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略讲
何期岭南 有佛出世
各位居士菩萨: 非常欢喜能够再一次与大家见面,今天晚上,我想简明扼要地讲述一下《六祖坛经》(正式讲是星期一开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我们中国祖师所讲的佛法开示中唯一尊称为经的,所以她极为重要。《坛经》上面说:“何期岭南,有佛出世。”我们东土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大家尊称为佛。 《法宝坛经》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极为深远,这次跟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法宝坛经》,分为五讲: 第一讲是禅宗与六祖得法偈。禅宗的源流–禅宗从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大迦叶尊者开颜含笑,禅宗的心印就传下来了。历代祖师以心传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涅槃妙心,此微妙法门就传下来了。大迦叶传给二祖阿难陀,阿难陀传给三祖商那和修,商那和修再传给四祖优波毱多,渐次传到第十二祖马鸣菩萨,第十四祖龙树菩萨,到了达摩大师是二十八祖。达摩大师到中国来,是东土的初祖,传给二祖慧可,二祖传给三祖僧璨,僧璨传给四祖道信,道信传给五祖弘忍。 弘忍法师前生是一位栽松老人,栽松老人在湖北黄梅一带每一天栽松树,而且对禅宗也很有兴趣。他九十九岁的时候遇到了四祖道信,就跟道信禅师提出来说:“师父,我跟您出家,来修习禅法,可不可以呢?” 道信祖师说:“可是可以,但是你年纪太大了。除非你来生再来。”因为他九十九岁了。 栽松老人说:“好”。 他就往山下走,走到河边就见到一位少女,他就过去跟她说:“我想今天晚上在你家里面借宿一晚,可不可以呢?” 少女就说:“可是可以,但是我不能做主。我家里还有父亲、哥哥,你要向我的父亲和兄长去请求,他们同意了就可以。” 栽松老人说:“你看,天也黑了,我年纪也大了。你慈悲慈悲,就同意吧。” 少女就说:“那好吧。” 栽松老人其实并没有在少女家里面住,他就找一个地方圆寂了。很奇怪,这个少女就怀孕了。其实他借宿并不是真的要到她家里去住一个晚上,而是要借她的肚子来投胎。 十个月以后这个小孩生下来了,女孩的父亲非常生气,因为也没有丈夫,很奇怪地突然就怀上小孩了,就把她赶出家门。 这个小孩前世就是栽松老人,女孩把刚刚生下那个儿子扔在污水沟里。但是很奇怪,第二天早上看的时候,小孩并没有死掉,而且有很多的鸟来保护他,她只好含辛茹苦把这个小孩养大了。到七岁的时候,有个相士(会看相的人),看了这个小孩就很惊奇,他说:“这个小孩子相非常好,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小孩只是差七种相,其他的相好都具有。”他七岁多的时候,再一次见到了四祖道信禅师。 道信禅师看这个小孩相貌很奇特,就问他说:“你姓什么?” 因为他没有父亲,大家都叫他无姓儿。这个小孩根机很好,他马上就回答说:“姓即有,非常性。” 佛法里面说:苦、空、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这些三法印、一实相印。 道信祖师就非常惊奇,问:“那你到底是姓什么呢?” 他说:“佛性。” 祖师再问他说:“那么你没有姓吗?” 他回答说:“性空故无。” 道信祖师非常欣赏他,觉得他根机非常好,就给他剃度,而且给他取名为弘忍。弘忍法师在湖北黄梅东山建五祖寺大弘禅法,然后传到六祖惠能大师。 六祖大师他生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38年。二十四岁的时候在黄梅五祖寺得法,即得到祖师的衣钵。在广东的四会隐居在猎人队伍里面十五年,三十九岁的时候到广州法性寺(现在的光孝寺),请印宗法师给他剃度。然后回到曹溪宝林寺(现在的南华寺)开坛说法三十七年。在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入涅槃。他一生开示弟子们的这些教法,由他的门人法海禅师汇集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坛经》的主要思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大师第一次说法就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也就是说整个的《坛经》是六祖告诉我们他开悟的经验,怎么样可以开悟,开悟的证量是什么,分为十品。
一、《坛经》十品的主要内容
第一品《行由品》,是六祖讲他得法的因缘。 第二品《般若品》,是六祖大师开示我们如何开智慧。 第三品《疑问品》,是主要讲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讲什么是功德。 六祖大师因为韦刺史提问说:当年达摩祖师来东土的时候,梁武帝问他,“我建寺度僧,有没有功德?”所谓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梁武帝一辈子建了很多的寺院。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而是福德。 六祖就开示我们: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所以我们要能够透过六祖大师的开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功德。内在,我们能够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功夫。外在,我们能够利济众生,这个是德。 第二个方面就是回答韦刺史的提问,“什么是西方极乐世界?” 但是大家要能够正确理解,有些人读《坛经》不理解,看到六祖说:“东方人心恶,求生西方;西方人心恶,求生何国?”认为可能没有净土法门,产生怀疑。大家不要那样,我这次也会详细地讲。 其实禅与净土并不矛盾,六祖大师也并没有否定净土法门,没有否定西方极乐世界,而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消除我们众生对于净土法门的误解,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够真正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祖师开示我们要除十恶八邪来念阿弥陀佛,才能真正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所谓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祖师开示我们实际上就是教我们要持戒念佛。十恶就是十善业的反面,八邪就是八正道的反面。我们要以修十善业、修八正道为基础来即今始觉,念我本觉,而证得究竟觉,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来显发我们自心的自性弥陀,所谓“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 第三个方面就是六祖开示我们在家如何修行:“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有十五首《无相颂》,六祖大师把我们在家学佛的纲要都概括在其中了。 第四品《定慧品》,是禅宗的核心,六祖大师在里面告诉我们如何能开悟,如何能真正地开智慧。你看,六祖见五祖的时候,一开始就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我们只能说:“弟子自心,常生烦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六祖大师他开智慧的心法是什么?在《定慧品》里面讲得非常透彻,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句话就非常透彻地告诉我们如何能够开智慧,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整个《坛经》我们要把握住三个核心。 第一个核心,六祖大师他以真如自性为本体论,就是说:我们皆具有佛性,都有佛性,也就是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条件。你想我们如果没有佛性,要修也难以修成就。正是因为佛性是我们本具的,所以我们可以成佛。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上面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本觉本有”,我们的佛性是本有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来具足的。释迦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此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我们本具的佛性,就是圆觉妙心,就是真如,就是佛性,这是本体论。 你看中国的哲学,关于人性,历来有性善、性恶的说法。荀子说:“人性本恶。”后天受到教育就会变善。孟子就说:“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受到后天环境的污染就会变恶。但是佛法超越于性善性恶之说,而直接说我们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具佛性。非常、非无常是不二法门,所谓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这是本体论。 第二个核心就是说实践方法。实践的、实修的要领就是顿悟,六祖大师高唱顿悟成佛之说,使我们整个中国的佛教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个核心就是他的认识论,是以无念、无相、无住,作为禅宗的认识论。我在后面会详细地讲解如何开悟,如何显发我们本具的智慧德相。 第五品是《坐禅品》,我们知道如何开智慧了,知道了禅宗的心法,如何实修呢?就是《坐禅品第五》。六祖也破除了我们一些迷执,不是说我们腿子盘起来,眼睛闭起来,这就是坐禅,不是的。六祖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破除我们认为把腿子盘起来就是坐禅了,破除这个迷执。破除我们要使这颗心清净,所谓住心观净,破除这些迷执,而是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但是就要明白,对《坛经》大家一定要正确地理解,否则又会偏到另一边去,不要认为说六祖大师就反对打坐,不是这样的。他只是要求我们破掉那些迷执,所谓“外不著相名禅,内不动心名定,”这是真正的禅定。 《忏悔品第六》,我们已经知道实修,然而实修的下手方便是什么?最初从什么地方下手?就是《忏悔品第六》。六祖从五个方面来开示我们。 第一个是传香,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前面三者是因地的修行,后面二者是果地解脱、解脱知见。所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直指心地。 第二个就是传无相忏悔。 第三个就是发愿,发自性四弘誓愿。 第四个就授无相三皈依: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六祖开示我们要由外在的住持三宝,启发我们自性本具的自性三宝——觉、正、净。 第五个就是自性一体三身,佛的法身、报身、化身在我们一身之中圆满具足,在我们自性之中圆满具足。 《坛经》主要的开示到第六品就圆满了。后面的《机缘品第七》是讲六祖大师如何应机说法,善巧方便接引学人开悟,有些人根机很利,六祖大师几句话他就能够于言下大悟。在《机缘品第七》和《顿渐品第八》里面,列举了十三位善知识。 我们知道六祖一辈子,在他门下听他说法、开示,悟入的弟子非常非常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大彻大悟,能够各化一方,住持一方,弘扬圣教的有四十三位。在《坛经》里面列举了十三位,比方说,无尽藏比丘尼、志彻等,这些都是因为学《涅槃经》有不理解的地方请问六祖,六祖开示之后就开悟了。再者,法达法师是诵《妙法莲华经》的,诵了三千部也还没有开悟,六祖一开示他就悟入了,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六祖开示我们:我们要能够转经,不要被经所转。我们只是念,就是被经所转,执著于文字相。我们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实修,这就是能够转经,转法华。 还有一位禅师是因为学《楞伽经》,他向六祖请示什么是三身四智。六祖开示他: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把自性的三身四智开示得非常圆满,而且开示了实修的方法:“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你看,就八句把整个唯识宗的心要都概括在其中了。这个很了不起,唯识的典籍是非常多的,我们看《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非常浩瀚的。唐朝的玄奘法师把她概括起来作了一个《八识规矩颂》,但是也比较多,有三十二句。六祖大师仅仅用八句就把整个唯识的心要都归纳在其中了。而且开示我们:“五八六七果因转”,我们在因地要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把第七末那识转变为平等性智。因地上面,第六、第七能够转了,我们能够开悟,能够成就。那么在果地上面呢?第八识阿赖耶识就能够转变为大圆镜智,前五识能够转变为成所作智,就是“但用名言无实性” 智通禅师听到六祖对于《楞伽经》的解说之后豁然大悟。还有青原行思禅师、南岳怀让禅师都是因为祖师的开示而觉悟的。 还有永嘉玄觉禅师,号称为一宿觉。就是见面了,睡了一个晚上,他就彻底觉悟了,作了一首《证道歌》,非常有名: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证道歌》非常重要。我们要想明心见性,《金刚经》、《六祖坛经》、《证道歌》,这几样一定要能够透彻地开圆解。 这是《机缘品第七》,主要是讲六祖大师当年如何善巧方便地说法,通过这个机锋,几句话就令学人可以开悟。 《顿渐品第八》,主要的内容就讲,在五祖弘忍法师以下,神秀法师在北方,所谓“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先后做了三位唐朝皇帝的国师,他主张渐修。 我星期一讲第一讲,会详细地从十个方面来探讨神秀的呈心偈和惠能大师的得法偈。神秀大师主张渐修,六祖大师主张顿悟;神秀大师是讲修德,六祖大师讲性德;神秀大师主张从理性认识上去修行,六祖大师直接教我们由悟性认识上,由自性上面去修行。我们从十个方面来详细探讨,相信一定能够对大家有启发。这是南顿北渐,《顿渐品》主要的内容就讲这个。 《护法品第九》,主要的内容就讲武则天和唐中宗迎请六祖惠能大师进皇宫去受供养,但是六祖大师谢绝了。《护法品》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这个“护法”就是护自己的佛法。六祖大师给我们后人做了一个榜样,教我们不要给这个名利所染污,要护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慈悲心,不要给世法、给名利所染污,要护自己的心法。 第十品是《付嘱品》,六祖大师临入涅槃开示弟子们,讲法、接引学人的时候有所谓的三科法门:阴、界、入和三十六对法。之后就讲六祖大师示现入涅槃。 从《机缘品第七》、《顿渐品第八》、《护法品第九》、《付嘱品第十》,其实我们可以把她作为佛教史来看待。 以上整个《坛经》十品的主要内容。 我分五个讲题,用五个晚上的时间来跟大家把整个《坛经》的要义共同学习。而且我要讲实修的方法,《心经》上面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是什么?在《六祖坛经》上面六祖大师开示我们了,我也会详细地跟大家来探讨这个实修深般若法门的方法。 我分五个讲题: 第一个讲题就是禅宗与六祖得法偈。 第二个讲题就是开悟的法门。 第三个讲题就是实修的方法。 第一个讲题主要就是讲《行由品第一》。开悟的法门,把《般若品第二》、《定慧品第四》、《坐禅品第五》,这些内容都会概括进来。实践的,实修的方法,主要是讲《忏悔品第六》。 第四个讲题就是讲明心见性的典范,主要是讲《机缘品第七》。我们看六祖门下的弟子是如何开悟的,给我们做榜样,做示范。 第五个讲题我会讲禅与净土。其实禅宗与净土并不矛盾,宋朝时候的永明延寿禅师有一个《禅净四料简》: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作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禅净四料简》把整个的禅与净土法门概括得非常圆满。这个禅与净土主要就是把《疑问品第三》和《付嘱品第十》的内容概括进来, 从这五个题目来学习《六祖坛经》。 总而言之,希望透过《六祖坛经》的学习,对大家的学佛能够有所启发,能够开般若智慧;能够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得实相般若,明心见性。
二、六祖大师之精华要义
前面我在开悟的法门里也讲了,六祖大师他的精华要义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无念,大家不要认为就是没有念头。那样想就百分百是错了,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心不染境,心里面对于外境了了分明,但是心不会染污,不会起执著。 “无相为体”,《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大家念得很熟了,但是在实践中能不能用得上呢?这个很重要,不是单单念,而是要能够用得上。 “无住为本”,念念无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因为这句开悟,这一句我们也会详细地分析。“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对于学佛时间比较长的人,可能对于六祖大师的这些开示会悟入得深一点。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念”,念是我们主观的认识。“无念”就是我们对于这个认识的主体不要起执著。“相”是认识的客体,客观外在世界。“无相”,我们要于相而离相,实相无相无不相。“无住”就是教我们对任何主客观之境都不要起执著。 这么讲理论可能不太理解,讲一个故事就可以知道了。 有一位德山宣鉴禅师,是四川人,他早年的时候专门研究《金刚经》,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还写了一个疏钞解释《金刚经》。写了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要用两个大箱子,一根扁担才能够挑起他写的这个《金刚经青龙疏钞》。他听说南方有禅师提倡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他就想跟他们辩论,挑了他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就去见龙潭禅师。 他到了龙潭禅师那个地方,早上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卖点心,肚子饿了,想去请这个老太太供养一点点心给他。老太太其实就是个参禅的人,她根机很好,看到德山禅师过来了,她就问他:“法师,你的担子里面挑的什么东西啊?” 法师一听很高兴,就说:“这个担子里面挑的是我写的《金刚经青龙疏钞》,我研究《金刚经》二十年,写这个《青龙疏钞》就写了这么多。” 老太太说:“噢,那么法师你对《金刚经》一定很精通了。” 德山禅师说:“那是,我研究《金刚经》肯定很通的。” 老太太就说:“那好吧。法师,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法师你能够回答,这个点心我就供养法师。如果你回答不上来,那对不起,请你另走他处了。” 德山禅师心想,这没有什么问题,一个老太太能提什么大问题,我肯定可以回答。于是说:“好。” 老太太问:“法师,《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我请问法师,你点的是哪一个心啊?” 禅师哑口无言,答不上来了。 大家谁能够回答?点哪一个心啊? 过、现、未三心不可得,你到底点哪一个心啊?禅师哑口无言了。一个老太太就让他输掉了,就是告诉我们无住为本。 禅宗特别讲要离语言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也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对我们的开示,要离开这个语言相、文字相、心缘相,要能够直接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所以说要离四句绝百非。 祖师的开示经常说离四句绝百非。四句是哪四句呢?说个比方,你看,这是什么?杯子,对不对?大家看到这个肯定说是杯子。但在禅宗的说法里面就告诉我们怎么样?如果禅师跟你开示,他问你:“这是什么?” 你就说:“是杯子。” 他一定会拿棒子打你。所谓“德山棒”,德山禅师开悟以后,不管哪个向他请法,开口就错,动念即乖,开口就打你三十棒。德山棒,临济喝。“棒喝”,禅宗法门的这个机锋是非常峻烈的,非常厉害的。不允许你开口,你开口就错了,为什么?一开口你就落入意识的分别。动念即乖,你起心动念就错了,所以说他要拿棒子打你。 如果禅师问你:“这是什么?” 你说:“这是杯子。” 肯定打你三十棒。为什么?这叫增益谤。 大家能够明白没有?谤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叫增益谤呢?我们见到这个事物要见到它的本体,不要自己加一个东西进去,加一个执著进去。你看这个东西,我们说“它是杯子”,那这个“杯子”是我们人安上一个名字,对不对?我们中国话说“杯子”,英文又一个说法,日文还有一个说法,是不是?那么你增加了一点东西上去了,所以叫增益谤。 第二次你再去见禅师,禅师再问你:“这是什么?” 你说:“不是杯子。” 禅师又打你三十棒。为什么?你又错了,这叫减损谤。 谤就是过失的意思,有过失。为什么叫减损谤呢?因为我们人已经怎么样?大家约定俗成,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杯子”,你说“不是杯子”,那你就把世间大家共同的这个认识否定了,减少了,就是减损谤。也是错,还要打三十棒。 第三次又去见禅师,禅师说:“这是什么?” 你就说:“是杯子,不是杯子。” 这个问题大了,你这个自相矛盾了,对不对?是杯子又不是杯子,那不自相矛盾吗?这叫相违谤。 有相违的过失,你前面肯定,后面又否定,那这是相违了,互相违背,你说话前后自相矛盾,还是要打你三十棒。 第四次又来请法,禅师就还是用这个问题问你,“这是什么?” 你说:“非杯子,非不是杯子。” 这叫戏论谤,能够明白吗?戏论就是开玩笑。这不是开玩笑吗?非杯子,非不是杯子。 这就是四句。大家要明白,我们人的语言和思维是有局限性的。那么你想一想,大家能够回答我这是什么?除掉这四个方面,你还能够回答我这是什么吗?“名叫杯子。”(现场有人回答),你回答“名叫杯子”,还是落在名词上面,还是叫增益谤,还是要打三十棒。 禅师说法的时候总是说:“好好参,提起话头来,参!”大家好好参一参,我到后面讲的时候,接引一下大家,看能不能够受到启发。除掉我们这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我们还有一个悟性认识。禅宗的方法就是使我们如何去用悟性认识。我们要离开这四句,即要离开增益谤、减损谤、相违谤和戏论谤,要绝百非。 什么是百非呢?这不是有四句了吗?这每一句又可以开为四句,就是十六句。十六句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乘以三,就是四十八句。四十八句包括未起和已起,已经生起了和没有生起,这就是九十六句了。九十六句加上前面的四句,就是一百句,这叫绝百非。我们参禅要能够离四句绝百非,才能够彻悟。 好了,我简要地把整个的五次讲座的题目给大家作了一个介绍。希望这次的《六祖坛经》的讲座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我们要能够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大家同圆种智。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第一讲 禅宗与六祖
各位居士菩萨。
阿弥陀佛!
非常感谢十方诸佛菩萨的加被!感谢众位居士的邀请,还有湛山寺常住的成就,我们能够有机会共同来学习禅宗非常重要的经典《六祖法宝坛经》。
一、略述禅宗的弘传史
“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六祖大师我们称之为第二释迦,所以六祖所说的这个妙法我们也尊称为经。历代祖师的开示称之为经的唯有《六祖坛经》。我们看印度的马鸣菩萨、龙树菩萨,他们所说的都是称为论,《大乘起信论》、《大智度论》、《中观论》都称为论,唯有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我们尊称为经,所以说《六祖坛经》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佛经,我们学起来觉得特别地亲切。 六祖大师原来是砍柴的,不认识字。他能够直了成佛,见性成佛,而且距离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千三百年,所以我们学起来非常亲切。言简义丰,言辞很简要,而义理非常地深广,可以说是一大宝藏。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大师一生,得法、弘扬禅宗的事迹和启发门人的言教。由于《坛经》的影响非常深广,所以历代传抄也非常多,版本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是分为五类,第一类就是敦煌的手抄本。第二类是北宋惠昕整理的一个本子。第三类是高丽,现在的朝鲜和韩国有一个流传的本子。第四类就是流通本,金陵刻经处的本子,分为十品。第五类是明朝南藏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丁福保笺注的这个本子是根据曹溪原本,应该还是比较完整的。 《坛经》的中心思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所谓的“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也就是指佛性,一切众生本具成佛的可能性,也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第一次在韶州大梵寺升座说法,开口就把总纲提出来了,说:“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事实上也是如此,一切法门都离不开心地法门,所以禅宗是最直捷的法门,也就是“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个性,这个思想与《大般涅槃经》中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六祖大师的本体论。 《大乘起信论》中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佛性,正因为是本有的,所以我们可以显发。“不觉本无”,本觉是主人;不觉,那些妄想、无明是客尘,所以我们可以去掉——其实透彻地说应该就是转化。六祖大师引导弟子修禅实践的具体方法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禅宗的心法。 《六祖坛经》的思想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对于中国禅宗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六祖以后所有开悟的祖师,都应该说受到了《六祖坛经》的启发。 今天第一讲我主要讲禅宗与六祖得法偈。前天晚上我简要介绍一下五讲的提纲。第二讲就是讲开悟的法门,也就是开智慧的法门。第三讲就是实修的方法。第四讲讲明心见性的典范。第五讲禅与净土。 第一讲主要讲《行由品》;第二讲主要讲《般若品第二》、《定慧品第四》、《坐禅品第五》;第三讲主要是讲《忏悔品第六》。第四讲主要讲两个内容,一个是六祖大师当年接引学人,六祖门下有四十三位大善知识,《坛经》里面重点提到了十三位,他们是如何开悟的。二个讲在家如何修行,我们重点讲无相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总共有十五首《无相颂》,这里面把整个的修行方法都给我们归纳起来了。最后讲第五讲禅与净土,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 我只能够提纲挈要地把它抽出来讲,原文大家可以自己熟读。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38年二月初八。他生下来以后,有两位法师突然到他家里面来拜访,(我们看《坛经》序里面法海法师有提到),到他家里拜访之后,他就说专门来给这个刚刚生下的小孩取名字的,就取名叫惠能。惠能的父亲是位被贬的官员,就问他说:“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 法师说:“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 事实也如此,六祖大师出现于世之后,中国佛教的禅宗特别兴盛。可以说发展到后来,尤其是三武一宗的法难之后,其他的宗派都衰微了,唯有禅宗非常兴盛,一花开五叶。 二十四岁的时候,在黄梅东山寺接受五祖的衣钵。此衣钵是达摩祖师由印度带过来,代代相传的,表示印心,表示祖师位。后来在四会,就是我们现在的四会六祖寺这个地方,在猎人队伍里面隐居了十五年。当时这个地方都是森林,六祖大师和光同尘,隐居在猎人队伍里面,但吃肉边菜,隐居十五年。三十九岁的时候来到广州的法性寺,就是现在的光孝寺,在菩提树下由印宗法师为他剃度出家。然后来到韶关的曹溪宝林寺,即现在的南华寺,弘法利生三十七年,涅槃的时候七十六岁。 他这一生的教诲,由他的门徒,其中主要是曲江的法海记录整理,编为《六祖法宝坛经》。六祖大师圆寂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八月初三。 他门下弟子,悟道超凡者不计其数,非常之多,大彻大悟的有四十三位善知识。你看六祖以前的祖师,接引的开悟的弟子都比较少,只有几个;到后来其他宗派的祖师,接引的真正彻悟的弟子也很少;唯有六祖大师门下大彻大悟的有四十三人,最著名的就是南岳怀让禅师和江西青原山的行思禅师。 《释教三字经》上说: 南岳下,一马驹,踏杀人,遍寰区; 青原下,一石头,石头路,滑似油。 南宗的惠能大师,他的门下最著名的南岳怀让祖师,怀让祖师度化马祖道一,道一禅师就传给百丈怀海祖师,百丈山的怀海禅师门下弟子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湖南宁乡大沩山的灵佑禅师,灵佑禅师传给仰山慧寂禅师。这就形成了一个沩仰宗。 怀海禅师另一系传给黄檗希运禅师,希运禅师传给临济义玄,形成了临济宗。 青原行思禅师传给石头希迁,石头希迁他当时住在湖南南岳的南台寺,希迁禅师传给湖南的药山惟俨禅师,惟俨禅师传给云岩昙晟,昙晟禅师传给洞山良价禅师,良价禅师就传给曹山本寂禅师。这就形成了曹洞宗。 另一系石头希迁传给天皇道悟禅师,道悟禅师传给龙潭崇信禅师,崇信禅师传给德山宣鉴禅师,我们说德山棒,德山宣鉴禅师传给雪峰义存禅师,雪峰义存传给云门文偃禅师。乳源县的云门寺的开山祖师就是文偃禅师,就形成了云门宗。 义存禅师又传给玄沙师备,玄沙师备传给地藏桂琛禅师,桂琛禅师传给法眼文益禅师,形成了法眼宗。 你看,在六祖大师之后,他的子孙在一百年以内逐步逐步地就发展成为五大宗派。而且在临济义玄禅师之后,一路传下来,传到宋朝的时候又形成了两个支派,杨岐方会禅师创杨岐派,还有黄龙慧南禅师就创黄龙派,这是禅宗史上的五宗七派。 可见六祖大师这部《坛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我们有一句话说:“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边。”现在汉地的寺院,基本上是禅宗的寺院,而禅宗的寺院临济宗是最广泛,故有“临济临天下”之说。曹洞宗的力量也很大,寺院也很多,故有“曹半边”之说。发展非常广泛。 《六祖坛经》分为十品:《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疑问品第三》、《定慧品第四》、《坐禅品第五》、《忏悔品第六》、《机缘品第七》、《顿渐品第八》、《护法品第九》、《付嘱品第十》。我简要把这十品的内容作一个概括,让大家了解一个全貌。 《行由品第一》主要是讲六祖大师的经历,他得到祖师衣钵的经过。六祖大师于广州剃度以后,回到韶州宝林寺住的时候,最先是向当时的地主乞地,因为当时跟他学法的人很多,寺院又太小,就向当地的长者求一块地建寺院,这个姓陈的施主就问他:“你要多大的地方。”六祖说:“我只要一袈裟之地。”袈裟一展出去之后,把这几个山头全部盖住了。而且有四大天王坐镇,所以扩建了这座宝林寺。 当时韶州的刺史,请六祖大师到韶州城里面的大梵寺升座说法。法会举行了两天,第一天六祖大师主要是开示他得法的经过,第二天就是讲《般若品》,这个法会就圆满了。所以我们详细地看就会很明白。 《疑问品第三》是另外一次,韦刺史另一次请法,设了一个大斋会,斋会圆满之后又请师说法,六祖大师又讲一天的法,就是《疑问品第三》,这都是当时讲法的记录。 后面的《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这些都是由这位门人汇集的,并不是一次说的,而是六祖三十七年所说的,弟子们整理编成的,不是当时说法的记录。 第一天的时候,祖师介绍他的简历。而且介绍当时他在五祖弘忍门下如何去呈上一首偈子,得到祖师的印可,传下衣钵。第二天升座说法主要是讲般若三昧,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什么是见性呢?就是说我们的自心能够常起正见,一切烦恼尘劳不能染污,就是见性。 《疑问品第三》主要是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这个问题是韦刺史提出来的。 第二个问题是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如何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关于西方净土的问难。大家不要产生误会,你看,六祖大师说:“东方人心恶,求生西方;西方人心恶,求生何国?”如果我们粗粗一看,觉得六祖是不是否定有西方净土啊?不是的。六祖大师他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他只是要我们去掉修净土法门的那些错误知见,所谓要除去十恶八邪。 哪十恶呢?十善业的反面就是十恶。如果我们有十恶八邪,我们就难以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那只是口念,心不相应,心没有清净。八邪就是八正道的反面。其实也就是教我们要以修十善业和修八正道为基础,持戒念佛。这是六祖大师对我们的开示。而且在此前四祖道信就根据《文殊问般若经》开示我们,学禅的人也要念佛。到后来,你看我们很多净土宗的祖师早年都是参禅,而且开悟的。比方说,永明延寿禅师、蕅益智旭大师、莲池大师,这些祖师都是早年修禅,开悟之后修净土。所以我们第五讲会讲禅与净土。 如果真正了解《坛经》的人,修净土一定可以以清净心来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如何能够净念相继呢?如何能够念而无念,藉念他佛,成我自佛呢?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坛经》,那我们可以学习,乃至于修实相念佛,将来能够生到实报庄严净土,分证常寂光净土。所以说我们如果念佛不相应的人,最好能够了解一点《坛经》,能够使我们的心清净,“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上也说:“不用求真,惟须息见。” 我们这个狂心歇下来,我们这个攀缘心歇下来,当下就可以见性。 凡夫众生正如《圆觉经》上佛所说的:一切凡夫众生都是以四大五蕴假合之体,为自身相;以六尘缘影这个攀缘心,为自心相。不能够背尘合觉,所以就枉受轮回。 第三个问题就是六祖告诉我们在家如何修行。六祖指导我们不要执著于有相有为的功德,要修自性功德,所谓“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不离自性,这是功;应用无染,这是德。 梁武帝当年以权力建了很多的寺院。杜牧有首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达摩祖师见他的时候说:“并无功德”。事实上也不是功德,这是福德。你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间寺院都没有功德,我们建一间小寺院,更加是没有什么功德可言,所以最主要的要能够明心见性,要能够证入无生法忍。 第四品以下不是一天所说的,都是弟子们把祖师平时的开示汇集起来编成的。 《定慧品第四》是禅宗根本的心法。我明天主要讲的也就是这个开悟的法门。 《坐禅品第五》就是具体教授我们如何去实修,是我们宗门修行方法的总纲领。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这是真正的坐禅,不是说我们腿子盘起来,眼睛闭起来,这就是坐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就是说:内心不动,不起心,不动念,这是定;外在于相而离相,这是禅。 《忏悔品第六》就是讲我们下手的方便。最初我们要先忏悔,令我们身心清净,堪为法器。好像一个杯子,如果它里面本身就有毒药,你倒再多的甘露进去都会成为毒药。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杯子洗干净,才堪容纳甘露妙法。 《忏悔品第六》主要是讲五个内容: 第一个是传香,好像我们现在开始讲经,先唱《炉香赞》,然后法师上香,这是传香。其实还有使我们的心静下来,祈请诸佛加持,这些意思在里面。而六祖大师直接从心地上,自性上讲,传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第二个是无相忏悔。《普贤观经》上说:如何忏悔呢?端坐念实相,是名真忏悔。通过忏悔灭三世罪,使我们三业清净。 第三个是教发四弘誓愿。 第四个是传授无相三皈依,皈依觉、正、净,这是我们自性本具的。 第五个是讲证果。前面的四个是因,第五个就是果,我们证自性一体三身佛,我们自性中间就圆满具足法身、报身、化身。 这五个内容,我打个比方来说,好像我们要航海去采宝,第一个就是要确定航海的目标,目标我们准备去哪里?我们现在确定目标就是成佛,这五分法身香就是好像确定航海目标一样。 第二个忏悔,就好像我们修补船只一样,我们要先准备一下,检查我们的船有没有漏,这是做准备。那我们现在要先忏悔。 第三个就是确定航线,具体来说我们怎么走,怎么航行才能够到达这个宝所呢?这个确定航线就是教发四弘誓愿,这是我们修行的动力,愿力是我们修行的动力。 第四个就是出发了,我们船也修好了,航线也确定了,就正式出发了,出发就是这里讲的传授无相三皈依。 第五个就是到达宝所,也是我们成就,证悟,证得自性一体三身佛。 其实整部《坛经》重要的开示到第六品应该就圆满了。下面的《机缘品第七》是举出那些明心见性的人来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示范。这等于什么?等于《楞严经》里面的二十五圣圆通章,二十五圣修证圆通。也等于《圆觉经》上面的十二位圆觉菩萨,讲他们如何成菩萨。也等于《大方广佛华严经》上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学的经过。《机缘品第七》就列举了十三位六祖大师的弟子,他们如何向六祖大师请教?六祖大师又是如何回答他们,指教他们?他们如何当下就豁然大悟?希望我们通过看这些典范,看他们这些示范,我们不要说明心见性,起码能够开智慧。 这十三个人之中,无尽藏比丘尼、志道比丘、志彻比丘,他们都是因为请教《大般涅槃经》而开悟的。法达法师是因为请教《妙法莲华经》而开悟的,所谓“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这法达禅师开始很傲慢,认为我诵了三千部法华,功德很大,拜六祖大师的时候,拜是拜,头就不落地,心里有个傲慢心。其实是他没有真正地悟入。所以六祖大师就提醒他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他是给经所转了。我们闻法的时候要能够销归自性,想一想,我们是能够转经,还是被经所转呢?我们如果能够转经,那就了不起了。能够按照佛陀的教导,在日常生活中间去应用,不是口头上去念。你只是念,那你是著于文字相。《大乘起信论》上说,我们修行要不著文字相、不著语言相、不著心缘相。我们只是念,只是念,心里面没有受到启发,只是记得,我今天念了多少佛,我今天诵了几本经,到晚上的时候就跟释迦牟尼佛算账了,你要给我多少功德。如此就是给经所转了,被经所转是心迷。我们看法达禅师就要能够受到启发。 还有一个就是智通禅师,智通禅师他是因为六祖大师开示《楞伽经》而悟道,而开悟的。《楞伽经》很重要,在我们禅宗初祖达摩开始,一直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所谓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到了五祖传法给六祖的时候,以《金刚经》来印心。所以《楞伽经》对禅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典籍。 有一本书叫做《楞伽师资记》,讲《楞伽经》的历代相传祖师的这个传承,而且对于唯识宗来说也很重要。她里面讲了如何转八识成四智,讲到唯识的三性三无性,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这些都有,所以非常重要。 智通禅师他学了很久,但是他还是有很多疑问。“什么是三身四智呢?”向我们六祖大师请教,六祖大师都是从心地上面给他启发,使他当下就豁然大悟。 比方说,青原行思禅师,他说圣谛亦不为,不落阶级。不落阶级是顿悟的法门。一般的教下是渐修的法门,你看小乘有八个阶级,四果四向有八个阶级;大乘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这都是渐修的。行思禅师一见六祖就问:“怎样修行才能够不落阶级呢?”就是说能够一超直入如来地,能够顿悟成佛呢?他受到六祖大师的启发,几句话就证悟了,就成为首座。 南岳怀让禅师见六祖大师时说的:“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还有永嘉玄觉禅师的一宿觉,永嘉即现在的浙江温州。玄觉禅师他是因为学《维摩经》开悟的,开悟以后没有人给他印可,后来遇到六祖的弟子,就告诉他,说:“威音王佛以前自悟就可以了;威音王佛是古佛,以后都需要祖师印证。”他听了以后,马上来拜见六祖大师,住了一个晚上,号称为一宿觉。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大家如果能够背的话是非常好,你一定能够深受启发。 这本书的后面有《证道歌》的附录,还有包括《奢摩他颂》、《毗婆舍那颂》都非常好,都是指导我们实修的法门。《机缘品》是非常生动活泼的,透过六祖大师对弟子们的这些教导,我们可以看到六祖是非常善巧方便来指导弟子们,往往在一句话之中就令弟子能够言下大悟。 下面的《顿渐品第八》开始,基本都是讲佛教史。《顿渐品第八》是讲南顿北渐,北渐神秀禅师的法门。等于说是禅宗史。 《护法品第九》是讲唐朝的武则天和唐中宗听了神秀禅师的推荐以后,征召六祖入京说法,祖师能够远离名闻利养,给我们后人做榜样,他没有去,以病推辞了。六祖这个示现就是护法,护什么法?护我们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不给世法所染污。如果我们希望世间人都能够了解,都能够知道,能够声名远播,这都是染污心。 《付嘱品第十》,这是讲六祖临入涅槃的时候对门人的开示,开示弟子们弘法的时候要先举三科法门:五蕴、十二入和十八界,都是从自性起用,动用三十六对。后面又讲禅宗的传承史,过去的七佛,印度的二十八代祖师,东土的六代祖师,这都是讲禅宗传承的历史。 第五讲是讲述禅与净土,主要的内容其实就是概括《疑问品第三》和《附嘱品第十》的内容来讲。 其实整个佛教所有的教义都是围绕两个字来开展,哪两个字?迷与悟。 我们的人生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是个迷惑的人生,充满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因为无始无明,所以我们起烦恼,迷惑了。迷惑了之后我们就会去造种种的业:善业、恶业、无记业,种种的行为,种种的业。因为业就会招感六道轮回的苦果,所以我们的生命在没有解脱之前,总是处在惑、业、苦,这个循环之中,不得自由,不得自在,感受到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释迦佛觉悟证道的时候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因为妄想就会有烦恼障,因为执著就会有所知障;因为有烦恼障和所知障,我们就迷惑了;迷惑了就会造业,造业就会有业障;造业以后就要感苦果,就要受报,那就有报障,也就是苦障,受苦了,所以我们说愿消三障诸烦恼。 我们迷惑的时候,处在迷的时候,我们人生的现实就是苦。所以释迦佛成道以后,初转四谛法轮的时候就从苦谛讲起。所以佛教是最现实的,并不是逃避现实;它敢于直面、敢于正视人生的痛苦、无常和虚幻,敢于直面生命的本来面目。而且它也是最彻底的,为什么?因为它直接从我们生命的当下来解决问题,“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凡与圣只在迷悟一念之间,并不是要心外去求法。所以佛法是最彻底,最圆满、最究竟的,教我们直接在生命的当下,修行落实于当下,修行在当下就要修,来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断尽烦恼的门径和方法。 禅师开示学人,总是说要我们直下承当,照顾脚下。禅堂里面,我们参加禅七,禅师的开示总是这样的:“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照顾当下,修行落实于当下。“当下”它有三重含义: 第一个就是现在就要修,当下就要修。为什么?人命无常,犹如朝露,所以我们当下就要修。 第二个修行落实于当下,就是我们应该在当下的念头上面去修。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一切时、一切处,做一切事情的时候,我们当下就要“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观照般若的法门,就是《圆觉经》上面所开示的圆照清净觉相的法门。 《圆觉经》上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在生命的当下,在念头上面下功夫,能够回光返照,见自本性,这是落实于当下。 第三个修行落实于当下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在一切的处所都要提起正念。我们如果能够直接从我们生命的当下来体悟福德智慧,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连续讲了五个。本自清净和本不生灭是讲自性的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个是讲自性的相。“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讲自性的用。自性的体、相、用都圆满具足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福德智慧我们自性中间就有,我们为什么还要向外去求呢? 我们看《坛经》上面,六祖度惠明禅师的时候,惠明禅师已经有一点点悟入了,但是还是不放心,他就问六祖,说:“是不是还有密意在呢?” 六祖马上告诉他:“密在汝边!” 是不是?我们都可以看得到。 说什么?我简化来说,什么是道呢?“道在汝心!”我们的心自己能够做主就是道。否则都是心外求法,那就是外道。 所以在我们当下的念头上去下功夫,这是非常巧妙的方法!你看这个宇宙都是由极微小的原子、电子、质子所组成的,一切万物都是这样,我们的生命是由无量无量的细胞组成的,同样的,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维活动它是由无量的念头组成的。你看我们从最小的地方去下手是最容易的。就是说禅宗的方法非常巧妙,就教我们由最小的单位上面,由念头上去下功夫。所以它非常巧妙,非常直接,它不要你学很多东西。 你看六祖大师他没有学什么,他在黄梅东山寺的厨房里面做事情做了八个月,能够当下契悟。他也不认识文字,但是他能够讲经。无尽藏比丘尼请他讲《涅槃经》,这个比丘尼听了六祖大师的开示之后很高兴。她有些字不认识,就拿经书来问六祖:“这是什么字啊?” 六祖说:“我不认识。” 她很奇怪地说:“啊!您不认识,为什么能够给我讲《涅槃经》呢?” 六祖大师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这是给我们做榜样,禅宗的法门非常直接,教我们顿悟成佛,六祖大师高唱顿悟成佛。我们在念头的当下能够悟入,一念觉即是佛。所以我们在生命的当下要观照,认识自己,认识自性,那我们就可以逐步减少迷惑,增长智慧,逐步接近开悟,证得解脱。 如何去做呢?《佛子行》上面有一首偈子说: 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何相状, 恒以正知及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 什么是佛弟子正确的行为呢?一开始怎么样?要“当察自心何相状”,这句话没有说之前,这件事没有做之前,我先想一想:我动机是什么,我动机是自私自利的吗?我动机是伤害他人的吗?那我不说了,我不做了。而我的动机是对自己的解脱有好处,对于众生的解脱有好处,对于佛法的兴盛有利益的话,我就努力去做。 念头,就是指开始时的这个动机就很重要,好像树,树根有毒的话,果实也会有毒。所以一开始这个动机很正确,后面也就能够造善业,乃至于毕竟解脱。所以说“恒以正知及正念”,经常要保持正知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我们学佛是为了成佛,而成佛是为了度众生。所以四弘誓愿里面 “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一个总纲领。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是总纲;那我要成佛,要度众生的话,我要先断烦恼;要断烦恼,就要学法门;学法门之后,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圆成佛道。所以“修行利他佛子行”,这是一个总的概括。 我们无论是修净土也好,修密宗也好,修禅宗也好,其实一个根本的题目就是围绕如何开悟。大家不要认为开悟是很高不可攀的,我会讲到解悟和证悟,解悟应该是可以得到的。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开圆解的人修行一天,等于那个盲目修行的人一劫。所以大家不要说证悟了,不要说好像六祖大师一样,言下马上就可以证悟了,但是我们要能够解悟,要大开圆解。大开圆解之后,我们的修行可以事半而功倍。 无论哪个宗派,围绕的根本题目就是如何能够开悟,来共同解决我们人生的根本迷惑。我们跟其他的宗派相比的话,禅宗更直接,直截了当,不需要经过很多的阶级,很多的阶梯,一步一步修上去,好像我们当下见性,就可以成佛。 《圆觉经》上所说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两句话很重要。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我们学教理也知道这个世界很虚幻,梦幻泡影,但是我们能不能够离开?不能离开。为什么?我们那个知是解知,不是证知。就是说:我们学佛、闻法,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世间都是因缘和合就有,因缘散灭就坏。但是我们遇到那个环境,逢缘对境的时候,还是把握不住自己,把握不住自性。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像诸佛菩萨那样的证悟,没有证得,我们只是解悟,所以不能够产生“离”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证悟,就可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所以禅宗非常直接,所谓教是佛语,律是佛身,禅是佛意。我们学教其实就是修佛的语业功德;我们学律宗,严持戒律,是修佛身的功德;我们学禅是修佛意的功德。 六祖大师就是一个非常光辉的榜样。他距离我们只有一千三百年,而且他是一个不认识字的樵夫。当时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弟子很多,有一千多人,你看,六祖大师他什么条件都比不上神秀法师,又是从南方来(当时南方的岭南是很偏远的地方);他又不认识字;又比较矮,我们看南华寺的六祖真身就可以看到。而神秀法师当时就是很有名的讲经法师了,又是大众之中的首座。 但是五祖把衣钵传给惠能大师,没有传给神秀法师。为什么?因为六祖大师他是直下承当,当下明心见性。他在家里面的时候,听到湖北来做生意的商人念《金刚经》就有所悟入。后来听到五祖给他详细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就豁然大悟了。