨。   《大唐西域记》上也有很多这些相关的记载。   比方说,阿难陀的弟子末田地,就曾经上升兜率内院礼拜弥勒菩萨,回来以后造了弥勒菩萨的像。中国东晋的道安法师,也曾经上升兜率内院请教弥勒菩萨。太虚法师也生兜率天。虚云老和尚在云门寺被批斗的时候,也曾经入定上升兜率内院去避难,也就是他的肉身虽然在人间,神识却升到兜率内院。   根据岐山仁瑞寺亲近过虚云老和尚的一些长老大德的回忆,他们亲耳听到虚云老和尚说,虚老在兜率内院有看到过太虚法师,看到过岐山仁瑞寺的恒志老和尚,还有邵阳点石庵的增美法师等等。这些都是求生兜率内院,将来跟随弥勒佛下生,来协助弥勒佛度众生的大德。   现观庄严论   弥勒五论,我们在此地是按照藏传的说法——二辨、二庄严和究竟一乘《宝性论》,这五论来学习。《现观庄严论》中,“现观”其实就是亲证,透过修行能够使我们能观的智慧和所观的真实的性境完全契合,这样称为现观。事实上《现观庄严论》是解释《般若二万五千颂》里面所隐含的修行道次第的。   般若是诸佛之母,般若是出生佛、菩萨、缘觉和声闻四种圣人的智慧母亲。依据发心的不同,当然成的果位不同。正如母亲出生的小孩,不是依据母亲的身份来定的,而是依据父亲的种姓来定的。父亲如果是婆罗门种姓,那么这个小孩子也是婆罗门;父亲是刹帝利种姓,那么小孩子也是刹帝利。   同样的,如果我们是依据发菩提心的大乘种性来修般若,成就的是佛果位;我们只是为了求自了,依声闻种性来修般若,成就的是声闻果位。所以说般若是四种圣人之母。那么,种性,也就是说,我们属于大乘种性、菩萨种性还是属于声闻种性,这些是决定我们取得哪种证量的父亲,所以本论之中有一个“种性品”。   但是一般的说法,是说小乘只证得人无我,没有成就法无我。但是学到本论的后面,我们会知道,如果根据中观的应成派的见地,事实上大小乘都要能够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我们在后面再来辨析。   般若经的显义是空性见,隐义就是修行的道次第。显义被龙树菩萨依据文殊菩萨的教诲,发扬成为深观见,称之为“深见派”;般若经的隐义,也就是修行道次第,由无著菩萨依据弥勒菩萨的教诲,而发展成为广大行,也就是“瑜伽行派”,或者称为“广行派”。   《现观庄严论》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要诀现观庄严论》。我们从入道的初学者,一直到证得一切种智的佛果为止,详细宣说修行中的现观道次第,是我们要解脱成佛的修行人不可不知、不可不学的重要论典,所以历来都获得了印藏佛教学者的极度重视。   印度的大德对于《现观庄严论》的注释,被翻译为藏文的就有二十一部。其中依据经文来逐步阐释的有十二部,只是讲她的核心纲要的有九部。那么,在藏传之中就更多了,据统计各个教派一起有超过一千种的解释。   《现观庄严论》分为八品。也就是一切种智品第一、道种智品第二、一切智品第三,这三品称为三法智。一般的人有一个误解,有一些佛教辞典的解释也是错误的。一般的说:一切智是阿罗汉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的智慧,一切种智是佛陀的智慧,此种解说,我们在学《随念三宝经》已经辨析过,那种解释是有错误的,不圆满的。为什么?因为菩萨不单单是有道种智,还有一切智;佛陀不单单是有一切种智,还具足道种智和一切智,所以说三法智在佛陀都圆满具足,如果你只是说一切种智就是佛陀的智慧,这样说是不圆满的。   圆加行品第四、顶加行品第五、渐次加行品第六、刹那加行品第七,这四品是讲四加行的,是讲四种现观的。前面的三法智是讲境,修行的对境,我们要成就三法智;后面的由圆加行品第四,一直到刹那加行品第七,这四品是讲行。   最后的法身品第八,是讲果。   我们用境、行、果三个字就可以概括《现观庄严论》的实修方法,是按照境、行、果的次第来做安排的。前面三品是佛陀智慧全体内容,三法智是境,也就是我们修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有方法,也就是四加行。   一切种智现观也称为圆满正等相观,就是说我们一开始,对于三法智有一个概念性的、全体性的、总的一个观法,这是第一步。   顶加行品第五,就是指顶现观,就是由一门深入的观法;渐次的现观就是有次第的观法;一刹那的现观就是顿现观,量变产生质变,最后入金刚喻定,圆满成就。   所以最后的第八法身品讲果,证得法身,叫做法身现观。   所以说,八事也称为八现观,成就圆满成佛,内容是四身五智——法身、自性身、报身、化身;除了汉传所讲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之外,还有一个法界体性智。   《现观庄严论》的八现观、七十义、一百七十三种行相、两千细目,是成佛过程之中的必经之路。我们学习的第三级课程里面,就有《现观庄严论》。   我们为什么要先排《大乘经庄严论》?让大家先明了这个实修的方法,依此而实修,然后再来透彻地了解理论体系的建立。这样就能够学修不脱节,就能够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就能够身心相应,圆满成就。那么,这个八现观七十义,一百七十三种行相,两千细目,都是我们成佛过程之中的必经之路。   弥勒菩萨为了让深奥的、不可思议的佛陀的智慧,以修行道次第的方式,清晰具体地显现出来,所以他用八现观来总括成佛之道,也就是三法智、四加行和法身现观,称为八现观。我们对佛陀所教的法门的亲证过程,就是成佛的过程,所以,如何亲证八现观,就成为我们成佛的关键。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之中开示我们:灭谛之中的无我智慧要安立在道谛之中的三法智,发菩提心,才能够入大乘道而圆满成佛。菩萨如果要修行成佛,只是证悟般若经之中所开示的“一切法皆无自性”,这样的空性智慧是不够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在见地上去学修,这个见地是很难真正确立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直接学习龙树菩萨造的——汉语称为《中论》,藏传里面称为《中观根本颂》,用凡夫的第六意识去思惟,去逻辑推理,你要真正地树立正确的见地,这是非常困难的,是不够的;一定要实修,要能够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要超越、要透脱到悟性认识和自性认识。   事实上《现观庄严论》,乃至于龙树六论,这些见地不是单单用凡夫的理性认识,能够真正通达的,当然我们要由此地入手,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透过修行成就悟性认识,要真正通达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要能够以空性智慧,融合大悲心,广修六度万行,六度四摄为方便,才能够证悟成就一切种智、成就佛陀的四身五智。那么,这个具体实修的方便,就在我们学的《大乘经庄严论》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深见派是侧重于阐释见地的,瑜伽行派是侧重于阐释行持、建立道次第的。当然我们要知道,这是不可以分离的,“见行更互为助伴”,不可以截然分开,合则双美,分则两伤——要分开来的话,就都受伤害,都不能够圆满成就。   《现观庄严论》的解释,最著名的有印度师子贤论师造的《明义释》。藏地的注疏就更加浩瀚,一般比较著名的都有两百多种,最著名的是宗喀巴大师所造的《金鬘疏》,以及他的弟子贾曹杰所造的《心要庄严疏》。   宗喀巴大师在十七岁的时候,就在聶塘极乐寺学习以《现观庄严论》为首的弥勒五论;十九岁以后,他就能够多次依据《现观庄严论》来立宗答辩,而负有盛名;三十二岁的时候,住在蔡寺就著了《金鬘疏》;但是后来跟随他学养修证的增长,他对于《现观庄严论》有了更圆满的理解,有了更透彻的现证,所以,在他四十七岁的时候,住在热振寺(热振寺是噶当派的祖庭,是一个很重要的寺院)。   他在热振寺再讲《现观庄严论》,有一些讲法就跟他原来的《金鬘疏》有差别,故而弟子们有疑问来请教。当然四十七岁所讲的是更圆满的。于是宗喀巴大师就吩咐自己的上首弟子贾曹杰·达玛仁青仁波切再造一部论,就是《现观庄严论释及心要庄严疏》,是最权威的代表作。我们在第三级的时候,学习《现观庄严论》,也是以《心要庄严疏》作为教材。   藏传佛教之中,他们学习五部大论,一般要学十五年,乃至于更长时间,仅学《现观庄严论》就要学五年。主要是以贾曹杰依据宗大师的口授而造的《心要庄严疏》,作为根本教材;辨经的时候,判断正确与否,也是以《心要庄严疏》作为标准。把《现观庄严论》译为汉文的大德,有法尊法师、能海上师等等。   辨中边论   第二部论是《辨中边论》。二现观是见与行并重的论典——《大乘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都是见行两重的;二辨侧重于开示见地,开示中道见。当然每个宗都有中道见。中国的佛法分为:性、相、天、贤、禅、净、律、密、俱舍、成实,这十大宗派。但是藏传之中没有分得这么细,仍然还是按照印度传统的四大类:有部、经部、唯识派和中观派。土官呼图克图造了一部《四宗要义》,对于四大宗派的境、行、果,都有详细的辨析。   二辨是侧重于开示中道见的,当然在中道见之中,侧重于唯识宗的中道见。《辨中边论》是由弥勒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造解释,有陈朝真谛三藏的译本和唐朝玄奘法师的译本,两种译本,分为三卷七品。七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用一首偈子概括:   唯相障真实,及修诸对治,   即此修分位,得果无上乘。   也就是辨相品、辨障品、辨真实品、辨修对治品、辨修分位品和辨得果品以及第七的辨无上乘品。这七品概括起来就是道果。七品之中前四品是道。   《辨相品》是阐释诸法的体相,诸法不外乎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乃至于说三无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和胜义无自性性。楞伽上就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遍计所执性是凡夫颠倒认识所呈现出来的错觉境相,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依他起性是阿赖耶识之中随缘生起的种种心识活动,它的表现形态就分为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它的存在只是因缘的假相,但是你不可以认为它没有,否则就会落入到断灭见之中——断见。圆成实性是建立在如实认识依他起相的基础之上的。在依他起的似能取、似所取相之中,不去起能所执——不起能执和所执,不起能执的心、所执的相,当下现证的空性。   《辨障品》就是辨别修行过程之中,所应断除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讲得很细。那个《辨障品》,几乎我们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之中,所要遇到的种种的障碍,都有辨析,最后就归结为十一类,我们再浓缩,事实上就是断烦恼障、断所知障。   《辨真实品》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从十个方面来阐述真实,破除我执和法执。所以在《辨中边论颂》之中说到“十善巧真实,皆为除我见。”释迦如来三转四谛法轮的时候说过,“此是苦,我已知,我已断。”那么“我已经现证断苦,汝等应该要应知、应断和应修证。”同样的,《辨障品》的障是应断的,《辨真实品》是我们应知和应证的。   怎样才能够断障证真实呢?第四品就说我们对治的实践。所以说《辨修对治品》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修三十七道品,由此契入空性对治烦恼。虽然名词都是说三十七道品,与小乘一样,但是她的内容就阐述得更圆满。   接下来两品是讲果。即《辨修分位品第五》和《辨得果品第六》,是阐述我们修行之中,要经历的过程和结果。   这个道和果不是依据声闻、缘觉二乘而说,所以最后第七品,就是《辨无上乘品》。就是从正行无上、所缘无上和修证无上,三个方面来论证,显示大乘法门的殊胜。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乘法门在弘扬过程之中,当时还是有人不承认,不相信。因为大乘法太殊胜,尤其是讲空性,凡夫的这种智慧难以正确地理解,不是落到常见里面,就是落到断见里面。所以我们看好多的论典,她其实都有特别地来称赞大乘。比方说我们这里面《成宗品第二》,也就是专门来论证大乘是佛语——是佛陀所说的。   《辨中边论》的唐译本,根据七义分说为七品。但是梵文和藏文之中原本都只有五品,也就是把《辨对治品第四》、《辨修分位品第五》和《辨得果品第六》,这三品合起来作一品,所以她只剩下五品。1928年的时候,有一位法国的学者,在尼泊尔发现了安慧论师注解的《辨中边论》梵文写本。   这是说弥勒菩萨的第二部论。   辨法法性论   第三部论就是《辨法法性论》,是弥勒菩萨所造,法尊法师译为汉文的。主要的内容是辨明法与法性的差别,即是生死与涅槃的差别。不分品目,比较短,颂文上说:   当知此一切,略摄为二种,   由法与法性,尽摄一切故。   这个法是指什么?你看《瑜伽师地论》说六百六十法,《百法明门论》又浓缩为五位百法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说,一切森罗万象,宇宙所显现的一切,我们都称之为法,也就是一切的蕴处界所摄的法,都是虚妄生死法。所以偈颂上说:   其中法所显,即是说生死,   其法性所显,即三乘涅槃。   法性就是法的本性,即真如,是如实的涅槃。《辨法法性论》是开示我们怎样转虚妄而显真实,超越生死而证入涅槃。唯识宗主要的修行方法是说转依——怎样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为菩提。这是说转依。   我们刚刚已经讲到了弥勒菩萨所造的《辨法法性论》,主要是开示我们怎样来转虚妄而显真实,超生死而证涅槃。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四部的论典就是《究竟一乘宝性论》。我们已经知道,《辨法法性论》和《辨中边论》是侧重于树立正确的见地的;而二庄严《大乘经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是侧重于见行并重的。   《宝性论》是侧重于阐释三宝,并且中心是阐释如来藏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这一主题,是《宝性论》的核心。“宝”当然是指佛法僧三宝,“性”就是指三宝的品质。因为她所讲的都是究竟圆满的法要,所以就名之为《究竟一乘宝性论》,后魏时候有一位勒那摩提译为四卷十一品。汉传佛教之中认为作者是坚慧论师,藏传佛教就认为作者是弥勒菩萨。   1961年,吕澂在中国社科院讲《印度佛学源流略讲》时,对《宝性论》做过介绍。他认为本论有七个主题,即:佛宝、法宝、僧宝和佛性、菩提、功德、业。   我们学《随念三宝经》的时候讲过:   无为任运成,非观待他缘,   具智悲及力,是二利佛也。   此偈从《宝性论》里面来的。佛宝八德、法宝八德、僧宝八德,都是从《宝性论》里面出来,我们要了解三宝的功德,《宝性论》是说得非常透彻圆满的。   还有性品,就是指佛性、如来藏。还有菩提、功德、业。这七个主题,中心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对于后世的禅宗影响非常大,例如祖师禅,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她的理论依据其实都是如来藏思想。   大乘经庄严论   第五部就是我们现在正要学的《大乘经庄严论》。已经强调了,虽然此论是见行并重,但是更重要的是她里面有很多实修的方法。   第一品就是讲造论目的。弥勒菩萨说我为什么要造《大乘经庄严论》?《缘起品第一》讲这个问题。   《成宗品第二》,论证大乘佛法是佛说的,消除那些错误的见解。   《皈依品第三》,就是圆满地归纳皈依的。   《种性品第四》,是让我们要发菩提心,成为大乘种性。   《发心品第五》,就是指发菩提心的,发菩提心的所有实修教授都非常圆满地归纳起来了。   但是宝僧法师翻译的偈子文采太一般,所以我们还是用唐译的颂文,再参考土美仁波切的解释,那么汉、藏佛法的精萃,我们都能够圆满地学到。   从发菩提心开始,登五道、入十地,乃至于圆满成就佛果位,这中间所修的一切实修法门的教授都包含在此论之中。我们怎样入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学道位,她的证量、她的方法、她的得果,都有非常透彻的阐发。   比方说,《神通品第八》,这是唐译的,藏译为“力品第八”,上面就会讲到一个重要的实修方法。   我们知道物理学领域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在苹果树下坐一坐,有个苹果掉下来砸到他的头上,开悟了——世间开悟了。发现了什么呢?他就深入思考一个问题: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跑?   他不像我们这么简单地想一想,他会进一步思考:既然苹果是往地上落,那月球也是围绕地球在转,月球有自转也有公转,它围绕地球在转,为什么不落下来?   我们想一想这个万有引力,地心引力,因为地心引力,苹果会掉下来。苹果成熟了,它掉的时候是往底下掉,不是往天上飞,这当然是因为地心引力。   那么,月亮围绕地球在转,也有地心引力,为什么月亮不掉到地上来?掉下来就麻烦了,地球就毁灭了,对不对?为什么不掉下来?而且你要知道,它是围绕地球转,它不是直线运动,而是圆周运动。圆周运动还需要一个加速度,不然它不可能维持圆周运动,学过物理学都知道。它既然受地心引力影响,但是它又能够一直稳定地围绕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什么?他有一个很深入的思考,就发现了万有引力,有个公式。   《神通品第八》里面就讲到,跟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公式相对应的,是佛教里面有一个万有心力法则。你如果明白了,你得到这个传承了,你学好了《神通品第八》,你就知道怎样才能够成就,怎样才能够成就五眼六通。也是有个公式的,不是用口说说就完事的。你达到这些要素,你具足这个公式所需条件,你也能成就。不然的话,那你只是说食数宝,自无分毫——自己一点都没有。所以这还是需要透彻地学习,而且要有传承。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个道理:万有心力的原理与牛顿的万有引力相通,不过是告诉我们怎么样让我们心性开悟,断烦恼。   众生是什么运动呢?众生是堕落运动。我们一直在六道里面堕下来……,就好像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一样。   佛陀是什么运动呢?佛陀是解脱运动。他一直怎么样?无住涅槃,“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所以称为无住涅槃。为什么能够做到无住涅槃?就好像月亮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一样,佛陀是解脱运动。他一直不断地帮助众生,不断地种种化现,回入尘劳来接引众生。这个原理大家学到第八品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此地不多说。   还有,可以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应的,在《大乘经庄严论》之中,也有这个实修方法的教授和引导。   可见,这部论不是你听听,学点教理、得点知识就好了——这当然也重要,我们要树立见地。但是仅有认识性的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有程序性的知识,你要知道怎样才能够证空性?怎样才能够成佛?   这是先略说弥勒菩萨的五部大论,《弥勒五论》我们要有一个全貌的了解。   底下就进入到《大乘经庄严论》本文的学习。   第一品是《缘起品》。大家看偈颂好了,《宝鬘疏》平时课下来看。   缘起品第一   义智作诸义 言句皆无垢   救济苦众生 慈悲为性故   巧说方便法 所谓最上乘   为发大心者 略以五义现   此偈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就是解释本论的名字为什么叫做《大乘经庄严论》?也就是本论能够做一切大乘经典的庄严。一切大乘经典之中所阐释的这些妙理,一切实修法门都在本论之中,能够让人把大乘经典所说的妙义付之于实修,依修而起证,能够做大乘经典的庄严,所以名为《大乘经庄严论》。   第二个主题是说明,作者弥勒菩萨造此论的目的。   〔义智作诸义〕义,是指义理,义理就是指灭谛的无我空慧;智,是指三法智,是道谛的三法智。前面两个字,就已经把灭、道二谛的精华都含摄进来。   那么,就是说,“义”是指我们空性的次第,无我空慧的正确的见地;“智”就是指道谛的三法智,就是现观的次第,实证现观的修行方法;“作诸义”,作就是庄严的意思,作诸义的意思就是,本论以中观的空性见为法体,以瑜伽行的现观次第为法相,来开显隐含在一切大乘经典之中的佛陀的密意。因此本论能够作为一切大乘经典的庄严,所以名为《大乘经庄严论》。   〔言句皆无垢〕就是说,如果有人问:既然本论能够庄严大乘经,那么用什么来庄严呢?回答就是:用无垢的言句。这里面其实就包括了四无碍智或者四无碍辩。   “无垢”当然就是指最极清净,没有垢染,没有烦恼障、没有所知障的垢染,殊胜圆满,所以称之为无垢。言无垢,就是乐说无碍智,乐说无碍辩,辨说法义,圆融无碍。句无垢,就是指辞无碍智、辞无碍辨,通达各种文字,能够随意演说,非常有文采,文采斐然。“义智作诸义”,还包含了法无碍智和义无碍智,合起来就是四无碍智。这两句就是解释本论的论名。乐说无碍智,非常善巧方便,非常善于辩论,圆融无碍地说法。辞无碍智就是句无垢,通达各种文字。   你看,鸠摩罗什被吕光抢过来,一开始吕光不信佛,对鸠摩罗什一点都不尊敬。后来经过一个山谷的时候,已是傍晚了,吕光就下令安营扎寨休息。鸠摩罗什法师就跟他说:“你千万不能够留在这个地方,因为今天晚上会山洪暴发。”而吕光还是不太相信,可是有些人相信佛法,相信鸠摩罗什法师,就劝他,所以他勉强地磨磨蹭蹭就把部队开走了。刚刚开走,果然山洪暴发了!   之后吕光就很相信鸠摩罗什法师,去请问:“法师,你怎么会知道有山洪爆发啊?”法师说:“刚刚天上飞过两只鸟,这两只鸟在互相讨论,说这个地方今天晚上会有山洪暴发。”   你看,修行有成就的人,人类的语言,其他众生的语言,他都能够懂得。这样是辞无碍智,这样是句无垢。言句皆无垢。但是我们凡夫众生连方言都听不懂,我们中国的方言太多了。   讲到这个辞无碍智,我就想起了一个关于咸菜与酱瓜的笑话:有一位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面去作报告,他本来是要说:“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结果他就变成了:“兔子们!虾米们!不要酱瓜,咸菜太贵了。”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就上台来,也是用土话来讲:“咸菜请香肠酱瓜。”你知道说什么吗?就是说:“现在请乡长讲话。”   然而乡长也是土话口音很重的人,一上台就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其实他是说:“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你看,那些祖师大德,辞无碍智、句无垢,一切众生的语言都能够懂得;我们就是一般的汉话都可能说不标准,经常会地方口音很重。   现在言归正传。后面的六句,说明造此论的目的。   〔救济苦众生〕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要造这个论呢?弥勒菩萨就回答:为了救度拔济在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之中受苦的众生。   〔慈悲为性故〕为什么要救这些受苦的众生呢?回答就是:因为菩萨是以大悲心为体性。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得很明白,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佛心。“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是故于此中,缘起大悲心”。我们学佛,大悲心、菩提心、空性见,是不可或缺的。   〔巧说方便法〕怎样才能够把众生救出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苦海呢?要巧说方便法,要善巧方便地来建立修行道次第,运瑜伽巧分别相,彰般若无分别性,才能够使众生得其门而入,循序渐进。不单单是要有认识性的知识,还要有程序性的知识;不单单是要树立正见,还要知道实修现观现证的方法,所以巧说方便法。   〔所谓最上乘〕如果有人问:哪一种方便法是最圆满、最究竟的呢?回答说:最上乘就是佛乘,引导众生圆满成佛。   所以弥勒菩萨说得很明白,造这部论的目的是:引导一切众生圆满成佛,引导一切众生直接修最上乘。   有情众生的生命存在两个重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认识上存在严重的错误。我们都是活在错误的世界里面,我们说“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心灵的自由。空是空掉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而不是空掉这个世界。如果学中观的应成派我们就能够明白,关键是要空掉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   第二个问题就是生命存在重大的缺陷。我们认识错误,活在错觉的世界里面,这是无明。不明人生和世界的真相,引发种种的邪见和烦恼执著,造种种的恶业流转三恶道。   因此,弥勒菩萨教导我们,转凡夫的妄心为菩提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这是所谓最上乘。   〔为发大心者〕如果再问:既然本论如此殊胜,那么修此法的人要具备什么条件?弥勒菩萨是为什么人来说《大乘经庄严论》呢?回答是:弥勒菩萨是为了发大菩提心的大乘行者来说本论。   所以,可以看到此论非常巧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环环相扣,非常严谨。   〔略以五义现〕以上五句是用五个问题环环相扣,说明了弥勒菩萨造本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拔济在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这个苦海里面流转的九法界众生,置于佛地。   并且,弥勒菩萨用五义庄严,也就是说本论用五义庄严来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使众生能够循序渐进,能够得其门而入。根据我们的根机,由很简单的开始,得其门而入、循序渐进,易得受持而圆满成佛。   五义庄严。五义就是信向、受教、思惟、修习、证得。其实很简单,不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述,所谓的信向、受教、思惟、修习、证得五法、五义庄严,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信、解、行、证。   譬喻何为五义庄严   譬如金成器 譬如花正敷   譬如食美膳 譬如解文字   譬如开宝箧 是各得欢喜   五义法庄严 欢喜亦如是   我们每次都会先把偈子的内容归纳起来做一个主题,或者两个主题,把这偈子的核心内容先表述。   此偈也是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用譬喻使众生容易通达什么是五义庄严,第二个主题是用五义庄严来概括全论二十四品。   不要小看这八句话,这二十四品都包含在其中。菩萨造论都是这样的,他往往用一两个偈子,把很多的内容全部都浓缩在一起,有智慧的人听了这个偈子,后面的他都懂了。   〔譬如金成器〕譬如提炼金矿,产出纯金来做黄金的器皿。本论就是用之比喻,使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的一切众生信向大乘佛法。   金成器,是把金矿提炼成纯金,再来做器。同样的,我们众生也是要开显本具的佛性——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你怎么来开显?让我们能够信向大乘佛法。   〔譬如花正敷〕就譬如正在绽放盛开的莲花,它能够承受阳光和雨露。学习本论能够使众生承受大乘教法,了知大乘教法比声闻乘、缘觉乘更为殊胜,发心更为广大,成就更为殊胜。所以是譬如花正敷——好像莲花成熟的时候,遇到阳光就盛开了;众生接受大乘佛法而觉悟,菩提心花也盛开了。所以“譬如金成器”是信向,“譬如花正敷”就是受教。   〔譬如食美膳〕犹如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们细细地品味种种美妙的滋味。同样的,发大乘心、发大菩提心的人,要思惟甚深空性而得法味,而断一切执著,断人我执、法我执,法喜充满。所以“譬如食美膳”是属于思惟庄严。   〔譬如解文字〕就是修习庄严。犹如有智慧的人能透过文字相,因指而见月,精进修行,入不思议的解脱境界。同样的,发大菩提心的人,他能够得鱼忘筌、得义忘言,能够离文字相、离语言相、离心缘相,修行现观,证悟真如自性,这是修习庄严。   〔譬如开宝箧〕就是犹如打开一个装满了稀世珍宝的宝箱一样,同样的,发大菩提心的人,依据《大乘经庄严论》来修行,能够圆成证得佛果位,能够得到佛陀果位之中、佛陀境界之中福德智慧的珍宝。   佛家有一句话:“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不读法华,不知如来利众之悲心;不读首楞严,不知修证的次第。”同样的,我们依靠《大乘经庄严论》,可以说华严、法华、首楞严这些根本的经典,她一切的妙义都在其中。   华严是讲佛的境界,法华是讲佛的知见。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能够成就,就能够证入如来的境界,就能够得到如来万德庄严、福德智慧两足尊的珍宝。所以说“譬如开宝箧”,就是指证得庄严。   所以,用这五个比喻,就把五义庄严都概括起来了。   〔是各得欢喜,五义法庄严,欢喜亦如是。〕我们在提炼黄金时,在欣赏莲花盛开时,在品尝美味时,在透过文字会心一笑时,在打开宝箱时,都非常欢喜,“是各得欢喜”。同样的,我们依据《大乘经庄严论》来学修,转凡夫的生灭心为菩提心,信向大乘,受大乘教,思惟大乘的甚深空性,修习大乘不可思议的甚深法门,因而圆成证得佛果,也是非常喜乐的,“五义法庄严,欢喜亦如是。”   这是第一个主题。   以五义庄严概括全论   第二个主题就是用五义庄严来概括全论。全论二十四品,我们用五义庄严就能够归纳起来。   智吉祥论师以境、行、果归纳五义庄严   从境上来说:   《成宗品第二》(《成立大乘是佛语品》第二)、《皈依品第三》、《种性品第四》,是属于信向大乘庄严,信向大乘佛法。   《发心品第五》、《二利品第六》,是受大乘教庄严。   《真实品第七》是属于思惟庄严,思惟大乘的甚深空性。   《神通品第八》、《成熟品第九》,是修习庄严,修习大乘的甚深空性法门。   《菩提品第十》是证得庄严,证得菩提。   从行果上来说,也具有五义庄严:   《明信品第十一》也称为《信解品第十一》,是信向庄严。   《述求品第十二》是求大乘法。   《弘法品第十三》是求法的对境,就是弘法的善知识,他们要弘法,所以说是《弘法品第十三》。   《修行品第十四》也有一种译本翻译为《修法品第十四》,也有些译本翻译为《随修品第十四》,这是依教奉行。   所以从第十一品到第十四品,都是属于信向庄严。   《教授品第十五》是受教庄严。   《业伴品第十六》、《度摄品第十七》、《供养品第十八》、《亲近品第十九》、《梵住品第二十》、《觉分品第二十一》,总共六品都是思惟广大的真如性,这是思惟庄严。   《功德品第二十二》是修习庄严。   《行住品第二十三》、《敬佛品第二十四》是属于证得庄严。   这是智吉祥论师分别从境上来说五义庄严,从行果上来说五义庄严,来归纳。   萨穆扎论师归纳五义庄严   还有一位是萨穆扎论师,他归纳五义庄严,是把她一起归纳。   《成宗品第二》是信向庄严,证明大乘是佛语,我们相信大乘法。   《皈依品第三》一直到《菩提品第十》,是讲授大乘的基、道、果,总共八品都是属于受教庄严。   《明信品第十一》一直到《业伴品第十六》,总共六品都是属于思惟庄严。   《度摄品第十七》一直到《行住品第二十三》,总共七品都是属于修习庄严。   《敬佛品第二十四》,也有些译为是《究竟品》,是属于圆成证得庄严。   尊巴阿阇黎以唯识宗见阐述五义庄严   还有第三位是尊巴阿阇黎。尊巴阿阇黎是位居士,他没有出家。他用唯识宗的宗见五法三自性配合来阐述五义庄严。   我们要先说一下五法三自性。有一些同学学了《八识规矩颂》,应该比较明白,但是还有一些同学可能没听过,我们略说一下:   唯识宗的方法是广明法相以破我,目的是由破我而成佛。所以说,唯识宗这个方法,不要看到老是说:法相、法相……种种分析,好像很繁琐,其实她的目标是广明法相,然后来破我。分析到最后,都知道是人无我、法无我,目的就是为了破我而成佛。所以破人我执、法我执就是修因,成佛是证果;破人我执、法我执是属于超凡,成佛是入圣。所以说唯识宗将一切法都归纳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来显示诸法的真相。   我们学了《楞伽经》就应该明白:五法就是相、名、分别、正智、如如。如如也有些称为真如。   第一法就是相。就是森罗万象的一切有为法,各从因缘而生,呈现种种不同的相状。那么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所谓一切法,其实都不过是见到它们的各种相状而已;我们只看到外在的相,不能够离相而见性。   第二法就是名。其实就是一个归纳,归纳一切法,分析一切法,最后就导归到真如。名,就是我们对各种不同的相状,为了便于记忆、便于讲说、便于沟通起见,所以我们都给它们各个安立了一个名字。比方我说那个叫“百合花”,你不一定看到这个花,你就明白百合花是什么样子,因为你脑袋里面有储存,一听到这个名,你就能够想起这个相。   上面两法,相是所诠,名是能诠。   第三法就是分别。我们平时所见的一切法,并不能够了知它的真实本体,只是由我们的心识来加以分别,得到一种所诠的相状,或者能诠的名字。就是这个法累积多了,这个名也累积多了,你要分别它,不然你记不住,你无法判断,凡夫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上来了。但是凡夫也就仅此而已,不能再往上了,你一定要透过修法才能够进入悟性认识。   而这个分别,你看,一切法,无论你怎么说,你给它做判断,只是四种判断:肯定、否定、不定和自相矛盾。   比方说,这个杯子,如果是禅宗的话,问你是什么,你说“这是杯子”。这是增益谤了。因为你执著于它,你看到这一法你就执著这一法,你眼睛盯着这个,其它的都看不见,在这上面加上了你的执著,是增益谤。   再问你,你说“不是杯子”。这是减损谤,一方面当然是说你破坏了世间共通的常识,更重要的是什么?如果你用卧轮禅师的法“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这个错掉了,偏掉了,你跑到外道的那种无想定去了。石头压草,你把这个意识压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又怎么样?“内守悠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还是不对,所以是减损谤。   然后你说“是杯子不是杯子”,这自相矛盾。   然后再说“非杯子非不是杯子”那就是不定。   所以,我们要分别万事万物,用凡夫的理性认识,无非就是这四种,你跳不出去。一定要修佛法,才能够进入到悟性认识,更进一步进入到自性认识。   如果用我们的心识去加以分别,我们得到所诠的相状,得到能诠的名字,这些相和名都是起于分别,起于我们的分别心。所以,相和名二法是所变的境,分别是能变的心 。   第四法就是正智。正智开始就进入无漏法了,前面都是有漏法。正智就是,如果我们能够离于虚妄的分别,就能够成就无漏的正智。由分别而转成正智,就是由虚妄而契入真实。   上面的四法之中,所变的相、名和能变的分别,这三法都是属于有漏法;正智是属于无漏法,但是还是不究竟。正智虽然是无漏法,但是属于道谛,是有为法,你还没有证得无为法。所以,不单单是要入无漏法,而且要显发无为法。那就是什么?那就是第五法如如。   第五法如如,也称为真如。也就是由正智而显的本体,由修三十七道品,修道谛而证入成就灭谛。所以,由正智而证得真如,就是由妙用而归到本体,正智不过是我们本体所起的妙用而已。   所以这个真如,真就简别于遍计所执性,如就简别于依他起性;真是简别于有漏法,如是简别于有为法;真实不虚名为真,常住不变名为如,平等不二,常如其性,所以称为真如。如其所如——如真如而如,称为如如。   这五法之中,有漏的相、名、分别和无漏的正智,此四法都是属于有为法;如如是无为法。   这一路辨析下来,我们就能够明白:怎么样来成就无为法,怎么样来成就不生不灭法,显发本体的不生不灭。   相是能诠,名是所诠,合起来都是属于所变境。分别是能变的心。相、名、分别都是属于有漏法,正智就是属于无漏法,有漏法和正智的无漏法,都是属于有为法,如如才是无为法。   一切法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由识流转而显迷境。我们迷失真性,攀缘外尘,迷真逐妄,迷失真性,追逐妄法。我们去追逐虚妄显现的这些相和名,所以背觉合尘,流转生死,就有了相、名和分别。   另一条是由识的还灭而显悟境,转识成智,修转依,就有了正智和如如。   但是要注意这五法之中,我们这是一般的解释。其实五法之中,相、名、分别是属于有漏法,但是也可以全配于无漏法之中。比方说,用于修证的时候要善巧方便,告诉你这个修行次第,照样还要用到她。   尊巴阿阇黎就说到了,五法与五义庄严来相配:   名是属于信向庄严——就是先告诉你一个概念性的知识,让你了解大乘法,让你信向大乘佛法,就是透过闻思《大乘经庄严论》,而得到的概念性的了解,这是“譬如金成器”。   相是受教庄严:你信向以后怎么样?你接受了教法,“譬如花正敷”,这是受教庄严。   分别是思惟庄严:“譬如食美膳”。   真如是修习庄严。要注意五法里面,真如是最后一个。但是在此地,与《大乘经庄严论》来配合解释的时候,会把真如安立为修习庄严。为什么?尊巴阿阇黎有个解释:“真如性者,即是法性,彼是圣者各别所自证,而非诸凡夫之心之行境故,是不可思议。”   也就是说这个真如性,虽然不是凡夫所能证得的,但是依靠本论之中弥勒菩萨善巧方便的开示,告诉我们证得真如的方便,我们可以依之而修习。我们依之而修习,所以名之为修习庄严。   正智是证得庄严。五法里面的第四法正智在此地安立为证得庄严。为什么?我们一步一步地能够开显智慧,开显出无漏的真智慧,不是凡夫的世智辩聪,而是真实的智慧,所以是证得庄严。   依靠《大乘经庄严论》的实修方法的导引而去修习,我们资粮位、加行位的凡夫,也能够离于虚妄分别,证得无漏正智,所以名之为证得庄严。   这是略说五法。   三自性和三无性。三自性我们都知道: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性:就是于依他起的因缘所生的一切事物上,分别执著于名和相,妄认为实我、实法。这是妄有,他本来不存在,你的错觉虚妄看到的。好像一条绳子,天很黑的时候你误认为是一条蛇,你心里面认为它是蛇,你就起了恐惧心,这个蛇是妄有的。   依他起性:是万法皆以因缘和合而生起,只是组合,无自性,这是假有,好像绳子一样。   圆成实性:就是于依他起性上面,常一切时远离执著,没有人我执、法我执,是圆成实性。   五法是从一切法的种相上来分析,成就正智、证得真如;三自性是从一切法的自性上来分析,来认清妄有和假有,破人我执、法我执,由二空显真如,证得圆成实性。   三无性就是相对应的,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相无性:这个相是妄情所显的,假名安立的,所以无自性。   生无性:我们对依他起性也不要执著,要知道她是仗因托缘而起的事物,只是组合而非实有的,所以,生无自性性,也无自性。   胜义无性:乃至于这个圆成实性,你也不能够起执著,胜义谛上来说也是二空所显的真如。   这三性可以对望于中道。   一切法从自性上来分析,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虚的,就是遍计所执,出于识而非有,体相都没有——体也没有、相也没有。还有一类是实的,就是有为法,依他而起,种种因缘和合而起。相是有的,是如幻的假有,所以依他起性是属于如幻假有,那么,无为法的圆成实性是真空妙有。   所以说,遍计所执性是非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是非空,非空非有树立唯识中道。   凡夫往往会因为遍计所执性产生习惯性,有了习惯性以后,脑子就转不过弯来,没那么快,所以就闹很多的笑话,凡夫的遍计所执性是随处可见。   有一位妻子下班跟他丈夫一起回家,妻子先进门,她一进门马上就把门关上了,丈夫在外面就拼命敲门,一边敲就一边喊:“开门!开门!我还没进去呢!真是的……”这妻子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在家里面怎么回答,你知道吗?“你吵什么吵?坐下一趟车吧!”遍计所执性,搞惯了。   还有一个游客,有一次坐出租车到一个地方去旅游。他第一次去那个地方,半路上他就想问一点事情,就拍一拍司机的肩膀,想问他。刚一拍司机的肩膀,没想到吓得那个司机哇哇叫!这个游客就道歉说:“对不起!我没想到拍你一下肩膀就吓着你了。”   司机就回答:“哎呀,没关系,一个小小误会。因为我今天是刚刚第一天开出租车,以前我都是开灵柩车,送尸体到火葬场去的。”你看这个遍计所执性,闹很多笑话。   这是尊巴阿阇黎联系三自性来解释五义庄严。   不过我们要先讲明一点,藏传的唯识与汉传唯识有不同。藏传唯识是以安慧论师的见地为主,是属于虚相派的唯识;汉传的唯识,是玄奘法师以护法论师的见地为主。你看《成唯识论》,以护法论师的论点为主,糅合其他九位论师的观点,然后造《成唯识论》,所以她是属于实相派的唯识。我们将来进一步学习的时候,还会有很细的辨析。   前面讲过,汉地唯识的发展经过了地论派、摄论派、唯识宗这三个阶段。真谛三藏翻译了《摄大乘论》以后,渐渐地形成了摄论派,又称为“唯识古学”;玄奘法师的称为“唯识今学”。   唯识古学与藏传的安慧论师的虚相派唯识相通。以前各个派,所谓的朱古——转世成就者,每一个教派最主要的只有四位。格鲁派只有四位大活佛,宁玛派也是如此。现在自称为大活佛的太多了!你都搞不清真和假,有一些都是自己安的名字。   格鲁派四大活佛转世系统:班禅、达赖、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内蒙古的章嘉呼图克图,这是四大转世系统。   这位土官呼图克图,也是量级很高的一位大德,很多世都做过国师,清朝时候好多皇帝都拜他做国师。他造一部《四宗要义》,在《土官论》里面有一部分《四宗要义》。《四宗要义》对每一个宗的宗见(见,又包括因上见、道上见、果上见)有非常详细的实修方法。   所以,我们学佛法要很细致、很用功地学。你不要迷迷糊糊的,这也是、那也是,什么都是,很笼统的,这样你就学不清楚了。一定要能够辨析得很细致,这样你才能够树立正确的见地,这样你实修的时候,才能够消除障碍。   《四宗要义》上面就说:“于一切法以三性摄。一切有为皆依他起,一切法性是圆成实,一切迷乱是遍计执。”你看,这三句话就讲得很透彻。开悟的大德一句话就把这个事情说透了,能所异是遍计执,能所显现是依他起,能所空是圆成实。   四宗就是小乘有两宗,大乘两宗。   小乘两宗就是毘婆沙宗和经部宗。毘婆沙宗,如果详细来说,就分为二十部。一开始是分立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和大众又再分细,又有十八部,包括这个根本两部,合起来就是二十部了。   有一部论叫做《异部宗轮论》,此论对这二十部的历史、源流、见地、修行,都讲得很细。喜欢乐广的同学可以再去学这部,其实这二十部,都是属于毘婆沙宗。   经部宗又分为两派:随教行派、随理行派。而这两派之中有一派,就是我们都熟悉的成实宗、俱舍宗。依据《成实论》和《俱舍论》为主要的修行方法,其实都是属于经部宗里面的。   大乘的二宗:唯识宗和中观宗;一般的藏传也分为瑜珈行派和深见派。   《四宗要义》上说:“如是,此许三自性的定义为:实义不可得,而有虚妄显现,名为遍计所执。”   尊巴阿阇黎就说:我们如果对这个获得定解,就称之为信向庄严。   “显现依因缘而生,因缘和合而生名为依他起;清净无分别智所缘,名为圆成实性。”   《四宗要义》上说:“于中,三自性皆各有其二种。依他起之二为:清净依他,如圣者的后得智所显和佛功德所显;不净依他,如有漏诸蕴。”   如果你不懂《四宗要义》,你就看不懂《宝鬘疏》;你要先懂《四宗要义》,你才有可能看懂《宝鬘疏》。   《四宗要义》上说,依他起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清净依他,一种是属于凡夫的杂染依他。清净依他,就比如圣者的后得智所显和佛功德所显,这是属于清净依他。杂染的依他、不净的依他,就比方说是有漏的诸蕴,凡夫有漏的色、受、想、行、识,这些都是属于不净依他。   意思是说:如果用凡夫的识去分别依他起性,就会成为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这三类杂染法;如果用出世间的正智来缘此依他起性,就会成为见清净、道清净、果清净三类清净法。   我们内观禅里面已经讲过了小乘的十六观智,那么你对于见清净、道清净、果清净,就能够明白。   因此,尊巴阿阇黎说:“依他起者,是苦乐等,是分别所知,以及由舍恶和修善之方面,是如理思惟。”   