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中国和尚在缅甸禅林|| 禅修记

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制成贝叶经。正如李商隐诗中提到“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

2019年夏安居刚圆满结束,恩师上人便殷殷心切地安排座下男众法师27人、女众法师28人,到缅甸的班迪达、恰密、帕奥、马哈希四大禅修中心修习。

缅甸是佛教国家,对佛教徒而言非常值得一去。这里有不同的文化氛围,这里有纯净的原始佛教传统,有安静的修行环境。即使你是位无宗教信仰者,来到这里也会为被那些有坚定信仰、为内心的净化不断付出艰辛努力的人所震撼,对信仰可能会有新的认识,理解古来的佛教圣者何以受到人们的敬仰。

这里还保持着清晨化缘的传统,每天清晨早餐前,听到敲钟声所有禅修者和僧人列队集合,穿红色僧袍的和尚们托着钵列队走出寺院去化缘。和尚年龄不一,小和尚不过六七岁,稚嫩的小和尚们托着比他们脸庞还大的化缘钵,迈碎步紧一步慢一步的在队伍里。当然,寺院照顾我们从汉地来的禅修者,所以免去了托钵,食物也特别为我们做出了调整,更加地丰富,符合我们汉地饮食。

禅修中心的日子简单重复,安静愉快。清晨,阳光柔和,空气新鲜,寺庙建筑风格传统,繁复的木质雕花,四个菱角高挑,站着跃跃欲飞的吉祥鸟,鸟儿脖子上的铃铛在微风里叮铃摇摆。阳光透过树枝,光影映在刷成淡蓝白色的老旧木楼上,偶尔一只白鸽飞过。

马哈希·禅修记

非常感恩六祖寺提供这次难得的机会到缅甸参学,让我获得一次身心的成长和超越。在去之前登翼老法师跟我说:“佛法,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文化,因为根不同,要去看看他们的文化。”所以这次去缅甸我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学习缅甸的内观禅法;二是了解缅甸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造就了那样殊胜的禅法,那样殊胜的禅法又给缅甸的文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班迪达·禅修记

最早期的禅修中心的住房,很简陋,不像现在这般舒适,只有不到十几平米的空间,因为下面的土松软潮湿,木房子必须架空起来。估计当事人身材矮小所以踩上砖头进门,里边只放一张床,头部位置垫的砖头,上面再铺上被褥,床头上方挂着“班迪达”的法像。当时求法者的心是多么的坚定、强烈,对师父更是如同佛无别。

恰密·禅修记

慈心禅是毗婆舍那(内观智慧)禅的四种护卫禅之一,目的是为了不断地长养和增强自己慈悲心,然后将这种慈悲散发给自己作为基准的对象,再散发给一些特定的对象乃至散发给一切众生,这种散发分为“有限制慈心“和“无限制慈心”禅修的要点:打坐时要求腰杆打直,全身放松,心不要绷紧,右手放在左手上……关键还有一点就散发慈心时并不是在嘴巴里默念或念出声,也不要求一定要观想到对象清晰的形象,重要的是从心中将慈心散发出来。

帕奥·禅修记

在此修行的出家人、或在家人,从早到晚,就在禅堂打坐禅修,年年、岁岁、日日如此。每天禅修报告,由85岁的帕奥禅师亲自指导,以及其他禅师尊者亲自指导,一对一指导。帕奥的禅修次第非常明确,又由禅师亲自指导,修到初禅、四禅八定,乃至证得圣果的人就在你身边,你随时可以向他们请教,解脱的信心油然而生。

缅甸到处都弥漫着佛的气息,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僧侣,僧侣无不在;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平原还是山区,到处都建有寺庙,寺庙无处不在;有寺庙自然就有供奉着高僧大德诸佛子舍利的佛塔,所以佛塔也无处不在。

仰光有世界著名的佛塔—-大金塔,不少的传说中记载此塔是在2500年前建成的,有98米高,也是缅甸国家的象征。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

我们身处多元化社会,国家尊重百姓的宗教信仰自由,鼓励宗教与时俱进,造福人类,净化社会。在此方兴未艾之际,上大下愿恩师发广大愿心荷担如来家业,肩负历史使命,于内以戒兴教,于外以革新顺应时代,融通大小乘及中外佛教,注重实修和教育,赢得僧俗二众弟子们的广泛认同。相信在恩师及本时代有志高僧大德们的共同努力下,汉传佛教必定能展现出新的活力,实现中国化、现代化、生活化和国际化的崭新佛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缅甸:中国和尚在缅甸禅林|| 禅修记

赞 (2)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