从此以后他就把握了人生最深层次的发展方向。经过苦修,而且也经过名师五祖的指点,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他能够完全领悟佛法的最深义,最根本的要义,大彻大悟,所以当生他就能够成佛作祖。是我们以自身来实践佛法,而且证入佛法,最光辉的典范,使我们感到非常地亲切。 六祖是一位开悟的圣者。什么是开悟?其实我们说解悟,就是要使我们在一切的烦恼,一切的执著面前,能够真正地把握住自己,心能够自主,心不随境转。这不容易,凡夫是心随境转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我们的心要能够把握住自己,自己的心自己能够做主,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一切外境无住,而这个无住并不是说那种枯木死火定,而是对于一切外境又能够明明了了,在五欲六尘面前能够无所染著,没有执著,无念、无相、无住,当下能够觉破一切的烦恼,这就是悟。禅宗专门强调开悟,明心见性。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上面讲: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因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佛的知见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一切众生本性上面都是佛,这是佛知见。我们怎么样?理论上面肯定可以了,也听了这么多。但是实际上不会。所以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真正地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的时候,那就是我们成佛的时候。我们现在在众生位,迷惑颠倒,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众生;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众生;乃至于佛菩萨化现、示现来度众生,我们还是把他看做是凡夫众生。 我们看《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上面有说到,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性,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自性,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个成佛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而且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二无别。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迷失之中,不能自觉,所以佛才发大慈悲心出现于世来启发我们,令我们能够破迷成悟,转识成智,证无上菩提。 大家要明白六祖的本体论,亦即佛性论,明心见性这个宗旨,是建立在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一切众生心中并无佛性,那见性的结果可能是出现邪恶也不一定;正是因为说本觉本有,本来是佛,本性是佛,皆有佛性,所以我们才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中国哲学史上向来有一个性善与性恶的争辩:荀子就说性恶,人性本恶,后天受到教育以后,慢慢地他就转变过来善了。孟子就说人性本善,后天受环境的污染了,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古书大家都知道的《三字经》。 佛法里面说佛性,佛性是不二法门,你看,六祖到广州法性寺见印宗法师,给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的时候,就开示他说:“佛性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名佛性。”说得很明白,它是超越于这二者之上的,所以《涅槃经》上面佛明确地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六祖才能够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但得本,何愁末,抓住这个根本,不要去求枝末。 《证道歌》上说:“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直截根源佛所印”,修禅宗直接顿悟,这是佛所印可的。你要学教理,学名相,“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你如果是在教理上面去分别,去学,自己没有实践,你没有修行,不停地去分辨名相,那你是叫“入海算沙徒自困”,一辈子用几十年时间去分别那些名相,名词,好像你到大海里面去数到底有多少粒沙一样,自己困死自己。所以永嘉大师开示我们要直接见性。 禅宗里面经常有一个比方说:因指而见月。我们学佛经,不是叫你念就可以了,佛经只是给你指一条路,你还要照着去修。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看到一个路牌,这条路有个指示了,这个路牌是到九龙的,我们不可能只守着这个路牌,就说我到了九龙。那你错了,你肯定要照着这个路牌去走。如果说你盯着这个路牌,你就说:“啊,我已经到目的地了。”那你这是愚痴。 同样的,我们学佛经,不是说你会讲,会念、会背就可以了。不是这样的。佛告诉我们怎么做,最重要的是你要去做,依教奉行,每一本经后面都会有依教奉行,这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能够去实践。所以我们要能够了解佛性论,这是我们能够顿悟的一个基础。 其实整部的《六祖坛经》不是讲别的,就是讲我们怎样才能够从迷到悟,怎样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知道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去做。佛之知见是什么?法华主要就是讲佛之知见,华严主要就是讲佛的境界。所以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能够入佛境界,能够入佛境界就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们经常说开悟,就是开示悟入。我们说开示,这都是从这里面得来的。 所以整部《坛经》就是讲开悟以后是怎么一回事,开悟的经验是什么。整部《坛经》实际上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他本人修行开悟的经验,以及指导弟子们开悟的方法。六祖以后几乎所有的禅宗祖师都是根据六祖所说的《坛经》来开悟自性,证得法身慧命。 禅宗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大家不要误解说,不立文字,那不要文字了。其实你看看《大藏经》里面,禅宗的典籍是最多的。他是不立文字,不离文字,要借助这个文字般若来悟入。不著文字,不舍文字,不能够执著于文字相,但是也不能够舍。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要能够正确理解。 从唐武宗以后,经过武宗会昌法难之后,佛教的其他宗派都很衰微了。六祖大师那个时候其他宗派都很兴盛。华严宗,唯识宗……都非常兴盛。但是到了后来,其他宗派都衰微了,唯有禅宗非常盛行,也可以说禅宗几乎就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代名词。 说禅宗的起源,我简略介绍一下禅宗传承的历史。禅宗的起源大家都知道。《思益梵天所问经》上面有提到。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灵山会上,百万人天都到齐了,准备听释迦牟尼佛说法。释迦牟尼佛没有开口,只是拿起一个天人所献的优钵罗花给大家看。大家都不能够领悟,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马上就给他印可了: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就把这个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法门传下来了。 大迦叶尊者传给阿难陀,阿难陀尊者传给商那和修,商那和修传给优波毱多。优波毱多那时候很小,他给商那和修尊者做侍者的时候只有十七岁,但是根机很好,商那和修尊者问他:“你是身体十七岁,还是心十七岁呢?” 如果是你,你怎么回答? 优波毱多很有智慧,马上就反问:“师父,您满头白发,是头发白呢?还是心白呢?” 商那和修尊者就回答他说:“我是头发白,并不是心白。” 他就回答说:“我是身体十七岁,并不是心十七岁。” 之后在门下经过锤炼,他就把祖师的衣钵接下来了。后来渐次地传,传到第十二祖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这时候大乘就兴盛起来。渐次传到第十四祖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八宗共祖,非常重要。我们这个人间的华严也是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取来的。 渐次地传到二十八祖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是王子示现出家,他的师父般若多罗尊者就跟他说:“东土有大乘气象,你要去度化他们。”所以他航海就到中国来,首先在广州登陆,然后见梁武帝机缘不契,就一苇渡江,来到嵩山的少林寺,在山洞里面壁。达摩祖师有一个很重要的著作《二入四行论》,我这次会讲到,如何能够悟入,有理入和行入。这个行就有四行,所谓的报冤行、随缘行、称法行、无所求行。告诉我们面对一切境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做,能够由行门而悟入。 他在少林寺的山洞里面壁九年。有一位神光法师,当时是已经很著名的讲经法师,他一切放下来跟达摩祖师学习,做了九年的侍者。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了,简要提一下。但是祖师九年时间都没传法。 到第九年冬天的时候,下大雪了,他跪在这个洞外求法,这个雪已经是怎么样?他跪在雪地上,这个雪已经把他的腰都埋起来了,雪下得很深了,他还跪在那里面,这个求道的信心、毅力和恒心都是不可思议的。 达摩祖师问他:“你跪在这里干什么?” 他说:“我要求法。” 祖师就呵斥他了:“诸佛的妙法都是累劫勤苦而得来的。好像释迦佛因地一样,舍全身而求半偈,哪是你这么受一点点辛苦,跪一下就可以求到的,除非这个天下红雪。” 神光法师确实很了不起,马上拿出戒刀来把自己的手砍断,血喷出来把白雪都染红了,捧着这个红雪说:“祖师,天下红雪了。”祖师才给他传法,达摩祖师认为这个神光法师智慧还可以,就给他改名慧可,是我们禅宗二祖慧可。 慧可祖师就说:“我心不安,乞师与安。”我的心还不安,请师父你给我安心。 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把心拿出来,我来给你安心。 慧可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我给你安心安好了。 这则公案大家基本上都听说了。禅宗的心法就传下来了。 然后慧可大师传给僧璨祖师。 僧璨祖师有一篇《信心铭》: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又说: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其实环境并不能够阻碍我们,根本原因是我们在环境上面加上的主观的执著性。唯识里面的三性三无性讲得很好: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和圆成实性。我打个比方来说一下,不一定很恰当,这个圆成实性是本体,是本性,就好像麻一样的。这个依他起性,要用麻搓成绳子,把绳子扔在房子里的地上。而房子里面很黑暗,我们进去一看到,哎呀!吓一跳,以为是一条蛇。很恐惧,我们认这条绳子作为蛇,蛇是虚幻的,对不对?没有什么蛇,但是我们当时很害怕,心里面真的以为它就是蛇,这是遍计执性。 所以说我们如果能够开智慧的光明,你看我们灯一拉,看清楚原来是一条绳子。一场虚惊,马上就觉悟了。同样的,我们心性的智慧光明一生起,马上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知道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当下我们的执著心、攀缘心就停歇下来,就息灭了,当下这个妄心就消了,真心就显露了,所以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僧璨祖师传给道信祖师,四祖道信祖师传给五祖弘忍祖师(我们昨天讲了他的故事……),弘忍祖师就传给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大师之后,一花开五叶,禅宗兴盛不衰,演变为五宗七派。不单单是彻底改变了从汉朝(佛法刚刚传入中国)到唐朝以来整个中国佛教的面貌,而且也对唐宋以后的中国整个思想文化都有极大的启发。之后禅宗也渐次地传到了日本、朝鲜,到二十世纪的时候,日本的铃木大拙把禅宗介绍到欧美。应该说在世界范围上来说,影响最广泛的就是禅宗。 我把整个禅宗的弘传史就简要地说了。
二、神秀呈心偈与惠能得法偈
今天重点讲六祖惠能大师的得法偈和神秀禅师的呈心偈,这两首偈子大家都很熟悉,应该都是朗朗上口了。 神秀法师的偈子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大师的偈子就刚刚相反,跟他唱反调,反过来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版本不同,有一些版本第三句是“佛性常清净。”但是我们从禅宗的思想来说,那句“佛性常清净”,是后人改的,那个意思不完整,应该说“本来无一物”,这个是核心。这两首偈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可以说整个禅宗的命脉都包含在其中。我从十个方面来分析这两首偈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点启发。 六祖大师他是很有智慧的人。他去见五祖之前,就已经有一点悟入了,拜见五祖的时候,他说的那些话也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五祖问他:“你从哪里来啊?你来这里干什么?”他马上回答:“弟子从岭南来,来这里不求其他东西,就求作佛。”口气很大:就求作佛! 五祖就问他:“你从岭南来,岭南是很边远的地方,蛮荒之地,你这个獦獠,怎么能够求作佛?”獦獠,一种轻视的称呼。 他马上就回答说:“弟子身虽然跟祖师不同,但是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事实也是如此,人,从表相上,从现相上来看,可以分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地域,种种的不同,但是本性是同,成佛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所以我们透过现相来见到本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大家念是念得很熟悉了,但是我们能不能够做得到,你能不能够见诸相非相?很难。 我们看到一个人,马上就分辨:这是个男的,这是个女的;是庄严,是丑陋;总是分辨这些,是年纪大,年纪小;是高、矮、胖、瘦;不断地去分别,就在分别外在的相,不能够当下就悟入。我们看到的一切众生都是佛。印光法师对我们有一个开示说:念佛人要见一切人皆是佛菩萨,唯有我自己是凡夫。 这非常重要!我们能够真正见一切人都是佛菩萨,第一个是从本性上来看,一切人的本性确实都是佛菩萨,这是看本性,看自性,一切众生自性都是佛。我看他是佛,就能够平等地恭敬,而佛法在恭敬中求,我们的功德就增长了。而且来说,我们看他都是佛的话,你想一想:我们谁敢跟佛去吵架呢?谁敢对佛生气呢?从来不会有人敢呀!但是我们对众生生气、吵架,机会多得很,是不是? 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地悟入这一点,没有真正地去看到这个本性,而且来说唯有我自己是凡夫,我有惭愧心,有惭愧心我就能够精进修行。所以我们要能够好像六祖大师这样,“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外相千差万别,森罗万象,体性是一,皆是佛,皆可成佛,皆具佛性,一切众生皆是未来的诸佛,皆是过去的父母。能够这样想,这么观,我们的心就渐渐地能够入道。 回过头来说,五祖看惠能大师的根机确实很好,一方面怕人家加害,另一方面是叫他修福,磨炼心性,叫他到厨房里去做事,大寮里面去舂米。我们看到那个坠腰石,六祖大师个子比较矮小,当时寺院里面住一千多人,要把谷的壳子舂掉,舂为米,六祖大师体轻,舂的米很少。他就在腰上面绑一块石头增加重量,修苦行。差他到厨房去,六祖惠能大师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我们因为心迷没有悟入。所以心常生烦恼,才需要来学《六祖坛经》。如果我们悟入了,不听也行。佛说种种法,为了种种心;若无种种心,何需种种法? 释迦牟尼佛后来说怎么样?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实际上没有说一个字。为什么没说一个字?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佛才说八万四千法门,如果我们能够契入自性,这些都不需要说了! 下面我从十个方面来讲这两偈有哪些不同之处: 第一个方面, 大家看了这两个偈子都会想:啊!六祖惠能大师的偈子很高明。但是你不要轻视神秀法师的偈子,我们真正能够用得上功的还是神秀法师这首偈子。而且神秀法师的偈子,我们能够做好也已经很了不起啦,并不容易,你不要轻视神秀法师的偈子。打个比方来说:惠能大师的偈子是塔尖,神秀法师的偈子是塔基。你没有这个基础,你的尖在哪里呢?没有神秀法师的偈子,惠能大师他这种偈子也不好表述了。我后面会讲到,这两首偈子形成一个学修的整体,我们把两个偈子全部连贯起来,全部融合起来,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导。那就是非常高妙的。神秀法师的偈子是讲渐修,惠能大师的偈子就讲顿悟。神秀法师的偈子讲修德,惠能大师的偈子讲性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当然这个优劣不用讲了,当然惠能大师的偈子是很高明的,为什么?我们看当时的这个情形,《行由品第一》就可以看到,神秀法师并没有悟道。 当时五祖说他要传祖师位,把祖师衣钵传下来,要弟子们每一个人作一首偈子。神秀法师他就作好了,作好了之后怎么样?他的心七上八下的,不敢送给祖师去看。前后经过了四天,走出房子又进去,经过十三次,都不敢拿给祖师看,说明他还没有开悟,证明他还有分别心,还汗流浃背。后来想了个什么办法呢?不敢给祖师看,偷偷地,晚上的时候拿毛笔把这四句话写在墙上。说明他还有一个犹疑,有一个犹豫心。非常的精神恍惚,有一个计较,有一个得失,还有分别,所以他没有悟入,所以说他还没有见性。 而且我们看他偈子中间,句句都是有相的: “身是菩提树”,打个比方,说我们这个身体就好像菩提树一样。 “心如明镜台”,那么就有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这个拂拭就是看心,看我们的心有没有染污,要来拂拭它,这是心有所住了。 “勿使惹尘埃”,就是看净,执著于一个清净相,不要让它染上尘埃,那就有一个染污与清净的对待。所以看心就心有所住,看净就心住净相。他这个看也是妄,所以不能见性,当然它是渐修的方便,还是可以的。 第二个方面,我先说一下基本的意思。神秀法师的呈心偈子说:我们的身子就好像菩提树一样,我们本具清净的佛性就好像镜子一样光明清净,我们修行的时候要经常用佛法的镜子来回光返照,把自己的习气毛病扫得干干净净,不要让它惹上一点点的脏东西。基本的意思就是这样。这种意思其实也并不坏,只是没有见性。并不差,意思已经很高了,我们能够做到,了不起。我们能够“勿使惹尘埃”就不错,我们是天天惹尘埃。我们的心里面起种种的分别心、妄想烦恼,是不是? 所以你不要看轻神秀大师的这首偈子,他的偈子就浓缩了戒定慧三无漏学。 我们要严持戒律,而使我们的身清净,身得清净,那就是“身是菩提树”,这就是戒学。 我们要用禅定来对治我们的心念,我们的心要好像明镜一样,这就是“心如明镜台”,这是禅定的功夫了,定水澄清,经上面有一句话,就好像镜子一样,是禅定,定学。 我们要持戒,要修定,都需要智慧来观照,有智慧观照我们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在减少我们的烦恼妄念,消除我们的习气,减少我们的习气,烦恼一天一天地减轻了,妄想一天一天地减少了,那我们的修行就进步了。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尘埃就是那些习气、烦恼。 禅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没有这个事?有。我们后面看到,有一个法师他就是这样的。他当时本来是北宗的人,神秀大师那些弟子收买他,用钱叫他来刺杀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给他说法以后,他不单单是没有刺杀六祖,而且他发心出家了,他就是志彻。发心出家之后,他学《涅槃经》,因为听六祖大师讲《涅槃经》他开悟了。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其实更重要的是讲什么?放下屠刀并不是说我们手里面拿把刀,这个才是屠刀。我们心里面的习气、烦恼,这就是我们心里面的屠刀。我们心里面有贪心、有瞋恨心、有愚痴心、有怀疑心、有傲慢心、有种种的不善心,这些烦恼习气就是我们心中的屠刀。它能够斩断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要放下它。 而且来说,世间的屠刀,它杀那个众生,你看杀猪,只是把猪这一期的寿命斩断了。那我们心中烦恼习气的屠刀是斩断我们生生世世的智慧命,你看它更厉害,所以我们要勇猛精进地去降伏烦恼,去消除这些习气。烦恼一天天少,妄念一天天少,心一天天清净、觉悟、平等,这个就是放下屠刀。等到所有的烦恼习气都放下,都断尽的时候,那就是真正地全部放下屠刀了,就可以立地成佛。 因此,大家也不要轻视这个“时时勤拂拭。”这很重要,对于我们现在渐修来说,“时时勤拂拭”是必不可少的。 六祖惠能大师在更高的层次上面来解释戒定慧三无漏学。 “菩提本无树”是讲戒学。为什么?“菩提本无树”,这是无相,无相为体。不要执著于这个身体,不要执著于我们这个四大五蕴假合之体,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要离相,要于相而离相,这就是无相,无相为体。 宋代的时候有一位契嵩禅师说:“资一切戒,莫至乎无相。”我们持戒,要不著持戒相,持戒没有持戒相,这是真正的持戒。“心平何劳持戒”,你不会去分别外在的森罗万象的千差万别,不著相,你能够看到本性,那你的心就平。心平戒就持好,这叫不持而持,持而不持,这就是真正的戒学,就从更高层次上来解释。 “明镜亦非台”,为什么这么讲?前面神秀法师说:我们的心要好像镜子一样,一切的东西它都能够照见。我们对外境能够了了分明,这样已经很高,但是,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还有一个念。还有一个我能够了了分明一切万物,有这么一个念头在,那么这还不是无念。所以说明镜亦非台的时候,连这个念头也空掉了,我空、法空,并空亦空。 《圆觉经》上面有一个比方,说:众生的烦恼好像木材一样,诸佛菩萨这个智慧的火一烧,薪尽火灭。烦恼的薪烧掉了,智慧的火也就不显现,并空亦空,我们连这个能所双亡都能够去掉,这就是无念为宗,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是无住为本。虽然说是能照的念头都没有,但是又能够了了分明地彻见万物,本来无一物。后来的禅师有一句话就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妙有真空,真空妙有。 “明镜亦非台”是讲无念为宗。无念,这个就是定,真正的禅定,正一切定莫至乎无念。无念,并不是说没有念头,大家要正确理解,而是了知万法,心不染著,对一切外境了了分明,但是心里面不染污,这是无念。 后面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无住为本,就是通一切智莫至乎无住,真正的慧学。核心就是“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是什么?既没有世间生死的染污相,也没有出世间涅槃的清净相。神秀大师的偈子还有一个观心、看净,还有一个出世间涅槃的清净相在,所以还没有彻悟,没有见性。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 第三个方面,惠能大师的偈子其实是随方解缚,应病与药。神秀大师的偈子仍有清净相。 神秀大师有一个弟子,我们看《顿渐品第八》里面就有说到。神秀法师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够去亲近惠能大师,有一个弟子叫志诚,聪明多智,所以就跟他说:“你到曹溪去,看惠能大师说了什么法,你回来讲给我听。” 志诚就受命到曹溪听六祖大师说法。六祖大师开堂说法的时候就说:“这个大众之中有盗法的人。”他有神通马上知道了。 志诚马上就出来礼拜。六祖大师就问志诚法师:“你的师父平时是怎样开示大众啊?” 志诚回答说:“我的师父经常对大众说,住心观净,长坐不卧。” “住心观净”,要把这个心制心一处,而且要观清净,要作清净观,经常打坐,长坐不卧。 惠能大师马上启发他说:“住心观净,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 你观这个净,要勿使惹尘埃,去修这个清净,还是有一个清净相在,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经常把腿子盘起来,把身体约束,你只是把身体困住了,你的心没有解脱,那也没有用,所以启发他。而且又作了一首偈子:“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大家要正确理解,不要说六祖大师否定、反对打坐,不是这个意思。我前面讲了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打坐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你不要执著于打坐的相,不要执著于这个清净相。 更进一步惠能大师又问志诚法师说:“你的师父怎么给你们开示戒定慧三无漏学啊?”这是个根本问题,一切的佛法都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学。“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经常挂在嘴边。 志诚法师说:“秀大师平时开示我们,诸恶莫作,这就是戒;众善奉行,这就是智慧;自净其意,这就是定。” 这首偈子大家也都很熟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神秀大师从这首偈子里面来解释戒、定、慧。这意思也很好,很不错,但是还是不究竟。诸恶莫作,此名为戒。戒其实包括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众善奉行是智慧,能够积功累德,广修三福。自净其意,令你的意清净,这是定。 这些都是从修德上面来讲的。我们还要去修,还要去断恶,要去修善,要去令心意清净,这是从修德上面讲。 惠能大师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讲,从性德上来讲,从心地法门,从自性上面来开示如何是戒、定、慧。即“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真正的定并不是说你腿子盘起来入定,真正的定是性定,是首楞严大定,是一切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佛经上面形容如来:“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一切语默动静,一切的行住坐卧都在禅定之中,要从性德上面去修戒、定、慧。所以神秀大师主张打坐;六祖惠能大师更高超,主张在生活中间来修学禅法。 我们从六祖的上首弟子——南岳怀让禅师度马祖道一这则公案就可以更深层次地体悟到六祖大师的禅风。 马祖道一是四川人,他从四川来到南岳衡山,搭了一个小茅棚,一天到晚就在那里打坐。南岳怀让祖师看到他,知道他是一个法器,堪受正法,根机很好,就有意要来启发他。 有一天怀让禅师看到道一禅师坐在草庵的前面盘腿打坐,怀让禅师就拿一块砖头,在草庵前面一个大石头上面去磨,老是磨来磨去。道一禅师就很奇怪,这位法师怎么回事,拿一块砖在那里磨什么?他就问:“法师,你磨砖干什么?” 怀让祖师回答他:“磨作镜子。” 这砖不是铜的,铜镜子就需要磨,但是这块砖是不可能磨出镜子来的。 道一禅师就觉得很奇怪,就问:“磨砖岂能成镜?”磨一块砖,不管你怎么磨,也不可能磨成一块镜子。 怀让祖师就启发他:“磨砖既然不能成镜子,那么你打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坐禅岂能成佛?” 这么一说,道一祖师就受到启发了。他就问:“坐禅不能成佛,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怀让祖师就进一步启发他:“打个比方,这个牛车,牛拉了一车的货物,陷在淤泥里面出不来了,你说这个时候的车夫是打牛,还是打车呢?” 这个意思很明显了,对不对?同样的,修行并不是叫你约束你这个身体,把腿子盘起来就行了,而是要修心,要把你心中间的迷惑颠倒转化。所以说解脱是靠自心的证悟,并不是靠坐。 所以道一禅师就言下大悟,后来他就作了一个开示说:“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所以我们说平常心是道,运水搬柴皆是道。 “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圣凡。”没有这些分别、执著,这是平常心。 第四个方面,神秀法师的偈子是如来禅的修法;惠能大师的偈子是祖师禅的修法。如来禅是讲渐修的,小乘的四禅八定,大乘的菩萨九种大定,这些都是如来禅。 你看,天台的六妙法门也是如来禅,童蒙止观,基本上都是从安那般那下手,就是出息和入息。从呼吸上面下手来修,注意自己的呼吸,渐渐地使这个心止下来,都摄六根,是侧重于息法。目的是断惑证真,转八识成四智,勤修三学六度。祖师禅是没有渐次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一超直入如来地,即心成佛的禅法。 第五个方面,神秀法师的偈子是转识成智,六祖惠能大师的偈子是即心成智,这是不同的地方。神秀法师的偈子教我们通过渐修,把八识转为四智菩提。 我简要地说,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五识都是感性认识。我看到这个花,就分辨这个花是红色的、是圆的,这是感性认识。 第六意识是理性认识,理性的思考、思维。 第七末那识,末那识又称为我执识,这是悟性认识。 第八阿赖耶识,是自性认识。 神秀法师的偈子,从意识上去修,意识上面告诉我们要断恶,要修善,要勿使惹尘埃,要时时勤拂拭,不要让它惹上尘埃,使我们心地清净。还有一个清净相在,都是从意识上面去修,从闻、思、修上面去起修,所以能够转八识成四智:把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转变为平等性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变为大圆镜智。 在后面的六祖大师度化智通禅师时,也有讲到:“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五八六七果因转”,因地上面先把第六识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如何转?我们修净土法门,这个念佛可以很巧妙地转过来,巧入无生,暗合道妙,后面我们讲禅与净土会讲到。把第七识末那识转变为平等性智,这个都是在因地上面讲。我们证悟之后,在果地上面,我们能够把第八识和前五识都转变过来。这是个渐修的法门。 惠能大师是即心成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下就证入。 第六个方面,神秀法师的偈子是相对的境界。你看,有染和净的对待,有染污和清净,正是因为有染污,所以我们才需要时时勤拂拭。有生死与涅槃的对待,有一个生死可断,有一个涅槃可证,所以还是不究竟的,有烦恼与菩提的对立。 而六祖惠能大师的偈子,“本来无一物”,通过直观的方法达到一种超过语言文字,一种绝对待的、绝对的、泯绝时空的一种最澄明的状态,一种本觉状态,一种本性、自性常清净的状态。所以黄檗希运禅师在他的开示《传心法要》里面就说过:“为有贪瞋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正是因为有贪瞋痴,所以才要用戒定慧来对治。祖师说:佛说种种法,为了种种心;我无种种心,何用种种法? 宗门下就讲到要“离四句绝百非”。我前天晚上提了一下,四句就是增益谤、减损谤、相违谤和戏论谤。我们参禅,谁能够回答我前天晚上这个问题? “这是什么?”(法师手举杯问大家)。 你说是杯子,那要打德山棒三十棒。为什么?这是增益谤。我们说“它是杯子”,在这个事物的本体上面,我们加了一个名词叫它作“杯子”,安了一个名字,这是增益谤。杯子本来没有名字,是我们人加个名字上去的,而且称呼也不同,中文、英文、日文,种种的文字说这个东西,名字都不同,说法都不同。这是增益谤。 第二次的时候,禅师又再问:“这是什么?” 这个学生学乖了;“不是杯子。” 不是杯子又要打三十棒了,这是减损谤。虽然说这个“杯子”我们是假名安立的,但是你说“它不是杯子”,你就把约定俗成的这个法就破灭了,就坏掉大家约定俗成的这个法了,就减少了,叫减损谤。这个减损谤肯定要再打三十棒。 第三次的时候,禅师再问:“这是什么?” “也是杯子,也不是杯子。” 只能这么回答了。这还是要打三十棒,这个相违背,前后自相矛盾。你说“又是杯子,又不是杯子”,自相矛盾了,那么怎么办呢? 第四次再问的时候,这个学生想,肯定不能够再错了:“非是杯子,非不是杯子。” 那就是开玩笑,戏论。意思就是说不定,“非是杯子,非不是杯子”,那就是不定了,戏论谤。 其实这说明了我们的一个困境,什么困境?我们其实用语言来表达,只能够有这四个方面:要么就是肯定,说是,“是杯子”;要么就是否定,说“不是杯子”,这是否定;第三种就是不定;“非是杯子,非不是杯子”,第四种就是自相矛盾了。你要能够表达它,只能够这么表达,你要是用意识来思维、用语言来表达,只有这四个方面。你想不出其他回答的方法了。 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呢?所以禅宗,为什么说释迦牟尼佛他传禅法的时候,他不说话呢?他拿一朵花来启发大家,这有个原因的,这个本体你不能够用语言表达。你一表达就是相对的,你有一个困境在里面,你表达不了,所以说我们的逻辑,我们的思维有一个局限性。是不是说真的没有其他方法呢?当然有了。就是我们的悟性认识,我们当下的即心是佛。 怎么回答?(在现场法师问:“谁能够答我?能够不打棒子,谁能够答我‘这是什么?’不能回答?你们来问我好了,我来回答你。大家能不能够明白?”) 学员答:“是喝水的工具。”你说是喝水的器具,还是落在文字相上,还是在说“是”,还是叫做增益谤。而且你增益的还多一些了,人家只有两个字搞定:“杯子”,你说“喝水的工具”,那增益得更多了,要打六十棒(众笑)。 其实我已经回答了。有没有明白? 学员答:“是杯子。” 是杯子你还是增益谤。 学员答:“非杯子。” 非杯子你就是减损谤了。 如果从《金刚经》那个角度来说,还是可以相应地表说。但是你已经是落在一个名言相里面来了,你是套用《金刚经》的话。这里面有一个文字相,有一个心缘相。 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修禅宗的时候,这其实只是一个方式来启发大家。希望大家透过这个方式能够得到启发,如果是对于禅宗有兴趣,应该好好地参,我们禅宗里面说“参、参话头、参念佛是谁。”我们这个也可以参,不能够说破。 有一些可能会有一点体悟。但是你要体悟,要当下就体悟。不是说你想很久,还想我这是什么意思,那你就错了,那你就离得很远很远了。其实也就是说这个“参”要离开语言文字相,不能够跟你们说。因为说破的话,就堵塞悟门,祖师说:“堵塞悟门。” 船子德诚禅师度化夹山禅师时候,说:“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 如果是给你讲了,你可能是理解。但是理解了以后,把你悟入的这个门路就挡住了。所以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参禅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门,没有什么方法,但是“无门为法门”。 有一位香严智闲禅师,他早年的时候是依止百丈怀海禅师参禅的。而且他很聪明,因为他很聪明就产生了所知障,他一直都没有开悟。后来到百丈怀海禅师涅槃以后,他就跑去大沩山依止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灵佑禅师就问他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 就是说,问你一句能够答十句,你这个机辩是很好,聪明是很聪明,但是其实是所知障。“只是汝聪明伶俐,意解识想,生死根本。”这个所知障是我们生死的根本。 灵佑禅师就问他一个问题:“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汝试道一句看。”你回答一下,父母未生你以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哑口无言,他学了很多教,但是他回答不出来。他回到自己寮房把以前所学的经教通通翻了出来,翻了三天三夜,想一句回答的答案,还是答不出来。“父母未生前,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答不出来。 他就想,原来画饼不能充饥,算啦,我不搞啦。我做一个粥饭僧。心灰意冷了。 然而他还是要问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师兄,你给我开示,给我解释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是什么?” 灵佑禅师说:“我不能跟你说,我说了以后你要骂我。”为什么?因为把你这个开悟的门就堵住,你要自己去参。 他没办法了,就离开沩山禅师,跑到南阳慧忠国师的墓地去了,在那里静坐,住茅棚,天天劳动。一边也就参那个话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 天天参。禅宗讲农禅并重,突然有一天,在挖地的时候,地间有一瓦片,他拿起来,随手就扔出去。在边上有一丛竹子,一扔就扔在竹上,清脆的一声响。当下他就豁然大悟了。大悟之后,他就非常开心。马上就点香向着大沩山顶礼!遥遥地顶礼沩山灵佑禅师说:“幸亏是师兄当时没有给我说破。如果说破了我今天哪里能够开悟呢?!” 高兴之余,就作了一首开悟的偈子: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忘所知”,我前面所学的那些知解,对于事物表相的那些认识、认知,我都放下了,这是所谓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狂心歇下来,消除了所知障了。 “更不假修持”,我们这个佛性是本具的,这个修是所谓无修而修。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古路,就是禅宗顿悟的心法,明心见性之道,顿悟之道。“不堕悄然机”就是说能够不落两边。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声色外威仪”,超越一切声色,一切表相,这个本来面目我彻底见到了。 这些是说借用这个语言、文字来表达,其实它有一个局限性。你要通过那样修是渐修,是转识成智的修,禅宗的修法是即心成智的修法。 禅宗她所用的方法是顿悟成佛,用的是悟性认识。禅宗教我们要洗掉我们常识上的认识,也就是不要从意识上去认识,而是要从心的本体上去体悟。 中国佛教的特质就是在禅。从宋朝以后,最兴盛的宗派就是禅宗,而禅宗的精髓就是般若。而且如来禅是侧重于观照般若,祖师禅是侧重于实相般若。所以祖师禅是直证实相般若,所以禅门里面就说,不许你开口,开口就错;不许你动念,动念即乖。所以说不可以用言说来表示。因为昨天我们讲到了一切的语言文字和思维,都离不开情与见,而实相般若是超越于情见之外。所以说实相般若是禅的本体,是无所得的根本智,也就是涅槃妙心,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父母未生前我们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法界体性智,也就是一切众生内在生命的源泉和原动力。 观照般若是禅的妙用,是无尽得的后得智。我们知道根本智和后得智,实相般若就是根本智;观照般若是后得智,也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也就是万事万物的各种变化现象,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内在生命的各种流露。 禅,大家不要认为好像很玄妙,很高深莫测,其实不是。在我们日常日用生活之中,我们能够悟,处处都是禅机,处处都是开悟的机会,所谓“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我们禅宗的祖师很多都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触发,当下就豁然大悟。所以能够真正地悟到诸法实相之后,一切的因缘所生法都成为自性的流露,都是我们自性中间所流露出来的,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离一切相”,就是实相无相;“即一切法”,就是实相无不相。对于真正开悟的人来说,他能够知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苏轼有一组诗,写他参禅的境界,其中第三首就说: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明日如何举似人。 真正开悟的人,他看到这些溪水流动的声音,就是诸佛在出广长舌相,所谓无情说法。洞山良价禅师也曾经作过一个偈子,所谓“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所以我们要能够了解这些特质。 我们参禅,如果你用你的思维去分辨,那你愈求愈远;如果你能够悟入,当下即是,所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个是圆觉,圆照清净觉相。 我们今天讲第七个方面,神秀大师的《呈心偈》与惠能大师的《得法偈》,我们从第七个方面来探讨。 这两首偈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直接就导致到形成了禅宗的南宗和北宗,而且来说直接影响到以后整个的中国佛教。如五代的时候一位诗僧齐己,他作一首诗说:“当时六祖在黄梅,五百人中眼独开。”六祖大师因为明心见性,所以得到了祖师的衣钵,也因此把我们的禅宗分开来成为南宗和北宗。 神秀大师这一系是北宗,主张渐修,在当时的北方影响很大,神秀法师是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影响非常大;南宗是主张顿悟的。北宗注重在行持,所谓“时时勤拂拭”,注重在行持上面每时每刻收摄自己的心;南宗侧重在于知见,我们要能够悟入佛之知见。也可以说:南宗是高高山顶立,北宗是深深海底行。 惠能大师的偈子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神秀大师的偈子是“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北宗主张由定生慧;南宗惠能大师主张由慧摄定,真正显发了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自然就是行住坐卧都是禅,“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在这种性定之中,首楞严大定之中。 第八方面来说我们要看到两个偈子之间的联系。表面上看起来,神秀大师与惠能大师的两个偈子是相对立的,实际上他们共同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完整的修学次第。 从六祖惠能大师的偈子里面就是教我们要能够直下承当,能够回归到自己的自性本地风光;神秀大师的偈子就是教导我们,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所以神秀法师的偈子好像塔基,惠能大师的偈子就是塔尖,是不可分的。 我们先要能够渐修,渐修以后量变产生质变才能够豁然顿悟。所以我们修禅的话,要先修如来禅,才参祖师禅,其实南宗与北宗不可以偏废。顿悟,我们要从渐修来入手,先量变,才能质变。所以神秀法师的偈子实际上是我们下手修行的方便,而惠能大师的偈子是向上功夫。 也正因为这两首偈子互相之间是有联系的,所以其实两位祖师他们并没有争论和隔阂。只是因为门下的弟子有顿渐之争,门下弟子都有我人四相,四相未空,有这个高下的争执。我们看《顿渐品第八》中神秀法师说得非常明白:“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就是说惠能大师得到见性的智慧,所以神秀法师说我不如他。 “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而且我的师父五祖弘忍法师把衣法传给他,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可惜我年事已高(当时神秀大师是住在湖北的玉泉寺),不能够远去亲近他。然后他叫弟子们来向六祖惠能大师学习。 第九个方面,我们在修持上面要能够圆融神秀法师和惠能法师的偈子,知道这两者其实是体与用的关系、悟与修的关系、定与慧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我们要达到一个圆融和统一。如果我们是先悟入,再起修,这是叫做证悟。如果我们先通过学习,通过学教先理解,然后渐次地去实修,这是解悟。 我们在修持上面来说,应该把这两者都能够融汇起来。首先我们见地要高远,行持要平实,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在见地上要非常高远,要向惠能大师学习,彻悟本性;在行持上面我们要平实,在极微细的地方都要注重因果的取舍,如理取舍。所以世间的正见就是因果如理取舍,出世间的正见就是证悟空性智慧。这个两者其实是一体的,能够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他在因果上面一定能够非常地谨慎,能够真正做到不昧因果。好像我们平时在因果取舍上面,在微细的地方还可能会有错误的。对于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来说,他对因果的取舍一定非常严谨的。如果说他自称已悟,但是他的行持,因果上面完全不注重,那个是狂禅、野狐禅。当然除非是游戏人间来示现度众生的。 百丈怀海禅师就有一个关于野狐禅的公案:怀海禅师有一次上堂说法以后,弟子们都退出去了,有一位老人家就出来礼拜他,然后就向他请法。而且说出这个真相来,这老人原来是一个狐狸变化出来的人相。 他就跟百丈怀海禅师说:为什么我会堕这个狐身呢?因为以前我修行的时候也是修禅。但是有一个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这老人下的断语就是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 其实这是错误的,所以堕落为野狐之身。 然后他就再拿这则公案来问怀海禅师:“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怀海禅师就回答他说:“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这老人言下大悟,舍去野狐之身,就在后山,他离开这个狐身,圆寂了。百丈怀海禅师第二天就鸣椎集众,说要举行荼毗,要给这位已经往生的僧人来荼毗。大众觉得很奇怪:常住并没有人往生,为什么要荼毗呢?大众集合以后,怀海禅师带大家到后山去,用法杖把野狐的尸体挑出来,以亡僧的仪式荼毗。 其实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他因果取舍上面一定是非常严谨的。《证道歌》上面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在生死大梦之中是六趣宛然的,在这六趣宛然之中,因果的取舍是非常严谨的。“觉后空空无大千”,真正地大彻大悟之后,身心世界都能够悟入空性。这是第九个方面。 第十个方面,我从业感缘起和因果上面来说,我们今生的顿悟,应该是来源于前世,乃至于多生多世的渐修,所以今生才能顿悟。不可能说没有因,它会突然产生果。不可能说你以前多生多世没有修过,你今天突然无缘无故一下子就顿悟了,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看开悟的人,莲池大师说:真正开悟的人,他要福德、智慧都非常广大。所谓“三朝天子福,七世状元才。”他的福报能够做三辈子的皇帝;他的智慧可以七世考中状元。这样的人,前生、多生多劫已经修了这样广大的福德智慧,所以今生能豁然顿悟。所以六祖大师说:“法即无顿渐,人根有利钝。” “人根有利钝”,因为各人前生和多生,这个修与不修的因缘际遇不同。 《证道歌》上面也说:“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永嘉玄觉禅师,现在之所以能够一宿觉,他因为大彻大悟,知道他多生多劫都修过,不是现在才悟入。所以我们在行持上,要把这两首偈子圆融起来。 达摩祖师在《二入四行论》里面也开示我们说有二入,怎样能够悟入呢?有理入和行入。 理入,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一切有情众生同一真性,皆具佛性,但是因为妄想尘劳覆盖,所以背觉合尘,迷真逐妄,迷失了真如本性,反而去追逐虚幻的东西,而且还不肯舍弃。通过学教,大开圆解,能够理入。 行入,就是四行。 第一是报冤行,受苦的时候能够思维,我过去生中曾经恼害众生,所以我今生虽然没有这些恶业,但是是我过去的宿殃,“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逢苦不忧”,能够甘之如饴,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这称为报冤行。 第二就是随缘行,“若得胜报,是我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如果我们一切因缘际遇都非常好,非常顺利的时候,也不会很欣喜若狂。而是知道过去种了善因,所以现在感善果,而且这个受尽了就没有了,心也不会动摇。 第三是无所求行,知道三界火宅,有身皆苦,有求皆苦,所以是无所求行。 第四是称法行,“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能够随顺法性之理,如理如法地去行持。这个修养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境地要用很长的时间。 你看,儒家的圣人孔子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看他修养功夫达到那样子炉火纯青的境地,不需要刻意去提醒自己,随心所欲都能够不逾矩,都能够如理如法。这个修养功夫是用了多少年啊?由十五岁开始,一直到七十岁才可以做到。儒家的圣人都可以做到,何况是我们佛弟子呢?更加要在这个上面多下功夫。我们遇到任何的环境都要记住祖师的开示,我们遇到艰难困苦的环境的时候,遇到一些违缘的时候,也要摄持自己的心。 从禅宗来说,就有三种方法教我们直面人生,直接面对这个艰难的困境。我们做事情不顺心的时候,用哪些方法呢? 第一种方法是不要对抗。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禅宗的方法,就是教我们看着这个念头,不要去作主观的分别。我们静坐的时候,不管我心里面冒出什么东西来,我都这么看着它,不评价。不评价的态度,不要去判断善、恶、美、丑,这样看着它,之后它就会消失。消失了之后,又一个念头生起来,我又看着它,然后它自然又会消失。因为它本来就是虚幻的。 但是我们不是。我们很怕烦恼,烦恼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想着怎么去降伏它,怎么去消除它。但其实“破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 所以我们要用这种方法,也就是说要做到一个圆融统一的状态。你看悟者、圣者,他们的状态就是一个圆融统一的状态。这时候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世间与出世间,皆是空花相,圆融统一,没有对立面,不是相对的,是绝待圆融的。 我们也是这样的,也要从六祖惠能大师的偈子里面得到启示,成为一个大圆融的状态,大圆满的状态;不要用自己的意识去规定一些条条框框,限死自己。很多时侯都是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才会觉得很难受,并不是外在的压力使我们很难受。为什么会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呢?因为我们心里面预先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的概念,捆住自己,把自己绑住了。 所以禅宗的祖师有这么一桩公案,就是四祖道信见三祖僧璨法师的时候,四祖道信法师就问僧璨法师说:“请和尚赐给我解脱的法门。” 僧璨法师反问他:“谁绑住你了?” 四祖道信回答:“没有人绑住我。” 三祖僧璨说:“没有人绑住,那么我就把这个解脱赐给你了。” 同样的,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是自己捆缚自己,自己预先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的目标,我做事情要怎么样。达不到的时候就很困惑了。我希望我的生活是怎么样,然而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很烦恼了,乃至于接近崩溃了。 其实一切一切的缘由都来自于你自己的妄心在作怪,你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些虚无飘渺的东西。其实这个世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真心的流露,都是自性的流露。如果我们是不对抗,我们就没有敌人;我们如果是相对的话,我们就有敌人。我们害怕烦恼的时候,就有烦恼可断。其实真正悟入的时候就知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都是空花相,不是用语言文字可以来表达的。不管一开始我们心里面冒出什么念头,我们就看着它,然后它就会消失,渐渐这个妄念就会减少。 我在后天讲圆照清净觉相这个圆照法门的时候,也即禅宗下手的方便法,这个深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时候,会详细地讲如何去修这么一种禅宗的心法,有八个渐进的步骤。当然第八步在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那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地,那是佛的境地。 第二种方法就是要以毒为药。我们心里面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要转化它,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要能够转化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把它看作是令我觉醒的一个工具。 佛经上说:“诸佛以八苦为八师。”正是因为苦,我们才能够觉悟,而且也正是因为我们现前能够体会到烦恼和痛苦,能够利用这个困境来唤醒自己的觉悟心,而且也唤醒自己的慈悲心。所谓感同身受,我们自己曾经经历过,所以对一切众生的苦都能够感同身受。 这也是佛在经典里面说,一个发菩提心的凡夫,他比一个已经证悟的罗汉还要殊胜的原因所在。因为一个已经证悟的罗汉他是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灰身灭智,不受后有。他已经离苦了,所以他对众生的苦体会不到,生不起同情心来。而且来说他这种大慈悲心不能发起来,菩提心就不能生起来。这时候要诸佛来放光劝请,但是他是不是能够回小向大呢?还不一定。他就住在那种偏空涅槃里面,耽著在里面了。 而一个已经发了菩提心的,起码是愿菩提心真实生起来的凡夫,他哪怕是后来造了恶业堕到地狱中间去,但是他地狱的恶报受尽之后,他出来再得人身,这个菩提心的种子成熟的时候,他大发菩提心,然后他可以圆成佛道。到他圆成佛道的时候,那位罗汉可能还住在偏空涅槃里面。所以佛说:一个发起愿菩提心的凡夫好似一轮满月,而这个证悟的罗汉好像星星一样,所谓月朗星稀,所谓真发菩提心的修行人,他的功德可以荫蔽声闻功德。我们要能够把它转变过来,自己受苦的时候,想到一切慈母众生都在六道轮转之中受苦,所以我们发菩提心,起大慈悲心。 厦门南普陀寺的妙湛长老前几年圆寂的,他圆寂时最后的一句遗言就是:“勿忘世上苦人多。”可见妙老他的菩提心、大慈悲心是非常广大的,他到临终最后一念都是不要忘记这个世间还有很多受苦的人,所以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要能够唤醒我们的觉悟心和慈悲心。 第三种方法,我们要能够把一切的善恶境界,一切的顺境与逆境,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事情都看作是智慧的能量,都是我们自性的流露。我们可以把自己看成是觉悟的人,就可以把这世界看为圣境,那么一切的生起都是智慧能量的生起。 总而言之,就是要按照六祖大师这个开示:“本来无一物。”我们要能够无念、无相、无住地修行。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主题。 明天我继续说,大家一起回向。