意思就是说:与依他起性相对应的五义庄严,是受教庄严和思惟庄严。信向大乘佛法以后,我们透过闻思知道,用凡夫的识是苦,用正智是乐,这是属于受教庄严;我们依此而舍恶修善,如理思惟,这是思惟庄严。   所以,用三自性来对应五义庄严的话:遍计所执性对应的是信向庄严,我们先得一个概念性的了解,然后信向大乘佛法;依他起性对应的就是受教庄严和思惟庄严。   《四宗要义》上说:“圆成实之二为:境不变异圆成和心不颠倒圆成。前者是无为,后者是有为。”   “境不变异圆成实”是无为法,是灭谛;“心不颠倒圆成实”是有为法,但是要知道,是无漏有为法,有为法是属于道谛。   这里面有差别,藏传就会把圆成实分为两种,但是汉传不承认,汉传只承认第一种“境不变异圆成”;对于属于道谛的“心不颠倒圆成”,还是认为是属于依他起性,不属于圆成实性。这是差别。   但是,如果从实修上来说,我建议大家还是采用《四宗要义》的这两种,实修的时候会更理想。   尊巴阿阇黎说:“圆成实分二,无变异圆成实者,是法性故,是不可思议;而不颠倒圆成实者,是无分别智故,是圆成证得之意,是各别所自证,是随顺菩提分。”   意思是说:与圆成实性相对应的五义庄严,是修习庄严和证得庄严。境不变异圆成实性是属于无漏无为法,是诸法不可思议的法性,总摄真如、涅槃等等,是我们修行要契入的,因此属于修习庄严。我们要修习的是什么?我们要契入的是什么?不生不灭法。   《首楞严经》上面说有两种根本:一种是真如、涅槃的根本,一种是烦恼、轮回的根本。真如涅槃的根本是什么?是用不生不灭法去修。“因”是不生不灭法,才能够“果”证不生不灭法。就是说佛果所成就的是不生不灭。如果你因地上用生灭心去修,那就错掉了,犹如“煮沙而欲其成饭”,不可能。所以这个因很重要,“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因是什么?因是不生不灭法。用我们此地的话来说是什么?境不变异圆成实性,是无漏无为法,是诸法的法性,这也是我们修行要契入的,所以称之为修习庄严。   心不颠倒圆成实性,是无漏有为法,总摄一切圣道,是证得庄严。   《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比如说:资粮道位,名为顺解脱分。加行道位,名为顺抉择分。见道位,是由无漏智慧抉择,而最初证入现观人无我、法无我之道,断见惑。第四类是修道位,修道位是随见道以后,而相续修习无我之道。无学道位,是究竟证悟、圆满解脱。   我们在资粮道位的时候,透过闻思,得到的概念性的了解,称之为法现观。在加行道位的时候,产生的经验性的了解和觉受,称之为义现观。在见道位的时候,直接现观人无我、法无我的究竟真实,称之为谛现观,真实现观。在修道位的时候,以此无我之智相续的修习,来对治旧有的习气,称之为随现观。   “要论修行本来易,欲除习气真个难。”我们在凡夫位之中,你没有见道的时候,要断习气是很难的。为什么?因为你本来就是活在见惑之中。所以一定是见道以后,在修习道位之中相续修习。以无我的智慧——正智,来相续的修习,对治旧有习气,称为随现观。为什么?因为你见惑断了,生死轮回的根断了,当然旧有习气能够对治、能够消除。   最终,在修道位的最后一心,永断习气,究竟证悟。能观的三法智和所观的真如性境完全契合,我们称之为无学道位的无二现观。   所以我们说,心不颠倒圆成实性是证得庄严。这个证得的次第,不是说你要在成佛的时候才叫证得,在每一个道位之中——五道之中,都可以说你分证了。法现观、义现观、谛现观、随现观、无二现观,这都是属于证得。所以心不颠倒圆成实性,称为证得庄严。   今天就学习到此地,愿大家福慧增长!   第二讲   获得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昼夜恒时不懈怠,闻思修是佛子行。   亲方贪心如沸水,怨方嗔心似烈火,   取舍皆忘痴黑暗,抛弃故乡佛子行。   舍恶境故渐减惑,无懒散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正见,依住静处佛子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无著菩萨!世亲菩萨!   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速速地从生死流转的六道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要发愿成佛,唯有成佛才真正有大智慧、大能力、大慈悲,能够利益一切众生。那么,为了成佛,现前大家一起来学习《大乘经庄严论》。   请看唐译的偈颂:   譬如庄美质 临镜生胜喜   妙法庄严已 得喜更第一   在《宝鬘疏》上面,宝僧法师译为八句:   自性具功德,美色入镜中,   见已因此故,众人生胜喜;   如是善说亦,自性常具德,   由开诸法义,智者生胜喜。   两偈颂对比,唐译还更为浓缩一点,文辞优美。此偈主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问:“大乘经典自性功德具足,哪里还需要造论来庄严她?岂不是画蛇添足吗?” 弥勒菩萨就用一个比喻来回答:   〔譬如庄美质〕譬如有一个人体态优雅、相好庄严、秀外慧中,但是他不太清楚自己的功德。   〔临镜生胜喜〕他照镜子的时候,见到自己的功德,心生喜悦。   〔妙法庄严已〕同样的,如来所说的大乘妙法,造论典来庄严她,开显经之中所蕴含的殊胜妙义——如来密意,开显四殊胜、三别法,就能够令智者〔得喜更第一〕。使智者更容易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通达一切圣教现为教授殊胜,都是用之于实修的教授。依靠《大乘经庄严论》,我们就能够毫无困难地获得大乘经典之中所说的佛陀密意,知道如何在我们心相续之中成就出离心、菩提心和中观正见,就能够消除我们于法起分别等等谤法的极大恶行。   所以,你看南怀瑾在《如何修证佛法》上面就说,学佛法就要直接学经典,直接看大乘经,不要去学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因为经典好像药方一样,论,是把药方后面所隐藏的理论体系标示出来。正如说你如果不了解理论体系,你背很多药方,也不能做医生一样;同样地,你要学佛法,没有了解这个中间的如来密意,那是无法通达的。   你看,无著论师都要经过十二年的闭关,向弥勒菩萨祈请,由弥勒菩萨开示他五论以后,才真正通达大乘经典之中所蕴含的显义的空性智慧、隐义的修行道次第。所以,有些说直接学经典就好了,这样子,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成就的。当然,南怀瑾儒、释、道都比较通,说法还是有他的可取之处。   大乘妙法的三种功德   接下来又有人问: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用论来庄严大乘经典,那么大乘的妙法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需要我们造《大乘经庄严论》来庄严她呢?   底下的三个偈就宣说了大乘妙法的三种功德:也就是断障之因的功德、得自在之因的功德和受用七圣财获得妙喜之因的功德。   譬如饮药苦 病差则为乐   住文及解义 苦乐亦如是   此偈的主题就是讲:大乘妙法是断烦恼障和所知障之因。   〔譬如饮药苦,病差则为乐,〕譬如饮苦药,初时则苦,因为很难喝;后时则快乐,因为病好了。同样的,学修大乘佛法也是如此,最初闻思修的时候很苦,因为你要真正地通达空性,因指而见月很难。但是真正通达以后,解义时则乐。因为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病都得寂灭了,生起无漏的、清净的、解脱的法乐。〔住文及解义,苦乐亦如是。〕   你看,人的痛苦从哪里来?从欲望来。欲望从哪里来?从我执来。对身体执著于就是我——人我执;相对的,外在世界是我生存的环境,我所有——法我执。因为人我执、法我执,我们就颠倒梦想了。   佛陀所说的、大乘经典所说的是什么?直接就是说无我之道,就是直接对治的正道。其他外道法无论说得多么巧妙,多么逻辑严谨,但是没有说到“无我”的话,就不是息灭轮回的因,都往往会成为一个戏论。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大乘经典——佛陀所说的大乘法,说人无我、法无我,就是直接息灭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的痛苦,超出轮回的正因。   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之中,从内在的身心到外在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使我们的般若智慧不能生起,真如涅槃不能证得。表面看起来,我们现在科学这么发达,物质这么丰富,学科这么多,有些人想:现在人的智慧会不会比以前的人更高了呢?其实不是的。   现在的人要解脱,障碍会比以前人更多,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为什么?因为如今各种各样的学说,很多都是戏论。看起来,我们看了很多书,也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每一个人都变成怎么样?在越来越小的事情上面,知道得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大的事情上面,知道得越来越少。这样不管你怎么学,只是增加戏论、增加生死轮回,并没有减少障碍,其实是障碍更多了。   表面上我们懂得很多东西,但是,很多东西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比方说,有些人说这个时装怎么样、有什么差别,你怎么去辨别它,怎么样是好的;有些人会说,这个选美比赛要怎么样;你如果要美容的话,要怎么打扮……这通通都是增加你的生死烦恼,没有息灭啊!   所以说,我们往往都是在越来越小的事情上面,知道得越来越多,增加困扰了;在越来越大的事情上面,知道得越来越少。真的懂得“无我”吗?懂得人无我、法无我吗?没有。大学里面教你说:怎样自我包装、怎么去自我推销、怎么去宣传自己、去吹牛皮,这样便于找到好的工作。其实这不是让你减少我执,是让你增加我执,刚好是与解脱之道背道而驰,所以是障碍更多了。如果你没有通达佛法,就看世间的这些书,看得再多,要出轮回都是很困难。   《辨中边论》之中《辨障品第二》就阐述了障碍的种类,最后就归结为十一类,并且告诉我们断障的方法,这也是我们学修次第之中将要学的内容,不过不是主修的课。   譬如难事王 因事得威力   如是难解法 因解得法财   此偈就是讲大乘法有成就自在的功德。   〔譬如难事王,因事得威力,〕大乘经典是自在之因,譬如承事一位严厉的国王,开始的时候,摸不到他的脾气和心意,很难服侍。后时则乐,因为已经了解了国王的心意,成为国王治国的贤臣助手,所以国王赐予很多的财宝和威势,能够得大自在。   〔如是难解法,因解得法财。〕同样的,大乘佛法所蕴含的甚深智慧和广大方便,是很难通达的。一旦通达,就能够获得超胜于世间、超胜于声闻、缘觉的佛果位的功德,成就智德、断德、悲德等等殊胜的功德法财、功德圣财。   《大乘经庄严论》第八品《神通品》上面所说的十种自在:生命自在、财富自在、转世自在、神通自在、智慧自在等等十种自在。而且把实修的方法也告诉我们了,你就可以明白:活佛怎么样能够转世,怎样能够转世自在,他的原理是什么?那要成就五眼六通,天眼通的原理是什么?宿命通的原理是什么?都能够了解得很清晰,都知道修行之中具体的方法。   所以,我们不要畏难,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地精进修学,然后有传承、有次第。我们具足八暇十满,持之以恒,必定有成就。但是,一定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修,不要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学学那个,中间没有什么联系,那么你成就就很困难了。   我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一个小游戏:假设你手里面有一张够大的纸,你拿这个纸来折叠,这一张纸能够折多少次呢?折不了几次——折个四次、五次、六次,那就很细了。   如果你一直这么折下去,折叠51次,你可以想象51次以后,这张纸堆起来有多高?有些人说好像一个人站起来那么高,有些人说好像三层楼那么高,但是你知道吗?这个相差太远了。一张纸如果够大,你连续折叠51次,它的厚度大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仅仅是把它折叠51次。想不到,是不是?   这个游戏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就是说,我们要明确生命的发展方向,要持之以恒,要做好我们人生的规划。如果你要是修学佛法,要求解脱,你就专心去修行,一直学下去。   这也是檀讲师教学次第所主张的。我们这个五级次第之中,你学到第三级以后,就要确定一个专修的法门。但是,不是说你现在马上就选一个法门,因为你没有基础。好像你在东海边上,把一个竹竿立上去,你能够立多高?立不了多高,对不对?珠穆朗玛峰之所以能够成为最高峰,因为它的基础很深厚,青藏高原就已经有四千多米高。   我们有广博的基础之后,要选定法门,一门深入地修下去。就好像拿一张纸,不停地把它折叠一样。你知道吗?这个量变产生质变,是非常快的。   所以说,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好像你只是简单地把51张纸叠起来一样。51张纸叠起来能够有多厚呢?薄薄的一本书而已,对不对?   同样的,如果我们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去做做那个,每一次的努力之间并没有联系,哪怕你每一项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到最后,你的人生也不过是一本薄薄的书,没有什么成就。修行也是如此!我们具足信、解、行以后,要能够持之以恒,一定就能够达到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是“因解得法财”。   譬如见生宝 不别则不爱   如是闻妙法 不觉亦不喜   此偈讲大乘佛法是出生七圣财,成就妙喜之因。   〔譬如见生宝,不别则不爱,〕别,是辨别,不辨别你就没有爱惜尊重的心。譬如说我们初初见到陌生的宝物,不能辨别它的价值,就不生爱重的心;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个宝物价值连城,就非常珍视它。   〔如是闻妙法,不觉亦不喜。〕智者闻妙法,他就能够知道她的价值,能够生七圣财“信戒施闻有惭愧,智慧财为七圣财”,信财、戒财、施财、闻财、惭财、愧财和智慧财。我们依七圣财,能够超出生死苦海,能够依此而度自他圆满成佛。所以说,闻法生胜妙的欢喜,这是生妙喜之因。同样,不理解大乘法义的人,他对大乘佛法不生恭敬心,“不觉亦不喜”。   好了,缘起品第一就解说圆满了。   成宗品第二   (成立大乘是佛语品)   接下来是《成宗品第二》,在《宝鬘疏》之中翻译为《成立大乘是佛语品》。   有些人会怀疑大乘非佛所说,而是佛教发展过程之中,后世的人造的,哪里会有什么功德呢?这种论点,现在尤其是甚嚣尘上。   近代以来,有一些西洋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跑到印度、尼泊尔考察,发现一些梵文的原本,于是他们依此做研究,他们用凡夫的世智辩聪来思考,就说大乘经不是释迦牟尼佛当年所说的,而是好像世间的学说一样,随着历史发展起来的,时代一直往前进,所以佛法的教理也在不断地补充和丰富,最后就发展出大乘经来,后来的人就造出大乘经典来了。   这种说法很错误!东洋日本人也跟在后面说,我们中国人有好多也跟着说。比如梁启超,还有好多。研究佛法也没有真正通,只是从书上面吸收了一些知识,找一些考古的论据,就说大乘经非佛说。这个很错误。   这样说的话,后世的佛弟子要解脱就很困难。为什么?首先你对于大乘法门的信心都没有了。你都不知道这些经典是不是佛说的,还是后来人造的。你不晓得这个人修行功夫怎么样,你哪里会有信心去修她呢?所以,对于正法久住,制造了很大的违缘。   我们首先要把这个能够辨析清楚,要能够真正了解大乘是佛语——是佛所说。   佛陀入涅槃以后九百年,弥勒菩萨就为无著论师开示说:“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所以宣说《成宗品第二》,把凡夫众生的那些疑惑之网,来给他们消除。   《大乘经庄严论》用八因来成立大乘是佛说。据说梵文本上面是七因,译到中国来之后,把她分开来就分为八个因,也就是列举八条理由,来证明大乘是佛说。无著论师在他所造的《显扬圣教论》上面,用十因来成立大乘是佛说。还有一位坚慧论师专门造了《入大乘论》两卷,就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证大乘为佛说。   无著论师在《摄大乘论》之中,依据《阿毘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上面所说的十种殊胜为纲领,来说明大乘比小乘殊胜。   而弥勒菩萨所说的《辨中边论》最后一品《辨无上乘品第七》,也通过正行无上、所缘无上和修证无上,来显示大乘的无上殊胜。   玄奘法师在留学印度的时候,也曾经造过《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来破除乌荼国小乘论师所造的《破大乘论》七百颂,成立大乘是佛说。   韩廷杰教授在他写的《唯识宗简史简论》上面,对于玄奘法师的这段经历,他所造的《制恶见论》,包括所立的比量,都有很详细、很透彻的一个解说。   近代民国时候,有一位王恩洋居士,也造了《大乘非佛说辨》,来论证大乘是佛说,以救护众生信佛向法之心。   八因证大乘为佛说   我们先来学本论上面所讲的八个因:   不记亦同行 不行亦成就   体非体能治 文异八因成   用一个偈子就把这八因概括起来。本偈的主题就是说:有八条理由(成立)证明大乘是佛所说。   〔不记亦同行〕第一条理由是不记。就是说,如果说大乘非佛说,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的时候,他应该预见到。如果大乘非佛说,她是灭法之因的话,那么佛陀是遍智、一切种智、道种智,一切智具足,他应该要预先作一个授记,告诉我们未来什么时候,会有人伪造经典,说大乘经,这是灭法之因,佛陀应该有这个授记才对。但是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并没有授记过大乘非佛说。“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记耶?”释迦牟尼佛那时候为什么不授记呢?所以说,可见大乘是佛说。   迦叶佛授记讫栗积王十梦兆   《宝鬘疏》上面还举了一个例子,说迦叶佛的时候,迦叶佛给一个国王解梦,也就是“如迦叶佛授记讫栗积王十梦兆般”,这是出自于《给孤独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下,上面就有说到这个公案。   “讫栗积王”,中文翻译为就是“哀愍王”。过去世之中,人寿两万岁的时候,有迦叶佛出现于世。有一位哀愍王一夜之间连续做了十个梦,醒来以后很惊恐,不知道这十个梦表示什么意思,他就跑去请问迦叶佛。   迦叶佛就给他开示说:未来世中,人寿百岁的时候有佛出世,号为释迦牟尼佛。你的这十个梦,就是预兆释迦牟尼佛般涅槃以后,末法时期,诸比丘弟子所做的不如法的事情,使佛的清净法灭。   你看看,无量劫前,迦叶佛已经给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的相,作了预言,透过哀愍王的梦都说了,而且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又把这个也说出来了。如果大乘真的是非佛说,释迦牟尼佛肯定会要说出来。   这十个梦是什么?第一个梦是:国王梦到有一头大象从窗子里面跳出去,身体出去了,很奇怪,尾巴被窗子卡住了。不可能啊,身体能够出去,尾巴怎么会卡住呢?其实这是预兆“彼佛遗法中出家者,心犹贪著名利俗事,不能解脱。”   这个梦表示: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那些出家众,虽然身体现出家相,但是心还贪恋名利俗事。有些地方很奇怪,为了争一个佛协的会长,或者为了争当一个政协委员,你也写信举报,他也写信举报。这就很糟糕了。   第二个梦是:哀愍王梦到有一个很饥渴的人,水井就在他后面,但是这个人宁愿忍受渴,他不会去取甘甜的井水来喝。   这个梦兆是表示:释迦牟尼佛遗法之中的比丘,为居士说佛陀的法宝经典,但是那些信众,只是愿求人天福报,心生厌舍,不乐听受,不喜欢听说这些解脱的法门。   大家就非常值得赞叹!归纳所有大乘经修行窍诀和精髓的《大乘经庄严论》,大家能够发心来圆满听受,这是已经于无量百千诸佛面前,曾经修过善根。   第三个梦是:哀愍王梦到有些人用珍珠去跟人家换面粉。这么奇怪一个梦!这个梦是说什么?是说彼佛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诸比丘不能依佛典修觉道禅定,反而乐修世间典籍。这事情也有,有些出家众,学佛法没有什么兴趣,天天看那些怎么搞堪舆风水、怎么算命的书。这个就很糟糕了,反而乐学这些东西,就正如说是以珍珠去换面粉一样。   第四个梦是:哀愍王梦到有人用栴檀香木跟人家交换普通的木头。也是预兆释迦佛末法时期,诸比丘用佛经去值换世间的书。   第五个梦是:哀愍王梦到诸小象驱大香象奔走而出。小小的象反而把大象赶跑了。这也是表示: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有一些地方,有一些寺院,那些恶性比丘反而会驱摈那些持戒清净修行的比丘。   第六个梦是:哀愍王梦到一个大花园里面,花果茂盛,忽然之间被一阵猛风所吹落。也是表示: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有诸持戒多闻比丘安止于伽蓝,为恶性比丘所共毁,被他们诽谤。   第七个梦是:哀愍王梦到有一只猴子身体很脏,有污秽,四向驰走,污诸猴,把其它的猴子都染污了。也就是说:有一些恶性比丘不具惭愧,反而在对佛法有信心的国王大臣面前,诽谤持戒修行比丘。   第八个梦是:有一个猴子在一个地方坐,其它的猴子为它做灌顶。这是表示:有些寺院无德比丘,没有什么学,也没有什么修持,为僧中上首,统修行者。有好多道场都会这样的,没有什么住持正法,也没有什么讲经、学习,天天就只是做做经忏、收收香火。   第九个梦是:哀愍王梦到有张白色的毛毯,被十八个人都来抢,十八个人共同来争这一张毯子,但是这张毛毯怎么扯也扯不破。这个梦是表示: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他的教法会分为十八部。   我们昨天讲过了,佛陀入涅槃以后,一开始是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是那些持戒很好的、年高的、戒腊长的长者,他们就要求这个戒律,微细戒都要持。大众部就觉得,应该是可以因应条件来变通一下,等等。这些见解不同,渐渐地又分为十八部。我们看《异部宗轮论》就能够知道了。但是,“犹如蜂蜜,中边皆甜。”虽然佛法分为十八部,但是并没有破坏佛陀的正法,十八部法都是正法。   第十个梦是:哀愍王梦到有很多人聚集在一处,互相地斗诤。这是表示: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有比丘议论世间名闻利养,使世尊的清净法灭。   你看,无量无量劫以前,迦叶佛都已经对哀愍王所做的十个梦,预兆了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的情况,都有预言、都有授记。如果大乘非佛所说,肯定佛陀会先悬记。既然没有悬记,那就可见大乘是佛说。   第二条理由是同行。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都是同时起源于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不过当时因应众生的根机,是小显大隐时期,小乘法很盛行,大乘佛法不太被重视。   〔不行亦成就〕第三条理由是不行。如果你说大乘经典是外道人造的,但是那些外道人并没有按照大乘的教义去修行,可见,大乘不是外道伪造的,而是佛说的。大乘佛法之中所包含的能仁密意,空性智慧甚深微妙,五道十地的菩萨行持广大浩瀚,不是凡夫和乾慧人的行境,不是他们所容易理解、所能够理解的,更加不是外道所能够理解的,所以可见是佛说。   第四条理由是成就。或者有人说:可能是他方佛来说大乘法,是其他佛说大乘法,不是今佛释迦牟尼佛所说,所以非佛说。这个论据就正好说明是佛说。为什么?因为佛佛道同,虽然是他方佛说,但是“彼讲者是佛陀故”,所以可见大乘是佛说。   〔体非体能治〕这里面就包括体、非体和能治。也就是五、六、七三条理由成立大乘是佛说。   第五条理由是体。如果有人说他方佛有大乘体,此方佛释迦牟尼佛无大乘体,所以大乘非佛说。如果你这么说,这么执著,也是刚好成立大乘是佛说。为什么?因为大乘无异,体是一故。佛佛道同,大乘佛法都是以诸法实相为体,既然是他方佛有大乘体的话,那么此方佛也同样有,因为都是以诸法实相为体。   第六条理由是非体。你前面说此方佛释迦牟尼佛无大乘体,那么声闻乘也应该无体。如果你一定要说“声闻乘是佛说,所以有体;大乘非佛说,所以无体。”那么就请问你:如果没有大乘佛法,佛陀是依靠什么法门来成佛的呢?如果没有佛,那么依佛语而解脱的声闻乘又从哪里来呢?那么也没有了。所以说,非体这个理由就是说:如果大乘佛法无体,那么声闻乘的佛法也应该是无体才对;声闻乘佛法有体了,当然大乘佛法也有体。   第七条理由是能治。因为依大乘佛法修行,能够得到无分别智、能够破诸烦恼、能够对治烦恼。   〔文异八因成〕文异是第八条理由。如果有人说:大乘佛法宣说“一切法无,从色法乃至于遍智皆无。”,你说一切都是无,这不是宣扬断见吗?那么,这就不是无倒正见,所以大乘非佛说。   对于这个的回答是文异。因为佛法甚深微妙,你不可以从表面的意思去理解。“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可见大乘法所宣说的,有甚深的如来密意在其中,因为大乘法有深奥的内涵,不可以依文解义。所以可见大乘是佛语。   这是一个总的、浓缩的、归纳的,把八个因都用一个偈子来概括,成立大乘是佛语。   底下六个偈子都是广说来断除诤论、断除疑惑。第一个就是继续来阐发“未记”,就说佛陀没有授记。   诸佛三因缘 现见亦护法   如来智无碍 舍者不应尔   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未记”。如果有人说:佛陀并没有授记“大乘非佛说”。那么有些小乘的人,或者有些其他的人,他就会说:就算佛陀没有授记过“大乘非佛说”,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够证明“大乘是佛说”。为什么呢?他也找出了三条理由来:   〔诸佛三因缘〕第一条理由,佛陀没有授记,是可能佛陀对于某一些将来要损害教法之事没有去想到;第二条理由是佛陀虽然知道了,但是他也没有说;第三条理由是佛陀的遍智能够摄受现在,但是不能摄受未来。   此偈刚好就是针对那三条理由来做辩论的,来回答上述的问题。   〔现见亦护法〕第一个,佛陀是无为任运成,是正遍知、无所不知,所以不可能没有想到。如果你说佛陀对未来那些损害教法的事没有想到,那么佛陀就智慧不圆满了,智慧不圆满,他怎么能够成为佛陀呢?所以不可能。假设你说佛没有想到,那佛陀就不是圆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那么佛陀就不是佛了!   如果你还是坚持说“大乘非佛说”,那么我反问你:“你相信世间真的有佛吗?”如果你说不信,那么就与世间共许相违背。为什么?因为世间都共知。现在的考察、考古也已经知道,也已经证实了:释迦牟尼佛不是神话人物,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公元前544年,他在尼泊尔的蓝毘尼园诞生。   如果你现在又承认了释迦牟尼佛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那么再问你:“你承认佛陀是一切智智者吗?佛陀是遍智吗?是真实地现证世出世间的究竟真理的吗?”如果说你不承认,那么你就犯了一个自语相违的过失。为什么?因为你前面承认有佛,而佛陀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现在你又不承认佛陀是一切智智者,那你就前后自相矛盾,所以说有自语相违过失。并且你还犯了一个他不共许过失,因为我方承认佛陀是一切智智者,如果你又来一个理由说:虽然是我不共许,但是你自许。你说我对你的看法我不同意,但是我对我这个理由,我自许。   这样的话,我再请问你:“你是以什么理由认为佛陀不是一切智智者呢?”你这个论点必须要有一个理由、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论据是什么呢?宗、因、喻来说,你立了一个宗,你的因是什么?喻是什么?   如果你回答说:“以世间道理来推测,不应有如是人。”这样福德智慧究竟圆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用世间的道理想象不到,所以不应有如是人——这是你立的因。比方说,现在这个世界就没有这样的人——这是你的喻。   那么就可以来回答你、反驳你:佛陀本来就不是世间的道理所能推测的。如果可以用世间的道理来推测,那么他就是常人了,就不是佛了,所以说你这个因不成。并且你说“现世无如是人”,这个喻也是不成,为什么?你不能以现在没有,就断定过去肯定没有,不能这样说。比方说,现在这个世间没有像孔子那样智慧圆明、道德高尚的人,但是你不能说过去的孔子,他不是智慧圆明、道德高尚。所以你这个喻,也是不成立的,等等。   将来在我们檀讲师教学第三级课程之中,还会要请韩老师深入地给大家讲《因明入正理论》。后续的话,《因明正理门论》,包括《释量论》也要学习,所以这都是一定需要的。如果你要树立正见、要消除疑惑,宗、因、喻三支比量等等,这些我们一定要有基础。   你既然因也不成、喻也不成,当然你这个能立不成,能立不成的话,那么你所立的“佛不是一切智智”也不成立。所以可见佛陀真是一切智智者,佛陀是真实地证得现观世出世间,究竟真理者,佛陀是成就“无二现观”的圣人!由此可见第一条理由不成立。即是关于佛陀对于某一些损害教法之事没有想到,这个理由不成立。   这是批评、驳斥第一条理由。   第二条理由是亦护法。亦护法是针对于前面那个提问题的人,他提的第二个理由是说:佛陀虽然知道——我承认佛陀是一切智智者,他知道了,但是他没说。   这个也不对。为什么?如果佛陀知道这个法对后来佛法久住、正法久住有害处,佛陀也不说的话,说明佛陀不是慈悲圆满。但是那不可能,佛陀肯定智慧圆满、慈悲圆满,所以说第二条理由也不成立。   佛陀是能够现观世出世间的一切究竟真理,所以这个“现见亦护法”,“现见”是驳斥第一条理由,佛陀是现观究竟真理的一切智智者,所以不可能没有想到;“亦护法”是驳斥前面的第二条理由。因为佛陀是精勤善作、护持教法,帮助众生闻法得解脱。亦护法,佛陀会用很多的善巧方便来护持法流,令正法久住;如果你说“佛陀虽然知道也不说”,那么佛陀就不是大慈悲者了。佛陀是以一切智智而得成的,一切智智是由大悲而起。佛心者,大慈悲心是。可见佛陀是大慈悲者,所以你说的第二条理由也不成立。   〔如来智无碍〕这是驳斥对方的第三条理由。第三条理由是说遍智,他是知道现在,不知道未来。但是大乘、小乘都共许佛陀具有十八不共法。我们学了《随念三宝经》,讲到了一百四十六法,都是表示佛陀殊胜的大智慧,如来智慧无障碍,不可能只知道现在不知道未来,所以第三条理由也不成立。   〔舍者不应尔〕总括来说,你前面所说的三条理由都不能成立。因此你所说的佛舍而不授记“大乘非佛说”,你这个论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你三条理由都不能成立。   非全非不违 非行非教授   是故声闻乘 非即是大乘   如果有人说:声闻乘本身就是大乘,不过修学的人根机不同而已,上根利智的人修就能成佛果,中根的人修就当证缘觉,下根的人修就当证声闻果位。这种说法对吗?不对。   此偈有四个理由证明,“声闻乘本身即是大乘”这种说法不成立。   〔非全非不违〕第一条理由是非全。声闻乘不全面,声闻乘没有什么利他的教授,“但为自厌离轮回,欲解脱故而作教授。”声闻乘是侧重于为了自己求解脱、自己出轮回,侧重于宣说自己于轮回之中解脱的方便,而广说利他之法是不全面的,这是非全。   第二条理由是非不违。声闻乘教化众生的时候,也只是教他自利解脱。你不要认为声闻人完全不度众生,不是的,但是他不会主动地去度众生,如果是向他请教,他还是会教你。声闻乘虽然教你,他也只是教你自己怎么解脱,没有教你去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所以这是侧重于教自利解脱。   因为是唯系于自利涅槃,所以与佛果的利他圆满而成就就相违。佛果是怎么来的?因是菩提心,果就是菩提,菩提即是觉,觉即是佛。所以说,一定是自利利他,而后觉行圆满。因是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能够非常巧妙地断人我执、法我执。我们后续讲到发心品的时候,会详细地来阐述。   〔非行非教授〕第三条理由是非行。如果你说若能久行声闻乘的修行法门,久而久之也能够得大菩提佛果。这种说法也不对,因为声闻乘不是证得佛果的方便。你再怎么样去用很久的时间,去勤修声闻乘的法门,也不能够得成佛果。为什么?因为她不是得证佛果的方便。   可见,我们要发大乘菩提心,但是你不可以轻视小乘。我们所修的内观禅就是小乘法门,但是要求大家以大乘心修小乘法,这个法都能够成为成佛的资粮。而且大乘佛法,我们学到后面的《皈依品第三》的时候就会讲到,她的殊胜是你受大乘皈依,三乘佛法你都要精通、都要通达。   第四条理由是非教授。大乘的殊胜、不共的教授,声闻乘之中是没有的。比方说,菩萨所修学的十地法门,是由大乘经典所开示的,声闻乘之中没有。所以〔是故声闻乘,非即是大乘。〕   底下一个偈子就是别示相违:   发心与教授 方便及住持   时节下上乘 五事一切异   此偈的主题是说:声闻乘与大乘有五种相违。   〔发心与教授〕第一种是发心不同。声闻乘发心是求自得解脱,大乘发的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   《佛子行三十七颂》上说:   无始以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   是故为渡诸有情,发菩提心佛子行。   第二种是教授不同。声闻、缘觉乘开示的是四谛、十二因缘法门,唯修四谛,成就补特伽罗无我(人无我)。补特伽罗无我能够断萨迦耶见,破身见开始,唯证二乘菩提之果。大乘是承许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大乘教授六度四摄法门。   〔方便及住持〕第三种是加行不同,也就是方便不同。加行方便不同,小乘是为了自寂静而修道之加行,细的来说,就分为因上见、道上见、果上见。道上见又包括道所缘、道所断和道自性。我们学《四宗要义》的时候会详细地说。   小乘的道所缘,是修四谛十六行相、修七清净等等,对治人我执,通达补特伽罗无我。十六行相之中,苦谛四行相就是无常、苦、空、非我;集谛的四行相就是因、集、生、缘;灭谛的四行相是灭、静、妙、离;道谛四行相是道、如、行、出等等。四谛十六行相依此而修。全都有具体细致的修行方法。   所以你不要轻视小乘,四圣谛有很清晰完整的修法。我们修觉知呼吸,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是最肤浅的。但是依此而用功,也很有妙处,能够把我们心之流、物之流的根源断掉。   大乘是为了自他成佛而修加行,断人我执、法我执。   这是方便不同。   第四种是住持不同。住,是住智;持,是持福。小乘因为是唯证补特伽罗无我,所以住智小;并且唯修少许的布施等功德,所以持福也是少,因此资粮所依很少。大乘已经证得人无我、法无我,证甚深空性了,所以住智大;广修六度四摄,持福多,所以她住持的福慧资粮就多。   〔时节下上乘〕第五种不同,时节不同。声闻乘因为只是证得我空涅槃,所以所需要的时间少,乃至于三生就可以证果。历程是:第一生入顺解脱分,是入资粮道位;第二生是入顺抉择分,是加行道位;第三生就能够入见道位,乃至于证得无学果,成就阿罗汉。所以,小乘五道跟大乘五道是不相同的。三生证果是从最快来说,那么最长,小乘修行成阿罗汉也需要六十劫。   但是大乘,按照显宗的教法来修的话,要三大阿僧祇劫之中精进修福慧。三贤位之中十住、十行、十回向,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号为远波罗蜜;由初地到七地,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号为近波罗蜜;由八地到十地,又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号为大波罗蜜。这是三大阿僧祇劫。她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你要已经入了初住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就要第一大阿僧祇劫。如果你初住都没有进入,乃至于你初信位都没有进入的话,那就不是三大阿僧祇劫了,法华上说是要尘点劫。   下上乘是说,因为五种不同,声闻乘发心下劣、教授的法门下劣、加行也下劣、住持的福慧也少、所修的时间也短。所以五相下劣故,称为下乘,也就是下劣于大乘;而大乘是发心殊胜、教授法门殊胜、加行殊胜、住持福慧资粮大、修行的时间长,所以这五相殊胜就称为上乘。   〔五事一切异〕因为这五事的不同,可见大乘法特别殊胜,而声闻乘法并不即是大乘。   有些人说:“声闻乘法其实就是大乘法,不过,根机好你就成佛果,根机中等你就成缘觉,根机差你就成声闻。”这个说法不对。有些人他没有深入地闻思经、律、论,又没有系统地去学习,看到西洋人说“大乘非佛说”,东洋日本人也跟着说“大乘非佛说”,所以,也就跟着人家,人云亦云。   民国时期曾经起过很大的一个争论。一个是争论《大乘起信论》到底是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有些人就说:《大乘起信论》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是中国人自己伪造出来的。还有争论《大佛顶首楞严经》到底是不是伪经,争论得很激烈了。   其实,有些人并没有真正懂得《大佛顶首楞严经》到底说什么。那上面所说的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十八界加上七大,五十种阴魔,他并没有真正懂得实修的方法,也没有看通,不过是跟着鹦鹉学舌。   有一个笑话:一个女孩子养了一只鹦鹉。有一天,女孩子洗澡,这只鹦鹉就在笼子里面大叫:“看到了!看到了!”女孩子吓唬它:“你如果再叫,我就拔光你的毛。”几天以后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谢顶了。鹦鹉就急忙飞到客人肩头上,很同情地、小声地问他:“你也看到啦?”   所以,不要鹦鹉学舌,我们还是要自己先学了再做判断。   入自大乘经 现自烦恼灭   广大甚深义 不违自法空   有些小乘行者会说,前面你讲那么多,那些都是你们大乘行者单方面的理由,我们要用双方共许的三法印来印证,到底大乘是否是佛说。三法印与部派佛教时期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不同。此地的三法印是指“入于经藏、现于律藏、与法性不相违。”经诠定学,心学;律诠戒学,断烦恼;论诠慧学,与法性不相违。用这三法印来衡量,如果是与三法印相应,可见大乘是佛说;如果不相应,可见大乘非佛说。   小乘行者就挑了一些大乘经典来作批评。他就说,大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面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就是宣说诸法体性无,体性无,当然她不入于经藏。   《圆觉经》上也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那你说“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这个是不断烦恼,不断烦恼就不能够随顺毘尼,当然她就不现于律藏。   比方大乘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面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没有色蕴、没有受想行识蕴,这都是没有蕴,宣说无蕴,所以与法性相违。可见大乘非佛语,非是佛陀所说。   此偈刚好就回答这个疑问:   第一个,大乘法宣说的是菩萨心学故,所以说入于大乘经典。比方《金刚经》上所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第一点,这正是表显大乘佛法的殊胜微妙之处,正是说明了一切诸法的法性是法性安住、法界安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所作,性非所作。所以说,诸法法性,性非所作,法性安住。   是什么意思?从修证上来看,唯识宗见是说转依法。究竟的法门就是依靠转依,菩萨得二转依,一是转生死为涅槃。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涅槃,称为所显得,不称为所生得。所显得就是涅槃本有,不是你要后来修证得来的——本有的。   所以只能称她为显得,不能称为她生得。而生得就是后来的,后来的有生就会有灭,就是生灭法,就不是佛法。显得是本来就具足,法尔如是、不生不灭的,不过是我把她显出来,所显得。所以,涅槃称为所显得,不称为所生得,非从后得。这样就可见,从后得者是生灭法,不是佛法。可见大乘是佛法。为什么?因为她于法性安住,她说的是菩萨的心学。   还有一个转依是什么呢?转烦恼为菩提。怎么转呢?我们前面讲了相、名、分别、正智、如如。我们用正智来显真如,正智之于真如,但为能了因,不作能生因。可见,法性安住,性非所作;非所作故,就没有什么进化不进化。   所以世间的那些学者,他不通佛法,说大乘经是后世伪作的,后世跟随进化造出来的。这个不对,为什么?佛法的教理不是由历史发展、思想进化而发展圆满的,而是本来法性安住,性非所作。这样更加能够成立大乘经典是佛说。   如果你没有通,就用世俗凡夫的世智辩聪来说,可能佛法的发展跟世间的那些学说发展也是一样,跟随历史的发展、跟随思想的进化而逐步逐步地发展丰富,所以就非佛一人所创立,非佛一人所说。这是不懂的胡说八道。因为什么?因为法性非所作。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你要懂大乘佛法,一定要知道法性非所作,法尔如是,本然任运,没有什么进化与不进化,哪里有什么进化呢?   如来所证的理是究竟圆满了,不过是后世每一个时代众生的根机不同,要契机,适应众生根机的变化,契机而有弘法的方便而已。但是,理体比如来所证得的,没有什么进化,佛陀已经究竟圆满,你怎么去进化她?所以那个说法不对。这个不同于世间,世间的物理学,它要不断地发展、进化,圆满、完善。   所以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才能取得大成就。可见,本来物理学就不圆满、不透彻,所以还需要不停地发展。我们就可以知道,大乘佛法是非所作,所以没有什么进化不进化的。   第二点,我们要明白:诸法法性,既非所作,当然就无能作。她没有所作,非所作;性非所作,当然就没有能作;无能作故,如来不能出生法性,但能如诸法的法性而实证之,不增不减,如其所如而如之,故名为如来。他是实证到诸法的法性,不增不减,如其所如而如之,所以称为如来。因为法性本如是,非佛所说故,所以才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法性本如是,这个法性究竟真理本来就存在,不是佛陀说出来的,不是佛陀编出来的;不像世间的理论体系说,我经过第六意识思考,逻辑推理,编一个理论出来,不是这样。究竟真理本来如此,佛陀不过是实证到了,然后不增不减地、不走样不变形地说出来,告诉我们、开示我们。   所以说性非所作故,就无能作。   所以佛不能出生法性,但能以究竟现观,实证诸法法性,复以善巧方便,演说开示。再根据众生的根机来善巧方便,浅根说浅法、深根说深法,演说开示,令诸众生通达法性,性非所作。也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是用善巧方便来演说开示,实证到诸法法性以后,不增不减地说出来,因此说是名说法。所以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我们就能够明白了。   第三点,我们就要辨析:佛尚不可作,所以也非菩萨之所能作。佛陀都是不能作,这个究竟真理不是佛陀作出来的,而是佛陀实证到以后,如实地表达、表述出来的。佛尚不能作,后世的这些祖师、菩萨怎么能作呢?所以,有些人说大乘经是佛法发展历史进程之中,那些菩萨、那些论师们造出来的,这样说当然就错了。我们这样一辨析就明白,不是这样的。   法性既无变转,所以不因人类思想进化而进化,可见佛法与外道学说、与世间的科学、哲学根本就不同,她不是出于第六意识的思量分别。所以说,要真正懂得大乘佛法,理性认识只是一个方便,要真正通达,一定要有悟性认识,要通过实证实修。你要有悟性认识,才能够真正了解。因此,佛法唯现观才能实证,唯现观才有悟性认识。未成就究竟现观的人,没有成就无二现观的人,绝对不能凭意识分别来妄说。   所以我们就知道,菩萨造论为什么要宗于契经,要根据大乘契经来造呢?不可以相违背,因为什么?因为佛陀是第一个站在珠穆朗玛峰顶上的人,他一览无余,解脱道路他最清晰。菩萨是正在爬山路途之中,弥勒菩萨是第二个要登上顶峰的人,所以他们所留下来的这个成佛训练手册,是真修实证来用的,不是我们说说就好了。   正如说你学了很多游泳的理论,你不下水,还是不会游泳一样;你学了很多大乘佛法,你也背下来了,如果你不实证,那不过是一个会走路的书架,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总结来说:佛法的教理非第六意识思想思惟之所造作,而是前后一如的,也没有什么进化不进化。因此,大乘的真契经无由伪造。   当然,有一些伪造得很明显。比如《高王观音经》这些肯定是伪造的。我们是讲大乘的真契经,这个是无由伪造。   大乘佛法是佛语,或者是说佛陀在座,其他的菩萨在说,得到佛陀印可了,也是同如佛说。你看《心经》是观世音菩萨所说,佛陀印可了,也同于佛说,所以说〔入自大乘经〕,那就是与大小乘共许的第一条理由不相矛盾。大乘也共许、小乘也共许,入于经藏。可见大乘佛经是入自大乘经藏。   接下来第二句是〔现自烦恼灭〕。声闻乘说我空法有,虽然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尚有法我执的分别。大乘经典调伏分别烦恼,不但是证人空,更证法空,能灭一切烦恼。所以现自烦恼灭,现大乘律藏。这就符合共许的第二条。   〔广大甚深义,不违自法空。〕大乘经典宣说甚深的智慧和广大的方便,来修六度四摄,所以说与法性不相违。   归纳起来,以大乘共许的三法印来说,也能成立大乘是佛语。因为什么?因为三条大家共许的,都是不相违背。入于大乘经藏,现于大乘律藏,不违人空、法空,证大菩提,所以说这三条理由都成立,可见大乘是佛语。   有依及不定 缘俗亦不普   退屈忖度人 宁解大乘义   此偈的主题是说:因为有五个因,所以那些忖度人,不能入大乘境界。   忖度人是以凡夫的意识思惟去妄测圣境,错解大乘佛法,世智辩聪、自以为是的人。这很多啦,你到书店去看看那些讲佛经的,好多都是乱说的,都是忖度人搞出来的。根本上就不是真正的佛法,把佛法说歪了,不是落到常见里面,就是落到断见里面去。所以,你越看越糊涂,如果你自己都没搞清楚,就越讲越糊涂了。所以这类人不能够解大乘法义,不能通达大乘法义。   这五因是什么?   〔有依及不定〕第一个因是有依。就是说智依教生,非证智故。还是第六意识的思惟分别,记住了,搞出来的东西,归根结蒂还是属于分别心搞出来的东西,所以不是证智,不是证悟的智慧。这一类人没有能够现观真如法性,而是依少量的别教而生,而是看了一点经典以后,用第六意识来推理,这样不是真正地通达。   第二个因是不定。因为他不是真正证入了,所以他不自信,他的因上见、道上见都不稳定,随时变化。他前面本来承许了,后面学到其他东西,他看到跟前面自己承许的有矛盾,就舍弃了,改过来了,就承许其他的,对于三法智不能完全肯定。所以那条路是走不通的。你只是去读那么多书,去作文章,那是走不通的。   所以,我们也不会去送出家的法师们到大学里面,考个什么硕士、博士学位,不考这些东西。为什么?教授教你只是做一些第六意识的思考分别而已。你得到一个学位有什么用?   你看,有位法师学了十几年了还在学,先在南京大学学,考硕士、考博士,又跑到北京去读博士后去了。你搞一大堆的书出来,没有实修,没有什么用。   〔缘俗亦不普〕第三个因是缘俗。这一类人没有证得如所有智,也没有成就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是根本智,尽所有智是后得智。这些人因为没有实修、没有实证,没有证得如所有智,所以他缘俗谛的时候,不能现观第一义谛,不能正知。   第四个因是亦不普。这一类人没有证得尽所有智,他虽然是缘俗谛,乃至于他缘俗谛也不能够遍知一切,只是能够得到少分的理解,不能遍知。你看,不是正知,也不是遍知,将来怎么成就正遍知?所以这都是走不通的,不能够修行成就的。   第五个因是〔退屈忖度人〕。真正通达法性的人,他是具足四无碍辩,随拈一法,皆是佛法。“正人说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邪。”真正通达法性以后,是“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迷的时候,一直向外去追求佛法;悟的时候,随拈一法都是佛法,横说竖说都是通达的。所以说要知道,真正通达法性,真修很重要!忖度人因为不能够真解法义,所以辩才转于穷尽,故有退屈。容易退屈,不能圆融、不能透彻。   〔宁解大乘义〕有上面的五种过失,可见忖度人,那些凡夫乾慧者,只是记忆、背诵大乘的经典,不能够真正通达大乘甚深的法性义理,所以宁解大乘义。大乘佛法不是乾慧人行境。   乾慧人,就是说没有实修,透过看经自己思考,有了一点解悟,没有证悟。而这个解悟,他没有定力、没有实修,所以没有这个定水滋润,称为乾慧人。大乘佛法不是乾慧人行境。   比如最近几年,有些出版社出版了印度人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些书,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看过。你要通达佛法,看看他的书作一个参考就可以;一开始看他的书就糟糕了!这个人还是有点乾慧,有很多书,比方说,《重新认识你自己》、《你就是世界》……,我都看过一下了。   并且在书的封面就称赞他,说这个人是中观的导师,是彻底的觉悟者…… 一大堆的称号——当然不是。你真正有实修以后,对照佛陀的圣言,就知道不是那回事了,但是很近似,而且说那个人的道德好像也还可以。但是真正通达中观的人,看了他的书就知道,这只是乾慧人行境。   等而下之的还有印度的奥修,那个就很糟糕了,我们也曾经批评过。有些出版社出了很多奥修的书。奥修这个人很聪明,他也在印度的大学里面做过教授,所以很能够迷惑人。   比方说,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天下大道——〈道德经〉中的哲学与智慧》,是讲中国的《道德经》的,似是而非。你如果心清净,发现很多东西似是而非,中间有很多杂质。还有讲佛法的书,那就错得太远了!其实奥修这个人没有正见,并且他的行持很糟糕。   《新华文摘》上面曾经登载过连续的文章,说奥修这个人,凡夫分别不了,看他说得那么高深,就认为他可能真的成就了,而后他用这个来敛财骗色,臭名昭著。他曾经影响很大,在美国的时候有很多信徒,他就号召那些信徒全部移到一个小镇去,把小镇上原来的老百姓统统赶走,就控制那个镇了。后来美国联邦调查局知道了,就把他驱逐出来,不准他呆在美国。他已经死掉有好几年了,不过现在还有影响。   现在在孟买有一个禅修营叫“奥修禅修中心”,很大的。欧美很多人还是跑到那个地方去,因为他说的那些东西似是而非,欧美人没有系统地学过大乘佛法,就看不清楚、分不清楚,然后就跑去。大概收费也很贵,住七天就两千美金,还是有很多人跑过去,据说现在还是在运作。   还有大陆有一个叫董子竹的,是个陕西人。他写了本书叫做《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更加邪说八道,瞎说一气。董子竹这个人很奇怪,世间还是有一点成就,他是一个作家。后来他出过三年家,跑到江西九江去搞了一个小庙,三年以后又还俗。反正他就以为自己儒、释、道都懂了,专门写本书《金刚经到底说什么》。因为南怀瑾有一本书《金刚经说什么》,他就写一本《金刚经到底说什么》。所以你看也没有传承、也没有实证、也没有成就现观,就来说大乘经,往往就说错,而且往往还会自以为是。掉到邪见的深坑里面去了,就很糟糕。这样的书可以罗列一大堆。   总而言之,还是要有传承,并且要用之于实修。学以导修,修以促学,不是说记一下名相就算了。我们这个《大乘经庄严论》也有教传承和证传承。教传承是我们在讲解过程之中来讲授的,大家都可以听;证传承,应该大家考完中级班以后,小范围地来传讲实修的方法,历来都是如此行持的。   广大及甚深 成熟无分别   说此二方便 即是无上乘   此偈是开示大乘佛法特别殊胜。   〔广大及甚深,成熟无分别,〕你前面立了一个论,立了一个宗,说声闻乘不是成佛的方便,那就是大乘佛法是成佛的方便。那么大乘佛法到底有哪些特质能够作为成佛的方便呢?此偈主要就是说,成立大乘佛法是成佛的方便。   广大,大乘佛法有广大行、瑜伽行,能够成就五眼六通,神通等等,广大力故。好像本论的《神通品第八》,也译为“力品”,能令所化的有情圆满成熟。因为她有这些善巧方便,能够让众生信向大乘,让他根机成熟,然后信解大乘佛法,发大菩提心。   大乘佛法教导甚深见,不单单是说补特伽罗无我,而且还要说法无我。法性安住,性非所作。所以能够令行者以正智来显真如,成就无分别智慧。所以说“广大及甚深,成熟无分别。”其实这两句话应该是前后对应的:由广大行来成熟众生的根机,发菩提心;由甚深见来让众生由正智显真如,成就无分别的智慧。   〔说此二方便,即是无上乘。〕大乘佛法宣说此甚深见和广大行,此二方便就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方便,是成佛的方便。   成佛法门关键是什么?就是甚深见与广大行。由甚深见成就法身,由广大行成就色身功德。可见,甚深见与广大行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分。   所以说广大行派——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这个系统的瑜伽行派,和文殊菩萨、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他们这个深见派是不可分。你不要用凡夫的见地去说,中观见是最高妙的,唯识宗见是比较低的。不要去辨析这些东西,那是戏论,没有什么用,关键是要能够结合起来。广大行是由法相渐渐地来证入法性,甚深见是直显无分别智慧。这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分。   不应怖而怖 由怖被烧然   怖引非福故 长时过患起   〔不应怖而怖〕大乘佛法说空性智慧,这是帮助我们解脱的,断我们的我执的。有些人听到这个他产生断见,产生恐怖了,这是于不应怖—— 不应该怖畏的地方,你去怖畏就颠倒了。   如果有人问:有些人听闻了大乘的甚深空性,比方说,听到“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声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于无意识界……”,此人心生怖畏、恐惧,此人有什么过失呢?   有一些凡夫和愚法的声闻,对于不应恐惧的非怖畏之处的大乘佛法,生起怖畏而舍弃大乘佛法。由此怖畏,将会令他们于久远劫中,被三恶道的猛火烧燃,受大痛苦的煎熬,〔由怖被烧然〕。   〔怖引非福故,长时过患起。〕因为怖畏,他舍大乘佛法,所以他就集了很大的谤法的恶业,以这个谤法的恶业,他就会长时受大热恼的过患。   非性非法朋 少慧少因力   怖此深妙法 退失大菩提   此偈是说:于大乘佛法生怖畏,不能理解、不能信受的四个因缘。   为什么有些人听到大乘佛法心生恐惧?他不能理解、不能信受?有四个因缘。   〔非性非法朋〕第一个因缘是非性。非性是他无大乘种性。   第二个因缘是非法朋。是离善知识,没有真正的、如法的,法上的道友,与舍弃大乘的恶友为伴。   《佛子行三十七颂》上面也说过:我们要成就大乘,要能够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恶知识有什么过患?“交近彼使增三毒”。跟他交往增加你的贪嗔痴三毒。“并减闻思修事业”,他天天拉着你去吃喝玩乐,这个闻思修的事业都减少了。“能转慈悲灭尽者,离恶友为佛子行。”他会让你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增加我执,反而让慈悲心渐渐地退少、退失了,乃至于没有了。   〔少慧少因力〕第三个因缘是少慧力。缺少智慧力,不能够解大乘法空。   第四个因缘是少因力。过去生之中,没有积集敬信大乘佛法的善根,今生也没有修习过大乘佛法。   〔怖此深妙法〕因为上述的四个因缘,所以对于甚深微妙的大乘佛法,他反而生起怖畏心,生起恐惧想,舍弃大乘佛法。   〔退失大菩提〕由于怖畏,舍弃大乘佛法的缘故,福慧具足的大菩提佛果就退失了,不能证得了。   福建有个别寺庙,专门从海外请人过来,传小乘的内观禅。我就了解过一下,很糟糕。因为有一些学大乘的比丘、比丘尼,跑去学了内观禅,学完以后就还俗了。为什么?因为小乘会侧重于自利解脱,教你怎么去观呼吸,怎么去修四念处。这些比丘、比丘尼,没有真正懂得大乘佛法,一听那些法,跟着就转变,不信大乘。不信大乘以后,他就舍戒还俗了,渐渐地小乘他又修不上去。变成不知道是什么了,也不是法师,也不是居士,不知道是什么。   所以说我们首先要巩固自己的正见。你到处东跑西跑,十个有九个就退心了。这里搞搞、那里搞搞,见也没有树立、行也没有树立,最后就什么都没有,时间也浪费了,“退失大菩提”。   以上所说的是,如果于大乘佛法生起怖畏,他的过失,谤法的过患很重,谤法的过患比造五无间罪还要重!还有,为什么有些人会对于大乘佛法生怖畏,他的四个因缘。   底下的偈子就是说:不应怖畏的因。为什么对于大乘佛法不应怖畏呢?   无异即互无 有异即险处   无譬种种说 续说多门说   非有如文义 诸佛甚深体   聪慧正观人 应知不应怖   此偈八句,就是说:有智慧的人,不应该怖畏大乘佛法的八个因。你懂得这八个因,对于大乘佛法就一点疑惑都没有,你真正能够信受奉行,能够依此而修。   所以千万不要道听途说。你要学大乘佛法,不要看到那些学者——有一些学者没有什么信仰,专门拿一点书,拿一点考古资料,就来说“大乘非佛说”,你自己就跟着退心了,这就很糟糕了!但是世间人,往往容易道听途说。他没有了解真实的意思,往往闹笑话,甚至于说话都是这样的。   比方说,有一个时期,有一些年轻人为了赶时髦,就盲目地模仿电视里面一些影视明星的用词,开口闭口就说:“哇塞!”我知道有个年轻人也是这样,口口都是说这个词。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不知道就不要乱学,不要乱说。它是一句粗话,是闽南方言。“哇”的意思就是我,“塞”的意思就是表示性行为的一个动词。你如果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如果听到有些人大呼小叫说“哇塞!”,那你就会觉得很难为情,怎么这么粗口?所以一定不要乱说话,不懂就不要说。你要开口说话用词,要先懂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不要盲目地模仿,哦,人家那么说,如果我不说,表示我不时髦,我也跟着说。往往闹很多笑话。不能这样子!   不单单是一般人,有一些知识分子也会用错典故。2005年的阳历七月份,有个大学,刚好有台湾的客人来访。在欢迎台湾客人来访的仪式上,这个大学的校长就致词:“七月流火,但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他想当然地认为“七月流火”是形容盛夏炎热高温,于是他将炎热高温就进一步延伸出去,比作迎接客人的热情。   其实这个校长是用错词了。“七月流火”不是指天热,刚刚相反,是指天气渐渐地凉了。这样说反了,是不是很好笑?你看,大学校长闹个笑话出来。   “七月流火”出自于《诗经·国风·豳风》。《豳风》上面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不是指阳历七月,是指农历七月。而这个“火”不是指火星,而是指大火星。火星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但是这个大火星是指一颗恒星,属于天蝎座的最亮的一颗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夜空之中我们都能看得到的。“流”是指向西沉,向西边落下去。   所以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夜观天相,就已经观察到:每一年到农历七月的时候,过了七月十五,天气就慢慢凉了。夏末秋初,农历七月,大火星——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这个时候天气就渐渐地转凉了。所以,你不要随便乱用典故。一定要有基本的文史常识。   这个世间都是如此,佛法更如此。有些人不懂装懂,乱说一气,看他那个书,真是哭笑不得。   〔无异即互无〕还是针对问题来回答的。有一些人说:“如果你说声闻乘即是大乘,于大乘之体无异,若如是者,声闻辟支佛乘复无有体。”为什么?因为一切都是佛乘,为什么要怖畏呢?你如果真的一定要执著说:声闻缘觉乘与大乘的佛法,都是无异的,没有什么差别的,既然都是佛乘,你还要怖畏什么?   所以说,无异,声闻乘与大乘的体无异,没有什么差异。“即互无”,声闻乘和大乘都无体,声闻乘、菩萨乘都归到一佛乘,所以说“唯说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没有什么大小乘,也没有什么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   所以说,不要怖畏大乘佛法,你要是有智慧的人,不怖畏大乘佛法的第一个因——无异。既然没有什么差异,你还怖畏什么呢?都是归到一佛乘去。“即互无”,声闻乘、菩萨乘都是无体,都是归入一佛乘,所以不应怖畏大乘。   第二个因是〔有异即险处〕,如果声闻人不能够回小向大,执著于声闻乘与大乘佛法之体有异,有不同,那么声闻乘的行者,他成就阿罗汉果,佛陀说这是第一险处。   他成就阿罗汉果,怎么还是第一险处?为什么?因为他成就阿罗汉果以后,你再要想叫他回小向大就很困难了。因为他已经证得阿罗汉了,已经灭苦了,苦和苦因都灭掉了。灭苦以后,他对于众生苦不会感同身受,不能够真发菩提心;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他不能够回小向大,他就难以成佛。乃至于后起的那些凡夫,后来得到善巧的开示,都发菩提心,都成佛了,这个阿罗汉还是在那里沉空滞寂,还是停留在小乘的境界里面。所以佛陀说这是第一险处。这个时候怎么办?唯有佛陀放光加被这个阿罗汉,然后他能否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还不一定。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会很庆幸自己得遇大乘佛法,哪里还会怖畏大乘佛法呢?   如果你要执著小乘,不能够回小向大,你成就阿罗汉了,佛陀都说那是“第一险处”——最危险的地方。   为什么?你就卡死在那个地方了,再也不能够成佛了。是不是很糟糕?你成了阿罗汉了,后面的凡夫比你后来,比你晚很久才学佛,但是他机会好,遇到大乘佛法了,他依此而发菩提心都成佛了,你还是在小乘里面,还是出不来,卡死了。所以是第一险处。   〔无譬种种说〕第三个因是无譬。大小乘佛法都是出自于佛住世时,所以是同时随行的。你为什么要怖畏大乘佛法,而不怖畏小乘佛法呢?其实,我佛说法,唯是一义,并无大小乘的差别。佛陀说法的本怀是怎么样?没有什么大小乘差别,都是要引导众生成佛。为什么说没有大小乘的差别?因为诸法法性平等一如,法性安住,性非所作。   但是,有些众生愚痴、执著,被烦恼障、所知障所覆盖,被人我执、法我执所执,所以日处法性之中,而不能通达法性。凡夫众生,日用而不知。不能通达法性。如盲无目,有日月之明而不能知之。盲眼的人怎么样?太阳再明亮,他也接受不到,长夜沉沦苦海啊!所以,我佛悲愍,起大悲心,发无上愿:普愿众生同于我,出生死海,达究竟佛地,圆满成佛。   《金刚经》上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从这一句经文,你就可以看到佛陀的本怀是什么?是大悲大智,平等平等。他没有打算用小乘的教法来济度众生、教化众生。但是为什么佛法之中又会有二乘,有大、小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差别?那不是佛陀本怀,而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不关于如来的教法。佛陀是悲智唯是一体,都是如其法性而如之,如实地、不增不减地将诸法的法性表述出来,引导众生开悟成佛。但是众生根器有三,所以就有三乘佛法。因此,我们不应该怖畏大乘,这是无譬。   第四个因是种种说。我们不应该怖畏大乘佛法,大乘并非只是说空性,也有说种种六度四摄、大福德智慧聚、功德资粮,所以我们不应该怖畏。不单单说空性,也会说你要是修大乘法,这个福德智慧,甚深浩瀚。   〔续说多门说〕第五个因是续说。大乘是于一切时中决定相续说空。你一直在听到,那你怎么会怖畏呢?一直在说是诸法空相。   第六个因是多门说。经中以空性、真如、诸法实相、实相般若、圆觉妙心等等,多种不同的名称来恒常宣说,你不是突然听闻到,为什么会怖畏这个空性呢?所以不应有怖畏。   第七个因是〔非有如文义〕。大乘法甚深,她不是文字表面的意义,因此你不应该随文取义而怖畏空。不是表面的意思,你要因指而见月。   第八个因是〔诸佛甚深体〕。诸佛密意甚深。   龙树菩萨造的《中观宝鬘论》上面就说:   如来诸密意,非易了知故,   一乘三乘教,平等我将护。   如来的密意,不是容易了知的。   〔聪慧正观人,应知不应怖。〕因为以上的八个因,所以,聪慧的,能够修正观的智者,于大乘佛法应该要求通达,要深入地闻思,然后实修,不应该怖畏。要能够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为菩提,要能够断烦恼障、所知障。   今天就学到此地,愿大家福慧增长!   第三讲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聚财物留后世;   识客舍弃身客堂,舍此世为佛子行。   交近彼使增三毒,并减闻思修事业;   能转慈悲灭尽者,离恶友为佛子行。   依止何者灭罪过,功德增如上弦月;   胜善知识比自身,尤为爱重佛子行。   自亦缚于轮回故,世间天力能救谁;   是故依止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无著菩萨!世亲菩萨!   首先,请诸位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速速地从生死流转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大乘经庄严论》。   昨天已经讲过了成宗品第二,有智慧的人不应该怖畏大乘的八个因。成宗品主要有两重目的:第一个是建立大乘佛法是佛金口宣扬的,这样我们对这个法才会有信心。第二个方面是知道大乘佛法非常殊胜。   我们继续来看底下的偈颂:   随次闻思修 得法及得慧   此智行此法 未得勿非毁   此偈的主题就是说:我们不应以小乘现量证得的小乘智慧,即他不能够领悟大乘佛法,而舍大乘法。   小乘人也成就小乘果位,但是,他还是难以圆满领悟大乘。我们现在如果去南传的那些国家,比方去泰国、去缅甸等等,中国的出家人所受的戒法,他们是不承认的。要求你重新受戒,先做沙弥。有一些小乘的人,仍然还是执著说“大乘法非佛说”,甚至于有一些人说得很激烈,说大乘的三宝弟子是提婆达多的子孙。为什么呢? 因为提婆达多在佛陀住世的时候,曾经引起教团的分裂。为了特别地标榜自己的苦行,他又要求跟随他的那些人,要不吃油、不吃盐,吃全素。中国大乘都是吃素的,所以有一些小乘的人就会说,这是提婆达多的子孙。   如果你没有真正地透过学习《大乘经庄严论·成宗品》,你恐怕这听听、那听听,对于大乘法的信心就会动摇,自己都不知道取舍。所以说我们不能够用小乘现量的小乘智——他不能够领悟大乘,我们也跟着去舍大乘法,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说“未得勿非毁”,不应该以小乘的现量而舍。   在宝僧法师所译的《宝鬘疏》之中,将这个偈子开为八句:   若此先于闻,从而生思择;   由如理思择,真义境智生;   由得彼有彼,智慧极出生;   时彼各自证,若无如何定。   先看唐译“随次闻思修 得法及得慧”,就已经把大乘佛法的五道全部包含概括在其中了。   〔随次闻思修〕随次闻,一开始是闻,这其实就已经概括了大乘的资粮道位。我们最初依止善知识来起正闻,正确地通达、理解大乘佛法,这个就不容易。因为真正能够通达大乘,不堕到常见或者断见里面去的很少,往往都是师心自用,自以为是,就说错了。所以要能够依止大乘善知识来起正闻,然后住资粮道位的法现观,这是随次闻。   接下来是思,这个思里面就已经包含了加行道位。在我们住资粮道位的最后际,以及于加行道位之中的时候,我们由如理地思惟,抉择真实义而能够生起思所成慧和世间的修所成慧,这是加行道的义现观,这是思。   修是指见道位以及修道位。见道位之中是怎么呢?我们如果能够修成就加行道位的义现观以后,一直去缘真如性境,缘真实境界,就能够得生正智。正智其实就是指出世间的修所成慧,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地从错觉之中解脱出来。   你没有见道以前都是在迷惑之中,都是活在错觉之中。你要断见惑,小乘来说是初果须陀洹果,他们是断见惑。大乘是初地能够断见惑,初地的时候我们已经断了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所以这个时候从错觉之中解脱出来,这个称为见道位的谛现观。   “随次闻思修”,跟随这个次第来闻、思、修。而这个闻就是资粮道位,就是法现观。思就是加行道位,就是义现观。修就是谛现观,就是见道位。所以,每一个字其实都是表示五道里面的一个道。   〔得法及得慧〕得法,是指修道位,及得慧,是指无学道位。得法就是我们见道以后,在修道位之中修随现观而得证法果,叫得法,得证法果。及得慧就是解脱至极,就是到了无学道位。这个时候究竟证悟无二现观,并且不单单是究竟解脱了,而且还成就了解脱知见。他能够了知,我已经圆满成就。有这种解脱知见,称为解脱智智。知道我已经成就解脱智的智慧叫解脱智智,所以称之为及得慧,解脱至极而得到的智慧,解脱智智称为“极得慧”,所以“极得慧”就是指无学道位。   〔此智行此法〕我们现量证得了大乘的解脱智智,才能够行此大乘法,你才能够说真正通达大乘法。   〔未得勿非毁〕声闻乘的行者他们只是成就了小乘的智慧,成就了偏空智慧,没有证得大乘的解脱智智。所以他不应该决定说“大乘非佛语”,他不能够随便说大乘不是佛说的。所以,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大乘佛法的殊胜。   下一个偈子是讲不应以比量而舍。前面是不应该以小乘的现量智而舍大乘,接下来就是讲不应该以比量来舍大乘。   不解解不深 深非思度解   解深得解脱 诸怖不应尔   《宝鬘疏》之中开为八句:   以我未知及,佛未知甚深;   以何故甚深,非乾慧人境;   何故了深义,谓能成解脱;   于彼所谓处,怖畏非应理。   此偈的主题就是用四个比量来说明,我们不应该以比量而舍大乘。   〔不解解不深〕第一个比量是“不解”,有些人说:因为我看不懂大乘经,所以心生怖畏舍大乘。这样不对,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了解而舍大乘。不能够契入大乘经是因为没有依止大乘的善知识,并且没有积累广大的善行,没有积福忏罪,所以不能通达。谁能说我真正懂得大乘佛法?你其实是要真正地证悟空性智慧,才是真正懂得。否则,用凡夫的理性思惟,你是表面懂,不是真正懂。   正如我们说种花叫百合花,你听到这个叫百合花,得到的是百合花这个名词,是真正的百合花吗?不是,百合花这个名字和真正的百合花是两回事。同样的,你只是从名相上听一听,用凡夫的理性思惟思考一下,你就认为你通达大乘法,那是不对的。事实上,是要真正有悟性认识,要能够起现观,现量亲证,才能够是说真正懂得大乘佛法。   宗喀巴大师曾经作过一个示范,宗喀巴大师没有开悟之前,励力地修苦行,就曾经感得文殊菩萨现身。其实一开始,他有一位上师叫仁达瓦,这位上师能够直接地与文殊菩萨沟通。宗喀巴大师开始是有问题透过他的上师向文殊菩萨请教,后来自己修行进步了,就能够直接得见文殊师利菩萨,直接请教。他就请问文殊菩萨:“如何才能够迅速生起真正的证悟呢?”文殊菩萨就回答:三个条件,第一个是视上师与本尊无二无别而励力做祈祷。第二个是努力地积福忏罪。福德没有积聚,罪业没有消除,要真正地悟入空性智是很困难。第三个是要能够闻思中观的经典,并且修本尊的观修仪轨生圆二次第。应该将这三件事情合起来努力,就能够迅速地生起证悟。   比方说我们种苹果树,要收苹果,那我们要有种子、要有阳光、要有土壤、要有水分,还要除草,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够开花结果。   同样的,我们在上师资粮田的殊胜的土壤之中,也要种下菩提心的种子,还要拔除烦恼障、所知障的杂草,拔除这些恶业、罪业的杂草,才能够庄严地开证悟的般若花,然后结成佛的妙果。所以,不能够因为不解而舍大乘,我们要依文殊菩萨的教诲来修积资粮,积福忏罪。   第二个比量是“解不深”。有些人说:这个大乘法,可能我还是不相信她是佛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佛解”——佛陀的理解、佛陀的证悟恐怕也是不深,如果是佛真正地通达深法,他应该能够说得很浅,他为什么还要说得那么深,使我们不能明白呢?所以有人说佛解也不深。   世亲菩萨的《释》上面对这个解不深也是说:“如其解深,何故说深。”如果佛陀是真正地解得很深,他为什么还要说得那么深,让我们听不懂、不明白呢?   对这个比量的辩论回答是什么?佛陀是断德、智德、悲德究竟圆满,他当然能够知甚深义,并且我们前面已经辨析过,他能够如其所如而说出来,不增不减地将他所证悟的诸法实相如实地说出来。但是众生的心有障垢,所以不能信受。   用一个比方可以明白,就好像一个人,他脸上有污垢,去照镜子,镜子里面也现出污垢来,你说是镜子有污垢,还是人脸上有污垢?镜子上面当然没污垢,对不对?同样的,也就是说:一切有情的一切显现,佛陀也会显现,但是有情的颠倒显现对佛无害,没有妨碍。好像人的脸上有污垢,那么,镜子之中也现出一个污垢的脸。但是,并不是镜上有污垢。   同样的,不是佛陀的智慧不圆明,而是众生的心迷惑颠倒。佛陀是如实地说,他没有故意说得很深让你听不懂,没有这样,这是凡夫的颠倒妄想而已,所以说佛陀的“尽所有智”能够见“尽所有法”。因为众生心有障垢,所以不能够悟入,不能够信受大乘佛法。   第三个比量是〔深非思度解〕。有人说:大乘空性甚深,不是凡夫人的行境。怎么回答呢?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其实都是观待其境而显现的。   如所有智是观待如所有法,如所有智是根本智。如所有法是胜义谛的法性,诸法的法性,我们称之为如所有法,这样才能够称之为如所有智。   同样的,尽所有智要观待于尽所有境,尽所有智是后得智。尽所有境是什么?是世俗谛的诸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男女老少,这些世俗谛的诸法,总合起来称之为尽所有境。尽所有智观待于尽所有境才能够称之为尽所有智。   所以,我们要成就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的证悟,当然不能够只是依靠我们只看一些中观典籍,再用凡夫心去思量、去测度,这样永远都无法通达。   我们应该要效法宗咯巴大师,努力地积福忏罪。宗大师做大礼拜的时候,在石头上拜,久了以后,石头上面现出一个槽来。那就说明一直在做,石头都磨出一个槽来了,你看用了多深的功夫。供曼扎的时候,他一直用手擦曼札盘,一直擦到骨头都露出来了,然后用手背来擦。   这样勤苦地修持,就感得圣五父子——龙树、提婆、佛护、月称和清辩,称为中观派的圣五父子在空中现身。佛护论师就拿了一本梵匣夹(梵本的经书)来给他作加持,这个梵本就是《中观根本颂佛护释》——佛护论师对汉传说的《中论》圆满的解释。作加持之中,心相续就彻底地、真正地证悟空性,真正地深解大乘佛法了。其实,宗喀巴大师以前也是很多次地看过《佛护释》,但是不能通达,现在接受加持的时候豁然开朗。   所以,其实许多的大德并不是在定中证悟,而是在积福忏罪的时候证悟,在祈祷三宝和善知识的时候证悟。   我们要知道,“深非思度解”其实就开示我们:不能因为大乘佛法看不懂,就舍弃她,也不能够因为凡夫的思量测度不能解而舍弃她,这都不对。要知道正确的方法证悟空性。   第四个比量是〔解深得解脱〕。有人提问说:为什么唯有证得甚深空性才能够得解脱呢?那些乾慧人,他的思量、理性认识为什么不能够解脱呢?不能成就呢?原因是什么?   回答是:证空性能够从根本上断烦恼的种子。比方说我们入见道位的时候,断了分别我执、分别法执,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地断见惑。如果你用乾慧,用第六意识的思考、分别、记忆,这些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你那些分别思考,如果你没有信仰,学那么多,你没有跟着去用功的时候,不单单是不能够断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有可能还会增加你的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为什么?你用凡夫心去思考,你认为你理解了,你执著于你这个理解是对的,起了一种我慢心,其实是增加了你的分别法执,没有减少。所以说乾慧人思量不能得解脱,唯有证甚深的空性才能够得解脱,所以说这个叫“解深得解脱”。   〔诸怖不应尔〕。归纳起来说:我们不应该以上面的四种比量而对大乘佛法生怖畏心,而应该深解大乘,信向大乘,依之而实修。   由小信界伴 不解深大法   由汝不解故 成我无上乘   此偈的主题是讲:由于小乘、由于那些下劣根机的有情,他们不能够接受大乘佛法,舍大乘法,更加证明大乘佛法非常殊胜。   〔由小信界伴〕由小信,“小信”就是狭劣的信解,对广大的大乘没办法信解。“小界”就是阿赖耶识界之中善种子的习气非常低劣,他只是熏习过小乘的种子,所以对大乘也不能信受。“小伴”就是周围环绕的都是一些舍弃大乘的恶友。   〔不解深大法〕由此“小信”、“小界”、“小伴”三小,所以他不相信有大乘,对于善说甚深智和广大行的大乘法不理解。   〔由汝不解故,成我无上乘。〕因为你根器低劣,不能够深解大乘,那就恰恰证明大乘佛法无比殊胜。   接下来的三个偈子是说明不应以非量而舍大乘。   随闻而得觉 未闻慎勿毁   无量余未闻 谤者成痴业   此偈的主题是说:不应以未解而舍大乘佛法。   〔随闻而得觉〕随听闻而有觉悟,具有证声闻乘义的智慧。你前面听闻过小乘声闻乘的佛法,你能够“得觉”,得觉悟,得到小乘的觉悟,能够证声闻乘的智慧。   〔未闻慎勿毁〕你对于没有听闻、没有理解的大乘,不要有你前面的所知障。你不要执著于前面的见解,它会成为所知障,不要由所知障去毁谤。“未闻慎勿毁”。   〔无量余未闻〕宿世修积善根比较少的缘故,你今生没有听闻到很多的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你今生未闻的大乘的真理妙法多到无量。   所以〔谤者成痴业〕。如果你舍弃正法谤法的话,会种下愚痴的业因。   如文取义时 师心退真慧   谤说及轻法 缘此大过生   此偈的主题是说:不应该以倒解而舍大乘。就是说你不能够用你凡夫颠倒的理解而舍大乘。“师心退真慧”,你不要用凡夫心去师心自用。   〔如文取义时,师心退真慧。〕大乘主张无论是补特伽罗还是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没有真实的自性存在。   小乘一听到这个他很恐怖,为什么?他一直修的是我空法有,你告诉他没有一个所谓的“我”,这个他能够理解,你要说没有证人无我的法,他很恐怖。 但是根器好的人,大乘行者能够知道,不管是补特伽罗也好,还是一切法也好,究竟意义上来说,都只是名言安立,没有真实的自性存在。都是名言有、胜义空。   有些人可能一开始听起来有点困难,以后我们进一步学中观就比较容易了,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如果有人依文解义,错解佛法,还要自以为是,那就会退失善解义理的真实智慧。所以说“师心退真慧”。   〔谤说及轻法〕要特别注意的是什么?没有真正通达大乘佛法的人,没有具足空性智慧的人,他如果出来说法,往往不是落在常见里面,就是落在断见里面,这是谤说。表面看起来他在弘法,其实是在谤法。   我们知道,有一个人是专门主张念阿弥陀佛,这本来没错。可是他专门说感应,他要主持打佛七,结七那天就一个一个来考:你看到什么光,听到什么,之后怎么样了。说用牛奶供佛是最殊胜的……你有什么理由呢?很奇怪。如果你没有正见,就跟着他跑了。如果说没有具足正见,专门来说神通感应,其实就已经偏掉了,空性智慧都没有。   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第一品上说:   无见入恶道,有见往善趣;   如实遍知故,不依二解脱。   这个偈子很重要,《中观宝鬘论》很好,大家要通达中观,我主张大家先从《中观宝鬘论》下手,为什么?深见派、广行派都在其中,实修和见地都在其中,这个容易进去。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也是很好,为什么?她专门讲实修的窍诀。再来看看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就是专门讲中观的见地,怎么进入中观见地。这样会比较容易一些。   “无见入恶道”,你要落到无见,落到断见里面去,你就入恶道。有些人看到说空、空、空,什么都是空,他不理解,他跑到断见里面去了。他会主张没有业果、没有轮回,这是错乱说空的人。   我们知道野狐禅的公案,对不对?那位修行人答错了一句话,他说“不落因果”,正确的应该是“不昧因果”。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他答:“不落因果”。你看就是什么?断见。就因为断见,说错一个字,五百世都堕落野狐之身。这个野狐一直都没有想通这个问题,变化一个老人来亲近百丈禅师。百丈禅师说:“你再问,我来答你。”他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回答:“不昧因果。”他豁然大悟,就舍弃野狐之身。   所以说,你要是错乱说空,这是无见,是断见,果报就会堕到恶道里面去,无见入恶道。   “有见往善趣”,你要相信有因果,这是有见。你相信有因果,但是你还不能够理解,这是名言有、胜义空,你还不能够理解,但是你相信有,所以你能够如理取舍,能够如法如理地去修持,身、语、意三业清净。那么这个果报是什么?投生善道,投生善趣。   真正的大乘行者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有业果也只是名言有,不是自性有。否则,你就会落到常见里面去。所以,不论是有见,还是无见,都没有脱离轮回,唯有通达真实义,证悟二无我,息灭有见和无见,就没有投生到善道和恶道的因了。你无见落恶道,有见生善道,你要是息灭了这一切见,证悟二无我,才能够脱离生死,证得解脱。   这是我们说不可以谤说。   “及轻法”,由于不能够通达空性,反而说大乘非佛语,就对于大乘法起轻慢心、嗔恚心,那比造五无间业的罪还要大。   〔缘此大过生〕由此恶业,受大苦报。   恶意自性恶 不善不应起   况移于善处 应舍大过故   此偈是讲:不应该以犹疑而舍大乘,犹豫、怀疑,然后就舍大乘,这样也不应该。不应该以恶意而舍大乘。   〔恶意自性恶〕恶意,起恶心。自性恶,嗔恨心,是自性罪。   〔不善不应起〕对于那些非理伤害我们的不善之人,都不应该起嗔恨心。对于无心的色法起嗔恨心,都不如理。我们要修生忍、法忍。对于伤害我们的不善之人,要修生忍,不起嗔恨心;对于冷、热、寒、暑、饥、渴这些色法,物质环境的变化,也不能够起嗔恨心,修法忍。对这些不善的都不应起嗔恨。   〔况移于善处〕何况是你用嗔恨心来对待大乘佛法,更是造无边恶业。因为大乘佛法是令无量众生生善之处,令无量众生毕竟圆满解脱之处,众生依此而修,能够成就增上生和决定胜,能够获得暂时的人天安乐和究竟的成佛涅槃之乐。   〔应舍大过故〕要舍弃对于大乘佛法的错误偏见,这种偏见有大过患。   比方说台湾有一个萧平实,没有教证也没有理证,既没有传承也没有实修。但是他很狂妄,印、藏、汉几乎所有的大德,他都敢乱说,乱攻击。他写很多的书,批评月称菩萨、寂天菩萨,说宗喀巴大师也不对、莲花生大师也不对,反正就他对。这样子很糟糕,而且很能够迷惑人,他说全世界有多少佛教徒,绝大部分都没有开悟,没有成就,只有400多个人是开悟了、证果了。这400多个人都是他的徒弟,都在他那里。这样邪说,这个很糟糕。   有个省佛教协会也没有正见,他们看到萧平实有一本书叫做《念佛三昧修证次第》,这个题目很吸引人,对不对?还给他印了一万本到处送。你看,连假和真、对和错都没搞清楚。   堪布索达吉专门为此造了一部论,叫做《破除邪说论》就是批评这个,把萧平实的那些观点通通罗列出来,按照佛陀的教证,所说的圣言量,一条一条来批驳。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扯那么远了。   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宣说国王规范品第四》上说:   如来思而说,不易了知故,   一乘三乘说,中立以护己。   也就是说:如来思惟众生的根器应机说法,“不易了知故”。如来思惟众生的根机,应机而说的法,尤其是殊胜的大乘佛法,不容易了解。所以,有时候说三乘,有时候说唯有一佛乘。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含义,怎么样?“中立以护己”,你应该处于中立以保护自己。   中立无有过,以嗔恶非善;   是故憎大乘,欲善不宜行。   你没有理解,就不要判断他,保持中立。那么,你处于中立并不会有过患。当然,因为你没有信,没有修,也不会得利益。但是起码没有过患。如果你因为不理解大乘的空性,反而认为这个好像是断见,然后你生嗔恨心,就造无边的谤法恶业。所以,希望自己为良善者,不宜憎恨大乘。   龙树菩萨说:   极信于大乘,修持如所说;   无上菩提成,附带成诸善。   如果根机好,能够系统地闻思修,能够“极信于大乘”,真正地、正确地闻思大乘,依此而修持,就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成佛果。“附带成诸善”。其他的一切求愿,都附带成就了。   这是我们说成宗品第二,接下来是皈依品第三。   皈依品第三   若人皈三宝 大乘皈第一   一切遍勇猛 得果不及故   此偈在宝僧的译文之中也开为八句,也就是:   遍行及誓言,觉悟及威胜;   分别自性义,以四种别法;   大乘殊胜故,任谁依三宝;   于诸皈依中,谓彼最殊胜。   此偈是总括地说明大乘皈依最殊胜,先说一个总的纲要,底下再一项一项来说。   〔若人皈三宝,大乘皈第一,〕一切皈依三宝之中,大乘皈依最为第一。大乘皈依的体,是誓言为令一切有情众生从轮回的痛苦之中解脱出来,圆满成佛而皈依三宝。所以说她是最为第一的。   〔一切遍勇猛,得果不及故。〕为什么大乘皈依最为第一呢?因为大乘皈依具足四种殊胜:遍行殊胜(也就是一切遍殊胜)、誓言殊胜(也就是勇猛殊胜)、觉悟殊胜(也就是得果殊胜)、威胜殊胜(也就是不及故)。声闻、缘觉是小乘,你皈依小乘的三宝不及大乘皈依。   难起亦难成 应须大志意   为成自他利 当作胜皈依   此偈的主题是:要生起成就大乘皈依的意乐。我们要有意愿修大乘皈依法的这种意乐。宝僧也译为八句:   何故先决定,此所为艰难;   彼数数千劫,长时修习难;   何故若成就,利众生义大;   是故于大乘,皈依义最胜。   我们还是采用唐译,文字很简洁,文采非常优美。   〔难起亦难成〕“难起”,就是你要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愿菩提心而来皈依三宝,这种大菩提心难以真正发起,因为凡夫我执,自私自利,所以要真正地发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难起。而这个菩提心其实包括了利他心和成佛心,利他心是广度,成佛心是菩提心的深度。众生往往都是“闻佛道长远,心生退怯;观众生难度,心生疲厌。”所以,要真正地起修大乘皈依的心很难。   “亦难成”,要修学六度,需要经过无量劫的勤苦修行,所以是难成。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贤位就经过一大阿僧祇劫了(阿僧祇——无央数,无央数劫)称之为远波罗蜜;初地到七地,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称之为近波罗蜜;八地到十地,又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称之为大波罗蜜。所以,合起来称之为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所以难成。   〔应须大志意,为成自他利,当作胜皈依。〕小乘皈依是尽形寿皈依,你临命终了,皈依体就自动没有了。大乘皈依是从今乃至菩提永皈依,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我圆满成佛之间,永远皈依大乘三宝。大乘皈依非常殊胜,那么,为什么大乘皈依难起又难成呢?大乘皈依的行者还愿意发大志意去修呢?因为大乘皈依的果皈依是在自身之中成就三宝的功德,圆成佛果。惟有成佛才真正地有大智慧、大能力、大慈悲,能够究竟圆满地自利利他。“为成自他利”,所以“当作胜皈依”,我们要作殊胜的大乘皈依。   众生遍乘遍 智遍寂灭遍   是名智慧者 四种一切遍   从此偈开始,就是广说大乘皈依的殊胜。此偈是讲遍行殊胜(也就是一切遍殊胜),遍行殊胜又可以分为四种。遍行就是大乘皈依的所缘。   〔众生遍乘遍,智遍寂灭遍,〕首先是众生遍行。小乘皈依的因是怖畏轮回苦,并且对于三宝有信心,深信依三宝能够脱离轮回苦,他目的只是自身得涅槃、得解脱。大乘皈依的因是大悲心,愿自他一切众生都超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目的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将一切众生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所以大乘皈依广大殊胜,这叫做众生遍行。   第二种是乘遍行,就是对于要修大乘皈依的人,要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佛法皆得善巧,都要善巧通达。我们一开始就应该发上士道的菩提心,但是修的时候,我们要从共下士道开始修起,要从“暇满难得而利大”开始起修,要从“道之根本依师法”开始起修,这样是乘遍行。但是,不是说你修大乘皈依了,发了菩提心,你就直接来修六度,而应该还是从小乘法,从共下士道开始起修,能够不堕三恶道;更进一步,来修小乘的声闻乘的四圣谛,修缘觉乘的十二因缘。但是,这个心从一开始一直都是菩提心,那么,这一切法都能够成为成佛的资粮。   第三种是智慧遍行,也就是于证得人无我、法无我的智慧之中,能够得善巧。因为众生的一切痛苦都是从我执而生,佛说无我之道,人无我、法无我,就是直接与我执相违,所以是止息三有痛苦的正道,能够息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痛苦。   其实四种遍行可以跟四弘誓愿相配合来说,就容易理解了。