第二讲 开智慧的法门
诸位善知识,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的慈母众生速速从生死流转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来听闻《六祖法宝坛经》。 我们第二讲的主题就是开悟的法门,开般若智慧的法门。我们这一讲会把《般若品第二》和《定慧品第四》、《坐禅品第五》这三品的内容综合起来讲。 六祖惠能大师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唐朝政治文化最鼎盛的时候,他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圆寂于唐玄宗开元元年。我们知道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间正是唐朝最兴盛的时候,也是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时候,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在海外的一般称中国人为唐人,还有唐人街。唐朝非常兴盛,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黄金时期,很多的宗派在这个时候创立起来,弘扬开来。 而六祖大师他所开创的从佛性论到解脱论,到这个修行观,都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佛学思想体系。并且高唱顿悟成佛的学说,使整个中国佛教都面貌一新,而且影响深远。可以说后来所有禅宗的祖师开示的内容都包含在《六祖坛经》里面,所以《坛经》对于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佛教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六祖大师开示的核心就是教我们认识自己的心,显发自己的真心。我们昨天也讲了,整个的佛法都是围绕“迷”与“悟”这两种心态来开展教化的,如何令我们转迷为悟,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我们之所以无始以来六道轮转,不得出离,就是因为我们不识本心,始终处在一个迷的状态,一个无明的状态,所以五祖传法给六祖惠能大师的时候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核心。 六祖大师说法三十七年,说来说去是说什么?教我们认识本心,认识自性。所谓“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这是五祖对六祖的开示。而六祖大师三十七年说来说去都是告诉我们怎样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顿悟成佛。 本心是什么?我们在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上面可以看到,所谓的“一心生二门”,心可以分为真心和妄心,也就是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就是真心,心生灭门就是妄心。而我们平时都是在妄心用事。乃至于我们修行都可能还是老习惯,还是在用妄心用事,我们不断地学,但是学来学去都是第六意识在分别,所以妄念纷飞。 妄心有生灭,而真心是不生不灭。真心是我们清净的本体,妄心是染污的用。由此可知,你不要认为说真心和妄心就真的是截然对立的。其实是真妄同源,一体不二。所以我们说断烦恼,大家不要认错、听错、看错、理解错这个“断”字。真的有烦恼可断吗?其实就是要转化它。 我打个比方,就好像水与波的关系一样,水面上起波浪,你静下来,这个波即是水。如果你说把这个波浪全部除掉,舀掉,那水哪里还会有呢? 六祖大师反复地开示我们:真心就在妄心之中,离开了妄心你去觅真心,是了不可得。最关键就是我们妄心起的时候能够回光返照,能够认识到它是性空的,也就是《起信论》上所说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真心是主人,妄心是客尘。所以最根本的,我们就是当下要证悟,要觉悟。 不是说我们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们现在怎么修行,我们将 来怎么证悟。其实你要真正地觉悟的话,你当下在念头上面,在每一念之中都要觉悟,这是真正的修行。不然的话,你说:“我现在怎么修,怎么学,将来我怎么证怎么证。”这都是还是一个妄心在用事,你在每一个念头上面把握自己,当下就觉悟。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如果你在生活之中不能够体现你的信仰,你那个信仰,修行不得力了。以修行来指导生活,以生活来体现修行,而且把修行就落实于当下,在每一个念头上面去下功夫,去回光返照,去觉照。所以我们能够真正地悟得性空之理的时候,这个妄心当下即是真心。 如同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开示我们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个开示非常平实,非常亲切,我们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悟的时候就是佛。不要信不过,如果你要学天台教理的话,所谓“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你要知道我现前这一念心就十法界都包含在其中。百界千如,一念三千,我这现前一念都全部包含了。所以不要信不过。 “后念悟即是佛”。你后念悟,你在那一念上面,你这个悟就是佛。你前念执著于这个境界,在境界上面去起分别、起执著、起妄想就是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我们心如如不动,对外境了了分明,但是心还是如如不动的,这个时候就是菩提。 怎么理解呢?我们说小乘的十二因缘,大家可能比较好理解。十二因缘大家都可能很熟悉了,十二因缘它的生起与还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这是它的还灭。你生无明的时候呢?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名相我们都是很熟悉了,可以随口说出来。但是我们知不知道怎么实际去用功?禅宗的修法里面其实也告诉我们,在这十二因缘上面如何去下手用功。怎么下手用功?断爱、断取、断无明,这是它的三个核心。为什么这么说呢?无明缘行,这是前生我们来投胎的一个因缘。然后我们这个识进入母胎,行缘识,这就是生命开始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然后我们生出来,六入缘触,我们接触到这个外境,触就缘受,我们有接触外境就有感受,有苦受、有乐受、有舍受。受并不是坏事,你说你没有受,那你是木头、是石头。但是坏就坏在哪里?我们有受之后就起了主观的分别——我们对于好的、对于乐受起贪心,对于苦受起瞋恨心,对于不苦不乐的受就是默然。因为你有了一个爱,有了一个情,就有了取,你就会去取,就有了取舍。 而禅宗就教我们怎么样?受,你就只是单纯地受,你不要加上主观的分别,活在当下,活在现前这一刻,这就是“坐断三际”。活在现前这一刻,你不要老是追忆过去,也不要老是妄想未来,你就活在现前这一刻,了了分明。不要由受而生爱,更不能够由爱而生取,你要有取有舍的话,生死轮回的业就造起来了。有取了,取就有,有什么?有了生死轮回了。后面的生、老死忧悲苦恼,那又是下一辈子。你种下了这一辈子的因,所以说这十二因缘把三世因果都包含在其中。 我们如何去修行?禅师就开示我们,活在现前这一刻,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禅师也经常说要“坐断三际”,如何“坐断三际”呀?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六祖常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而我们自心常烦恼。那六祖常生智慧的心法是什么呢?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坛经的核心。 六祖大师开示我们开悟的法门,就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个方面我来讲一下。
一、无念为宗
第一个方面,无念为宗。“念”就是认识的主体,无念就是叫我们在认识的主体上不要起执著。 无念为宗的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心中一片死寂,它的真正含义是心不染境,就是心不执著于任何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所养成的贪执的习气,太浓太重,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不是执著于这,就是执著于那。总之,心中没有一个不执著的时候,要做到无念,只有通过观照,才有可能。 所以六祖说:“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 课题是讲要我们开悟,就是要觉悟,觉悟也要有慈悲,……(录音无)所以这两者是圆融的,觉悟以智慧断烦恼,奉献以慈悲度众生。所以我们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是修智慧,无住而生心是侧重修福德。 虽然说要放下执著,但是人的思维就是好像海里的一种动物章鱼,有很多很多的爪,不停地捕捉。捕捉什么东西?捕捉思维,捕捉情感,把这个影像留在自己的心里面。所以说我们凡夫的心,要使它安静下来,那是比登天还要难。世间的人会去捕捉财、色、名、食、睡那些物质,修行的人对于世间的五欲之乐能够放下,但是他还会执著于空、执著于禅、执著于菩提。 长沙景岑禅师有一个偈子: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此偈子很妙,告诉我们要彻底放下,破除我们的执著。他这是打个比方来说的,“百尺竿头不动人”,你看耍杂技的人,有根竹竿很高,有一百尺这么高,但是这个耍杂技的人能够站在竹竿上面不动,技术是不是很高明,很到家了?但是还需要有一个支点,他才能够定得住。 所以我们修行人,也都好像这个耍杂技的人一样,总要给自己找一个支点,找一个依傍,找一个依靠,抓住一个禅、佛、空、菩提,抓住这一类东西来作为我们的依傍,我们的心才会安下来。觉得我有一个追求,在清净地修行,心才能够安下来,才能够定下来。但是这没错,不能够说这错了,这是在渐修的阶段,但是不彻底,不究竟。因为还有一个依傍,所以还不能够彻底自在。 第二句,“虽然得入未为真”,你有一个东西,你是进入佛法的修行了,但是还不能够彻底地显发你的真如本性,“虽然得入未为真”。禅师开示我们要怎么做呢?“百尺竿头须进步”。你看一个人耍杂技,站在一百尺高的竹竿头上,就只是那么一个支点,还要叫他再向前面迈进一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来。 还要他向前迈进一步,向哪里迈进?向虚空之中迈进。那我们不是身体就会粉碎?禅师正是告诉我们这样,因为我们心里面还有一个东西在,还有一个执著在,还有一个禅,还有一个菩提,还有一个佛,还有一个佛道可成,还有这么一个清净的念头在,而且把它看做命根一样的,牢牢地抓住不放。现在教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那个抓住不放的东西彻底地抛弃掉,离开那个支点,跨出决定性的一步,当然你会粉身碎骨。但是粉身碎骨了以后怎么样?“十方世界是全身”。当下你的真如本性就显露出来了,你一切一切的执著通通彻底地放下的时候,这时候你的真如本性才能够真正地彻底显露。 所以说要把一切可以作为我们依傍的东西都要空掉,人空、法空,并空亦空,你才能够体会到 “十方世界是全身”,“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才能够体会到这种喜悦。到这个时候你就是禅,你就是佛了,你就是见性成佛道了。所以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之后,对于禅师的开示就会容易明白。 赵州禅师有一次开示说:“无佛处不停留,有佛处急走过。”什么意思?“无佛处不停留”,没有佛法的地方,众生肯定就是愚迷。“有佛处急走过”,就是说你修行到了很高的境地以后,乃至于对于佛也不要执著。所以《金刚经》上面才开示我们:“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去掉这个执著心,去掉最后的这一点执著。 牛头法融禅师是四祖道信的另外一个弟子,一个支派。法融禅师当时的禅定境界,修持得也很高的,后来道信祖师要度化他的时候,就在他打坐的石头上面写一个大大的“佛”字。最初道信祖师去见法融禅师的时候,因为牛头法融禅师的禅定境界修行很高了,那些老虎都不会伤害他,能够给他作为坐骑。他打坐的时候,老虎就在石头边上坐着。所以道信祖师去见牛头山的法融禅师的时候,看到这个老虎,道信祖师就装做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出来。 法融禅师就问他:“和尚,你还有这个在么?”就说你还有一个恐惧心。其实他是装出来的。 道信禅师笑笑不做声。等到法融禅师进去拿东西来招待他的时候,他就在石头上面写一个大大的“佛”字。法融禅师走出来以后,就不敢坐在石头上面去了。 道信祖师就问他:“噢,原来你还有这个在?” 这是启示他要离相。但是他们这种境界是很高的,不是我们能够比拟的。我们要能够知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虚空粉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彻悟到,原来一切都是我们的真如本性,这时候我们的身体与外境的相对立就消除了。 虚云禅师也是这样的,他在扬州高旻寺禅堂里面打禅七的时候,开水烫到手上,杯子掉到地上了,马上他就开悟。这时候他就觉悟到了,原来外而世界,内而身心都是我们自性的显露。这时候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除了,身体与世界的对立消除了,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的对立消除了,这时候就是一个大圆满的、圆融的境地,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彻悟的境界。所以我们要破除这个执著心。祖师开示说:“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以这个无念法你要这样子来修,就可以一超直入如来地。 六祖大师说: 【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禅宗这个见性法门就是这么妙,不需要经历小乘的四果四向八个阶级;也不需要经过大乘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五十一个阶梯,他能够当下彻悟。而且悟无念法以后万法尽通。你看,六祖大师不认识文字,但是无论什么经典,只要你给他念一遍,他就可以给你讲解,而且讲解得非常非常透彻。 印宗法师对于六祖大师就非常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他是六祖大师的剃度师,但是剃度以后,他反过来又拜六祖大师作师父。而且他说六祖大师说法好像真金一样,他自己说法好像瓦砾一样,好像砖头瓦块一样。因为我们单单凭知解去讲,不是从自性中间流露的,讲得不透彻。而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悟无念法的人,他万法尽通,一切法他都能够讲得非常透彻。 悟无念法者,至诸佛境界,因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入佛知见,入妙法莲华上的佛知见,我们就能够见到华严上的诸佛境界,以菩萨六度万行的因花庄严佛的果觉,万德庄严的果觉,这种佛境界,这种事事无碍,理事无碍,一切圆融的境界,诸佛境界就能够见到。我们是人的知见,所以我们是人的境界。 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我们要明白一点,这个无念其实并不是说百物不思。你百物不思就是卧轮禅师的那个边见,就是为法所缚了。为这个法,为你自己的见解所绑住了,捆住了。所以六祖说:“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也就说你执著于顽空,堕到无记里面去了。 六祖大师开示我们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惠能没伎俩”,你卧轮有伎俩,有伎俩就有我执,就有我慢。你说:“我很有功夫了。”你是不是有我执,有我慢呢?没伎俩就是我人四相顿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 “不断百思想”,对一切万法都能够了了分明,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真空妙有,你彻底空之后,对一切反而能够透彻地了解。 “对境心数起”,我们遇境的时候能够了知它。而且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生心无住是修智慧,无住生心利众生,所以说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一切都是本自具足的,本自圆成的,我的自性本来圆满具足如来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哪里有增和减呢?哪里有长和消呢?所以说“菩提作么长”。所以我们要做到无念。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 这是六祖的开示,我们学起来就觉得很亲切,而且是非常容易理解。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并不是说你没有念头,而是“无诸尘劳之心”,你不会起尘劳之心,不会起妄心,不会起六尘缘影心。《圆觉经》上说:凡夫以四大五蕴之体为自身相,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现在不会起六尘缘影的妄心,不会起尘劳之心。 这个念就是念真如本性,由真如本性而起念,还念真如。知道一切都是我们智慧的流露,外界的一切逆境、顺境都是觉醒的能量,都是智慧的流露,都是自性的妙用,要能够明了这一点。所以说真如即是念之本体,念就是真如的妙用,也就是真心起念,了了见一切法。我们的真心起念,对一切万法都能够了了分明,但是不执著、不分别。 “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常围绕。”这是唐朝一位开悟的庞蕴居士所说的,他的妻子、女儿,都是开悟的人。“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切外境你了了分明,但是你不会执著于它,不执著于它你就不会沾著,就不会好像天女散花在罗汉身上去沾住了。你没有执著心,一点点的执著都没有了,连这个不执著的念头也没有了,非常自然,非常自在。就在我们平常日用之中,就是禅机,就是禅的修法。 我们要放下,是要我们的心放下,不是要我们事放下。事上面提起来,心上面放下。事上面有事情来的时候,不是逃避现实,我躲起来,这个环境很差,我不顺利,跑得远远的,我静一静。那不是究竟的办法,那是逃避。我们要息灭的是对于外境的迷惑,凡夫他是心随境转的,对于六尘分别美丑,对于六识上面就会起爱憎分别,所以我们要息灭的是这个念头,这个妄念,妄念的分别,不是说我们要离开这个外境。 这是讲开智慧的法门,第一个方面“无念为宗”就讲到这里。
二、无相为体
第二个方面是“无相为体。”我们看六祖大师的原话,六祖说: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要搞清楚,这个“无相”并不是说对于外在的相不知道,而是“于相而离相”。好像《金刚经·如理实见分第五》上面所说的:“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念是很容易,能不能够离相,能不能够“若见诸相非相”呢?很难,不要说初初学佛的人难,修行很久的人都很难。 说一则公案,叫做枯木禅。这位禅师修了二十年,还是不能够于相而离相,不能够知道诸相非相,还是有相。 有一位老太太,供养一位禅师,给他建一个茅棚,让他天天在里面打坐参禅。她小女儿当时很小,老太太专门叫她女儿给禅师送饭,连续送了二十年,供养这位禅师,一边打坐参禅,修了二十年。后来老太太要试一试禅师的功夫怎么样了,就跟她女儿说:“你今天送完饭以后,抱住师父,你看师父怎么说。” 她女儿就听话了,送完饭以后,一把抱住师父。这个师父怎么说呢?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明白这二句话吗?“枯木倚寒岩”,就是一根枯死的木头,在石头边上,你抱上三个冬天,它都不会暖和起来。意思就是说他持戒很好,你不管怎么样,他不会受你干扰,但是实际上怎么样? 这个女儿回去就把师父的话告诉她妈妈。老太太听了以后就很生气,马上就跑过来骂师父,“你赶快给我走出去,不要在这里了,原来我二十年功夫,就只是养了一个俗汉。”把这位师父赶跑了,还一把火把茅棚烧掉了。 在我们看起来这位禅师的修行功夫很高了,定力很高了,“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不管你怎么样对他,他的心里面不会动,他都能够清净持戒。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老太太其实她是一个开悟的人。禅宗说有很多老太婆都是开悟的。 上次说到的德山棒,德山宣鉴禅师见到卖点心的老太太也是位开悟的人,这里面的老太太还是个开悟的人。 她叫她女儿抱住禅师,并不是说看禅师到底有没有定力,也并不是说考一考禅师到底持戒清净不清净,并不是这个意思。她是考一考禅师到底开悟没有,如果这位禅师是开悟的话,他就不会著相,就不会有男女之相。现在来说这位禅师他还是有男女之相,还是有一个分别心在这里面。 所以我们要明白,老太太是考他的自性显发没有,考他明心见性没有。我们的自性呢?是非男女之相,也不是死水顽空。所以禅师他还是没有明心见性,心里面还是有一个男女之见,男女之相,作寡欲之言,所以给这个老太太骂为一个俗汉,其实就是说他还是不能够“于相而离相”。 当然这个禅师的境界应该说已经很高了,起码不是我们能够比拟的,但是还是不究竟,还是没有明心见性。所以我们说无相,就是要知道我们的自性,显发我们的真如本性,要“于相而离相”。 《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就是禅,就是智慧;“如如不动”就是定,就是福德。所以六祖大师悟道以后,连续说了五个“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自性本来清净。我们看这个灰尘,一擦它就没有了,所以可见那个染污它也是假的,清净是真的,而我们的本体是本觉本有的。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生灭的是什么东西?是妄念。妄念就是前念灭,后念生,这个妄念在不断地生灭。自性清净心何尝有生灭呢?所以说本不生灭,这都是从自性的体上来讲的。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够信得过,能不能够体认得到,能不能够真正证悟到。所以迷人就求得、求证。求得菩提,得觉悟;求证佛果。悟人是无得无求。《心经》上面所说的“无智亦无得”,我们自性本来清净的,一切都是现成的,不用求了,其实意思就是说没有我们的妄心用事的地方。你要去用心,起心去求,那就是远之又远,所以当下一念休歇便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你这个向外攀缘的心、追求的心停止下来,休歇下来,不向一切法求,不向一切心求,心法双忘。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我们看《证道歌》,彻悟的禅师说出话来就是不同,“不求真,不断妄”,做一个无心道人,自然就能够契入。你要求的话,反而越求越远了。本自具足,你说本自具足我们求什么?正是因为我们觉得有缺陷,缺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没有福德,求什么物质也求不到,所以我们要求福德;我们智慧不够,所以烦恼常有;我们觉得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不断地去求,不断地去学,不断地去希求。其实这都是妄念。 大家不要理解错了,现在虽然是妄念,但是我们没有悟之前,还是要以妄除妄。我们念阿弥陀佛,以这个一念制万念,这也是一个以妄息妄的方法。我们真正能够真正悟入的时候,顿除妄念,就能够真正悟到,悟无所得,所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本无动摇”哪里有来去呢?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是从性德、从自性上面来讲的,所以就没有来去之相。所以说“本自具足”和“本无动摇”是说自性的相。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是说自性的用。自性的用是什么?我们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万法其实都是自性,都是自性所生的。禅师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任何一点他都能够契入。看到桃花开了,他能够开悟,知道一切都不假外求。看到梅花开了,也能够开悟。 宋朝有位比丘尼,后来的人都称她为梅花尼,就是因为看到梅花开了,突然她就开悟了。所谓: 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比丘尼法师开悟的时候说的偈子。“竟日寻春不见春”,表示她一生,前面都在追求开悟,追求成佛,追求悟道,追求明心见性,但是愈求愈远,“竟日寻春不见春”,反而求不到。“芒鞋踏破岭头云”,到处参学,很辛苦。但是真正一下悟入的时候就能够怎么样?就路还家,显发自己的本性。“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噢,知道原来一切现成,我的自性本自具足,不需要外求。 赵州禅师也是这样,他活了一百多岁,到八十岁的时候还在外面去参学。为什么要参学呢?他说:“老僧没有什么妄念了,用功用得很好,但是只有一个地方有一点点分别念,老僧二六时中没有什么妄念,但是吃饭的时候有一点点分别想,所以还要去参学。”后来他有一首偈子说: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八十还要行脚参方,因为心头未悄然。但是真正悟入的时候,知道原来自性本自具足,而且自性能生万法。我们这个自性包含百界千如,十法界依报正报庄严都是自性所现出来的景象。 所以我前面说面对困境的时候,面对逆境的时候,面对烦恼的时候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不对抗。第二种方法就是转毒为药。 第三种方法就是知道它是智慧的流露,是觉醒的能量。这个事实也是如此,十法界,四圣六凡,依报正报庄严,都是自性所现出来的影像,所以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就能够悟入自性。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昨天讲了开悟的法门,开智慧的妙法,讲到了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今天继续讲“无相为体”。 《金刚经》很多的经文都是说要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不应住色布施,不应住身香味触法布施,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她的核心内容就是说要离一切相,而修一切善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离一切相。生其心,就是修一切善。乃至于我们度众生,也应该是不著度众生之相,如果我们著相的话,我为能度,一切众生是所度,我执、我相未破,是凡夫,不是圣人。 乃至于我们成佛,而实无佛道可成,为什么?因为佛与众生是相对待而安立的,实际上我们真正地觉悟了,显发了我们的真如本性之后,是一个绝待圆融的,所以如果你执著于有成佛之相,还有一个我相在,所以《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也就是说以般若来观照,对一切法无住无著,就可以直下成佛。所以《金刚经》是以慧照无住为宗,以智慧来觉照为宗,破执著。 执著,我执是凡夫的通病。我们看到分别、执著非常深的人,一定是业深障重;业深障重一定是福轻慧浅,不能圆融;福轻慧浅就一定是苦多乐少的。所以《大乘心地观经》上面就说: 诸法缘生皆是假,凡愚妄计以为我, 即此从缘法非真,妄想分别计为有, 若能断除于二执,当证无上大菩提。 我们这个能执之心是遍计执性,所执之事是依他起性,所依之体是圆成实性,这是唯识的三性三无性。就是如果我们情执若空的话,心就能够圆融,就可以事事无碍。 一切的事物都是依缘而起,缘散而灭,这是依他起性。 我们在这个无自性的、因缘聚合这么一个事物上面去产生一个执著,对这个虚妄的事物,没有常性的、无常的事物产生执着,产生虚妄的执著,就是遍计执性。 我们前天所讲的,好像一条绳子,我们执著于它是一条蛇,就生起了恐惧。我们真正有智慧觉照的时候就照见它是一条绳子,照见它的如实相、真实相,我们当下这个恐惧就消失了。如果我们是遍计执性,对一切都产生一种妄执,就不知道这个相原来它是虚妄的。如果我们能够转识成智,则全相即性,就从事物的当下能够见到它的真如本性,就知道一切万物都是我们自性的流露,随缘起用,一切都是佛法。 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上面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但是我们一般人都总会容易著相,而且以外在的相去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这个就是迷惑颠倒。 日本的禅宗史上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德川幕府将军请一休禅师去应供。禅师开始去的时候,穿一件很破烂的衣服去,他平时就不讲究这个,看门的门卫就把他挡在门外。一休禅师说:“我是你们将军请我来应供的。” 门卫说:“不可能,我们将军请的是大名鼎鼎的一休禅师,怎么会是你这个样子呢?破破烂烂、疯疯颠颠的。” 禅师不说话,回去了。换一件非常庄严的法衣,然后披上袈裟走过来,门卫看到他也没有阻拦,也没有问,他就进去了。 将军请他上座之后,说:“师父,您多吃菜呀。” “好。”他把所有的菜就夹到袖子里面去了,不往口里面送。 将军觉得很奇怪,说:“师父,您要喜欢这个菜,我马上可以叫人给您送过去,您为什么放到自己衣袖里面去呢?” 他说:“你要知道了,你今天不是请我吃饭,请我这个衣服吃饭。” 凡夫总是这样子的,执著于外在的表相,根据外在的表相去判断一个人,就迷惑颠倒了,所以众生是于相而著相,不是离相。看物就住于物相,看心就住于心,看净就住于净,执著于这个清净相,所以就障碍住我们的自性光明,所以我们要就这个事物要悟到它的空性,心中如如不动。 无念、无相、无住,就是整个《坛经》的核心。我们在修行中间遇到的一切善恶境界,心中间都要不执著,不管是好事,坏事;不管是好的境遇,还是不好的遭遇;我们都能够知道它都是缘。缘聚则有,缘散则无,缘生缘灭,我们不要为它去生烦恼。碰到所有的善恶境界,心都不要染污,不要执著。别人对我好或者诽谤我、攻击我,心都如如不动,都不计较。 黄檗希运禅师说:“凡人多为境碍心,为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 “心空境自空”,如果我们的心不会给外境所转,这个外境是不能够伤害我们的。所以实相无相无不相,无相是性,无不相是现象。
三、无住为本
第三个方面“无住为本”,就是一切都是“无住”的。 “无念”是主观上不要执著,“无相”是客观的现象不要执著。 凡夫众生因为一个境界来了,所以就生心。因此我们要知道,其实这个境界它的体性是空的,我们这个能执的念头也是空的,我们在境上面不要生心,如果生心的话就是自生颠倒烦恼。 “无住为本”,德山宣鉴禅师就是最好的公案。 宣鉴禅师研究《金刚经》二十年,写了一个《金刚经青龙疏钞》,他自己认为对《金刚经》理解得很透彻了。后来听说南方盛行禅法,主张“顿悟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他就想,这肯定不对,我要去驳斥他们。 他担了一担子《金刚经青龙疏钞》到南方去见当时很有名气的龙潭崇信禅师。到的时候是早上,他肚子饿了,看有个老太太在卖点心,他就想去求一点点心来吃。老太太其实是一个受到龙潭崇信禅师的教导,已经体悟自性的人。老太太看到一位法师,就问他:“法师,你担的是什么东西啊?” 宣鉴禅师很高兴,“我研究了二十年的《金刚经》,我写的《金刚经》的注解《青龙疏钞》。”老太太一听,“那好,法师,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答出来,点心我就供养;但是如果答不出来,就请你到其它地方去。” 宣鉴禅师心想,肯定没有问题,你一个老太太提的问题很简单,肯定答得出来。就说:“好。” 老太太就问他:“《金刚经》上面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法师,你点的是哪个心啊?” 禅师哑口无言。 透过这桩公案也可以知道,我们修行要以无住为本,坐断三际——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挂在心上,攀缘过去的心就断了;未来的心还没有来,不要老是去打很多妄想,攀缘未来的这个心也就断了;现在的这个心念,还是念念不停在生灭,所以我们也不要把捉,不要在这个境上面去起分别心,对现在的执著心也就断了。就犹如《信心铭》上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其实这个悟入心性,大家说,“哎呀,这个参禅,这个觉悟自性,这个是很高妙的事情,很难的事情。”祖师告诉我们,其实一点都不难,唯嫌拣择。就怕你去起分别、起执著、起贪爱和瞋恨。我们如果能够去掉这些主观加上去的这些执著、分别,就洞然明白。 我前面也讲了十二因缘,我们在十二因缘上面去修的话,断无明是根本前提,再断取、断爱。断取就是止息我们身语的恶行,断爱就是止息我们意业的染污。我们能够断取就能够得到有漏的人天善果,断爱可以证入无漏的涅槃。断取就是受之后,舍识用根——了知外境,但是你不会去起贪爱、去分别,你不会去取,断取就是戒学;断爱,心不动摇,这是定学;断无明是慧学。断无明既是前提,也是最后我们由这个“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是慧学的完成。 其实无所住的核心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其实讲无念、无相、无住,归纳起来也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是大智慧;不起心、不动念是大禅定。 有些人听了,“这个不分别、不执著,我不可能做得到的;不起心,不动念,我肯定也是做不到的;我遇到事情肯定要起心动念。” 其实我们学佛一定要能够正确地理解,你不要去在字面上执著于文字相去看、去学,那你肯定是不能真实地了解佛陀的原意。这个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其实它讲的内容是我们遇到环境的时候要超越;而且要能够承担,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在当下一刻,不攀缘过去、未来;第三个是要转化;第四个就是要和合。超越就是不执著;承担就是不起心;转化就是不分别;和合就是不动念。 我们能够真正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状态,就是悟入空性。 这两天大家听了很多空性、自性,而且我们佛教徒就很喜欢讲一个“空”字,什么性空、空性、四大皆空、色即是空,挂在嘴边。可是你有没有想这个“空”到底表达什么意思?讲来讲去还是不明白,不知道“空”讲的什么,缘起性空、四大皆空、色即是空,就不理解“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什么都没有那个“空”呢?绝对不是什么都没有那个“空”。那是什么意思?其实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空”,我们不要表达得太深奥,而且我们学佛也不要学很多的名相,一天到晚挂在嘴边,实际上心里没有体会到,用不上,那就糟糕了。 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方式来说,空是什么?空就是一种解脱的状态。就是我们心灵自由的状态。你的心能够自由,能够自主,可以说觉悟了。 一个人的身心完全处在一种自由的境界就是《心经》上所说的“心无罣碍”,“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天天会念,但是能不能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要是依智慧的话,我们就能够“心无罣碍”。心里面对任何东西都没有罣碍,任何东西不能干扰我,我的心能够自主,无论是顺利的环境,还是不好的环境,我的心都能自主,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这样子就是“空”、“空性”,不要认为是什么都没有。这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来表达。 所以说“悟入空性”,就是一个人显发了自由自主的心灵,他的心能够自主,不会给外境所转动、所动摇。 “色即是空”,也就是说一个人他解脱了外在的形相的束缚,外在的环境不能影响他,不会给这个外在的形相所染污而得到自由。 “四大皆空”,就是说我们对于地大、水大、火大、风大,都不再执著,无碍的、自由的、解脱的境界。所以一个人如果他悟得空性之后,他就是有了一个完全自由的能够自主的心灵。简而言之,就是不管在什么环境之下,我们都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来面对我所遭遇的状况。 怎么做一个能够心灵自主的人呢?能够做一个心无罣碍的人呢?能够做一个无念、无相、无住,达到这种解脱境界的人呢?应该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深信自己具有佛性,深信自己本具成佛的可能性,深信我将来能成佛。这就是肯定自我的价值。而且把自我价值提高到一个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悉达多太子当年所说的,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有一些人不理解,跟佛教辩论的时候说,“你们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很傲慢?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其实他是误解了,执著于文字相。大家要明白,这个“我”就是指我们的自性、佛性。天上天下,惟有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是最尊最贵的。为什么?我们有这个佛性,所以皆可成佛。因此我们不要片面地去理解。 其实也就是说:我有一天肯定可以成佛。这就是把我的自我价值肯定了,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人权宣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权宣言。不管你讲什么人权,肯定自我的最高价值就是我有一天可以成佛。 大家要想,我这么肯定有什么用处?要知道我能够这样肯定的话,我的心灵就有了自由。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肯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价值,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价值啊?自己也不能肯定。不能肯定我们这个心就要跟人家比较。如果我跟人家比较,跟人家竞争,觉得比人家聪明,钱比人家多,我相貌比人家好,我比人家年轻,就产生一个傲慢心。就是说你不能肯定自我价值的时候,第一个极有可能你会产生一个贡高我慢,骄横的一个心态。 还有一种就是自卑的心态,想想,哎呀,我样样都不如人。很多人说,我业障很重,于是很自卑。所以说这时候你不能够肯定你自己的价值。你的肯定要通过人家对你的肯定,你才能够肯定。这个时候你就很可怜的,你把自己的价值肯定交给别人,你就是受人家的控制了。人家说你好,就很高兴。人家说你这个人很聪明,你很高兴。人家说你不好,就很生气、很伤心。你就处于这样一种混乱的状态,听到人家称赞就高兴;听到人家毁谤、骂你,就愤怒。你的心就跟着环境在转,就迷失了,迷失了自己生命的发展方向。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方向,但是可能我们追求的不是生命的发展方向。我们追求的是赚钱的方向、成名的方向、得到权位的方向、受到人家尊重的方向,就是追求这些。从来没想到我的生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也许偶尔还是会有想的,我相信最起码现在大家都有了。生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肯定有一天我会成佛,这是我的根本方向。我就有了自尊心,不需要人家肯定我,我自己能够肯定自己。所以我能够自己的心得到自由,就能够自主,不会受人家的干扰了。不管我们做总统也好,乃至于去清扫街道也好,其实我们本性上是一样的,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我们都有一个最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皆可成佛。 成佛就是彻底自由的一个状态,生命完全没有束缚的、没有约束的,慈悲和智慧彻底显露、显发的一种状态。我们能够肯定自我价值的时候,就会有自尊了。这就是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相信我自己能够成佛,所以我不会受外在的环境所困扰了。无论人家对我评价怎么样,不会受他的困扰,我能够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最高价值。所以不管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管你一个月赚多少钱,也不管你受到什么样的教育,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有一个自尊的心,就是说你肯定自己,肯定自我,这个你就得到第一步的自由了。你不会去跟人家比较了,不会跟人家去竞争了,任何人不能够伤害你的心。 第二个就是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其实就是肯定多元的价值。你不要站在你那个角度,受你的出生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局限,就认为你那是对的,人家想的都错了。你要肯定是多元的价值,同样一件事情,各人的看法不同,但是都有存在的理由,你不要说认为就是你对,他错了。这时候我们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众生。 我们佛教徒往往会有一个执著,就想,“我现在学佛,佛教是最究竟的、最圆满的。你看其他人,好可怜哦!他不信佛,信其他的教。”你就陷入这种执著了。你想着你是很高的,总是想着要去把人家度过来,转化过来,认为你这是最高明。其实这个时候你还是陷入了另外一种执著。 更进一步的,你又会再分别了,就会更执著。就想着,“我修净土宗,净土宗最高明,可以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修密的肯定不会相应的,参禅的更加不用说了,那是不可能的。”你肯定自己这个法门,越来越执著了。 更进一步更执著了,越来越陷进去,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执著了,“人家的都不对,只有我的师父最高明。” 更进一步想,可能师父也不如自己,自己最高明。那你越来越执著了。 你学佛如果不能够肯定多元的价值,那你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论他现在信什么,没关系,只要他的心灵在逐步地觉醒,肯定有一天他也会成佛的。他现在信其他的教也不要紧,他肯定将来有一天也会觉醒,也可以成佛。他们现在没有信仰也不要紧,肯定有一天也都会成佛,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平等心。 凡夫众生总是喜欢用外在这些虚幻的东西来肯定一个人的价值,譬如说看这个人一个月赚多少钱,或者他从事什么职业,或者他的长相怎么样,就看这些东西。然后就对其他人产生一个分别,产生一个判断。看到李嘉诚,就想着,“我要好像他那样子有钱就好了。”你这个心总是不能够平静下来,你有一个羡慕的心。其实就表示你还是在生死的迷梦之中,还没有醒来。 看到不好的人,看到不好的事情,你就生起一个讨厌的心。走出去看到那些摆地摊的,卖一些什么东西的,“很讨厌,挡住路了。”这个心就动了,心里面就不清净了,就染污了。 其实我们要知道一切众生的本性是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我们就能够用这种多元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所有的众生;我们就不会跟这个世界对立了,就不会跟其他的人对立了;看一切都是很好的,我们的心就会处在非常柔和的,非常欢喜的一个状态;我们就不会不开心,心就自由了。 首先我们要肯定自己,肯定自我的最高价值是成佛,我们就不会给外境所动摇,不管人家肯定我还是否定我,都没关系,我肯定自己就有自尊。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有一个公案,可能有些同修听说过了。苏轼(苏东坡)在江北瓜州做知州的时候,跟金山江天寺隔了一条江。 有一天,他打坐下来以后,觉得有一点领悟了,有一点体悟,就很欢喜写了一首偈子: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写了以后自认为我的境界很高明,我“八风吹不动”了。马上就安排一个手下送过江去给他的师父佛印禅师看。 佛印禅师看完之后在后面写了两个字:“放屁”,再叫那个手下原样拿回去。 苏轼一看,火冒三丈了,岂有此理,无明火生起来了,马上就渡江去找禅师论理了。一见到禅师就说:“禅师,你看我们关系这么好,你怎么会骂人呢?”禅师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我现在一屁你就打过江来了。” 其实一个没有开悟的人,没有觉悟的人他还是不能肯定自己,还是要依靠人家肯定,他才能够肯定,自己自信心不够。所以禅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心就是佛,我们本具佛性,皆可成佛。你要有这种大信心。 这是我们要有自信心,自尊心。 对一切众生我们都要能够肯定他的价值。而且我们要看本性,看他的本性是佛,不是看外在的这些现相。你不要说他学问比我好或者怎么样,我就尊重他,看到他各方面比我强,我就羡慕他。如果看到这个人不如我呢?我就不理睬他。这样你这个眼睛只是抬头看,不会低头看,你就会生起计较和分别了。有个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写一首偈子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他用了农夫插田作了个比方,我们插秧的时候,一边插一边往后退,而且要低头。等到我们全部插完之后头一抬起来,原来整块田都插完了。其实也就是说我们不单单是要抬头,还要低头,要虚怀若谷,要谦虚,要能够慈眼视众生,这样子就可以真正地认识自己的本性。 “心地清净方为道”,修行的根本就是修自己的清净心,不分别、不执著。“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在功名富贵面前,退一步就可以安然自在。不要跟人家去争逐那些钱财,不要太过分地去争执。我们在人我是非面前能够忍让三分,我们就能够悠然自得,就能够心安。所以我们在世俗的这些五欲之乐上退一步,在修行的道路上面就会前进一步,我们在智慧的开发上面,在自性的觉醒上面就会前进一大步。所以不能够老是往前冲,还应该回头观照自己,观照自己生命的发展方向,不要过分地给这个社会染污和扭曲。而且不要总是说我对他错,其实你要知道,一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有一次,苏轼跟他的一位学生叫做秦观(秦少游),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看到一个人走过来,这个人很多天没有洗澡,身上有虱子爬满了。 苏东坡马上说:“你看这个人好脏,他身体的污垢里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观就说:“不是吧,虱子不是从污垢里面生出来的,是从他穿的那件破棉衣的棉絮里生出来的。” 两人就互争不下,都认为自己对。然后就打赌说:“这样好了,我们不要争了,争也是没有一个结果,我们找一个人去判断。找师父佛印禅师来判断到底谁对,谁输了就要请一桌宴席”。 两个人打了赌之后,苏轼首先就偷偷地跑过来找佛印禅师说:“禅师,明天我和秦观两个会一起来找您,到时候您就说我对好啦。” 禅师说:“好好好,你对。” 等一下苏轼走了之后没多久,秦观又走过来说:“师父,今天我跟苏轼两个打赌,我说虱子是从棉絮里面生出来的,明天您判断就说我对。” 师父说:“好好好,你也对。” 第二天两个人都来了,都胸有成竹,都认为师父肯定会说我对了,对方肯定要输掉一桌宴席。 来了之后,师父就说了:“这个虱子的头是从这个人的身体的污垢里面生出来的,但是它没有脚。这个脚是从棉絮里面生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个都错了,你们两个就请我吃宴席了。” 苏轼就受到启发,不要过分地认为自己对,其他人错,他就写了一个偈子: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也就是说,同样是阳光,同样是雨露,而且在同一棵树上,但是有的树枝就向南,有的树枝向北、向东、向西。你不能够说向东的枝条就对,向西的枝条就错,其实都是对的。所以我们要肯定这个多元的价值,我们的心就会清净。 我们要能够真正地使自己的心灵自由,第三个你要能够了知无常,要真正地念无常。随时都提醒自己,有一天我肯定会要死的,希望在我死之前能够得到心灵的自由,能够得到解脱。而且每天都训练自己,想着我今天一定要有智慧地,要觉醒地生活,即使明天我死了,也没有任何遗憾。了无遗憾的人就是心无罣碍的人,就是心灵自由的人。 这三个观点我们能够承认,我们能够确定,这就是叫见地,你首先要有见地,佛教里面见和修,见地和修行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见地,你首先知见要很正确,要有正知正见,这个很重要。否则的话,你就是盲修瞎炼了。 正确的见地确立之后,你还要有修行的体验。不单单是口说,你不能够单单搬弄名相,一天到晚说“空”。到底什么东西“空”啊?什么都是有的,怎么会“空”呢?人家也不理解,你自己其实也是不理解。如果我们想这个“空”其实就是一种解脱的状态,就是心灵自由的状态,这就好理解了,你自己要有这方面的体验才可以。 这个见地确立之后,我们怎么去体验这个心灵的自由呢?有四个方法可以体验这种“心无罣碍”的境界。