众生遍行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乘遍行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智慧遍行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涅槃遍行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说跟四弘誓愿一配合就能够理解了,四弘誓愿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   菩萨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不取涅槃,不舍生死,不取不舍才能见性成佛道;有取舍就有轮回,所以不取涅槃,不舍生死,这是究竟圆满的。   〔是名智慧者,四种一切遍。〕这四种遍行殊胜都具足的话,就称之为大智慧者,能够真正地修大乘皈依的人是大智慧者。   我们比较一下,说自己是大乘三宝弟子,有这个资格吗?有具足这四种遍行殊胜吗?要比较一下就知道这个差距,然后能够勇猛精进,树立正见,修广大行。   希望佛菩提 不退难行行   诸佛平等觉 勇猛胜有三   此偈的主题是讲大乘皈依的三种勇猛殊胜即誓言殊胜,把誓言殊胜进一步分得细,可分为三种。宝僧也是译为八句:   凡以众欣喜,求胜菩提义;   凡由无厌倦,清净修难行;   凡由成佛际,诸佛咸平等;   彼具如是慧,当知胜誓言。   〔希望佛菩提〕是愿胜勇猛(愿殊胜),大乘皈依的愿,是求最无上的佛果。我们因为知道佛的功德,一一毛孔的光明,都能够作无量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佛行事业。   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论师造《中观四百论》,以修行窍诀的方式来阐释中观。第五品明菩萨行品,上面就说到了佛果的殊胜,从三方面来阐释。我们学《随念三宝经》,大家已经知道佛果的殊胜,我们再看提婆菩萨怎样用窍诀来归纳。   第一个方面,是佛陀所做的事业殊胜。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   乃至出入息,都为利有情。   乃至于一呼一吸,都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这样殊胜圆满的大菩提心。他的一切的动作都不是没有因缘的,都是有甚深的因缘,能够利益无量众生。   第二个方面是佛果殊胜。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佛陀的威德能够令一切的众生,从死亡的怖畏之中解脱出来。   譬如皇帝,生了一个太子,为了祝贺,所以就宣布大赦天下,将犯人释放出来。那么,国人听了以后都生大欢喜。同样的,佛陀的名号,传入众生耳中的话,能够消除怖畏。同样的,佛陀的名号能够把有情、把一切众生从生死苦的怖畏的牢狱之中解脱出来。因为什么?因为我们闻到佛陀名号,种下了金刚种子,就好像一个人吞了金刚石,不管怎样它不会消化。同样的,我们种下成佛的种子,一定能够让我们迅速地成就得值大乘佛法的因缘而得解脱。   第三个方面是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有些人看到经典上说到“十四难不答”,或者“十四无记”,他就不理解了。他说:哦,这十四个问题是佛陀回答不出来,所以十四难不答。你理解错了,不是这样的,要知道,佛陀不是不懂得这十四个问题。外道曾经向佛提了很多的问题,比方说,世界有边吗?世界无边吗?等等,这些很多。又比方说,我跟这个身体是一吗?是异吗?等等,很多这些问题,总共归纳起来,是外道的十四个问题。佛陀没有回答,佛陀默然。这些后世的佛弟子都不理解佛陀的密意,偈颂上说: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佛陀已经智德圆满、断德圆满、悲德圆满,所以他能够以他无碍的智慧现见一切,了知一切时、一切处,什么是应作,什么是不应作;什么是应说,什么是不应说,这个界限他很了解。外道提的那十四个问题,世界有边、无边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依补特伽罗我与法我而来提问的。如果是用无我的道理来回答,也就是用人无我、法无我来回答,外道还是非法器,根机没有成熟,你跟他说这些,不单单是起不到作用,他反而会理解错了,反而堕到断见里面去了,他就认为是什么都没有这种空,或者诽谤深法。那就不单单是没有帮他解脱,反而让他堕落得更深,反而害了他。所以佛陀不答,不是佛陀不知道。   当然,如果是根机成熟了,是那种法器,佛陀肯定就依他的所问,来跟他详细地解说人无我、法无我,让他依此而断人我执、法我执,而得解脱。   所以《中观宝鬘论》上说:   世间有无边?圣者不答问,   如是甚深法,非法器不说,   智者当了知,佛陀是遍智。   龙树菩萨对这个问题就理解得很透彻。“圣者不答问”是因为甚深法,“非法器不说”。所以,我们的要求也是:听《大乘经庄严论》要有初级檀讲师证,你才可以来听。不然你刚刚皈依跑来听,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说什么,乃至于错误理解了。“智者当了知,佛陀是遍智。”   〔不退难行行〕是行胜勇猛,也就是修殊胜,“不退难行行”,后面这个“行”是指六度万行。修大乘皈依的菩萨不退不屈地、无疲厌地来修习难行的六度万行。   〔诸佛平等觉〕是果胜勇猛,就是果殊胜。到成佛的时候,就能够与一切诸佛平等觉,平等的证量。   〔勇猛胜有三〕具有愿殊胜、修殊胜、果殊胜的智慧者就称之为誓言殊胜。   发心与智度 聚满亦大悲   种子及生母 胎藏乳母胜   此偈的主题是修大乘皈依的行者,如转轮圣王之子。从此偈开始,连续有三个偈子都是用比方来说,修大乘皈依的人,就好像转轮圣王的太子一样。此偈是说具有生处种子殊胜、所生身殊胜和种族不断(佛的种族不断)殊胜,可见大乘皈依非常殊胜。   此偈先讲生处种子殊胜。大乘皈依行者的生处种子殊胜有四重意思:   〔发心与智度〕发心,是种子胜,就是以菩提心为种子。不同于小乘的发心,小乘的发心是为了自身得涅槃。   与智度,智度是母亲殊胜,母亲是指什么?是指大般若,是指人无我、法无我、生空观、法空观的大般若,以修一切法空的般若波罗蜜多为生母。   〔聚满亦大悲〕聚满,就是胎藏胜,安住于福德智慧所成的胎藏之中。   亦大悲,让大悲心来长养我们的菩提心,这就好像是乳母一样。   《大日经》上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   “菩提心为因”,这是种子;“大悲为根”,以大悲水来饶益有情,则能够成就诸佛智慧花果。   我们经常念《心经》,其实《心经》要真正说通就不容易,她是佛法的精髓的精髓,大乘佛法的心要之法,就像心脏、眼睛一样,非常殊胜。要广说具有无量义,我们略提一下。   比方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略说是什么?是说自利。我们通过修行来提升智慧,以人无我、法无我的智慧,来摆脱苦恼,这是“色不异空”,这样一切障碍不了我们。“空不异色”,是侧重于说利他,以慈悲心来帮助众生,一起获得暂时的人天之乐和究竟的成佛之乐。   所以说,对这个空要能够真正理解,是指我们心灵的自由。   比方说语言本身也是没有实质性的,是自性空的。同样是一句赞美的话,在我们心情好、心境开朗的时候听起来是由衷的赞赏、欣赏;心情烦躁的时候,不好的时候,就可能以为是讽刺他。   说一个笑话:有一个人,他不会说话,有一次,他就摆宴席请客,请了好多人,也摆了好多酒席。开席时间到了,宾客还没有到齐,这个人就感到很焦急,他就说:“哎呀,应该到的人还没到。”已经到了的人就误解他的意思,就说:“那你这个意思是说,不应该到的人先到了,我不应该到我就走吧”,他感到很不是滋味,所以,已经到了的客人,有一半就先告辞走了。   这个主人就更焦急了,但是他不会说话,又说:“哎呀,不该走的人却走掉了。”糟糕了,这剩下的宾客说:“哦,这样子,那意思就是说,我是应该走的人,我还没走啦。”所以又有一部分走了,只剩下几个老朋友了。   这个人就更着急了,他说:“哎呀,我又不是说你。”余下的人就误解了,说:“哦,不是说他,那就是说我嘛,那我就走了,告辞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宾客了,这个是老朋友了,很“铁”的关系。他就劝他说:“哎呀,你呀,以后不能够这样说话啦,你这样说话就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是反面的意思了。”这个主人还是不会说话,他本来是表示认同,但是他说话又说反了。他说:“哦,对对对,不应该明白的人却明白了。”这个老友真的是忍无可忍,一走了之。一个人都没有了。   你知道其实是什么?你要正确理解不容易,何况是大乘佛法。   〔种子及生母,胎藏乳母胜。〕归纳起来说,修大乘皈依的人,生处种子殊胜,是什么?四个条件:第一是要发菩提心,这是发心;第二是与自度,要有生空观、法空观的般若智慧;第三是聚满,也就是说要修福慧二资粮;第四是乳母,就是大悲心。   打个比方:好像转轮圣王的太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他的生处是什么呢?他的父亲是谁?转轮圣王,这是种子殊胜,菩提心殊胜。他的母亲是谁?转轮圣王的王后,这是比喻什么?般若智慧殊胜。然后,还要在母亲肚子里面怀胎,这是胎藏。胎藏是什么?福德、智慧二资粮。生下来以后,还有个乳母来喂养他,让他长大,我们用什么来喂养呢?大悲心。   妙相成生力 大乐大方便   如此四成就 是名为胜身   此偈的主题是说:修大乘皈依的菩萨,就犹如转轮圣王的太子一样,他由誓言殊胜之故,恒得胜身。   好像这个太子,他出身就很高贵。他成长过程之中,他的身体也很高贵。“胜身”,恒得胜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乘皈依的行者也是如此。他有所生身殊胜,细分也有四义,就是色胜、力胜、乐胜和智胜。智胜也称为方便胜。   〔妙相成生力〕第一妙相,就是色胜。色胜就是这个色身很殊胜,称之为妙相。修大乘皈依的八地菩萨,能够得到妙相庄严之身。我们都知道,初地的时候就断了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往后就是逐步地来伏断俱生我执、法执,一直到八地的时候,他是中品成就,所以他得妙相庄严之身,胜过转轮圣王的身相。   第二成生力,就是力胜,力殊胜。转轮圣王的太子力气很大,力量很殊胜。就是比喻修大乘皈依的行者、菩萨,他已经得到令一切有情究竟成熟之力,能够究竟地、圆满地成熟一切有情,他有这种大力量。   〔大乐大方便〕第三是大乐,大乐是指乐殊胜。修大乘皈依的八地菩萨,他获得了尽除一切人我执和法我执。因为他已经断掉了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到八地的时候,就已经是中品伏断俱生我执、俱生法执,并且获得了尽除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的佛陀大乐,并且因为是超越言喻和相续不断的缘故,所以是无边大乐,这是大乐殊胜。   我们回忆一下《八识规矩颂》,应该就可以相对应,第六识转识成智就说: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发起初心欢喜地”,在初地(欢喜地)的时候,就已经断分别我执、分别法执。   “俱生犹自现缠眠”,但是,俱生我执、俱生法执还是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远行地是七地。到七地才能断除俱生我执,而微细的俱生法执犹在。七地以后是八地,八地的时候,即不动地的时候,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由二地到七地,都是属于有功用行,到第八地以后,才是无功用行。八、九、十地,一直到十地满心,才真正地圆明,上品成就。   第八识阿赖耶识,转识成智也说:   “不动地前才舍藏”,不动地——八地的时候,才舍这个藏识的名。   “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道后,这个异熟识的名也空掉了。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所以他能够得殊胜的大乐。   第四是大方便。修大乘皈依的菩萨,获得了救护一切有情的方便殊胜,获得了帮助教化一切有情的大善巧方便。   方便殊胜很重要,众生不能理解,不能悟入的时候,你要有善巧方便,才能帮到他,才能够让他真正契入。所以修大乘皈依的行者,他能够具足大方便。为什么?八地以上菩萨就已经是无功用行,然后一直到十地满心的时候,就能够永断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转识成智。   方便殊胜:大乘皈依方便殊胜,是指大乘修行法门,智慧力殊胜,慈悲心力广大,因此能够显二空成佛道。大乘法门之中有很多的善巧方便,能够让我们迅速地获得正见,能够让我们迅速地断烦恼、消业障、得成就。   我们发了一张纸,大家来看一看就容易明白,这也是一个方便殊胜。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都离不开质量、能量、力量,而物理学就是研究其中的根本规律。我们先来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中每一个物体,都以一种力吸引其它物体,这种力与各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用方程式来表示,就是:   F=G   底下有这个公式的解说:   F: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万有引力的常数;   m1:物体1的质量;   m2:物体2的质量;   r: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我们知道以后有什么作用?跟我们解脱有什么作用?或者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有什么作用?   首先说对于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作用。   第一点,因为宇宙间每个物体都有一种力,能够吸引其它物体。所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地球会有地心引力,地心引力能够使成熟的苹果掉到地面上来。也就是说:这个大的物体,它的引力大,就能够把小小的物体吸过来。我们也能够明白,地球的质量只是太阳质量的百万分之三,它当然就绕着太阳转。你就明白地球为什么会绕着太阳去公转了。那么,整个太阳系都是在银河系里面,也是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而转的,用亿万年的时间走一圈。   第二点,我们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发射到天空之中的人造卫星不会掉下来?而苹果却砸在牛顿的头上,让他能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人造卫星掉不下来?苹果掉下来了?   很简单,大家小时候都玩过陀螺,拿个鞭子抽,陀螺一直转一直转。静止的陀螺是横躺在地上的,陀螺尖是立不起来的,为什么?因为有地心引力。但是,我们如果用鞭子抽它的时候,能够让它转够一个速度,这种速度要是个横向的速度(与地面平行的横向速度)。因为它与地面平行的速度,所以它没有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所以陀螺会自动地旋转、旋转,一直到能量消耗尽。   同样的,人造卫星是因为有足够的横向速度,所以不会掉下来。   这样我们也能够明白了,月亮一直在自转,它自转也有足够的速度,所以,它能够围绕地球公转而不会掉到我们地球上来。如果掉下来是个大灾了,是不是?因为它自己要有一个自转的横向速度,所以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时候也没有掉下来。   依此类推,地球也在自转,它自转的速度是30公里/秒,这是常识。它自转的速度 (横向速度)足够,所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时候,也没有掉向太阳。它有一个足够的力量,一个横向的速度维系住,所以它不掉下来。   还有一种状态是它不掉下来,那是什么?要有足够的力支撑在那个地方。比方说树枝,它没有枯掉,也没有掉下来,为什么?它有一种足够的力量支撑在那里。但是引力在不在?引力仍然还在,因为那个地方跟地面有距离,当然还是有引力,但是它有足够的力量去抗衡,所以树枝也没掉下来。要么它就会笔直地落向地面,比方说成熟的苹果。   第三点,我们要能够明白:掉下来的东西是受引力的作用,所以才会取得速度。往下掉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动能也就越高,破坏力也就越大。   6500万年以前,有一颗陨石掉在地球上,陨石很大,又是从太空之中掉下来的,所以落地的速度就达到10公里/秒。它碰撞过来的时候,总动能就相当于投在日本广岛的那种原子弹1000颗同时爆炸。这个力量就很大了,在墨西哥海边砸出一个直径200公里的大坑。现在地质研究可以知道了,墨西哥海有一个直径200公里的大坑,是6500万年前这颗陨石掉下来砸的。而且因此就导致地球上的恐龙灭绝了——那时候,地球上是恐龙的世界。   同样的,我们晚上看天上,看到流星,它走过地球大气层的速度很快,速度很快的时候,它与空气的摩擦就导致它热得烧起来了。所以,我们在天空之中就看到了一串长长的火线。   所以,你明白这个公式,你就能够明白这些现象——你都能够明白了。   第四点,万有引力定律使我们明白:地面的落体运动和天体的运行运动,是可以统一地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力学规律来描述的。   以前我们不了解,我们看地上苹果有落体运动,什么东西都是掉下去。天上,天体运动,我们不了解这中间有什么联系,不知道用统一的定律来了解它。现在我们知道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就知道了,原来地面的落体运动和天体的运行运动,都是可以统一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力学规律来描述的。   佛陀万有心力法则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的力学规律,来统一论述众生的堕落运动和佛陀的解脱运动,都是同一个规律。你就可以知道:我们怎样才能够转迷成悟?转染成净?转凡成圣?具体的方法,你通过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就能够知道,就能够突破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束缚,于自身圆满成佛,也帮助一切众生成佛。   我们要看一看,相对应的佛陀“万有心力”法则: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不一不异是体的修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是相的修法;不常不断是用的修法。   这个公式是一样的,但是解说不同:   F=G   F:心念与意境之间的引力;   G:万有心力常数;   m1:能知的心念量;   m2:所知的意境量;   r:心念与意境的距离。   底下这个相对论,是后续的课程之中要讲的。这个万有心力定律,我们后续的课程之中也会要引用到。   你明白这个,你就了解:哦,原来一切的规律是这样的。众生为什么会堕落?堕落有堕落的规律。佛陀为什么成佛?成佛有成佛的规律。规律是不是相通的?规律都是相通的,但是我们怎么去用它?这个差别在此地。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具佛性,但是迷失了,迷真逐妄,所以就有堕落运动。   那么,这个法则又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第一个启示:六道众生迷真逐妄,背觉合尘。   十二因缘法描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些流转生死,三世因果。因为不能够悟人无我、法无我,所以就错误地执著有实我、实法,因此起心动念都是向外攀缘。因为执著于有实我、实法,所以他就不满足,一直要向外去贪求,向外攀缘,贪求外境,所以就为烦恼力所束缚,所以就沉沦堕落,不得解脱了。这就是缘起论的生死流转法则。   我们如果从俗谛上来说,打个比方大家都好理解了。六道轮回的众生界就譬如地球,每一个个体的众生就好像苹果,肯定掉到轮回里面去了,一直往底下掉。   第二个启示:我们要证得二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要详细讲的话,这里面有很多规律,我们后续的课程之中,有机缘会详细跟大家讲,这个公式怎么用?依照这个公式怎么修?你不要认为迷迷糊糊就能成佛,她有规律,有证量的。   我们从万法的总相来分析,可以说五法,也就是:相、名、分别、正智、如如。森罗万象、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男女老少,种种不同。这些种种相,你要归纳起来分析的话,也能够让你开悟。   从总相上来分析,那就是什么?相,不管什么相,反正是个相,所以这是第一个法;第二个法,有了这个相,你要给他安个名,你就有名,你要记住那么多的名;你要有分别,这就有分别了,这都是染污法、有漏法;第四个就是无漏法正智,你能够善于分析,知道这中间没有一个所谓的“我”,人无我、法无我,你就能够得正智,真正的智慧,空性智慧;但是虽然是无漏法,还是有为的,所以更进一步要做到无漏无为法,就是如如,即真如,如其所如而如之。   我们如果从万法的自性上来分析,就是三性三无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和胜义无自性性。   我们如果从主宰上来分析,就可以分析出什么?二无我。   表面看起来,我们每个人都能见能闻、能觉能知,好像有一个自主的我,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有吗?没有,我们的牙齿、骨骼、头发都归于地;我们的口水、唾液、便溺都归于水;暖气、温度归于火;动转、呼吸归于风。四大各分离的话,色蕴就尽了,色蕴尽以后,其它的受、想、行、识这四蕴都属于精神法,也就散灭了。所以,其实没有一个长存自主的我。可见,宇宙之中只有诸法,并无人我。   并且唯识宗之中有个说法是:一切唯识。既然唯识,我们这个人身也是“识”变的,并无人我,这是人无我;一切唯识,这些法也都是“识”变的,所以并无法我,也就是法无我。你要明白,你透过一切唯识,你就很容易理解人无我、法无我。为什么?因为都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的,我们以前执著的所谓的人身也好,万法也好,一切世界也好,其实都是阿赖耶识种子变现出来的,所以当然就人无我、法无我了。   人我执、法我执都各有两种。人我执有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是先天的,是迷于事物,是妄生贪爱的,它是先天地迷于事物,所以它一切时都在起着这种俱生我执;分别我执是后天的,它是只在第六意识之中才有的,所以你没有逢缘对境的时候,它可能会断,它不是一直连续的。这两种我执,我们称之为烦恼障。烦恼障能够障涅槃,因为你烦恼,所以不得安宁,不能够得到涅槃寂静。   我们如果能够断分别我执、俱生我执,这就是“生空观”;有粗的生空观是断分别我执,有细的生空观是断俱生我执。分别我执容易断,我们在初地(欢喜地)的时候,初地入心就证得见道,证得见道位的时候,就能够观一切法“生空”真如,这个时候就断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是在修道位中来断的,八地就能够转第六意识为中品的妙观察智,到十地满心的时候,才转为上品的妙观察智。所以祖师说:“初地下品转,八地中品转,等觉上品转。”“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俱生法执和分别法执,这些称为所知障,能够障菩提。我们要修法空观来断它们,能够悟到人无我、法无我,能够了知能知所知,如幻不二,我们就能够将心念与意境的距离融合。   以前,我们是对立的,有一个能知的我,有一个所知的法。你要能够明白人无我、法无我,就没有距离了,没有距离以后就得到无分别智。这就是讲这个公式。得到无分别智以后,心就不再贪求外境,烦恼力消解了,智慧力增长,那么就能够得解脱。这就是缘起论的涅槃法则,解脱法则。   第三个启示:佛陀在菩提树下体悟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万有心力法则,所以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因为有大智慧力,所以他不住生死。你看,以大智慧力故,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不舍生死,不取涅槃,也是不取不舍,这样是见性成佛道。   如果从俗谛上来说,大家好理解。这种智慧力就好像物理学上的横向速度具足,解脱的圣者因为智慧力大,横向速度具足,所以不会再堕落到轮回里面来了。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不再堕落到轮回里面来?因为他有什么?他这个智慧有一种横向速度具足。   六祖大师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禅宗的根本的解脱法门。   “无念为宗”,“念”是我们能认识的主体。“无念为宗”就是说在主体上不要起执著;“相”是被认识的对象的相状,“无相为体”,就是说我们不要在被认识的客体上起执著;“无住”就是对于主观能认识的心和客观被认识的境都不要执著,“无住为本”。 所以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能够让六祖大师开悟。   但是,凡夫众生是普遍地计较执著,是遍计所执性,所以就会犹如成熟的苹果一样,迅速地堕落下来了。我们一直都在逼近死亡,比这更严重、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断地向三恶道靠近,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智慧力,没有这个横向速度。   第四点启示:犹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样,同样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教导我们要以众生为中心,恒顺众生。以众生为中心,要把凡夫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自私心转变过来,转为以众生为中心。从俗谛上来说,这个就犹如什么?犹如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样,所以我们要发菩提心成无上道。   我们前面的四点讲到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很重要,什么是发菩提心?开放,全然地开放我们的心灵。我们越开放,就收获得越多。开放到极至,圆满到极至,终极就是成佛的无二现观。主体、客体都无二,能认识和所认识都是无二了,这样才能够成就正遍知。   如果你不开放,你认为这件事情不可能,马上这个频道就关掉,马上你从佛陀这边得到加持力的频道就关掉了。所以,我们要向自然开放,就能够能量自由交换,就能够身体健康无病苦;我们要向一切众生开放,要以众生为中心,不要有自私、我执心,向一切众生开放,我们就能够断人我执、法我执,就能够心灵健康无烦恼。   这是说要能够发菩提心,我们能够断人我执、断法我执。能够向一切众生开放,就能够断烦恼障、断所知障。   第五个启示:其实这个规律都是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都是说缘起,说缘起的规律。众生的堕落有一个规律,佛陀的成就,从道谛上来说也有一个规律。   所以缘起很重要,“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也就是说:你见缘起,知道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你就能够见法性,诸法的本性。“见法即见佛”,你能够见万法的法性,就能够见佛,什么佛?法身佛。   六祖大师说:“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这都是实修的窍诀。“清净法身,汝之性也。”见我们的本性,见法性,见真如妙心,所以要见缘起。   四重缘起是我们的世界观,五种正见是我们的人生观。   四重缘起是什么?四重缘起就是小乘的业感缘起,首先能够启发我们要业果如理取舍,要能够持清净戒律。   其次唯识宗是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缘起启发我们要能够在阿赖耶识之中种下无漏解脱的种子,要发菩提心。   第三重是真如缘起,启发我们真如本体,人人具足。禅宗六祖大师常常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为什么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为什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因为真如缘起。这个辨析很深,可以讲很多,我们到后面再来细讲。   第四重缘起是法界七大缘起,也就是见大、识大、地、水、火、风、空。见大和识大是属于心理的,地、水、火、风、空都是属于物理的。   前面都是告诉我们要懂得修心的方便,这里更进一步告诉我们,不单单是要懂得修心的方便(修心的方便就是见大和识大);修身的方便就是在地、水、火、风、空上修,就是要修生起成就次第和圆满成就次第。圆满成就次第上面说修气脉明点。你要修上去,你要得到传承,得到窍诀,成就本尊以后,修明点很重要,而且与外界的星辰是相对应的。天体上法界之中有多少颗星星,你的自成本尊里面就有多少明点。要成就这样的境界,就能够成就很快,这是捷径。   有一位修大圆满法的祖师成就了,所以他这个物质没有障碍。有个弟子以前供养了他一个水杯,但是,这个弟子久了以后很懈怠,在寮房里面睡懒觉。师父不高兴了,把他原来供养的杯子拿起来甩出去,透过几重墙壁,直接就打在那个弟子的头上。很奇怪,所有的墙没有一点被破坏的痕迹。为什么?心物一元没有障碍。这个规律在哪里?规律也照样在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里面。   我们一直学下去的时候,如果大家不单单是有“教“的传承,还有“修”的传承,你就会知道怎么实修了。   第六个启示:我们心悟的时候,一切都是佛法。物理、化学、数学、自然,都可以成为佛法。从早到晚,不管你学什么知识,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够对治烦恼,净化心灵都是佛法。反过来,如果是出于贪恋现世的行为,哪怕是诵经,也是世俗法,也是轮回的因。   牛顿很可惜,你看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他没有遇到佛法。大家比他还要幸运,比他还要有智慧。(众笑)牛顿虽然发现了这个定律,但是他没有遇到佛法,所以他不能得解脱。   他晚年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他已经知道了地球上的堕落运动,跟天体的运动都是同一个规律。他就一直在思考:天体运动是由于万有引力定律,但是天体运动最初推动力到底从哪里来呢?   他想来想去想不明白。遇到佛法,他肯定想得明白,就开悟了,对不对?可惜没有这个机缘,没有这个福报。他一直就想不清楚,到底这个最初的推动力从哪里来?他最后没办法了,就归结到上帝那里去了。他说:最初的推动力是上帝推了一下,后来就全部动起来了。当然错了,对不对?他想不通,没有遇到佛法。   如果能够遇到佛法,哪怕只是遇到小乘佛法,都能够解决他心里面的问题,为什么?小乘的十六观智讲到七清净——戒清净、见清净,……乃至于度疑清净。度疑清净就能够圆满地解决他这个问题,万事万物没有第一因。如果他能够遇到大乘佛法,那就更妙了,就能够使他真实地实践佛陀的解脱运动,以他那种智慧,肯定能够迅速地解脱,不过很可惜,没有这个法缘。   这是我们说到这个大方便,就说到大乘的方便法。殊胜的从规律上 ,我们后续还会讲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你要懂得相对论,才能够真正地懂得,才能够真正地理解《普贤行愿品》,否则你想不清楚的。   《华严经》上说:“芥子纳须弥”。一个芥菜子把整个须弥,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包含在里面去了。你怎么想得清呢?想不清,你要懂得相对论,就很容易明白,我们后续还会继续讲。   〔如此四成就,是名为胜身。〕修大乘皈依的行者,好像轮转圣王的太子一样,他能够成就妙相——身殊胜、力殊胜、乐殊胜、自利利他的方便殊胜,这四种殊胜的成就。所以我们说,修大乘皈依的菩萨能够恒得胜身。   今天讲到此地,愿大家福慧增长!大家一起回向。   第四讲   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恶业果,   是故虽遇生命难,终不造罪佛子行。   三有乐如草头露,一瞬刹那毁灭法,   恒时不变解脱果,希求其是佛子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无著菩萨! 世亲菩萨!   南无《大乘经庄严论》!   诸位法师和各位檀讲师:   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速速地从生死流转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来共同学习《大乘经庄严论 》。   我们继续讲皈依品第三。   先授法自在 巧说善治摄   有此四因故 佛种则不断   此偈的主题是:种族不断之殊胜。修大乘皈依的菩萨住十地法云地的时候,能够成就得灌顶、自在无碍、辨察善巧和能行罚赏这四德,所以能够令佛的种族不断。   宝僧译为八句,也就是:   诸佛放大光,给予赐灌顶;   彼于法中具,自在及清净;   彼于佛坛城,了知教授相;   由制所学处,精勤作赏征。   这八句跟唐译本的四句意思一样。   〔先授法自在〕我们先看第一德“先授”。譬如转轮圣王的王太子已经长大了,所以就要来给他做灌顶,已经得到了灌顶。同样的,大乘菩萨到了第十地法云地的时候,能够放光息灭六道众生的痛苦,并且放光遍照一切声闻、缘觉而教化他们,又从面门之上放光遍照十方法界,一切从初地欢喜地一直到九地善慧地,这些大菩萨众而教化之,这叫先授。先,就是他已经得灌顶位了;授,他能够教化众生。   第二德“法自在”。就是指十地菩萨法云地菩萨能够于法自在。十地也有入、住、出三心。初地到十地每一地都有入、住、出三心,都有三心二道,所以十地也有无间道和解脱道。   在十度之中,所修的是智波罗蜜,十地与十度相对应: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十地所修的是智波罗蜜,十地所断的惑障是俱生所起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和现行。在十地所断的是“诸法中未得自在障”,断这个障以后,能够证得“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能够总缘一切法智,是法自在,具足自在。所以说十地菩萨能够于一切法之中成就智慧自在。   这是一个比喻的偈子,前面两个也是,包括这是三个。连续三个偈子,都是将受大乘皈依的菩萨,修大乘皈依法的菩萨,就好像转轮圣王的王太子一样,非常殊胜。   王太子有生处种姓殊胜,他自己有身相殊胜,也有令转轮王的家族不间断的殊胜。同样的,修大乘皈依法的菩萨,也有生处种子殊胜,也有身相殊胜和令佛家族(佛种族)不断的殊胜。   具体到令佛家族不断殊胜,又包括了先授、法自在、巧说、善治摄这四德 。   〔巧说善治摄〕 第三德就是巧说,善巧说法。第九地菩萨名为善慧地菩萨,就已经成就了微妙的四无碍辩、说法善巧,能够遍游十方诸佛刹土,随有情的根机自在说法,获得广大无碍的智慧,所以称之为善慧地。进一步往上到了第十地法云地,就更圆满,更能够善巧说法了。   第四德就是善治摄,于学戒者过恶能治、功德能摄。十地菩萨能够治一切过恶,能够摄一切功德。   〔由此四因故,佛种则不断。〕因为具足先授、法自在、巧说、善治摄这四德(四因),所以,能够迅速地圆满成佛,能够令佛的种族不断,佛的家族不断。   下一个偈子,就是用大臣来比喻,修大乘皈依的菩萨的殊胜功德。   入度见觉分 持密利众生   由此四因故 得似于大臣   前面的三个偈子,都是以转轮圣王的王太子,来比喻大乘皈依的行者是佛陀法王的太子,将绍佛位(将继承佛位),所以大乘皈依殊胜。   此偈的主题是:以国王的大臣来比喻大乘皈依的行者,是佛陀法王的最亲信的法臣——法上的大臣。   有四种因是大臣的功德:一者能入王内宫,因为国王很相信他,所以他能够进入到国王的内宫;二者见王妙宝;三者王可托付密语;四者能自主财物受用的分配。   同样的,勇猛菩萨修大乘皈依,也具足四因:   〔入度见觉分〕第一因是入度。能够入于佛陀法王圆满十度的内宫而行。能够修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这十度圆满,所以是入度。好像进入国王的内宫,行动很自由。同样的,大菩萨能够进入到佛陀十度波罗蜜的内宫,自由而行。   第二因是见觉分。犹如大臣能够见到国王的宝贝一样。同样的,大乘皈依的行者,能够见到佛陀法王的觉分大宝(菩提分大宝),常见经中大菩提分宝,并且能够如实证解,不忘失。   〔持密利众生〕第三因是持密。持密就好像最亲信的大臣,国王会把自己的秘密语告诉他一样。同样的,十地菩萨能够于一切时、一切处之中,恒常清净地执持佛陀法王的身、语、意三种密意。   第四因是利众生。犹如大臣得到国王的信任可以自主分配财富珍宝一样,同样的,十地菩萨能够于一切生之中,刹那刹那,也不间断地来利乐众生,将解脱的七圣财自主地赐给一切有情众生。   〔由此四因故,得似于大臣。〕因为上面的这四因,所以说修大乘皈依的菩萨,好像佛陀法王的大臣一样,可见大乘皈依极为殊胜。   福德及尊重 有乐亦苦灭   证乐证法阴 习尽有灭舍   大乘皈依最为第一,她有遍行殊胜、誓言殊胜、觉悟殊胜和威胜殊胜。   前面的偈子,已经将遍行殊胜和誓言殊胜都讲圆满了。我们用比方,修大乘皈依,好像转轮圣王的太子一样,好像大臣一样。这都是说誓言殊胜。   此偈专门来讲觉悟殊胜。宝僧也译为八句:   得大福德聚,三有敬及乐;   大苦蕴寂灭,觉证最上乐;   常乐大法蕴,彼身诸善聚;   断除诸习气,解脱有寂边。   意思都一样,就是说:修大乘皈依者得到八种觉悟果。   〔福德及尊重〕第一种觉悟果是“福德”,福德之果,修大乘皈依可以得到。于信解此法之时,得大福德聚。能够信解大乘佛法,能够得大福德聚。犹如《宝性论》所云:   具慧信解此佛境,成为佛功德聚器,   难思功德生喜悦,威胜一切有情德。   这是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之中所称赞的。能够信解大乘佛法,都能够成为福德的宝藏。   第二种觉悟果是“及尊重”,发大乘皈依心时,因为有大悲心、菩提心之故,所以能够得到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一切众生的尊重。成为诸世间的无上供养处,成为诸世间的无上福田。   〔有乐亦苦灭〕 第三种觉悟果是“有乐”,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位时,随所欲利益众生之故,得到三有世间之乐。   其实,这八种觉悟果都是依次说菩萨修行的位次,一层一层往上他得到什么觉悟果,都讲得很清晰了。   所以,有乐是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时候得到的三有世间之乐。   第四种觉悟果是“亦苦灭”,是住初地的时候,菩萨初发真无漏智,能够转第六意识为下品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下品的平等性智。我们学过《八识规矩颂 》已经知道了。   初地入心的时候,就已经入见道位了,能够断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了,这个时候,能够舍去无始以来的异生性,能够得到圣性,大苦蕴寂灭,所以叫做苦灭之果。   〔证乐证法阴〕第五种觉悟的果是证乐。菩萨修行到第八地不动地的时候,得到无生法忍,证得任运无分别智而得最上之乐。   初地入心,已经断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成就下品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但是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还是非常顽强的,所以由初地到七地所修的观行,不是任运而转,仍然属于有功用行,还是要作意,还是有功用,要修“观”。入观的时候,无漏智慧现前,俱生我执、俱生法执暂时伏住了;出观的时候,俱生我执、俱生法执又生起来;要到八地,证得任运无分别智了,这个时候,无漏的生空观智恒时现行,无漏的、细分的法空观智恒时现行,所以俱生我执、俱生法执是永伏不起。要知道,它是永伏不起,是没有断的,没有究竟断的。   为什么八地、九地、十地叫清净地呢?因为他已经是证得任运无分别智了,所以是无功用行。不管你出定、入定,不需要刻意地去修“观”,俱生我执、俱生法执都是不起的,是很清净的,所以叫清净地。但是没有断,什么时候才断?十地满心才究竟断,最后断了以后,入金刚喻定成佛了。   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证乐,证得最上之乐,是因为什么?因为到八地的时候,俱生我执、俱生法执永伏不起了,非常清净,所以能得最上乐。   一般的凡夫众生,俱生我执、俱生法执会恒时而起。   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了。有一个聋哑人,想去买几颗钉子。因为他是聋哑人,也听不到,也不会说,他来到五金商店以后,就只好对售货员做手势,拿手作个钉子的样子钉在柜台上,另外那只手来锤。售货员就拿个锤子给他,他摇头说不是不是,他指指这只代表钉子的手。哦!售货员明白是要买钉子,就拿钉子给他,聋哑人高高兴兴地拿钉子走了。   接下来,又进来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想买剪刀,你说他会怎么表示?是不是做一个剪刀的样子?你一定不要有个思惟定势,当然不是做个剪刀样子。你不要因为前面是他做个手势,你有个思惟定式,后面也跟着做手势,当然不是。他虽然是盲人,看不见了,他嘴巴还是会说嘛,他就直接说“我买把剪刀”就行了,哪里要做手势?你看我们是不是有法执?前面听到什么,后面就执著了。   再说个简单的。有一位公安局长,有一天,在路边上跟一位老人谈话。正在这个时候,有个小孩子非常急促地跑过来,对这位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这位老人莫名其妙,问这位公安局长,“那个小孩子是你什么人?”局长说:“那是我儿子。”   你想一想:吵架的两个人跟这位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么简单,这是小孩子的游戏。谁知道?吵架的两个人跟这位局长是什么关系?父子关系?不是。   很简单,你不要有个思惟定势,不要有个法执,不要认为公安局长只有男的才做得。这位公安局长是个女的,一个是他老公,一个是他父亲,这不是很简单嘛。我们是很容易有法执,是不是?随时随地会有法执,所以老是上当。   这是我们说证乐。   第六种觉悟果是证法阴。法阴,就是法身。修大乘皈依的菩萨成佛之际,其法身成为经藏等诸法蕴出生之处,法身就是一切经藏出生之处。意思就是说,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从他所证悟的法性真理自然流出来的。而且因为断德、证德、悲德究竟圆满之故,所以称为最胜。证法阴,就是证法身,永无有尽,所以名之为常。   六祖大师说:“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这是证法阴的觉悟果。   〔习尽有灭舍〕第七种觉悟果是习尽,二障习气永尽。即是已经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并且二障的习气永尽,就是二障的种子都拔除了。习气,就是习惯性的势力,这个种子都拔掉了,成为十力、四无所谓等十八不共法的善法积聚。一切纯是善法积聚,所以名之为善聚。   第八种觉悟之果是有灭舍,也就是成就了有舍和灭舍。   有舍是什么?有舍是断二障习气永尽,所以从轮回之中解脱出来了,所以是称之为有舍,舍掉三有轮回。“大智故不住生死”。   灭舍是什么呢?佛陀同时也是利生事业不断,十地菩萨同时也是利益众生的佛行事业不间断,所以他从涅槃寂灭这一边解脱出来了,从这个空边也解脱出来了,所以叫做灭舍。所以有舍灭舍,有舍是“大智不住生死”,灭舍是“大悲不住涅槃”。   这就是讲大乘皈依很殊胜,觉悟殊胜有八种觉悟果。   底下就是讲大乘皈依者威胜殊胜。   大体及大义 无边及无尽   由善世出世 成熟神通故   此偈的主题是大乘皈依者威胜殊胜。大乘皈依者因为具有大体、大义、无边、无尽这四善根,是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及的,所以他威胜于声闻、缘觉种性。   〔大体及大义〕首先,我们看大体。大体,是指大乘皈依者,在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时候,所成就的世间善根超过声闻、缘觉,因为他发心广大的缘故。   第二种善根是及大义,就是指能够自利利他。大乘皈依者在初地的时候,成就了出世的善根,以出世间的智慧,证得自他平等。他已经断见惑了,所以证得自他平等。既然是自他平等,所以他就真正地愿意去自觉地利益自他。二乘的声闻、缘觉,但为自利。但是,修大乘皈依的菩萨在初地的时候,就具有大义,能够真实地利益自他。   〔无边及无尽〕第三种善根是无边。无边,也就是成熟善根。   这是指菩萨修行位次上的二地到七地之间的菩萨。二地是什么?离垢地。七地是什么?远行地,“远行地后纯无漏”。二地到七地之间的菩萨还要继续地有功用行,来断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然后得到波罗蜜多的无边功德;并且恒常不断,能够令无边的有情究竟成熟,所以称之为无边善根,也称之为成熟善根。   第四种善根就是及无尽,也就是神通善根。也就是一直到成就佛果的无余涅槃的时候,也是不穷尽。   菩萨于三清净地,也就是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的时候,能够证得任运无分别智,能够任运而转,虽然没有真正断而是伏断,伏住俱生我执、俱生法执,但是能够任运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能够成就善根无尽。   我们学《随念三宝经》,知道佛果是怎么样?“是福等流,善根无尽。”这就不同于声闻、缘觉,他证果位的时候,是“由蕴灭而功德亦灭”。声闻、缘觉发的心小,所以他成就声闻果、 缘觉果的时候,声闻善根、缘觉善根也就灭尽。因为他已经得果了,已经圆满,所以这个善根就没有了,善根尽了。   〔由善世出世,成熟神通故。〕大乘皈依的善根,是善根无尽。“由善逝出世,成熟神通故”,因此,大乘皈依者具有世间善根,也就是指“大体”;出世善根,也就是指“大义”;成熟善根,也就是指“无边”善根;神通善根,也就是指“无尽”善根。   “大体及大义,无边及无尽。” 也就是世间善根、出世善根、成熟善根、神通善根,所以大乘皈依者威胜于声闻、缘觉。   前面已经圆满地将皈依殊胜之义说好了。接下来就是说皈依差别,知皈依差别来抉择皈依。   希望及大悲 种智亦不退   三出及二得 差别有六种   宝僧译为八句,也就是:   此者誓愿证,应知由慈悲;   由彼诸种智,无厌利乐难;   由出离诸乘,所示德恒具;   得言有法性,具慧皈此胜。   皈依差别有六种,也就是:自性差别、因差别、果差别、事业差别、相应差别和品类差别。   〔希望及大悲〕首先,我们来看自性差别。“希望”就是自性差别,大乘皈依是至心希望欲现证佛果,所以誓愿皈依大乘三宝。他希望能够成就佛果,能够来利益无量众生,自他成佛果。小乘的希望只是自己得涅槃。   第二,因差别。“及大悲”是因,因为大乘皈依的因就是悲愍一切众生,并且知道仗三宝力能够令自他成佛,所以由大悲心来求大乘皈依。   〔种智亦不退〕第三是“种智”,是果差别。大乘皈依的发心是为了得到一切种智、道种智和一切智;小乘皈依只是得一切智。   第四是“亦不退”,是事业差别。利生为事业,帮助一切有情众生,得到暂时的人天之乐和究竟的成佛之乐。所以,大乘皈依行者能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无厌倦、无退屈。   〔三出及二得〕第五是“三出”,是相应差别。声闻乘的行者只与声闻法相应,与大乘法不相应 ,他不能回小向大的话,与大乘不法相应。但是大乘行者不是,他是三出。意思就是说,他恒具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出离行,与这三乘都相应。恒具三乘种性所依之功德,以三乘的法门帮助不同根器的众生,来出离生死轮回。能够帮助不同根机的众生,以三乘法门帮助他们出离生死轮回,所以叫做三出。这是相应的差别。   第六是“及二得”,是品类差别。得大乘皈依的行者有世俗得和法性得。世俗得是三贤位之中,能够得大乘皈依,大乘皈依从哪里得?是从善知识所得,是依言所生,所以是世俗得,是粗法。   还有一种是细法,是法性得,是由证得初地以上,已经断了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正在进一步来断俱生我执、俱生法执,诸法的法性分分显,而能够得到觉、正、净的三宝功德,这是法性得,是细法。   所以,二得,就是世俗得和法性得。   〔差别有六种〕具足自性差别、因差别、果差别、事业差别、相应差别和品类差别,六种差别的大乘皈依,是一切皈依之中最殊胜的,有智慧的人应该要选择修大乘皈依。   接下来讲皈依的大意义。   皈依有大义 功德聚增长   意悲遍世间 广流大圣法   此偈是说明皈依的大意义。大意义就是指能够自利利他。   〔皈依有大义〕大乘皈依有重大意义,什么重大意义呢?我们平时会说六个字:生命、生活、生死。生命是体、生死是相、生活是用。   我们修大乘皈依,能够使我们的生命有了崇高的神圣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显发真如本体,圆满成佛,这是皈依的大义。我们修大乘皈依其实是让人人本具的佛性显发出来,修大乘皈依能够使我们究竟地自利利他。自利,超出生死轮回;利他,帮助众生都超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这是从生死的相上来修皈依。   修大乘皈依能够使我们提升生活品质,一切的言行举止,乃至于一呼一吸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称之为“皈依有大义”。   〔功德聚增长〕这一句是讲自利方面的,大乘皈依的功德浩瀚无边,不可以思量测度,不可数知。并且恒时行菩萨道,令无量的功德聚增长广大。   第三句是〔意悲遍世间〕,是指修大乘皈依利他殊胜,恒时作意。意,是作意,恒时作意,帮助一切有情离苦得乐。大悲心遍及于世间,这是悲。   第四句是〔广流大圣法〕。大圣法,就是指大乘的佛法。大乘皈依有如此殊胜重大的意义,我们要能够广泛地宣扬、流通大圣佛陀的大乘佛法。   皈依品第三到此地就圆满了。   接下来就是种性品第四。   种性品第四   有胜性相类 过恶及功德   金譬与宝譬 九种各四种   前面,我们讲了皈依功德是具有大乘种性的人所证得的,所以第四品就要说种性品。   〔有胜性相类,过恶及功德,金譬与宝譬,九种各四种。〕此偈是总括地说明种性有九种差别:一、种性有体。二、种性最胜。三、种性的自性。四、种性相貌,就是有大乘种性的征兆。五、种性品类。六、种性过恶。七、种性功德。八、出生共通功德,用金来譬喻。九、出生不共功德,用妙宝来譬喻宝种性。   这九义一一各有四种差别,每一种都有四种差别。我们先看第一种种性有体。   由界及由信 由行及由果   由此四差别 应知有性体   此偈是讲种性有体,是由于有四种差别,证明种性有体。   〔由界及由信〕由界,第一个是由界差别,众生有种种的界差别,有种种的界别,有无量无边。界,就是同类聚的意思,同类聚我们名之为界。我们用世俗谛来说,就好像说遗传基因,一句俗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第二是及由信。由信、由行、由果,其实就是从基、道、果这三位来说的。基、道、果也称为根、道、果。   由信,是由于信向不同而导致三乘种性的差别,这是属于根位。也就是说,在没有善知识特别指导和鼓励的情况下,有缘的众生最初在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佛法之中,他自己会自动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其中一种而信向。他为什么会做这个选择呢?有些人一看到大乘佛法就生欢喜,有些人一看到小乘法就生欢喜。他为什么会有这信向的差别呢?   一般来说是两个原因:或者是由力而起,或者是由缘而起。由力而起的是什么?就是说他宿世生之中曾经听闻过大乘法,八识田中曾经种下了大乘的种子,所以他今生容易信向大乘佛法。这是由因力而起,因力,宿世种了什么因,这是因力。   还有一种是什么?缘力而起。他过去种的因不是很深,但是,今生有这个好缘分。他最初一接触,一听,他去受皈依,给他证明皈依的师父就是大乘的师父。那是他遇缘不同,所以他自然就进入大乘佛法来了。或者他缘分不怎么样,一开始见到的是小乘的师父,跟着就学小乘法了。   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四贴疏》上说过:“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殊。”是什么?这个人的根机差不多,但是遇到的缘分有差异,所以他往生的品位就有差别。   所以,先遇小乘就信小乘,先遇大乘就信大乘,这是缘力而起的。所以这个由信,信是属于根位的,信之中,根位之中又包括了因力而起、缘力而起的。   〔由行及由果〕第三是“由行”。由行而导致了三乘种性的差别,这是属于道位的。众生在修行道位上,有一些法门是决定起行,决定去修;有些是未起行,他没有去修。可见,三乘种性有差别,这是一种解释。   世亲菩萨另外有一种解释是说:因为三乘种性的差别有体,所以导致了信向差别、行差别、果差别。如果不是种性有差别,就没有信、行、果的差别了。   这是讲不违因果,因为本来就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而这个种性有体,所以就导致了信向差别、修行差别和果差别,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是说,因为信向不同、行不同,所以果位不同,就能够证明有三类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   唯识宗其实是讲五种性的。《大积经》讲得更细,讲十种性。我们此地先说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种性。   第四是“及由果”。因为有阿罗汉果位、缘觉果位和佛果位的差别,所以可见有三乘种性的差别。   〔由此四差别,应知有性体。〕因为有这四类的差别,所以知道种性是有体的。   第二种是成立大乘种性最胜。   明净及普摄 大义亦无尽   由善有四胜 种性得第一   此偈的主题是讲:大乘菩萨种性因为有四种因缘,所以最为殊胜。   〔明净及普摄〕第一个是明净,就是指善根明净。依大乘种性的善根能够作为烦恼障、所知障的对治法,也就是说能够对治烦恼障、所知障。   善根明净,善根明就是对治所知障的,成大菩提。善根净是对治烦恼障的,成大涅槃。所以比声闻种性、缘觉种性更为殊胜。   本论包含的意思很广泛,一个字可以讲很多内容,我们如果讲得太细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够有一些稍微说得透一点,有一些就略略提过来。   第二是及普摄。是指善根普摄,能够作为一切功德的能作因,尤其是能够作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不共殊胜功德的能作因,所以说她是普摄。   〔大义亦无尽〕第三是“大义”,是指善根大义,能作自他二利。   第四是“亦无尽”,就是指善根无尽。凡夫和声闻、缘觉的善根是有尽的善根;诸佛因地的善根是无尽善根。   比方说,凡夫升天的善根,等到他真的升天的时候, 成熟了天人的果报以后就会消尽。好像花,开花了,结果了。结果的时候,这个花就要凋谢,才结果,不会再去成熟第二次,所以说是有尽善根。   声闻、缘觉的善根虽然长远一点,他有了这个善根以后,没有证果之前,这个善根一直是在起作用的。但是,他也只是以自求解脱的发心来摄持的,在他获得阿罗汉果和缘觉果的时候,善根也就会消失。   而佛陀因地所发的是无上菩提心,所以他即使证得无余涅槃的时候,善根也不会穷尽。因为他是缘无尽法界,缘无尽众生,遍利一切众生,“众生无尽,虚空无尽,我愿无尽。”所以称为善根无尽。   〔由善有四胜,种性得第一。〕由于大乘种性有善根明净、善根普摄、善根大义、善根无尽这四种殊胜,所以大乘种性得为第一。   第三种就是说菩萨种性的自性。   性种及习种 所依及能依   应知有非有 功德度义故   这个“有非有”不容易懂,要用心地思惟和听。   此偈是说菩萨种性有四种自性。   〔性种及习种〕第一种是“性种”。性种是指先天具足不变的菩萨种性,称之为本性住种性。   第二种是“及习种”,也就是后天修行而得的菩萨种性,称为习所成种性。《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上面说到:“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   〔所依及能依〕第三种就是“所依”,所依自性种性,就是住于一切士夫之中。其实就是指如来藏,就是指众生本具佛性,这个正因佛性。   第四种是“及能依”,能依,就是指修习种性,唯依发菩提心而有。   〔应知有非有〕有非有是什么?有,是指因体有。非有,是指果体非有。“应知有非有”,这句话是从“种子”这层意思上来讲述种性的。种性,你说你是菩萨种性,说你是缘觉种性、声闻种性。 这个种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是从“种子”这层意思上面来说种性,就是:有因体,无果体。也就是说,有那种能够生起果法的潜能,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说“应知有非有”。应知:因体有,果体非有。也就是说,应知因体上面、种子上面,他有成佛的可能性,有生起成就佛果位的那种潜能,种子上面有。但是他还没有成菩萨,还没有成佛,所以果体非有。   〔功德度义故〕这是从另一个上面来说的。种性,还有一重意思是什么?能够生无漏功德,这是专从她出生无漏功德法来说种性,就是“功德度义故”。   唯识宗主张五种种性:   第一种是声闻乘的种性,就是闻声悟道,我们谓之“声闻”,闻佛陀说法的音声而悟道。具有此种种性的人,可以通过修四圣谛而证得阿罗汉果。   第二种是缘觉乘种性。这个不一定要遇佛,佛出世的时候名为缘觉;佛未出世,他观花开花落,四季变迁,也能够自己悟到十二因缘。佛陀住世,他听佛说十二因缘法,这样能够证得缘觉果,这是缘觉乘种性。   第三种是菩萨乘种性,也可以说是佛乘种性,因地上是菩萨,果地上就是佛陀,修六度万行,发菩提心,圆成佛果。   第四种是不定种性。这个种性是得果不定,他既可以得阿罗汉果,也可以得缘觉果,也可以成佛。遇缘不同,他就将来得果不同了。   第五种是无出世功德种性。无出世功德种性也称为无种性,也称为一阐提,断善根。   但是,你不要认为这个一阐提就一定是坏的,不是这样的。《楞伽经》上说一阐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断善阐提,一种是大悲阐提。断善阐提就是说这些人现在这个恶的习气太重了,一点都不信佛法,天天专做恶事,不做善事。虽然他成佛是遥遥无期,但是,他将来仍然还是有缘分遇佛法,无量劫之后,仍然还会遇缘还续,能够与佛有缘,未来无量劫以后,也能够究竟做佛。所以,这样虽然是断善阐提,但是不是说他不能成佛。   北本《涅槃经》没有翻译过来之前,中国的法师没有通达,看到这个“阐提”,就会说:哦,这些人不能成佛了。道生法师不承认这个说法,他就说:阐提也能成佛,不过时间非常遥远。   有个公案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没人相信他,他就在一些石头之间来说法义,石头都点头了。   这是说断善阐提,就是说习气非常重,恶性很重,成佛遥遥无期。   还有一种是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之故,为众生之故,不取正觉。这是悲心非常深厚,大悲誓愿特别大的大菩萨。但是这个是有争论的。唯识宗对这个也是有争论的,到底有没有永不能成佛的?   窥基法师就把一阐提解释为三种:性种性与正因佛性相通,习种性与缘因佛性相通,可见人人都有正因佛性,本具成佛的可能性;但是这个缘的深浅就有很大差别了,所以,我们要结解脱的缘就非常重要。   《百业经》上有说一个公案,有些同修应该知道。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城的时候。舍卫城之中有位居士生了一个儿子,相好庄严,所以这位居士很欢喜。等到他儿子在学走路的时候,他就给儿子买了一只小母狗,来陪儿子玩。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就到这位居士家里面去托钵,那只狗就很有善根,远远地就来迎接尊者,然后绕尊者三匝。这位居士看了以后就很感叹,他说:“哎呀,你看看,这位比丘一定是很有修行的大德,傍生道畜牲都能够对他这么恭敬,我自己作为人更应该要恭敬他,要向他学习。”所以就恭恭敬敬供养他,请他升座说法。舍利弗尊者就观察他的根机给他说法,现场就能够让他断见惑,证初果——成就须陀洹果。所以他就更欢喜了,将自己的家财都拿来普济利益一切众生。   后来隔了一个时期,这只母狗病了,病得很重。这位居士就请舍利弗尊者来应供,并为这只母狗说法,度化这只狗。舍利弗尊者就说小乘法:“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般说四法印,我们常用的是三法印。并且吩咐这位居士说:“这只狗如果死了以后,你把它放在一个偏僻的寂静的地方,不要把它埋了。”也就是,这只狗死了以后放远一点,这个肉会烂掉,骨架会留在那个地方。你把骨架就收起来,不要把它毁掉,骨架留着还有用。这位居士很听话。   这只狗死了以后,因为对舍利弗尊者有信心的缘故,就转生到居士的家里面来了,做了居士的女儿。居士也很高兴,又生了一个女儿了, 他也不晓得这个女儿是前面那只狗变出来的。   等这个女儿长大以后,舍利弗尊者又到他家里面来应供了。居士叫他女儿来听法,这个女儿比较小,也比较娇纵,所以她不肯来听法。   这时候,舍利弗尊者就对居士说:“哦,这个很简单,你把以前我让你留的那只狗的骨架放在你女儿面前,她就会肯来听法了。”果然,把骨架一放在女儿面前,因为尊者的神通加持力,女儿马上就回忆起前生自己是那只狗,这是因为对尊者有信心的缘故,所以尊者把她从畜牲道里面救出来了。这一下子观念改变了,态度改变了,马上痛哭流涕向尊者忏悔,就跑过来闻法了。尊者就观察她的根机为她说法,摧毁了她二十种萨迦耶见,即摧毁我见。   小乘的修法从断我见开始,这是很直接的一条道路。   大家都修好了内观禅以后,后续的引导,我们要发菩提心,还会要继续修的,还要修八背舍禅。你要循序渐进,不要说,我不修内观禅,我会了,我直接修八背舍。不可能的,八背舍你修不上去的。   背舍是什么?背离轮回,舍弃萨迦耶见(我见)。但是,修行要发菩提心,是从一开始就要的。但是,法门一定要从小乘开始,一步一步走,要知道善巧。   这个女儿一听法,因为应机,马上就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我见破了,见惑断了,证得预流果,很快。才十几岁,证得预流果了,她就求尊者为她剃度出家,顶礼尊者。尊者说:“你要先征得父母同意。”居士当然欢喜,同意了。于是她就随佛修行,也渐次地往上修,乃至于成就阿罗汉果了。但是,这位阿罗汉比丘尼,看到舍利弗尊者仍然是非常恭敬,一见面就顶礼。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说:“尊者,这位比丘尼怎么见到您就顶礼?”   舍利弗尊者就说了这个因缘,说她前生是一只狗,后来就怎么样转人身,怎么样闻法,怎么样出家,把这个经历讲出来。大家就很赞叹。跑过来问释迦牟尼佛,说:“这是个什么因缘?她原来为什么会做狗?后来又怎么能够遇到舍利弗?又怎么能够出家?能够证果?   佛陀就说这个因缘,人寿两万岁的时候,有迦叶佛出现于世间。那个时候,鹿野苑也有一位居士之女,很早就闻佛法,也随佛出家了,精通戒、定、慧三无漏圣学,具足梵行,戒律清净,所以大家都很恭敬她。她因为具足闻思修,精通三学的缘故,所以她也会说法,说法善巧。因为说法的缘故,很多人相信她,很多人供养她,得到了丰盛的供养。她得到很多以后,一个人用不完,就拿这些供养来转供僧众,供养大众僧。但是,她没有成就果位,还是一个凡夫位。   有一次,她临时遇到急事,就想请僧众来帮忙,仗大众僧的加持力。但是,大众僧都很忙。忙于学法,忙于修行,忙于闭关,忙于经行,都没有空。这位比丘尼生起嗔恨心来了,看大家没帮她,就说:“我平时用种种的财物来供养你们,但是现在我临时遇到一点急事,要你们帮忙,你们都不肯,怎么这样没良心?好像母狗一样。”   僧众之中有人就出来劝她:“你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呢?” 这位比丘尼还是不服气,说:“你也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僧众就有人跟她说:“你要知道,我们大众僧之中,也有凡夫,也有圣人,也有证果的人。你毕竟还是凡夫,你如果是用恶口辱骂证得圣位的圣人,这个恶业很重,要马上猛烈忏悔”。   于是她就醒悟过来了。后半生之中,精勤地持戒,求忏悔。临命终的时候,她还是很怕堕恶道,就发愿:“愿我辱骂僧众的业果不要成熟,愿我能够仗承这一生之中清净持戒和供养僧众的功德,使我生生世世得生富贵之家,愿我于将来的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也能够随佛出家,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但是业果不虚,并不是说因为她发了愿,她恶口的这个业就不成熟了,不是这样的。以此恶业,她五百世之中都会转生做母狗。但是,恶业消了以后,另一个善愿也成熟了。所以,她在释迦牟尼佛教法出现于世的时候,也做一只小母狗,但是能够遇到舍利弗尊者,能够对舍利弗尊者生欢喜心,生信心。能够转人身,证圣果。   这是说,既要有性种性,又要有习种性。有因有缘。   第四种是说菩萨种性的相貌。   大悲及大信 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 是名菩萨性   此偈是说明菩萨种性有四种相。   〔大悲及大信〕第一种相是大悲为相。哀愍一切苦难众生。   第二种是大信为相。爱乐一切大乘佛法。   〔大忍及大行〕第三种是大忍为相。能修一切难行苦行,安忍利他之难行。有的时候,你要帮助众生也不容易,你要做善事也不容易。要做善事,人家不理解,还要攻击你,还要诽谤你,这也是有的。但是,我们要能够修大忍,大忍为相,要能够证空性。   第四种是大行为相。能够遍修六度万行,诸波罗蜜。   〔若有如此相,是名菩萨性。〕具有这四相,就称之为菩萨种性了。   第五种是说种性的品类。   决定及不定 不退或退堕   遇缘如次第 品类有四种   此偈是讲种性的品类。如果由名义上他分为四,但是体性上实际只有两类。   〔决定及不定,不退或退堕,遇缘如次第,品类有四种。〕一类是决定,种性决定了,所以他就遇缘不退。比方说,大乘种性决定了,遇到任何违缘、障碍都不退转,这是决定不退。   另一类是,如果是种性不定,他遇缘就退堕。表面看起来有决定种性、不定种性、不退种性、退堕种性,但是实际上只有两种,只是分的不同。《大积经》之中就把种性分为十种。   第六种是说种性过恶。   应知菩萨性 略说有四失   习惑及恶友 贫穷属他故   〔应知菩萨性,略说有四失,〕此偈是讲菩萨种性的人,他修种种功德法的时候,能障碍修行的四种过失。   〔习惑及恶友〕第一种过失是习惑,就是烦恼串习而不觉察其过失。烦恼一直在串习,串习在增长,我们还没有觉察,就会让我们修行退失。“烦恼串习则难治,念知士持对治剑。”念头一起,就要拔掉这个恶念,烦恼一露苗头就拔除。这样才不会退失。   第二种过失是说恶友。与恶友交往的话,使我们增长贪嗔痴三毒,减少我们的闻思修,并且难以生起利众的大悲心,亦让我们的修行退转了。   〔贫穷属他故〕 第三种过失是贫穷。资具缺乏而无能修道,生活都维持不了,所以难以修行。其实这个应该不成为障碍,真正发起大菩提心,贫穷不能障碍他。   《佛子行三十七颂》上说:   贫穷恒被他人欺,又遭重病及魔障,   众生诸苦己代受,无怯弱是佛子行。   就是说真正发大菩提心的人,他那些恶事全部挤到一堆来了,但是他不退菩提心。   贫穷,第一个是他生活很困难。第二个是“恒被他人欺”,老是给人家欺负。第三个是祸不单行,他又生了重病。“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四个是修行又遇到魔障了。这四种障碍都出现了,但是他还是不退心。“众生诸苦己代受”,众生一切的贫穷苦、被人欺负苦、重病苦、魔障苦,这些所有的痛苦,我都愿意发心来代他们受苦。苦愿自受,乐愿他取。“无怯弱是佛子行”,心不会怯弱、不会退转。   第四种过失是属他,就是自己都没有自由,给人家做佣人、做奴仆,为他人所主,没有修法的自由。   第七种是说种性功德。   功德亦四种 虽堕于恶趣   迟入复速出 苦薄及悲深   〔功德亦四种,虽堕于恶趣,〕此偈是说具有菩萨种性的人,虽然因为遇到了上述的四种障碍而曾经做过一些不善的恶事,但是他堕恶道的时候,仍然仗承他以前的菩提誓愿、菩提心的缘故,还会得到四种利益、四种帮助。   〔迟入复速出〕第一种利益是“迟入”。他本来应该是生死之后长时地生恶道,但是因为过去发菩提心的功德,他不需要即往而迟入,并且不会多次地堕入。   第二种利益是“速出”。即使是堕入恶道了,也能够速疾得脱离三恶道。   〔苦薄及悲深〕第三种利益是“苦薄”。他生在恶道之中的时候,所受的苦是比较微薄的、不大的。   第四种利益是“悲深”。他在恶道之中都能够修功德,在恶道之中的时候,他悲愍其它在恶道之中苦难的有情众生而生起甚深的大悲心。   “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   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   这是说有一个人,他要出海采宝。因为他的父亲也是采宝死的,他母亲就不同意,拦住他。他就一直要走,母亲拉着他,他就踢了母亲一下,就走了。最后在海中真的遇到海难死掉了,因为伤害母亲的缘故堕到地狱里面去了。他看到地狱中的众生苦,他就发愿代那些地狱苦的众生——把他们的那些苦统统吸过来,自己受这个苦。就说了这个偈子,所以,以此功德,他马上从地狱里面出来了。   所以说,有菩萨种性的人,乃至于生到恶道的时候,都能够生修大悲心的功德,何况在其它地方呢?当然更加能够行菩萨道了。   第八种是用金比喻。   譬如胜金性 出生有四种   诸善及诸智 诸净诸通故   此偈用黄金来比喻菩萨种性出生的功德有四种。黄金也有四种特性。   〔譬如胜金性,出生有四种,〕第一种特性,因为尊贵,它具有收藏价值,所以金多,极多。   第二种特性是光明,黄金有光泽。   第三种特性是无垢,黄金非常纯净,没有垢污,没有垢染。   第四种是调柔,纯金是很柔软的,我们拿那个金条,用牙齿一咬,就会留下一个印子,它是柔软的。   同样的,菩萨种性也是如此。   〔诸善及诸智,诸净诸通故。〕 第一是“诸善”,能够为无量善根作依止,所以称之为极多。   第二是“诸智”,就是指为无量智慧作依止,这是指智慧的光明。   第三是“诸净”,是指能为一切烦恼障、所知障得清净而作依止。意思就是说能够对治烦恼障、所知障,所以无垢,没有烦恼障、所知障的垢染,能够对治它们,所以无垢,所以称为诸净。   第四是“诸通”,就是黄金特性的调柔。也就是能为一切神通变化作依止,作真实的依处。大菩提心能够为神通变化作依止,这是指身心调柔。生起大菩提心,能够断我执,所以身心调柔,所以能够成就一切的神通变化。   所以,用黄金来比喻菩萨种性具有诸善、诸智、诸净、诸通的功德。能够为一切善根,为一切智慧作依止,能够清净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能够为一切神通变化作依止。   第九种就是用妙宝(摩尼宝)来作比喻。   譬如妙宝性 四种成就因   大果及大智 大定大义故   此偈是用妙宝来比喻菩萨种性的殊胜。   〔譬如妙宝性,四种成就因,〕譬如有一颗妙宝,菩萨种性也是能够成就大菩提佛果的因。大乘种性,菩萨种性是成就人空、法空、并空亦空,这个大智慧的因。   我们讲《大乘经庄严论》的第七品《真实义品 》的时候就会引用到龙树菩萨造的《七十空性论》,你就会知道这个种性很重要。你要成为菩萨种性,才能够容易成就大智慧。生空、法空、智慧都容易成就,所以他是成就大智慧的因。好像摩尼宝一样,能够出生一切,能够出生大智慧,是成就首楞严大定等等自性定的因。自性定是不生不灭的,不同于有为定——有生有灭,她是无为自性定。这是第三种殊胜了。   〔大果及大智,大定大义故。〕大果,是佛果,是第一种殊胜。大智,是第二种殊胜。大定,是第三种殊胜。大义,是第四种殊胜。并且是使我们的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具有重大意义的、最有价值的因,就是能够自利利他,广度无边众生,令自他皆成就。   这是讲种性有九种差别。   一向行恶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 善少亦无因   此偈是讲无出世功德种性。   前面都是讲有种性,而且有种性之中特别地赞叹大乘菩萨种性。此偈就是讲无出世功德种性,就是讲一阐提。   窥基法师把一阐提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断善阐提。断善阐提是因不成果成,因不成果成是说什么?他能够遇缘还续,究竟做佛。因不成是什么?他过去没有种很多解脱法——佛法的因,但是因不成果成,他有这个机缘,将来有缘的话,这个恶业消了,无量劫以后还会有缘遇佛法,能够究竟做佛,虽然时间很漫长。   第二种是大悲阐提。这是叫做因成果不成,这是指菩萨大悲,为众生故,不取正觉,所以因成果不成。   第三种是毕竟无性。是因果俱不成,这是窥基法师的说法。   这个问题其实很微妙,如果辨析,可以讲很久。   玄奘法师为什么要到印度去求法?他也就是因为考虑有这个问题,到处去请教,就没想通,也没有听明白。这位法师这样说,那位法师那样说。他想来想去想不通,所以就因为这个问题他到印度去求法了。玄奘法师后来在高昌国被高昌国王麴文泰留住了,想他留在高昌国给他们讲法,玄奘法师不肯,就写了篇文章叫做《上高昌国王书》,上面就说到:我是因为一个问题没想通,所以要去西行求法,我一定要去。   什么问题?也就是“本”、“现”的问题,就是说,佛性到底是本有?还是现有?也就是说,到底是无始以来就具有佛性?还是现在因为遇缘,遇佛法这个缘生的?   他听到这位法师这样说,那位法师那样说。他就想,我还是没有听明白,经典也没有全部翻译过来,我还是一定要到佛法的发源地,一定要到印度去求法。   他到了印度有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大家有没有看《大唐西域记》?有没有看《大唐慈恩三藏法师传》?那上面就讲得很明白。也讲了两个例子,我们不展开来讲。   《大乘经庄严论》把无出世功德种性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时边般涅槃法,意思就是说,距离般涅槃的时间还非常漫长,就是指断善阐提。这一类众生其实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四类人。   第一类人是什么?〔一向行恶行〕。他一向就是做恶事,多造重恶,根机很低劣。他就喜欢钓鱼、喜欢杀生、喜欢骂人、喜欢喝酒。   第二类人是什么?〔普断诸白法〕,断善法。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白法,不愿意做好事,根机很漏劣,所以他距离成佛还非常遥远。   第三类是什么?〔无有解脱分〕。他没有种过什么解脱的种子,无解脱分善根。   〔善少亦无因〕第四类是什么?善少,虽然种了善根,但是善根不具足。   这四类人是时边般涅槃法,是断善阐提。   第二种是毕竟无涅槃法。这是《大乘经庄严论》把他分为两种:一种是时边般涅槃法,一种就是毕竟无涅槃法。但毕竟无涅槃法就是此偈里面讲的“亦无因”,也就是因果俱不成的毕竟无信。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我们一般的佛法会说一切有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唯识宗不这么说, 她还会说一分无性,这怎么会通呢?一般都说一切有性,一切都有佛性,唯识宗会提出一分无性,你看,这里面有因果俱不成,怎么会通呢?   这是后来的佛法弘扬者要遇到的一个问题了。后来的大德怎么解释呢?   华严宗(贤首宗)法藏法师有一个解说,他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上面,就会通一切有性说和一分无性说,把这两者会通起来。他就主张一分无性,这是不了义的方便说,是为了让那些造恶业的、性恶的众生悔转,悔转那些不具真信的一阐提人能够信入大乘,用这个方便法来激发他们。那么一切有性,是究竟了义说。当然了,这个还有很广泛的说法,喜欢乐广的同修可以去看《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广演深大法 令信令极忍   究竟大菩提 二知二性胜   此偈宝僧译为八句,也就是:   说深广利他,是故教法大;   未知生大信,成就中安忍;   彼等后胜二,圆满者任是;   知菩萨自性,具德增广种。   第一句〔广演深大法〕。就是为了利他之故,演说甚深的智慧法和广大行持法。甚深智慧法是深见派;广大行持法是瑜伽行派。   〔令信令极忍,究竟大菩提,〕这里面就是循序渐进地来教众生,分为三个次第。首先是令信,第二是令极忍,第三才是究竟大菩提。   第一令信,是对于那些不能够善知大乘教法的人,令他生起极为广大信解。比方说,我们现在学习《大乘经庄严论》,学习《现观庄严论》,这就是让我们生起广大的大乘信解来。   第二令极忍,就是对那些已经对大乘佛法生起大信心的人,要进一步令他成就安忍,令他在在修行利他行之中安忍不退转。   第三究竟大菩提,是对那些不退转的人,真正具有大乘种性的人,最后际能够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大菩提。   这是三个层次,三个次第。   〔二知二性胜〕二知,就是指凡夫和声闻,要使那些凡夫和声闻这两类都要能够知道菩萨的自性种性和增广种性极为殊胜。   二性,就是指菩萨的自性种性和增广种性。自性种性就是说菩萨种性的因,因种性;增广种性是指缘种性。自性种性就是性种性,增广种性就是习种性。   但是,这个种性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呢?唯识宗的十大论师还是有不同看法的。护月论师就主张本有性种性。本有性就是因种性,先天性的,先天有的。难陀论师就主张新熏习种性,就是后天的。护法论师对于两者都表示认同:他认为既有性种性,又有习种性;既有本有性种性,又有新熏习种性。   增长菩提树 生乐及灭苦   自他利为果 此胜如吉根   菩萨种性犹如吉祥菩提树的树根一样,有了菩提树的树根,就能够出生具有十力、四无畏、 十八不共法等等殊胜功德的佛果大菩提树,所以说〔增长菩提树〕。   〔生乐及灭苦,自他利为果, 此胜如吉根。〕有了菩萨种性,菩提树根就能够生二空大乐,能够灭二死大苦。好像菩提树的树枝、树叶一样。这是指什么?这是指菩萨修行之中十地的枝叶,能生自利利他的菩提果。   所以可见,菩萨种性极为殊胜。   那么,种性品第四到此地我们就学圆满了。   发心品第五   已经具有了大乘的种性,要发菩提心。你宿世有大乘种性,此生一定要发大菩提心,来作为修行所依。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离   四大三功德 二义故心起   菩萨发心有四种大,此偈其实就是讲:四大、三功德、二义。此偈就把发心品全部都概括起来,把握好菩提心的四大、三功德、二义,你就了解,就知道怎么修菩提心。   菩萨发心有四种大:   〔勇猛及方便〕第一种是勇猛大。弘誓精进,于利他之难行苦行,勇猛而修。   第二种是方便大,能够恒时勤修证甚深空性的方便。你要证悟甚深空性不容易,你要懂得方便法就很快,所以一定要“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这个“方便”就是捷径。有了菩提心以后,还要能够知道方便,这就是捷径。所以,我们要能够懂得方便。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我们现在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   E=mc2   E:能量   m:质量   c:光速   意思就是: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   这么一个公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了不起。这个公式就能够破除我们凡夫的什么?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独立的,没有什么关系,能够把这个邪见,把这个错觉破掉。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一个公式,它很有作用。   爱因斯坦应该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不单单是对物理世界解释得非常透彻,而且跟《时轮金刚本续》上面所讲的,还有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刚好相通。所以说爱因斯坦还是很有智慧的。   爱因斯坦曾经很深入地思考:这个时间、空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宇宙之中的物理必然是一个定律了,定律当然就是规律性了。那就是无论你在哪个时空点上来观测都是一样的,结果他就发现了相对论的公式。其实是什么?你知道吗?他就已经是把时间、空间、质量、能量,通通捆绑到一起来了,就知道这是可以互通的。   时间、空间可以互通的,为什么?世间跑得最快的是什么?光,光是最快的。光一秒钟能够跑多远呢?30万公里。这是常识了,我们都知道。   你要知道修行人怎么成就的?他转化这个身心,智慧无障碍,他不分别、不执著,不被环境所束缚。他的智慧力的横向速度非常快,所以,他能够不堕轮回,他能够神通自在。   每一秒走30万公里,这个秒是什么?秒是时间;公里是什么?公里是距离、是空间。m是什么?m是质量。E是什么?E是能量。c就是时间和空间。你看,不是绑到一起来了?能量、质量、时间、空间,通通在一起了。   可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我们所认为的“时间和空间是完全分别独立存在的”。但是事实上,相对论告诉我们:这只是我们的错觉,时间和空间都只是相对法。当然,要讲说就太多了,相对论公式意义就太大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都可以讲得通。   这个公式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点,告诉我们宇宙之中的能源的来源是什么?电从哪里来?或者是水利发电,或者是烧煤,对不对?是这样的。还有,车的能源从哪里来?石油。地球上的能源从哪里来?太阳光。太阳烧什么?太阳如果烧煤那糟糕了,早就烧掉了,你要知道太阳烧的是核能。核能是什么?就是烧掉这个质量。一点点质量就有巨大的能量。   这很重要,就是告诉我们质能转变。所以说,相对论的公式就是质能转变公式,就是核能公式。   我们还是说简单一点,一公克的物质如果全部转化为能量,相当于2.5×107这么多度的电。2.5×107是多大的数。还是不好懂?再说一个更容易明白的。   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人投放原子弹把日本广岛的长崎炸掉了。原子弹真正消耗的质量只有几公克,只有一点点东西,但是爆发出来的能量就把广岛全部炸掉了。   所以说,燃烧一吨的煤可以烧出7500度电的能量。这是一个化学转化,由这种变成那种,能量守恒定律。用煤去变成电能,这种变成那种,这是化学的一个转换而已,这会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但是,相对论它是什么?它那是核能,把质量转为能量。   一桶石油可以烧出1600度电的能量。换言之,一公克的质能转变,相当于烧掉3300吨煤,烧掉15000桶石油。如果太阳的能源不是用核能,而是用煤、石油等这些化学能源,则每小时要消耗5000亿亿吨煤,每小时要用掉2万亿亿桶石油。   我们用个比方来说,整个地球有多重可以算得出来的。你把整个地球都全部变成一个大煤球给太阳烧,能够烧多久?只能够在太阳表面上烧5天。   所以说,太阳的能量用的就是核能。你烧掉一点点的质量,换取的是浩瀚的巨无霸的能量。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了宇宙的能源从哪里来。   太阳能对我们太重要了,你知道吗?太阳能几乎是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能维持在10度左右的唯一的来源。太阳没有了,地球马上变成一个冰冻的地球了。所以这个就能够适用于E=mc2,这个核能公式。   第二点,相对论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法。也就是说,速度达到光速的时候,体积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非常快非常快的时候,体积的差别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用相对论来理解《华严经》   所以我们真正明白、真正通达相对论以后,就很容易理解《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上面所说的:“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你看,毫毛的尖端,这么微小的地方,能够出现三世诸佛的庄严刹土,每一尊佛都是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一个范围,他能够在一毛端——毫毛的尖端这么小的空间里面,都能够容纳。怎么理解?你不懂相对论,你怎么样也想不清楚。 “芥子纳须弥”怎么纳?纳不了,想不通。你要懂得你就知道了。而且来说,时空都是相对法,所以对于时间我们也能够明白了。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为什么?“一念”能够含摄一大劫,一劫能够促为一念,也是通过相对论能够容易明白。   我们将来如果有机会,开一些通俗讲座,专门来讲佛法与物理学、佛法与数学、佛法与化学,就可以很详细地讲相对论,再用相对论来解释《普贤行愿品》,我们就更容易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目的不是这样细讲。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们用相对论都能够明白。   第三点,最重要的是,这个相对论公式对我们修行解脱有什么启发?最起码要知道三点启发。   启发一:为什么大成就者可以虹化?   你看,大圆满修得好,成虹光身,他能够证得不死虹身。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想不通,说:师父啊,我们发愿要证不死虹身,怎么证?我都不晓得有什么理论去支持,想不通。   你要懂得相对论,就很容易想通,很简单。是什么你知道吗?我们通过大乘佛法的修行,引爆了我们的生物原子能,这个最重要。就像原子弹爆炸一样,是人类内部的小天体爆炸。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从能量的角度来说,人为什么会死亡?   有人答:能量衰竭。   什么能量衰竭?我天天吃饭、喝水、吃菜、我不是有很多能量吗?我又没少吃东西,怎么个衰竭法?其实没有错,我一反问你就卡住了,是能量衰竭。为什么会衰竭?我们每一个人在投胎的时候,不单单是物质能,还有生物原子能,我们称之为灵能。我们每天的饮食、呼吸,补充的是物质能,它不能够补充生物能。但是,我们每一天不单单是消耗物质能,还要消耗生物能。这是人为什么会死亡的原因,这也是我们修行人怎么能够成就,怎么能够能证不死虹身的原因。   意思是什么?物质能不用你通过修行去补充了,你天天吃饭、喝水、呼吸就可以补充了。但是生物能怎么补充?你每天要消耗,你怎么去补充生物能?你要通过修行。你要通过修拙火定,或者你要通过修时轮法,或者通过修大圆满、大手印。她这个都有特别的方法告诉你,怎样来激活我们生命的灵能?怎样来让我们生物原子能不断地增长?一直增长到把我们整个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统统转换过来,都变成智慧和光明的凝聚体。   你懂得这个就知道了,原来相对论跟佛法里面的解脱相对论是相通的。能量决定一切,你的智慧是要靠能量支持的。烦恼要不要消耗能量?告诉你:贪、嗔、痴是消耗能量最大的,你一直起贪嗔痴,当然你死得更快了。   所以,修行的窍诀就是要我们入甚深境。《唯识三十颂》上面有个偈子,叫做“一切种子如瀑流”。你要能够入甚深种子境界,不是说念一念就好了,也不是一般的人解解三十论,念一念,说什么什么。书面的解释没有什么用。你要知道她那个都是讲修行的境界,修行的方法,你不能够用之于实修,有什么用呢?   我们要能够入这种甚深境,激活我们本具的生物能——灵能,激活以后,就能够出现幻身和光明。先出现光明,再成就幻身。先把业障消掉,再显发自性的光明,支撑自性光明的能量就是我们的生物灵能,然后就能够成就幻身,幻身和光明双运就入金刚喻定了。   说起来一句话说完了,要修就不是那么容易,有许多具体方法。   你看,我们前面有讲到了,那诺六法中:三根本法是拙火、幻身、光明,三支分法是往生、夺舍、中有——修拙火安暖自燃,修幻身爱憎自释,修梦幻大谬自涤,修光明愚昧自消,修往生不禅大觉,修中有成佛报身。   这里面就是讲,我们成就幻身以后,爱憎自释,即爱和憎自然就消散了。为什么?因为我执消了,成就了幻身的话,当然就断了烦恼障,断了分别我执、俱生我执。要成就了光明,愚昧自消了,就断法障、断法执,断了所知障。   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了,我们檀讲师班五级次第,现在还只是讲一个题目,你就听说有这么回事,后面怎么做,那还长得很。五级次第要学完,根器好要十年,根器差要二十年。所以愿我们都能够真正把五级都学完。其实你学到第三级的时候,对于了生死应该说都会比较有把握了。   愿我们都能够做开发自身灵能的解脱物理学家。你看每一位解脱者都好像太阳一样。太阳烧什么?太阳烧核能。我们烧什么?我们烧生物原子能。我们激活它、转化它,就能够好像太阳一样,太阳能够照耀这个世间,令地球得到温暖。