1、超越
1、超越 第一个方法就是要超越。在任何环境,任何事情来的时候你要有一个超越的状态,超越的心灵,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你不沉迷、不执著,不会僵化、不会很死板,很圆融、很灵活、很生动。就知道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观点,然而我们都不会去分别它,不会执著于它,不会认为说你错了,我对,这样子的话,我们就能够超越。否则你哪里能够超越? 其实我们要能够肯定,只要我们的心灵可以得到提升,这就是在进入佛法,不一定说要有一个形式、要有一个相。如果你说他跟我信仰不同,就认为他很愚痴,你就生起不高兴的心来,这个就是你的心染污了。 真正的超越是什么?也就是说消除了我们生命之中的一切的执著,消除了一切负面的情绪,这个时候你就是超越了。普通的人遇到这种环境可能要生贪心的时候,你能够不贪,这就是超越,就是正面情绪。普通人在那种环境之下容易生起瞋恨心,你能够不生气,这就是超越,就是正面的情绪了。 普通人生愚痴的时候,你不生愚痴。普通人认为我的条件很好,生起骄傲心的时候,你能够保持谦虚。普通人生起怀疑的时候,你能够不怀疑。这都是正面情绪,都是大智慧。 如何去修呢?其实我们需要两类观想,即内观和外观。内观就是四念处;外观就是菩萨的五种观。在《普门品》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会念,但是知道怎么做吗?很难说了。我后面再去讲菩萨五种观。 我现在就说这个内在的观,就是四念处: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如何修呢? “观身不净”,我们这个身体不干净,不管你是一个多么容颜漂亮的男也好、女也好,其实都只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而已,不要对你的身体生起一个执著心。对你身体的执著要能够消除,这就是对你的身体超越了。知道身体不干净,不会太执著于它。 “观受是苦”,我们会有苦受,会有乐受,会有舍受,为什么都是苦呢?因为这个乐受,你现在吃这个东西,哎呀,很好吃,很快乐,但是吃完以后没有了,坏苦;你这个舍受也是有迁流之苦;苦,本来就是苦,苦苦;这就是所谓的坏苦、行苦、苦苦。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其实一切受都是苦。 你对于这个受不要太执著,对于受不执著,你就能够了知这种受,但是不会去爱。不会去爱之后就不会去取了。这十二因缘,逆观还灭,就在这个地方你就觉悟了。 受的时候你不执著,知道一切受其实都是苦的,能够了知它,但是知道它一切都是苦的,你不会执著。不会执著了之后,就不会去起爱心。其实这个爱里面就包括了一个对于好的生贪心,对于不好的生瞋心。不会起这个贪和瞋,就不会去取它了,就不会去想要占为己有,或者要排斥了。这样你的心就清净了。 “观心无常”,其实我们的心念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波动,我们的念头在不断地生和灭,所以你不要给你心念的波动所动摇、所左右,这也能够超越了。 “观法无我”,你没有我相,没有我相就不会轻视别人信仰的宗教,也不会轻视别人的成就。大家刚才听到我说要平等地尊敬其他的宗教,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其他的宗教可以取代佛教,那当然不是的。佛教当然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彻底的,能够令我们毕竟解脱的大智慧的一个教法,一个教育。但是我们在信佛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他人的信仰和尊重其他人的信仰,而且不要去起执著心。打个很浅的比方来说:我们要尊敬其他人的父母,但是并非要你就认其他人的父母做你的父母,你还是有你自己的父母。同样的你信仰佛教这是很好的,但是对其他人的信仰你不要轻视,不要排斥。他能够觉悟的时候你可以启发他,但是不要一开始就把你自己的心染污了,你有分别心、有执著心、有高下优劣的心,首先就把自己的心染污了。 这是第一个方法,我们的心要超越。
2、承担
2、承担 第二个方法,我们的心要承担,要活在现前这一刻。 我前面也一直讲,要活在现前这一刻,不要过分地攀缘过去和未来,活在当下,修行落实于当下。其实如果你的心还有哀伤,还有恐惧,你就活在过去和未来,你对过去不开心的事情越想就越伤心、哀伤,那你活在过去,没有活在现在。你对未来的事情不可知,很恐惧,你活在未来。学佛一定要有智慧,否则的话,往往你活在过去和未来还不知道,所以你就很烦恼了。 曾经有位女居士,她跟我说:“师父,我学佛以后还是有很多烦恼,怎么办?”我说:“你怎么起烦恼了?” 她说:“师父,你看,我自从学佛皈依受五戒以后,每天要做早晚功课,早上要做一个小时,晚上也要做一个小时。如果没有做的话,觉得就欠一点什么,很不开心了。所以这样的话,我的小孩又很小,还在上学,早上没有时间去送他上学,下午放学以后我又没有时间去接他回来。因为这样我先生就很反对我,说我老是做这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小孩子也不接送了,两个天天吵架。” “再一个我刚刚学,又不会念经,所以我要用一个录音机来放录音带。但是家里面只有一台录音机,我小孩又很喜欢听那些流行歌曲,所以我们老是争,他要抢着放流行歌曲,我又抢着放佛经。所以久了以后,小孩子他也不尊重我,甚至于也不尊重佛了。”这就很严重了。 “而且逢年过节,我们这个风俗总是要杀鸡来拜祖先,但是我是佛教徒又不能杀生,这怎么办呢?所以很烦恼,很痛苦。” 我就说:“那好,我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你为什么要学佛?” 她说:“这不简单,人生就有很多痛苦和烦恼,我下辈子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我要学佛。” 我说,“第二个问题,你每天要花两个小时来做早晚功课,你是为了什么?” 她说:“因为我的业障很重,我觉得我前生肯定造了很多业障,所以我天天要做早晚功课两个小时来忏悔业障,消除过去的业障。” 我说:“好了,第一个你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为未来在做事情,你是活在未来;第二个你是为了忏悔过去的业障,是在为过去在做事情,你是活在过去。那有没有想过,你要为现在做一点功课?” 她听了以后,一个人就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了。 我跟她说:“其实你要知道,什么是功课呢?你现在应该尽的责任,这是你的功课。你每天送小孩子上学,接他放学回家,这就是最好的功课。你每天要很开心,要保持跟家人的和睦,不要跟他们争吵,要经常微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这是最好的功课。”我们看六祖大师的《无相颂》,是我们最好的功课,你要能够做到,那也非常不错的。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这是我们人生最好的功课了,能不能做做无相的功课?多做一点无相的功课,你会活得很开心。我们不要总是把眼睛盯着过去和未来,不要忘记现在,要活在当下这一刻。现前这一刻我们就要把握好,做好我们现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起执著心。一朵花开放的时候,我就看着它开放;一朵花凋谢的时候,我就看着它凋谢;心中没有执著,没有罣碍,就是如实观照。同样的,当我成功的时候,我就观照我的成功;当我失败的时候,我就观照我的失败;当我有苦难的时候,当下承担我的苦难,并不逃避。一定要敢于承担,这很重要,要面对现实,佛教一再地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
3、转化
3、转化 第三个方法就是转化,我们要能够转化的话,就能够生活得非常逍遥自在,逍遥自在地任运地生活。 不管外在的世界怎么变,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看这个世界,我们的心就能够自主,就能够不给外境所动摇,心就能够不随境去转了。有些事情我们一下子是无法改变的,有些事情是定业了。定业现前之后,你说谁能够给你一下子改变?不能!释迦牟尼佛在你面前,他也无法给你一下子改变。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你是不是就一定要很伤心呢?并不是。可以把我们的心转变,心转变的时候我们照样可以很开心。 这叫做什么?境不转心转。 说一个浅的例子,前天交通堵塞了,然后就塞车了。比方说我自己开车,只好坐这个车里面,两个小时才走了两公里,动不了。这个现状你无法改变,这时候不管你急躁也好,烦躁也好,什么事情也好,怎么搞你都没有用。此时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你想一想,我两个小时在车里面,又可以念佛,又可以休息一下,真的是很好。其实能够这样想的时候,堵车也是很好的,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的。 对禅师来说,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他都能够非常地逍遥自在。作为我们来说,不要让环境的变化影响我们的情绪,不要让环境主宰我们的心,要能够自主地转化我们的心。所以说:不管你遭遇到什么,不要去跟它对抗,不要跟既成的现实去对立、去抗争。你觉得这个环境我不满,这个状况我不满,你就对立了,你就在对抗了。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是那样子的,我就很生气了,你就跟这个环境,跟现实在对抗,就对立了,所以你就会很苦恼,就会很烦恼了。环境,这个事实已经显现的时候,你应该去转化你的内心世界,境不转心转,而内心世界转化以后,我们就能够用一种很喜悦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遭遇。 中国古人其实早就有这种智慧,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个寓言。说有一户人家在草原上住,有一天家里面就丢失了一匹马,丢了几天了,其他人觉得不开心。但是父亲说:“这没有什么,坏事会变好事。” 果然没有几天,原来家里面那匹马回来了,而且还带了一大群野马跑回来,其他人都很开心,“你看我们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匹马,这么多财富了。” 父亲说:“你们也不要开心,可能这个好事也会变坏事。” 果然就变坏事了,家里面这个儿子骑在这匹野马上,这个野马不驯服,突然就把儿子摔下来,把腿摔断了。其他人就说:“你看看,这真是糟糕的环境,不好的遭遇了。” 父亲又说:“这也不要伤心,说不定坏事就会变好事。” 过了没多久,这个边境打仗,那些健康、健全的人都征兵打仗去了。这个儿子摔伤了,腿有点瘸,他留下来了,平安地过了一辈子。 所以环境不要太执著,不要受它的影响,不管什么环境都要保持开心,保持喜悦,这是最重要的。要从多个角度去想,你能够这样的话就很好,转变、转化它。 有个笑话说:有个地方小孩子说话很喜欢转化,他要去卫生间小便的时候,他们就说我要去唱歌。他这么说之后,他就很开心了,觉得好像真的去唱歌一样,很欢喜。 有一天,有个小孩跟他祖父一起睡,睡到半夜的时候,小孩子爬起来跟他祖父说:“公公,我要到外面去唱歌。” 他祖父不知道他说什么,就跟他说:“这么晚了,半夜三更,你怎么跑到外面去唱歌呢?这样好了,你在我耳朵边上唱,你唱小一点,不要吵着人家。”结果唱得这个公公全身都湿透了。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而且可能有很多我们不满的事情。很多的现状我们都不满,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也不满,觉得为什么我现在这么艰难,为什么我这么容易老呢?为什么我有这么多缺陷呢?为什么……很不如意。然后想改变又无能为力,很无奈。还可能一些其他人以前曾经伤害过我,所以很不开心。其实我们了解了佛陀的智慧以后就知道,只要我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转变我的内心世界,外在的一切,不圆满的地方,不好的境遇都不能够影响我,都不能够使我难过和伤心,我照样活得很开心、很喜悦。 学佛应该这样,天天都很欢喜、很自在,好像弥勒菩萨一样。所以这个转化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能够令我欢喜自在地生活在每一刻,我每一时、每一刻都活得很开心、很欢喜、很自在、很有智慧、很觉悟。这个时候我学佛就能够上进了,这个时候我学佛之后我的烦恼就一天天少了,业障就一天天轻了,我的心灵就一天天地自由了,就知道我的学佛在一步一步地前进,走向解脱。 如果你越学越烦恼了,好像前面我说的那个居士一样,越学关系越搞不好了,你要想一想,可能你有没有走偏一点点,一定要转化。 佛经上面有一个故事,很浅,但是能够给我们一点启示。话说有一位公主,国王非常宠爱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非常地娇生惯养,没有求不到的东西。 有一天下雨,公主坐在皇宫里面看水池,水池里面雨水打下去一个个的水泡冒出来,小孩子嘛,觉得这个水泡很漂亮,不断地在冒泡泡,很喜欢。她就跑去找她父亲说:“父王,你要给我一个水泡花环。”用水泡串起来的花环。 国王想:“不可能,水泡马上就灭掉了,怎么可能给你串一个花环来?” 但是公主本来就娇生惯养,很任性的,她就说:“父王,你一定要给我,不给我,我就自杀。”威胁她父亲。 国王没办法了,把全国的能工巧匠集中过来,命令他们:“你们必须要给公主做一个水泡花环!否则你们就不能够称为能工巧匠,通通要杀头。” 有一位老人家很有智慧,他走出来说:“国王,我可以做一个水泡花环。” 国王很开心,“好啊。” 老人家说:“不过这样,我不知道公主是喜欢小的水泡串的花环,还是大水泡串起来的花环?所以要请公主挑选她最喜欢的水泡,一个个拿给我,我来给她串起来做花环。”就和公主一起去了。公主是不可能捞得到的,她自己醒悟了,水泡是不可能做花环的。 这时候老人就跟她说:“我可以用紫晶做一个非常精致的花环,肯定超过你喜欢的水泡花环。”公主就很开心了。国王也认为这个老人很有智慧,就赏赐他很多的东西。 其实就是怎么样?你看这个境是无法转的,国王一定下令要你去做,这个事情又不可能,要转化它。 我们如果面对一个完全不能转化的环境的时候,就要用智慧转化,转化我们的心,我们心灵就能够得自由,得解脱。这个时候就是悟入空性。不要认为说那是很玄妙的东西,说出来自己也不懂的东西,认为这就是空性。其实你在干什么?在背书。那不是叫做你对佛法真正有体会,没有什么用处,你用不上,学来做什么?不要著文字相。 其实佛陀的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改变和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佛教的修行,根本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修行落实于当下,修行落实到心地,心地里面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佛的身体也会要示现老,也会要示现病。我们看佛经可以很明白,佛也会要示现涅槃。佛在临涅槃的时候,他是吃了一些磨菇,肚子不舒服,示现入涅槃了。而且其实在身体上面来说,佛陀化身佛示现的身体跟我们没有什么很大差别。佛陀的真心跟我们的真心也是没有什么差别,无二无别,佛也有佛性,我们也有佛性。不过佛是念念觉,所以就成佛了。我们是念念迷,所以我们流转到现在都还没有觉悟。 现在我们觉悟也不迟,当下就觉悟。不要说想到我哪一天会觉悟,你那就是迷了。我现在就觉悟,当下这一念我就觉悟,而且以后我心心念念都尽量保持觉悟,你就在成佛的道路上前进了。如何去觉悟呢?我刚才讲的——超越、承担、转化,都是使我们的心走向觉悟,走向自由。 学佛一定要活学佛法,不要总是背名相,我如果老是拿着《六祖坛经》给大家念一念,大家也不知说什么,要能够用得上,这个非常重要。所以说佛也好,六祖惠能大师也好,主要就是说,他们的真心彻底显露了,他们的自性功德,如来智慧德相,如来藏性彻底显发了,所以他的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彻底显发出来了。 这个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从什么地方得来啊?从转化得来。所以我们要知道,遇到环境的时候,能够转就是智慧,就是菩提,就是觉悟,就是开心,就是喜悦;不能转就是烦恼,就是生死,就是痛苦。所以一定要能够转,这个转非常妙。所谓断烦恼其实是个善巧方便,真的有什么真实的烦恼让你断吗?不是,转呀。能转,烦恼就变为智慧;不能,境界就会变为烦恼。不能转,你处处都是障碍,处处都不开心,走到哪里都不开心。能够转,随时随地都会很欢喜自在。所以要不断地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来欢喜自在地面对我们外在的多变的世界。 4、和合 第四个方法就是我们不要跟这个世界对立,不要对抗,不要排斥,不要分别,我们要保持和谐,融为一体,所谓和光同尘。六祖大师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在世间”,修行也在世间,修行要落实于当下,不是说我每一年做十堂水陆,我就在修行,不是的。不是说我天天念经是修行,不一定,“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你更迷也不一定,不一定你越学越烦恼,你没有智慧越学越烦恼,那你就糟糕了,你没有得到佛陀的智慧。而且还增加了一些约束,本来你身上就捆了一条绳子,现在你又加一条绳子把你捆得更紧一点,这样的话,你没有了解如来真实义,我们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法在世间”,在修行中间去生活,在生活中间来修行。遇到任何环境,转化我的心,按照我们前面讲的几个法门,就能够转变我们的心,然后我就很欢喜,任何环境不能动摇我,不能染污我。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好的,一切众生都是善的,因为都是佛,皆具佛性。一切环境都是好的。 弘一律师就是这样,他吃菜的时候说:“这道菜淡有淡味,咸有咸味,都很好吃。”有次他的学生请他吃饭,就两个菜,一个菜咸一点,一个淡一点。但是弘一律师照样吃得很欢喜,没有什么分别执著。 我们要认识到,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就是身土不二。身土不二就是《维摩经》上所说的:“心净则佛土净。”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的心很清净的时候,看一切都很顺眼,不管什么环境都很开心。我的心不清净的时候,有分别、有执著,看一切都不顺眼,自己也很不开心,回到家里面还不开心。你就自己捆住自己了,没有谁捆住你,谁捆住你了?你没有智慧而已,不能够了解佛陀的智慧呀! 寂而常照就是清净法身,照而常寂就是常寂光净土。我们要认识到身土不二,我们在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也融为一体,就不会对立,不会去排斥了。 我们学佛要由器世间穿过有情世间,进入正觉世间。但是我不会从佛学名相跟你们去讲什么是器世间,什么是有情世间,什么是正觉世间,我们要能够实践的这种方式。 我来跟大家解释。普通的解释,器世间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你看这个房子,杯子,花,都是物质,这叫器世间。有情世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皆有佛性,都有情,都有感情,这是有情世间。正觉世间是什么?佛,他彻底大彻大悟了,智慧彻底显发了,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再迷失了,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了,这称为正觉世间。 这三种世间,我们仅仅学会名相是没有用,我们怎么用得上呢?我们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好像六祖大师一样,一切都说到自性上来,说到真心上来。我们的心要由器世间穿过有情世间,进入正觉世间。怎么理解? 我们的心,以前总是会追求物质,我要住好房子,我要吃好一点,我要自己有车,我要能够自己开车。中国人说的五子登科,什么都要有。这时候你的心在物质上,你在什么地方?实际上你在器世间。 我们要超越这个层次,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物质,一味地追求吃饭,这样的话你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啊?中国古人孟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个时候都是普通的凡夫,他只是在追求这个基本的生存的需要,只是在追求他的本能,这个层次非常低。这时候他的心在器世间这么一个层面上。 我们要超越它,进入有情世间,要修慈悲心。 更进一步我们要进入正觉世间。什么是正觉世间呢?随时随地我都要保持正念,保持觉醒,保持有智慧,用智慧来观照我所遇到的一切环境,我所遭遇到的一切事情。我不会迷失,念念觉。这时候你的心在哪里?在智正觉世间。所以六祖大师说:念念觉即是佛。这个很正确,我们能够这么想的话就知道,原来六祖大师这句话非常正确,非常亲切,我们念念保持清醒,念念保持觉悟,我们的心时时刻刻欢喜自在,这时候我们就在智正觉世间。 “菩萨”,觉有情。第一个要觉悟,要有智慧;第二是要有情,有情不是说那些情爱,要有慈悲心。你要不单单是自己求解脱,而且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且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所以我要发菩提心,要与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这是有情。所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佛心者,大慈悲心是。如果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教了,是不是?佛陀当年就是因为慈悲,佛陀做王子看到这个世间生老病死苦。知道我就是做国王,把这些财富分给众生,他们照样有生老病死。佛陀决定自己出家、成佛,来令众生超越生老病死苦,这种大慈悲心啊!正是因为佛陀有了这种大慈悲心,才有了现在的佛教。所以既要觉,还要有情;既要有智慧,还要有慈悲。这样子我们走向智正觉世间。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时时刻刻有智慧。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我时时刻刻都欢喜自在,不管什么环境都不能动摇我,我的心很清净。心很清净的时候你看一切都是清净的,心净则佛土净。 有一个公案说苏轼与佛印禅师。有一天,苏轼又来见师父,在禅堂里面打坐,坐完以后苏轼问师父:“师父,您看弟子坐在这里面像什么?” 师父说:“你坐在这里面好像一尊佛一样。”苏轼很开心、很欢喜。 师父问他:“苏学士,你看师父像什么?” 禅师穿一件黑海青,黑黑的。苏轼就想,“我以前跟师父打机锋总是输,我现在要赢一回。”他说:“师父,您穿个黑海青,好像一堆牛屎一样。” 禅师笑一笑他,不说话了。 苏轼很开心,到处去宣传,“你看看,我以前跟师父两人打禅宗的机锋,总是师父赢我输了。这次我就赢,而且师父没有话说。” 他妹妹很聪明,就说:“你这个人这么笨,真是无可救药了。你要知道师父的心是清净心、是佛心,他看到你这么糟糕都是一尊佛,看一切人都是佛。你这个心,本来就是牛屎心,看到佛印禅师这么庄严,你都认为是不清净的,你的心不清净,外境其实本来是清净的。” 我们要能够保持这种正念、正觉。不管这个世界好和坏,我都不会分别它,不会执著,就不会对立了,就能够和合,就能够和光同尘,就能够圆融了,这样我们就心安了。 安心法门,慧可大师见达摩祖师的时候说:“弟子心未安,乞师与安。”请师父给我安心。我们的心浮躁,不能安。而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心安了,心安了之后一切环境不能动摇你了,哪怕就是一个魔到你面前来,你也会心安,因为你不会跟魔去对立。哪怕你的业障现前你也会心安,因为你不会跟业障去对立。你不跟一切人对立,不跟一切人对立的时候你就得到心安了,你就得到一个心安的状态,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所以是安心法门。 善导大师说:心安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的心都不安,你哪里会有净土?你的心浮躁不安,心安就是净土。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欢喜自在,转化我们的内心。 心安就是平等心,就是平等性智。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我们的心能不能够平啊?不能平。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我们的心要平,要平就要有这些智慧去觉照。心安就是自由,心安就是解脱,心安的时候我们就是心无罣碍。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心安,我不要再去求。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六祖大师讲得很亲切,很直接,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菩提向心觅,你的心能够解脱,内心世界能够欢喜自在,你的菩提就上进了。不是你外在的求一个什么灌顶,或者求一个什么东西就能够令你心安了,就能够怎么样了,不是的。 因此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我就要心安。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打开我们的双眼的时候,不单单是打开我们的肉眼来看这个世界,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来看这个世界,我们看这个世界就会很好,看一切人都很好。我们的心就平了,心就安了,我们就能够以一个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圆融的心态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当下就是净土。 六祖大师在《疑问品》里面跟我们说:我要把西方极乐世界移到眼前来给你们看。有没有移到我们眼前来?移到我们眼前来了。现在就在我们眼前了,我们的心净的时候,心安的时候,净土就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而且还要用慈悲的眼来关注一切苦难的众生。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用慈悲的眼时时刻刻关注一切慈母众生。 我们非常有幸得到这么一个暇满的人身,非常宝贵,胜过摩尼宝。又能够闻到正法,而且我们又能够闻到六祖大师的这部《法宝坛经》,这么殊胜的妙法,能够显发我们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显发我们自性的真如智慧,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欢喜和感恩的事情。 巴祖仁波切的一首偈子说: 我得人身无义恒空过,我为佛子未如教修学; 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愿仗上师三宝共加持。 以前我没有学《六祖坛经》,没有开发自己本具的智慧德相,没有显发自己内心中间本来具有的智慧,我得到人身毫无意义地空过了。正是因为我以前曾经得到人身,都没有好好修学,毫无意义地空过了,我现在还在流转生死,还在受轮回之苦。我现在为佛弟子,还是没有如教修学,没有依教奉行。所以我现在要真正地显发我的智慧,向那些大德学习,“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向那些已经得到暇满人身、能够精勤地修习佛法开发智慧的那些圣者,好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我们向他们学习。 我讲了这么多,就可以知道超越是什么?超越其实就是说我们遇到这个环境,我们要有正念。超越其实就是“无念为宗”;承担和转化其实就是“无住为本”;和合圆融就是“无相为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些,当下就会心安,我们现在心安,念念都心安,这一生都心安。我们因为这种心安,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前开发智慧,将来往生净土。这么讲的话,大家可能对于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会好理解了。我们听到说所谓无念、无相、无住,其实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想:“不可能,我不可能不分别它,也不可能不执著,也不可能不起心、不动念,那怎么办?” 其实我前面已经讲了,要正确理解,所谓不执著就是教我们要超越,这就是修智慧。 不分别就是转化。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事情来的时候我要分别它也没有用,分别它只会让我烦恼,境不转心转,把我的心转过来,心转化了。这不分别就是转化。不是说我们不知道外境,不知道外境那你不是石头了?所以说超越和转化其实就是不执著、不分别,这就是修智慧。 不起心就是承担,活在当下这一刻,不要起心去攀缘过去,也不要起心去攀缘未来,这是不起心,活在当下。现在的事情,我现在做好它,现在这个念头我把握它,是正念,这就是不起心。这是修定,修禅定。 和合就是不动念,和合圆融,我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了,我哪里会动念呢?这是修禅定。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修什么?定慧双运。不分别、不执著就是修智慧;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修禅定。所以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怎样去修六祖大师这个开悟的法门。大家听了这么多,希望能够多少开一点点悟了,就是说你以后不要那么执著了。可以使你的生活活得更有智慧、更觉悟、更欢喜,不要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好像所有的人都欠你十万块一样,那就好了。 这样我们学《六祖坛经》就得到真实利益了,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呀?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就跟他讲了很多,记录下来就是《金刚经》了,五千多个字,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的心怎么安住它?我们的心里面起烦恼怎么降伏它呢?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吗?我们的心如何安住?都知道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说无所住就是安住,否则你想要安住在哪里都不对。 世俗的人他安住在金钱上,安住在财富上,一天到晚追求这个。学佛但是不究竟的人,他安住在一个清净相上,追求清净,还是有一个执著,所以我们安住在哪里其实都不对。我们要做到无所住,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就是说了了分明,但是我们不管什么环境,我们都能够活得很欢喜自在,非常清净,明明白白,我们这个心清净、明白、平等、觉悟,所以无所住就是不执著、不著相。放下执著,我们自性就会显现。能够真正做到这十二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自性就能够显发出来。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几个字——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八个字,能够做到的话,也能够令我们的真心显发出来,本性智慧开发出来。 我们要用智慧来觉照,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我们真正有智慧的时候,就不会去分别这个外界环境的好丑。知道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都是自性的显现,对一切境界就不执著、不分别。以此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就是圆成佛道。 所以说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我们对外在的境界不迎不拒,也就是前天所说的不取不舍。不要抗拒境界,不要说这个境界不好,我很排斥它、我很愤怒。不要抗拒、不要对立,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心的显现。意思就是说抗拒境界其实就是抗拒你的心。 我们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对众生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只有透过真发菩提心来广度众生,才能彻底显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如果我们能够永远地宽恕一切众生,不管人家对我怎么样,我都保持一个容忍的心、宽容的心、欢喜的心,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地进步。 如果我们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人家、去伤害人家,对别人起了一个不高兴的心、起了一个瞋恨的心,对方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你自己的内心首先已经染污了,害了谁?害了自己。人家还不知道,你不是自己害自己了?所以我们要永远保持慈悲喜舍的心、柔和忍辱的心。 要知道一切生命的沉浮,上升也好、下降也好;一切生活的苦乐,苦也好、乐也好,其实都在一念之间。把念头转变过来,不管什么环境下我都能够活得很自在。 不单佛教徒如此,儒家的那些有修养的人都如此。你看颜回怎么样?孔子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生活的环境很差,吃的饭只有小竹篮子一点点。那时候城市里面没有水,人家推水来卖,一天就喝一瓢水;居住的房子又很破烂,遮挡风雨都困难。如果其他人早就是怨声载道、怨天尤人,但是“回也不改其乐”,他能够活得很自在。为什么?因为他的心能够自主,他的心有更高的追求。 我们学佛的人肯定比世间的圣贤要更高明,更加要能够心能自主,这样你就是悟入空性。你的心得到自由,不受环境的摆布,不受环境的控制了,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你的心,你就能自主,你就是真正的悟入空性。不是悟到一个什么,什么东西都空掉,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在念头上下功夫。 在念头上下功夫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过那种烦恼痛苦的生活。迷和悟就在一念之间;凡与圣,其实也在一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好好记得六祖大师对我们的这些启示和开示,只要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 我们如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面对生活中间的这些创伤、挫折,不要挣扎、不要觉得痛苦。为什么?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你走到天涯海角也是走不脱的,不是说你躲起来,这就会消掉,没有那个事。你的业在那里面,该来的你肯定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所以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把握当下,保持我们现在的一念清净心、觉悟心、平等心。 《心经》都会念,“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有个人他念到这里就怀疑了,“什么叫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眼睛也有、耳朵也有、什么都有,我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怎么是无眼耳鼻舌身意呢?” 谁能回答我? 什么是无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不要受这六根的束缚,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对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这些环境,不能够动摇我、不能够困扰我、不能够影响我的心,我的心能自主。“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说我们不要受这六尘的诱惑。对外境不拒不留,不取不舍,心就能够“如如不动”,就能够不为所动。 这个时候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是说你真的就是唯你独尊了,而是佛性独尊,本具的佛性独尊。你不要误解。 其实我们要知道,这个“我”并不是指这个色身,而是指真如本性。天上天下唯有真如本性最尊、最贵。所以我们要心能自主,归根结蒂就是说四个字——心无罣碍。这就是空性。 有一首张拙秀才的悟道诗,张拙秀才去见石霜庆诸禅师(石霜寺在湖南的浏阳),禅师一见他就问:“你姓什么?” 他说:“我姓张,名拙。” 石霜禅师就启发他:“觅巧了不可得,何拙之有?” 禅师从他的名字上来启发他,哪有什么灵巧和笨拙呢?没有这些分别相。 张拙的根机很好,他马上就开悟了,就写了一首偈子: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光明寂照遍河沙”,这是讲我们自性的功德,我们的真如本性本具的功德,我们的这个真如本性是光明的,具足智慧,而且是圆满的,一切福德智慧都本来具足,所以说光明寂照遍河沙,而且是普遍充满整个法界。 “凡圣含灵共我家”,就是说一切的圣与凡,十法界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十法界依报、正报的庄严都是自性的显现。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大家要会看,“一念不生”不是说你完全没有念头,“一念不生”是对外境了了分明,心里面没有罣碍,就是我刚刚在前面所说的内容。心里面心灵能够自主,对外境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而且比一般人知道得还要深刻、还要透彻、还要有智慧,能够看透这个事情的发展趋势。这个念头很清净,这是真如妙心在起作用,起妙用,不是妄心起染污的用,这就是“一念不生”,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 “六根才动被云遮”,如果你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你起六识了,就是起了分别、执著了,你就给烦恼的乌云遮盖住。所以归根结蒂还是那么几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心如果有住、有罣碍,有罣碍就会有生死。 有一个故事大家听说过。有一位禅师带着他的弟子过河,河水很浅。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子也在过河,但是她过不去了,师父把女子背起来就过河了,放下来,就走掉了。 走了很远很远以后,这个弟子本来就不高兴了,但是一直没开口。他忍不住,又问师父:“师父,我们出家人怎么可以这样子的呢?怎么可以背一个女子去过河呢?这不是犯戒了吗?”弟子忍不住了,一定要责问师父。师父说:“我早就放下,你还背在心里面,你累不累啊?” 其实就是说你遇到这个环境的时候,就善巧方便地去做好它,做好以后就放下它,不要执著于它。要活在当下,现前这一刻。 好像黄檗禅师的一则公案。有一位法师问黄檗禅师:“禅师,什么是道呢?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什么是开悟的圣者呢?” 禅师跟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眠。”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学生想:“这不可能,这个谁都会,谁饿了都是要吃饭的。” 然后禅师就说:“一般人不是的,不老实,吃饭的时候不会好好吃饭,不会专心吃饭,老是想其它的事情。睡觉的时候也是东想西想,颠倒梦想,也不能睡觉,失眠了。” 觉悟的人任何时候都没有罣碍。而且现在更加如此了,现在这个社会愈来愈忙碌,大家都不会好好地去体会那些小的事情。没有人觉得吃饭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总是拼命地吃,很快很快地吃,吃了以后匆匆忙忙地赶路,匆匆忙忙地向前冲;从来没有想到吃饭其实我也应该专心地吃,好好地体会这个饭的香甜,没有学会这样,只是追求结果,不会注重这个过程。所以现在微波炉就很流行,摆进去一分钟,拿出来就可以吃了。还有速食面、汉堡包都很流行,马上就可以吃。渐渐地可能以后我们谁也不会做饭,都是这样子的。 总是这样匆匆忙忙的,身体也垮了。你匆匆忙忙地干什么?赚点钱。赚点钱是干什么?要生活得好一点。但是其实你赚了钱,身体垮了,又拿那个钱去治病,最后还是没有。那你何苦呢?没有必要那样的。 所以任何时候,每一件事情,在禅师的眼里面没有分别,每一件事情都重要。不是说这个事重要,那个事不重要。吃饭重不重要?重要。睡觉重不重要?重要。做事情当然也重要。也就说我现在要做什么,我就专心做这个事情,不要去想过去和未来。这样你的觉悟心就启发起来了,活在眼前这一刻,不要分别执著。 有一位师父,是一个开悟的人,他带了三个弟子,小徒弟在身边照料师父,给师父捶背。另外两师兄弟在外面看经书,讨论一句经文,两个人各有各的理解,都认为自己对。争持不下,大师兄说:“我学佛的时间最长,跟师父的时间最长,你要听我的。” 二师兄说:“哪里,我比你更年轻,更有文化,我的理解肯定比你要高明,我这个最对。” 两个人都来找师父了。大师兄跑过来说:“师父,有一句经文,我的理解这样这样……对不对呀?” 师父说:“对、对、对。” 大师兄走了,等一下二师兄来了,说:“师父,你看,大师兄他就是倚老卖老,他认为他那个对,其实我的理解是这样这样的……师父你看我对不对?” 师父说:“你对、你对,很正确。” 二徒弟也走了。最小的徒弟不开心了,一边给师父捶背一边说:“师父,你这样不好啊,怎么没有一个对错了呢?谁都对,你要是说大师兄对,二师兄就错了;二师兄对,大师兄就错了。” 师父回头就看这个小徒弟:“啊,你也对。” 师父他的心里面没有什么分别执著,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他什么时候都欢喜自在。说的话当然很容易,但是做的话不容易。其实那些悟道的禅师,你不要认为他,想像中间好像木头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就是开悟的禅师,不是那样的。他并不是好像枯木死灰一样,是非常生动的、非常活泼的、也是非常自然的,而且是活得很自在、很欢喜的、很逍遥的。在禅师的眼里面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生机,众生都具有佛性,一切都是非常地自然、活泼,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 雪峰禅师那个时代,温州有位比丘尼是参禅的,叫做玄机。这玄机比丘尼听说雪峰义存禅师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就专门去参学,去问道。 拜见禅师以后,禅师问她,“你从哪里来呀?” 这都是禅宗的机锋。玄机比丘尼参过禅,她就说:“我从大日山来。”她住的地方本来叫做大日山。 禅师问她:“日出也未?”就说太阳出来没有? 玄机比丘尼回答他:“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 就是说如果太阳出来的话,早就把这个雪峰溶化掉。其实她的本来意思就是说:如果我开悟的话,玄机的名望早就要超过你雪峰义存禅师了。所以说“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 表面上这个回答还是很好的,但是其实她没有真正地见性。 雪峰禅师又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她说:“我叫玄机。” 禅师再问她:“日织几何?” 都是从名字上来启发她,你叫玄机,以前织布的那个机,就说“日织几何?”你一天能够织多少布?其实就是问她你能不能够见到空性。 她就回答:“寸丝不挂。”就是说我一切都空了,悟入空性了,寸丝不挂。 禅师就没有说了。玄机比丘尼顶礼以后就退出去。雪峰禅师知道她这个人可能还没有真正地悟道,只是口头禅很厉害,就试试她。 雪峰禅师就跟她说:“汝袈裟着地。”就是说你的袈裟落在地上。 玄机上当了,回头一看,看自己袈裟到底落地没有。 雪峰禅师就跟她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能够明白这个意思吗?就是说这个比丘尼她前面的口头禅,机锋都说得很好,但是她其实没有证道,只是口上说,心里面没有真正证道。为什么?一个真正证道的人,他的心里面是自由的、自主的,他的心灵不会受外境的影响,不会受人家言语的影响。禅师一考她说,“你的袈裟落地。”她马上就回头去看。还是没有自主,还是心随境转。所以雪峰禅师说,“好一个寸丝不挂。”其实你还是著相的,你说你已经是无相了。我们要透过这些机锋,能够真正地了解。 我重点就是讲六祖大师开悟的法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们要落实到实践中间来,落实到生活中间来,落实到当下的念头上来,现在就要起修。 要有一个念死无常的心。世界上,不管你有一千件、一万件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字,不管你有多么重要的事情,死亡来临的时候,你还是要放下的;千万个“死”字,抵不过我一个“修”字,我如果好好修,当下就可以解脱;千万个“修”字,抵不过我一个“觉”字,我心能够觉悟,当下能够生起智慧的话,觉则心空,有智慧生起了,就心无罣碍了。众生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心得自由。 所以六祖大师的开示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很好理解,开悟的顿教来说,不执外修,不会执著于外在的修行相。最主要的是把握住自己的心,对于自心常起正见,常起觉醒,烦恼尘劳就不能够染污我们的心,外在的环境就不能够染污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处在一个超越、承担、转化、和合,这么一个内心觉醒的境界里面,所以它不能够染污我们,环境不能够动摇我们的心,这个即是见性。 所以六祖大师以真如本性为他的本体论,以佛性作为他的本体论;以这个通过般若的智慧观照来达到证悟,顿悟本性,这就是实践的要领,实践的纲要。他的认识论就是无念、无相、无住。“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无念;“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是无住。 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原来六祖大师的顿悟成佛的法门确实有非常深的道理。而且我们当下就可以修,在现在的念头上就可以修。 这是我讲开悟的法门。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一起回向。
4、和合