我们一切解脱的圣者,也就好像太阳一样,能够用他的智慧和慈悲,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个修行就这么来的。   当然,激活生物能的方法就很多了,这也是我们后续的课程之中要次第修学的。   启发二是什么?有些人听到说二十年,他说:“唉呀,我年纪大了,有没有什么捷径?能不能快一点”?当然有了,不可能没有捷径,任何事情都有方便法。捷径是什么?就是修往生不禅大觉。   往生法包括了人体内部的三大速度和神识脱体的当量换算原则。三大速度是什么速度?人体内部的三大速度跟宇宙的三大速度是相通的。就是说你要能够把握好规律,就好像宇宙飞船要升空一样,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能量来推动它,然后它能够有非常快的速度,才能够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才能够冲出去。   同样的,你要往生,也需要有极快的智慧力的速度,也需要有极大的能量,也就是说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以信、愿、行来脱离轮回的束缚。   这个我们也是到第三级的时候,这个都不是公开地大范围地讲的,也不是书本上有的,这是耳传教授,修到这个层次就传到这个层次。   如果说你能够把握好规律,其实活佛转世的原理也是一样的。他预言转生的时间、地点、状况,能够生死自在,原理其实也是因为有了往生法,知道这个规律了。   所以,把握规律是最重要的,佛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成佛的,你照这个规律来,你也能成佛。法的本质就是解脱的规律,你不要认为法就要背,背什么叫十二因缘、什么叫四谛,背下来就有法了。不是那回事,那叫鹦鹉学舌。所以,你要掌握这个规律性是最重要的。   启发三就是说:佛陀有十种自在,凡夫为什么会被业力所束缚而苦恼无边?怎样来转化它?   我们要有大智慧力的横向速度,好像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它同时还在自转。自转的横向速度很重要,因为地球有自转的横向速度,所以它才不会被太阳吸过去。其实,地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百万分之三——那太小了。它如果没有自转的话,肯定吸过去了。同样的,我们如果没有大智慧力,我们也难以超出轮回。要证得人空、法空,才能够一切自在。   我们说一个简单的:神足通。他能够怎么样?时空他能够自由转换,那座山他能搬过来。自己能够坐在虚空之中,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这些种种的神变,原因是什么?   其实原理都很简单。要知道,我们这个人体是什么?是心之流、物之流。心之流一直在刹那刹那,一个念头快速快速地生灭、生灭。物之流也是一直在原子、中子、电子、质子,乃至于分得更细,介子等等。总而言之,微小的东西一直在变化、变化,快速地这个灭了那个生,一直这样子生下去。   就是说,我们人的这个节律,是一秒钟一次,但是物质的运动节律是一秒钟一万次。所以,常规凡夫状态下,你没有什么办法有神通,没有办法去做搬运的,去把一个东西用神通搬到另一个地方去。为什么?你的节律要赶得上物质的节律,你才能够动。凡夫的心脏哪里受得了呢?这个相差一万倍——太大了,人的节律一秒钟才一次,物体节律一秒一万次,怎么受得了呢?   其实你一定要有法空,人空、 法空,这个法空慧,你才能够一切自在。   这是我们说到的三点启示。   解脱相对论   第四点作用,我们就进入到佛陀的解脱相对论了。解脱相对论很重要,《时轮金刚本续》之中有说到,这个公式也是一样:E=mc2,但是这个解释就不同了。   E是指如来藏的开显,也就是佛果位上无量的智慧、神通、三昧、辩才、慈悲,这些无量无量的都是指佛果位上的能量,这个叫做如来藏的开显,也就是佛果位上的无穷、无尽、无量的智慧能量。   m本来是指物质,但在此地是指转人身为佛身,这个身的转化。我们的身体:见、识、地、水、火、风、空,这七大的转化,也就是身的转化,转人身为佛身,要依靠法界七大缘起,要修瑜伽行,要修广大行。   c就是指心的转化。c本来是指光速,光的速度,但是在此地,在解脱相对论中是指心念的速度。我们这个心速(心念的速度)很快,我一想美国,我的心念想美国就是想美国,我想到了月球就想到了月球,这个心念很快。所以,心的转化就是智慧力的成就。   这个公式也有很细致的一些修法和解说,但是,我们只是说个题目,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第一点启示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我们按解脱相对论的公式来修,也就好比把我们的人体修成一个解脱宇宙飞船一样,能够摆脱轮回的束缚。这个速度从哪里来?这个光速,光速包括了时间和空间,所以说这个时间很重要。   《时轮金刚》里面讲到时间的九个层次,有播种时、光明时、幻变时等等。幻变时幻变三摩地,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开发出神通来了。佛陀的智慧能量的成就,需要身的转化和心的转化。心的转化成就佛的法身;身的转化就成就佛的色身,也就是说报身和化身。我们转凡夫身为佛身的过程,就是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一个物理运动。   第二点启示:就是说佛法与物理学、化学、数学这些都相通,“圆人说法,无法不圆”。   佛法就是帮助一切众生都成佛、都解脱的规律性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好像基督教,他说这个世界是上帝造的,这个讲不通。但是佛法不是如此,科学越昌明,佛法越兴盛。因为越来越能够让我们对释迦如来敬佩得五体投地,越来越能够让我们容易明白佛法,更加有利于我们明白解脱的规律。要依循规律去修行,就能够不走弯路,循序渐进,有次第、有证量、不颠倒、不错漏地走向成佛、解脱。   方便为究竟。发了菩提心以后,大乘法门之中,方便法很重要,这就是解脱的捷径。小乘也能够解脱,大乘也能够解脱,但是大乘方便为究竟。小乘走向解脱,就好像走路,我们去一个目标,去一个目的地,要依靠脚走路一样。大乘的解脱就好像我们坐飞机去一样。你说,是走路快?还是坐飞机快?肯定不用讲了。但是有个困难,就是我们很多人拿不到登机的机票,所以只好走路,没办法。   大陆有很多人跑到帕奥禅林去学打坐。学了回来以后怎么样?有没有解脱?这是很慢的一个方法了,要花很多时间。帕奥禅师也是修了六十年,修了六十年也只是成就阿罗汉果,当然我们还是很赞叹他,依《清净道论》来修。但是,在此时此地,这是个难行道,很困难,花很多时间,用很多精神,然后还不一定有成就,还要出现种种的毛病。   有位同学跑去学了几个月,出现个禅病,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没办法了。那就是说,那个时候只是出现禅的光明而已,刚刚出一个禅相而已,接着就出现毛病了。 怎么办?   也就是说你走路很慢,这个路又不平,哪个地方有个坑,你没看见掉下去了,爬也爬不起来了。   所以说,我们要发大乘菩提心,要由小乘法修起。但是要善知方便,要知道那些殊胜的方便。我们现在来学《大乘经庄严论》就是给我们准备资粮,准备资粮让我们能够买机票,能够登上“解脱号”的宇宙飞船,这样才能够超出轮回,进入佛净土。   这是相对论解脱公式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   第三点启示更重要了,这个公式可以圆融大乘佛教的三系教法。可以说,这个窍诀不讲破,你学了十年也不一定想得清。   大乘佛法包括了瑜伽行、中观、如来藏这三系,大乘的主流也就是这三系。但是,如果你没有圆融,你想不通,因为每一系的宗见都不相同。瑜伽行类似于法相唯识宗,中观类似于汉传佛教的三论宗,如来藏就类似于禅宗。但是她的宗见都不相同,如果你只学一种,那你就可能会容易去诽谤其他另外两种,这个就很糟糕,造了谤法的业。   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些佛学研究的学者,没有真修实证,拿一点考古资料,拿一点典籍,自己看,用凡夫的思考来想,用凡夫的知见来错误地说佛法,就搞得大家晕头转向,你要是不知道,就被他误导了。   有一位禅师说:“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我本来就明白了,给你越说越糊涂了。所以你要跑去大学里面去学个什么佛学博士,那糟糕了,因为本来教你这个人,他自己都没有修过。所以,近代以来的这些佛学研究者,他每每都是愿意去执持一系的教法,去诽谤另外的两系教法,这就出现问题了。   不单单是学者如此,我们有些学佛的人也是如此,有些法师也都会如此。比方说,这个中观派就说我们中观应成派的宗见,才是最究竟最了义的,唯识宗见不了义。听这话听多了,是不是?然后说我们这个最好,你们那个不好。这样老是说来说去,每个人都是自己好,往往就容易谤法。   唯识宗就会依据《解深密经》的教证,说唯识宗是最究竟、最了义的中道教,为什么?因为《解深密经》上面佛陀确实说过,佛说法四十九年,可以分为三转法轮。   第一转是说小乘,说四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令众生证得我空法有的小乘果。这是说有教。   第二转是说《般若经》,说空性,这个是说空。   第三转就是说非空非有的中道教,就是说唯识,所以说可见唯识宗才是最了义的。   每个人都是执持自己的宗派,那就搞不清楚了。   如来藏这一系就主张:只要能够用我们这个如来藏心,就能够直了成佛。然后就批评其他宗派都不是捷径,如来藏这一系才是最快的,总是这样说。   那么反过来,其他派又批评说:如来藏思想可能不是佛陀最初的思想,类似于神我外道。你攻击我,我批评你,众说纷纭,令人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如果你不懂得这个公式,这三系,你随便看哪一系的经典,看哪一系的文章,再看其他的,你就会觉得有矛盾、有冲突了。   但是,如果你学会了佛陀这个解脱相对论,我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大乘佛法,瑜伽行派 、中观派和如来藏,这三系教法是一个整体。   我们还是回到相对论这个公式来:   E= mc2   E就是指如来藏的开显;   m就是指瑜伽行派;   c就是指中观派。   看懂了吗?这三派是一起的,三派合起来才是大乘佛法完整的修行道次第。这样,我们的正见才能够究竟圆满地树立起来,不然的话,你怎么学也学不通,你学十年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说一说看。   c是中观派,也称为深见派,深见派是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   m是瑜伽行派,是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证。   E是如来藏,如来藏是般若波罗蜜多的证果。   其实是说什么?体性、修证和证果,也就是根、道、果。   中观派是大乘佛法的根,就是根本的见地、正见。这个最重要的,你如果没有中观派的正见,那你就是这个根(体性)没有。   瑜伽行派是道,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道路,次第。   如来藏是大乘佛法的证果,是般若波罗蜜多的证果。   可见,这三系教法就是大乘佛法的基、道、果,不可以分割开来,不可以割裂开来。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了,这个解脱相对论的公式E=mc2能够统摄大乘佛法的精华,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地趋入甚深教法的修证核心。   永嘉大师说:“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我们用解脱相对论就能够直入如来地,就能够了知佛法的精髓,了知佛法的心要,大乘佛法的基、道、果都具足了。   所以,我们说大乘行者发菩提心,他具有方便大,也就是“勇猛及方便”,勇猛大、方便大。   我们再来看〔利益及出离〕,发菩提心以后,他得到的四大,还有一个利益大,于一切时、处,能够作自利利他,是利益大。出离大是为求无上菩提,不单单是出离分段生死,而且出离变易生死。这个小乘,乃至于你证了阿罗汉,也只是出离分段生死,没有出离变易生死。不单单是出离分别我执、俱生我执,而且出离分别法执、俱生法执。小乘出离我执,没有出离法执。所以这是出离大。   〔四大三功德〕发菩提心的四种大:勇猛大、方便大、利益大、出离大。这四种大显示三种功德:勇猛大和方便大显示修大乘佛法发菩提心的人,是法中大丈夫,有大智、大力、大悲的功德。这是第一种功德。第二种功德是利益大,他有做大义的功德,让我们的人生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第三种功德是出离大,是显示受殊胜佛果的功德。   这是说“四大三功德”。   〔二义故心起〕以这三功德,怎么成就呢?是以二义为缘,你要有二义,才能够成就三功德。   二义是指什么?二义是指无上菩提和一切众生。“念念上求佛道”,就是其中的一义,求证无上菩提,这个成就菩提心的深度。“心心下化众生”成就菩提心的广度。这是二义。   所以,我们由思惟菩提心的“四大三功德”和二义,故发起菩提心,“二义故心起”,发起菩提心。   今天就学到此地,愿大家福慧增长!   第五讲   无始時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   是故为渡诸有情,发菩提心佛子行。   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   由此自乐与他苦,确当交换佛子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无著菩萨! 世亲菩萨!   南无《大乘经庄严论》!   诸位善知识:   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有情利乐,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来学《大乘经庄严论》。   今天进入到第五讲的学习,前面的第三讲、第四讲,我们已经讲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进一步联系就讲到了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也就进一步引申讲到了《时轮金刚本续》上面所阐发的解脱相对论。这些善巧方便,实际的修行方法,解脱的方便、捷径,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才是最重要的,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大乘佛法的命脉之法,灵魂之法,如来的心髓法要。   信行与净依 报得及无障   发心依诸地 差别有四种   此偈的主题是:菩萨发菩提心有四种差别。   发菩提心的四种差别   〔信行与净依〕第一种是信行发心。菩萨在登初地以前,所有的修的菩提心都叫做信行发心。因为他没有证得,没有现证自他平等,没有现证诸法平等,所以他未现证空性,因此只能够修世俗菩提心。   我们经常会念一个偈颂: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是指大乘的皈依。小乘皈依是尽形寿,你到临命终了,这个皈依体就自动消失了。大乘不如此,大乘是一直到圆满成佛,这个皈依就非常的究竟。   “我以所修诸资粮 ”,这一句是行菩提心,我以我所修的六度万行四摄的一切福德智慧的资粮。   “为利有情愿成佛”,是愿菩提心。第三句是行菩提心,第四句就是愿菩提心,愿行菩提心合起来称为世俗菩提心。但是,我们要强调一点:“我以所修诸资粮”这个行菩提心其实是相似的六度万行。真正要修六度是什么时候才可以?初地以上才可以。你没有证空性,你所修的不是真正的,是相似的。这种愿行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在本论之中称之为信行发心。   第二种是净依发心。是指菩萨在初地至七地之间,初地的入心,已经断了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初地的住心,一直到七地(远行地)都是在修道位中,但是,初地到七地的修道位中是有功用行,所以是叫做增上清净发心,也就是净依发心。净依,作为增上清净的所依,这种发心叫做净依发心。   〔报得及无障〕第三种是报得发心。就是指后三地,后三地称为清净地。因为已经具足了无分别智,所以他能够无功用行。不管是出定还是入定,他都能够恒常地伏住俱生我执、俱生法执。但是并没有究竟断,究竟断是什么时候?是十地满心。因为是无分别智、无功用行来伏住俱生我法二执,所以称为报得发心。   第四种是无障发心,就是指无学道的佛地。已经究竟断尽了俱生我执、俱生法执,彻底断尽了,并且连种子也连根拔除,所以名之为无障发心,也称为断障发心。   下面的两句:〔发心依诸地,差别有四种。〕菩萨发菩提心是依据菩萨修行的位次而来安立的。依诸地,从初住开始一直到十地满心,圆满成佛,成就妙觉佛果位。“差别有四种”,可以分为四种差别。   底下的两个偈颂:   大悲与利物 大法将种智   胜欲亦大护 受障及增善   福智与修度 及以地地满   初根至后竟 随次解应知   前面已经讲了信行发心、净依发心、报得发心和无障发心这四种差别,此偈就进一步广泛地展开来阐释四类发心。其实是从十一个方面回答,前面十个问题是讲什么?是讲菩提心的相,最后一个问题是讲菩提心的修证。是哪十一个问题?我们带着问题来看这个偈颂就很容易,刚好都是相对的。   第一、发菩提心以何为根本呢?   第二、发菩提心以何为意乐呢?   第三、发菩提心以何为所信解?   第四、发菩提心以何为所缘呢?   第五、发菩提心以何为断证的动力呢?   第六、发菩提心以何为所依靠呢?   第七、发菩提心有何障难呢?就是说会遇到一些什么障难呢?   第八、发菩提心有何功德呢?   第九、发菩提心的自性是什么?   第十、发菩提心有何对治障碍的方便法呢?   第十一、发菩提心以何处为究竟呢?就是指发菩提心的修证是什么呢?   用这八句,弥勒菩萨就把十一个问题都回答得很圆满了。   〔大悲与利物〕这一句就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菩萨发菩提心以大悲心为根本。《大日经》上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所以说菩提心以大悲心为根本。   第二个问题,菩萨发菩提心的意乐,是为了恒常思惟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说,利物是发菩提心的意乐。   〔大法将种智〕又是回答两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发菩提心以大乘佛法为信解,信解大乘佛法,决定具有殊胜的不共的功德。所以,他愿意发菩提心,来受持修习大乘佛法。   第四个问题是种智,发菩提心是以佛果的一切种智为所缘。四缘里面的所缘缘,就是他的目标,目标就是要成就佛果位的一切种智。   〔胜欲亦大护〕是回答第五、第六两个问题。   第五个问题是胜欲,也就是欲证无上菩提佛果的愿心、愿力,所以他能够悍劳忍苦、不疲不倦。所以,胜欲是断障证真的动力,发菩提心的动力就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佛果,以这个愿力为动力。   第六个问题发菩提心以大护为所依靠。大护,就是指戒律,就是指菩萨戒的广大戒律,能够护菩提心不退转,所以,称之为以大护做依靠。   学好菩萨戒以后,将来大家要发心受菩萨戒。菩萨戒之中,除了我们平常所见的《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和《优婆萨戒经》的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殊胜的就是《虚空藏菩萨经》。上面所讲的瑜伽菩萨戒,是以六度来安立菩萨戒,四十三条。对于我们是不是真正地生起了相应的证量,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考量标准。   第二级学习班(中级檀讲师课程)里面,会有虚空藏菩萨求闻持陀罗尼。相应的,虚空藏菩萨的《瑜伽菩萨戒》,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并且受持的,菩萨戒的广大戒律能够护菩提心不退转。   〔受障及增善〕是回答第七、第八两个问题。   第七个问题,受障,也就是说,发菩提心会遇到什么障难呢?最根本的障难是他以前首先是先受学过声闻、缘觉这些法要,并且在后来的修行岁月之中,还是继续执持,不舍小乘见,所以这个不舍小乘见会成为他发大乘菩提心的障碍。这个称之为受障。   第八个问题,发菩提心的功德是能作增长方便福德和智慧自性的善法,称为增善。发了菩提心,他能够增长福德智慧,福德是方便,智慧是自性,所以能够成就、能够增长这些殊胜的善法。这是发菩提心的根本功德。   〔福智与修度〕是回答第九、第十两个问题。   第九个问题,菩提心的自性就是福智,即福德与智慧。“念念上求佛道”是智慧,“心心下化众生”是福德。无我利他之中,无我是智慧,利他是福德。所以说菩提心的自性就是福德智慧。   第十个问题,发菩提心以修六度作为对治障碍的方便。这个我们就听得很多了,比方说,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六度都是有所对治的,所以这是对治障碍的方便,使修行者能够从贪嗔痴,这些根本烦恼的障碍之中出离,所以名之为修度,修六度作为对治障碍的方便。   发菩提心的修证   〔及以地地满〕这一句就要讲比较长的时间,前面的十种都是讲菩萨发菩提心的十种相。这一句就是回答第十一个问题,也就是讲发菩提心的修证是以地地满为究竟。   我们还是按照前面所分的信行发心、净依发心、报得发心、无障发心这四类发心来解释。   第一类是信行发菩提心的修证。我们首先要知道,信行发心是指哪一些修行位次?指的是菩萨修行位次的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合起来叫做信行发菩提心。信是资粮道位,行是加行道位,所以叫做信行发菩提心。   资粮道位又称之为顺解脱分。资粮道位的修行要领是先发菩提心,再修福智二行。他会伏住粗的分别我执、分别法执,由分别我执所起的烦恼障,由分别法执所起的所知障,当然也能够消除。所以说,是伏住比较粗显的分别我执、分别法执的现行。也就是伏住粗显的分别我法执而起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但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无漏的智慧,并且他也没有什么定力,是多住散心,少能入定,因此他止观力微,还不能够伏灭烦恼障、所知障的细现行,更加不能够伏住种子了。在资粮道位之中,他要常修三种磨炼,除灭四种障碍。   三种磨炼是指:第一种,在这无穷无尽的十方法界之中,时时刻刻都有无数的有情证得佛果菩提,这样来给自己打气,让自己不退心。由此磨炼自心,便不至于闻菩提难得,而心生退怯。   第二种磨炼是,要信我现今意乐修行六度,必定可以得圆满,并不是难事。由此来磨炼自心,便不至于闻诸行难修,难行苦行,而有可能会心生退屈。能够修这种磨炼,知道必定可以圆满六度,所以他就不会退屈了。   第三种磨炼是,要信世间人做一些有漏的功德所熏成的种子,尚且都能够招感将来得到一切的富乐,一切的所求如意,何况是我修菩提心的行持,这样的圆满妙善,将来决定可以得到一切皆圆满。由此磨炼自心,便不至于闻佛果难证,而心生退屈。   这是三种磨炼,让自己一直保持不退转的发心。   要除灭四种障碍:   第一种障碍是,对于小乘的思想不能舍离。   第二种障碍是,对于大乘佛法的义理,不能够深入思惟,不能深信。   第三种障碍是,对于一切的教法每每生起相对的执著,那就是有“我”和“我所”的执著。比方说,我修某一个法门,就会执著能修的“我”和所修的殊胜的“法”。有了“能”、“所”二执以后,就仍然还是“我相”炽然,仍然还是有相对的执著。这是要消除的障碍。   第四种障碍是,前面是一切教法,容易有执著,这里面是指资粮道位的菩萨要消除的障碍是:在一切的境界之中,不能够任运地进行,也常常对于境界有分别、有执著。执著于我今天打坐非常好、非常舒服,那明天觉得好像退转了,心来回地动摇,这样都是障碍,所以都要除灭。   菩萨在资粮道位之中,常修三种磨炼,除灭四种障碍,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十个阶段,修相似的十波罗蜜。一定要知道是相似的而已,也就是说世俗菩提心里面的行菩提心是相似的。伏住烦恼障、所知障的粗分别所起的现行,使我们的福德智慧渐渐地殊胜,那么资粮道位就修圆满了。   加行道位的修行要领和修行阶段是什么?加行道位又称之为顺抉择分,资粮道位是顺解脱分,加行道位就是顺抉择分。   加行道位的行者,他前面已经能够伏住粗的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所起的现行了。分别我执使我们起烦恼障,分别法执使我们起所知障。这些粗的现行能够伏住了,但是,还不能够伏灭细的现行和二障的种子。现在到了加行道位就更进一步了,加功用行,所以能够从唯识的三性三无性上面来成就,渐次地成就四种禅定,也就是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   我们讲内观禅的时候,其实已经详细讲过了,所以还是要有一点基础,不然你听起来有点吃力。   这四种定力是修: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由修这四寻思就能够显出四种如实智,就能够灭粗分别我执、粗分别法执所起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也能够灭细的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所起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要知道他只是灭现行,要把分别我执、分别法执连种子都拔掉是见道位的时候。并且在加行位之中,他还能够伏灭粗的俱生我执、粗的俱生法执所起的烦恼障、所知障的二障现行。   在加行道位之中,他也是没有起真正的无漏智慧,所以,他去观唯识理,去修三性三无性,还是要用有漏的有分别智,变起真如的相状而缘它,虽然是空掉了遍计所执相,但是他的心变起了依他起相,一空一有,即一边是空一边是有;他虽然是把遍计所执相空掉了,但是他的心是要变起这个真如的相状来缘它,其实这个变起的相状还是依他起相,还是“有”,带相而观,仍然有所得。所以不能够伏灭细的俱生我执所起的二障现行,更加不能伏灭二障的种子了。但是他能够入定,他在加行道位的时候,能够正式地来修唯识观法,依止观之力,加速地增进,一直到达于世第一法,这个加行道位就圆满了。   但是众生不要说伏住细的法执,就是粗显的法执都很重。   我们做个游戏好了,很简单的。   有一种细菌,是每经过一分钟就分裂为两个,第二分钟两个就分裂为四个,第三分钟就四四十六个,一直这样分裂。这样的话,把一个细菌放在一个瓶子里面,要充满这个瓶子,需要用一个小时。   我们有一个问题:如果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放两个细菌到这个瓶子里面去,要充满这个瓶子需多少分钟?   三十分钟?对吗?到底多少?肯定是59分钟了,基本的数学常识都没有。三十分钟肯定错,你不要简单地认为:前面一开始只有一个,所以要一个小时。我现在一开始放两个,它只要减一半时间,只要三十分钟就可以了。你搞错了,为什么?因为细菌是以几何级数来增长的。你开始放一个,它马上一个变成两个,后面就都一样了,所以只差一分钟,那就是59分钟。还是数学常识不太够。   加行道位的修行阶段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个阶段。   第二类是净依菩提心的修证。净依菩提心包括了见道位和修道位之中的初地乃至于七地。   见道位在唯识宗里面也称之为通达位。他的修行要领是什么?见道位是在初地入心的时候,每一地都有入、住、出三心,即三心二道。入心就是刚刚进入,住心就是住在这一地之中,而出心是将要离开这一地往上一地走。初地入心的时候就是见道位,时间极为短暂,仅仅只有几刹那,但是很重要,这就是超凡入圣的一个枢纽。   见道位有真见道和相见道。真见道是什么?是用根本智来显真如,断分别我执、分别法执的种子,实证我空、法空二空所显的真理,所以名之为真见道。真见道是根本智的成就,根本智能够照见一切皆空,平等一如,证唯识性。   由真见道再进一步,再往前进的话,由无分别之上更起有分别的无漏智来缘俗谛境,就能够照见如幻的法相,称之为后得智。后得智证的是唯识相,所以称之为相见道。   修道位修行的要领主要是修十波罗蜜和七种最胜。所以我们才明白:哦,原来修十度要具足七种最胜,才是叫真正的修十度。即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这十度,我们应该都比较熟悉了。   七种最胜是什么?   第一种是安住最胜,要能够坚久地安住于菩萨的种性。   第二种是依止最胜,要真切地依止大菩提心。   第三种是意乐最胜,要广泛地、普遍地悲愍一切有情众生。   第四种是事业最胜,要能够圆满地具足行持一切的佛行事业。   第五种是巧便最胜,要能够善巧方便地用无漏的无相智来摄受、利益众生。   第六种是回向最胜,要深妙地回向无上菩提佛果。   第七种是清净最胜,要纯白地不为烦恼障、所知障所间杂。   初地到七地,我们都知道了。初地也称之为欢喜地,也称之为极喜地。因为什么?因为他是初发真正的无漏智慧,舍去了无始以来的异生性,得到了圣性,证得我空、法空的真理了,能够真正地利益自他了,所以生大欢喜。就好像一个人在这个监狱里关了很久,好不容易释放,他刚刚释放那一刻,心里面这种喜悦难以言表啊!同样的,我们关在这个三界的牢狱里面很久,无量无量劫了,现在终于放出来了,这种喜悦当然是无可言喻的。   每一地都要修十度,但是他有一种是最殊胜的。   初地是修布施度为最——修布施度修圆满了。什么时候是修布施度圆满?如果对利益众生有利,他舍弃自己的身体就好像我们在菜园里面去摘一棵菜这么轻易,没有什么执著、障碍。修布施度最为殊胜圆满。   第二地是离垢地,就是修持戒度圆满。   第三地是发光地,就是修忍辱度圆满。   第四地是焰慧地,就是修精进度圆满,智慧发光,智慧力的火焰。   往后是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都是分别地修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还有远行地是修方便度,也就是慧、方、愿、力、智。   每一地之中,又都分为三心二道。入心是初入这一地时,住心是久住时,出心是出此地将入后一地时。二道是无间道和解脱道。现在的人他不懂,乱用。我看香港拍一部电影叫做《无间道》,这是乱用的名词。这个无间道是指菩萨修行位上的断惑位,叫做无间道。解脱道就是证理之位。   第三类是报得菩提心的修证。报得菩提心是指清净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不动地是证得不增减真如,善慧地是证得智慧自在所依真如,法云地是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第四类是无障菩提心的修证。无障菩提心就是究竟位——成佛的修证,主要是证得四智菩提和四涅槃妙果。四智菩提,我们知道了,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四涅槃妙果,我们也清楚,就是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涅槃。   〔初根至后竟,随次解应知。〕从最初发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一直到第十一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说,菩提心的修证,一直到最后的无障菩提心的究竟,就是圆满成佛。我们要能够随她的次第,完整地通达、理解,这样子我们都应该要善巧地知道。   友力及因力 根力亦闻力   四力总二发 不坚及以坚   此偈主要是讲发世俗菩提心要有四种力量,要由四种力量会发起世俗菩提心。   〔友力及因力〕一者友力发心,是得到善友、善知识的劝导和教化而发菩提心,是发世俗菩提心。   二者因力发心,是因为他宿世种善根,具有大乘种性的因力,而今生能够发菩提心。   〔根力亦闻力〕三者根力发心,根,就是指善根,由过去生之中曾经积集大乘善根之力,而生世俗菩提心。   四者闻力发心,是因为听闻大乘佛法之力而生世俗菩提心。这一种在《宝鬘疏》之中又细分为两种,两者之中,第一种是略闻大乘法之力,而有众多的众生发世俗菩提心。第二种是此身之中听闻大乘佛法以后,反复地修信心和大悲心等等善法之力,而生菩提心。   《宝鬘疏》里面把她分为五类,其实是把最后的闻力发心拆开来分作两类。   〔四力总二发,不坚及以坚。〕四力发心,总的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不坚发,不坚固的发菩提心,发了以后有可能会退转。这是指友力发心,因为善友、善知识的教导而发心,不坚固。   第二种是坚发,就是坚固地发菩提心。因为因力、善根力和闻力的发心,因为宿世有这个种子,所以不容易退转;因为他有大乘的善根,所以也不容易退转;因为他闻了佛法,理解了,所以他也不容易退转。   萨加派的四祖贡噶坚赞在他所造的《能仁密意极明论?发菩提心品第三》上面说:“世俗菩提心,谓缘有情流转生死,而起大悲;胜义菩提心,谓现证一切人、法,本无自性。”这句话就说得很透彻了。   其实实质是什么?实质就是说:世俗菩提心的根本着力点是在大悲上,侧重在大悲上。因为你没有无我空慧,你那个不是真正的智慧。什么人才真有智慧?见道才真有智慧。见道以前都是一点小聪明——世智辩聪。胜义菩提心的根本是什么?侧重于智慧,现证一切人、法,本无自性。   “二者似有相违,然于修道之最后位,彼二自当双运和合。”也就是修道的最后位,进一步到十地满心将要成佛,需要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双运和合。   “意谓于现证人法无我时,必须任持缘有情之大悲世俗菩提心。”要真正地、究竟圆满地现证人法无我,要能够任持世俗菩提心,要能够任持缘有情而生大悲心,济度他们的世俗菩提心。   “总之,世俗菩提心是依仪轨发起,胜义菩提心则非如是。”所以,世俗菩提心一定照仪轨来发,这个很重要。如果你不能够真正地依仪轨来生起世俗菩提心,那么,你修其他的一切法都没有基础。就好像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建得越高就越浪费,因为没有基础。   所以说,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命脉之法,是转凡夫身为金刚体的点金术。   世俗菩提心的修法,从释迦牟尼佛传下来,一直都是两种传承:一种是深见派的传承,一种是瑜伽行派的传承。   深见派的传承:由释迦牟尼佛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渐次地传下来。主要修的是自他交换发菩提心,可以分为五科,即五个层次。   瑜伽行派的传承:是由释迦牟尼佛传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渐次传下来的七因果,七重因果发菩提心,可以分之为八科。   《朗忍》里面有《发菩提心马车》,这个很重要。《发菩提心马车》就已经把这两种传承汇合起来。这两种传承曾经在阿底峡尊者这边有合流,后来又分开来。到宗喀巴大师的时候,又把这两种传承合起来修。   一个是自他交换的,有五科。一个是七因果的,有八科。合起来的话,好像是十三科。但是,合并以后,精妙地安排,刚好十一科,即十一个层次。《发菩提心马车》之中,首先,我们要能够思惟发菩提心的功德,才生起一个喜乐的心愿意去修。   第一种功德是发菩提心为入大乘之门,你没有真正地发菩提心,你连大乘佛法的门都没有进。   过去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大迦叶尊者观察有一个众生,修小乘法得解脱的根机成熟了,所以他就想用小乘佛法去度化这个人。但是文殊菩萨就抢先了,跟那个人去说大乘法。那个人没有大乘根机,他听了大乘法就诽谤。器太小了,法太大了。他诽谤以后,当然肯定堕地狱。   尊者迦叶就非常感叹,觉得文殊菩萨是不是做错了。他就跑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看到佛就很感叹地说这件事。   佛陀就说:“是你的智慧不够圆满,文殊菩萨是真善巧。”为什么?因为虽然看起来是他闻了大乘法以后不相信,堕落了。但是,他种子已经种下去了,将來地狱的恶报受尽以后,他再出来,再听大乘法就能成熟,就能真发菩提心,就能得解脱。所以他这样成佛,还更快一点。如果你去跟他讲小乘法,他依小乘法修,他也能够成就,但是他成就了以后就卡在那个地方了。打个比方,他证了阿罗汉,已经灭苦了。“灰身灭智,不受后有”了。你如果再要让他回小向大就很难了。为什么?他自己没有苦,对众生的苦就不能够感同身受,所以就发不起度众生、利益众生的心来,所以就一直卡死在小乘里面。等到堕地狱的人都已经成佛了,这个人还在小乘里面卡住,所以说文殊菩萨是真善巧。   那么可见,真正地发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不能够以眼前的短短的时间来看。   没有菩提心,你去修生起成就次第,你去修本尊观,没有什么功德。就好像小孩子游宫殿一样,只会看看,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不知道有什么利益。你去修圆满成就次第,修风息,修气脉明点法,你闭气闭得再好也只是像青蛙鼓气一样。有些同修在方广寺曾经得到这个法流,有这个菩提心秘授的传承,应该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修。   我们能够真正地发菩提心,再来修生圆二次第,这才是真正的成佛的最速方便。其实说白了,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也好,还是佛陀的解脱相对论也好,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善巧方便地发菩提心,来修生圆二次第。不过里面有很多的实修的窍诀而已。这是第一种功德,入大乘之门。   第二种功德是得佛子名。真正发了菩提心才可以说是真正的佛子。《入菩萨行》里面有说到:“三界牢狱诸有情,发菩提心即佛子。”   第三种功德是映蔽声闻、缘觉的功德。好像转轮圣王的太子,一生下来就超过年纪很老的大臣一样。因为年纪再大的大臣,再有智慧,他也不能继承转轮王位,而太子可以。所以,一发菩提心他就成为佛种,生到佛的种族里面了,不是声闻、缘觉所赶得上的。所以映蔽声闻、缘觉的功德。   第四种功德是成就殊胜福田。经典上有一个比方,譬如一个人年纪很老了,一直都没有儿子,一直很想有个儿子,到老年才好不容易得一个儿子,这种欢喜是难以言喻。同样的,诸佛看到发菩提心的人,就好像新得一子一样。诸菩萨看到发菩提心的人,就好像新得一个弟弟一样。帝释诸天和大梵天王都会要来礼拜、赞叹、供养。并且经典上说:“你要是礼拜真正初发菩提心的人,就等同于礼拜佛陀。”为什么会等同于礼拜佛陀?正如你拜初二、初三、初四的月亮,跟拜满月等无有异,都是月,不过是有没有圆满显发出来而已。顶礼真正初发菩提心、实修菩提心的人,就等同于礼佛,而且还得到礼菩提心的功德。   第五种功德是圆满福德资粮。积累福德,最殊胜的就是发心,无过于发菩提心,作一切善业,都能够成为成佛的资粮。其他的人天福报,都是报了就消了,就没有了。好像巴蕉树一样,你一直剥一直剥,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是个空的。但是你要是发了菩提心,你做任何的事情——乃至于喝水、吃饭,它都能够转变为成佛的资粮。   第六种功德是速除罪障,迅速地消除一切罪业、障碍。《入菩萨行》上面也说到:“此心若生,刹那间重罪即尽。”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够灭尽诸恶业、诸罪业。   你看,无著菩萨闭关十二年,求见弥勒菩萨,都没有见到。后来去舔那条狗的疮,真正地由大悲心生菩提心,所以就能够见本尊。   还有一个修行人叫村都,他修金刚亥母法,修来修去,久不得成。后来渡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妇女,年纪很老了,全身都长着疮,有一只眼睛是瞎的,背又很驼,疮又流脓。老太太说:“我很害怕,你背我过河,可不可以啊?”他觉得老太太好可怜,真的发心去背她过河,走到河中间的时候,发现背上怎么轻了?一看,那位满身生癞疮的老年妇女不见了,而金刚亥母在空中显现,在空中飞,然后加持他。   这样见本尊,其实都是因为菩提心起的时候速除罪障。 并且我们还要知道,不单单是我们现在这些恶业障碍要用发菩提心来遣除。我们修到后面将近圆满的时候,烦恼障、所知障的微细习气——微细习气是什么?就是说现行你把它灭掉了,种子你把它拔掉了,还有一点习气,习气要怎么消?也必须要用菩提心才能除遣。   我们刚刚提到了贡噶坚赞讲过,最后时候,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心要双运和合才能成佛。所以说,二障微细习气最后也仍然需要菩提心跟大智慧双运和合才能除遣,不是说你仅仅依靠空性智慧便以为足,就能成就,不是这样的。   第七种功德是能够如意成就一切义利,能够成就自利利他,都要依靠菩提心,菩提心就好像能够满足一切众生愿望的如意树一样。   第八种功德是灾害不侵。经典上面也有一个说法:“转轮圣王以福威故,常有一千药叉守护。”转轮圣王福德很大,所以经常有一千位药叉守护他、护持他。但是下一句是说:“初发心者,有二千药叉守护。”初发菩提心,真实地发起世俗菩提心的证量,就能够有二千药叉守护。   第九种功德是速得佛位。经典上说:“诸佛常劫作深思,何为速成佛方便?唯见菩提心为最要,速得地道果功德。”诸佛常劫地深入地思考:哪一种法门对于众生最快速地成佛最殊胜、最有利呢?就见到菩提心是最精要的,能够迅速地圆满地道功德,圆满成佛。   第十种功德,是能够成就一切有情。能够成为一切有情安乐的基础,所以欲速成佛之根本就是菩提心。   我们如果来正修发菩提心的时候,是七重因果发菩提心教授,分为八科,这是属于瑜伽行派的。   第一是等舍。我们要先修平等舍,不然的话,你一开始从知母念恩开始修起,往往变成一种感情,那不是菩提心。所以你要先修平等舍,对于对你好的众生,对你不好的众生,对你也不好也不坏,中庸的众生,你都要有平等心,所以先修平等舍。   第二是知母,知母就是你一直深入思惟, 就真正地从心里面知道:原来一切众生都曾经有机会做过我的母亲。那么无量的无量的有情众生,在生死流转的苦海里面,她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在她做我母亲的时候,这个恩德也像我今生的母亲这样对我这么好,所以一切众生都对我有恩。   第三就是念恩,念母亲恩,念一切众生的恩。   第四是报恩,思考我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报恩。   第五就是悲心,就是怎样拔苦。   第六就是慈心,怎样予乐。   第七就是增上心。增上心的意思是什么?责任。我要报恩,我要让一切众生拔苦予乐,这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所以我要成佛才有这个大能力。   第八就是菩提心。   自他交换发菩提心的五科是深见派的修法。   第一科是自他平等。   第二科是我爱执过,即我爱执的过患。   第三科是他爱执功德。我们把我爱执转过来,凡夫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转过来以众生为中心,恒顺众生,这个就是讲他爱执有什么功德。   第四科就是互明自他换法,即自他交换的修法。   第五科就是依法修自他交换,也就是苦愿自受,乐愿他取。   我们现在因为是讲的传承,所以实修就不会讲很多。其实有两个很殊胜的修法。一个就是发菩提心秘授仪轨,这个很重要,还要结菩提心成就印。如果我们能够用两年时间,乃至于三年时间,真正地修成就,后续其他的法门都容易成就。否则的话,无论你怎么摸来摸去,学来学去,转来转去,你没有菩提心,都是没有基础的。所以乃至于说用这个法门作为一辈子修的法门都是很值得。   好像《宝鬘疏》的作者土美仁波切,他这一辈子就是专修菩提心,修了几十年。修到有什么感应?有什么证量?他住的深山里面的老虎、野山羊在一起玩耍,坐在一起来听法,老虎不会把山羊吃掉。这是菩提心的感染力和加持力。   发胜义菩提心的三个因   亲近正遍知 善集福智聚   于法无分别 最上真智生   世俗菩提心前面讲了,可以分为愿、行菩提心。   此偈是讲发起胜义菩提心的三个因。   世俗菩提心也叫做名言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叫做法性有菩提心,也叫做第一义发菩提心。要真正地发起胜义菩提心,要三个因。实质就是说,要发胜义菩提心是初地才能得到,才能真正发起。   第一个因是〔亲近正遍知〕。我们要能够亲近正遍知,要在佛陀的化身前面,已经做了圆满的供养承事而听闻发菩提心的教授。   第二个因是〔善集福智聚〕。也就是说在一大阿僧祇劫之中,圆满地积集福德智慧二资粮,其实就是指远般若。三大阿僧祇劫里面的第一大阿僧祇劫,就是我们所说的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   第三个因就是〔于法无分别〕。生起于一切法无能所,没有能知的心和所知的法,没有能所的对立,没有能所的分别,这种智慧,于一切法无能所分别的智慧。   〔最上真智生〕这个时候,是现证一切人、法,无自性的胜义菩提心真正生起了。其实就是说这个时候,你是见道了,开悟了。   这三个因简单来说,“亲近正遍知”是教授胜,“善集福智聚”是修行胜,“于法无分别”是得果胜,所以称之为“最上真智生”。   诸法及众生 所作及佛体   于此四平等 故得欢喜胜   此偈就是讲在初地欢喜地成就了胜义菩提心。   为什么?因为初地具足四平等。   〔诸法及众生〕第一种平等是诸法平等,通达一切法无我,通达一切法无我以后,就没有凡夫的取舍心。有取舍就有轮回,你要去取净法、舍染法,那还是取舍,你还没有见道。   所以,我们能够明白神秀禅师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为什么说她不究竟?“时时勤拂拭”,为什么要拂拭呢?因为你要把染法消除,有染法和净法的对立,你哪里开悟了?所以说,有染法和净法的对立,你这个诸法就没有平等,你就有取有舍,就入轮回;不取不舍,就见性成佛道。所以能够证得染污、烦恼法和解脱法,这一切法都无我,心与法得平等。   第二种平等是众生平等,因为证得自他平等之故,心中于有情得平等。   〔所作及佛体〕第三种是所作平等,令他苦尽如自苦尽。有这种平等心,能够于自利、利他之中所作平等。但是,凡夫心不是,自己的事情很重要,人家的事情不重要,没有这种所作平等。   第四种是佛体平等,因为证得佛之法性与我之法性无二无别,法性无差别,法性一味,性无所作,所以说称为佛体平等。   〔由此四平等,故得欢喜胜。〕因为证得了四平等——诸法平等、众生平等、所作平等和佛体平等,所以“故得欢喜胜”。所以说能够得到欢喜增胜,能够在欢喜地之中得胜义菩提心。要明白“故得欢喜胜”最起码有两重意思:一个是欢喜增胜,法喜增胜;还有一个是在欢喜地得胜义菩提心。   生位及愿位 亦猛亦净依   余巧及余出 六胜复如是   此偈是讲发起胜义菩提心有六种殊胜:   〔生位及愿位〕第一种是生位胜,生为如来之子,他一生下来就是种性不同、种族不同。好像皇帝的这个太子,一生下来,他的种姓就不同,生下来就能够继承王位。同样的,发菩提心,他一生下来就是如来之子,生在佛的家族,能够将来绍佛位,能够成佛。   第二种是愿位胜,是指意乐、愿力广大。   〔亦猛亦净依〕第三是勇猛胜,是指能够精进勇猛地修行利他。   第四是净依胜,是增上心清净。   〔余巧及余出〕第五是余巧胜,能够善巧其余诸地。意思是说什么?通俗一点说,你在此地修,你就能够知道其他地的状况,其他地修的因、法和果你都知道,因、道、果你都知道。比方说,我现在在初地修,但是对于二地、三地的那些修行方法、修行次第、修行果位、修行证量我都知道,这个叫余巧胜。   第六是余出胜,就是能够定生于上地。就是说,你这一地修圆满了,肯定往上走,地地增进。   〔六胜复如是〕这是简单地先说这六种殊胜。   底下一个偈子就是广明六种殊胜。弥勒菩萨造颂很善巧,先由一个偈子全部归纳起来,把总义说出来,让我们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后来又分来开详细地解释。   生胜由四义 愿大有十种   勇猛恒不退 净依二利生   巧便进余地 出离善思惟   如此六道理 次第成六胜   这就是解释前面的六种殊胜。   〔生胜由四义〕第一种是生位胜,前面的第一种,一生下来就是为如来之子。生位胜怎么才能成就?由四义,他要四个条件。就是说,要生胜义菩提心,你要具备四个条件(四因)。胜义菩提心的四因是什么?   第一个条件是种子胜,是信解大乘佛法。   第二个条件是生母胜,要修习空性而能够有般若波罗蜜多之母。因为你修习了人空、法空,所以能够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成就胜义菩提心的母亲。   第三个条件是胎藏胜,是从止观双运、禅定所出生的。 因为前面的加行道位他已经有了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已经有了这四种禅定了。所以他初地入心的时候就能够在定之中以根本智、以正智来缘真谛境,他没有能取、所取,没有一切名言的相状,所以根本智只有见分,就没有相分;没有相分,所以就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所以他就证得生空、法空的真理。这样他就开悟了,他就见道了,把见惑断了。所以胎藏胜很重要,你要在定中才能够由正智去缘真谛境,由正智来显真如。   第四个条件是乳母胜,以大悲心为能作长养之乳母。这个小孩子生下来,还要找个乳母来给他喂奶,大悲心就是菩提心成长的奶。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上说:“众生如树根,佛菩萨如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智慧花果。”所以说,大悲心就好像水一样能够让树增长,不断地生长,能够开般若花,结佛陀果。   第二种是愿位胜。愿位胜展开来说,是要修十大愿王,十大愿王是指《十地经》里面所说的十大愿王。   〔愿大有十种〕第一是愿未来际于如来作供养承事。   第二是愿当圆满护持诸佛圣法。   第三是由住兜率之际乃至圆满涅槃之间,普现一切身。住兜率那已经是等觉菩萨,圆满涅槃是圆满成佛,这个之间普现一切身。   第四是善作一切菩萨行。   第五是令一切有情圆满成熟。   第六是清净示现于一切世间。   第七是圆满清净佛土。   第八是唯令入大乘故与一切菩萨愿行相同。   第九是一切清净菩萨行当成果义。当成果义就是说一切清净菩萨行皆得实现,当得成就。   第十是当圆满现证无上正等正觉。   这是愿位胜所说的修十大愿王。   〔勇猛恒不退〕第三种是勇猛胜。勇猛胜是于利他之难行苦行之中能行持,永不退转。   〔净依二利生〕第四种是净依胜。也就是增上意乐清净,增上意乐清净是要知自近菩提、知利他方便。即知道自己已经距离成佛很近了,所以非常喜悦,以这个喜悦心更加勇猛精进,更加有动力地去修持。然后知道利他的方便,因为已经是见道,当然见道以上在修道位之中,所以他知道甚深的利他方便之道,观察众生的根器,了知如何是得彼菩提之方便。   〔巧便进余地〕第五种是余巧胜,善巧了知。比方说,在初地就知道初地以外的二地等地之因、体、修法。   第六种是余出胜。就是知道出此地进入更上一地的智慧方便,了知后得智若无所取,那么则能取亦无。所以就能够一切都没有执著,连法执的种子也能够拔掉。所以有大智慧。〔出离善思惟,如此六道理,次第成六胜。〕   我们还是说一个简单的游戏。   湖南永州芝山有一个高山寺,湖南的同修都会知道。高山寺唐朝时候是叫做法华寺,法华寺旁边有一座绿天庵。唐朝时候,这位住持是一位僧人书法家怀素,怀素法师的狂草书法特别好。   有一天,另外一位书法家来拜访他,山东原平太守颜真卿,刚好路过,特地就到绿天庵来拜访怀素法师,大家一起来切磋一下书法艺术。怀素擅长狂草,颜真卿就擅长正楷(颜体)。怀素就首先写了上联:“白蟒过江头顶一轮明月。”   颜真卿马上就知道,这既是对联又是谜语,看他对不对得上。颜真卿比较博学多才,他马上就对出下联来:“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这时候,怀素法师的侍者上来添茶水,怀素就考他一下,指着刚刚写好的对联的就问他:“你知不知道上联和下联分别是指什么?上联和下联都是说一件物品,你知道吗?这个侍者也是比较有智慧,略一思考,马上就答出来了。颜真卿很称赞他说:“名师出高徒,恭喜,恭喜。”   我们看看,上联“白蟒过江头顶一轮明月”是指什么?很简单,是油灯。“白蟒”是指灯芯,白色的一条棉线、棉绳。“过江”是吸这个灯油,上面的亮光当然就是一轮明月,所以是一盏灯。   下联“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是杆秤。那条乌黑色的杆子是秤杆,像“乌龙”一样。多少斤、多少斤那个刻度是“金星”。   二十二喻显菩提心   底下就是由广大比喻而显菩提心,讲了二十二个比喻来显菩提心。   如地如净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宝箧 如海如金刚   如山如药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乐 如王如库仓   如道如车乘 如泉如喜声   如流亦如云 发心譬如是   这里面总共有二十二个譬喻,这二十二个譬喻就把我们最初发菩提心,一直到圆满成佛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包含在其中。   首先是〔如地如净金〕。第一个譬喻是:譬如大地为一切草木之所依,譬如大地为万物生长之所依,同样的,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生长的根源,所以说,与向往佛果相应的发菩提心是诸善法生长之源,所以如地。如地,是指菩提心从资粮道位,乃至于一直到无学道位之间,成佛之间一切功德所依处,所以叫做如地。   第二个譬喻是:譬如纯净的黄金不退坏、不变质。同样的,发菩提心利益有情不转变,利益有情不动摇。那么与意志、与意乐相应的发菩提心是永不退转,好像黄金一样。   比方说,发菩提心秘授仪轨,首先是要修皈依发心,“修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就是:“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首先是要串修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再来修发菩提心。这是宗喀巴大师的教法非常特别、非常殊胜的一个地方,就是说,你任修一座法,就圆满地修了整体的佛法。在修菩提心的时候,前面的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也要略修。   首先要思惟:我们得到这个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难得到什么程度?经上有很多比方,好像盲龟值遇浮木孔。一只大乌龟在海里面漂流,眼睛是盲的;一块朽木也在海里面漂,中间有一个洞,盲龟一百年从海里面露出头来一次,刚好要穿到朽木的洞里面穿出来,这个概率是微乎其微;所以说,我们得人身也是非常难得的。好像你拿起一把黄豆撒在墙上,要有一粒或者两粒留在墙上,这个很难得。   我们得人身也是如此难得,尤其是要得到八暇十满,更难得了。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啊!所以如此难得的人身,如果能够久住于世间那也好,但是很可惜,都是无常的。必定会要死亡。并且死无定期,死的时候,财物也没有作用,妻子也没有作用,乃至于我们这个身体都要舍弃掉。死亡的时候,真正能够利益我们的唯有正法,所以我们要修发菩提心的教授。   反过来我们还要思考一下:如果现在我不马上修正法,这个身体一失去,我们受生不外乎是善、恶二趣之中,如果修的善法比较多,能够生善道那倒也好,但是很可惜,我们反省一下平时的起心动念,五十一个心所法中,善心所只有十一种,往往都是恶多善少。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说,此生命尽堕三恶道。堕三恶道的时候,你看,我们世间一点点火星溅在手上都是非常痛,难以忍受,何况是地狱的猛火。三恶道之中一旦堕入,何能忍受这种极苦呢?所以我们要真正地、痛切地发心皈依三宝。   还要依业果来如理取舍。依业果如理取舍而行,能够勤修善法,将来能够得人天的增上善果。但是这还不足,想想我现在已经生在善道之中,已经得人身,但是八苦交煎: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甚至于说凡今所遇无不是苦,乃至于即使我们能够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也不离苦之自性,而且最终也会堕落到三途里面。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求解脱,所以就进入到共中士道的修行。   我们要依戒、定、慧增上三学,修四谛十二因缘,可以超出分段生死。但是还是不够,因为一切众生在无量的六道轮回之中,都曾经有机会做过我的父母。并且不单单是做一次,肯定还做过好多次。所以说一切众生都曾经为我的父母,都沉沦在苦海里面,那我只顾自己跳出去,这当然是不对的。所以要发菩提心。   要发菩提心的时候,首先第一步,我们要修平等舍。   应该是观修自己头顶上有释迦牟尼佛,加持我心相续,能够对于一切有情都有平等舍。对于我们平时交往之中,因为比较亲密而生爱,因为冤仇而生的嗔恨心,因为中庸而漠不关心;这三种心,不管是贪恋的心也好,嗔恨的心也好,漠不关心也好,这三心我愿都能够消除,安住于平等舍之中;加持我能够令一切有情众生也都能够除掉这三种心,安住于平等舍之中。   第二步就应该是要能够修知母。知道一切有情不单单是曾经在过去做过我的母亲,而且多次地做过我的母亲,对我有极大的恩德。   第三步就应该要修念恩。   过去无量生的这种恩德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凡夫。现在,今生今世的母亲的恩德可以知道,可以观修。所以应该是先想自己的母亲在自己的面前,然后思惟母亲从十月怀胎开始,对自己的种种的养育之恩。   十月怀胎的时候母亲一饮一食、一坐一卧都是为胎儿着想。对胎儿成长有利的,自己就算是不喜欢吃,也会勉强自己吃下去;对胎儿不利的,自己想吃也不吃。如果不是母亲这样精心地照料,我们恐怕早就胎死腹中了,哪里能够得到这个暇满的人身?能够闻佛法呢?所以对于我们有极大的恩德。   并且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好像一条无知的肉虫一样,根本不可能自己生存,完全依赖于母亲的温暖养育。母亲的心时时刻刻都会系属在儿女的身上,儿女一哭一笑,母亲也随之一忧一喜。尤其是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母亲惶惶不安,求医求药,至心护理,通宵达旦地抱着儿女。当我们不食不语的时候,母亲更是忧心如焚,恨不能以身代替。   当我们学讲话、学走路的时候,每一样都是要依赖母亲昼夜的教导和扶持。并且当我们长大上学以后,母亲更是费尽心机地既为我们的学业担忧,又对我们的成长焦虑。并且在遇到任何危险困难的时候,母亲都会奋不顾身地来保护我们。   2005年2月18日,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辆卧铺公交车由昆明开往泸州,路途上给货车撞翻掉了,死了15人,19人受伤。伤者之中最重的是一位母亲,昏迷不醒。受伤最轻的,也是年龄最小的,就是这位母亲抱在怀里面的一个女婴。女婴刚刚满一岁,送到医院的时候,婴儿一直哭、一直哭,哭了两个小时,饿了。躺在病床上的这位母亲身受重伤,生命垂危。她一直是昏迷的,虽然是不能够动弹,更加不能够说话,但是母亲的天性使她能够感应到女儿的这种饥饿,所以眼角就流出泪来。   护士看到以后,就把那个头上还插着输液管(因为她的女儿也在做输液)的婴儿抱到母亲的身边来,女婴马上就迫不及待地把小嘴伸到母亲的怀里面去吸奶。这位母亲虽然昏迷不醒,但是脸上的表情是非常焦急、非常焦虑的,而且眼角流泪的。但是女儿一去吸奶,昏迷不醒的母亲,表情马上就变得非常安详。   那么身受重伤,仍然忍着剧痛给女儿喂奶的伟大的母亲,她这种表情,以及那个饥饿的小孩子得到满足,但是对周围异样的气氛充满疑惑的眼神,就使所有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黯然泪下。   这样地来深入地念恩,思惟母亲的恩德。   更进一步的是:观想父亲也像母亲一样慈爱过我们,慈爱著我们。乃至于所有的亲人眷属,乃至于冤仇,乃至于一切无缘的众生,都曾经在过去生之中做过我们的父母。像我今生今世的父母一样地关心和爱护过我们,不差分毫。但是如今,母亲和一切众生在生老病死之中沉沦,犹如一头眼睛盲的大象,没有方向感,正冲向悬崖边,向悬崖边上狂奔。那么,为人儿女者,我们怎么可以坐视不救呢?   一切的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们有深重的恩德。这些无量的恩人堕在轮回的大海之中,在轮回的漩窝之中。如果我们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抛弃他们,只顾自己去求法、求解脱,就好像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等等最亲近的亲人,被大海的漩窝卷走,在大海之中非常害怕地哭叫,即将沉没,而这个做儿子的,自己却在岸边上,无动于衷地只顾自己玩乐。世上哪里有比这更无耻的行为呢?   所以这样思惟的时候,能够真正地生起救拔一切慈母众生,我们责无旁贷,这样的念恩的心。   第四步是要修怎么报恩。   怎样才能够报父母的深恩呢?我们如果是用衣食、财物这些供给父母,只能够满足他们暂时的需求,所以最上等的报恩应该是帮助他们超出生死轮回。所以我们要能够帮助他们拔苦与乐。   第五步就是要修悲心拔苦,第六步是慈心与乐。   愿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都能够得安乐,并且具足招感快乐的因。   愿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都能够摆脱痛苦,并且消除招感痛苦的因。   愿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都能够永具无苦之法乐,实现智慧力的自由穿透。   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修平等舍,具足四平等、诸法平等,证得染污法、解脱法,一切法无我,不取不舍,见性成佛道。证得众生平等、自他平等,所以对一切有情都有平等心。然后所作平等、佛体平等,这样地来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第七步就应该是修增上心。   使一切慈母众生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的重任就落在我的肩上,我要努力地完成这项使命。但是现在我真的有这个能力吗?目前不要说一切有情众生了,恐怕是连一位众生我也没有能力去真正地利益和帮助他。那么谁真正有这个大能力呢?虽然声闻、缘觉、菩萨也有能力能够利益众生,但是都不圆满,唯有佛陀是无与伦比的,佛身所出的一一的光明都能够成熟和解脱无量的众生。所以我们要发愿成佛。   进入到第八步发菩提心。进一步地修自他交换,当然秘授仪轨之中有菩提心成就印和相应的一些观修。   我们现在其实已经具足成佛的条件了,得到了八有暇、十圆满的殊胜的人身,又遇到了圣教心要的总集《大乘经庄严论》。如果现在还不去修,将来肯定不会有比这更好、更殊胜的人身,也难以遇到比这个更好的修法了。所以要能够持续地修发菩提心,并且在生活之中实践。那么,能够如此地去修持利益有情之心不退、不杂,那就是菩提心如净金,如清净的黄金。   〔如月如增火〕如月,是第三个比喻,与增上心相应的菩提心,用此菩提心来修六度,就如上弦的新月一样,能够让善法渐渐地增上、增长。   第四个比喻是如增火,与加行相应修菩提心就好像添加柴火,而令火更加猛烈、更加炽然地、炽盛地燃烧。同样的,我们在加行道位之中,一直精进地修菩提心,就好像增火一样,让我们的智慧更猛烈,定慧等持,然后就能够进一步地到见道位这个刹那中,断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的种子,烧掉烦恼而见道,断见惑。   〔如藏如宝箧,如海如金刚,如山如药王,〕这里面其实就是指修与六度相应的菩提心。   第五个比喻是菩提心相应于布施波罗蜜,如大宝藏:以诸受用令诸有情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希求、财物等等,从菩提心的大宝藏之中,都能够满足他们,并且无穷无尽。   第六个比喻是菩提心相应于戒,持戒度,就如宝箧,箧就是箱子。好像一个大宝的箱子,是大宝的生处,也或者说是好像一个宝石的矿藏,是能够开采出珍宝来。这是指与持戒度相应,一切功德依戒而出生。世亲菩萨说:“万物生长依于地,一切功德依于戒。”   第七个比喻是菩提心相应于忍辱波罗蜜,就如海。如住甚深不动之大海,一切的违逆境界都能够心如如不动,能够成就忍辱度。   第八个比喻是菩提心与精进度相应,如金刚。一切的懈怠所不能摧毁,勇猛坚牢,不可破坏。   第九个比喻是菩提心相应于禅定度,就如山,如大山,一切的散乱不能动摇。   第十个比喻是菩提心相应于般若度,就如药王,药王能够治一切病。有一种药王树,你随便剥一片树皮也好,摘一片树叶也好,那么,一切的恶病都能够治愈。菩提心也犹如药王树一样,能够治疗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的这些病苦。这是指般若度大智慧——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能够让我们证入无我之道,能够止息二障之病。   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这里面就有十种了。   一、二、三是指资粮道,一如大地,二如黄金,三如新月,即上弦月,这三种发心是属于资粮道。第四是如增火,好像大火,能够烧毁见性的障碍,这是属于加行道。   但是这里面要注意,这二十二个比喻里面没有与见道位相应的,为什么?因为见道的时间非常短,并且是属于初地的入心,所以没有单列出来。   第五如宝藏,第六如宝箧,第七如大海,第八如金刚,第九如大山,第十如药王。这些就是与六度相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度,与六度相应的菩提心用这六个比喻来形容。   〔如友如如意,如日如美乐,〕第十一种比喻是如友:就是与方便度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产生应机利众的方便善巧法,所以就比作良师益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所以这个益友,很方便让我们把握住法的精要、精髓,是与方便度相应的发心。   第十二种比喻是如如意:这是与愿度,愿波罗蜜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使利众之愿如愿以偿。好像如意宝、摩尼宝一样,所以比作如意宝。   第十三种比喻是如日:与力度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使救度的对象受益,根器成熟。所以比作照射万物,促进生长的阳光,所以说如日菩提心。   第十四种比喻是如美乐:好像美妙的音乐一样,这是指与慧度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使慧力圆满,以美妙动人的法音,启迪众生的心灵,所以比作音乐。   我们归纳起来看:从第五的如宝藏,一直到第十四的如美乐这十种发心,都是属于初地到十地的菩提心修法,都是指修道位。   〔如王如库仓,如道如车乘,如泉如喜声,〕第十五种比喻是如帝王:与神通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发挥更大的利众作用,就比作掌握大权的帝王,这是如帝王菩提心。   第十六种比喻是如库仓:与福德智慧圆满相应的发菩提心,具备无量的功德,所以比喻作宝库。   第十七种比喻是如道: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使人直达佛地,所以比作阳光大道,比作坦途,康庄大道。   第十八种比喻是如车乘:与悲智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使人不堕世俗和寂灭两边,不取不舍,顺达佛地,所以比喻作车船,不会堕到世俗和寂灭这两边。   第十九种比喻是如泉:好像涌泉一样,好像泉眼一样不断地有泉水冒出来。这是指与记忆力和辩才殊胜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使人广记善法,辩说无碍、辩才无碍、说法无碍,所以比喻作喷泉。   第十五种到第十九种总共五种的比喻,是比喻发菩提心都是属于十地的殊胜道。“如喜声”,“如流亦如云”,这后三种是比喻佛地的菩提心成就。   第二十种比喻是如喜声:与说法盛会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使众生享用法乐,法喜无量,所以比喻为如喜声。   〔如流亦如云〕第二十一种比喻是如河流:与自性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究竟圆满地显发究竟的无生法忍,自然而流,不须作意,无为任运成,所以说如河流。   第二十二种比喻是如大云:与法身相应的发菩提心,能够使我们在圆满的佛地身居三界之外,化现无数的应化身,八相成道,教化众生,度众不息;好像大云能够普降甘露法雨,令众生得利益,度众不息。   所以二十到二十二这三种发心是属于佛地,无学道位。佛地的发菩提心是无意识的无为发心,是一个惯性作用,是学道阶段的愿力和菩提心的惯性作用,行菩萨道的惯性作用。所以他能够一直无穷无尽地度众不息,无为任运成。   从这二十二种比喻,就可以见到发菩提心是从我们最初发心入道,一直到圆满成佛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所以说菩提心的修法是大乘的命脉之法。   〔发心譬如是〕发菩提心用这二十二个譬喻来显发她的殊胜和她的修法。   思利及得方 解义亦证实   如是四时乐 趣寂则便舍   此偈的主题是说未发菩提心的过失。我们要知道菩萨发了菩提心有四种乐。   〔思利及得方〕第一种是思利乐,是指能够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思惟利他之乐。   第二种乐是得方乐,是能够以四摄法来利他,作为利他的方便,所得到的快乐。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都是方便善巧地接引众生,然后利益教化他。   〔解义亦证实〕第三种是解义乐,能够真正地通达相应于大乘经藏之中的如来大密意,等等法义,能够得到法义以后的这种快乐、法乐。   第四种是证实乐,是能够证得一切空性,这样的法空智慧,得到成就无我之乐。如果是舍弃能生四种乐的菩提心,那么就会要当生众苦,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就算是你在修行道上去起精进心,但是你没有菩提心的话,也最多只能够趋向于声闻、缘觉的寂灭。如果证了声闻、缘觉果位以后,你要再去回小向大就很难了。所以说,〔如是四时乐,趣寂则便舍。〕   今天学到此地,大家一起回向。   第六讲   众人恭敬遍荣誉,财物量如多闻天,   然知世妙无实义,无有骄傲佛子行。   若未降伏自嗔心,外敌虽伏又增盛,   故以慈悲之心军,调伏自心佛子行。   一切妙欲如盐水,如何享受贪越增,   于何能生贪心物,顿时舍弃佛子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无著菩萨!世亲菩萨!   南无《大乘经庄严论 》!   诸位善知识:   首先,请大家保持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能够迅速地断我执、断法执而证得无上的菩提佛果,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到第六次的《大乘经庄严论》的学习。   昨天讲到了《发心品第五》,讲到了弥勒菩萨用二十二个比喻来赞叹菩提心,来开示菩提心的修证次第。   我们翻开经本继续学。   最初发大心 善护无边恶   善增悲增故 乐喜苦亦喜   这其实是开示我们实修的窍诀。   〔最初发大心,善护无边恶,〕最初的时候,菩萨发起大菩提心,就有了殊胜的功德,能够善护自心,能够在一切境、一切缘之中,都不造恶业。   善护,善护自心。无边,在无量无边的一切境界之中,一切人与人的交往之中,都能够不造恶业。   在《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上面,有一个修心的窍诀说:“境毒善各三。”也就是说凡夫众生,无论遇到什么环境,总是在起贪嗔痴。在顺境的时候,他容易起贪心,所以就造了堕饿鬼道的业因;在逆境的时候,容易起嗔心,所以就累积了容易堕地狱的业因;在不苦不乐的中庸境的时候,他容易迷迷糊糊,这样是愚痴烦恼,所以容易造下堕畜生道的业因。其实没有闻佛法,没有懂得修心,是时时刻刻都在累积堕三恶道的因。   而发菩提心的人,他遇到这三种境界的时候,乃至于内心之中已经刚开始起贪、嗔、痴三毒的时候,马上都能够违缘转道用,马上都能够把这些贪、嗔、痴三毒都转为善法。所以说,菩提心非常珍贵,发了菩提心的人是非常珍贵。   好像普通的鸟,如果吃了毒药,它会死掉。但是孔雀吃毒药以后,不但不会死,身体会更加强壮,而且羽毛更加艳丽。同样的,凡夫众生在六道之中轮转,遇到一切境界,他都是死路一条,都是造恶业,都是堕三恶道的因。无论是顺境、逆境和中庸境,他都在造贪嗔痴。但是发了菩提心,遇到三毒的时候,能够转为道用,能够将它转化为三善,也就是无贪善、无嗔善和无痴善。所以菩萨能够永不堕三恶道中。   我们遇到违缘逆境的时候,比方说,病痛打击我们,他人批评我们,冤家攻击我们,以至于情绪低落,无心修行,这个时候要能够善用此窍诀,“境毒善各三”。要思惟这些违缘逆境之事,发生在我的身上,同样的,这个世界上,这个法界之中,也会有很多的人像我这样遭遇这些痛苦。遭遇这些痛苦的时候,他也会起嗔恨的烦恼心。这时候,我已经知道了嗔恨心会招感地狱的苦报,所以我要发菩提心,我要愿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有情众生的嗔烦恼都吸到我身上来,我独立承当。并且想,这些同样有嗔恨烦恼的一切有情众生,他们的嗔烦恼都消除,都清净了,都转成了无嗔的善法。   同样的,在顺境的时候,如果我们生起贪心来,也应该如此地转变为无贪善;在中庸境界,生起痴烦恼的时候,也应该如此地修成无痴善。所以说能够善护其心。   〔善增悲增故,乐喜苦亦喜。〕菩萨因为能够恒修善法,利乐有情之故,所以他恒常招感乐果,这是善增乐喜。菩萨由于具有大悲心的缘故,所以为利他而受苦也欣喜,所以一切时、一切处之中,对于一切利他的难行苦行,都能够不退怯。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在一切境界之中,无论乐境、苦境、中庸境,去修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说:   暇满身如摩尼宝,多生累劫难一遇,   今得此身闻正法,获大利益宜修学。   我们得到八暇十满的人身比摩尼宝还要珍贵啊!多生累劫之中,非常难得遭遇一次啊!所以,我们不要用她去求那些世间的快乐,因为世间的苦也好,乐也好,不单单是不能够断除我们的生死烦恼,反而会令我们的生死烦恼更加炽盛。凡夫众生一直都在迷真逐妄、攀缘外境,追逐欲望的满足,认为欲望的满足就是乐。其实只是苦苦而已,都是跟解脱之道背道而驰,堕落得更深啊!   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之中说:我们随逐欲望,希望得到满足,然而随逐欲望,只会导致不满足。然后,就会使我们一直遭受六道轮回的苦,所以说贪著于今生的这种欲望是我们最严重的病。   因此,我们能够明了这一点以后,要用世俗菩提心来修,在一切境缘之中修。要知道,一切的得乐或者息苦,都必须要在自心之内来下功夫。我们的工作室就是在我们的内心,我们用如法的修心来跟时间赛跑。愿三宝加被我们,在我们心得自在以前我们还有寿命,这样的话,我们就有机会在此生此世超出轮回。   并且我们要透过世俗菩提心的修法,来消除招感苦难的心念和学习正确的思惟方式。其实,我们可以知道,招感一切痛苦和灾难的心念是什么?我执。   《修心七义论》上说:“众过归于一”。一切的过患都归罪于我爱执。因为一切的苦都以恶业、以不善业为因,而不善业以烦恼为因,而烦恼的根本就是我爱执。我爱执无始劫以来,一直盘踞在我们的心中,它手持见惑这种凶器斩断我们的一切善根。我们增上人天的安乐和究竟的解脱安乐之果,都被我爱执屠杀殆尽了。我爱执又好像一个大强盗一样,它用贪、嗔、痴三毒的袋子盗走了我们的七圣财——“信戒施闻有惭愧、智慧财为七圣财”,都被我爱执偷走了。   所以,其实我们只有一个不共的仇敌,就是我爱执,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和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所以,根本之道是:息心就是息灾,而息心的方法最殊胜的应该就是菩提心的修法。对于我们来说,没有真正开悟,胜义菩提心其实是修不了的,应该要主修的是世俗菩提心。也就是说在一切境缘之中都把这个我执转过来。   比方说,我自己顺利的时候,容易起贪心,我一察觉到这个贪心,就要跟我这个贪心对着干——我就把一切众生的这种贪心和这种贪心要招感的苦难,我都吸过来,我愿代众生受这种苦报,然后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转成无贪的善根,这叫无贪善。   嗔恨境的时候,也是如此;愚痴境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样地在一切时、一切处来修。   但是,其实凡夫众生这种我执习气是非常强烈的,老是自以为是。   有个笑话说:有个大公司,董事长去巡视仓库,他就发现有一个工人坐在地上看连环画。董事长平时最恨工人在工作时间偷懒,他就走过去问这个人:“你一个月赚多少钱?”那个人就说:“一千块。”董事长马上就叫旁边的秘书拿一千块钱给他,突然大叫:“拿了钱给我滚。”   这个人走了以后,董事长就问仓库的主管:“刚刚那个工人是谁介绍来的?”主管回答:“那是其他公司派过来送货的。”你看这个人是不是自以为是。   所以说,我们这个我执随时随地都会出现,随时都是自以为是的。   所以,我们转我爱执为他爱执的最殊胜的方法就是发菩提心。我们在苦、乐境之中修世俗菩提心的方法是“境毒善各三”。我们要能够在一切时、一切处之中降伏自心。可以说,如果我们一天不修菩提心,这一天就白白浪费了。因为菩提心是大乘命脉之法,有了菩提心,一切法都能够转变为成佛的资粮,乃至于平时没有什么意义的吃饭、喝水,都能够成为成佛的资粮。为什么?因为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来做这些事情的。   我们在一切境界之中修胜义菩提心的窍诀,在《修心七义论》之中也有:   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   对治自然解,中间修幻化。   “思诸法如梦”:首先是把对于外境的实执要转化。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告诉我们:物质的存在只是人们的错觉,我们认为它是实有的,但是其实它只是一种错觉而已。这个世界除了能量之外,没有一物可得;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物质,也只是能量的高度密集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这个质能互变,小小的一公克的质量就能够产生巨无霸的能量,并且从原子本身的结构来讲,也只是雾状的,根本没有实体的。   第二句窍诀是“观心性无生”:我们已经断除了对外境的实执,那我们的心也是无生的。我们想想:我们念头从哪里来?又灭到哪里去了?其实它没有来处,也没有灭处。   窍诀上说:“乱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你在一切境界之中如何去修心?你可以观四身。哪四身?即法身、报身、化身、自性身。就说念头吧,我们每一个念头,你都可以去观察,可以去思惟:它从哪里来?又灭到哪里去了?来也没有来处,去也没有去处。因为一切法没有来处,无所生,所以无生就是无生法身。无所生故,也无所灭,就是无灭报身。因为无生无灭,中间同样也是无住,这个就是无住化身。法身、报身、化身,自体都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这个就是自性身。所以说“乱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   这样的话,一切的分别执著我们就都能够舍弃,我们的心就能够安住在无分别智之中。   第三句窍诀是“对治自然解”:如果这个时候你的心还在想,身心都是空性的,这还是一个对治,你这个对治的念头还是一个妄念。要知道,连这个对治的法门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说不可以执著,这样叫做对治自然解,安住在无分别中。   第四句窍诀是“中间修幻化”:前面的三句都是座上修,也就是“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自然解。”座下就是“中间修幻化”。不管你是出定,还是入定,其实一切法门都要在幻化中间去修,才最容易相应,才能够真正地产生巨大的解脱的能量。   我们已经学过了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在讲到《神通品》的时候,我们还会更细地讲五眼六通成就的原理。要知道这样的话,我们一切都在幻变三摩地之中去修。   爱他过自爱,忘己利众生。   不为自憎他,岂作不善业。   如果有人问:发菩提心的人被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会不会动摇?他会不会有报仇的念头?此偈就回答这个问题:菩萨爱众生过于爱自己,因为转我爱执为他爱执,所以被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会起嗔恨心。为什么?因为菩萨乃至于能够舍头目髓脑来利益众生,当然不会因为要保护自己而去损害、伤害他人。并且菩萨誓愿代一切众生受无量苦,把自己的三世善根都回向给众生,让他们得解脱啊!当然就不会因为被他人伤害而造不善业。《佛子行三十七颂》作者土美仁波切,有一个很详细的阐发。   我们要真正地成就菩提心,第一个是一定要求取菩提心修法的马车,七因果、自他换,这个马车要求取。修好这个马车,有基础了,还应该要求菩提心秘授仪轨的修法,菩提心成就印等等。   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多闻思一些与菩提心相关的教典。比方说,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都是用窍诀的方式来归纳修心的方法。还有《佛子行三十七颂》,是土美仁波切的教导。还有包括《修心七义论》,每一句都有实修的方法。阿底峡尊者当年飘洋过海十三年,去求菩提心的修法,在金洲大师那边所求到的就是《修心七义论》。还有就是朗日塘巴尊者的《修心八颂》,那是很精要、很精粹的。如果要乐广的同学还可以学一下《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这样去如法地实修。   可以说,如果是没有真正地达到菩提心的合格证量,你修其他的法门要成就都很困难。当然,我们也要掌握窍诀,你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之中,如果你懂得很多的窍诀法,你的能量足够了,生物原子能足够了,这个身体不会给你作障碍,当然心的这种智慧明点,这种智慧力会增长。所以也比较容易修得相应。   《佛子行三十七颂》上面有说到“违缘转道用”,就讲到了将不欲意的四法转为道用。还讲到了在顺逆二境之中如何转为道用等等。   谁以大欲图财物,一切夺或令人夺,   乃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   如果一个人以大贪欲心,把我的衣服、食物这些资生的财物统统都抢走了,或者偷去了,或者教唆别人这样地对待我,我应该怎么修?我应该是不但不生嗔恨心,不报仇,反而要把自己能够得受用的三世善根全部回向给他。这种菩萨行为当然非常高尚了。   我们就可以比较一下,我们的心行跟菩提心有多大的差距。有些人的东西给人家偷去了,简直恨不得马上杀掉这个小偷,我们这个心相差得太远了。   有一位禅师在深山里面苦修,自己住一个茅棚。有一天,在打坐的时候,忽然之间就有一个小偷进来了,到处翻东西。这位禅师就跟他说:“这个房子里面,白天我都找不到东西,晚上你会找到吗?”小偷就不甘心。禅师很慈悲,没有其它东西给他,不能够让他空手走一趟,怎么办?把穿的唯一的一件衣服取下来给他。“这件衣服给你吧。”小偷拿了这件衣服就慌慌张张走了。禅师说:“不要那么慌,你帮我把门带上。”这个小偷就走了。   等了一下,禅师走出外面来打坐。月亮很好,禅师说:“哎呀,这个可怜的人,我希望能够把这一轮明月送给他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禅师打开门的时侯,发现那一件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就放在门槛上。于是就说:“哦,这个人收到我给他这轮明月了,内心之中智慧的明月开启出来了。”   第二是要能够转痛苦为道用。   吾虽无有少罪过,何人若断吾之头,   然以悲心于诸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我虽然没有什么过失,但是,突然之间会有人无缘无故对我生大嗔恨心,制造各种各样的违缘,甚至于要砍掉我的头。那怎么办?发了菩提心的人,不会对他生嗔恨心,而且以大悲心愿代他受一切罪、受一切过。这种心行是非常伟大,一般的凡夫做不到。   我们平时有一句讲人生修养的话,叫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得到吗?做不到的。凡夫众生的心是轮回的,他的这个心形成一个固定的心智模式,他就被这个模式卡住了。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他如果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话,他对待人不会宽容的,他往往会非常苛刻。从古到今,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了。   明朝时候,海南岛出了一位清官海瑞,历史上海瑞罢官数次大家都知道。海瑞非常清净廉洁,是真正的清官,任何人送给他任何小的东西,他都不要的。以清廉著称。而且他对自己也要求很严格,他一年只买一次肉吃,就是他母亲生日那一天。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周围的人要求也就很严格了,甚至于达到一种苛刻——对自己的同事,对自己周围的人,所以周围人都很怕他。在家里面对自己的妻子女儿,要求也是很严格。   史书上记载有一件事情:他女儿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的男仆,看这个小孩子很可爱,就递了一个饼子给这个女孩子。海瑞知道了,大发雷霆,说这个女儿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这条礼法。然后说:“除非你不吃东西了,不然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搞得这个五岁的小女孩哭哭啼啼,也不敢吃东西,七天都没有吃东西,饿死掉了。   所以说,凡夫众生是这样的,你要说是“严于律己”,他就会“严以待人”,他对人家都会很苛刻的。你看多以后就知道。不管你学佛不学佛,起码来说,首先是对自己要宽容,才能够对众生有一个包容的心。   但是,作为佛弟子来说,所谓对自己宽容,不是说你随便怎么样都行,不可以,不是这样的。而是说,当然我们要持戒,当然我们要精进修行,但是你要懂得善巧,不是说你一味地劳苦身体就可以了,不是这样的。如果有些人修行,他一味蛮干,身体也搞得很差,然后自己也很执著。这样就搞错了,不是这样的。   修行是在于心上下功夫,我们要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执著消掉,要对治这个我执,要证悟无我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修行,这是最基础的。在这么一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进一步地去修世俗菩提心。   第三是将诽谤转为道用。   何人百般诽谤吾,虽已传遍三千界,   吾犹深怀仁慈心,赞叹他德佛子行。   诽谤我的人,哪怕他到处说、到处讲,传遍了三千大千世界,我都不恨他,我还会深怀仁慈心,称赞他的德行。   第四种是将挖苦转为道用。   何人于聚众人处,揭发吾过说粗语,   于彼还生善师想,恭敬其是佛子行。   有人挖苦我呢,我就想着他是我的善知识。   观法如知幻 观生如入苑   若成若不成 惑苦皆无怖   如果有人进一步追问:虽然不损害他人,但是,自己如果很顺利的时候,圆满兴盛的时候,发了菩提心的人会不会生起贡高我慢的心来?退失掉那个发心呢?在他遇到违缘障碍,中落衰败的时候,会不会因为痛苦而退失发菩提心呢?此偈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这个偈子,堪布索达吉有一个翻译是更好懂:   诸法知如幻,投生观花园,   兴盛衰败时,不畏烦恼苦。   意思是一样的,这个译笔更通俗。〔观法如知幻〕发菩提心的菩萨观一切圆满兴盛之法,犹如魔术师的幻术一样,毫无真实,所以不会去生起贡高我慢之心,不会被世间的富贵所迷惑而退失菩提心,所以没有退发心的怖畏。这个惑无怖就是说,遇到乐境的时候他被迷惑了,所以他有退发心的怖畏。这个苦无怖就是说,他遇到逆境的时候不会因为痛苦而退心。   同样的,菩萨遇到衰败逆境的时候,甚至遇到断命之难的时候,也不会退心。   〔观生如入苑〕就是说菩萨观投生,就好像进入到园林、花苑去赏花一样地自在欢喜。因为凡夫由实执而深感痛苦。菩萨已经成就了胜义菩提心,能够自在地利生,所以衰败之际他不会觉得痛苦。   痛苦和快乐其实是内心的感受而已,不是因为外在的事物引起你的痛苦和快乐,而是因为你对事物的观念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快乐或者痛苦。所以这个很重要,你要能够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痛苦了。你不要认为说,没有这个东西,你就会痛苦,不是这样的。很多人没有这个东西,照样不痛苦,照样很快乐。   所以说,外在的事物是中立的,而你对这个事物的观念导致了你的痛苦或者快乐。菩萨已经转变了自己的心,哪里会有痛苦呢?所以他能够自在利生,他不会产生痛苦,更加不会去退失菩提心,没有引生退心的怖畏。   土美仁波切就有说到胜义菩提心的学处,因为这里面讲的都是胜义菩提心,都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修菩提心的方法。