4、和合 第四个方法就是我们不要跟这个世界对立,不要对抗,不要排斥,不要分别,我们要保持和谐,融为一体,所谓和光同尘。六祖大师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在世间”,修行也在世间,修行要落实于当下,不是说我每一年做十堂水陆,我就在修行,不是的。不是说我天天念经是修行,不一定,“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你更迷也不一定,不一定你越学越烦恼,你没有智慧越学越烦恼,那你就糟糕了,你没有得到佛陀的智慧。而且还增加了一些约束,本来你身上就捆了一条绳子,现在你又加一条绳子把你捆得更紧一点,这样的话,你没有了解如来真实义,我们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法在世间”,在修行中间去生活,在生活中间来修行。遇到任何环境,转化我的心,按照我们前面讲的几个法门,就能够转变我们的心,然后我就很欢喜,任何环境不能动摇我,不能染污我。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好的,一切众生都是善的,因为都是佛,皆具佛性。一切环境都是好的。 弘一律师就是这样,他吃菜的时候说:“这道菜淡有淡味,咸有咸味,都很好吃。”有次他的学生请他吃饭,就两个菜,一个菜咸一点,一个淡一点。但是弘一律师照样吃得很欢喜,没有什么分别执著。 我们要认识到,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就是身土不二。身土不二就是《维摩经》上所说的:“心净则佛土净。”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的心很清净的时候,看一切都很顺眼,不管什么环境都很开心。我的心不清净的时候,有分别、有执著,看一切都不顺眼,自己也很不开心,回到家里面还不开心。你就自己捆住自己了,没有谁捆住你,谁捆住你了?你没有智慧而已,不能够了解佛陀的智慧呀! 寂而常照就是清净法身,照而常寂就是常寂光净土。我们要认识到身土不二,我们在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也融为一体,就不会对立,不会去排斥了。 我们学佛要由器世间穿过有情世间,进入正觉世间。但是我不会从佛学名相跟你们去讲什么是器世间,什么是有情世间,什么是正觉世间,我们要能够实践的这种方式。 我来跟大家解释。普通的解释,器世间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你看这个房子,杯子,花,都是物质,这叫器世间。有情世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皆有佛性,都有情,都有感情,这是有情世间。正觉世间是什么?佛,他彻底大彻大悟了,智慧彻底显发了,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再迷失了,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了,这称为正觉世间。 这三种世间,我们仅仅学会名相是没有用,我们怎么用得上呢?我们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好像六祖大师一样,一切都说到自性上来,说到真心上来。我们的心要由器世间穿过有情世间,进入正觉世间。怎么理解? 我们的心,以前总是会追求物质,我要住好房子,我要吃好一点,我要自己有车,我要能够自己开车。中国人说的五子登科,什么都要有。这时候你的心在物质上,你在什么地方?实际上你在器世间。 我们要超越这个层次,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物质,一味地追求吃饭,这样的话你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啊?中国古人孟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个时候都是普通的凡夫,他只是在追求这个基本的生存的需要,只是在追求他的本能,这个层次非常低。这时候他的心在器世间这么一个层面上。 我们要超越它,进入有情世间,要修慈悲心。 更进一步我们要进入正觉世间。什么是正觉世间呢?随时随地我都要保持正念,保持觉醒,保持有智慧,用智慧来观照我所遇到的一切环境,我所遭遇到的一切事情。我不会迷失,念念觉。这时候你的心在哪里?在智正觉世间。所以六祖大师说:念念觉即是佛。这个很正确,我们能够这么想的话就知道,原来六祖大师这句话非常正确,非常亲切,我们念念保持清醒,念念保持觉悟,我们的心时时刻刻欢喜自在,这时候我们就在智正觉世间。 “菩萨”,觉有情。第一个要觉悟,要有智慧;第二是要有情,有情不是说那些情爱,要有慈悲心。你要不单单是自己求解脱,而且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且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所以我要发菩提心,要与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这是有情。所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佛心者,大慈悲心是。如果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教了,是不是?佛陀当年就是因为慈悲,佛陀做王子看到这个世间生老病死苦。知道我就是做国王,把这些财富分给众生,他们照样有生老病死。佛陀决定自己出家、成佛,来令众生超越生老病死苦,这种大慈悲心啊!正是因为佛陀有了这种大慈悲心,才有了现在的佛教。所以既要觉,还要有情;既要有智慧,还要有慈悲。这样子我们走向智正觉世间。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时时刻刻有智慧。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我时时刻刻都欢喜自在,不管什么环境都不能动摇我,我的心很清净。心很清净的时候你看一切都是清净的,心净则佛土净。 有一个公案说苏轼与佛印禅师。有一天,苏轼又来见师父,在禅堂里面打坐,坐完以后苏轼问师父:“师父,您看弟子坐在这里面像什么?” 师父说:“你坐在这里面好像一尊佛一样。”苏轼很开心、很欢喜。 师父问他:“苏学士,你看师父像什么?” 禅师穿一件黑海青,黑黑的。苏轼就想,“我以前跟师父打机锋总是输,我现在要赢一回。”他说:“师父,您穿个黑海青,好像一堆牛屎一样。” 禅师笑一笑他,不说话了。 苏轼很开心,到处去宣传,“你看看,我以前跟师父两人打禅宗的机锋,总是师父赢我输了。这次我就赢,而且师父没有话说。” 他妹妹很聪明,就说:“你这个人这么笨,真是无可救药了。你要知道师父的心是清净心、是佛心,他看到你这么糟糕都是一尊佛,看一切人都是佛。你这个心,本来就是牛屎心,看到佛印禅师这么庄严,你都认为是不清净的,你的心不清净,外境其实本来是清净的。” 我们要能够保持这种正念、正觉。不管这个世界好和坏,我都不会分别它,不会执著,就不会对立了,就能够和合,就能够和光同尘,就能够圆融了,这样我们就心安了。 安心法门,慧可大师见达摩祖师的时候说:“弟子心未安,乞师与安。”请师父给我安心。我们的心浮躁,不能安。而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心安了,心安了之后一切环境不能动摇你了,哪怕就是一个魔到你面前来,你也会心安,因为你不会跟魔去对立。哪怕你的业障现前你也会心安,因为你不会跟业障去对立。你不跟一切人对立,不跟一切人对立的时候你就得到心安了,你就得到一个心安的状态,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所以是安心法门。 善导大师说:心安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的心都不安,你哪里会有净土?你的心浮躁不安,心安就是净土。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欢喜自在,转化我们的内心。 心安就是平等心,就是平等性智。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我们的心能不能够平啊?不能平。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我们的心要平,要平就要有这些智慧去觉照。心安就是自由,心安就是解脱,心安的时候我们就是心无罣碍。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心安,我不要再去求。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六祖大师讲得很亲切,很直接,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菩提向心觅,你的心能够解脱,内心世界能够欢喜自在,你的菩提就上进了。不是你外在的求一个什么灌顶,或者求一个什么东西就能够令你心安了,就能够怎么样了,不是的。 因此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我就要心安。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打开我们的双眼的时候,不单单是打开我们的肉眼来看这个世界,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来看这个世界,我们看这个世界就会很好,看一切人都很好。我们的心就平了,心就安了,我们就能够以一个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圆融的心态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当下就是净土。 六祖大师在《疑问品》里面跟我们说:我要把西方极乐世界移到眼前来给你们看。有没有移到我们眼前来?移到我们眼前来了。现在就在我们眼前了,我们的心净的时候,心安的时候,净土就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而且还要用慈悲的眼来关注一切苦难的众生。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用慈悲的眼时时刻刻关注一切慈母众生。 我们非常有幸得到这么一个暇满的人身,非常宝贵,胜过摩尼宝。又能够闻到正法,而且我们又能够闻到六祖大师的这部《法宝坛经》,这么殊胜的妙法,能够显发我们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显发我们自性的真如智慧,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欢喜和感恩的事情。 巴祖仁波切的一首偈子说: 我得人身无义恒空过,我为佛子未如教修学; 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愿仗上师三宝共加持。 以前我没有学《六祖坛经》,没有开发自己本具的智慧德相,没有显发自己内心中间本来具有的智慧,我得到人身毫无意义地空过了。正是因为我以前曾经得到人身,都没有好好修学,毫无意义地空过了,我现在还在流转生死,还在受轮回之苦。我现在为佛弟子,还是没有如教修学,没有依教奉行。所以我现在要真正地显发我的智慧,向那些大德学习,“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向那些已经得到暇满人身、能够精勤地修习佛法开发智慧的那些圣者,好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我们向他们学习。 我讲了这么多,就可以知道超越是什么?超越其实就是说我们遇到这个环境,我们要有正念。超越其实就是“无念为宗”;承担和转化其实就是“无住为本”;和合圆融就是“无相为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些,当下就会心安,我们现在心安,念念都心安,这一生都心安。我们因为这种心安,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前开发智慧,将来往生净土。这么讲的话,大家可能对于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会好理解了。我们听到说所谓无念、无相、无住,其实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想:“不可能,我不可能不分别它,也不可能不执著,也不可能不起心、不动念,那怎么办?” 其实我前面已经讲了,要正确理解,所谓不执著就是教我们要超越,这就是修智慧。 不分别就是转化。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事情来的时候我要分别它也没有用,分别它只会让我烦恼,境不转心转,把我的心转过来,心转化了。这不分别就是转化。不是说我们不知道外境,不知道外境那你不是石头了?所以说超越和转化其实就是不执著、不分别,这就是修智慧。 不起心就是承担,活在当下这一刻,不要起心去攀缘过去,也不要起心去攀缘未来,这是不起心,活在当下。现在的事情,我现在做好它,现在这个念头我把握它,是正念,这就是不起心。这是修定,修禅定。 和合就是不动念,和合圆融,我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了,我哪里会动念呢?这是修禅定。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修什么?定慧双运。不分别、不执著就是修智慧;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修禅定。所以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怎样去修六祖大师这个开悟的法门。大家听了这么多,希望能够多少开一点点悟了,就是说你以后不要那么执著了。可以使你的生活活得更有智慧、更觉悟、更欢喜,不要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好像所有的人都欠你十万块一样,那就好了。 这样我们学《六祖坛经》就得到真实利益了,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呀?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就跟他讲了很多,记录下来就是《金刚经》了,五千多个字,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的心怎么安住它?我们的心里面起烦恼怎么降伏它呢?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吗?我们的心如何安住?都知道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说无所住就是安住,否则你想要安住在哪里都不对。 世俗的人他安住在金钱上,安住在财富上,一天到晚追求这个。学佛但是不究竟的人,他安住在一个清净相上,追求清净,还是有一个执著,所以我们安住在哪里其实都不对。我们要做到无所住,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就是说了了分明,但是我们不管什么环境,我们都能够活得很欢喜自在,非常清净,明明白白,我们这个心清净、明白、平等、觉悟,所以无所住就是不执著、不著相。放下执著,我们自性就会显现。能够真正做到这十二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自性就能够显发出来。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几个字——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八个字,能够做到的话,也能够令我们的真心显发出来,本性智慧开发出来。 我们要用智慧来觉照,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我们真正有智慧的时候,就不会去分别这个外界环境的好丑。知道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都是自性的显现,对一切境界就不执著、不分别。以此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就是圆成佛道。 所以说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我们对外在的境界不迎不拒,也就是前天所说的不取不舍。不要抗拒境界,不要说这个境界不好,我很排斥它、我很愤怒。不要抗拒、不要对立,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心的显现。意思就是说抗拒境界其实就是抗拒你的心。 我们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对众生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只有透过真发菩提心来广度众生,才能彻底显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如果我们能够永远地宽恕一切众生,不管人家对我怎么样,我都保持一个容忍的心、宽容的心、欢喜的心,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地进步。 如果我们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人家、去伤害人家,对别人起了一个不高兴的心、起了一个瞋恨的心,对方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你自己的内心首先已经染污了,害了谁?害了自己。人家还不知道,你不是自己害自己了?所以我们要永远保持慈悲喜舍的心、柔和忍辱的心。 要知道一切生命的沉浮,上升也好、下降也好;一切生活的苦乐,苦也好、乐也好,其实都在一念之间。把念头转变过来,不管什么环境下我都能够活得很自在。 不单佛教徒如此,儒家的那些有修养的人都如此。你看颜回怎么样?孔子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生活的环境很差,吃的饭只有小竹篮子一点点。那时候城市里面没有水,人家推水来卖,一天就喝一瓢水;居住的房子又很破烂,遮挡风雨都困难。如果其他人早就是怨声载道、怨天尤人,但是“回也不改其乐”,他能够活得很自在。为什么?因为他的心能够自主,他的心有更高的追求。 我们学佛的人肯定比世间的圣贤要更高明,更加要能够心能自主,这样你就是悟入空性。你的心得到自由,不受环境的摆布,不受环境的控制了,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你的心,你就能自主,你就是真正的悟入空性。不是悟到一个什么,什么东西都空掉,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在念头上下功夫。 在念头上下功夫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过那种烦恼痛苦的生活。迷和悟就在一念之间;凡与圣,其实也在一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好好记得六祖大师对我们的这些启示和开示,只要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 我们如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面对生活中间的这些创伤、挫折,不要挣扎、不要觉得痛苦。为什么?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你走到天涯海角也是走不脱的,不是说你躲起来,这就会消掉,没有那个事。你的业在那里面,该来的你肯定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所以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把握当下,保持我们现在的一念清净心、觉悟心、平等心。 《心经》都会念,“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有个人他念到这里就怀疑了,“什么叫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眼睛也有、耳朵也有、什么都有,我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怎么是无眼耳鼻舌身意呢?” 谁能回答我? 什么是无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不要受这六根的束缚,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对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这些环境,不能够动摇我、不能够困扰我、不能够影响我的心,我的心能自主。“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说我们不要受这六尘的诱惑。对外境不拒不留,不取不舍,心就能够“如如不动”,就能够不为所动。 这个时候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是说你真的就是唯你独尊了,而是佛性独尊,本具的佛性独尊。你不要误解。 其实我们要知道,这个“我”并不是指这个色身,而是指真如本性。天上天下唯有真如本性最尊、最贵。所以我们要心能自主,归根结蒂就是说四个字——心无罣碍。这就是空性。 有一首张拙秀才的悟道诗,张拙秀才去见石霜庆诸禅师(石霜寺在湖南的浏阳),禅师一见他就问:“你姓什么?” 他说:“我姓张,名拙。” 石霜禅师就启发他:“觅巧了不可得,何拙之有?” 禅师从他的名字上来启发他,哪有什么灵巧和笨拙呢?没有这些分别相。 张拙的根机很好,他马上就开悟了,就写了一首偈子: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光明寂照遍河沙”,这是讲我们自性的功德,我们的真如本性本具的功德,我们的这个真如本性是光明的,具足智慧,而且是圆满的,一切福德智慧都本来具足,所以说光明寂照遍河沙,而且是普遍充满整个法界。 “凡圣含灵共我家”,就是说一切的圣与凡,十法界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十法界依报、正报的庄严都是自性的显现。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大家要会看,“一念不生”不是说你完全没有念头,“一念不生”是对外境了了分明,心里面没有罣碍,就是我刚刚在前面所说的内容。心里面心灵能够自主,对外境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而且比一般人知道得还要深刻、还要透彻、还要有智慧,能够看透这个事情的发展趋势。这个念头很清净,这是真如妙心在起作用,起妙用,不是妄心起染污的用,这就是“一念不生”,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 “六根才动被云遮”,如果你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你起六识了,就是起了分别、执著了,你就给烦恼的乌云遮盖住。所以归根结蒂还是那么几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心如果有住、有罣碍,有罣碍就会有生死。 有一个故事大家听说过。有一位禅师带着他的弟子过河,河水很浅。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子也在过河,但是她过不去了,师父把女子背起来就过河了,放下来,就走掉了。 走了很远很远以后,这个弟子本来就不高兴了,但是一直没开口。他忍不住,又问师父:“师父,我们出家人怎么可以这样子的呢?怎么可以背一个女子去过河呢?这不是犯戒了吗?”弟子忍不住了,一定要责问师父。师父说:“我早就放下,你还背在心里面,你累不累啊?” 其实就是说你遇到这个环境的时候,就善巧方便地去做好它,做好以后就放下它,不要执著于它。要活在当下,现前这一刻。 好像黄檗禅师的一则公案。有一位法师问黄檗禅师:“禅师,什么是道呢?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什么是开悟的圣者呢?” 禅师跟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眠。”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学生想:“这不可能,这个谁都会,谁饿了都是要吃饭的。” 然后禅师就说:“一般人不是的,不老实,吃饭的时候不会好好吃饭,不会专心吃饭,老是想其它的事情。睡觉的时候也是东想西想,颠倒梦想,也不能睡觉,失眠了。” 觉悟的人任何时候都没有罣碍。而且现在更加如此了,现在这个社会愈来愈忙碌,大家都不会好好地去体会那些小的事情。没有人觉得吃饭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总是拼命地吃,很快很快地吃,吃了以后匆匆忙忙地赶路,匆匆忙忙地向前冲;从来没有想到吃饭其实我也应该专心地吃,好好地体会这个饭的香甜,没有学会这样,只是追求结果,不会注重这个过程。所以现在微波炉就很流行,摆进去一分钟,拿出来就可以吃了。还有速食面、汉堡包都很流行,马上就可以吃。渐渐地可能以后我们谁也不会做饭,都是这样子的。 总是这样匆匆忙忙的,身体也垮了。你匆匆忙忙地干什么?赚点钱。赚点钱是干什么?要生活得好一点。但是其实你赚了钱,身体垮了,又拿那个钱去治病,最后还是没有。那你何苦呢?没有必要那样的。 所以任何时候,每一件事情,在禅师的眼里面没有分别,每一件事情都重要。不是说这个事重要,那个事不重要。吃饭重不重要?重要。睡觉重不重要?重要。做事情当然也重要。也就说我现在要做什么,我就专心做这个事情,不要去想过去和未来。这样你的觉悟心就启发起来了,活在眼前这一刻,不要分别执著。 有一位师父,是一个开悟的人,他带了三个弟子,小徒弟在身边照料师父,给师父捶背。另外两师兄弟在外面看经书,讨论一句经文,两个人各有各的理解,都认为自己对。争持不下,大师兄说:“我学佛的时间最长,跟师父的时间最长,你要听我的。” 二师兄说:“哪里,我比你更年轻,更有文化,我的理解肯定比你要高明,我这个最对。” 两个人都来找师父了。大师兄跑过来说:“师父,有一句经文,我的理解这样这样……对不对呀?” 师父说:“对、对、对。” 大师兄走了,等一下二师兄来了,说:“师父,你看,大师兄他就是倚老卖老,他认为他那个对,其实我的理解是这样这样的……师父你看我对不对?” 师父说:“你对、你对,很正确。” 二徒弟也走了。最小的徒弟不开心了,一边给师父捶背一边说:“师父,你这样不好啊,怎么没有一个对错了呢?谁都对,你要是说大师兄对,二师兄就错了;二师兄对,大师兄就错了。” 师父回头就看这个小徒弟:“啊,你也对。” 师父他的心里面没有什么分别执著,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他什么时候都欢喜自在。说的话当然很容易,但是做的话不容易。其实那些悟道的禅师,你不要认为他,想像中间好像木头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就是开悟的禅师,不是那样的。他并不是好像枯木死灰一样,是非常生动的、非常活泼的、也是非常自然的,而且是活得很自在、很欢喜的、很逍遥的。在禅师的眼里面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生机,众生都具有佛性,一切都是非常地自然、活泼,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 雪峰禅师那个时代,温州有位比丘尼是参禅的,叫做玄机。这玄机比丘尼听说雪峰义存禅师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就专门去参学,去问道。 拜见禅师以后,禅师问她,“你从哪里来呀?” 这都是禅宗的机锋。玄机比丘尼参过禅,她就说:“我从大日山来。”她住的地方本来叫做大日山。 禅师问她:“日出也未?”就说太阳出来没有? 玄机比丘尼回答他:“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 就是说如果太阳出来的话,早就把这个雪峰溶化掉。其实她的本来意思就是说:如果我开悟的话,玄机的名望早就要超过你雪峰义存禅师了。所以说“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 表面上这个回答还是很好的,但是其实她没有真正地见性。 雪峰禅师又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她说:“我叫玄机。” 禅师再问她:“日织几何?” 都是从名字上来启发她,你叫玄机,以前织布的那个机,就说“日织几何?”你一天能够织多少布?其实就是问她你能不能够见到空性。 她就回答:“寸丝不挂。”就是说我一切都空了,悟入空性了,寸丝不挂。 禅师就没有说了。玄机比丘尼顶礼以后就退出去。雪峰禅师知道她这个人可能还没有真正地悟道,只是口头禅很厉害,就试试她。 雪峰禅师就跟她说:“汝袈裟着地。”就是说你的袈裟落在地上。 玄机上当了,回头一看,看自己袈裟到底落地没有。 雪峰禅师就跟她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能够明白这个意思吗?就是说这个比丘尼她前面的口头禅,机锋都说得很好,但是她其实没有证道,只是口上说,心里面没有真正证道。为什么?一个真正证道的人,他的心里面是自由的、自主的,他的心灵不会受外境的影响,不会受人家言语的影响。禅师一考她说,“你的袈裟落地。”她马上就回头去看。还是没有自主,还是心随境转。所以雪峰禅师说,“好一个寸丝不挂。”其实你还是著相的,你说你已经是无相了。我们要透过这些机锋,能够真正地了解。 我重点就是讲六祖大师开悟的法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们要落实到实践中间来,落实到生活中间来,落实到当下的念头上来,现在就要起修。 要有一个念死无常的心。世界上,不管你有一千件、一万件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字,不管你有多么重要的事情,死亡来临的时候,你还是要放下的;千万个“死”字,抵不过我一个“修”字,我如果好好修,当下就可以解脱;千万个“修”字,抵不过我一个“觉”字,我心能够觉悟,当下能够生起智慧的话,觉则心空,有智慧生起了,就心无罣碍了。众生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心得自由。 所以六祖大师的开示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很好理解,开悟的顿教来说,不执外修,不会执著于外在的修行相。最主要的是把握住自己的心,对于自心常起正见,常起觉醒,烦恼尘劳就不能够染污我们的心,外在的环境就不能够染污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处在一个超越、承担、转化、和合,这么一个内心觉醒的境界里面,所以它不能够染污我们,环境不能够动摇我们的心,这个即是见性。 所以六祖大师以真如本性为他的本体论,以佛性作为他的本体论;以这个通过般若的智慧观照来达到证悟,顿悟本性,这就是实践的要领,实践的纲要。他的认识论就是无念、无相、无住。“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无念;“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是无住。 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原来六祖大师的顿悟成佛的法门确实有非常深的道理。而且我们当下就可以修,在现在的念头上就可以修。 这是我讲开悟的法门。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一起回向。
第三讲 实修的方法
第三讲 实修的方法 首先请诸位居士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众生,快速地由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要成佛。唯有成佛才真正有这个大能力来帮助一切众生超出轮回。因此现在我们来听闻《六祖法宝坛经》。 今天讲这个见自心佛,自性自度,主要的内容就是《忏悔品》,大家有时间应该提前看一看《忏悔品》。我们看这个提纲就知道,其实这一讲的内容就是实修下手的方便。实修下手的方便主要就是《忏悔品》的内容,主要讲了五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传自性五分法身香。 第二个就是无相忏悔。 第三个就是发愿。 第四个就是无相皈依。 第五个就是自性一体三身佛。 我们实修,已经知道了要在心地上下功夫,但是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更容易的下手的方便法呢?祖师告诉我们,首先要忏悔,忏悔则清净。这就是《忏悔品第六》,主要的就是刚才念的这五个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心性,真如本性,本来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明心就能见性,见性即成佛。所以过去诸如来,其实就是明心的人,心能自主的人;现在的一切贤圣,也都是修心的人,在努力地修,我们的心要能够自主;未来修学的人,也要这样子修,亦应如是修,如是行。 我们看《忏悔品第六》: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 六祖大师有一次看到从广州、韶关,还有四面八方,很多的人都到宝林寺来听祖师说法。 祖师就升座说法了,说:“诸善知识,修行怎么修呢?如何明心见性呢?要从自性中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念念自净其心,都要令我们的心清净,我们的心要能够自己做主,就能够见自己的法身,见自心佛。”所以祖师说,我们这个生死解脱的大事,明心见性的大事,要从净心开始。 怎么去净心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这些智慧的观照,念念观照就念念自觉,生起觉悟。 大家不知有没有想过“觉悟”两个字怎么写?你看这个“觉”字上面是一个学习的“学”,下面是一个“见”,就是学习看见。学习看见什么东西?看“悟”。这个“悟”字左边是一个“心”,竖心边,右边是一个“吾”,吾就是我,我的心,学习看见我的心就是觉悟,能够明白吗? 学习看见我的心就是觉悟。我们的祖先造字不是随便造的,很有智慧的。学习看见我的真如本性,看见我的真心,这叫觉悟。有没有学习啊?我们前面学习了怎么去心能自主,怎么去证入空性,就是讲的这八个字,这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 学习看见我的心就是觉悟,有没有根据?当然有根据,整个密教的基础就是这个。我们看《大日经》上面讲,密教的基础、根本是什么?如实知自心。密法,胎藏部,还有这个金刚界这些密法,她的基础、根本就是如实知自心。她有很完整的解说,如实知自心,这个整部《大日经》的核心就是这一句,所以说觉悟就是如实知自心。 我们能不能够如实知自心?能不能够显发我们的真心?如果今天所讲的这些大家都能够去实践,肯定会一天一天渐渐地觉醒,能够如实知自心,我们的心就可以舍妄归真,背尘合觉。舍弃妄心,转化妄心,归到真如本体上来,远离六尘的染污,与我的觉性合为一体,与我的真如本性合为一体。 有弟子问六祖大师说:“什么是道呢?” 祖师说:“道在汝心。”道就在你的心里面。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说来说去就是在心地上用功夫。道就在你心里面,你还到外面去找什么道?就好像骑牛找牛,骑在牛背上,“我要找我的牛。”拿着眼镜找,“我的眼镜不见了。”解脱就在你手里面,掌中解脱,了解了这个真如本性,所以说道在心,心能做主就是道,心能自由就是道,不受环境的影响就是觉悟、就是道。 心不能做主,你心外去求法,就是外道。不管你怎么个求法,不管念多少经,念多少佛,遇到环境你的心就变了,心就转了,就生气了,你还是外道。你不要认为外道就是贬斥,外道就是说你没有显发你的心性,大家要明白。 我们的心能够自主的时候,我们就是内道。当然了,不要觉得那么严重。所以说我们要知道如实知自心、自性五分法身香。
一、自性五分法身香
一、自性五分法身香 下面具体来看这五分法身香的含义。五分法身香就是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种功德所构成的功德智慧之身。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什么是持戒的功德香?心中没有是非,我们的心平静了,心安,没有是非人我的对立了,没有抗拒的心,没有负面的情绪。不会悲伤、不会忧愁、不会担心、不会恐惧。没有负面的情绪,没有嫉妒的心,没有障碍的心,没有贪的心,这些就是戒香,这就是真正地持戒。六祖大师把持戒的本质说得很清楚,持戒的本质就是心中不要有恶念,不要嫉妒,不要贪欲瞋恚,不要恼害他人。这是教我们从自性上来持戒,从起心动念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持戒。 第二个是定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什么是定香?不起心、不动念,这是定香。一切善的境界,恶的境界,不能够动摇你的心。好的境界你不会欣喜若狂;坏的境界你不会悲伤、不会担心。这就是境不转心转,我心转变过来了,哪一样事情能够伤害我?谁也不能够伤害我,自己的心就很定,就不乱了,这是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什么是智慧香?经常用智慧来观照自性。观照自性以后就不会造恶了,这是基础。肯定不会造恶,我们学佛的人,真正修行的话,肯定深信因果,不造恶。但是你修善,也不会执著,心里面不会去起执著心。“敬上念下”,对于长辈尊敬,对于晚辈慈爱;对于鳏寡孤独、贫困的人很慈悲,这是慧香。不会分别、不会执著,这是慧香。 这三个是从因上来讲,我们修行的时候要修戒定慧。果上来讲就是解脱和解脱知见。 定香,其实不容易,你的心要能够真正地定,不受外境的转动,不被外境所影响不容易。“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禅师八十岁还要在外面去参方学习。为什么?“只为心头未悄然”。这个心没有安。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等到我们回来的时候,知道其实本性本来就具足。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所以说“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原来我买草鞋的那些钱浪费掉了。 现在我们出去参学的话,没有去解脱自己的心,只是学名相,学那些名词,老是嘴巴上会说,不能够转变我们的心,那是空费车票、空费飞机票、空费船票,就是这样的。最根本的就是我们的心要能够定下来。云门文偃祖师,他用功的时候用了十七年才做到心完全定,自心不乱,“心猿罢跳,意马休驰。” 这解脱香是从果上面来讲。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我们的心对外境不攀缘了,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这有一个具体的修法。我们明天再讲。 昨天我们讲到了见自心佛,自度度他,也就是我们实修的下手方便。首先是讲了传香,传五分法身香,已经讲过了戒香、定香、慧香。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是所有修法的根本,乃至于世间,儒家的那些修养也是这样。 儒家的学说上面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个都是一种定力。诸葛亮的《戒子书》上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明志就是一种定力、定学;宁静致远就是一种智慧,在定中所产生的智慧,能够高瞻远瞩。为佛弟子更加应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在因地上面勤修戒定慧,在果地上面就可以解脱。 我们看《坛经》,“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可以解脱。 昨天已经讲过了,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证入空性?其实就是说我们的心能自主,不被外境所动摇,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我们的心不攀缘。 众生的心迷有几种特点: 第一种特点就是还有执著的心。有执著心的时候,我们的心还在一个迷的状态。 第二种特点就是我们的心会涉境。有一个涉境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会跟随外境转动,随缘随变。看见大家都学佛,我跟着也学佛,都很精进,这是在好的环境下。在坏的环境下,自己也没有定力,也就会变差了,自己内心不能自主。所谓“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就是说你跟好的人学,可以修养各方面能够提高,但是久而久之也不觉得,久而不闻其香。如果与不好的人交往,也会染一些不好的习气。这就是我们还有一个涉境的心,跟随着外境在转动的心。 第三种特点就是还有攀缘的心。我们总是会分别什么是好的,然后不断地去攀缘,去追求好的事物,有一个攀缘的心,这就是迷。迷人的话,这个心总是处在三个状态里面。现在我们想要解脱的话,就“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实际上也就是说不会造恶,修善也不会著修善的相,而是自自然然地去做,随心所欲不逾矩。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解脱香”侧重于从成就以后在果地上的自证境界,“解脱知见香”侧重于从利他角度来讲的。我们成就之后并不是说就沉空滞寂,在那种境界里面,而是我们要学菩萨的无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而且广学多闻,对于世间种种的五明之学都广泛地学习,能够利益众生,这称之为解脱知见香。 其实下手的方便,我们修心的时候,座上主要就是修定,座下主要就是修慧,能够动静不二,定慧双运,功德就容易圆满,所以我们要有定慧双运。我们久远以来习气深厚,潜藏在八识田中,如果遇缘就起现行,所谓“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这时候我们要有大的定力,要有觉照的智慧,自己的心灵能够自主,能够学习佛陀的智慧,就不会被境所迷,就不会随业流转。这是说传五分法身香。 要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讲到“五八六七果因转”的时候,我们会详细地说实修,学佛不是说听这些名相,而是不要著文字相,我们要做到如何具体用。昨天就是特别注重讲了在生活中间如何去实践,如何去观照,以智慧观照,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修行都在因地上面,没有证悟。在因地上面主要是转第六意识的分别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的执著为平等性智。这有一些具体的修法,在实践中间如何能够运用的修法,我讲到第四讲明心见性的典范的时候会详细地讲。 我们要知道“解脱知见香”,这个“知见”并不是我们世间的知识,而是一种无漏的智慧。解脱香是侧重于个体的解脱、成就,侧重于归于我们的本体,显发我们的自性;“解脱知见香”侧重于利济群生,侧重于由体而起用。 其实“五分法身香”每个人本自具足,不过是通过传香这么一个仪式引发出来。同样的我们每次讲法之前唱《香赞》,大家就要能够提起正念来,就知道这是启发我们的自性五分法身香,要有这种正念、正见,所以六祖大师说:“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二、无相忏悔
二、无相忏悔 接下来就是“无相忏悔”。好像我们要航海到达宝所,首先要修补船只。同样的,修行首先要令身心清净,就需要通过忏悔,整个修行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学,第二个是悟,第三个是修,第四个是证,第五个是用。 第一个阶段就是学,这就是我们初步的下手,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修行的门路,广泛地积累福德智慧的资粮。 第二个阶段就是悟,我们这么几天以来所听闻的在生活中间实践的这些智慧观照,要能够用之于实践,那我们的烦恼就会逐步地由多变少,乃至于根尘脱落,能够证到一念不生全体现,显发我们灵知不昧的真心、真如本性。 第三个阶段就是修,悟后起修,在六尘境界上面去磨练。乃至于好像禅宗的祖师那样,好像三祖僧璨祖师一样,故意到一些逆境去磨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看自己的心在这种逆境之中还能不能够做主,这样地在六尘境界之中来磨练。 第四个阶段就是证,亲证到真如本性,也就是《首楞严经》上所说的“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净极的时候,自性智慧的光明遍满十方,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彻证本地风光,亲见本来面目,这是证悟。 禅宗里面所说的“三关”,所谓不破初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不要认为说闭关好像把自己关起来就是闭关了,其实不是这样。你没有比较高的基础,你闭关也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的。 初参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第二步,悟的境界。你能够悟入了,你这个意识的分别,第七识末那识的执著截断了,这是破初参。这个时候你真正地悟入了,所谓如实知自心,学习看见我的心,这就是觉悟了,这是初参。重关,就是悟后起修。 第三关,就是最后一个牢关,牢关就是说我们能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而且由体起用,利益一切众生。 云门文偃禅师,在乳源县的云门山大觉寺,他是开山祖师,他经常接引学人的方法就称为“云门三句”。云门宗参禅的方法就是这三句,所谓第一句是截断众流,你这个意识之流、妄想之流一下子就截断了,就是说你这一下妄心息灭,真心显发,这是截断众流。第二句就是涵盖乾坤,悟后起修。第三句是随波逐流,任运度众生,寂照同时。 第五个阶段就是用,由体起用,广修六度四摄,随缘利益众生,即色即空,了无罣碍,心无罣碍。 我们知道这么一个方向,知道了这么几个阶段,首先的下手就是要忏悔。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经的阶段。要忏悔就需要有四力,即四种力量才能够真正地忏悔。大家不要著相,现在六祖大师所传的是“无相忏悔”,告诉我们在念头上去修,我们要具足四种力量才能够忏悔清净。哪四种力量呢?依止力、破恶力、防护力和对治力。 第一种依止力,我们要在三宝面前忏悔,这个对境非常殊胜,三宝的加持力是最大的。 第二种破恶力,就是说我要真正地生起这个悔心,对于过去所作的一切恶业,我真正知道,彻底地觉得我错了,不会再给自己找借口,这时候你这个恶业它能够真正地忏悔清净,这是破恶力。 第三种就是防护力,有些人他前面忏悔,后面又再犯了,其实说明他心里面还没有真实地认识到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所以还要一种防护力,就是说从今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所谓不二过,不会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 第四种就是对治力,要有一些对治的方便,业障现前的时候,我要知道对治,要知道转变我的心态。 所以忏悔是先导。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祖师他给我们授的是“无相忏悔”,特别教我们在念头上面下功夫。“前念”:刚过去这个念头。“今念”:现在这个念头。“后念”:将生起的这个念头。 “念念不被愚迷染”,首先要忏悔我们愚痴的业障,不能够显发自己的本觉智慧这种业障。愚痴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最重的就是愚痴,贪里面也有痴,瞋里面也有痴。太虚法师有一个弟子,他要对治贪心,修白骨观,但是修来修去还是难断。后来他的一位弟子就说了,“纵然白骨也风流。”就是说,他这个贪念没有断。为什么?他根本的,贪里面还有一个愚痴。所以你修白骨观,观身不净那些不是最究竟的方法。你能够断愚痴的根,就是断轮回的根本,所以六祖大师开始就跟我们说“念念不被愚迷染”。而且“悉皆忏悔”,这是真心地忏悔,这是破恶力;“永不复起”,以后不会再犯了,这个是防护力。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祖师这个开示里面就包括了忏悔时的四种力量:依止力、破恶力、防护力和对治力。忏悔,不要单单从事相上面来忏。 忏悔有事忏和理忏。 事忏,教我们做一个事相,比方我们拜 “梁皇忏”,拜“水忏”,拜佛,在那里一佛一拜,拜“万佛忏”,这是在事相上面来忏悔。 更究竟的是理忏。认识到我们这个身体是虚幻的,自性本来清净,这是本觉,“本觉本有”,所以可以显发出来。“不觉本无”,我们这个妄想颠倒,这一切的恶业都是客尘,烦恼都是客尘,好像镜子上的灰尘可以擦去,不觉本无,我们可以忏悔清净。 你要认识到凡夫众生总是著相的,所以六祖大师给我们授无相忏悔。凡夫众生总是妄认四大五蕴假合之体为自身相,六尘缘影心为自心相,念念都是愚迷、憍诳、嫉妒,所以造罪业。《地藏经》上所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我们如果著相的时候,就是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我们如果离相的时候,即是菩提。所谓前念著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所以一定要记得无相,无相就是体证真如本性,无相忏悔。 有一则公案,也是关于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有一次,佛印禅师正在上堂说法的时候,苏轼过来了,但是讲堂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佛印禅师就对苏东坡说:“学士,现在这里面人都坐满了,所以此间无学士坐处。”就是说这里面没有你苏大学士坐的地方了。 苏东坡就知道禅师跟他是打禅宗的机锋。他马上就说:“既然没有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没有地方坐了,我以你的身体来做座位。禅师就说:“那好,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够回答,我这个身体就给你坐。如果你不能回答,对不起,你身上戴的这个玉带要留下来。” 禅师就问他:“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你要坐在哪里?”四大五蕴假合之体本空,那你坐在哪里呢? 苏轼哑口无言,把他那个玉带就留下来,留在金山江天寺永镇山门。事后他作了一首偈子: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会当乞食歌姬院,夺得云山旧衲衣。 其实他还是著相,苏轼执著于这个身体是实有的。 赵州禅师在观音院住的时候,就是现在河北的柏林禅寺,有一次赵王来拜访禅师,禅师他没有出山门去迎接,他是睡在床上。赵王走过来了,禅师还是睡在床上,也没有起身。赵王就以为禅师病了,就过来看望禅师。 禅师说:“赵王,对不起,我们出家人吃素,所以力气不够,加上我年纪又老,所以只能够睡在床上来见你。” 赵王没有生气,而且更加地尊敬赵州禅师,他听了赵州禅师给他说法以后非常欢喜。回去以后,马上就派他手下一位将军送了很多的礼物过来给赵州禅师。很奇怪,赵州禅师听到将军要来的时候,他马上搭上袈裟走出山门去迎接,要迎接这位将军进来。 弟子们不理解了,就问:“师父,怎么回事呢?赵王亲自来的时候,您睡在床上都不起来,就这么跟他见面。但是他手下的将军来的时候,您反而要那么隆重地搭上袈裟,走出山门去迎接这位将军。到底怎么回事呢?” 禅师就说:“你们都不懂,如果是最上等的宾客来,我就用本来面目跟他相见,我就睡在床上。如果是次一等的宾客来,我就起身到客堂来见他。如果再次一等,我就用世俗的礼节去迎接他。所以我亲自到山门口去迎接。” 苏轼听说了赵州禅师的这个公案以后,他就准备去见佛印禅师。事先他写了封信说:“请师父您好像赵州禅师那样,躺在床上来见我好,不要出山门来接我了。”这是禅宗最高的礼节,不接而接。 他满心以为禅师肯定不会出来。哪里知道他一走到金山江天寺,佛印禅师早就搭上袈裟站在山门口来迎接他了。 苏东坡就说:“师父,看样子您的道行还是赶不上赵州禅师,证悟的境界肯定还没有赵州禅师那么高明。为什么呢?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了,您还是免不了世俗的礼节,还是不能免俗,所以可见您赶不上赵州禅师。” 佛印禅师就回了他一首偈子曰: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这是佛印禅师的回答。说赵州禅师他证悟的境界是很高了,但是他当时谦虚还是欠缺一点点。证悟的境界是很高了,但是少谦光,就是不算很谦虚,所以他就“不出山门迎赵王。” 而我佛印自己说自己了,“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你苏轼还是境界很低,就看到外在的相,我到山门口来迎接你了,你就不知道,其实我没有起床,你以为我真的起床了吗?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所以你苏轼只能够看到肉眼所见的这个有形相的禅床,但是你就不知道,我这个禅床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的禅床。其实我还是没有起身,我还是躺在我的床上在接你,但是你不懂。 苏轼又输掉。 我们要知道这个无相,你不要执著于相。我希望这么两桩公案对大家能够有一点启发,不会著相。然后大家有机会去六祖寺的时候,不管接与不接,都是最高的礼节了,应该知道这一点。这是我们说要修无相,无相的忏悔,无相的三皈依。 《普贤观经》上面说: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我们的业障其实怎么样?如果你真正觉悟的时候,其实也是本空的。因为它也是缘生缘灭的,本性空寂,所以“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们能够做到实相无相,能够无相忏悔,就是念实相了,实相无相无不相。 《证道歌》上面说: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过《证道歌》。这一段《证道歌》是讲佛经里面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大家看看《维摩经》可以看得到。“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我们要能够端坐念实相,就能够真正地忏悔清净。这是最好的忏悔方法,显发智慧,罪业就好像霜露一样。 “众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我们一切的恶业、业障,好像霜、露水一样,太阳出来的时候就蒸发了,没有了。同样的,我们一切恶业,我们真正的真如本性的智慧生起来的时候,它也消灭了。怎么理解?在实际生活之中如何做?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我前面所说的那些智慧观照的方法。 在一个悟的人来说,外在的一切环境都是真如本性的显现,都可以透过这个事情能够见到真如本性。看到这朵花,看到它是我自性的显露,看到了真如本性。对于悟的人来说,一切外在的境界,都是他的自性的显现、流露。 对一个迷的人来说,一切的外境都是他的业力的显现。他现在做事情顺利,他以前造了这个善的业。他现在有违缘了,很痛苦,很烦恼,这就是业障,我们说是业障现前。 我们如果心里面真正生起智慧的时候,这个业障现前能不能够障碍我?不能。不能令我烦恼,因为我知道超越,用超越的心;用承担,活在现前一刻;用转化,境不转心转,我的心转变过来,这个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事情、不好的人,也不能够伤害我,不能够令我的心有动摇。我的心始终是欢喜的,始终是正面的情绪,始终是断尽贪、瞋、痴、慢、疑的正面情绪。这时候业障现前,你通过智慧的转化,它就变为境界现前了,变为你修行的境界了,这就是修证的境界现前了,净土现前了,你前面的烦恼就转变为智慧了。这个时候就是“众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通过学习《六祖坛经》,能够有这么一些观照的智慧,我们一切的恶业就消除了。大家一定要记得,就是说悟的人,一切的境界都是他自性的显现;迷的人,一切的境界都是他业力的显现。我们不顺利的时候不要抱怨,其实是我自己的业力显现,我不顺利的时候是业障现前,只要我有智慧,它也不能够动摇我。这就是在无相忏悔,就是在修六祖大师的最高的忏悔法门。