土美仁波切说到:胜义菩提心的学处,一个是入定的时候,观修离戏、无执。第二个是出定的时候,就是在座下的时候,已经出定了,他遇到贪嗔的境界的时候,能够修远离实执。   一切现象唯自心,心性本为离边戏,   领悟彼诸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   一切所显的现象,唯是自心的幻化,唯是自心的投影。而心的本体,是远离八边戏论,也就是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的。这个八不中道,就是我们心性的体、相、用的修法。领悟远离能取心和所取境这个二取的体相,所以就能够心不作意,无功用行,这是大乘佛子的密行,所以说“不作意是佛子行”。   底下就是讲座下的时候,遇到贪嗔境界而修的。   会遇悦意之境时,当视犹如夏时虹,   虽然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欲佛子行。   遇到一些很悦意的、很快乐的、很容易生贪心的境界的时候,要破掉实执。兴盛的时候不要去起贡高我慢心,要不执著、不骄傲,要知道,世间的这一切富贵荣华就好像天上的彩虹一样,无有实义。   诸苦如同梦子死,实执幻象极劳累,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景佛子行。   下一个偈颂是:   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   如是有四事,悲者非余乘。   有人问:菩萨会不会因为修菩萨行非常漫长而退转,去求声闻缘觉之乐,退失菩提心呢?此偈就回答说:发菩提心的菩萨,因为有四种不共于声闻、缘觉乘的殊胜功德,所以他不会退转。   〔自严及自食〕第一种功德是自严,菩萨以自功德而为庄严。我们前面讲过了菩提心的十种功德:能够入大乘之门,能够得佛子之名,生在佛的家族里面,能够映蔽声闻缘觉的功德等等,以这些功德来作庄严。   第二种功德是自食,以利他欢喜而为自食。意思就是说,以利他的欢喜心,这种喜悦心,作为滋养自己法身慧命的食物,让自己的法身慧命更广大地开显出来,于有情作利益之喜筵。   〔园地与戏喜〕第三种功德是园地,就是以随心所欲利他皆得圆满。因为菩萨已经破法执,所以能够一切自在,他的性德圆满显露出来,就好像园地里面百卉争妍一样,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都能够争相盛开。同样的,我们自性之中含藏的无量宝藏都能够显发出来,也会好像园地里面的百花一样。   第四种功德是戏喜,以供养诸佛和令诸有情成熟的这些善巧、神通变化而为游戏,而作为戏喜。   〔如是有四事,悲者非余乘。〕这四种不共的殊胜功德,是发了菩提心的大悲菩萨所具有的,不是其他的声闻、缘觉乘的修行人所能够成就的,所以菩萨决定不会退转菩提心。   极勤利众生,大悲为性故,   无间如乐处,岂怖有诸苦。   如果有人进一步追问说:菩萨不畏利他之痛苦,你到底有什么理由能够证明这一点呢?此偈就回答这个问题。   菩萨〔极勤利众生〕,因为菩萨是以大悲为体的,虽然堕到阿鼻地狱、无间地狱里面,他也仍然好像游乐处一样,好像在快乐的地方游戏一样。所以轮回之中,其它地方的痛苦,菩萨当然就更不会畏惧了。   《修心七义论》上面,也有窍诀告诉我们怎么修,在偈颂里面所讲的〔无间如乐处〕怎么修呢?“思众皆有恩,取舍间杂修。”也就是说,我们去掉我爱执,生起他爱执以后,要修慈悲心。依于悲之所缘而取众生的痛苦,众生诸苦己代受;依于慈之所缘而修舍,自己的三世善根都化为如意甘露而与众生乐。然后,来缘念情器世间而修舍。应该是先缘最痛苦的地狱众生来帮助他们,乃至于你平时一刹那之中这样的观修,都有无量殊胜的功德,都能够让我们内心之中的执著,这些贪、嗔、痴自动地减轻,然后消除。   所以,要平时励力于修这些精髓之法。有智慧的人知道修精要之法,正如有智慧的人在棉花和黄金面前,他不会去收很多棉花,他会直接取黄金一样,同样的,有智慧的人知道直接修菩提心的法要。   先是要缘念大热地狱的苦恼有情众生,要观我自己化为一个摩尼身、如意身而修舍。那个摩尼身,不是把我们的血肉之身观进去,血肉之身也进不了;我们只是想我们自身成为一个光蕴体,然后就能够随心所欲地变化,这样就是如意摩尼身。   首先,是帮助他们息热苦。观我自身化为清凉之雨,令彼一切热恼消除。   第二,因为这些地狱众生身体下劣,所以我化为无数的八暇十满之身,进入到他们的身体里面,愿他们都能够成就这个八暇十满之身。   第三,是想着这些地狱众生,无量劫以来都没有得到过食物了,所以愿我能够化现出无量无边的美味佳肴来,令他们都得饱满;化现出无量的美妙天衣来,让他们得服饰庄严;化现出无量的宫殿来,让他们能够得安住游戏。   第四,就是进一步地,我要化为善知识,为这些大热地狱里面的众生说法,让他们能够心开意解,入菩提道次第。   接下来进一步地,我们是修度大寒地狱的众生,乃至于度饿鬼道的众生,度畜生道的众生,乃至于度人道、修罗道和天道。乃至于进一步地,我们把声闻、缘觉、菩萨那些有变易生死苦,这些苦都吸过来,愿代众生苦,愿众生成就成佛的安乐!唯有两个对境是不取的:一个是于佛前不取,二是于上师前不取,因为都是究竟圆满的,其他一切皆取。这样来消灭我们的我爱执,这样来观修,哪怕一刹那之中这样的观修,都能够成就三种极为殊胜的利益。   第一种利益是:我未来成佛的时候,利益有情的那种境界,我在凡夫地位、在因地就已经先修了,所以在我的八识田中,已经在串习佛行事业,当然我成佛就更快速了。   第二种利益是:拔苦与乐的资粮。透过这样的观修,所积累的拔苦与乐的资粮,与金刚乘里面的曼陀罗普遍三摩地是极为相似的,一刹那一刹那之中所种下的福德,都是不可思议的。   第三种利益是:我如果一直这样地去串习、去修的时候,我一直在修愿代众生苦,愿与众生乐,一直在修自他交换,所以能够辗转增上,速得成就。   有几重好处,第一个是:这种善法,如果你一直给她浇水,她会越来越有力量;相对应的那些恶法,那些贪嗔痴就会逐步地萎缩。而且,你要真正地遇到这种对境的时候,就不容易起烦恼心了,因为你一直都在修自他相换。所以说“无间如乐处,岂怖有诸苦。” 哪里会因为有诸苦而生怖畏心呢?我一直都在修菩提心,乃至于这个无间地狱,发菩提心的人都能够好像在游乐之处一样。   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   自然作所作,待劝深惭羞。   如果有人问:发心的菩萨会不会放逸? 要待其他人来劝请、勉励才会去利他呢?此偈就是回答。   〔大悲恒在意〕菩萨以大悲为体,他的心中常有一位内心的善知识——大悲阿阇黎,也就是大悲心,一直在提醒他、劝勉他、鼓励他、成就他,去无我利他。   因此,他如果见到众生受苦,就等同于自己受苦,〔他苦为自苦〕。   因为这个道理通达了,所以他自然就会做所应做的利生事业,〔自然作所作〕。   〔待劝深惭羞〕如果要等到他人来劝勉,那岂不是深生极重的惭愧羞耻吗?所以,实际上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是不待劝请的。   朗日塘巴尊者造《修心八颂》,这些颂词的核心,都是开示我们怎样去修他苦为自苦。   第一颂是恒怀珍爱,告诉我们要能够以众生为中心。   我于一切有情众,视之尤胜如意宝,   愿成满彼究竟利,恒常心怀珍爱情。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要依赖众生来产生利他的大愿力,以证得最高的开悟,所以我们是依众生而发菩提心的;中间的时候,我们也要依众生才能够圆满地修六度;最后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圆满地有大智慧、大慈悲、大能力利益众生而成佛。所以在修菩提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众生都非常重要,胜过摩尼宝。   第六颂是视害为师:   吾昔饶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愿视彼为善知识。   遇到人家伤害的时候,自己遇到违缘障碍、艰难困苦的时候,要知道,这个时期是我们获得真正的体悟和内在的力量的最好机会。如果我们的生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话,我们就会变得软弱,我们的心就没有力量。只有在经历了最悲剧性的环境之中,我们才能够发展出真正的力量。是谁教我们这一点呢?不是朋友,也不是上师,而是敌人,所以说要愿视彼为善知识。   第七颂是暗取他苦:   无论直接与间接,愿献利乐于慈母,   如母有情诸苦患,我愿暗中自取受。   这是一个核心的窍诀,把自己的安乐跟他人的痛苦进行交换,苦愿自受,乐愿他取。这个很妙,有什么妙?因为苦愿自受,所以把我们的我爱执摧毁了,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都是因为要保护自己,爱惜自己,所以造了很多恶业,所以流转生死,我们怎么搞也跳不出去。   有我爱执的人,就好像掉到蜘蛛网里面的苍蝇一样,好像掉到蜜糖里面的蚂蚁一样,蚂蚁在蜜糖里面怎么挣扎得出去呢?其实原因是什么?你说蚂蚁怎么会跑到蜜糖里面去的?它自己跑去的,它自己要贪这个蜜糖。   同样的,我们也是如此。因为我爱执去贪外境,我们也就被绑死了。所以你要是能够苦愿自受,你就把这个我执的根拔掉了;你要乐愿他取,你就在修菩萨行,你就积累了广大的福德资粮。你看福德智慧都在其中,所以菩提心的修法非常妙。   大家深入地修,实实在在、时时刻刻地去修,乃至于一呼一息都去修。这样持之以恒地用功的话,也好过你什么都没有,然后天天坐在那里诵咒,在那里念经——其实,如果没有基础的话,都是很难成就的。   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   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   〔荷负众生担, 懈怠丑非胜,〕发菩提心的菩萨,他誓言荷负帮助一切众生解脱成佛的重担。所以,如果他懈怠、迟缓,这是丑事,不符合菩萨的殊胜种性,自他都会被烦恼障、所知障、业障,这三障所缠缚。   〔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所以,为了自他速速地解脱,菩萨应该比声闻、缘觉的精进要更超胜于百倍,因为精进是福慧二种资粮因。   《佛子行三十七颂》上说:   唯求自利小乘士,见勤如救头燃故,   为利众生功德源,发精进是佛子行。   那些单求自利解脱的小乘的修行人,他都能够精进,好像自己头发着火了一样,刻不容缓地去修行,何况是我们发大乘菩提心的菩萨呢?当然,要更加地以百倍的精进来用功。但是要知道,这个精进是在心上精进,不是要你劳苦这个身体。   阿底峡尊者有个教言说:我们的心一直不散乱,这个就是最好的精进。我们的心一直与法相应,这个是最好的精进。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发菩提心,精进地修福、修慧,这样无论显和密的法要都能够通达,诸法的一切显现,都有能力转为道用,那么,就能够使我们本然觉性自然地呈现于心中,这是指开悟。   对于菩提心的教授,我们学到此地就圆满了。   二利品第六   接下来是进入到第六品《二利品》。已经说了发菩提心了,接下来说我们依此发心,要随顺修自利利他之行,所以要说第六品《二利品》。   大依及大行,大果次第说 ,   大取及大忍,大义三事成。   大乘修行者,他应该是初善、中善、后善依发菩提心而修行。   初善是指大依和大取,大依,是所依的大,依什么?依止大菩提心而来修行。大取,是发菩提心的时候,是摄取一切众生、缘一切众生的境界,愿帮助一切众生。   中善是指中间修行的时候,是大行和大忍。为利自他而修六度万行,称为大行。大忍,是能够安忍一切利他的难行苦行。   后善是指大果和大义。大果是出生清净圆满菩提,大义是得果时广利众生的佛行事业也能成就。   真的发菩提心成佛,这个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煮云法师曾经汇集佛门的一些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行迹,造一部书叫做《佛门异记》,共三册。讲了很多殊胜的公案,其中就说到,汉明帝时候,我们都知道,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迦摄摩腾和竺法兰就用白马驮经,把佛法传到中国来,建立白马寺。   迦摄摩腾有个姐姐也出家做沙门了,迟一点她也到东土来了。而且她带了一尊非常殊胜的佛像——阿弥陀佛像,这尊阿弥陀佛像怎么来的呢?   印度有一个叫做雉头摩寺,佛教史上叫做鸡园寺。雉头摩寺有一位五通菩萨,就曾经以他的修持神通力去到极乐世界,向阿弥陀佛请法:“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很多都愿求生净土,但是没有佛的形相可依,能不能够请阿弥陀佛垂降于娑婆世界,让弟子好绘画佛像,留在人世间来利益众生呢?”   阿弥陀佛就称赞五通菩萨悲心广大,为了后世众生得生净土发这样的大悲心、菩提心,称赞他。然后说:“你先回娑婆世界吧。”   一刹那之间,阿弥陀佛和五十位大菩萨就都坐在莲台上,来到雉头摩寺了。五通菩萨就非常欢喜,马上把阿弥陀佛像绘在贝叶上。以前的经文是写在贝叶上,贝叶有一点儿像大的芭蕉叶。   这幅像一直都非常有感应,很多的修行人,很多的法师,那个过程我们就不讲了,异记上面都有,说某一代、某一代……   好像隋朝江都(扬州)有一个寺院,一位法师求生净土,也是得了这幅像,然后如法地修,有什么感应,这样的事很多了。   后来,这幅像就流传到成都的大邑县,在雾中山七佛道场被保存。三武一宗法难的时候,这个寺院之中的宝藏库里面,突然之间这幅佛像就不见了。   这样殊胜地利益众生的神通变化的事迹非常多。   他自心平等,爱则于彼胜,   如是有胜想,二利何差别。   这一偈是讲修自他平等。菩萨成就了自他平等心,那么,在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的时候,也就是世第一法以下,都是由信解之门而得自他平等心。因为他没有真正的空性智慧,只是因为信解的缘故,他成就了。初地以上的菩萨是由现量证得了〔他自心平等〕。   〔爱则于彼胜〕爱他身胜过于自身。   〔如是有胜想〕于一切众生既然有如此殊胜的意想,愿意帮助他们的大悲心,所以众生是在我们菩提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都非常重要。当然就能够有胜想。   〔二利何差别〕因此,他不会去分别何者为自利,何者为利他,俱无差别。在利他的菩萨行之中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安忍品》之中讲了很多的窍诀,我是很主张大家(年纪不是很大的人)一定要把《入菩萨行》的《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这三品是肯定要背下来,能够背十品那最好了。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对治烦恼、妄念的智慧武器、慈悲铠甲,能够让我们油然而生菩提心。   上面讲到我们要恭敬有情,为什么?一个是要观想他是福田而恭敬。第二是观佛生欢喜而恭敬。第三是要观害、利之果而恭敬。有个偈子说: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   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佛和众生都是殊胜的福田,经常恭敬供养佛与众生,能够圆满福慧二资粮,抵达无上正等正觉的彼岸。   于世无怨业,利彼恒自苦,   悲性自然起,是故利他胜。   修利他为主,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修利他胜之理。为什么利益众生是最殊胜,这个道理在哪里呢?   第二是利他之相。详细地辨析。   第三是利他圆满的性相。   此偈首先说是利他胜之理。   〔于世无怨业〕菩萨于诸世间决定没有损害他人的怨业,就是他人损害他,不但是不嗔恚,还会要将自己的三世善根回向给他和帮助他,帮助那个苦恼的众生。   〔利彼恒自苦〕恒为成就利他而自身甘受种种的苦。   〔悲性自然起〕大悲体性自然地、油然而生起。   《安忍品》上说:   遭遇任何事,莫挠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你都不要退失欢喜心,不要慌慌张张。为什么?忧恼不济事,如果是已经既成事实了,你逃避现实,你忧伤、苦恼、难过,有用吗?没用。不是说你逃避现实,这个现实就不存在,不是这样的。“忧恼不济事”。   反失诸善行:反过来还会因为这个忧恼让你退失那些善行。你忧伤、烦恼,甚至于你平时一直坚持做的功课都忘记了,退转了。因为自己忧恼,以前自己都能够很慈悲,帮助人家,现在都不想帮助人了,这样的障碍都会生起。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如果这件事情还有改善的余地,那你怎么不欢喜?你要赶快把握机会把它改善;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如果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那要怎么样?智者修心不修境。已经是既成事实,你逃避它,没有用,没有益处。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这个忧恼的种子潜伏在阿赖耶识里面,它就会让你上毒瘾。你一直忧恼惯了以后,老是要无故寻仇觅恨,老是会去起忧恼,那就让你进入恶性循环。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   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能够让众生欢喜,诸佛就生欢喜。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   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大悲诸佛尊:一切的诸佛,他都是看众生犹如胜过于独子,看众生胜过于自己。要常修安忍,这些实践菩提心的大德都很多。   唐朝有一位大将叫做郭子仪,他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力军。郭子仪在宋朝时候就转生为一位禅师,这位禅师也修这个安忍行,无我利他这样的。   还有诸葛亮,后生就转化为一位节度使,后来也造佛像,也是修菩萨利益众生之行。我们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来讲了。   还有一位法进法师,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候的一位大德,那时候的西凉王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王叫沮渠蒙逊。有一次,沮渠蒙逊身体生恶病,有一位大德叫他念《普门品》,病就好了,所以他就把法华里面的《普门品》抽出来单行流通。国王沮渠蒙逊的国师就是法进法师。   有一年遇到饥荒,饿死的人非常多,这位法师看到每一天都死很多人,他非常地难受。有一天,他决定将自己的身体来救济众生的苦,让他们种下将来解脱的因。于是他就沐浴,洗得很清净,拿一把刀,装了碟子盐,去到饥民所在的地方,给大家授三皈依,然后就说:“大家这么久都没有食物,我愿意把我身体的肉给大家吃,愿你们能够疗饥饿之苦,并且种下一个解脱的善根。”   大家都知道他是国师,没有人敢动。法师就自己拿刀把两条大腿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蘸一点盐,分给那些人吃。   给国王知道了,赶过来的时候,国师两条腿的肉已全部割掉了。由于国师大悲心的加持力,国王就把自己的口粮全部拿出来救济众生了。然后把他抬到皇宫里面去,叫医生来治疗,但是因为流血太多,第二天就涅槃了。火化荼毘的时候,舌头没坏。   我们现在如果去凉州,知道凉州是哪里?现在叫武威。去凉州的时候,有三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个是我们刚刚讲的这位法进法师的舌舍利。很奇怪,舌头一直烧都没有坏掉,敲起来好像敲钟一样,很脆的铜磬的声音。还建有一个小塔。   还有一位是鸠摩罗什法师,他临入涅槃的时候就说:如果我翻译的佛经没有错误的话,愿我荼毘以后,我的舌头不会坏掉。果然如此。他是在长安“逍遥园”译经,后来他的舌头被迎请到武威,这个地方就造一个塔。现在武威城里面有一个寺,鸠摩罗什寺,寺里面有一座塔,就有罗什法师的舌头舍利。   还有一位,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位萨迦四祖贡噶坚赞,他入涅槃以后,他的舍利塔也在那个地方,在城市外面,在郊区。   所以,其实很多的大德,他们利益众生的这些圣迹,我们去礼拜、去瞻礼,都能够增长我们的善根,激发我们的菩提心和开显我们的智慧。   善说令归向,令入亦令调,   令成亦令住,令觉令解脱。   集德及生家,得记并受职,   至成如来智,以是利群生。   此偈就是讲怎样随顺利他。前面讲了要一直修利他,到底具体怎么做呢?这里就讲了菩萨的十三种利他事业。   〔善说令归向〕第一种是善说。菩萨先以教诫神变了解所化众生之心,再以说法记心神通来随顺彼心而善巧说法。这是善说,善于应众生的根机而说法。   第二种是令归向。又能够以神通变现作为教示,教化众生,让他生恭敬心,生信心。   〔令入亦令调〕第三种是令入。因为已经信向大乘佛法,然后能够令他入大乘之门而受正教,能够受到教化。   第四种是令调,就是消除他的疑惑。他已经入大乘之门,所以要断其疑惑,要教化他对于人无我、法无我这个甚深的义理生起决定的信心。这其实很重要,你如果对这个没有决定的信心,你就没有力量,你闻思再多的经论都没有力量。为什么?因为你自己的心力不够。所以,对于空性慧,不说证悟,你起码要有解悟。   我们要能够明白痛苦其实是虚幻的,为什么说它是虚幻的?因为痛苦是由于对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自我起颠倒执著。你执著于一个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然后产生的痛苦,这个就很错误了。   好像一条绳子,晚上你看不见,把它看成一条蛇,因此你生起一种恐惧。这个恐惧是你的痛苦,痛苦是实在的,不是假的,你真实觉得很痛苦,这个就障碍你了。你要消除痛苦,你要怎么样?前面是黑夜,你这个见惑,让你看得清,要去掉你的遍计所执。这时候你知道:原来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有一种颠倒执著,我们颠倒执著于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自我,所以就产生痛苦。   这样你就了解到,原来这些痛苦是很容易可以拔除的,一切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颠倒我执而产生的,一旦能够断除颠倒的我执错觉,就不再受痛苦的缠缚而得到解脱了。所以我们了知痛苦无有实性,是可以断除的,所以对于那些无法靠自力而得解脱的人,就会生起更强烈的慈悲心。如果你没有这种了悟的话,纵使我们的慈悲心再强烈,闻思的经论再多,内心之中还是有无力感,每个人内心的心力不够。   〔令成亦令住〕第五种是令成。令彼等(令一切众生)都能够顺解脱分的善根圆满成熟。也就是说,我们要帮助众生、引导众生修资粮道。   第六种是令住。接下来要令他们能够修止观,并且要教诫那些修止观的口诀。   第三级的课程里面有一个很殊胜的口诀教授,就是第五世达赖喇嘛的。历辈的达赖之中,五世达赖的修证功德和教理闻思成就是特别圆满的。他有一个《修定修观法要——文殊法语》,是第三级里面要修学,并且要用之于实修的。上面就讲到,禅定的现见功德有四种,不现见功德是一种。不现见功德就是一切佛、法、僧三宝的功德,皆依定而生。   现见功德四种是:   第一种能够使身安舒。   第二种是能使心调顺。   第三种是能使身心起柔和,调融之安乐。   第四种是能够使身心随学何种善法,皆有堪能性。   总而言之,定,其实是超凡入圣的一个枢纽,你不能够入定,那你要真正地闻思妙理,要真正地转变自心这个有难处。而这个定,首先是刹那定,再是近行定,然后是安止定,这些是从小乘来说。我们前面所说的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这些都是应该有一步一步的具体的次第。   那么大乘,好像这个九次第就更圆满、更透彻了。   〔令觉令解脱〕第七种是令觉,是由此而令得住心之奢摩他,安住于止。   第八种是令解脱,能够令生起毗钵舍那,生起智慧观而得解脱。   〔集德及生家〕第九种是集德,依于止观能够令成就具足神通等等殊胜的功德。   第十种是生家,生家就是生如来家。令成就三种种性,特别是于大乘种性,能够令入初地,生佛种族之家。   〔得记并受职〕第十一种是得记,在八地菩萨的时候能够令现前得授记,当来作佛。   第十二种是受职,于十地的时候,菩萨能够得大光明灌顶,受将绍承佛位之职。好像太子继承王位一样,这是继承佛的法王之位,这是十地菩萨。   第十三种利他事业是〔至成如来智〕,就是指入佛地,要能够将一切众生置于如来无上遍智的果位之中。   那么,菩萨对于下、中、上三类众生都能够圆满地利益。他对于那些只是求断烦恼障的下乘的声闻种性,和对于那些也能够同时断一分的分别所知障的中乘的缘觉种性,以及能够尽断烦恼障、所知障,能够尽断一切障的上乘的大乘菩萨种性,都能够以上述的十三种利他事业而做饶益。所以说〔以是利群生〕。   不倒及不高 无著亦通达   能忍及调顺 远去亦无尽   应知此八义 成就彼十三   此偈是讲菩萨利他圆满之信相。   菩萨是要成就十三种菩萨行的利他事业,十三种菩萨行是依据什么?是依此偈所讲的八义。   我们一深入地学,就知道弥勒菩萨这个造论非常精妙、善巧,环环相扣、偈偈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乘修行次第。好像整个大乘的一个阶梯,所有的法都包括进来,没有一个漏掉的,非常完整,非常透彻。   你把《大乘经庄严论》学通了,可以说所有的大乘经你都通达。也可以说,虽然看起来她只是瑜伽行派的论典,但是前面讲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就讲过,我们依靠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就知道原来瑜伽行派、中观派和如来藏思想这三系,是大乘主要的三系佛法,是一个整体。中观派是大乘佛法的见地,瑜伽行派是大乘佛法的行持,如来藏是大乘佛法的果。所以说基、道、果三者又融合起来。我们都可以把她圆满地概括归纳到佛陀的解脱相对论里面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够解释物理世界。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就能够告诉我们解脱的规律,解脱的方法;佛陀是依此方法,依此规律而成佛的,这是非常完整的、非常科学的次第,任何人照此公式、照此方法都能成就,哪里有什么迷信呢?   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十三种利他事业是要依据下一个偈子所讲的八义,菩萨依这八义能够使他所修的十三种菩萨行的利他事业比声闻、缘觉更为殊胜。所以说〔应知此八义,成就彼十三。〕   〔不倒及不高〕第一是不倒。若人已住于种性,菩萨随机而为说法,不妄授。不倒,就是不会违背他的根机。如果这个人是声闻种性就跟他说声闻法,缘觉种性就跟他说缘觉法,菩萨种性就跟他说菩萨法。随他的根器而为说法,不会妄授。向具有三类种性的行者无颠倒地、不错漏地、圆满地宣说,随顺各自根性的、各自种性的修行之道和断除修行道上的障碍的那些殊胜的方便法、对治法。这是不倒圆满善说佛法之相。   第二是不高,是不生贡高我慢心,虽然能够以神变令众生生信心,但是不生我慢贡高。这是令恭敬圆满之相。   〔无著亦通达〕第三是无著,是教化众生令入正法,但是对这些被教化的众生没有执著心。他不会想着:哦,这些是我的眷属。对他生起一个执著想,没有这样的。这是与十三法里面的第三“令入”相应的,这是圆满令入所修大乘之相。   第四是通达,能够断彼疑网,能够善说人、法二无我之义,能够消除众生的无知、颠倒知和疑惑这三类过失,使众生善知空性义,生起殊胜的定解。   〔能忍及调顺〕第五是能忍,能够安忍于利他难行,能够令善法圆满成熟。   第六义是调顺,自身具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功德,所以自己身心调和、柔顺,能够圆满地作教诫,圆满地安住自己的心。利益众生而不执著于一切相,圆满地成就慧解脱,成就殊胜功德。身心调柔、降伏自心,这是我们一切安乐的源泉,所以调顺义很重要。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里面有一个窍诀开示:单单是驯服、调伏我们这颗心,其他的一切跟着都驯服了。如果不能调伏自己的心,外在的一切都有障碍。只要内心没有降伏,没有降伏其心,总会有外在的危害,总会有外在的仇敌。原因其实是由于我们内在还有嗔心,所以要能够圆满地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舍弃欲望,我们真正地能够舍弃凡夫的欲望,所带来的这种安祥,扩展到圆满,就能够引领我们达到涅槃无忧的境界。   〔远去亦无尽〕第七义是远去。能够随顺生如来家,要如远行一样。因为由凡夫到佛位距离太大、太遥远了,所以好像一个人要远行一样,不要得少为足。我们要能够渐次地修资粮道、加行道、见道。然后,初地到七地的有功用行的修道位,八地到十地的无功用行的修道位,乃至于无二现观的佛果位,都要渐次地来修。这样就称之为远去,不可以得少为足。   第八义是无尽。众生无尽故,菩萨利生事业也是浩瀚无尽,所以菩萨依此八义使所修的十三种菩萨行,能够比声闻、缘觉更为殊胜。   如果有人问:怎样才能证明菩萨所修的比声闻、缘觉的更为增胜?接下来两个偈子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是以无烦恼增胜,第二是以无痛苦增胜。   我们先看第一个:   习欲大可畏,有爱动而倒,   乐灭断烦恼,大悲求佛法。   此偈就把很多类的众生,可以说把一切众生都包含进来了。   〔习欲大可畏〕是指欲界众生追求的是什么?是习气、欲望的满足,他就觉得很快乐,他以为这就是快乐。其实,欲望得到满足带来的快乐只是错觉。   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上面打一个比方就马上让我们明白,原来凡夫众生觉得快乐的欲望的满足,其实都只是一种错觉而已。龙树菩萨用个什么比方呢?就是用皮肤病抓痒的比方。他说:好像一个人得了一种会发痒的皮肤病,为了止痒,他抓得很厉害。抓得有皮肤病的地方全部一道一道的痕,暂时就不痒了,暂时地舒服一下,你说这是快乐吗?不是。与其你把抓痒带来的舒解称之为乐受,不如根本没有皮肤病。   同样的,凡夫众生的欲望暂时满足得到的快乐,就好像这个人抓痒,暂时不痒了这样的快乐而已,这只是一种错觉。   所以,欲界众生的欲乐本质上是什么?苦苦、坏苦、行苦,欲界众生的苦苦是最强烈的。所以,舍弃欲望就是修行,随逐欲望就是堕落。   但是要注意,舍弃欲望不是叫你压这个欲望,那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你要发菩提心转化它,把它转为福慧二资粮,你要透过系统完整地闻思教理而转化它,转为大慈悲心、菩提心。没有欲望,内心就会很安祥,我们把这种安祥发展到究竟圆满,就是成佛。所以说智者修心不修境。   其实,外在的世界、一切物质、一切境界都不是问题。外在的一切都是中立的,我们痛苦或者快乐,只是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观念不同而已。所以说,外在的事物、外在的境界不是问题,欲望使它变成问题。   比方说,拥有财富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渴望、贪着财富的心,使它成为问题。感情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迷执、贪着的这种心,也使它成为问题。其实一切都没有问题,问题是你自己的执著,问题是你这颗迷惑颠倒的心。你在外在去求那些东西,没有用。无量无量劫以来,你一直在生死里面轮回,你今生今世求的那些东西过去你都有过,有过你又怎么样?   打个比方,你现在想做皇帝,无量劫轮回之中你曾经做过皇帝,那又怎么样?还造了恶业,堕落得更深。你富有四海,那又怎么样?你现在还是凡夫一个。你要求神通,你宿世曾经都有五眼六通,那又怎么样?你现在还是没有,这个没有用的。   所以,我们求那些安乐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求一种安乐,什么安乐?是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面,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安乐。什么安乐?真正地体证无我,断我执,这种息灭、斩断生死轮回的根,这种安乐你从来没有得到过,今生得到了,你就永远不会失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才是我们需要努力奋斗的。   你看,欲界的凡夫众生这种习气欲望是最可畏惧的,为什么?把他一次又一次地推到三恶道里面去,所以非常可畏惧。欲界众生追逐欲望,此生此世、今生当下就受痛苦的煎熬,所谓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从哪里来?从自己的欲望而来。欲望止息了,哪里有这些苦?当下、今生今世就受痛苦,来生后世还要因为这个恶业,要转入到三恶道之中去,受极大的痛苦。所以说“习欲大可畏”。   〔有爱动而倒〕有是指什么?是指色界有、无色界有。前面讲了欲界了,接着我们就分析一下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他们追求什么呢?追求禅定之乐。色界天、无色界的天人以禅定为乐,但是这是乐吗?也是颠倒之乐。   有个偈子,我们都知道了:   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尚自有风灾,   纵然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   哪怕你生到色界的三禅天,那又怎么样?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你生到三天,那又怎么样?还是有坏苦。   初禅三天,在世界坏的时候,会被水灾所淹没、所坏,二禅天会被劫火所烧坏,三禅天会被风灾所吹坏。所以说,三禅三天以下的色界天他们有坏苦,他们的那种所谓的禅定之乐,其实也是苦。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人,他们以世间禅定为乐,爱乐定境,所以说叫有爱。“有”是色界有、无色界有,“爱”是爱乐定境、爱乐世间的禅定境,实质都是坏苦和行苦,定力退失的时候,就要动摇了。   四禅天以上的那些,虽然没有坏苦,还有行苦,定力退失以后,还要堕落下来,还是要受苦的。而且升得越高,堕得越深。所以说定力退失,还会动摇,还会要退堕下来。“有爱动而倒”,动,就动摇了,定力退失。倒,掉下来,堕落下来了。所以说,这种色界天、无色界天众生追求的乐,也不是乐。   还有就是小乘求的乐。〔乐灭断烦恼〕这是指小乘,你看,那些喜乐追求证得小乘灭谛的修行者,乐灭就是乐这个寂灭涅槃,乐小乘的偏空涅槃,断烦恼,他能够断烦恼,能够证得偏空涅槃。但是还是有苦,什么苦?变易生死苦。   〔大悲求佛法〕大悲菩萨常求一切佛法,利益一切众生,证得无住涅槃之乐。   世间求自乐,不乐恒极苦,   菩萨勤乐他,二利成上乐。   我还是比较欢喜宝僧译师翻译的,很容易懂。   愚昧凡夫勤自利,恒常不遂反成苦,   坚定恒常勤利他,二利俱圆成涅槃。   世间愚昧的凡夫,以自私自利的心,每一天都忙忙碌碌地追求自己的快乐,贪著于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好像飞蛾飞到熔化的蜡烛中一样,好像苍蝇被困在蜘蛛网里一样,好像蚂蚁陷在蜂蜜之中一样。因为见惑、无明,所以凡夫所追逐的那些虚幻不实的东西,他都认为是实在的,起颠倒执著而妄生种种的忧、悲、苦、恼,种种的喜、怒、哀、乐。其实,他所追逐的恰恰就是导致他痛苦的,所以说〔世间求自乐,不乐恒极苦。〕得不到快乐,反而因求这些虚幻的东西,恒时遭受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菩萨勤乐他,二利成上乐。〕菩萨放下自我,恒常精进地利他,以帮助众生快乐,得到暂时的人天乐和究竟的解脱乐为他的根本事业。因此,他能够不求自利,反而自利更圆满了,圆满成佛,自利利他皆成就,证得最上第一乐——成佛的解脱之乐。   《佛子行》上说:   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   由此自乐与他苦,却当交换佛子行。   众生的痛苦是来源于追逐错误的东西,来源于无始劫以来只求自己得安乐而造下很多的恶业。而诸佛因为饶益众生而成熟了究竟的安乐智慧。“苦愿自受”,所以对治我执,这是最根本的智慧,无我之道;“乐愿他取”,这是最好的修福德的方法——菩萨行。所以说,福慧两足,福慧资粮迅速圆满就依靠这八个字。   异根于异处,异作有异行,   凡是诸所作,回以利众生。   这其实就是讲生活瑜伽,此偈把《华严经·净行品》通通都包括进来了,此偈是讲善知方便的差别。   菩萨随眼、耳、鼻、舌、身、意这些诸根,行于色、声、香、味、触、法种种的触,种种的对境之中,所以叫〔异根于异处〕。   〔异作有异行〕是都能够具足种种的威仪、种种的方便去利益众生。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在生活中间修行,这就是讲生活瑜伽,就是讲《华严经·净行品》的全部内容。   《净行品》上说:“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侍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这都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点点滴滴,怎么转变自己的心。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大家到讲堂来,上楼梯的时候,心里面有没有念这个偈子?有的话,你上楼梯就是菩萨行。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凡是诸所作 ,回以利众生。〕《净行品》我们已经讲过,也是我们中级班要学的课程,你把她背下来,日常生活之中就可以随时用,所以,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之中去修。   这么多年,有十多二十年了,我看到过各种各样的修行人,所以我就有个建议是:希望大家不要太急,不要太懈怠,也不要太精进。所谓的太精进,不是如法精进,他一直很勤苦地去用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但是,他的心其实是一种求感应的心,求成就的心,然后他就退心了。所以,不要求完美,有缺陷很正常,你只要把握好你的心就好了,把握好大的方向——生命发展的方向就好了。   你说,你这个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你要真正去做到,凡夫来说,是有困难的。比方说,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一次跌倒。做得到吗?做不到。你犯了一个错误,你还会再犯,第三次还会。如果你能够一次比一次弱,这个都算不错。为什么?因为外在的轮回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轮回,我们内心之中那种心智模式不改善的话,你会一次一次地轮回,你会一次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说,不单单是要注意外在的因果,更要注意内在的心灵上的因果,要净化你的心,这也是我们特别强调要修瑜伽行,要学唯识宗的典籍。不是让你积累知识,学那么多知识,背下来也没有让你去做教授,关键是要能够指导我们修行,让我们解脱,这样才真正有用。   我们前面讲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个不现实的。“宽容自己,包容别人。”这是做得到的。不然的话,你严于律己,就会苛刻待人,这个也不顺眼,那个也不对,这天下就你好。这样就很糟糕了。   有时候,他自己不自觉,他认为,我很正义,我就是正义的化身,你看,我学了那么多,我也做得很好。不是这样的,要知道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去修,运用《净行品》,你能够体会到菩萨的那种善巧方便,那种无尽的悲心。在任何地方菩萨都有告诉我们一个偈子,告诉我们怎样在那个环境之中把心转过来。   所以,如果你学得比较浅,你就把《净行品》背下来;如果你要学得比较深,你就把《入菩萨行》背下来,确实非常有用。她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次第,虽然表面看起来,说《入菩萨行》三学六度或者十度。但是,其实她是以修心的窍诀贯穿起来的,她不同于《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入菩萨行》不求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告诉我们怎么修心,非常实用。   众生不自在,常作诸恶业,   忍彼增悲故,无恼亦无违。   此偈是讲菩萨于凡夫众生无恼、无违,没有恼怒、怀恨,也不会去违逆众生,能够恒顺众生。   〔众生不自在,常作诸恶业,〕因为知道众生不自在,众生被烦恼所缠缚,心不得自在。犹如诸佛、犹如佛陀被大悲系缚,恒常利益众生一样,众生很可怜,被烦恼所系缚。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已经讲过了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我们一看就知道了。为什么?众生的堕落运动跟佛陀的解脱运动都是同一个公式,所以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众生被烦恼缠缚,而佛陀被大悲所系缚?都是同一个公式。为什么佛陀得解脱,我们堕落呢?也是同一个公式。   你要是知道这个公式,明白这个公式,运用这个公式,你也能够得解脱,也能够成佛。这是非常完整的规律,没有什么异想天开,迷信,没有这些。她就是踏踏实实、一条一条的证量,你达到了就修到了,达不到那只是说食数宝而已。   众生心不得自在,所以就会常作诸恶业,菩萨有大智慧,对这些愚痴、迷惑、颠倒的众生不会因为他的过失而怀恨,能够安忍不动,增长大慈悲,对这些众生不起恼恨心。所以说〔忍彼增悲故〕,反而能够增长对他的大慈悲心。   好像有一个人发狂,到医院里去抢救,这个病人因为发狂的缘故,他打医生,医生不恼恨,更加怜悯他,要帮助他治好。同样的,菩萨对众生也是如此,只会增长大悲心,忍彼增悲。   〔无恼亦无违〕不恼恨也不违众生,恒顺众生。   《入菩萨行》上说:   如人不欲病,疾病还生起,   如是不欲恼,烦恼汹涌现。   如同人们都不希望自己生病,但是业感疾病仍然会生起一样。同样的,每个人都不想生烦恼,但是在业缘逼迫之下,他没有这种空性智慧,他有实执,执我、执法,所以烦恼还是会涌现出来。因此,如果有其他的人对我作恼害的时候,我应该生起悲悯心来,要理解他,能够毫无怨恨地安忍。所以,可见我们这个心要真正有智慧。   莲花生大师有说过:“如果你看不透自己的心性即是如来,涅槃便将变得遥不可及。”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这是《入菩萨行》上的窍诀,不管你求乐也好,避苦也好,都是终漂泊。“若不识心性,一切德行或者恶业,终将累积为业报,让我们招感善恶二趣,在善恶界中轮回流转。所以要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大丈夫、佛。这个空性智慧很重要,智悲双运,有智慧的人能够欣乐、欢喜这个。   我们说到唯识宗,杨仁山居士从日本把唯识宗的典籍又重新求回来以后,唯识宗在民国时候很兴盛,所谓的“南欧北韩”。还有太虚法师的汉藏教理院这个三系,都很兴盛。欧阳竞无也是研究得比较透彻,对于民国时候的那些学者、思想家影响都比较大。他还影响了一个人,就是陈独秀。   抗日战争的时候,陈独秀想跑到峨眉山去,走到四川江津的时候,他就暂时停了一下。因为抗战,南京已经沦陷,所以都搬到江津去了。他有个机会刚好就听到欧阳竞无讲《大乘经庄严论》。听了以后,很欢喜,他就不走了。原来想听一两堂就走,结果住了两年,听完了他还不走,还要继续学。   蒋介石知道了(那时张国焘已经叛变到蒋介石那边去了),就派张国焘来动员他出山做官,陈独秀就拒绝了,他说:“这里有这么好的真理,我还出什么山,我还做什么官。”拒绝了,不干,专门学唯识宗。   这是我们说真正的有智慧和慈悲,就能够真正地行菩萨道,对一切众生的伤害都不单单是不嗔恨,还能够安忍,能够增长悲心。   胜出与寂静 功德及利物   次第依四义 说大有四种   此偈是讲大乘菩萨修行的四种随顺大。   〔胜出与寂静〕第一是胜出大。于三界六道诸有情之中胜出而趋向于佛地,称之为胜出大。   第二是寂静大。寂静大是于诸寂静之中最为殊胜,因为她不是有余依涅槃,不是声闻、缘觉的涅槃,而是随向无住涅槃。   〔功德及利物〕第三是功德大。福德智慧二资粮不断地增长,真实地成就菩提心,任何时候这个功德都会在增长,为什么?一切都会被菩提心所摄持,都转变为成佛的资粮。   第四是利物大。常依大悲心而以四摄法饶益一切众生。   到此地,《二利品》就学圆满了。   今天是我们这次学习《大乘经庄严论》最后的一次,因为有一些事情,我们这期只是学了六次,本来想学九次,学到《神通品第八》,我看还是分四次来讲,这次就学到第六品好了。大家一起回向。   阿弥陀佛!
下载

大乘经庄严论学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