三、发愿
三、发愿 第三就是发愿,四弘誓愿。凡夫因为业力的推动,所以流转生死。菩萨因为愿力的推动发了四弘誓愿,所以他还要回入尘劳,还要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广度众生。凡夫以业力推动这个生死轮回的生命之轮,菩萨以愿力回入尘劳。小孩子以啼哭为力,小孩子不顺心的时候一哭,母亲马上就抱起来哄他了。世俗的人以瞋恨为力,他不高兴,大发脾气了,其他人就让他了,算了。修行人以忍辱为力,菩萨以四弘誓愿的愿力来庄严,所以愿力是我们修行的内在的动力,也是我们修行的目标。 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这四弘誓愿是一切佛菩萨愿力的总纲。不管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好,释迦如来五百愿也好,乃至于文殊菩萨十大愿,药师佛十二愿,这些种种的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在四弘誓愿之中,“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一个总纲,我们为了要度众生,超出生死轮回,令一切慈母众生毕竟解脱,所以我们要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 六祖惠能大师在带领我们发四弘誓愿的时候特别加上了“自心”和“自性”。我们看经文: 【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 加上“自心”和“自性”,祖师是明心见性的人,所以他句句都是直接从心地上面来启发我们。如果能够把我们心中的这些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各各净化,实际上就是把众生度尽了。度众生,度我心内的众生,“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这是真正的度众生。 【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你不要想着老是到外面去度众生,首先想想你心里面的众生度了没有,我心里面还有没有邪迷的心?还有没有迷惑颠倒的心?还有没有贪、瞋、痴心?还有没有嫉妒心、傲慢心呢?这些种种的心都净化了,都转变了,都转化了,我内心清净了,心自由了、自主了,这时候就是真正地度众生,真正地众生度尽,所以在心地上面用功夫。
四、无相三皈依
四、无相三皈依 接下来就是无相三皈依,祖师特别地告诉我们,皈依三宝本质上就是皈依自性,因为每个众生的自性之中本来都具足佛法僧三宝。我们看经文: 【无相三皈依戒。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 禅宗里面有句话叫“泥佛不度水,木佛不度火,金佛不度炉。”我们世俗也有句话叫“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有些宗教的人不了解佛教,就说你们信佛的搞偶像崇拜,摆一个像放在那里,天天去磕头。他们不知道,其实皈依三宝是皈依我们自性三宝。这很重要的,外在的相是一个提示,是一个提醒。 第一个是提醒的意思,提醒我内心要觉悟,内心要有智慧,时时刻刻要有智慧去观照,并不是叫你拜这个偶像。 第二个是一个纪念,好像我们纪念祖先一样,佛菩萨是我们先觉的导师,我们现在纪念他。 最根本的大家要明白,祖师的这个开示就是什么?如果我们只知道向外求三宝,只知道求外在的住持三宝,不知道显发自己的自性三宝,你还是迷。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前面有个“自”,“自皈依”,不是叫你向外皈依,不是叫你心外求法,要显发我们的自性。所以说我们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宝,其实是为了唤醒我们内心中的自性三宝。 皈依佛是皈依觉,我们众生心中本具的觉性,觉悟,本性的这种觉悟性是福慧具足的“两足尊”,“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皈依法其实就是皈依正,“离欲尊”。我们自性众生中间,这个自性的心中,真如本性之中本具的正知正见,远离一切的欲染,一切的污染和贪欲,所以是称为“离欲尊”。 每一个众生清净无染的行为,这是僧宝,是“众中尊”。 最根本的我们要能够显发内心自性本具的觉悟、平等,正知正见和清净、清净心。以自性三宝作为依托,不皈依邪魔外道,不向外驰求,念念之中都是自觉、自照、自净、自主,心能自主,心无罣碍,这是真正地皈依自性的三宝,无相的三皈依,真佛心头坐,在我们真如本性之中,所以我们要向心性上面去显发。 六祖说: 【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向内是说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要有内观和外观。 内观就是四念处,我们的心就不会动摇了。“观身不净”,对身体起执著的时候,就观身不净,我们对身体就不执著了;“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时候通过用智慧来觉照,我们的心得自在了,这时候我们就成为观自在。所以说“内调心性”就是通过观,妙观察智。 “外敬他人”,我们能够对于一切众生都尊敬,都看他的本性是佛,平等恭敬,所以外敬他人。“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广修功德。“外敬他人”就是平等性智。 前面说的都是在因地上面怎么修。
五、证自性三身
五、证自性三身 最后第五个方面就是证自性三身。我们自性中间本来具足佛的法身、报身、化身。 法身就包括了自性清净法身和离垢妙极法身,这是我从教理上来讲。自性清净法身一切众生本具,佛菩萨是彻底显发自性清净法身,所以证得离垢妙极法身。 报身,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如来三大阿僧祇劫广修福慧资粮,积了这么广大的福慧的因,所以他自身的受用,佛境界,佛净土,这是自受用报身。还要现他受用报身为大菩萨说法,《八识规矩颂》上面所说的:“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他受用报身凡夫看不见。所以佛说华严的时候怎么样?不单单是最初三七日说华严,后面也有说,但是那些二乘是如痴如聋。因为是他受用报身,为大菩萨说法。 化身,分为应身化身和化身化身。应身化身,好像悉达多太子,如昨天我们看的那些唐卡,化身佛的八相成道——降兜率、入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这些都是悉达多太子示现到人间来,这是应身佛。还有一种是随机所化的,根据众生的机缘一刹那中间化现到他面前。 这里六祖大师说得更透彻,我们看《机缘品第七》中,六祖大师跟智通禅师说: 【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 你看祖师说得是不是非常透彻。什么是清净法身?汝之性也。我们一切众生的真如本性就是清净法身。什么是圆满报身呢?我们有智慧,能够觉悟是圆满报身。什么是千百亿化身呢?“汝之行也”,是我们的行为。所谓“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能够念念自净其心,念念清净心、觉悟心,就是释迦佛,所以汝之行也。 我们自性如果从体上来看就是清净法身佛;如果从功德相来看就是圆满报身佛;如果从应用上来看就是千百亿化身佛。祖师他在这里面开示我们怎么样?在证果上面其实也是显发自性而已。 在这第五方面,就是我们到达宝所,自性一体三身。一个方面能够破除我们向外求法的一个迷执,我们不会一天到晚心外求法,能够破除我们心向外求法的这个迷执,知道要向真如本性之中去证得圆满的三身佛。 另一个方面也是加强我们的自信心,鼓励我们能够直下承担,我们的真如本性能显发就是佛。我们遇到境界能转化,烦恼就转变为智慧,转变为菩提。法身好像月亮,报身好像月亮的光明,化身就好像水中月,因应众生的根机而显现。 这是《忏悔品》所讲的五个主要的内容。 我们如何来下手,前面也讲了很多那些实修的修心性的方法。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之中,虽然禅不在坐,但是我们的定力不够,还是要有一些静定的功夫。 我可以讲一种简单的,而且比较切要的,比较容易下手的、一乘的、最上乘的观心的方法。如何做呢?最初下手的时候最好能够跏趺坐。如果不行,散盘也可以。一切都放下来,所谓不思善,不思恶,你连这个放下的念头也要放下。 然后返照,照自性,这个心性智慧的光明,看你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体会这一点吗?我坐在这里,我调适身心之后,就观察我自己的起心动念,但是不会去判断它,就只看着这个念头起和灭。看,返照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 这时候你一定会感觉什么?有一些同修说,我平时不打坐,觉得还没有什么,我要一打坐就会念头越来越多。你不要认为这是坏事,这是好事。以前你没有打坐的时候,你念头、妄念更多,你还不知道;你现在知道你有很多妄念,已经进了一步了。 这时候,你坐下来之后一定会觉得,看着这个妄想生生灭灭,忽生忽灭,来去不停,它不会停止的,很多很多妄念,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的。怎么办?这时候我只要耐心地观照它就可以了。我起了一个念头,起了一个妄念怎么样?不要想着这个念头是妄念,我要排除它。你错了,你这个叫做头上安头——“破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你就只是一味地观照它就可以了,你这个念头生起来,就看着这个念头。因为我们知道妄想它也是无自性的,妄念本空。所以只要你不随它流浪,也不要著意地去排除它,也不需要刻意去排除它。你不要取、不要舍就可以了。 什么是“取”?我生起一个妄念:“我明天要干什么干什么。”虽然我知道它是妄念,就看着它,我不要继续想下去就可以了。你要“取”的话就是继续想下去,再详细地做计划——我明天要怎么去,要买什么东西……这个念头一路一路就牵出一大串的念头来了,你心就随着这个妄念在走了,你这就是“取”,这就不对。 但是你也不要说:“这个妄念太讨厌了,我要除掉它。”你就是“舍”了。 所以你要不“取”不“舍”就可以了,你就用智慧看着这个念头。这个时候你心里面的般若智慧就生起来了。般若智慧生起来之后,你这个妄念,它就给这个般若智慧一照就化于无形了。好像霜露一样的,太阳一出来它就没有了。你这个念头你用智慧一观照它,就看着它,它自然就没有。 当然这个妄念没有了,下一个念头还会生起来,还会继续生起,不要紧的,还是好像前面一样去观照。 其实现在大家就可以这么做,随闻入观。如果你要这样做,每天至少一次,每一次起码是二、三十分钟。时间太短了,肯定是对妄念还难以用般若智慧去觉照空。所以,你这么久久地去观照它,功夫纯熟了之后,你妄念自然就会很少。你坐在那里面,妄念很少,不会没有,但是渐渐地越来越少,这就是由慧资定。因为有智慧,所以我们的定力就加强了。 我们定力加强了之后,这个觉照的智慧的力量也就更进一步地也就增强了,这叫做由定发慧。这两者就相得益彰了,由慧资定,由定就发慧,渐渐地可以达到一念不生的境地。虽然是无住、无著、无念、无相,又能够了了觉知,对一切外境都了了分明,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与般若自性相应了。而且我们能观的这个智慧就是般若,我们所观的境就是无明。我前面讲了,在凡夫来说,他一切的外境其实都是业力的显现。这个时候,我们以般若来熏无明,无明就纷纷脱落,消归于自性。 禅宗有位祖师说了一句话,“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落到哪里去了?其实就是我们真正有觉照智慧的时候,它就消归于我们的自性中间来,转变为智慧了。所以说,我们观无明妄心的时候,能够这么去觉观,这个无明妄心就会消融到我们的自性清净心之中来。这是最初的在座上面下功夫。 你这个功夫纯熟了之后,走路也可以,乃至于睡觉也可以,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从我们寂定的性体上面来起用,起清净的妙用来观照,这就叫做圆照清净觉相,也叫做正念真如。《证道歌》上面所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就是说的这样一种修持方法。《圆觉经》上面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一切如来他怎么成佛的?他在因地怎么修的?“本起因地”,依什么来修?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个圆照清净觉相。 大家刚才听了我说的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最上乘的一个实修的方法。我们能够修这个圆照清净觉相,就可以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就可以斩断生死轮回的根。为什么?你这个能够转的话,无明它就转变为智慧。因为我们觉照,能够圆照清净觉相,能够有这个圆觉妙心,所以我们圆照时时刻刻都在前面,能够提起正念来,时时刻刻有这么一个觉照的智慧,妄念生起来的时候,就好像雪花一样,片片的雪它落在这个火炉上面,洪炉之中,才现即灭,雪花落在炉上马上就没有,马上就消失了。 这个时候,即使我们有比较强的习气现前的时候,也能够把持得住,不再会迷惑颠倒,也能够有定力,能够把持得住,就进入到一个心无罣碍的境界。这样子我们继续这么修的话,渐渐地就可以显发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不需要作意地、刻意地去观照,但是这个观照的力量并没有离开,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是清净法身;照而常寂就是常寂光净土。 我讲到这个实修方法也可联系到前面的《坛经》第一品《行由品》,六祖大师教惠明法师就是这个方法,不过大家没有用心,可能没有体会到而已,是不是? 六祖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当时五祖寺弘忍法师门下那些弟子个个都不服气,说:“你看我们在五祖寺这么多年了。这个惠能从南方边远之地来;又没有文化,又不识字;而且来的时间又短,仅仅在我们这里住了八个月,他倒得到祖师衣钵了。”所以个个不服气,就来追赶他,要抢回衣钵。 惠明法师他以前是做过将军的,力气最大,跑在最前面,就真的给他追上六祖大师了。祖师知道惠明法师追过来了,把五祖传下的衣钵就摆在石头上,他自己坐到草丛里面去了。惠明法师来了,看到石头上面有衣钵,拿手去提,提不起来。参一参为什么,不讲了。你看就是一个衣钵,摆在石头上拿不起来,可以参一参为什么。 拿不动,他只好说了:“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其意为我是为了向你求法来的,不是为了夺祖师的衣钵来的。六祖惠能大师就出来了,坐到这个石头边上,说:“好,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再为汝说。” 这就是告诉他实修的方法,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个方法。 你既然是为法来的话,我现在教你一个方法,你“屏息诸缘,不生一念。”进一步就跟他讲:“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你看惠明的根机还是很好,毕竟他在五祖寺住了多年,马上就言下大悟。六祖大师当时教惠明法师的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个智慧觉照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好像惠明法师这么修,虽然不可能说马上觉悟,但是我们功夫用得深的话,我们的自性就容易显发出来。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面说: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说的也是这个方法,不要刻意去求真,刻意去断烦恼。你要刻意求真,就著一个清净相,还是有一个执著,执著于佛,执著于菩提,执著于禅,这些都还是著相。如同《圆觉经》上面说的一个比方,好像黄金,黄金是很贵重,如果黄金放在你眼睛里面,你眼睛还是受不了。同样的,佛法,修行的方法,我们对于佛,对于菩提,对于禅,也不能够著相,不要著相修,不要著这个清净相,那也是一种执著,“趋向真如亦是邪”。 “不断妄”,妄念你不要刻意去断它,本性空寂,你就觉照它,不取、不舍、不攀缘它、也不排斥它。不排斥就没有对立,没有对立就心安,没有对立就无有恐惧。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心?因为有分别心。我们分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时时刻刻就担心我们将来有不好的遭遇,令我很难受,这时候我的心就有恐惧了。你有对立,就会有分别,就会有恐惧。我能够心行平等的时候就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所以不断妄,妄念本空。 这个方法也就是《心经》上面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的方法:“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就是这个法门。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彼岸,圆满清净的大智慧,到彼岸。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有些人说:“娑婆世界是此岸,极乐世界是彼岸。”你那么想,还是迷。 业障现前的时候,我这个心,智慧提起来,能够觉照它,它就不能够伤害我。这时候我的心在彼岸。 迷的时候,就在此岸;悟的时候,就在彼岸。 心能够自主,能够心无罣碍的时候,就在彼岸;心跟随外境转的时候,就在此岸。心里面没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哀愁,没有忧郁,这一切的负面情绪没有的时候,我们在彼岸,我们欢喜自在,我们当下就在净土。心里面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很生气的时候,很愤怒的时候,起贪心的时候,愚痴的时候,怀疑的时候,骄傲的时候,我就在此岸。 不要认为佛菩萨是出世间的,他可能在一个虚无飘渺的境界里面,一个什么地方。你想错了,佛菩萨在哪里?在人间度众生。但是他是出世间,为什么?“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学《坛经》要学会这些智慧。这个就是观自在菩萨的深般若法门。 观世音菩萨修行深般若法门的时候,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够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时候度一切若厄。这时候他哪里有若厄?哪里有痛苦和烦恼呢?智慧的觉照现前,我昨天讲的这八个字一定要实修——超越、承担、转化、和合,也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能够实修的话,你就能够度一切苦厄。 当然具体来修可以分为八个层次。对于顿根来讲,顿悟顿修的人马上就觉悟了,没有这八个层次了。但是作为一般的人,顿悟渐修的话,其实这个悟入有四个方法,有四类人:一种是最上根机的,就是顿悟顿修;第二种就是顿悟渐修;第三种就是渐悟顿修;第四种就是渐悟渐修。 渐修的人来说,其实还可以分为八个层次,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我们在实践之中,刚开始修的时候,可能还有一点比较得力,能够提起这个智慧觉照。但是你功夫越深的时候,你的习气就会翻腾出来,翻得更多,境风吹识浪,但是不要觉得我不得力,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你继续修下去就好了。 第一个层次,就是心起在前,觉照在后。我的妄念生起来了,它在前面,我才能够提起这个智慧的觉照。而且还要非常努力地去提起来,竭力地去提起这个智慧的觉照。这是第一步,这个时候会觉得比较辛苦,会觉得这个智慧力还把持不定。但是你要继续修下去。 一般的人总是终日烦恼妄想,认妄作真。但是遇到违缘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他就能够真正知道我们这个妄想习气为害不浅,所以就愿意修佛法来对治。 但是刚刚开始修的时候,功力还很浅,可能有时候会失败,有时候还是给妄想、给烦恼打败了。但是不要紧,继续修下去。 第二个层次,就是虽然还是起心,妄心生起在前面,觉照在后面,但是我们提起观照的功夫的时候不会太费力了,而且我们能够降伏烦恼了。 第三个层次,就是我们起心的时候马上就能觉照。但是还是略微有一点先后,妄念还是先生起来,然后提起觉照,还是有一点点先后。 第四个层次就是起心的时候,觉照就同时生起来。这个层次是什么层次啊?禅宗里面所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修到这个层次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境界了。因为你起心的时候,你妄念起来的时候,觉照同时生起来了。 我后面有时间会讲到这件公案。有个禅师讲:“老僧最初刚刚出家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我功夫得力了,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明天详细讲这个公案,最主要的是什么?不要是听了个公案,只是挂在口上用,这样是没有用的。你要知道怎么去用,怎样去实践,你从这个中间能够得到什么启发,能够启发你的自性的智慧,这样才是有用的,你在实际上用得上,所以我讲《坛经》,并不是说就是念文字,而是希望我学习和修持《法宝坛经》的体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用得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个层次,就是觉照在前,心念在后。这功夫很高了,时时刻刻保持有一个觉照,觉照在前面,妄念在后面。但是还是有时候会忘记这个觉照。 第六个层次,就是觉照能够时时刻刻都在前面,妄念生起来的时候,不会忘记生起这个觉照,但是还有一个有为地、用功地,就是说我还要觉照,还在用功地,还是要顾及到这个觉照,这个时候在用功地,没有达到这个任运的境地、随心所欲这种境地。 这六个层次都是在用功地。 第七个层次就是不知有照,却未离照,明知有境,本来无碍。我是时时刻刻保持了智慧的觉照,但是没有刻意。不知道有觉照,但是从来没有离开过觉照,时时刻刻保持了觉照的正念。明知有境,本来无碍,一切的外境没有一点点障碍,心无罣碍。这非常高的境地,大菩萨的境地。 第八个层次就是入于常寂常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是谁的境界?这是佛的境界!常寂常照。 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们在哪一个境界?在哪一个层次里面?”如果在第二个层次都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个观心法门,圆顿法门是最上乘法门,因为无境可缘。你看那些修密的,你要观想本尊,好像金刚萨埵十三种报身庄严,或者教你观想释迦牟尼佛,你有个东西在缘。还有修小乘,教你观想,观想呼吸,一呼一吸,你还是有一个东西在缘,缘你的呼吸。这里面无境可缘,直见本性,妙契真如实相,直接显露真如本性。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面讲: 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 唯观实相真如性,能所俱忘离诸见。 “若能修习深妙观”, 深妙观就是这个圆顿观法,圆顿法门。 “惑业苦果无由起”,就是说你不会迷惑了,不会迷惑了以后,你哪怕是业障现前,都不能够动摇你的心。你时时刻刻保持智慧的觉照,所以外境虽然是逆境,但是我的心不会给它动摇,不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我不会觉得苦,因此惑业苦果无由起。 “唯观实相真如性”,直接地观真如本性。 “能所俱忘离诸见”,就是说的这个法门,其实都是相通的。《大乘起信论》上面也说:“随顺观察,久习纯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都是说的我们这个法,你能够随顺观察,纯熟之后呢?就可以进入到真如三昧,烦恼妄念不能生起,速成不退。 我把第三讲实修的下手方便讲圆满了。 我明天再讲,大家一起回向。
第四讲 明心见性的典范
第四讲 明心见性的典范 诸位善知识,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的慈母众生速速从生死流转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来听闻《六祖法宝坛经》。 我们接着讲第四讲明心见性的典范,《机缘品第七》。这一品是最好看的。这一品主要是讲六祖惠能大师以不同的权巧方便接引弟子、学人,通过各弟子开悟的例子,给我们立榜样。 六祖云:“法则无顿渐,人根有利钝。”根据众生根机的利和钝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顿悟顿修。释迦牟尼佛是顿悟,他做王子,五欲自在,但是他游四门的时候见到生老病死苦,马上就觉悟了。觉悟到我也会有生老病死啊,而且一切的众生都有生老病死,怎么去超出这个生老病死的痛苦和令一切的慈母众生超出生老病死苦呢?他马上就行动,就实践,夜半逾城。半夜就离开皇宫,出家修道。你看,马上能够觉悟,这是大智慧;悲悯众生,这是大慈悲;马上能够实践,去落实,修行落实于当下,这就是大雄力,大力量。 我们儒家所说的孝、智、勇,是三达德。一个人要有德,首先要有孝顺心;第二个要有智慧;第三个要勇敢,要勇于承当。等于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大悲、大智、大雄力。对众生要有大悲心;要有大智慧,能够觉悟;还要有大力量,马上实践。你知道怎么做了,但是你还是不肯去做,就是你力量不够,决断力、实践力不够。所以释迦佛是顿悟顿修的。 六祖大师也是顿悟顿修的。惠能大师有一天在街市上面卖柴,听到一位从湖北来的客商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觉悟了。觉悟到心不随境转,心要能够自主,就是心无罣碍。 所以悟入空性,不要说得那么深奥,自己都不理解,要说到我们能够理解,能够去做,能够去实践。悟入空性就是心能自主,不会给外境动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我们的心不要给外在的六尘所迷惑,不要给六根所捆缚,心能自主。所以六祖大师听到这里他马上就觉悟了,这是顿悟。顿悟之后马上就行动,他并没有拖拖拉拉的。马上行动,得到一位客人资助他一些银两,把他的母亲安顿好,马上就出发到湖北黄梅东山寺见五祖弘忍,求得禅宗的心法。这个是顿修。马上就行动,实践力。 第二种是顿悟渐修。他能够悟了,一听他马上言下大悟。但是他还是拖拖拉拉的。 打个比方来说,顿悟顿修的人,好像早上天气很冷,不想起来,被子里面好舒服,好温暖,多睡一阵,但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了时间,早上六点钟我要起床。顿悟顿修的人到时候马上能够醒来,醒来之后马上能够起来。能不能做到?有些人可能差一点点,是到时候醒来了,但是还要慢慢吞吞的,我在床上面再赖上十分钟,慢慢再起来。这都是打比方,这是顿悟渐修。他是醒了,但是他不肯马上去行动。有智慧的抉择力,但是实践的力量还是比较弱一点。 第三种就是渐悟顿修。他觉悟没有那么快,一点点地觉悟。但是真正悟到以后呢?他马上能够斩断自己的习气、烦恼、妄念,所谓“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闻到佛法了,彻底觉悟了,马上能够行动。以前的那些妄念、习气,能够马上一百八十度转弯,马上改,这是渐悟顿修。也就是说他在实践上面,行动上面很积极,但是这个智慧的觉照上面还是比较弱一点,慢慢地悟,渐悟顿修。 还是打那个比方,就好像我们设定六点钟起床,听到闹钟以后马上跳起来,马上就行动。但是这个人还没有完全清醒,在洗脸漱口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的。然后赶着去开工,坐在车上,坐到一半才突然醒过来。这样就是渐悟顿修。 第四种是渐悟渐修。这个就是钝根,我们说的很迟钝的根机,慢慢地悟,也慢慢地修,慢慢地磨,就是这样子。 我们具体来看《机缘品第七》上面所说的这些明心见性的典范,看看里面的一十三位大善知识,他们见六祖大师的时候是怎么开悟的。其中有位无尽藏比丘尼,她经常诵《大般涅槃经》,她因为六祖大师给她解释《涅槃经》开悟了。 接下来说法海法师,《六祖坛经》就是法海法师汇编起来的。他是韶州曲江人氏,在南华寺附近。
一、六祖度法达
一、六祖度法达 接下来第三位是说法达法师,他是洪州人氏。洪州是现在的江西南昌。 【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法达法师他七岁就出家,讽诵《法华经》诵了三千部,心里面就有了一个傲慢心,认为我这个诵经功德很大。其实是心迷,好像我们一样,执著于我诵经有一个很大的功德。来拜六祖,拜是拜了,头就不落地。 祖师就知道了,马上呵斥他: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你来礼拜本来就是消除你的傲慢心,你头不落地表示你还有一个我相。 进一步就启发他,你虽然是那么念,但是“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你单单是念,你执著于文字相,你是“心迷法华转”,你给《法华经》所转,不能够转法华。也就是说你不能通过学习《法华经》开发你自性的智慧,你还是有傲慢心,还是有我相,所以说要明心才号菩萨,要能够明心见性,才能够称为菩萨。 祖师就跟他开示,《妙法莲华经》全经的核心说什么?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他是为了一个大事因缘,为了办一个什么大事?为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了令一切众生能够开悟,能够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我们真正有这种佛之知见的时候,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的心就平等。所以你法达只是口诵。 【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祖师就开示他,你诵《法华经》要启发你的本性,本性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启发你的智慧,要破除你的我相,不要执著于经的文字相。 但是这位法达法师又偏到另外一边去了。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口里面念,心里面能够启发智慧,在生活实践中能够用得上,能够念念心能自主,不被境界所转,这就是真正地诵经,也就是转经。你口里面念,在生活中间还是贪、瞋、痴、慢、疑,烦恼照样生起,其实是被经所转了。 昨天有位同修她有一个问题也是如此的。我昨天不是说了一个故事吗?我念一下她这个问题大家就可以明白,“刚才法师说某居士学佛的烦恼,法师只解释了过去及未来不要想,只想现在。并无具体解释是否不要做早晚课及念佛?早晚课及念佛的意义是什么?”又偏到另外一边去了。 昨天我说了一个居士,她活在未来、活在过去,所以她很烦恼。我就跟她说你要为现在做一点事情。现在她就偏到另外一边去了,她说:“这样子的话,是不是不要做功课,不要念佛了?”不是这样的。六祖大师说得很明白,“经有何过,岂障汝念?”经典哪里有过失呢?哪里是叫你不念呢?同样的,早晚功课并不是叫我们不做,念佛也不是叫我们不念。但是你要知道,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又怎么样?我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做好。该送小孩子上学,我就送他们上学,我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要令所有家里面的人都欢喜。这是为现在做事。 我诵经怎么样?我也是为现在诵。我在做早晚功课的时候,不单单是忏悔过去的业障,我还在干什么?还在照镜子,给我的心照镜子,我们早上起来要洗脸,要照镜子,但是我们的心也要照镜子。我诵经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开智慧,怎么断烦恼。我诵了以后,就要能够实践,我在行动之中就要去做。这就是为现在做早晚功课,为现在而诵经,没有告诉你不要做早晚功课。 我们念阿弥陀佛,当然也是要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念阿弥陀佛,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也要为现在念阿弥陀佛,“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我念阿弥陀佛,要知道我自性本来跟阿弥陀佛一样,我也能够成为阿弥陀佛,我也能够成佛。 “行直即弥陀”,我在行动之中,一切外境不能够转变我,我的心能做主。“直心是道场”,我对一切外境不取不舍,一切的贪、瞋、痴、慢、疑,都不生起来。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在念阿弥陀佛!这是在为现在念阿弥陀佛。 还有我念阿弥陀佛,要念众生心地上的阿弥陀佛。一切众生都是佛,皆具佛性。我家里面非常和睦,我天天面带微笑,家里的人都很支持我,应该做什么我还是做什么,我做好令他们生欢喜。我的心量很广大,谁伤害了我,谁对我不好,我也不会计较,不会执著。 我很包容,“友直、友谅、友多闻”。朋友很正直;朋友心胸很广大、很宽谅;朋友知识很广博,智慧广大,这是“益者三友。”对我们有益的三种朋友,我们要做这样的益友。经上所说的:“常为众生做不请之友。”不需要人家请,你自己来,来了就能够帮助他,帮助他开发智慧,帮助他转化烦恼,这时候你就是菩萨了。就是说你念阿弥陀佛,要为将来念阿弥陀佛,我要求生极乐;要为现在念阿弥陀佛,要显发我的心性。还要念未来佛,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未来皆可成佛,你为什么不念他们呢?为什么置之不理呢?为什么说:“哎呀,我早上要诵一个小时,晚上要念一个小时,没有时间接送小孩。”你要知道他也是未来佛,为什么只念阿弥陀佛,不念未来的阿弥陀佛?同样也是要念的,不要单单为你自己未来求生极乐而念阿弥陀佛。所以说任何时候,做好每一件事情,活在当下,转化烦恼,开发智慧,就是念阿弥陀佛,启发你的觉悟心就是在念阿弥陀佛。没有告诉你不要念阿弥陀佛,你不要偏到一边去了。 这位法达法师也是这样,他偏到一边去了。他说,如果是好像六祖大师你所说的这样,“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那么我理解《妙法莲华经》就可以,我不要念,是不是?祖师就呵斥他,“经有何过,岂障汝念?”这个经哪里有过失,哪里就不能念了?所以说最主要的是启发我们的智慧。 我们看接下来的一首偈子: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你单单口念,心里面没有转变,那你岂不是跟佛经上的智慧做冤家?跟智慧做冤家你其实是增长愚痴。修而不学增长无明,学而不修增长邪见。所以我们既要学,还要修。你单单只是念,一天不停地念,但是没有真正地理解,你那不是真修,是假修,是在外表上面修了,内心中间没有修,那就是增长无明。增长无明就是“与义作仇家”啊!与佛陀的智慧作冤家了,你说你是不是离解脱的道路愈来愈远了?你会不会愈来愈烦恼呢?当然会愈来愈烦恼了,所以不要缘木求鱼,要显发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无念念即正”,这个无念,不是没有念头,一定要搞清楚,讲了很多次了。对外境了了分明,但是不著一切相,不给一切外境所染污,这是无念。 “有念念成邪”,你的念头执著在外境上面,给外境所转动,心生烦恼了,这个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寂照,常寂常照,这是“长御白牛车”。大白牛车就是一佛乘,我们学《法华经》就会知道。 这位法达法师马上就彻底觉悟了。觉悟之后他痛哭流涕,感谢祖师。也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佛,心性、自性启发了,自心智慧的光明显发了出来。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我希望大家要能够转早晚功课,不要被早晚功课转。你要是被早晚功课转,你就麻烦了。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 又起了一个疑问,你看佛的智慧那么高明,为什么我马上能够顿悟呢?那些小乘的声闻、缘觉,乃至于菩萨都不能够彻底地了知佛智,为什么我们现在顿悟就可以成佛呢? 祖师就告诉他,一切都是自性本具。我们学这个,自己看经文就好了,最后他彻底地觉悟了。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诵了三千部《妙法莲华经》,但是我以前总是执著于很有功德,著相,有我相,有傲慢心。所以“曹溪一句亡。”祖师一句开示就令我彻悟了,马上悟入了,我以前的执著心马上就消除了。我现在明白了什么是出世,什么是世间了,心悟就是出世,心迷就是世间。所以顿歇累生狂,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妄念马上就斩断,彻底觉悟了。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不要离世觅菩提,要知道三界是火宅,众苦煎迫,但是我们在这个中间修,心一转就是出世间,心一转就是净土,我们的心能自主就是净土,所以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你现在真正地开悟,真正地觉悟了,所以你才可以真正地叫做一个念经的法师。以前你是假念经,不是真念经;现在是真念经,念念启发本性,念念开发智慧。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法师给我们做得很好,从此以后他开悟了,但是还是没有停止诵《妙法莲华经》,还是天天要诵。同样的,我们现在觉悟了,要为现在做事,但是还是不会废功课。不是说我不做早晚功课了,不是说我不念佛了,还是念佛,念佛念得更好,功课做得更好,但是我各方面的关系都处理好了。这是法达法师给我们作了一个明心见性的典范。开示我们怎么可以觉悟,如何可以学习看见自己的心。 一般人是听到这个出世间,以为这个出世间不是我们所住的世界,可能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这是个误解。我们能够通过修行佛法,以智慧来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内心清净,没有烦恼,就是出世间。能够做到吗?现在好好地转化它,遇到不好的环境的时候我们就转化它,用我们学《坛经》所得到的这些般若智慧,启发的这些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去转。转了之后,就是智慧。所以佛菩萨他们修行成就之后,仍然在这个世间来救度我们,但是他自己是在出世间,因为他的心不为万物所迷。 很重要!心地法门,这其实都是相通的,我们世间的兵法上面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你占领了人家的城池有什么用啊?那是下策,攻心为上。同样的,我们学佛也这样,你在外相上去修、去念、去拜,那是为下。启发你心性的智慧是为上。不管你学什么,你说,我学无上瑜伽的,我学什么什么本尊的,你心迷的话,(通通没有用,不能说没有用),只能够说是下。你应该了解这个心地法门,心才是我们生命真正的主人。只有深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才能够掌握修行的根本;只有心能自主,心无罣碍,不为外境所转,才是真正的修行。 大家听到这里不要认为好像学佛就是学心法,就是不要著相,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平何劳持戒,我不用持戒了。那你就搞错了。心平何劳持戒,不是让我们不持戒,你的心真正平了,心安了,烦恼妄念不起了,那是不持而持,不是要你不持戒,不要偏到另一边去。我们真正地明白了心地法门,我们就更加地深信因果,并不是放弃因果。因为因果与空性其实是不二的。空性是体,因果是相,体和相是不可分离的,是不二的。因果就是空性在事相上的显现,而一切因缘果报当下就是空性。这个外在的事相就是因果,心性就是无生,心性本来不生不灭。 什么人能够真正做到不昧因果?一点因果都不会错乱谁能做到?唯有见性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不昧因果。所以我们现在学的话,对因果的取舍要更加严格,身、口、意三业更加清净,说话更谨慎,行动更谨慎,更加地收摄自己的心,更加地注重因果,这样就不会走偏了。既要显发我们的心性智慧,又要启发我们的空性智慧,又要更注重于因果。 经常会有一些信众,以前没有明白六祖大师开示的无上法宝,心地妙法,智慧法门。他就是有一个问题,他说,不管什么经,每一部经的流通分都说我们如果能够诵这部经,一定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每一部经都是如此。我们诵《金刚经》,《金刚经》上面说如果有人诵《金刚经》即为是塔。就是说有《金刚经》的地方,有人诵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宝塔,一切的天龙鬼神都要护持,都要守卫,一切恶业能够消灭。不管什么经都是这样,最后的流通分都说这个经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然后他就产生一个疑问了,为什么我学佛可能十年八年了,我诵经诵了很多年,好像根本没有感到有什么变化,没有什么感应。他认为这个经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功德吧?生起怀疑心了。 其实是他不明白。有没有那个功德利益?绝对有,百分之百的有。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绝对不会说假话。 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没有得到不奇怪,太阳阳光普照,但是你不肯走出去,躲在黑暗的房子里面那有什么办法,不是阳光不照你。意思是什么?以前我们诵经的时候是给经所转了,不是转经。我们的心迷,“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我们以前心迷,心里的智慧没有开发出来,给经所转了,执著于文字相。认为我念了这个文字,就有多大的功德摆在那里面,好像银行里面有存款一样,我只要去取就可以了。你理解有偏差了。老是认为我诵经、念佛,是念给佛菩萨听的,我念得愈多,功德就愈大。一天到晚就敲木鱼、念经,但是心里面一点都没改变。境界现起来的时候马上就烦恼,马上就生气,马上就起贪心了,这样你怎么会能够显现这些功德? 最主要的是我们要知道通过诵经,要以经典上面佛陀所教导我们的这些内容,这些妙法来提醒自己。要时时刻刻提起智慧的觉照,要时时刻刻修这个圆照清净觉相的法门,修观世音菩萨这个深般若的法门,来开发自己的心性智慧,就能够转烦恼。烦恼转了就是菩提,就是心无罣碍。通过这个经的教导,要使我们身心能够改变。身心改变了,可以真正地做到消灾解难,逢凶化吉,这个经的功德真正就体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学法达法师开悟的经过就能够明白了。
二、六祖度智通
二、六祖度智通 我们看下一位善知识,智通法师。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我们可以看到智通法师他怎么开悟的。他的功夫也用得很深,你看他诵《楞伽经》诵了一千多遍。我在前面讲过了,《楞伽经》很重要,禅宗从达摩祖师开始,一直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而且唯识宗又很注重《楞伽经》,唯识宗也认为她是所谓的根本的经典。 但是他还是不理解什么是“三身四智”。祖师就开示他,什么是“三身四智”呢?我们每个人的佛性就是清净法身;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圆满报身;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是千百亿化身。他也悟入了。 大家自己看,不讲那么多了,我重点讲这首偈子: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非常了不起!六祖大师不认识字,也没有学过唯识,他大彻大悟之后,就能够给人家讲《楞伽经》的要义,能够跟人家把整个唯识宗的精华都讲出来,而且讲得非常透彻。你看是不是了不起! 我们学唯识可能学十年也没学通,《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太厚了,我们要看都不容易,看一遍都不容易,不要说通达了。我们学唯识,学《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可能学上十年还没有通达。玄奘法师通达了唯识,他作的《八识规矩颂》概括唯识的要义,但是还是语句比较多,有几十句。 六祖大师用八句把整个唯识学的精华要义全部归纳起来,全部总结出来。而且还把这个实修的方法,实践的法门告诉我们了。是不是很了不起?这也就证明了心地本来具足一切智慧,心地本来具足如来智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六祖大师他就给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本自具足。这些妙法,他开悟了,他自己就知道了,他就懂了,而且说得很透,就用这么短短的八句话归纳了,把实践的方法,实修的方法告诉我们了。 我们学唯识的法师可能学了好多年,只会讲,怎么做呢?怎么实践呢?怎么修行呢?不知道。你就只是听着,但你却不能够转变你的心,不能够断你的烦恼,你学来干什么呀? 祖师他把实修的方法告诉我们了。我们看,“大圆镜智性清净”。前面给大家讲了转八识成四智,应该基本上都知道了。成佛就是把凡夫的八识转变为圣者的四智菩提;把凡夫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变为成所作智;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把第七末那识(我执识),这个执著,执著识转变为平等性智;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识),现行熏种子,种子就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把这个阿赖耶识转变为大圆镜智。转变过来了,就是成就了,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证四智菩提,所以说大圆镜智性清净。大圆镜智其实就是我们自性本来清净,清净无染,就是我们的自性本清净,所以说能够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平等性智心无病”,什么是把第七识转过来了,第七识就是执著于我,我执,执著于我和我所,我执识,这个俱生我执识。众生都是因为有我执,所以就生烦恼;生烦恼就迷惑颠倒,就造恶业了,就是感苦果了。所以病根就在这里面。我们现在把它转变为平等性智,俱生我执就断了。我执断了的时候,一切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也就随之就消失了,众生的心也就无病了,这时候他就成就了,心无病了。 我们总是只注重身体的病,我感冒了,我胃不舒服。有没有想过心里面的病?有没有想过怎么去治疗心里面的病呢?医院里面可能治疗我们身体的病;心里上的病——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用佛法的智慧来治疗,所以说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转变为妙观察智以后就能够如实照见一切诸法的本来面目。如实照见,真观。而且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看这个世界就是净土,是清净观。但是无念、无相、无住,不执著,所以说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转变为成所作智,就是现量的境界,现量地证到事物的真实面目,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同大圆镜智,好像一个大圆镜一样的,现量地证得。我们现在理解了,听懂了,这是比量智慧,没有现证。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说第六识、第七识在因地上面转;前五识和第八识在成就以后果地上面去转。但是但转其名,不转其体。其实是一样的,波和水的关系,本体是一。我们迷的时候就是八识,悟的时候就是四智。所以说:“但用名言无实性”。只是迷悟一念之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就在迷悟一念之间,迷时是八识,悟时是四智。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那伽是什么?梵语,龙、象。印度人认为龙和象是很安祥的,用此来形容那种安祥的大定。形容佛就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什么时候都在定中,不一定要腿盘起来才是在定中,在那种性定之中,首楞严大定之中。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若于转处不留情”,不迷失,不会给外境迷,虽然你很繁忙,一切事物在生生灭灭,很繁忙地兴起来,但是我们都能够处于这种大定之中,这种性定之中。 这个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要通过我们因地的修行来转。怎么转?今天我只能够讲怎样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转变为妙观察智,就是说实践上面怎么去做。一定要能够用得上,非常重要。你只听没有用,听了很多公案,很多故事,但是没有用,要能够用得上。如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来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转变为妙观察智?如何把第七识末那识的执著转变为平等性智?“五八六七果因转”,六七就要在因地上转,现在就要转。如何转?我今天就重点讲这个第六意识的分别怎么转,如何由这个分别心转变为妙观察智。 你想想,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为什么会使我们烦恼?为什么我看到这个人不高兴,不喜欢?看到那个人又起贪心,遇到这个事情很生气,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使我们烦恼,使我们痛苦?根源在哪里?因为我们有分别心,因为我们迷了。分别这个是好的,就起贪心;分别那个是坏的,会伤害我,我就逃避它,我就排斥它,我就抗拒它,就很烦恼。归根结蒂就是一个迷字,所以我们说心迷。 心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有执著心;第二个有涉境心,跟随外境所转,跟着外面的境界转;第三个有攀缘心,一直一直在攀缘,在追求,在心外求法,对于好的事物不断地去追求,对于不好的,不喜欢的就排斥它,讨厌它。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来转变这个分别心。怎么转?怎么修妙观察智? 重点就是一个观,觉照观想的观,分为内观和外观。昨天已经讲过了内观,我们内在的心要能够自主,要修内观。怎么修呢?修四念处。 对身体起执著的时候呢?我就“观身不净”。 对于觉受起执著的时候,如:这个菜很好吃,这张床睡得很舒服。起贪心,起执著的时候 “观受是苦”。乐受会坏,这是坏苦;舍受,不苦不乐的那种感受是迁流不住的,也会要流走,行苦;苦本来就是苦,苦苦。就是说这些最后都是苦。而且这个苦乐并不一定的,我现在喝一点酒,我觉得,唉呀!很舒服,很快乐。但是我喝醉了的时候,迷惑颠倒的时候,呕吐的时候就很苦了。 世间的人,这个外在的事物,外在的东西,物质给他的快乐都是虚幻的。现在觉得快乐,等一下又觉得苦了。好比以睡觉为例,唉哟!我那么早起床太麻烦啦,我多睡一会儿,好快乐,好舒服。如果让你不准起身,睡两天两夜,你肯定会觉得很苦,周身痛,这也是苦,不要认为那就是乐。 “观受是苦”,对于受不要执著,不要贪染。你对于受不执著、不贪染就不会有爱;不会有爱就不会取;不会取的时候,这个十二因缘你就在修,你在斩断生死轮回。“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心念是无常的,靠不住的。其实世俗人的感情也是靠不住的,也是无常的。现在两个人关系很好了,明天就吵架了;今天海誓山盟,明天就是深仇大恨,冤家债主了。观你的心念就可以明白,不要执著这些东西。 “观法无我”,你要认为你学的法门最高明,人家学的那个不如你,那你有个我相,哪里做到了观法无我呢?修净土的人说,我们念阿弥陀佛最高明,将来直接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参禅的,可能八辈子连梦也没梦到。 这都是执著于有我相,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也是烦恼之源。“五蕴幻身,非我之体,流转于世,亦只过客,实非恒常。”既知连这色身也不是我,那么还死拥着这些烦恼因素干什么?所以应知观法无我。(注:此段录音断了,是人加上的。) 内心的这些心念,用这个内观,用四念处就能够断我们这些烦恼,就能够启发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就能够得自在。但是还要跟这个社会打交道,我们还要见很多人,怎么办?有时候我自己不想烦恼,但是看到那个人我就要烦恼了,这就有一个外观。你不单单要修内观,还要修外观。 外观就是菩萨的五种观法。我们天天会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些人很熟了,甚至可以背,但是就只是念,给《普门品》所转了,你不能够转《普门品》。怎么转《普门品》呢?我们现在转一点点,转四句话,以后有机会把所有的《普门品》都转了。现在转一首偈子,就是菩萨的五种观法,这是修妙观察智,如何观呢?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这就是菩萨的五种观。菩萨就是因为能够修五种观,所以他能够欢喜自在。知道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做观世音吗?他能够寻声救苦,解救众生的苦难,他就是修这五种观想。所以每一部经里面都有实修的方法,不是说叫你念就可以了,能够改变你的心。我们能够修这个菩萨的五种观想,将来也能够寻声救苦,我们也可以叫做观世音,那个时候你就是观世音菩萨。 你现在好好地修四念处,修这个内观,你的心能够得自在。通过修四念处,修菩萨五种观,你的心就能够心无罣碍,就能够得自在,这时候你称为观自在,这时候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因为你的心通过观能够得自在,所以叫做观自在。所以观世音就是外观,侧重于利他;观自在就是内观,侧重于自利,利益自己,启发智慧。 什么叫真观?看见事物的真实相。我们面对外境无非就是两类:人和事。 我们看到人,看到的真实相是什么?是佛。看到一切跟我们打交道的人,来往的人和所有见过、没有见过的人,一切一切的众生,他的真实相都是本具佛性,能够这么观就是真观。 我们遇到事情,做事情不顺心,也要修真观。这个事只是外在的表相,外在的境界,它内在的根是我的业力。我有这个业力就遇到这种环境。你抱怨什么?你伤心什么?你烦恼什么?不需要的。我能够生起智慧来,就能够转变过来,就不能伤害我了,这是真观。 所以不要杀生,最好不要杀蚊子,有那种业的话,你杀死它,你今天杀死一只,明天来两只,业力没有消,总是在的。我现在不给这个环境所转,受苦是了苦。没关系,我心不苦,外在受一点苦没关系,我的心很欢喜,这个业就消了,就了了。我拼命地抵抗它、抗拒它,我很烦恼、很痛苦、很伤心,事情没有解决,愈来愈严重。然后我又造了新的业障,你说是不是愈陷愈深?所以要修观世音菩萨这个真观,不要给这个事物的外在的表相所迷惑,所扰乱。 第二种清净观,什么是清净观?保持我们的清净心,保持我们清净的智慧的觉照,用这个清净观,清净心,智慧觉照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看待世间的人和事。如果你的心清净,你看到的都是人家的优点,信不信?有些人不信,为什么看到人家的缺点我心就不清净了? 打个比方可以明白。你有个朋友,他是做牙医的,专门给人看牙齿的。你开口一笑,他马上知道你口里有几颗虫牙。还有,你有一个朋友是卖皮鞋的,你跟他一见面,他马上自然而然地就看你的皮鞋是什么牌子的。他就是那么一个习惯,那是他的习气,他做这个,他就有这种习气,就有一种习惯。同样的,我们心里面有烦恼,我们也是习惯于看人家的缺点。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一点,要保持一个清净观。 六祖大师在《般若品第二》中说:“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腿卧。” 六祖大师告诉我们不要看他人的过失。因为破坏了我们的清净心。我看了他人的过失,我的心如果生烦恼就被染污了。 话又说回头,但是这个人本来就做错了,我看见了,我怎么跟他说我没看见,那不是欺骗自己吗?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看到人家这个事情做得不如法,但是你的心不要动就可以了,关键就是这一点。另外你要善巧方便地启发他、引导他,这样就好了。 好像《妙法莲华经》上面所说的,如来说法是“言辞柔软,悦可众心。”释迦牟尼说法,说话非常柔软,令大家一听就生欢喜。 时间到了,我们明天接着讲。 我们昨天讲到了明心见性的典范,讲到了六祖慧能大师教化智通禅师。智通禅师他是学《楞伽经》的,六祖大师就用《楞伽经》上面的三身四智,转识成智来启发他,令他悟入。昨天我们讲到了最主要的修行就是在因地上面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把第七末那识转变为平等性智。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上面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如来的这种智慧,本来我们都具有,就因为妄想、颠倒、执著,所以不能证得。因为妄想就有烦恼障,因为执著就有所知障,因为有分别心,所以有烦恼。所以妄想是我们日常分别计度的第六意识,学过唯识的就知道,它是审而非恒。执著就是执我执法的第七末那识(我执识),它是亦审亦恒。所以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如果能够转化,前五识也就转变为成所作智,第八识就转变为大圆镜智,就可以息生死苦轮,作利他事业,普照十方。 具体来说如何去转呢?如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来落实佛法,来体现佛法呢?昨天我们讲到要把第六意识的分别转变为妙观察智的话,我们要修内观四念处和外观菩萨的五种观。讲到了“真观清净观”,我们继续讲这个清净观。 清净观就是我们要看这个世界是清净的。以清净的心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是清净的,我们当下就是净土,生活在净土中。看一切众生他的本性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是佛,当下一切众生也是美好的。然后我们不生烦恼,这是清净观。 密宗里面的观想方法,观想自己是本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本尊的净土。修什么?其实就是我们这里讲的修清净观。不过她有很大的善巧方便,把这个理论用一种方便告诉我们如何具体去修。这是清净观。也就是《维摩经》上所说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第三种就是广大智慧观。要提升我们的智慧,要能够超越、承担、转化、和合。透过这种大智慧,以广大的心胸来开发我们、显发我们自性的智慧,这是广大智慧观。同时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量非常广大,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这种广大的菩提心来利益众生,这个智慧也就在其中了,这是广大智慧观。 第四种悲观及慈观。悲观并不是我们世俗人所理解的好像是很悲伤,其实悲能拔苦,慈能予乐。对一切众生他们的受苦都能够感同身受,心生悲愍,真实地愿代一切众生受苦,心里面真实地发愿:“我要尽早圆成佛道。”为什么?如果我能够早一天解脱,一切的慈母众生就可以少受一天的痛苦。这是悲观。我早一天成就,早一天解脱,众生就可以少受一天苦。 第五种慈观。慈能予乐,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暂时的和究竟的安乐!暂时的安乐是人天的快乐,他现世的这些求愿,愿他们能够得到,这是有漏的。还要得到究竟的快乐,究竟的安乐——那就是毕竟成佛之乐,究竟涅槃乐。这是慈观,我们对一切都有慈悲的态度。 第四句是“常愿常瞻仰”,我发愿:希望菩萨的五种观想,即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这五种菩萨的智慧观照我都能够做好;而且常常能够瞻仰伟大的佛陀、观世音菩萨和一切佛菩萨,他们修习这种菩萨的五种智慧观想的实践。这是常愿常瞻仰。 我们能够真正好好地内修四念处、内观,外修菩萨五种观,这时候就能够展开我们的智慧,显发我们的智慧,能够转烦恼为菩提。在一般的凡夫来说,那些逆境违缘会令他生烦恼,会令他造恶业。但是,在我们来说,我们能够把这些毒药转变成甘露,转变为智慧。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说:普通的鸟吃下毒药就会死掉,但是孔雀就专吃有毒的东西,而且愈吃它的羽毛就愈艳丽。 同样的,真发菩提心的人,能够修习菩萨五种观想、五种观照的人,他应该好像孔雀一样,一切的烦恼不能障碍他,不会害怕烦恼。因为一切的烦恼不单单是不能够障碍他,而且会成为他增长福德智慧的资粮和甘露,所以这就是转毒药为甘露,转烦恼为菩提。这时候我们的心才能够真正地自由、自主、自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称为观自在;这时候你能够真正地生起慈悲心、平等心,“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你能够修习菩萨的五种观,真正地修的话,这时候你就可以称为寻声救苦观世音。 因此我祝愿大家,通过学习《六祖坛经》,学习内观和外观,大家都要发愿成为观世音菩萨!也祝愿大家能够真正地显发我们本具的慈悲和智慧!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把这个分别心,凡夫第六意识的分别转变为妙观察智,而且我们能够不分别,能够有妙观察智,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随缘。 一般来说,我们佛教徒总是喜欢把随缘、随喜挂在嘴边,但是可能没有真正了解。我们能够真正做到随缘吗?很难。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随缘,甚至于还没有理解随缘是什么意思,口头上面老是说随缘。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随缘呢?能够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能够不分别,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随缘。随缘不变,随顺因缘,但是内在的真如本性如如不动,这是真正的随缘。 而且来说,有三种随缘的智慧,三随转智,这是通过随缘而得来的。我先说什么是随缘,什么是随顺因缘呢? 第一个就是不要和因缘采取对立的态度。 对于不好的我们也欢喜承担,欢喜接受。因为一切因缘都在缘生缘灭,“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既然已经知道是非成败转头空,我们那么执著干什么呢?为什么当时要跟这个逆缘,跟这个不好的违缘采取一个对立的态度干什么?我们知道这一点之后就不会采取对立的态度了;不会采取对立的态度就没有冤家了,我们就没有对立了,我们就能够心安,就能够心无罣碍。 第二个就是承担眼前所遭遇的一切痛苦。也就是达摩祖师四行里面的随缘行,而且在这个中间学习。佛经里面有一本叫《八师经》,经上面说:“诸佛以八苦为八师。”在这种逆缘中间他能够学习,这个逆缘就是他的老师,能够增长智慧。而且我们知道世间的一切因缘它都不能独立存在,无自性,所以更加要随缘。 第三个就是因缘分为顺缘和逆缘。顺缘就是能够很顺利了,令我们欢喜快乐的因缘,这是修行增上的缘。我们要修行,一切的顺缘增长,这是增上缘。但是佛也说其实逆缘,我们有智慧的话,也能够成为增上缘,叫做逆增上缘。 逆缘,在凡夫来说,使他悲伤痛苦。但是真正了解随缘的人就能够知道这个逆缘、违缘,我们不对立、不对抗,把它转变,转变之后,它更加能够促使我提升,促使我上进,促使我精进修学。它也成为增上缘,成为我修行菩提道上面显发智慧的一个增上缘,所以这是真正的随缘。我们要显发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要能够真正地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们需要学习佛法,然后提升我们的慈悲和智慧。其实这个逆增上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在一切的苦难之中成长我们的智慧。 佛经上面说了三随转智,就是说三种随顺因缘转化为智慧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随自在者智转智。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不自在,可以转到自在去,不断地使自己身、口、意处在一个自在的境界,你的心自在,因缘也就自在,身、口、意能够自在。 第二种,就是随观察者智转智。我们通过内观和外观,修四念处和菩萨五种观产生的智慧,我们能够得自在。 第三种,是随无分别者智转智。随无分别者智转智就是不分别这个世界,我们能够有平等心,以平等的观念来看这个世界。 看那些不好的人,我们要知道,可能他也是过去的恶缘推动,不由自主了,他自己不能够作自己心的主人,而是做了烦恼的奴隶,烦恼在控制他。一个人烦恼的时候,他甚至于会自杀。就是说他对自己的生命都不会珍惜,那你怎么能够责怪他对你不好呢?这个时候的话,我们能够知道,其实他是因为过去的恶缘推动他走到这一步,并不是他本质是那么坏,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有佛性。 以上的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身、口、意自在。第二种就是我们通过观察,对于生命有更深刻的体验。第三种是我们对人生能够有平等地对待。通过这三种方法可以转化我们的身心,也就可以转化因缘。可以转化因缘,这叫随缘。 我也讲过了,对于一个开悟的人来说,外在的境界都是他自性的显现,真如本性智慧的显现。对于一个迷失的人,心迷的人来说,一切的遭遇都是他业障的显现,都是他业力的显现。所以遇到这些业力的时候,要能够转化它,来提升我们的智慧,就可以显发我们的智慧了。用觉悟的智慧去转,业障就变为清净的境界。 达摩祖师说:“众生无我,由业所缚,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冥顺于道。”一切众生其实都是为业所缚。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得失随缘,都是过去的业力在推动,所以我们的心不取不舍,不要抗拒,也不要贪著。你对于逆境生抗拒,对于顺境生贪著,你就在造业了,在造生死业了。不管你外相上面怎么去修,你还是烦恼重重。华严上面有说过:“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怎么讲?看一切外境的万法,我们会看,我们睁开心中的智慧眼去看,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因为你的心如如不动,心不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说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 “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前面的是讲体,这就是讲用,因为真如而生万法;生万法我们要随顺它,这就是随缘。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实相无不相。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虽然说一切万法都是我们自性真如显现的,但是我们迷失了,不能够由体归用,而且还要去心生颠倒,有取有舍,有抗拒、有贪著,所以我们枉受生死轮回。 所以讲《华严经》的人经常会讲一句:“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万法都是由一真法界流出来的。我们会修行的人要无不还归此法界,透过这个一切万法,无论是顺和逆,我都能够用我的智慧觉照,不取不舍,还归到一真法界。这是修行的本质,不是心外求法。 什么人可以在这个万法之中看到真如呢?就是心性不变的人,心如如不动的人、心能得自在的人、心无罣碍的人。而且一个真正能够具有妙观察智的人,他的心能得自在,能够认识到真如就在万法之中,所以他能够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在这个世间悟道、觉悟、成佛,就在这个世间体认真如,并不是说成佛是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成佛,并不是这样。由此可知道,能够认识到真如就在万法之中,所以可以真正地随缘。我们总是挂在嘴边说:“随缘了。”其实就没有知道什么人能够真正随缘。你能够真正有妙观察智,你能随缘;你能够真正体悟到“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这时候你能够做到随缘。 以上就是如何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就讲圆满了。 接下来是讲如何把第七末那识(我执识)这个执著转过来修平等性智。《华严经》上说平等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法平等,第二个是众生平等。 万法平等,无有高下,不要认为说你修的法门就是最好的。不要认为说你在这里念佛,这个法门最好,或者说你修密这个法门最好,或者说你参禅这个法门最好,不是的。其实更广阔地说,菩萨也不单单是示现在佛教里面,其他的教里面有没有菩萨?他能够真正有菩提心,无我利他,就有菩萨。我们看那位德兰修女,她那种行为就是菩萨的行为!所以说要知道法平等。 而且来说,佛法在哪里?不要说佛法就在这个经书里面。你心迷的话,就是念一万遍,可能还是不能悟入,不能启示你,不能显发你的智慧,那是死的佛法。佛法应该是灵活的、生动的。任何一个因缘,能够启发你的智慧,那就是佛法。 我们看文殊菩萨的经典上面说,文殊菩萨遇因缘就有老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因缘他都能够用智慧去觉照它,都能够提升智慧,所以说这是他的老师,任何一个因缘都能够把它看作学习的机会,都能够把它作为老师。这是我们说法平等。 再说众生平等,我们若执著于有个我,就难以做到众生平等。有我相就会有人相,跟着众生相、寿者相都有了,所以说要去我相,去我执。你要执著于我、我所,就不平等了,所以说修众生平等。 如果知道了法平等、众生平等,我们就有平等心。因为平等心我们就实践,实践你的平等心就会产生力量,这就叫做平等力。因为平等力有力量了,有力量你就能够真正平等地去观照世间的事物,去对待世间的人和事,这叫平等观。有了平等观之后,我们能够生起平等的大悲,大慈悲和大智慧。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他最先度的是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这位阿若憍陈如的无量前生曾经是歌利王,曾经是把他的身体节节肢解。释迦佛对于伤害他的人,能够以平等心去度化他。 文殊菩萨十大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文殊师利发愿经,十大愿里面就有讲:“一切众生,无论他是恭敬我,还是诽谤我,皆共我有缘。”文殊师利菩萨都发愿要度化他们。这是平等的大慈悲和平等的大智慧。这样子我们就能够产生平等性智。所以平等性智怎么来?因为平等心生平等力,因为平等力有平等观,因为平等观有平等的大慈和平等的大智慧,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平等性智。 我们现在能不能够有平等观?理解上面会可以知道,可以理解。但是有没有这种能力去做到?没有。因为我们没有平等力。通过实践,我们平等心产生平等力,才会有平等观。所以要有平等的大慈悲和大智慧,一个人才可以开展他内在本具的平等性智。所以学佛的人,如果要真正见到我们的真如自性,显发我们的真如自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一定要对众生和对世界有一种平等的观点,平等的心。 《华严经》上面也说:菩萨如果有平等心,就可以得到诸佛无上平等之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菩萨如果真正有平等心的时候,就能够得到诸佛的无上妙法。《大方等大集经》上面也说:众生若具平等心,能速入无畏大城。如果有平等心的时候,就能够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 为什么能够无有恐惧呢?为什么我们内心有恐惧,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分别。我只要好的,不要坏的。当坏的来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恐惧了。所以我们要从生死轮回的迷梦之中觉醒过来。生活中间所遇到的一切都平等地对待,那么到处都是佛法,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佛法,并不一定要在经书里面才能够看到佛法。生活的遭遇中间就有佛法,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间就有佛法。这是平等心。 第二是平常心,不取不舍。前面也讲过了马祖道一,他就讲“如何是道?”“平常心是道。”而且我们对于顺境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太贪著,知道我过去有福德,所以现在我有顺境。但是缘尽则散,执著有什么用啊?财富是五家共有的,不用执著。对于逆境我们也要用平常心来看它,不要认为好像天塌了一样,不用这样子,一切都会过去的。 你痛苦来的时候,能够永远站在痛苦之上,而且能够转化它。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海伦·凯勒,她生下来很小的时候,眼睛就瞎了,耳朵聋了,也成为哑巴了。你看看是不是很可怜?她的违缘是不是很多呀?但是她的内心有光明。她写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的内心有光明,所以她后来一直努力地学习,能够得到教育博士的学位,能够启发和引导很多的人。所以我们看她的传记,就会知道她是一个非常自在的人,内心有光明的人。 例子很多,中国也有了,你看司马迁受了宫刑,后来写出了《史记》。又如贝多芬是个聋子,但是他能够写出《命运交响曲》这样伟大的作品。其实,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能够成就的人,应该说他都曾经受过痛苦,但是他能够站在痛苦之上,而不是给它打败,能够转化它,能够升华智慧。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更加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顺境和逆境。马祖道一禅师就开示说:“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不被是非染污,不被取舍染污,不被圣凡染污。平常心是道,不取不舍,对于顺境不会贪著,不会取;对于逆境不会逃避,不会舍。乃至于不会被圣凡染污,也不会执著于成佛的相。所以南泉普愿禅师,南泉斩猫,这个是禅宗的公案,普愿禅师说:“道不属知,不属不知。”道不属知,为什么?知是妄觉,你认为真正知道了,其实还是妄觉,所以说道不属知。道不属不知,你要认为说,我就好像枯木死火一样,就悟道了,就契入了。也不是,因为那是无记,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二之道,犹如太虚,好像太虚空一样。 真实的道就是怎么样?真实的觉悟就是你的心处在一个非常清净的,而又洞然明白的,这样一种状态之下。 这是我讲修平等性智的第二点,平等心、平常心。 第三点也就是我们要能够心灵自由,要能够回到生命的主体。就是说要能够自主,一个人能够掌握他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想,自主地掌握。 有些人说,“我当然能够自主掌握。”其实你不是。你平时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本能地要去用一些方法去对抗它,不能够超越和转化,所以说其实还是没有真正地心灵能够自由,心里还是有很多的罣碍,有很多的束缚。 我们能够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心灵,自主自己的心灵、行为和语言,就是一个醒来的人,觉醒过来的人,一个逐步走向证悟的人。当然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真正地证悟,会开悟,但是这个没关系,因为你清楚,能够做自己心灵的主人的时候,就不会给外在的环境所转,我这个路子对了,我一步一步走下去肯定会成就。所以就能够在生活中间实践佛法的智慧,一步一步地觉醒过来。 所以说佛法,我们要活学佛法,活用佛法,佛法就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因缘之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因缘,如果因为这个因缘生起了慈悲和智慧,这个因缘就是佛法。 我们遇到顺缘,能够生起感恩的心,知道过去因为勤修戒定慧,所以现在有顺缘具足,我要精进修道,这是佛法;遇到逆缘,你能够觉醒,能够升华智慧,这也是佛法;乃至于说有一个人拿一把刀过来刺向你的肚子,你肚子破这一刹那,马上体悟到无常,真正体验到无常,真正觉醒,这一刀就是佛法。 所以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要能够觉醒,要能够转化,要能够保持欢喜,要能够提升,令我心得自在,不会给外境所转,这就是佛法。所以说有佛法就有办法,有办法就是说要能够令你生起这种智慧。能够把这个执著转变为平等性智的人,他能够真正地生起随喜。所以我们说随缘、随喜,其实不是那么随便说的,真正能够把它转化为平等性智,我们能够生起随喜。 我讲了四种随喜:第一是随众生之喜而喜,第二是随众生的应机而喜,第三是随对治己迷与众生迷而喜,第四是随第一义而喜。 第一,随众生之喜而喜,我们看到他人成就好高兴,真的高兴,内心里面高兴;看到他人相好庄严,我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人一切顺利,我也好高兴, 这是随众生之喜而喜。看到他人很有智慧,我也很高兴,这是随喜。凡夫往往是嫉妒和障碍,看到人家很好了,生嫉妒心,那是凡夫。 《六祖坛经》里面有一个典范,随众生之喜而喜,就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同样了不起,六祖大师是因为印宗法师成就他,所以他弘法利生非常顺利;印宗法师也正因为随喜六祖大师的功德,所以他也得到了六祖大师同样的功德。当他知道六祖大师得到五祖的衣钵,而能够随喜他,印宗法师马上就召集全国最有名的律师,在广州的法性寺(即现今光孝寺)在菩提树下给他剃度、授戒,而且护持他弘法。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印宗法师,或者另外一个心量很小的人,不成就六祖大师,六祖大师这个弘法的因缘可能要推后好几年。这个随众生之喜而喜,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真实地发起来。 第二个是随众生的应机而喜。 第三是随对治己迷与众生迷而喜。自己在迷惑、烦恼的时候,有智慧觉照能对治、降伏,感到欢喜。有佛法就有办法,看到众生从迷梦中醒来感到欢喜,这种随喜叫法喜,法喜充满。 第四是随第一义而喜,随佛法最高义而喜,叫禅悦。 这是四种随喜,我们通过修习四种随喜,就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就是随他意而喜。我们修第一种随喜,随众生之喜而喜的时候,就能得到这种境界——随他意而喜。你能够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会对一切众生都能够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为别人着想,能够随他意,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们总是会坚持自己的,认为我对,我这个想法很高明,你这个想法可能比我要差;你这个做事的能力不如我……对任何一件事情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会随他意。 所以有些时候其实我们尽量随顺一点,不用跟人家争辩了,争来争去没有什么用。人家说怎么样,你就那么做好了。知道不对,也是那么做一下,他走了,你再转过来就行了,随他意。其实菩萨的六度四摄法都是随他意而喜。 布施,我们以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一切的布施令众生生欢喜,这是随他意而喜。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四摄法,摄受众生的四种方法。 爱语,言辞柔软,说话很婉转,能够令众生生欢喜。若你跟人家说话,一上来就劈头劈脑地骂他一顿,呵斥他一顿,你说你能够感化他,那就怪事了(众笑)!肯定不会接受你的教化。所以如果你用那种方法,你绝对不能够感化他。你用爱语,言辞非常柔软,令他生欢喜,你就能够感化他,就能够摄受他。这个就是四摄法。这个也是令他欢喜,随他意。 利行,你帮助他成功,给予他利益,利行,都是为他,为他人。 同事,同事摄,你和光同尘,示现得跟他一样,跟他同甘共苦,跟他一起悲伤,一起欢喜,跟他打成一片,那是同事摄。 这都是随他意而喜。 第二种境界就是随自意而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随时随地能够看到自己的心意,然后生欢喜。因为你的心能自主了,心里面起心动念你自己能够自主,不会跟着外境转。第二个,身口意能够统一,能够和谐,能够做身口意的主人,就会生起禅定的快乐。这是随自意而喜。 第三种境界就是随法意而喜。我能够用佛法来对治,来降伏烦恼,令一切众生从生死迷梦之中醒来,处在一个身心自由的状态之下,这是随法意而喜。处在一个身心自由的状态之下,但是也不会违背佛陀的教化,这点很重要。 我就知道有一位同修,他受了一点伤,有一点瘀,伤在背部。另外一位佛教徒告诉他:“你去买一点活的青蛙,拿一点田七来炖,这样对你的病有好处。” 你这样教别人就违背佛陀的教法了。所以说我们不要违背佛法。能够不违背佛法,不失去内证的经验,而且身心自在,这就是随法意而喜。 第四种境界就是随心意而喜。我们修行随第一义谛而喜产生的境界就是随心意而喜,这时候我们就产生了四无量心里面的喜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这是慈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这是悲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这是喜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离贪瞋之心,住平等舍!”这是舍无量心。 喜无量心是很重要的,你要有喜无量心。如果你是学佛的,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人家看到你这样吓一跳了,心想:怎么学佛学成这样,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这样子的话,你其实难以度众生。而且学佛应该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情,很有智慧,很能够降伏烦恼的事情;很能够令我们时时刻刻保持欢喜,保持自在的事情。如果你愈学愈烦恼,那你肯定是有一点偏了。所以我们要有喜无量心。 什么是喜无量心?我们在相对的世界上要有绝对的喜悦来面对。世界是相对的,这个世界在我们看起来,有好有坏,有善有恶,相对的世界,生灭变化的世界。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中我们要有绝对的态度,就是任何时候我都要有欢喜心,都要有正面的情绪,都不要起贪、瞋、痴、慢、疑,要有一个绝对的态度。 这个境界我没办法了,现在这个逆境在眼前,我们要境不转心转,心转变过来,这个事情就不能够伤害我了。所以要有喜无量心,要有绝对的喜悦。不管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也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样的环境,我的喜悦都不会动摇、不会转动,不会影响我真心,由真如本性自性所发的喜悦。 佛经上面说:息心即是息灾。你的妄心如果停止下来,一切灾难也都会停止,你的真心就会显发出来,所以你都可以永远地处在一个喜悦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息心就是息灾。 我们的妄心来的时候怎么样?我们追求顺境、抗拒逆境。这是妄心用事了。追求顺境,顺境因缘已经受了,因缘果报,报已经报了,没有了,你还在贪著,你就有痛苦了,就有爱别离苦了。逆境来的时候,你抗拒它,抗拒它你就有怨憎会苦了,就有求不得苦,种种的苦都会生起来。妄心用事的时候,你一味地求息灾,不会息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是会有事情。 你妄心息灭的时候,一切灾祸都会息,对一切外境不取不舍,真心用事,永远处在一个喜悦之中。所以平时我建议大家不妨自己细细想一想,哪一些事情能够令我的生命喜悦?能够令我提起喜悦的心来?这些守则,这些提示你可以把它记下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这里我可以讲八个方法给大家,但不是固定的,大家可以参考,哪一条用得上你就用,你自己也可以想,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最主要的就是你一定要令你的心生欢喜,无论是顺和逆,你都能够不取不舍,都能够保持由真心显发出来的喜悦。 第一个就是我们在生活之中修禅,就可以增长我们的慈悲和智慧。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启发的。一切的,无论是顺缘逆缘,每时每刻都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而不是来自恐惧的反应。一般的凡夫他总是这样的,平时不行动、不思考,总是随波逐流地应付,恐惧来的时候,才会有行动,才会去思考。 第二个就是每时每刻都处在喜悦之中,保持微笑。 第三个就是失去批评他人和与人争执的兴趣。不会批评他人做不做得到,不会跟人家争执做不做得到,失去那种兴趣。这时候我们看每一样东西都是好的,看每一件事情都是好的。 第四个就是失去忧愁的能力。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令我忧愁,真正地提起智慧的觉照的话。 第五个就是每一天一定要做有益于众生的事情。 第六个就是每一天一定要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吃饭和睡觉。不要认为这个吃饭睡觉不重要,很重要的。其实你在吃饭中间也能够悟道,在睡眠中间也能够悟道,在洗澡的时候也能够悟道。我们有没有?没有。我们看佛经上面有没有?有。禅师也有,在禅宗里面,因为洗澡开悟的也有,因为走路跌倒开悟的也有。我们谁没有走路跌倒过?基本上都有,没有谁没有。但是你有没有那一下开悟?没有。 我们看禅宗的那些禅师开悟的公案,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心?几乎很少有禅师是坐在蒲团上开悟的,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间开悟的。 你看《五灯会元》,看那些禅宗的公案,很少看到哪一个禅师坐在蒲团上面突然就开悟了,总是在一个偶然的因缘,一触发他马上开悟了,在生活中间开悟。 有一位茶陵郁禅师,他骑在驴子上面,突然跌倒下来掉在地上,一下子就开悟了。然后说了一个偈子: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他跌倒就能够开悟。 还有一位禅师,因为他的师父扭他的鼻子,扭得很痛,就开悟了。还有的禅师摔倒的时候,突然就开悟了。这些都是在生活中间觉悟,很重要的。 所以你不要认为说,我们做好现前的每一件事不重要。现前每一件事你都专注地去做好它,禅就在其中。不要离开生活去谈佛法,不要离开日常的生活,不要离开现实去修禅,在此间,你要有智慧的觉照,能够专注就有禅定,就有智慧。 第七个就是对一切都能够感恩,能够珍惜缘份,能够随顺因缘。惜缘,无论这个缘是顺的还是逆的,所以一切的因缘都能够增长我的阅历和智慧,都值得我珍惜。 第八个就是每一天一定要检查自己的心。 世间的那些贤圣都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我要反省自己,从三个方面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给人家做事情,我是不是很忠心呢?跟朋友交往,我是不是很有信用呢?老师教的东西,我有没有温习呢?从这三个方面去反省。我们有没有每天反省自己的心呢?有没有每天检查自己的心呢? 我们透过这些,能够保持一个灵觉的心,保持一个灵明不昧的心,这样子就能够欢喜无量。所以每天都好好地把握,把握我今天所遇到的每一个因缘。关心你的亲人、朋友,乃至你遇到的一切人,甚至于一切的众生。虽然今天碰到的这个因缘可能不是那么好,但是如果今天的因缘我们不能够随缘,不能够在这个因缘之中增长智慧和慈悲,不能够随喜,不能够随缘随喜去度过的话,可能以后就不会好的。 从现在就开始做,当下就承担。不要老是想过去我怎么样,过去的山珍海味也不能够治疗你今天的饥饿;也不要妄想将来怎么样,一步一步地走过去,随时随地都欢喜无量,从现在开始,我就在每一个念头上都要觉醒。不要期待未来,也不要对于过去过分地执著和担忧。然后我们在这个世间人认为的浊世中间,在烦恼的淤泥中间,能够开出觉醒的智慧的莲花。 这也就是《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上面所说的:【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我们好好地学六祖大师那些偈颂,就能够受到这些启发。 不管眼前的境界如何转变,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觉醒和喜悦。不管天上云卷云舒,王维有一首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保持一种随缘随喜的态度,充满了喜无量心,所以我们能够转变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能够真正地随缘,转变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能够真正地随喜,这时候就是见自己的真如本性。所以《坛经·付嘱品》上面有一首偈子,告诉我们如何来见真如本性。 我们看最后一品《付嘱品》。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说得非常透彻。“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你现在在当下所遇到的每一个因缘之中,就要见到你的真如妙心,这就是成佛的因。 我们归纳起来说,如何来见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有烦恼的时候,我们要用智慧来观察它,这时候就是妙观察智。 有了妙观察智以后,我们用智慧觉照以后,就能够破除我们心理上面的不平等的那些观念,好坏的那些分别心、执著心,就能够破除掉。这个时候就是平等性智。 有了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之后,我们还要去实践它,在生活中间去检验它,这就是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也生起来之后,我们就能够在一切的因缘之中,在一切万法之中见真如,在一切因缘之中见自性,那就是现起实相,那就是大圆镜智。好像一个大圆镜一样,如实地观照,如实知自心。 其实说透了就很简单,这四智菩提如何修呢?如何见真呢?就是这样的: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之后去实践它,去检验它,这是成所作智;然后能够现见实相,现见真如本性,现起实相,这就是大圆镜智了。 六祖大师说这么多,归根结蒂,归纳起来就是这样的。 我们能够这样做的话,就是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这个就是你真正的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你心外去求法是大痴人。所以“不作此见大悠悠”。 一定要掌握六祖大师告诉我们的这个见性的法门。 这样我们就把第四讲的内容讲圆满了,接下来我们讲禅与净土。 我们前面主要的内容就是讲什么?我们要知道这三种随转的智慧,这是通过转第六识产生的智慧,三随转智和四种随喜。好像白居易的诗上面所说的: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蜗牛角上争何事”,我们争执那些世间的名和利,其实都是很微不足道的,好像在蜗牛的角上争小小的一点点地盘一样。你看蜗牛的角有多大呢?你在上面去争那一点地盘。 “石火光中寄此身”,我们的人生是无常的,好像电光石火一样,闪电一样,一刹那就灭了。我们应该怎么样? “随富随贫且随喜”,随缘、随喜、随顺,能够做到这样,我们才可以说,真正地有这种根机,可以参禅,可以学禅。 学禅有所谓的三种境界。有一位禅师说他参禅的三种境界,有同学也提到。禅师说,开始学佛的时候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公案大家都知道,能不能知道什么意思啊?一定要知道它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其实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这种状况是全迷的状态。一切的众生一开始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处在一个完全心迷的状态,执著于他眼睛所看到的是真实的,是全貌,很执著,执著它是实有的。凡夫都这样。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全迷的状态。 禅师跟着说:我参禅用功很多年,后来得一个悟处了,这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很奇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道为什么吗?他这时候是一种半迷半觉的状态。能够懂是什么吗?其实就是说,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你能不能够做到“看山不是山”?做不到。这是一种很高的禅定功夫,他已经到达一种很高的禅定之中,三昧之中。这个时候怎么样呢?打个比方来说,一开始这个人的心是很散乱的,也很执著。心迷,执著这个就是真实的。渐渐地他通过有一个方法来收摄他的身口意,收摄之后就统一起来,就凝聚起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凝聚起来之后他能够入三昧,能够入禅定。在禅定之中他能够真实地观照一切的外境都是空。这时候他可以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看山,已经看到它的空性,看到它的全貌,不会看它的外表。 我们凡夫,只看到它的外表,而且就执著于它是真实的,而且认为这个就是它的全貌。其实你说是它的全貌吗?打个比方来说,你说是不是全貌?我在这个角度看这山是这样,那个人在那里看是那样,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身在此山中,在迷之中,怎么会能够看到庐山的全貌呢?你看不到的。但是凡夫就认为,我看到的那就是全貌了,那就是真实的。 他修行进步以后,有禅定了。有禅定他不是口头上说,而是真正地用禅定的功夫看到了山的空性,而且看到了这个山的全貌。这个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不同于凡夫。但是还是不够。为什么还是不够?因为这个时候,一般人到这个地步,他就上不去了。一个人他如果在禅定之中的时候,能够达到禅定,他功夫已经很高明了,这时候他已经觉得我无心,我无念,我无相。我看山不是山了,我无相。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还差向上一着。还有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要知道,其实哪怕你到了这种禅定的境界,还是有一个心存在。但是你不能够觉察,你还有一种大我存在。你禅定很高明了,其实这个小我成为大我。哪怕你遍满法界,都是还有一个大我,所以说这时候你还是有一个大我的感觉,只是你不能察觉,你认为你那就是无心了,你认为你那就是无相了。 这时候你需要有明眼善知识,需要有真正开悟的禅师来指引你。打个比方,就是爆炸。你开始统一了,统一之后爆炸。能不能够理解爆炸?好像一个小气球,我吹了几下,“啪……”爆炸了,虚空粉碎。这时候能够真正地彻见真如本性。 虚云禅师在高旻寺打禅七,开水烫在手上,“啪”地一响,就虚空粉碎,马上物我一如。我的身体跟外境没有对立,没有相对,这个虚空粉碎就是“爆炸”的这种概念。我用语言只能够勉强这么表达,大家通过修持可以渐渐地体会。你要真正地爆炸之后,你才能够去掉这个大我,才能够获得真正地开悟。 总而言之,第一个阶段是散乱的心;第二个阶段是统一的心,在禅定之中;第三个阶段就是用禅的方法,修祖师禅,炸开你这个统一的心,炸开你这个统一的心之后,它就消融、统一。就是说已经把统一的这个心消融了,把这个大我消融了,这时候物我一如了。这个时候的话才能够真正说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这个时候是真正地开悟。不是说挂在嘴边上,我今天这个开悟,明天那个开悟……这就很糟糕的。开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到那个时候你才能够知道,老和尚所说的,这个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能够体会吗?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知道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们可以透过另外一个方式,相信大家可以理解一点。就是我们说什么,凡夫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叫随缘随变。他通过修禅定,他定力很高了,心念统一了之后,不被外境所转动之后,这时候他是不变不随缘。 到了第三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真正做到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这么一个方式,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还有一个方式,还是讲六祖大师度化惠明禅师的公案。惠明禅师说,“你看,我在五祖门下三十年了,我没有悟入。我就依靠卢行者的指点开示见我的本性,见我的本来面目。”卢行者就是六祖大师。 六祖大师如何启示他的?他说“不思善,不思恶。”不思善,不思恶,这是什么时候?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说心不会著于一切境界,也就是无所住,还只是做到无所住,所以说还没有透彻,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外境不能动摇他,心不著于一切境界,无所住。但是后面的半句还没有做到,还要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跟着六祖大师又启发他,“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显出来,生其心,这个时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它体现了两个层次:生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所以希望大家透过这件公案,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明天我继续讲,大家一起回向。
第五讲 禅与净土
第五讲 禅与净土 今天我讲禅与净土,主要讲的内容就是《疑问品第三》和《付嘱品第十》,把它归纳起来讲。 《坛经·疑问品第三》里面,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原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我们要知道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六祖大师讲得非常透彻,大家一定要透过这个文字相看到六祖大师的本来意。六祖大师说,东方人心恶求生西方,西方人心恶求生何国? 你要是看了这个不理解,认为六祖大师可能否定净土法门,根本上你就错了。六祖大师就说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众生在修这个法的时候,他有那种迷执,去掉这个迷执,但是并不是去掉这个法,这个法是好的。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如何修净土呢?要以持戒念佛来修净土。所谓的十恶八邪,那我们距离极乐净土就非常遥远,所以我们要去掉这十恶八邪。也就是说我们要修十善业,要修八正道,在这样的基础上面我们来念阿弥陀佛。 有些基本的常识大家应该知道了。十善业,即身三、口四、意三:也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这样修十善业。 八正道,正见是总纲。要有正见,以无漏智慧为体,是整个八正道的总纲。正思维,以无漏心为体;正语,以无漏戒为体;正业,身业清净;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正法而活命,离开五种邪命,养活自己的生命是正命;正精进,以无漏动为体,要能够正精进;正念,以真如智忆念正道;正定,能够产生无漏的定。我们能够修八正道,这八法都是能够离开邪和非,所以称为正;能够通到涅槃,所以称之道,八正道。 我们修这十善业、八正道,来念阿弥陀佛。而且六祖大师进一步开示说: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能够心行平直,当下就在净土之中,显发我们自性的弥陀佛。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我们要用六祖大师开示的这个方法来念阿弥陀佛,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现在修净土的人,一万个人念佛,能够往生的很少很少呢?万人念佛,可能就只有几个人能够往生。本来是万修万人去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不能够心地清净念佛,不能够念念显发自己的真如本性。而是口念,不是心念。不能够都摄六根而念。 其实念佛三昧,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念自佛;第二类就是专念他佛;第三类就是念自他佛。其实归纳起来说一切法门都离不开念佛。看华严就会很明白,十地始终不离念佛,每一地的菩萨都离不开念佛,乃至于十地菩萨都念佛,等觉菩萨都念佛。 第一类,观心参禅是专念自佛,念自性佛。观察我现前这一念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遍满法界,一念三千,百界千如,非空非有,不生不灭;具足百界千如,与诸佛平等不二;渐渐地积功累德,就能够圆伏五住烦恼,就能够豁破无明。 《摩诃般若经》上说:“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能够“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个就是念佛,念自性佛。无所念故,是为念佛。 第二类就是净土宗的修法,是专念他佛。以第六意识来起念,起念之后摄持六根,专注于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专注于十六种观想,弥陀佛的相好和依报的庄严,极乐净土的庄严。 第三类是念自他佛,也就是禅净双修,就是念自他佛。首先要大开圆解。比方说要通过学《六祖坛经》,能够彻悟本来,能够了知心、佛、众生等无差别,能够了知自、他,依报、正报,本来不二。然后托彼佛的果德显我本具的理性,藉念他佛,成我自佛。藉念本觉,成今始觉,而证究竟觉。藉念他佛,成我自佛,这很重要,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要启发我内心中间、自性中间的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其实就是念我的本觉,我以始觉来念本觉,然后就证得究竟觉。 另外,我们修密法其实也是念自他佛。我们住于身、口、意三密相应之中,然后本尊的加持力和自己本具的智慧德相互融互入,互相交融。这样也是念佛,念自他佛。 可见,一切法门其实都可以归到念佛上面来,都离不开念佛这个范围。所以永明延寿禅师有一个《禅净四料简》。永明延寿禅师非常重要,他活在宋朝这个时候,他是一个宗亦通、说亦通的人,就是说宗和教都非常通达。他有个《宗镜录》一百卷,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妙的佛法概论,整个佛法都归纳在其中了。而且他本人也就是禅宗的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 在以前禅宗的祖师是反对净土法门的。你看赵州禅师说:“我念佛一句,我就要漱口三天。”他那个其实就是所谓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要学人当下承担。 但是永明延寿禅师他看到后来的人根机不太行了,就主张禅与净结合起来修,他作了《禅净四料简》。他是禅宗的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他提倡禅与净土合修,所以到后来很多的大德开悟之后都是专念阿弥陀佛,例如蕅益智旭大师、莲池大师、天如禅师、截流大师等,这些都是悟后专修净土。 天如禅师他就说过一句很透彻的话:悟后不念佛,包管老兄你未悟。就是说你开悟以后不念佛,你这个人没有真正地悟。为什么呢?我们学《禅净四料简》就可以明白: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单单修禅、单单参禅,但是你又没有了解禅的心法,“十人九蹉路”,十个人修,可能九个人都不会成就。这还是很客气地说了,其实很多的人学禅都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你没有彻悟的话,生死来的时候你把握不住。最有名的一个公案,就是圆泽禅师的故事。 唐朝末年有一位圆泽禅师,他有悟入。李源把洛阳宅院捐出来建一个寺院,就请圆泽禅师住持。有一次,李源就邀请圆泽禅师一起去朝四川的峨嵋山。但是选路线的时候,两个人就意见不同了。 圆泽禅师说:“我要从陆地上走,要由洛阳向西,到陕西的长安。再往南下走,就到四川去朝峨眉山。”从陆地上乘车去。 但是李源他心内有一个阴影。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刚刚是安史之乱以后不久,李源的父亲就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死在长安,所以长安那个地方是他的伤心地,他不愿意去长安。他就说:“师父呀,可不可以换一个路线?不要由长安走,我们走水路了。现在直接由洛阳南下,然后到湖北。到湖北以后我们坐船就经过三峡,再去朝峨眉山。”讲了很久之后,禅师说:“好了,那由你了,就坐船。” 坐船经过三峡,禅师和李源坐在船头欣赏风景的时候,突然在岸边看到一个妇女,肚子很大了,在河边挑水。禅师看到这个妇女,他马上就流泪哭了。李源觉得很奇怪,“师父,刚刚我们还好好的,还是有说有笑的。怎么这一下子,您看到一个妇女肚子大大的,她在挑水,您就哭起来?” 圆泽禅师就告诉他,“前面我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从陆地上面走呢?为什么不愿意走水路呢?就是怕见到这个妇女。因为我已经禅定功夫很高了,用我的定力可以观察到,如果我不与这个妇女见面的话,我就不会要再去投胎了,就不需要再进入她这个肚子里面去了。这妇女已经怀孕了十个月,没有生下来,就是等我来,等我进去,所以我就坚持要从陆地上面走。但是你一定要从水路上走,我也没办法。因缘就是这样,我也走不脱。” 他就说,“这样吧,你就把船停在岸边。三天以后,你上岸去打听刚刚生下来的一个婴儿,那就是我的后生,第二生了。怎么去印证呢?你去到新生儿的家庭里面,你要求这个家里的人把这个小孩抱出来给你看看,那小孩就会对你一笑。那就是我的后生。而且我很快地又会在十五年之后,再到杭州中天竺那里,在中秋月圆之夜,我们可以再见一次面。” 禅师说了之后,他当天晚上就坐在船上圆寂了。李源就把船靠岸等了三天。三天之后就去找刚刚生下小孩的那户人家,找那位妇女,果然就有一个小孩生下来。那小孩一抱出来就对他一笑。李源就哭了,“糟糕,我把禅师害惨了。” 十五年之后,他又如约地在八月十五到中天竺去见禅师的后生。他就看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面,唱一首偈子: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长存。 这其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我们要知道,以般若为先导,要有这种智慧观照,在生活之中能够觉醒,然后好好念佛,这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有禅无净土”,其实他这个禅也不是很圆满的。因为他的心还是不能自由,我讲了几天,其实归根结蒂就是讲心要能够自由,自己的心要能够做主,就能够显发真心,不被外境所变,不被外境所转,当下我们就在净土之中。所以真正会参禅的人,他就知道自己的心自己能够做主,心无罣碍。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没有禅,你不参禅,专修净土,“万修万人去”,是不是这样?我们专修净土的,一万人修,哪有一万人去?万修有十人去,了不起了。为什么万修万人去呢?因为他念阿弥陀佛,他是心念。这个里面已经包含了禅在里面来了,所以能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超情离见,不可思议,难信之法,惟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妙法。为什么这一句佛号惟佛与佛乃能究竟呢?因为禅修佛意、律修佛身、教修佛语,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把整个佛的身语意功德具足地修。能够真正地去心念,如法地念,能够念到超情离见的时候,能够念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时候,这是真正地念佛了。 《华严经》上说:“十地菩萨,一切所作,不离念佛。”十地菩萨他都离不开念佛。而且我们看经典上说:“愿我临终无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这是文殊、普贤他们的发愿文。你看文殊、普贤他们都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什么人?能够说我就参禅,我不求生净土吗?所以我们都应该以净土为归宿。 能够在至诚恳切地念佛的时候,就是我们善根福德跟佛一样的时候。真正真心念的时候,相应的时候,我们即念的时候,我们的善根福德就跟阿弥陀佛一样了。也就是说以阿弥陀佛的究竟的果地上的证悟、觉悟来作为我们现前的因心,以果觉作因心,作我现在的因地的心,所以我现在的因地的心就同于果地觉,因地心同于果地觉。而且一句阿弥陀佛其实就是我们的自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一真法界。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还念自心。 自心起念,还念自心,这是净土法门真修的核心。我们能够知道念阿弥陀佛,怎么知道?自心起念。自心起念来念佛,这是真心里面起念,起净念。还念自心,净念起了以后回光返照,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心,还念自心,念我的真如本性。就是说真如本性起用,这个用又还归到这个真如本性上来,通过念阿弥陀佛显发我的真如本性,显发我的自性。所以说极乐世界无量清净庄严其实都是我自性的清净庄严,都是我真如本性彻底显发,就是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庄严。所以经上面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你要真正会念阿弥陀佛,不是单单就是有口无心地念,你散乱心念佛是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要知道自心起念,还念自心,这个时候你念阿弥陀佛就会念得好了。所以我们不要看轻这个法门,不要看轻这个持名念佛。你要知道这个持名念佛也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念得纯熟的时候能够万缘放下,能够能所顿空,就是无住了。没有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能够性相一如,就是无住的状态。这个时候虽然是无住,而且还要生心。这个时候我这样,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就是在生心。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通过念阿弥陀佛就体现出来了,就实修了,所以说叫做“暗合道妙,巧证无生”,非常巧妙地证入无生法忍了。 句句是开佛知见,念念是放般若光。真正会念的话,句句都在开佛知见,显发我的真如本性;念念都是放般若光,都是自性的真如智慧在放光。所以念佛号就是念实相,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诸法实相。而且我们持名念佛这个法门很巧妙,下手很方便。 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下手方便,不碍众务。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念阿弥陀佛。你收摄你的心,真心来念,真如妙心起妙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回过头来就是显发我们的真如妙心。所以说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就很妙了,不会妨碍你做事情,你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不管你忙碌也好,清闲也好,都可以念阿弥陀佛,心念阿弥陀佛,真心念。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得佛法。 人人都会念,这个万德洪名提起来就是的。提起便是,一念提起就一念是佛,念念提起念念是佛。我们念阿弥陀佛,虽然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求明心见性,不是好像参禅一样,我们不是求明心见性,但是见性也就自在其中了。念得功夫纯熟了,自然地就能够明心见性。所以能够行、住、坐、卧阿弥陀佛不离心、不离口,就能够从有念入于无念,即凡心为佛心。 很忙碌的时候,人事纷繁的时候也可以念。“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这句话是苏轼写的,慧业文人形容得非常好:竹子再密,水还是流得过;山再高,白云也能够飘过去。你事情再忙,还是能够念佛。 唐朝的时候,湖南衡阳有个念佛往生的人,这件公案大家可能听过。有一个人,打铁的,一天到晚打铁,打了几十年了,大家都叫他王打铁了。他后来觉得为了三餐,我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地,一天到晚在这个火炉边上打铁,这么辛苦。很烦恼。 看到有一位法师从他门前经过,马上找到救星了。“哎呀,法师,你看,我这么痛苦,天天打铁,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心安?” 法师跟他说:“好,你不是要敲锤子打铁吗?你锤子敲下去,每敲一下,你就念一句阿弥陀佛。” 他就这么做了,这么做他觉得很舒服。因为他的心专注了。他心专注的时候就不觉得疲劳了。一锤子下去,他就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念了好几年的佛。 有一天,他就对妻子说:“哎呀,我今天要准备回家去了,所以跟你告辞了。” 他妻子听了觉得很奇怪:“怎么回事?这不是你的家吗?你回什么家去?你是不是糊涂了?你还要到什么地方去?” 他说:“我的家不在这里,我的家在西方极乐世界。” 她就知道他要往生了。说了之后,还是照样打铁,还是一锤子一句阿弥陀佛,每敲一下,就高声念一句佛,站在那里念阿弥陀佛,一下子就往生了。 临走之前说了一首偈子: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 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不会妨碍我们做事情的。下根的人也可以修,最上根的人也应该修念佛。文殊、普贤是不是上根?当然是上根,他们也都要求生净土。我们学习《六祖坛经》也是这样,通过了解了禅宗的心法,我们心不著境,前念著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不著境,专心念阿弥陀佛。 第二个特点就是可浅可深,三根普利。 下根的人是带业往生。这个带业往生,他是伏惑,这个烦恼没有断,但是降伏了,压住了,伏惑往生,他是生到凡圣同居净土。哪怕一点的业障都没有断,但是他能够伏,就能够往生。 中根的人能够断见思感,能够往生方便有余净土。但是一定要知道,这个带业是带旧业。我们一边念佛一边造新殃,一边造新的恶业,要往生的话很困难。为什么?因为心不清净。所以祖师的开示里面有一句说:只带旧业,不带新殃。 上根的人可以破无明往生。因为他破无明往生,所以他能够生到实报庄严净土,而且能够分证到常寂光净土。但是净土有个好处就是圆证,圆修圆证。只要你生到凡圣同居净土了,你上面的方便有余净土、实报庄严净土、常寂光净土你都同时得到,所以是非常妙。 上根的人智慧很猛利,能够深信因果,而且有些人就是参禅,通过参禅明心见性;有些人就是说法,弘法利生,而且以清净心执持阿弥陀佛,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念即观,即观即念,以智慧觉照来念阿弥陀佛,以念阿弥陀佛来智慧觉照。所以知道能念心之外别无所念之佛,所念佛之外别无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这就是说他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乱。 下根的人念佛成片,中根的人事一心不乱,上根的人理一心不乱。 恰恰念佛时,恰恰无佛念, 无佛恰恰念,当念恰恰无。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以后有机会我可以讲。这其实是变通了永嘉大师的一首参禅的偈子,告诉我们如何修心的一首偈子。 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就是实相念佛,这是禅净不二。禅净不二就可以破无明,能够显发佛性,能够知道一句阿弥陀佛其实就是我的本性,能够真正地证到,就是我的本觉,就是我的自性,就是一真法界。正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这个心就是圆照清净觉相,也就是《观经》上所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我们这个真如本性本来就是佛,现在我念阿弥陀佛就是正在作佛,心作佛,心作,心是。 天台宗的幽溪大师、智者大师他们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的。幽溪大师在《净土生无生论》上面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简略说一下,这个跟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有关系。十法界,每一法界都具足十法界,就是百界。每一界都具十如是,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因缘,本末究竟等,这些种种,《妙法莲华经》上面有这十如是。也就称为百界千如。 百界千如在我们现前一念心中间都圆满具足。加上过、现、未,就一念三千。所以我们能够用这个实相念佛,就是说:他平时通过这样的圆照清净觉相,已经开了智慧的花;智慧花已经开了,自性佛已经显现,所以他现在业报终尽的时候,就能够生到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净土;因为他已经分断无明,所以他能够分证常寂光净土。 第三种特点就是即生成办,圆证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究竟不退。 《首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上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能够这么念阿弥陀佛,他能够显发真如本性,不需要假其他方便就能够自得心开,能够明心见性。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作人师,来生作佛祖。 你现在就能够作人天的师表,将来能够成佛作祖。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上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的时候我们身心世界都放下来。放下,一定要搞清楚,是心放下,事情照样做,而且在做的时候显发你的智慧。就是说外境不能够动摇你的心,把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收摄在一句佛号上面,心声相依,你的心和你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相依,相续不断,这是都摄六根。渐渐地你能够不知不觉之中,就能够转化你的颠倒梦想,能够由事持而达理持,事上面是阿弥陀佛,乃至于达到念实相佛。能够转染心为觉心,把凡夫的染污心转为觉悟的心。 最初我们以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作为我们的净念,念念相继,随我们的念佛功夫非常地深入之后,六字净念就能够转化为无念、无相、无住的清净心。这时候根尘脱落,寂照同时,无相净念,相继现前,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我念佛到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参禅到能够明心见性,当下就是净土。所以我们主张要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 其实看禅宗史可以明白,禅宗的祖师主张念佛,在四祖道信大师的时候就已经主张了。道信大师他作了一个《入道安心要方便门》,上面就提到一个《文殊说般若经》上面所说的:“心系一佛,专称名字”,又说:“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念佛即是念心,念阿弥陀佛就是念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念我们的自性清净心。能够这样来实修,就是有禅有净土了。 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如果你不能够收摄你的心,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间去生起觉照的智慧,而且又不肯念阿弥陀佛,将来堕落有份。“铜床并铁柱”,在地狱中间受苦,“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其实归根结蒂就是我们一定要心清净来念佛,不是以妄想心念佛。《维摩经》的第一品就是《佛国品》,上面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我们总是说“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如何去庄严?如何去利乐?修清净心。 我们修净土,就是说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不是说阿弥陀佛他成就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我什么都不管,自私自利,只管念阿弥陀佛,我将来就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享福了,到极乐世界去享福了。心没有清净难以到!所以我们修净土要在利益众生里面去修。好像我们前面说过的德兰修女一样。 德兰修女她到印度去。印度那个地方又很脏,众生又有很多病,那些人去旅游都不愿意去,去一下马上就跑掉了。但是德兰修女她能够在那里呆几十年,专门去治疗、去护理那些贫苦的病人。这时候在她的心里面,印度就是她的净土了;那些贫病交煎的众生,就是她要成就的众生。 所以你不要认为菩萨就只会在佛教里面才会有。真正的佛菩萨示现,不一定示现在佛教里面,任何地方他都会示现,其他宗教里面有没有示现为菩萨的?肯定有。科学家里面有没有示现菩萨的?肯定有。菩萨发愿要令众生物质丰富,所以他可能做科学家了,发明很多的东西,让整个社会比较富足。 你不要认为说,好像学佛就是一切的这些东西都不要了,不是的。你看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是不是?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所以要圆融无碍。 我们继续看《维摩经》上面所说的,“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其实也很符合因果规律,你现在的心清净,现在是清净心,现在的清净心就是因,你将来生到清净的佛土,这就是果。 你现在心不清净,妄想心,颠倒梦想,念阿弥陀佛,你将来能够生到清净的极乐世界吗?不太可能吧!你没有因怎么会有果呢?你现在的心不清净,怎么会有一个清净的土,怎么会有一个清净的净土给你去生呢?所以我们不要担心,“我念阿弥陀佛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啊?”你担心什么?我们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我的心是否清净。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讲了这么多,这《四料简》归根结蒂就是要知道这一点。 你不要担心我能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要担心我现在学佛我能不能够成就,担心那么多干什么!不要担心我明天生活会怎么样,那更加是等而下之了。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我的心清净没有?我的烦恼妄想能够转化没有?能够转变为智慧没有? 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念头都很重要,都要承当,都要令它清净。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非常专心地去做好它。你现在身边的事情都不肯做,心态都不清净,只顾自己,跟家人也好,跟周围的人也好,总是处理不好;只是顾自己念阿弥陀佛,“你不要打扰我,不要占用我念阿弥陀佛的时间,你那么讨厌,搞得我做功课的时间都没有!”你这个心不清净。口里面说得很大:“我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要修六度万行,我要做菩萨!”你现在现前的身边的事情没有做好,心都没有清净,你做什么菩萨?做口头菩萨。 所以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当下承担,修行落实于当下,就在这里。我们要尽心尽力地把我们现前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专心致志地做好它!要尽心尽力地为我的家人、为我的朋友、为我的同事、为我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一切众生,给他们予以帮助——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且做了以后马上就放下,不执著,做了就了了。不要说,“哎呀,我对你这么好,你对我怎么不好了?”不要求回报。能够这样就能够心无罣碍,当下你的脚下就是净土,当下你的脚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原意。 结束语 《六祖法宝坛经》的五讲到这里就讲圆满了,非常感谢十方诸佛菩萨的加被!感谢众位居士的邀请,还有湛山寺常住的成就,我们一起回向。
解惑篇
解惑篇 2002年11月,大愿法师在香港开设《六祖坛经》讲座。 我们通过大愿法师的讲座去认识《六祖坛经》,认识到禅宗从上古至六祖时候的承传,也可知悉六祖惠能大师的得法因缘。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给我们展现了开悟的法门;并清楚地告诉我们如何入手及实修的方法;给我们展现了接引学人、开示弟子并明心见性的典型例子;最后还给我们解释了禅与净土的关系,解开了我们以前对禅净之间的矛盾及疑问,使我们认识到应“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 在五次专题讲座之后,法师又组织学员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同学们在畅谈闻思《六祖坛经》心得的同时,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问。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 学员:有师父对我说:“修行不是留在家里诵经、拜佛,而是应走进社会里参与慈善事业,救助苦难的众生。”但我光是看经念佛,一天的时间已不够用,我应如何抉择? 法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说我们修行不在于说,你留在家里面诵经才是修行吗?也不是。也并不是说你去参与慈善事业才是修行吗?也不是。不要从相上去看到底什么是修行,而要从心上去看到底什么是修行。 如果我觉得我心还没有清净,对于佛法的教理,我还想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和学习的时候,我应该多一点留在家里面学习,诵经、拜佛、研究教理。但是我的心里面还是要保持对众生的慈悲心。我现在的诵经、修行、拜佛、研究教理是在养精蓄锐,我在做准备,我将来有能力了,有这个实力了,我再出去度众生,再出去广泛地参与慈善的事业。好像小鸟翅膀没有长硬的时候,它不能够跳出这个窝,跳出这个窝它肯定摔死掉,飞不起来的;翅膀长硬以后还是留在窝里面就太懒了,它应该飞出去。同样的,就是说我们现前也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前侧重于修慧,侧重于修慧是为了我将来能够更好地修福,更好地去帮助众生,去弘扬佛法。 学员:所谓直心是道场,何谓直心?吃饭是吃饭,穿衣是穿衣,是否指此而言? 法师:是。但是你能不能做到,好像黄檗禅师一样?吃饭就真的只是吃饭,吃饭的时候你能不能一心一意就是感受这个饭的香甜?但是我不会妄念,不会起“我要多吃一点”,“我要少吃一点”……不会起那些妄念。这也就是觉悟的一个起步了。你不要认为那不是修行,那还是修行。为什么还是修行?大家明白吗? 我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不想第二样。我前面说尽我的全身心活在眼前这一刻,活在当下这一念,不念过去、不念未来。过去已去,不去追忆;未来我不要去设想,那些都是妄念。我现在这一念,我现在在吃饭,我就好好吃饭,我老老实实吃饭,我就只管吃饭。这就是正念,你不要认为这不是修行,这是保持正念。你好好地去吃饭,我饭吃得很香甜,我身体也很健康,我没有那么多多余的妄想,那些多余的妄想都是你的闲家具、无用的家具,要扔出去。我现在就是保持这一念的正念,我就是在这一念中好好吃饭就行了,我不用去打那么多妄想。 学员:如果吃饭是吃饭,穿衣是穿衣,那又如何行住坐卧都念佛? 法师:这也是一个问题,我吃饭的时候,我就吃饭去了,那如何念佛呢?如果你真能做到你吃饭就只是吃饭,不会去想这个多吃、那个少吃,保持正念,好好地去受,去感觉。就是一个感觉,没有爱、没有取,就只是一个受,这时候你保持正念就是自性弥陀。一念弥陀一念觉,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我念阿弥陀佛就是要唤醒我的自性弥陀。六祖大师对于弥陀有什么开示?平直就是弥陀,就是说唤醒我们的自性弥陀。 学员:何为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法师:如果你单单是分别这些名相,就会成为戏论。我们可以简略地表述一下,不过这位同修是很用功,看了很多的经教,但是你要知道,你不能够单单地去追求这些名相。追求名相的话就会怎么样?永嘉大师有一个开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你不断地分别名相,我可以说你一辈子也是钻不出来的,而且自己困死自己了,“入海算沙徒自困。” 我可以简要说一下,所谓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其实是说如来藏性,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从一个层面上来说她是空的。为什么说她是空的?因为这是从体上面来讲她是空的。但是这是真空。 不空如来藏是从她的用上面来讲,她是妙有。为什么?自性能生万法。 我们勉强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是说空如来藏;“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说不空如来藏。当然接下去空不空如来藏就好理解了,我们自性、佛性、真如本性,非空,非不空;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其实就是真空妙有的意思。 学员:业性本空寂,众生所依止,既然众生所依止的业性为空寂,是否表示众生可不受业的控制。 法师:众生肯定受业的控制,业性是本空寂,为什么?我前面讲了:“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我们的一切的妄想,一切的业障都是怎么样?所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这是《普贤观经》上面所说的。我们能够“端坐念实相”的时候,自然地就能够一切都消除。 我们看《证道歌》上面有一句话就说得很透彻:“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其实我很主张大家能够背一点什么东西,非常有用,不是说著这个文字相,而是说你遇到环境的时候,你就能够起作用,就能够解决你自己的烦恼和问题。如《证道歌》背下来是非常好的,土美菩萨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这些背起来是非常有受用的。 就是说“了即业障本来空”,你了了之后,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业障本来空,是不是没有相了?不是的,还是有这个受报的相,但是受报的人心里面没有痛苦了,没有执著了,这就是“了即业障本来空。”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这也是《证道歌》上的话,开悟的人,你拿刀割他,犹如你割这个虚空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如何能够证得初地菩萨呢?初地菩萨就是布施度圆满了。布施度圆满了之后,他是什么样子的证量呢?他舍弃自己的身体,好像我们到菜园里面去摘一棵菜这么容易。他对身体没有一点点执著,而且他能够生死自在,这个时候就是布施度圆满,这是初地菩萨。 第二地就是持戒度圆满,这么渐次地来。 所以我们要明白的,就是那些真正彻悟的人一样,你如果刀割身体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痛苦,而是好像割春风一样,好像斩在虚空一样,没有一点点痛苦了。但是这个受报的相有没有呢?有。正因为有受报的相,所以才会有释迦牟尼佛三个月吃马麦。 有一次,一位婆罗门说要请佛去应供。但是因为业障干扰,这位婆罗门后来忘记掉了,三个月时间没有给佛供养。佛吃马麦,就是马吃的那个粮食,佛和弟子们都吃。 就是说这个受报的相还在。但是痛苦没了,内心没有执著,这是“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就是说,众生业障本来空寂,但是你说众生是不是不受业的控制呢?还是受业的控制。而且他还会有痛苦。因为痛苦他还会再去造业,再去轮回。众生就是这样缘木求鱼。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做梦,梦见一只老虎追我,你说我在梦中间怕不怕?我真的怕,不是假的怕。梦醒来之后,原来知道是一场梦,这时候恐惧有没有?恐惧没有了,这时候就是“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众生就在生死的大梦之中的时候,这个老虎来追他,虽然是虚幻的相,但是他看作是真实的,就认假为真。 学员:在买物放生时,如有动物在面前挣扎得特别痛苦,或作喷水、摆动等,会特别指定要买它们下来放生。如此放生是否有分别心? 法师:这个很简单,放生的话,你肯定要买有活力的那些动物。这个动物本来差不多要死了,你买来放它有什么大作用?肯定是要买那些很有活力的动物了。本来是差不多要死了,意义不是很大了。 学员:在一次剧痛之中,我告诉自己,色身是幻,痛苦是幻,实无一真实之我在受真实之痛,但仍剧痛如旧,想的是平时定的功夫太浅薄,如何可促进定力? 法师:这位同学有个误解,误解了什么是定力,他认为这个定力就是不痛了。定力是什么?能够明白吗?对于地上菩萨来说,他受伤害的时候,真的不痛。 印度禅宗第二十四代祖师师子尊者。有一次,他国家的国王受到外道邪说的影响,就把师子尊者抓起来了,而且要砍他的头。但是师子尊者怎么样?解脱的圣人,他一点都没有痛苦,所谓“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用刀砍在头上,仿佛砍在虚空里面一样,他不会痛苦的。那是地上菩萨的境界。 确实如此,师子尊者这个头砍下来之后流出来的不是血,是白色的乳浆。国王就知道确实他杀了圣人了,马上就忏悔。而且他和所有的大臣都皈依师子尊者。那种状况是圣人的境界。 作为我们来说,定力,不是说你想一想我的身体是虚幻的,受伤害的时候,受剧痛的时候我不痛了,不是你想了它就不痛了,肯定还是痛的。如何去培养定力呢? 我们要明白,真正地在我们这个阶段来说,我们培养的定力是什么?其实前面也讲了,就是说转变我们的心,境不转心转。 这个境已经是这样的,我的定业到我身上来了,你恐惧有用吗?还是痛。越恐惧越痛,是不是?情绪很重要。不是有一个试验吗?说一个囚犯,预先就拿刀划他一点点皮,让他流一点血,他就很害怕。然后把他关在一个黑房子里面,拿刀背在他手上重重地划一下,那边把水龙头打开,滴答滴答。等于是误导他血管割破了,血在不断地流下来,滴答滴答这么响。 关了一夜,第二天那个人死掉了。并不是流血死的,他是自己吓自己,吓死的。刀背划在手上怎么会流血呢?情绪很重要的。 所以说境不转心转,这时候要转变我们的心,首先是作消业想,我前生肯定造了恶业,所以我现在受这个苦痛的果报。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就是说业障消了,智慧就显发了;障碍尽了,福德就深厚了。消业想,不会排斥这种痛苦的感受了。 而且我欢喜承受它。因为我知道我在消旧业。我不要再去造新的轮回六道的业。你起愤怒心,就又造了轮回六道的业。这是第一种心的转化的方法。 第二种心的转化的方法,就是代众生受苦,修菩提心,这是最好的修菩提心的机会。比方说我给开水烫一下,“哎呀,好痛。”你说我能不能够想一想这个身体是虚幻的,就不痛了呢?不可能的。还是要痛。那怎么办?我就想:不单单是我的手可能给开水烫伤,很多的众生都可能给这个开水烫伤。我愿代众生受苦,在他们还没有受报之前,我就观想把一切众生的这种痛苦的业都吸过来,化为黑气我吸进来,我代众生受苦。“苦愿自受,乐愿他取”,一切痛苦我承担,一切快乐给众生。 这样就真发菩提心,这个时候很好修菩提心。你能够这样子地去代众生受苦的时候,菩提心就能够修。这时候这个痛苦能不能够障碍你?不能障碍你,而且还增长了功德。你有了菩提心的功德,你的心更加柔软了、更加慈悲了、更加有智慧了,这就是修定力。我们在这个阶段来修定力用这两种方法修就好了。 学员:读经时有很多不明白之处,这样诵经是否比较难开悟? 法师:心迷就法华转,心悟就转法华。佛经中间我们肯定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没有关系。我能够理解多少,就去实践多少,这最重要。比方说,我现在学《六祖坛经》,我的实践的体会就是这样的,我这几天已经跟大家讲了,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用得上,我学多少就用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要想着我这么诵会不会难开悟。哪里有一个开悟之相在那里?你想开悟怎么会开得了悟呢?开什么悟?学习见到我的心,就是觉悟,就是开悟。说透了就很简单。学习见到我的心,你真正见到你的心的时候你就开悟了。见到你的真如本性的时候,你就开悟了。哪里有个什么开悟之相?哪里有什么东西给你去开悟?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就是我们学经,要启发我们的智慧,这最重要。不要执著于文字相,不要执著于语言相,不要执著于心缘相,不著这三相。这样你心在渐渐地悟入,心里面的觉悟心,这种悟性提升起来。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知道,一切的经都是从我们自性中流露出来的,一经通时一切经通。乃至于如同六祖大师一样,他就因为听了我们五祖弘忍法师给他讲《金刚经》,他就开悟了,他就悟入了。而且他不认识字,但是所有的经,你给他念一遍,他就会讲。这就说明佛经是佛真如本性的流露,是引导我们如何走向觉悟,如何如实知自心。 所以你不要刻意地去学那些名词、名相,你要想到我怎么能够用,怎么能够实践,这个最重要。你能够豁然大悟的时候,就能够像六祖一样的,所有的经典你不会不明白的,都会明白,非常透彻,因为它是真如自性的流露。不像现在的人用第六意识的思维去抄抄写写,拼出一本书,印出来,那个差得太远了。所以不要着急,心悟转法华,能够懂多少,你就实践多少,你就开发你的智慧就好了。 学员:菩萨发愿,代众生受苦。但苦由恶业所召,怎么可能有人能代受? 法师: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不是很矛盾?苦就是你有这个恶业就要召感这个苦果。那菩萨要发愿代你受苦,怎么可能代得到呢?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从缘起的世界来理解,我们就知道并不矛盾。这个世界是互相互为缘起的,说一个很容易懂的话,有一个人在纽约感冒了,打一个喷嚏,我这里的风就动起来了。当然我们体会不到。而这个缘起的世界,其实就是说一切都是互为影响的,整个法界好像一张网一样,互相影响。这样的话,我们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我们从缘起这个角度来理解,多一个人觉悟,多一个人发愿代众生受苦。我现在是凡夫,但是我发了菩提心,代众生受苦,我这个菩提心真实生起来的时候,我的智慧就生起来了,我的慈悲心就生起来了。这个世界就多一份智慧的光明,多一份慈悲的安祥,整个的众生就都会受到你的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觉悟,这个世界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多的人有慈悲的话,这个世界就越来越祥和。 你说,众生的苦是不是代受了?就是说转变过来了,受到你的无形的影响了。我们要理解菩萨发愿代众生受苦,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苦和乐真的是那么不可转变的吗?并不是。在于你的心,打个比方,你喜欢吃薯片,总是要买薯片来吃。但是如果给你一个规定:三天之内你不准吃饭,叫你光吃薯片。你当时觉得很快乐,到第三天你觉得很苦了,太苦了,“我只能够吃这一样”,是不是苦啊?就苦了。为什么你当时会觉得乐呢?其实这个苦和乐是由你的心,它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你的心变了,苦和乐就变了,就这么简单。 菩萨他如何去代众生受苦呢?菩萨他能够启发众生,开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的智慧显发起来。众生的心有智慧的时候,有觉悟的时候,有慈悲的时候,众生心同于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他心转变过来了,哪怕他身体受苦都好了,但是他的心不苦,所以他不以为苦,因为苦和乐是跟着你的心情在变。 有一首诗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般的人到秋天的时候,万物萧瑟,很凄凉,心情很不好了,刘禹锡他到秋天很舒服了,感觉这个秋天更凉爽了,而且更有诗意了。实际上都在于你的心,有的人看到下雨天,很伤心,见下雨天就好像我心里面在流泪一样的。有些人看到下雨,很舒服、很欢喜、很清净。全都在你的心,心转了苦乐就转了。 学员:如何可令慈悲心疾得增长? 法师:第一个就是要由自苦去体会众生苦,我要能够对众生的苦感同身受。有位祖师有一句开示说:愿我读破万卷书,行遍天下路,历尽人间苦,使我们觉悟,猛然觉悟。 第二个就是要开智慧。我真正有了智慧,就会有慈悲。如果你没有智慧,那个慈悲不叫慈悲,那叫做感情用事,还会有分别。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有智慧才能真正有慈悲,有慈悲才能真正有智慧。你没有慈悲心,只顾自己,你的智慧不圆满,或者是罗汉的智慧、小乘的智慧。 学员:佛菩萨既不能坏众生因果,为何我等受苦恼时,求佛力加佑,佛菩萨又能令我等化险为夷,是否矛盾? 法师:众生的因果又不能破坏,但是我们求佛,我们的那些痛苦又能够改变,那些恶业又能够化险为夷,是不是很矛盾?一点都不矛盾。我们觉悟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整体的世界、统一的世界、祥和的世界,都是自性流露的,没有矛盾和对立。 如何理解呢?我还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我从业力和信心这两个方面来说。打个比方,我这辆车子,由这里面跑,它有一个动力在推。什么动力在推动我们人生的车轮?我们有时候很快乐,有时候又很悲伤,有时候环境又好,有时候环境又差,一种什么力量在背后推动他?一只什么无形的手在控制这一切?业力。我们过去造什么因,现在就感什么果。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业力它在决定你的一切。我的业力本来不太好,我一步一步地在走向痛苦。但是我的善根启发了,我信佛了,我一心一意念观音菩萨,一心一意念佛菩萨,这时候又来了一种力量,信力。就是说你对佛菩萨非常虔诚,有信心,诸佛菩萨的加持就体现在你的心里面。而且你的心在走向觉悟,走向清净。你非常虔诚的时候,你的心就很清净了,这个时候就加了一种新的力量来了,这时候我前进的方向不会按照原来的轨道走了,它是按照两种力量的合力所使的方向前进。这个物理学上面就是这么讲的。然后我一步一步走向好了。不奇怪,很自然。 第二个方面,遇到违缘时,至诚恳切地求诸佛菩萨的加持,还作消业想,并且也是最好的修菩提心时机,这样在你受苦的时候,只是 身体受一点小苦,但是你的心不苦,心很自在,相应的是对于这个苦的感受就很轻微了,你更虔诚,更相应的话,甚至于恶业没有成熟,还可以转变过来。当然定业的话,就只能够说是重报轻受。所以说其实并不矛盾。 学员:师父,六字大明咒我要明白根本。 法师:六字大明咒的来由,是观世音菩萨他因地就发过一个誓愿说:我要以大慈悲心帮助一切众生,众生没有度尽,我都不退心。如果我退了菩提心的话,我的头就裂为千瓣。 他发了此大菩提誓愿以后,努力地去度众生,后来度了很久很久,久远劫都在度众生。但是怎么样?他看,“我度了这么多人,但是还是有无量的众生在。哎呀,太麻烦了。” 他生起了一念退心。他前面发这个誓愿就应验了,马上这个头就炸为一千瓣。从这个炸开的头里面就出现一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这一千瓣头全部合拢来,就成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阿弥陀佛对他说:“你想要能够迅速地救度众生,我告诉你一个善巧方便的法门,就是六字大明咒——嗡 嘛呢呗美吽。” 此咒我这里没有时间讲,大家可以看《大乘庄严宝王经》,那上面有详细的解说。六字能够消除六道的业障,能够度六道的众生皆成佛,有无量无量的解说,她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这是六字大明咒的缘起。在我们现前来说,每一次讲法之前,是能够令大家身心清净,收摄身心。 学员:每当静坐之时,很快便入睡,应如何对治,或是修其他法门? 法师:我们这颗心要修禅定它有两个毛病,一个就是容易昏沉;另一个就是掉举,就是妄念纷飞控制不了。沉下来就是打瞌睡,你打瞌睡就是心沉下来了,你就要使它升起来;你掉举的时候,妄想太多的时候,心升得太高了,你要使它沉下来。你心沉的时候,提起慧力来;心掉举的时候,提起定力来。具体怎么办呢?我说一点简单的,不要说那么多了,说很简单的两个方法,你用了就能够生效。 第一个就是闭气。你试一下,打瞌睡时,深深吸一口气,把气闭住三分钟不呼吸,你连续做三次,如果你照样打瞌睡,那就怪事了。应该是可以的,我早期就是这样,我要是想打瞌睡就这样做。除非我是太疲劳,不然我这么闭气三次之后,不会打瞌睡的。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有效。 第二就是一定要睁开眼睛打坐,千万不要闭上眼睛去打坐,这点很重要。垂帘呵,因为你闭上眼睛的时候,你心里面的智慧眼也都跟着闭上了。所以说要睁开眼睛。这是简要地说。 学员:请法师慈悲开示几个问题:显密双修是何所指? 法师:那些都是方便说,常有一句话叫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就。大家首先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个“密”字,不要认为这个“密”就是神秘,不是的。“密”是什么?最秘密的是什么东西?我讲了几天了,最秘密的是我们的佛性,这是最秘密的。 我还是说六祖大师启发惠明禅师的时候,惠明禅师说:“另外还有什么秘密没有?” 祖师告诉他:“密在汝边。” 秘密在哪里?秘密在你那里,在你的心里面。你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本来是佛,本具佛性,这是最大的秘密。不是说外表上的那些什么密,不是那样的。最大的秘密就是你的佛性。所以我们要知道,要正确地理解什么是显密双修,我真正地能够显发我的真如妙心,任何一个法门都叫做显密双修。 我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呢?我念念都能够唤醒我的觉悟心,这时候我就是显密双修了。如果你不能够做到这样的话,不能够显发你的真如本性,你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打坐、后天做手印,修观想、灌顶,你说:“哎呀,我显密双修。”算了,你那不叫显密双修。你的真如本性不能显发出来,你心外去求法,你求再多的灌顶,你学会再多的手印,念再多的咒语,你都是叫做什么?我们说严重一点,叫做附佛外道。也就是你都是心外求法,你只是外表上面去学一些手印,学一些咒子,那有什么用处呢?简要这么说。 学员:常闻一门深入,那么一门与禅净双修有抵触否? 法师:这是个问题。我开始说禅净双修,现在又要一门深入。其实怎么样?了解《维摩经》上说的不二法门吗?归根结蒂是不二法门。你的真如本性,你的觉醒的心,能够唤醒的话,能够用这个真心去修,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叫做一门深入。否则都不叫做一门深入。 你说我什么都不管,我关起门来念阿弥陀佛,“我这是一门深入了。”是不是一门深入?不是。你以为真的是一门深入吗?你以为真的没有其它的杂缘了吗?不可能,你是专门在念阿弥陀佛,但是还是有其它的妄缘,你还要工作,还要穿衣吃饭,还要跟其他人交往,这些都是杂缘,这些都会令你烦恼,你以烦恼心来念阿弥陀佛,怎么会能够叫做一门深入呢?那不叫一门深入。 所以说禅净双修也是一个方便说,真正的就是不二法门,这是最重要的。不管你修什么法,你能够念念的心能自主,任何环境不能动摇你,这叫不二法门,这叫一门深入。 学员:初发心者,以何衡量自己之根器而去选择一门呢? 法师:顿悟顿修、顿悟渐修、渐悟顿修、渐悟渐修,归根结蒂是在心地上做功夫,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一切法门离不开修心。抓住这个根本之后,一切法门都容易相应,心都会与法相应。否则修哪一个法门都不能够令你成就,你念什么经都难以得到真实利益,都是给经所转了。所以“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是修学的原则。 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要持戒;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最好能够导归净土,能够导归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清净心,生清净土,这个最重要。宗喀巴大师他是密宗的祖师,但是他也有《极乐发愿文》。 “观心为要,善友为依”,依靠善知识的指导。 学员:安乐死是否杀生? 法师:安乐死是杀生。你不要想着,如果有谁他很痛苦的时候,就对医生说,你早一点结束他的生命好了,不要让他那么痛苦了。你的心是好的,让他早一点结束痛苦。但是实际上这就是杀生,不要那样。不是说你现在提前结束他的生命,他的痛苦就没有了,那不是。他来生还要受痛苦,而且比现在痛苦还要受得要更大,那就麻烦了。因为他现在这一期的业报没有消,这个生命还没有尽,你提前给他结束了。所以他到来生的时候,业报是翻了很多倍,他要受更多的痛苦。 打个比方,一头牛,它拉了牛车,装了很重很重的货物,走在悬崖边上。这头牛就想了:“太重了,太累了,太苦了。”它故意地往悬崖边上走,把这个货物掀到悬崖底下去。但是它的主人肯定会鞭打这头牛,而且给它加上更重的货物了。并不可能说它把货物掀掉了,它就不会再去拉货物了,不可能的。安乐死是肯定不可以的! 学员:何为外道典籍?报纸是否是外道典籍? 法师:看你用什么心去看待它,如果你的心是迷,你看什么都是外道典籍。 一定要记住六祖大师的开示:“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亦正。” 用什么心来看报纸?我看报纸好像看佛经一样,是讲真的,为什么?因为我看报纸就看到无常了,就能够观无常,观无常就是佛经,我就能够观察所谓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看报纸的时候,我就能够看到众生苦了。 这几天我看《东方日报》,几乎没有哪一天新闻没有人死的,总是有人死,要么就是被人杀死,要么就自杀。前天的一个报纸说,父子两个用煤气自杀了。昨天的新闻说母子两个给一个男的杀死了。天天都有,众生苦啊!能够看到这个人生的真实的相。 人心迷的时候,他比魔鬼还要厉害,比禽兽还要凶恶。要看到众生的苦,你看报纸的时候就看到了苦、集、灭、道,这就是佛经。 看报纸的时候,就要能够生起菩提心来,众生苦,“有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能够尽量地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尽快地了解正法!不是表面上的学那些相似的佛法,不是学会表面上怎么磕头,或者说表面地念阿弥陀佛,而是真心,知道如何显发自己的心,启发自己的智慧,用佛法的智慧来转变我们生活环境之中的烦恼,把它转变为菩提,这个很重要,生起菩提心来。而且你看报纸的时候用智慧来觉照,就能够好像看佛经一样的,就能够好像看现在禅师的公案一样的。 看你用什么心,不要看外表相。我讲这么久的无相,还是有有相。不过没关系,有问题只管问,有疑惑问是好事。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学员:弟子请问,有师兄讲,“菩萨只要有慈悲心就可以吃肉。”“西藏喇嘛都会吃肉。”是不是事实? 法师:第二句是事实,西藏喇嘛是吃肉的。我们怎么办?到底是吃肉,还是吃素?我跟大家讲,大家记住,第一点,吃肉是你的福报,吃素是你的慈悲和智慧。不要那么执著了。你一定要吃肉,你忍不住你就吃了,那是你的福报,那有什么办法? 但是吃素是你的慈悲和智慧,而且能够如法地吃素。你要知道,能够吃素,智慧就容易生起来,心容易清净,慈悲心也容易生起来。所以佛为什么在《楞伽经》里面告诉我们,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不食一切众生肉。佛不会无缘无故、随随便便给你制定一个戒律的,肯定是对你一定有极大极大的利益。 第二点,但是一定注意,如法吃素,就是说你不要认为我吃素,我的功德大得不得了;他吃肉,不管怎么也修不上去。你那样就糟了。要是吃素就可以成佛的话,那牛天天吃草,成佛没有?不在于外相,而在于你的心。我吃素,但是我认为这是我的本分,人家吃肉是他的福报,我吃素是我的本分,我不会认为我的功德就很大了。生起贡高我慢心来,那你离道千万里了。 说到此,愿大家早证菩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六祖坛经略讲